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915A - 仿生物电调制电荷治疗仪 - Google Patents

仿生物电调制电荷治疗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915A
CN1079915A CN 93105124 CN93105124A CN1079915A CN 1079915 A CN1079915 A CN 1079915A CN 93105124 CN93105124 CN 93105124 CN 93105124 A CN93105124 A CN 93105124A CN 1079915 A CN1079915 A CN 10799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an body
input
charge
therapeutic instrument
instru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310512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139C (zh
Inventor
查方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9310512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139C/zh
Publication of CN10799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9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13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3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仿生物电调制电荷治疗仪,由电源、电荷发生器、 仿生物电发生器,手动调节元件、输入人体器具组 成。它是用具有正常生物电活动参量和形式的仿生 电流,调制电荷输入体内,进行正常的物理化学反应, 纠正病态时异常的生物电活动和生化反应而治疗疾 病的治疗仪。该治疗仪是在重新而系统地研究了人 体各层次的生物电活动之后试制而成的。该治疗仪 对当今很多种疾病,都有明显疗效。

Description

在当今电子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应用电子学方法治疗人类疾病,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早期有静电治疗机,它应用静电原理,将人体置于正负极板所构成的高压静电场内,其治疗效果不稳定,已基本淘汰。此外,负离子发生器,它是用高压直流负极尖端向空气放电,使空气分子成为负离子的方法,通过吸入带负离子的空气,产生治疗保健效果。近期出现的生物反馈治疗方法,是将患者机体中生物电讯号取出,放大后再输入到机体中,但取出的讯号中含有受疾病影响而发生了病态的改变成分。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仿生物电调制电荷治疗仪,本发明的要点在于该治疗仪是根据人体器官、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物电电流、波形、频率等电参量,由仿生物电发生器电路模拟产生上述人体正常生物电流,并依此电流为载体调制电荷,将此电荷直接输入人体,使病变的器官、组织、细胞恢复到正常状态。
人体内的生物电来源于细胞内线粒体燃烧电池,即由葡萄糖和氧气产生CO2和H2O,在细胞内形成膜电位,形成后的膜电位在动作电位过程中,将细胞内的负电荷释放到细胞外,负电荷经组织液、血液进入皮下组织,最后经皮肤向体外辐射,这些过程是按一定的生物节律进行的,在不同部位有不同的波形和频率,因此不同的器官、组织、细胞就有不同的生物电参量。人体某器官、组织、细胞的疾患,首先表现在上述生物电正常参量的改变,本发明治疗仪中提供的仿生物电发生器,即是用模拟电路产生人体生物电正常参量,强制性的输入疾患处,使衰减的、变性的体内生物电参量恢复到正常状态,达到治疗的目的。从生物电学的宏观角度看,人体是带有大量电荷的有机载体,在化学和生化反应中,失电子为氧化,得电子为还原,生化反应已证明存在电子传导链,其反应本质上都是电子移动,人体的新陈代谢,都是在电荷的参与下产生的,困此向人体直接输入电荷,是本发明治疗仪的根本任务,产生电荷是本发明的必要手段,因此电荷发生器和仿生物电发生器是本发明的两个关键部件,电荷发生器是在现有的倍压整流电路的基础上,为产生更多的电荷,进行了较大的改进电路,是本发明的基本部件,而仿生物电发生器则针对不同的治疗对象,即根据人体不同器官、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物电参量,有不同的发生器电路,每一种电路制成插接板形式,插接在仪器中,因而可构成能变换治疗功能的治疗仪。
本发明用以下附图加以说明:
图1是本治疗仪的原理方框图;
图2是本治疗仪的电荷发生器原理图,它是改进后的倍压整流电路,为封固件。
图3是本治疗仪的仿生物电发生器原理图;
图4是本治疗仪的电荷发生器与仿生物电发生器电气联接原理图;
图5是本治疗仪的输入人体器具;
图6是本治疗仪在选择扫描输入人体时的联接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治疗仪的工作原理说明如下:
在图1的原理方框图中,其中,1是交流220伏电源,2是本治疗仪的电荷发生器,3是仿生物电发生器,4是手动调节元件,可变电阻R1、Rp3(见图4)),5是输入人体器具,6是人体,7是检测仪表,在治疗前,检测患者病理参数,8是监测仪表,在治疗过程中,监测人体反应,7、8均为现有仪表,如心电图仪,是否接入或接入哪种仪表,由病情决定,故用虚线表示,9是切换开关。
电荷发生器电路及其工作原理见附图2,变压器BA1、BB1220V交流,变压器功率各50瓦,绕组呈同性联接,形成A、B两组倍压整流电路,电容器组Ca1和整流二极管组Da1,Ca2,Da2组成基本倍压整流电路,本发明引入了Ca3,Cb3,C4电容器组和整流二极管D4,D4’,D4使BA1与BB1串联,使交流整流电压提高,Ca3的并入,使Ca1,Da1充电和Ca2,Da2充电时,均与之并联,使电容增大,充电电流增加,通过D4’将A、B两组的Ca3,Cb3电容器组电压串联,经C4组电容并联在A2B2端,使整流后的AB两组倍压电路电压稳定,且增加电荷输出。如图2所示Da1、Da2,在电路中的整流方向与Db1,Db2的整流方向相反,使倍压整流后的电位,在B2点为正,A2点为负,A2点的负电荷经开关K3A加到二极管DA的阴极,(见图4)呈电子束发射至Q1点,Q1端为负极性,B2点的正电荷经开关K3B经DB发射至Q2点,Q2为正极性,在治疗仪的电荷发生器电路采用Ca=Cb=C3=C4=22μf共42个,Da=Db=D4均为1N4007整流二极管共54个,A2B2间直流电压可达3.6KV。使用本治疗仪时,必须有Q1或Q2端一端接地,选择输入负电荷时,Q2端接地,由输入人体器具接S1Q1端,经人体形成电回路,Q1端的负电荷就直接输入人体。
仿生物电发生器电路为图3所示,BA2、BB2变压器,变压器功率各为10W。Vs为12V交流,经全波整流后,是IC1、IC2的电源,IC1、IC2为EN555集成电路块,现就本发明仪为治疗因动脉硬化,血液粘滞性增高,血流变异常所致微循环障碍的仿生物电发生器工作原理说明如下:
为仿出人体正常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波形和血管共振频率,本发明采用了IC1、IC2三角波发生器电路,它们是EN  555集成电路块,本发明引用二极管RD支路与带有LC元件的三极管T电路通过选择各电阻阻值和LC参数,使IC1输出波形见图7a,该波形即接近人体正常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波形,调节电阻R1,使输出频率f1在60~120次/分范围内,该频率即为人体正常心率范围。IC2电路调定R2、C2值,输出波形为三角波见图7b,频率f2=200次/秒,正常人的血管共振频率为200次/秒,血管硬化者可高达400次/秒以上,IC1输出给IC2的变频输入端,IC2变频后的输出为等幅调频波见图7c,经S、Q端输入人体,因人体是阻容负载,对高频阻抗小,对低频阻抗大,使输入体内的波形有幅值的变化,波形见图7d,图7d的包络线接近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波形。以此电流为载体,将Q1点的负电荷输入人体,进入人体血液内的负电荷使血液中的红、白细胞,血小板、血浆、蛋白、电解质等均带有负电荷,增大上述各成份间的斥力,使血液粘滞性降低,同时,负电荷以仿人体心肌、血管的正常波形和频率,周期性地输入人体,使血管共振,加快血管赘生物的脱落,软化血管,同时微动脉血管的自律波动增强,使微循环得以改善。
输入人体器具:用一定的器具,以一定的方式输入人体。
1、输入器具:针电极、板电极和干湿布垫,如图5。针电极有两种:
针电极11为不锈钢丝,外包绝缘层,针头针尾外露。也可用现有的作心电图用的单芯探针代用;针电极12,由直径小于0.5mm的裸不锈钢丝磨尖制成,也可用针炙针代用。
板电极13是板状薄金属,与高绝缘导线连接;板电极14是板电极13外包有机玻璃强绝缘材料。
干湿布垫用绒布制成,尺寸比板状电极略大。输入器具,根据病区和部位,可设置成不同尺寸、形状。
2、输入方式:有直接输入,扫描输入和射频输入。
A)直接输入:有针电极,板电极和针板电极共用的输入方式。
a)针电极直接输入:以11作主电极,12作辅助电极,主电极接S端,辅助电极接Q端,选择S1、Q1端输入,向人体输入负电荷,Q2接地。
选择S2、Q2端输入,向人体输入正电荷,Q1接地,输入电流为100μA左右。
这种输入方式,主要用于治疗全身性疾病,如:微循环障碍,血液质或量的改变。
b)板电极14作主电极,接S1端:13作辅助电极,接Q1端。选择S1、Q1输入,Q2接地,或S2Q2输入,Q1接地。输入电流为1-5mA。
同时,用13衬以湿布垫作用于体表,可在衬垫上加入药物作离子导入。
在S1Q1输入端进行药物导入,可提高体内的负离子浓度。
在S2Q2端导入药物,可提高体内的正离子浓度。主要用于内脏疾病,作反射区治疗,或肢体病灶治疗。
c)针、板电极共用直接输入
针电极11为主电极,接S端,板电极13为辅助电极。
选择S1Q1输入,Q2接地。或S2Q2输入,Q1接地,输入电流为100μA左右。
主要用于特殊部位疾病的治疗。
B)扫描输入:如图6
a)图中的针电极11置病灶中心,接S端,若干个针电极12插入病灶区周围,通过转接元件10,如波段开关轮回接通Q端。
选择S1Q1输入,Q2接地。
或S2Q2输入,Q1接地。
输入电流为100-500μA:
主要用于针电极可触及的内脏、躯体及四肢的局部病灶,尤其是肿瘤。
b)在胸腔或颅内针、板电极均不能触及的部位,采用在肢体动、静脉血管处,用针电极11输入。选S1Q1输入,Q2接地;同时用板电极13若干,置于胸壁外或头部,轮回与地端接通。
主要用于胸腔、颅内疾病的治疗。
c)射频输出:
增加一级高频发生器,功率约100mw左右,发出12-16cm波长的高频,作为S端输出频率的载波,通过针电极11或板电极13输入人体,再用板电极14作辅助电极,外包有干布垫,接Q端。
选S1Q2输入,Q2接地;选S2Q2输入,Q1接地。
输入电流量100μA左右,主要用于深层或内脏的病毒,细菌感染等治疗。
根据不同的疾病和部位,可设多种输入器具和相应的输入方式:治疗过程中,人体严格与地绝缘。
操作方法:
1)根据病情诊断,选定输出极性,需输入负电荷时,S1Q1为人体输入端,Q2为接地端。
需输入正电荷时,S2Q2为人体输入端,Q1为接地端,接地极与地联接要求有良好接地。
2)治疗用的床与地用有机玻璃高强度绝缘材料隔离,患者不能与床之外的任何人、物体接触。
3)选定仿生物电发生器插接板,插入。
4)合K0、K1开关测定患者病理指标。
5)将Rp3调到微量输出位置。
6)检查输入人体器具,选择输入方式,与人体可靠连接。
7)合开关K3,电荷输入人体,调Rp3到正常输出值。
8)观察患者治疗中的状态,特殊病例,接入相关仪表观察。
9)治疗结束后,先断开K3、K0开关,拆掉S1、Q1输出接线端,再去掉人体上的输入器具。
10)输入器具连接导线,接地导线要保证绝对连接牢固,绝不允计许有任何一端脱落。
病例
经图4所示的仿生物电发生器构成的本发明的治疗仪,是以动脉硬化,微循环障碍的病理改变设计的,与人体循环障碍血液粘滞性有关的病症,如血液抗凝、解栓、血液中糖元合成障碍等有关病症,都有很好的疗效。
1、栓塞性脉管炎的治疗。
×××男63岁,教师,第三次住院治疗,诊断为双下肢栓塞性脉管炎坏死期,拟作双下肢截肢手术。
使用本发明的治疗仪,用针电极接S1、Q1直接从双下肢远端输入,每天1次,每次60分钟。每1次治疗后,疼痛减轻,3天后可行走。1周后可步行200米,13天后复查微循环有明显改善,一个月后步行500米,半年后能慢跑500米,可骑自行车,微循环检查正常,三年后随访无反复。
2、褥疮
×××男,35岁,胝尾椎处褥疮。治疗半年创面有增无减,创面6×6cm,发黑,有漏道形成,分泌物多,使用本治疗仪治疗一次后,分泌物消失,周后有新皮肤生长,一个半月后漏道长平,皮肤愈合。
3、解栓
早期脑血栓,使用本发明的治疗仪疗效十分显著,某患者女,73岁,因脑血栓形成,出现右侧偏瘫。经药物治疗20余天,症状无改善。经本发明的治疗仪治疗5分钟后,右上肢各大关节恢复了自主活动,对早期脑血栓治疗十余例,效果都十分明显。
4、骨折延愈合。
某患者,女,50岁。左胫、腓内下段横断性骨折,9个月,无骨痂生长,骨折线清晰,伴有骨质疏松。经本发明的治疗仪治疗一个月后,X线拍片复查,骨折线消失。使用本发明的治疗仪能促进骨折骨膜的微循环,同时吸收尽量多的钙离子,在患处沉积。
5、癌症
癌症是细胞性疾病,根据细胞的生物电活动情况,设计专用的仿生物电发生器,组成本发明的治疗仪,曾对部分癌症进行治疗。
对晚期肺癌,直肠癌、肝癌,能在10-15分钟治疗后止痛,治疗中、晚肝癌一例,经二个月的治疗,病灶由5×6cm缩小到2、2×2、8cm后,出现钙化,内外血流阻断,至今半年病情稳定。
上述病例都是当今医疗中很难甚至不能治愈的病症,对其它多种疾病的疗效,明显的超过用药和其它方法治疗的效果,特别是在细菌和病毒感方面。

Claims (5)

1、一种仿生物电调制电荷治疗仪,其特征在于:由电源、电荷发生器、仿生物电发生器、手动调节元件、输入人体器具组成。输出的电流是仿人体正常生物电波形和频率,并依此电流为载体调制电荷,将此电荷直接输入人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电荷发生器是产生电荷的关键部件,由倍压整流电路形成两组极性,一组带正电荷,一组带负电荷,整体部件为封固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仿生物电发生器,是根据人体器官、组织、细胞的生物电正常波形和频率,产生仿生物电输出的电模拟装置,制成电路板,以插接形式换接。
4、如权利要求3,其特征在于:不同的人体器官、组织、细胞有不同的仿生物电发生器电路板,换接在同一个治疗仪内,构成变换功能的治疗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仪,其特征在于:输入人体的器具是与人体接触的电极,有针式电极和板式电极,输入人体的方式为:直接输入式,扫描式和射频输入式。
CN 93105124 1993-05-06 1993-05-06 仿生物电调制电荷治疗仪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139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3105124 CN1027139C (zh) 1993-05-06 1993-05-06 仿生物电调制电荷治疗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3105124 CN1027139C (zh) 1993-05-06 1993-05-06 仿生物电调制电荷治疗仪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915A true CN1079915A (zh) 1993-12-29
CN1027139C CN1027139C (zh) 1994-12-28

Family

ID=4985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310512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139C (zh) 1993-05-06 1993-05-06 仿生物电调制电荷治疗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139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50576A1 (zh) * 2010-06-04 2011-12-08 广州市杉山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不孕不育治疗的设备
CN103933662A (zh) * 2014-05-05 2014-07-23 重庆新大地电子有限公司 生物负电子靶向治疗带
WO2020155412A1 (zh) * 2019-02-02 2020-08-06 刘延兵 一种实现所需频率的空气荷电粒子波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50576A1 (zh) * 2010-06-04 2011-12-08 广州市杉山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不孕不育治疗的设备
CN102725022A (zh) * 2010-06-04 2012-10-10 广州市杉山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不孕不育治疗的设备
CN103933662A (zh) * 2014-05-05 2014-07-23 重庆新大地电子有限公司 生物负电子靶向治疗带
WO2020155412A1 (zh) * 2019-02-02 2020-08-06 刘延兵 一种实现所需频率的空气荷电粒子波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39C (zh) 1994-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ecker et al. Clinical experiences with low intensity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of bone growth
Sheffler et al. 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in neurorehabilitation
CN1106867C (zh) 微电流干扰波装置
JP2007535978A (ja) 電磁誘導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Moreno-Aranda et al. Electrical parameters for over-the-skin muscle stimulation
US20050217682A1 (en) Method of providing cosmetic/medical therapy
WO2005092435A1 (fr) Appareil d'acupuncture pour premiers secours de reanimation cardiaque et pulmonaire
Kim et 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or therapeutic approach
CN111053973A (zh) 一种用于电刺激腹部穴位和肌肉的刺激信号控制方法
Stanish et al. The use of electricity in ligament and tendon repair
CN1027139C (zh) 仿生物电调制电荷治疗仪
RU2715616C1 (ru) Способ лечения постмастэктомического синдрома в ранний послеоперационный период
US6488032B1 (en) Method of providing cosmetic/medical therapy
CN1981889B (zh) 帕金森病治疗仪
Lee et al. Direct stimulation of bladder pelvic nerve using battery-free neural clip interface
CN201329129Y (zh) 双极植入式心脏起搏器
Trontelj et al. Treatment of chronic wounds by low frequency pulsed electrical current
CN101502700A (zh) 低电位直流负电导入患体方法及系统
CN1151898A (zh) 电脑宽频治疗仪
RU2317116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электромагнитной терапии
CN205360244U (zh) 一种星状神经节刺激仪
CN216824492U (zh) 一种产后康复仪
Sarkar Therapeutic uses of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 and design of A TENS pain relief unit [PART I]
CN215272811U (zh) 一种用于肌电生物反馈的矩阵式表面电极
CN1155420C (zh) 电变量检查治疗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