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50053A - 一种基于多基站多载波的数据传输方法以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多基站多载波的数据传输方法以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50053A
CN107950053A CN201580082783.5A CN201580082783A CN107950053A CN 107950053 A CN107950053 A CN 107950053A CN 201580082783 A CN201580082783 A CN 201580082783A CN 107950053 A CN107950053 A CN 1079500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data block
information
data
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8278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骁飞
高成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9500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500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6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access entities
    • H04W28/0861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access entities between base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基站多载波的数据传输方法以及基站,用于提高了通信系统的下行吞吐率,提高通信系统的业务处理效率。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包括:第一基站根据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请求获取业务数据,获取第二基站通过信息通道发送的信息,根据信息将业务数据分割为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其中,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遵循相同的编号规则,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发送业务数据所用频段或频点不同,将第一数据块和第一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发送给用户终端,并将第二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通过信息通道发送给第二基站,使得第二基站将第二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发送给用户终端。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多基站多载波的数据传输方法以及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基站多载波的数据传输方法以及基站。
背景技术
在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协议中,多载波技术是指将信道分成若干个子信道,将需要传输的数据信号转换为多个子数据流,然后调制到子信道上进行传输的数据传输技术。
现有技术通过多载波技术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大致如下:一个基站的多个小区可以建立同一个队列,在队列中存储业务数据,然后将业务数据通过多载波技术下发给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频段的多个基站覆盖的地区存在高度重叠的情形,其中一个基站的小区资源发生拥塞,无法及时下发业务数据时,该地区的其他基站即使存在大量可用的小区资源,也无法直接帮助该基站下发业务数据,从运营商的通信系统来看,无疑造成了信道资源的极大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基站多载波的数据传输方法以及基站,用于提高了通信系统的下行吞吐率,提高通信系统的业务处理效率。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请求获取业务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第二基站通过信息通道发送的信息,根据所述信息将所述业务数据分割为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块和所述第二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遵循相同的编号规则,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发送业务数据所用频段或频点不同;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块和所述第一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块和所述第二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通过信息通道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使得所述第二基站将所述第二数据块和所述第二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结合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信息包括第二服务小区的小区信息,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与所述第二基站对应;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小区信息和/或第二服务小区的小区信息,将所述业务数据分割为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与所述第一基站对应。
结合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信息包括可处理数据量,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可处理数据量确定第二数据块,将所述业务数据中除所述第二数据块之外的部分业务数据确定为第一数据块。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站,所述基站作为第二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信息通道向第一基站发送信息;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数据块和所述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数据块和所述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发送给用户终端。
结合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信息包括第二服务小区的小区信息,和/或可处理数据量,其中,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与所述第二基站对应。
结合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基站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二服务小区的小区信息确定可处理数据量。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多基站多载波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第一基站根据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请求获取业务数据;
所述第一基站获取第二基站通过信息通道发送的信息,根据所述信息将所述业务数据分割为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块和所述第二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遵循相同的编号规则,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发送业务数据所用频段或频点不同;
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第一数据块和所述第一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发送给 所述用户终端,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块和所述第二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通过信息通道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使得所述第二基站将所述第二数据块和所述第二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结合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信息包括第二服务小区的小区信息,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与所述第二基站对应;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信息将所述业务数据分割为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小区信息和/或第二服务小区的小区信息,将所述业务数据分割为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与所述第一基站对应。
结合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信息包括可处理数据量;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信息将所述业务数据分割为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可处理数据量确定第二数据块;
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业务数据中除所述第二数据块之外的部分业务数据确定为第一数据块。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多基站多载波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通过信息通道向第一基站发送信息;
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数据块和所述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
所述第二基站将所述数据块和所述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发送给用户终端。
结合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信息包括第二服务小区的小区信息,和/或可处理数据量,其中,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与所述第二基站对应。
结合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基站通过信息通道向第一基站发送信息之前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根据第二服务小区的小区信息确定可处理数据量。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基站根据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请求获取业务数据,获取第二基站通过信息通道发送的信息,根据信息将业务数据分割为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其中,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遵循相同的编号规则,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发送业务数据所用频段或频点不同,将第一数据块和第一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发送给用户终端,并将第二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通过信息通道发送给第二基站,使得第二基站将第二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发送给用户终端,不同频段的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配置有可高速传输数据的信息通道,第一基站可以通过该信息通道将存储于该基站的业务数据部分或全部转发给第二基站,由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将业务数据的部分各自下发给用户终端,通过基站间对业务数据的调度,提高了通信系统的下行吞吐率,从而提高了通信系统的业务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多基站多载波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多基站多载波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多基站多载波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个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业务下发过程大致如下:
在同一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控制下的基站,同一个基站的多个不同的小区可存储同一业务数据,各小区分别发送该业务数 据给用户终端,即多载波技术。
当多个不同的小区因为频点不同、频段不同或网络部署原因不属于同一个基站时,多载波技术无法应用,通信系统的业务处理效率因此会降低。为提高通信系统的业务处理效率,本发明对通信系统的基站和数据传输方法做出改进,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支持不同的基站为同一个用户设备建立多载波技术。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站进行介绍,其中,基站作为第一基站,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100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获取模块101,用于根据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请求获取业务数据;
处理模块102,用于获取第二基站通过信息通道发送的信息,根据信息将业务数据分割为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其中,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遵循相同的编号规则,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发送业务数据所用频段或频点不同;
发送模块103,用于将第一数据块和第一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发送给用户终端,并将第二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通过信息通道发送给第二基站,使得第二基站将第二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发送给用户终端。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信息包括第二服务小区的小区信息,第二服务小区与第二基站对应,处理模块102具体用于根据第一服务小区的小区信息和/或第二服务小区的小区信息,将业务数据分割为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第一服务小区与第一基站对应。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信息包括可处理数据量,处理模块102具体用于根据可处理数据量确定第二数据块,将业务数据中除第二数据块之外的部分业务数据确定为第一数据块。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图1所示实施例中发送模块103可以通过发送装置实现,获取模块101、处理模块102可以通过处理器实现。基站100的各模块或模块与软件的配合所执行的操作和功能可以参考实施例4或5,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以基站作为第二基站进行介绍,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200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发送模块201,用于通过信息通道向第一基站发送信息;
接收模块202,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数据块和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
发送模块201,还用于将数据块和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发送给用户终端。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信息包括第二服务小区的小区信息,和/或可处理数据量,其中,第二服务小区与第二基站对应。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站200还包括:
确定模块301,用于根据第二服务小区的小区信息确定可处理数据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图2所示实施例中接收模块202、发送模块201可以分别通过接收装置、发送装置实现,确定模块301可以通过处理器实现。基站200的各模块或模块与软件的配合所执行的操作和功能可以参考实施例6,此处不再赘述。
为便于理解,下面以一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各模块之间的交互进行详细说明:
用户终端以手机1为例,获取模块101根据手机1发送业务请求获取业务数据p1,p2,…,p30;
第二服务小区的小区信息以可用信道资源为例,可用信道资源为10,发送模块201发送‘可用信道资源为10’的信息给处理模块102;
假定第一服务小区的可用信道资源为5,处理模块102根据‘第一服务小区可用信道资源为5’和‘第二服务小区的可用信道资源为10’的信息分割业务数据,从30个数据包中选取p1,p2,…,p10,以及p21,p22,…,p30作为第二数据块,将剩余的p11,p12,…,p20确定为第一数据块,发送模块103将p11,p12,…,p20发送给手机1,将p1,p2,…,p10,以及p21,p22,…,p30发送给接收模块202,发送模块201将p1,p2,…,p10,以及p21,p22,…,p30发送给手机1,手机1将p11,p12,…,p20,p1,p2,…,p10以及p21,p22,…,p30进行组装得到完整的业务数据;
或,发送模块201发送第二基站可处理数据量的比特数为10000bits,处理模块根据10000bits,从30个数据包中选取p26,p27,…,p30作为第二数据块,p1,p2,…,p25作为第一数据块,发送模块103将p1,p2,…,p25发送给手机1,将p26,p27,…,p30发送给接收模块202,发送模块201将 p26,p27,…,p30发送给手机1,手机1将p1,p2,…,p25,p26,p27,…,p30进行组装得到完整的业务数据。
下面从第一基站侧对基于多基站多载波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介绍,第一基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分割业务数据,再将分割得到的部分业务数据分别通过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下发给用户终端,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一、第一基站根据第一服务小区的小区信息和第二服务小区的小区信息分割业务数据:
请参阅图4,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多基站多载波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401、第一基站根据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请求获取业务数据;
本实施例中,当用户终端发起业务请求时,第一基站可以根据业务请求获取业务数据,并将该业务数据存储在数据队列中。例如,业务数据在数据队列中由10个数据包组成,传输序列号为P1,P2,…,P10。
402、第一基站获取第二基站通过信息通道发送的信息,信息包括第二服务小区的小区信息;
具体的,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配置有信息通道,当第二基站通过信息通道发送信息时,第一基站可以接收该信息。其中,信息包括第二服务小区的小区信息,第二服务小区与第二基站对应,小区信息包括小区的可用信道资源,小区用户数或可用信道资源的类型等,还可以包括其他信息,此处不作限定。
其中,信息通道承载于有线网络,可以传输业务信息以及控制信息,有线网络为光纤或电缆等信号传输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基站和第一基站发送业务数据所用频段或频点不同,即第一服务小区与第二服务小区的频段或频点不同。第二基站可以是与第一基站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基站,也可以是与第一基站的网络交叉覆盖范围大于预设范围的基站,此处不作限定。
403、第一基站根据第一服务小区的小区信息和第二服务小区的小区信息,将业务数据分割为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遵循相同的编号规则;
举例来说,业务数据大小为60000bits,由30个数据包组成,例如p1,p2,…, p30,每个数据包大小为2000bits,第一服务小区的可用信道资源为5,在一个可用时间内可承载10000bits,第二服务小区的可用信道资源为10,在一个可用时间内可承载20000bits,第一基站可以根据可用信道资源的比例来分配业务数据,如(60000/15)×10=40000bits,从30个数据包中选取p1,p2,…,p10,以及p21,p22,…,p30作为第二数据块,将剩余的p11,p12,…,p20确定为第一数据块。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的序列号遵循相同的编号规则,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中数据包的传输序列号前后相连,可以构成一个完整且连续的序号队列。
可以理解的是,数据包数量、数据包对象和数据包分配比例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此处不作限定。
404、第一基站将第一数据块和第一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发送给用户终端,并将第二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通过信息通道发送给第二基站,使得第二基站将第二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发送给用户终端。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中数据包的传输序列号遵循相同的编号规则且连续,用户终端分别接收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后,可以根据传输序列号将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组装为一个完整的业务数据。
本实施例中,第一基站可以根据第一服务小区的小区信息和第二服务小区的小区信息分割业务数据,一个业务数据可以分割为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由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分别下发,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
二、第一基站根据第二基站的可处理数据量分割业务数据:
请参阅图5,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多基站多载波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501、第一基站根据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请求获取业务数据;
本实施例中,当用户终端发起业务请求时,第一基站可以根据业务请求获取业务数据,并将该业务数据存储在数据队列中。例如,业务数据在数据队列中由10个数据包组成,传输序列号为P1,P2,…,P10。
502、第一基站获取第二基站通过信息通道发送的信息,信息包括可处理数据量;
具体的,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配置有信息通道,当第二基站通过信息 通道发送信息时,第一基站可以接收该信息。其中,信息包括可处理数据量,可处理数据量是指第二基站向第一申请的业务数据的比特数,例如,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申请的业务数据的比特数为10000bits。
其中,信息通道承载于有线网络,可以传输业务信息以及控制信息,有线网络为光纤或电缆等信号传输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基站和第一基站发送业务数据所用频段不同,即第一服务小区与第二服务小区的频段或频点不同。第二基站可以是与第一基站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基站,也可以是与第一基站的网络交叉覆盖范围大于预设范围的基站,此处不作限定。
503、第一基站根据可处理数据量确定第二数据块,并将业务数据中除第二数据块之外的部分业务数据确定为第一数据块;
举例来说,业务数据大小为60000bits,由30个数据包组成,例如p1,p2,…,p30,每个数据包大小为2000bits,可处理数据量的比特数为10000bits,第一基站可以从30个数据包中选取比特数为10000bits的业务数据作为第二数据块包,例如p26,p27,…,p30,第一基站将剩余的p1,p2,…,p25作为第一数据块。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基站也可以选取少于10000bits的业务数据发送给第二基站,例如,第一基站仅发送p28,p29,p30三个数据包给用户终端,分配数据包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此处不作限定。
504、第一基站将第一数据块和第一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发送给用户终端,并将第二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通过信息通道发送给第二基站,使得第二基站将第二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发送给用户终端。
步骤504与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404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第一基站可以根据第二基站发送的可处理数据量分割业务数据,一个业务数据可以分割为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由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分别下发,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
其次,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数据传输的实现方式,提高了方案实施的灵活性。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站根据可处理数据量和第二 服务小区的小区信息,将业务数据分割为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
当第二基站发送给第一基站的信息既包括第二基站的可处理数据量,也包括第二服务小区的小区信息时,第一基站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或根据上述两个参数选取第二基站可承载的较小数据量,对业务数据进行分割,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举例来说,当第二基站申请的业务数据大小为10000bits,第二服务小区有10个可用信道资源,第一基站可以根据第二服务小区的可用信道资源来分割业务数据,或从业务数据中选取不超过10000bits的数据包以及数据包的传输序列号。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基站还可以根据其他信息分割业务数据,例如信息通道的状态,此处不作限定。
下面从第二基站侧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多基站多载波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介绍,请参阅图6,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多基站多载波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601、第二基站通过信息通道向第一基站发送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配置有信息通道,当第二基站具有空闲信道资源时,第二基站可以通过信息通道向第一基站发送信息,信息包括第二服务小区的小区信息、可处理数据量、信息通道的状态中的至少一个,其中,第二服务小区与第二基站对应,第一基站可以根据第二服务小区的小区信息和/或可处理数据量,确定由第二基站下发的数据块和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
602、第二基站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数据块和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
第一基站将由第二基站下发的数据块通过信息通道发送给第二基站,第二基站可以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数据块和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
603、第二基站将数据块和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发送给用户终端。
第二基站接收数据块以及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后,并将该数据块以及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调度至空闲信道资源上发送给用户终端。
本实施例中,第二基站可以从第一基站获取业务数据的数据包以及数据包的传输序列号,将数据包以及其传输序列号调度并下发给用户终端,使得一个业务数据可以由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分别下发,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效 率。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基站通过信息通道向第一基站发送信息之前包括:第二基站根据第二服务小区的小区信息确定可处理数据量。
举例来说,第二服务小区有10个空闲信道资源,在一个可用时间内可承载20000bits,第二基站可以确定向第一基站申请20000bits的业务数据。可以理解的是,可处理数据量的大小可由空闲信息资源确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具体此处不作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基站还可能与第三基站的网络覆盖区相似,第一基站通过第三基站来分发业务数据,依此可类推第一基站通过其他基站分发业务数据,分发数据的具体实施过程与图4至图6所示实施例或可选实施例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 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作为第一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请求获取业务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第二基站通过信息通道发送的信息,根据所述信息将所述业务数据分割为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块和所述第二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遵循相同的编号规则,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发送业务数据所用频段或频点不同;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块和所述第一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块和所述第二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通过信息通道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使得所述第二基站将所述第二数据块和所述第二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包括第二服务小区的小区信息,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与所述第二基站对应;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小区信息和/或第二服务小区的小区信息,将所述业务数据分割为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与所述第一基站对应。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包括可处理数据量,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可处理数据量确定第二数据块,将所述业务数据中除所述第二数据块之外的部分业务数据确定为第一数据块。
  4. 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作为第二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信息通道向第一基站发送信息;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数据块和所述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数据块和所述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发送给用户终端。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包括第二服务小区的小区信息,和/或可处理数据量,其中,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与所述第二基站对应。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站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二服务小区的小区信息确定可处理数据量。
  7. 一种基于多基站多载波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站根据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请求获取业务数据;
    所述第一基站获取第二基站通过信息通道发送的信息,根据所述信息将所述业务数据分割为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块和所述第二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遵循相同的编号规则,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发送业务数据所用频段或频点不同;
    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第一数据块和所述第一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块和所述第二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通过信息通道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使得所述第二基站将所述第二数据块和所述第二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包括第二服务小区的小区信息,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与所述第二基站对应;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信息将所述业务数据分割为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小区信息和/或第二服务小区的小区信息,将所述业务数据分割为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与所述第一基站对应。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包括可处理数据量;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信息将所述业务数据分割为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可处理数据量确定第二数据块;
    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业务数据中除所述第二数据块之外的部分业务数据确定为第一数据块。
  10. 一种基于多基站多载波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通过信息通道向第一基站发送信息;
    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数据块和所述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
    所述第二基站将所述数据块和所述数据块的传输序列号发送给用户终端。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包括第二服务小区的小区信息,和/或可处理数据量,其中,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与所述第二基站对应。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站通过信息通道向第一基站发送信息之前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根据第二服务小区的小区信息确定可处理数据量。
CN201580082783.5A 2015-09-14 2015-09-14 一种基于多基站多载波的数据传输方法以及基站 Pending CN10795005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089522 WO2017045100A1 (zh) 2015-09-14 2015-09-14 一种基于多基站多载波的数据传输方法以及基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50053A true CN107950053A (zh) 2018-04-20

Family

ID=58288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82783.5A Pending CN107950053A (zh) 2015-09-14 2015-09-14 一种基于多基站多载波的数据传输方法以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50053A (zh)
WO (1) WO2017045100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3952A (zh) * 2009-09-07 2011-04-13 夏普株式会社 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EP2416518A1 (en) * 2010-08-02 2012-02-08 Alcatel Lucent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of data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first network node and second network node thereof
CN102761904A (zh) * 2011-04-28 2012-10-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843730A (zh) * 2011-06-23 2012-1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联合传输中数据传输的方法、网元侧及用户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8492B (zh) * 2009-08-31 2013-09-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基站间协作的上、下行传输方法和基站间协作的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3952A (zh) * 2009-09-07 2011-04-13 夏普株式会社 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EP2416518A1 (en) * 2010-08-02 2012-02-08 Alcatel Lucent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of data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first network node and second network node thereof
CN102761904A (zh) * 2011-04-28 2012-10-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843730A (zh) * 2011-06-23 2012-1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联合传输中数据传输的方法、网元侧及用户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45100A1 (zh) 2017-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10903B (zh) 一种数据传输配置及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8307423B (zh) 一种无线接入网络切片选择方法和装置
CN103517355B (zh) 辅助主小区的调整方法以及基站
CN104244426B (zh) 一种数据无线承载drb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KR102587145B1 (ko) 캐리어 세트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저장 매체 그리고 전자 디바이스
KR102481052B1 (ko) 통신 방법 및 관련 장치
CN103298119B (zh) 一种时频资源的指示及确认方法和装置
CN107926072A (zh) 连接建立的方法和装置
WO2017148446A1 (zh) 一种网络资源调度方法、设备、系统以及网络节点
CN102781110A (zh) 具有跳频功能的资源位置分配方法及装置
KR101996581B1 (ko)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5874858B (zh) 多收发机配置方法、多收发机的信道复用方法及装置
CN107710819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EP270940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channels for downlink temporary block flow
CN104284320A (zh) 用户设备直连通信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设备
CN106851724B (zh) 一种无线资源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209356A (zh) 传输终端能力的方法、重定位、系统间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15023914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设备
WO2016184166A1 (zh) 载波聚合带宽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CN104349404A (zh) 一种信道状态的切换方法及网络控制器及基站及通信系统
CN107950053A (zh) 一种基于多基站多载波的数据传输方法以及基站
EP418156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uplink status report for low latency in next-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464034A (zh) 语音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2256366A (zh) 载波聚合场景下多用户mimo资源调度方法
CN113766516A (zh) 上行配置方法、系统、基站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