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63086A - 一种行车控制方法及管道运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行车控制方法及管道运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63086A
CN107963086A CN201711167642.0A CN201711167642A CN107963086A CN 107963086 A CN107963086 A CN 107963086A CN 201711167642 A CN201711167642 A CN 201711167642A CN 107963086 A CN107963086 A CN 1079630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ort vehicle
information
segment pipe
pipeline
conveying t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676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63086B (zh
Inventor
刘伟
苏利杰
蒋超
梅琨
姚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Yangtz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Yangtz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Yangtz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Yangtz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6764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630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630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630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630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630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BRAILWAY SYSTEMS; EQUIPMENT THEREFO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B13/00Other railway systems
    • B61B13/10Tunnel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FRAIL VEHICLE SUSPENSIONS, e.g. UNDERFRAMES, BOGIES OR ARRANGEMENTS OF WHEEL AXLES; RAIL VEHICLES FOR USE ON TRACKS OF DIFFERENT WIDTH; PREVENTING DERAILING OF RAIL VEHICLES; WHEEL GUARDS, OBSTRUCTION REMOVERS OR THE LIKE FOR RAIL VEHICLES
    • B61F5/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ogies; Connections between bogies and vehicle underframes;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adjusting or allowing self-adjustment of wheel axles or bogies when rounding cur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FRAIL VEHICLE SUSPENSIONS, e.g. UNDERFRAMES, BOGIES OR ARRANGEMENTS OF WHEEL AXLES; RAIL VEHICLES FOR USE ON TRACKS OF DIFFERENT WIDTH; PREVENTING DERAILING OF RAIL VEHICLES; WHEEL GUARDS, OBSTRUCTION REMOVERS OR THE LIKE FOR RAIL VEHICLES
    • B61F5/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ogies; Connections between bogies and vehicle underframes;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adjusting or allowing self-adjustment of wheel axles or bogies when rounding curves
    • B61F5/50Other details
    • B61F5/52Bogie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23/00Control, warning or like safety means along the route or between vehicles or tra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65G1/10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relatively movable racks to facilitate insertion or removal of art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行车控制方法及管道运输系统,用于防止管道内的轨道拥堵,提高管道运输系统行车的安全性以及运输的可靠性。所述管道运输系统包括:所述运输车运行于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轨道,所述运输车包括安装在所述运输车上的车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包括:接收模块,用于在按所述运输路径行驶过程中,接收所述控制系统发送的所述运输车按所述运输路径所驶向的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所述占用状态信息为所述控制系统基于所述运输车的位置信息确定的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行驶参数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占用状态信息,调整行驶参数。

Description

一种行车控制方法及管道运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车控制方法及管道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交通等领域也都得到越来越高速的发展。人们的购物、货物寄送、出游、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都越来越依赖公共交通,这给城市地面交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交通拥堵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日益拥堵的地面交通,可以采用管道运输系统来缓解地面的运输压力,然而管道运输系统只是一种概念性的运输方案,目前并没有具体的实施系统方案。
可见,目前急需一种高效、安全和可实施的管道运输系统来解决当前地面交通的拥堵和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行车控制方法及管道运输系统,用于解决当前地面运输系统拥堵的问题,并且能防止管道内的轨道拥堵,提高管道运输系统行车的安全性以及运输的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行车控制方法,应用于管道运输系统的运输车,所述运输车运行于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轨道,所述地下管道中设置有多个站点,各个站点间可通过管道轨道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在按所述运输路径行驶过程中,接收所述控制系统发送的所述运输车按所述运输路径所驶向的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所述占用状态信息为所述控制系统基于所述运输车的位置信息确定的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
基于所述占用状态信息,调整行驶参数,其中,如果所述占用信息表明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被占用,且占用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运输车的行驶方向与所述运输车的行驶方向一致,则减小所述运输车的行驶速度;如果所述占用信息表明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被占用,且占用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运输车的行驶方向与所述运输车的行驶方向相反,则控制所述运输车在当前站点停车,直至所述占用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运输车经过所述当前站点后,控制所述运输车继续行驶。
可选的,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进入每个岔路轨道前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岔路标识设备,每个岔路标识设备携带有对应岔路轨道的岔路信息,所述运输车上安装有标识探测模块,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按所述运输路径行驶过程中,如果所述标识探测模块探测到岔路标识设备,则获取所述岔路标识设备指示的岔路信息;
基于所述岔路信息与所述运输路径,确定需要驶入的岔路轨道,其中,所述运输路径中包括所述运输车驶向的下一个站点,所述岔路信息包括所述岔路标识设备对应的岔路轨道通向的站点,在所述岔路信息对应的通向的站点与所述运输路径中所述运输车驶向的下一个站点匹配时,确定需要驶入所述岔路信息对应的岔路轨道。
可选的,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距每个站点的预设距离处设置有站旁标识设备,每个站旁标识设备携带有指示的站点,所述运输车上安装有标识探测模块,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按所述运输路径行驶过程中,如果所述标识探测模块探测到站旁标识设备,获取所述站旁标识设备指示的站点;
基于所述指示的站点与所述运输路径,确定是否需要在所述指示的站点停靠,其中,所述运输路径中包括所述运输车需要停靠的下一个站点,在所述站旁标识设备指示的站点与所述运输路径中所述运输车需要停靠的下一个站点匹配时,确定需要在所述指示的站点停靠。
可选的,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设置有应答器,所述应答器中存储有所述应答器周边区域的路况信息,所述运输车上安装有标识探测模块,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按所述运输路径行驶过程中,如果所述标识探测模块探测到应答器,获取所述应答器对应的路况信息;
基于所述路况信息,调整所述运输车的行驶参数。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探测到的站旁标识设备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以使所述控制系统基于接收到的所述运输车发送的探测到的站旁标识设备,确定所述运输车占用的管道运输轨道。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运输车出现故障时,向所述控制系统发送故障信息;
接收所述控制系统发送的故障停车点的位置信息,其中,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每段管道运输轨道的预设位置处设置有故障停车点;
调整行驶路径,控制所述运输车行驶至所述位置信息指示的故障停车点。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行车控制方法,应用于管道运输系统的控制系统,包括:
确定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运输车的运输路径;
监控所述运输车按所述运输路径行驶时的位置信息;
基于所位置信息,确定所述运输车的按所述运输路径所驶向的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
将所述占用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运输车,以使的所述运输车基于所述占用状态信息,调整行驶参数。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位置信息,确定所述运输车按所述运输路径所驶向的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控制系统所监控的运输车发送的探测到的站旁标识设备的标识,其中,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每段管道运输轨道的两端均设置有站旁标识设备,在运输车经过该段管道运输轨道的两端时,所述运输车将探测到对应的站旁标识设备发送至控制系统;
基于接收到的运输车发送的探测到的站旁标识设备的标识,判断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上是否行驶有运输车;
如果是,确定所述占用状态信息指示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处于被占用的状态,如果否,确定所述占用状态信息指示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处于未被占用的状态。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位置信息,确定所述运输车按所述运输路径所驶向的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控制系统所监控的运输车发送的轨道电路信息,其中,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每段管道运输轨道内铺设轨道电路,当运输车行驶在该段管道运输轨道上时,运输车将该段管道运输通的轨道电路发送的轨道信息发送至控制系统;
基于接收到的运输车发送的轨道信息,判断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上是否行驶有运输车;
如果是,确定所述占用状态信息指示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处于被占用的状态,如果否,确定所述占用状态信息指示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处于未被占用的状态。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位置信息,确定所述运输车按所述运输路径所驶向的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控制系统所监控的计轴发送的探测信息,其中,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每段管道运输轨道内铺设计轴,当运输车行驶在该段管道运输轨道上时,计轴在探测到该运输车后将探测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
基于接收到的计轴发送的探测信息,判断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上是否行驶有运输车;
如果是,确定所述占用状态信息指示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处于被占用的状态,如果否,确定所述占用状态信息指示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处于未被占用的状态。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运输车发送的故障信息时,基于所述运输车的位置信息,确定故障停车点的位置信息;
将所述故障停车点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运输车。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道运输系统的运输车,所述运输车运行于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轨道,所述地下管道中设置有多个站点,各个站点间可通过管道轨道连接,所述运输车包括安装在所述运输车上的车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按所述运输路径行驶过程中,接收所述控制系统发送的所述运输车按所述运输路径所驶向的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所述占用状态信息为所述控制系统基于所述运输车的位置信息确定的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
行驶参数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占用状态信息,调整行驶参数,其中,如果所述占用信息表明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被占用,且占用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运输车的行驶方向与所述运输车的行驶方向一致,则减小所述运输车的行驶速度;如果所述占用信息表明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被占用,且占用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运输车的行驶方向与所述运输车的行驶方向相反,则控制所述运输车在当前站点停车,直至所述占用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运输车经过所述当前站点后,控制所述运输车继续行驶。
可选的,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进入每个岔路轨道前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岔路标识设备,每个岔路标识设备携带有对应岔路轨道的岔路信息,所述运输车上安装有标识探测模块,所述行驶参数调整模块用于:
在按所述运输路径行驶过程中,如果所述标识探测模块探测到岔路标识设备,则获取所述岔路标识设备指示的岔路信息;
基于所述岔路信息与所述运输路径,确定需要驶入的岔路轨道,其中,所述运输路径中包括所述运输车驶向的下一个站点,所述岔路信息包括所述岔路标识设备对应的岔路轨道通向的站点,在所述岔路信息对应的通向的站点与所述运输路径中所述运输车驶向的下一个站点匹配时,确定需要驶入所述岔路信息对应的岔路轨道。
可选的,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距每个站点的预设距离处设置有站旁标识设备,每个站旁标识设备携带有指示的站点,所述运输车上安装有标识探测模块,所述行驶参数调整模块用于:
在按所述运输路径行驶过程中,如果所述标识探测模块探测到站旁标识设备,获取所述站旁标识设备指示的站点;
基于所述指示的站点与所述运输路径,确定是否需要在所述指示的站点停靠,其中,所述运输路径中包括所述运输车需要停靠的下一个站点,在所述站旁标识设备指示的站点与所述运输路径中所述运输车需要停靠的下一个站点匹配时,确定需要在所述指示的站点停靠。
可选的,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设置有应答器,所述应答器中存储有所述应答器周边区域的路况信息,所述运输车上安装有标识探测模块,所述行驶参数调整模块用于:
在按所述运输路径行驶过程中,如果所述标识探测模块探测到应答器,获取所述应答器对应的路况信息;
基于所述路况信息,调整所述运输车的行驶参数。
可选的,所述运输车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将探测到的站旁标识设备的标识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以使所述控制系统基于接收到的所述运输车发送的探测到的站旁标识设备指示的站点,确定所述运输车占用的管道运输轨道。
可选的,所述行驶参数调整模块用于:
在所述运输车出现故障时,向所述控制系统发送故障信息;
接收所述控制系统发送的故障停车点的位置信息,其中,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每段管道运输轨道的预设位置处设置有故障停车点;
调整行驶路径,控制所述运输车行驶至所述位置信息指示的故障停车点。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道运输系统的控制系统,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运输车的运输路径;
监控模块,用于监控所述运输车按所述运输路径行驶时的位置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位置信息,确定所述运输车的按所述运输路径所驶向的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占用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运输车,以使的所述运输车基于所述占用状态信息,调整行驶参数。
可选的,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控制系统所监控的运输车发送的探测到的站旁标识设备的标识,其中,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每段管道运输轨道的两端均设置有站旁标识设备,在运输车经过该段管道运输轨道的两端时,所述运输车将探测到对应的站旁标识设备发送至控制系统;
基于接收到的运输车发送的探测到的站旁标识设备的标识,判断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上是否行驶有运输车;
如果是,确定所述占用状态信息指示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处于被占用的状态,如果否,确定所述占用状态信息指示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处于未被占用的状态。
可选的,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控制系统所监控的运输车发送的轨道电路信息,其中,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每段管道运输轨道内铺设轨道电路,当运输车行驶在该段管道运输轨道上时,运输车将该段管道运输通的轨道电路发送的轨道信息发送至控制系统;
基于接收到的运输车发送的轨道信息,判断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上是否行驶有运输车;
如果是,确定所述占用状态信息指示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处于被占用的状态,如果否,确定所述占用状态信息指示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处于未被占用的状态。
可选的,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控制系统所监控的计轴发送的探测信息,其中,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每段管道运输轨道内铺设计轴,当运输车行驶在该段管道运输轨道上时,计轴在探测到该运输车后将探测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
基于接收到的计轴发送的探测信息,判断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上是否行驶有运输车;
如果是,确定所述占用状态信息指示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处于被占用的状态,如果否,确定所述占用状态信息指示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处于未被占用的状态。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用于:
在接收到运输车发送的故障信息时,基于所述运输车的位置信息,确定故障停车点的位置信息;
将所述故障停车点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运输车。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道运输系统,包括:
控制系统和运输车,所述运输车运行于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轨道,所述地下管道中设置有多个站点,各个站点间可通过管道轨道连接,所述运输车包括安装在所述运输车上的车载控制系统,所述车载控制系统与所述控制系统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运输车的运输路径;
监控模块,用于监控所述运输车按所述运输路径行驶时的位置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位置信息,确定所述运输车的按所述运输路径所驶向的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占用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运输车,以使的所述运输车基于所述占用状态信息,调整行驶参数。
其中,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按所述运输路径行驶过程中,接收所述控制系统发送的所述运输车按所述运输路径所驶向的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所述占用状态信息为所述控制系统基于所述运输车的位置信息确定的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
行驶参数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占用状态信息,调整行驶参数,其中,如果所述占用信息表明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被占用,且占用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运输车的行驶方向与所述运输车的行驶方向一致,则减小所述运输车的行驶速度;如果所述占用信息表明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被占用,且占用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运输车的行驶方向与所述运输车的行驶方向相反,则控制所述运输车在当前站点停车,直至所述占用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运输车经过所述当前站点后,控制所述运输车继续行驶。
可选的,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
应答器,所述应答器设置在所述地下管道中,所述应答器中存储有所述应答器周边区域的路况信息,所述车载控制系统能与所述应答器通信,以获取所述路况信息,并根据所述路况信息调整所述运输车的行驶。
可选的,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岔路标识设备,设置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进入每个岔路轨道前的对应位置处,每个岔路标识设备携带有对应岔路轨道的岔路信息,所述车载控制系统能在探测到所述岔路标识设备时,能获取到所述岔路标识设备携带的岔路信息。
可选的,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站旁标识设备,设置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距每个站点的预设距离处,所述站旁标识设备携带有指示的站点,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在探测到所述站旁标识设备时,能获取到所述站旁标识设备指示的站点。
可选的,所述车载控制系统还包括:
轨旁设备探测模块,用于探测所述地下管道内的标识设备,以获取所述地下管道内的道路信息;
应答器信息接收解析模块,安装在所述运输车上,当所述运输车通过安装在所述地下管道内的应答器时,获取所述应答器内存储的路况信息;
轨道电路信息接收模块,安装在所述运输车上,当所述运输车通过所述地下管道内的轨道区段时,获取所述区段的低频和载频信息,以将所述区段的占用信息发送给所述总控制系统;
标识探测模块,安装在所述运输车上,通过探测安装在所述地下管道内的标识设备,获取所述标识设备携带的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管道运输系统的控制系统为地下管道的运输车规划运输路径,在运输车按照规划的运输路径行驶时,控制系统获得运输车实时的位置信息,并根据该位置信息确认前方驶入的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将确定出的占用状态信息发送运输车,运输车可以根据该信息确认前方轨道是否被占用,进而调整自身行驶参数,比如:可停止在当前站点等待错车,或者减小行驶速度等,防止管道内的轨道拥堵,提高管道运输系统行车的安全性以及运输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管道运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地下管道设备布局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流运输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流运输车系统的转向架与车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转向架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左视图;
图7为图5中车轮、轮毂电机、支柱及构架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5中吊销、橡胶球铰与构架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流运输车系统的结构左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下管道系统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走行轨端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流运输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管道运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车体底架、牵引中心销、承载弹簧及构架的配合示意图;
图16为图14中牵引中心销、承载弹簧及构架的局部放大图;
图17为图14中牵引中心销、牵引球铰与构架的配合示意图;
图18为图17中牵引中心销与牵引球铰的A-A向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对物流运输车导向的导向轨与导向轮的配合示意图;
图20为图19中导向轨的放大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对物流运输车导向的导向轨与导向轮的配合示意图;
图22为图21中导向轨的放大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对物流运输车导向的导向轨与导向轮配合的侧视图;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门式结构的物流运输车的车门关闭状态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门式结构的物流运输车的车门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门式结构的物流运输车的上滑门与开闭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27为图26的第二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图27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2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门板、合页、滑轨及滑轮配合的截面示意图;
图3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下管道运输货物转接系统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1为图30中地下转动装置的组合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2为图30中抬升滚动装置的组合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3为图30中地上转动装置的组合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4为图30中异常货物暂存装置的组合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下管道运输货物转接系统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行车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3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行车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示中各标号代表的部件依次为:1管道、2a走行轨、3a受流轨、4a物流运输车、5a转向架、6车体、7构架、8销轴、9橡胶球铰、10车轮、11轮毂电机、12电气箱、13吊销、14受流器、15支柱、16耳座、17减重孔、18轨面、19限位挡、20第三走行轨、21第六走行轨,2b车体,3b走行轨组,4b转向架,5b转接系统,201上滑门,202顶架,203中央隔梁,204端墙,209观察窗,210自动装卸货平台,211滑轨,212合页,213门板,214滑轮,401车轮,402构架,403牵引球铰,404牵引中心销,405承载弹簧,406制动装置,407导向轮,408驱动装置,409受流器,410车体底架,411凹槽,412固定平台,413止挡,414第二连接板,415第一连接板,416凸脐,417弹簧,418导向轨,4181膨大结构,4182中部,4183下部,51地上转动装置,52第二支架,53支撑传送台,54地下转动装置,55抬升滚动装置,56异常货物暂存装置,511第三支架,512第三辊道,541第一辊道,542第一支架,551中转固定架,552中转抬升架,553抬升驱动部件,554第一中转辊道,555第二中转辊道,561暂存支架,562暂存辊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行车控制方法及管道运输系统,用于防止管道内的轨道拥堵,提高管道运输系统行车的安全性以及运输的可靠性。该管道运输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和运输车,所述运输车运行于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轨道,所述地下管道中设置有多个站点,各个站点间可通过管道轨道连接,所述运输车包括安装在所述运输车上的车载控制系统,所述车载控制系统与所述控制系统通信连接;其中,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运输车的运输路径;监控模块,用于监控所述运输车按所述运输路径行驶时的位置信息;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位置信息,确定所述运输车的按所述运输路径所驶向的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占用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运输车,以使的所述运输车基于所述占用状态信息,调整行驶参数。其中,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包括:接收模块,用于在按所述运输路径行驶过程中,接收所述控制系统发送的所述运输车按所述运输路径所驶向的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所述占用状态信息为所述控制系统基于所述运输车的位置信息确定的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行驶参数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占用状态信息,调整行驶参数,其中,如果所述占用信息表明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被占用,且占用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运输车的行驶方向与所述运输车的行驶方向一致,则减小所述运输车的行驶速度;如果所述占用信息表明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被占用,且占用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运输车的行驶方向与所述运输车的行驶方向相反,则控制所述运输车在当前站点停车,直至所述占用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运输车经过所述当前站点后,控制所述运输车继续行驶。
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实施例
请参考图1,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管道运输系统,包括:
控制系统1011和运输车3011,所述运输车运行于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轨道,所述地下管道中设置有多个站点,各个站点间可通过管道轨道连接,所述运输车包括安装在所述运输车上的车载控制系统2011,所述车载控制系统与所述控制系统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控制系统1011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运输车的运输路径;
监控模块,用于监控所述运输车按所述运输路径行驶时的位置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位置信息,确定所述运输车的按所述运输路径所驶向的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占用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运输车,以使的所述运输车基于所述占用状态信息,调整行驶参数。
其中,所述车载控制系统2011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按所述运输路径行驶过程中,接收所述控制系统发送的所述运输车按所述运输路径所驶向的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所述占用状态信息为所述控制系统基于所述运输车的位置信息确定的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
行驶参数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占用状态信息,调整行驶参数,其中,如果所述占用信息表明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被占用,且占用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运输车的行驶方向与所述运输车的行驶方向一致,则减小所述运输车的行驶速度;如果所述占用信息表明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被占用,且占用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运输车的行驶方向与所述运输车的行驶方向相反,则控制所述运输车在当前站点停车,直至所述占用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运输车经过所述当前站点后,控制所述运输车继续行驶。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管道运输系统即为:将管道埋设在地下并连通多个装卸货站点,将走行轨固定在管道中;物流运输车的转向架在走行轨上运行;在装卸货站点设置转接系统;实现了充分利用地下管道(包括城市综合管廊)网络,在地下进行货物运输。
其中,控制系统1011是由一组或多组计算设备组成,主要具备的功能有:为地下管道内的各辆运输车规划运输路径,并将运输路径下发至对应的运输车,运输车在按照运输路径行驶过程中,控制系统的地面子系统,通过与运输车通信,或与站旁设备通信,监控该运输车行驶的位置信息,将运输车所处的位置信息传输至控制系统。监控运输车位置信息的方式可以采用卫星定位的方式,比如:运输车上安装有GPS模块或北斗定位模块,通过GPS模块或北斗定位模块与卫星的交互,确定运输车的实时位置,并将位置反馈至控制系统。
在管道中的轨道处于单轨全双工模式时,即轨道上允许运输车双向行驶,在同一段管道轨道上容易出现相向行驶的两辆运输车相遇情况,此时,需要及时获取前方轨道被占用的状态,进而在确定前方轨道被占用,并有运输车相向驶入时,运输车需要进行及时避让操作,在站点等待错车。
同时,在管道中的轨道处于单轨单工模式时,即轨道上仅允许运输车单向行驶,系统不限定轨道上运行的运输车车速必须相同,会出现运输车的车速不同的情况,运输车的车速可变,在前行驶的运输车车速较慢,在后行驶的运输车车速较快,在后行驶的运输车需要及时获取前方轨道被占用的状态,进而根据前方轨道被占用的状态,调整运输车的车速,以避免车速过快导致两车相撞。
同时,在管道中的轨道处于单轨单工模式时,即轨道上仅允许运输车单向行驶,每辆运输车的车速固定,匀速行驶在管道轨道上,当前方轨道运行的运输车因出现故障导致停车,造车该段轨道被占用,此时,在后行驶的运输车需要及时获取前方轨道被占用的状态,进而根据前方轨道被占用的状态,控制运输车在站点处等待,以避免运输车因无法获知前方轨道占用状态而导致两车在该段轨道上相遇,导致轨道堵塞。
所以,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系统1011还获得所监控的各运输车发送的行驶信息以及站旁设备发送的信息,控制系统基于这些信息,确定该运输车按运输路径行驶至的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该占用状态信息用于表明对应管道运输轨道是否被占用。控制系统将该运输车按运输路径行驶至的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通过通信连接发送至运输车,运输车在接收到该信息后,调整对应的行驶参数。
比如:第一运输车将要驶入的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上行驶有第二运输车,占用状态信息表明该段管道运输轨道被占用,第一运输车接收到该占用状态信息后,如果该管道运输轨道是全双工的轨道,第二运输车的行驶方向与第一运输车的行驶方向相反,则第一运输车可以停留在当前站点等待错车后再继续行驶。如果第二运输车的行驶方向与第一运输车的行驶方向相同,则第一运输车可以减速行驶预设时间,与第二运输车保持安全车距。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的地下管道设备布局示意图,控制系统包括:
站旁标识设备,设置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距每个站点的预设距离处,所述车载控制系统能在探测到所述站旁标识设备时,能获取到所述站旁标识设备指示的站点。
对应的,所述车载控制系统还包括:标识探测模块,安装在所述运输车上,通过探测安装在所述地下管道内的标识,获取所述标识携带的信息。
进而,运输车在按所述运输路径行驶过程中,如果探测到站旁标识设备,获取所述站旁标识设备指示的站点;基于所述指示的站点与所述运输路径,确定是否需要在所述指示的站点停靠,其中,所述运输路径中包括所述运输车需要停靠的下一个站点,在所述站旁标识设备指示的站点与所述运输路径中所述运输车需要停靠的下一个站点匹配时,确定需要在所述指示的站点停靠。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距每个站点的预设距离处设置有站旁标识设备,每个站旁标识设备携带有指示的前方站点。比如:站点A的前后50米分别设置有站旁标识设备1和站旁标识设备2,站旁标识设备1和站旁标识设备2中存储有站点A的标识。当运输车通过安装在车上的轨旁设备探测模块中的标识探测模块探测到站旁标识设备1时,能获取到站旁标识设备1指示的站点A,运输路径中包括运输车下一次需要停靠的站点,通过与运输路径作比较,确定站点A是否是该运输车下一次需要停靠的站点,如果不是,则运输车从站点A的旁路通过。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站点未设置旁路,站点A被占用时,需要等待前车卸货完成后在后的运输车才能通过该站点的问题,保证运输的及时性。
为了确定地下管道内各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每个运输车将探测到的站旁标识设备的标识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以使所述控制系统基于接收到的所述运输车发送的探测到的站旁标识设备的标识与运输车行驶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运输车占用的管道运输轨道。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管道内的运输车将探测的站旁标识设备发送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监控运输车A1时,控制系统获取输车A1按照运输路径将驶向站点B和站点C间的管道运输轨道1。站点B前后分别设置站旁标识设备1和站旁标识设备2,站点C前后分别设置站旁标识设备3和站旁标识设备4,管道运输轨道1对应的驶入端站旁标识设备为站旁标识设备2,廊运输轨道1对应的驶出端站旁标识设备为站旁标识设备3。如果控制系统1011接收到有运输车距当前时刻最近一次探测的站旁标识设备为站旁标识设备2,而距当前时刻最近一次的前一次探测的站旁标识设备为站旁标识设备1,表明管道运输轨道1被占用。如果控制系统接收到有运输车距当前时刻最近一次探测的站旁标识设备为站旁标识设备3,而距当前时刻最近一次的前一次探测的站旁标识设备为站旁标识设备4,表明管道运输轨道1被占用。
比如:运输车A2发送的距当前时刻最近的探测的站旁标识设备为站旁标识设备2,而距当前时刻最近一次的前一次探测的站旁标识设备为站旁标识设备1,表明运输车A2正行驶在廊运输轨道1上,管道运输轨道1被占用。并且运输车A2与运输车A1的行驶方向一致,运输车A1可以减速以保持与运输车A2间的安全距离。
又如:运输车A3发送的距当前时刻最近的探测的站旁标识设备为站旁标识设备3,而距当前时刻最近一次的前一次探测的站旁标识设备为站旁标识设备4,表明运输车A3正行驶在廊运输轨道1上,管道运输轨道1被占用。并且运输车A3与运输车A1的行驶方向相反,运输车A1可以停留在站点B以等待错车。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确定地下管道内各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控制系统还用于:
获取所述控制系统所监控的运输车发送的轨道电路信息,其中,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每段管道运输轨道内铺设轨道电路,当运输车行驶在该段管道运输轨道上时,运输车将该段管道运输通的轨道电路发送的轨道信息发送至控制系统;
基于接收到的运输车发送的轨道信息,判断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上是否行驶有运输车;
如果是,确定所述占用状态信息指示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处于被占用的状态,如果否,确定所述占用状态信息指示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处于未被占用的状态。
运输车的车载控制系统还包括轨道电路信息接收模块,安装在所述运输车上,当所述运输车通过所述地下管道内的轨道区段时,获取所述区段的低频和载频信息,以将所述区段的占用信息发送给所述总控制系统;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每段管道运输轨道内铺设轨道电路,当运输车B1行驶在该段管道运输轨道上时,轨道电路产生低频和载频信息,安装在运输车B1上的轨道电路信息接收模块接收到该低频和载频信息,并将该低频和载频信息发送至控制系统,该低频和载频信息带有该段管道运输轨道的标识,以表明该段管道运输轨道被占用。
具体来讲,所述轨道电路信息接收模块可以为轨道电路天线,当运输车通过某轨道电路时,通过所述轨道电路天线,获取所述轨道电路存储的低频和频载信息,并将所述低频和频载信息通过车地通信模块传递给控制系统,以使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所述低频和频载信息确定所述轨道电路附近的轨道被占用。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确定地下管道内各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控制系统还用于:
获取所述控制系统所监控的计轴发送的探测信息,其中,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每段管道运输轨道内铺设计轴,当运输车行驶在该段管道运输轨道上时,计轴在探测到该运输车后将探测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
基于接收到的计轴发送的探测信息,判断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上是否行驶有运输车;
如果是,确定所述占用状态信息指示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处于被占用的状态,如果否,确定所述占用状态信息指示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处于未被占用的状态。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每段管道运输轨道内铺设计轴,当运输车B1行驶在该段管道运输轨道上时,该段轨道对应的计轴能探测到运输车B1,进而生成探测信息,将探测信息发送至控制系统,该探测信息带有该段管道运输轨道的标识,以表明该段管道运输轨道被占用。
进一步,请参见图2的地下管道设备布局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地面子系统包括:
应答器,所述应答器设置在所述地下管道中,所述应答器中存储有所述应答器周边区域的路况信息;所述车载控制系统能与所述应答器通信,以获取所述路况信息,并根据所述路况信息调整所述运输车的行驶。
对应的,所述车载控制系统还包括:应答器信息接收解析模块,安装在所述运输车上,当所述运输车通过安装在所述地下管道内的应答器时,获取所述应答器内存储的路况信息。
对应的,在运输车按所述运输路径行驶过程中,如果探测到应答器,获取所述应答器对应的路况信息;基于所述路况信息,调整所述运输车的行驶参数。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管道内轨道旁,每个预设距离(如:50米、100米等)设置有应答器,应答器内存储有对应区段轨道的路况信息。进而,应答器信息接收解析模块,安装在所述运输车上,当所述运输车通过安装在所述地下管道内的应答器时,获取所述应答器内存储的路况信息。具体来讲,所述应答器信息接收解析模块可以为应答器天线,当运输车行驶通过应答器时,通过所述应答器天线,利用低频无线电波接收获得所述应答器中存储的内容信息,并将获取的内容信息传递给运输车上的解析模块以解析出所述内容信息包括的路况信息,以使所述自动防护和控制系统能根据所述路况信息控制运输车行驶。
进一步,请参见图2的地下管道设备布局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地面子系统包括:
岔路标识设备,设置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的每个道岔的每个岔路轨道进入点,所述车载控制系统能在探测到所述岔路标识设备时,能获取到所述岔路标识设备指示的岔路轨道。
对应的,所述车载控制系统还包括:标识探测模块,安装在所述运输车上,通过探测安装在所述地下管道内的岔路标识设备,获取所述岔路标识设备携带的信息。
在运输车按所述运输路径行驶过程中,如果探测到岔路标识设备,获取所述岔路标识设备指示的岔路信息;基于所述岔路信息与所述运输路径,确定需要驶入的岔路轨道。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地下管道内可以有多种标识,举例来说,根据标识布置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站旁标识设备和岔路标识设备,其中,当运输车通过站旁标识设备时,标识探测模块探测到站旁标识设备,获取站旁标识设备中存储的前方停靠站点的信息,包括站点名称,站点占用情况等。当运输车通过岔路标识设备时,标识探测模块探测到岔路标识设备,获取岔路旁标识设备中存储的附近各个岔路和支路的信息,包括站岔路数量,岔路路线,岔路位置等。根据标识探测模块获取的站点信息和岔路信息,确定驶入的支路自动防护和控制系统再结合原预存的路线规划信息,决定运输车的行驶方向和路径。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故障车辆及时驶离所占用的轨道,保证轨道的畅通性,在所述运输车出现故障时,所述运输车向所述控制系统发送故障信息;接收所述控制系统发送的故障停车点的位置信息,其中,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每段管道运输轨道的预设位置处设置有故障停车点;调整行驶路径,控制所述运输车行驶至所述位置信息指示的故障停车点。
对应的,所述控制系统在接收到运输车发送的故障信息时,基于所述运输车的位置信息,确定故障停车点的位置信息;将所述故障停车点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运输车。
具体的,请参见图2的地下管道设备布局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每段管道轨道对应的预设位置处设置有故障停靠点,该故障停靠点可以设置在该段管道轨道的中间位置,当然,也可以是其他位置,在此,本申请不做限制。
在运输车行驶在某段管道轨道上时,如果发生故障,生成故障信息发送至控制系统,该故障信息中携带有该运输车的位置信息以及故障原因信息,控制系统在接收到该故障信息后,基于故障的运输车的位置信息可确定该故障运输车占用的管道轨道,进而确定占用的该段轨道对应的故障停车点的位置信息,将故障停车点的位置信息发送至该故障运输车,故障运输车可以基于该位置信息,调整行驶路径,行驶至故障停车点进行维修处理。
进而,当故障运输车不能行驶时,控制系统将故障信息发送至该段轨道对应的故障停车点,故障停车点的工作人员在获知该故障信息后,可安排拖车等设备将故障运输车及时拖离该段轨道,或者,工作人员可以及时赶往故障运输车所在的位置处,对故障运输车进行维修,运输车故障消除后可及时运行。确保了行车的安全性。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车载控制系统2011除了用于控制运输车的行车,还可用于安全和防护,车载控制系统2011可以由一系列相关子系统构成。前述提及的控制运输车的行车的功能仅是车载控制系统的一部分,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该系统,现将该系统的整体功能予以阐述。具体的,按功能划分,所述车载控制系统2011可以分为:
自动防护和控制系统,与所述控制系统通信,获取该运输车的运输路径,进而控制运输车按照运输路径进行行驶。获取所述运输车调度行驶信息,并根据所述运输车调度行驶信息和当前的运输车行驶状态信息生成速度控制信息和方向控制信息;
自动牵引和制动系统,与所述自动防护和控制系统通信,以获取所述速度控制信息和所述方向控制信息,并根据所述速度控制信息和所述方向控制信息控制所述运输车的行驶速度和方向;
信息采集和传递系统,所述信息采集和传递系统用于采集所述运输车周边环境信息和运输车行驶状态信息,并将采集的信息反馈给所述自动防护和控制系统。
首先,介绍所述自动防护和控制系统。
所述自动防护和控制系统可以是一组或多组具备计算功能的设备。
所述自动防护和控制系统能够从所述信息采集和传递系统获取运输车周边环境信息和运输车行驶状态信息,并根据控制系统和总控制系统下发的道路信息,再结合所述自动牵引和制动系统反馈的运输车速度和制动等信息,经过内部程序对各种信息进行计算和分析,生成速度控制信息和方向控制信息。并将生成速度控制信息和方向控制信息发送给所述自动牵引和制动系统,以控制运输车安全运行。
其中,所述自动防护和控制系统对各种信息进行计算和分析,可以实现车距过近时的自动车速调节和/或紧急情况时的自动制动等自动安全驾驶。
然后,介绍所述自动牵引和制动系统。
所述自动牵引和制动系统具体为车载控制器。所述自动牵引和制动系统主要用于接收所述自动防护和控制系统的控制信息,并执行。其执行方式是通过控制运输运输车的电机和制动装置来实现。
例如,在收到所述自动防护和控制系统的减速指令后,所述自动牵引和制动系统控制运输运输车的电机,进行减速。
进一步,所述自动牵引和制动系统还可以将所述运输车当前的速度等信息反馈给所述自动防护和控制系统,以使所述自动防护和控制系统能计算生成更合适的控制信息。
再下来,介绍所述信息采集和传递系统。
具体来讲,所述自动防护和控制系统生成的控制信息的准确性主要就依靠于所述信息采集和传递系统获得的信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信息可以有运输车与前后车的车距信息、运输车的速度信息、运输车当前所在区域的路况信息、运输车接收的总控制系统或控制系统发送的信息。
所述信息采集和传递系统主要包括一系列的信息采集模块或传感器,下面列举几种为例:
第一种,运输车速度采集模块。
所述运输车速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运输车的当前行驶速度,具体可以为速度传感器或多普勒雷达。
其中,所述速度传感器可以安装在运输车上直接采集运输车的行驶速度,也可以安装在轮胎或传动装置上通过采集车轮转速方式获取运输车速度。所述多普勒雷达安装在运输车上,通过测试雷达信号反射时长的方式来测量速度。
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即安装所述速度传感器也安装所述多普勒雷达,通过对两者获取的速度信息进行比较来修正最终的速度,以减少车轮“空转”和“滑行”带来的速度误差。
第二种,运输车间隔探测模块。
所述运输车间隔探测模块用于采集所述运输车与前方或后方运输车的车距,以使所述自动防护和控制系统能根据所述车距调整所述运输车的行驶速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运输车间隔探测模块可以是红外测距设备,也可以是微波测距设备,在此不作限制。
所述运输车间隔探测模块可以安装在运输车的头部或尾部,以对运输车前方和后方运输车的车距都进行探测。所述运输车间隔探测模块可以具备接收功能和发射功能,即能探测与其他车的车距,也能便于其他运输车探测与本车的车距。
第三种,轨旁设备探测模块。
所述轨旁设备探测模块用于探测所述地下管道内的信息存储或发送模块,以获取所述地下管道内的道路信息。
第四种,车地通信模块。
所述车地通信模块用于所述地下管道内的运输车与地面设备的通信。
具体来讲,考虑到地下信号干扰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下述几种优化的车地通信模块,以增强车地通信效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选择下述一种或多种车地通信模块:
可以在运输车上安装无线收发模块,所述无线收发模块可以为GSM、GPRS或LTE模式的无线收发模块,其与地面发射塔建立通信连接,从而实现车地通信。
还可以在所述地下管道内安装定向无线发射模块401,所述定向无线发射模块可以是WLAN、蓝牙或Zigbee模式的,在此不作限制。再在所述运输车上安装无线连接模块,所述运输车上安装的无线连接模块会根据所述定向无线发射模块的信号强弱,选择信号最强的定向无线发射模块进行连接。其中,运输车上的无线连接模块与所述定向无线发射模块建立无线连接,所述定向无线发射模块通过预先铺设的光纤网络与地面中控室建立通信连接,从而实现车地通信。
还可以采用漏缆方式,在所述地下管道中铺设带发射口的同轴电缆,所述同轴电缆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和所述同轴电缆的终端处通过有线方式与地面中控建立通信连接。所述同轴电缆上还开设有槽孔,外导体上的槽孔使电缆内部电磁场和外界电波之间产生耦合,具体的耦合机制与槽孔的排列形式相关,电缆内的一部分电磁能量通过槽孔与管道内的环境通信,并通过所述槽孔接收管道内的能量,从而实现同轴电缆与所述地下管道内环境的信号交互,从而实现车地通信。
还可以采用带有信号发生器和信号接收器的微波管,具体来讲,信号发生器产生可用微波信号,该信号分离在信号发生器和信号接收器之间的开槽的中空铝挤压波导管上。在波导管的开槽处,添加有滑动片。滑动片一部分与微波信号接触,另一部分可以通过传导线与运输车连接,也可以将滑动片直接与运输车连接,从而实现车-地通信。
还可以采用基于移动互联网协议IPV6的轨道通信网络,将运输运输车嵌入到任一种全IP的网络中。
具体来讲,所述自动防护和控制系统正是基于上述信息采集和传递系统获取的信息来优化运输车控制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管道运输系统中的站级控制系统主要用于所述地下管道内的各个站点的停车和装卸货控制。为了提高货物运输的效率,增强有序性,可以对站点进行分级,具体分级的依据可以是根据站点吞吐量的大小,或者根据站点连接站点的多少来进行分级。在划分出大型站点和子站点后,货物可以先运送至大型站点作为中转,再根据货物运送目的地从大型站点转运至各个子站。通过这样分站点分区段运送货物,能加快整个地下管道网络货物运输的效率。
以上的管道运输方式可以应用于多种管道运输系统,下面介绍两种:
第一种管道运输系统:
如图3所示,该系统包括:管道1、至少一个走行轨组及物流运输车4a;管道1埋设在地下,内部为运输通道;走行轨组固定在管道顶部的内壁上;走行轨组包括:两个走行轨2a;两个走行轨2a的轨面对称倾斜设置;参见附图4、5和10,物流运输车4a包括:转向架5a及车体6;车体6吊挂在转向架5a的下方;转向架5a两侧的车轮10在两个走行轨的轨面18上运行。
其中,参见附图5和11,物流运输车4a的车体6吊挂在转向架5a的下方,转向架5a两侧的车轮在两个走行轨2a的轨面18上运行,使物流运输车4a完成货物的地下运输,释放地上空间,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地下管道运输可以优化城市物流配送网络,加强干线运输与城市配送的有效衔接,对满足民生基本需求和提高物流、城市运输承载力以及促进电子商务的大力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物流运输车4a悬吊并运行在管道1的上置式走行轨上,能释放车体6的横向摆动,降低物流运输车4a对走行轨2a和管道1的冲击力;上置式走行轨的设计,能良好适应空间有限的管道1,为物流运输车4a的车体6提供更大的空间,进而增大车体6的载货体积,增强运输能力。
管道1的两端连通大型地下装卸货站点;管道1的中间连通有多根结构与管道1相同的支管道,支管道的端部连通小型地下装卸货站点;支管道内部设置有结构及数量与走行轨组相同的走行支轨组,走行支轨组与对应的走行轨组连接。通过管道1与支管道实现各个大型和小型地下装卸货站点之间的货物运输,提高运输效率。管道1及支管道内设置有多个通风部件和多个照明部件,以便于人员进入管道1内进行检修或更换部件。
走行轨2a开设减重孔17,在满足结构稳定性和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在走行轨2a中开设减重孔17,降低管道1的负载,提高运输能力,同时也节约了走行轨2a的生产原料。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介绍本申请提供的物流运输车系统的转向架的具体结构:
参见附图5和6,转向架5a包括:构架7、吊销13、销轴8、若干轮毂电机11及若干车轮10;构架7中部开设销孔;吊销13吊设在销孔中,下部开设轴孔;销轴8穿设在轴孔中,用于吊挂车体6;若干轮毂电机11相对构架7的中心线对称布置在构架7顶部的两侧;轮毂电机11与构架7固定连接;若干车轮10设置在对应轮毂电机11的输出端;车轮10的径向截面垂直于走行轨2a的轨面18。
转向架5a两侧的车轮10呈八字形布置,车体6的重量通过销轴8、吊销13、构架7、轮毂电机11及车轮10传递到两条走行轨2a上,车体6在通过曲线路段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构架7一侧的车轮10沿走行轨2a的倾斜面上升,另一侧的车轮10对应下降,此时转向架5a中心线相对竖直面倾斜,当车体6重新进入直线段时,离心力消失,转向架5a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对中回位,无需设置导向轮及导向轨,八字形布置的车轮10集载重、行走及导向三种功能为一体,减小转向架5a占用空间,适应空间有限的地下管道运输。
进一步的,参见附图7和8,构架7顶部的两侧对应轮毂电机11倾斜设置有的若干支柱15;支柱15通过紧固件与轮毂电机11固定连接;车轮10通过紧固件与轮毂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支柱15、轮毂电机11及车轮10的中心线共线。构架7包括:顶板、底板及固定在顶板和底板之间的多块连接板;顶板及底板的中心开设对应的通孔形成销孔。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顶板和底板为结构相同的矩形钢板,连接板材质为钢,通过焊接固定在顶板和底板之间,形成矩形网格结构。支柱15为空心钢管,通过焊接固定在顶板上,支柱15的顶端通过法兰与多个螺栓配合与轮毂电机11连接固定,保证连接牢靠也拆装方便。轮毂电机11的输出端设置成法兰盘结构,法兰盘结构通过多个螺栓与车轮10固定连接。由于车体6及构架7的重量通过支柱15依次传递给轮毂电机11及车轮10,最后通过车轮10传递给走行轨2a,因此,将支柱15、轮毂电机11及车轮10的中心线设置为共线能保证整个转向架5结构的受力稳定性。
进一步的,参见附图8和9,吊销13的轴线与构架7的中心线相交,将吊销13布置在构架7的中间位置,能优化车体6的重力分配,使每一侧车轮10的受力相同,避免转向架5a在过弯时导致单侧车轮10受力过大而影响转向架5a自身结构或对应侧的走行轨2a受力过大而变形损坏。吊销13包括:压设在构架7顶面的头部及穿设在销孔中的杆体;轴孔设置在杆体的下部,中心线与构架7的中心线平行。还包括:橡胶球铰9,设置在销孔内,吊销13穿设在橡胶球铰9中;橡胶球铰9下部的外圆周面与销孔内壁过盈配合,内圆周面与杆体外壁间隙配合;橡胶球铰9上部设置为外径与吊销13的头部外径相同的圆环结构,圆环结构的下表面紧贴构架7的顶面;吊销13的头部压设在橡胶球铰9的圆环结构上以传递垂向力;橡胶球铰9的下部可以传递车体6的横向和纵向载荷,同时还能释放车体6与转向架5之间的回转,利于通过走行轨组的小半径曲线段。
吊销13的头部下表面设置为倾斜面;橡胶球铰9的圆环结构的顶面设置为与吊销13的头部下表面对应的倾斜面,倾斜面的设置能优化橡胶球铰9的垂直向和水平向受力,转向架5a过弯时避免橡胶球铰9的圆环结构被过度挤压而发生结构变形。
参见附图9,车体6的顶部固定连接一耳座16,耳座的两个吊耳分别吊挂在销轴8的两端,而销轴8的轴线与转向架5a的行进方向一致,这样能有效释放车体6侧滚自由度。车轮10为充气橡胶轮、实心橡胶轮或钢轮中的任意一种,对于地下管道1的物流运输,由于地下管道1的壁厚一般比较薄,充气橡胶轮或实心橡胶轮能降低转向架5a及车体6对地下管道1的冲击力,因此,实心橡胶轮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
进一步的,参见附图3和4,该物流运输车系统还包括:受流轨3,数量与走行轨组的数量相同,设置在管道1顶部的内壁上,位于对应走行轨组的两条走行轨2a的中间;受流轨3a连接供电部件,以传输电能给物流运输车4a;受流轨3a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管道1顶部的内壁上;当管道1为钢制材料时,受流轨3a与管道1之间设置有绝缘垫。转向架5a上设置有受流器14与电气箱12,受流器14固定在构架7的顶部,与受流轨3a配合获取电能;电气箱12与受流器14及轮毂电机11连接,将受流器14获取的电能输送到轮毂电机11和其他用电部件,实现物流运输车4a的电力驱动,减少传统燃料驱动造成的空气污染。
作为一种优选结构,轮毂电机11与车轮10的数量为4个;4个轮毂电机11分别位于构架7侧边的两端。车体6吊挂在两个转向架5a的下方,两个转向架5a设置在车体6的顶部两端,位于车体6的中心线上;车体6的前端和后端设置有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将多个车体6连接固定后编组运行;车体6为形状与管道1的运输通道相适应的箱形结构。
下面介绍一种管道截面为圆形,内部布置一个走行轨组的物流运输车系统结构:
本实施例的物流运输车系统包含有实施例一的转向架、车体、圆形管道、一个走行轨组及一个受流轨,受流轨3a设置在管道1顶部的内壁上,位于第一走行轨和第二走行轨的中间;管道1的材质为钢或混凝土,截面为圆形;圆形管道内设置一个走行轨组,此时,走行轨组的两个走行轨2a为:第一走行轨与第二走行轨,关于圆形管道1的中心线对称,第一走行轨及第二走行轨的材质为钢;第一走行轨及第二走行轨通过紧固件或焊接固定在管道1上,或者,第一走行轨及第二走行轨与管道1通过整体成型制得,由于物流运输车4a本身具备一定的重量,在满载货物进行运输时,对第一走行轨、第二走行轨和管道1的结构要求较高,钢制管道1及走行轨2a的整体强度和刚度较高,能满足物流运输车4a的悬吊和运输要求,保证良好的结构稳定性。钢质管道1具有良好的封闭性,适应地下环境,避免土壤和水进入运输通道,保证运输环境。
进一步的,参见附图10和11,走行轨2a的轨面18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20°~170°,因物流运输车4a及货物悬吊在第一走行轨及第二走行轨上,两者的重量最终都通过车轮10传递到第一走行轨及第二走行轨上,而且,一般车轮10垂直布置在轨面18上,轨面18倾斜角的大小会影响车轮10及物流运输车4a的转向架5a的承载能力,夹角过小会导致车轮10及物流运输车4a的转向架受力情况较差,车轮10承受较大的力矩,对转向架5a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稳定性要求较高,不利于转向架5a长期安全运行;而夹角过大则会导致第一走行轨及第二走行轨作用给车轮10的水平力较小,不利于物流运输车4a在自重作用下的自动对中,容易发生跑偏现象,因此,第一走行轨或第二走行轨的轨面18与水平面的夹角设置为120°~170°,较佳的夹角范围是150°~170°,特别说明,夹角的优选设置为170°,此时,转向架5a和第一走行轨及第二走行轨处于最优的受力状态,在过弯时转向架5a不会大幅平移,车体6不会发生大幅侧倾,回到走行轨组的直线段后,物流运输车4a能在自重作用下快速回正对中。
走行轨2a上部的一侧面的形状与管道1内壁相适应,并紧贴固定在管道1内壁上;走行轨2a上部的另一侧面为轨面18;走行轨2a下部的底面为水平面。走行轨2a下部对应轨面18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挡19;限位挡19的顶面设置为弧形面,限位挡19的弧形面的上部与走行轨2a的轨面18相接,下部趋近于水平面。在物流运输车4a过弯时,转向架5a在惯性作用下会侧向滑移,导致一侧的车轮10沿轨面7上移,另一侧的车轮10沿轨面18下移,下移的车轮10可能会发生车轮10滑过轨面18底部边缘而脱轨,造成整个物流运输车4a掉落的重大事故,而轨面18底部边缘设置的限位挡19能有效避免车轮10发生脱轨事故,保障物流运输车4a的运行安全。
下面介绍一种管道截面为椭圆形,内部布置两个走行轨组的物流运输车系统结构:
本实施例的物流运输车系统包含有实施例一的转向架、车体、椭圆形管道、两个走行轨组及两个受流轨3a,两条受流轨3a分别对应走行轨组设置在管道1顶部的内壁上。管道1的材质为钢或混凝土,截面为椭圆形;参见附图12,椭圆形管道1内设置两个走行轨组,其中一个走行轨组的两个走行轨2a为:第三走行轨20、第四走行轨,另一个走行轨组的两个走行轨2a为:第五走行轨及第六走行轨21。第三走行轨20与第六走行轨21对称设置在椭圆形管道1顶部的两侧,第四走行轨与第五走行轨固定在椭圆形管道1顶部的中间,第四走行轨与第五走行轨可以独立布置,也可以将第四走行轨与第五走行轨制成一个整体。
本实施例的走行轨组的材质、与管道1的连接方式都与前述情况相同。第三走行轨、第四走行轨、第五走行轨及第六走行轨都设置有实施例二中的限位挡19。设置两个走行轨组可以实现物流运输车4a的同向并排运行,或者,物流运输车4a的双向运行,提高整个物流运输车系统的运输能力。
第二种管道运输系统:
如图13所示,该系统包括:管道1、至少一个走行轨组3b、物流运输车、供电组件及转接系统5b;管道1埋设在地下,连通多个装卸货站点;走行轨组3b固定在地下管道1的内壁中;走行轨组3b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走行轨;物流运输车包括:在走行轨组3b上运行的转向架4b、设置在转向架4b上的车体2b;供电组件用于给物流运输车提供运行所需的电能;转接系统5b包括:地下转动装置54、升降装置及地上转动装置51;转接系统5b设置在装卸货站点,用于将物流运输车上的货物集装器转运到地面平台的卸货仓库,或将卸货仓库的货物集装器转运到物流运输车上。
进一步的,管道1的两端连通大型地下装卸货站点;管道1的中间连通有多根结构与管道1相同的支管道,支管道的端部连通小型地下装卸货站点;支管道内部设置有结构及数量与走行轨组3b相同的走行支轨组,走行支轨组与对应的走行轨组3b连接。通过管道1与支管道实现各个大型和小型地下装卸货站点之间的货物运输,提高运输效率。管道1及支管道内设置有多个通风部件和多个照明部件,以便于人员进入管道1内进行检修或更换部件。
下面介绍本申请的管道运输系统中管道1与走行轨组3b的一种具体结构:
管道1的材质为钢或混凝土,截面为圆形;圆形管道1内设置一个走行轨组3b,此时,走行轨组3b包括:第一走行轨与第二走行轨,关于圆形管道1的中心线对称,第一走行轨及第二走行轨的材质为钢;第一走行轨及第二走行轨通过紧固件或焊接固定在管道1上,或者,第一走行轨及第二走行轨与管道1通过整体成型制得,由于物流运输车本身具备一定的重量,在满载货物进行运输时,对走行轨组3和管道1的结构要求较高,钢制管道1及走行轨组3b的整体强度和刚度较高,能满足物流运输车的悬吊和运输要求,保证良好的结构稳定性。钢质管道1具有良好的封闭性,适应地下环境,避免土壤和水进入运输通道,保证运输环境。
管道1布置一条受流轨,设置在管道1顶部的内壁上;受流轨连接供电部件,以传输电能给物流运输车;受流轨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管道1顶部的内壁上,当管道1的材质为钢时,受流轨与管道1之间设置有绝缘垫。通过受流轨获取电能以供给车辆的驱动装置,实现物流运输车的电力驱动,减少传统燃料驱动造成的空气污染。
下面介绍本申请的管道运输系统中管道与走行轨组的另一种具体结构:
管道1的材质为钢或混凝土,截面为椭圆形或方形;管道1内设置两个走行轨组3b,其中一个走行轨组3b包括:第三走行轨及第四走行轨,另一个走行轨组3b包括:第五走行轨及第六走行轨。第三走行轨与第六走行轨对称设置在椭圆形管道1底部的两侧,第四走行轨与第五走行轨固定在椭圆形管道1底部的中间,第四走行轨与第五走行轨可以独立布置,也可以将第四走行轨与第五走行轨制成一个整体。本实施例的走行轨组3b的材质、与管道1的连接方式都与实施例1的情况相同。设置两个走行轨组3b可以实现物流运输车的同向并排运行,或者,物流运输车的双向运行,提高整个管道运输系统的运输能力。
管道1内设置两条受流轨,分别对应走行轨组3b设置在管道1的内壁上;受流轨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管道1上,当管道1为钢制材料时,受流轨与管道1之间设置有绝缘垫。
下面介绍本申请的管道运输系统中物流运输车的转向架的一种具体结构:
参见附图14~18,本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架包括:构架402、牵引中心销404、牵引球铰403及承载弹簧405;构架402中部开设销孔;牵引中心销404穿设在销孔内,顶部与运输车的车体底架410固定连接;牵引球铰403套设在牵引中心销404上,位于销孔中;承载弹簧405固定在构架402上;车体底架410压设在承载弹簧405上。
其中,通过牵引中心销404与牵引球铰403配合向车体传递牵引水平力;通过承载弹簧405传递车体与构架402之间的垂向力;上述结构能满足运输车在地下管道运输的要求,相比现有转向架结构,本申请取消了摇枕、牵引拉杆等部件,使结构简单合理,占用空间较小,提高货物装载空间,保证地下管道运输能力。
进一步的,牵引中心销404的顶部向外延伸一圆形的固定平台412;固定平台412通过若干个沿固定平台周向均布的紧固件与车体底架410固定连接。圆形的固定平台412能方便牵引中心销4b与车体底架410的连接固定,增强车体与构架402的连接稳定性。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固定平台412可以通过四个周向均布的螺栓与车体底架410固定连接,一方面保证牵引中心销404与车体底架410连接的牢固性,另一方面能优化物流运输车运行过程中水平牵引力的分布。
进一步的,牵引球铰403为橡胶球铰,牵引球铰403的外圆通过过盈配合压入构架402中部的销孔内,牵引球铰403的上端面与构架402的顶面平齐,下端面与构架402的底面平齐;牵引球铰403沿其轴向具有大的位移和小的刚度,释放牵引中心销404在垂向运动,车体垂向载荷由承载弹簧405承受,车体纵向和横向载荷由牵引中心销404通过牵引球铰403传递至构架402,橡胶球铰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保证牵引力传递的平稳性,避免牵引中心销404与构架402刚性接触产生结构磨损或不良形变。牵引中心销404设置有止挡413,牵引球铰403对应止挡413设置有止挡凹槽,牵引中心销404上伸出的止挡413与牵引球较403上的凹槽匹配,用以防止两者之间旋转而产生磨耗。
进一步的,转向架设置有两个承载弹簧405,固定在构架402的中部两侧;车体的垂向载荷有构架402中部两侧的二系弹簧承受;承载弹簧405包括:弹簧417、固定在弹簧417顶部的第一连接板415及固定在弹簧417底部的第二连接板414;第一连接板415的顶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脐416;车体底架410对应凸脐416设置有凹槽411;凸脐416与凹槽411配合有效限制车体底架410与承载弹簧405发生相对位移,保证两者相对位置稳定性,第二连接板414通过紧固件与构架402固定连接。弹簧417在承载垂向力的基础上,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保证运输车运行过程的平稳性。
其中,弹簧417为橡胶弹簧或钢弹簧;橡胶弹簧或钢弹簧成本低,结构简单,无需动力源,性能满足物流运输车的要求。第一连接板415上设置两个沿物流运输车的行走方向的凸脐416,因此,车体底架410与承载弹簧5之间呈矩形布置了四个凸脐416配合凹槽411的结构,形成对车体底架410的良好支撑,能良好的适应运输车在转向、启动及减速过程中因惯性造成的车体倾斜,保障运输车的运行安全性。第二连接板414为矩形板;弹簧417固定在第二连接板414的中心位置;第二连接板414的四个角通过螺栓与构架402固定连接,保证承载弹簧405与构架402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的,参见附图13,构架402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纵梁、中间横梁及两根侧横梁;侧横梁垂直固定在纵梁的端部;中间横梁垂直固定在纵梁的中间;中间横梁的中部开设销孔。纵梁、中间横梁及两根侧横梁位于同于水平面,相互之间焊接后保证整个构架402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度,满足物流运输车货物运输的要求;纵梁、中间横梁及两根侧横梁都采用空心的方钢结构制造,保证结构受力性能的基础上减轻转向架的自重。
进一步的,还包括:驱动装置408、车轮401、制动装置406;驱动装置408设置在构架402的下方;车轮401与驱动装置408的输出端连接;制动装置406与车轮401连接。通过驱动装置408带动车轮401转动,实现物流运输车的行走,制动装置406实现物流运输车的停止。驱动装置408与构架402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驱动装置408与构架402之间设置有橡胶垫;橡胶垫可以改善驱动装置408与构架402之间的受力情况,具有一定的减振缓冲效果,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减弱构架402传递到驱动装置408的振动,保护驱动装置408稳定工作。车轮401为充气橡胶轮、实心橡胶轮或钢轮中的任意一种,运输车一般运行在地下管道中的轨道上,地下管道的壁厚一般比较薄,充气橡胶轮或实心橡胶轮能降低物流运输车对管道的冲击力,且实心橡胶轮承载能力更强、安全性更高,因此,实心橡胶轮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
进一步的,作为第一种实现形式,驱动装置408包括:双输出电机及连接在双输出电机的输出端的两个齿轮箱;两个齿轮箱分别通过车轴驱动前端和后端的车轮401转动。作为另一种实现形式,驱动装置408可以是两个设置在构架402下方的电机分别带动一个齿轮箱工作,继而驱动前端和后端的车轮401转动。作为第三种实现形式,驱动装置408还可以是减速电机,减速电机通过车轴驱动前端和后端的车轮401转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至少两个导向轮组,其中两个导向轮组分别设置在构架402的两个侧横梁上;导向轮组包括两个相对构架402的中轴线对称设置的导向轮407;两个导向轮407设置在侧横梁的两端或中间,导向轮407与导向轨418对应设置,当两个导向轮407布置在侧横梁的两端时,可以将两条走行轨道作为导向轨418,前后两根侧横梁两端的四个导向轮407沿走行轨道的侧边滚动,实现物流运输车转弯时的平稳导向。当两个导向轮407布置在侧横梁的中间时,需要在两条走行轨道的中间布置一条导向轨418,两个导向轮407沿导向轨418的两侧运动,实现物流运输车转弯时的平稳导向。
进一步的,还包括:至少一个受流器409,设置在构架402的下方,通过与地下管道内铺设的受流轨配合获取电能,继而为驱动装置408和其他用电部件提供电能。
本申请的管道运输系统还设置有导向轨418,下面介绍导向轨418的一种具体结构:
参见附图19~23,导向轮407通过紧固件对称设置在构架402的底部,分别与导向轨418两侧的凹形轨面配合,实现物流运输车的过弯导向。
导向轨418包括:固定在地面的下部4183、中部4182及位于中部4182上方的膨大结构4181;中部4182两侧轨面为平面;下部4183的竖直截面宽度大于中部4182及膨大结构4181的宽度;作为一种较佳实施例,中部4182的竖直截面为等腰梯形,且等腰梯形的底边比顶边长,即中部4182两侧的倾斜轨面向下倾斜,在车辆过弯时,导向轮能相对倾斜轨面发生一定程度的滑移,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车辆产生的离心力,增强车辆过程时走行装置与车体2b的平稳性。导向轨418的下部4183宽度较大,保证导向轨418的稳固,以便提供足够的转向力。
倾斜轨面与竖直平面的夹角可以设置为5°~15°,夹角过大会导致导向轮407提供的转向力不足;而夹角过小时导向轮407无法有效在倾斜轨面上滑移,降低车辆过弯时转向架4b与物流运输车的车体2b的平稳性。导向轮407的径向截面与导向轨418的中部4182倾斜轨面垂直。
导向轨418的中部4182与下部4183通过弧面过渡。导向轨418的膨大结构4181的两侧为弧形面;导向轨418的膨大结构4181的截面宽度从下向上逐渐增大。中部4182与下部4183采用弧面过渡,膨大结构4181设置为弧形面都有利于导向轮407在导向轨418的轨面滑移;圆弧形的膨大结构4181能限制导向轮407的滑移距离,有效防止脱轨。
本申请的管道运输系统还设置有导向轨,下面介绍导向轨418的另一种具体结构:
参见附图19~23,导向轮407通过紧固件对称设置在构架402的底部,分别与导向轨418两侧的凹形轨面配合,实现物流运输车的过弯导向。
导向轨418包括:固定在地面的下部4183、两侧为弧形轨面的中部4182及位于中部4182上方的膨大结构4181;膨大结构4181的两侧为弧形面,截面宽度从下向上逐渐增大;导向轨418的中部4182与下部4183通过弧面过渡,即导向轨418两侧设置为凹形弧面,保证导向轮407在导向轨418的轨面上滑移的平顺性,增强车辆过弯时转向架4b与车体2b的平稳性。导向轮407的外表面为弧形面,与凹形弧面配合,保证导向轮407滑移的平顺性。导向轨418的下部4183宽度较大,保证导向轨418的稳固,以便提供足够的转向力。
下面介绍本申请的管道运输系统的车体的一种具体结构:
参见附图24~29,车体2b包括:底架、端墙204、顶架202、上滑门201及开闭机构;底架固定在转向架4b上;端墙204固定在底架的端部;顶架202固定在端墙204的顶部;上滑门201滑动设置在端墙204之间,位于底架的侧边;开闭机构驱动上滑门201向上滑移到顶架202下方。
其中,物流运输车停靠到装卸货站点后,打开上滑门201,使货物集装器从开口移入或移出车体内部,上滑门201向上滑动到顶架202下方,不占用车体外部的管道空间,保证车体具有较大的载货空间,而增大货物运载量,保障货物地下管道运输转运效率。
进一步的,上滑门201包括多块竖直并排设置的门板213;相邻门板213通过合页212铰接。开闭机构包括:滑轨211、牵引电机、牵引绳、导轮及多个滑轮214;滑轨211对称设置在上滑门201的两侧;滑轮214活动设置在滑轨211中,与合页212固定连接;导轮设置在滑轨211的顶端;牵引绳套设在导轮上,一端与上滑门201顶部的门板21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滑门201底部的门板213固定连接;牵引电机为双向电机;牵引电机驱动导轮转动,带动牵引绳传动,继而带动上滑门201上升或下降,同时,滑轮214在滑轨211中向上或向下滚动。
进一步的,滑轨211包括:下部的竖直段、弧形段及上部的水平段;弧形段与竖直段及水平段连接;水平段平行设置在顶架202下方,且与端墙204平行;导轮固定在水平段的端部。
进一步的,门板213设置有观察窗209,观察窗209用于观察车体2内运载的货物集装器的状况,观察窗209可以是透视玻璃,也可以是网格板。车体2的侧边设置有两块上滑门201;底架侧边的中间设置有中央隔梁203,中央隔梁203与两块端墙204之间各设置一个上滑门201;上滑门201一侧的滑轨211固定在中央隔梁203上,另一侧的滑轨211固定在端墙204上;牵引电机设置在中央隔梁203上。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车体2b还包括一侧墙,固定在底架的一侧,上滑门201及开闭机构设置在底架的另一侧,实现车体2b一侧的车门开启或关闭,货物集装器都通过该侧移入或移出车体2b内部。为实现车体2b两侧装卸货物集装器,本申请还提供了另一种实现方式:车体2b的两侧都设置有上滑门201;两侧的上滑门201通过对应的开闭机构驱动,能向上滑移到顶架202下方的不同高度。
为了方便货物移入或移出车体2b,车体2b增设了自动装卸货平台210。
该自动装卸货平台210包括:多根转动辊及与转动辊连接的转辊电机;多根转动辊并排布置在车体的底架上;转辊电机驱动转动辊转动,使转动辊上的货物集装器移出或移入车体2b;物流运输车停靠到装卸货站点后,自动装卸货平台210的转动棍与装卸货站点的运输辊道对接,将转动棍移出的货物集装器送到货物存放点,或,将货物存放点的货物集装器送到车体2b内的转动棍上。
其中,货物集装器放置在车体2b内部的多根转动棍上,转向架4b带动车体2b运行到地下的装卸货站点后,车体2b的上滑门201打开,转辊电机驱动转动棍转动,使转动棍上放置的货物集装器移出车体2b,或使装卸货站点的货物集装器移入车体2b内部的储货空间,无需使用吊车或叉车等装卸货工具而完成货物的装载或卸下,提高货物地下管道运输的转运效率。
进一步的,自动装卸货平台210的传输方向垂直于转向架4的运行方向,在物流运输车运行过程中,转动棍承受轴向力而不承受转动力矩,保证物流运输车在运行过程中转动棍上货物集装器的位置稳定性,避免货物集装器运行时产生的惯性力使货物集装器相对转动棍滑移。
进一步的,转辊电机为双向转动电机,能驱动转动棍正向或反向转动,能驱动转动棍正向或反向转动,使货物集装器能移入或移出车体2b,或者,当车体2b开启不同侧的上滑门201时,通过双向转动电机选择不同的运行方向,使货物集装器从不同侧的上滑门201移出或移入车体2b。车体2b内沿长度方向布置有多个自动装卸货平台210,由于车体2b长度较大,可以在每个自动装卸货平台210上分别放置小体积的货物集装器,每一个自动装卸货平台210依次与装卸货站点的运输辊道对接,实现各个货物集装器的装载或卸下;还可以在多个自动装卸货平台210上放置一个大体积的货物集装器,为大体积的货物集装器提供充足的传动力。
进一步的,转动棍的辊体周身套设有防滑层,增大货物集装器与转动棍之间的摩擦力,物流运输车启动或停止时,货物集装器在运行方向具有一定的惯性力作用,转动棍的防滑层能有效防止货物集装器相对转动棍滑移。
进一步的,车体2b的底架靠近自动装卸货平台210设置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包括:限位电机、齿轮齿条机构及限位挡块;限位电机固定在底架上,与齿轮齿条机构的齿轮连接;限位挡块与齿轮齿条机构的齿条固定连接;限位挡块靠近自动装卸货平台210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垫。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可以在自动装卸货平台210的四周中部分别布置一个限位装置;在装卸货物集装器过程中,限位装置的限位挡块处于低于转动棍的位置,当货物集装器在自动装卸货平台210上落位后,限位电机驱动齿轮齿条机构工作,齿条带动限位挡块升起到高出转动棍的位置,使货物集装器限定在四周的限位挡块中,防止物流运输车在运行过程,货物托盘滑出自动装卸货平台210。另外,还有一种操作方式为:物流运输车停靠到装卸货站点后,自动装卸货平台210的转动棍与装卸货站点的运输辊道对接,将运输辊道对侧的限位装置的限位挡块升起,其他的限位装置保持初始状态,这样,货物集装器从运输辊道运移到转动棍上时,升起的限位挡块能避免货物集装器在惯性作用下滑出自动装卸货平台210,当货物集装器在自动装卸货平台210上落位后,其他的限位装置工作,将自动装卸货平台210其他方位的限位挡块升起。
下面介绍本申请的管道运输系统中转接系统的一种具体结构:
参见附图30~35,该转接系统5b包括:地下转动装置54、升降装置及地上转动装置51;地下转动装置54设置在地下平台上,以接收并传送物流运输车送出的货物集装器;升降装置设置在地下平台与地面平台之间的通道中,以接收地下转动装置54传送的货物集装器,并将货物集装器提升至地面平台;地上转动装置51设置在地面平台上,以接收升降装置传送的货物集装器,并将货物集装器送入卸货仓库。地下转动装置54及地上转动装置51各自由多个组合单元排列构成。
同时,地上转动装置51也能接收并传送卸货仓库送出的货物集装器,升降装置也能接收地上转动装置51传送的货物集装器,并将货物集装器下降至地下平台,地下转动装置54也能接收升降装置传送的货物集装器,并将货物集装器送入物流运输车。
参见附图14,地下转动装置54包括:固定在地下平台的第一支架542、设置在第一支架542顶部的若干条平行设置的第一辊道541及驱动第一辊道541传送的第一驱动部件;物流运输车设置有自动装卸货的辊道,以承载和传送货物集装器;物流运输车停靠到装卸货站点后,辊道与第一辊道541对接;辊道与第一辊道541的传送方向相同。第一驱动部件可以为齿轮传送机构、皮带传送机构或链传送机构中的任意一种。
实现方式一,下面介绍地下转动装置的一种具体结构:
第一辊道541包括多个沿第一辊道的传送方向布置的滚轮;滚轮通过滚轴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架542上。
第一驱动部件为齿轮传送机构,包括:双向电机、主动齿、多个从动齿及设置在相邻从动齿之间的惰轮;双向电机固定在第一支架542上,输出端与主动齿固定连接,以驱动主动齿正向或反向转动;从动齿固定在对应滚轴上,通过惰轮跟随主动齿同步转动,继而使第一支架542上的多个滚轮同步转动。
实现方式二,下面介绍地下转动装置的另一种具体结构:
第一辊道541包括多个沿第一辊道的传送方向布置的第一输送辊;第一输送辊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架542上。
第一驱动部件为皮带传送机构,包括:双向电机及多个同步带。
其中一条同步带套设在双向电机的输出轴与相邻第一输送辊的转轴上,其余同步带分别套设在相邻第一输送辊的转轴上;双向电机通过同步带使多个第一输送辊同步转动。
实现方式三
本实施例提供的转接系统包含实现方式一或实现方式二中的地下转动装置,还包括以下升降装置:
参见附图13和18,该升降装置包括:固定在通道中的第二支架52、支撑传送台53及升降驱动部件;第二支架52设置有滑动导轨;升降驱动部件驱动支撑传送台53沿滑动导轨上升或下降;支撑传送台53能传送货物集装器,且支撑传送台53的传送方向与第一辊道541的传送方向相同。
其中,支撑传送台53上升到上限位置时,支撑传送台53与地上转动装置51的顶面平齐;支撑传送台53下降到下限位置时,支撑传送台53与地下转动装置54的顶面平齐。
支撑传送台53包括多个并排布置的第二输送辊、第二驱动部件及支撑架;第二输送辊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支撑架上;第二驱动部件可以为齿轮传送机构、皮带传送机构或链传送机构中的任意一种。
下面对第二驱动部件为皮带传送机构的情形进行具体说明:
第二驱动部件包括:双向电机及多个同步带。
其中一条同步带套设在双向电机的输出轴与相邻第二输送辊的转轴上,其余同步带分别套设在相邻第二输送辊的转轴上;双向电机通过同步带使多个第二输送辊同步转动。
进一步的,支撑架设置有与滑动轨道配合的滑轮;升降驱动部件为气缸或液压缸。
实现方式四,本实施例提供的转接系统包含实现方式一或实现方式二中的地下转动装置,还包括以下升降装置:
该升降装置包括:固定在通道中的第二支架52、支撑传送台53及升降驱动部件;第二支架52设置有滑动导轨;升降驱动部件驱动支撑传送台53沿滑动导轨上升或下降;支撑传送台53能传送货物集装器,且支撑传送台53的传送方向与第一辊道541的传送方向垂直。
转接系统5b还包括:抬升滚动装置55,由多个组合单元排列构成。
抬升滚动装置55包括:中转固定架551、中转抬升架552、抬升驱动部件553、若干传送方向与第一辊道541的传送方向相同的第一中转辊道554、若干传送方向与支撑传送台53的传送方向相同的第二中转辊道555,第二中转辊道555的一端延伸到升降装置的第二支架52。
第二中转辊道555设置在中转固定架551上;第一中转辊道554设置在中转抬升架552上;抬升驱动部件553固定在中转固定架551上,输出端与中转抬升架552连接,以驱动中转抬升架552抬起或下降。
其中,支撑传送台53上升到上限位置时,支撑传送台53的顶面与地上转动装置51的顶面平齐;支撑传送台53下降到下限位置时,支撑传送台53的顶面与第二中转辊道555的顶面平齐。
中转抬升架552上升到上限位置时,第一中转辊道555的顶面与地下转动装置54的第一辊道541的顶面平齐,且高于第二中转辊道555的顶面;中转抬升架552下降到下限位置时,第一中转辊道554的顶面低于第二中转辊道555的顶面。
进一步的,第一中转辊道554包括多个沿第一中转辊道554传送方向布置的滚轮;滚轮通过滚轴转动设置在中转抬升架552上;第一中转辊道554通过齿轮传送机构、皮带传送机构或链传送机构中的任意一种驱动,其中齿轮传送机构与实施例一提供的齿轮传送机构的结构相同,皮带传送机构与实施例二提供的皮带传送机构的结构相同。
第二中转辊道555包括多个沿第二中转辊道555传送方向布置的输送辊;输送辊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中转固定架上;第二中转辊道555通过齿轮传送机构、皮带传送机构或链传送机构中的任意一种驱动,其中齿轮传送机构与实施例一提供的齿轮传送机构的结构相同,皮带传送机构与实施例二提供的皮带传送机构的结构相同。
本实施例提供的转接系统5b还包括异常货物暂存装置56,由至少一个组合单元构成,用于暂时存放异常状态的货物集装器。
参见附图17,异常货物暂存装置56包括:固定在地下平台的暂存支架561、设置在暂存支架561顶部的若干条平行设置的暂存辊道562及驱动暂存辊道562传送的暂存驱动部件;暂存辊道562与支撑传送台53的传送方向相同;暂存支架561设置在抬升滚动装置55的中转固定架551的侧端,暂存辊道562与第二中转辊道555的另一端对接,即升降装置与异常货物暂存装置56分别位于抬升滚动装置55的两端。
当地下转动装置54的第一辊道541传送的货物集装器为正常状态时,抬升滚动装置55将该货物集装器转送到升降装置中,当地下转动装置54的第一辊道541传送的货物集装器为异常状态时,抬升滚动装置55将该货物集装器转送到异常货物暂存装置56的暂存辊道562上进行暂时存储,在货物集装器的异常状态转变为正常时,异常货物暂存装置56再将该货物集装器传送至抬升滚动装置55以及升降装置,进行正常的传送过程;在货物集装器的异常状态无法解除时,可以通过人工将该异常状态的货物集装器搬离异常货物暂存装置56。
暂存驱动部件为齿轮传送机构、皮带传送机构或链传送机构中的任意一种。
下面对暂存驱动部件为皮带传送机构的情形进行具体说明:
暂存辊道562包括多个沿暂存辊道562的传送方向布置的暂存输送辊;暂存输送辊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暂存支架561上。
暂存驱动部件包括:双向电机及多个同步带。
其中一条同步带套设在双向电机的输出轴与相邻暂存输送辊的转轴上,其余同步带分别套设在相邻暂存输送辊的转轴上;双向电机通过同步带使多个暂存输送辊同步转动。
实现方式五,本实施例提供的转接系统5b包含:实现方式一或实现方式二中的地下转动装置54,以及,实现方式三或实现方式四中的升降装置,还包括以下地上转动装置51:
参见附图16,地上转动装置51包括:固定在地面平台的第三支架511、设置在第三支架511顶部的若干条平行设置的第三辊道512及驱动第三辊道512传送的第三驱动部件;第三辊道512与支撑传送台53的传送方向相同;第三驱动部件为齿轮传送机构、皮带传送机构或链传送机构中的任意一种。
下面对第三驱动部件为皮带传送机构的情形进行具体说明:
第三辊道512包括多个沿第三辊道512的传送方向布置的第三输送辊;第三输送辊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第三支架511上。
第三驱动部件包括:双向电机及多个同步带。
其中一条同步带套设在双向电机的输出轴与相邻第三输送辊的转轴上,其余同步带分别套设在相邻第三输送辊的转轴上;双向电机通过同步带使多个第三输送辊同步转动。
实现方式六,本实施例提供的转接系统包含:实现方式一或实现方式二中的地下转动装置54、实现方式三或实现方式四中的升降装置、实现方式五中的地上转动装置51,还包括:停车辅助卸货装置;
停车辅助卸货装置包括多个与实现方式四中的抬升滚动装置55结构相同的辅助卸货单元,多个辅助卸货单元并排布置在装卸货站点的边沿,地下转动装置54的第一辊道541与处于中间位置的设定的辅助卸货单元的第一中转辊道对接。当物流运输车停靠后,某一个辅助卸货单元的第一中转辊道与物流运输车的自动装卸货的辊道对接,但该辅助卸货单元没有与地下转动装置的第一辊道541对接,则通过辅助卸货单元的第二中转辊道将货物集装器转运到设定的辅助卸货单元上,然后,升起第一中转辊道,通过该第一中转辊道把货物集装器传送到地下转动装置54的第一辊道541上开始正常的传送过程。这样,当物流运输车停靠站点的位置并非设定位置时,停车辅助卸货装置能将物流运输车送出的货物集装器调整到与地下转动装置54的第一辊道541对应的位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管道运输系统包含前面实施例提供的组成部件外,还包括: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供电系统为物流运输车及转接系统的各个用电部件提供电能,其中,电能通过从电网引入电源,经变电所对电源进行处理分配,然后通过特定供电方式引至管道智能运输系统的各个用电单位。对于物流运输车的供电方式可以通过以下多种方式实现:第三轨供电、接触网供电、电磁感应供电、滑触线供电或各种介质的储能供电。供电形式及安装方式根据具体环境选择。
第三轨供电是指:物流运输车通过受流装置与沿线路敷设的带电轨接触取电,为物流运输车提供电能。第三轨供电可以将带电轨放置在线路两侧通过走形轨回流;也可以设置在线路中间通过走形轨回流;还可以单独设置一根回流轨将电流传回变电所。第三轨受电的方式可以是受流装置从带电轨上部受流,也可以从带电轨侧部受流,还可以从带电轨底部受流。受流装置可以布置在车辆的侧面、底面和上面,受流装置可以是受电弓也可以是集电靴。本申请前面提供的管道内设置受流轨,对物流运输车的受流器传递电能,以供物流运输车运行的就是一种第三轨供电方式。
接触网供电是指:运输车辆通过受流装置从架空的接触网上取电,为车辆提供电能,接触网供电可以是柔性接触网供电,也可以是刚性接触网供电。接触网可以布置在车辆的上面也可以布置在车辆的侧面。受流装置可以是受电弓也可以是集电靴。受流装置可以从接触网下面受流,也可以从接触网的侧面受流。
电磁感应供电是指:在车辆走形线路上布置一次回路并通入高频的交流电源,当车辆在线路上运行时,布置在车辆上的二次线圈会由于电磁感应原理产生交变电流,将交变电流进行处理为运输车辆供电。电磁感应供电的一次线圈可以设置在走形面上,也可以设置在运输车辆的侧面,还可以设置在运行车辆的上部。二次线圈可以根据车辆的布局设置在车辆的底部,也可以设置在车辆的侧面,还可以设置在车辆的顶部。
滑触线供电与接触轨供电原理基本一致,运输车辆通过受流装置,接触带电的金属线取电为车辆提供电能。滑触线可以布置在车辆的上部,或者车辆的侧面,也可以布置在车辆的下部。对应的,受流装置可以布置在车辆的顶部、侧面、底部。
储能式供电是指:运输车辆通过自带的蓄电池、超级电容等储能设备为车辆提供电能。储能供电中的储能设备可以是超级电容器组,也可以是各种化学蓄电池组,还可以是多种储能介质相互组合形成的储能设备。储能供电的充电设备可以是接触式充电设备,接触形式可以是第三轨接触充电,可以是滑触线接触充电;储能供电的充电设备还可以是无线充电设备,充电形式可以是电磁感应供电。
本实施例提供的管道运输系统包含前面实施例提供的组成部件外,还包括:处理器,处理器与物流运输车的转向架的驱动装置连接,通过控制驱动装置的启动或停止,实现物流运输车的无人自动驾驶。处理器与物流运输车的车体的开闭机构的牵引电机连接,通过控制牵引电机正向或反向转动,使车体的上滑门打开或关闭,同时,处理器与物流运输车的车体的自动装卸货平台的转辊电机连接,通过控制转辊电机的正向或反向转动,使货物托盘移入或移出车体,以便物流运输车到站后,车体内的货物托盘完成自动化装卸工作。处理器与转接系统中地下转动装置、升降装置及地上转动装置的各个驱动部件连接,以控制地下转动装置、升降装置及地上转动装置自动进行货物托盘装卸作业。货物托盘自动出车体进站的具体过程为:处理器与地下转动装置的第一驱动部件连接,与升降装置的升降驱动部件连接,与地上转动装置的驱动第三辊道传送的第三驱动部件连接。物流运输车到站后,处理器控制上滑门开启,货物托盘自动从自动装卸货平台移出到地下转动装置的第一辊道上,处理器控制第一驱动部件工作,使货物托盘沿第一辊道传送到升降装置上,此后,处理器控制升降驱动部件工作,驱动载有货物托盘的支撑传送台沿滑动导轨上升,到达对应地上转动装置的高度后,处理器控制第三驱动部件工作,货物托盘沿第三辊道传送到卸货仓库。货物托盘自动出站进车体的具体过程与上述过程的动作相反。
请参考图36,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行车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实施例中管道运输系统的运输车,所述运输车运行于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轨道,所述地下管道中设置有多个站点,各个站点间可通过管道轨道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S301:在按所述运输路径行驶过程中,接收所述控制系统发送的所述运输车按所述运输路径所驶向的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
S302:基于所述占用状态信息,调整行驶参数,其中,如果所述占用信息表明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被占用,且占用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运输车的行驶方向与所述运输车的行驶方向一致,则减小所述运输车的行驶速度;如果所述占用信息表明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被占用,且占用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运输车的行驶方向与所述运输车的行驶方向相反,则控制所述运输车在当前站点停车,直至所述占用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运输车经过所述当前站点后,控制所述运输车继续行驶其中,在按所述运输路径行驶过程中,如果探测到岔路标识设备,获取所述岔路标识设备指示的岔路信息;基于所述岔路信息与所述运输路径,确定需要驶入的岔路轨道,其中,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每个道岔的每个岔路轨道进入点处设置有指示该岔路轨道的岔路标识设备。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进入每个岔路轨道前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岔路标识设备,每个岔路标识设备携带有对应岔路轨道的岔路信息,所述运输车上安装有标识探测模块,在按所述运输路径行驶过程中,如果所述标识探测模块探测到岔路标识设备,则获取所述岔路标识设备指示的岔路信息;基于所述岔路信息与所述运输路径,确定需要驶入的岔路轨道,其中,所述运输路径中包括所述运输车驶向的下一个站点,所述岔路信息包括所述岔路标识设备对应的岔路轨道通向的站点,在所述岔路信息对应的通向的站点与所述运输路径中所述运输车驶向的下一个站点匹配时,确定需要驶入所述岔路信息对应的岔路轨道。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距每个站点的预设距离处设置有站旁标识设备,每个站旁标识设备携带有指示的站点,所述运输车上安装有标识探测模块,在按所述运输路径行驶过程中,如果所述标识探测模块探测到站旁标识设备,获取所述站旁标识设备指示的站点;基于所述指示的站点与所述运输路径,确定是否需要在所述指示的站点停靠,其中,所述运输路径中包括所述运输车需要停靠的下一个站点,在所述站旁标识设备指示的站点与所述运输路径中所述运输车需要停靠的下一个站点匹配时,确定需要在所述指示的站点停靠。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设置有应答器,所述应答器中存储有所述应答器周边区域的路况信息,所述运输车上安装有标识探测模块,在按所述运输路径行驶过程中,如果所述标识探测模块探测到应答器,获取所述应答器对应的路况信息(比如前方道路的坡度);基于所述路况信息,调整所述运输车的行驶参数。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运输车将探测到的站旁标识设备的标识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以使所述控制系统基于接收到的所述运输车发送的探测到的站旁标识设备指示的站点,确定所述运输车占用的管道运输轨道。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运输车出现故障时,向所述控制系统发送故障信息;接收所述控制系统发送的故障停车点的位置信息,其中,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每段管道运输轨道的预设位置处设置有故障停车点;调整行驶路径,控制所述运输车行驶至所述位置信息指示的故障停车点。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站在运输车角度对行车控制方法进行阐述,其具体实施过程已在第一实施例中进行完整的描述,可参见第一实施例中的运输车的信息处理部分,在此本实施例不做赘述。
请参考图37,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行车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实施例中管道运输系统的控制系统,包括:
S401:确定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运输车的运输路径;
S402:监控所述运输车按所述运输路径行驶时的位置信息;
S403:基于所位置信息,确定所述运输车的按所述运输路径所驶向的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
S404:将所述占用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运输车,以使的所述运输车基于所述占用状态信息,调整行驶参数。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系统在基于所位置信息,确定所述运输车按所述运输路径所驶向的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时,包括:获取所述控制系统所监控的运输车发送的探测到的站旁标识设备的标识,其中,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每段管道运输轨道的两端均设置有站旁标识设备,在运输车经过该段管道运输轨道的两端时,所述运输车将探测到对应的站旁标识设备发送至控制系统;基于接收到的运输车发送的探测到的站旁标识设备的标识,判断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上是否行驶有运输车;如果是,确定所述占用状态信息指示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处于被占用的状态,如果否,确定所述占用状态信息指示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处于未被占用的状态。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系统在基于所位置信息,确定所述运输车按所述运输路径所驶向的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时,包括:获取所述控制系统所监控的运输车发送的轨道电路信息,其中,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每段管道运输轨道内铺设轨道电路,当运输车行驶在该段管道运输轨道上时,运输车将该段管道运输通的轨道电路发送的轨道信息发送至控制系统;基于接收到的运输车发送的轨道信息,判断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上是否行驶有运输车;如果是,确定所述占用状态信息指示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处于被占用的状态,如果否,确定所述占用状态信息指示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处于未被占用的状态。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系统在基于所位置信息,确定所述运输车按所述运输路径所驶向的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时,包括:获取所述控制系统所监控的计轴发送的探测信息,其中,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每段管道运输轨道内铺设计轴,当运输车行驶在该段管道运输轨道上时,计轴在探测到该运输车后将探测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基于接收到的计轴发送的探测信息,判断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上是否行驶有运输车;如果是,确定所述占用状态信息指示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处于被占用的状态,如果否,确定所述占用状态信息指示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处于未被占用的状态。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在控制系统接收到运输车发送的故障信息时,基于所述运输车的位置信息,确定故障停车点的位置信息;将所述故障停车点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运输车。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站在控制系统对行车控制方法进行阐述,其具体实施过程已在第一实施例中进行完整的描述,可参见第一实施例中的运输车的信息处理部分,在此本实施例不做赘述。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一种管道运输系统的运输车,所述运输车运行于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轨道,所述地下管道中设置有多个站点,各个站点间可通过管道轨道连接,所述运输车包括安装在所述运输车上的车载控制系统,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按所述运输路径行驶过程中,接收所述控制系统发送的所述运输车按所述运输路径所驶向的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所述占用状态信息为所述控制系统基于所述运输车的位置信息确定的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
行驶参数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占用状态信息,调整行驶参数,其中,如果所述占用信息表明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被占用,且占用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运输车的行驶方向与所述运输车的行驶方向一致,则减小所述运输车的行驶速度;如果所述占用信息表明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被占用,且占用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运输车的行驶方向与所述运输车的行驶方向相反,则控制所述运输车在当前站点停车,直至所述占用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运输车经过所述当前站点后,控制所述运输车继续行驶。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进入每个岔路轨道前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岔路标识设备,每个岔路标识设备携带有对应岔路轨道的岔路信息,所述运输车上安装有标识探测模块,所述行驶参数调整模块用于:在按所述运输路径行驶过程中,如果所述标识探测模块探测到岔路标识设备,则获取所述岔路标识设备指示的岔路信息;基于所述岔路信息与所述运输路径,确定需要驶入的岔路轨道,其中,所述运输路径中包括所述运输车驶向的下一个站点,所述岔路信息包括所述岔路标识设备对应的岔路轨道通向的站点,在所述岔路信息对应的通向的站点与所述运输路径中所述运输车驶向的下一个站点匹配时,确定需要驶入所述岔路信息对应的岔路轨道。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距每个站点的预设距离处设置有站旁标识设备,每个站旁标识设备携带有指示的站点,所述运输车上安装有标识探测模块,所述行驶参数调整模块用于:在按所述运输路径行驶过程中,如果所述标识探测模块探测到站旁标识设备,获取所述站旁标识设备指示的站点;基于所述指示的站点与所述运输路径,确定是否需要在所述指示的站点停靠,其中,所述运输路径中包括所述运输车需要停靠的下一个站点,在所述站旁标识设备指示的站点与所述运输路径中所述运输车需要停靠的下一个站点匹配时,确定需要在所述指示的站点停靠。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设置有应答器,所述应答器中存储有所述应答器周边区域的路况信息,所述运输车上安装有标识探测模块,所述行驶参数调整模块用于:在按所述运输路径行驶过程中,如果所述标识探测模块探测到应答器,获取所述应答器对应的路况信息;基于所述路况信息,调整所述运输车的行驶参数。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运输车还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将探测到的站旁标识设备的标识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以使所述控制系统基于接收到的所述运输车发送的探测到的站旁标识设备指示的站点,确定所述运输车占用的管道运输轨道。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行驶参数调整模块用于:
在所述运输车出现故障时,向所述控制系统发送故障信息;
接收所述控制系统发送的故障停车点的位置信息,其中,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每段管道运输轨道的预设位置处设置有故障停车点;调整行驶路径,控制所述运输车行驶至所述位置信息指示的故障停车点。
本实施例为第二实施例中行车控制方法对应的运输车部分,其具体实施过程已在第一实施例中充分说明,可参考第一实施例,在此,本申请不做赘述。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一种管道运输系统的控制系统,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运输车的运输路径;
监控模块,用于监控所述运输车按所述运输路径行驶时的位置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位置信息,确定所述运输车的按所述运输路径所驶向的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占用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运输车,以使的所述运输车基于所述占用状态信息,调整行驶参数。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控制系统所监控的运输车发送的探测到的站旁标识设备的标识,其中,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每段管道运输轨道的两端均设置有站旁标识设备,在运输车经过该段管道运输轨道的两端时,所述运输车将探测到对应的站旁标识设备发送至控制系统;基于接收到的运输车发送的探测到的站旁标识设备的标识,判断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上是否行驶有运输车;如果是,确定所述占用状态信息指示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处于被占用的状态,如果否,确定所述占用状态信息指示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处于未被占用的状态。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控制系统所监控的运输车发送的轨道电路信息,其中,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每段管道运输轨道内铺设轨道电路,当运输车行驶在该段管道运输轨道上时,运输车将该段管道运输通的轨道电路发送的轨道信息发送至控制系统;基于接收到的运输车发送的轨道信息,判断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上是否行驶有运输车;如果是,确定所述占用状态信息指示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处于被占用的状态,如果否,确定所述占用状态信息指示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处于未被占用的状态。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控制系统所监控的计轴发送的探测信息,其中,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每段管道运输轨道内铺设计轴,当运输车行驶在该段管道运输轨道上时,计轴在探测到该运输车后将探测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基于接收到的计轴发送的探测信息,判断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上是否行驶有运输车;如果是,确定所述占用状态信息指示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处于被占用的状态,如果否,确定所述占用状态信息指示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处于未被占用的状态。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运输车发送的故障信息时,基于所述运输车的位置信息,确定故障停车点的位置信息;将所述故障停车点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运输车。
本实施例为第三实施例中行车控制方法对应的运输车部分,其具体实施过程已在第一实施例中充分说明,可参考第一实施例,在此,本申请不做赘述。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8)

1.一种行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管道运输系统的运输车,所述运输车运行于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轨道,所述地下管道中设置有多个站点,各个站点间可通过管道轨道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在按所述运输路径行驶过程中,接收所述控制系统发送的所述运输车按所述运输路径所驶向的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所述占用状态信息为所述控制系统基于所述运输车的位置信息确定的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
基于所述占用状态信息,调整行驶参数,其中,如果所述占用信息表明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被占用,且占用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运输车的行驶方向与所述运输车的行驶方向一致,则减小所述运输车的行驶速度;
如果所述占用信息表明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被占用,且占用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运输车的行驶方向与所述运输车的行驶方向相反,则控制所述运输车在当前站点停车,直至所述占用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运输车经过所述当前站点后,控制所述运输车继续行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进入每个岔路轨道前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岔路标识设备,每个岔路标识设备携带有对应岔路轨道的岔路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按所述运输路径行驶过程中,如果所述运输车探测到岔路标识设备,则获取所述岔路标识设备指示的岔路信息;
基于所述岔路信息与所述运输路径,确定需要驶入的岔路轨道,其中,所述运输路径中包括所述运输车驶向的下一个站点,所述岔路信息包括所述岔路标识设备对应的岔路轨道通向的站点,在所述岔路信息对应的通向的站点与所述运输路径中所述运输车驶向的下一个站点匹配时,确定需要驶入所述岔路信息对应的岔路轨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距每个站点的预设距离处设置有站旁标识设备,每个站旁标识设备携带有指示的站点,所述运输车上安装有标识探测模块,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按所述运输路径行驶过程中,如果所述标识探测模块探测到站旁标识设备,获取所述站旁标识设备指示的站点;
基于所述指示的站点与所述运输路径,确定是否需要在所述指示的站点停靠,其中,所述运输路径中包括所述运输车需要停靠的下一个站点,在所述站旁标识设备指示的站点与所述运输路径中所述运输车需要停靠的下一个站点匹配时,确定需要在所述指示的站点停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设置有应答器,所述应答器中存储有所述应答器周边区域的路况信息,所述运输车上安装有标识探测模块,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按所述运输路径行驶过程中,如果所述标识探测模块探测到应答器,获取所述应答器对应的路况信息;
基于所述路况信息,调整所述运输车的行驶参数。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探测到的站旁标识设备的标识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以使所述控制系统基于接收到的所述运输车发送的探测到的站旁标识设备指示的站点,确定所述运输车占用的管道运输轨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运输车出现故障时,向所述控制系统发送故障信息;
接收所述控制系统发送的故障停车点的位置信息,其中,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每段管道运输轨道的预设位置处设置有故障停车点;
调整行驶路径,控制所述运输车行驶至所述位置信息指示的故障停车点。
7.一种行车控制方法,应用于管道运输系统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运输车的运输路径;
监控所述运输车按所述运输路径行驶时的位置信息;
基于所位置信息,确定所述运输车的按所述运输路径所驶向的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
将所述占用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运输车,以使的所述运输车基于所述占用状态信息,调整行驶参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位置信息,确定所述运输车按所述运输路径所驶向的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控制系统所监控的运输车发送的探测到的站旁标识设备的标识,其中,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每段管道运输轨道的两端均设置有站旁标识设备,在运输车经过该段管道运输轨道的两端时,所述运输车将探测到对应的站旁标识设备发送至控制系统;
基于接收到的运输车发送的探测到的站旁标识设备的标识,判断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上是否行驶有运输车;
如果是,确定所述占用状态信息指示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处于被占用的状态,如果否,确定所述占用状态信息指示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处于未被占用的状态。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位置信息,确定所述运输车按所述运输路径所驶向的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控制系统所监控的运输车发送的轨道电路信息,其中,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每段管道运输轨道内铺设轨道电路,当运输车行驶在该段管道运输轨道上时,运输车将该段管道运输通的轨道电路发送的轨道信息发送至控制系统;
基于接收到的运输车发送的轨道信息,判断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上是否行驶有运输车;
如果是,确定所述占用状态信息指示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处于被占用的状态,如果否,确定所述占用状态信息指示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处于未被占用的状态。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位置信息,确定所述运输车按所述运输路径所驶向的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控制系统所监控的计轴发送的探测信息,其中,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每段管道运输轨道内铺设计轴,当运输车行驶在该段管道运输轨道上时,计轴在探测到该运输车后将探测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
基于接收到的计轴发送的探测信息,判断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上是否行驶有运输车;
如果是,确定所述占用状态信息指示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处于被占用的状态,如果否,确定所述占用状态信息指示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处于未被占用的状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运输车发送的故障信息时,基于所述运输车的位置信息,确定故障停车点的位置信息;
将所述故障停车点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运输车。
12.一种管道运输系统的运输车,所述运输车运行于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轨道,所述地下管道中设置有多个站点,各个站点间可通过管道轨道连接,所述运输车包括安装在所述运输车上的车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按所述运输路径行驶过程中,接收所述控制系统发送的所述运输车按所述运输路径所驶向的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所述占用状态信息为所述控制系统基于所述运输车的位置信息确定的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
行驶参数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占用状态信息,调整行驶参数,其中,如果所述占用信息表明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被占用,且占用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运输车的行驶方向与所述运输车的行驶方向一致,则减小所述运输车的行驶速度;如果所述占用信息表明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被占用,且占用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运输车的行驶方向与所述运输车的行驶方向相反,则控制所述运输车在当前站点停车,直至所述占用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运输车经过所述当前站点后,控制所述运输车继续行驶。
13.一种管道运输系统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运输车的运输路径;
监控模块,用于监控所述运输车按所述运输路径行驶时的位置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位置信息,确定所述运输车的按所述运输路径所驶向的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占用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运输车,以使的所述运输车基于所述占用状态信息,调整行驶参数。
14.一种管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系统和运输车,所述运输车运行于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轨道,所述地下管道中设置有多个站点,各个站点间可通过管道轨道连接,所述运输车包括安装在所述运输车上的车载控制系统,所述车载控制系统与所述控制系统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运输车的运输路径;
监控模块,用于监控所述运输车按所述运输路径行驶时的位置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位置信息,确定所述运输车的按所述运输路径所驶向的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占用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运输车,以使的所述运输车基于所述占用状态信息,调整行驶参数。
其中,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按所述运输路径行驶过程中,接收所述控制系统发送的所述运输车按所述运输路径所驶向的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所述占用状态信息为所述控制系统基于所述运输车的位置信息确定的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占用状态信息;
行驶参数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占用状态信息,调整行驶参数,其中,如果所述占用信息表明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被占用,且占用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运输车的行驶方向与所述运输车的行驶方向一致,则减小所述运输车的行驶速度;如果所述占用信息表明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被占用,且占用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运输车的行驶方向与所述运输车的行驶方向相反,则控制所述运输车在当前站点停车,直至所述占用所述下一段管道运输轨道的运输车经过所述当前站点后,控制所述运输车继续行驶。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
应答器,所述应答器设置在所述地下管道中,所述应答器中存储有所述应答器周边区域的路况信息,所述车载控制系统能与所述应答器通信,以获取所述路况信息,并根据所述路况信息调整所述运输车的行驶。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岔路标识设备,设置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进入每个岔路轨道前的对应位置处,每个岔路标识设备携带有对应岔路轨道的岔路信息,所述车载控制系统能在探测到所述岔路标识设备时,能获取到所述岔路标识设备携带的岔路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站旁标识设备,设置在所述管道运输系统的地下管道中距每个站点的预设距离处,所述站旁标识设备携带有指示的站点,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在探测到所述站旁标识设备时,能获取到所述站旁标识设备指示的站点。
18.如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控制系统还包括:
轨旁设备探测模块,用于探测所述地下管道内的标识设备,以获取所述地下管道内的道路信息;
应答器信息接收解析模块,安装在所述运输车上,当所述运输车通过安装在所述地下管道内的应答器时,获取所述应答器内存储的路况信息;
轨道电路信息接收模块,安装在所述运输车上,当所述运输车通过所述地下管道内的轨道区段时,获取所述区段的低频和载频信息,以将所述区段的占用信息发送给所述总控制系统;
标识探测模块,安装在所述运输车上,通过探测安装在所述地下管道内的标识设备,获取所述标识设备携带的信息。
CN201711167642.0A 2017-11-21 2017-11-21 一种行车控制方法及管道运输系统 Active CN1079630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67642.0A CN107963086B (zh) 2017-11-21 2017-11-21 一种行车控制方法及管道运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67642.0A CN107963086B (zh) 2017-11-21 2017-11-21 一种行车控制方法及管道运输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63086A true CN107963086A (zh) 2018-04-27
CN107963086B CN107963086B (zh) 2019-12-24

Family

ID=62000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67642.0A Active CN107963086B (zh) 2017-11-21 2017-11-21 一种行车控制方法及管道运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63086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85345A (zh) * 2018-09-06 2019-01-29 杭州飞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交通运行网络故障调配处理方法
CN111582573A (zh) * 2020-04-30 2020-08-25 四川省马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内运输装置的调度系统、方法及运输装置
CN113341969A (zh) * 2021-06-01 2021-09-03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矿用卡车的交通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13436449A (zh) * 2021-08-30 2021-09-24 湖南中车时代通信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公共交通车辆放行的优化方法及相关组件
CN114194258A (zh) * 2021-11-08 2022-03-18 东风悦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的避让调度方法、系统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5411A (zh) * 2008-05-09 2011-04-13 西门子公司 车辆的线路监测系统以及其运行方法
CN102271986A (zh) * 2011-06-10 2011-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列车安全防护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510823A (zh) * 2011-11-17 2012-06-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列车控制方法、设备和系统
CN202413851U (zh) * 2012-01-19 2012-09-05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区段占用检测系统
CN102762431A (zh) * 2009-12-21 2012-10-31 西门子公司 轨道车辆的进路安全保护的方法和装置
WO2013188736A3 (en) * 2012-06-15 2015-07-02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enter, Inc. Method for detecting the extent of clear, intact track near a railway vehicle
CN107128337A (zh) * 2017-05-19 2017-09-05 西南交通大学 应用于有轨电车运行控制系统的车载控制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5411A (zh) * 2008-05-09 2011-04-13 西门子公司 车辆的线路监测系统以及其运行方法
CN102762431A (zh) * 2009-12-21 2012-10-31 西门子公司 轨道车辆的进路安全保护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71986A (zh) * 2011-06-10 2011-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列车安全防护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510823A (zh) * 2011-11-17 2012-06-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列车控制方法、设备和系统
CN202413851U (zh) * 2012-01-19 2012-09-05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区段占用检测系统
WO2013188736A3 (en) * 2012-06-15 2015-07-02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enter, Inc. Method for detecting the extent of clear, intact track near a railway vehicle
CN107128337A (zh) * 2017-05-19 2017-09-05 西南交通大学 应用于有轨电车运行控制系统的车载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85345A (zh) * 2018-09-06 2019-01-29 杭州飞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交通运行网络故障调配处理方法
CN111582573A (zh) * 2020-04-30 2020-08-25 四川省马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内运输装置的调度系统、方法及运输装置
CN113341969A (zh) * 2021-06-01 2021-09-03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矿用卡车的交通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13341969B (zh) * 2021-06-01 2023-12-08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矿用卡车的交通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13436449A (zh) * 2021-08-30 2021-09-24 湖南中车时代通信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公共交通车辆放行的优化方法及相关组件
CN114194258A (zh) * 2021-11-08 2022-03-18 东风悦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的避让调度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4194258B (zh) * 2021-11-08 2023-09-19 东风悦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的避让调度方法、系统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63086B (zh) 2019-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53904A (zh) 一种车辆停靠控制方法及站级控制系统
CN107963086A (zh) 一种行车控制方法及管道运输系统
CN108263441B (zh) 一种管道运输车控制系统
CN102828640B (zh) 一种多停车道多载车板的塔式立体车库
CN107933578A (zh) 一种运输方法及管道运输系统
CN107878474B (zh) 一种管道运输系统
CN104554294B (zh) 管道列车智能高速货物输送系统
CN107103444B (zh) 一种点对点小件物流系统
US2022027463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Transporting Objects
CN108069218A (zh) 一种可主动转向的自行驶钢卷运输车
CN207416828U (zh) 一种管道运输系统
CN109878402B (zh) 一种用于铁路车厢运送的agv运输车
CN107697087A (zh) 一种转向架及物流运输车
CN107776596B (zh) 一种具有门式结构的物流运输车
CN107776595A (zh) 一种装卸货物的物流运输车
CN208120108U (zh) 一种货物转接系统
CN208120001U (zh) 一种地下管道运输货物转接系统
CN208563005U (zh) 导向轨、走行装置、轨道、物流运输车及物流运输系统
CN207617723U (zh) 一种具有门式结构的物流运输车
CN107724194B (zh) 用于对物流运输车导向的导向轨及其配套装置
CN107963085A (zh) 一种车辆、车辆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972687B (zh) 一种具有门式结构的物流运输车
CN103738342A (zh) 独立驱动型索道交通系统
CN207416835U (zh) 一种具有门式结构的物流运输车
CN106274915A (zh) 快速物流低空轨道运输网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