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91710A - 一种储层孔径分布获取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层孔径分布获取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91710A
CN107991710A CN201710993702.8A CN201710993702A CN107991710A CN 107991710 A CN107991710 A CN 107991710A CN 201710993702 A CN201710993702 A CN 201710993702A CN 107991710 A CN107991710 A CN 1079917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xation rate
room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relaxation
late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9370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91710B (zh
Inventor
胡法龙
李潮流
李长喜
奎萌
王昌学
徐红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9370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917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91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917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917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917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3/00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 G01V3/38Processing data, e.g. for analysis, for interpretation, for correc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3/00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 G01V3/18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well-logging
    • G01V3/32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well-logging operating with electron o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储层孔径分布获取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分析井段的测井资料;根据所述测井资料和预先构建的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获取待分析井段所在温度对应的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所述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根据横向表面弛豫率和温度之间的关系构建;根据所述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和所述测井资料,获取所述待分析井段的储层孔径分布。利用本申请中各个实施例,可以实现待分析井段所在温度的横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与储层孔径分布的转化,考虑了温度对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的影响,提高了储层孔径分布获取结果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储层孔径分布获取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石油测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层孔径分布获取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岩石的孔隙和喉道的结构特征是砂岩储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储层孔隙结构式影响岩石物理特征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影响油气储集与石油开发的内在因素。在石油勘探和测井技术领域,核磁共振技术是确定储层孔径分布的重要方法。核磁共振测井能够提供孔隙半径的测井方法,可以通过表面弛豫贡献定量表征孔隙半径信息。但现有技术中,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获取储层孔径分布时,需要进行核磁共振孔隙半径的刻度,即将核磁共振技术获得的岩石的表面弛豫率转化为储层的孔径分布。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刻度方法是利用压汞资料来刻度核磁共振的方法获得孔径分布。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有三个步骤:(1)将压汞的毛管压力曲线转化为孔喉半径分布;(2)建立孔喉半径分布与饱和水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谱的经验关系;(3)在测井资料中应用上孔喉半径分布与饱和水T2谱的经验关系提取孔径分布信息。但是在将核磁共振测井横向弛豫时间T2分布转化为孔径分布的过程中,上述方法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即温度对核磁共振T2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同的温度,岩石的弛豫率可能会不同,对应的弛豫时间也可能有所变化。现有技术中,在建立孔喉半径分布与饱和水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谱的经验关系时,采用的是常温状态下对应的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谱,但实际应用时通常都是在高温状态下进行测井获得的测井资料。因此,在常温状态下获得的孔喉半径分布与饱和水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谱的经验关系,会影响测井过程中获得储层孔径分布的准确性。因此,提供一种方案,能够提高储层孔径分布获取结果的准确性,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层孔径分布获取方法及装置,根据测井资料和预先构建的弛豫率温度转化曲线,获得待分析井段对应温度的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进一步根据获得的有效弛豫率可以获得待分析井段的储层孔径分布。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层孔径分布获取方法,包括:
获取待分析井段的测井资料;
根据所述测井资料和预先构建的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获取待分析井段所在温度对应的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所述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根据横向表面弛豫率和温度之间的关系构建;
根据所述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和所述测井资料,获取所述待分析井段的储层孔径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采用如下方法构建所述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
获取至少两个温度对应的岩心样品的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所述至少两个温度包括预设常温,所述岩心样品包括所述待分析井段所在地区的岩心;
模拟所述预设常温下所述岩心样品的核磁共振响应,获取模拟常温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
根据所述模拟常温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和所述预设常温对应的所述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获取所述预设常温对应的常温横向表面弛豫率;
根据所述常温横向弛豫率和所述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构建所述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常温横向弛豫率和所述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构建所述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包括:
根据所述常温横向弛豫率和所述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利用下式计算获得弛豫率有效能,构建所述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
上式中,ρ2(T)表示温度T对应的所述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ρ2(T')表示预设常温T'对应的所述常温横向表面弛豫率,ΔE表示所述弛豫率有效能,α表示转换系数,T2表示所述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S表示孔隙的表面积,V表示孔隙的体积。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拟所述预设常温下所述岩心样品的核磁共振响应,获取模拟常温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岩心样品的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根据所述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获取所述岩心样品的三维孔隙架构;
根据所述三维孔隙架构,利用随机游走法模拟所述预设常温下所述岩心样品的核磁共振响应,获取所述模拟常温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模拟常温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和所述预设常温对应的所述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获取所述预设常温对应的常温横向表面弛豫率,包括:
将所述模拟常温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与所述预设常温对应的所述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进行匹配;
将匹配程度大于预设阈值的所述模拟常温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对应的横向表面弛豫率,作为所述常温横向表面弛豫率。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和所述测井资料,获取所述待分析井段的储层孔径分布,包括:
根据所述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和所述测井资料,利用获取所述待分析井段的储层孔径分布;
上式中,T′2表示所述待分析井段的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ρ2(T)表示温度T对应的所述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C表示孔隙类型转化系数,r表示所述待分析井段的孔隙半径。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层孔径分布获取装置,包括:
测井资料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分析井段的测井资料;
有效横向弛豫率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井资料和预先构建的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获取待分析井段所在温度对应的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所述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根据横向表面弛豫率和温度之间的关系构建;
孔径分布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和所述测井资料,获取所述待分析井段的储层孔径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有效横向弛豫率获取模块还包括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构建模块,所述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构建模块用于:
获取至少两个温度对应的岩心样品的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所述至少两个温度包括预设常温,所述岩心样品包括所述待分析井段所在地区的岩心;
模拟所述预设常温下所述岩心样品的核磁共振响应,获取模拟常温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
根据所述模拟常温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和所述预设常温对应的所述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获取所述预设常温对应的常温横向表面弛豫率;
根据所述常温横向弛豫率和所述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构建所述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构建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常温横向弛豫率和所述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利用下式计算获得弛豫率有效能,构建所述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
上式中,ρ2(T)表示温度T对应的所述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ρ2(T')表示预设常温T'对应的所述常温横向表面弛豫率,ΔE表示所述弛豫率有效能,α表示转换系数,T2表示所述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S表示孔隙的表面积,V表示孔隙的体积。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构建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岩心样品的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根据所述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获取所述岩心样品的三维孔隙架构;
根据所述三维孔隙架构,利用随机游走法模拟所述预设常温下所述岩心样品的核磁共振响应,获取所述模拟常温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构建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模拟常温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与所述预设常温对应的所述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进行匹配;
将匹配程度大于预设阈值的所述模拟常温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对应的横向表面弛豫率,作为所述常温横向表面弛豫率。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孔径分布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和所述测井资料,利用获取所述待分析井段的储层孔径分布;
上式中,T2'表示所述待分析井段的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ρ2(T)表示温度T对应的所述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C表示孔隙类型转化系数,r表示所述待分析井段的孔隙半径。
再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储层孔径分布获取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上述储层孔径分布获取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储层孔径分布获取方法及装置,利用测井资料和预先获得的能够反映弛豫率和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的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获得待分析井段所在温度处的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可以根据核磁共振实验和模拟核磁共振响应获得,利用核磁共振实验获取不同温度下的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通过分析不同温度对应的横向弛豫信息,获得温度变化与横向表面弛豫率之间的关系。获得的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考虑了待分析井段所在位置的实际温度对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的影响,为后续获取待分析井段的储层孔径分布信息提供了准确的理论基础。不仅仅是根据常温状态下横向表面弛豫率与储层孔隙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储层孔隙结构的分析。根据待分析井段所在温度处的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和测井资料中的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可以获得待分析井段的储层孔径分布,提高了储层孔径分布获取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储层孔径分布获取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岩心样品的三维孔隙构架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核磁共振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的对比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不同温度对应的实验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两个岩心样品不同温度对应的弛豫率有效能计算结果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待分析井段的高温下的横向弛豫时间分布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待分析井段的储层孔径分布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储层孔径分布获取装置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储层孔径分布获取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储层孔径分布获取装置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储集层(又称储层)包括具有连通孔隙、允许油气在其中储存和渗滤的岩层。储层的储集能力是由储集层的岩石物理性质决定的,通常包括其孔隙性、渗透性,孔隙性决定了储层储存能力的大小,渗透性决定了储集物的渗流能力。在石油勘探和测井作业中,通常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确定储层的孔径分布,进一步根据储层的孔径分布进行石油勘探或测井。
在核磁共振(成像、波普或其他分析)技术中,物质的大量原子核受射频场作用撤除后,以非辐射的方式逐步恢复到平衡状态的过程叫做弛豫。弛豫过程的特征常数包括弛豫时间和弛豫率,弛豫率是表征岩石性质的一种参数,弛豫过程需要的时间称为弛豫时间。弛豫时间分为横向弛豫时间和纵向弛豫时间,纵向磁化强度恢复的时间常数T1称为纵向弛豫时间(又称自旋-晶格弛豫时间),横向磁化强度消失的时间常数T2称为横向弛豫时间(又称自旋-自旋弛豫时间)。
本申请实施例在进行测井时,可以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如采用核磁共振岩心分析仪器)获得待分析井段对应的岩石的横向弛豫时间分布即核磁共振T2分布信息。可以将获得核磁共振T2分布信息转化为待分析井段岩心的孔径分布,即获得待分析井段的储层孔径分布。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预先进行待分析井段的岩心样品的核磁共振实验和模拟核磁共振响应,获取横向表面弛豫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构建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进一步根据构建的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将获得核磁共振T2分布信息转化为待分析井段岩心的孔径分布。
具体到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储层孔径分布获取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本申请提供的储层孔径分布获取方法包括:
S1、获取待分析井段的测井资料。
具体地,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测井资料可以包括待分析井段的核磁共振横向表面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即待分析井段的核磁共振T2分布信息、待分析井段不同深度对应的温度等。具体可以通过核磁共振测井仪器对待分析井段进行测井操作,获得待分析井段的核磁共振T2分布信息等测井资料。当然,测井资料还可以包括其他测井资料,例如:自然伽马测井、电阻率测井、密度、中子、声波等测井资料,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S2、根据所述测井资料和预先构建的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获取待分析井段所在温度对应的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所述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根据横向表面弛豫率和温度之间的关系构建。
具体地,在实际测井过程中,待分析井段中的温度通常比较高,不能直接获得待分析井段的横向表面弛豫率。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预先根据横向表面弛豫率和温度之间的关系构建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具体可以通过实验获取待分析井段所在地区的岩心样品的在不同温度下的横向表面弛豫率,通过分析横向表面弛豫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构建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可以通过表格或者函数拟合的方法分析弛豫率与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构建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根据测井资料可以获得待分析井段中各个深度位置处的温度,利用预先建立的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可以获得待分析井段所在温度下的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
S3、根据所述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和所述测井资料,获取所述待分析井段的储层孔径分布。
具体地,通常在测井过程中获得的测井资料中,可以包括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获得待分析井段的核磁共振T2分布信息。获取到待分析井段所在温度对应的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后,根据待分析井段所在温度下的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和核磁共振T2分布信息,利用核磁共振T2分布信息、横向表面弛豫率以及储层的孔隙半径之间的关系,可以计算获得待分析井段对应储层的孔隙半径,进一步获得待分析井段的储层孔径分布。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利用如下公式(1)计算获得待分析井段的储层的孔隙半径:
上式中,T′2可以表示所述待分析井段的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单位可以是s或ms;ρ2(T)可以表示温度T对应的所述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单位可以是μm/s;C表示孔隙类型转化系数,球形孔隙时C的数值可以取3,圆柱形孔隙时C的数值可以取2;r表示所述待分析井段的孔隙半径,单位可以是μm。
由公式(1)可以看出,获得待分析井段的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即核磁共振T2分布信息、对应温度下的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即可以通过公式(1)获得对应的孔隙半径。
例如:获得待分析井段的测井资料后,可以获得待分析井段不同深度对应的温度,以及不同深度对应的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获得待分析井段某一深度位置处的温度,利用预先构建的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可以获得该深度位置处的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ρ2(T)。根据同一深度位置处的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和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ρ2(T),利用公式(1)可以计算获得该深度位置处的孔隙半径r。利用此方法,可以获得待分析井段不同深度位置处的孔隙半径,进一步获得待分析井段的储层孔隙半径分布。
本申请提供的储层孔径分布获取方法,利用测井资料和预先获得的能够反映弛豫率和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的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获得待分析井段所在温度处的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考虑了待分析井段所在位置的实际温度对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的影响,为后续获取待分析井段的储层孔径分布信息提供了准确的理论基础。根据待分析井段的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和测井资料中的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可以获得待分析井段的储层孔径分布,提高了储层孔径分布获取结果的准确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弛豫率有温度转化函数的构建方法,包括:
获取至少两个温度对应的岩心样品的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所述至少两个温度包括预设常温,所述岩心样品包括所述待分析井段所在地区的岩心;
模拟所述预设常温下所述岩心样品的核磁共振响应,获取模拟常温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
根据所述模拟常温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和所述预设常温对应的所述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获取所述预设常温对应的常温横向表面弛豫率;
根据所述常温横向弛豫率和所述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构建所述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
具体地,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核磁共振实验,获取不同温度下的待分析井段所在地区的岩心样品的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例如:可以将岩心样品用地层水进行完全饱和,装入无磁夹持器中。可以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岩心分析仪器,采用CPMG脉冲序列确定储层条件完全含水状态下,岩心样品的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即核磁横向弛豫时间T2分布。将无磁夹持器的温度逐渐升高,获取不同温度下岩心样品的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不同温度包括至少两个温度,并且包括预设常温,预设常温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25度,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岩心样品的数量和种类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同时,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模拟预设常温下岩心样品的核磁共振响应,获取预设常温对应的模拟常温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可以采用数值模拟或利用核磁共振井下模拟器,模拟岩心样品的核磁共振响应,获取模拟常温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获取岩心样品的CT(Computed Tomography)图像即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通过对CT图像到的分析处理,可以获得岩心样品的三维孔隙构架。具体可以将测井对应储层岩心洗油洗盐后,并进行烘干处理。将岩心样品放入高分辨率CT分析仪器内,测量预设常温(如25度)下的CT图像。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岩心样品的三维孔隙构架示意图,如图2所示,可以将获得的CT图像进行孔隙和骨架的二值化划分,利用最大球法确定岩心样品的孔隙和喉道的三维分布,获得岩心样品的三维孔隙构架。获得岩心样品的三维孔隙架构后,利用随机游走法模拟预设常温下岩心样品的核磁共振响应,获得预设常温下岩心样品的模拟常温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利用CT图像获得岩心样品的三维孔隙架构,进行岩心样品的核磁共振响应模拟实验。在模拟核磁共振响应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岩心样品的横向表面弛豫率的数值,获得不同横向表面弛豫率对应的模拟常温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将模拟常温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与预设常温对应的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进行匹配,直至模拟常温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与预设常温对应的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的匹配程度大于预设阈值。将此时模拟常温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对应的横向表面弛豫率,作为常温横向表面弛豫率。即将预设常温下的模拟核磁共振响应和核磁共振实验获得的两个核磁共振T2分布信息进行匹配,可以获得常温横向表面弛豫率。
核磁共振响应的模拟,通常情况下在常温下进行,即一般可以模拟常温下岩心样品的核磁共振响应。由于CT图像的分辨率问题,采用CT图像模拟核磁共振响应时,一般获得的是大孔径对应的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分布。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CT图像获得岩心样品的三维孔隙架构进行模拟核磁共振响应。不断改变随机游走中横向表面弛豫率的数值,获得不同横向表面弛豫率对应的模拟常温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核磁共振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的对比示意图,如图3所示,当模拟核磁共振响应获得的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与核磁共振实验获得横向弛豫时间分布,在大孔径处的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相匹配(即匹配程度大于预设阈值)时,将此时模拟核磁共振对应的横向表面弛豫率作为常温横向表面弛豫率。
通过模拟核磁共振响应和核磁共振实验可以获得常温横向弛豫率,以及不同温度下岩心样品的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包括预设常温对应的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横向表面弛豫率和横向弛豫时间是弛豫过程的重要参数,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可以利用横向弛豫时间分布表示横向表面弛豫率。进一步可以根据不同温度对应的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获得不同温度对应的横向表面弛豫率,获得横向表面弛豫率与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构建出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
例如:可以预先假设横向表面弛豫率与横向弛豫时间的函数关系,如:根据获得的常温横向弛豫率ρ2(T')和预设常温对应的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T′2,可以求解预设的函数关系的参数k。再根据核磁共振实验获得的不同温度对应的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可以利用上述函数关系获得不同温度对应的横向表面弛豫率。对不同温度下的横向表面弛豫率进行分析,具体可以通过表格或图像拟合,分析横向表面弛豫率与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构建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
核磁共振实验和模拟核磁共振响应的操作可以没有先后顺序,也可以先进行模拟核磁共振响应,再进行核磁共振实验,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常温横向弛豫率和所述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构建所述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包括:
根据所述常温横向弛豫率和所述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利用下式计算获得弛豫率有效能,构建所述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
上式中,ρ2(T)表示温度T对应的所述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ρ2(T')表示预设常温T'对应的所述常温横向表面弛豫率,ΔE表示所述弛豫率有效能,α表示转换系数,T2表示所述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S表示孔隙的表面积,V表示孔隙的体积。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核磁共振实验获得不同温度对应的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在进行核磁共振实验时,同一个岩心样品的孔隙的表面积S和孔隙的体积V是不变的。利用如下公式(2),可以用获得不同温度对应的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T2表示出不同温度对应的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ρ2(T)。
上式中,ρ2(T)可以表示温度T对应的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T2可以表示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S可以表示孔隙的表面积,V可以表示孔隙的体积。
将公式(2)进行变形,获得如下公式(3):
上式中,k可以表示可以认为是一个固定的常数。
利用上述公式(3)获得不同温度对应的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ρ2(T),将不同温度对应的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ρ2(T),代入如下公式(4),可以求解获得弛豫率有效能ΔE,构建出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
上式中,ρ2(T)可以表示温度T对应的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ρ2(T')可以表示预设常温T'对应的常温横向表面弛豫率,ΔE可以表示弛豫率有效能,α可以表示转换系数,可以设为1。
例如:根据公式(3)获得温度为40度和60度时,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的表达公式如下:
将公式(5)和(6)代入公式(4),得到如下方程:
具体计算时,可以将公式(7)中的温度转化为开尔文温度。公式(7)中预设常温T'对应的常温横向表面弛豫率ρ2(T')可以通过上述实施例获得,转换系数α可以设为1。T2(60℃)和T2(40℃)分别表示60度和40度时对应的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可以通过核磁共振实验获得。因此,上述公式(7)中包括两个未知数即:参数k和弛豫率有效能ΔE,求解上述方程组,可以获得弛豫率有效能ΔE。
可以看出,采用不同的温度对应的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计算弛豫率有效能ΔE时,计算出的结果可能会有不同。可以将多组不同温度计算获得的弛豫率有效能ΔE的平均值作为岩心样品的弛豫率有效能ΔE。
此外,不同的岩心样品计算出的弛豫率有效能ΔE也可能会不同,可以对多块岩心样品进行核磁共振实验和模拟核磁共振响应。利用上述实施例的方法,获取多块岩心样品对应的弛豫率有效能ΔE。将多块岩心样品对应的弛豫率有效能ΔE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弛豫率有效能ΔE,构建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
获得弛豫率有效能ΔE后,将弛豫率有效能的具体数值代入上述公式(4),可以获得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获得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后,根据测井资料可以获得待分析井段对应的温度,利用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即上述公式(4),可以获得待分析井段所在温度下的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ρ2(T)。
当然,也可以根据获得的预设常温对应的常温横向表面弛豫率ρ2(T')和核磁共振实验获得的预设常温对应的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利用上述公式(3),直接获得参数k的值。再根据参数k的值,利用上述公式(3)将核磁共振实验获得的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转化为横向表面弛豫率。再利用上述公式(4)可以直接获得弛豫率有效能ΔE的数值,进一步可以构建出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各个公式只是一种实施例,还可以根据需要对公式进行变形或变换,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提供的储层孔径分布获取方法,可以通过核磁共振实验获得不同温度对应的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结合预设常温下模拟核磁共振响应获得的模拟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可以获得预设常温对应的常温横向表面弛豫率。利用常温横向表面弛豫率和不同温度对应的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可以分析横向表面弛豫率与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构建出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根据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和测井资料,可以获得待分析井段所在温度的横向表面弛豫率,进一步获得待分析井段的储层孔径分布。可以看出,本申请在获取待分析井段的储层孔径分布时,结合了温度变化对横向表面弛豫率的影响,提高了储层孔径分布获取的准确性。
通过核磁共振实验和模拟核磁共振响应,获取横向表面弛豫率和温度变化之间的规律,构建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根据测井资料和构建的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获取待分析井段的储层孔径分布的具体实施过程,可以参考如下实施例:
将待分析井段所在地区的岩心样品(可以选取20块岩心样品)进行洗油洗盐处理,并进行烘干处理。烘干可以是在温度为95度左右烘干48小时,直至岩心的质量变化误差在1%之内,以保证粘土的结晶水不会破坏。然后将岩心样品放置在高分辨率(分辨率大于2um,可以为1um)CT分析仪器内,进行扫描测量,获得原始CT图像资料,高分辨的CT图像确保获得岩心样品中的大孔径组份。将获得CT图像进行孔隙与骨架的二值化划分,并利用最大球方法,确定岩心样品的孔隙分布,获得岩心样品的三维孔隙架构。
可以预先与待分析井段所在地区地层矿化度相同的地层水(矿化度为50000PPM,成分为Nacl),并将地层水抽真空24小时处理,直至真空度小于大气压的1/100。将岩心样品注入饱和地层水后,饱和压力为40MPa,饱和时间为48小时,直至岩心样品的饱和压力不变化。在预设常温(25℃)下,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岩心分析仪器,并采用CPMG脉冲序列确定储层条件完全含水状态下的岩心样品的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分布信息。
进行核磁共振实验所采用的岩心分析仪器的共振频率可以为2MHZ,确保内部梯度磁场的对岩心的T2测量结果较小。所采用CPMG脉冲序列进行测量时,所采用的等待时间可以大于3T1(纵向弛豫时间)。这样岩心样品在完全磁化状态进行测量实验,可以完全测量得到大孔径储层。同时回波间隔可以采用仪器的最小回波间隔,确保能测量得到小孔隙信息,测量得到原始回波串信噪比可以大于25,确保资料的反演精度足够高。然后进行多回波串反演获得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分布信息,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分布信息的布点可以为范围0.01~10000ms,布点方式可以为对数布点,布点个数可以为128个。利用CPMG脉冲序列测量不同温度下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分布信息,不同温度的最高温度可以选取本地区储层的最高温度(如本申请中选取80℃),最低温度可以选取预设常温如25℃。本申请中选取的不同温度可以包括25℃、40℃、60℃、80℃,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不同温度对应的实验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申请共测量4个温度点25℃、40℃、60℃、80℃的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
同时,可以根据CT扫描结果获得的三维孔隙架构,利用随机游走法模拟预设常温下核磁共振响应。所述的随机游走法的质子数大于CT图像的像素点的个数(本申请中可以采用2000*2000*2000),不断改变随机游走中横向表面弛豫率的数值(变化范围可以为1um/s~50um/s),直到核磁共振的物理实验测量结果和CT模拟结果在大孔径完全对应(如图3所示)。此时,可以得到岩心样品在预设常温下(25℃)的常温横向表面弛豫率,本申请中通过对20块岩心样品进行核磁共振实验和模拟核磁共振响应,获得20块岩心样品的常温横向表面弛豫率平均值为32.5um/s。
根据获得的常温横向表面弛豫率平均值和4个温度点25℃、40℃、60℃、80℃的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利用上述公式(2)和(4),可以获得弛豫率有效能的数值。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获取多块岩心样品的弛豫率有效能,通过计算多块岩心样品的弛豫率有效能的平均值,确定最终的弛豫率有效能,以提高弛豫率有效能计算的准确性,为储层孔径分布的获取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本申请中根据20块岩心样品获得的弛豫率有效能为2.91,图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两个岩心样品不同温度对应的弛豫率有效能计算结果示意图,如图5所示,图中左边是岩心样品一H22-6(91)在40℃、60℃、80℃时分别计算出的弛豫率有效能的结果,图中右边是岩心样品二H22-6(94)在40℃、60℃、80℃时分别计算出的弛豫率有效能的结果。
获得弛豫率有效能后,可以构建出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具体可以参照上述公式(4)。根据测井资料,可以获得待分析井段的温度以及对应温度下的横向弛豫时间分布。利用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可以获得待分析井段所在温度下的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在利用上述公式(1),可以将横向弛豫时间分布转化为储层孔径分布,即可以获得待分析井段的储层孔径分布。上述公式(1)中的孔隙类型转化系数C,可以根据模拟核磁共振响应中,利用最大球法得到岩心样品的孔隙和喉道个数,利用算法平均值法计算得到。本申请中20块样品的孔隙类型转化系数C的平均值可以为2.54。图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待分析井段的高温下的横向弛豫时间分布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待分析井段的储层孔径分布示意图,如图6和图7所示,可以利用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将测井资料中的横向弛豫时间分布示转化为待分析井段的储层孔径分布。
本申请提供的储层孔径分布获取方法,可以预先对待分析井段所在地区的岩心样品进行核磁共振实验和模拟核磁共振响应,获取模拟常温横向弛豫信息和不同温度对应的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根据模拟常温横向弛豫信息和不同温度对应的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分析横向表面弛豫率和温度变化之间的规律,构建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根据测井资料,可以利用预先构建的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获取待分析井段所在温度下的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进一步将横向弛豫时间分布转化为待分析井段的储层孔径分布。充分考虑了温度对岩心横向表面弛豫率的影响,提高了储层孔径分布获取的准确性。
基于上述所述的储层孔径分布获取方法,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储层孔径分布获取装置。所述的装置可以包括使用了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方法的系统(包括分布式系统)、软件(应用)、模块、组件、服务器、客户端等并结合必要的实施硬件的装置。基于同一创新构思,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装置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装置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方法相似,因此本说明书实施例具体的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前述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以下所使用的,术语“单元”或者“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具体地,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储层孔径分布获取装置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申请中提供的储层孔径分布获取装置包括:测井资料获取模块81、有效横向弛豫率获取模块82、孔径分布获取模块83。
测井资料获取模块81,可以用于获取待分析井段的测井资料;
有效横向弛豫率获取模块82,可以用于根据所述测井资料和预先构建的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获取待分析井段所在温度对应的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所述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根据横向表面弛豫率和温度之间的关系构建;
孔径分布获取模块83,可以用于根据所述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和所述测井资料,获取所述待分析井段的储层孔径分布。
本申请提供的储层孔径分布获取装置,利用测井资料和预先获得的能够反映弛豫率和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的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获得待分析井段所在温度处的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考虑了待分析井段所在位置的实际温度对横向表面弛豫率的影响,为后续获取待分析井段的储层孔径分布信息提供了准确的理论基础。根据待分析井段的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和测井资料中的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可以获得待分析井段的储层孔径分布,提高了储层孔径分布获取结果的准确性。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储层孔径分布获取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有效横向弛豫率获取模块还包括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构建模块821,
所述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构建模块821可以用于:
获取至少两个温度对应的岩心样品的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所述至少两个温度包括预设常温,所述岩心样品包括所述待分析井段所在地区的岩心;
模拟所述预设常温下所述岩心样品的核磁共振响应,获取模拟常温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
根据所述模拟常温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和所述预设常温对应的所述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获取所述预设常温对应的常温横向表面弛豫率;
根据所述常温横向弛豫率和所述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构建所述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
本申请提供的储层孔径分布获取装置,通过核磁共振实验和模拟核磁共振响应,获取模拟常温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和不同温度对应的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根据获得的模拟常温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和不同温度对应的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分析横向表面弛豫率和温度变化之间的规律,构建出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为后续获取待分析井段储层孔径分布奠定了准确的数据基础,提高了储层孔径分布获取结果的准确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构建模块可以用于:
根据所述常温横向弛豫率和所述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利用计算获得弛豫率有效能,构建所述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
上式中,ρ2(T)表示温度T对应的所述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ρ2(T')表示预设常温T'对应的所述常温横向表面弛豫率,ΔE表示所述弛豫率有效能,α表示转换系数,T2表示所述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S表示孔隙的表面积,V表示孔隙的体积。
本申请提供的储层孔径分布获取装置,提供了准确的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提高了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构建的准确性,为后续获取待分析井段储层孔径分布奠定了准确的数据基础,提高了储层孔径分布获取结果的准确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构建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岩心样品的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根据所述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获取所述岩心样品的三维孔隙架构;
根据所述三维孔隙架构,利用随机游走法模拟所述预设常温下所述岩心样品的核磁共振响应,获取所述模拟常温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
本申请提供的储层孔径分布获取装置,可以根据CT图像,利用最大球法可以获得岩心样品的三维孔隙架构。在三维孔隙架构的基础上,利用随机游走法模拟预设常温下的核磁共振响应,获得模拟常温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提高了模拟核磁共振响应结果的准确性,为后续构建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奠定了准确的数据基础,进一步提高了储层孔径分布获取结果的准确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构建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模拟常温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与所述预设常温对应的所述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进行匹配;
将匹配程度大于预设阈值的所述模拟常温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对应的横向表面弛豫率,作为所述常温横向表面弛豫率。
本申请提供的储层孔径分布获取装置,通过将模拟核磁共振响应的结果和核磁共振实验的结果进行匹配,可以准确的获取到预设常温对应的常温横向表面弛豫率。利用常温横向表面弛豫率和核磁共振实验获得的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可以获得弛豫率和温度变化之间的规律,构建出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为后续获取待分析井段储层孔径分布奠定了准确的数据基础,提高了储层孔径分布获取结果的准确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孔径分布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和所述测井资料,利用获取所述待分析井段的储层孔径分布;
上式中,T2'表示所述待分析井段的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ρ2(T)表示温度T对应的所述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C表示孔隙类型转化系数,r表示所述待分析井段的孔隙半径。
本申请提供的储层孔径分布获取装置,利用测井资料和预先构建的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可以获得待分析井段所在温度的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进一步利用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和测井资料,可以将待分析井段对应的横向弛豫时间分布转化为储层孔径分布。综合考虑了温度对岩心横向表面弛豫率的影响,提高了储层孔径分布获取结果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上述所述的装置根据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还可以包括其他的实施方式,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参照相关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作一一赘述。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转换波动校正方法或装置可以在计算机中由处理器执行相应的程序指令来实现,如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c++语言在PC端实现、linux系统实现,或其他例如使用android、iOS系统程序设计语言在智能终端实现,以及基于量子计算机的处理逻辑实现等。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储层孔径分布获取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储层孔径分布获取装置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储层孔径分布获取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101以及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102,
处理器101和存储器102通过总线1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处理器101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102中的程序指令,以执行上述各储层孔径分布获取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获取待分析井段的测井资料;根据所述测井资料和预先构建的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获取待分析井段所在温度对应的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所述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根据横向表面弛豫率和温度之间的关系获取;根据所述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和所述测井资料,获取所述待分析井段的储层孔径分布。
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上述所述的装置根据相关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还可以包括其他的实施方式,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参照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作一一赘述。本申请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硬件+程序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说明书实施例并不局限于必须是符合行业通信标准、标准计算机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规则或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描述的情况。某些行业标准或者使用自定义方式或实施例描述的实施基础上略加修改后的实施方案也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相同、等同或相近、或变形后可预料的实施效果。应用这些修改或变形后的数据获取、存储、判断、处理方式等获取的实施例,仍然可以属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案范围之内。
在20世纪90年代,对于一个技术的改进可以很明显地区分是硬件上的改进(例如,对二极管、晶体管、开关等电路结构的改进)还是软件上的改进(对于方法流程的改进)。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当今的很多方法流程的改进已经可以视为硬件电路结构的直接改进。设计人员几乎都通过将改进的方法流程编程到硬件电路中来得到相应的硬件电路结构。因此,不能说一个方法流程的改进就不能用硬件实体模块来实现。例如,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就是这样一种集成电路,其逻辑功能由用户对器件编程来确定。由设计人员自行编程来把一个数字系统“集成”在一片PLD上,而不需要请芯片制造厂商来设计和制作专用的集成电路芯片。而且,如今,取代手工地制作集成电路芯片,这种编程也多半改用“逻辑编译器(logic compiler)”软件来实现,它与程序开发撰写时所用的软件编译器相类似,而要编译之前的原始代码也得用特定的编程语言来撰写,此称之为硬件描述语言(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HDL),而HDL也并非仅有一种,而是有许多种,如ABEL(Advanced Boolean Expression Language)、AHDL(Altera Hardware DescriptionLanguage)、Confluence、CUPL(Cornell University Programming Language)、HDCal、JHDL(Java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Lava、Lola、MyHDL、PALASM、RHDL(Ruby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等,目前最普遍使用的是VHDL(Very-High-SpeedIntegrated Circuit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与Verilog。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清楚,只需要将方法流程用上述几种硬件描述语言稍作逻辑编程并编程到集成电路中,就可以很容易得到实现该逻辑方法流程的硬件电路。
控制器可以按任何适当的方式实现,例如,控制器可以采取例如微处理器或处理器以及存储可由该(微)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例如软件或固件)的计算机可读介质、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的形式,控制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微控制器:ARC 625D、Atmel AT91SAM、Microchip PIC18F26K20以及Silicone Labs C8051F320,存储器控制器还可以被实现为存储器的控制逻辑的一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也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控制器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控制器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功能。因此这种控制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或者甚至,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模块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具体的,计算机例如可以为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车载人机交互设备、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何设备的组合。
虽然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手段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中的装置或终端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甚至为分布式数据处理环境)。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或等同要素。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也可以将实现同一功能的模块由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的组合实现等。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石墨烯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说明书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储层孔径分布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分析井段的测井资料;
根据所述测井资料和预先构建的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获取待分析井段所在温度对应的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所述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根据横向表面弛豫率和温度之间的关系构建;
根据所述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和所述测井资料,获取所述待分析井段的储层孔径分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层孔径分布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方法构建所述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
获取至少两个温度对应的岩心样品的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所述至少两个温度包括预设常温,所述岩心样品包括所述待分析井段所在地区的岩心;
模拟所述预设常温下所述岩心样品的核磁共振响应,获取模拟常温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
根据所述模拟常温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和所述预设常温对应的所述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获取所述预设常温对应的常温横向表面弛豫率;
根据所述常温横向弛豫率和所述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构建获得所述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储层孔径分布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常温横向弛豫率和所述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构建所述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包括:
根据所述常温横向弛豫率和所述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利用下式计算获得弛豫率有效能,构建所述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
<mfenced open = "{" close = ""> <mtable> <mtr> <mtd> <msub> <mi>&amp;rho;</mi> <mn>2</mn> </msub> <mo>(</mo> <mi>T</mi> <mo>)</mo> <mo>=</mo> <msub> <mi>&amp;rho;</mi> <mn>2</mn> </msub> <mo>(</mo> <msup> <mi>T</mi> <mo>&amp;prime;</mo> </msup> <mo>)</mo> <mi>exp</mi> <mo>(</mo> <mfrac> <mrow> <mi>&amp;Delta;</mi> <mi>E</mi> </mrow> <mrow> <mi>&amp;alpha;</mi> <mi>T</mi> </mrow> </mfrac> <mo>)</mo> </mtd> </mtr> <mtr> <mtd> <mfrac> <mn>1</mn> <msub> <mi>T</mi> <mn>2</mn> </msub> </mfrac> <mo>=</mo> <msub> <mi>&amp;rho;</mi> <mn>2</mn> </msub> <mo>(</mo> <mi>T</mi> <mo>)</mo> <mfrac> <mi>S</mi> <mi>V</mi> </mfrac> </mtd> </mtr> </mtable> </mfenced>
上式中,ρ2(T)表示温度T对应的所述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ρ2(T')表示预设常温T'对应的所述常温横向表面弛豫率,ΔE表示所述弛豫率有效能,α表示转换系数,T2表示所述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S表示孔隙的表面积,V表示孔隙的体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储层孔径分布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所述预设常温下所述岩心样品的核磁共振响应,获取模拟常温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岩心样品的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根据所述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获取所述岩心样品的三维孔隙架构;
根据所述三维孔隙架构,利用随机游走法模拟所述预设常温下所述岩心样品的核磁共振响应,获取所述模拟常温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储层孔径分布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模拟常温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和所述预设常温对应的所述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获取所述预设常温对应的常温横向表面弛豫率,包括:
将所述模拟常温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与所述预设常温对应的所述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进行匹配;
将匹配程度大于预设阈值的所述模拟常温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对应的横向表面弛豫率,作为所述常温横向表面弛豫率。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储层孔径分布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和所述测井资料,获取所述待分析井段的储层孔径分布,包括:
根据所述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和所述测井资料,利用获取所述待分析井段的储层孔径分布;
上式中,T′2表示所述待分析井段的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ρ2(T)表示温度T对应的所述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C表示孔隙类型转化系数,r表示所述待分析井段的孔隙半径。
7.一种储层孔径分布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测井资料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分析井段的测井资料;
有效横向弛豫率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井资料和预先构建的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获取待分析井段所在温度对应的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所述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根据横向表面弛豫率和温度之间的关系构建;
孔径分布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和所述测井资料,获取所述待分析井段的储层孔径分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储层孔径分布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横向弛豫率获取模块还包括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构建模块,所述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构建模块用于:
获取至少两个温度对应的岩心样品的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所述至少两个温度包括预设常温,所述岩心样品包括所述待分析井段所在地区的岩心;
模拟所述预设常温下所述岩心样品的核磁共振响应,获取模拟常温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
根据所述模拟常温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和所述预设常温对应的所述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获取所述预设常温对应的常温横向表面弛豫率;
根据所述常温横向弛豫率和所述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构建获得所述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储层孔径分布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构建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常温横向弛豫率和所述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利用下式计算获得弛豫率有效能,构建所述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
<mfenced open = "{" close = ""> <mtable> <mtr> <mtd> <msub> <mi>&amp;rho;</mi> <mn>2</mn> </msub> <mo>(</mo> <mi>T</mi> <mo>)</mo> <mo>=</mo> <msub> <mi>&amp;rho;</mi> <mn>2</mn> </msub> <mo>(</mo> <msup> <mi>T</mi> <mo>&amp;prime;</mo> </msup> <mo>)</mo> <mi>exp</mi> <mo>(</mo> <mfrac> <mrow> <mi>&amp;Delta;</mi> <mi>E</mi> </mrow> <mrow> <mi>&amp;alpha;</mi> <mi>T</mi> </mrow> </mfrac> <mo>)</mo> </mtd> </mtr> <mtr> <mtd> <mfrac> <mn>1</mn> <msub> <mi>T</mi> <mn>2</mn> </msub> </mfrac> <mo>=</mo> <msub> <mi>&amp;rho;</mi> <mn>2</mn> </msub> <mo>(</mo> <mi>T</mi> <mo>)</mo> <mfrac> <mi>S</mi> <mi>V</mi> </mfrac> </mtd> </mtr> </mtable> </mfenced>
上式中,ρ2(T)表示温度T对应的所述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ρ2(T')表示预设常温T'对应的所述常温横向表面弛豫率,ΔE表示所述弛豫率有效能,α表示转换系数,T2表示所述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S表示孔隙的表面积,V表示孔隙的体积。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储层孔径分布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构建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岩心样品的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根据所述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获取所述岩心样品的三维孔隙架构;
根据所述三维孔隙架构,利用随机游走法模拟所述预设常温下所述岩心样品的核磁共振响应,获取所述模拟常温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储层孔径分布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弛豫率温度转化函数构建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模拟常温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与所述预设常温对应的所述实验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进行匹配;
将匹配程度大于预设阈值的所述模拟常温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对应的横向表面弛豫率,作为所述常温横向表面弛豫率。
12.如权利要求7-11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储层孔径分布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径分布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和所述测井资料,利用获取所述待分析井段的储层孔径分布;
上式中,T′2表示所述待分析井段的横向弛豫时间分布信息,ρ2(T)表示温度T对应的所述有效横向表面弛豫率,C表示孔隙类型转化系数,r表示所述待分析井段的孔隙半径。
13.一种储层孔径分布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710993702.8A 2017-10-23 2017-10-23 一种储层孔径分布获取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9917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93702.8A CN107991710B (zh) 2017-10-23 2017-10-23 一种储层孔径分布获取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93702.8A CN107991710B (zh) 2017-10-23 2017-10-23 一种储层孔径分布获取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91710A true CN107991710A (zh) 2018-05-04
CN107991710B CN107991710B (zh) 2019-07-09

Family

ID=62029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93702.8A Active CN107991710B (zh) 2017-10-23 2017-10-23 一种储层孔径分布获取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9171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2495A (zh) * 2019-10-30 2020-01-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低场磁共振技术的水泥基材料水分渗透率的预测方法
CN112233166A (zh) * 2020-09-11 2021-01-15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多孔介质三维孔隙空间图像的孔径分布评估方法
CN114594523A (zh) * 2022-01-04 2022-06-07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物理约束与数据驱动构建核磁共振t2谱的方法与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7603A (zh) * 2008-10-14 2009-08-19 清华大学 一种磁共振测温的方法和装置
WO2011071796A2 (en) * 2009-12-07 2011-06-16 Baker Hughes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incorporated internal gradient and restricted diffusion in nmr inversion
CN103513285A (zh) * 2013-09-27 2014-01-1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横向表面弛豫速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03822865A (zh) * 2014-03-20 2014-05-2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高分辨率三维数字岩心建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7603A (zh) * 2008-10-14 2009-08-19 清华大学 一种磁共振测温的方法和装置
WO2011071796A2 (en) * 2009-12-07 2011-06-16 Baker Hughes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incorporated internal gradient and restricted diffusion in nmr inversion
CN103513285A (zh) * 2013-09-27 2014-01-1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横向表面弛豫速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03822865A (zh) * 2014-03-20 2014-05-2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高分辨率三维数字岩心建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尚文 等: "中国南方海相页岩储层可动流体及T2截止值核磁共振研究",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曲岩涛 等: "水驱油过程的核磁共振二维谱研究", 《波谱学杂志》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2495A (zh) * 2019-10-30 2020-01-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低场磁共振技术的水泥基材料水分渗透率的预测方法
CN112233166A (zh) * 2020-09-11 2021-01-15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多孔介质三维孔隙空间图像的孔径分布评估方法
CN114594523A (zh) * 2022-01-04 2022-06-07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物理约束与数据驱动构建核磁共振t2谱的方法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91710B (zh) 2019-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enyon et al. A three-part study of NMR longitudinal relaxation properties of water-saturated sandstones
CN104246484B (zh) 用于从 nmr 确定润湿性的方法
CN105980876B (zh) 用于定量样品中的各向同性弥散和/或各向异性弥散的方法
US10234372B2 (en) NMR analysis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rous media
Arns et al. Cross-property correlations and permeability estimation in sandstone
Talabi et al. Pore-scale simulation of NMR response
US20210116354A1 (en) Method of determining absolute permeability
CN107561112B (zh) 一种获取岩石渗透率剖面的核磁共振方法
CN105891089B (zh) 储层渗透率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8027409A (zh) 时域mri
CN108779670B (zh) 用于使地下地层的流体成像的化学选择性成像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07991710B (zh) 一种储层孔径分布获取方法及装置
US20140184220A1 (en) Method fo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diffusion measurements
CN109446735A (zh) 一种模拟测井数据的生成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AlGhamdi et al. Correlations between NMR-relaxation response and relative permeability from tomographic reservoir-rock images
US9874619B2 (en) Methods for performing NMR measurements on porous media
Talabi Pore-scale simulation of NMR response in porous media
CN109612900A (zh) 一种储层岩石渗透率预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Garcia et al. Integrated workflow to estimate permeability through quantification of rock fabric using joint interpretation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electric measurements
CN108956410A (zh) 岩样孔隙结构快速定性识别方法及装置
Boito et al. Multidimensional diffusion MRI methods with confined subdomains
Li et al. Bayesian optimization with transfer learning: a study on spatial variability of rock properties using NMR relaxometry
Guo et al. A hybrid method for NMR data compression based on window averaging (WA)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Herrmann et al. Three‐dimensional nickel ion transport through porous media us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Jiang et al. 3D block QT inversion of surfac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dat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