CN107996340A - 一种基于长效型地下滴灌系统的糖料蔗高效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长效型地下滴灌系统的糖料蔗高效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96340A
CN107996340A CN201711042290.6A CN201711042290A CN107996340A CN 107996340 A CN107996340 A CN 107996340A CN 201711042290 A CN201711042290 A CN 201711042290A CN 107996340 A CN107996340 A CN 1079963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p irrigation
irrigation system
underground drip
sugar can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4229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云开
周云鹏
周博
黄景剑
丁璨
顾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104229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96340A/zh
Publication of CN107996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963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5/00Watering gardens, fiel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 A01G25/06Watering arrangements making use of perforated pipe-lines located in the soi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21/00Methods of fertilising, sowing or plan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2Improving land use; Improving water use or availability; Controlling eros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Fertilizing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长效型地下滴灌系统的糖料蔗高效栽培方法,提出了糖料蔗地下滴灌系统布置形式和糖料蔗宽窄行种植方式,提高了地下滴灌系统的使用年限长度,显著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力。还提出了与糖料蔗地下滴灌系统相配套的田间管理水肥气药一体化技术,充分利用地下滴灌全管道化系统对糖料蔗进行灌水、施肥药、加气,有效增加了甘蔗的产量,促进甘蔗早生快发、增产提质,促进农户增产增收。本发明提出的与毛管布置相配套的地下滴灌系统过滤器选型及组合方式、灌水器堵塞控制方法、防虫地下害虫与老鼠啃食破坏方法,保证地下滴灌系统在甘蔗宿根期内正常与稳定运行,提高地下滴灌系统灌水均匀度与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长效型地下滴灌系统的糖料蔗高效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糖料蔗栽培方法,特别是一种基于长效型地下滴灌系统的糖料蔗高效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甘蔗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并在这些地区广泛种植。世界甘蔗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巴西,其次是印度,我国排名第3位。甘蔗为喜温、喜光作物,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广泛,以粘壤土、红壤土、砂壤土较好。土壤pH值在4.5~8.0,甘蔗都能生长,但以土壤pH值6.5~7.5为适宜。甘蔗是我国主要的糖料作物,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产量和产值仅次于粮食、油料和棉花,居第4位,种植面积占我国常年糖料面积的85%以上,产糖量占食糖总产量的90%以上,甘蔗产业已成为主产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糖料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糖料基地向西向南转移,形成了广西、云南、广东、新疆四大主产区;二是甘蔗糖业迅速发展、甜菜糖业逐年下降;三是甘蔗种植和食糖价格的大幅波动直接影响到蔗农的收入和甘蔗生产的稳步发展,甘蔗糖业生产大起大落;四是食糖生产在大部分年份不能满足国内市场消费需求。由于甘蔗的适应性强,近年来我国甘蔗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由2000/2011榨季1068.62千公顷增至2013/2014榨季的1816千公顷,产量由6228.0万吨增至12820.1万吨。位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光照充足,雨水丰沛,适宜甘蔗生长。然而,与先进蔗糖生产国家相比,我国的甘蔗单产水平相对较低,生产成本偏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不强。受干旱严重等气候影响大,产量不稳定、效益差等问题日益突出。
滴灌技术在甘蔗上的应用较晚,直至2002年甘蔗价格回升,相关人员才意识到滴灌技术应用于甘蔗生产的前景,于2003年开始在广西的金光、柳兴、贵糖等3个农场的甘蔗种植中进行试点应用推广。滴灌在甘蔗种植上的应用主要有地表滴灌和地下滴灌两种方式,其中,糖料蔗地下滴灌因其保持地表清洁干燥利于机械化作业、及时为糖料蔗提供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在甘蔗宿根期持续使用,无需每年铺设与回收滴灌带等特性,逐渐成为糖料蔗滴灌技术最常见的应用模式。然而,糖料蔗地下滴灌技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以下问题亟需解决:首先,地下滴灌系统设备造价较高,亩均投资约2000元左右,若农民单独筹资建设,显然负担过重,因此亟需充分发挥地下滴灌全管道化的特性结合水肥气药协同调控,实现糖料蔗高效生产;其次地下滴灌与地表滴灌相比,存在负压吸泥和根系入侵两个造成灌水器堵塞的额外诱因,需要配套的灌水器堵塞预防措施与控堵方法,提高系统灌水均匀性与系统使用寿命;再次,滴灌带埋设于地下,在系统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虫鼠破坏滴灌带的情况难以察觉,需配套相应措施防治滴灌带在虫鼠啃食破坏的情况。
目前,很多专家学者提出甘蔗种植与栽培方法,如:桂林市农田灌溉试验中心站李新建等(专利号:CN201510754496.6)提出一种糖料蔗滴灌水肥耦合灌溉方法,给出了各生育期糖料蔗的推荐灌水量与施肥量、灌水次数与施肥次数。韦中定(专利号:CN201310324345.8)提出一种糖料蔗栽培方法,通过晒土、深耕深翻获得一定粒径的土壤颗粒,在此基础上进行选种、种植、施肥、除草等栽培步骤。以上专利仅仅提出甘蔗生育期内的水肥管理制度或播前的土壤平整措施,但并未结合糖料蔗地下滴灌系统布置形式与系统后期管理维护,难以发挥地下滴灌系统对于糖料蔗增产提质的巨大潜力,对于推动滴灌技术在糖料蔗上的推广应用效果有限。
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适宜在大田普遍推广的糖料蔗地下滴灌水肥气药一体化高效栽培整合方法,将甘蔗地下滴灌技术、水肥气药一体化技术与地下滴灌系统后期管理维护技术有机结合,建立了糖料蔗的现代化种植手段与管理措施,形成以广西柳州为典型的“广西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地下滴灌高效栽培方法。
(1)综合考虑糖料蔗根系生长特征与地下滴灌系统供水特性,提出了一种糖料蔗宽窄行种植方式与长效型地下滴灌系统的毛管布置形式,有效地延长甘蔗宿根性至6年以上,改善了滴灌带在地表铺设时被虫鼠大量破坏与甘蔗分蘖拔节“夹管”的局面,在甘蔗砍收后无需回收滴灌带,可在甘蔗宿根期内持续使用,有效地提高了地下滴灌系统的使用年限长度,显著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2)提出了与(1)所提出糖料蔗地下滴灌系统相配套的田间管理水肥气药一体化技术及应用方法,充分利用地下滴灌全管道化系统对糖料蔗进行灌水、施肥药、加气,基于甘蔗生育期需水需肥规律提出甘蔗生育期内灌水与施肥方案,有效增加了甘蔗的产量,促进甘蔗早生快发、增产提质,促进农户增产增收。
(3)提出与(1)中提到的毛管布置相配套的地下滴灌系统过滤器选型及组合方式、灌水器堵塞控制方法、防虫地下害虫与老鼠啃食破坏方法,保证地下滴灌系统在甘蔗宿根期内正常与稳定运行,提高地下滴灌系统灌水均匀度与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甘蔗地下滴灌技术、水肥气药一体化技术与地下滴灌系统后期管理维护技术有机结合的糖料蔗高效栽培方法。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长效型地下滴灌系统的糖料蔗高效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糖料蔗种植与地下滴灌系统的布置:
在新植蔗种植时,糖料蔗采用宽窄行的种植方式,宽行行距为130cm,窄行行距为50cm,蔗种平行置于窄行两行边;地下滴灌系统的滴灌带采用“1膜1管2行”(指1块地膜下面铺设1条滴灌带,可以灌溉2行甘蔗)的布置形式,铺设于窄行中间,距左右蔗种各25cm;播种前将3%(质量分数)的甲拌磷按照6kg/亩的用量与底肥混合均匀后撒施在土壤中,底肥:复合肥(N-P-K=5-15-3),亩均150~200kg;
(2)利用地下滴灌系统对糖料蔗进行地下滴灌、施肥药、加气一体化操作:
①糖料蔗地下滴灌方案如下:
萌芽期:灌水1~2次,每次亩均灌水4~6m3
幼苗期:灌水2~3次,每次亩均灌水4~6m3
分蘖期:灌水1~2次,每次亩均灌水6~8m3
拔节期:灌水6~8次,每次亩均灌水8~10m3
成熟期:灌水1~2次,每次亩均灌水4~6m3
②糖料蔗施肥药滴灌方案如下:
幼苗期:追肥1次,亩均追施尿素4~6kg、磷酸一胺4~6kg、氯化钾5~6kg、微量元素肥0.1kg;
分蘖期:追肥1~2次,每次亩均追施尿素6~8kg、磷酸一铵4~6kg、氯化钾5~6kg、微量元素肥0.2kg;
拔节期:追肥3~5次,每次亩均追施尿素10~12kg、磷酸一胺3~5kg、氯化钾5~6kg、微量元素肥0.2kg;
成熟期:追肥1次,亩均追施氯化钾3~5kg;
分别于4月底、6月中旬和8月初三个时间段,通过地下滴灌系统滴施毒死蜱原液浓度为50%~70%(体积分数)的复配杀虫剂;
③糖料蔗加气滴灌方案如下:
在甘蔗全生育期内进行溶解氧浓度为15~20mg/L的加气滴灌;
(3)根据实际情况用清水、酸或氯对滴灌带进行冲洗,防止灌水器堵塞。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1)中通过甘蔗埋管开行施肥机一次性完成开行、铺设地下滴灌系统、撒施甲拌磷与底肥混合物三道工序。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地下滴灌系统选择“低压渗透过滤器+砂石过滤器+叠片过滤器”三级过滤器组合的方式对灌溉水源进行处理。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低压渗透过滤器为一外部为三角形或矩形、内部由内外拦沙网、钢结构框架以及基座和活动顶盖组成的工程过滤器;所述拦沙网采用60~80目低碳钢丝筛网,内外拦沙网的间距为60cm,筛网外部设有棱型钢制石笼层,低压渗透过滤器的顶部等间距设有3个活动顶盖,底部设有活动门,石笼层内部分别填放3种粒径级配的石英砂,根据水质选择范围1.5~2mm、2~2.5mm、2.5~3mm;所述砂石过滤器为自动反冲洗式砂石过滤器,滤料粒径选择1.70~2.35mm,反冲洗流速选择0.020~0.025m/s,反冲洗时间为10min~15min;所述叠片过滤器采用4~6个并联的100~120目叠片。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滴灌带为内镶贴片式滴灌带,埋深25~30cm,流量为0.6~1.6L/h、壁厚为0.6mm、滴头间距为40cm。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微量元素肥中的微量元素指螯合态复合水溶微量元素,包含硼、钼、铁、锰、铜、锌等。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加气滴灌采用微纳米气泡发生器或移动式加气装置。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3)中用清水冲洗滴灌带时冲洗流速不小于0.5m/s;用酸冲洗时,可选择盐酸(质量分数为33~35%)、硫酸(质量分数为65%)、硝酸(质量分数为60%)、磷酸(质量分数为85%)作为处理试剂;
采用连续加氯冲洗时,氯的浓度为3~5mg/L作为地下滴灌系统始端浓度,1~2mg/L作为地下滴灌系统末端浓度;采用定期加氯冲洗,1周或1月进行1次时,氯的浓度为5~10mg/L作为地下滴灌系统始端浓度,2~3mg/L作为地下滴灌系统末端浓度;在一个生长季节结束后立即对地下滴灌系统进行1次加氯冲洗时,氯的浓度为10~15mg/L作为地下滴灌系统始端浓度,2~3mg/L作为地下滴灌系统末端浓度。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3)中加氯冲洗时,首先灌溉清水1小时,可同时加入适量盐酸,使水中pH控制在6。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长效型地下滴灌系统的糖料蔗高效栽培方法,
(1)提出了糖料蔗地下滴灌系统布置形式,综合考虑糖料蔗根系生长特征与地下滴灌系统供水特性,提出了一种糖料蔗宽窄行种植方式与地下滴灌系统的毛管布置形式,有效地延长甘蔗宿根性至6年以上,改善了滴灌带在地表铺设时被虫鼠大量破坏与甘蔗分蘖拔节“夹管”的局面,提高了地下滴灌系统的使用年限长度,显著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力。
(2)提出了与(1)所提出糖料蔗地下滴灌系统相配套的田间管理水肥气药一体化技术,充分利用地下滴灌全管道化系统对糖料蔗进行灌水、施肥药、加气,基于甘蔗生育期需水需肥规律提出甘蔗生育期内灌水与施肥方案,有效增加了甘蔗的产量,促进甘蔗早生快发、增产提质,促进农户增产增收。
(3)提出与(1)中提到的毛管布置相配套的地下滴灌系统过滤器选型及组合方式、灌水器堵塞控制方法、防虫地下害虫与老鼠啃食破坏方法,保证地下滴灌系统在甘蔗宿根期内正常与稳定运行,提高地下滴灌系统灌水均匀度与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本发明有如下附图:
图1糖料蔗宽窄行种植方式及长效型地下滴灌系统滴灌带布置形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长效型地下滴灌系统的糖料蔗高效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糖料蔗种植与地下滴灌系统的布置:
在新植蔗种植时,通过甘蔗埋管开行施肥机(专利号:CN201320240804.X)一次性完成开行、铺设地下滴灌系统、撒施甲拌磷与底肥混合物三道工序。糖料蔗采用宽窄行的种植方式,宽行行距为130cm,窄行行距为50cm,蔗种平行置于窄行两行边。地下滴灌系统的滴灌带采用“1膜1管2行”的布置形式(指1块地膜下面铺设1条滴灌带,可以灌溉两行甘蔗),铺设于窄行中间,距左右蔗种各25cm,埋深约25~30cm(如图1所示)。选择流量为0.6~1.6L/h、壁厚为0.6mm、滴头间距为40cm的内镶贴片式滴灌带(滴灌管/毛管)作为糖料蔗地下滴灌系统的长效型滴灌带,配合滴灌带后期管理维护方法,可在糖料蔗宿根期内持续使用。
(2)利用地下滴灌系统对糖料蔗进行地下滴灌、施肥药、加气一体化操作:
①糖料蔗地下滴灌方案
以“早春土壤湿润促苗,中期灌溉施肥耦合,后期灌溉防蔗早衰”为原则、以8吨/亩为目标产量进行灌溉设计。糖料蔗地下滴灌灌溉制度如下。
萌芽期:灌水1~2次,每次亩均灌水4~6m3
幼苗期:灌水2~3次,每次亩均灌水4~6m3
分蘖期:灌水1~2次,每次亩均灌水6~8m3
拔节期:灌水6~8次,每次亩均灌水8~10m3
成熟期:灌水1~2次,每次亩均灌水4~6m3
全生育期:共计灌水11~17次,亩均灌水70~138m3
②糖料蔗施肥药滴灌方案
根据“营养与生长需求结合、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长效肥与速效肥结合”的原则,该方法要求施足底肥、早施提苗肥、稳施攻蘖肥、重施攻茎肥、补施壮尾肥。糖料蔗地下滴灌水肥气药一体化高效栽培方法施肥方案如下:
底肥:复合肥(N-P-K=5-15-3),亩均150~200kg;
幼苗期:追肥1次,亩均追施尿素4~6kg、磷酸一胺4~6kg、氯化钾5~6kg、微量元素肥0.1kg;
分蘖期:追肥1~2次,每次亩均追施尿素6~8kg、磷酸一铵4~6kg、氯化钾5~6kg、微量元素肥0.2kg;
拔节期:追肥3~5次,每次亩均追施尿素10~12kg、磷酸一胺3~5kg、氯化钾5~6kg、微量元素肥0.2kg;
成熟期:追肥1次,亩均追施氯化钾3~5kg。
全生育期:共追施肥料6~10次,亩均追施尿素40~82kg、磷酸一胺17~43kg、氯化钾28~53kg、微量元素肥0.9~1.5kg。其中,微量元素指螯合态复合水溶微量元素,包含硼、钼、铁、锰、铜、锌等。
③糖料蔗加气滴灌方案
使用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对甘蔗根区进行加气灌溉,可将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串联在地下滴灌系统的首部,在有需要的地块进行加气滴灌;也可使用移动式加气装置通过田间阀门进行加气。糖料蔗种植区多为红壤、赤红壤等重黏土区,土壤通气性差,水肥利用率低,可在甘蔗分蘖期、拔节期按照溶解氧浓度为15~20mg/L进行加气滴灌。若条件允许,建议在甘蔗全生育期内进行溶解氧浓度为15~20mg/L的加气滴灌。
(3)地下滴灌系统安全运行维护方法
①过滤器组合方式与选型
选择“低压渗透过滤器+砂石过滤器+叠片过滤器”三级过滤器组合的方式对灌溉水源进行处理。采用低压渗透过滤器作为初级过滤,该过滤器为一外部为三角形或矩形、内部由内外拦沙网、钢结构框架以及基座和活动顶盖组成的工程过滤器。拦沙网采用60~80目低碳钢丝筛网,内外拦沙网的间距为60cm,筛网外部设有棱型钢制石笼层,起支撑作用。工程过滤器的顶部等间距设有3个活动顶盖,用于填砂,底部设有活动门,便于排沙。石笼层内部分别填放3种粒径级配的石英砂,可根据水质选择范围1.5~2mm、2~2.5mm、2.5~3mm。采用自动反冲洗式砂石过滤器作为二级过滤器,滤料粒径选择1.70~2.35mm,反冲洗流速选择0.020~0.025m/s,反冲洗时间为10min~15min。采用4~6个并联的100~120目叠片过滤器作为三级过滤器。
②滴灌带控堵措施
定期冲洗毛管:冲洗毛管时,推荐冲洗流速不小于0.5m/s。在确保冲洗流速的前提下,打开一定数量需要冲洗的滴灌带末端堵头,开始冲洗直至清水流出;堵上滴灌带末端堵头;重复以上步骤对其他滴灌带继续冲洗,直到所有滴灌带冲洗完毕。滴灌带冲洗时可以打开关闭阀门3次,使压力产生波动,灌水器进入自清洗模式自动冲洗污物。在大雨过后,土壤颗粒会进入灌水器而造成堵塞,应在地面径流结束后1~2天内安排冲洗一次,以降低灌水器堵塞的风险。
定期加酸冲洗:加酸冲洗,所选择酸的浓度依所需pH值而定,短时处理(10~30min)时pH值为2,连续处理时pH值为4。可选择盐酸(质量分数为33~35%)、硫酸(质量分数为65%)、硝酸(质量分数为60%)、磷酸(质量分数为85%)作为处理试剂,为降低危险性,推荐使用浓度为0.6%的磷酸(配制浓度)试剂。加酸冲洗时,首先用清水灌溉1h,在地下滴灌系统的储酸罐内加入通过计算所得定量的酸溶液,通过地下滴灌系统的注肥泵将其加入地下滴灌系统的首部,在过滤之后将已含有规定浓度酸的灌溉水注满地下滴灌系统;将各级阀门关闭,使“酸化的水”留在地下滴灌系统中30~60min,最后再灌溉1小时的清水,保证根区土壤pH值恢复到处理前的水平。
定期加氯冲洗:水质中藻类或细菌数量很高,或铁锰含量高的情况下采用连续加氯冲洗,推荐使用氯的浓度为3~5mg/L作为地下滴灌系统始端浓度,1~2mg/L作为地下滴灌系统末端浓度。水质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可采用定期加氯冲洗,1周或1月进行1次,推荐使用氯的浓度为5~10mg/L作为地下滴灌系统始端浓度,2~3mg/L作为地下滴灌系统末端浓度。在一个生长季节结束后立即对地下滴灌系统进行1次加氯冲洗,推荐使用氯的浓度为10~15mg/L作为地下滴灌系统始端浓度,2~3mg/L作为地下滴灌系统末端浓度。加氯冲洗时,首先灌溉清水1小时,可同时加入适量盐酸,使水中pH控制在6左右,以增强氯的杀菌效果,通常情况下,1m3水中加入240ml盐酸。加氯过程中每10分钟在毛管末端取水样测试余氯浓度,保证地下滴灌系统末端余氯浓度与设计值一致。加氯结束后地下滴灌系统停止运行12h,之后灌溉1小时左右清水。
③滴灌带防鼠虫破坏措施
播种前将有效成分含量为3%(质量分数)的甲拌磷按照6kg/亩的用量与底肥混合均匀后撒施在土壤中,以防治滴灌带受到虫鼠啃食,甘蔗生长过程中地下害虫及螟虫的防治主要是在4月底、6月中旬和8月初三个时间段,通过机房施肥系统将50%~70%(体积分数)高浓度的毒死蜱等原液为主的复配杀虫剂通过地下滴灌系统,输送到甘蔗根系层周围,以触杀、喂毒、熏蒸的方式来达到防治地下及地上害虫的目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于广西自治区柳州市桂中农场种植约85亩糖料蔗。桂中农场地处丘陵地貌类型区,海拔多在500m以下,成土母岩以砂岩为主,土壤以黄红壤土为主,土地平均坡度在13°以下。试验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年均降雨量1252.7mm,年日照天数180d,无霜期300d。选择广西农科院甘蔗研究所育种产品桂糖42号。该品种具有植株高大、直立、均匀,萌芽率高、抗倒伏能力强等优点,属于丰产优产型品种。
水源采用“低压渗透+砂石+叠片”三级组合过滤的方式。其中,低压渗透过滤器采用矩形形式,拦沙网采用60目低碳钢丝筛网,内外筛网间距60cm,填放石英砂粒径分别为1.5mm、2mm、2.5mm。采用自动反冲洗式砂石过滤器作为二级过滤器,滤料粒径选择1.70mm,反冲洗流速选择0.022m/s,反冲洗时间为10min。采用6个并联的100~120目叠片过滤器作为三级过滤器。
(1)糖料蔗种植方式及滴灌带布置形式
糖料蔗采用宽窄行的种植方式(130cm+50cm),田间毛管采用“1膜1管2行”的布置形式,滴灌带铺设在窄行中间,距离左右两边蔗种各25cm,埋设深度为25~30cm。选择壁厚为0.6mm的内镶贴片式滴灌带(或滴灌管),滴头间距为40cm,流量为1.38L/h。
(2)糖料蔗灌水、加气、施肥药方案
采用全生育期溶解氧浓度为15mg/L的微纳米气泡水加氧滴灌,共计灌水13次,灌溉总量为87m3/亩,播种前亩均撒施150kg复合肥(13-6-10,总养分≥29%)和6kg甲拌磷(3%),生育期内共追施尿素51kg/亩、磷酸一铵22kg/亩、氯化钾38kg/亩和微量元素肥1.1kg/亩,其中包括:
萌芽期:灌水1次,灌水定额为5m3/亩,灌溉定额为10m3/亩。
幼苗期:灌水3次,灌水定额为5m3/亩,灌溉定额为15m3/亩;追肥1次,滴施尿素5kg/亩、磷酸一铵5kg/亩、氯化钾6kg/亩和微量元素肥0.1kg/亩。
分蘖期:灌水1次,灌水定额为7m3/亩,灌溉定额为7m3/亩;追肥2次,每次滴施尿素7kg/亩、磷酸一铵4kg/亩、氯化钾5kg/亩和微量元素肥0.2kg/亩。
拔节期:灌水6次,灌水定额为8m3/亩,灌溉定额为48m3/亩;于拔节前期、拔节中期和拔节后期分别滴施尿素12kg/亩、磷酸一铵3kg/亩、氯化钾6kg/亩和微量元素肥0.2kg/亩。
成熟期:灌水2次,灌水定额为6m3/亩,灌溉定额为12m3/亩;追肥1次,滴施氯化钾4kg/亩。
分别于4月底、6月中旬和8月初三个时间段通过地下滴灌系统滴施50%~70%高浓度的毒死蜱等原液为主的复配杀虫剂。
(3)地下滴灌系统维护与管理
生育期内共进行管道冲洗4次,冲洗流速选择0.5m/s。在甘蔗砍收完成后进行地下滴灌系统性加氯冲洗1次,采用10mg/L作为地下滴灌系统始端浓度,2mg/L作为地下滴灌系统末端浓度,同时加入盐酸,使水中pH控制在6左右,加氯结束后地下滴灌系统停止运行12h,之后灌溉1小时清水。在甘蔗砍收完成后进行加酸冲洗1次,选择0.6%的磷酸作为处理试剂。冲洗时,灌溉清水1h,通过地下滴灌系统的注肥泵将配置好的酸液加入地下灌溉系统的首部,在过滤之后将已含有规定浓度酸的灌溉水注满地下灌溉系统,将各级阀门关闭60min,最后再灌溉1小时的清水。第二年于不同位置取出滴灌带5条进行流量测试,结果表明滴灌带相对平均流量保持80%以上,灌水均匀度保持在90%以上。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9)

1.一种基于长效型地下滴灌系统的糖料蔗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糖料蔗种植与地下滴灌系统的布置:
在新植蔗种植时,糖料蔗采用宽窄行的种植方式,宽行行距为130cm,窄行行距为50cm,蔗种平行置于窄行两行边;地下滴灌系统的滴灌带采用“1膜1管2行”的布置形式,铺设于窄行中间,距左右蔗种各25cm;播种前将质量分数为3%的甲拌磷按照6kg/亩的用量与底肥混合均匀后撒施在土壤中,所述底肥为复合肥N-P-K:5-15-3,亩均150~200kg;
(2)利用地下滴灌系统对糖料蔗进行地下滴灌、施肥药、加气一体化操作:
①糖料蔗地下滴灌方案如下:
萌芽期:灌水1~2次,每次亩均灌水4~6m3
幼苗期:灌水2~3次,每次亩均灌水4~6m3
分蘖期:灌水1~2次,每次亩均灌水6~8m3
拔节期:灌水6~8次,每次亩均灌水8~10m3
成熟期:灌水1~2次,每次亩均灌水4~6m3
②糖料蔗施肥药滴灌方案如下:
幼苗期:追肥1次,亩均追施尿素4~6kg、磷酸一胺4~6kg、氯化钾5~6kg、微量元素肥0.1kg;
分蘖期:追肥1~2次,每次亩均追施尿素6~8kg、磷酸一铵4~6kg、氯化钾5~6kg、微量元素肥0.2kg;
拔节期:追肥3~5次,每次亩均追施尿素10~12kg、磷酸一胺3~5kg、氯化钾5~6kg、微量元素肥0.2kg;
成熟期:追肥1次,亩均追施氯化钾3~5kg;
分别于4月底、6月中旬和8月初三个时间段,通过地下滴灌系统滴施毒死蜱原液浓度为50%~70%的复配杀虫剂;
③糖料蔗加气滴灌方案如下:
在甘蔗全生育期内进行溶解氧浓度为15~20mg/L的加气滴灌;
(3)根据实际情况用清水、酸或氯对滴灌带进行冲洗,防止灌水器堵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长效型地下滴灌系统的糖料蔗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通过甘蔗埋管开行施肥机一次性完成开行、铺设地下滴灌系统、撒施甲拌磷与底肥混合物三道工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长效型地下滴灌系统的糖料蔗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滴灌系统选择“低压渗透过滤器+砂石过滤器+叠片过滤器”三级过滤器组合的方式对灌溉水源进行处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长效型地下滴灌系统的糖料蔗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渗透过滤器为一外部为三角形或矩形、内部由内外拦沙网、钢结构框架以及基座和活动顶盖组成的工程过滤器;所述拦沙网采用60~80目低碳钢丝筛网,内外拦沙网的间距为60cm,筛网外部设有棱型钢制石笼层,低压渗透过滤器的顶部等间距设有3个活动顶盖,底部设有活动门,石笼层内部分别填放3种粒径级配的石英砂,根据水质选择粒径范围为1.5~2mm、2~2.5mm、2.5~3mm的石英砂;所述砂石过滤器为自动反冲洗式砂石过滤器,滤料粒径选择1.70~2.35mm,反冲洗流速选择0.020~0.025m/s,反冲洗时间为10min~15min;所述叠片过滤器采用4~6个并联的100~120目叠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长效型地下滴灌系统的糖料蔗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带为内镶贴片式滴灌带,埋深25~30cm,流量为0.6~1.6L/h、壁厚为0.6mm、滴头间距为40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长效型地下滴灌系统的糖料蔗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元素肥中的微量元素指螯合态复合水溶微量元素,包含硼、钼、铁、锰、铜、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长效型地下滴灌系统的糖料蔗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气滴灌采用微纳米气泡发生器或移动式加气装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长效型地下滴灌系统的糖料蔗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用清水冲洗滴灌带时冲洗流速不小于0.5m/s;用酸冲洗时,选择质量分数为33~35%的盐酸、质量分数为65%的硫酸、质量分数为60%的硝酸、质量分数为85%的磷酸作为处理试剂;
采用连续加氯冲洗时,氯的浓度为3~5mg/L作为地下滴灌系统始端浓度,1~2mg/L作为地下滴灌系统末端浓度;采用定期加氯冲洗,1周或1月进行1次时,氯的浓度为5~10mg/L作为地下滴灌系统始端浓度,2~3mg/L作为地下滴灌系统末端浓度;在一个生长季节结束后立即对地下滴灌系统进行1次加氯冲洗时,氯的浓度为10~15mg/L作为地下滴灌系统始端浓度,2~3mg/L作为地下滴灌系统末端浓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长效型地下滴灌系统的糖料蔗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加氯冲洗时,首先灌溉清水1小时,同时加入适量盐酸,使水中pH控制在6。
CN201711042290.6A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基于长效型地下滴灌系统的糖料蔗高效栽培方法 Pending CN1079963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42290.6A CN107996340A (zh)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基于长效型地下滴灌系统的糖料蔗高效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42290.6A CN107996340A (zh)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基于长效型地下滴灌系统的糖料蔗高效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96340A true CN107996340A (zh) 2018-05-08

Family

ID=62052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42290.6A Pending CN107996340A (zh)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基于长效型地下滴灌系统的糖料蔗高效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9634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01697A (zh) * 2018-06-13 2018-11-30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旱作直播水稻滴灌节水调质栽培方法
CN110476745A (zh) * 2019-08-15 2019-11-22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一种燕麦滴灌种植方法
CN111264160A (zh) * 2020-01-04 2020-06-12 雪川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农业灌溉施肥系统中水泵及施肥机保养方法
IT201900018176A1 (it) * 2019-10-08 2021-04-08 Underdrip Srl Metodo di coltivazione a bine con subirrigazione
CN115191335A (zh) * 2022-07-07 2022-10-18 寿光新一代无土栽培和土壤种植技术研究所 一种定量灌溉水肥不回流模式的简易无土栽培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52561A (zh) * 2014-01-17 2014-04-30 中国农业大学 防止滴灌灌水器堵塞的加酸氯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340448A (zh) * 2015-11-09 2016-02-24 桂林市农田灌溉试验中心站 一种糖料蔗滴灌水肥耦合灌溉方法
CN105706728A (zh) * 2016-03-23 2016-06-29 广西捷佳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糖料蔗水肥药一体化种植方法
CN106105730A (zh) * 2016-07-21 2016-11-16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一种甘蔗种苗稀植种植方法
CN106165697A (zh) * 2016-07-21 2016-11-30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一种甘蔗浸种剂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52561A (zh) * 2014-01-17 2014-04-30 中国农业大学 防止滴灌灌水器堵塞的加酸氯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340448A (zh) * 2015-11-09 2016-02-24 桂林市农田灌溉试验中心站 一种糖料蔗滴灌水肥耦合灌溉方法
CN105706728A (zh) * 2016-03-23 2016-06-29 广西捷佳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糖料蔗水肥药一体化种植方法
CN106105730A (zh) * 2016-07-21 2016-11-16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一种甘蔗种苗稀植种植方法
CN106165697A (zh) * 2016-07-21 2016-11-30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一种甘蔗浸种剂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陕西省农业局科教处: "《农作物栽培(上)》", 28 February 1984 *
黄景剑: "地下滴灌系统在甘蔗种植上的应用研究与示范", 《农业研究与应用》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01697A (zh) * 2018-06-13 2018-11-30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旱作直播水稻滴灌节水调质栽培方法
CN110476745A (zh) * 2019-08-15 2019-11-22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一种燕麦滴灌种植方法
IT201900018176A1 (it) * 2019-10-08 2021-04-08 Underdrip Srl Metodo di coltivazione a bine con subirrigazione
EP3804506A1 (en) 2019-10-08 2021-04-14 Underdrip SRL Twin row growing method with subirrigation
CN111264160A (zh) * 2020-01-04 2020-06-12 雪川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农业灌溉施肥系统中水泵及施肥机保养方法
CN115191335A (zh) * 2022-07-07 2022-10-18 寿光新一代无土栽培和土壤种植技术研究所 一种定量灌溉水肥不回流模式的简易无土栽培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96340A (zh) 一种基于长效型地下滴灌系统的糖料蔗高效栽培方法
CN103444481B (zh) 干旱区戈壁地种植红枣的方法
CN104012361B (zh) 一种防止在砂砾土地上栽培葡萄时土壤水肥流失的方法
CN104956992B (zh) 早产优质猕猴桃园建立的两段栽培法
CN104082048B (zh) 红枣持续高产的种植方法
CN104838976A (zh) 酿酒葡萄节水高产优质灌溉方法
CN104737735B (zh) 一种利用原土种植进行滨海盐碱地生态绿化的方法
CN106258142A (zh) 果树水肥一体化施肥方法
CN108476946A (zh) 智能灌溉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961870A (zh) 一种辣椒种植的灌溉排水系统及其灌溉排水方法
CN106416869A (zh) 一种干旱半干旱地区红枣栽培技术
CN104521681A (zh) 干旱区戈壁地竹柳扦插造林方法
CN103597988B (zh) 一种先灌后施冬小麦追肥方法
CN105284378B (zh) 一种日光温室番茄‑芹菜轮作微灌种植方法
CN104186161A (zh) 一种旱坡地膜下滴灌蔬菜种植方法
CN103340132A (zh) 一种提高旱地花生水分利用效率的灌水方法
CN106922366A (zh) 马铃薯种植方法
CN103202197B (zh) 水稻防虫网覆盖优质高产栽培方法
CN205511297U (zh) 一种稻田土壤中的水分控制设施
CN107182419A (zh) 利用鱼池废水定额灌溉红提葡萄的滴灌系统
CN107624320A (zh) 山药双沟密植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
CN107135726A (zh) 一种抗旱节水的冬小麦春灌施肥方法
CN106817945A (zh) 南疆绿洲水源地周边荒漠快速变良田的方法
Mostafazadeh-Fard et al. Effects of irrigation water management on y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rice in cracked paddy soils
CN105532221A (zh) 一种三七移栽的生态除草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