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80119A - 一种服务器管理方法和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服务器管理方法和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80119A
CN107980119A CN201680033973.2A CN201680033973A CN107980119A CN 107980119 A CN107980119 A CN 107980119A CN 201680033973 A CN201680033973 A CN 201680033973A CN 107980119 A CN107980119 A CN 1079801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culating unit
memory
connector
disk
calc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3397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80119B (zh
Inventor
刘金水
宋铜铃
刘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8367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32289A/zh
Publication of CN1079801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801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801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801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06F8/65Upda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08Saving storage space on storag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3Internal mounting support structures, e.g.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nternal connecting means
    • G06F1/187Mounting of fixed and removable disk driv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48Management of the data involved in backup or backup resto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56Hardware arrangements for backu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58Management of the backup or restore process
    • G06F11/1469Backup restoration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 G06F3/0607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by facilitating the process of upgrading existing storage systems, e.g. for improving compatibility between host and storage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14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19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storage systems in relation to data integrity, e.g. data losses, bit err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29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29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32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by initialisation or re-initialis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46Horizontal data movement in storage systems, i.e. moving data in between storage devices or systems
    • G06F3/065Replication mechanis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62Virtualisation aspects
    • G06F3/0665Virtualisation aspects at area level, e.g. provisioning of virtual or logical volum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83Plurality of storage devices
    • G06F3/0689Disk arrays, e.g. RAID, JBO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01Bootstrapping
    • G06F9/4406Loading of operating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ardware Redundancy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服务器管理方法和服务器,根据部件的维护周期将服务器分为计算组件和存储组件两部分,计算组件和存储组件以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计算部件中包括的维护周期短的部件,存储组件中包括维护周期长的部件,这样在对服务器进行维护时可对计算组件或存储组件进行灵活更换,维护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服务器管理方法和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服务器管理方法和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业务的增长,服务器的处理能力会出现不满足业务处理的问题,需要每隔一定时间对服务器进行升级,更换处理能力更强的部件。服务器中包括风扇、内存、网卡、磁盘和处理器等数量众多的部件,服务器的各个部件一体化的设置在一个主板上。各个部件的升级周期不同,例如:主板、处理器和内存升级周期的较短,一般为2至3年,而磁盘升级周期较长,一般为5至7年。从目前的服务器的架构可以看出,服务器的各个部件一体化的设置在一个主板上面,对主板上多个部件维护的情况下,维护人员依次对主板上多个部件进行拔插,维护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服务器管理方法和服务器,能够对服务器的计算组件或存储组件进行灵活更换,提升维护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服务器,服务器包括计算组件和存储组件,计算组件包括BMC(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基板管理控制器,简称BMC)、处理器系统、计算主板计算部件和第一连接器。计算主板为计算组件中各个部件的载体,BMC、处理器系统、计算部件和第一连接器可设置在计算主板上。处理器系统为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组成的处理器网络,处理器可以为单核处理器或多核处理器。计算部件为执行特定业务功能的部件,计算部件可以为网卡、声卡、MEZZ卡或图形处理卡等。处理器系统分别与BMC和第一连接器连接。存储组件包括磁盘、存储主板、第二存储器和第二连接器,存储主板为存储组件中各个部件的载体,磁盘、第二存储器和第二连接器设置在存储主板上。磁盘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磁盘的类型可以为HDD或SDD,在磁盘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多个磁盘可组成RAID,第二存储器存储有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用于恢复计算部件的配置参数。第二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器,具有掉电数据不丢失的特点。计算主板和存储主板为两个独立的主板,计算主板和存储主板通过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相互匹配,例如:第一连接器为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简称USB)插头,第二连接器为USB插座;或第一连接器为USB插座,第二连接器为USB插头;或者,第一连接器为PCIE(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专门的外设部件互联标准,简称PCIE)公头,第二连接器为PCIE母头;或者第一连接器为PCIE母头,第二连接器为PCIE(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串行高级技术附件,简称SATA)公头;或者,第一连接器为SATA插头,第二连接器为SATA插座,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可以是上述的公头-母头的连接方式,也可以是线缆的连接方式,或其他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本申请不作限制。在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对接的情况下,BMC通过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与第二存储器连接,处理器系统通过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与磁盘连接。
上述实施例,根据部件的维护周期将服务器分为计算组件和存储组件两部分,计算组件和存储组件以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计算部件中包括的维护周期短的部件,存储组件中包括维护周期长的部件,这样在对服务器进行维护时可对计算组件或存储组件进行灵活更换,维护效率高。
在本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服务器中各部件的功能为:
BMC,用于在计算部件发生更换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存储器中存放的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恢复计算部件的配置参数;
处理器系统,用于将预设的第一存储器中存放的计算部件的驱动包拷贝至磁盘中,拷贝完成后从磁盘中进行启动。
实施上述实施例,处理器系统根据自身的业务通道对计算部件进行配置,减少了资源的占用,能是计算部件快速恢复到正常状态。
在本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系统,用于在所述计算部件发生更换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存储器中存放的所述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恢复所述计算部件的配置参数,将预设的第一存储器中存放的所述计算部件的驱动包拷贝至所述磁盘中,拷贝完成后从所述磁盘启动。
上述实施例,在计算部件发生更新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存储器的驱动包对计算部件进行驱动,以及根据第二存储器中预先存储的备份配置信息对计算部件进行配置,使服务器自动恢复正常状态,不需要重新安装操作系统,以及迅速恢复配置信息,实现计算组件的即插即用,减少服务器升级的维护时间和降低维护难度。
在本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BMC用于判断计算部件是否发生更换,若为是,将预设的第一存储器设置为首个启动设备,并进行重启,其中第一存储器存储计算部件的驱动包,计算部件的驱动包用于对计算部件进行驱动;
处理器系统用于从第一存储器中进行重启,重启后从第一存储器中读取计算部件的驱动包,将计算部件的驱动包拷贝至磁盘中;
BMC还用于在拷贝完成的情况下,将磁盘设置为首个启动设备,并进行重启;
处理器系统还用于从磁盘中进行重启,重启后根据磁盘中存储的计算部件的驱动包对计算部件进行驱动。
在本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存储器位于服务器的计算组件中,即计算组件包括第一存储器,BMC与第一存储器连接,处理器系统和第一存储器连接;或者第一存储器位于管理服务器中,处理器系统和BMC均与第一存储器连接,管理服务器管理多个服务器,本实施例的服务器为管理服务器所管理的多个服务器中的任意一个。上述实施例,第一存储器位于计算组件的部署方式适用于单机场景,具有恢复时间短的特点。第一存储器位于管理服务器的部署方式适用于集群场景,能有效降低计算部件的驱动包对存储空间的占用,便于集中管理。
在本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存储器还存储有计算主板备份配置信息,BMC还用于从第二存储器中读取计算主板备份配置信息,根据计算主板备份配置信息对计算主板进行配置。例如,计算主板备份配置信息包括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简称BIOS)配置信息。
在本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存储器还存储有计算部件备份身份信息和计算主板备份身份信息。
所述BMC执行所述判断所述计算部件是否发生更新包括:
所述BMC获取所述计算部件的身份信息,以及从所述第二存储器中获取所述计算部件备份身份信息;身份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型号、序列号、MAC地址中的一种或多种。
比较所述计算部件的身份信息和所述计算部件备份身份信息是否相同;
若为否,确定所述计算部件发生更新。
上述实施例,在计算组件与存储组件对接后,能自动识别出计算主板以及网卡是否发生更新,具有检测速度快和占用资源少的特点。
在本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BMC还用于:在计算主板发生更换的情况下,根所述计算主板的身份信息更新计算主板身份信息。
在计算组件发生更换的情况下,根据计算部件的身份信息更新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部件备份身份信息。
在本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磁盘中还存储有RAID配置信息,存储组件中的磁盘的数量为多个,处理器系统还用于:从磁盘中读取RAID配置信息,根据RAID配置信息对磁盘进行配置。
在本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存储组件还包括RAID卡,RAID卡设置在存储主板上,RAID卡与磁盘和第二连接器连接,在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对接的情况下,处理器系统通过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与RAID卡连接。处理器系统还用于:从RAID卡中读取RAID配置信息,根据RAID配置信息对磁盘进行配置。
第二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服务器管理方法,升级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本申请的服务器包括但不限于视频服务器、网页服务器、文件服务器或数据中心服务器。计算组件包括BMC、计算主板、处理器系统、计算部件和第一连接器,存储组件包括磁盘、存储主板、第二存储器和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相互匹配,这样计算组件和存储组件之间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计算组件和存储组件中任意一个需要升级时,可直接拔出旧的计算组件或存储组件替换成新的计算组件或存储组件。在计算组件中,处理器系统分别与BMC、计算部件和第一连接器连接,计算主板作为计算组件中各个部件的载体,BMC、计算部件、处理器系统和第一连接器设置在计算主板上。在存储组件中,存储主板为存储组件中各个部件的载体,第二连接器、磁盘和第二存储器设置在存储主板上,第二连接器分别与磁盘和第二存储器连接,在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对接的情况下,BMC通过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与第二存储器连接,处理器系统通过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与磁盘连接。计算部件主要执行计算功能,计算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处理、声音处理、文字处理和控制等功能;相应的,计算部件可以为网卡、显卡、图像处理卡、MEZZ卡或其他类型的部件。存储组件主要用于存储大容量数据,存储组件中磁盘的类型不作限制,且磁盘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在多个磁盘的情况下,多个磁盘的磁盘类型可以全部为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简称HDD)、全部为SSD(Solid State Drives,固态硬盘)或HDD和SSD的混合。第一存储器和第二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器(NVM,NonVolatile Memory),NVM具有掉电后数据不丢失的特性,NVM包括但不限于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和Flash Memory。第一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部件的驱动包,计算部件的驱动包用于对计算部件进行驱动,第一存储器可设置在服务器的计算组件或服务器的外部,第二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用于恢复计算部件的配置参数。计算主板和存储主板为两个独立的主板,计算主板和存储主板通过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以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服务器管理方法包括:在计算部件发生更换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存储器存放的计算备份配置信息恢复计算部件的配置参数,以及根据第一存储器中存放的计算部件的驱动包对计算部件进行驱动。
在本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计算部件发生更换的情况下,BMC根据所述第二存储器中存放的所述计算备份配置信息恢复计算部件的配置参数;
处理器系统根据所述第一存储器中存放的计算部件的驱动包对计算部件进行驱动。
在本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系统在计算部件发生更换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存储器中存放的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恢复计算部件的配置参数,将预设的第一存储器中存放的计算部件的驱动包拷贝至磁盘中,拷贝完成后从磁盘启动。
在本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将预设的第一存储器中存放的计算部件的驱动包拷贝至所述磁盘中包括:从第一存储器中进行启动,启动后从第一存储器中读取计算部件的驱动包,将计算部件的驱动包拷贝至所述磁盘中。
在本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BMC判断计算部件是否发生更新,若为是,继续判断计算部件是否支持带外配置,若为是,BMC能够直接对计算部件进行配置,BMC从第二存储器中读取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根据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对计算部件进行相关配置,例如:计算部件为网卡,根据网卡备份配置信息配置网卡的MAC(Media Access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简称MAC)地址、IP地址、网关地址或其他地址等;BMC将第一存储器设置为首个启动设备(First Boot Device),并进行重启。处理器系统从第一存储器中重启,重启后读取第一存储器中的计算部件的驱动包,将驱动包拷贝到磁盘中。BMC在上述的拷贝操作完成后,将磁盘设置为首个启动设备,并进行重启;处理器系统重磁盘中启动,搜索磁盘中的计算部件的驱动包,根据该驱动包对计算部件进行驱动。
上述实施例,服务器的计算部件发生更换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存储器中的驱动包对计算部件进行驱动,以及根据第二存储器中预先存储的备份配置信息对计算部件进行配置,使服务器自动恢复正常状态,不需要重新安装操作系统,以及迅速恢复配置信息,实现计算组件的即插即用,减少服务器升级的维护时间和降低维护难度。
在本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BMC判断计算部件是否发生更新,若为是,从第二存储器中读取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将读取到的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存储到第一存储器中,以及将第一存储器设置为首个启动设备,并进行重启。处理器系统从第一存储器中重启,第一存储器中存储有精简的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精简的操作系统只保留了基本功能,具有体积小和占用资源少的特点,精简的操作系统可以是Lin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或Windows PE操作系统或其他操作系统,本申请不作限制,重启后运行该操作系统中的管理软件,管理软件从第一存储器中读取计算部件的驱动包,将计算部件的驱动包拷贝至磁盘中,从第一存储器中读取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根据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对计算部件进行配置。在完成拷贝和配置的情况下,BMC将磁盘设置为首个启动设备,并进行重启;处理器系统从磁盘中进行重启,重启后根据磁盘中存储的计算部件的驱动包对计算部件进行驱动。
在本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主板备份配置信息,服务器管理方法还包括:BMC从第二存储器中读取计算主板备份配置信息,根据计算主板备份配置信息对计算主板进行配置。上述实施例,在计算主板的配置信息发生变更后,根据变更后的配置信息更新第二存储区中原来存储的计算主板备份配置信息,以实现及时对计算主板的配置信息进行备份。
在本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存储器中还存储有计算部件备份身份信息和计算主板备份身份信息,BMC获取计算主板的身份信息,以及从第二存储器中读取计算主板备份身份信息,将读取到的计算主板备份身份信息暂存在计算组件中的指定位置,例如:存放在第一存储器中,BMC比较计算主板的身份信息和读取到的计算主板备份身份信息是否相同,若不相同,确定计算主板发生更换,即当前的计算主板为更换后的计算主板,相应的整个计算组件也发生更换。BCM获取计算部件的身份信息,以及从第二存储器中读取计算部件备份身份信息,将读取到的计算部件备份身份信息暂存在计算组件的指定位置,比较二者是否相同,若不相同,确定当前的计算部件发生更新。
在本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在计算主板发生更换的情况下,根据计算主板的身份信息更新第二存储器中存放的计算主板备份身份信息;在计算部件发生更新的情况下,根据计算部件的身份信息更新第二存储器中计算部件备份身份信息。
在本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在计算主板的配置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根据变更后的配置信息更新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主板备份配置信息;
在计算部件的配置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根据变更后的配置信息更新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
在本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存储组件中磁盘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磁盘通过软件方式组成RAID(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独立磁盘构成的具有冗余能力的阵列,简称RAID),磁盘中存储有RAID配置信息,处理器系统从磁盘中读取RAID配置信息,根据RAID配置信息对磁盘进行配置,RAID配置信息包括RAID级别,例如RAID0~RAID50。
在本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存储组件中磁盘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磁盘通过硬件方式组成RAID,存储组件中还包括RAID卡,处理器系统从RAID卡中读取RAID配置信息,根据RAID配置信息对磁盘进行配置。
第三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系统,包括管理服务器和至少一个业务服务器,管理服务器包括第一存储器,第一存储器存储每个业务服务器包括的计算部件的驱动包;每个业务服务器包括存储组件和计算组件,计算组件包括BMC、处理器系统、计算主板、计算部件和第一连接器,BMC、处理器系统、计算部件和第一连接器设置在计算主板上,处理器系统分别与BMC、第一存储器、计算部件和第一连接器连接;存储组件包括第二存储器、存储主板、磁盘和第二连接器,第二存储器、磁盘和第二连接器设置在存储主板上,第二连接器分别与磁盘和第二连接器连接;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相互匹配,在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对接的情况下,BMC通过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和第二存储器连接,处理器系统通过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与磁盘连接。对于每个业务服务器,业务服务器中各部件的功能如下:
业务服务器的BMC,用于判断计算部件是否发生更新,若为是,识别计算部件是否支持带外配置,若为是,从第二存储器中获取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根据所述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对所述计算部件进行配置,将所述第一存储器设置为首个启动设备,并进行重启;
业务服务器的处理器系统,用于从所述第一存储器中进行重启,重启后从所述第一存储器中读取所述计算部件的驱动包,将所述计算部件的驱动包拷贝至所述业务服务器的磁盘中;
业务服务器的BMC,还用于在拷贝完成的情况下,将所述磁盘设置为首个启动设备,并进行重启;
业务服务器的处理器系统,还用于从所述磁盘中进行重启,重启后根据所述磁盘中存储的所述网卡的驱动包对所述网卡进行驱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业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流程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c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服务器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服务器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服务器的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服务器管理方法、服务器和业务系统,服务器包括计算组件和存储组件,计算组件和存储组件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计算组件和存储组件以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计算部件中包括的维护周期短的部件,存储组件中包括维护周期长的部件,这样在对服务器进行维护时可对计算组件或存储组件进行灵活更换,维护效率高。
请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器包括:计算组件和存储组件。计算组件包括计算主板10、第一存储器11、处理器系统12、计算部件13、基板控制器14和第一连接器15,第一存储器11为非易失性存储器,第一存储器11可以为ROM、EPROM、EEPROM或Flash Memory,第一存储器11中存储有计算部件13的驱动包,计算部件13的驱动包用于对计算部件13进行驱动;处理器系统12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组成的处理器网络,每个处理器可以为单核处理器或多核处理器,在处理器系统12为多个处理器的情况下,处理器之间通过互联通道相互通信,互联通道可以为QPI(QuickPath Interconnect,快速互联通道,简称QPI)或Hyper Transport(超传输);计算部件13为执行指定计算任务的部件,计算任务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包处理、图像处理、音频处理或视频处理,计算部件13包括但不限于网卡、声卡、MEZZ卡或图形处理卡;第一存储器11、处理器系统12、计算部件13、基板管理控制器14和第一连接器15设置在计算主板10上,其中,第一连接器15设置在计算主板10上。处理器系统12分别与第一存储器11、基板管理控制器14、计算部件13和第一连接器15相连,基板控制器14同时与第一连接器15和第一存储器11相连。
存储组件包括第二连接器16、存储主板17、磁盘18和第二存储器19连接,第二连接器16、磁盘18和第二存储器19设置在存储主板17上,第二连接器16和第一连接器15相互匹配,第二存储器19存储有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用于恢复计算部件13的配置参数。第一连接器15和第二连接器16的具体结构可以为:第一连接器15为USB公头,第二连接器16为USB母头;或者第一连接器15为USB公头,第二连接器16为USB母头;或者第一连接器15为PCIE公头,第二连接器16为PCIE母头;或者第一连接器15为PCIE母头,第二连接器16为PCIE公头。磁盘18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在磁盘18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磁盘18的磁盘类型可以全部为HDD,或者全部为SSD,或者为HDD和SSD的混合,本申请不作限制,多个磁盘可以通过软件方式组成RAID;第二存储器19为非易失性存储器,第二存储器19可以为ROM、EPROM、EEPROM或Flash Memory,第二存储器19中存储有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计算主板10和存储主板17为两个独立的主板,在第一连接器15和第二连接器16对接的情况下,处理器系统12通过第一连接器15和第二连接器16与磁盘18相连,基板控制器14通过第一连接器15和第二连接器16与第二存储器19连接。参见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处理器系统12与第一连接器15的P1引脚连接,基板控制器14与第一连接器15的P2引脚连接,磁盘18和第二连接器16的P1引脚连接,第二存储器19和第二连接器16的P2引脚连接,在第一连接器15和第二连接器16对接的情况下,第一连接器15的P1引脚和第二连接器16的P1引脚连接,第一连接器15的P2引脚和第二连接器16的P2引脚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服务器中个部件的功能为:
基板管理控制器14,用于在计算部件13发生更换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存储器19中存放所述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恢复计算部件13的配置参数;
处理器系统12,用于将第一存储器11中存放的计算部件13的驱动包拷贝至磁盘18中,拷贝完成后从磁盘18中进行启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服务器中各个部件的功能为:
处理器系统12,用于在计算部件13发生更换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存储器19中存放的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恢复计算部件13的配置参数,将第一存储器11中存放的计算部件13的驱动包拷贝至磁盘18中,拷贝完成后从磁盘18启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系统12执行将预设的第一存储器11中存放的计算部件13的驱动包拷贝至磁盘18中包括:
从第一存储器11中进行启动,启动后从第一存储器11中读取计算部件13的驱动包,将计算部件13的驱动包拷贝至磁盘18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服务器中各个部件的功能为:
基板管理控制器14,用于判断计算部件13是否发生更新,若为是,识别计算部件13是否支持带外配置,若为是,基板管理控制器14从第二存储器19中读取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根据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对计算部件13进行配置,将第一存储器11设置为首个启动设备,并进行重启。其中,带外配置表示管理通道和业务通道分离的控制方式,管理通道用于传输控制数据,业务通道用于传输业务数据。基板管理控制器14可根据预先存储的身份信息和是否支持带外配置的状态标志位的映射关系,基板管理控制器14可获取计算部件13的身份信息,根据该映射关系查询关联的状态标志位以确定计算部件13是否支持带外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板管理控制器14在判断计算部件13是否发生更换之前还可以先判断计算主板10是否发生更换,若计算主板10发生更新的情况下,再继续判断计算部件13是否发生更换。
处理器系统12,用于从第一存储器11中重启,重启后读取第一存储器11中存储的计算部件13的驱动包,将计算部件13的驱动包拷贝至磁盘18中,拷贝完成后,通知基板管理控制器14。其中,第一存储器中存储有精简的操作系统,精简的操作系统只保留的基本功能,精简的操作系统具有体积小和占用资源少的特点,处理器系统12从第一存储器11重启后运行该操作系统,计算部件13的驱动包的拷贝在操作系统的环境中执行。
基板管理控制器14,还用于在计算部件13的驱动包拷贝和配置完成的情况下,将磁盘18设置为首个启动设备,并进行重启。
处理器系统12,还用于从磁盘18中进行启动,启动后搜索磁盘18中存储的计算部件13的驱动包,根据该驱动包对计算部件13进行驱动。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存储组件没有发生更换,磁盘18中存储有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处理器12从磁盘18重启后,运行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在运行操作系统的情况下,在磁盘18中搜索计算部件13的驱动包,根据计算部件13的驱动包对计算部件13进行驱动。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板管理控制器14判断计算部件13是否发生更换,若为是,从第二存储器19中读取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根据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对计算部件13进行配置,将第一存储器11设置为首个启动设备,并进行重启。
处理器系统12,用于从第一存储器11中进行启动,启动后从第一存储器11中读取计算部件13的驱动包,将计算部件13的驱动包拷贝至磁盘18中,以及从第一存储器11中读取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根据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对计算部件13进行配置。
基板管理控制器14,还用于在拷贝和配置完成的情况下,将磁盘18设置为首个启动设备,并进行重启。
处理器系统12,还用于从磁盘18中进行启动,启动后根据磁盘中存储的计算部件13的驱动包对计算部件13进行驱动。其中,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基板管理控制器14在确定计算部件13发生更换后,还可以识别计算部件13是否支持带外配置,在不支持带外配置的情况下,再执行后续的步骤。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存储器19还存储有计算部件备份身份信息和计算主板备份身份信息。基板管理控制器14用于获取计算主板10的身份信息,以及从第二存储器19中读取计算主板备份身份信息,比较计算主板10的身份信息和读取的计算主板备份身份信息是否相同,若不相同,确定计算主板10发生更换,计算主板10为更换后的计算主板。基板管理控制器14获取计算部件13的身份信息,以及从第二存储器19中获取计算部件备份身份信息,比较计算部件13的身份信息和读取的计算部件备份身份信息是否相同,身份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型号信息、序列号、MAC地址中的一种或多种,若不相同,确定计算部件13发生更新,计算部件13为更新后的计算部件。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板管理控制器14还用于在计算主板10发生更换的情况下,根据计算主板10的身份信息更新第二存储器19存储的计算主板备份身份信息;
在计算部件发生更新的情况下,根据计算部件13的身份信息更新第二存储器19中存储的计算部件备份身份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板管理控制器14还用于在计算部件13的配置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根据变更后的配置信息更新第二存储器19中存储的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磁盘18中还存储有RAID配置信息,处理器系统12还用于读取磁盘18中存储的RAID配置信息,RAID配置信息表示磁盘18中的多个磁盘的RAID模式,根据RAID配置信息对磁盘18进行配置。在RAID配置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根据变更后的RAID配置信息更新磁盘18中存储的RAID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存储器19中还存储有计算主板备份配置信息,在计算主板10支持带外配置的情况下,基板管理控制器14从第二存储器19中读取计算主板备份配置信息,根据计算主板备份配置信息对计算主板10进行相关配置。在计算主板10的配置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基板管理控制器14根据变更后的配置信息更新第二存储器19中存储的计算主板备份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板管理控制器14判断出计算主板10发生更换,但是计算部件13没有发生更新,就计算部件13的身份信息保持不变,那么只需要恢复计算部件13的配置环境,不需要更新计算部件13的驱动包。在计算部件13支持带外配置的情况下,基板管理控制器14从第二存储器19中获取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处理器系统12默认从磁盘18启动,启动后,由于存储组件没有更换,磁盘18中存储有操作系统和更换前的计算部件的驱动包,更换前的计算部件和计算部件13的身份信息相同,处理器系统可直接利用更换前的计算部件的驱动包对计算部件13进行驱动。
在计算部件13不支持带外配置的情况下,基板管理控制器14从第二存储器19中读取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将读取到的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存储在第一存储器11中,处理器系统12从第一存储器11中获取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根据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对计算部件13进行配置,处理器系统12直接从磁盘18启动,启动后处理器系统12从磁盘18中读取计算部件13的驱动包对计算部件13进行驱动。
上述实施例,服务器的计算组件发生更换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存储器中的驱动包对计算组件进行驱动,以及根据第二存储器中预先存储的备份配置信息对服务器进行配置,使服务器自动恢复正常状态,不需要重新安装操作系统,以及迅速恢复配置信息,实现计算组件的即插即用,减少服务器升级的维护时间和降低维护难度。
参见图2,为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服务器包括计算组件和存储组件,图2的服务器和图1的服务器结构的区别仅在于存储组件包括RAID卡20,RAID卡20设置在存储主板17上,磁盘18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磁盘通过RAID卡20组成RAID,处理器系统12通过第一连接器15和第二连接器16与RADI卡20连接。在计算主板10发生更换的情况下,处理器系统12从RAID卡20中读取RAID配置信息,根据RAID配置信息对磁盘18进行相关配置。
参见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系统包括管理服务器300和多个业务服务器301~30n,管理服务器300负责对多个业务服务器进行管理,管理服务器300中包括第一存储器,第一存储器存储有业务服务器300~30n中每个业务服务器包括的计算部件的驱动包,对于存在重复的驱动包,可以只保留一个驱动包,以减少存储空间的占用。每个业务服务器的结构如图3b和图3c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多个业务服务器的结构可以全部为图3b的结构,或者全部为图3c的结构,或者二者的混合,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参见图3b,为业务系统中业务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服务器包括计算组件和存储组件,计算组件包括计算主板30、处理器系统31、计算部件32、基板管理控制器33和第一连接器34,处理器系统31、计算部件32、基板管理控制器33和第一连接器34设置在计算主板30上,处理器系统31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组成的处理器网络,每个处理器可以为单核处理器或多核处理器,在处理器系统31为多个处理器的情况下,处理器之间通过互联通道相互通信,互联通道可以为QPI或HT,计算部件32为执行指定计算任务的部件,计算部件32包括但不限于网卡、声卡、图形处理卡;计算主板30为计算中各个部件的载体,处理器系统31、计算部件32、基板管理控制器33和第一连接器34设置在计算主板30上,其中,第一连接器34设置在计算主板30上。处理器系统分别为计算部件32、管理服务器中的第一存储器、基板管理控制器33和第一连接器相连,基板管理控制器33与第一存储器连接。
存储组件包括第二连接器35、存储主板36、磁盘37和第二存储器38,存储主板36为存储组件中各个部件的载体,第二连接器35、磁盘37和第二存储器38设置在存储主板36上,存储主板36和计算主板30为两个独立的主板,第二连接器35和第一连接器34相互匹配。磁盘37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在磁盘37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磁盘37的磁盘类型可以全部为HDD,或者全部为SSD,或者为HDD和SSD的混合,本实施例不作限制,多个磁盘可通过软件方式组成RAID;第二存储器38为非易失性存储器,第二存储器38包括但不限于ROM、EPROM、EEPROM或Flash Memory,第二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计算主板30和存储主板36为两个独立的主板,在第一连接器34和第一连接器35对接的情况下,处理器系统31通过第一连接器34和第二连接器35与磁盘37连接,基板管理控制器通过第一连接器34和第二连接器35与第一存储器38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可参见图1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服务器中个部件的功能为:
基板管理控制器33,用于在计算部件30发生更换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存储器38中存放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恢复计算部件32的配置参数;
处理器系统31,用于将管理服务器300的第一存储器中存放的计算部件32的驱动包拷贝至磁盘37中,拷贝完成后从磁盘37中进行启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服务器中各个部件的功能为:
处理器系统31,用于在计算部件32发生更换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存储器38中存放的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恢复计算部件32的配置参数,将管理服务器300的第一存储器中存放的计算部件32的驱动包拷贝至磁盘37中,拷贝完成后从磁盘37启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系统31执行将预设的第一存储器中存放的计算部件32的驱动包拷贝至磁盘37中包括:
从管理服务器的第一存储器300中进行启动,启动后从第一存储器中读取计算部件32的驱动包,将计算部件32的驱动包拷贝至磁盘37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业务服务器中各个部件的功能为:基板管理控制器33,用于判断计算部件32是否发生更新,若为是,识别计算部件13是否支持带外配置,若为是,基板管理控制器33从第二存储器中获取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根据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恢复计算部件32的配置环境,基板管理控制器32将关联的管理服务器300中的第一存储器设置为首个启动设备,并进行重启。其中,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板管理控制器33判断计算部件32是否发生更换之前,还可以判断计算主板30是否发生更换,若为是,再判断计算部件32是否发生更换。
处理器系统31,用于从管理服务器的第一存储器中重启,重启后,读取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部件32的驱动包,将计算部件32的驱动包拷贝至磁盘18中,拷贝完成后,通知基板管理控制器33;
基板管理控制器33,还用于在计算部件32的驱动包拷贝完成的情况下,将磁盘37设置为首个启动设备,并进行重启;
处理器系统31,还用于从磁盘37中进行重启,重启后搜索磁盘37中存储的计算部件32的驱动包,根据该驱动包对计算部件32进行驱动。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板管理控制器33判断计算部件32是否发生更换,从第二存储器38中读取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根据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对计算部件32进行配置,将第一存储器设置为首个启动设备,并进行重启。
处理器系统31,用于从第一存储器中进行重启,重启后从第一存储器中读取计算部件13的驱动包,将计算部件32的驱动包拷贝至磁盘37中,以及从第一存储器中读取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根据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对计算部件32进行配置。
基板管理控制器33,还用于在拷贝和配置完成的情况下,将磁盘37设置为首个启动设备,并进行重启。
处理器系统31,还用于从磁盘37中进行重启,重启后根据磁盘37中存储的计算部件32的驱动包对计算部件32进行驱动。其中,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基板管理控制器33在确定计算部件32发送更换后,还可以识别计算部件32是否支持带外配置,在不支持带外配置的情况下,再执行后续的步骤。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存储器38还存储有计算部件备份身份信息和计算主板备份身份信息。基板管理控制器33用于获取计算主板30的身份信息,以及从第二存储器38中读取计算主板备份身份信息,比较计算主板30的身份信息和读取的计算主板备份身份信息是否相同,若不相同,确定计算主板30发生更换,计算主板30为更换后的计算主板。基板管理控制器33获取计算部件32的身份信息,以及从第二存储器38中获取计算部件备份身份信息,比较计算部件32的身份信息和读取的计算部件备份身份信息是否相同,若不相同,确定计算部件32发生更新,计算部件32为更新后的计算部件。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板管理控制器33还用于在计算主板30发生更换的情况下,根据计算主板30的身份信息更新第二存储器38存储的计算主板备份身份信息;
在计算部件发生更新的情况下,根据计算部件32的身份信息更新第二存储器38中存储的计算部件备份身份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板管理控制器33还用于在计算部件32的配置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根据变更后的配置信息更新第二存储器32中存储的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磁盘37中还存储有RAID配置信息,处理器系统31还用于读取磁盘37中存储的RAID配置信息,RAID配置信息表示磁盘37中的多个磁盘的RAID模式,根据RAID配置信息对磁盘37进行配置。在RAID配置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根据变更后的RAID配置信息更新第二存储器38中存储的RAID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存储器38中还存储有计算主板备份配置信息,在计算主板30支持带外配置的情况下,基板管理控制器33从第二存储器38中读取计算主板备份配置信息,根据计算主板备份配置信息对计算主板30进行相关配置。在计算主板30的配置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基板管理控制器33或处理器系统31根据变更后的配置信息更新第二存储器38中存储的计算主板备份配置信息。
参见图3c,为业务系统中业务服务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服务器的结构和图3b的区别仅在于,存储组件还包括RAID卡39,RAID卡39设置在存储主板36上,RAID卡39与磁盘37连接,处理器系统通过第一连接器34和第二连接器35与RAID卡39连接。磁盘37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磁盘通过RAID卡39以硬件方式组成RAID。在计算主板30发生更换的情况下,处理器系统读取RAID卡中存储的RAID配置信息,根据RAID配置信息对磁盘37进行相关配置。
上述实施例,上述实施例,服务器的计算组件发生更换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存储器中的驱动包对计算组件进行驱动,以及根据第二存储器中预先存储的备份配置信息对服务器进行配置,使服务器自动恢复正常状态,不需要重新安装操作系统,以及迅速恢复配置信息,实现计算组件的即插即用,减少服务器升级的维护时间和降低维护难度。同时,各个服务器中计算部件的驱动包集中存储在第一存储器中,可有效减少驱动包对存储空间的占用。
参见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
S401、在计算部件发生更换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存储器中存放的计算备份配置信息恢复计算部件的配置参数。
具体的,服务器包括计算组件和存储组件,计算组件主要用来执行计算功能,例如数据包处理、图像处理、声音处理等,存储组件主要用来存储大容量数据,存储组件包括磁盘,磁盘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多个磁盘可组成RAID,RAID可通过硬件方式或软件方式实现,如果通过硬件方式实现,存储组件还包括RAID卡。计算组件和存储组件之间以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便于计算组件和存储组件之间进行拔插,在计算组件或存储组件需要进行升级或发生故障时,可对整个计算组件或存储组件进行更换。第二存储器中预先存储有备份配置信息,备份配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备份网卡配置信息、备份显卡配置信息、备份RAID级别信息,服务器读取第二存储器中预先存储的备份配置信息,根据备份配置信息对服务器进行配置。
S402、根据预设的第一存储器中存放的计算部件的驱动包对计算部件进行驱动。
具体的,在确定当前的计算部件发生更换的情况下,服务器获取计算部件的驱动包,计算组件包括网卡,则计算部件的驱动包包括网卡的驱动包。计算部件的驱动包可存储在第一存储器中,第一存储器可位于计算组件中,也可以位于服务器的外部的管理服务器中,管理服务器用于对各个服务器进行集中管理。
实施上述实施例,服务器的计算部件发生更换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存储器中的驱动包对计算组件进行驱动,以及根据第二存储器中预先存储的备份配置信息对服务器进行配置,使服务器自动恢复正常状态,不需要重新安装操作系统,以及迅速恢复配置信息,实现计算组件的即插即用,减少服务器升级的维护时间和降低维护难度。
参见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管理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
S501、BMC确定计算部件发生更新且计算部件支持带外配置。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服务器包括计算组件和存储组件,计算组件包括BMC、处理器系统、计算部件、计算主板和第一连接器,BMC为一种监控和管理服务器上各个硬件的控制器,BMC可使用IPMI(Intelligent Platform Management Interface,智能平台管理接口)、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接口或其他类型的接口以带外的方式与各个硬件进行通信。处理器系统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组成的处理器网络,每个处理器可以为单核处理器或多核处理器,任意两个处理器可使用QPI通道和HT通道进行通信。计算部件为执行某种指定任务的硬件,例如执行数据包处理、声音处理或图形处理任务,计算部件可以为网卡、声卡、MEZZ卡、显卡或其他类型的部件。第一连接器为一种具有拔插功能的连接件,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相互匹配,使计算组件和存储组件能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计算组件中,处理器系统分别与BMC、计算部件和第一连接器连接,其中,连接总线包括但不限于PCIE总线、USB总线、SATA总线或SAS(Serial Attached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串行附属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简称SAS)总线,处理器系统、BMC、计算部件和第一连接器都可以设置在计算主板上,第一连接器设置在计算主板上。
存储组件包括磁盘、第二存储器和第二连接器,磁盘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磁盘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SSD或HDD,多个磁盘可以软件方式组成RAID。第二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器,具有掉电后数据不消失的特点,第二存储器包括但不限于ROM、EPROM、EEPROM或Flash Memory,第二存储器中存储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存储器中还存储有精简的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只保留基本功能,具有体积小和占用资源少的特点,该操作系统包括但不限于Lin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或Windows PE操作系统。第二连接器为一种具有拔插功能的连接件,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相互配合。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可以为USB连接器、SATA连接器、PCIE连接器或其他类型的连接器,本实施例不作限制。在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对接的情况下,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对应的引脚会接触而连通,BMC通过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与第二存储器连接,处理器系统通过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与磁盘连接。
BMC判断计算主板是否发生更换,若为是,继续判断计算部件是否发生更新,若为是,继续判断计算部件是否支持带外配置,带外配置表示通过非业务通道的其他通道进行配置,不需要启动操作系统。若为是,执行S502。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BMC判断计算部件是否发生更换,若为是,读取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将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存放到第一存储器中,以及将第一存储器设置为首个启动设备,并进行重启。处理器系统从第一存储器中进行重启,第一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部件的驱动包、精简的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重启后运行精简的操作系统上的管理软件,管理软件从第一存储器中读取所述计算部件的驱动包,将计算部件的驱动包拷贝至磁盘中,以及从第一存储器中读取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根据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对计算部件进行配置。BMC在拷贝和配置完成情况下,将磁盘设置为首个启动设备,并进行重启;处理器系统从磁盘中进行重启,重启后根据磁盘中存储的所述计算部件的驱动包对所述计算部件进行驱动。
S502、BMC从第二存储器中读取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根据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对计算部件进行配置。
具体的,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表示计算主板更换前服务器中的计算部件的配置信息,例如计算部件为网卡的情况下,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MAC地址、IP地址、WWN、WWPN和UUID中的一种或多种。BMC从第二存储器中读取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根据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在计算部件上恢复原有的配置。
S503、BMC将第一存储器设置为首个启动设备,并进行重启。
具体的,第一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器,第一存储器包括但不限于ROM、EPROM、EEPROM或Flash Memory。其中,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存储器可以位于存储组件中,处理器系统与第一存储器连接。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存储器位于服务器的外部,位于服务器管理的管理服务器的内部,处理器系统与第一存储器连接。BMC将第一存储器设置为首个启动设备(First Boot Device),首个启动设备表示服务器在启动时首先访问的存储设备。
S504、处理器系统从第一存储器中重启,重启后从第一存储器中读取计算部件的驱动包,将计算部件的驱动包拷贝至磁盘中。
具体的,处理器系统从第一存储器中重启,第一存储器中存储有精简的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处理器系统运行该精简的操作系统中的管理软件,在操作系统的环境下管理软件从第一存储器中读取计算部件的驱动包,将计算部件的驱动包拷贝至磁盘中,再完成对计算部件的驱动包的拷贝操作后,处理器系统向BMC发送拷贝完成消息。
S505、BMC在拷贝完成的情况下,将磁盘设置为首个启动设备,并进行重启。
具体的,BMC在确定计算组件的驱动包拷贝完成的情况下,将磁盘设置为首个启动设备,在磁盘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将活动分区的磁盘设置为首个启动设备,设置完成后进行重启。
S506、处理器系统从磁盘中进行重启,重启后根据磁盘中存储的计算部件的驱动包对计算部件进行驱动。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储组件没有发生更换,因此磁盘中存储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处理器从磁盘中重启后,运行磁盘中的操作系统,此时的操作系统为服务器安装的具有完成功能的操作系统,处理器系统从磁盘中搜索计算部件的驱动包,根据计算部件的驱动包对计算部件进行驱动。
上述实施例,服务器的计算部件发生更换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存储器中的驱动包对计算组件进行驱动,以及根据第二存储器中预先存储的备份配置信息对服务器进行配置,使服务器自动恢复正常状态,不需要重新安装操作系统,以及迅速恢复配置信息,实现计算组件的即插即用,减少服务器升级的维护时间和降低维护难度。
参见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管理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
S601、BMC上电启动。
具体的,BMC用于监控和管理服务器上各个硬件,BMC可使用IPMI接口以带外方式与各个硬件进行通信,不需要使用操作系统。BMC在上电启动后执行S602。
S602、BMC判断计算主板是否发生更换。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服务器包括计算组件和存储组件,计算组件包括BMC、处理器系统、计算部件、计算主板和第一连接器。处理器系统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组成的处理器网络,每个处理器可以为单核处理器或多个处理器,任意两个处理器可通过QPI通道或HT通道进行通信。计算部件为执行某种指定任务的硬件,计算部件包括但不限于网卡、MEZZ卡、声卡、显卡或其他类型的部件。第一连接器为一种具有拔插功能的连接件,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相互匹配,使得计算组件和存储组件能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计算组件中,处理器系统分别为BMC、计算部件中,处理器系统分别与BMC、计算部件和第一连接器连接,连接总线包括但不限于PCIE总线、USB总线、SATA总线或SAS总线,计算主板为计算组件中各个部件的载体,处理器系统、BMC、计算部件和第一连接器都可以设置在计算主板上,第一连接器设置在计算主板上。
存储组件包括磁盘、第二存储器和第二连接器,磁盘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磁盘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SSD或HDD,多个磁盘可以软件方式组成RAID。第二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器,包括但不限于ROM、PROM、EPROM、EEPROM或Flash Memory,第二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主板备份身份信息、计算部件备份身份信息、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存储器中还存储有精简的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只保留基本功能,具有体积小和占用资源少的特点,该操作系统包括但不限于Lin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Windoes PE操作系统或其他操作系统。第二连接器为一种具有拔插功能的连接件,第二连接器和第一连接器相互匹配。例如: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为USB连接器SATA连接器、PCIE连接器或其他类型的连接器,本实施例不作限制。在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对接的情况下,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对应的引脚会接触而连通,BMC通过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与第二存储器连接,处理器系统通过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与磁盘连接。
BMC判断计算主板是否发生更换的方法可以为:BMC获取计算主板的身份信息,以及从第二存储器中获取计算主板备份身份信息,比较计算主板的身份信息和计算主板备份身份信息是否相同,若相同,确定计算主板没有发生更换,执行S603;若不相同,确定计算主板发生更换,执行S604。
需要说明的是,BMC确定计算主板发生更换的情况下,根据计算主板的身份信息更新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主板备份身份信息,将计算主板的身份信息覆盖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主板备份身份信息。
S603、处理器系统从磁盘中启动。
具体的,计算主板没有发生更换,计算主板为计算组件中各个部件的载体,服务器的默认的首个启动设备为磁盘,处理器系统从磁盘中启动,磁盘中存储有操作系统和各个部件的配置信息,服务器正常运行。
S604、BMC判断计算部件是否发生更新。
具体的,BMC判断计算部件是否发生更新的方法可以是:BMC获取计算部件的身份信息,以及从第二存储器中获取计算部件备份身份信息,比较计算部件的身份信息和计算部件身份信息,若不相同,确定计算部件发生更新,执行S608;若相同,确定计算部件没有发生更新,执行S605。
需要说明的是,BMC确定计算部件发生更新的情况下,获取计算部件的身份信息,根据计算部件的身份信息更新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部件备份身份信息,将计算部件的身份信息覆盖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部件备份身份信息。
S605、BMC识别计算部件是否支持带外配置。
具体的,计算组件中预先存储有身份信息和状态标志位的映射关系,身份信息表示计算部件的身份信息,状态标志位表示是否支持带外配置,例如:0表示不支持带外配置,1表示支持带外配置,计算组件获取计算部件的身份信息,根据该映射关系查询对应的状态标志位确定是否支持带外配置。若为是,执行S606,否则执行S605。
S606、BMC从第二存储器中读取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根据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对计算部件进行配置。
具体的,BMC从第二存储器中读取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根据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对计算部件进行配置。BMC可检测首个启动设备是否为磁盘,若为否,将首个启动设备设备设置为磁盘,若为是,执行S607。
S607、处理器系统从磁盘启动。
具体的,存储组件没有发生更新,磁盘中存储有操作系统,处理器系统从磁盘启动后运行操作系统,由于计算部件的身份信息没有变,因此磁盘中存储的更换前的计算部件的驱动包仍然有效,处理器系统根据原有的驱动包对计算部件进行驱动。
S608、BMC识别计算部件是否支持带外配置。
具体过程参照S605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若为是执行S609。
S609、BMC从第二存储器中读取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根据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对计算部件进行配置。例如,计算部件为网卡的情况下,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MAC地址、IP地址、UUID、WWN和WWPN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计算主板的配置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BMC根据变更后的配置信息更新所述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主板备份配置信息;
在所述计算部件的配置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BMC根据变更后的配置信息更新所述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
S610、BMC将第一存储器设置为首个启动设备,并重启。
具体的,第一存储器可位于服务器的计算部件中,也可以位于服务器外的管理服务器中。
S611、处理器系统从第一存储器中读取计算部件的驱动包,将计算部件的驱动包拷贝至磁盘中。
具体的,处理器系统从第一存储器中重启,第一存储器中存储有精简的操作系统,处理器系统运行该精简的操作系统,在操作系统的环境下从第一存储器中读取计算部件的驱动包,将计算部件的驱动包拷贝至磁盘中,再完成对计算部件的驱动包的拷贝操作后,处理器系统向BMC发送通知消息。
S612、处理器系统通知BMC完成拷贝和配置操作。
具体的,处理器系统确定完成计算部件的驱动包的拷贝操作,以及BMC对计算部件的配置操作后,向BMC发送通知消息。
S613、BMC将磁盘设置为首个启动设备,并进行重启。
具体的,BMC接收到处理器系统发送的通知消息确定计算组件的驱动包拷贝完成,以及完成对计算部件的配置,将磁盘设置为首个启动设备,在磁盘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将活动分区的磁盘设置为首个启动设备,设置完成后进行重启。
S614、处理器系统从磁盘中启动,根据计算部件的驱动包对计算部件进行驱动。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储组件没有发生更换,因此磁盘中存储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处理器从磁盘中启动后,运行磁盘中的操作系统,此时的操作系统为服务器安装的具有完成功能的操作系统,处理器系统从磁盘中搜索计算部件的驱动包,根据计算部件的驱动包对计算部件进行驱动。
S615、BMC从第二存储器中读取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将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存放到第一存储器中。
具体的,在S5608的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BMC从第二存储器中读取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将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存放到第一存储器中。
S616、BMC将第一存储器设置为首个启动设备,并重启。
S617、处理器系统从第一存储器中读取计算部件的驱动包和计算部件备份信息,将计算部件的驱动包拷贝至磁盘中,根据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对计算部件进行配置。
具体的,处理器系统从第一存储器中进行重启,第一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部件的驱动包、精简的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重启后运行精简的操作系统上的管理软件,管理软件从第一存储器中读取所述计算部件的驱动包,将计算部件的驱动包拷贝至磁盘中,以及从第一存储器中读取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根据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对计算部件进行配置。
S618、处理器系统通知BMC完成拷贝和配置操作。
S619、BMC将磁盘设置为首个启动设备,并进行重启。
S620、处理器系统从磁盘中启动,根据计算部件的驱动包对计算部件进行驱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S604的判断结构为是的情况下,不需要识别计算部件是否支持带外配置,直接执行S615~S620。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磁盘还存储有RAID配置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处理器系统从所述磁盘中读取所述RAID配置信息,根据所述RAID配置信息对所述磁盘进行配置。
具体的,存储组件中的磁盘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磁盘通过软件方式组成RAID,处理器系统在确定计算主板发生更换的情况下,读取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RAID配置信息,根据RAID配置信息对磁盘进行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存储组件还包括RAID卡,所述RAID卡与所述磁盘连接,RAID卡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器和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处理器系统连接;
所述服务器管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处理器系统从所述RAID卡中读取RAID配置信息,根据所述RAID配置信息对所述磁盘进行配置。
具体的,存储组件中的磁盘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磁盘通过硬件方式组成RAID,处理器系统在确定计算主板发生更换的情况下,读取RAID卡中存储的RAID配置信息,根据RAID配置信息对磁盘进行配置。
综上所述,服务器的计算部件发生更换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存储器中的驱动包对计算组件进行驱动,以及根据第二存储器中预先存储的备份配置信息对服务器进行配置,使服务器自动恢复正常状态,不需要重新安装操作系统,以及迅速恢复配置信息,实现计算组件的即插即用,减少服务器升级的维护时间和降低维护难度。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实施例仅揭露了本发明中可选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组件和存储组件,所述计算组件包括基板管理控制器BMC、处理器系统、计算主板、计算部件和第一连接器,所述BMC、所述处理器系统、所述计算部件和所述第一连接器设置在所述计算主板上,所述处理器系统分别与所述BMC、所述计算部件和所述第一连接器连接;所述存储组件包括磁盘、第二存储器、存储主板和第二连接器,所述磁盘、所述第二存储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设置在所述存储主板上,所述磁盘和所述第二存储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连接,所述第二存储器存储有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所述计算备份配置信息用于恢复所述计算部件的配置参数,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相互匹配;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对接的情况下,所述BMC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二存储器连接,所述处理器系统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磁盘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BMC,用于在所述计算部件发生更换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存储器中存放的所述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恢复所述计算部件的配置参数;
所述处理器系统,用于将预设的第一存储器中存放的所述计算部件的驱动包拷贝至所述磁盘中,拷贝完成后从所述磁盘中进行启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系统,用于在所述计算部件发生更换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存储器中存放的所述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恢复所述计算部件的配置参数,将预设的第一存储器中存放的所述计算部件的驱动包拷贝至所述磁盘中,拷贝完成后从所述磁盘启动。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系统执行所述将预设的第一存储器中存放的所述计算部件的驱动包拷贝至所述磁盘中包括:
从所述第一存储器中进行启动,启动后从所述第一存储器中读取所述计算部件的驱动包,将所述计算部件的驱动包拷贝至所述磁盘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组件还包括所述第一存储器,所述计算组件的驱动包用于对所述计算组件进行驱动,所述BMC与所述第一存储器连接,所述处理器系统与所述第一存储器连接;或
所述第一存储器位于与所述服务器关联的管理服务器中,所述BMC与所述第一存储器连接,所述处理器系统与所述第一存储器连接。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存储器还存储有计算部件备份身份信息;
所述BMC用于:
获取所述计算部件的身份信息,以及从所述第二存储器中获取所述计算部件备份身份信息;
比较所述计算部件的身份信息和所述计算部件备份身份信息是否相同;
若为否,确定所述计算部件发生更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BMC还用于:
在所述计算部件发生更新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计算部件的身份信息更新所述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部件备份身份信息。
8.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BMC还用于:
在所述计算部件的配置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根据变更后的配置信息更新所述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
9.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组件还包括RAID卡,所述RAID卡设置在所述存储主板上,所述处理器系统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RAID卡连接;
所述处理器系统还用于:
从所述RAID卡中读取RAID配置信息,根据所述RAID配置信息对所述磁盘进行配置。
10.一种服务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管理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计算组件和存储组件,所述计算组件包括BMC、处理器系统、计算主板、计算部件和第一连接器,所述BMC、所述处理器系统、所述计算部件和所述第一连接器设置在所述计算主板上,所述处理器系统分别与所述BMC、所述计算部件和所述第一连接器连接;所述存储组件包括磁盘、存储主板、第二存储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所述磁盘、所述第二存储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设置在所述存储主板上,所述磁盘和所述第二存储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连接,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所述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用于恢复所述计算部件的配置参数,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相互匹配;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对接的情况下,所述BMC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二存储器连接,所述处理器系统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磁盘连接;
所述服务器管理方法包括:
在所述计算部件发生更换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存储器中存放的所述计算备份配置信息恢复所述计算部件的配置参数,以及根据预设的第一存储器中存放的所述计算部件的驱动包对所述计算部件进行驱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计算部件发生更换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存储器中存放的所述计算备份配置信息恢复所述计算部件的配置参数,以及根据预设的第一存储器中存放的所述计算部件的驱动包对所述计算部件进行驱动包括:
在所述计算部件发生更换的情况下,所述BMC根据所述第二存储器中存放的所述计算备份配置信息恢复所述计算部件的配置参数;
所述处理器系统根据所述第一存储器中存放的所述计算部件的驱动包对所述计算部件进行驱动。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计算部件发生更换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存储器中存放的所述计算备份配置信息恢复所述计算部件的配置参数,以及根据预设的第一存储器中存放的所述计算部件的驱动包对所述计算部件进行驱动包括:
所述处理器系统在所述计算部件发生更换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存储器中存放的所述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恢复所述计算部件的配置参数,将预设的第一存储器中存放的所述计算部件的驱动包拷贝至所述磁盘中,拷贝完成后从所述磁盘启动。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预设的第一存储器中存放的所述计算部件的驱动包拷贝至所述磁盘中包括:
从所述第一存储器中进行启动,启动后从所述第一存储器中读取所述计算部件的驱动包,将所述计算部件的驱动包拷贝至所述磁盘中。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存储器位于所述计算组件中,所述BMC与所述第一存储器连接,所述处理器系统与所述第一存储器连接;或
所述第一存储器位于与所述服务器关联的管理服务器中,所述BMC与所述第一存储器连接,所述处理器系统与所述第一存储器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0-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存储器中还存储有计算主板备份配置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BMC从所述第二存储器中读取所述计算主板备份配置信息,根据所述计算主板备份配置信息对所述计算主板进行配置。
16.如权利要求10-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存储器还存储有计算部件备份身份信息;
所述BMC执行所述判断所述计算部件是否发生更新包括:
所述BMC获取所述计算部件的身份信息,以及从所述第二存储器中获取所述计算部件备份身份信息;
比较所述计算部件的身份信息和所述计算部件备份身份信息是否相同;
若为否,确定所述计算部件发生更新。
17.如权利要求10-16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计算部件发生更新的情况下,所述BMC根据所述计算部件的身份信息更新所述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部件备份身份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0-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计算部件的配置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下,所述BMC根据变更后的配置信息更新所述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部件备份配置信息。
CN201680033973.2A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服务器管理方法和服务器 Active CN1079801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83673.6A CN112732289A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服务器管理方法和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113901 WO2018120200A1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服务器管理方法和服务器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83673.6A Division CN112732289A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服务器管理方法和服务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80119A true CN107980119A (zh) 2018-05-01
CN107980119B CN107980119B (zh) 2021-01-05

Family

ID=6200522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33973.2A Active CN107980119B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服务器管理方法和服务器
CN202011583673.6A Pending CN112732289A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服务器管理方法和服务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83673.6A Pending CN112732289A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服务器管理方法和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30082B2 (zh)
EP (1) EP3367206B1 (zh)
CN (2) CN107980119B (zh)
WO (1) WO201812020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0103A (zh) * 2018-06-29 2018-11-30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服务器的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165026A (zh) * 2018-08-07 2019-01-08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驱动安装方法和装置
CN109976789A (zh) * 2019-03-29 2019-07-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数据更新方法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7289B (zh) * 2018-08-15 2022-02-22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系统及管理双基板管理控制器的方法
CN110413394A (zh) * 2019-07-29 2019-11-05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bmc任务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16934B (zh) * 2019-10-09 2022-07-26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7149229B (zh) * 2023-10-27 2024-03-12 江苏华鲲振宇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服务器管理软件自动还原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94094Y (zh) * 2008-04-17 2009-02-11 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模块化多串口无风扇特种计算机
US20130205063A1 (en) * 2012-02-03 2013-08-08 Weijia Zha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ut-of-band backup and restore of hardware profile information
US20140207988A1 (en) * 2013-01-24 2014-07-24 Allen C. Wyn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e smi memory services
US20150347153A1 (en) * 2014-04-29 2015-12-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management controller and method of configuration file backup and recovery
CN105892368A (zh) * 2016-05-20 2016-08-24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镇江供电公司 配电自动化终端维护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63029A1 (zh) * 2011-10-28 2012-1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启动恢复的方法和装置
EP2810174A4 (en) * 2012-01-30 2015-10-07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ESTABLISHING CONNECTIVITY OF MODULAR N UDS IN A PRE-PRIMING ENVIRONMENT
TWI512603B (zh) * 2013-08-23 2015-12-11 Ibm 電子裝置及其資料回置方法
CN104461386A (zh) * 2014-12-01 2015-03-25 北京同有飞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龙芯处理器的双控磁盘阵列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94094Y (zh) * 2008-04-17 2009-02-11 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模块化多串口无风扇特种计算机
US20130205063A1 (en) * 2012-02-03 2013-08-08 Weijia Zha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ut-of-band backup and restore of hardware profile information
US20140207988A1 (en) * 2013-01-24 2014-07-24 Allen C. Wyn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e smi memory services
US20150347153A1 (en) * 2014-04-29 2015-12-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management controller and method of configuration file backup and recovery
CN105892368A (zh) * 2016-05-20 2016-08-24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镇江供电公司 配电自动化终端维护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0103A (zh) * 2018-06-29 2018-11-30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服务器的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165026A (zh) * 2018-08-07 2019-01-08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驱动安装方法和装置
CN109976789A (zh) * 2019-03-29 2019-07-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数据更新方法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80119B (zh) 2021-01-05
EP3367206A1 (en) 2018-08-29
US20180188969A1 (en) 2018-07-05
EP3367206A4 (en) 2018-12-05
US10430082B2 (en) 2019-10-01
WO2018120200A1 (zh) 2018-07-05
CN112732289A (zh) 2021-04-30
EP3367206B1 (en) 2019-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80119A (zh) 一种服务器管理方法和服务器
US11997094B2 (en) Automatically deploy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system and method
US8640118B2 (en) Managing firmware on a system board
US7069349B2 (en) IPMI dual-domain controller
JP5640154B2 (ja) デバイスハードウェアエージェント
US7313685B2 (en) Unattended BIOS recovery
CN107818021A (zh) 使用bmc作为代理nvmeof发现控制器向主机提供nvm子系统的方法
US10540501B2 (en) Recovering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from a secure boot authentication failure
US20030163753A1 (en) Automatic BIOS recovery in a multi-node computer system
US20190042753A1 (en) Validating an image using an embedded hash in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CN105052111A (zh) 跨群集边界的服务迁移
US10664164B2 (en) Hard disk system operation method, storage system, and processor
US20180349604A1 (en) Detecting runtime tampering of uefi images in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US20110125939A1 (en) Function expansion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CN106528226B (zh) 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及装置
US1110022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recover FPGA firmware over a sideband interface
CN113626183A (zh) 一种基于超融合基础架构的集群构建方法和装置
US8700832B1 (en) Automated addition of file based hardware and file based access services in a data storage system
US11687253B2 (en) Configuration of a computational drive
US20210019221A1 (en) Recovering local storage in computing systems
US20200293336A1 (en) Server and method of replacing a server in a network
US2024010384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channel rebootless firmware updates
US2024010384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orting rebootless firmware updates
AU2018379088B2 (en) Automatically deploy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system and method
CN117971117A (zh) 一种计算设备及信息交互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7

Address after: 450046 Floor 9, building 1, Zhengshang Boya Plaza, Longzihu wisdom Island, Zhengdong New Area,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per fu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