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67529A - 一种信息交互处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交互处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67529A
CN107967529A CN201610912840.4A CN201610912840A CN107967529A CN 107967529 A CN107967529 A CN 107967529A CN 201610912840 A CN201610912840 A CN 201610912840A CN 107967529 A CN107967529 A CN 1079675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user
publisher
reservation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1284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奕良
徐翔
邓萌
金俊杰
耿洪祥
林荣庆
吕西宝
唐鹏
赵小磊
王向众
凌云
张淑燕
向许源
刘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1284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67529A/zh
Publication of CN1079675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675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01Electronic shopping [e-shopping]
    • G06Q30/0623Item investigation
    • G06Q30/0625Directed, with specific intent or strateg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Fina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交互处理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与信息发布方匹配的用户;确定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的预约时间信息、预约位置信息;生成包括所述预约时间信息和所述预约位置信息的邀请消息;向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中之至少一者发送所述邀请消息,所述邀请消息用于使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利用所述预约时间信息和所述预约位置信息进行信息交互。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用户和信息发布方之间的匹配效率,在用户和信息发布方之间建立信任关系,实现线上贸易资源和线下展会资源的结合,实现数据的互通,帮助用户和信息发布方提高参展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交互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交互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展会业是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影响面广,关联度高。展会现场的信息交流手段是展会服务的重要方面,包括:观展用户信息的收集、参展商户信息的发布、观展用户与参展商户之间的信息交流等。目前展会的信息交流方式是填写纸质胸牌和提交名片等方式,信息发布也是以传统大众媒体方式为主,例如,报刊杂志、户外平面、电视屏幕等,属于被动推送媒体;部分展会也借助了互联网,在网站发布展会信息以供用户主动访问浏览,但与展会现场互动较弱。
现有的展会信息交流方式及发布方式,显示信息单一、包含的信息量较少,没有针对性。对于观展用户,需要对每一展商考察后,才能确认是否有与自己实际需求相匹配的参展商户,但一般情况下展会场地较大,观展用户无法在有限的观展时间内考察每一个参展商户,因此,观展用户的信息获取效率低下,同时由于携带纸质胸牌并需要提交名片,无法保证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交互处理方法,应用于数据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与信息发布方匹配的用户;
确定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的预约时间信息、预约位置信息;
生成包括所述预约时间信息和所述预约位置信息的邀请消息;
向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中之至少一者发送所述邀请消息,所述邀请消息用于使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利用所述预约时间信息和所述预约位置信息进行信息交互。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交互处理方法,应用于数据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与信息发布方匹配的用户;
确定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的预约时间信息、预约位置信息;
生成包括所述预约时间信息和所述预约位置信息的邀请消息;
向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中之至少一者发送所述邀请消息,所述邀请消息用于使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利用所述预约时间信息和所述预约位置信息进行信息交互;
为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提供交易接口,所述交易接口用于使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完成商品交易。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交互处理装置,应用于数据平台,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信息发布方匹配的用户;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的预约时间信息、预约位置信息;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包括所述预约时间信息和所述预约位置信息的邀请消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中之至少一者发送所述邀请消息,所述邀请消息用于使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利用所述预约时间信息和所述预约位置信息进行信息交互。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交互处理装置,应用于数据平台,所述装置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信息发布方匹配的用户;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的预约时间信息、预约位置信息;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包括所述预约时间信息和所述预约位置信息的邀请消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中之至少一者发送所述邀请消息,所述邀请消息用于使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利用所述预约时间信息和所述预约位置信息进行信息交互;
交易模块,用于为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提供交易接口,所述交易接口用于使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完成商品交易。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展会之前的线上流程,数据平台确定与信息发布方匹配的用户,提高供需双方的匹配效率,为向信息发布方推送与其实际需求相匹配的用户提供可靠保证,快速定位有合作机会的供需双方;由于无需通过纸质胸牌或交换名片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保证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在展会过程的线下流程,为信息发布方和用户提供交流场所,以使信息发布方和用户利用数据平台提供的预约时间信息和预约位置信息进行信息交互。在展会之后的线上流程,数据平台可以为信息发布方和用户提供交易接口,信息发布方和用户通过交易接口完成商品的交易,保证交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上述方式下,可以提高用户和信息发布方之间的匹配效率,在用户和信息发布方之间建立信任关系,实现线上贸易资源和线下展会资源的结合,实现数据的互通,帮助用户和信息发布方提高参展效率。可以打造一个线上-线下-线上的交易闭环,将线上和线下的资源有效结合起来。对于用户来说,为用户精准匹配信息发布方,达成高效面谈,提供交易保障,使用户享受增值服务,提高效率;当信息发布方的信息以数据的形式展现在平台时,用户可以先在线上进行筛选,使展会的线下交谈更有目的性。对于信息发布方来说,可以为信息发布方推荐更多的专业用户,达成高效面谈,促成商品交易,使信息发布方获得信用保障服务,提升信任度,享受增值服务;帮助信息发布方拓展渠道,并通过数据形式帮助信息发布方展示自己,如卖掉了哪些产品、卖到哪些公司、交易量是多少,这些数据可以帮助用户和信息发布方快速建立信任关系。
附图说明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A-图1C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进行信息匹配的示意图;
图3和图4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实现O2O2O功能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信息交互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A-图6F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信息交互处理的示意图;
图7A-图7C是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日历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信息交互处理方法的效果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信息交互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数据平台的硬件结构图;
图11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信息交互处理装置的结构图;
图12是本申请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信息交互处理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限制本申请。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它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此外,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信息交互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包括在线对象发布平台(如电商平台等)和展览平台的系统中。参见图1A所示,为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个例子中,展览平台可以将信息发布方数据和用户数据发送给在线对象发布平台,由在线对象发布平台进行信息匹配,以确定与信息发布方匹配的用户。在另一个例子中,在线对象发布平台可以将用户数据发送给展览平台,由展览平台进行信息匹配,以确定与信息发布方匹配的用户。
在实际应用中,在一个例子中,针对在线对象发布平台进行信息匹配的过程,如图1B所示,在线对象发布平台可以与多个展览平台连接,且多个展览平台均将自身的信息发布方数据和用户数据发送给在线对象发布平台,由在线对象发布平台进行信息匹配,以确定与信息发布方匹配的用户。在另一个例子中,针对展览平台进行信息匹配的过程,如图1C所示,展览平台可以与多个在线对象发布平台连接,且多个在线对象发布平台均将自身的用户数据发送给展览平台,由展览平台进行信息匹配,以确定与信息发布方匹配的用户。
在一个例子中,展览平台可以维护信息发布方数据和用户数据,该信息发布方数据是指信息发布方的展会行为数据(即信息发布方在展会现场的行为数据),该用户数据是指用户的展会行为数据(即用户在展会现场的行为数据)。而且,在线对象发布平台可以维护用户数据,该用户数据是指用户的线上行为数据(即用户在在线对象发布平台产生的行为数据)。因此,如图2所示,在展览平台/在线对象发布平台进行信息匹配时,需要基于信息发布方的展会行为数据、用户的展会行为数据、用户的线上行为数据进行信息匹配。
在上述应用场景下,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的信息交互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展览平台或者在线对象发布平台,并用于实现O2O2O功能。在一个例子中,可以将展览平台和在线对象发布平台统称为数据平台,并由数据平台实现O2O2O功能。参见图3所示,为数据平台实现O2O2O功能的一个示意图,第一个“O”是Online(线上),可以完成用户和信息发布方的匹配,并完成用户和信息发布方的预约会面。第二个“O”是Offline(线下),在展会现场完成用户和信息发布方的信息交互(即面对面进行信息的交互)。第三个“O”是Online(线上),进入线上交易环节,由信息发布方和用户在线上完成交易。其中,用户是指参观商,也就是买家。信息发布方是指参展商户,也就是卖家。
参见图4所示,为数据平台实现O2O2O功能的另一个示意图,数据平台会向信息发布方和用户分别发送邀请消息,以使信息发布方和用户进行信息交互。
在上述应用场景下,参见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息交互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信息交互处理可以应用于数据平台上。该数据平台可以为在线对象发布平台或者展览平台。如图5所示,该信息交互处理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501,确定与信息发布方匹配的用户。
步骤502,确定该信息发布方和该用户的预约时间信息、预约位置信息。
步骤503,生成包括该预约时间信息和该预约位置信息的邀请消息。
步骤504,向信息发布方和用户中之至少一者发送邀请消息(如向信息发布方和用户发送邀请消息),其中,该邀请消息用于使该信息发布方和该用户利用该预约时间信息和该预约位置信息进行信息交互。
在一个例子中,上述执行顺序只是为了方便描述所给出的一个示例,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改变各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对此执行顺序不做限制。
针对步骤501,在一个例子中,针对“确定与信息发布方匹配的用户”的过程,可以包括:若数据平台为在线对象发布平台:则在线对象发布平台可以接收来自展览平台的第一属性数据,并从在线对象发布平台获取第二属性数据,并利用该第一属性数据和该第二属性数据,确定与信息发布方匹配的用户。若数据平台为展览平台:则展览平台可以从展览平台获取第一属性数据,并接收来自在线对象发布平台的第二属性数据,并利用该第一属性数据和该第二属性数据,确定与信息发布方匹配的用户。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第一属性数据可以包括:信息发布方的展会行为数据、用户的展会行为数据。所述第二属性数据可以包括:用户的线上行为数据。
在一个例子中,在线对象发布平台/展览平台利用第一属性数据和第二属性数据,确定与信息发布方匹配的用户的过程,可以包括:从第一属性数据中提取出信息发布方特征信息;从第一属性数据和第二属性数据中提取出用户特征信息;对用户特征信息和信息发布方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根据特征匹配结果,确定与信息发布方匹配的用户。
针对步骤501,在一个例子中,展览平台可以维护第一属性数据,且第一属性数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信息发布方的展会行为数据、用户的展会行为数据。
其中,用户的展会行为数据是指:由展览平台维护的用户行为数据。用户在以往的展会现场,会发生观展行为和交易行为,这些行为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且展览平台会存储这些数据,这些数据就是用户的展会行为数据。例如,用户属性:可以包括用户预先输入的所属公司、所属行业、职位、性别及年龄等信息。观展偏好:可以包括用户预先设置的一些偏好选择,如观展目标、观展路线等。历史观展记录,如用户查看的信息发布方信息、观展时的交易信息、历史观展驻足时间等。展览平台可以记录和统计先前用户观展的历史,例如,可以为该用户设置展会数据库,将每次用户观展过程中的观展目标信息发布方的相关信息、观展时间、历史观展驻足时间等观展记录保存在该展会数据库中。
针对展览平台获得用户的展会行为数据的过程,可以包括:展览平台接收用户通过终端设备提交的展会行为数据;或者,展览平台通过用户的用户标识查询展会数据库,得到展会行为数据。其中,针对“展览平台接收用户通过终端设备提交的展会行为数据”的过程,用户可以在终端设备中输入用户属性、观展偏好、历史观展记录等展会行为数据;终端设备可以主动将展会行为数据发送给展览平台,由展览平台接收展会行为数据;或者,展览平台向终端设备发送请求消息,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请求消息后,将展会行为数据发送给展览平台,由展览平台接收展会行为数据。针对“展览平台通过用户的用户标识查询展会数据库,得到展会行为数据”的过程,展会数据库中可以存储多个用户的用户标识和各自的展会行为数据,展览平台在获取到用户的用户标识后,根据该用户标识在展会数据库中进行查询,得到该用户标识对应的展会行为数据。
其中,信息发布方的展会行为数据是指:由展览平台维护的信息发布方行为数据。信息发布方在以往的展会现场,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且展览平台会存储这些数据,这些数据就是信息发布方的展会行为数据。例如,信息发布方属性:可以包括信息发布方预先输入的公司性质、所属行业、产品类型、公司资质、目标用户、典型案例等信息。展会相关信息:可以包括预配置的信息发布方位置信息、预配置的目标用户信息等。
针对展览平台获得信息发布方的展会行为数据的过程,可以包括:展览平台接收信息发布方通过终端设备提交的展会行为数据;或者,展览平台通过信息发布方的信息发布方标识查询展会数据库,得到展会行为数据。其中,针对“展览平台接收信息发布方通过终端设备提交的展会行为数据”的过程,信息发布方可以在终端设备中输入信息发布方属性、信息发布方位置信息、目标用户信息等展会行为数据;终端设备可以主动将展会行为数据发送给展览平台,由展览平台接收展会行为数据;或者,展览平台向终端设备发送请求消息,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请求消息后,将展会行为数据发送给展览平台,由展览平台接收展会行为数据。针对“展览平台通过信息发布方的信息发布方标识查询展会数据库,得到展会行为数据”的过程,展会数据库中可以存储多个信息发布方的信息发布方标识和各自的展会行为数据,展览平台在获取到信息发布方的信息发布方标识后,根据信息发布方标识在展会数据库中进行查询,得到该信息发布方标识对应的展会行为数据。
针对步骤501,在一个例子中,在线对象发布平台可以维护第二属性数据,第二属性数据可以包括:用户的线上行为数据。其中,线上行为数据是指:由在线对象发布平台提供的用户行为数据。用户在在线对象发布平台会发生大量浏览行为和交易行为,这些行为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且在线对象发布平台会存储这些数据,这些数据就是线上行为数据。例如,用户属性:用户在在线对象发布平台注册时产生的信息,如所属公司、所属行业、职位、性别及年龄等信息。历史浏览记录:用户在在线对象发布平台浏览商品时产生的信息,如商品信息、浏览时间信息、交易信息、喜好信息等。
针对在线对象发布平台获得用户的线上行为数据的过程,可以包括:在线对象发布平台通过用户的用户标识查询线上数据库,得到对应的线上行为数据。其中,在用户发生浏览行为和交易行为的过程中,可以在线上数据库(即在线对象发布平台的数据库)中记录这些行为产生的数据,且以用户标识为索引。这样,在线对象发布平台就可以通过用户的用户标识查询线上数据库,得到该用户标识对应的线上行为数据。
针对步骤501,在一个例子中,展览平台/在线对象发布平台可以利用第一属性数据和第二属性数据,确定出与信息发布方匹配的用户(针对每个信息发布方分别确定待推荐的用户),该用户是需要推荐给该信息发布方的用户。而且,该用户可以是基于展会行为数据确定出的用户,也可以是基于线上行为数据确定出的用户。
在一个例子中,针对“展览平台/在线对象发布平台可以从第一属性数据中提取出信息发布方特征信息,从第一属性数据和第二属性数据中提取出用户特征信息,对用户特征信息和信息发布方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根据特征匹配结果,确定与信息发布方匹配的用户”的过程,可以包括:展览平台/在线对象发布平台对所有用户的展会行为数据、所有用户的线上行为数据、所有信息发布方的展会行为数据分别进行分词处理,并从分词结果中分别提取特征关键词,得到用户特征信息(即用户的展会行为数据中的特征关键词、用户的线上行为数据中的特征关键词)和信息发布方特征信息(即信息发布方的展会行为数据中的特征关键词)。之后,针对每个信息发布方的信息发布方特征信息,对该信息发布方特征信息以及多个用户的用户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如判断信息发布方的特征关键词与任一用户的特征关键词的关键词相同个数,当关键词相同个数大于预设阈值时,将该用户确定为与该信息发布方匹配的用户。经过上述处理,可以确定该信息发布方匹配的一个或者多个用户,这些用户需要推荐给该信息发布方。
当然,上述例子只是给出了确定与信息发布方匹配的用户的一个示例,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局限于此,所有可以确定用户和信息发布方之间是否存在匹配关系的策略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例如,当用户浏览过类型A的商品(从线上行为数据中获知),且信息发布方正好提供类型A的商品时,则可以确定该用户与该信息发布方匹配。又例如,当用户浏览过某信息发布方的网页(从线上行为数据中获知)时,则可以确定该用户与该信息发布方匹配。对于其它确定匹配关系的策略不再赘述。
针对步骤502,在一个例子中,针对“确定该信息发布方和该用户的预约时间信息”的过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接收来自信息发布方的第一注册消息,并从该第一注册消息中解析出该信息发布方能够进行信息交互的第一时间信息;接收来自用户的第二注册消息,并从该第二注册消息中解析出该用户能够进行信息交互的第二时间信息;利用该第一时间信息和该第二时间信息确定预约时间信息。
进一步的,针对“利用第一时间信息和第二时间信息确定预约时间信息”的过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确定展会现场的每个位置信息的空闲时间;确定第一时间信息和第二时间信息的交集时间;利用该空闲时间和该交集时间确定预约时间信息;其中,预约时间信息位于展会现场的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之间。
其中,对于参加展会的信息发布方来说,会通过终端设备向数据平台发送注册消息,为了区分方便,将信息发布方通过该终端设备发送的注册消息称为第一注册消息,该第一注册消息中携带信息发布方能够进行信息交互的时间信息,为了区分方便,将第一注册消息中携带的时间信息称为第一时间信息,信息发布方可以在该第一时间信息与用户进行面对面的信息交互。数据平台可以接收到来自信息发布方的第一注册消息,并从该第一注册消息中解析出信息发布方能够进行信息交互的第一时间信息。该第一时间信息位于展会现场的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之间。如展会现场的开始时间是2016年8月15日9:00,结束时间是2016年8月15日21:00,则第一时间信息可以为2016年8月15日9:00-2016年8月15日20:00。
对于参加展会的用户来说,会通过终端设备向数据平台发送注册消息,为了区分方便,将用户通过该终端设备发送的注册消息称为第二注册消息,该第二注册消息中携带用户能够进行信息交互的时间信息,为了区分方便,将第二注册消息中携带的时间信息称为第二时间信息,用户可以在该第二时间信息与信息发布方进行面对面的信息交互。数据平台可以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第二注册消息,并从该第二注册消息中解析出用户能够进行信息交互的第二时间信息。该第二时间信息位于展会现场的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之间。如展会现场的开始时间是2016年8月15日9:00,结束时间是2016年8月15日21:00,则第二时间信息可以为2016年8月15日10:00-2016年8月15日20:30。
在通常情况下,展会现场可以包括多个位置信息,如每个会议室就是一个位置信息,如展会现场包括会议室1-会议室10,则对应10个位置信息,位置信息1是会议室1,位置信息2是会议室2,以此类推,这些会议室均用于信息发布方与用户的面对面的信息交互。以每个面对面的信息交互需要1个小时为例,针对每个位置信息,可以划分出如下空闲时间:2016年8月15日9:00-10:00,2016年8月15日10:00-11:00,以此类推。如果一个位置信息的某个时间段被安排了面对面的信息交互,则该时间段就不再是该位置信息的空闲时间。
基于此,数据平台可以统计出每个位置信息的空闲时间,即在该位置信息的该空闲时间,还没有安排面对面的信息交互。数据平台可以任意选择一个位置信息的空闲时间,如会议室1的空闲时间是2016年8月15日10:00-16:00。数据平台还可以确定第一时间信息和第二时间信息的交集时间,如2016年8月15日9:00-2016年8月15日20:00与2016年8月15日10:00-2016年8月15日20:30的交集时间是2016年8月15日10:00-2016年8月15日20:00。
进一步的,若空闲时间与交集时间之间存在交集,则从交集中选取一个时间段作为预约时间信息,例如,空闲时间(2016年8月15日10:00-16:00)与交集时间(2016年8月15日10:00-20:00)之间存在交集,则从该交集(2016年8月15日10:00-16:00)中选取一个时间段(如2016年8月15日14:00-15:00)作为预约时间信息。若空闲时间与交集时间之间不存在交集,则选择另一个位置信息的空闲时间,并判断另一个位置信息的空闲时间与该交集时间之间是否存在交集,以此类推,一直到选择出与该交集时间存在交集的空闲时间。
在一个例子中,数据平台还可以预先为信息发布方分配好位置信息,其表示信息发布方只能在该位置信息与用户进行面对面的信息交互,例如,信息发布方A只能够使用会议室1与用户进行面对面的信息交互。基于此,信息发布方在通过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注册消息时,该第一注册消息中还可以携带该位置信息。而且,数据平台可以从该第一注册消息中解析出该位置信息,并在确定展会现场的一个位置信息的空闲时间时,确定该第一注册消息中携带的位置信息的空闲时间。
针对步骤502,在一个例子中,针对“确定该信息发布方和该用户的预约位置信息”的过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在确定出预约时间信息后,将其对应的空闲时间对应的位置信息确定为预约位置信息。例如,若预约时间信息是基于会议室1的空闲时间与交集时间确定的,可以将会议室1确定为预约位置信息。
针对步骤503,在一个例子中,数据平台可以生成一个会议计划,并生成包括该会议计划的邀请消息。其中,该会议计划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该预约时间信息和该预约位置信息。该预约时间信息表示会议时间,该预约位置信息表示会议地点。该会议时间位于展会的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之间,该会议地点是展会现场的某个位置。这样,信息发布方和用户可以在展会现场,在该会议时间和该会议地点,进行面对面的信息交互,达成高效面谈,促成商品的交易。
针对步骤504,在一个例子中,针对“向信息发布方和用户中之至少一者发送邀请消息”的过程,数据平台可以采用任意通知机制,向信息发布方和用户中之至少一者发送邀请消息。例如,可以通过短信通知方式、电话通知方式、钉钉通知方式、微信通知方式、QQ通知方式、邮箱通知方式、平台界面显示方式等,对此通知方式不做限制。
在一个例子中,在数据平台向该信息发布方和该用户中之至少一者发送邀请消息后,若数据平台接收到来自该信息发布方的接受消息,并接收到来自该用户的接受消息,则确定该预约时间信息和该预约位置信息被接受。因此,该信息发布方和该用户会在该预约时间信息和该预约位置信息,进行面对面的信息交互。若数据平台接收到来自该信息发布方的拒绝消息,和/或接收到来自该用户的拒绝消息,则确定该预约时间信息和/或该预约位置信息未被接受。进一步的,数据平台可以从拒绝消息中解析出拒绝原因,并利用拒绝原因重新确定预约时间信息和/或预约位置信息,并生成包括该新的预约时间信息和/或新的预约位置信息的邀请消息,并重新向该信息发布方和该用户中之至少一者发送该邀请消息。
在该信息发布方和/或该用户不同意该预约时间信息和/或该预约位置信息时,向数据平台发送携带拒绝原因的拒绝消息,该拒绝原因可以为希望修改会议时间和/或会议地点等内容,且包含修改后的会议时间和/或会议地点。基于此拒绝原因,数据平台可以重新确定预约时间信息和/或预约位置信息。
以下结合图6A-图6F,对上述邀请消息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上述图6A-图6F只是一个邀请消息的发送示例,实际应用中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数据平台、用户和信息发布方均安装一个信息交互处理APP。如图6A所示,为数据平台的信息交互处理APP的示例,用户和信息发布方的信息交互处理APP与此类似,后续不再赘述。如图6B所示,数据平台在确定用户和信息发布方后,管理者可以登录数据平台的信息交互处理APP,并在该信息交互处理APP的聊天窗口中增加联系人信息,如增加用户1和信息发布方1,且数据平台当前需要为用户1和信息发布方1安排一个会议计划。如图6C所示,在管理者增加用户1和信息发布方1之后,管理者可以选中用户1和信息发布方1,并在聊天界面发送会议计划,如发送上述的预约时间信息和预约位置信息,在图6C中,是以发送时间1和位置1为例进行说明。这样,在用户1的信息交互处理APP的聊天窗口、信息发布方1的信息交互处理APP的聊天窗口、数据平台的信息交互处理APP的聊天窗口,均会显示时间1和位置1,如图6D所示。
在实际应用中,管理者还可以通过聊天界面传输会议文件,该会议文件中可以包括上述的预约时间信息和预约位置信息。该会议文件中还可以包括其它内容,如展会现场的地图,位置1在展会现场的位置等,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会议文件的内容不做限制。如图6E所示,为传输会议文件的示意图。在用户1的信息交互处理APP的聊天窗口、信息发布方1的信息交互处理APP的聊天窗口,展示出上述会议文件,用户1和信息发布方1可以选择下载这些会议文件。
在一个例子中,用户1和信息发布方1在自身的信息交互处理APP中接收到预约时间信息和预约位置信息后,可以同意这个预约时间信息和预约位置信息,也可以不同意这个预约时间信息和预约位置信息,并在信息交互处理APP中输入同意或者不同意的信息,如果不同意,还可以输入不同意的原因,该原因可以为希望修改时间和/或地点等内容。这样,在数据平台的信息交互处理APP的聊天窗口,就会显示用户1同意/不同意的内容,并显示信息发布方1同意/不同意的内容。如图6F所示,为数据平台的信息交互处理APP的聊天窗口显示的一个示例。基于信息交互处理APP的聊天窗口中显示的内容,数据平台、用户1和信息发布方1之间可以协商出均可以接受的预约时间信息和预约位置信息。数据平台的实现是:为用户1和信息发布方1提供哪些位置可以使用在哪个时间段可以使用,而用户1和信息发布方1从这些位置和这些时间段中,协商出预约时间信息和预约位置信息。
在一个例子中,在协商出预约时间信息和预约位置信息后,数据平台还可以在日历中记录用户、信息发布方、预约时间信息、预约位置信息的关系。信息发布方和用户也可以在自身的日历中记录预约时间信息、预约位置信息的关系。如图7A所示,为数据平台在日历中记录用户1、信息发布方1、时间1、位置1的示例,其表示用户1和信息发布方1会在时间1和位置1进行信息交互。在后续过程中,主要介绍数据平台维护的日历,该日历会包括所有用户和所有信息发布方的会议信息。而针对用户维护的日历,其只包含该用户的所有会议信息,其日历结构与数据平台维护的日历结构类似,对此不再赘述。而针对信息发布方维护的日历,其只包含该信息发布方的所有会议信息,其日历结构与数据平台维护的日历结构类似,对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例子中,数据平台可以维护大量的对应关系,如图7B所示,为数据平台在日历中记录多个对应关系的示例,在实际应用中,日历中记录的对应关系的数量并不局限于此,在图7B中以这几个对应关系为例进行说明。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7C所示,在选中某个对应关系后,会显示针对该对应关系的展会界面,在该展会界面会显示展会的相关信息,对此内容不做限制。
图7A-图7C是月视图的示例,对于日历来说,还可以维护年视图、周视图、每天的视图等,对此视图的格式不做限制,只要在视图中包含用户、信息发布方、预约时间信息、预约位置信息的关系即可,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再详加赘述。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展会之前的线上流程,数据平台确定与信息发布方匹配的用户,提高供需双方的匹配效率,为向信息发布方推送与其实际需求相匹配的用户提供可靠保证,快速定位有合作机会的供需双方;由于无需通过纸质胸牌或交换名片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保证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在展会过程的线下流程,为信息发布方和用户提供交流场所,以使信息发布方和用户利用数据平台提供的预约时间信息和预约位置信息进行信息交互。在展会之后的线上流程,数据平台可以为信息发布方和用户提供交易接口,信息发布方和用户通过交易接口完成商品的交易,保证交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如图8所示,为上述方案的效果图,可以提高用户和信息发布方之间的匹配效率,在用户和信息发布方间建立信任关系,实现线上贸易资源和线下展会资源的结合,实现数据互通,帮助用户和信息发布方提高参展效率。打造一个线上-线下-线上的交易闭环,将线上和线下的资源有效结合起来。对于用户来说,为用户精准匹配信息发布方,达成高效面谈,提供交易保障,使用户享受增值服务,提高效率;当信息发布方的信息以数据的形式展现在平台时,用户可以先在线上进行筛选,使展会的线下交谈更有目的性。对于信息发布方来说,可为信息发布方推荐更多的专业用户,达成高效面谈,促成商品交易,使信息发布方获得信用保障服务,提升信任度,享受增值服务;帮助信息发布方拓展渠道,并通过数据形式帮助信息发布方展示自己,如卖掉哪些产品、卖到哪些公司、交易量多少,这些数据可以帮助用户和信息发布方快速建立信任关系。
参见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息交互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信息交互处理可以应用于数据平台上。该数据平台可以为在线对象发布平台或者展览平台。如图9所示,该信息交互处理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901,确定与信息发布方匹配的用户。
步骤902,确定该信息发布方和该用户的预约时间信息、预约位置信息。
步骤903,生成包括该预约时间信息和该预约位置信息的邀请消息。
步骤904,向信息发布方和用户中之至少一者发送邀请消息(如向信息发布方和用户发送邀请消息),其中,该邀请消息用于使该信息发布方和该用户利用该预约时间信息和该预约位置信息进行信息交互。
步骤905,为该信息发布方和该用户提供交易接口。其中,该交易接口用于使该信息发布方和该用户完成商品交易。
在一个例子中,上述执行顺序只是为了方便描述所给出的一个示例,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改变各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对此执行顺序不做限制。
针对步骤901,在一个例子中,针对“确定与信息发布方匹配的用户”的过程,可以包括:若数据平台为在线对象发布平台:则在线对象发布平台可以接收来自展览平台的第一属性数据,并从在线对象发布平台获取第二属性数据,并利用该第一属性数据和该第二属性数据,确定与信息发布方匹配的用户。若数据平台为展览平台:则展览平台可以从展览平台获取第一属性数据,并接收来自在线对象发布平台的第二属性数据,并利用该第一属性数据和该第二属性数据,确定与信息发布方匹配的用户。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第一属性数据可以包括:信息发布方的展会行为数据、用户的展会行为数据。所述第二属性数据可以包括:用户的线上行为数据。
在一个例子中,在线对象发布平台/展览平台利用第一属性数据和第二属性数据,确定与信息发布方匹配的用户的过程,可以包括:从第一属性数据中提取出信息发布方特征信息;从第一属性数据和第二属性数据中提取出用户特征信息;对用户特征信息和信息发布方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根据特征匹配结果,确定与信息发布方匹配的用户。
针对步骤902,针对“确定该信息发布方和该用户的预约时间信息”的过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接收来自信息发布方的第一注册消息,并从该第一注册消息中解析出该信息发布方能够进行信息交互的第一时间信息;接收来自用户的第二注册消息,并从该第二注册消息中解析出该用户能够进行信息交互的第二时间信息;利用该第一时间信息和该第二时间信息确定预约时间信息。
进一步的,针对“利用第一时间信息和第二时间信息确定预约时间信息”的过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确定展会现场的每个位置信息的空闲时间;确定第一时间信息和第二时间信息的交集时间;利用该空闲时间和该交集时间确定预约时间信息;其中,预约时间信息位于展会现场的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之间。
针对步骤903,在一个例子中,数据平台可以生成一个会议计划,并生成包括该会议计划的邀请消息。其中,该会议计划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该预约时间信息和该预约位置信息。该预约时间信息表示会议时间,该预约位置信息表示会议地点。该会议时间位于展会的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之间,该会议地点是展会现场的某个位置。这样,信息发布方和用户可以在展会现场,在该会议时间和该会议地点,进行面对面的信息交互,达成高效面谈,促成商品的交易。
针对步骤904,在一个例子中,针对“向信息发布方和用户中之至少一者发送邀请消息”的过程,数据平台可以采用任意通知机制,向信息发布方和用户中之至少一者发送邀请消息发送邀请消息。例如,可以通过短信通知方式、电话通知方式、钉钉通知方式、微信通知方式、QQ通知方式、邮箱通知方式、平台界面显示方式等,对此通知方式不做限制。
在一个例子中,在数据平台向信息发布方和用户中之至少一者发送邀请消息后,若数据平台接收到来自该信息发布方的接受消息,并接收到来自该用户的接受消息,则确定该预约时间信息和该预约位置信息被接受。因此,该信息发布方和该用户会在该预约时间信息和该预约位置信息,进行面对面的信息交互。若数据平台接收到来自该信息发布方的拒绝消息,和/或接收到来自该用户的拒绝消息,则确定该预约时间信息和/或该预约位置信息未被接受。数据平台可以从拒绝消息中解析出拒绝原因,并利用拒绝原因重新确定预约时间信息和/或预约位置信息,并生成包括该新的预约时间信息和/或新的预约位置信息的邀请消息,并重新向该信息发布方和该用户发送该邀请消息。
在一个例子中,数据平台可以基于图6A-图6F所示的邀请消息示例,完成邀请过程,对此不再赘述。数据平台可以基于图7A-图7C所示的日历示例,记录用户、信息发布方、预约时间信息、预约位置信息的关系,对此不再赘述。
针对步骤905,在一个例子中,数据平台可以为该信息发布方和该用户提供交易接口,这样,该信息发布方和该用户可以返回到线上,且该信息发布方和该用户可以通过该交易接口完成商品的交易。进一步的,在为该信息发布方和该用户提供交易接口之后,还可以对该信息发布方和该用户的交易状态进行监控;和/或,收集该信息发布方和该用户的交易数据;和/或,利用该交易数据对该信息发布方和/或该用户进行商品营销。
其中,针对“对信息发布方和用户的交易状态进行监控”的过程,在信息发布方和用户通过交易接口完成商品的交易时,数据平台可以监控信息发布方是否产生订单,用户是否完成对订单的支付,在用户完成订单的支付后,信息发布方是否发货,用户收到的货物是否存在质量问题,用户是否对信息发布方进行投诉等。若信息发布方和用户在交易过程中产生分歧,则数据平台还可以对信息发布方和用户进行协商。数据平台还可以根据信息发布方或者用户的信用情况,对信息发布方或者用户进行担保等服务。针对“收集信息发布方和用户的交易数据”的过程,在信息发布方和用户通过交易接口完成商品的交易时,数据平台还可以收集到信息发布方的交易数据,以及用户的交易数据。数据平台还可利用这些交易数据对信息发布方和/或用户进行商品营销,对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例子中,上述“确定与信息发布方匹配的用户,确定信息发布方和用户的预约时间信息、预约位置信息,生成邀请消息,向信息发布方和用户中之至少一者发送邀请消息”的过程,是O2O2O功能的第一过程,即线上过程,在此过程中,可以完成用户和信息发布方的匹配,完成用户和信息发布方的预约会面。在线对象发布平台/展览平台可以将信息发布方的信息以数据的形式展现给用户,如卖掉哪些产品、卖到哪些公司、交易量多少等,这样用户可以先在线上进行筛选,使展会线下交谈更有目的性。上述“信息发布方和用户进行面对面信息交互”的过程,是O2O2O功能的第二过程,即线下过程,在此过程中,用户和信息发布方可以在展会现场完成面对面的信息交互,沟通与商品有关的细节等。上述“为信息发布方和用户提供交易接口”的过程,是O2O2O功能的第三过程,即线上过程,在此过程中,信息发布方和用户在线上完成交易。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集采购、服务、商品于一体的O2O2O商贸平台,可以帮助展会主办方促成买卖家匹配、面谈,最终回到线上交易,沉淀线上线下全链路数据,扩充买卖家群体覆盖,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展会之前的线上流程,数据平台可以确定与信息发布方匹配的用户,提高供需双方的匹配效率,为向信息发布方推送与其实际需求相匹配的用户提供可靠保证,快速定位有相互合作机会的供需双方;由于无需通过纸质胸牌或交换名片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保证了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在展会过程的线下流程,可以为信息发布方和用户提供交流场所,以使信息发布方和用户利用数据平台提供的预约时间信息和预约位置信息进行信息交互。在展会之后的线上流程,数据平台可以为信息发布方和用户提供交易接口,以使信息发布方和用户通过交易接口完成商品的交易,保证交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上述方式下,可以提高用户和信息发布方之间的匹配效率,在用户和信息发布方之间建立信任关系,实现线上贸易资源和线下展会资源的结合,实现数据的互通,帮助用户和信息发布方提高参展效率。可以打造一个线上-线下-线上的交易闭环,将线上和线下的资源有效结合起来。对于用户来说,为用户精准匹配信息发布方,达成高效面谈,提供交易保障,使用户享受增值服务,提高效率;当信息发布方的信息以数据的形式展现在平台时,用户可以先在线上进行筛选,使展会的线下交谈更有目的性。对于信息发布方来说,可以为信息发布方推荐更多的专业用户,达成高效面谈,促成商品交易,使信息发布方获得信用保障服务,提升信任度,享受增值服务;帮助信息发布方拓展渠道,并通过数据形式帮助信息发布方展示自己,如卖掉了哪些产品、卖到哪些公司、交易量是多少,这些数据可以帮助用户和信息发布方快速建立信任关系。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申请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交互处理装置120,应用在数据平台10上。该信息交互处理装置120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以软件实现为例,作为一个逻辑意义上的装置,是通过其所在的数据平台10的处理器11,读取非易失性存储器12中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形成的。从硬件层面而言,如图10所示,为本申请提出的信息交互处理装置120所在数据平台10的一种硬件结构图,除图10所示的处理器11、非易失性存储器12外,数据平台10还可以包括其它硬件,如负责处理报文的转发芯片、网络接口、内存等;从硬件结构上来讲,数据平台10还可能是分布式设备,可能包括多个接口卡,以便在硬件层面进行报文处理的扩展。
如图11所示,为本申请提出的信息交互处理装置的结构图,该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11,用于确定与信息发布方匹配的用户;
第二确定模块12,用于确定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的预约时间信息、预约位置信息;
第一生成模块13,用于确定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的预约时间信息、预约位置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14,用于向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中之至少一者发送所述邀请消息,所述邀请消息用于使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利用所述预约时间信息和所述预约位置信息进行信息交互。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12,具体用于在确定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的预约时间信息的过程中,接收来自所述信息发布方的第一注册消息,并从所述第一注册消息中解析出所述信息发布方能够进行信息交互的第一时间信息;接收来自所述用户的第二注册消息,并从所述第二注册消息中解析出所述用户能够进行信息交互的第二时间信息;利用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确定所述预约时间信息。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12,具体用于在利用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确定所述预约时间信息的过程中,确定展会现场的每个位置信息的空闲时间;确定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的交集时间;利用所述空闲时间和所述交集时间确定所述预约时间信息;
其中,所述预约时间信息位于所述展会现场的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之间。
其中,本申请装置的各个模块可以集成于一体,也可以分离部署。上述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如图12所示,为本申请提出的信息交互处理装置的结构图,该装置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21,用于确定与信息发布方匹配的用户;
第四确定模块22,用于确定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的预约时间信息、预约位置信息;
第二生成模块23,用于生成包括所述预约时间信息和所述预约位置信息的邀请消息;
第二发送模块24,用于向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中之至少一者发送所述邀请消息,所述邀请消息用于使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利用所述预约时间信息和所述预约位置信息进行信息交互;
交易模块25,用于为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提供交易接口,所述交易接口用于使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完成商品交易。
所述第四确定模块22,具体用于在确定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的预约时间信息的过程中,接收来自所述信息发布方的第一注册消息,并从所述第一注册消息中解析出所述信息发布方能够进行信息交互的第一时间信息;接收来自所述用户的第二注册消息,并从所述第二注册消息中解析出所述用户能够进行信息交互的第二时间信息;利用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确定所述预约时间信息。
所述第四确定模块22,具体用于在利用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确定所述预约时间信息的过程中,确定展会现场的每个位置信息的空闲时间;确定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的交集时间;利用所述空闲时间和所述交集时间确定所述预约时间信息;
其中,所述预约时间信息位于所述展会现场的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之间。
所述交易模块25,还用于在为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提供交易接口之后,对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的交易状态进行监控;和/或,收集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的交易数据;和/或,利用所述交易数据对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或所述用户进行商品营销。
其中,本申请装置的各个模块可以集成于一体,也可以分离部署。上述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申请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申请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信息交互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数据平台,该方法包括:
确定与信息发布方匹配的用户;
确定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的预约时间信息、预约位置信息;
生成包括所述预约时间信息和所述预约位置信息的邀请消息;
向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中之至少一者发送所述邀请消息,所述邀请消息用于使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利用所述预约时间信息和所述预约位置信息进行信息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与信息发布方匹配的用户的过程,具体包括:
若所述数据平台为在线对象发布平台:
接收来自展览平台的第一属性数据;
从所述在线对象发布平台获取第二属性数据;
利用所述第一属性数据和所述第二属性数据,确定与信息发布方匹配的用户;
若所述数据平台为展览平台:
从所述展览平台获取第一属性数据;
接收来自在线对象发布平台的第二属性数据;
利用所述第一属性数据和所述第二属性数据,确定与信息发布方匹配的用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的预约时间信息的过程,具体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信息发布方的第一注册消息,并从所述第一注册消息中解析出所述信息发布方能够进行信息交互的第一时间信息;
接收来自所述用户的第二注册消息,并从所述第二注册消息中解析出所述用户能够进行信息交互的第二时间信息;
利用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确定所述预约时间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确定所述预约时间信息的过程,具体包括:
确定展会现场的每个位置信息的空闲时间;
确定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的交集时间;
利用所述空闲时间和所述交集时间确定所述预约时间信息;
其中,所述预约时间信息位于所述展会现场的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中之至少一者发送所述邀请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若接收到来自所述信息发布方的接受消息,并接收到来自所述用户的接受消息,则确定所述预约时间信息和所述预约位置信息被接受;
若接收到来自所述信息发布方的拒绝消息,和/或接收到来自所述用户的拒绝消息,则确定所述预约时间信息和/或所述预约位置信息未被接受;
利用所述拒绝消息重新确定预约时间信息和预约位置信息,并重新向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中之至少一者发送携带新的预约时间信息、预约位置信息的邀请消息。
6.一种信息交互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数据平台,该方法包括:
确定与信息发布方匹配的用户;
确定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的预约时间信息、预约位置信息;
生成包括所述预约时间信息和所述预约位置信息的邀请消息;
向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中之至少一者发送所述邀请消息,所述邀请消息用于使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利用所述预约时间信息和所述预约位置信息进行信息交互;
为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提供交易接口,所述交易接口用于使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完成商品交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与信息发布方匹配的用户的过程,具体包括:
若所述数据平台为在线对象发布平台:
接收来自展览平台的第一属性数据;
从所述在线对象发布平台获取第二属性数据;
利用所述第一属性数据和所述第二属性数据,确定与信息发布方匹配的用户;
若所述数据平台为展览平台:
从所述展览平台获取第一属性数据;
接收来自在线对象发布平台的第二属性数据;
利用所述第一属性数据和所述第二属性数据,确定与信息发布方匹配的用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的预约时间信息的过程,具体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信息发布方的第一注册消息,并从所述第一注册消息中解析出所述信息发布方能够进行信息交互的第一时间信息;
接收来自所述用户的第二注册消息,并从所述第二注册消息中解析出所述用户能够进行信息交互的第二时间信息;
利用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确定所述预约时间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确定所述预约时间信息的过程,具体包括:
确定展会现场的每个位置信息的空闲时间;
确定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的交集时间;
利用所述空闲时间和所述交集时间确定所述预约时间信息;
其中,所述预约时间信息位于所述展会现场的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中之至少一者发送所述邀请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若接收到来自所述信息发布方的接受消息,并接收到来自所述用户的接受消息,则确定所述预约时间信息和所述预约位置信息被接受;
若接收到来自所述信息发布方的拒绝消息,和/或接收到来自所述用户的拒绝消息,则确定所述预约时间信息和/或所述预约位置信息未被接受;
利用所述拒绝消息重新确定预约时间信息和预约位置信息,并重新向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中之至少一者发送携带新的预约时间信息、预约位置信息的邀请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提供交易接口之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对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的交易状态进行监控;和/或,
收集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的交易数据;和/或,
利用所述交易数据对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或所述用户进行商品营销。
12.一种信息交互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数据平台,该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信息发布方匹配的用户;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的预约时间信息、预约位置信息;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包括所述预约时间信息和所述预约位置信息的邀请消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中之至少一者发送所述邀请消息,所述邀请消息用于使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利用所述预约时间信息和所述预约位置信息进行信息交互。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在确定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的预约时间信息的过程中,接收来自所述信息发布方的第一注册消息,并从所述第一注册消息中解析出所述信息发布方能够进行信息交互的第一时间信息;接收来自所述用户的第二注册消息,并从所述第二注册消息中解析出所述用户能够进行信息交互的第二时间信息;利用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确定所述预约时间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在利用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确定所述预约时间信息的过程中,确定展会现场的每个位置信息的空闲时间;确定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的交集时间;利用所述空闲时间和所述交集时间确定所述预约时间信息;所述预约时间信息位于所述展会现场的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之间。
15.一种信息交互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数据平台,该装置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信息发布方匹配的用户;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的预约时间信息、预约位置信息;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包括所述预约时间信息和所述预约位置信息的邀请消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中之至少一者发送所述邀请消息,所述邀请消息用于使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利用所述预约时间信息和所述预约位置信息进行信息交互;
交易模块,用于为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提供交易接口,所述交易接口用于使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完成商品交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在确定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的预约时间信息的过程中,接收来自所述信息发布方的第一注册消息,并从所述第一注册消息中解析出所述信息发布方能够进行信息交互的第一时间信息;接收来自所述用户的第二注册消息,并从所述第二注册消息中解析出所述用户能够进行信息交互的第二时间信息;利用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确定所述预约时间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在利用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确定所述预约时间信息的过程中,确定展会现场的每个位置信息的空闲时间;确定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的交集时间;利用所述空闲时间和所述交集时间确定所述预约时间信息;所述预约时间信息位于所述展会现场的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易模块,还用于在为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提供交易接口之后,对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的交易状态进行监控;和/或,收集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所述用户的交易数据;和/或,利用所述交易数据对所述信息发布方和/或所述用户进行商品营销。
CN201610912840.4A 2016-10-19 2016-10-19 一种信息交互处理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79675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12840.4A CN107967529A (zh) 2016-10-19 2016-10-19 一种信息交互处理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12840.4A CN107967529A (zh) 2016-10-19 2016-10-19 一种信息交互处理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67529A true CN107967529A (zh) 2018-04-27

Family

ID=61997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12840.4A Pending CN107967529A (zh) 2016-10-19 2016-10-19 一种信息交互处理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6752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1286A (zh) * 2019-07-23 2021-01-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事件的推送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2308253A (zh) * 2019-07-24 2021-02-0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系统以及记录媒体
CN112381566A (zh) * 2020-11-10 2021-02-19 在线场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展会洽谈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77791A (ko) * 2001-04-02 2002-10-14 (주)메세드림시스 인터넷을 이용한 온/오프라인상의 전시회 참관 고객 및참가업체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CN102609870A (zh) * 2012-02-03 2012-07-25 陈晓亮 一种电子商务撮合交易系统及方法
CN103150926A (zh) * 2013-02-01 2013-06-12 无锡普智联科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机器人小车的预约取车系统及其方法
CN104299073A (zh) * 2014-09-29 2015-01-21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917733A (zh) * 2014-03-13 2015-09-16 张永杰 一种时间区间的属性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05373841A (zh) * 2015-12-03 2016-03-02 万成国 一种多用户时间预约方法
CN105678531A (zh) * 2016-01-25 2016-06-15 邓展鸣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网购通信方法
CN105763581A (zh) * 2014-12-15 2016-07-13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展会信息推送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5786807A (zh) * 2014-12-15 2016-07-20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展会信息推送的方法、设备与系统
CN105976133A (zh) * 2016-06-02 2016-09-28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线上线下服务平台的系统架构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77791A (ko) * 2001-04-02 2002-10-14 (주)메세드림시스 인터넷을 이용한 온/오프라인상의 전시회 참관 고객 및참가업체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CN102609870A (zh) * 2012-02-03 2012-07-25 陈晓亮 一种电子商务撮合交易系统及方法
CN103150926A (zh) * 2013-02-01 2013-06-12 无锡普智联科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机器人小车的预约取车系统及其方法
CN104917733A (zh) * 2014-03-13 2015-09-16 张永杰 一种时间区间的属性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04299073A (zh) * 2014-09-29 2015-01-21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763581A (zh) * 2014-12-15 2016-07-13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展会信息推送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5786807A (zh) * 2014-12-15 2016-07-20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展会信息推送的方法、设备与系统
CN105373841A (zh) * 2015-12-03 2016-03-02 万成国 一种多用户时间预约方法
CN105678531A (zh) * 2016-01-25 2016-06-15 邓展鸣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网购通信方法
CN105976133A (zh) * 2016-06-02 2016-09-28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线上线下服务平台的系统架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兰雨晴等编著: "《LotusDotes群体技术教程》", 30 September 2001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1286A (zh) * 2019-07-23 2021-01-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事件的推送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2308253A (zh) * 2019-07-24 2021-02-0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系统以及记录媒体
CN112381566A (zh) * 2020-11-10 2021-02-19 在线场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展会洽谈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97251B2 (en) Smart device
US1048983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transactions as conversations between participants
JP6899530B2 (ja) 情報処理方法
Kauffman et al. Economics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Survey and directions for research
KR102013527B1 (ko) 블록체인을 이용한 자재물품 거래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US8271346B1 (en) System to format and use electronically readable identification data strings, biometric data, matrix codes and other data to link and enroll users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to roles and rights and fees and prices associated with research protocols linked to said products and services
JP2018538639A5 (zh)
CN1794297A (zh) 保证维持零售环境里的个人政府补助金的方法和系统
CN107967529A (zh) 一种信息交互处理方法和装置
WO200004259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action enabled advertising
KR102246642B1 (ko) 사용자 행동 정보 분석이 가능한 가공품 생산 중계 관리 시스템 연동형 가상 공간 전시회 시스템
Munoz et al. E-commerce
CN107967635A (zh) 一种信息匹配方法和装置
Katz Contractual incompleteness: a transactional perspective
Chyrun The E-Commerce Systems Modelling Based on Petri Networks.
US2014006752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nline submission, col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product and shopping related information
Zhao et al. Creating lean and agile supply chains with blockchain
US20140330652A1 (en) Online advertising model
Mallick Essentials of E-Commerce B. Com 2nd Semester-Syllabus Prescribed by 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Hamilton Service value networks: delivering competitive e-services
Agus Mulyana et al. Business Strategy 5.0
Wagner et al. B2B e-marketplaces in the airline industry: process drivers and performance indicators
EP4231188A1 (en) Ai and blockchain-based warehouse use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warehouse using the same
WO2017195027A2 (en) Objects of things system
Competitive Service Value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5470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