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79120A - 一种快速充电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速充电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79120A
CN107979120A CN201610932574.1A CN201610932574A CN107979120A CN 107979120 A CN107979120 A CN 107979120A CN 201610932574 A CN201610932574 A CN 201610932574A CN 107979120 A CN107979120 A CN 1079791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module
triode
auxiliary
auxiliary charging
main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3257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承文
张绍磊
杨姜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93257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79120A/zh
Publication of CN1079791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791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01M10/443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 H02J7/0091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7/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2207/4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dapted for charging from various sources, e.g. AC, DC or multivolta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充电方法及装置,涉及移动通信领域,该快速充电方法包括:在确定主充电模块正在充电,并且满足预先设定的快速充电条件时,启动至少一个辅助充电模块,与主充电模块共同进行充电。本发明由于通过至少一个辅助充电模块与主充电模块共同进行充电,所以提高了充电效率,实现了快速充电,同时,没有对诸充电模块的充电芯片进行修改,所以改造成本和器件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一种快速充电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充电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信息行业的不断发展,移动终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越来越多。在大屏,高性能处理器以及GPU等性能的不断提升,对于电池的容量和充电速度要求,用户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而在市场不断扩大的同时,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如何提升终端的充电速度,且不带来过高的成本,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一般手机快速充电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方法:
一种是采用增加充电线数量和电池连接器接口的PIN脚数目,减小充电线路的阻抗,实现低压大电流充电;
另一种是采用提升充电器的输出电压,在电流不变的情况下,进入充电芯片的功率增加,从而实现充电芯片输出的电流的增加,提高充电速度。
这两种方式均需要对充电芯片进行修改,增加额外器件,进而会带来成本的明显增加。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快速充电方法及装置。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快速充电方法,包括:
确定主充电模块正在充电,并且满足预先设定的快速充电条件;
启动至少一个辅助充电模块,与所述主充电模块共同进行充电。
可选的,所述满足预先设定的快速充电条件,具体包括:
主充电模块进行恒流充电;或者
主充电模块进行恒流充电,且设备功耗低于设定值或者处于待机状态;或者
主充电模块进行恒流充电,且接收到进行快速充电的用户指示。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
确定设备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关闭辅助充电模块或者降低辅助充电模块的充电电流。
可选的,所述主充电模块和所述辅助充电模块分离设置在设备的不同位置。
可选的,所述辅助充电模块由经过主充电模块的芯片保护后的输出电压供电。
可选的,所述辅助充电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其中:
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连接控制端,通过第二电阻接地,通过第三电阻连接输入端;
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并通过第四电阻连接输入端;
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五电阻连接输入端;
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输出端。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快速充电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主充电模块正在充电,并且满足预先设定的快速充电条件;
控制单元,用于启动至少一个辅助充电模块,与所述主充电模块共同进行充电。
可选的,所述满足预先设定的快速充电条件,具体包括:
主充电模块进行恒流充电;或者
主充电模块进行恒流充电,且设备功耗低于设定值或者处于待机状态;或者
主充电模块进行恒流充电,且接收到进行快速充电的用户指示。
可选的,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
确定设备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关闭辅助充电模块或者降低辅助充电模块的充电电流。
可选的,所述主充电模块和所述辅助充电模块分离设置在设备的不同位置。
可选的,所述辅助充电模块由经过主充电模块的芯片保护后的输出电压供电。
可选的,所述辅助充电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其中:
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连接控制端,通过第二电阻接地,通过第三电阻连接输入端;
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并通过第四电阻连接输入端;
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五电阻连接输入端;
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输出端。
依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快速充电装置,包括主充电模块、至少一个辅助充电模块和处理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主充电模块正在充电并且满足预先设定的快速充电条件时启动所述辅助充电模块,由所述辅助充电模块与所述主充电模块共同进行充电。
可选的,所述主充电模块和所述辅助充电模块分离设置在设备的不同位置。
可选的,所述辅助充电模块由经过主充电模块的芯片保护后的输出电压供电。
可选的,所述辅助充电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其中:
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连接控制端,通过第二电阻接地,通过第三电阻连接输入端;
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并通过第四电阻连接输入端;
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五电阻连接输入端;
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输出端。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在确定主充电模块正在充电,并且满足预先设定的快速充电条件时,启动至少一个辅助充电模块,与主充电模块共同进行充电。由于通过至少一个辅助充电模块与主充电模块共同进行充电,所以提高了充电效率,实现了快速充电,同时,没有对诸充电模块的充电芯片进行修改,所以改造成本和器件成本也较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快速充电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辅助充电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较具体的快速充电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快速充电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快速充电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快速充电方法,包括:
步骤S101、确定主充电模块正在充电,并且满足预先设定的快速充电条件;
步骤S102、启动至少一个辅助充电模块,与主充电模块共同进行充电。
由于在主充电模块正在充电,并且满足预先设定的快速充电条件时,通过至少一个辅助充电模块与主充电模块共同进行充电,提高了充电效率,实现了快速充电,同时,没有对诸充电模块的充电芯片进行修改,所以改造成本和器件成本也较低。
其中,根据具体情况,满足预先设定的快速充电条件,包括但不限于为:
主充电模块进行恒流充电;或者,主充电模块进行恒流充电,且设备功耗低于设定值或者处于待机状态;或者,主充电模块进行恒流充电,且接收到进行快速充电的用户指示。
一般情况下,主充电模块有三种充电模式,当电池处于过放状态,电压较低时,通过预充模式充电,预充模式中,充电电流在100mA左右,此时要避免充电电流过大损坏电芯,当电池电压达到设定值时,例如,该设定值可以设定为3.4V,进行恒流充电,此时,可以增大充电电流,提高充电效率,当电池电压达到充电限制电压时,进行恒压充电。
通常,在主充电模块进行恒流充电,且设备功耗低于设定值或者处于待机状态时,进行辅助充电,从而避免设备温度过高。或者,可以在主充电模块进行恒流充电,且接收到进行快速充电的用户指示时,进行辅助充电,从而满足用户需要进行快速充电的需求。
具体的,是否启动辅助充电模块进行辅助充电,可以参考表1。
表1启动辅助充电状态表
其中,0表示不进行辅助充电,1表示启动辅助充电。
当设备中有多个辅助充电模块时,启动的辅助充电模块数量可以根据用户的设置来确定,也可以根据设备温度或设备的功耗状态确定启动多少个辅助充电模块进行辅助充电。
进一步,为防止充电时设备温度过高,可以在充电过程中实时监控设备温度,当确定设备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关闭辅助充电模块或者降低辅助充电模块的充电电流,当设备中有多个辅助充电模块时,可以逐个关闭辅助充电模块或降低辅助充电模块的充电电流,在每次关闭辅助充电模块或降低辅助充电模块的充电电流后,等待设定时间,例如5分钟,再检测设备温度是否下降到设定温度以下,如果没有下降到设定温度以下,则继续关闭辅助充电模块或降低辅助充电模块的充电电流。
由于大电流充电会带来功耗的大幅增加,引起设备外壳温度急剧上升,所以可以在充电时监控系统的状态,一般只在低功耗或者待机下进行辅助充电,避免温度明显上升。同时,监测电池充电情况,当电池电压达到恒压充电时,则停止辅助充电模块。
进一步,可以将主充电模块和辅助充电模块分离设置在设备的不同位置,从而避免充电时集中散发热量,造成外壳温度过高。
辅助充电模块可以进一步由经过主充电模块的芯片保护后的输出电压供电,从而对辅助充电模块进行启动保护,避免启动时产生瞬时高压,损坏辅助充电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辅助充电模块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
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其中:
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控制端CTRL,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输入端VIN;
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
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并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输入端VIN;
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第五电阻R5连接输入端;
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输出端VBAT。
其中,VIN连接经主充电模块的芯片保护的电压输出端,VBAT连接电池,当启动辅助充电时,CTRL为高电平,Q1导通,Q1集电极拉低,Q2导通,则VIN通过Q2给电池供电,通过电阻R5控制充电电流的大小。
在本发明一个较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快速充电方法包括:
步骤S301、确定主充电模块正在充电;
步骤S302、判断主充电模块是否处于恒流充电状态,如果是,执行步骤S303,否则,重复执行步骤S302;
步骤S303、判断设备是否处于低功耗状态或待机状态,如果是,执行步骤S305,否则执行步骤S304;
步骤S304、判断是否接收到进行快速充电的用户指示,如果是,执行步骤S305,否则执行步骤S302;
步骤S305、启动至少一个辅助充电模块,与主充电模块共同进行充电;
步骤S306、监测设备温度和电池电压,判断设备温度是否高于设定温度或者电池电压是否达到充电限制电压,如果是,执行步骤S307,否则,重复执行步骤S306;
步骤S307、关闭辅助充电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快速充电装置,如图4所示,包括:
确定单元401,用于确定主充电模块正在充电,并且满足预先设定的快速充电条件;
控制单元402,用于启动至少一个辅助充电模块,与主充电模块共同进行充电。
该装置可以具体为设备中的处理器。
其中,满足预先设定的快速充电条件,具体包括:
主充电模块进行恒流充电;或者
主充电模块进行恒流充电,且设备功耗低于设定值或者处于待机状态;或者
主充电模块进行恒流充电,且接收到进行快速充电的用户指示。
进一步,为防止充电时设备温度过高,控制单元402还用于:
确定设备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关闭辅助充电模块或者降低辅助充电模块的充电电流。
进一步,可以将主充电模块和辅助充电模块分离设置在设备的不同位置,从而避免充电时集中散发热量,造成外壳温度过高。
较佳的,辅助充电模块由经过主充电模块的芯片保护后的输出电压供电,从而对辅助充电模块进行启动保护,避免启动时产生瞬时高压,损坏辅助充电模块。
进一步,辅助充电模块的结构可以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
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其中:
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控制端CTRL,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输入端VIN;
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
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并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输入端VIN;
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第五电阻R5连接输入端;
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输出端VBAT。
其中,VIN链接接主充电模块的芯片保护的电压输出端,VBAT连接电池,当启动辅助充电时,CTRL为高电平,Q1导通,Q1集电极拉低,Q2导通,则VIN通过Q2给电池供电,通过电阻R5控制充电电流的大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快速充电装置,如图5所示,包括主充电模块501、至少一个辅助充电模块502和处理器503,其中:
处理器503,用于在主充电模块501正在充电并且满足预先设定的快速充电条件时启动辅助充电模块502,由辅助充电模块502与主充电模块501共同进行充电。
进一步,为防止充电时集中散发热量,造成外壳温度过高,可以将主充电模块501和辅助充电模块502分离设置在设备的不同位置。
进一步,辅助充电模块502可以由经过主充电模块501的芯片保护后的输出电压供电,从而对辅助充电模块502进行启动保护,避免启动时产生瞬时高压,损坏辅助充电模块502。
该实施例中的辅助充电模块502的具体结构,可以如图2所示,包括:
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其中:
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控制端CTRL,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输入端VIN;
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
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并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输入端VIN;
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第五电阻R5连接输入端;
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输出端VBAT。
其中,VIN链接接主充电模块的芯片保护的电压输出端,VBAT连接电池,当启动辅助充电时,CTRL为高电平,Q1导通,Q1集电极拉低,Q2导通,则VIN通过Q2给电池供电,通过电阻R5控制充电电流的大小。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快速充电方法和装置,在确定主充电模块正在充电,并且满足预先设定的快速充电条件时,启动至少一个辅助充电模块,与主充电模块共同进行充电。由于通过至少一个辅助充电模块与主充电模块共同进行充电,所以提高了充电效率,实现了快速充电,同时,没有对诸充电模块的充电芯片进行修改,所以改造成本和器件成本也较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快速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主充电模块正在充电,并且满足预先设定的快速充电条件;
启动至少一个辅助充电模块,与所述主充电模块共同进行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满足预先设定的快速充电条件,具体包括:
主充电模块进行恒流充电;或者
主充电模块进行恒流充电,且设备功耗低于设定值或者处于待机状态;或者
主充电模块进行恒流充电,且接收到进行快速充电的用户指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设备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关闭辅助充电模块或者降低辅助充电模块的充电电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充电模块和所述辅助充电模块分离设置在设备的不同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充电模块由经过主充电模块的芯片保护后的输出电压供电。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充电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其中:
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连接控制端,通过第二电阻接地,通过第三电阻连接输入端;
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并通过第四电阻连接输入端;
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五电阻连接输入端;
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输出端。
7.一种快速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主充电模块正在充电,并且满足预先设定的快速充电条件;
控制单元,用于启动至少一个辅助充电模块,与所述主充电模块共同进行充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满足预先设定的快速充电条件,具体包括:
主充电模块进行恒流充电;或者
主充电模块进行恒流充电,且设备功耗低于设定值或者处于待机状态;或者
主充电模块进行恒流充电,且接收到进行快速充电的用户指示。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
确定设备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关闭辅助充电模块或者降低辅助充电模块的充电电流。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充电模块和所述辅助充电模块分离设置在设备的不同位置。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充电模块由经过主充电模块的芯片保护后的输出电压供电。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充电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其中:
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连接控制端,通过第二电阻接地,通过第三电阻连接输入端;
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并通过第四电阻连接输入端;
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五电阻连接输入端;
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输出端。
13.一种快速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充电模块、至少一个辅助充电模块和处理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主充电模块正在充电并且满足预先设定的快速充电条件时启动所述辅助充电模块,由所述辅助充电模块与所述主充电模块共同进行充电。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充电模块和所述辅助充电模块分离设置在设备的不同位置。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充电模块由经过主充电模块的芯片保护后的输出电压供电。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充电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其中:
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连接控制端,通过第二电阻接地,通过第三电阻连接输入端;
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并通过第四电阻连接输入端;
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五电阻连接输入端;
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输出端。
CN201610932574.1A 2016-10-25 2016-10-25 一种快速充电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79791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32574.1A CN107979120A (zh) 2016-10-25 2016-10-25 一种快速充电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32574.1A CN107979120A (zh) 2016-10-25 2016-10-25 一种快速充电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79120A true CN107979120A (zh) 2018-05-01

Family

ID=62004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32574.1A Pending CN107979120A (zh) 2016-10-25 2016-10-25 一种快速充电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7912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8889A (zh) * 2019-03-08 2020-09-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充电芯片的充电效率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6283A (zh) * 2007-07-25 2008-01-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为便携式手持设备的电池充电的方法
CN101662162A (zh) * 2009-01-23 2010-03-03 深圳市福嘉太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手持电子装置的扩流快速充电电路
CN101938160A (zh) * 2010-09-08 2011-01-05 山东申普汽车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车用动力电池组无损伤快速充电器及充电控制方法
CN102130476A (zh) * 2010-01-18 2011-07-20 上海果壳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动态切换的电子设备快速充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2694403A (zh) * 2012-05-30 2012-09-26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充电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3516033A (zh) * 2012-06-15 2014-01-15 江苏金鼎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极性转换充电功能的快速充电电路
CN104269585A (zh) * 2014-10-17 2015-01-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4410116A (zh) * 2014-11-18 2015-03-11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快速充电装置和快速充电方法
CN104602332A (zh) * 2013-10-31 2015-05-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射功率控制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4810875A (zh) * 2014-01-28 2015-07-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模式切换电路和方法
CN105762865A (zh) * 2016-02-29 2016-07-1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装置及充电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6283A (zh) * 2007-07-25 2008-01-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为便携式手持设备的电池充电的方法
CN101662162A (zh) * 2009-01-23 2010-03-03 深圳市福嘉太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手持电子装置的扩流快速充电电路
CN102130476A (zh) * 2010-01-18 2011-07-20 上海果壳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动态切换的电子设备快速充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1938160A (zh) * 2010-09-08 2011-01-05 山东申普汽车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车用动力电池组无损伤快速充电器及充电控制方法
CN102694403A (zh) * 2012-05-30 2012-09-26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充电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3516033A (zh) * 2012-06-15 2014-01-15 江苏金鼎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极性转换充电功能的快速充电电路
CN104602332A (zh) * 2013-10-31 2015-05-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射功率控制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4810875A (zh) * 2014-01-28 2015-07-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模式切换电路和方法
CN104269585A (zh) * 2014-10-17 2015-01-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4410116A (zh) * 2014-11-18 2015-03-11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快速充电装置和快速充电方法
CN105762865A (zh) * 2016-02-29 2016-07-1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装置及充电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8889A (zh) * 2019-03-08 2020-09-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充电芯片的充电效率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90112U (zh) 充电设备
CN201813422U (zh) 一种自动调节充电方式的移动终端及充电芯片
CN205311917U (zh) 一种无人机自动充电装置及无人机
CN105119339A (zh) 一种基于智能产品的供电系统及其供电方法
CN101976744A (zh) 二次电池的充电和放电方法
CN106026265A (zh) 一种充电方法、装置和智能终端
CN201717658U (zh) 一种手机电源电路
CN103905645B (zh) 移动终端及其关机方法
CN107979120A (zh) 一种快速充电方法及装置
CN206332464U (zh) 一种锂电池充电管理电路
CN103066673A (zh) 充电电池户外恒流充电器
CN103094937B (zh) 一种智能充电电路及灯具
CN210608619U (zh) 快速充电移动电源及适配器
CN205489592U (zh) 一种用于移动电源放电的qc2.0协议电路
CN204794222U (zh) 一种充电设备的充电控制装置
CN106849332A (zh) 不间断电源的充电控制方法
CN203193323U (zh) 一种可对外充电的手机
CN103280850A (zh) 一种具有充电宝和多用途led功能的驱动电路
CN206658069U (zh) 充电塔
CN202142299U (zh) 一种便携式dvd播放机电源管理ic及dvd播放机
CN206506338U (zh) 直流等压恒流充电ups保护电路
CN205863987U (zh) 一种将充电器转换为移动电源的控制装置
CN202856744U (zh) 带电源输出接口的测试维护装置
CN205901384U (zh) 一种充电宝电源及与其相匹配的充电器
CN204858597U (zh) 多功能干电池充电器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