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57808A - 触摸屏板、接口电路及信息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摸屏板、接口电路及信息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57808A
CN107957808A CN201710951087.4A CN201710951087A CN107957808A CN 107957808 A CN107957808 A CN 107957808A CN 201710951087 A CN201710951087 A CN 201710951087A CN 107957808 A CN107957808 A CN 1079578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nesa coating
substrate
touch screen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5108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57808B (zh
Inventor
佐藤义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9578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578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578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578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67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damage from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e.g. a single continuous surface or two parallel surfaces put in contac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7Shielding in digitiser, i.e. guard or shielding arrangements, mostly for capacitive touchscreens, e.g. driven shields, driven ground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触摸屏板、接口电路及信息处理装置。触摸屏板包括:第一电极基板,其配备有形成在第一电极基板的第一透明导电膜上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二电极基板,其配备有形成在第二电极基板的第二透明导电膜上的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接口电路,从第一电极至第四电极接收电信号并处理电信号;以及连接部,其连接到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包括如下构件,所述构件使形成在配设有连接部的侧并连接到第一电极至第四电极中的一个的布线路径的阻抗,高于连接到其余电极的布线路径的阻抗。

Description

触摸屏板、接口电路及信息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摸屏板、接口电路及信息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能够直接输入到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的触摸屏板被广泛使用。由于用户直接触摸显示单元的屏幕来操作触摸屏板,所以,传统上提出了各种技术作为对静电放电破坏的解决方案。例如,日本特开2015-133082号专利公报提出了通过布置充当避雷针的电极来包围透明导电膜的外周以避免触摸屏板中的IC或LSI的静电放电破坏的技术。
从小型化和设计性的观点出发,最近的触摸屏板需要具有窄边框。也就是说,需要在减小触摸屏板的外形尺寸的同时加宽用户可以触摸的有效区域。然而,在日本特开2015-133082号专利公报中描述的技术中,由于充当避雷针的电极需要布置在触摸屏板的外周,所以与未布置充当避雷针的电极的情况相比,触摸屏板的外形尺寸增加。如果在不增加外形尺寸的情况下布置充当避雷针的电极,则触摸屏板的有效区域变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方面在于消除传统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实现具有窄边框的触摸屏板和抵抗静电放电破坏的对策的技术。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摸屏板,所述触摸屏板包括:第一电极基板,其在表面上形成有矩形的第一透明导电膜;第二电极基板,其在表面上形成有矩形的第二透明导电膜;在第一电极基板的第一透明导电膜的相对的两侧上形成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第二电极基板的第二透明导电膜的与第一透明导电膜的所述相对的两侧不同的相对的两侧上形成的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接口电路,其被构造为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接收电信号,并处理电信号;以及连接部,其分别配设在第一电极基板和第二电极基板的同一侧,所述连接部被构造为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连接到所述接口电路,其中,所述接口电路包括如下构件,所述构件使形成在配设有连接部的所述侧并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中的一个的布线路径的阻抗,高于连接到其余电极的布线路径的阻抗。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接口电路,其被构造为接收从触摸屏板输出的电信号,并输出电信号,所述触摸屏板包括:第一电极基板,其在表面上形成有矩形的第一透明导电膜;第二电极基板,其在表面上形成有矩形的第二透明导电膜;在第一电极基板的第一透明导电膜的相对的两侧上形成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第二电极基板的第二透明导电膜的与第一透明导电膜的所述相对的两侧不同的相对的两侧上形成的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以及连接部,其各个配设在第一电极基板和第二电极基板的同一侧,所述连接部被构造为将布线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输出到外部,所述接口电路包括如下构件,所述构件使形成在配设有连接部的所述侧并连接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中的一个的布线路径的阻抗,高于连接到其余电极的布线路径的阻抗。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显示单元;控制单元;以及触摸屏板,其中,所述触摸屏板包括:第一电极基板,其在表面上形成有矩形的第一透明导电膜;第二电极基板,其在表面上形成有矩形的第二透明导电膜;在第一电极基板的第一透明导电膜的相对的两侧上形成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第二电极基板的第二透明导电膜的与第一透明导电膜的所述相对的两侧不同的相对的两侧上形成的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接口电路,其被构造为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接收电信号,并处理电信号;以及连接部,其分别配设在第一电极基板和第二电极基板的同一侧,所述连接部被构造为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连接到所述接口电路,其中,所述接口电路包括如下构件,所述构件使形成在配设有连接部的所述侧并连接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中的一个的布线路径的阻抗,高于连接到其余电极的布线路径的阻抗。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显示单元;控制单元;触摸屏板,以及接口电路,其被构造为接收从触摸屏板输出的电信号,并输出电信号,其中,所述触摸屏板包括:第一电极基板,其在表面上形成有矩形的第一透明导电膜;第二电极基板,其在表面上形成有矩形的第二透明导电膜;在第一电极基板的第一透明导电膜的相对的两侧上形成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第二电极基板的第二透明导电膜的与第一透明导电膜的所述相对的两侧不同的相对的两侧上形成的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以及连接部,其各个配设在第一电极基板和第二电极基板的同一侧,所述连接部被构造为将布线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输出到外部,其中,所述接口电路包括:构件,其使形成在配设有连接部的所述侧并连接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中的一个的布线路径的阻抗,高于连接到其余电极的布线路径的阻抗。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并入说明书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例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布置的框图;
图2描绘了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触摸屏板的硬件布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3A至图3D分别描绘了示出图2中的截面A、截面B、截面C和截面D的截面形状的截面图;
图4描绘了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触摸屏I/F的详细布置的图;
图5A至图5D分别描绘了用于说明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触摸屏板的边框附近发生静电放电的情况下的放电路径的截面图;
图6描绘了在y轴下电极部217附近的边框中发生静电放电的情况下的放电路径的阻抗的概念图;
图7A描绘了用于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触摸屏板的布置的分解透视图;以及
图7B描绘了用于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操作单元控制基板的电路布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应当理解,下面的实施例不意图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而且根据下面的实施例描述的方面的全部组合并非都是对于解决根据本发明的问题的手段所必须的。
[第一实施例]
图1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100的布置的框图。
信息处理装置100包括控制单元101和操作单元102,并且能够经由操作单元102输入/输出信息。控制单元101包括主CPU和DRAM(二者均未示出),并且进行与操作单元的CPU111的通信、对要在显示单元103上显示的绘图数据的创建、以及对来自触摸屏控制器113的坐标数据的识别。
操作单元102包括控制基板110、显示单元103以及触摸屏板104。控制基板110包括CPU 111、串并转换器112以及触摸屏控制器113。CPU 111控制显示单元103的背光的照亮并控制控制基板110上的各种器件(图1中未示出)。串并转换器112将从控制单元101串行地传输的绘图数据转换成并行数据并将该数据传输到显示单元103。注意,根据显示单元103的布置,可以接收并显示从控制单元101串行地传输的绘图数据。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串并转换器112。当用户触摸触摸屏板104时,触摸屏控制器113将从触摸屏板104发送的模拟坐标数据转换成数字数据,并将其传输到控制单元101。在第一实施例中,显示单元103是包括背光和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单元。显示单元103被布置在触摸屏板104(稍后描述)下方,从而使得用户能够在视觉地识别显示单元103上的显示的同时直观地触摸触摸屏板104并输入信息或各种指令。触摸屏板104是阻抗型触摸屏板。稍后将描述详情。触摸屏I/F 114是触摸屏板104与触摸屏控制器113之间的接口电路,并且包括布线(wire)、接头(connector)和电路元件。稍后将描述详情。
图2描绘了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触摸屏板104的硬件布置的分解透视图。
触摸屏板104包括装饰膜201、上电极基板202和下电极基板203。触摸屏板104布置在显示单元103的显示屏上。当用户根据通过从装饰膜201的上表面看到的显示屏上显示的指令用手指或笔触摸装饰膜201时,检测到触摸位置。当用户触摸时,上电极基板202和下电极基板203的透明导电膜彼此接触。触摸屏控制器113将由接触位置代表的模拟坐标数据转换成数字数据并将其传输到控制单元101。控制单元101由此能够获得用户触摸的位置的x轴和y轴的坐标。
装饰膜201例如是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酯合成纤维)膜。装饰膜201包括用于查看布置在下电极基板203下方的显示单元103的显示画面的透明区域204,以及具有预定宽度并配设在透明区域204周围的边框205。边框205例如是以用于装饰的预定颜色或图案所印刷的部分。装饰膜201布置在上电极基板202上并通过例如粘合剂而粘合到上电极基板202。
上电极基板202包括柔性上透明绝缘基板206。上透明绝缘基板206通过由透明膜或玻璃所制成的矩形透明基板而形成。ITO(掺杂锡的氧化铟)等的上透明导电膜207形成在上透明绝缘基板206的下表面的一部分上。一对x轴左电极部208和x轴右电极部209形成在上透明导电膜207的与y轴方向平行的两侧上。此外,与电极部208和209不同的一侧配设有连接部212和213,连接部212和213将电极部208和209连接到引出到外部的柔性基板226的上布线224和225。这里,连接部212通过金属线210连接到x轴左电极部208,并且连接部213通过金属线211连接到x轴右电极部209。这里,电极部208和209、金属线210和211以及连接部212和213使用银膏通过丝网印刷而形成。
这里,当在上透明绝缘基板206的下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上透明导电膜207时,仅在需要的部分上对上透明导电膜207进行图案蚀刻。电极部208和209形成在上透明导电膜207上并连接到上透明导电膜207。上透明导电膜207不在金属线210和211以及连接部212和213的部分处形成,并且防止金属线210和211以及连接部212和213与上透明导电膜207接触。
注意,可以在不对金属线210和211以及连接部212和213的部分处的上透明导电膜207进行图案蚀刻的情况下而在上透明绝缘基板206的下表面上形成上透明导电膜207。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上透明导电膜207与金属线210和211以及连接部212和213之间形成用于绝缘的抗蚀剂(未示出),以防止金属线210和211以及连接部212和213与上透明导电膜207接触。
下电极基板203包括下透明绝缘基板215。下透明绝缘基板215通过由透明膜或玻璃所制成的矩形透明基板而形成。ITO(掺杂锡的氧化铟)等的下透明导电膜216形成在下透明绝缘基板215的上表面的一部分上。一对y轴下电极部217和y轴上电极部218形成在下透明导电膜216的按x轴方向的平行的两侧上。此外,在配设电极部217和218的两侧当中的、与上电极基板202的侧相对应的、柔性基板226所连接到的侧配设有连接部220和221,连接部220和221将电极部217和218连接到柔性基板226的下布线222和223。这里,y轴上电极部218和连接部220直接连接,并且y轴下电极部217和连接部221通过金属线219连接。这里,电极部217和218、金属线219以及连接部220和221使用银膏通过丝网印刷而形成。
这里,当在下透明绝缘基板215的上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下透明导电膜216时,仅在需要的部分上对下透明导电膜216进行图案蚀刻。电极部217和218形成在下透明导电膜216上并连接到下透明导电膜216。下透明导电膜216不在金属线219以及连接部220和221的部分处形成,并且防止金属线219以及连接部220和221与下透明导电膜216接触。作为选择,下透明导电膜216可以形成在下透明绝缘基板215的整个上表面上而不进行对下透明导电膜216的图案蚀刻。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下透明导电膜216与金属线219以及连接部220和221之间形成用于绝缘的抗蚀剂(未示出),以防止金属线219以及连接部220和221与下透明导电膜216接触。
这里,为了确保上透明导电膜207与下透明导电膜216之间的间隙,在面对对方的上透明导电膜207和下透明导电膜216中的一个的表面上,以预定间隔形成各个具有绝缘性和微小尺寸的点状间隔件(dot spacer)228。然后,上电极基板202和下电极基板203通过粘合剂等粘合。此时,使x轴电极部208和209及y轴电极部217和218按正方形布置的形式相面对,并且包括电极部的边缘部分通过稍后将描述的抗蚀剂而绝缘。作为选择,利用绝缘间隔件介入上侧的x轴电极部208和209与下侧的y轴电极部217和218之间而不使用抗蚀剂来使上侧的x轴电极部208和209与下侧的y轴电极部217和218相面对,并且电极部和间隔件可以通过粘合剂等粘合。此外,柔性基板226的上布线224和225分别电连接到连接部212和213,并且柔性基板226的下布线222和223分别电连接到连接部220和221。
接下来将参照图3A至图3D描述图2中所示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触摸屏板104的截面A、截面B、截面C和截面D。
图3A至图3D分别描绘了示出图2中的截面A、截面B、截面C和截面D的截面形状的截面图。注意,在图3A至图3D中,与图2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分。
图3A描绘了参照图2说明的触摸屏板104的截面A的截面图。
装饰膜201和上电极基板202通过粘合剂305粘合。在上电极基板202中,在上透明绝缘基板206的一部分上形成上透明导电膜207,并且在没有形成上透明导电膜207的部分上形成连接连接部213和x轴右电极部209的金属线211。
此外,在下电极基板203中,在下透明绝缘基板215的一部分上形成下透明导电膜216,并且在没有形成下透明导电膜216的部分上形成连接y轴下电极部217和连接部221的金属线219。此外,y轴上电极部218连接到下透明导电膜216。用于绝缘的抗蚀剂301和302分别形成在上电极基板202的金属线211上和下电极基板203的y轴上电极部218和金属线219上。抗蚀剂301和302通过粘合剂304粘合。
图3B描绘了参照图2说明的触摸屏板104的截面B的截面图。
装饰膜201和上电极基板202通过粘合剂305粘合。在上电极基板202中,在上透明绝缘基板206上形成上透明导电膜207,并且x轴右电极部209连接到上透明导电膜207。
另一方面,在下电极基板203中,在下透明绝缘基板215的一部分上形成下透明导电膜216,并且在没有形成下透明导电膜216的部分上形成连接y轴下电极部217和连接部221的金属线219。用于绝缘的抗蚀剂301和302分别形成在上电极基板202的x轴右电极部209上和下电极基板203的金属线219上。抗蚀剂301和302通过粘合剂304粘合。
图3C描绘了参照图2说明的触摸屏板104的截面C的截面图。
装饰膜201和上电极基板202通过粘合剂305粘合。在上电极基板202中,在上透明绝缘基板206上形成上透明导电膜207,并且x轴左电极部208连接到上透明导电膜207。
此外,在下电极基板203中,在下透明绝缘基板215上形成下透明导电膜216。用于绝缘的抗蚀剂301和302分别形成在上电极基板202的x轴左电极部208上和下电极基板203的下透明导电膜216上。抗蚀剂301和302通过粘合剂304粘合。
图3D描绘了参照图2说明的触摸屏板104的截面D的截面图。
装饰膜201和上电极基板202通过粘合剂305粘合。在上电极基板202中,在上透明绝缘基板206的一部分上形成上透明导电膜207。
此外,在下电极基板203中,在下透明绝缘基板215上形成下透明导电膜216,并且y轴下电极部217连接到下透明导电膜216。用于绝缘的抗蚀剂(绝缘材料)301和302分别形成在上电极基板202的上透明导电膜207上和下电极基板203的y轴下电极部217上。抗蚀剂301和302通过粘合剂304粘合。
图4描绘了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触摸屏I/F 114的详细布置的图。
下布线222和223以及上布线224和225代表在参照图2描述的柔性基板226上形成的信号线的布线。信号线经由接头405连接到控制基板110。
铁氧体磁珠406至409分别与多个布线222至225串联地连接以移除混在信号中的噪声分量。图4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铁氧体磁珠406至409的阻抗的示例。铁氧体磁珠406、408和409具有60Ω的阻抗,铁氧体磁珠407具有1.2kΩ的阻抗。在第一实施例中,使铁氧体磁珠407的阻抗比其余铁氧体磁珠的阻抗高,从而防止透明导电膜的静电放电破坏。稍后将对此进行详细描述。安装TVS(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瞬态电压抑制器)二极管410至413以保护触摸屏控制器113不受静电放电破坏。通过铁氧体磁珠406至409移除经由布线222至225流到控制基板110的静电的一部分。此外,经由TVS二极管410至413将其余部分移除到GND(接地端),从而防止对触摸屏控制器113的破坏。
注意,在第一实施例中,铁氧体磁珠被用作用于使布线具有彼此不同的阻抗值的构件。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可以使用能够改变阻抗值的任何构件。
图5A至图5D分别描绘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用于说明在触摸屏板104的边框附近发生静电放电的情况下的放电路径的截面图。注意,在图5A至图5D中,与上述图3A至图3D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分,并且将省略其描述。
图5A描绘了用于描述在y轴上电极部218附近的边框中发生静电放电的情况下的放电路径的图。放出的静电经由路径500给连接连接部213与x轴右电极部209的金属线211充电。如上所述,由于上透明导电膜207与金属线211通过蚀刻分离,所以上透明导电膜207不受静电影响。给金属线211充电的静电经由连接部213和布线225流入操作单元控制基板110,并且经由控制基板110上的TVS二极管413被移除到GND。
图5B描绘了用于描述在x轴右电极部209附近的边框中发生静电放电的情况下的放电路径的图。
如路径502所指示的,放出的静电经由路径501给上透明导电膜207充电并且然后流入具有更低阻抗的x轴右电极部209。在这种情况下,上透明导电膜207的一部分可能被静电损坏。然而,这部分位于x轴右电极部209的外部区域中,即触摸屏板的有效区域的外部。因此,没有引发问题。流入x轴右电极部209的静电经由金属线211、连接部213和布线225流入控制基板110并经由控制基板110上的TVS二极管413被移除到GND。
图5C描绘了用于描述在x轴左电极部208附近的边框中发生静电放电的情况下的放电路径的图。如路径504所指示的,放出的静电经由路径503给上透明导电膜207充电并且然后流入具有更低阻抗的x轴左电极部208。在这种情况下,上透明导电膜207的一部分可能被静电损坏。然而,这部分位于x轴左电极部208的外部区域中,即触摸屏板的有效区域的外部。因此,没有引发问题。流入x轴左电极部208的静电经由金属线210、连接部212和布线224流入控制基板110并经由控制基板110上的TVS二极管410被移除到GND。
图5D描绘了用于描述在y轴下电极部217附近的边框中发生静电放电的情况下的放电路径的图。如路径507所指示的,放出的静电经由路径506给上透明导电膜207充电并且对更低阻抗的y轴下电极部217二次放电。在这种情况下,上透明导电膜207的一部分可能被静电损坏。然而,这部分位于电极部217的外部区域中,即触摸屏板的有效区域的外部。因此,没有引发问题。给y轴下电极部217充电的大多数静电经由y轴下电极部217、金属线219和布线223流入控制基板110。流入控制基板110的静电经由控制基板110上的TVS二极管412被移除到GND。
这里应当注意,因y轴下电极部217和金属线219的长路径所引起的阻抗增高引发了问题,并且如路径508所指示的,给y轴下电极部217充电的静电的一部分可以流入下透明导电膜216。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引起有问题地损坏y轴下电极部217内侧上的有效区域中的下透明导电膜216。
即,假设如图2所示,y轴上电极部218形成在配设有连接到外部的柔性基板226的侧,y轴下电极部217形成在相对侧,并且静电放电发生在y轴下电极部217附近的边框中。此时,静电放电给最近的上透明导电膜207充电。由于y轴下电极部217的阻抗比y轴上电极部218的阻抗高了与金属线219的阻抗相对应的量,所以给上透明导电膜207充电的静电经由下透明导电膜216放电到y轴上电极部218的侧。这可能损坏下透明导电膜216的有效区域。为了防止这种情况,使从y轴上电极部218到连接部220、布线222和接口电路的路径的阻抗比从其余电极部217、208和209的布线的路径的阻抗高。因此,能够防止到低阻抗的放电。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由此抑制了从电极部到透明导电膜的有效区域的放电,以防止对透明导电膜的有效区域的损坏。
这里将参照图6与阻抗的概念一起来说明在y轴下电极部217附近的边框中发生静电放电的情况下的放电路径。
图6描绘了用于说明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触摸屏板104的y轴下电极部217附近的边框发生静电放电的情况下的放电路径的阻抗的图。
作为在图5D所示的截面D的侧的边框附近发生静电放电的情况下的放电路径,存在经由下透明导电膜216、y轴上电极部218、连接部220、布线222、铁氧体磁珠407和TVS二极管411将静电移除到GND的路径。将该路径称为路径A。还存在经由y轴下电极部217、金属线219、连接部221、布线223、铁氧体磁珠408和TVS二极管412将静电移除到GND的路径。将该路径称为路径B。也就是说,存在两条路径(在下文中称为路径A和路径B)。
参照图6,阻抗603代表下透明导电膜216的阻抗,并且阻抗604代表y轴上电极部218和连接部220的阻抗。阻抗602代表y轴下电极部217、金属线219和连接部221的阻抗。
流到路径A和B的中的各个的静电的比被考虑为几乎与各个路径的阻抗的比成比例。这里将考虑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触摸屏板104的阻抗。由于路径A中的下透明导电膜216的阻抗(例如,大约300Ω)与电极部和金属线相比更高,所以大多数静电流到路径B。然而,在如同静电放电的高频区域,由于路径B的路径长度,其可能具有不可忽略的级别的阻抗。因此,静电在某种程度上流到路径A的侧。以这种方式流动的静电可能损坏下透明导电膜216。
在第一实施例中,为了抑制到路径A的侧的静电的流动,使铁氧体磁珠407的阻抗高于针对控制基板110上的其他布线配设的铁氧体磁珠的阻抗。即,将路径A的侧的铁氧体磁珠407的阻抗设置为1.2kΩ,并且将路径B的侧的铁氧体磁珠408的阻抗设置为60Ω,从而将流到路径A的侧的静电量抑制为传统量的约1/20。
返回参照图4,在图4中应当注意,铁氧体磁珠406至409中只有铁氧体磁珠407的阻抗高。
在第一实施例中,仅将连接到电极部(图2中的y轴上电极部218)的布线222的阻抗增高是重要的,其中,该电极部位于形成有柔性基板226的侧,该柔性基板226被构造为将各个电极部的电信号引出到外部。如上所述,其目的在于,通过使经由透明导电膜的使静电放电的路径的阻抗高于其他放电路径的阻抗,来抑制静电流到经由透明导电膜的使静电放电的路径。
因此,在第一实施例中,使静电可能流动而损坏透明导电膜的放电路径的阻抗比其他放电路径的阻抗高。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例,使连接到存在于形成有柔性基板的侧的电极部的布线路径的阻抗比连接到其余电极部的布线路径的阻抗高。这能够抑制静电对透明导电膜的损坏。
利用这种布置,能够防止对触摸屏板的静电放电破坏。此外,由于不包括防止静电放电破坏的特殊布置,所以可以实现触摸屏板的小型化和窄边框。
[第二实施例]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触摸屏板104的上电极基板202和下电极基板203二者均为矩形。在x轴方向上形成长边,并且在y轴方向上形成短边。柔性基板226连接到长边。
然而,在第二实施例中,将参照图7A和图7B描述在柔性基板226连接到具有x轴方向上的长边和y轴方向上的短边的矩形触摸屏板(如图2所示)的短边的情况下的布置。
图7A描绘了用于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触摸屏板700的布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7A所示的触摸屏板700包括上电极基板701和下电极基板702。注意,虽然这里省略了描述,但是在上电极基板701上也布置有装饰膜,如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图2。
上电极基板701包括柔性上透明绝缘基板703。上透明绝缘基板703通过由透明膜或玻璃所制成的矩形透明基板而形成。ITO(掺杂锡的氧化铟)等的上透明导电膜704形成在上透明绝缘基板703的下表面的一部分上。一对y轴下电极部705和y轴上电极部706形成在上透明导电膜704在x轴方向上的平行的两侧上。此外,与电极部705和706不同的一侧配设有连接部709和710,连接部709和710将电极部705和706连接到引出到外部的柔性基板722的上布线718和719。连接部709通过金属线707连接到y轴下电极部705,并且连接部710通过金属线708连接到y轴上电极部706。电极部705和706、金属线707和708以及连接部709和710使用银膏通过丝网印刷而形成。
下电极基板702包括下透明绝缘基板711。下透明绝缘基板711通过由透明膜或玻璃所制成的矩形透明基板而形成。ITO(掺杂锡的氧化铟)等的下透明导电膜712形成在下透明绝缘基板711的上表面的一部分上。一对x轴左电极部713和x轴右电极部714形成在下透明导电膜712的与y轴方向平行的两侧上。
此外,电极部713和714的一侧配设有连接部716和717,连接部716和717将电极部713和714连接到引出到外部的柔性基板722的下布线720和721。x轴右电极部714与连接部717直接连接,并且x轴左电极部713的一端与连接部716通过金属线715连接。电极部713和714、金属线715以及连接部716和717使用银膏通过丝网印刷而形成。附图标记723表示各个具有绝缘性和微小尺寸的点状间隔件,如同在图2中的间隔件228,点状间隔件723被形成为确保上透明导电膜704与下透明导电膜712之间的间隙。
即使在具有如图7A所示的布置的触摸屏板700中,基于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构思也能够防止下透明导电膜712的静电放电破坏。
图7B描绘了用于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控制基板110的电路布置的图。
在图7B中应当注意,如同在第一实施例中,在铁氧体磁珠406至409中只有铁氧体磁珠407的阻抗高。
在第二实施例中,仅将连接到电极部(图7A中的x轴右电极部714)的布线720的阻抗增高是重要的,其中,该电极部位于形成有柔性基板722的侧,该柔性基板722被构造为将各个电极部引出到外部。如上所述,其目的在于,通过使经过布线720的路径的阻抗高于其他静电流动路径的阻抗,来抑制静电从x轴左电极部713到下透明导电膜712的流动。
因此,在第二实施例中,也使铁氧体磁珠407的阻抗高于连接到其他布线的铁氧体磁珠的阻抗。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实施例,使连接到存在于形成有柔性基板的侧的电极部的铁氧体磁珠的阻抗比连接到其余电极部的布线的铁氧体磁珠的阻抗高。这能够抑制静电从存在于形成有柔性基板的侧的电极部到透明导电膜的放电和对透明导电膜的损坏。即使电极部的结构改变也可以如在触摸屏板700中那样应用。
因此,能够防止触摸屏板的静电放电破坏。此外,由于不包括防止静电放电破坏的特殊布置,所以可以实现触摸屏板的小型化和窄边框。
注意,在实施例中,使来自下电极基板的连接部的布线的阻抗高于其余布线的阻抗。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可以应用到例如来自上电极基板的连接部的布线。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宽的解释,以使其涵盖所有这些变型例以及等同的结构及功能。

Claims (11)

1.一种触摸屏板,所述触摸屏板包括:
第一电极基板,其在表面上形成有矩形的第一透明导电膜;
第二电极基板,其在表面上形成有矩形的第二透明导电膜;
在第一电极基板的第一透明导电膜的相对的两侧上形成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在第二电极基板的第二透明导电膜的与第一透明导电膜的所述相对的两侧不同的相对的两侧上形成的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
接口电路,其被构造为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接收电信号,并处理电信号;以及
连接部,其分别配设在第一电极基板和第二电极基板的同一侧,所述连接部被构造为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连接到所述接口电路,
其中,所述接口电路包括如下构件,所述构件使形成在配设有连接部的所述侧并连接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中的一个的布线路径的阻抗,高于连接到其余电极的布线路径的阻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板,其中,所述接口电路包括:
多个布线,其分别连接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
铁氧体磁珠,其分别与所述多个布线串联地连接;以及
二极管,其分别连接在接地端与所述多个布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板,其中,所述构件包括铁氧体磁珠,并且形成在配设有连接部的所述侧并连接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中的一个的布线的铁氧体磁珠的阻抗,高于连接到其余电极的铁氧体磁珠的阻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板,其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沿着第一透明导电膜的有效区域的y轴方向上的相对侧而形成,并且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沿着第二透明导电膜的有效区域的x轴方向上的相对侧而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板,其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沿着第一透明导电膜的有效区域的x轴方向上的相对侧而形成,并且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沿着第二透明导电膜的有效区域的y轴方向上的相对侧而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板,其中,第一电极基板还包括被构造为将连接部连接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金属线,并且第二电极基板还包括被构造为将连接部连接到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的金属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板,其中,第一电极基板布置在第二电极基板的上方。
8.一种接口电路,其被构造为接收从触摸屏板输出的电信号,并输出电信号,
所述触摸屏板包括:
第一电极基板,其在表面上形成有矩形的第一透明导电膜;
第二电极基板,其在表面上形成有矩形的第二透明导电膜;
在第一电极基板的第一透明导电膜的相对的两侧上形成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在第二电极基板的第二透明导电膜的与第一透明导电膜的所述相对的两侧不同的相对的两侧上形成的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以及
连接部,其各个配设在第一电极基板和第二电极基板的同一侧,所述连接部被构造为将布线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输出到外部,
所述接口电路包括如下构件,所述构件使形成在配设有连接部的所述侧并连接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中的一个的布线路径的阻抗,高于连接到其余电极的布线路径的阻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口电路,其中,所述接口电路还包括:
接头,其被构造为分别接收连接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的多个布线;
铁氧体磁珠,其被构造为经由所述接头分别与所述多个布线串联地连接;以及
二极管,其经由所述接头分别连接在接地端与所述多个布线之间,
其中,形成在配设有连接部的所述侧并连接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中的一个的布线的铁氧体磁珠的阻抗,高于连接到其余电极的铁氧体磁珠的阻抗。
10.一种信息处理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显示单元;
控制单元;以及
触摸屏板,
其中,所述触摸屏板包括:
第一电极基板,其在表面上形成有矩形的第一透明导电膜;
第二电极基板,其在表面上形成有矩形的第二透明导电膜;
在第一电极基板的第一透明导电膜的相对的两侧上形成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在第二电极基板的第二透明导电膜的与第一透明导电膜的所述相对的两侧不同的相对的两侧上形成的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
接口电路,其被构造为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接收电信号,并处理电信号;以及
连接部,其分别配设在第一电极基板和第二电极基板的同一侧,所述连接部被构造为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连接到所述接口电路,
其中,所述接口电路包括如下构件,所述构件使形成在配设有连接部的所述侧并连接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中的一个的布线路径的阻抗,高于连接到其余电极的布线路径的阻抗。
1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显示单元;
控制单元;
触摸屏板,以及
接口电路,其被构造为接收从触摸屏板输出的电信号,并输出电信号,
其中,所述触摸屏板包括:
第一电极基板,其在表面上形成有矩形的第一透明导电膜;
第二电极基板,其在表面上形成有矩形的第二透明导电膜;
在第一电极基板的第一透明导电膜的相对的两侧上形成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在第二电极基板的第二透明导电膜的与第一透明导电膜的所述相对的两侧不同的相对的两侧上形成的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以及
连接部,其各个配设在第一电极基板和第二电极基板的同一侧,所述连接部被构造为将布线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输出到外部,
其中,所述接口电路包括:
构件,其使形成在配设有连接部的所述侧并连接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中的一个的布线路径的阻抗,高于连接到其余电极的布线路径的阻抗。
CN201710951087.4A 2016-10-14 2017-10-13 触摸屏板、接口电路及信息处理装置 Active CN1079578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03035A JP6727094B2 (ja) 2016-10-14 2016-10-14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パネル、インターフェース回路、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JP2016-203035 2016-10-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57808A true CN107957808A (zh) 2018-04-24
CN107957808B CN107957808B (zh) 2021-08-03

Family

ID=61903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51087.4A Active CN107957808B (zh) 2016-10-14 2017-10-13 触摸屏板、接口电路及信息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185437B2 (zh)
JP (1) JP6727094B2 (zh)
CN (1) CN10795780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24450A (zh) * 2020-04-29 2020-08-1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绑定阻抗检测方法和屏体裂纹检测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18629B2 (ja) 2017-12-11 2022-08-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における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3777A (zh) * 2009-05-19 2010-11-24 索尼公司 显示设备和触摸检测设备
CN101893775A (zh) * 2009-05-22 2010-11-24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高静电放电保护力的电子产品
CN101930310A (zh) * 2009-06-18 2010-12-29 矽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放电功能的触控面板
US20130293992A1 (en) * 2012-05-01 2013-11-0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ESD Protection System Optimized at Board Level
CN104090676A (zh) * 2014-06-20 2014-10-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20150199054A1 (en) * 2014-01-15 2015-07-16 Fujitsu Component Limited Touch panel
CN105912153A (zh) * 2010-09-14 2016-08-31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具有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0302711L (sv) * 2003-10-13 2005-03-22 Anders Swedin Beröringskänslig bildskärmsenhet, samt metod för avkänning av en beröring på bildskärmsenheten
US8531431B2 (en) * 2003-10-13 2013-09-10 Integritouch Development Ab High speed 3D multi touch sensitive device
JP5224242B2 (ja) * 2008-04-09 2013-07-03 Nlt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液晶表示装置、電子機器、及び表示装置用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3777A (zh) * 2009-05-19 2010-11-24 索尼公司 显示设备和触摸检测设备
CN101893775A (zh) * 2009-05-22 2010-11-24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高静电放电保护力的电子产品
CN101930310A (zh) * 2009-06-18 2010-12-29 矽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放电功能的触控面板
CN105912153A (zh) * 2010-09-14 2016-08-31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具有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
US20130293992A1 (en) * 2012-05-01 2013-11-0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ESD Protection System Optimized at Board Level
US20150199054A1 (en) * 2014-01-15 2015-07-16 Fujitsu Component Limited Touch panel
CN104090676A (zh) * 2014-06-20 2014-10-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24450A (zh) * 2020-04-29 2020-08-1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绑定阻抗检测方法和屏体裂纹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063678A (ja) 2018-04-19
CN107957808B (zh) 2021-08-03
US10185437B2 (en) 2019-01-22
US20180107331A1 (en) 2018-04-19
JP6727094B2 (ja) 2020-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87204B2 (en) Touch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10180753B2 (en) Touchscreen panel
KR101693132B1 (ko) 인-셀 터치 패널 및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US9846517B2 (en) Touch panel having electromagnetic functional lines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TWI703488B (zh) 用於手勢偵測及追蹤之電極配置
US9639218B2 (en) Liquid crystal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scanning method thereof
CN106293209B (zh) 一种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触控显示设备
CN104750336B (zh) 静电电容式触摸屏面板
CN106155411B (zh) 触摸屏、触摸面板、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03191949U (zh) 柔性触控面板结构
CN107957810A (zh) 触摸屏板
CN106406644B (zh) 触摸屏面板
CN108268176A (zh) 适用于窄边框触控面板的线路布局
JP2016038824A (ja)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7957808A (zh) 触摸屏板、接口电路及信息处理装置
CN208954061U (zh) 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设备
CN105955543B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6293279A (zh) 软性电路板及其应用之自电容式触控面板
JP6147469B2 (ja) タッチセンサ
JP2016062203A (ja)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15210554A (ja)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9766033B (zh) 触控显示面板
JP2020035361A (ja) 操作装置
CN105094484B (zh) 一种触屏平板显示装置
TWI502435B (zh) 觸控顯示系統及其觸控面板之線路佈局結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