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90033B - 用于天然气安全输送的反向扣合式密闭输气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天然气安全输送的反向扣合式密闭输气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90033B
CN107990033B CN201711220526.0A CN201711220526A CN107990033B CN 107990033 B CN107990033 B CN 107990033B CN 201711220526 A CN201711220526 A CN 201711220526A CN 107990033 B CN107990033 B CN 1079900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guide tube
engaging means
connection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2052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90033A (zh
Inventor
王和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nghe Weirun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nghe Weirun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nghe Weirun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nghe Weirun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2052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900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90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900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900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900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7/00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 F16K17/36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actuated in consequence of extraneous circumstances, e.g. shock, change of position
    • F16K17/38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actuated in consequence of extraneous circumstances, e.g. shock, change of position of excessive 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emperature vari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Safet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天然气安全输送的反向扣合式密闭输气机构,其包括用于连接可燃气源与用气设备的接通机构,所述的接通机构包括与可燃气源连接接通的主动接通机构、与用气设备连接接通的被动接通机构,主动接通机构与被动接通机构之间设置有支架,主动接通机构、支架、被动接通机构共轴线布置;被动接通机构包括与第二导气管相匹配的连接筒,连接筒的一开口端与第二导气管连接接通、另一端开口端匹配安装有密封连接件,所述的连接筒内腔呈锥状设置,且内腔的开口大小沿连接筒的中心轴线由连接筒的开口端至密封连接件逐渐减小,所述的第二导气管与连接筒配合的端部同轴套设有与连接筒内腔相匹配的锥形连接套。

Description

用于天然气安全输送的反向扣合式密闭输气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气的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及生产中所用的可燃气体主要采用管道输送,通过管道可进行远距离输送从而为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在外界环境温度急剧升高,特别时发生火灾时,若不能快速切断可燃气的供应,不仅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以及资源的浪费还可能会引起剧烈的爆炸,危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现有技术提供的燃气阀门不具有自动切断功能,在发生火灾时无法自动切断可燃气,无形中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可火灾/高温环境中自动切断供气的安全阀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天然气安全输送的反向扣合式密闭输气机构,其包括用于连接可燃气源与用气设备的接通机构,所述的接通机构包括与可燃气源连接接通的主动接通机构、与用气设备连接接通的被动接通机构,主动接通机构与被动接通机构之间设置有支架,主动接通机构、支架、被动接通机构共轴线布置;
其中,
所述的主动接通机构包括进气管、第一导气管、第二导气管,进气管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密封的圆管,且在进气管的外圆面上开设有与其内腔接通的连接口,其中进气管的开口端与可燃气源连接接通,所述的第二导气管同轴活动套接于第一导气管的内部且可沿第一导气管的中心轴线运动,第一导气管与第二导气管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二导气管沿连接筒中心轴线由第二导气管指向密封连接件的方向脱离第一导气管的限位机构,且当第二导气管运动至限位机构时,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相互接通,所述的第一导气管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密封的圆形柱状管体,且在其密封端同轴开设有与第二导气管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的容置孔,第一导气管的开口端匹配安装有密封盖,密封盖朝向第一导气管内腔的端面设置有沿第一导气管长度方向延伸的凸起,所述的第一导气管外圆面上开设有与其内腔接通的连接嘴一、连接嘴二,且连接嘴一靠近密封盖,连接嘴一设置于第一导气管的位置介于密封盖上的凸起的悬置端与该凸起的固定端之间,所述的连接嘴二靠近第一导气管的密封端;
所述的被动接通机构包括与第二导气管相匹配的连接筒,连接筒为两端开口的圆筒,连接筒的一开口端与第二导气管连接接通、另一端开口端匹配安装有密封连接件,密封连接件上设置有与连接筒内腔接通的用于与用气设备连接的螺纹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筒内腔呈锥状设置,且内腔的开口大小沿连接筒的中心轴线由连接筒的开口端至密封连接件逐渐减小,所述的第二导气管与连接筒配合的端部同轴套设有与连接筒内腔相匹配的锥形连接套。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第二导气管包括第二导气管本体、与第二导气管本体同轴布置且相互连接接通的定位导通机构,所述的第二导气管本体与上述的容置孔匹配且第二导气管本体的直径小于第一导气管的内腔直径,定位导通机构与第一导气管内腔相匹配,第一导气管、第二导气管本体、定位导通机构共同构成容气空腔,定位导通机构、第一导气管、密封盖共同构成过渡空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定位导通机构包括与第二导气管本体连接接通的连接管、与连接管同轴布置且相互连接接通的导通管,导通管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沿垂直于定位导通机构中心轴线的方向将导通管分隔为上、下相互断开的两部分,导通管的外圆面上开设有与其内腔接通的导气孔,导气孔分别为位于分隔板上方的导气孔一和位于分隔板下方的导气孔二,上述的第一导气管靠近密封端的内圆面上同轴开设有接通环槽,上述的连接嘴二位于接通环槽与密封端之间,接通环槽的槽深与第一导气管的中心轴线垂直,导气孔一与导气孔二可通过接通环槽实现接通,所述的导气孔一、导气孔二沿导通管的圆周阵列有若干个。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连接筒内部同轴活动套设有密封衬套,密封衬套内设置有与锥形连接套相匹配的锥形内腔,密封衬套靠近连接筒开口端的端面与连接筒之间设置有推动密封衬套沿连接筒中心轴线朝向远离密封连接件运动的第二弹簧,密封衬套靠近密封连接件的端面设置有限位凸台,限位凸台与设置于连接筒内腔壁部的限位台阶匹配用于限制密封衬套脱离连接筒。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在外界环境温度急剧升高/发生火灾时可自动触发并切断可燃气的供应,减小了可燃气发生泄露爆炸的危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感温阀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感温阀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阀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接通机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主动接通机构处于收缩状态下的未接通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主动接通机构处于伸展状态下的接通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定位导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第二接通管与被动接通机构配合的示意图。
图中标示为:
100、主动接通机构;110、进气管;120、第一导气管;121、连接嘴一;122、连接嘴二;123、密封盖;124、接通环槽;130、第二导气管;131、第二导气管本体;132、定位导通机构;132a、连接管;132aa、限位凸条;132b、导通管;132b1、导气孔一;132b2、分隔板;132b3、导气孔二;140、锥形连接套;
200、支架;
300、被动接通机构;310、连接筒;320、密封连接件;321、螺纹连接管;330、密封衬套;331、限位凸台;340、第二弹簧;
400、感温阀门;410、支撑壳体;411、接口一;412、接口二;413、接口三;414、接口四;415、接口五;420、固定架;430、感温玻璃管;440、阀芯;441、第一密封阀套;442、阀杆;443、第二密封阀套;444、触发杆;450、第一弹簧;460、锁紧盖;470、集热片;
500、导气管网;510、第一导气管;511、开关;520、第二导气管;530、第三导气管;540、第四导气管;550、三通管;560、溶气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用于天然气安全输送的高温断流系统,其包括用于连接可燃气源与用气设备的接通机构、用于感应外界温度且可控制接通机构在接通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切换的感温阀门400、设置于接通机构与感温阀门400之间用于导通气流的导气管网。
所述的接通机构包括与可燃气源连接接通的主动接通机构100、与用气设备连接接通的被动接通机构300,主动接通机构100与被动接通机构300之间设置有支架200,优选的,主动接通机构100、支架200、被动接通机构300共轴线布置,所述的导气管网500一端与主动接通机构100连接接通、另一端与感温阀门连接接通,正常工作时,外界温度小于感温阀门400的临界值时,感温阀门400处闭合状态,主动接通机构100与被动接通机构300相互接通,可燃气由主动接通机构100进入被动接通机构300,最终进入用气设备中,当发生火灾/外界工作温度过高与感温阀门400的临界值时,感温阀门400触发,感温阀门400由闭合状态向打开状态切换,此时,主动接通机构100与被动接通机构300断开接通,由于断开及时,避免了用气设备继续接通可燃气并持续工作导致外界工作温度进一步升高而触发燃气爆炸的事故发生。
如图3-5所示,所述的感温阀门400包括感温装置、阀门本体,阀门本体用于控制主动接通机构100与被动接通机构300之间的断开与接通,感温装置用于感应外界温度且可控制阀门本体的打开与闭合。
如图3所示,所述的阀门本体包括支撑壳体410,支撑壳体410为开设有空腔的矩形壳体,其中空腔与支撑壳体410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面接通、支撑壳体410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面同轴开设有避让孔,空腔内匹配安装有阀芯440,空腔的开口端可拆卸的安装有锁紧盖460,阀芯440与锁紧盖460之间设置有推动阀芯440沿支撑壳体410长度方向向靠近避让孔运动的第一弹簧450,阀芯440一端与第一弹簧450抵实接触、另一端通过避让孔伸出支撑壳体410与感温装置接触。
更为具体的,所述的支撑壳体410上还开设有与其内腔接通用于导通气流的接口,所述的接口设置有五个,分别为开设于支撑壳体410上端面且靠进锁紧盖460的接口一411、位于支撑壳体410上端面且靠近避让孔的接口二412、开设于支撑壳体410下端面且沿支撑壳体410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的接口三413、接口四414、接口五415,其中接口四414位于接口三413和接口五415之间,接口三413靠近避让孔,接口五415靠近锁紧盖460,当阀门本体处于闭合状态时,接口四414与接口五415相互接通,当阀门本体处于打开状态时,接口三413与接口四414相互接通。
如图5所示,所述的阀芯440为四段同轴不等径的圆柱构成,分别为与支撑壳体410内腔相匹配且与第一弹簧450抵实接触的第一密封阀套441、与支撑壳体410内腔相匹配的第二密封阀套443、设置于第一密封阀套441与第二密封阀套443之间且直径小于支撑壳体410内腔直径的阀杆442、设置与第二密封阀套443和避让孔之间且可与避让孔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的触发杆444,所述的第一密封阀套441、第二密封阀套443均可实现对上述接口的封堵,当阀门本体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密封阀套441位于接口一411和接口五415之间、第二密封阀套443位与接口三413与接口四414之间,此时,接口四414与接口五415相互接通,当阀门本体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密封阀套441位于接口四414与接口五415之间,第二密封阀套443位于接口二412与接口三413之间,此时,接口三413和接口四414相互接通。
所述的感温装置包括与支撑壳体410开设有避让孔的端部连接的固定架420,固定架420与触发杆444之间设置有感温玻璃管430,感温玻璃管430一端与固定架420连接、另一端与触发杆444抵实接触,感温玻璃管430内填充有热膨胀系数高的液体溶剂/气态介质,优选采用有机溶液(如乙醚),正常工作时,外界温度为达到有机溶液的膨胀温度,感温玻璃管430保持其完整性,此时,阀门本体处于闭合状态,接口四414与接口五415相互接通,第一弹簧450处于压缩状态,当发生火灾/外界温度高于有机溶液的膨胀温度时,感温玻璃管430内的有机溶液急剧膨胀,由于感温玻璃管430处于密封状态,感温玻璃管430内的压强急剧增大,感温玻璃管430内填充的液体溶剂/气态介质对感温玻璃管430内壁的压力大于感温玻璃管430的表面连接应力,感温玻璃管430破碎,触发杆444失去感温玻璃管的约束力,第一弹簧450推动阀芯440朝向避让孔的方向运动,此时阀门本体处于打开状态,接口三413和接口四414相互接通。
更为优化的,为了增大感温玻璃管430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更快速的对外界环境温度做出反应,所述的感温玻璃管430的外部套设有呈列状排布的集热片470,集热片470与固定架420可拆卸连接,在感温玻璃管430受热膨胀破碎后便于拆卸更换,更为优化地,集热片470包裹于感温玻璃管430外部,当感温玻璃管430发生破碎时,集热片470可对碎片进行收集,可避免碎片向四周飞溅。
如图2、6-9所示,所述的主动接通机构100包括进气管110、第一导气管120、第二导气管130,进气管110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密封的圆管,且在进气管的外圆面上开设有与其内腔接通的连接口,其中进气管110的开口端与可燃气源连接接通,所述的第二导气管130同轴活动套接于第一导气管120的内部且可沿第一导气管120的中心轴线运动,为了防止第二导气管130在运动过程中脱离第一导气管120,第一导气管120与第二导气管130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且当第二导气管130运动至限位机构时,第一导气管120和第二导气管130相互接通,所述的第一导气管120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密封的圆形柱状管体,且在其密封端同轴开设有与第二导气管130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的容置孔,第一导气管120的开口端匹配安装有密封盖123,密封盖123朝向第一导气管120内腔的端面设置有沿第一导气管120长度方向延伸的凸起,所述的第一导气管120外圆面上开设有与其内腔接通的连接嘴一121、连接嘴二122,且连接嘴一121靠近密封盖123,连接嘴一121设置于第一导气管120的位置介于密封盖123上的凸起的悬置端与该凸起的固定端之间,所述的连接嘴二122靠近第一导气管120的密封端。
所述的第二导气管130包括第二导气管本体131、与第二导气管本体131同轴布置且相互连接接通的定位导通机构132,所述的第二导气管本体131与上述的容置孔匹配且第二导气管本体131的直径小于第一导气管120的内腔直径,定位导通机构132与第一导气管120内腔相匹配,第一导气管120、第二导气管本体131、定位导通机构132共同构成容气空腔,定位导通机构132、第一导气管120、密封盖123共同构成过渡空腔。
如图9所示,所述的定位导通机构132包括与第二导气管本体131连接接通的连接管132a、与连接管132a同轴布置且相互连接接通的导通管132b,导通管132b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板132b2,分隔板132b2沿垂直于定位导通机构132中心轴线的方向将导通管132b分隔为上、下相互断开的两部分,导通管132b的外圆面上开设有与其内腔接通的导气孔,导气孔分别为位于分隔板132b2上方的导气孔一132b1和位于分隔板132b2下方的导气孔二132b3,上述的第一导气管120靠近密封端的内圆面上同轴开设有接通环槽124,上述的连接嘴二122位于接通环槽124与密封端之间,接通环槽124的槽深与第一导气管120的中心轴线垂直,导气孔一132b1与导气孔二132b3可通过接通环槽124实现接通。
更为优化的,所述的导气孔一132b1、导气孔二132b3沿导通管的圆周阵列有若干个,从而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气体的运载量。
更为具体的,上述的限位机构为设置于连接管132a外圆面上的限位凸条132aa,当限位凸条132aa与第一导气管120的密封端接触时,第二导气管130停止运动,此时导气孔一132b1与导气孔二132b3通过接通环槽124实现接通,气体由第一导气管经导气孔二132b3进入接通环槽124,随之,由接通环槽124经导气孔一132b1进入第二导气管130。
如图2所示,所述的导气管网500包括第一导气管510、第二导气管520、第三导气管530、第四导气管540、三通管550,所述的第一导气管510一端与连接口连接接通、另一端与接口四414连接接通,第二导气管520一端与连接嘴一121连接接通、另一端与接口五415连接接通,第三导气管530一端与连接嘴二122连接接通、另一端与接口三413连接接通,所述的三通管550与接口一411连接接通,第四导气管540一端与接口二412连接接通、另一端与三通管550连接接通,所述的第一导气管510上还设置有控制第一导气管510在接通状态和闭合状态切换的开关511。
当本装置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气体由进气管110进入,随之通过第一导气管510进入阀门本体,气体由阀门本体经第二导气管520进入过渡空腔,气体推动第二导气管130运动,过渡空腔逐渐增大,容气空腔逐渐减小,容气空腔中的气体通过第三导气管530进入阀门本体,进一步的由阀门本体经第四导气管540进入三通管550并最终由三通管550排向外界,本装置触发时,气体由进气管110进入,随之通过第一导气管510进入阀门本体,气体由阀门本体经第三导气管530进入容气空腔,气体推动第二导气管130运动,容气空腔逐渐增大,过渡空腔逐渐减小,过渡空腔中的气体通过第二导气管520进入阀门本体,进一步的由阀门本体进入三通管550并最终由三通管550排向外界。
通过本装置的工作过程可以知道,无论时本装置在刚接入时,还是本装置被触发后,均有部分气体由三通管550排向周围环境,虽然气体的量不是很大,但可燃气体通常均具有一定的毒性,当本装置处在空间较小且密闭的环境中,不排除会造成室内人员中毒,因此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上述的三通管550外接有一盛装可溶解该气体溶剂溶气罐560,(如该气体为天然气,溶气罐560中可盛装丙酮溶液),由于气体的溶解度有一定的限度,所以当溶气罐560中的溶剂反复使用且未及时更换时,此时在将气体导入溶气罐560中,气体无法被溶解,导致溶气罐560内的气压增大,严重时可能发生爆炸事故,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在溶气罐560的外壁还开设有与其内腔接通的排气孔,通过排气孔将未及时溶解的气体排出溶气罐560。
如图10所示,所述的被动接通机构300包括与第二导气管130相匹配的连接筒310,连接筒310为两端开口的圆筒,连接筒310的一开口端与第二导气管130连接接通、另一端开口端匹配安装有密封连接件320,密封连接件320上设置有与连接筒310内腔接通的用于与用气设备连接的螺纹连接管321。
为了提高第二导气管130与被动接通机构300结合的气密性,防止气体泄露,所述的连接筒内腔呈锥状设置,且内腔的开口大小沿连接筒310的中心轴线由连接筒310的开口端至密封连接件320逐渐减小,所述的第二导气管130与连接筒310配合的端部同轴套设有与连接筒310内腔相匹配的锥形连接套140。
更为优化的,为了进一步的加强第二导气管130与被动接通机构300结合的气密性,所述的连接筒310内部同轴活动套设有密封衬套330,密封衬套330内设置有与锥形连接套140相匹配的锥形内腔,密封衬套330靠近连接筒310开口端的端面与连接筒310之间设置有推动密封衬套330沿连接筒310中心轴线朝向远离密封连接件320运动的第二弹簧340,密封衬套330靠近密封连接件320的端面设置有限位凸台331,限位凸台331与设置于连接筒310内腔壁部的限位台阶匹配用于限制密封衬套330沿连接筒310中心轴线由密封连接件320指向第二导气管130的方向脱离连接筒310,当第二导气管130与密封衬套330接触时,锥形连接套140与密封衬套330的内腔匹配,随着第二导气管130的继续伸出,第二导气管130推动密封衬套330沿连接筒310的中心轴线向靠近密封连接件320运动,密封衬套330压缩第二弹簧340,由于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第二弹簧340对密封衬套330施加压力使得锥形连接套140与密封衬套330内腔结合更加紧密。
实际工作时,当本发明未被触发时,此时,感温阀门400处于闭合状态,接口四414与接口五415相互接通,气体由进气管110进入,随之通过连接口进入第一导气管510并由第一导气管510通过接口四414进入阀门本体,气体由阀门本体经接口五415进入第二导气管520并由第二导气管520经连接嘴一121进入过渡空腔,气体与分隔板132b2接触,在气压的作用下,气体推动第二导气管130沿第一导气管120的中心轴线由第一导气管120的开口端向第一导气管120的密封端运动,在此过程中,第二导气管130由容置孔向外伸出,过渡空腔逐渐增大,容气空腔逐渐减小,容气空腔中的气体通过连接嘴二122进入第三导气管530,进一步的,气体由第三导气管530经接口三413进入阀门本体,随之,气体由阀门本体经接口二412进入第四导气管540,随后气体进入三通管550,并由三通管550进入溶气罐,直至限位凸条132aa与第一导气管120密封端接触时,第二导气管130停止运动,第二导气管130一端通过导气孔一132b1与导气孔二132b3与接通环槽124的接通与第一导气管120接通、另一端与被动接通机构300接通,气体由第一导气管120进入第二导气管130并最终由被动接通机构300进入用气设备,此时,过渡空腔中充满气体,容气空腔中的气体被排出。
当发生火灾/外界环境温度较高触发感温阀门400时,此时,感温阀门400由闭合状态向打开状态切换,接口三413与接口四414接通,气体由进气管110进入,随之,通过连接口进入第一导气管510并由第一导气管510通过接口四414进入阀门本体,气体由阀门本体经接口三413进入第三导气管530并由第三导气管530经连接嘴二122进入容气空腔,气体与导通管132b壁部接触,在气压的作用下,气体推动第二导气管130沿第一导气管120的中心轴线由第一导气管120的密封端向第一导气管120的开口端运动,在此过程中,第二导气管130与被动接通机构300脱离配合断开接通且第二导气管130与第一导气管120断开接通,第二导气管130由容置孔向内收缩,容气空腔逐渐增大,过渡空腔逐渐减小,过渡空腔中的气体通过连接嘴一121进入第二导气管520,进一步的,气体由第二导气管520经接口五415进入阀门本体,随之,气体由阀门本体经接口一411,随后进入三通管550,并由三通管550进入溶气罐,直至,第二导气管130完全收缩入第一导气管120内,此时,容气空腔中充满气体,过渡空腔中的气体被排出。
一种可燃气高温自动断流的方法,其步骤在于:
(一)正常工作阶段;
S1:将主动接通机构100与气源连接接通,将被动接通机构300与用气设备接通,打开气源阀门同时打开开关511;所述的主动接通机构100包括进气管110、第一导气管120、第二导气管130,进气管110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密封的圆管,且在进气管的外圆面上开设有与其内腔接通的连接口,其中进气管110的开口端与可燃气源连接接通,所述的第二导气管130同轴活动套接于第一导气管120的内部且可沿第一导气管120的中心轴线运动,所述的第二导气管130包括第二导气管本体131、与第二导气管本体131同轴布置且相互连接接通的定位导通机构132,所述的第二导气管本体131与上述的容置孔匹配且第二导气管本体131的直径小于第一导气管120的内腔直径,定位导通机构132与第一导气管120内腔相匹配,第一导气管120、第二导气管本体131、定位导通机构132共同构成容气空腔,定位导通机构132、第一导气管120、密封盖123共同构成过渡空腔。
S2:感温阀门400处于未被触发的闭合状态,所述的感温阀门400包括感温装置、阀门本体,阀门本体用于控制主动接通机构100与被动接通机构300之间的断开与接通,感温装置用于感应外界温度且可控制阀门本体的打开与闭合,气体通过导气管网进入接通机构,所述的导气管网500包括第一导气管510、第二导气管520、第三导气管530、第四导气管540、三通管550,所述的第一导气管510一端与连接口连接接通、另一端与接口四414连接接通,第二导气管520一端与连接嘴一121连接接通、另一端与接口五415连接接通,第三导气管530一端与连接嘴二122连接接通、另一端与接口三413连接接通,所述的三通管550与接口一411连接接通,第四导气管540一端与接口二412连接接通、另一端与三通管550连接接通,所述的第一导气管510上还设置有控制第一导气管510在接通状态和闭合状态切换的开关511,气体由进气管110进入,随之通过第一导气管510进入阀门本体,气体由阀门本体经第二导气管520进入过渡空腔,气体推动第二导气管130运动,在此过程中,第二导气管130向外伸出,过渡空腔逐渐增大,容气空腔逐渐减小,容气空腔中的气体通过第三导气管530进入阀门本体,进一步的由阀门本体经第四导气管540进入三通管550并最终由三通管550进入溶气罐560,直至限位凸条132aa与第一导气管120密封端接触时,第二导气管130停止运动,第二导气管130一端与第一导气管120接通、另一端与被动接通机构300接通,气体由第一导气管120进入第二导气管130并最终由被动接通机构300进入用气设备,此时,过渡空腔中充满气体,容气空腔中的气体被排出。
(二)触发阶段;
S3:发生火灾/外界环境温度较高触发感温阀门400时,此时,感温阀门400由闭合状态向打开状态切换,气体由进气管110进入,随之通过第一导气管510进入阀门本体,气体由阀门本体经第三导气管530进入容气空腔,气体推动第二导气管130运动,在此过程中,第二导气管130与被动接通机构300脱离配合断开接通且第二导气管130与第一导气管120断开接通,第二导气管130向内收缩,容气空腔逐渐增大,过渡空腔逐渐减小,过渡空腔中的气体进入第二导气管520,进一步的,气体由第二导气管520进入阀门本体,随之,气体由阀门本体进入三通管550,并由三通管550进入溶气罐560,直至第二导气管130完全收缩入第一导气管120内,关闭开关511,此时,容气空腔中充满气体,过渡空腔中的气体被排出。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发明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定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4)

1.用于天然气安全输送的反向扣合式密闭输气机构,其包括用于连接可燃气源与用气设备的接通机构,所述的接通机构包括与可燃气源连接接通的主动接通机构、与用气设备连接接通的被动接通机构,主动接通机构与被动接通机构之间设置有支架,主动接通机构、支架、被动接通机构共轴线布置;
其中,
所述的主动接通机构包括进气管、第一导气管、第二导气管,进气管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密封的圆管,且在进气管的外圆面上开设有与其内腔接通的连接口,其中进气管的开口端与可燃气源连接接通,所述的第二导气管同轴活动套接于第一导气管的内部且可沿第一导气管的中心轴线运动,第一导气管与第二导气管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二导气管沿连接筒中心轴线由第二导气管指向密封连接件的方向脱离第一导气管的限位机构,且当第二导气管运动至限位机构时,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相互接通,所述的第一导气管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密封的圆形柱状管体,且在其密封端同轴开设有与第二导气管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的容置孔,第一导气管的开口端匹配安装有密封盖,密封盖朝向第一导气管内腔的端面设置有沿第一导气管长度方向延伸的凸起,所述的第一导气管外圆面上开设有与其内腔接通的连接嘴一、连接嘴二,且连接嘴一靠近密封盖,连接嘴一设置于第一导气管的位置介于密封盖上的凸起的悬置端与该凸起的固定端之间,所述的连接嘴二靠近第一导气管的密封端;
所述的被动接通机构包括与第二导气管相匹配的连接筒,连接筒为两端开口的圆筒,连接筒的一开口端与第二导气管连接接通、另一端开口端匹配安装有密封连接件,密封连接件上设置有与连接筒内腔接通的用于与用气设备连接的螺纹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筒内腔呈锥状设置,且内腔的开口大小沿连接筒的中心轴线由连接筒的开口端至密封连接件逐渐减小,所述的第二导气管与连接筒配合的端部同轴套设有与连接筒内腔相匹配的锥形连接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天然气安全输送的反向扣合式密闭输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导气管包括第二导气管本体、与第二导气管本体同轴布置且相互连接接通的定位导通机构,所述的第二导气管本体与上述的容置孔匹配且第二导气管本体的直径小于第一导气管的内腔直径,定位导通机构与第一导气管内腔相匹配,第一导气管、第二导气管本体、定位导通机构共同构成容气空腔,定位导通机构、第一导气管、密封盖共同构成过渡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天然气安全输送的反向扣合式密闭输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导通机构包括与第二导气管本体连接接通的连接管、与连接管同轴布置且相互连接接通的导通管,导通管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沿垂直于定位导通机构中心轴线的方向将导通管分隔为上、下相互断开的两部分,导通管的外圆面上开设有与其内腔接通的导气孔,导气孔分别为位于分隔板上方的导气孔一和位于分隔板下方的导气孔二,上述的第一导气管靠近密封端的内圆面上同轴开设有接通环槽,上述的连接嘴二位于接通环槽与密封端之间,接通环槽的槽深与第一导气管的中心轴线垂直,导气孔一与导气孔二可通过接通环槽实现接通,所述的导气孔一、导气孔二沿导通管的圆周阵列有若干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天然气安全输送的反向扣合式密闭输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筒内部同轴活动套设有密封衬套,密封衬套内设置有与锥形连接套相匹配的锥形内腔,密封衬套靠近连接筒开口端的端面与连接筒之间设置有推动密封衬套沿连接筒中心轴线朝向远离密封连接件运动的第二弹簧,密封衬套靠近密封连接件的端面设置有限位凸台,限位凸台与设置于连接筒内腔壁部的限位台阶匹配用于限制密封衬套脱离连接筒。
CN201711220526.0A 2017-11-29 2017-11-29 用于天然气安全输送的反向扣合式密闭输气机构 Active CN1079900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20526.0A CN107990033B (zh) 2017-11-29 2017-11-29 用于天然气安全输送的反向扣合式密闭输气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20526.0A CN107990033B (zh) 2017-11-29 2017-11-29 用于天然气安全输送的反向扣合式密闭输气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90033A CN107990033A (zh) 2018-05-04
CN107990033B true CN107990033B (zh) 2019-02-12

Family

ID=62033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20526.0A Active CN107990033B (zh) 2017-11-29 2017-11-29 用于天然气安全输送的反向扣合式密闭输气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9003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55882A1 (de) * 1970-11-13 1972-05-18 Gewerk Eisenhuette Westfalia Längsschieberventil
US9067038B2 (en) * 2009-08-31 2015-06-30 William A. Leffel Valve system for use with a flexible gas supply tube extending to a patient
CN102518851A (zh) * 2011-12-21 2012-06-27 刘立文 一种天然气汽车防爆自动关闭器
CN203202263U (zh) * 2013-04-18 2013-09-18 济南易恒技术有限公司 冷媒加注枪用滑阀
CN205064892U (zh) * 2015-09-30 2016-03-02 惠州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气体通断阀
DE202015107019U1 (de) * 2015-12-22 2016-02-11 Lüdecke Gmbh Ventil zum Absperren und Freigeben eines Flüssigkeitsstromes sowie Gießgerät mit einem solchen Venti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90033A (zh) 2018-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06291B (zh) 天然气等易燃易爆气体的高安全性输送方法
CN107990033B (zh) 用于天然气安全输送的反向扣合式密闭输气机构
CN107917260B (zh) 用于天然气安全输送的高温断流系统
CN108036146B (zh) 用于市政高压水管快速修复的主动延伸接通机构
KR20110114985A (ko) 동파방지용 스프링클러
CN101986037A (zh) 三保险燃气炉失火自动关气阀
CN205639785U (zh) 一种新型紧急切断阀
CN211550722U (zh) 一种阀门吹扫机构
CN204255197U (zh) 混合炸药注药装置
CN113431955B (zh) 一种燃气管道终端的防护阀门
CN204201254U (zh) 热水循环系统恒温平衡阀
CN102777647A (zh) 一种可进行压力控制的自力式温控阀门
CN111863564B (zh) 一种熔丝筒
CN212203264U (zh) 一种超温超流量自动断路燃气阀
CN211639953U (zh) 一种上下快速连接拆卸结构
CN202048253U (zh) 一种可进行压力控制的自力式温控阀门
CN106678441A (zh) 低温灭火器阀门结构
CN106621130A (zh) 低压阀门释放器及安装方法
CN209053600U (zh) 一种新型高压注水长效封隔器
CN209568837U (zh) 一种具有防火功能的闭门器
CN214971364U (zh) 一种移动式自动灭火瓶
CN206190933U (zh) 一种低温灭火器阀门结构
CN109489842A (zh) 一种用于热力管道监控系统的温度测量装置
CN201407402Y (zh) 一种具有自动切断装置的瓦斯开关
CN203908060U (zh) 紧凑式太阳能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28

Address after: 041400 Xia Liu Tai Village, Zhihe Town, Yonghe County, Linfen City, Shanx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Yonghe Weirun Gas Co., Ltd.

Address before: 230022 the junction of Jiahe road and Qianshan Road in Hefei administrative district of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Wang Hene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