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68717A - 一种接口控制命令的处理方法及调制解调器 Modem 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口控制命令的处理方法及调制解调器 Modem 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68717A
CN107968717A CN201610910715.XA CN201610910715A CN107968717A CN 107968717 A CN107968717 A CN 107968717A CN 201610910715 A CN201610910715 A CN 201610910715A CN 107968717 A CN107968717 A CN 1079687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ders
order
modem
interface controller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1071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68717B (zh
Inventor
汤卫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91071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6871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7/105864 priority patent/WO201807264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9687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687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687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687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1/00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systems
    • H04M11/06Simultaneous speech and data transmission, e.g. telegraphic transmission over the same condu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口控制命令的处理方法及调制解调器Modem设备,其中,接口控制命令的处理方法包括:检测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是否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命令;在否时,将所述AT命令转换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待处理命令,并根据所述待处理命令进行响应处理。本发明提供的方案使得Modem设备ME,可以通用适配不同的终端设备,减少不必要的再开发过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Modem设备ME和终端设备TE适配的通用性差的问题,同时,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好的满足了客户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接口控制命令的处理方法及调制解调器Modem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接口控制命令的处理方法及调制解调器Modem设备。
背景技术
AT命令(Attention Command)是指终端设备(TE,Terminal Equipment)和Modem设备(ME,Modem Equipment)之间的接口控制命令,一般由TE向ME发起一个AT命令请求,ME将命令请求解析、执行后返回对该AT命令的响应。AT命令一般通过串口通讯来完成,一条AT命令的处理过程包括请求和响应,整个过程可以看作一次会话。
随着物联网的爆发式发展,市场上存在着多家芯片厂商,例如高通,联发科、海思、ZTE等。不同厂商的芯片在满足标准AT命令的同时,都会针对市场上一些非标准需求开发一些非标准AT命令,由于没有标准对其进行统一规定,为这些非标准需求而开发的非标准AT命令各个厂家又各不相同。
这样在用户使用时,就会出现问题,比如:用户的终端设备此前适配的是A公司的高通芯片的Modem,由于该芯片停产,A公司计划提供给客户新的MTK芯片的Modem,但是由于客户在测试该MTK芯片的Modem的过程中发现,采用MTK芯片的Modem的部分AT命令和此前高通芯片的Modem不通用,如果客户选择该MTK芯片的Modem,那么客户必须修改终端设备侧的代码。然而,该客户是医疗行业的厂商,所提及的终端设备已经过了医疗行业的相关认证,如果修改代码,则必须重新过该行业的相关认证,所需要承担的费用和时间是客户难以接受的。
具体如图1所示,现有终端设备TE通过USB接口和Modem设备ME连接,在Modem设备ME内部集成有芯片B,该芯片B内部有一个AT命令处理模块。终端设备TE和Modem设备ME的AT命令交互过程是,终端设备TE根据其内部逻辑需求,输出AT命令请求,该AT命令请求通过USB接口下发给Modem设备ME,Modem设备TE将该AT命令请求直接转发给芯片B内部的AT命令处理模块,芯片B内部的AT命令处理模块解析并且处理完该命令后,返回AT命令响应给Modem设备ME,Modem设备ME再将该AT命令响应通过USB接口返回给终端设备TE,终端设备TE接收到Modem设备ME的AT命令响应后,可以知道该AT命令的执行结果,进而根据其自身的逻辑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在现有方案下,一般情况,终端设备TE和集成了某芯片的Modem设备都需要进行一对一的适配,终端设备TE如果需要更换集成了其它芯片的Modem,则需要重新对新的Modem进行测试和对终端设备TE的代码进行修改。
由上可知,采用现有技术方案的Modem设备ME的应用场景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终端设备TE此前适配的是采用芯片A的Modem设备,有一些非标准需求的非标准AT命令是芯片A所特有的,当终端设备TE沿用原来的控制方法,发送这些非标准的AT命令给采用芯片B的Modem设备ME时,采用芯片B的Modem设备ME此时是无法识别和执行该命令的。如果需要适配,那么终端设备TE则必须修改代码,发送新的采用芯片B的Modem设备ME可以识别的AT命令。而有些时候,终端设备TE厂商,因为一些原因(如前所述的修改了代码需要重新过认证),是难以修改终端设备TE的代码的。
另外,修改Modem设备ME侧的代码,同样需要一些时间来处理,并且有时候软件版本已经封闭的情况下,再进行修改也是不容易的。也就是说,采用现有技术方案的Modem设备和终端设备TE适配的通用性比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口控制命令的处理方法及调制解调器Modem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Modem设备ME和终端设备TE适配的通用性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口控制命令的处理方法,应用于调制解调器Modem设备,所述处理方法包括:
检测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是否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命令;
在否时,将所述AT命令转换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待处理命令,并根据所述待处理命令进行响应处理。
可选的,所述检测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是否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命令的步骤包括:
检测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是否为通用AT命令;
当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为通用AT命令时,确定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命令;
当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为不通用的AT命令时检测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所指示调制解调器的芯片类型与Modem设备的芯片类型是否匹配;
当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所指示调制解调器的芯片类型,与Modem设备的芯片类型匹配时,确定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命令;
当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所指示调制解调器的芯片类型与Modem设备的芯片类型不匹配时,确定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为Modem设备不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命令。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AT命令转换为Modem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待处理命令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AT命令所指示调制解调器的芯片类型和Modem的芯片类型,将所述AT命令转换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待处理命令。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待处理命令进行响应处理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待处理命令的个数等于1时,直接根据所述待处理命令进行响应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响应给发送所述接口控制AT命令的终端设备;
在所述待处理命令的个数大于1时,逐一对所述待处理命令进行响应处理,且根据第N条待处理命令的响应结果对第N+1条待处理命令进行响应处理或结束操作;
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可选的,所述根据第N条待处理命令的响应结果对第N+1条待处理命令进行响应处理或结束操作的步骤包括:
在得到第N条待处理命令的处理结果为处理成功时,开始对第N+1条待处理命令进行响应处理,在得到所有的待处理命令的处理结果后,转换构建所述AT命令的处理结果,并将处理结果响应给发送所述接口控制AT命令的终端设备;
在得到第N条待处理命令的处理结果为处理失败时,结束操作,转换构建所述AT命令的处理结果,并将处理结果响应给发送所述接口控制AT命令的终端设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调制解调器Modem设备,所述Modem设备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是否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命令;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否时,将所述AT命令转换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待处理命令,并根据所述待处理命令进行响应处理。
可选的,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第一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是否为通用AT命令;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为通用AT命令时,确定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命令;
第二检测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为不通用的AT命令时,检测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所指示调制解调器的芯片类型与Modem设备的芯片类型是否匹配;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所指示调制解调器的芯片类型与Modem设备的芯片类型匹配时,确定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为Modem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命令;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所指示调制解调器的芯片类型与Modem设备的芯片类型不匹配时,确定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为Modem设备不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命令。
可选的,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AT命令所指示调制解调器的芯片类型和Modem设备的芯片类型,将所述AT命令转换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待处理命令。
可选的,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
第二处理子模块,用于在所述待处理命令的个数等于1时,直接根据所述待处理命令进行响应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响应给发送所述接口控制AT命令的终端设备;
第三处理子模块,用于在所述待处理命令的个数大于1时,逐一对所述待处理命令进行响应处理,且根据第N条待处理命令的响应结果对第N+1条待处理命令进行响应处理或结束操作;
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可选的,所述第三处理子模块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得到第N条待处理命令的处理结果为处理成功时,开始对第N+1条待处理命令进行响应处理,在得到所有的待处理命令的处理结果后,转换构建所述AT命令的处理结果,并将处理结果响应给发送所述接口控制AT命令的终端设备;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在得到第N条待处理命令的处理结果为处理失败时,结束操作,转换构建所述AT命令的处理结果,并将处理结果响应给发送所述接口控制AT命令的终端设备。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所述接口控制命令的处理方法通过检测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是否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命令;在否时,将所述AT命令转换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待处理命令,并根据所述待处理命令进行对应的响应处理;使得Modem设备ME,可以通用适配不同的终端设备,减少不必要的再开发过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Modem设备ME和终端设备TE适配的通用性差的问题,同时,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好的满足了客户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Modem设备ME与终端设备TE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接口控制命令的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Modem设备ME与终端设备TE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命令适配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命令适配模块内部的命令转换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Modem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技术中Modem设备ME和终端设备TE适配的通用性差的问题,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接口控制命令的处理方法,应用于调制解调器Modem设备,所述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21:检测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是否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命令;
步骤22:在否时,将所述AT命令转换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待处理命令,并根据所述待处理命令进行响应处理。
可以是根据命令转换表将所述AT命令转换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待处理命令。命令转换表可根据现有的各种芯片的命令集得到,在此不再详述。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所述接口控制命令的处理方法通过检测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是否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命令;在否时,将所述AT命令转换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待处理命令,并根据所述待处理命令进行对应的响应处理;使得Modem设备ME,可以通用适配不同的终端设备,减少不必要的再开发过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Modem设备ME和终端设备TE适配的通用性差的问题,同时,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好的满足了客户需求。
具体的,所述检测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是否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命令的步骤包括:检测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是否为通用AT命令;当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为通用AT命令时,确定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命令;当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为不通用的AT命令时,检测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所指示调制解调器的芯片类型,与Modem设备的芯片类型是否匹配;
当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所指示调制解调器的芯片类型与Modem设备的芯片类型匹配时,确定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命令;当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所指示调制解调器的芯片类型与Modem设备的芯片类型不匹配时,确定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为Modem设备不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命令。
其中,在AT命令为Modem设备不能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命令时,暗含着所述AT命令所指示调制解调器的芯片类型和Modem设备的芯片类型不匹配(不相同);所以,本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AT命令转换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待处理命令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AT命令所指示调制解调器的芯片类型和Modem设备的芯片类型,将所述AT命令转换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待处理命令。
考虑到实际应用中,相对应的不同芯片的AT命令个数可能不同,所以,本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待处理命令进行响应处理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待处理命令的个数等于1时,直接根据所述待处理命令进行响应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响应给发送所述接口控制AT命令的终端设备;
在所述待处理命令的个数大于1时,逐一对所述待处理命令进行响应处理,且根据第N条待处理命令的响应结果对第N+1条待处理命令进行响应处理或结束操作(在得到一个待处理命令的处理结果后,再开始对另一待处理命令进行响应处理);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具体的,所述根据第N条待处理命令的响应结果对第N+1条待处理命令进行响应处理或结束操作的步骤包括:在得到第N条待处理命令的处理结果为处理成功时,开始对第N+1条待处理命令进行响应处理,在得到所有的待处理命令的处理结果后,转换构建所述AT命令的处理结果,并将处理结果响应给发送所述接口控制AT命令的终端设备;
在得到第N条待处理命令的处理结果为处理失败时,结束操作,转换构建所述AT命令的处理结果,并将处理结果响应给发送所述接口控制AT命令的终端设备。
也就是,在处理过程中,不管所有的待处理命令有没有处理完毕,只要出现有的待处理命令的处理结果为处理失败时,就结束操作,转换构建AT命令的处理结果。
为了保证方案的完整性,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还包括:在是时,直接对所述AT命令进行对应的响应处理。
也就是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命令时,直接进行对应的响应处理。
考虑到可能会出现短时间内接收到过多的AT命令,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还包括:缓存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接口控制命令的处理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方案可通过如图3所示的Modem设备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Modem设备ME内部,新增一个命令适配模块;如图4所示,该命令适配模块的内部包括命令缓冲区,命令转换表和命令转换算法模块;其中命令转换算法模块是核心。
如图3所示,终端设备TE发送AT命令请求到USB接口,Modem设备ME从USB接口接收到AT命令请求A后,不直接发送给芯片B的命令处理模块,而是先发送给Modem设备ME的命令适配模块。命令适配模块将该AT命令请求A转换后形成新的AT命令请求B,并下发给芯片B的命令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待芯片B的命令处理模块处理结束后,将处理结果,也就是AT命令响应B返回给命令适配模块,命令适配模块再将该AT命令响应B转换成与AT命令请求A相适应的AT命令响应A,再返回到USB接口,最终终端设备TE收到AT命令响应A,从而获取到处理结果,再根据该处理结果,进行后续处理。
具体的,如图4所示,命令适配模块接收到AT命令请求A后,先缓存到命令缓冲区;命令转换算法模块依次从命令缓冲区获取AT命令请求,在获取到AT命令请求A后,根据内部算法处理结果,到命令转换表中去查询,获得相应的转换后的AT命令请求B,再将AT命令请求B输出。当收到AT命令响应B后,也是根据内部算法处理结果,到命令转换表中去查询,获得相应的转换后的AT命令响应A,再将该AT命令响应A发送到命令缓冲区,待最后返回给终端设备TE。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命令转换算法模块的处理流程包括:
步骤51:根据输入的AT命令请求A的名称,判断该AT命令请求A是否是通用的协议AT,若是,进入步骤52,若否,进入步骤53。
也就是判断该命令是通用的协议AT,还是非通用的芯片专用AT命令。
步骤52:该AT命令请求A不需要转换,直接下发给芯片B的命令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并在收到命令响应A(命令响应B与A等同,不需转换)后返回。
步骤53:获取该AT命令请求A所属的芯片A。
一般情况下,通过终端设备TE发的前几个AT命令请求就可以获知该终端设备TE下发的是属于哪个芯片的AT命令,例如设置终端设置进行启动的AT命令,一般各个芯片厂商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开始就可以判断出当前的终端设备TE的芯片类型了。后续的命令下发就不需要再进行重复判断。例如,该AT命令请求A属于芯片A的专用AT命令。
步骤54:获取当前Modem设备ME内部的芯片B。
步骤55:根据芯片A和芯片B判断AT命令请求A是否需要转换,若否(芯片A和芯片B实质是同一种芯片),进入步骤52;若是(芯片A和芯片B实质是不同类型的芯片),进入步骤56。
步骤56:查询命令转换表,将AT命令请求A转换为AT命令请求B后输出。
具体的,查询将芯片A转换为芯片B的AT命令请求转换表。
步骤57:判断AT命令请求B的个数是否为多个,若否,进入步骤58,若是,进入步骤510。
步骤58:AT命令请求B的个数为一个,下发给芯片B的命令处理模块进行处理。
步骤59:在收到命令响应B后,将命令响应B转换为命令响应A,返回给终端设备TE。
待芯片B返回处理结果,也就是命令响应B后,再次查询命令转换表,具体的是查询将芯片B转换为芯片A的AT命令响应转换表,这个查询返回的命令响应也是1个,例如是命令响应A;将该命令响应A发送到命令缓冲区;等待传输给终端设备TE。
步骤510:AT命令请求B的个数大于1,这里以2个为例,包括命令请求B1和命令请求B2;先下发命令请求B1。
步骤511:待芯片B返回命令响应B1后,判断命令响应B1是否为OK,若是,进入步骤513,若否,进入步骤512。
也就是,待芯片B返回命令响应B1后,先不进行查询和向终端设备TE返回的操作,而是根据命令响应B1的结果判断是否需要继续下发命令请求B2。如果命令响应B1返回错误,进入步骤512;如果命令响应B1返回正常,进入步骤513。
步骤512:根据命令响应B1进行命令转换表的查询和返回命令响应A的操作,不再进一步下发命令请求B2。
步骤513:继续下发命令请求B2。
步骤514:待收到命令响应B2后,根据命令响应B1和命令响应B2,进行命令转换表的查询和返回命令请求A的操作。
图5所示的命令转换算法仅需要处理一转一和一转多的AT命令转换,对于多对一的AT命令转换,本发明考虑到AT机制不允许连续下发AT命令,只有当前AT命令请求收到AT命令响应后,才可以下发新的AT命令请求,因此对于多对一的情况,逐一处理即可。
另外,上述提及的命令转换表可如下表所示,包含AT命令请求、终端设备TE芯片类型、Modem设备ME芯片类型、转换后的AT命令请求数目和转换后的AT命令请求等参数。该表的AT命令对应关系是根据对不同芯片的AT命令的具体功能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由于每个芯片的命令集是公知的,所以技术人员可根据所需自行获取,在此不再赘述。
下表以“+premode”和“+cops”这2个AT命令为例进行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口控制命令的处理方法进行具体应用举例说明。
举例一
假设,终端设备TE此前适配的是高通芯片的Modem设备ME,本次适配的依然是高通芯片的Modem设备ME:
终端设备TE下发AT命令请求A到USB接口;Modem设备ME从USB接口接收到AT命令请求A后,发送给命令适配模块;命令适配模块内的命令缓冲区先将该AT命令请求A缓存,待命令转换算法模块提取;命令转换算法模块提取后,判断该AT命令请求A属于高通芯片的AT命令请求或者通用AT命令请求;并且判断Modem设备ME内的芯片是高通芯片(可以将该Modem设备ME内的芯片类型预置在配置项中,读取该配置项即可判断芯片类型),因此不进行AT命令请求的转换,直接下发给芯片内的命令处理模块;
芯片内的命令处理模块执行结束后,返回AT命令响应A;命令转换算法模块收到AT命令响应A后,通过USB接口返回给终端设备TE;终端设备TE收到AT命令响应A后,该AT命令请求执行完毕。
其中,由于不同芯片在初始化阶段的AT命令一般是不同的,通过提取这些AT命令的名称即可判断出当前所适配的终端设备TE的芯片类型,并将终端设备TE的芯片类型记录在Modem设备ME中;
举例二
假如:终端设备TE此前适配的是高通芯片的Modem设备ME,本次适配的是MTK芯片的Modem设备ME,但是具体的下发的是通用的AT命令,则处理过程同举例一,在此不再复述。
举例三
假如:终端设备TE此前适配的是高通芯片的Modem设备ME,本次适配的是MTK芯片的Modem设备ME,具体的需要将高通芯片的1个AT命令转换为1个MTK芯片的AT命令,这里以高通芯片的AT命令+prefmode为例,该命令需要转换为MTK的AT命令+erat:
终端设备TE下发AT命令请求+premode到USB接口;Modem设备ME从USB接口接收到AT命令请求+prefmode后,发送给命令适配模块;命令适配模块内的命令缓冲区先将该AT命令请求+prefmode缓存,待命令转换算法模块提取;
命令转换算法模块提取后,根据该AT命令请求的名称prefmode,判断该AT命令请求+prefmode为属于高通芯片的AT命令请求;查询当前Modem设备ME的配置项,判断Modem设备ME内的芯片为MTK芯片,因此需要进行AT命令请求的转换,查询如上所示的命令转换表;
命令转换算法模块根据AT命令请求名称、终端设备TE芯片类型和Modem设备ME芯片类型,查询命令转换表可以得到转换后的AT命令请求+erat,并将+erat下发给芯片内的命令处理模块;
芯片内的命令处理模块执行结束后,返回AT命令响应OK;命令转换算法模块收到AT命令响应OK后,判断是否需要进行AT命令响应的转换,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不需要转换(只是涉及简单的响应,比如是否能够执行、通信等,OK是通用的,当涉及实质通信内容时,需要转换,因为可能各种芯片的参数不同);
命令转换算法模块将AT命令响应OK,通过USB接口返回给终端设备TE;终端设备TE收到AT命令响应OK后,该AT命令请求执行完毕。
举例四
假如:终端设备TE此前适配的是高通芯片的Modem设备ME,本次适配的是MTK芯片的Modem设备ME,具体的需要将高通芯片的1个AT命令转换为2个MTK芯片的AT命令,这里以高通芯片的AT命令+cops为例,该命令需要转换为MTK的+cops和+erat。该实例与上面实例的主要区别在于命令转换算法模块的处理:
终端设备TE下发AT命令请求+cops到USB接口;Modem设备ME从USB接口接收到AT命令请求+cops后,发送给命令适配模块;命令适配模块内的命令缓冲区先将该AT命令请求+cops缓存,待命令转换算法模块提取;
命令转换算法模块提取后,根据此前判断出的当前终端设备TE的芯片类型,判断该AT命令请求+cops是属于高通芯片的AT命令请求(由于不同芯片在初始化阶段的AT命令一般是不同的,通过提取这些AT命令的名称即可判断出当前所适配的终端设备TE的类型,并将终端设备TE的类型记录在Modem设备ME中);
查询当前Modem设备ME类型的配置项,判断Modem设备ME内的芯片是MTK芯片,因此需要进行AT命令请求的转换,查询如上所示的命令转换表;
命令转换算法模块根据AT命令请求名称、终端设备TE芯片类型和Modem设备ME芯片类型,查询命令转换表可以得到转换后的AT命令请求+cops和+erat,先将第1个转换后的AT命令请求+cops下发给芯片内的命令处理模块;
芯片内的命令处理模块执行结束后,返回AT命令响应OK;命令转换算法模块收到第1个AT命令响应OK后,进一步下发AT命令请求+erat给芯片内的命令处理模块(如果接收到的第1个AT命令响应是ERROR,那么不需要进一步下发AT命令请求+erat,而是直接将该ERROR返回给终端设备TE);
芯片内的命令处理模块执行结束后,返回AT命令响应OK;命令转换算法模块收到第2个AT命令响应OK后,判断是否需要进行AT命令响应的转换,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不需要转换(理由同举例三中的相关内容);
命令转换算法模块将AT命令响应OK,通过USB接口返回给终端设备TE;终端设备TE收到AT命令响应OK后,该AT命令请求执行完毕。
由上可知,本实施例的方案在现有Modem上提供一个AT命令的匹配转换方法,可以让客户在使用Modem的时候,忽视不同芯片所带来的控制方法的区别,最大程度的减小给客户带来的影响,从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灵活性。
综上所述,相对于现有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方案,可以使得Modem设备ME通用的适配不同的终端设备,减少不必要的再开发过程,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
比如:终端设备此前适配的是高通芯片的Modem设备ME,因此终端设备中的代码执行的有一部分是高通芯片的专用AT命令,现有技术方案下,如果要适配采用MTK芯片的Modem设备ME,那么要么修改终端设备代码,要么重新开发MTK芯片Modem设备ME的软件版本,而这些修改要么费事费力,要么是根本不可能被客户接收;
而采用本发明的方案,采用MTK芯片的Modem设备ME可以很容易的替换高通芯片的Modem设备ME,而不需要修改终端设备的代码,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满足客户需求。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调制解调器Modem设备,包括:
检测模块61,用于检测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是否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命令;
第一处理模块62,用于在否时,将所述AT命令转换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待处理命令,并根据所述待处理命令进行对应的响应处理。
可以是根据命令转换表将所述AT命令转换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待处理命令。命令转换表可根据现有的各种芯片的命令集得到,在此不再详述。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所述Modem设备通过检测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是否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命令;在否时,将所述AT命令转换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待处理命令,并根据所述待处理命令进行对应的响应处理;使得Modem设备ME,可以通用适配不同的终端设备,减少不必要的再开发过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Modem设备ME和终端设备TE适配的通用性差的问题,同时,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好的满足了客户需求。
具体的,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是否为通用AT命令;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为通用AT命令时,确定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命令;第二检测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为不通用的AT命令时,检测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所指示调制解调器的芯片类型与Modem设备的芯片类型是否匹配;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所指示调制解调器的芯片类型与Modem设备的芯片类型匹配时,确定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命令;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所指示调制解调器的芯片类型与Modem设备的芯片类型不匹配时,确定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为Modem设备不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命令。
其中,在AT命令转换为Modem设备不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命令时,暗含着所述AT命令所指示调制解调器的芯片类型和Modem设备的芯片类型不匹配(不相同);所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AT命令所指示调制解调器的芯片类型和Modem设备的芯片类型,将所述AT命令转换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待处理命令。
考虑到实际应用中,相对应的不同芯片的AT命令个数可能不同,所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第二处理子模块,用于在所述待处理命令的个数等于1时,直接根据所述待处理命令进行响应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响应给发送所述接口控制AT命令的终端设备;
第三处理子模块,用于在所述待处理命令的个数大于1时,逐一对所述待处理命令进行响应处理,且根据第N条待处理命令的响应结果对第N+1条待处理命令进行响应处理或结束操作(在得到一个待处理命令的处理结果后,再开始对另一待处理命令进行响应处理);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具体的,所述第三处理子模块包括: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得到第N条待处理命令的处理结果为处理成功时,开始对第N+1条待处理命令进行响应处理,在得到所有的待处理命令的处理结果后,转换构建所述AT命令的处理结果,并将处理结果响应给发送所述接口控制AT命令的终端设备;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在得到第N条待处理命令的处理结果为处理失败时,结束操作,转换构建所述AT命令的处理结果,并将处理结果响应给发送所述接口控制AT命令的终端设备。
也就是,在处理过程中,不管所有的待处理命令有没有处理完毕,只要出现有的待处理命令的处理结果为处理失败时,就结束操作,转换构建AT命令的处理结果。
为了保证方案的完整性,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还包括: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是时,直接对所述AT命令进行对应的响应处理。
也就是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命令时,直接进行对应的响应处理。
其中,上述接口控制命令的处理方法的所述实现实施例均适用于该Modem设备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此说明书中所描述的许多功能部件都被称为模块/子模块,以便更加特别地强调其实现方式的独立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模块/子模块可以用软件实现,以便由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执行。举例来说,一个标识的可执行代码模块可以包括计算机指令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或者逻辑块,举例来说,其可以被构建为对象、过程或函数。尽管如此,所标识模块的可执行代码无需物理地位于一起,而是可以包括存储在不同位里上的不同的指令,当这些指令逻辑上结合在一起时,其构成模块并且实现该模块的规定目的。
实际上,可执行代码模块可以是单条指令或者是许多条指令,并且甚至可以分布在多个不同的代码段上,分布在不同程序当中,以及跨越多个存储器设备分布。同样地,操作数据可以在模块内被识别,并且可以依照任何适当的形式实现并且被组织在任何适当类型的数据结构内。所述操作数据可以作为单个数据集被收集,或者可以分布在不同位置上(包括在不同存储设备上),并且至少部分地可以仅作为电子信号存在于系统或网络上。
在模块可以利用软件实现时,考虑到现有硬件工艺的水平,所以可以以软件实现的模块,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都可以搭建对应的硬件电路来实现对应的功能,所述硬件电路包括常规的超大规模集成(VLSI)电路或者门阵列以及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之类的现有半导体或者是其它分立的元件。模块还可以用可编程硬件设备,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阵列逻辑、可编程逻辑设备等实现。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接口控制命令的处理方法,应用于调制解调器Modem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方法包括:
检测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是否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命令;
在否时,将所述AT命令转换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待处理命令,并根据所述待处理命令进行响应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是否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命令包括:
检测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是否为通用AT命令;
当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为通用AT命令时,确定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命令;
当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为不通用的AT命令时检测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所指示调制解调器的芯片类型与Modem设备的芯片类型是否匹配;
当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所指示调制解调器的芯片类型与Modem设备的芯片类型匹配时,确定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命令;
当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所指示调制解调器的芯片类型与Modem设备的芯片类型不匹配时,确定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为Modem设备不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命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AT命令转换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待处理命令包括:
根据所述AT命令所指示调制解调器的芯片类型和Modem设备的芯片类型,将所述AT命令转换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待处理命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处理命令进行响应处理包括:
在所述待处理命令的个数等于1时,直接根据所述待处理命令进行响应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响应给发送所述接口控制AT命令的终端设备;
在所述待处理命令的个数大于1时,逐一对所述待处理命令进行响应处理,且根据第N条待处理命令的响应结果对第N+1条待处理命令进行响应处理或结束操作;
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N条待处理命令的响应结果对第N+1条待处理命令进行响应处理或结束操作包括:
在得到第N条待处理命令的处理结果为处理成功时,开始对第N+1条待处理命令进行响应处理,在得到所有的待处理命令的处理结果后,转换构建所述AT命令的处理结果,并将处理结果响应给发送所述接口控制AT命令的终端设备;
在得到第N条待处理命令的处理结果为处理失败时,结束操作,转换构建所述AT命令的处理结果,并将处理结果响应给发送所述接口控制AT命令的终端设备。
6.一种调制解调器Modem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Modem设备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是否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命令;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否时,将所述AT命令转换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待处理命令,并根据所述待处理命令进行响应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Modem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第一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是否为通用AT命令;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为通用AT命令时,确定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命令;
第二检测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为不通用的AT命令时,检测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所指示调制解调器的芯片类型与Modem设备的芯片类型是否匹配;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所指示调制解调器的芯片类型与Modem设备的芯片类型匹配时,确定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命令;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所指示调制解调器的芯片类型与Modem设备的芯片类型不匹配时,确定接收到的接口控制AT命令为Modem设备不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命令。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Modem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AT命令所指示调制解调器的芯片类型和Modem设备的芯片类型,将所述AT命令转换为Modem设备能够直接进行响应处理的待处理命令。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Modem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
第二处理子模块,用于在所述待处理命令的个数等于1时,直接根据所述待处理命令进行响应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响应给发送所述接口控制AT命令的终端设备;
第三处理子模块,用于在所述待处理命令的个数大于1时,逐一对所述待处理命令进行响应处理,且根据第N条待处理命令的响应结果对第N+1条待处理命令进行响应处理或结束操作;
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Modem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处理子模块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得到第N条待处理命令的处理结果为处理成功时,开始对第N+1条待处理命令进行响应处理,在得到所有的待处理命令的处理结果后,转换构建所述AT命令的处理结果,并将处理结果响应给发送所述接口控制AT命令的终端设备;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在得到第N条待处理命令的处理结果为处理失败时,结束操作,转换构建所述AT命令的处理结果,并将处理结果响应给发送所述接口控制AT命令的终端设备。
CN201610910715.XA 2016-10-19 2016-10-19 一种接口控制命令的处理方法及调制解调器Modem设备 Active CN1079687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10715.XA CN107968717B (zh) 2016-10-19 2016-10-19 一种接口控制命令的处理方法及调制解调器Modem设备
PCT/CN2017/105864 WO2018072640A1 (zh) 2016-10-19 2017-10-12 接口控制命令的处理方法及调制解调器Modem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10715.XA CN107968717B (zh) 2016-10-19 2016-10-19 一种接口控制命令的处理方法及调制解调器Modem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68717A true CN107968717A (zh) 2018-04-27
CN107968717B CN107968717B (zh) 2022-05-24

Family

ID=61996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10715.XA Active CN107968717B (zh) 2016-10-19 2016-10-19 一种接口控制命令的处理方法及调制解调器Modem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68717B (zh)
WO (1) WO201807264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7363A (zh) * 2018-11-30 2019-04-05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调制解调器
CN111447093A (zh) * 2020-03-27 2020-07-24 四川爱联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统一配置系统及方法
CN114422972A (zh) * 2020-10-13 2022-04-2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交互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09302A (ja) * 1999-01-13 2000-07-28 Ricoh Co Ltd Atコマンド解析装置
CN1731770A (zh) * 2005-08-11 2006-02-08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非对称数字环路路由设备及接口卡
CN101287226A (zh) * 2008-05-22 2008-10-15 德信无线通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1742701A (zh) * 2009-12-15 2010-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at命令的装置、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5184A (zh) * 2006-09-25 2008-04-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at命令转换的方法
CN101193366A (zh) * 2006-11-20 2008-06-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标准at命令转换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09302A (ja) * 1999-01-13 2000-07-28 Ricoh Co Ltd Atコマンド解析装置
CN1731770A (zh) * 2005-08-11 2006-02-08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非对称数字环路路由设备及接口卡
CN101287226A (zh) * 2008-05-22 2008-10-15 德信无线通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1742701A (zh) * 2009-12-15 2010-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at命令的装置、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7363A (zh) * 2018-11-30 2019-04-05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调制解调器
CN109587363B (zh) * 2018-11-30 2021-06-22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调制解调器
CN111447093A (zh) * 2020-03-27 2020-07-24 四川爱联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统一配置系统及方法
CN114422972A (zh) * 2020-10-13 2022-04-2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交互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422972B (zh) * 2020-10-13 2024-03-2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交互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72640A1 (zh) 2018-04-26
CN107968717B (zh) 2022-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68717A (zh) 一种接口控制命令的处理方法及调制解调器 Modem 设备
KR100424318B1 (ko) 가전기기 네트워크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7180632A (zh) 语音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4852845B (zh) 一种物联网智能网关
CN103914967B (zh) 智能排插、智能排插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1277610B (zh) 网关控制系统、方法、智能设备、智能设备服务器
CN103078875B (zh) 一种智能设备双向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1882096B (zh) Sata主控装置及sata外围装置之间所传送的损坏控制字元的检测及修正方法
CN104935615A (zh) 实现语音控制家电设备的系统及方法
CN104023016B (zh) 在通讯终端建立通讯连接的方法和设备
CN107124342A (zh) 家电设备控制方法、装置、智慧家居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KR100420526B1 (ko) 가전기기 네트워크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2291593A (zh) Iptv机顶盒生产中的系统配置和测试方法
CN110879556A (zh) 一种多机器人局域网内的多机器人协同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878118A (zh) 一种智能家电语音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364054A (zh) 风控决策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7748509A (zh) 基于单片机收发控制的asi通信从机实施方法
CN106773757A (zh) 智能装置及家电设备
CN107404424A (zh) 一种无线通信模块匹配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547468A (zh) 网络协议切换装置、方法及终端
CN109063858B (zh) 用于工业设备维护的智能远程模块及其维护方法
CN110300042B (zh) 一种总线通信系统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08353069B (zh) 计算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1345681B (zh) 通过串行总线连接智能电器的主机的工作方法
US20140141717A1 (en) Data capturing method of nfc protocol and nfc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