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声学底质与水柱测试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调查与海底探测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声学底质与水柱测试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海底底质类型是一种重要的海洋环境参数,底质类型的分布对海洋科学研究、海洋工程以及国防建设等具有重要的科学与实际意义。传统的地质取样方式在分析底质特征、确定底质类型时存在设备笨重,工作费时、费力等不足;且传统取样通常按一定网格离散取样(常大于5km),通过资料内插与外延来了解区域内海底底质特性,取样网格间的底质类型可靠性无法验证。随着海洋资源开发活动的大规模开展,迫切要求更新、更快的方法对海区底质类型及其分布情况有全面、系统的掌握。
由于不同类型的海底底质其反射散射声波的能力不同,从而可以以声强测量信息为特征,进行声学底质分类。利用声强数据,并结合一定的传统地质取样进行底质分类,为海底底质分布提供了一种快速而有效的探测方法。声学底质分类相比于传统地质取样方法具有快速、全覆盖、高采样率、高效率和低成本等优点。
反射散射声波强度不但同海底底质粒度有关,而且同底质含水量、密度和力学强度等物理特性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海底反向散射强度的强弱不同划分不同的底质类型,如岩石散射声强的能力比砾石强,砾石散射声强的能力强于砂,砂散射声强的能力又强于泥等。但是,由于海底底质含水量、密度和力学强度等物理特性的不同,会产生迥然不同的情况,例如致密的泥的散射声强要强于松散的砂;海底底质成因环境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情况,例如陆架现代沉积粘性土的散射声强与陆架残留粘性土的散射声强就有明显差异;这些并不完全符合散射声强值与底质类型之间的一般规律。同时,由于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如水体中存在气柱)及改正模型的不完善性,获得只反映海底底质类型的海底反向散射强度数据仍是国际上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因此,底质声学特性与多种因素相关,迫切需要开展声学底质模型研究。
分析声强与声波入射角、底质平均粒度等因素之间的统计关系,构建底质类型与回波特征曲线关系,建立底质声学关系模型,获取声强与底质类型之间的改正参数,将这一改正结果应用到底质分类中,可有效提高底质分类精度。因此,通过约束或给定研究条件(水深、频率、底质类型等),精细化分析声强是海底底质分类技术发展的必经过程,建立底质声学关系模型是进行声学底质分类的关键。
国内外研究人员在声学底质分类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但存在分类精度不高、分类级别不多等问题。且当前的研究较少关注声强与底质类型特征之间的关系模型建立技术,而这一模型的构建是声学底质分类的核心内容以及提高分类精度的关键。通过实验室水槽试验,研究不同底质类型条件下,声波信号频率与回波反射散射强度之间的变化规律,详细系统地寻求海底反向散射强度与底质类型特征之间的关系,揭示不同海底底质对声波信号频率变化的统计相关性以建立底质声学关系模型,是开展反向散射强度数据底质类型分类理论依据的理想方法。而底质分类声学水槽及实验方法鲜有报道。
声学水柱信息携带了从换能器到海底的完整声学信号,为水中目标(包括气体和固体)受声照射后的反向散射成像。声学水柱探测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水下目标物(水雷、潜艇)识别、悬移质输运、气体泄露、海底热液喷口、海洋内波等军事民用领域。由于声学水柱探测尚是一种新的探测手段,目前对其的研究还较少,且缺乏对声学水柱信息和声学散射模型关系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声学底质与水柱测试系统及方法。改进了传统声学水槽并将其应用于声学底质分类和声学水柱信息研究。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声学底质与水柱测试系统,它包括底质分类声学水槽和移动声学测试平台;底质分类声学水槽包括槽体、底质传送带、底质进出窗口、气泡注入管和导轨,移动声学测试平台包括移动声学测试吊车、可伸缩声学仪器安装杆和控制终端;槽体的顶部设有入水口,底部设有出水口;底质传送带安装在槽体的下部,可开关的底质进出窗口位于槽体两侧,方便放置和回收测试底质;导轨安装在槽体顶部;气泡注入管从槽体顶部伸入到槽体内部。
作为优选,槽体由8mm钢板和15mm聚氯乙稀塑料双层结构焊接而成,以达到足够的消声作用。
作为优选,可伸缩声学仪器安装杆的管套包括稍大口径空心钢管和稍小口径空心钢管;选取相应位置的通孔来调节伸缩杆的长度,并用通孔螺母固定;大口径空心钢管顶部焊接在移动声学测试吊车的主梁中部位置;小口径空心钢管底部焊接有上法兰盘,与声学仪器安装装置顶部的下法兰盘通过法兰盘安装螺母安装固定。
作为优选,移动声学测试吊车包括主梁、支腿、电动机、梯子;两侧支腿底部分别设有2个车轮,车轮安置在导轨之上,每个车轮均安装有制动器,由电动机通过传动皮带带动移动声学测试吊车前进与后退;电动机通过电缆与控制终端连接。
作为优选,控制终端为一安装有移动声学测试吊车控制程序和测试声学仪器控制采集程序的电脑。
一种声学底质测试系统的应用方法,打开底质进出窗口,将测试底质送入并转动底质传送带,使其进入水槽底部,关闭底质进出窗口;将测试声学仪器安装在声学仪器安装装置,并通过上下法兰盘结构挂载到可伸缩声学仪器安装杆;中空的管套内穿过测试声学仪器电缆,并连接到控制终端,调节伸缩杆的长度至合适位置;打开入水口阀门向水槽内注水,当水位完全淹没声学仪器安装装置时停止注水,使用控制终端启动声学测试吊车并设置测试声学仪器的采集参数,开始记录测试底质的声强数据EL。
获取水槽底部测试底质的纯量反向散射强度BS0和BSn,建立测试底质的声学关系模型,其构建包括下列步骤:
(1)计算测试底质声学反向散射强度BS:
BS=EL-SL+2TL+NL-DT-DR-GR
式中,EL为测试声学仪器接收的声强级,SL为测试声学仪器发射的声强级,TL为声脉冲传播过程中损失的声强级,NL为噪声声强级,DT为发射指向性指数,DR为接收指向性指数,GR为控制采集程序声学信号增益量;
式中,I1为测试声学仪器指向轴上距离其1m处的声强级,Ir为参考声强级;
式中,I0和Id分别表示测试声学仪器的发射换能器在无方向性和有方向性的输出功率;
式中,N0和Nd分别表示测试声学仪器的接收换能器在无方向性和有方向性的输出功率;
TL=20lgR+αR
P2=1-Z(0.137-0.0062Z),P3=1-Z(0.0.383-4.9×10-4Z)
式中,α为水体吸收系数,R为声波在水中传播的单程距离,f为测试声学仪器工作频率,T为水槽水温,s为水槽盐度,ph为水槽PH值,c为声波在水中的速度,Z为槽体的水深;
NL=Nc+10lgBW
式中,Nc表示噪声的谱能级,BW表示测试声学仪器的带宽;
(2)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测试底质固有反向散射强度BSB:
BSB=BS-10lgA
式中,BSB为测试底质固有反向散射强度;A为测试声学仪器声脉冲照射区面积;ΨT和ΨR分别为测试声学仪器在沿吊车前进方向和垂直吊车前进方向的波束开角,R为声波在水中传播的单程距离,θ为波束入射角,τ为声脉冲宽度,c为声波在水中的速度;
(3)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在不同声波波束入射角θ的情况下,测试底质的纯量反向散射强度BS0和BSn,建立测试底质的声学关系模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创新性。传统声学水槽常聚焦于常规水声学试验(如声传播、散射、衰减等),较少应用于声学底质分类标定和声学水柱信息研究。本发明首次提出具有较强实用性的底质分类声学水槽及底质分类测试方法,可进行不同声学仪器在不同底质与水体状态下的声强试验,为构建准确的底质声学关系模型和声学水柱信息模型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
2)通用性。本发明采用可拆卸的声学仪器安装装置,可安装、拆卸与更换不同测试声学仪器(如单波束、多波束、侧扫声呐等)进行底质分类测试,并采用可调节声学换能器入水深度的可伸缩仪器安装杆,保证了该装置的通用性;
3)可操作性。采用底质进出窗口和底质传送带的方案,克服了传统声学水槽测试物质难以更换的缺点,大大方便了实验的进程;
4)安全性。采用终端遥控的方式控制声学测试吊车的移动及搭载声学仪器的工作,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了测试人员的安全性。
本发明可在海底地形地貌探测、海洋测绘、海洋监测、海洋工程和海洋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可伸缩声学仪器安装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槽体1、底质传送带2、底质进出窗口3、气泡注入管4、导轨5、移动声学测试吊车6、可伸缩声学仪器安装杆7、控制终端8、8mm钢板1.1、15mm聚氯乙稀塑料1.2、入水口1.3、出水口1.4、测试底质1.5、稍大口径空心钢管7.1、稍小口径空心钢管7.2、通孔7.3、通孔螺母7.4、上法兰盘7.5、下法兰盘7.6、法兰盘安装螺母7.7、声学仪器安装装置7.8、主梁6.1、支腿6.2、车轮6.3、制动器6.4、电动机6.5、梯子6.6、电缆6.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现提供以下实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附图1至附图3,一种声学底质与水柱测试系统,包括底质分类声学水槽和移动声学测试平台;底质分类声学水槽包括槽体1、底质传送带2、底质进出窗口3、气泡注入管4和导轨5;移动声学测试平台包括移动声学测试吊车6、可伸缩声学仪器安装杆7和控制终端8。
参见附图1,槽体1由外层的8mm钢板1.1和内层的15mm聚氯乙稀塑料1.2双层结构焊接而成,以达到足够的消声作用;顶部设有入水口1.3,底部设有出水口1.4;槽体1的下部安装有底质传送带2,槽体两侧分别设有可开关的底质进出窗口3,方便放置和回收测试底质1.5;导轨5安装在槽体1顶部;气泡注入管4从槽体1顶部伸入到槽体1内部。
参见附图2、3,可伸缩声学仪器安装杆7的管套由稍大口径空心钢管7.1和稍小口径空心钢管7.2构成,选取相应位置的通孔7.3来调节伸缩杆的长度,并用通孔螺母7.4固定;大口径空心钢管7.1顶部焊接在移动声学测试吊车6的主梁6.1的中部位置;小口径空心钢管7.2底部焊接有上法兰盘7.5,与声学仪器安装装置7.8顶部的下法兰盘7.6通过法兰盘安装螺母7.7安装固定。
参见附图1、2,移动声学测试吊车6包括主梁6.1、支腿6.2、电动机6.5、梯子6.6;两侧支腿6.1底部分别设有2个车轮6.3,车轮6.3安置在导轨5之上,每个车轮6.3均安装有制动器6.4,由电动机6.5通过传动皮带带动移动声学测试吊车6前进与后退;电动机6.5通过电缆6.7与控制终端8连接。
参见附图1,打开底质进出窗口3,分别将卵石、粗沙、淤泥送入并转动底质传送带2,水槽底分段铺设厚度连续变化的卵石、粗沙、淤泥底质,关闭底质进出窗口3;将测试声学仪器安装在声学仪器安装装置7.8,并通过上法兰盘7.5、下法兰盘7.6挂载到可伸缩声学仪器安装杆7;中空的管套内穿过测试声学仪器的电缆,并接到控制终端8,调节伸缩杆7的长度至合适位置;打开入水口1.4阀门向水槽1内注水,当水位完全淹没测试测试声学仪器时停止注水,使用控制终端8启动声学测试吊车6并设置测试声学仪器的采集参数,开始记录经过这些不同底质的声强数据EL。
应用实施例1不同海底底质的回波响应
以建立卵石对测试声学仪器的声学关系模型为例(粗沙、淤泥两种底质类似),其构建包括下列步骤:
(1)计算卵石声学反向散射强度:
BS=EL-SL+2TL+NL-DT-DR-GR
式中,EL为测试声学仪器接收的声强级,SL为测试声学仪器发射的声强级,TL为声脉冲传播过程中损失的声强级,NL为噪声声强级,DT为发射指向性指数,DR为接收指向性指数,GR为采集系统声学信号增益量;
式中,I1为测试声学仪器指向轴上距离其1m处的声强级,Ir为参考声强级;
式中,I0和Id分别表示测试声学仪器的发射换能器在无方向性和有方向性的输出功率;
式中,N0和Nd分别表示测试声学仪器的接收换能器在无方向性和有方向性的输出功率;
TL=20lgR+αR
P2=1-Z(0.137-0.0062Z),P3=1-Z(0.0.383-4.9×10-4Z)
式中,α为水体吸收系数,R为声波在水中传播的单程距离,f为测试声学仪器工作频率,T为水槽水温,s为水槽盐度,ph为水槽PH值,c为声波在水中的速度,Z为水槽水深;
NL=Nc+10lgBW
式中,Nc表示噪声的谱能级,BW表示测试声学仪器的带宽;
(2)BS取决于卵石固有反向散射强度BSB和声波脉冲照射区面积A;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卵石固有反向散射强度BSB:
BSB=BS-10lgA
式中,BSB为卵石固有反向散射强度;A为测试声学仪器声波脉冲照射区面积;ΨT和ΨR分别为测试声学仪器在沿吊车6前进方向和垂直吊车6前进方向的波束开角,R为声波在水中传播的单程距离,θ为记录的波束入射角,τ为声波脉冲宽度,c为声波在水中的速度;
(3)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在不同声波波束入射角θ的情况下,卵石的纯量反向散射强度BS0和BSn,建立卵石对测试声学仪器的声学关系模型。
应用实施例2多种声学仪器的声学关系模型建立
参照附图1‐3,制作一声学底质测试系统。在声学仪器安装装置7.8的下端分别搭载单波束测深仪、多波束测深仪、侧扫声呐等声学测深仪器,对同一种类型的底质分别进行扫测,建立各自的声学关系模型。
应用实施例3水体气柱对多波束测深仪声学关系模型的影响
参照附图1‐3,制作一声学底质测试系统。在声学仪器安装装置7.8下端搭载多波束测深仪,首先不开启气泡注入管4,对某一底质类型进行扫测并建立无水柱状态下的声学关系模型;之后开启气泡注入管4,使气泡不断注入水体中,对同一底质类型再次进行扫测并建立有水柱状态下的声学关系模型,对两个声学关系模型进行对比研究,获取声学水柱信息和声学散射模型关系。
应用实施例4仪器参数变化的响应
参照附图1‐3,制作一声学底质测试系统。在声学仪器安装装置7.8下端搭载多波束测深仪,首先通过控制终端8调节至某一组采集参数,对某一底质类型进行扫测并建立声学关系模型;之后通过控制终端8调节至另一组采集参数,对同一底质类型再次进行扫测并建立新的声学关系模型,两者对比即可得到仪器参数变化对声学关系模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