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60998A - 血压测量方法以及血压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血压测量方法以及血压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60998A
CN107960998A CN201810010694.5A CN201810010694A CN107960998A CN 107960998 A CN107960998 A CN 107960998A CN 201810010694 A CN201810010694 A CN 201810010694A CN 107960998 A CN107960998 A CN 1079609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pressure
test point
height
difference
measur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1069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60998B (zh
Inventor
余文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Transtek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Transtek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Transtek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Transtek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1069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609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60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609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609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609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108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from analysis of pulse wave characteristics
    • A61B5/02125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from analysis of pulse wave characteristics of pulse wave propagation tim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141Details of apparatus construction, e.g. pump units or housings therefor, cuff pressurising systems, arrangements of fluid conduits or circui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2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2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7203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for noise prevention, reduction or removal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hys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sychiatry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血压测量方法以及血压测量装置,血压测量装置获取用户选择的第一检测点的传感器信号和第二检测点传感器信号,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位于所述用户的同一支动脉血管距离心脏的不同距离处;当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接收到第一测量指令时,所述血压测量装置确定第一高度差,所述第一高度差为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在第一传导路径上的高度差,所述第一传导路径为第一脉搏波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的路径,所述第一检测点与所述用户的心脏的高度差固定为预设的高度差;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根据预置的第一规则确定与所述第一高度差对应的目标血压测量值。

Description

血压测量方法以及血压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血压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血压测量方法以及血压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所施加的侧压力,它是反映心血管功能的重要生理指标,在疾病诊断、治疗效果观察和进行预后判断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常用的无创血压测量手段中,连续式测量血压的脉搏波传导速度法,能够实现血压的连续测量,反映血压的变化规律。
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理论基础为脉搏波沿动脉的传播速度与血压之间具有正相关的特性,因此可以通过测量脉搏波速度间接计算血压值。目前主流的脉搏波传导速度测量方法,主要是在同一支动脉血管距离心脏的不同距离处,分别测量脉搏波的到达时间实现的。用户在使用装置通过脉搏波传导速度法测量血压时,在基础体姿下(如静坐或仰卧时两个检测点与心脏的高度差为某已知恒定高度差),装置中的传感器分别置于两个检测点,两个检测点可以分别选取用户的大臂处、小臂处、大腿处、小腿处等动脉波动点明显部位,两个检测点的传感器分别产生一路光体积描计(photoplethysmography,PPG)信号,对两个检测点的PPG信号进行处理和特征分析,确定两个检测点的同一次脉搏波峰的到达时间差值即脉搏波延迟时间,将两个检测点的传感器对应的监测位置处之间动脉血管长度等效的体表距离和脉搏波延迟时间代入预设的计算公式得到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velocity,PWV),再按照PWV计算血压的既定公式得到用户的血压(包括舒张压和收缩压)。在每次测量血压前,用户需要进行测量血压前的标定,以确定前述PWV计算血压的既定公式中系数的取值。
用户按照前述方法在基础体姿下测量出的血压测量结果能准确反映用户的生理血压值,但因血液重力的缘故,若用户体姿相对于基础体姿发生变化而造成两个检测点其中任意一个检测点与心脏的高度差发生变化,就会导致PWV发生变化,血压测量结果就会发生变化,血压测量结果不能真实地反映用户生理血压值,造成误差,影响血压测量的精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血压测量方法和血压测量装置,若用户体姿相对基础体姿发生变化造成第二检测点与心脏的相对高度差发生变化,虽然脉搏波传导速度变化,但因血压测量装置会确定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在脉搏波经过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的传导路径上的高度差并根据预置的第一规则确定与该高度差对应的目标血压测量值,血压测量装置确定的目标血压测量值会修正因体姿变化造成的测量误差,能更真实地反映用户生理血压值,提高了血压测量的精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血压测量方法,包括:
血压测量装置获取用户选择的第一检测点的传感器信号和第二检测点的传感器信号,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位于所述用户的同一支动脉血管距离心脏的不同距离处;
当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接收到第一测量指令时,所述血压测量装置确定第一高度差,所述第一高度差为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在第一传导路径上的高度差,所述第一传导路径为第一脉搏波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的路径,所述第一检测点与所述用户的心脏的高度差固定为预设的高度差;
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根据预置的第一规则确定与所述第一高度差对应的目标血压测量值。
可选的,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根据预置的第一规则确定与所述第一高度差对应的第一血压包括:
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根据预置的第一公式确定与当前的第一脉搏波传导速度对应的第一待修正血压;
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根据预置的第二公式确定与所述第一高度差对应的第一血压误差;
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根据预置的第三公式确定与所述第一待修正血压和所述第一血压误差对应的所述目标血压测量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待修正血压包括第一待修正收缩压和第一待修正舒张压;
可选的,所述第一公式包括SBP0=AS+BS*PVW和DBP0=AD+BD*PWV,所述SBP0为待修正收缩压,所述DBP0为待修正舒张压,所述PWV为脉搏波传导速度,所述AS、BS、AD和BD为预设的第一参数;
或者,
可选的,所述第一公式包括SBP0=AS+BS*PVW和DBP0=SBP0-PP,所述SBP0为待修正收缩压,所述DBP0为待修正舒张压,所述PWV为脉搏波传导速度,所述AS和BS为预设的第一参数,所述PP为脉压,所述脉压按照预置的第二规则确定;
可选的,所述第一血压误差包括第一收缩压误差和第一舒张压误差;
可选的,所述第二公式包括dSBP=KS*(H-H0)和dDBP=KD*(H-H0),所述dSBP为收缩压误差,所述dDBP为舒张压误差,所述H为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在脉搏波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的传导路径上的高度差,所述KS、KD和H0为预设的第二参数;
可选的,所述目标血压测量值包括目标收缩压测量值和目标舒张压测量值;
可选的,所述第三公式包括SBP=SBP0-dSBP和DBP=DBP0-dDBP,所述SBP为收缩压,所述DBP为舒张压。
可选的,所述血压测量装置确定第一高度差包括:
当所述第一传导路径为直线时,所述血压测量装置获取所述第一传导路径相对水平面的第一倾斜角;
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按照预置的第四公式确定与所述第一倾斜角对应的所述第一高度差。
可选的,所述第四公式包括H=L*sin(θ),所述H为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在脉搏波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的传导路径上的高度差,所述θ为脉搏波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的传导路径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所述L为脉搏波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的传导路径中从所述第一检测点到所述第二检测点的距离。
可选的,所述血压测量装置获取所述第一传导路径相对水平面的第一倾斜角包括:
所述血压测量装置通过第一加速度计获取所述第一倾斜角。
可选的,所述血压测量装置确定第一高度差包括:
当所述第一传导路径为折线时,所述血压测量装置获取所述第一传导路径相对水平面的第二倾斜角和第三倾斜角;
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按照预置的第五公式确定与所述第二倾斜角和所述第三倾斜角对应的所述第一高度差。
可选的,所述第五公式包括H=La*sin(θa)+Lb*sin(θb),所述H为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在脉搏波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的传导路径上的高度差,所述θa和θb为脉搏波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的传导路径相对水平面的两个倾斜角,所述La和Lb为脉搏波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的传导路径中从所述第一检测点到所述第二检测点的两段距离,La和Lb之和为脉搏波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的传导路径中从所述第一检测点到所述第二检测点的距离。
可选的,所述血压测量装置获取所述第一传导路径相对水平面的第二倾斜角和第三倾斜角包括:
所述血压测量装置通过第二加速度计获取所述第二倾斜角;
所述血压测量装置通过第三加速度计获取所述第三倾斜角。
可选的,所述血压测量装置获取用户选择的第一检测点的传感器信号和第二检测点的传感器信号之后,所述血压测量装置确定第一高度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接收到所述用户的第一标定测量指令时,所述血压测量装置确定第二高度差为所述H0,所述第二高度差为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在第二传导路径上的高度差,所述第二传导路径为第二脉搏波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的路径,所述第一标定测量指令为所述用户在预设的第一基础体姿下发出的测量指令;
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根据所述SBP0=AS+BS*PWV和DBP0=AD+BD*PWV确定第二脉搏波速度对应的第二待修正收缩压和第二待修正舒张压;
或者,
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根据所述SBP0=AS+BS*PWV和DBP0=SBP0-PP确定第二脉搏波速度对应的第二待修正收缩压和第二待修正舒张压;
当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接收到第二标定测量指令时,所述血压测量装置确定第三高度差,所述第三高度差为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在第三传导路径上的高度差,所述第三传导路径为第三脉搏波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的路径,所述第二标定测量指令为所述用户在预设的第二基础体姿下发出的测量指令;
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根据所述SBP0=AS+BS*PWV和DBP0=AD+BD*PWV确定第三脉搏波速度对应的第三待修正收缩压和第三待修正舒张压;
或者,
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根据所述SBP0=AS+BS*PWV和DBP0=SBP0-PP确定第三脉搏波速度对应的第三待修正收缩压和第三待修正舒张压;
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根据预置的第六公式确定与所述第二高度差、所述第三高度差、所述第二待修正收缩压和所述第三待修正收缩压对应的KS
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根据所述第六公式确定与所述第二高度差、所述第三高度差、所述第二待修正舒张压和所述第二待修正舒张压对应的KD
可选的,所述第六公式包括KS=(SBP2-SBP1-(H2SA-H1SA)/0.0136)/(H2cali-H1cali)和KD=(DBP2-DBP1-(H2SA-H1SA)/0.0136)/(H2cali-H1cali),所述SBP2为所述第三待修正收缩压,所述SBP1为所述第二待修正收缩压,所述DBP2为所述第三待修正舒张压,所述DBP1为所述第二待修正舒张压,所述H2cali为所述第三高度差,所述H1cali为所述第二高度差,所述H2SA为所述第二基础体姿下预置用户关节点与所述第一检测点的高度差,所述H1SA为所述第一基础体姿下所述预置用户关节点与所述第一检测点的高度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血压测量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选择的第一检测点的传感器信号和第二检测点的传感器信号,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位于所述用户的同一支动脉血管距离心脏的不同距离处;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接收到第一测量指令时,确定第一高度差,所述第一高度差为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在第一传导路径上的高度差,所述第一传导路径为第一脉搏波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的路径,所述第一检测点与所述用户的心脏的高度差固定为预设的高度差;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置的第一规则确定与所述第一高度差对应的目标血压测量值。
可选的,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置的第一公式确定与当前的第一脉搏波传导速度对应的第一待修正血压;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置的第二公式确定与所述第一高度差对应的第一血压误差;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置的第三公式确定与所述第一待修正血压和所述第一血压误差对应的所述目标血压测量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传导路径为直线时,获取所述第一传导路径相对水平面的第一倾斜角;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按照预置的第四公式确定与所述第一倾斜角对应的所述第一高度差。
可选的,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通过第一加速度计获取所述第一倾斜角。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传导路径为折线时,获取所述第一传导路径相对水平面的第二倾斜角和第三倾斜角;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按照预置的第五公式确定与所述第二倾斜角和所述第三倾斜角对应的所述第一高度差。
可选的,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通过第二加速度计获取所述第二倾斜角;
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通过第三加速度计获取所述第三倾斜角。
可选的,所述血压测量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接收到第一标定测量指令时,确定第二高度差为所述H0,所述第二高度差为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在第二传导路径上的高度差,所述第二传导路径为第二脉搏波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的路径,所述第一标定测量指令为所述用户在预设的第一基础体姿下发出的测量指令;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公式确定第二脉搏波速度对应的第二待修正收缩压和第二待修正舒张压;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接收到第二标定测量指令时,确定第三高度差,所述第三高度差为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在第三传导路径上的高度差,所述第三传导路径为第三脉搏波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的路径,所述第二标定测量指令为所述用户在预设的第二基础体姿下发出的测量指令;
第六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公式确定第三脉搏波速度对应的第三待修正收缩压和第三待修正舒张压;
第七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置的第六公式确定与所述第二高度差、所述第三高度差、所述第二待修正收缩压和所述第三待修正收缩压对应的KS;
第八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六公式确定与所述第二高度差、所述第三高度差、所述第二待修正舒张压和所述第三待修正舒张压对应的KD。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血压测量装置,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以及总线;
所述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分别与所述总线相连;
处理器用于获取用户选择的第一检测点的传感器信号和第二检测点的传感器信号,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位于所述用户的同一支动脉血管距离心脏的不同距离处;用于当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接收到第一测量指令时,确定第一高度差,所述第一高度差为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在第一传导路径上的高度差,所述第一传导路径为第一脉搏波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的路径,所述第一检测点与所述用户的心脏的高度差固定为预设的高度差;用于根据预置的第一规则确定与所述第一高度差对应的目标血压测量值。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预置的第一公式确定与当前的第一脉搏波传导速度对应的第一待修正血压;根据预置的第二公式确定与所述第一高度差对应的第一血压误差;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根据预置的第三公式确定与所述第一待修正血压和所述第一血压误差对应的所述目标血压测量值。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传导路径为直线时,获取所述第一传导路径相对水平面的第一倾斜角;按照预置的第四公式确定与所述第一倾斜角对应的所述第一高度差。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通过第一加速度计获取所述第一倾斜角。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传导路径为折线时,获取所述第一传导路径相对水平面的第二倾斜角和第三倾斜角;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按照预置的第五公式确定与所述第二倾斜角和所述第三倾斜角对应的所述第一高度差。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通过第二加速度计获取所述第二倾斜角;通过第三加速度计获取所述第三倾斜角。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接收到第一标定测量指令时,确定第二高度差为所述H0,所述第二高度差为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在第二传导路径上的高度差,所述第二传导路径为第二脉搏波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的路径,所述第一标定测量指令为所述用户在预设的第一基础体姿下发出的测量指令;根据所述第一公式确定第二脉搏波速度对应的第二待修正收缩压和第二待修正舒张压;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接收到第二标定测量指令时,确定第三高度差,所述第三高度差为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在第三传导路径上的高度差,所述第三传导路径为第三脉搏波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的路径,所述第二标定测量指令为所述用户在预设的第二基础体姿下发出的测量指令;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公式确定第三脉搏波速度对应的第三待修正收缩压和第三待修正舒张压;用于根据预置的第六公式确定与所述第二高度差、所述第三高度差、所述第二待修正收缩压和所述第三待修正收缩压对应的KS;用于根据所述第六公式确定与所述第二高度差、所述第三高度差、所述第二待修正舒张压和所述第三待修正舒张压对应的KD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软件指令,该计算机软件指令可通过处理器进行加载来实现上述服务器的方法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服务器的方法流程。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血压测量装置获取用户选择的第一检测点的传感器信号和第二检测点的传感器信号,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位于所述用户的同一支动脉血管距离心脏的不同距离处,当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接收到第一测量指令时,所述血压测量装置确定第一高度差,所述第一高度差为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在第一传导路径上的高度差,所述第一传导路径为第一脉搏波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的路径,所述第一检测点与所述用户的心脏的高度差固定为预设的高度差,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根据预置的第一规则确定与所述第一高度差对应的目标血压测量值,若用户体姿相对基础体姿发生变化造成第二检测点与心脏的相对高度差发生变化,虽然脉搏波传导速度变化,但因血压测量装置会确定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在脉搏波经过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的传导路径上的高度差并根据预置的第一规则确定与该高度差对应的目标血压测量值,血压测量装置确定的目标血压测量值会修正因体姿变化造成的测量误差,能更真实地反映用户生理血压值,提高了血压测量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血压测量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脉搏波传播距离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两个PPG信号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单路PPG信号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血压测量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血压测量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高度差计算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血压测量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高度差计算示意图;
图10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血压测量装置中腕带佩戴示意图;
图10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血压测量装置中腕带侧面示意图;
图10c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血压测量装置中腕带佩戴示意图;
图10d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血压测量装置中腕带佩戴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血压测量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血压测量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血压测量方法和血压测量装置,若用户体姿相对基础体姿发生变化造成第二检测点与心脏的相对高度差发生变化,虽然脉搏波传导速度变化,但因血压测量装置会确定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在脉搏波经过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的传导路径上的高度差并根据预置的第一规则确定与该高度差对应的目标血压测量值,血压测量装置确定的目标血压测量值会修正因体姿变化造成的测量误差,能更真实地反映用户生理血压值,提高了血压测量的精度。
请参阅图1,血压测量系统中包括用户101和血压测量装置102,用户101与血压测量装置102连接,血压测量装置102在接收到用户101的血压测量指令后,可以对用户101的血压进行测量,血压测量装置102可以将最终确定的血压测量值输出给用户101,血压测量装置102可以自带屏幕,可以在自带的屏幕上显示血压测量值,血压测量装置102也可以具有通讯功能,将血压测量值发送给手机、电脑等外部设备,在外部设备的应用程序界面上显示血压测量值,具体此处不做限定。血压测量装置102中可包括PPG传感器,用户101在使用血压测量装置102测量血压时,可取用户101的同一支动脉血管距离心脏不同距离且动脉波动点明显的两个部位作为两个检测点,可将血压测量装置102中的两个PPG传感器分别置于这两个检测点的位置。
用户101的心脏每跳动一次向大动脉完成一次射血,从心脏射出血液的冲击作为波动向末梢传出,这种波动叫脉搏波,脉搏波在一定距离动脉节段上的传导速度即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可参阅图2,PWV的计算公式为PWV=L/t,式中,L为脉搏波传播的距离,即为两个PPG传感器对应的两个检测点(A和B)之间动脉血管长度等效(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的体表距离,t为脉搏波在距离L传播所用的时间,t可根据两个PPG传感器的PPG波形的特征点的时间差或时间延迟来确定,特征点为PPG信号图中容易识别辨认的点,可以为PPG波形中的波峰点,也可以为波谷点,具体此处不做限定。可参阅图3,血压测量装置102使用1k的频率在两个检测点(A和B)PPG的AC信号进行采样,可分别得到两路PPG信号,横轴为时间,纵轴PPG_A、PPG_B分别对应了A和B两个检测点的PPG信号的幅值,对PPG信号进行高通/低通滤波去除干扰,再对信号进行特征分析,某时刻的信号若满足判定条件(局部极值点、一阶导数过零点、二阶导数持续为负等),则判定为检测点A或B的一次脉搏波峰,检测点A和检测点B的脉搏波峰的时间延迟在预设区间[tA,tB]内,(tA的取值范围在[7ms,35ms],tB的取值范围在[20ms,60ms],且取值时tA<tB),则判定它们相互对应,图3中A1和B1为时间相近的两个峰,对应的发生时间为Tal和Tb1,Tal和Tb1的差值为时间延迟,即为t,此时,PWV=L/(Tb1-Ta1),计算时也可分别取多个(如三个)波峰对应的时间值,获得多个延迟时间,并对多个延迟时间求平均,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血压包括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pressure,DBP),收缩压与PWV之间的相关性较强,血压测量装置102中可根据公式SBP0=AS+BS*PWV计算待修正收缩压,参数AS的取值范围为[-100,0]mmHg,参数BS的取值范围为[12,22]mmHg*s/m;舒张压与PWV之间的相关性相对偏低,血压测量装置102中可根据公式DBP0=AD+BD*PWV计算待修正舒张压,参数AD的取值范围为[-95,-5]mmHg,参数BD的取值范围为[5,15]mmHg*s/m,也可以通过脉搏波主波与反射波之间的时间差所占一个心动周期的比值来计算脉压(pulse pressure,PP),再使用DBP0=SBP0-PP来计算待修正舒张压,具体此处不做限定。请参阅图4,脉压可以按照预置的第二规则确定,选取检测点A或检测点B的PPG信号,可以根据两路PPG信号中反射波的辨识度较高的一路来确定脉压,也可以任意选择一个,具体此处不做限定。对信号处理之后,辨识出其中脉搏波主波与反射波,某个心动周期的脉搏波主波和反射波对应时间分别为T1和T2,下个心动周期的脉搏波主波对应时间为T3,脉搏波主波与反射波之间的时间差所占一个心动周期的比值为RPP,图4中以主波、反射波的峰值点为特征点的例子计算心动周期时间,此时,主波与反射波之间的时间差与心动周期比值RPP=(T2-T1)/(T3-T1),进一步结合预先标定的系数,根据公式PP=APP+BPP*RPP确定脉压。APP的取值范围为[-20,-90]mmHg,BPP的取值范围为[120,220]mmHg,选择的PPG信号来源不同,APP和BPP的取值不同,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因不同的用户101的血压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且同一用户101每次使用血压测量装置102测量血压时PPG传感器摆放位置不同等因素,用户101在佩戴血压测量装置102后进行测量血压前,优选的,进行血压的标定测量,即对参数AS、BS、AD和BD进行标定。取用户101在静坐位参比设备测量的血压值SBP1hg/DBP1hg及使用血压测量装置102测得的PWV1cali,取用户101在静卧位参比设备测量的血压值SBP2hg/DBP2hg及使用血压测量装置102测得的PWV2cali。参比血压计可以是水银血压计,也可以是电子血压计,具体此处不做限定,在后续实施例中,仅以水银血压计作为参比血压计的例子进行说明。用户101静坐时,使用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佩戴上血压测量设备102获取PPG信号并计算PWV,保持体姿不变,血压测量设备102的两个检测点与用户101的心脏的相对高度都固定。同理,用户静卧时,使用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佩戴上血压测量设备102获取PPG信号并计算PWV,保持体姿不变,血压测量设备102的两个检测点与用户101的心脏的相对高度都固定。此步骤获取参比血压值和PWV值时,也可以重复多次(如两次或三次)测量,取其平均值,更精确,具体此处不做限定。令Ma=[SBP1hgSBP2hg],Mb=[PWV1caliPWV2cali],Mc=[ASBS],则Mc=Ma’*Mb*(Mb’*Mb)-1,将前述测量的结果带入计算得到AS和BS;令Ma=[DBP1hgDBP2hg],Mb=[PWV1caliPWV2cali],Mc=[ADBD],则Mc=Ma’*Mb*(Mb’*Mb)-1,将前述测量的结果带入计算得到AD和BD
请参阅图5,本申请实施例中血压测量方法一个实施例包括:
501、血压测量装置获取用户选择的第一检测点的传感器信号和第二检测点的传感器信号;
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将血压测量装置的两个PPG传感器分别置于用户的同一支动脉血管距离心脏的不同距离处,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则分别为两个PPG传感器位于用户肢体的位置。
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可以选在同一侧肢体,如左上臂和左下臂,左上臂和左小腿,左上臂和左大腿,左大腿和左小腿;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也可以选在不同侧肢体,如左上臂和右小腿,左下臂和右小腿,具体此处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和后续实施例中,仅以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分别选在同一侧上臂和下臂作为例子进行说明。
血压测量装置可以获取第一检测点的传感器信号和第二检测点的传感器信号。
502、血压测量装置确定第一高度差;
本实施例中,当血压测量装置接收到第一测量指令时,血压测量装置可以确定第一高度差,该第一高度差为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在第一脉搏波经过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的第一传导路径上的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差,设定第一检测点与用户的心脏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差固定为预设的高度差。
第一检测点与用户的心脏的高度差为第一检测点与用户的心脏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差,第一检测点与用户的心脏的高度差可以在血压测量装置初始标定测量时预设为固定的高度差,每次初始标定测量时预设的第一检测点与用户的心脏的高度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此处不做限定;预设的高度差可以为Scm或10cm,预设的高度差也可以为0cm(即第一检测点与用户的心脏平齐),具体此处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和后续实施例中,仅以第一检测点与用户的心脏平齐作为例子进行说明。
第一检测点可以比第二检测点离心脏的相对位置较远,第二检测点可以比第一检测点离心脏的相对位置较远,具体此处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和后续实施例中,仅以第二检测点比第一检测点离心脏的相对位置较远作为例子进行说明。
该第一测量指令可以是用户给出的测量指令,也可以是血压测量装置预设的测量指令,如预设的定时测量指令,还可以是血压测量装置预设的持续测量的指令,具体此处不做限定;当该第一测量指令为用户给出的测量指令时,可以是用户点击按钮的操作,也可以是用户语音输入,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第一高度差为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在第一脉搏波经过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的第一传导路径上的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差,该第一高度差可以通过传感器直接测量得到,也可以通过加速度计数据结合第一检测点与第二检测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或第一检测点、第二检测点分别与关节点的距离计算得到,具体此处不做限定,第一检测点与第二检测点的之间的直线距离或第一检测点、第二检测点分别与关节点的距离,可以通过测距传感器测量得到,也可以是人工测量得到,具体此处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和后续实施例中,仅以血压测量装置通过加速度计数据结合第一检测点与第二检测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或第一检测点、第二检测点分别与关节点的距离计算得到第一高度差作为例子进行说明。
加速度计可以是单轴、三轴或九轴等多种加速度计,具体此处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和后续实施例中,仅以单轴加速度计作为例子进行说明。
503、血压测量装置根据预置的第一规则确定与第一高度差对应的目标血压测量值。
本实施例中,血压测量装置可以根据预置的第一规则确定与第一高度差对应的目标血压测量值,血压测量装置可以在自身的屏幕上显示目标血压测量值,也可以将目标血压测量值发送给手机、电脑等外部设备,在外部设备的应用程序界面上显示血压测量值,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血压测量装置获取用户选择的第一检测点的传感器信号和第二检测点的传感器信号,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位于用户的同一支动脉血管距离心脏的不同距离处,当血压测量装置接收到第一测量指令时,血压测量装置确定第一高度差,第一高度差为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在第一传导路径上的高度差,第一传导路径为第一脉搏波经过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的路径,第一检测点与用户的心脏的高度差固定为预设的高度差,血压测量装置根据预置的第一规则确定与第一高度差对应的目标血压测量值,若用户体姿相对基础体姿发生变化造成第二检测点与心脏的相对高度差发生变化,虽然脉搏波传导速度变化,但因血压测量装置会确定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在脉搏波经过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的传导路径上的高度差并根据预置的第一规则确定与该高度差对应的目标血压测量值,血压测量装置确定的目标血压测量值会修正因体姿变化造成的测量误差,能更真实地反映用户生理血压值,提高了血压测量的精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血压测量装置确定第一高度差可以使用一个加速度计,也可以使用两个加速度计,根据脉搏波途径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的传导路径为折线还是直线而定。下面分别进行描述:
一、当脉搏波经过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的传导路径为直线时,血压测量装置可以使用一个加速度计确定第一高度差;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脉搏波经过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的第一传导路径为直线时,血压测量装置可以使用第一加速度计确定第一高度差,具体请参阅图6,本申请实施例中血压测量方法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601、获取第一检测点的传感器信号和第二检测点的传感器信号;
本实施例中,用户将血压测量装置的两个PPG传感器分别置于用户的同一侧上臂和下臂,第一检测点为位于用户上臂PPG传感器的位置,第一检测点与用户的心脏平齐,第二检测点为位于用户下臂PPG传感器的位置。
血压测量装置可以获取第一检测点的传感器信号和第二检测点的传感器信号,传感器信号可以是PPG信号和加速度计信号,也可以是单独的PPG信号。
602、计算当前的第一脉搏波速度;
当血压测量装置接收到第一测量指令时,血压测量装置可以计算得到当前的第一脉搏波传导速度,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603、根据SBP0=AS+BS*PWV和DBP0=AD+BD*PWV计算与第一脉搏波传导速度对应的第一待修正收缩压和第一待修正舒张压;
预置的第一规则中可以包括第一公式,血压测量装置可以使用第一公式计算与当前脉搏波传导速度对应的待修正血压,待修正血压包括待修正收缩压和待修正舒张压,第一公式可以包括SBP0=AS+BS*PWV和DBP0=AD+BD*PWV(SBP0为待修正收缩压,DBP0为待修正舒张压,PWV为脉搏波传导速度,AS、BS、AD和BD为预设的第一参数),第一公式还可以包括SBP0=AS+BS*PWV、DBP0=SBP0-PP(SBP0为待修正收缩压,DBP0为待修正舒张压,PWV为脉搏波传导速度,AS和BS为预设的第一参数,PP为脉压),具体此处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和后续实施例中,仅以SBP0=AS+BS*PWV和DBP0=AD+BD*PWV作为第一公式的例子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血压测量装置在被用于测量用户的血压前,可以进行第一参数AS、BS、AD和BD标定,计算得到AS、BS、AD和BD的值,具体此处不再赘述,血压测量装置也可以在其他情况下对第一参数AS、BS、AD和BD进行标定,如血压测量装置在连续测量血压过程中若用户佩戴时间过长等情况,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血压测量装置可以将第一脉搏波传导速度代入标定了第一参数的公式SBP0=AS+BS*PWV和DBP0=AD+BD*PWV中计算得到第一待修正收缩压和第一待修正舒张压,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604、使用第一加速度计获取第一脉搏波经过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的第一传导路径相对水平面的第一倾斜角;
本实施例中,血压测量装置使用一个单轴加速度计作为第一加速度计时,此第一加速度计可以被安装在脉搏波经过第一检测点到第二检测点的传导路径的任何一点上(包括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具体此处不做限定,此单轴加速度计的敏感轴与脉搏波经过第一检测点到第二检测点的传导路径在预设误差范围内平行,且指向与从第一检测点到第二检测点的脉搏波传导方向相同,第一加速度计的输出值以f表示,单位为m/s2,代入到公式θ=arcsin(-f/g),其中g为当地重力加速度,即可计算得到脉搏波经过第一检测点到第二检测点的传导路径与水平面的倾斜角,f、θ均可以为负数或非负数,例如,当第二检测点高于第一检测点时,f为正数、θ为负数,当第一检测点高于第二检测点时相反。
本实施例中,当前的第一脉搏波经过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的第一传导路径为直线时,可参阅图7,血压测量装置可以将第一加速度当前的取值代入公式θ=arcsin(-f/g)获取第一传导路径与水平面的第一倾斜角。
605、按照H=L*sin(θ)计算与第一倾斜角对应的第一高度差;
本实施例中,血压测量装置可以将前述步骤604中获取到的第一倾斜角代入公式H=L*sin(θ)中计算与第一倾斜角对应的第一高度差,L为第一传导路径中从第一检测点到第二检测点的距离。
606、按照dSBP=KS*(H-H0)和dDBP=KD*(H-H0)计算与第一高度差对应的第一收缩压误差和第一舒张压误差;
本实施例中,预置的第一规则可以包括第二公式和第三公式,血压测量装置可以使用第二公式计算与高度差对应的血压误差,血压误差包括收缩压误差和舒张压误差,再使用第三公式计算与待修正血压和血压误差对应的目标血压测量值,目标血压测量值包括目标收缩压测量值和目标舒张压测量值,第二公式和第三公式可以由临床实验总结得出,第二公式和第三公式也可以由原理推导得出,具体此处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和后续实施例中,仅以dSBP=KS*(H-H0)和dDBP=KD*(H-H0)(dSBP为收缩压误差,dDBP为舒张压误差,H为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在脉搏波经过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的传导路径上的高度差,KS、KD和H0为预设的第二参数)作为第二公式的例子进行说明,仅以SBP=SBP0-dSBP和DBP=DBP0-dDBP(SBP为收缩压,DBP为舒张压)作为第三公式的例子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血压测量装置可以将前述步骤605中计算得到的第一高度差代入公式dSBP=KS*(H-H0)和dDBP=KD*(H-H0)中计算得到第一收缩压误差和第一舒张压误差。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血压测量装置在被用于测量用户的血压前,可以进行第二参数KS、KD和H0的标定,标定过程可以如下:当用户在预设的第一基础体姿下发出第一标定测量指令,当前的第二脉搏波经过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的第二传导路径为直线时,血压测量装置可以将第一加速度计当前的取值代入公式θ=arcsin(-f/g)获取第二传导路径与水平面的第四倾斜角,将第四倾斜角代入到公式H=L*sin(θ)中计算得到第二高度差H1cali,L为第二传导路径中从第一检测点到第二检测点的距离,血压测量装置确定H1cali即为H0;血压测量装置可以获取预置用户关节点与第一检测点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差H1SA;血压测量装置可以计算当前的的第二脉搏波传导速度,将第二脉搏波传导速度代入到公式SBP0=AS+BS*PWV和DBP0=AD+BD*PWV中确定当前的第二待修正收缩压SBP1和第二待修正舒张压DBP1,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多次(如三次)计算得到第二脉搏波传导速度,取对应得到的第二待修正收缩压的平均值作为SBP1,取对应得到的第二待修正舒张压的平均值作为DBP1,具体此处不做限定;当用户在预设的第二基础体姿下发出第二标定测量指令时,当前的第三脉搏波经过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的第三传导路径为直线时,血压测量装置可以将第一加速度计当前的取值代入公式θ=arcsin(-f/g)获取第三传导路径与水平面的第五倾斜角,可以将第五倾斜角代入到公式H=L*sin(θ)中计算得到第三高度差H2cali,L为第三传导路径中从第一检测点到第二检测点的距离;血压测量装置可以获取预置用户关节点与第一检测点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差H2SA;血压测量装置可以计算当前的第三脉搏波传导速度,将第三脉搏波传导速度代入到公式SBP0=AS+BS*PWV和DBP0=AD+BD*PWV中确定当前的第三待修正收缩压SBP2和第三待修正舒张压DBP2,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多次(如三次)计算得到第三脉搏波传导速度,取对应得到的第三待修正收缩压的平均值作为SBP2,取对应得到的第三待修正舒张压的平均值作为DBP2,具体此处不做限定;血压测量装置将计算得到SBP2、SBP1、H2SA、H1SA、H2cali、H1cali、DBP2和DBP1代入到公式KS=(SBP2-SBP1-(H2SA-H1SA)/0.0136)/(H2cali-H1cali)和KD=(DBP2-DBP1一(H2SA-H1SA)/0.0136)/(H2cali-H1cali)中计算,得到标定后的KS和KD
第一基础体姿和第二基础体姿以及预置用户关节点可以由临床实验总结得到,也可以由原理推导得到,具体此处不做限定,第一基础体姿和第二基础体姿以及预置用户节点可以根据选择的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在用户肢体上的位置不同而不同,具体此处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和后续实施例中,仅以用户在静坐位前臂置于桌面作为第一基础体姿的例子进行说明,仅以用户在静坐位上臂与前臂自然下垂作为第二基础体姿的例子进行说明,仅以用户肩关节作为预置用户关节点的位置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血压测量装置也可以在其他情况下对第二参数KS、KD和H0进行标定,如血压测量装置在连续测量血压过程中用户佩戴时间过长等情况,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步骤602和步骤603为血压测量装置获取第一待修正收缩压和第一待修正舒张压的过程,步骤604至步骤606为血压测量装置获取第一收缩压误差和第一舒张压误差的过程,血压测量装置获取第一待修正收缩压和第一待修正舒张压的过程与血压测量装置获取第一收缩压误差和第一舒张压误差的过程之间没有固定的执行先后顺序,可以先执行获取第一待修正收缩压和第一待修正舒张压的过程,也可以先执行获取第一收缩压误差和第一舒张压误差的过程,或者依据情况同时执行两个过程,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607、按照SBP=SBP0-dSBP和DBP=DBP0-dDBP计算目标收缩压测量值和目标舒张压测量值。
血压测量装置可以将前述步骤603中得到的第一待修正收缩压和第一待修正舒张压以及前述步骤606中得到的第一收缩压误差和第一舒张压误差代入公式SBP=SBP0-dSBP和DBP=DBP0-dDBP中计算得到目标收缩压测量值和目标舒张压测量值。
本实施例中,血压测量装置获取用户选择的第一检测点的传感器信号和第二检测点的传感器信号,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位于用户的同一支动脉血管距离心脏的不同距离处,当血压测量装置接收到第一测量指令时,血压测量装置确定第一高度差,第一高度差为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在第一传导路径上的高度差,第一传导路径为第一脉搏波经过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的路径,第一检测点与用户的心脏的高度差固定为预设的高度差,血压测量装置根据预置的第一规则确定与第一高度差对应的目标血压测量值,若用户体姿相对基础体姿发生变化造成第二检测点与心脏的相对高度差发生变化,虽然脉搏波传导速度变化,但因血压测量装置会确定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在脉搏波经过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的传导路径上的高度差并根据预置的第一规则确定与该高度差对应的目标血压测量值,血压测量装置确定的目标血压测量值会修正因体姿变化造成的测量误差,能更真实地反映用户生理血压值,提高了血压测量的精度。
二、当脉搏波经过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的传导路径为折线时,血压测量装置可以使用两个加速度计确定第一高度差;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脉搏波经过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的第一传导路径为折线时,血压测量装置可以使用第二加速度计和第三加速度计确定第一高度差,具体请参阅图8,本申请实施例中血压测量方法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801、获取第一检测点的传感器信号和第二检测点的传感器信号;
本实施例中步骤801与前述图6中所描述的步骤601类似,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802和步骤803与前述图6中步骤602和步骤603类似,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804、使用第二加速度计获取第一脉搏波经过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的第一传导路径相对水平面的第二倾斜角;
本实施例中,血压测量装置使用两个单轴加速度计分别作为第二加速度计和第三加速度计时,此第二加速度计可以被安装在脉搏波经过第一检测点到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之间的关节点的传导路径的任何一点上(包括第一检测点和该关节点),具体此处不做限定,第二加速度计的敏感轴与脉搏波经过第一检测点到该关节点的传导路径在预设误差范围内平行,且指向与从第一检测点到该关节处的脉搏波传导方向相同,第二加速度计的输出值以fa表示,单位为m/s2,代入到公式θa=arcsin(-fa/g),其中g为当地重力加速度,即可计算得到脉搏波经过第一检测点到该关节点的传导路径与水平面的倾斜角,fa、θa均可以为负数或非负数,例如,当该关节点高于第一检测点时,fa为正数、θa为负数,当第一检测点高于该关节处时相反;此第三加速度计可以被安装在脉搏波经过该关节点到第二检测点的传导路径的任何一点上(包括该关节点和第二检测点),具体此处不做限定,第三加速度计的敏感轴与脉搏波经过该关节点到第二检测点的传导路径在预设误差范围内平行,且指向与从该关节点到第二检测点的脉搏波传导方向相同,第三加速度计的输出值以fb表示,单位为m/s2,代入到公式θb=arcsin(-fb/g),其中g为当地重力加速度,即可计算得到脉搏波经过该关节点到第二检测点的传导路径与水平面的倾斜角,fb、θb均可以为负数或非负数,例如,当第二检测点高于该关节点时,fb为正数、θb为负数,当该关节点高于第二检测点时相反。
本实施例中,当前的第一脉搏波经过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的第一传导路径为折线时,可参阅图9,血压测量装置可以将第二加速度计当前的取值代入到公式θa=arcsin(-fa/g)获取第一传导路径中为直线的经过第一检测点和第一检测点与第二检测点中间的关节点的脉搏波传导路径与水平面的第二倾斜角。
805、使用第三加速度计获取第一脉搏波经过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的第一传导路径相对水平面的第三倾斜角;
本实施例中,当前的第一脉搏波经过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的第一传导路径为折线时,血压测量装置可以将第三加速度计当前的取值代入到公式θb=arcsin(-fb/g)获取第一传导路径中为直线的经过该关节点和第二检测点的脉搏波传导路径与水平面的第三倾斜角。
本实施例中,步骤804和步骤805之间没有固定的执行先后顺序,可以先执行步骤804,也可以先执行步骤805,或者依据情况同时执行步骤804和步骤805,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806、按照计算与第二倾斜角和第三倾斜角对应的第一高度差;
血压测量装置可以将前述步骤804中获取到的第二倾斜角和前述步骤805中获取到的第三倾斜角代入到公式H=La*sin(θa)+Lb*sin(θb)中计算得到与第二倾斜角和第三倾斜角对应的第一高度差,La为第一传导路径中从第一检测点到该关节点的距离,Lb为第一传导路径中该关节点到第二检测点的距离,L=La+Lb,L为第一传导路径中第一检测点到第二检测点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807和步骤808与前述图6中描述的步骤606和步骤607类似,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血压测量装置在被用于测量用户的血压前,可以进行第二参数KS、KD和H0的标定,标定过程如下:当用户在静坐位前臂置于桌面时发出第一标定测量指令,当前的第二脉搏波经过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的第二传导路径为折线时,血压测量装置可以将第二加速度计当前的取值代入公式θa=arcsin(-fa/g)获取第三传导路径中为直线的经过第一检测点和第一检测点与第二检测点中间的关节点的脉搏波传导路径与水平面的第六倾斜角,可以将第三加速度计当前的取值代入公式θb=arcsin(-fb/g)获取第二传导路径中为直线的经过该关节点和第二检测点的脉搏波传导路径与水平面的第七倾斜角,将第六倾斜角和第七倾斜角代入到公式H=La*sin(θa)+Lb*sin(θb)中计算得到第二高度差H1cali,La为第二传导路径中从第一检测点到该关节点的距离,Lb为第二传导路径中该关节点到第二检测点的距离,L=La+Lb,L为第二传导路径中第一检测点到第二检测点的距离,血压测量装置确定H1cali即为H0;血压测量装置可以获取用户肩关节与第一检测点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差H1SA;血压测量装置可以计算当前的的第二脉搏波传导速度,将第二脉搏波传导速度代入到公式SBP0=AS+BS*PWV和DBP0=AD+BD*PWV中确定当前的第二待修正收缩压SBP1和第二待修正舒张压DBP1,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多次(如三次)计算得到第二脉搏波传导速度,取对应得到的第二待修正收缩压的平均值作为SBP1,取对应得到的第二待修正舒张压的平均值作为DBP1,具体此处不做限定;当用户在静坐位上臂与前臂自然下垂时发出第二标定测量指令时,当前的第三脉搏波经过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的第三传导路径为折线时,血压测量装置可以将第二加速度计当前的取值代入公式θa=arcsin(-fa/g)获取第三传导路径中为直线的经过第一检测点和第一检测点与第二检测点中间的关节点的脉搏波传导路径与水平面的第八倾斜角,可以将第三加速度计当前的取值带入公式代入到公式θb=arcsin(-fb/g)获取第三传导路径中为直线的经过该关节点和第二检测点的脉搏波传导路径与水平面的第九倾斜角,将第八倾斜角和第九倾斜角代入到公式H=La*sin(θa)+Lb*sin(θb)中计算得到第三高度差H2cali,La为第三传导路径中从第一检测点到该关节点的距离,Lb为第三传导路径中该关节点到第二检测点的距离,L=La+Lb,L为第三传导路径中第一检测点到第二检测点的距离;血压测量装置可以获取用户肩关节与第一检测点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差H2SA;血压测量装置可以计算当前的的第三脉搏波传导速度,将第三脉搏波传导速度代入到公式SBP0=AS+BS*PWV和DBP0=AD+BD*PWV中确定当前的第三待修正收缩压SBP2和第三待修正舒张压DBP2,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多次(如三次)计算得到第三脉搏波传导速度,取对应得到的第三待修正收缩压的平均值作为SBP2,取对应得到的第三待修正舒张压的平均值作为DBP2,具体此处不做限定;血压测量装置可以将计算得到SBP2、SBP1、H2SA、H1SA、H2cali、H1cali、DBP2和DBP1代入到公式KS=(SBP2-SBP1-(H2SA-H1SA)/0.0136)/(H2cali-H1cali)和KD=(DBP2-DBP1-(H2SA-H1SA)/0.0136)/(H2cali-H1cali)中计算,得到标定后的KS和KD
本实施例中,血压测量装置也可以在其他情况下对第二参数KS、KD和H0进行标定,如血压测量装置在连续测量血压过程中用户佩戴时间过长等情况,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步骤802和步骤803为血压测量装置获取第一待修正收缩压和第一待修正舒张压的过程,步骤804至步骤807为血压测量装置获取第一收缩压误差和第一舒张压误差的过程,血压测量装置获取第一待修正收缩压和第一待修正舒张压的过程与血压测量装置获取第一收缩压误差和第一舒张压误差的过程之间没有固定的执行先后顺序,可以先执行第一待修正收缩压和第一待修正舒张压的过程,也可以先执行获取第一收缩压误差和第一舒张压误差的过程,或者依据情况同时执行两个过程,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血压测量装置获取用户选择的第一检测点的传感器信号和第二检测点的传感器信号,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位于用户的同一支动脉血管距离心脏的不同距离处,当血压测量装置接收到第一测量指令时,血压测量装置确定第一高度差,第一高度差为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在第一传导路径上的高度差,第一传导路径为第一脉搏波经过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的路径,第一检测点与用户的心脏的高度差固定为预设的高度差,血压测量装置根据预置的第一规则确定与第一高度差对应的目标血压测量值,若用户体姿相对基础体姿发生变化造成第二检测点与心脏的相对高度差发生变化,虽然脉搏波传导速度变化,但因血压测量装置会确定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在脉搏波经过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的传导路径上的高度差并根据预置的第一规则确定与该高度差对应的目标血压测量值,血压测量装置确定的目标血压测量值会修正因体姿变化造成的测量误差,能更真实地反映用户生理血压值,提高了血压测量的精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血压测量装置可将PPG传感器置于袖带与用户相连接,血压测量装置也可以将PPG传感器置于腕带与用户相连接,具体此处不做限定,在后续实施例中,仅以腕带作为例子进行说明。腕带被用户佩戴后环绕于用户四肢的某个部分,腕带的材质可以为弹性材质,如弹性织物、高分子材料,也可以有一定的弹性和柔韧度,可以使得内侧面较好的贴于皮肤,腕带可以通过粘扣、钩环或是环状的设计实现固定,具体此处不做限定。血压测量装置的腕带中可包括两个PPG传感器,两个PPG传感器集成置于一个腕带中,具体可参阅图10a和10b,如图10b集成式腕带折叠后内侧面的示意图,腕带可以佩戴至四肢处,其中1为PPG传感器,2为连接件,3为PPG传感器暴露于内侧面并与人体表面皮肤接触的部分,装置具有第一长度、第二长度、第一宽度、第二宽度,其中第一长度、第一宽度、第二宽度可以根据用户人群佩戴部位的维度大小设置不同的规格,具体此处不做限定,规格可以为第一宽度12.5cm、第二宽度11cm、第一长度15cm,第二长度的距离即是两个PPG传感器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可以在8-15cm之间,具体此处不做限定;血压测量装置的腕带中也可包括一个PPG传感器,PPG传感器分离置于两个腕带中,具体可参阅图10c和10d,血压测量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腕带,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上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血压测量方法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血压测量装置进行描述,请参阅图11,本申请实施例中血压测量装置一个实施例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1101,用于获取用户选择的第一检测点的传感器信号和第二检测点的传感器信号,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位于用户的同一支动脉血管距离心脏的不同距离处;
第一确定单元1102,用于当血压测量装置接收到第一测量指令时,确定第一高度差,第一高度差为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在第一传导路径上的高度差,第一传导路径为第一脉搏波经过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的路径,第一检测点与用户的心脏的高度差固定为预设的高度差;
第二确定单元1103,用于根据预置的第一规则确定与第一高度差对应的目标血压测量值。
本实施例中,第二确定单元1103具体用于根据预置的第一公式确定与当前的第一脉搏波传导速度对应的第一待修正血压;根据预置的第二公式确定与第一高度差对应的第一血压误差;根据预置的第三公式确定与第一待修正血压和第一血压误差对应的目标血压测量值。
本实施例中,第一确定单元1102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确定第一高度差,具体可以为:
第一确定单元1102具体用于当第一传导路径为直线时,获取第一传导路径相对水平面的第一倾斜角;按照预置的第四公式确定与第一倾斜角对应的第一高度差。
或者,
第一确定单元1102具体用于当第一传导路径为折线时,获取第一传导路径相对水平面的第二倾斜角和第三倾斜角;按照预置的第五公式确定与第二倾斜角和第三倾斜角对应的第一高度差。
本实施例中,第一确定单元1102具体用于通过第一加速度计获取第一倾斜角。
本实施例中,第一确定单元1102具体用于通过第二加速度计获取第二倾斜角;通过第三加速度计获取第三倾斜角。
本实施例中,血压测量装置中各单元所执行的流程与前述图6和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描述的血压测量装置所执行的方法流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第一获取单元1101获取用户选择的第一检测点的传感器信号和第二检测点的传感器信号,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位于用户的同一支动脉血管距离心脏的不同距离处,当血压测量装置接收到第一测量指令时,第一确定单元1102确定第一高度差,第一高度差为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在第一传导路径上的高度差,第一传导路径为第一脉搏波经过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的路径,第一检测点与用户的心脏的高度差固定为预设的高度差,第二确定单元1103根据预置的第一规则确定与第一高度差对应的目标血压测量值,若用户体姿相对基础体姿发生变化造成第二检测点与心脏的相对高度差发生变化,虽然脉搏波传导速度变化,但因第二确定单元1103会确定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在脉搏波经过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的传导路径上的高度差并根据预置的第一规则确定与该高度差对应的目标血压测量值,第二确定单元1103确定的目标血压测量值会修正因体姿变化造成的测量误差,能更真实地反映用户生理血压值,提高了血压测量的精度。
本实施例中,该血压测量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1104,用于当血压测量装置接收到第一标定测量指令时,确定第二高度差为H0,第二高度差为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在第二传导路径上的高度差,第二传导路径为第二脉搏波经过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的路径,第一标定测量指令为用户在预设的第一基础体姿下发出的测量指令;
第四确定单元1105,用于根据第一公式确定第二脉搏波速度对应的第二待修正收缩压和第二待修正舒张压;
第五确定单元1106,用于血压测量装置接收到第二标定测量指令时,确定第三高度差,第三高度差为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在第三传导路径上的高度差,第三传导路径为第三脉搏波经过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的路径,第二标定测量指令为用户在预设的第二基础体姿下发出的测量指令;
第六确定单元1107,用于根据第一公式确定第三脉搏波速度对应的第三待修正收缩压和第三待修正舒张压;
第七确定单元1108,用于根据预置的第六公式确定与第二高度差、第三高度差、第二待修正收缩压和第三待修正收缩压对应的KS
第八确定单元1109,用于根据该第六公式确定与第二高度差、第三高度差、第二待修正舒张压和第三待修正舒张压对应的KD
请参阅图12,本申请实施例中血压测量装置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该血压测量装置1200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s,CPU)1201(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和存储器1205,该存储器1205中存储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应用程序或数据。
其中,存储器1205可以是易失性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器1205的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服务器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中央处理器1201可以设置为与存储器1205通信,在服务器1200上执行存储器1205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
血压测量装置12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1202,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203,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1204,和/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等等。
本实施例中血压测量装置1200中的中央处理器1201所执行的流程与前述图6和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流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前述服务器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括用于执行为服务器所设计的程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软件指令,该计算机软件指令可通过处理器进行加载来实现前述前述图6和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方法流程。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8)

1.一种血压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血压测量装置获取用户选择的第一检测点的传感器信号和第二检测点的传感器信号,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位于所述用户的同一支动脉血管距离心脏的不同距离处;
当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接收到第一测量指令时,所述血压测量装置确定第一高度差,所述第一高度差为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在第一传导路径上的高度差,所述第一传导路径为第一脉搏波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的路径,所述第一检测点与所述用户的心脏的高度差固定为预设的高度差;
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根据预置的第一规则确定与所述第一高度差对应的目标血压测量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根据预置的第一规则确定与所述第一高度差对应的目标血压测量值包括:
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根据预置的第一公式确定与当前的第一脉搏波传导速度对应的第一待修正血压;
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根据预置的第二公式确定与所述第一高度差对应的第一血压误差;
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根据预置的第三公式确定与所述第一待修正血压和所述第一血压误差对应的所述目标血压测量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修正血压包括第一待修正收缩压和第一待修正舒张压;
所述第一公式包括SBP0=AS+BS*PWV和DBP0=AD+BD*PWV,所述SBP0为待修正收缩压,所述DBP0为待修正舒张压,所述PWV为脉搏波传导速度,所述AS、BS、AD和BD为预设的第一参数;
或者,
所述第一公式包括SBP0=AS+BS*PWV和DBP0=SBP0-PP,所述SBP0为待修正收缩压,所述DBP0为待修正舒张压,所述PWV为脉搏波传导速度,所述AS和BS为预设的第一参数,所述PP为脉压,所述脉压按照预置的第二规则确定;
所述第一血压误差包括第一收缩压误差和第一舒张压误差;
所述第二公式包括dSBP=KS*(H-H0)和dDBP=KD*(H-H0),所述dSBP为收缩压误差,所述dDBP为舒张压误差,所述H为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在脉搏波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的传导路径上的高度差,所述KS、KD和H0为预设的第二参数;
所述目标血压测量值包括目标收缩压测量值和目标舒张压测量值;
所述第三公式包括SBP=SBP0-dSBP和DBP=DBP0-dDBP,所述SBP为收缩压,所述DBP为舒张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血压测量装置确定第一高度差包括:
当所述第一传导路径为直线时,所述血压测量装置获取所述第一传导路径相对水平面的第一倾斜角;
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按照预置的第四公式确定与所述第一倾斜角对应的所述第一高度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公式包括H=L*sin(θ),所述H为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在脉搏波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的传导路径上的高度差,所述θ为脉搏波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的传导路径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所述L为脉搏波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的传导路径中从所述第一检测点到所述第二检测点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血压测量装置获取所述第一传导路径相对水平面的第一倾斜角包括:
所述血压测量装置通过第一加速度计获取所述第一倾斜角。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血压测量装置确定第一高度差包括:
当所述第一传导路径为折线时,所述血压测量装置获取所述第一传导路径相对水平面的第二倾斜角和第三倾斜角;
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按照预置的第五公式确定与所述第二倾斜角和所述第三倾斜角对应的所述第一高度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公式包括H=La*sin(θa)+Lb*sin(θb),所述H为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在脉搏波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的传导路径上的高度差,所述θa和θb为脉搏波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的传导路径相对水平面的两个倾斜角,所述La和Lb为脉搏波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的传导路径中从所述第一检测点到所述第二检测点的两段距离,La和Lb之和为脉搏波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的传导路径中从所述第一检测点到所述第二检测点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血压测量装置获取所述第一传导路径相对水平面的第二倾斜角和第三倾斜角包括:
所述血压测量装置通过第二加速度计获取所述第二倾斜角;
所述血压测量装置通过第三加速度计获取所述第三倾斜角。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血压测量装置获取用户选择的第一检测点的传感器信号和第二检测点的传感器信号之后,所述血压测量装置确定第一高度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接收到第一标定测量指令时,所述血压测量装置确定第二高度差为所述H0,所述第二高度差为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在第二传导路径上的高度差,所述第二传导路径为第二脉搏波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的路径,所述第一标定测量指令为所述用户在预设的第一基础体姿下发出的测量指令;
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根据所述SBP0=AS+BS*PWV和DBP0=AD+BD*PWV确定第二脉搏波速度对应的第二待修正收缩压和第二待修正舒张压;
或者,
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根据所述SBP0=AS+BS*PWV和DBP0=SBP0-PP确定第二脉搏波速度对应的第二待修正收缩压和第二待修正舒张压;
当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接收到第二标定测量指令时,所述血压测量装置确定第三高度差,所述第三高度差为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在第三传导路径上的高度差,所述第三传导路径为第三脉搏波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的路径,所述第二标定测量指令为所述用户在预设的第二基础体姿下发出的测量指令;
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根据所述SBP0=AS+BS*PWV和DBP0=AD+BD*PWV确定第三脉搏波速度对应的第三待修正收缩压和第三待修正舒张压;
或者,
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根据所述SBP0=AS+BS*PWV和DBP0=SBP0-PP确定第三脉搏波速度对应的第三待修正收缩压和第三待修正舒张压;
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根据预置的第六公式确定与所述第二高度差、所述第三高度差、所述第二待修正收缩压和所述第三待修正收缩压对应的KS
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根据所述第六公式确定与所述第二高度差、所述第三高度差、所述第二待修正舒张压和所述第三待修正舒张压对应的KD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公式包括KS=(SBP2-SBP1-(H2SA-H1SA)/0.0136)/(H2cali-H1cali)和KD=(DBP2-DBP1-(H2SA-H1SA)/0.0136)/(H2cali-H1cali),所述SBP2为所述第三待修正收缩压,所述SBP1为所述第二待修正收缩压,所述DBP2为所述第三待修正舒张压,所述DBP1为所述第二待修正舒张压,所述H2cali为所述第三高度差,所述H1cali为所述第二高度差,所述H2SA为所述第二基础体姿下预置用户关节点与所述第一检测点的高度差,所述H1SA为所述第一基础体姿下所述预置用户关节点与所述第一检测点的高度差。
12.一种血压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选择的第一检测点的传感器信号和第二检测点的传感器信号,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位于所述用户的同一支动脉血管距离心脏的不同距离处;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接收到第一测量指令时,确定第一高度差,所述第一高度差为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在第一传导路径上的高度差,所述第一传导路径为第一脉搏波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的路径,所述第一检测点与所述用户的心脏的高度差固定为预设的高度差;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置的第一规则确定与所述第一高度差对应的目标血压测量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血压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置的第一公式确定与当前的第一脉搏波传导速度对应的第一待修正血压;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置的第二公式确定与所述第一高度差对应的第一血压误差;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置的第三公式确定与所述第一待修正血压和所述第一血压误差对应的所述目标血压测量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血压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传导路径为直线时,获取所述第一传导路径相对水平面的第一倾斜角;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按照预置的第四公式确定与所述第一倾斜角对应的所述第一高度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血压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通过第一加速度计获取所述第一倾斜角。
16.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血压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传导路径为折线时,获取所述第一传导路径相对水平面的第二倾斜角和第三倾斜角;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按照预置的第五公式确定与所述第二倾斜角和所述第三倾斜角对应的所述第一高度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血压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通过第二加速度计获取所述第二倾斜角;
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通过第三加速度计获取所述第三倾斜角。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血压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压测量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接收到第一标定测量指令时,确定第二高度差为所述H0,所述第二高度差为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在第二传导路径上的高度差,所述第二传导路径为第二脉搏波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的路径,所述第一标定测量指令为所述用户在预设的第一基础体姿下发出的测量指令;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公式确定第二脉搏波速度对应的第二待修正收缩压和第二待修正舒张压;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血压测量装置接收到第二标定测量指令时,确定第三高度差,所述第三高度差为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在第三传导路径上的高度差,所述第三传导路径为第三脉搏波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的路径,所述第二标定测量指令为所述用户在预设的第二基础体姿下发出的测量指令;
第六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公式确定第三脉搏波速度对应的第三待修正收缩压和第三待修正舒张压;
第七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置的第六公式确定与所述第二高度差、所述第三高度差、所述第二待修正收缩压和所述第三待修正收缩压对应的KS
第八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六公式确定与所述第二高度差、所述第三高度差、所述第二待修正舒张压和所述第三待修正舒张压对应的KD
CN201810010694.5A 2018-01-02 2018-01-02 血压测量装置 Active CN1079609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10694.5A CN107960998B (zh) 2018-01-02 2018-01-02 血压测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10694.5A CN107960998B (zh) 2018-01-02 2018-01-02 血压测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60998A true CN107960998A (zh) 2018-04-27
CN107960998B CN107960998B (zh) 2021-12-07

Family

ID=61994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10694.5A Active CN107960998B (zh) 2018-01-02 2018-01-02 血压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6099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8081A (zh) * 2018-05-25 2018-09-07 深圳市知赢科技有限公司 脉搏波速度测量装置、血压连续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9497980A (zh) * 2018-12-05 2019-03-22 黄符香 一种高精度有创血压监测装置
CN113939225A (zh) * 2019-06-04 2022-01-14 国立大学法人东北大学 血压估计装置、血压估计方法以及血压估计程序
WO2024007780A1 (zh) * 2022-07-06 2024-01-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血压测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9132A (ja) * 1988-07-08 1990-01-23 Masamitsu Sato 観血式血圧測定装置
JP2002248024A (ja) * 2000-01-07 2002-09-03 Koichi Iwata 腕載せ台、及び、その組立設置方法
CN1400882A (zh) * 2000-11-14 2003-03-05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子血压计
CN101810470A (zh) * 2009-02-23 2010-08-25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生理信号测量模块及方法
CN107072562A (zh) * 2014-10-31 2017-08-18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血压测量装置
CN107049289A (zh) * 2017-06-08 2017-08-18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桡动脉波的无袖带血压测量计和测量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9132A (ja) * 1988-07-08 1990-01-23 Masamitsu Sato 観血式血圧測定装置
JP2002248024A (ja) * 2000-01-07 2002-09-03 Koichi Iwata 腕載せ台、及び、その組立設置方法
CN1400882A (zh) * 2000-11-14 2003-03-05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子血压计
CN101810470A (zh) * 2009-02-23 2010-08-25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生理信号测量模块及方法
CN107072562A (zh) * 2014-10-31 2017-08-18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血压测量装置
CN107049289A (zh) * 2017-06-08 2017-08-18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桡动脉波的无袖带血压测量计和测量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8081A (zh) * 2018-05-25 2018-09-07 深圳市知赢科技有限公司 脉搏波速度测量装置、血压连续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9497980A (zh) * 2018-12-05 2019-03-22 黄符香 一种高精度有创血压监测装置
CN113939225A (zh) * 2019-06-04 2022-01-14 国立大学法人东北大学 血压估计装置、血压估计方法以及血压估计程序
WO2024007780A1 (zh) * 2022-07-06 2024-01-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血压测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60998B (zh) 2021-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08296B (zh) 基于脉搏波信号和心电信号测量动脉血压装置及测量方法
EP2049012B1 (en) Sensor for detecting the passing of a pulse wave from a subject´s arterial system
US10178964B2 (en) Heart monitoring system
CN107960998A (zh) 血压测量方法以及血压测量装置
CN103491868B (zh) 用于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力以及血压的连续、无创测量的身体佩戴式系统
US5634467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essing cardiovascular performance
US2016008156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to estimate or measure hemodynamic output and/or related cardiac output
EP3474749B1 (en) Dynamic calibration of a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device
Huang et al. A new image blood pressure sensor based on PPG, RRT, BPTT, and harmonic balancing
CN101773387A (zh) 基于躯感网的无袖带动脉血压测量及自动校准装置
CN108024733B (zh) 评估内皮功能的系统和方法
CN107049270A (zh) 用于测量脉搏波传导时间的系统及方法
CN107126201A (zh) 非入侵式的连续血压检测方法、设备和装置
CN104042200B (zh) 一种逐拍动脉血压的无创监测装置及其方法
CN102711599A (zh) 快速血压循环中的超收缩测量
CN105105734A (zh) 一种基于心音信号的无创连续血压测量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10275110A1 (en) Systems For Synchronizing Different Devices To A Cardiac Cycle And For Generating Pulse Waveforms From Synchronized ECG and PPG Systems
CN102743160B (zh) 一种无创精确的动脉功能测量装置
Di Rienzo et al. Multi-site pulse transit times, beat-to-beat blood pressure, and isovolumic contraction time at rest and under stressors
Rasool et al. Continuous and noninvasive blood pressure estimation by two-sensor measurement of pulse transit time
TWI644628B (zh) 生理感測織物及其方法
McCombie Development of a wearable blood pressure monitor using adaptive calibration of peripheral pulse transit time measurements
Sharman et al. Measurements of arterial pressure and flow in vivo
US20220031183A1 (en) Biosignal measur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04033614A (ja) 脈波の立ち上がり特徴点検出装置及び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