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92805A - 智能移动终端高可靠性的指纹录入解决方法、智能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智能移动终端高可靠性的指纹录入解决方法、智能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92805A
CN107992805A CN201711148933.5A CN201711148933A CN107992805A CN 107992805 A CN107992805 A CN 107992805A CN 201711148933 A CN201711148933 A CN 201711148933A CN 107992805 A CN107992805 A CN 1079928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 print
print data
fingerprint
control unit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4893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渊
张冰
李松辉
李晓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Termin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Termin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Termin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Termin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4893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92805A/zh
Publication of CN1079928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928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2Matching criteria, e.g. proximity meas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47Preprocessing; Feature extra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65Matching; Classif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移动终端高可靠性的指纹录入解决方法及智能移动终端,包括:控制单元创建指纹数据库,所述指纹数据库针对用户的一个手指的指纹数据,并且所述控制单元向指纹模组发起指纹录入指令;所述指纹模组根据来自所述控制单元的指纹录入指令,对用户指纹进行特征点提取;控制单元对所述指纹模组采集的指纹数据Di依次进行相似率比较,并在每个指纹数据的相似率高于所有在先指纹数据的门限值thi‑1时,判断该指纹数据为有效,并存入至数据存储器。本发明通过在指纹录入阶段增加校验功能,提高指纹数据库的安全性、准确性和可靠性,降低智能移动终端的指纹识别安全风险。

Description

智能移动终端高可靠性的指纹录入解决方法、智能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移动终端高可靠性的指纹录入解决方法。
背景技术
在智能移动终端日益普及的前提下,指纹识别功能被广泛使用,以改善用户加密解密的安全体验。
在智能移动终端中,指纹识别在实现一定程度安全的前提下还需要考虑用户的使用体验,尤其是指纹识别的识别率、反应速度。智能移动终端厂商的解决方法是在初始指纹录入阶段要求用户多次录入指纹,由于用户无法保证每次录入的指纹数据完全一致,因此多次录入指纹后智能移动终端就获取了多个按压姿态下的指纹数据,形成指纹数据库。用户在指纹录入成功后,使用过程中以某种姿态按压指纹模组后,终端获取指纹数据后与数据库中指纹进行比对验证。实际使用中,用户在初始指纹录入阶段录入了不相关的指纹、甚至是他人的指纹,指纹录入阶段也会通过,相应的指纹数据也会存入数据库中。相应地在使用阶段,不相关的指纹、甚至是他人的指纹也有很大概率通过验证,带来较大的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智能移动终端高可靠性的指纹录入解决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移动终端高可靠性的指纹录入解决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控制单元创建指纹数据库,所述指纹数据库针对用户的一个手指的指纹数据,并且所述控制单元向指纹模组发起指纹录入指令;
步骤S2,所述指纹模组根据来自所述控制单元的指纹录入指令,对用户指纹进行特征点提取,采集用户的第一个指纹数据,由所述指纹模组或所述控制单元对采集的指纹数据进行判断,当所述特征点的数据满足预设条件时,判断该指纹数据为第一个有效指纹数据,记为指纹数据D1;
步骤S3,所述控制单元继续向所述指纹模组发起下一个指纹录入指令,由所述指纹模组采集指纹数据,获取第二个有效指纹数据D2,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
步骤S4,所述控制单元对指纹数据D1和D2进行相似性比对,如果相似率高于第一门限值th1,判断有效,将指纹数据D2存储至指纹数据库;如果相似率低于所述第一门限值th1,则判定无效,丢弃该数据,由所述控制单元重新发起第二指纹录入指令,直至数据D2判断有效并存入至所述指纹数据库中;
步骤S5,所述控制单元发起第三个指纹录入指令,通知所述指纹模组开始采集数据,所述指纹模组获取第三个有效指纹数据D3,并将指纹数据D3发送给所述控制单元;
步骤S6,所述控制单元将指纹数据D3与D1进行相似性比对,并将相似率依次与所述第一门限值th1和第二门限值th2进行比对,当相似率均高于第一门限值th1和第二门限值th2时,判断指纹数据D3有效并存入指纹数据库;
步骤S7,重复上述步骤S5和S6,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指纹模组采集的指纹数据Di依次进行相似率比较,并在每个指纹数据的相似率高于所有在先指纹数据的门限值thi-1时,判断该指纹数据为有效,并存入至数据存储器,其中,i为位于4至n之间的正整数,n为所述控制单元预设的采集的指纹数据的数量;
步骤S8,所述控制单元在完成对采集的所有指纹数据的有效判断后,将用户的一个手指对应的包括n个有效指纹数据的指纹数据库存入至数据存储器,以供后续识别用户该手指的指纹时使用。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6中,所述控制单元将指纹数据D3与D1和D2进行相似性比对,包括:如果指纹数据D3与D1相似率低于所述第一门限值th1,则判断无效,丢弃该数据,重新发起第三个指纹录入指令;如果相似率高于所述第一门限值th1,则判断指纹数据D3初步有效,继续讲指纹数据D3与D2进行相似性比对,如果指纹数据D3与D2的相似率高于第二门限值th2,则判断指纹数据D3有效,将指纹数据D3存储至所述指纹数据库;如果相似率低于所述第二门限值th2,则判断指纹数据D3无效,丢弃该数据,重新发起第三个指纹录入指令,直至指纹数据D3判断有效并存入指纹数据库。
进一步,每个所述门限值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调整,且每个所述门限值相同。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特征点的数据满足的预设条件,包括:所述指纹模组采集的特征点的数据满足预设值m。
进一步,对所述指纹数据之间的相似性判断,由所述指纹模组或控制单元执行:
当由所述指纹模组执行时,所述指纹模组将判定后的数据打包成所述控制单元可识别的格式,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读取;
当由所述控制单元执行时,所述指纹模组按照预设频率将采集到的指纹数据打包成所述控制单元可识别的格式,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读取。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智能移动终端,包括:控制单元、指纹模组和数据存储器,其中,所述指纹模组与所述控制单元之间采用SIP通讯协议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数据存储器之间采用SDIO通讯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创建指纹数据库,所述指纹数据库针对用户的一个手指的指纹数据,并向指纹模组发起指纹录入指令;
所述指纹模组用于根据来自所述控制单元的指纹录入指令,对用户指纹进行特征点提取,采集用户的第一个指纹数据,由所述指纹模组或所述控制单元对采集的指纹数据进行判断,当所述特征点的数据满足预设条件时,判断该指纹数据为第一个有效指纹数据,记为指纹数据D1;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继续向所述指纹模组发起下一个指纹录入指令,由所述指纹模组采集指纹数据,获取第二个有效指纹数据D2,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对指纹数据D1和D2进行相似性比对,如果相似率高于第一门限值th1,判断有效,将指纹数据D2存储至指纹数据库;如果相似率低于所述第一门限值th1,则判定无效,丢弃该数据,由所述控制单元重新发起第二指纹录入指令,直至数据D2判断有效并存入至所述指纹数据库中;所述控制单元发起第三个指纹录入指令,通知所述指纹模组开始采集数据,所述指纹模组获取第三个有效指纹数据D3,并将指纹数据D3发送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将指纹数据D3与D1进行相似性比对,并将相似率依次与所述第一门限值th1和第二门限值th2进行比对,当相似率均高于第一门限值th1和第二门限值th2时,判断指纹数据D3有效并存入指纹数据库;
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指纹模组重复上述操作,由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指纹模组采集的指纹数据Di依次进行相似率比较,并在每个指纹数据的相似率高于所有在先指纹数据的门限值thi-1时,判断该指纹数据为有效,并存入至数据存储器,其中,i为位于4至n之间的正整数,n为所述控制单元预设的采集的指纹数据的数量;所述控制单元在完成对采集的所有指纹数据的有效判断后,将用户的一个手指对应的包括n个有效指纹数据的指纹数据库存入至数据存储器;
所述数据存储器用于存储来自所述控制单元的指纹数据库,以供后续识别用户该手指的指纹时使用。
进一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将指纹数据D3与D1和D2进行相似性比对,包括:如果指纹数据D3与D1相似率低于所述第一门限值th1,则判断无效,丢弃该数据,重新发起第三个指纹录入指令;如果相似率高于所述第一门限值th1,则判断指纹数据D3初步有效,继续讲指纹数据D3与D2进行相似性比对,如果指纹数据D3与D2的相似率高于第二门限值th2,则判断指纹数据D3有效,将指纹数据D3存储至所述指纹数据库;如果相似率低于所述第二门限值th2,则判断指纹数据D3无效,丢弃该数据,重新发起第三个指纹录入指令,直至指纹数据D3判断有效并存入指纹数据库。
进一步,每个所述门限值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调整,且每个所述门限值相同。
进一步,所述特征点的数据满足的预设条件,包括:所述指纹模组采集的特征点的数据满足预设值m。
进一步,当由所述指纹模组执行对所述指纹数据之间的相似性判定时,所述指纹模组将判定后的数据打包成所述控制单元可识别的格式,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读取;
当由所述控制单元执行对所述指纹数据之间的相似性判定时,所述指纹模组按照预设频率将采集到的指纹数据打包成所述控制单元可识别的格式,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读取。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移动终端高可靠性的指纹录入解决方法,在用户指纹录入的过程中增加相互比对相似度的过程,排除相关性差的指纹,提高每一个指纹对应的指纹数据库的准确性。用户的指纹录入过程略微延长,但安全性、可靠性有较大的提高。用户指纹识别的识别率、反应速度可以通过修改采集数量n、相似度门限th1、th2。。。thn-1来调整,从而实现兼顾用户体验和高可靠性指纹录入的解决方案。本发明通过在指纹录入阶段增加校验功能,提高指纹数据库的安全性、准确性和可靠性,降低智能移动终端的指纹识别安全风险,给用户一种良好的体验。本发明的智能移动终端中的指纹数据库中的数据都是交叉验证过的,一个指纹对应的数据库文件仅包含该指纹在不同按压姿态下的数据,相关度高,提高了指纹识别的安全性。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移动终端高可靠性的指纹录入解决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指纹录入数据库校验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移动终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移动端高可靠性的指纹录入解决方法,可以实现指纹录入数据库过程中的校验方法。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移动终端高可靠性的指纹录入解决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控制单元创建指纹数据库,指纹数据库针对用户的一个手指的指纹数据,并且控制单元向指纹模组发起指纹录入指令。其中,控制单元采用中央控制器CPU。
具体的,控制单元发起指纹数据库创建或更新指令,针对用户一个手指的指纹数据库创建或更新,总计需要采集n个有效的指纹数据。紧接着CPU向指纹模组发起第一个指纹录入指令,通知指纹模组开始采集指纹数据。其中,n的数值可以根据用户的精度要求进行设置和调整。
步骤S2,指纹模组根据来自控制单元的指纹录入指令,对用户指纹进行特征点提取,采集用户的第一个指纹数据,由指纹模组或控制单元对采集的指纹数据进行判断,当特征点的数据满足预设条件时,判断该指纹数据为第一个有效指纹数据,记为指纹数据D1。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特征点的数据满足的预设条件,包括:指纹模组采集的特征点的数据满足预设值m。
具体的,指纹模组采集用户的指纹,对用户指纹进行特征点提取,如果特征点数量满足要求m,则判定为用户的第一个有效指纹数据D1,并打包成CPU可识别的格式,供CPU读取。CPU从指纹模组中读取数据D1,对数据D1编号1,放入指纹数据库的编号1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对指纹数据之间的相似性判断,由指纹模组或控制单元执行:
(1)当由指纹模组执行时,指纹模组将判定后的数据打包成控制单元可识别的格式,发送至控制单元读取。即,当判断过程由指纹模组完成时,指纹模组需要将判定之后的数据打包成CPU可识别的格式,供CPU读取。
(2)当由控制单元执行时,指纹模组按照预设频率将采集到的指纹数据打包成控制单元可识别的格式,发送至控制单元读取。即,当判断过程由CPU完成时,指纹模组仅需要按照一定频率将指纹数据打包成CPU可识别的格式,供CPU读取。
步骤S3,控制单元继续向指纹模组发起下一个指纹录入指令,由指纹模组采集指纹数据,获取第二个有效指纹数据D2,并发送至控制单元。
具体的,CPU发起第二个指纹录入指令,通知指纹模组开始采集指纹数据,指纹模组获取到第二个有效指纹数据D2,CPU从指纹模组中读取到指纹数据D2。
步骤S4,控制单元对指纹数据D1和D2进行相似性比对,如果相似率高于第一门限值th1,判断有效,对数据D2编号2,放入指纹数据库的编号2位置;如果相似率低于第一门限值th1,则判定无效,丢弃该数据,由控制单元重新发起第二指纹录入指令,直至数据D2判断有效并存入至指纹数据库中编号2位置。
步骤S5,控制单元发起第三个指纹录入指令,通知指纹模组开始采集数据,指纹模组获取第三个有效指纹数据D3,并将指纹数据D3发送给控制单元CPU。CPU从指纹模组中读取到指纹数据D3。
步骤S6,控制单元将指纹数据D3与D1进行相似性比对,并将相似率依次与第一门限值th1和第二门限值th2进行比对,当相似率均高于第一门限值th1和第二门限值th2时,判断指纹数据D3有效并存入指纹数据库。
在本步骤中,控制单元将指纹数据D3与D1和D2进行相似性比对,包括:如果指纹数据D3与D1相似率低于第一门限值th1,则判断无效,丢弃该数据,重新发起第三个指纹录入指令;如果相似率高于第一门限值th1,则判断指纹数据D3初步有效,继续讲指纹数据D3与D2进行相似性比对,如果指纹数据D3与D2的相似率高于第二门限值th2,则判断指纹数据D3有效,对数据D3编号3,放入指纹数据库的编号3位置。
如果相似率低于第二门限值th2,则判断指纹数据D3无效,丢弃该数据,重新发起第三个指纹录入指令,直至指纹数据D3判断有效并存入指纹数据库。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门限值th1和第二门限值th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根据模组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步骤S7,重复上述步骤S5和S6,控制单元对指纹模组采集的指纹数据Di依次进行相似率比较,并在每个指纹数据的相似率高于所有在先指纹数据的门限值thi-1时,判断该指纹数据为有效,并存入至数据存储器。其中,i为位于4至n之间的正整数,n为控制单元预设的采集的指纹数据的数量。
具体来说,CPU发起第n(n=4、5、6、7。。。)个指纹录入指令,通知指纹模组开始采集指纹数据,指纹模组获取到第n个有效指纹数据Dn,CPU从指纹模组中读取到指纹数据Dn。
CPU将数据Dn分别与数据D1、D2、D3。。。Dn-1进行相似性比对,如果相似率低于设定值th1或th2或th3。。。或thn-1,则判定无效,丢弃该数据,重新发起第n个指纹录入指令。如果相似率全部高于设定的值th1和th2和th3。。。和thn-1,则判定数据有效,对数据Dn编号n,放入指纹数据库的编号n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门限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调整。即,各个门限值th1、th2、th3。。。thn-1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根据模组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步骤S8,控制单元在完成对采集的所有指纹数据的有效判断后,将用户的一个手指对应的包括n个有效指纹数据的指纹数据库存入至数据存储器,以供后续识别用户该手指的指纹时使用。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移动终端,包括:控制单元100、指纹模组200和数据存储器300。指纹模组200与控制单元100之间采用SIP(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通讯协议进行数据传输,控制单元100与数据存储器300之间采用SDIO(SecureDigital Input and Output Card,安全数字输入输出卡)通讯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指纹模组200与控制单元100之间、控制单元100与数据存储器300之间的数据通讯协议不限于上述举例,还可以采用其他数据通讯协议,在此不再赘述。
控制单元100用于实现校验方法及数据读写,创建指纹数据库,指纹数据库针对用户的一个手指的指纹数据,并向指纹模组200发起指纹录入指令,然后从指纹模组200中获取经过初步判定的指纹数据,并对有效数据进行比对、校验、判定。CPU可以访问数据存储器300,将判定有效的数据写入数据存储器300。即,CPU从指纹模组200中获取经过初步判定的指纹数据,进行相关性校验,校验通过的指纹数据作为有效数据,按照既定格式以数据库形式存入存储器,作为后续用户指纹识别的判断依据。
指纹模组200用于根据来自控制单元100的指纹录入指令,采集用户指纹,并转换成可存储、传输的数据格式,指纹模组200能去除特征点数量不足的指纹数据,仅保留有效指纹数据。
具体的,指纹模组200对用户指纹进行特征点提取,采集用户的第一个指纹数据,由指纹模组200或控制单元100对采集的指纹数据进行判断,当特征点的数据满足预设条件时,判断该指纹数据为第一个有效指纹数据,记为指纹数据D1。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特征点的数据满足的预设条件,包括:指纹模组200采集的特征点的数据满足预设值m。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对指纹数据之间的相似性判定,可以由指纹模组200或控制单元100完成:
(1)当由指纹模组200执行对指纹数据之间的相似性判定时,指纹模组200将判定后的数据打包成控制单元100可识别的格式,发送至控制单元100读取;
(2)当由控制单元100执行对指纹数据之间的相似性判定时,指纹模组200按照预设频率将采集到的指纹数据打包成控制单元100可识别的格式,发送至控制单元100读取。
控制单元100还用于继续向指纹模组200发起下一个指纹录入指令,由指纹模组200采集指纹数据,获取第二个有效指纹数据D2,并发送至控制单元100;对指纹数据D1和D2进行相似性比对,如果相似率高于第一门限值th1,判断有效,将指纹数据D2存储至指纹数据库;如果相似率低于第一门限值th1,则判定无效,丢弃该数据,由控制单元100重新发起第二指纹录入指令,直至数据D2判断有效并存入至指纹数据库中;控制单元100发起第三个指纹录入指令,通知指纹模组200开始采集数据,指纹模组200获取第三个有效指纹数据D3,并将指纹数据D3发送给控制单元100;控制单元100将指纹数据D3与D1进行相似性比对,并将相似率依次与第一门限值th1和第二门限值th2进行比对,当相似率均高于第一门限值th1和第二门限值th2时,判断指纹数据D3有效并存入指纹数据库。
具体的,控制单元100用于将指纹数据D3与D1和D2进行相似性比对,包括:如果指纹数据D3与D1相似率低于第一门限值th1,则判断无效,丢弃该数据,重新发起第三个指纹录入指令;如果相似率高于第一门限值th1,则判断指纹数据D3初步有效,继续讲指纹数据D3与D2进行相似性比对,如果指纹数据D3与D2的相似率高于第二门限值th2,则判断指纹数据D3有效,将指纹数据D3存储至指纹数据库;如果相似率低于第二门限值th2,则判断指纹数据D3无效,丢弃该数据,重新发起第三个指纹录入指令,直至指纹数据D3判断有效并存入指纹数据库。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门限值th1和第二门限值th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根据模组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控制单元100和指纹模组200重复上述操作,由控制单元100对指纹模组200采集的指纹数据Di依次进行相似率比较,并在每个指纹数据的相似率高于所有在先指纹数据的门限值thi-1时,判断该指纹数据为有效,并存入至数据存储器300,其中,i为位于4至n之间的正整数,n为控制单元100预设的采集的指纹数据的数量。控制单元100在完成对采集的所有指纹数据的有效判断后,将用户的一个手指对应的包括n个有效指纹数据的指纹数据库存入至数据存储器300。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门限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调整。即,各个门限值th1、th2、th3。。。thn-1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根据模组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数据存储器300可以存储大量的程序及指纹数据库,用于存储校验方法的程序及指纹数据库,存储来自控制单元100的指纹数据库,以供后续识别用户该手指的指纹时使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移动终端高可靠性的指纹录入解决方法,在用户指纹录入的过程中增加相互比对相似度的过程,排除相关性差的指纹,提高每一个指纹对应的指纹数据库的准确性。用户的指纹录入过程略微延长,但安全性、可靠性有较大的提高。用户指纹识别的识别率、反应速度可以通过修改采集数量n、相似度门限th1、th2。。。thn-1来调整,从而实现兼顾用户体验和高可靠性指纹录入的解决方案。本发明通过在指纹录入阶段增加校验功能,提高指纹数据库的安全性、准确性和可靠性,降低智能移动终端的指纹识别安全风险,给用户一种良好的体验。本发明的智能移动终端中的指纹数据库中的数据都是交叉验证过的,一个指纹对应的数据库文件仅包含该指纹在不同按压姿态下的数据,相关度高,提高了指纹识别的安全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智能移动终端高可靠性的指纹录入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控制单元创建指纹数据库,所述指纹数据库针对用户的一个手指的指纹数据,并且所述控制单元向指纹模组发起指纹录入指令;
步骤S2,所述指纹模组根据来自所述控制单元的指纹录入指令,对用户指纹进行特征点提取,采集用户的第一个指纹数据,由所述指纹模组或所述控制单元对采集的指纹数据进行判断,当所述特征点的数据满足预设条件时,判断该指纹数据为第一个有效指纹数据,记为指纹数据D1;
步骤S3,所述控制单元继续向所述指纹模组发起下一个指纹录入指令,由所述指纹模组采集指纹数据,获取第二个有效指纹数据D2,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
步骤S4,所述控制单元对指纹数据D1和D2进行相似性比对,如果相似率高于第一门限值th1,判断有效,将指纹数据D2存储至指纹数据库;如果相似率低于所述第一门限值th1,则判定无效,丢弃该数据,由所述控制单元重新发起第二指纹录入指令,直至数据D2判断有效并存入至所述指纹数据库中;
步骤S5,所述控制单元发起第三个指纹录入指令,通知所述指纹模组开始采集数据,所述指纹模组获取第三个有效指纹数据D3,并将指纹数据D3发送给所述控制单元;
步骤S6,所述控制单元将指纹数据D3与D1进行相似性比对,并将相似率依次与所述第一门限值th1和第二门限值th2进行比对,当相似率均高于第一门限值th1和第二门限值th2时,判断指纹数据D3有效并存入指纹数据库;
步骤S7,重复上述步骤S5和S6,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指纹模组采集的指纹数据Di依次进行相似率比较,并在每个指纹数据的相似率高于所有在先指纹数据的门限值thi-1时,判断该指纹数据为有效,并存入至数据存储器,其中,i为位于4至n之间的正整数,n为所述控制单元预设的采集的指纹数据的数量;
步骤S8,所述控制单元在完成对采集的所有指纹数据的有效判断后,将用户的一个手指对应的包括n个有效指纹数据的指纹数据库存入至数据存储器,以供后续识别用户该手指的指纹时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移动终端高可靠性的指纹录入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6中,所述控制单元将指纹数据D3与D1和D2进行相似性比对,包括:如果指纹数据D3与D1相似率低于所述第一门限值th1,则判断无效,丢弃该数据,重新发起第三个指纹录入指令;如果相似率高于所述第一门限值th1,则判断指纹数据D3初步有效,继续讲指纹数据D3与D2进行相似性比对,如果指纹数据D3与D2的相似率高于第二门限值th2,则判断指纹数据D3有效,将指纹数据D3存储至所述指纹数据库;如果相似率低于所述第二门限值th2,则判断指纹数据D3无效,丢弃该数据,重新发起第三个指纹录入指令,直至指纹数据D3判断有效并存入指纹数据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移动终端高可靠性的指纹录入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门限值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调整,且每个所述门限值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移动终端高可靠性的指纹录入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特征点的数据满足的预设条件,包括:所述指纹模组采集的特征点的数据满足预设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移动终端高可靠性的指纹录入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指纹数据之间的相似性判断,由所述指纹模组或控制单元执行:
当由所述指纹模组执行时,所述指纹模组将判定后的数据打包成所述控制单元可识别的格式,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读取;
当由所述控制单元执行时,所述指纹模组按照预设频率将采集到的指纹数据打包成所述控制单元可识别的格式,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读取。
6.一种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指纹模组和数据存储器,其中,所述指纹模组与所述控制单元之间采用SIP通讯协议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数据存储器之间采用SDIO通讯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创建指纹数据库,所述指纹数据库针对用户的一个手指的指纹数据,并向指纹模组发起指纹录入指令;
所述指纹模组用于根据来自所述控制单元的指纹录入指令,对用户指纹进行特征点提取,采集用户的第一个指纹数据,由所述指纹模组或所述控制单元对采集的指纹数据进行判断,当所述特征点的数据满足预设条件时,判断该指纹数据为第一个有效指纹数据,记为指纹数据D1;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继续向所述指纹模组发起下一个指纹录入指令,由所述指纹模组采集指纹数据,获取第二个有效指纹数据D2,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对指纹数据D1和D2进行相似性比对,如果相似率高于第一门限值th1,判断有效,将指纹数据D2存储至指纹数据库;如果相似率低于所述第一门限值th1,则判定无效,丢弃该数据,由所述控制单元重新发起第二指纹录入指令,直至数据D2判断有效并存入至所述指纹数据库中;所述控制单元发起第三个指纹录入指令,通知所述指纹模组开始采集数据,所述指纹模组获取第三个有效指纹数据D3,并将指纹数据D3发送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将指纹数据D3与D1进行相似性比对,并将相似率依次与所述第一门限值th1和第二门限值th2进行比对,当相似率均高于第一门限值th1和第二门限值th2时,判断指纹数据D3有效并存入指纹数据库;
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指纹模组重复上述操作,由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指纹模组采集的指纹数据Di依次进行相似率比较,并在每个指纹数据的相似率高于所有在先指纹数据的门限值thi-1时,判断该指纹数据为有效,并存入至数据存储器,其中,i为位于4至n之间的正整数,n为所述控制单元预设的采集的指纹数据的数量;所述控制单元在完成对采集的所有指纹数据的有效判断后,将用户的一个手指对应的包括n个有效指纹数据的指纹数据库存入至数据存储器;
所述数据存储器用于存储来自所述控制单元的指纹数据库,以供后续识别用户该手指的指纹时使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将指纹数据D3与D1和D2进行相似性比对,包括:如果指纹数据D3与D1相似率低于所述第一门限值th1,则判断无效,丢弃该数据,重新发起第三个指纹录入指令;如果相似率高于所述第一门限值th1,则判断指纹数据D3初步有效,继续讲指纹数据D3与D2进行相似性比对,如果指纹数据D3与D2的相似率高于第二门限值th2,则判断指纹数据D3有效,将指纹数据D3存储至所述指纹数据库;如果相似率低于所述第二门限值th2,则判断指纹数据D3无效,丢弃该数据,重新发起第三个指纹录入指令,直至指纹数据D3判断有效并存入指纹数据库。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门限值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调整,且每个所述门限值相同。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点的数据满足的预设条件,包括:所述指纹模组采集的特征点的数据满足预设值m。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当由所述指纹模组执行对所述指纹数据之间的相似性判定时,所述指纹模组将判定后的数据打包成所述控制单元可识别的格式,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读取;
当由所述控制单元执行对所述指纹数据之间的相似性判定时,所述指纹模组按照预设频率将采集到的指纹数据打包成所述控制单元可识别的格式,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读取。
CN201711148933.5A 2017-11-17 2017-11-17 智能移动终端高可靠性的指纹录入解决方法、智能移动终端 Pending CN1079928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48933.5A CN107992805A (zh) 2017-11-17 2017-11-17 智能移动终端高可靠性的指纹录入解决方法、智能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48933.5A CN107992805A (zh) 2017-11-17 2017-11-17 智能移动终端高可靠性的指纹录入解决方法、智能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92805A true CN107992805A (zh) 2018-05-04

Family

ID=62030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48933.5A Pending CN107992805A (zh) 2017-11-17 2017-11-17 智能移动终端高可靠性的指纹录入解决方法、智能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92805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3141A (zh) * 2014-12-24 2015-03-25 北京大唐智能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卡的指纹模板录入方法及装置
CN105389564A (zh) * 2015-11-13 2016-03-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注册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426835A (zh) * 2015-11-13 2016-03-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注册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550628A (zh) * 2015-07-31 2016-05-0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指纹录入方法及装置
CN105678271A (zh) * 2016-01-11 2016-06-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录入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845420A (zh) * 2017-01-22 2017-06-1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
CN106897598A (zh) * 2017-02-23 2017-06-27 上海与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自动录入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3141A (zh) * 2014-12-24 2015-03-25 北京大唐智能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卡的指纹模板录入方法及装置
CN105550628A (zh) * 2015-07-31 2016-05-0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指纹录入方法及装置
CN105389564A (zh) * 2015-11-13 2016-03-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注册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426835A (zh) * 2015-11-13 2016-03-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注册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678271A (zh) * 2016-01-11 2016-06-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录入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845420A (zh) * 2017-01-22 2017-06-1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
CN106897598A (zh) * 2017-02-23 2017-06-27 上海与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自动录入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康瑞锋: "《计算机应用基础》", 30 September 2017, 东南大学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32093B (zh) 一种掌纹和人脸融合识别的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5740689B (zh) 一种解锁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6778457A (zh) 可提高指纹识别率的指纹识别方法及系统
WO2017156965A1 (zh) 一种指纹解锁的方法及终端
CN202257700U (zh) 多认证模式出入控制系统
CN107545160A (zh) 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EP2639731B1 (en) Authentic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of authentication apparatus, control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EP1416427A2 (en) Person recognising apparatus, person recognising method & passage controller
CN104077576A (zh) 指纹识别方法及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终端设备
WO2020192112A1 (zh) 人脸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4007929B (zh) 基于手势识别的移动终端解锁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448652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1720024A (zh) 智能识别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CN103903318A (zh) 一种基于手势识别的居家养老中的身份认证系统及方法
CN112639826B (zh) 生物特征接口
CN105025018A (zh) 一种在通信过程中进行安全验证的方法
JP4696605B2 (ja) 生体認証プログラム、装置及び方法
CN106878118A (zh) 一种智能家电语音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376196A (zh) 一种基于人体生物特征的系统登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295016A (zh) 身份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04573459B (zh) 交互方法、交互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06156560A (zh) 用于触摸屏设备的解锁方法和装置
CN107004131A (zh) 指纹识别的方法及装置
CN107992805A (zh) 智能移动终端高可靠性的指纹录入解决方法、智能移动终端
TWI325568B (en) A method for face varif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