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56465A - 基于关联井的全区多井测井曲线标准化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关联井的全区多井测井曲线标准化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56465A
CN107956465A CN201710946340.7A CN201710946340A CN107956465A CN 107956465 A CN107956465 A CN 107956465A CN 201710946340 A CN201710946340 A CN 201710946340A CN 107956465 A CN107956465 A CN 1079564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standard
association
lo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4634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56465B (zh
Inventor
李凯
夏竹
王贵重
张胜
马子涵
林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94634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564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56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564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564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564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7/00Survey of boreholes or we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9/00Testing the nature of borehole walls; Formation testing;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samples of soil or well fluids, specially adapted to earth drilling or wel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关联井的全区多井测井曲线标准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起始标准井,并在研究区的目的层段内确定起始标准井钻遇的局部标准层;确定与起始标准井钻遇局部标准层的各个井;确定起始标准井在局部标准层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的直方图的峰值,与各个井在局部标准层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的直方图的峰值之间的差值;根据差值确定各个井的标准化校正量,并据此对各个井在局部标准层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进行标准化校正;从各个井中选择一个井作为起始标准井的关联井,并以关联井作为新的起始标准井,对研究区内未被标准化的井进行标准化。本申请实施例可实现在无稳定标志层的情况下完成全区测井曲线的标准化。

Description

基于关联井的全区多井测井曲线标准化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球物理测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关联井的全区多井测井曲线标准化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老油田的勘探开发过程中,井资料丰富,但测井时间跨度长,测井数据会受到采集时间、仪器类型、人为操作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以刻度因素为主的误差。因此,一般需要通过标准化处理,使得不同时期的井曲线都达到统一的标准刻度,这也是实现由单井到多井处理、解释、评价的关键。
目前的曲线标准化可分为三步:一是选取关键井,这也是标准化处理的关键之一;二是选取标准层,通常认为标准层是区域上稳定分布、厚度一般在5m以上且地球物理相应特征几乎相同的同一地层;三是根据研究区的区域情况选取适合该区的标准化方法。常见的曲线标准化方法可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类,前者包括重叠图法、均值法、交会图与直方图法以及骨架分析技术,后者包括趋势面法和变异函数法。根据标志层的分布范围,也可以分为全区标准化和分区标准化。
然而,当研究区无稳定的标志层时,传统的方法是分区选取标准层,分区进行标准化,但会降低全区多井测井储层、流体的对比解释精度和可靠性。由此可见,如何在无稳定标志层的情况下实现全区测井曲线的标准化,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关联井的全区多井测井曲线标准化方法及装置,以实现可在无稳定标志层的情况下实现全区测井曲线的标准化。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关联井的全区多井测井曲线标准化方法,包括:
确定起始标准井,并在研究区的目的层段内确定所述起始标准井钻遇的局部标准层;
对所述局部标准层进行地震层位解释,以确定所述局部标准层的平面分布范围,并根据所述平面分布范围确定与所述起始标准井钻遇所述局部标准层的各个井;
确定所述起始标准井在所述局部标准层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的直方图的峰值,与各个井在所述局部标准层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的直方图的峰值之间的差值;
根据所述差值确定各个井的标准化校正量,并据此对各个井在所述局部标准层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进行标准化校正;
从各个井中选择一个井作为所述起始标准井的关联井,并以所述关联井作为新的起始标准井,对所述研究区内未被标准化的井进行标准化;所述关联井在深度上具有至少两个所述局部标准层。
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关联井的全区多井测井曲线标准化方法,所述确定起始标准井,包括:
从所述研究区内任选一个,其井眼参数、测井数据、岩心数据、垂向地层沉积及生产数据满足预设条件的井作为起始标准井。
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关联井的全区多井测井曲线标准化方法,当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井有多个时,选取其中位于井数密集区的井。
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关联井的全区多井测井曲线标准化方法,所述局部标准层包括:
在所述目的层段内,所述起始标准井钻遇的其地震同相轴可连续追踪且稳定分布的岩层,且所述岩层的厚度、成因和地球物理响应特征满足预设条件。
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关联井的全区多井测井曲线标准化方法,所述从各个井中选择一个井作为所述起始标准井的关联井,包括:
从各个井中选择一个邻近所述局部标准层边界的井作为所述起始标准井的关联井。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关联井的全区多井测井曲线标准化装置,包括:
标准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起始标准井,并在研究区的目的层段内确定所述起始标准井钻遇的局部标准层;
钻遇井确定模块,用于对所述局部标准层进行地震层位解释,以确定所述局部标准层的平面分布范围,并根据所述平面分布范围确定与所述起始标准井钻遇所述局部标准层的各个井;
差值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起始标准井在所述局部标准层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的直方图的峰值,与各个井在所述局部标准层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的直方图的峰值之间的差值;
曲线校正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差值确定各个井的标准化校正量,并据此对各个井在所述局部标准层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进行标准化校正;
循环模块,用于从各个井中选择一个井作为所述起始标准井的关联井,并以所述关联井作为新的起始标准井,对所述研究区内未被标准化的井进行标准化;所述关联井在深度上具有至少两个所述局部标准层。
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关联井的全区多井测井曲线标准化装置,所述确定起始标准井,包括:
从所述研究区内任选一个,其井眼参数、测井数据、岩心数据、垂向地层沉积及生产数据满足预设条件的井作为起始标准井。
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关联井的全区多井测井曲线标准化装置,当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井有多个时,选取其中位于井数密集区的井。
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关联井的全区多井测井曲线标准化装置,所述局部标准层包括:
在所述目的层段内,所述起始标准井钻遇的其地震同相轴可连续追踪且稳定分布的岩层,且所述岩层的厚度、成因和地球物理响应特征满足预设条件。
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关联井的全区多井测井曲线标准化装置,所述从各个井中选择一个井作为所述起始标准井的关联井,包括:
从各个井中选择一个邻近所述局部标准层边界的井作为所述起始标准井的关联井。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基于关联井的全区多井测井曲线标准化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下步骤:
确定起始标准井,并在研究区的目的层段内确定所述起始标准井钻遇的局部标准层;
对所述局部标准层进行地震层位解释,以确定所述局部标准层的平面分布范围,并根据所述平面分布范围确定与所述起始标准井钻遇所述局部标准层的各个井;
确定所述起始标准井在所述局部标准层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的直方图的峰值,与各个井在所述局部标准层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的直方图的峰值之间的差值;
根据所述差值确定各个井的标准化校正量,并据此对各个井在所述局部标准层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进行标准化校正;
从各个井中选择一个井作为所述起始标准井的关联井,并以所述关联井作为新的起始标准井,对所述研究区内未被标准化的井进行标准化;所述关联井在深度上具有至少两个所述局部标准层。
由以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在确定起始标准井,并在研究区的目的层段内确定起始标准井钻遇的局部标准层后,利用地震层位的解释结果,获得不同深度上局部标准层的分布范围,并确定与起始标准井钻遇局部标准层的各个井;然后确定起始标准井在局部标准层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的直方图的峰值,与各个井在局部标准层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的直方图的峰值之间的差值;根据差值确定各个井的标准化校正量,并据此对各个井在局部标准层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进行标准化校正;从各个井中选择一个井作为起始标准井的关联井,并以关联井作为新的起始标准井,对研究区内未被标准化的井进行标准化,由于利用关联井在纵向上至少有两个局部标准层的特性可以建立区域与区域之间的标准化关系,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这种逐区标准化处理的方式很好地解决了在无稳定标准层地区的全区测井曲线的标准化问题,从而为后续的储层解释和评价提供了一致性更好的测井曲线信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基于关联井的全区多井测井曲线标准化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某研究区及其井位分布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井震标定后W7井、W4井和W8的地震剖面图;
图4a-图4c分别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W7井、W4井和W8井在局部标准层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的直方图;
图5a-图5c分别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W7井、W4井和W8井在局部标准层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及其标准化后的测井曲线;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井震标定后W2井和W4的地震剖面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关联W4井钻遇的两个局部标准层的空间层位解释结果;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分区标准化的平面分区示意图;
图9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研究区内部分井标准化前的平均自然伽马和平均声波时差值的交会图;
图9b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研究区内部分井标准化后的平均自然伽马和平均声波时差值的交会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基于关联井的全区多井测井曲线标准化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基于关联井的全区多井测井曲线标准化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关联井的全区多井测井曲线标准化方法,可以包括:
S101、确定起始标准井,并在研究区的目的层段内确定所述起始标准井钻遇的局部标准层;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起始标准井可以是从所述研究区内任选一个其井眼参数、测井数据、岩心数据、垂向地层沉积及生产数据满足预设条件的井作为起始标准井。例如,在目的层段内具有良好的井眼条件、相对全面的测井数据、系统的岩心资料、垂向地层沉积连续以及生产测试资料的井。在多口满足上述条件情况下,一般可以选取任意一口井作为起始标准井,但尽量选取其中位于井数密集区的井,以利于更好的实现全区测井曲线的标准化。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局部标准层可以为:在所述目的层段内,所述起始标准井钻遇的其地震同相轴可连续追踪且稳定分布的岩层,且所述岩层的厚度、成因和地球物理响应特征满足预设条件(例如岩层厚度在5米以上,成因相同,地球物理响应特征稳定等)。
S102、对所述局部标准层进行地震层位解释,以确定所述局部标准层的平面分布范围,并根据所述平面分布范围确定与所述起始标准井钻遇所述局部标准层的各个井。
在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井震标定的情况下,在目的层段内选取起始标准井钻遇的某一局部标准层后,沿着该局部标准层进行地震层位解释,从而可以获得例如图3所示的地震剖面图。在图3中,在目的层段内单井上共分A、B、C、D、E五个层位,横线为地震解释的D层位,选取起始标准井D层位上部的一套局部的泥岩层作为局部标准层,记为L3_BZC,对应的顶、低分别记为L3_BZC_T、L3_BZC_B,则通过对L3_BZC局部标准层相应地震层位的追踪解释,可以确定出对应地震层位的平面分布范围,并找出与起始标准井钻遇同一套局部标准层L3_BZC的井,如图2所示,W7井为起始标准井,对应的与W7井钻遇同一套局部标准层L3_BZC的井为W8井和W4。
S103、确定所述起始标准井在所述局部标准层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的直方图的峰值,与各个井在所述局部标准层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的直方图的峰值之间的差值。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确定与所述起始标准井钻遇所述局部标准层的各个井后,可以获取所述起始标准井在所述局部标准层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以及上述各个井在所述局部标准层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在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三口井W7、W4、W8在所述局部标准层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可如图4a至图4c所示,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局部标准层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以自然伽马测井曲线为例进行说明。在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还可以是例如自然电位测井曲线、中子测井曲线、密度测井曲线或声波时差测井曲线等等。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局部标准层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的直方图是统计局部标准层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值的分布图,由一系列高度不等的纵向条纹表示数据的分布情况。其中,可以以曲线值的大小作为横轴,曲线值的频数作为纵轴,从而描述了不同曲线值出现的频率高低。此外,所述的直方图的峰值是指在直方图中频数最大时所对应的测井曲线值。
S104、根据所述差值确定各个井的标准化校正量,并据此对各个井在所述局部标准层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进行标准化校正。
在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将上述各个井在所述局部标准层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加上对应的标准化校正量,从而各完成上述各个井的标准化处理。例如图5a至图5c。在5a至图5c的单个图中,左侧部分为待标准化测井曲线,右侧部分为标准化后的测井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标准化后三口井的测井曲线的形态更为一致。
S105、从各个井中选择一个井作为所述起始标准井的关联井,并以所述关联井作为新的起始标准井,对所述研究区内未被标准化的井进行标准化。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关联井在深度上具有至少两个所述局部标准层,以便于利用这种特性建立区域与区域(例如图8所示的区域一、区域二等等)之间的标准化关系,从而通过这种逐区标准化处理的方式很好地解决了在无稳定标准层地区的全区测井曲线的标准化问题。
在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从各个井中选择一个井作为所述起始标准井的关联井,例如可以是从各个井中选择一个邻近所述局部标准层边界的井作为所述起始标准井的关联井。例如图7所示,W4井邻近局部标准层边界,因此,可以选取W4井作为W7井的关联井。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以关联井作为新的起始标准井,对所述研究区内未被标准化的井进行标准化;即循环步骤S101~S105,如此,直至完成所述研究区内所有井都完成标准化。需要说明的是,在循环步骤S101~S105的过程中,所述研究区内每口井可只做一次标准化处理。
在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图6所示,当以W4井作为新的起始标准井进行标准化时,在执行步骤S102时,可以发现W4井在纵向上不仅有标准层L3_BZC,还在地震解释的C层位上部有一套局部的泥岩标准层,记为C1_BZC,对应的顶、底分别记为C1_BZC_T、C1_BZC_B,两个局部标准层在空间上均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结合图7所示,与W4井钻遇同一套局部标准层C1_BZC的井为W2。当以W4井作为新的起始标准井的标准化完成后,重新选择下一个新的起始标准井并进行后续的标准化处理,直至完成所述研究区内所有井的标准化,如图8所示。
此外,为了便于更加直观的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效果,图9a和图9b分别示出了研究区9口井录井岩性所对应的标准化前、后的自然伽马曲线及声波时差曲线的平均值。对比图9a和图9b可以看出,在标准化前,泥岩和粉砂岩不易区分开(见图9a),而在标准化后,泥岩和粉砂岩可更容易区分开来,从而验证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标准化方法效果较好。
虽然上文描述的过程流程包括以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但是,应当清楚了解,这些过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这些操作可以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例如使用并行处理器或多线程环境)。
参考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关联井的全区多井测井曲线标准化装置可以包括:
标准确定模块1001,可以用于确定起始标准井,并在研究区的目的层段内确定所述起始标准井钻遇的局部标准层;
钻遇井确定模块1002,可以用于对所述局部标准层进行地震层位解释,以确定所述局部标准层的平面分布范围,并根据所述平面分布范围确定与所述起始标准井钻遇所述局部标准层的各个井;
差值确定模块1003,可以用于确定所述起始标准井在所述局部标准层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的直方图的峰值,与各个井在所述局部标准层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的直方图的峰值之间的差值;
曲线校正模块1004,可以用于根据所述差值确定各个井的标准化校正量,并据此对各个井在所述局部标准层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进行标准化校正;
循环模块1005,可以用于从各个井中选择一个井作为所述起始标准井的关联井,并以所述关联井作为新的起始标准井,对所述研究区内未被标准化的井进行标准化;所述关联井在深度上具有至少两个所述局部标准层。
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与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对应,因此,有关于本申请的装置细节,请参见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参考图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另一种基于关联井的全区多井测井曲线标准化装置可以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下步骤:
确定起始标准井,并在研究区的目的层段内确定所述起始标准井钻遇的局部标准层;
对所述局部标准层进行地震层位解释,以确定所述局部标准层的平面分布范围,并根据所述平面分布范围确定与所述起始标准井钻遇所述局部标准层的各个井;
确定所述起始标准井在所述局部标准层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的直方图的峰值,与各个井在所述局部标准层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的直方图的峰值之间的差值;
根据所述差值确定各个井的标准化校正量,并据此对各个井在所述局部标准层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进行标准化校正;
从各个井中选择一个井作为所述起始标准井的关联井,并以所述关联井作为新的起始标准井,对所述研究区内未被标准化的井进行标准化;所述关联井在深度上具有至少两个所述局部标准层。
同样,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与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对应,因此,有关于本申请的装置细节,请参见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和装置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申请,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基于关联井的全区多井测井曲线标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起始标准井,并在研究区的目的层段内确定所述起始标准井钻遇的局部标准层;
对所述局部标准层进行地震层位解释,以确定所述局部标准层的平面分布范围,并根据所述平面分布范围确定与所述起始标准井钻遇所述局部标准层的各个井;
确定所述起始标准井在所述局部标准层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的直方图的峰值,与各个井在所述局部标准层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的直方图的峰值之间的差值;
根据所述差值确定各个井的标准化校正量,并据此对各个井在所述局部标准层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进行标准化校正;
从各个井中选择一个井作为所述起始标准井的关联井,并以所述关联井作为新的起始标准井,对所述研究区内未被标准化的井进行标准化;所述关联井在深度上具有至少两个所述局部标准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关联井的全区多井测井曲线标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起始标准井,包括:
从所述研究区内任选一个,其井眼参数、测井数据、岩心数据、垂向地层沉积及生产数据满足预设条件的井作为起始标准井。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关联井的全区多井测井曲线标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井有多个时,选取其中位于井数密集区的井。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关联井的全区多井测井曲线标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标准层包括:
在所述目的层段内,所述起始标准井钻遇的其地震同相轴可连续追踪且稳定分布的岩层,且所述岩层的厚度、成因和地球物理响应特征满足预设条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关联井的全区多井测井曲线标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各个井中选择一个井作为所述起始标准井的关联井,包括:
从各个井中选择一个邻近所述局部标准层边界的井作为所述起始标准井的关联井。
6.一种基于关联井的全区多井测井曲线标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标准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起始标准井,并在研究区的目的层段内确定所述起始标准井钻遇的局部标准层;
钻遇井确定模块,用于对所述局部标准层进行地震层位解释,以确定所述局部标准层的平面分布范围,并根据所述平面分布范围确定与所述起始标准井钻遇所述局部标准层的各个井;
差值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起始标准井在所述局部标准层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的直方图的峰值,与各个井在所述局部标准层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的直方图的峰值之间的差值;
曲线校正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差值确定各个井的标准化校正量,并据此对各个井在所述局部标准层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进行标准化校正;
循环模块,用于从各个井中选择一个井作为所述起始标准井的关联井,并以所述关联井作为新的起始标准井,对所述研究区内未被标准化的井进行标准化;所述关联井在深度上具有至少两个所述局部标准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关联井的全区多井测井曲线标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起始标准井,包括:
从所述研究区内任选一个,其井眼参数、测井数据、岩心数据、垂向地层沉积及生产数据满足预设条件的井作为起始标准井。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关联井的全区多井测井曲线标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井有多个时,选取其中位于井数密集区的井。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关联井的全区多井测井曲线标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标准层包括:
在所述目的层段内,所述起始标准井钻遇的其地震同相轴可连续追踪且稳定分布的岩层,且所述岩层的厚度、成因和地球物理响应特征满足预设条件。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关联井的全区多井测井曲线标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各个井中选择一个井作为所述起始标准井的关联井,包括:
从各个井中选择一个邻近所述局部标准层边界的井作为所述起始标准井的关联井。
11.一种基于关联井的全区多井测井曲线标准化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下步骤:
确定起始标准井,并在研究区的目的层段内确定所述起始标准井钻遇的局部标准层;
对所述局部标准层进行地震层位解释,以确定所述局部标准层的平面分布范围,并根据所述平面分布范围确定与所述起始标准井钻遇所述局部标准层的各个井;
确定所述起始标准井在所述局部标准层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的直方图的峰值,与各个井在所述局部标准层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的直方图的峰值之间的差值;
根据所述差值确定各个井的标准化校正量,并据此对各个井在所述局部标准层处待标准化测井曲线进行标准化校正;
从各个井中选择一个井作为所述起始标准井的关联井,并以所述关联井作为新的起始标准井,对所述研究区内未被标准化的井进行标准化;所述关联井在深度上具有至少两个所述局部标准层。
CN201710946340.7A 2017-10-12 2017-10-12 基于关联井的全区多井测井曲线标准化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9564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46340.7A CN107956465B (zh) 2017-10-12 2017-10-12 基于关联井的全区多井测井曲线标准化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46340.7A CN107956465B (zh) 2017-10-12 2017-10-12 基于关联井的全区多井测井曲线标准化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56465A true CN107956465A (zh) 2018-04-24
CN107956465B CN107956465B (zh) 2021-06-01

Family

ID=61954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46340.7A Active CN107956465B (zh) 2017-10-12 2017-10-12 基于关联井的全区多井测井曲线标准化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56465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19184A (zh) * 2019-01-28 2019-06-2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基于测井数据的多井复杂岩性智能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0965997A (zh) * 2018-09-30 2020-04-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沉积相约束的测井曲线标准化方法及系统
CN111125916A (zh) * 2019-12-26 2020-05-0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气钻井周期预测方法和装置
CN112459767A (zh) * 2020-10-30 2021-03-0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标准层选取方法和装置
CN112464054A (zh) * 2019-09-09 2021-03-0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测井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647934A (zh) * 2019-10-12 2021-04-1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井解释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98273A (en) * 1979-10-02 1983-08-09 Chevron Research Company Method for interpreting seismic records to yield indications of gas/oil in an earth formation
WO2010005762A2 (en) * 2008-07-09 2010-01-14 Chevron U.S.A. Inc. Well log normalization
CN103969682A (zh) * 2013-01-28 2014-08-06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钻测井资料深度匹配方法及系统
CN103993871A (zh) * 2014-05-08 2014-08-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薄互层地层的测井资料标准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047597A (zh) * 2014-01-26 2014-09-1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含油气泥页岩地层测井曲线标准化方法
CN104345337A (zh) * 2013-07-23 2015-02-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地震反演的时控储层参数建模方法
CN104849763A (zh) * 2015-04-03 2015-08-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趋于低频趋势的多井测井曲线标准化方法
CN105759312A (zh) * 2016-03-01 2016-07-13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储层特征法井震标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98273A (en) * 1979-10-02 1983-08-09 Chevron Research Company Method for interpreting seismic records to yield indications of gas/oil in an earth formation
WO2010005762A2 (en) * 2008-07-09 2010-01-14 Chevron U.S.A. Inc. Well log normalization
CN103969682A (zh) * 2013-01-28 2014-08-06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钻测井资料深度匹配方法及系统
CN104345337A (zh) * 2013-07-23 2015-02-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地震反演的时控储层参数建模方法
CN104047597A (zh) * 2014-01-26 2014-09-1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含油气泥页岩地层测井曲线标准化方法
CN103993871A (zh) * 2014-05-08 2014-08-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薄互层地层的测井资料标准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849763A (zh) * 2015-04-03 2015-08-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趋于低频趋势的多井测井曲线标准化方法
CN105759312A (zh) * 2016-03-01 2016-07-13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储层特征法井震标定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胜等: "井震结合的测井数据标准化处理技术———以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为例", 《石油物探》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5997A (zh) * 2018-09-30 2020-04-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沉积相约束的测井曲线标准化方法及系统
CN109919184A (zh) * 2019-01-28 2019-06-2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基于测井数据的多井复杂岩性智能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2464054A (zh) * 2019-09-09 2021-03-0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测井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647934A (zh) * 2019-10-12 2021-04-1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井解释方法及装置
CN111125916A (zh) * 2019-12-26 2020-05-0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气钻井周期预测方法和装置
CN111125916B (zh) * 2019-12-26 2022-11-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气钻井周期预测方法和装置
CN112459767A (zh) * 2020-10-30 2021-03-0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标准层选取方法和装置
CN112459767B (zh) * 2020-10-30 2024-03-2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标准层选取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56465B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56465A (zh) 基于关联井的全区多井测井曲线标准化方法及装置
AU2010332157B2 (en) Workflow for petrophysical and geophysical formation evaluation of wireline and LWD log data
CN104755960B (zh) 基于盆地建模对用于处理地震数据的速度模型的改进
US20140081613A1 (en)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scenario mangement of dynamic, three-dimensional 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and modeling
US20160161635A1 (en) A simulation-to-seismic workflow construed from core based rock typing and enhanced by rock replacement modeling
CN103827698A (zh) 集群三维油藏物性不确定性建模
CN106896406B (zh) 基于阻抗域属性预测优质储层的方法和装置
US11221425B1 (en) Generating a model for seismic velocities in a subsurface region using inversion with lateral variations
CN106405644B (zh) 裂缝确定方法和装置
Gomes et al. Quality control of 3D GeoCellular models: examples from UAE carbonate reservoirs
WO2016187048A1 (en) Prospect assessment using structural frameworks
CA2919160C (en) Local updating of 3d geocellular model
Chen et al. 3D Geomechanical Modeling for an Extra Deep Fractured Carbonate Reservoir, Northwest China
Tveteraas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ensemble-based reservoir modelling on the Ærfugl field
Astratti et al. Seismic to simulation fracture characterization of a Green carbonate reservoir in presence of large uncertainties
Yadav et al. Deterministic or Probabilistic Approach for Mature Oilfield Development: Isn't it all about Decision Making?
McGeer et al. Dynamically Conditioned Modeling to Address Development Challenges in a Highly Complex Fractured Basement Reservoir, Yemen
CN111562629A (zh) 一种基于等效孔隙截面指数的饱和度确定方法及装置
Ouenes et al. Seismically driven characterization, simulation and underbalanced drilling of multiple horizontal boreholes in a tight fractured quartzite reservoir: Application to Sabria Field, Tunisia
Mittermeir et al. Verification Of Geological Models With One Single Simulation Run
US11709287B2 (en) Well logging to identify low resistivity pay zones in a subterranean formation using elastic attributes
US2024005350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navigating geological visualizations
Thompson et al. Designing and Validating 2D Reservoir Models
Contreras Perez et al. Assessing Structural Uncertainty Ranges in Static Models by Incorporating Structural Control Points from Horizontal Wells: A Case Study of a Middle East Carbonate Reservoir
Lazar The Concept of Right Modelling, Toward a More Effective Usage of the Static Modelling Too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