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69165A - 快速接入电信隧道克隆 - Google Patents

快速接入电信隧道克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69165A
CN107969165A CN201780002465.2A CN201780002465A CN107969165A CN 107969165 A CN107969165 A CN 107969165A CN 201780002465 A CN201780002465 A CN 201780002465A CN 107969165 A CN107969165 A CN 1079691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clone
main
server
telecommunication se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246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69165B (zh
Inventor
R·赫雷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 filed Critical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9691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691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691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691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04L47/12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by diverting traffic away from congested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80Responding to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H04L69/169Special adaptations of TCP, UDP or IP for interworking of IP based networks with othe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212/00Encapsulation of pack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006Networks other than PSTN/ISDN providing telephone service, e.g.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including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with a packet-switched transport lay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系统使用第一套接字在隧道客户端与隧道服务器之间建立主隧道,该主隧道包括对应的隧道标识符和互联网协议(“IP”)地址。该系统在电信会话期间使封装的媒体穿越主隧道,并且然后确定对于电信会话需要克隆隧道。该系统使用已经被标记为克隆隧道备选的第二套接字在隧道客户端与隧道服务器之间建立克隆隧道,其中该克隆隧道包括主隧道的对应的隧道标识符和IP地址。该系统然后在电信会话期间使封装的媒体穿越克隆隧道而非主隧道。

Description

快速接入电信隧道克隆
技术领域
一个实施例一般涉及通信网络,并且具体地涉及通信网络上的隧道内封装的媒体的传输。
背景技术
许多企业环境已经利用使用互联网协议(“IP”)的电话服务(通常被称为IP语音(“VoIP”)或IP电话)取代了其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电话服务。由于IP电话使用IP网络作为其骨干网,因此它可以提供诸如视频会议、呼叫记录和呼叫转移的高级功能。
最近,移动数据订户的增长基础、互联网接入的广泛可用性以及在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二者中的高带宽可用性已经导致了经由互联网接入的高级服务(被称为越顶(“OTT”)服务)的普及。这已经使得有竞争力的服务提供商供应OTT服务,并且因此在他们实现这些新服务时面临对应的挑战。
发明内容
一个实施例是一种使用第一套接字在隧道客户端与隧道服务器之间建立主隧道的系统,该主隧道包括对应的隧道标识符和互联网协议(“IP”)地址。该系统在电信会话期间使封装的媒体穿越主隧道,并且然后确定对于电信会话需要克隆隧道。该系统使用已经被标记为克隆隧道备选的第二套接字在隧道客户端与隧道服务器之间建立克隆隧道,其中该克隆隧道包括主隧道的对应的隧道标识符和IP地址。该系统然后在电信会话期间使封装的媒体穿越克隆隧道而非主隧道。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和/或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交互的网络元件的网络的概况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计算机服务器/系统的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封装媒体业务的隧道服务控制功能隧道配置中的示例协议层。
图4包括诸如本文参照图1所描述的与应用进行通信的隧道客户端以及与服务提供商网络进行通信的隧道服务器的网络元件。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当创建用于传输封装的媒体业务的克隆隧道时图2的快速接入隧道克隆模块和/或图1的隧道客户端和隧道服务器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个实施例针对封装的媒体或信令业务建立主电信隧道。在电信会话(例如,语音呼叫)期间,在检测到降低的质量或出于任何其他原因时,建立具有与主隧道相同IP地址的第二“克隆”隧道,该第二“克隆”隧道可以使用与主隧道不同的传输层并且可以连接到与主隧道不同的服务器。然后业务被移动到第二克隆隧道。
图1是包括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和/或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交互的网络元件的网络100的概况图。网络100包括通过互联网协议(“IP”)网络114与服务提供商网络/骨干网122执行实时通信(“RTC”)的用户设备(“UE”)102。在RTC中,用户立即或有不显著的延迟交换信息。针对RTC的示例应用包括语音和/或语音呼叫、应用流、软电话和远程桌面应用。UE 102可以是由终端用户使用的用于通信的任何装置,诸如智能电话、膝上型计算机、平板电脑、电视等。
在执行RTC中,UE 102与服务提供商网络122中的相应的服务器124、125(可以包括附加的服务器,未示出)传送信令和媒体业务。信令业务可以根据诸如会话初始协议(“SIP”)的应用层协议进行传送。SIP被配置为独立于底层传输层。因此,SIP可以运行在诸如传输控制协议(如例如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征求修正意见书(“RFC”)793和RFC675中所描述的“TCP”)、用户数据报协议(如例如IETF RFC 768中所描述的“UDP”)等不同的传输协议上。
网络100还包括隧道服务器116,该隧道服务器116与UE 102内的隧道客户端106一起提供用于建立和管理用于根据如例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技术报告(“TR”)33.830V0.5.0中所描述的隧道服务控制功能(“TSCF”)标准(其公开通过引用全文并入本文)来执行RTC的一个或多个隧道的功能。在一个实施例中,隧道客户端106和隧道服务器116建立符合TSCF隧道管理(例如,如例如3GPP 33.830V0.5.0所定义的隧道初始化、维护、终止等)的主TSCF隧道108,并且TSCF隧道传输协议被支持用于隧道客户端106与隧道服务器116之间的TSCF隧道108的协商,并且随后建立第二克隆TSCF隧道109,如下面进一步描述的。
TSCF标准提供用于建立用于执行RTC的受管理的隧道的客户端侧和服务器侧网络元件(例如,图1中的隧道客户端106和隧道服务器116)。它还提供两种类型的外部层隧道传输:经由TCP或传输层安全(“TLS”)的基于流的外部层隧道传输以及经由UDP或数据报传输层安全(“DTLS”)的基于数据报的外部层隧道传输。
TLS是如例如在IETF RFC 2246、RFC 4346、RFC 5246和/或RFC 6176中提供的密码协议。DTLS是为数据报协议提供通信隐私的协议。TCP和TLS提供内部层业务的可靠的、有序的和错误检查的递送,但是引入了对经历损伤的通信网络上的RTC应用有害的不期望的延迟。另一方面,UDP和DTLS不保证可靠的递送,因此最小化延迟并且是RTC所期望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IP网络114可以是限制性网络,因为它可以包括允许仅特定传输协议的业务(例如,仅TCP、仅UDP等)的安全装置(例如,防火墙、代理等)。因此,隧道客户端106和隧道服务器116可以建立和管理TSCF隧道108、109,使得UE102可以使用TSCF隧道108、109来穿越这种安全装置并且连接到隧道服务器116以到达服务提供商网络122中的服务器124、125。
TSCF标准还提供用于在隧道客户端106与隧道服务器116之间交换配置信息的控制消息。根据TSCF标准,控制消息是“请求/响应”类型的,并且针对请求的控制消息响应包括对应的答复或指示为何不能由接收端接受请求的错误代码。TSCF控制消息使用类型长度值(“TLV”)编码。TLV是唯一类型和对应值的可变长度级联。
每个TSCF控制消息在起始处包括控制消息(“CM”)标头,包括标识标头的版本和指示TSCF隧道的外部传输协议的“CM_Version”字段、标识消息是否为控制消息的“CM_Indication”字段、保留用于将来使用的“Reserved”字段、标识控制消息的类型(例如,它是请求还是响应,对应的功能等)的“CM_Type”字段、指示在对应的控制消息中的标头之后或附加的TLV的数量的“TLV_Count”字段、包括由隧道服务器116分配以唯一标识TSCF隧道108(和随后的克隆隧道)的隧道会话标识符(“ID”)或(“TID”)的“Tunnel Session ID”(“TSID”)字段、以及如例如3GPP TR 33.830V0.5.0中所描述的随每个消息递增的“Sequence”字段。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建立主TSCF隧道108,隧道客户端106向隧道服务器116发送“配置请求”消息以获得针对TSCF隧道108的配置信息。在“配置请求”消息中,TSID标头字段比特被设置为1(即,FFFF…)。作为响应,隧道服务器116向TSCF隧道分配TSID并且将“配置响应”消息发送回隧道客户端106。“配置响应”消息包括由隧道服务器116向TSCF隧道108分配的TSID。隧道客户端106与隧道服务器116之间的后续消息包括在它们的标头中的这一分配的TSID。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控制消息在隧道客户端106与隧道服务器116之间传送并且不包括期望的TSID,则丢弃控制消息并且终止对应的TSCF隧道。可替代地,在一个实施例中,隧道客户端106可以向隧道服务器116发送“配置释放请求”消息以终止TSCF隧道。响应于这种“配置释放请求”消息,隧道服务器116向隧道客户端106发送“配置释放响应”消息。这时,TSCF隧道108被终止。
在一个实施例中,UE 102执行可以作为依赖于诸如由来自Oracle Corp的隧道会话管理(“TSM”)解决方案提供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DK”)的库的基于SIP的RTC应用的应用104。TSM解决方案采用可以使用SDK开发的使用会话边界控制器(“SBC”)和诸如应用104的客户端应用的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客户端应用通过互联网启动与服务提供商的安全通信会话。在网络边缘的(例如,由隧道服务器116实现的)会话边界控制器在将安全业务传递到服务提供商网络122的服务核心之前终止并且控制隧道。在一个实施例中,SDK由客户端快速隧道克隆模块118和/或服务器快速隧道克隆模块120实现。
SDK通常提供超出“标准”TSCF API的附加的API以便实现本文所公开的功能。一个实施例提供支持应用编程接口(“API”)使得应用104可以启用快速隧道克隆功能的TSCFSDK。TSCF SDK提供可以用于使用tsc_sendto和tsc_recvfrom函数分别发送和接收封装的媒体的类似伯克利软件套件(“BSD”)的套接字API。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计算机服务器/系统(即,系统10)的框图。系统10可以用于根据需要实现图1中示出的任何网络元件,以便实现下面详细公开的发明的实施例的任何功能。虽然被示为单个系统,系统10的功能可以被实现为分布式系统。进一步地,本文所公开的功能可以在通过网络可以耦合在一起的分离的服务器或装置上实现。进一步地,可以不包括系统10的一个或多个组件。例如,对于图1的隧道服务器116的功能,系统10可以是通常不需要图2中示出的显示器24或一个或多个其他组件的服务器。
系统10包括总线12或用于传送信息的其他通信机构以及耦合到总线12用于处理信息的处理器22。处理器22可以是任何类型的通用或专用处理器。系统10还包括用于存储将由处理器22执行的指令和信息的存储器14。存储器14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诸如磁盘或光盘的静态存储器或任何其他类型的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任何组合。系统10还包括诸如网络接口卡的通信装置20以提供接入到网络。因此,用户可以与系统10直接对接,或通过网络远程或任何其他方法对接。
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可以由处理器22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并且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以及通信介质。通信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构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它数据,并且包括任何信息传递介质。
处理器22可以进一步经由总线12耦合到诸如液晶显示器(“LCD”)的显示器24。键盘26和诸如计算机鼠标的光标控制装置28可以进一步耦合到总线12,以使用户能够在需要的基础上与系统10对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存储器14存储当由处理器22执行时提供功能的软件模块。模块包括为系统10提供操作系统功能的操作系统15。模块还包括快速接入隧道克隆模块16用于创建用于传输封装的媒体业务的克隆隧道以及本文所公开的所有其他功能。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快速接入隧道克隆模块16可以结合图2的一个或多个剩余元件来实现图1的隧道服务器116或隧道客户端106。系统10可以是较大系统的一部分,诸如来自Oracle Corp的“Acme Packet 6300”会话边界控制器的添加功能。因此,系统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附加功能模块18以包括附加功能。数据库17耦合到总线12以为快速接入隧道克隆模块16和附加功能模块18提供中心式存储。
在隧道配置中,通常根据实时传输协议(如例如在IETF RFC 3550中提供的“RTP”)来传送封装(即,在包/帧中)的媒体。在TSCF隧道配置中,RTC(例如,语音、视频等)可以经受两级传输:一个通常根据TCP/TLS在外部隧道层,并且另一个通常根据UDP在内部隧道层。图3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封装媒体业务的TSCF隧道配置300中的示例协议层。在TSCF隧道配置300中,在应用层根据RTP传送压缩媒体(例如,语音、视频等),并且在内部网络层的内部IP内经由内部传输层的内部UDP传输。内部层在外部传输层的外部TCP/TLS内,而外部传输层在外部网络层的外部IP内。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大多数IP网络阻塞不基于流的任何外部业务,所以在TSCF隧道108的外部传输层处使用TCP/TLS来保证递送。
为了支持低延迟和业务的可靠递送,在某些情况下,期望动态地切换与给定内部套接字相关联的数据的路径和/或传输类型。例如,有时需要基于内部套接字TCP的信令业务跟随与基于内部套接字TCP的即时消息业务不同的路径。诸如动态数据报隧道(“DDT”)的为TSCF提供的已知解决方案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原因有两个:(1)它们仅用于媒体;以及(2)它们仅依赖于数据报传输。
再次参照图1,为了提供低延迟和可靠的防火墙穿越以及前向纠错(“FEC”)的机制,可能需要建立或“克隆”一个或多个附加隧道(例如,克隆隧道109),该附加隧道依赖于不同的传输层和路径分集,携带与主隧道(例如,主隧道108)相同的内部IP地址。为了使丢包和延迟最小化,需要尽可能快地建立克隆隧道,并且同时能够根据应用104的需要以高效的方式路由业务。因此,实施例包括用于基于传输和路由要求的动态主隧道克隆的透明机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将新套接字选项添加到“tsc_setsockopt”API以允许应用104借助于一个或多个克隆隧道109启用新的传输。在一个实施例中,克隆隧道具有与主隧道108的内部IP地址相同并且在套接字绑定时创建的内部IP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建立新的TSCF CM配置请求参数以启用克隆隧道创建。如果无法建立克隆隧道或者直到建立克隆隧道,则属于其相关联的套接字的所有业务将穿越主隧道108。进一步地,服务器116和客户端106通过其相关联的克隆隧道来路由属于特定套接字的业务。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旦由应用104移除克隆隧道109的相关联的套接字,由基础结构终止克隆隧道109。如果主隧道108被移除,则克隆隧道109被终止。
图4是用于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快速接入隧道克隆的包括图1的应用104、隧道客户端106与隧道服务器116之间交换的消息的序列的示例消息序列图400。图4包括诸如本文参照图1所描述的与应用104进行通信的隧道客户端106以及与服务提供商网络122进行通信的隧道服务器116的网络元件。
响应于来自应用104的隧道创建请求401,通过执行“tsc_ctrl_new_tunnel”API来建立TSCF隧道108(即,“主”隧道)。内部地,隧道客户端106在402处生成隧道配置请求CM,由隧道服务器116用具有对应的TID和IP地址的隧道配置响应CM在403处响应该隧道配置请求CM。
应用104然后通过在420处执行tsc_socket API以及在421处执行tsc_bind API来创建并绑定套接字#1(即,第一套接字)。
应用104然后在422和423处调用tsc_sendto API以在主隧道108上使用套接字#1在404、405处发送两个帧(1和2)。
在424处,应用104通过执行tsc_socket API来创建套接字#2(即,第二套接字),并且然后在425处通过执行tsc_setsockopt API,将套接字#2标记为用于在克隆隧道中传输的备选。应用104可以创建套接字#2,并且基于许多可能的因素确定需要克隆隧道,包括确定使用主隧道108的现有电信会话(例如,电话呼叫)的质量已经充分劣化。例如,使用丢包、抖动等的测量可以确定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使用在隧道服务器处环回的探测包由TSCF基础结构获得的中间意见分数(“MOS”)值来测量电信会话的劣化。该机制测量延迟,抖动和丢包以计算随后向应用104报告的质量分数。然后应用104可以使用克隆隧道以改善通信。
在426处,应用104通过调用tsc_bind API来绑定套接字#2。内部地,隧道客户端106通过在407处生成隧道配置请求CM来建立克隆隧道109,该隧道配置请求CM包括由隧道服务器116在410处用隧道配置响应CM来响应的克隆请求。所建立的克隆隧道具有与402、403处建立的主要隧道相同的对应的TID和内部IP地址。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不使用TSCF服务消息的情况下建立克隆隧道。TSCF服务消息是一种用于一旦建立了隧道就启用服务的控制消息(“CM”)。
应用104然后在427和428处调用tsc_sendto API以在411、413处在克隆隧道109上使用套接字#2发送两个帧(3和4)。该帧可以去往与主隧道中的帧相同的服务提供商网络122中的相同服务器(例如,服务器124)或者可以去往与主隧道中的帧不同的服务器(例如,主隧道108帧去往服务器124,并且克隆隧道109帧去往服务器125)。
在429处,应用104在429处通过执行tsc_close API来关闭套接字#2。内部地,隧道客户端106在415处生成隧道配置释放请求CM,由隧道服务器116在417处用隧道配置释放响应CM来响应该隧道配置释放请求CM。
作为图4的功能的结果,实施例允许依赖于诸如流或数据报的任何传输类型并且可以接入作为服务提供商网络122的一部分或位于其他地方的任何预配置的服务器的无限数量的克隆隧道的创建。因此,实施例允许动态地改变路径,同时保持诸如主隧道108的内部IP地址的内部层参数。
一个实施例通过扩展TSCF以包括用于指示新隧道是在配置请求CM的TID中指示的主隧道的克隆的“克隆”TLV值(即,在图4的407处)来支持快速接入隧道克隆。
下面表1提供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用于提供快速接入隧道克隆功能的示例TSCFTLV。
表1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给定套接字要在克隆隧道上运行业务,则客户端应用104使用tsc_setsockopt API设置正确的选项(即,在图4的425处),如以下伪代码所示:
int transport=TSC_NEW_TRANSPORT_UDP;
int result=tsc_setsockopt(socket,SOL_SOCKET,SO_TSC_NEW_TRANSPORT,
(char*)&transport,sizeof(int));
其中根据一个实施例中的以下可能的定义,以上“transport”变量指示克隆隧道109的期望传输类型,其中传输类型为UDP或TCP。
#define TSC_NEW_TRANSPORT_UDP 0
#define TSC_NEW_TRANSPORT_TCP 1
如果“tsc_setsockopt”返回-1,则没有正确设置选项。如果它返回0,则设置正确,但是直到克隆隧道被协商为止功能是未激活的。新的通知“tsc_notification_new_transport”可以用于通知客户端关于这一激活。以下伪代码示出通知如何被启用以及通知回调函数的样子:
“tsc_notification_enable”中的第四个NULL参数是在回调时可以在“tsc_notification_data”结构中恢复的不透明/私有数据指针。
使用诸如来自Oracle Corp的Acme Packet 6300的SBC来实现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包括包含关键字“cloned_tunnels”的参数“assigned-services”的配置对象“tscf-interface”。下面表2提供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tscf-interface配置对象的示例。
表2
以下功能提供了用于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提供快速接入隧道克隆的示例接口配置。
以下是用于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提供快速接入隧道克隆的功能的示例可扩展标记语言(“XML”)。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当创建用于传输封装的媒体业务的克隆隧道时图2的快速接入隧道克隆模块16和/或图1的隧道客户端106和隧道服务器116的流程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图5的流程图的功能由存储在存储器或其他计算机可读或有形介质中的软件来实现,并且由处理器来执行。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硬件(例如,通过使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或硬件和软件的任何组合来执行该功能。
在502处,对于电信会话,使用第一套接字在隧道客户端106与隧道服务器116之间建立主隧道。在一个实施例中,主隧道是具有对应的隧道ID和IP地址的基于TSCF的隧道。
在504处,封装的媒体穿越主隧道。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诸如信令业务的其他类型的数据可以穿越主隧道。
在506处,应用104确定需要克隆隧道。例如,涉及504的封装的媒体的会话质量的测量可以移动到预定阈值以下(例如,语音呼叫已经劣化,并且作为结果克隆隧道在语音呼叫的中间被建立)。隧道服务器116或隧道客户端106还可以通过从应用104接收该确定来确定是否需要克隆隧道。
在508处,使用已经被标记为克隆隧道备选的第二套接字在隧道客户端106与隧道服务器116之间建立克隆隧道。在一个实施例中,克隆隧道是具有与502的主隧道相同的对应的隧道ID和IP地址的基于TSCF的隧道。克隆隧道可以具有与主隧道不同的传输层(例如,UDP而非TCP),并且帧中的数据可以去往与主隧道不同的服务提供商网络的服务器。例如,每个隧道(例如,主隧道108和克隆隧道109)可以在将信息在网络中向下传播到非隧道侧的两个不同的接口(例如,隧道服务器124、125)处终止。由于每个隧道服务器与不同的接口相关联,因此它们也与具有不同损伤的不同网络相关联。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不使用TSCF服务消息的情况下,克隆隧道被建立。在一个实施例中,首先确定不同的第二服务器,并且然后选择对应的第二套接字。在一个实施例中,克隆隧道具有主隧道的相同内部层和不同的外部层。例如,运行UDP业务的两个应用套接字#1和#2可以在两个不同的隧道上传输。套接字#1的业务可以在TCP传输隧道中,并且套接字2的业务可以在UDP传输隧道中。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套接字#1具有以下四层:外部IP+外部TCP+内部IP+内部UDP,并且套接字#2具有以下四层:外部IP+外部UDP+内部IP+内部UDP。
在510处,对于电信会话,附加的封装的媒体穿越克隆隧道而非主隧道。
如所公开的,对于电信会话,使用第一套接字来建立主隧道。在会话期间的某些点由于例如质量下降时,使用对克隆隧道做标记的第二套接字建立克隆隧道。克隆隧道具有与主隧道相同的隧道ID和IP地址。克隆隧道然后用于代替主隧道传输封装的媒体。
本文具体示出和/或描述了几个实施例。然而,将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预期范围的情况下,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修改和变化由以上教导涵盖并且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在电信会话期间传送封装的媒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使用第一套接字在隧道客户端与隧道服务器之间建立主隧道,所述主隧道包括对应的隧道标识符和互联网协议(IP)地址;
在所述电信会话期间使所述封装的媒体穿越所述主隧道;
确定对于所述电信会话需要克隆隧道;
使用已经被标记为克隆隧道备选的第二套接字在所述隧道客户端与所述隧道服务器之间建立克隆隧道,其中所述克隆隧道包括所述主隧道的对应的隧道标识符和IP地址;以及
在所述电信会话期间使所述封装的媒体穿越所述克隆隧道而非所述主隧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隧道服务控制功能(TSCF)标准来建立所述主隧道和所述克隆隧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主隧道在与第一服务器相关联的第一接口处终止,并且所述克隆隧道在与不同于所述第一服务器的第二服务器相关联的第二接口处终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没有使用TSCF服务消息的情况下建立所述克隆隧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主隧道和所述克隆隧道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传输或用户数据报协议(UDP)传输中的一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主隧道和所述克隆隧道包括相同的内部层和不同的外部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信令业务穿越所述克隆隧道而非所述主隧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对于所述电信会话需要所述克隆隧道包括:确定所述电信会话的质量劣化的水平。
9.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具有存储在其上的指令,所述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在电信会话期间传送封装的媒体,所述传送包括:
使用第一套接字在隧道客户端与隧道服务器之间建立主隧道,所述主隧道包括对应的隧道标识符和互联网协议(IP)地址;
在所述电信会话期间使所述封装的媒体穿越所述主隧道;
确定对于所述电信会话需要克隆隧道;
使用已经被标记为克隆隧道备选的第二套接字在所述隧道客户端与所述隧道服务器之间建立克隆隧道,其中所述克隆隧道包括所述主隧道的对应的隧道标识符和IP地址;以及
在所述电信会话期间使所述封装的媒体穿越所述克隆隧道而非所述主隧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根据隧道服务控制功能(TSCF)标准来建立所述主隧道和所述克隆隧道。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主隧道在与第一服务器相关联的第一接口处终止,并且所述克隆隧道在与不同于所述第一服务器的第二服务器相关联的第二接口处终止。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在没有使用TSCF服务消息的情况下建立所述克隆隧道。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主隧道和所述克隆隧道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传输或用户数据报协议(UDP)传输中的一个。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主隧道和所述克隆隧道包括相同的内部层和不同的外部层。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传送还包括使信令业务穿越所述克隆隧道而非所述主隧道。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确定对于所述电信会话需要所述克隆隧道包括:确定所述电信会话的质量劣化的水平。
17.一种用户设备装置,包括:
应用;以及
隧道客户端;
所述隧道客户端被配置为使用第一套接字在隧道客户端与隧道服务器之间建立主隧道,所述主隧道包括对应的隧道标识符和互联网协议(IP)地址;
所述隧道客户端被配置为在所述电信会话期间使所述封装的媒体穿越所述主隧道;
所述应用被配置为确定对于所述电信会话需要克隆隧道;
所述隧道客户端被配置为使用已经被标记为克隆隧道备选的第二套接字在所述隧道客户端与所述隧道服务器之间建立克隆隧道,其中所述克隆隧道包括所述主隧道的对应的隧道标识符和IP地址;以及
所述隧道客户端被配置为在所述电信会话期间使所述封装的媒体穿越所述克隆隧道而非所述主隧道。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户设备装置,其中根据隧道服务控制功能(TSCF)标准来建立所述主隧道和所述克隆隧道。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户设备装置,其中所述主隧道在与第一服务器相关联的第一接口处终止,并且所述克隆隧道在与不同于所述第一服务器的第二服务器相关联的第二接口处终止。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户设备装置,其中在没有使用TSCF服务消息的情况下建立所述克隆隧道。
CN201780002465.2A 2016-08-19 2017-07-10 用于传送封装的媒体的方法、装置和介质 Active CN1079691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241,634 US10015097B2 (en) 2016-08-19 2016-08-19 Fast access telecommunication tunnel cloning
US15/241,634 2016-08-19
PCT/US2017/041306 WO2018034744A1 (en) 2016-08-19 2017-07-10 Fast access telecommunication tunnel cloni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69165A true CN107969165A (zh) 2018-04-27
CN107969165B CN107969165B (zh) 2020-10-23

Family

ID=59366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2465.2A Active CN107969165B (zh) 2016-08-19 2017-07-10 用于传送封装的媒体的方法、装置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015097B2 (zh)
EP (1) EP3501145B1 (zh)
JP (1) JP6990649B2 (zh)
CN (1) CN107969165B (zh)
WO (1) WO20180347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82254B2 (en) * 2018-08-07 2021-08-03 Dh2I Company User datagram protocol tunneling in distributed application instances
US20200092923A1 (en) * 2018-09-19 2020-03-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cast idle mode behavior and paging
US11575757B2 (en) 2019-06-17 2023-02-07 Dh2I Company Cloaked remote client access
US11082304B2 (en) * 2019-09-27 2021-08-03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providing a multi-tenant software-defined wide area network (SD-WAN) node
US11563802B2 (en) 2020-11-06 2023-01-24 Dh2I Compan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ierarchical failover groups
US11888823B2 (en) * 2021-04-15 2024-01-30 Blackberry Limited Secured in-tunnel messages and access control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41732A1 (en) * 2006-06-02 2010-09-23 Vida Software S.L. User Interfac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US20140282957A1 (en) * 2013-03-12 2014-09-18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Dtcp certificate authentication over tls protocol
US20150043350A1 (en) * 2012-03-14 2015-02-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providing a qos prioritized data traffic
CN105577417A (zh) * 2014-11-06 2016-05-1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vxlan网络的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5635076A (zh) * 2014-10-31 2016-06-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媒体传输方法和设备
US20160226815A1 (en) * 2015-01-30 2016-08-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in an ssl vp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64056B2 (en) * 2003-03-10 2010-02-16 Meetrix Corporation Media based collaboration using mixed-mode PSTN and internet networks
US9301191B2 (en) 2013-09-20 2016-03-29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Quality of service to over the top applications used with VPN
US8458353B2 (en) * 2009-08-13 2013-06-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nk aggregation in a heterogeneou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839384B1 (en) 2012-04-18 2018-10-24 Acme Packet, Inc. Redundancy for real time communications
US9781167B2 (en) 2013-06-21 2017-10-03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WebRTC data channel facilitating IMS support of RCS features
US9614890B2 (en) 2013-07-31 2017-04-04 Avaya Inc. Acquiring and correlating web real-time communications (WEBRTC) interactive flow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ed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US9241044B2 (en) * 2013-08-28 2016-01-19 Hola Networks,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internet communication by using intermediate nodes
EP2908491A1 (en) 2014-02-12 2015-08-19 HOB GmbH & Co. KG A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data under a tunnel protocol
US20160095042A1 (en) * 2014-09-30 2016-03-31 Alcatel-Lucent Usa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network based ip flow mobility without ue based signaling
US9444792B2 (en) 2014-10-21 2016-09-13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Dynamic tunnel for real time data commun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41732A1 (en) * 2006-06-02 2010-09-23 Vida Software S.L. User Interfac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US20150043350A1 (en) * 2012-03-14 2015-02-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providing a qos prioritized data traffic
US20140282957A1 (en) * 2013-03-12 2014-09-18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Dtcp certificate authentication over tls protocol
CN105635076A (zh) * 2014-10-31 2016-06-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媒体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5577417A (zh) * 2014-11-06 2016-05-1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vxlan网络的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US20160226815A1 (en) * 2015-01-30 2016-08-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in an ssl vp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528488A (ja) 2019-10-10
US10015097B2 (en) 2018-07-03
EP3501145B1 (en) 2020-06-03
WO2018034744A1 (en) 2018-02-22
US20180054388A1 (en) 2018-02-22
CN107969165B (zh) 2020-10-23
JP6990649B2 (ja) 2022-01-12
EP3501145A1 (en) 2019-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69165A (zh) 快速接入电信隧道克隆
US9609035B2 (en) Compressed headers for encapsulated real-time communications
CN109417548B (zh) 封装媒体流量在基于数据报的传输层上的高效传输
US10911413B2 (en) Encapsulating and tunneling WebRTC traffic
US10608985B2 (en) Multihoming for tunneled encapsulated media
US10142229B2 (en) Concealed datagram-based tunnel for real-time communications
US20230269279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015287B2 (en) Efficient tunneled streams for real-time communications
US2007005861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proxy mobile and network originated call sessions
WO2016169482A1 (zh) 报文发送方法、码流处理方法及装置
US9742587B2 (en) Negative acknowledgment of tunneled encapsulated media
EP2184902A2 (en) Implication of a Composite Endpoint in a Multimedia Call
US10148615B2 (en) Client side telecommunications tunnel persistence
US10334086B2 (en) Header redundancy removal for tunneled media traffic
US10263913B2 (en) Tunnel consolidation for real-time communications
US9614816B2 (en) Dynamic encryption for tunneled real-time communications
US9762412B2 (en) Redundant traffic encoding of encapsulated real time communications
US10158680B2 (en) Co-transported tunnels for encapsulated traffic
Navajas et al. Transport Area Working Group J. Saldana Internet-Draft University of Zaragoza Intended status: Best Current Practice D. Wing Expires: December 12, 2014 Cisco Systems
Navajas et al. Transport Area Working Group J. Saldana Internet-Draft University of Zaragoza Intended status: Best Current Practice D. Wing Expires: December 14, 2015 Cisco Systems
CN114640729A (zh)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rumal et al. Tunneling Compressed Multiplexed Traffic Flows (TCM-TF) Reference Model draft-saldana-tsvwg-tcmtf-06
Navajas et al. Tunneling Compressing and Multiplexing (TCM) Traffic Flows. Reference Model draft-saldana-tsvwg-tcmtf-08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