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66174B - 力热联合试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力热联合试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66174B
CN107966174B CN201710891188.7A CN201710891188A CN107966174B CN 107966174 B CN107966174 B CN 107966174B CN 201710891188 A CN201710891188 A CN 201710891188A CN 107966174 B CN107966174 B CN 1079661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piece
detection device
supporting plate
base
test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9118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66174A (zh
Inventor
何新党
吕震宙
岳珠峰
苟文选
耿小亮
高宗战
敖良波
柳世灵
程连品
鲁亚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89118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661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66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661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661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661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力热联合试验系统,涉及飞行器试验技术领域。本公开的力热联合试验系统包括底座、托板、支架、加载装置、载荷检测装置、位移检测装置、加热装置、温度检测装置和应变检测装置。托板设于底座,试验件能固定于托板上。支架设于托板上且位于试验件的侧方。加载装置设于底座并能与试验件连接,用于对试验件施加预设方向的载荷。载荷检测装置设于加载装置,用于检测加载装置对试验件施加的载荷。位移检测装置设于支架并能与试验件连接,用于检测试验件的位移。加热装置可拆卸地设于支架,用于加热试验件。温度检测装置能固定于试验件,用于检测试验件的温度。应变检测装置能固定于试验件,用于检测试验件的热应变。

Description

力热联合试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飞行器试验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力热联合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飞行器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飞行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飞机、导弹等飞行器而言,在快速飞行的过程中,其头锥、舵面等部位会产生气动热,与此同时,还承受气流带来的复杂载荷,此时,这些部位的热学性能和力学性能至关重要,直接关系着飞行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了便于分析飞行器的头锥、舵面等部位对高温和载荷的承受能力,需要对头锥、舵面等部位的试验件进行试验,获取相关的力学参数和热学参数,以对试验件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进行分析,为提高飞行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依据。
但在现有技术中,缺乏专门的试验设备,难以模拟出飞行器在飞行时的载荷环境和热环境,因而获取试验件的热学参数和力学参数较为困难,通过现有的载荷装置和加热装置,只能分别进行试验,与飞行器在飞行时的真实环境具有较大差异,不利于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力热联合试验系统,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力热联合试验系统,包括:
底座;
托板,设于所述底座,试验件能固定于所述托板上;
支架,设于所述托板上且位于所述试验件的侧方;
加载装置,设于所述底座并能与所述试验件连接,用于对所述试验件施加预设方向的载荷;
载荷检测装置,设于所述加载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加载装置对所述试验件施加的载荷;
位移检测装置,设于所述支架并能与所述试验件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试验件的位移;
加热装置,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支架,用于加热所述试验件;
温度检测装置,能固定于所述试验件,用于检测所述试验件的温度;
应变检测装置,能固定于所述试验件,用于检测所述试验件的热应变。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
底板,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托板上,且所述底板设有向所述试验件延伸的第一导向槽;
立柱,设于所述底板;
螺纹连接件,穿过所述托板和所述第一导向槽,用于锁紧或解锁所述底板;
多个定位夹,沿垂直于所述托板的方向设于所述立柱,各所述定位夹均能夹持所述加热装置。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托板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位置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且所述螺纹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导向槽。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试验件的两侧均设有加热装置和两个所述支架,任一所述加热装置的两端能对应夹持于位于同侧的两个所述支架的定位夹。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与所述托板之间设有绝缘垫片。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加载装置包括:
支座,设于所述底座;
作动筒,设于所述支座靠近所述试验件的侧面;
拉杆,一端通过所述载荷检测装置与所述作动筒连接,另一端能与所述试验件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力热联合试验系统还包括:
第一挡板,设于所述底座且位于所述托板靠近所述加载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一挡板设有供所述拉杆穿过的过孔;
第二挡板,设于所述底座且位于所述托板远离所述加载装置的一侧。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位移检测装置为拉线式位移计,所述拉线式位移计设于所述支架并能与所述试验件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为石英灯管。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力热联合试验系统还包括:
显示装置;
控制装置,用于存储并控制所述显示装置显示所述载荷检测装置、所述位移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和所述应变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
本公开的力热联合试验系统,可通过加载装置对试验件施加预设方向的载荷,以便模拟试验件在飞行状态下的载荷环境;同时,可通过加热装置对试验件进行加热,以便模拟试验件在飞行状态下的热环境,从而可同时测试试验件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更加真实的模拟试验件在飞行状态下的环境,有利于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可通过载荷检测装置对施加于试验件的载荷进行检测,并通过位移检测装置检测试验件在该载荷下的位移,从而为分析试验件在该载荷下的变形情况提供依据;并可通过温度检测装置对试验件的温度进行检测,并通过应变检测装置检测试验件的热应变,从而为分析试验件在该温度下的热应变提供依据。由此,可为分析试验件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提供依据。
此外,由于可实时检测试验件的温度和施加于试验件的载荷,从而可为实时独立调节试验件的温度和承受的载荷提供依据,以便更加准确的模拟试验件的热环境和载荷环境,有利于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示例实施方式力热联合试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示例实施方式力热联合试验系统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力热联合试验系统的左视图。
图6为本公开示例实施方式力热联合试验系统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中:1、底座;2、托板;201、第二导向槽;3、支架;31、底板;311、第一导向槽;32、立柱;33、定位夹;34、螺纹连接件;4、加热装置;5、温度检测装置;6、应变检测装置;7、加载装置;71、支座;72、作动筒;73、拉杆;8、载荷检测装置;9、位移检测装置;10、第一挡板;11、第二挡板;12、显示装置;13、控制装置;14、试验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本公开示例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力热联合试验系统,用于对一试验件进行力热联合试验,该试验件可以是飞行器的舵面,例如,导弹舵面、飞机舵面等,当然,也可以是飞行器的其它部件。
如图1~图6所示,其中,图4和图5并非以图1中视角为基准而确定的俯视图和左视图。本示例实施方式的力热联合试验系统可以包括底座1、托板2、支架3、加热装置4、温度检测装置5、应变检测装置6、加载装置7、载荷检测装置8和位移检测装置9,其中:
托板2设于底座1,试验件14能固定于托板2上。
支架3设于托板2上且位于试验件14的侧方。
加热装置4可拆卸地设于支架3,用于加热试验件14。
温度检测装置5能设于试验件14,用于检测试验件14的温度。
应变检测装置6能设于试验件14,用于检测试验件14的热应变。
加载装置7设于底座1并能与试验件14连接,用于对试验件14施加预设方向的载荷。
载荷检测装置8设于加载装置7,用于检测加载装置7对试验件14施加的载荷。
位移检测装置9设于支架3并能与试验件14连接,用于检测试验件14的位移。
本示例实施方式的力热联合试验系统,可同时模拟试验件14在飞行状态下的载荷环境和热环境,以便同时测试试验件14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且由于可实时检测试验件14的温度和施加于试验件14的载荷,从而可为实时独立调节试验件14的温度和承受的载荷提供依据,以便更加准确的模拟试验件14的热环境和载荷环境,有利于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可通过载荷检测装置8对施加于试验件14的载荷进行检测,并通过位移检测装置9检测试验件14在该载荷下的位移;可通过温度检测装置5对试验件14的温度进行检测,并通过应变检测装置6检测试验件14的热应变,从而为分析试验件14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提供数据。
下面,将对本示例实施方式的力热联合试验系统的各组成部分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底座1可以是板状结构,其形状可以是圆形、矩形或其它形状。底座1可通过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于地面或其它安装面上。底座1上可设有多个凹槽,且多个凹槽可平行排列,各个凹槽的横截面均可以是T形、矩形或其它形状。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托板2可以是板状结构,其形状可以是圆形、矩形或其它形状。托板2可设于底座1上,并可通过卡接或利用螺栓连接等可拆卸的方式与底座1固定连接;当然,托板2也可通过焊接等不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底座1上。同时,试验件14可通过螺栓、螺钉等连接件或专门的夹持装置可拆卸地固定于托板2上,夹持装置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做特殊限定,其可视试验件14的结构而定,只要能固定试验件14即可。
举例而言,且托板2可通过多个螺栓和螺母相配合固定于底座1上,各个螺栓的螺纹端可与伸入底座1并螺纹连接,各个螺母一一对应的套设于各个螺栓且位于托板2和底座1之间,托板2的底面与底座1间可具有间隙,也可以贴合于底座1。或者,还可以通过多个螺栓依次穿过托板2和底座1,且同时与托板2和底座1螺纹连接,托板2的底面与底座1间可以接触或不接触。当然,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将托板2固定于底座1上,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支架3可设于托板2上,且位于试验件14的侧方,用于固定加热装置4。支架3可以包括底板31、立柱32、定位夹33和螺纹连接件34,其中:
底板31可以是矩形、圆形或其它形状的板状结构,该底板31可设于托板2上,且位于固定在托板2上的试验件14的一侧。同时,底板31上可开设有第一导向槽311,可沿垂直于底板31的方向贯穿底板31,且第一导向槽311可沿平行于底板31的方向朝试验件14延伸。第一导向槽311可以是矩形槽,或者,第一导向槽311的两端可为弧形,中部为矩形,第一导向槽311还可以是椭圆形等其它形状,在此不做特殊限定。
如图2所示,托板2上可开设有第二导向槽201,该第二导向槽201可沿垂直于托板2的方向贯穿托板2,第二导向槽201的形状可与上述第一导向槽311相同,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形状。第二导向槽201的延伸方向可与第一导向槽311的延伸方向垂直。
立柱32可以是圆柱、棱柱状结构,也可以是板状结构,其可以竖直设于底板31并可通过焊接、卡接或利用螺栓连接等方式与底板31固定连接。当然,立柱32与底板31也可以是一体式结构。
定位夹33可为U形结构,其可具有两个侧臂和连接两个侧臂的连接部。其中,该连接部可通过卡接、焊接或利用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于立柱32朝向试验件14的表面。两个侧臂可平行于底板31设置,且加热装置4可夹持于定位夹33的两个侧臂之间,从而对加热装置4进行固定,且便于加热装置4的拆装。定位夹33的数量可以是多个,且多个定位夹33可沿垂直于托板2的方向分布于立柱32上,且各个定位夹33均能夹持加热装置4,也就是说,同一支架3上可固定多个加热装置4,从而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加热装置4的数量和位置。
螺纹连接件34可依次穿过第一导向槽311和第二导向槽201,通过转动螺纹连接件34可锁紧或解锁底板31。在解锁状态下,底板31可沿第一导向槽311的延伸方向移动,以靠近或远离试验件14;同时,底板31还可沿第二导向槽201的延伸方向移动,从而可调节加热装置4与试验件14的相对位置,便于调节加热装置4对试验件14的加热效果。在锁紧状态下,底板31可固定于托板2上。
举例而言,螺纹连接件34可以是螺栓,其螺纹端可与底座1螺纹连接,螺栓头可位于底板31上,通过转动该螺栓可使螺栓头压紧底板31,以对底板31进行锁紧,或使螺栓头与底板31分离,以对底板31进行解锁。
或者,螺纹连接件34还可以包括相互配合的螺栓和螺母,螺栓的螺栓头可位于托板2的下方,其螺纹端可依次穿过第二导向槽201和第一导向槽311,螺母可位于底板31上,通过相对转动螺母和螺栓可使螺母于螺栓头配合夹紧或放松底板31,也可以起到锁紧或解锁底板31的功能。当然,螺纹连接件34也可以采用其它结构,只要能实现锁紧或结算底板31的功能即可,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支架3的结构示例性说明,在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式中,支架3还可以采用其它结构,只要能实现相同的功能即可,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上述支架3的数量可以是四个,试验件14的两侧均可设有两个支架3,并关于试验件14对称设置,各个支架3均可设于托板2上,具体结构和安装方式可参考上述支架3,在此不再详述。任一加热装置4的两端能对应夹持于位于同侧的两个支架3的定位夹33,具体言之,对于位于试验件14同一侧的任一加热装置4而言,其一端可夹持于位于该侧的一个支架3的定位夹33,另一端可夹持于位于该侧的另一个支架3的定位夹33,从而可从两端对加热装置4进行固定。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支架3与托板2之间可设有绝缘垫片(图中未示出),绝缘垫片可夹持于底板31与托板2之间,且该绝缘垫片的材质可以是陶瓷或者其它耐高温的绝缘材料,从而可通过绝缘垫片提高绝缘性能,有利于保障试验安全。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加热装置4可以是石英灯管,石英灯管的一端可夹持于一支架3的一定位夹33内,另一端可夹持于另一支架3的一定位夹33内,从而可通过两个支架3从两端固定石英灯管。同时,石英灯管的两端可通过耐高温的导线与电源连接,在石英灯管通电启动后,可产生热量,可对试验件14进行加热。
石英灯管的数量可以是多个,且对称分布于试验件14的两侧,位于试验件14同侧的任一石英灯管的两端可对应夹持于位于该侧的两个支架3的定位夹33内。从而可根据需要对石英灯管进行拆装,从而改变支架3上的石英灯管的数量和位置,以便于调节加热效果。
当然,加热装置4还可以是碳纤维加热管等其它能用来对试验件14进行加热,且能可拆卸地固定于支架3上的装置,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温度检测装置5可以是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例如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其可具有热电偶,该热电偶可以通过绑绳捆绑固定在试验件14的表面,该绑绳的材料可是石棉等耐高温的材料,还可以利用螺栓连接等其它方式固定在试验件14的表面,从而可实时检测试验件14表面的温度。
或者,温度检测装置5还可以是具有热敏电阻的热电阻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固定于试验件14表面,具体固定方式可参考上述热电偶的固定方式,也可测量试验件14表面的温度。此外,温度检测装置5还可以是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例如辐射测温仪表等,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应变检测装置6可以包括应变片,例如金属式应变片、半导体应变片,但不以此为限。应变片可通过粘接、卡接等方式固定于试验件14的表面,从而可检测试验件14的热应变。当然,还可以其它可以检测热应变的装置,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加载装置7可设于底座1,用于对试验件14施加预设方向的载荷,该加载装置7可以包括支座71、作动筒72和拉杆73,其中:
支座71可设于底座1上,其可以与底座1的凹槽相配合,可在底座1上滑动,也可直接放置在底座1上,并可通过螺栓连接等可拆卸的方式与底座1固定连接。同时,也可通过焊接等不可拆卸的方式与底座1固定连接,在此不做特殊限定。
作动筒72可以是液压式或气动式的作动筒,可输出预设方向的载荷,作动筒72还可以采用电机配合曲柄滑块机构或电机配合丝杠螺母机构等其它方式输出预设方向的载荷,在此不再一一列举。该预设方向可以是水平面内朝向试验件14一连接区域的方向,也可以是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平面朝向试验件14一连接区域的方向,在此不做特殊限定。
举例而言,作动筒72为液压式作动筒,其可以包括筒体、活塞和活塞杆,活塞位于筒体内并可往复直线移动,活塞杆一端与活塞连接,另一端伸出筒体,并可随活塞同步移动,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可参考现有液压式作动筒,在此不再详述。
上述筒体可设于支座71靠近托板2的侧面,即靠近试验件14的侧面,并可通过螺栓或螺钉与支座71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或者,筒体也可与支座71通过焊接等不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在此不做特殊限定。上述活塞杆可沿水平方向正对于试验件14的一连接区域,并可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以便对试验件14施加水平方向的载荷,该连接区域的具体位置在此不做特殊限定。
拉杆73的一端可与作动筒72连接,另一端可与试验件14连接,作动筒72可通过拉杆73对试验件14施加预设方向的载荷。举例而言,作动筒72为上述液压式作动筒时,拉杆73的一端可与活塞杆固定连接且位于同一直线,拉杆73的另一端可与试验件14的通过螺栓、螺钉或专门的夹具固定连接,在活塞杆移动时,可通过拉杆73对试验件14的施加水平方向的载荷。
此外,加载装置7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以便对试验件14的多个区域进行加载。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载荷检测装置8可以是力传感器,例如拉压力传感器等。其设于作动筒72和拉杆73之间,并同时与作动筒72和拉杆73连接,从而可检测加载装置7输出力的大小,即对试验件14施加的载荷的大小。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位移检测装置9(图1中未示出)可以是拉线式位移计,该拉线式位移计可具有本体和拉线,该本体可固定于支架3,拉线可与试验件14连接,从而可检测试验件14表面的位移,以便分析试验件14在加载装置7的作用下的变形情况,拉线式位移计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可参考现有的拉线式位移计,在此不再详述。当然,位移检测装置9还可以是其它可以检测试验件14位移的装置,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此外,位移检测装置9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以便检测试验件14多个区域的位移。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本示例实施方式的力热联合试验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一挡板10和第二挡板11,其中:
第一挡板10可以是L形结构,也可以是平板结构等,在此不作特殊限定。且第一挡板10可竖直设于底座1上,并可通过卡接、焊接或利用螺栓连接等方式与底座1固定连接。同时,第一挡板10可位于托板2靠近加载装置7的一侧,第一挡板10上与拉杆73对应的位置可设有过孔,拉杆73配合穿过该过孔,并可相对第一挡板10往复移动。此外,第一挡板10的顶部,即远离底座1的端部,可高于加热装置4,以便阻挡加热装置4产生的辐射向周围扩散。
第二挡板11的结构可与第一挡板10相同,当然也可以采用不同于第一挡板10的结构。同时,第二挡板11可竖直设于底座1,且位于托板2远离加载装置7的一侧,也就是说,第二挡板11与第一挡板10位于托板2的两侧。第二挡板11的顶部,即远离底座1的端部,可高于加热装置4,以便阻挡加热装置4产生的辐射向周围扩散。
如图6所示,本示例实施方式的力热联合试验系统还可以还可以包括显示装置12和控制装置13,其中:
显示装置12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ED显示器等。
控制装置13可以是计算机等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且控制装置13可同时与上述温度检测装置5、应变检测装置6、载荷检测装置8和位移检测装置9连接,可接收并存储温度检测装置5、应变检测装置6、载荷检测装置8和位移检测装置9的检测结果,并可控制显示装置12显示检测结果,以便于用户根据检测结果对试验件14的性能进行分析。
此外,可利用控制装置13对检测结果进行运算和分析,以得出试验件14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的判断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9)

1.一种力热联合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托板,设于所述底座,试验件能固定于所述托板上;
支架,设于所述托板上且位于所述试验件的侧方;
加载装置,设于所述底座并能与所述试验件连接,用于对所述试验件施加预设方向的载荷;
载荷检测装置,设于所述加载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加载装置对所述试验件施加的载荷;
位移检测装置,设于所述支架并能与所述试验件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试验件的位移;
加热装置,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支架,用于加热所述试验件;
温度检测装置,能固定于所述试验件,用于检测所述试验件的温度;
应变检测装置,能固定于所述试验件,用于检测所述试验件的热应变;
所述支架包括:
底板,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托板上,且所述底板设有向所述试验件延伸的第一导向槽;
立柱,设于所述底板;
螺纹连接件,穿过所述托板和所述第一导向槽,用于锁紧或解锁所述底板;
多个定位夹,沿垂直于所述托板的方向设于所述立柱,各所述定位夹均能夹持所述加热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热联合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位置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且所述螺纹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导向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热联合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件的两侧均设有加热装置和两个所述支架,任一所述加热装置的两端能对应夹持于位于同侧的两个所述支架的定位夹。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力热联合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所述托板之间设有绝缘垫片。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力热联合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装置包括:
支座,设于所述底座;
作动筒,设于所述支座靠近所述试验件的侧面;
拉杆,一端通过所述载荷检测装置与所述作动筒连接,另一端能与所述试验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力热联合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力热联合试验系统还包括:
第一挡板,设于所述底座且位于所述托板靠近所述加载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一挡板设有供所述拉杆穿过的过孔;
第二挡板,设于所述底座且位于所述托板远离所述加载装置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力热联合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检测装置为拉线式位移计,所述拉线式位移计设于所述支架并能与所述试验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力热联合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石英灯管。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力热联合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力热联合试验系统还包括:
显示装置;
控制装置,用于存储并控制所述显示装置显示所述载荷检测装置、所述位移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和所述应变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
CN201710891188.7A 2017-09-27 2017-09-27 力热联合试验系统 Active CN1079661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91188.7A CN107966174B (zh) 2017-09-27 2017-09-27 力热联合试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91188.7A CN107966174B (zh) 2017-09-27 2017-09-27 力热联合试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66174A CN107966174A (zh) 2018-04-27
CN107966174B true CN107966174B (zh) 2020-04-03

Family

ID=61996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91188.7A Active CN107966174B (zh) 2017-09-27 2017-09-27 力热联合试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661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87219A (zh) * 2018-07-16 2019-01-11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飞行器异型面结构力热试验顶压式防偏转加载装置
CN110525686B (zh) * 2019-09-18 2022-12-27 西北工业大学 气动热力联合试验的试验装置
CN111521492B (zh) * 2020-04-29 2023-05-09 北京凌空天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检验火箭高温环境钢板铆接工艺可靠性的试验方法
CN117864415A (zh) * 2023-12-01 2024-04-12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面向飞行器机翼前缘结构的小型力热联合试验台架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9803A (zh) * 2011-12-30 2012-06-27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多头微型试样蠕变试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03335894A (zh) * 2013-06-17 2013-10-02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v型热弯曲的钛合金应力松弛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3900911A (zh) * 2014-04-09 2014-07-02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通电热拉伸试验装置及拉伸试验方法
CN103954510A (zh) * 2014-03-27 2014-07-30 西北工业大学 测试超高温环境中试样蠕变性能的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04181038A (zh) * 2013-05-27 2014-12-03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一种基于C/SiC材料舵面的力热联合试验系统
CN105424495A (zh) * 2015-11-06 2016-03-23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热力耦合条件下煤岩薄板平面应力状态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CN106855486A (zh) * 2017-01-13 2017-06-16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旋转气膜冷却式温度梯度热机械疲劳试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9803A (zh) * 2011-12-30 2012-06-27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多头微型试样蠕变试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04181038A (zh) * 2013-05-27 2014-12-03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一种基于C/SiC材料舵面的力热联合试验系统
CN103335894A (zh) * 2013-06-17 2013-10-02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v型热弯曲的钛合金应力松弛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3954510A (zh) * 2014-03-27 2014-07-30 西北工业大学 测试超高温环境中试样蠕变性能的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03900911A (zh) * 2014-04-09 2014-07-02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通电热拉伸试验装置及拉伸试验方法
CN105424495A (zh) * 2015-11-06 2016-03-23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热力耦合条件下煤岩薄板平面应力状态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CN106855486A (zh) * 2017-01-13 2017-06-16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旋转气膜冷却式温度梯度热机械疲劳试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66174A (zh) 2018-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66174B (zh) 力热联合试验系统
CN108132075B (zh) 高能束增材制造有限元热力耦合模型的校验方法及其数据测量装置
CN207894727U (zh) 一种小试样高温蠕变试验夹持装置
CN108645452B (zh) 一种飞机供电系统电缆多场耦合绝缘老化试验装置
US20180237167A1 (en) Hanging clamped supports for aircraft
AU2014202871B2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pression testing of test specimens
CN106153458B (zh) 一种拉压型残余应力标定用装置
CN106644800B (zh) 一种热疲劳实验装置
CN109507039B (zh) 基于弯曲变形的高温微动疲劳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CN108459035A (zh) 一种用于中子散射的便携式原位多场耦合加载装置
CN108760525A (zh) 一种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原位超高温拉伸实验装置
Bhagat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buckling strength of cylindrical panel: effect of non-uniform temperature field
CN206440543U (zh) 一种多轴试验拉伸机
CN113167754B (zh) 测量机构
CN110595658A (zh) 一种保持中心位置不动的残余应力引入装置
CN207396148U (zh) 胶粘剂拉伸剪切试样制备夹具
CN209085910U (zh) 一种充电接口插拔测试装置
Suzuki et al. Smart lightning protection skin for real-time load monitoring of composite aircraft structures under multiple impacts
CN105588767A (zh) 超低温环境下进行光学应变场测量的试片拉伸试验系统
CN103033347B (zh) 一种扶手试验装置及扶手强度测试方法
CN210893503U (zh) 一种保持中心位置不动的残余应力引入装置
CN207396193U (zh) 一种气动热-力耦合环境下材料高温力学性能测试设备
CN109738306A (zh) 一种多试样拉压蠕变试验装置
CN206056934U (zh) 一种简易的往复非冲击载荷加载装置
CN113879559B (zh) 飞行器蒙皮静态力加载装置及蒙皮动强度试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