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67711A - 油藏区块模型可视化集成与精细拾取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油藏区块模型可视化集成与精细拾取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67711A
CN107967711A CN201610908771.XA CN201610908771A CN107967711A CN 107967711 A CN107967711 A CN 107967711A CN 201610908771 A CN201610908771 A CN 201610908771A CN 107967711 A CN107967711 A CN 1079677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well
loading
module
oil reservo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0877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河山
李春雷
卞法敏
曹裕民
刘建涛
张明安
赵蕾
姜兴兴
李强
冯金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Henan Oilfield Branch Co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Shengli Oilfield Co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Henan Oilfield Branch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Henan Oilfield Branch Co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90877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67711A/zh
Publication of CN107967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677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05Geographic mod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0002Inspection of images, e.g. flaw detection
    • G06T7/0004Industrial image insp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181Earth observation
    • G06T2207/30184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藏区块模型可视化集成与精细拾取装置及方法,该油藏区块模型可视化集成与精细拾取方法包括:步骤1,加载区块地震数据体;步骤2,加载区块地质模型;步骤3,加载井及其轨迹;步骤4,加载井属性数据;步骤5,在加载区块地震数据体、地质模型、井及其属性基础上,进行三维集成显示及统计分析;以及步骤6,进行多维度地质对象三维拾取及交互。该油藏区块模型可视化集成与精细拾取装置及方法具有油藏区块数据可视化集成度高、三维拾取精细度高、用户操作简单等优点。

Description

油藏区块模型可视化集成与精细拾取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油藏区块模型可视化集成与精细拾取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编制油藏方案和油藏研究时,都需要对地下油藏进行可视化展示,并对不同地质维度的地质对象进行交互研究。现有技术中,油藏的地震数据体、地质模型、井的多种属性在不同系统进行展示,无法从多角度展示油藏的整体特征;另一方面,无法在三维视窗中精确拾取射孔和岩心。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油藏区块模型可视化集成与精细拾取方法与装置,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油田编制油藏方案和油藏研究的油藏区块模型可视化集成与精细拾取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油藏区块模型可视化集成与精细拾取方法,该油藏区块模型可视化集成与精细拾取方法包括:步骤1,加载区块地震数据体;步骤2,加载区块地质模型;步骤3,加载井及其轨迹;步骤4,加载井属性数据;步骤5,在加载区块地震数据体、地质模型、井及其属性基础上,进行三维集成显示及统计分析;以及步骤6,进行多维度地质对象三维拾取及交互。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该油藏区块模型可视化集成与精细拾取方法还包括,在步骤5之后,把三维集成显示成果多角度截图、统计分析结果保存,便于查看及后续应用。
在步骤1中,加载区块地震数据体是该区块三维地震数据体。
在步骤2中,加载区块地质模型是指从数值模拟软件导出的三维地质模型,包括相模型、地层模型、孔、渗、饱、厚度等各种属性模型。
在步骤3中,加载区块内井及其轨迹,包括井口坐标、井轨迹等数据。
在步骤4中,加载的井属性数据包括射孔数据、岩心数据,包括原油油藏地层流体、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孢粉化石分析、油水相对渗透率、原油粘温曲线、离心毛压、碱敏、油气田水分析、有机质中碳氢氧元素分析、重矿物鉴定、油田注水水质分析、原油全烃气相色谱分析鉴定、原油粘度测试、粘土阳离子交换、原油流变性测试、滤液侵入岩心量、CT成像、储层岩石热物性18项实验的实验数据,包括自然电位、自然伽玛、岩性密度、补偿种子、补偿声波、双测向、双感应、微球、井径9种常规测井曲线的测井数据。
在步骤5中,在加载区块地震数据体、地质模型、井及其属性基础上,集成显示三维地震数据体、三维模型、三维井筒及各种井属性,并实现过滤井段、统计区块内各种网格数据、及各种三维显示设置。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油藏区块模型可视化集成与精细拾取装置,该油藏区块模型可视化集成与精细拾取装置包括加载区块地震数据体模块、加载区块地质模型模块、加载井及其轨迹模块、加载井属性模块、三维集成显示及统计分析模块和多维度地质对象三维拾取及交互模块,该加载区块地震数据体模块加载该区块三维地震数据体;该加载区块地质模型模块加载区块三维地质模型;该加载井及其轨迹模块加载块内井及其轨迹;该加载井属性模块加载区块内所有井的测井曲线、射孔、岩心、实验等数据;该三维集成显示及统计分析模块连接于该加载区块地震数据体模块、加载区块地质模型模块、加载井及其轨迹模块、加载井属性模块和该多维度地质对象三维拾取及交互模块,对加载的地震、模型、井及其属性进行三维集成显示,并实现过滤井段、统计区块内各种网格数据、及各种三维显示设置;该多维度地质对象三维拾取及交互模块连接于该三维集成显示及统计分析模块,精确识别三维井、三维射孔、三维岩心,并对识别地质对象进行交互。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该地震数据体是sgy格式的三维地震数据体;该地质模型包括相模型、地层模型、孔、渗、饱、厚度等各种属性模型;该测井曲线包括自然电位、自然伽玛、岩性密度、补偿种子、补偿声波、双测向、双感应、微球、井径9种常规曲线数据;该实验数据包括原油油藏地层流体、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孢粉化石分析、油水相对渗透率、原油粘温曲线、离心毛压、碱敏、油气田水分析、有机质中碳氢氧元素分析、重矿物鉴定、油田注水水质分析、原油全烃气相色谱分析鉴定、原油粘度测试、粘土阳离子交换、原油流变性测试、滤液侵入岩心量、CT成像、储层岩石热物性18项实验数据。
加载了区块地震数据体、地质模型、井及其属性数据后能在同一三维视窗中集成显示,并统计分析。
在三维集成显示视窗,可以精确识别三维井、三维射孔、三维岩心,并对识别地质对象进行交互。
本发明中的油藏区块模型可视化集成与精细拾取装置及方法,适用于油藏方案编制及油藏研究中的可视化展示及分析,具有油藏区块地震、地质模型、井及其轨迹、测井曲线、射孔、岩心、实验等数据可视化集成显示及统计分析和井、射孔、岩心的三维拾取及交互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油藏区块数据可视化集成度高、三维拾取精细度高、用户操作简单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油藏区块模型可视化集成与精细拾取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油藏区块模型可视化集成与精细拾取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油藏区块模型可视化集成与精细拾取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在步骤110,加载区块地震数据体。加载区块地震数据体是该区块三维地震数据体。把已准备好的区块地震数据体加载到装置中。该数据用于步骤120和步骤130。流程进入到步骤111。
在步骤111,加载区块地质模型。把已准备好的区块三维地质模型加载到装置中,地质模型主要包括相模型、地层模型、孔、渗、饱、厚度等各种属性模型。该数据用于步骤120和步骤130。流程进入到步骤112。
在步骤112,加载井及其轨迹。把已准备好的区块内所有井以及井轨迹数据加载到装置中,主要包括井口坐标、井轨迹等数据。该数据用于步骤120和步骤130。流程进入到步骤113。
在步骤113,加载井属性数据。把已准备好的区块内所有井的井属性数据加载到装置中,井属性数据主要包括射孔数据、岩心数据、包括原油油藏地层流体、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孢粉化石分析、油水相对渗透率、原油粘温曲线、离心毛压、碱敏、油气田水分析、有机质中碳氢氧元素分析、重矿物鉴定、油田注水水质分析、原油全烃气相色谱分析鉴定、原油粘度测试、粘土阳离子交换、原油流变性测试、滤液侵入岩心量、CT成像、储层岩石热物性18项实验的实验数据、包括自然电位、自然伽玛、岩性密度、补偿种子、补偿声波、双测向、双感应、微球、井径9种常规测井曲线的测井数据。该数据用于步骤120和步骤130。流程进入到步骤120。
在步骤120,在加载区块地震数据体、地质模型、井及其属性基础上,进行三维集成显示及统计分析。三维集成显示区块的地震、地质模型、井及其属性,并实现过滤井段、统计区块内各种网格数据、及各种三维显示设置。把三维集成显示成果多角度截图、统计分析结果保存,便于查看及后续应用。流程进入到步骤130。
在步骤130,多维度地质对象三维拾取及交互。在三维显示视窗中,精确识别三维井、三维射孔、三维岩心,并对识别地质对象进行交互。流程结束。
图2为本发明的油藏区块模型可视化集成与精细拾取装置的结构图。该油藏区块模型可视化集成与精细拾取装置包括加载区块地震数据体模块21、加载区块地质模型模块22、加载井及其轨迹模块23、加载井属性模块24、三维集成显示及统计分析模块25、多维度地质对象三维拾取及交互模块26。
加载区块地震数据体模块21加载区块的地震数据体,是该区块sgy格式的三维地震数据体。
加载区块地质模型模块22加载区块的地质模型。地质模型是指从数值模拟软件导出的三维地质模型,包括相模型、地层模型、孔、渗、饱、厚度等各种属性模型。
加载井及其轨迹模块23加载区块内所有井的井及其轨迹,包括井口坐标、井轨迹等数据。
加载井属性模块24加载区块内所有井的井属性数据,包括测井曲线、射孔、岩心、实验数据包括区块内所有井的测井曲线、射孔、岩心、实验等数据。具体来讲,井属性数据主要包括射孔数据、岩心数据、包括原油油藏地层流体、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孢粉化石分析、油水相对渗透率、原油粘温曲线、离心毛压、碱敏、油气田水分析、有机质中碳氢氧元素分析、重矿物鉴定、油田注水水质分析、原油全烃气相色谱分析鉴定、原油粘度测试、粘土阳离子交换、原油流变性测试、滤液侵入岩心量、CT成像、储层岩石热物性18项实验的实验数据、包括自然电位、自然伽玛、岩性密度、补偿种子、补偿声波、双测向、双感应、微球、井径9种常规测井曲线的测井数据。
三维集成显示及统计分析模块25连接于该加载区块地震数据体模块、加载区块地质模型模块、加载井及其轨迹模块、加载井属性模块和该多维度地质对象三维拾取及交互模块,对加载的地震、模型、井及其属性进行三维集成显示,并实现过滤井段、统计区块内各种网格数据、及各种三维显示设置。
多维度地质对象三维拾取及交互模块26连接于该三维集成显示及统计分析模块,在三维集成显示基础上,精确识别三维井、三维射孔、三维岩心,并对识别地质对象进行交互。

Claims (10)

1.油藏区块模型可视化集成与精细拾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油藏区块模型可视化集成与精细拾取方法包括:
步骤1,加载区块地震数据体;
步骤2,加载区块地质模型;
步骤3,加载井及其轨迹;
步骤4,加载井属性数据;
步骤5,在加载区块地震数据体、地质模型、井及其属性基础上,进行三维集成显示及统计分析;以及
步骤6,进行多维度地质对象三维拾取及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藏区块模型可视化集成与精细拾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油藏区块模型可视化集成与精细拾取方法还包括,在步骤5之后,把三维集成显示成果多角度截图、统计分析结果进行保存,便于查看及后续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藏区块模型可视化集成与精细拾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加载的区块地震数据体是该区块三维地震数据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藏区块模型可视化集成与精细拾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加载的区块地质模型包括相模型、地层模型、孔、渗、饱、厚度这些属性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藏区块模型可视化集成与精细拾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加载的井及其轨迹包括井口坐标、井轨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藏区块模型可视化集成与精细拾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加载的井属性数据包括射孔数据、岩心数据,包括原油油藏地层流体、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孢粉化石分析、油水相对渗透率、原油粘温曲线、离心毛压、碱敏、油气田水分析、有机质中碳氢氧元素分析、重矿物鉴定、油田注水水质分析、原油全烃气相色谱分析鉴定、原油粘度测试、粘土阳离子交换、原油流变性测试、滤液侵入岩心量、CT成像、储层岩石热物性18项实验的实验数据,包括自然电位、自然伽玛、岩性密度、补偿种子、补偿声波、双测向、双感应、微球、井径9种常规测井曲线的测井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藏区块模型可视化集成与精细拾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三维集成显示区块的地震、地质模型、井及其属性,并过滤井段、统计区块内各种网格数据、及各种三维显示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藏区块模型可视化集成与精细拾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在三维显示视窗中,精确识别三维井、三维射孔、三维岩心,并对识别地质对象进行交互。
9.油藏区块模型可视化集成与精细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油藏区块模型可视化集成与精细拾取装置包括加载区块地震数据体模块、加载区块地质模型模块、加载井及其轨迹模块、加载井属性模块、三维集成显示及统计分析模块和多维度地质对象三维拾取及交互模块,该加载区块地震数据体模块加载区块三维地震数据体;该加载区块地质模型模块加载区块三维地质模型;该加载井及其轨迹模块加载块内井及其轨迹;该加载井属性模块加载区块内所有井的测井曲线、射孔、岩心、实验这些数据;该三维集成显示及统计分析模块连接于该加载区块地震数据体模块、该加载区块地质模型模块、该加载井及其轨迹模块、和该加载井属性模块,对加载的地震、模型、井及其属性进行三维集成显示,并过滤井段、统计区块内各种网格数据及各种三维显示设置;该多维度地质对象三维拾取及交互模块连接于该三维集成显示及统计分析模块,精确识别三维井、三维射孔、三维岩心,并对识别地质对象进行交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藏区块模型可视化集成与精细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加载区块地质模型模块加载的区块地质模型包括相模型、地层模型、孔、渗、饱、厚度这些属性模型;该加载井及其轨迹模块加载的井及其轨迹包括井口坐标、井轨迹;该加载井属性模块加载的井属性数据包括射孔数据、岩心数据,包括原油油藏地层流体、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孢粉化石分析、油水相对渗透率、原油粘温曲线、离心毛压、碱敏、油气田水分析、有机质中碳氢氧元素分析、重矿物鉴定、油田注水水质分析、原油全烃气相色谱分析鉴定、原油粘度测试、粘土阳离子交换、原油流变性测试、滤液侵入岩心量、CT成像、储层岩石热物性18项实验的实验数据,包括自然电位、自然伽玛、岩性密度、补偿种子、补偿声波、双测向、双感应、微球、井径9种常规测井曲线的测井数据。
CN201610908771.XA 2016-10-18 2016-10-18 油藏区块模型可视化集成与精细拾取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079677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08771.XA CN107967711A (zh) 2016-10-18 2016-10-18 油藏区块模型可视化集成与精细拾取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08771.XA CN107967711A (zh) 2016-10-18 2016-10-18 油藏区块模型可视化集成与精细拾取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67711A true CN107967711A (zh) 2018-04-27

Family

ID=61996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08771.XA Pending CN107967711A (zh) 2016-10-18 2016-10-18 油藏区块模型可视化集成与精细拾取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67711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3183A (zh) * 2010-03-05 2013-01-23 瓦勒吉有限责任公司 改进油气田发现与表征的可预测性的有源噪声注入计算
CN103472484A (zh) * 2013-09-18 2013-12-25 西南石油大学 基于rs三维敏感地震属性分析的水平井轨迹优化方法
CN104992468A (zh) * 2015-07-30 2015-10-21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三维地质建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3183A (zh) * 2010-03-05 2013-01-23 瓦勒吉有限责任公司 改进油气田发现与表征的可预测性的有源噪声注入计算
CN103472484A (zh) * 2013-09-18 2013-12-25 西南石油大学 基于rs三维敏感地震属性分析的水平井轨迹优化方法
CN104992468A (zh) * 2015-07-30 2015-10-21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三维地质建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文刚锋: "地质模型反演预测隐蔽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 *
郑凯东 等: "基于OpenGL的三维油藏可视化模型", 《电子设计工程》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57286B (zh) 一种获取地层岩石组分含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3132993B (zh) 一种逐步识别低渗复杂岩性油藏中的油层和水层的方法
CN106285646B (zh) 基于多信息融合的钻井漏失层位识别方法
CN103352693B (zh) 一种基于含油气含量的产能预测系统及其方法
CN103527186B (zh) 一种评价co2地质封存体的方法
Zhang et al. Pressure–dependent fracture permeability of marine shales in the Northeast Yunnan area, Southern China
CN109613612A (zh) 一种碳酸盐岩颗粒滩精细刻画与预测方法
GB2468088B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properties of hydrocarbon reservoirs from geophysical data
Chehrazi et al. Pore-facies as a tool for incorporation of small-scale dynamic information in integrated reservoir studies
Chen et al. A new model of pore structure typing based on fractal geometry
CN102749647B (zh) 一种储层孔洞空间的定量方法
CN104459768A (zh) 一种基于可视化的三维空间目标地质体追踪方法
CN106223938A (zh) 数字化岩心流动模拟分析方法和装置
Euzen et al. Well log cluster analysis: an innovative tool for unconventional exploration
CN106597545B (zh) 一种水平裂缝地震叠前反演方法和装置
CN109710891A (zh) 一种基于流动单元分类计算砂岩型铀矿砂体渗透率的方法
CN108982320A (zh) 一种利用粒度参数进行复杂孔隙结构储层渗透率计算方法
CN102562051B (zh) 处理气测图版原始数据的方法
CN105257284A (zh) 一种利用元素俘获能谱测井确定凝灰质含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10019594A (zh) 一种基于数值模拟的地质知识库建立方法
KR101131517B1 (ko) 물리검층 자료의 통계학적 해석결과를 활용한 오일샌드 지역 지하정보의 처리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오일샌드 지역 지하정보의 처리방법
CN104977626B (zh) 一种油气储层中孔、洞、缝三维分布表征方法
CN107967711A (zh) 油藏区块模型可视化集成与精细拾取装置及方法
CN105590018A (zh) 砂泥岩薄互层油藏的油水层判别方法
CN104977612B (zh) 一种利用地震能量差异属性预测储层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