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92661B - Cad建模数据流式传输方法、服务器和客户端 - Google Patents

Cad建模数据流式传输方法、服务器和客户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92661B
CN107992661B CN201711204148.7A CN201711204148A CN107992661B CN 107992661 B CN107992661 B CN 107992661B CN 201711204148 A CN201711204148 A CN 201711204148A CN 107992661 B CN107992661 B CN 1079926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cloud
detail
basic
transmission prior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0414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92661A (zh
Inventor
刘文广
刘昱
彭飞
龚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Industry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Academ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Academ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Academ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0414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926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92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926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926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926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CAD建模数据流式传输方法、服务器和客户端。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将云端三维模型分解成多个基础特征,并获得每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根据各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以及预设数量的模型阈值将所述云端三维模型划分为相应数量的层次细节模型,并按照显示所述云端三维模型从粗到细的顺序设置相应所述层次细节模型的传输优先级;根据所述传输优先级将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发送至所述客户端进行显示。所述服务器用于执行上述方法。本发明提供的CAD建模数据流式传输方法、服务器和客户端,实现了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模型数据的快速传输,提高了三维模型在客户端的显示速度。

Description

CAD建模数据流式传输方法、服务器和客户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CAD建模数据流式传输方法、服务器和客户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云技术的不断发展,亚马逊云、阿里云等云平台逐步兴起。云平台具有资源动态调配的优势,将CAD工具逐步云化也成为了下一代CAD产品的发展方向。
鉴于云CAD的客户端是瘦客户端,不在客户端部署几何建模引擎。现有技术中,在利用云平台进行CAD建模的时候,云平台生成产品的三维几何模型,再将其转化成三角网格模型并传输到客户端供客户端进行可视化显示并支持用户交互。由于复杂产品的三角网格模型的数据传输量巨大,造成客户端显示产品模型的延迟和卡顿,不能实时显示产品模型。
因此,如何提出一种方法,能够加快数据传输,以提高模型的显示效率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CAD建模数据流式传输方法、服务器和客户端。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CAD建模数据流式传输方法,包括:
将云端三维模型分解成多个基础特征,并获得每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
根据各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以及预设数量的模型阈值将所述云端三维模型划分为相应数量的层次细节模型,并按照显示所述云端三维模型从粗到细的顺序设置相应所述层次细节模型的传输优先级;
根据所述传输优先级将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发送至所述客户端进行显示。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CAD建模数据流式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服务器按照层次细节模型的传输优先级发送的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
根据所述传输优先级依次显示对应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
其中,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是所述服务器在将云端三维模型分解成多个基础特征,并获得每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之后,根据各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以及预设数量的模型阈值划分所述云端三维模型获得的;所述传输优先级是按照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显示所述云端三维模型从粗到细的顺序设置的。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
分解单元,用于将云端三维模型分解成多个基础特征,并获得每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
划分单元,用于根据各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以及预设数量的模型阈值将所述云端三维模型划分为相应数量的层次细节模型,并按照显示所述云端三维模型从粗到细的顺序设置相应所述层次细节模型的传输优先级;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传输优先级将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发送至所述客户端进行显示。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客户端,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服务器按照层次细节模型的传输优先级发送的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
显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传输优先级依次显示对应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
其中,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是所述服务器在将云端三维模型分解成多个基础特征,并获得每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之后,根据各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以及预设数量的模型阈值划分所述云端三维模型获得的;所述传输优先级是按照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显示所述云端三维模型从粗到细的顺序设置的。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处理器、第一存储器和第一通信总线,其中:
所述第一处理器和所述第一存储器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第一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第一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第一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如下CAD建模数据流式传输方法:
将云端三维模型分解成多个基础特征,并获得每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
根据各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以及预设数量的模型阈值将所述云端三维模型划分为相应数量的层次细节模型,并按照显示所述云端三维模型从粗到细的顺序设置相应所述层次细节模型的传输优先级;
根据所述传输优先级将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发送至所述客户端进行显示。
第六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第一计算机指令,所述第一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能够执行如下CAD建模数据流式传输方法:
将云端三维模型分解成多个基础特征,并获得每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
根据各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以及预设数量的模型阈值将所述云端三维模型划分为相应数量的层次细节模型,并按照显示所述云端三维模型从粗到细的顺序设置相应所述层次细节模型的传输优先级;
根据所述传输优先级将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发送至所述客户端进行显示。
第七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二处理器、第二存储器和第二通信总线,其中:
所述第二处理器和所述第二存储器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第二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第二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如下CAD建模数据流式传输方法:
接收服务器按照层次细节模型的传输优先级发送的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
根据所述传输优先级依次显示对应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
其中,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是所述服务器在将云端三维模型分解成多个基础特征,并获得每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之后,根据各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以及预设数量的模型阈值划分所述云端三维模型获得的;所述传输优先级是按照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显示所述云端三维模型从粗到细的顺序设置的。
第八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第二计算机指令,所述第二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能够执行如下CAD建模数据流式传输方法:
接收服务器按照层次细节模型的传输优先级发送的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
根据所述传输优先级依次显示对应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
其中,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是所述服务器在将云端三维模型分解成多个基础特征,并获得每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之后,根据各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以及预设数量的模型阈值划分所述云端三维模型获得的;所述传输优先级是按照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显示所述云端三维模型从粗到细的顺序设置的。
本发明提供的CAD建模数据流式传输方法、服务器和客户端,由于能够将云端三维模型分解成多个基本特征,并获得每个基本特征的特征尺寸,并根据各个基本特征的特征尺寸以及预设数量的模型阈值将云端三维模型划分为相应数量的层次细节模型,并按照显示所述云端三维模型从粗到细的顺序设置相应层次细节模型的传输优先级,然后根据传输优先级将各个层次细节模型发送至客户端进行显示,实现了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模型数据的快速传输,提高了三维模型在客户端的显示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CAD建模数据流式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CAD建模数据流式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客户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CAD建模数据流式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CAD建模数据流式传输方法,包括:
S101、将云端三维模型分解成多个基础特征,并获得每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
具体地,服务器在向客户端发送云端三维模型之前,为了加快模型的显示速度,将所述云端三维模型分解成多个基础特征,并获得每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由于所述云端三维模型可以由多个基础特征组合而成,根据建模的反向思维,所述云端三维模型也可以分解成多个所述基础特征,所述基础特征例如圆柱体、圆椎体、椭圆体、立方体、球体等,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例如所述圆柱体的特征尺寸为对应的高度和直径中的最大值,所述圆椎体的特征尺寸为对应的直径和高度中的最大值,所述椭圆体的特征尺寸为对应的长轴和短轴中的最大值,所述立方体的特征尺寸为对应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中的最大值、所述球体的特征尺寸为对应的直径的最大值,所述特征尺寸用于划分所述云端三维模型。
S102、根据各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以及预设数量的模型阈值将所述云端三维模型划分为相应数量的层次细节模型,并按照显示所述云端三维模型从粗到细的顺序设置相应所述层次细节模型的传输优先级;
具体地,所述服务器在获得各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之后,根据各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以及预设数量的模型阈值将所述云端三维模型进行层次细节模型的划分,可以得到相应数量的层次细节模型,例如所述模型阈值有三个,可以获得四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所述模型阈值有大小之分,所述服务器可以按照所述模型阈值从大到小的顺序对所述云端三维模型进行划分,也可以按照所述模型阈值从小到大的顺序对所述云端三维模型进行划分。每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能够显示所述云端三维模型的一部分,传输优先级最高的层次细节模型能够显示简化的所述云端三维模型,其它的层次细节模型能够显示所述云端三维模型的不同细节部分,并按照所述传输优先级的由高到低的顺序,能够由粗到细逐渐显示出所述云端三维模型。其中,所述预设数量以及所述模型阈值根据实际经验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当所述预设数量为4时,根据4个所述模型阈值从大到小对所述云端三维模型进行划分,所述服务器先将各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分别与最大的模型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大于等于所述最大的模型阈值,那么将所述基础特征作为所述层次细节模型1的一部分,由于层次细节模型1保留的是所述云端三维模型尺寸较大的所述基础特征,能够显示的是简化的所述云端三维模型,简化的所述基础特征最多,将层次细节模型1的传输优先级设置为最高,即在数据传输的时候优先传输层次细节模型1。然后,所述服务器将各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分别与第二大的模型阈值和所述最大的模型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小于所述最大的模型阈值且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大的模型阈值,那么将所述基础特征作为层次细节模型2的一部分,并将层次细节模型2的传输优先级设置为第二高,即在数据传输的时候传输完层次细节模型1之后传输层次细节模型2,同理可以根据所述第二大模型阈值和第三大模型阈值获得层次细节模型3以及对应的传输优先级,根据所述第三大模型阈值和最小的模型阈值获得层次细节模型4以及对应的传输优先级。剩余的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都小于所述最小的模型阈值,剩余的所述基础特征构成层次细节模型5,对应的传输优先级最低,最后一个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所述传输优先级用于确定对应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数据传输的顺序,所述传输优先级高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优先被所述服务器向所述客户端发送。
例如,所述服务器在对云端三维模型A进行分解时,获得了10个基础特征以及各自的特征尺寸,10个所述基础特征分别为基础特征1、基础特征2、基础特征3、基础特征4、基础特征5、基础特征6、基础特征7、基础特征8、基础特征9和基础特征10。所述预设数量为3,所述模型阈值分别为阈值a、阈值b和阈值c,阈值a>阈值b>阈值c。所述服务器将10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分别与阈值a进行比较,如果基础特征2、基础特征7和基础特征10的特征尺寸都大于阈值a,那么基础特征2、基础特征7和基础特征10构成层次细节模型I,并设置层次细节模型I的传输优先级最高;所述服务器将10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分别与阈值a和阈值b进行比较,如果基础特征3和基础特征5的特征尺寸小于阈值a且大于阈值b,那么基础特征3和基础特征5构成层次细节模型Ⅱ,并设置的层次细节模型Ⅱ的传输优先级第二高;所述服务器将10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分别与阈值b和阈值c进行比较,如果基础特征4和基础特征6的特征尺寸小于阈值b且大于阈值c,那么基础特征4和基础特征6构成阈值c层次细节模型Ⅲ,并设置层次细节模型Ⅲ的传输优先级第三高;剩余的基础特征1、基础特征8和基础特征9的特征尺寸必然小于阈值c,基础特征1、基础特征8和基础特征9构成层次细节模型Ⅳ,并设置层次细节模型Ⅳ的传输优先级最低。
S103、根据所述传输优先级将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发送至所述客户端进行显示。
具体地,所述服务器在获得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以及各自对应的所述传输优先级之后,按照所述传输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将对应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依次发送至所述客户端。所述客户端会依次接收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然后按照所述所述传输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显示所述层次细节模型,逐渐将所述云端三维模型在所述客户端上显示出来。可理解的是,所述客户端无需等待所有层次细节模型接收后进行模型显示,在接收到所述传输优先级最高的层次细节模型之后,就可以进行模型显示。
本发明提供的CAD建模数据流式传输方法,由于能够将云端三维模型分解成多个基本特征,并获得每个基本特征的特征尺寸,并根据各个基本特征的特征尺寸以及预设数量的模型阈值将云端三维模型划分为相应数量的层次细节模型,并按照显示所述云端三维模型从粗到细的顺序设置相应层次细节模型的传输优先级,然后根据传输优先级将各个层次细节模型发送至客户端进行显示,实现了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模型数据的快速传输,提高了三维模型在客户端的显示速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传输优先级将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发送至所述客户端进行显示包括:
根据所述传输优先级将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压缩后发送至所述客户端进行显示。
具体地,为了减少数据传输量,所述服务器可以在按照所述传输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发送对应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之前,按照所述传输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对相应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进行压缩,然后按照所述传输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将压缩后的对应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发送至所述客户端。所述客户端会依次接收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然后按照所述所述传输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解压对应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并依次显示所述层次细节模型,逐渐将所述云端三维模型在所述客户端上显示出来。其中,对所述层次细节模型采用的压缩方法,现有技术中有多种实现方法,本发明对此并不做详细介绍。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CAD建模数据流式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CAD建模数据流式传输方法,包括:
S201、接收服务器按照层次细节模型的传输优先级发送的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
具体地,服务器按照传输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将对应的层次细节模型依次发送至客户端,所述客户端会按照所述传输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接收所述层次细节模型。其中,服务器将云端三维模型分解成多个基础特征,并获得每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由于所述云端三维模型可以由多个基础特征组合而成,根据建模的反向思维,所述云端三维模型也可以分解成多个所述基础特征,并获得每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所述服务器根据各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以及预设数量的模型阈值将所述云端三维模型进行层次细节模型的划分,可以得到相应数量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所述层次细节模型的具体获得过程参见步骤102,此处不再赘述。所述传输优先级是按照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显示所述云端三维模型从粗到细的顺序设置的,每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能够显示所述云端三维模型的一部分,传输优先级最高的层次细节模型能够显示简化的所述云端三维模型,其它的层次细节模型能够显示所述云端三维模型的不同细节部分,并按照所述传输优先级的由高到低的顺序,能够由粗到细逐渐显示出所述云端三维模型。
S202、根据所述传输优先级依次显示对应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
其中,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是所述服务器在将云端三维模型分解成多个基础特征,并获得每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之后,根据各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以及预设数量的模型阈值划分所述云端三维模型获得的;所述传输优先级是按照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显示所述云端三维模型的细节从粗到细的顺序设置的。
具体地,所述客户端在接收完所述传输优先级最高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之后,按照所述传输优先级的高低依次显示对应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即先将所述传输优先级最高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显示在所述客户端上,然后显示所述传输优先级的第二高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以此类推,直至所有的层次细节模型显示完毕,能够逐渐显示出所述云端三维模型。
本发明提供的CAD建模数据流式传输方法,由于能够将云端三维模型分解成多个基本特征,并获得每个基本特征的特征尺寸,并根据各个基本特征的特征尺寸以及预设数量的模型阈值将云端三维模型划分为相应数量的层次细节模型,并按照显示云端三维模型从粗到细的顺序设置相应层次细节模型的传输优先级,然后根据传输优先级将各个层次细节模型发送至客户端进行显示,实现了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模型数据的快速传输,提高了三维模型在客户端的显示速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接收服务器按照层次细节模型的传输优先级发送的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包括:接收服务器按照层次细节模型的传输优先级发送的压缩的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
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传输优先级依次显示对应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传输优先级解压相应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
具体地,为了减少数据传输量,所述服务器按照所述传输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对相应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进行压缩,然后按照所述传输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将压缩后的对应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发送至所述客户端。所述客户端会依次接收压缩后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并在按照所述传输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显示对应的层次细节模型之前,解压对应的层次细节模型。其中,对所述层次细节模型的解压方法与对所述层次细节模型的压缩方法相对应。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服务器包括分解单元301、划分单元302和发送单元303,其中:
分解单元301用于将云端三维模型分解成多个基础特征,并获得每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划分单元302用于根据各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以及预设数量的模型阈值将所述云端三维模型划分为相应数量的层次细节模型,并按照显示所述云端三维模型从粗到细的顺序设置相应所述层次细节模型的传输优先级;发送单元303用于根据所述传输优先级将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发送至所述客户端进行显示。
具体地,在向客户端发送云端三维模型之前,为了加快模型的显示速度,分解单元301将所述云端三维模型分解成多个基础特征,并获得每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由于所述云端三维模型可以由多个基础特征组合而成,根据建模的反向思维,所述云端三维模型也可以分解成多个所述基础特征,所述基础特征例如圆柱体、圆椎体、椭圆体、立方体、球体等,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例如所述圆柱体的特征尺寸为对应的高度和直径中的最大值,所述圆椎体的特征尺寸为对应的直径和高度中的最大值,所述椭圆体的特征尺寸为对应的长轴和短轴中的最大值,所述立方体的特征尺寸为对应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中的最大值、所述球体的特征尺寸为对应的直径的最大值,所述特征尺寸用于划分所述云端三维模型。
划分单元302在获得各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之后,根据各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以及预设数量的模型阈值将所述云端三维模型进行层次细节模型的划分,可以得到相应数量的层次细节模型,例如所述模型阈值有三个,可以获得四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所述模型阈值有大小之分,划分单元302可以按照所述模型阈值从大到小的顺序对所述云端三维模型进行划分,也可以按照所述模型阈值从小到大的顺序对所述云端三维模型进行划分。每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能够显示所述云端三维模型的一部分,传输优先级最高的层次细节模型能够显示简化的所述云端三维模型,其它的层次细节模型能够显示所述云端三维模型的不同细节部分,并按照所述传输优先级的由高到低的顺序,能够由粗到细逐渐显示出所述云端三维模型。其中,所述预设数量以及所述模型阈值根据实际经验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当所述预设数量为4时,根据4个所述模型阈值从大到小对所述云端三维模型进行划分,划分单元302先将各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分别与最大的模型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大于等于所述最大的模型阈值,那么将所述基础特征作为所述层次细节模型1的一部分,由于层次细节模型1保留的是所述云端三维模型尺寸较大的所述基础特征,能够显示的是简化的所述云端三维模型,简化的所述基础特征最多,将层次细节模型1的传输优先级设置为最高,即在数据传输的时候优先传输层次细节模型1。然后,划分单元302将各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分别与第二大的模型阈值和所述最大的模型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小于所述最大的模型阈值且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大的模型阈值,那么将所述基础特征作为层次细节模型2的一部分,并将层次细节模型2的传输优先级设置为第二高,即在数据传输的时候传输完层次细节模型1之后传输层次细节模型2,同理可以根据所述第二大模型阈值和第三大模型阈值获得层次细节模型3以及对应的传输优先级,根据所述第三大模型阈值和最小的模型阈值获得层次细节模型4以及对应的传输优先级。剩余的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都小于所述最小的模型阈值,剩余的所述基础特征构成层次细节模型5,对应的传输优先级最低,最后一个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所述传输优先级用于确定对应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数据传输的顺序,所述传输优先级高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优先被所述服务器向所述客户端发送。
发送单元303在获得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以及各自对应的所述传输优先级之后,按照所述传输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将对应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依次发送至所述客户端。所述客户端会依次接收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然后按照所述所述传输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显示所述层次细节模型,逐渐将所述云端三维模型在所述客户端上显示出来。可理解的是,所述客户端无需等待所有层次细节模型接收后进行模型显示,在接收到所述传输优先级最高的层次细节模型之后,就可以进行模型显示。
本发明提供的服务器,由于能够将云端三维模型分解成多个基本特征,并获得每个基本特征的特征尺寸,并根据各个基本特征的特征尺寸以及预设数量的模型阈值将云端三维模型划分为相应数量的层次细节模型,并按照显示所述云端三维模型从粗到细的顺序设置相应层次细节模型的传输优先级,然后根据传输优先级将各个层次细节模型发送至客户端进行显示,实现了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模型数据的快速传输,提高了三维模型在客户端的显示速度。
本发明提供的服务器的实施例具体可以用于执行上述相应方法实施例的处理流程,其功能在此不再赘述,可以参照上述相应方法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客户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客户端包括接收单元401和显示单元402,其中:
接收单元401用于接收服务器按照层次细节模型的传输优先级发送的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显示单元402用于根据所述传输优先级依次显示对应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其中,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是所述服务器在将云端三维模型分解成多个基础特征,并获得每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之后,根据各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以及预设数量的模型阈值划分所述云端三维模型获得的;所述传输优先级是按照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显示所述云端三维模型从粗到细的顺序设置的。
具体地,服务器按照传输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将对应的层次细节模型依次发送至客户端,接收单元401会按照所述传输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接收所述层次细节模型。其中,服务器将云端三维模型分解成多个基础特征,并获得每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由于所述云端三维模型可以由多个基础特征组合而成,根据建模的反向思维,所述云端三维模型也可以分解成多个所述基础特征,并获得每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所述服务器根据各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以及预设数量的模型阈值将所述云端三维模型进行层次细节模型的划分,可以得到相应数量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所述层次细节模型的具体获得过程参见步骤102,此处不再赘述。所述传输优先级是按照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显示所述云端三维模型从粗到细的顺序设置的,每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能够显示所述云端三维模型的一部分,传输优先级最高的层次细节模型能够显示简化的所述云端三维模型,其它的层次细节模型能够显示所述云端三维模型的不同细节部分,并按照所述传输优先级的由高到低的顺序,能够由粗到细逐渐显示出所述云端三维模型。
在接收完所述传输优先级最高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之后,显示单元402按照所述传输优先级的高低依次显示对应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即先将所述传输优先级最高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显示在所述客户端上,然后显示所述传输优先级的第二高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以此类推,直至所有的层次细节模型显示完毕,能够逐渐显示出所述云端三维模型。
本发明提供的客户端,由于能够接收接收服务器按照层次细节模型对应的传输优先级发送的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根据所述传输优先级依次显示对应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实现了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模型数据的快速传输,提高了三维模型在客户端的显示速度。
本发明提供的客户端的实施例具体可以用于执行上述相应方法实施例的处理流程,其功能在此不再赘述,可以参照上述相应方法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处理器(processor)501、第一存储器(memory)502和第一通信总线503;
其中,第一处理器501、第一存储器502通过第一通信总线5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第一处理器501用于调用第一存储器502中的程序指令,以执行如下方法,例如包括:将云端三维模型分解成多个基础特征,并获得每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根据各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以及预设数量的模型阈值将所述云端三维模型划分为相应数量的层次细节模型,并按照显示所述云端三维模型从粗到细的顺序设置相应所述层次细节模型的传输优先级;根据所述传输优先级将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发送至所述客户端进行显示。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如下方法,例如包括:将云端三维模型分解成多个基础特征,并获得每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根据各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以及预设数量的模型阈值将所述云端三维模型划分为相应数量的层次细节模型,并按照显示所述云端三维模型从粗到细的顺序设置相应所述层次细节模型的传输优先级;根据所述传输优先级将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发送至所述客户端进行显示。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第一计算机指令,所述第一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下方法,例如包括:将云端三维模型分解成多个基础特征,并获得每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根据各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以及预设数量的模型阈值将所述云端三维模型划分为相应数量的层次细节模型,并按照显示所述云端三维模型从粗到细的顺序设置相应所述层次细节模型的传输优先级;根据所述传输优先级将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发送至所述客户端进行显示。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二处理器(processor)601、第二存储器(memory)602和第二通信总线603;
其中,第二处理器601、第二存储器602通过第二通信总线6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第二处理器601用于调用第二存储器602中的程序指令,以执行如下方法,例如包括:接收服务器按照层次细节模型的传输优先级发送的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根据所述传输优先级依次显示对应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其中,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是所述服务器在将云端三维模型分解成多个基础特征,并获得每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之后,根据各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以及预设数量的模型阈值划分所述云端三维模型获得的;所述传输优先级是按照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显示所述云端三维模型从粗到细的顺序设置的。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如下方法,例如包括:接收服务器按照层次细节模型的传输优先级发送的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根据所述传输优先级依次显示对应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其中,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是所述服务器在将云端三维模型分解成多个基础特征,并获得每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之后,根据各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以及预设数量的模型阈值划分所述云端三维模型获得的;所述传输优先级是按照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显示所述云端三维模型从粗到细的顺序设置的。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第二计算机指令,所述第二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下方法,例如包括:接收服务器按照层次细节模型的传输优先级发送的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根据所述传输优先级依次显示对应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其中,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是所述服务器在将云端三维模型分解成多个基础特征,并获得每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之后,根据各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以及预设数量的模型阈值划分所述云端三维模型获得的;所述传输优先级是按照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显示所述云端三维模型从粗到细的顺序设置的。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CAD建模数据流式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云端三维模型分解成多个基础特征,并获得每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
其中,所述云端三维模型包括多个所述基础特征,所述基础特征为三维立体结构;
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为所述三维立体结构的尺寸中的最大值,所述特征尺寸用于划分所述云端三维模型;
根据各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以及预设数量的模型阈值将所述云端三维模型划分为相应数量的层次细节模型,并按照显示所述云端三维模型从粗到细的顺序设置相应所述层次细节模型的传输优先级;
其中,服务器按照所述模型阈值从大到小的顺序对所述云端三维模型进行划分,或者按照所述模型阈值从小到大的顺序对所述云端三维模型进行划分;所述预设数量以及所述模型阈值根据实际经验进行设置,所述相应数量的层次细节模型比所述预设数量的模型阈值数量多一个;
所述按照所述模型阈值从大到小的顺序对所述云端三维模型进行划分,包括:
先将各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分别与最大的模型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大于等于所述最大的模型阈值,将所述基础特征作为所述层次细节模型的一部分,将层次细节模型的传输优先级设置为最高;
然后将各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分别与第二大的模型阈值和所述最大的模型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小于所述最大的模型阈值且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大的模型阈值,将所述基础特征作为第二层次细节模型的一部分,并将第二层次细节模型的传输优先级设置为第二高;直至得到所述相应数量的层次细节模型;
根据所述传输优先级将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发送至客户端进行显示;其中,所述客户端为瘦客户端;
其中,所述传输优先级用于确定对应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数据传输的顺序,所述传输优先级高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优先被所述服务器向所述客户端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传输优先级将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发送至所述客户端进行显示包括:
根据所述传输优先级将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压缩后发送至所述客户端进行显示。
3.一种CAD建模数据流式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服务器按照层次细节模型的传输优先级发送的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
根据所述传输优先级依次显示对应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所述传输优先级高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优先被客户端显示;
其中,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是所述服务器在将云端三维模型分解成多个基础特征,并获得每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之后,根据各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以及预设数量的模型阈值划分所述云端三维模型获得的;所述传输优先级是按照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显示所述云端三维模型从粗到细的顺序设置的;
所述云端三维模型包括多个所述基础特征,所述基础特征为三维立体结构;
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为所述三维立体结构的尺寸中的最大值,所述特征尺寸用于划分所述云端三维模型;
其中,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是所述服务器按照所述模型阈值从大到小的顺序对所述云端三维模型进行划分获得的,或者按照所述模型阈值从小到大的顺序对所述云端三维模型进行划分获得的;所述预设数量以及所述模型阈值根据实际经验进行设置,获得的层次细节模型比所述预设数量的模型阈值数量多一个;
所述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是所述服务器按照所述模型阈值从大到小的顺序对所述云端三维模型进行划分获得的,包括:
先将各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分别与最大的模型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大于等于所述最大的模型阈值,将所述基础特征作为所述层次细节模型的一部分,将层次细节模型的传输优先级设置为最高;
然后将各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分别与第二大的模型阈值和所述最大的模型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小于所述最大的模型阈值且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大的模型阈值,将所述基础特征作为第二层次细节模型的一部分,并将第二层次细节模型的传输优先级设置为第二高;直至得到各个层次细节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服务器按照层次细节模型的传输优先级发送的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包括:接收服务器按照层次细节模型的传输优先级发送的压缩的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
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传输优先级依次显示对应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传输优先级解压相应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
5.一种云端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解单元,用于将云端三维模型分解成多个基础特征,并获得每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
其中,所述云端三维模型包括多个所述基础特征,所述基础特征为三维立体结构;
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为所述三维立体结构的尺寸中的最大值,所述特征尺寸用于划分所述云端三维模型;
划分单元,用于根据各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以及预设数量的模型阈值将所述云端三维模型划分为相应数量的层次细节模型,并按照显示所述云端三维模型从粗到细的顺序设置相应所述层次细节模型的传输优先级;
其中,服务器按照所述模型阈值从大到小的顺序对所述云端三维模型进行划分,或者按照所述模型阈值从小到大的顺序对所述云端三维模型进行划分;所述预设数量以及所述模型阈值根据实际经验进行设置,所述相应数量的层次细节模型比所述预设数量的模型阈值数量多一个;
所述按照所述模型阈值从大到小的顺序对所述云端三维模型进行划分包括:
先将各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分别与最大的模型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大于等于所述最大的模型阈值,将所述基础特征作为所述层次细节模型的一部分,将层次细节模型的传输优先级设置为最高;
然后将各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分别与第二大的模型阈值和所述最大的模型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小于所述最大的模型阈值且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大的模型阈值,将所述基础特征作为第二层次细节模型的一部分,并将第二层次细节模型的传输优先级设置为第二高;直至得到所述相应数量的层次细节模型;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传输优先级将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发送至客户端进行显示;其中,所述客户端为瘦客户端;
其中,所述传输优先级用于确定对应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数据传输的顺序,所述传输优先级高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优先被所述服务器向所述客户端发送。
6.一种瘦客户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服务器按照层次细节模型的传输优先级发送的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
显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传输优先级依次显示对应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所述传输优先级高的所述层次细节模型优先被所述客户端显示;
其中,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是所述服务器在将云端三维模型分解成多个基础特征,并获得每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之后,根据各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以及预设数量的模型阈值划分所述云端三维模型获得的;所述传输优先级是按照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显示所述云端三维模型从粗到细的顺序设置的;
所述云端三维模型包括多个所述基础特征,所述基础特征为三维立体结构;
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为所述三维立体结构的尺寸中的最大值,所述特征尺寸用于划分所述云端三维模型;
其中,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是所述服务器按照所述模型阈值从大到小的顺序对所述云端三维模型进行划分获得的,或者按照所述模型阈值从小到大的顺序对所述云端三维模型进行划分获得的;所述预设数量以及所述模型阈值根据实际经验进行设置,获得的层次细节模型比所述预设数量的模型阈值数量多一个;
所述各个所述层次细节模型是所述服务器按照所述模型阈值从大到小的顺序对所述云端三维模型进行划分获得的,包括:
先将各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分别与最大的模型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大于等于所述最大的模型阈值,将所述基础特征作为所述层次细节模型的一部分,将层次细节模型的传输优先级设置为最高;
然后将各个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分别与第二大的模型阈值和所述最大的模型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所述基础特征的特征尺寸小于所述最大的模型阈值且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大的模型阈值,将所述基础特征作为第二层次细节模型的一部分,并将第二层次细节模型的传输优先级设置为第二高;直至得到各个层次细节模型。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处理器、第一存储器和第一通信总线,其中:
所述第一处理器和所述第一存储器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第一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第一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第一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8.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第一计算机指令,所述第一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处理器、第二存储器和第二通信总线,其中:
所述第二处理器和所述第二存储器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第二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第二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
10.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第二计算机指令,所述第二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
CN201711204148.7A 2017-11-27 2017-11-27 Cad建模数据流式传输方法、服务器和客户端 Active CN1079926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04148.7A CN107992661B (zh) 2017-11-27 2017-11-27 Cad建模数据流式传输方法、服务器和客户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04148.7A CN107992661B (zh) 2017-11-27 2017-11-27 Cad建模数据流式传输方法、服务器和客户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92661A CN107992661A (zh) 2018-05-04
CN107992661B true CN107992661B (zh) 2022-01-28

Family

ID=62033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04148.7A Active CN107992661B (zh) 2017-11-27 2017-11-27 Cad建模数据流式传输方法、服务器和客户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926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46082B (zh) * 2018-08-09 2022-10-14 超级魔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34927A (zh) * 2019-03-06 2019-06-25 广东三维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端服务器的云水刀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976827B (zh) * 2019-03-08 2020-08-21 北京邮电大学 模型的加载方法、服务器及终端
CN110765507A (zh) * 2019-10-31 2020-02-07 重庆大学 一种基于云服务技术的三维cad建模方法、装置、系统
CN111723456A (zh) * 2020-05-08 2020-09-2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nsga-ⅱ算法的中央空调系统能效优化方法
CN111724469A (zh) * 2020-06-28 2020-09-29 广州小鹏车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三维模型的加载方法、显示方法、车辆和存储介质
CN115291842B (zh) * 2022-08-24 2024-01-30 金航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cad结构件轻量化转换与在线浏览方法及系统
CN115686384B (zh) * 2022-12-30 2023-04-11 北京探索者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Cad客户端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6992518B (zh) * 2023-09-28 2023-12-26 山东华云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三维cad系统数据传输效率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1081A (zh) * 2010-02-23 2012-11-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9475C (zh) * 2004-04-28 2007-02-07 清华大学 网络化协同设计中模型同步浏览操作方法
US10534879B2 (en) * 2016-02-29 2020-01-14 SnapEDA, Inc. EDA diagnostic checker
CN107341175A (zh) * 2017-05-23 2017-11-10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3d仿真处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1081A (zh) * 2010-02-23 2012-11-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etermining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Permeability》;Uh, Jinsoo 等;《TRANSPORT IN POROUS MEDIA》;20110131;全文 *
《三维模型的渐进式编码与流传输技术的研究》;李公立 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41231;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92661A (zh) 2018-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92661B (zh) Cad建模数据流式传输方法、服务器和客户端
CN113574540B (zh) 点云编解码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4966265B (zh) 图形处理方法和设备
EP3410302B1 (en) Graphic instructio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JP6673905B2 (ja) ネットワーク転送およびリアルタイムレンダリング用に3dテクスチャモデルを自動的に最適化する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製品
CN113256782B (zh) 三维模型的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2002021B (zh) 一种基于unity3d的聚合打点可视化方法及装置
CN106685429B (zh) 整数压缩方法及装置
CN110704283A (zh) 一种统一生成告警信息的方法、装置和介质
KR20210020028A (ko) 3차원 영상을 부호화 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및 3차원 영상을 복호화 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1371983A (zh) 一种视频在线稳定方法及系统
CN111178540A (zh) 一种训练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035266A (zh)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095714A1 (zh) 图像渲染的处理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677473A (zh) 三维模型的重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777810B (zh) 视频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962848A (zh) 视频生成方法、装置、终端、存储介质及产品
CN115238345A (zh) Bim模型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3254215B (zh) 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5908687A (zh) 渲染网络的训练、渲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3215009A1 (en) Low-poly mesh generation for three-dimensional models
CN104463790A (zh) 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809158B (zh) 图像环路滤波处理方法、装置
CN115880416A (zh) 三维模型的显示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3687870B (zh) 终端运行优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u Wenguang

Inventor after: Liu Yu

Inventor after: Peng Fei

Inventor after: Gong Ming

Inventor before: Liu Wenguang

Inventor before: Liu Yu

Inventor before: Peng Fe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