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30031A - 基于上肢和下肢转换的锻炼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上肢和下肢转换的锻炼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30031A
CN107930031A CN201711232970.4A CN201711232970A CN107930031A CN 107930031 A CN107930031 A CN 107930031A CN 201711232970 A CN201711232970 A CN 201711232970A CN 107930031 A CN107930031 A CN 1079300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tion
swing arm
bar
vertical beam
support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3297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浩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123297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300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7930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3003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06User-manipulated weigh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3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 A63B23/0355A single apparatus used for either upper or lower limbs, i.e. with a set of support elements driven either by the upper or the lower limb or lim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3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 A63B23/04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lower lim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3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 A63B23/12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upper limbs or related muscles, e.g. chest, upper back or shoulder muscles

Abstract

一种基于上肢和下肢转换的锻炼装置,包含有具有竖梁的锻炼装置本体、设置为与竖梁联接并且在端面部和侧面部设置有与竖梁连接部的侧支撑杆、设置在侧支撑杆的端头上并且用于锻炼人员座位的座杆,当侧支撑杆与竖梁横向连接时,通过侧支撑杆和座杆,适合锻炼人员座位进行座位训练,当侧支撑杆与竖梁竖向连接时,通过侧支撑杆和座杆,适合锻炼人员座位进行站位训练,不再使用双杠对下肢进行锻炼和重量抬起对下肢进行锻炼,因此实现了对锻炼人员的上肢和下肢进行转换锻炼,简化了锻炼装置的结构。

Description

基于上肢和下肢转换的锻炼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锻炼装置,尤其是一种基于上肢和下肢转换的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加强上下肢的力量,需要使用器械对上肢和下肢训练,因此基于上肢和下肢转换的锻炼装置是一种重要的运动器械,在现有的基于上肢和下肢转换的锻炼装置中,还都是使用双杠对下肢进行锻炼和重量抬起对下肢进行锻炼,现在还没有一种基于上肢和下肢转换的锻炼装置,适合对上肢和下肢进行转换锻炼。
基于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发明的申请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基于上肢和下肢转换的锻炼装置。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上肢和下肢转换的锻炼装置,因此实现了对锻炼人员的上肢和下肢进行转换锻炼,简化了锻炼装置的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具有竖梁的锻炼装置本体、设置为与竖梁联接并且在端面部和侧面部设置有与竖梁连接部的侧支撑杆、设置在侧支撑杆的端头上并且用于锻炼人员座位的座杆。
由于设计了锻炼装置本体、侧支撑杆和座杆,当侧支撑杆与竖梁横向连接时,通过侧支撑杆和座杆,适合锻炼人员座位进行座位训练,当侧支撑杆与竖梁竖向连接时,通过侧支撑杆和座杆,适合锻炼人员座位进行站位训练,不再使用双杠对下肢进行锻炼和重量抬起对下肢进行锻炼,因此实现了对锻炼人员的上肢和下肢进行转换锻炼,简化了锻炼装置的结构。
本发明设计了,按照进行横向和竖向转换联接的方式把锻炼装置本体、侧支撑杆和座杆相互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按照进行横向和竖向转换插接式联接的方式把侧支撑杆与锻炼装置本体和座杆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串轴、橡胶棒、端盘和限位块,锻炼装置本体设置为还包含有底侧板、横连接杆、拉接梁、摆动臂、配重块、插接杆、螺母、框圈、拉圈、转动轮、托板和托盘,
在横连接杆的端头分别设置有底侧板并且横连接杆的端头设置为与底侧板的端头联接,在底侧板上设置有竖梁并且在竖梁上设置有插接窗口,在座杆的端头分别设置有侧支撑杆并且侧支撑杆设置为沿侧支撑杆排列分布,在侧支撑杆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插接端头并且侧支撑杆的内端头和插接端头分别设置为与竖梁的插接窗口联接,
在底侧板与竖梁之间设置有拉接梁并且设置为与摆动臂转动式联接的固定轴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拉接梁联接,在摆动臂的外端头设置有串接窗口并且串轴设置在摆动臂的串接窗口中,在串轴的侧面部和摆动臂的串接窗口的角部之间设置有橡胶棒并且插接杆设置在串轴的端头上,插接杆设置为与串轴串接式联接并且插接杆设置为通过螺母与串轴联接,在插接杆的外端头设置有端盘并且限位块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端盘转动式联接,限位块设置为与端盘限位式摆动联接并且限位块设置为与框圈联接,
在拉接梁之间设置有托板并且托盘设置在托板上,设置为与转动轮转动式联接的固定轴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拉接梁联接并且拉绳的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托盘联接,拉绳的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拉圈联接并且拉绳分别设置为与竖梁的插接窗口串接式联接和与转动轮缠绕式联接,
在摆动臂和托盘上分别设置有配重块。
本发明设计了,底侧板设置为U字形片状体并且在底侧板的端头上设置有横连接杆,在底侧板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竖梁。
本发明设计了,横连接杆设置为棒状体。
本发明设计了,竖梁设置为矩形柱状体并且插接窗口设置为矩形孔,插接窗口设置为沿竖梁的中心线排列分布。
本发明设计了,侧支撑杆设置为T字形杆状体并且在侧支撑杆的横部的外端头上分别设置有插接端头和腿部,座杆的端头设置为与横部联接并且在横部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插接端头,在横部的下端端面部设置有腿部并且腿部设置为棒状体,横部的内端头的轮廓线和插接端头的轮廓线分别设置为矩形并且横部的内端头和插接端头分别设置为与竖梁插接式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座杆设置为圆形棒状体并且座杆设置为呈间隔排列在侧支撑杆之间。
本发明设计了,拉接梁设置为板状体并且拉接梁设置为呈倾斜方式分布在底侧板与竖梁之间,拉接梁的一个端头设置为与底侧板联接并且拉接梁的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竖梁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摆动臂设置为L字形梁状体并且在摆动臂的拐角部设置有串接窗口,摆动臂的横臂部的端头设置为通过固定轴与拉接梁联接并且串接窗口设置为矩形孔,配重块设置在摆动臂的横臂部上并且摆动臂的横臂部上设置有台阶部,配重块设置为与摆动臂的台阶部接触式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串轴设置为矩形杆状体并且在串轴的端头分别设置有串接滑动孔,插接杆设置在串轴的串接滑动孔中。
本发明设计了,橡胶棒设置为圆形柱状体并且橡胶棒设置为镶嵌在串轴与摆动臂之间。
本发明设计了,插接杆设置为L字形圆形杆状体并且在插接杆的内端头设置有螺纹体,螺母设置在插接杆的内端头上并且插接杆的外端头设置为与端盘联接,螺母分别设置在串轴的侧面部。
本发明设计了,端盘设置为端块状体并且在端盘的内端端面部分别设置有左限位口和右限位口,左限位口和右限位口分别设置为V字形敞口并且左限位口和右限位口分别设置为对称分布在端盘的中心的两侧面部,限位块设置在左限位口和右限位口中并且在端盘的外端端面部设置有插接杆。
本发明设计了,限位块设置为条形板状体并且限位块设置在框圈的侧面部。
本发明设计了,框圈和拉圈分别设置为矩形框状体并且在框圈的中间部和拉圈的中间部分别设置有透露孔。
本发明设计了,转动轮的周边侧面部设置有容纳凹槽并且拉绳设置在转动轮的容纳凹槽中。
本发明设计了,托板和托盘分别设置为片状体。
本发明设计了,配重块设置为盘状体并且在配重块上设置有U字形敞口,配重块的U字形敞口分别设置为与摆动臂和拉绳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底侧板、横连接杆和竖梁与侧支撑杆和座杆设置为按照侧面和端面连接的方式分布并且底侧板、横连接杆、竖梁和拉接梁与摆动臂、配重块、插接杆、螺母、端盘、限位块和框圈设置为按照摆动抬起和下压运动的方式分布,底侧板、横连接杆、竖梁和拉接梁与拉圈、转动轮和托盘设置为按照水平伸缩运动的方式分布并且摆动臂和串轴与橡胶棒设置为按照径向抵消缓冲力的方式分布,一个拉圈、一个转动轮和一个托盘设置为组成一组水平伸缩运动部件并且两组水平伸缩运动部分别设置在拉接梁之间,一个插接杆、两个螺母、一个端盘和一个限位块设置为组成一组摆动抬起和下压运动部件并且两组摆动抬起和下压运动部件分别设置在框圈的侧面部。
在本技术方案中,进行横向和竖向转换联接的锻炼装置本体、侧支撑杆和座杆为重要技术特征,在基于上肢和下肢转换的锻炼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摆动臂7、串轴9和橡胶棒91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侧支撑杆4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端盘9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审查指南,对本发明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应当理解为不配出一个或多 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一般表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底侧板1、横连接杆2、竖梁3、侧支撑杆4、座杆5、拉接梁6、摆动臂7、配重块8、串轴9、橡胶棒91、插接杆92、螺母93、端盘94、限位块95、框圈96、拉圈98、转动轮99、托板81和托盘82,
在横连接杆2的端头分别设置有底侧板1并且横连接杆2的端头设置为与底侧板1的端头联接,在底侧板1上设置有竖梁3并且在竖梁3上设置有插接窗口,在座杆5的端头分别设置有侧支撑杆4并且侧支撑杆4设置为沿侧支撑杆4排列分布,在侧支撑杆4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插接端头43并且侧支撑杆4的内端头和插接端头43分别设置为与竖梁3的插接窗口联接,
在底侧板1与竖梁3之间设置有拉接梁6并且设置为与摆动臂7转动式联接的固定轴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拉接梁6联接,在摆动臂7的外端头设置有串接窗口并且串轴9设置在摆动臂7的串接窗口中,在串轴9的侧面部和摆动臂7的串接窗口的角部之间设置有橡胶棒91并且插接杆92设置在串轴9的端头上,插接杆92设置为与串轴9串接式联接并且插接杆92设置为通过螺母93与串轴9联接,在插接杆92的外端头设置有端盘94并且限位块95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端盘94转动式联接,限位块95设置为与端盘94限位式摆动联接并且限位块95设置为与框圈96联接,
在拉接梁6之间设置有托板81并且托盘82设置在托板81上,设置为与转动轮99转动式联接的固定轴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拉接梁6联接并且拉绳的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托盘82联接,拉绳的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拉圈98联接并且拉绳分别设置为与竖梁3的插接窗口串接式联接和与转动轮99缠绕式联接,
在摆动臂7和托盘82上分别设置有配重块8。
在本实施例中,底侧板1设置为U字形片状体并且在底侧板1的端头上设置有横连接杆2,在底侧板1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竖梁3。
通过底侧板1,形成对横连接杆2和竖梁3的支撑连接点,由底侧板1,实现了与横连接杆2连接,实现了与竖梁3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横连接杆2设置为棒状体。
通过横连接杆2,形成对底侧板1的支撑连接点,由横连接杆2,实现了与底侧板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竖梁3设置为矩形柱状体并且插接窗口设置为矩形孔,插接窗口设置为沿竖梁3的中心线排列分布。
通过竖梁3,形成对底侧板1和侧支撑杆4的支撑连接点,由竖梁3,实现了与底侧板1连接,实现了与侧支撑杆4的插接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侧支撑杆4设置为T字形杆状体并且在侧支撑杆4的横部41的外端头上分别设置有插接端头43和腿部42,座杆5的端头设置为与横部41联接并且在横部4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插接端头43,在横部4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有腿部42并且腿部42设置为棒状体,横部41的内端头的轮廓线和插接端头43的轮廓线分别设置为矩形并且横部41的内端头和插接端头43分别设置为与竖梁3插接式联接。
通过侧支撑杆4,形成对竖梁3和座杆5的支撑连接点,由横部41的内端头和插接端头43,实现了与竖梁3连接,由横部41,实现了与座杆5的插接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座杆5设置为圆形棒状体并且座杆5设置为呈间隔排列在侧支撑杆4之间。
通过座杆5,形成对侧支撑杆4的支撑连接点,由座杆5,实现了与侧支撑杆4连接,实现了供锻炼人员的座。
在本实施例中,拉接梁6设置为板状体并且拉接梁6设置为呈倾斜方式分布在底侧板1与竖梁3之间,拉接梁6的一个端头设置为与底侧板1联接并且拉接梁6的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竖梁3联接。
通过拉接梁6,形成对底侧板1、竖梁3、摆动臂7和托板81的支撑连接点,由拉接梁6,实现了与底侧板1连接,实现了与竖梁3连接,实现了与摆动臂7连接,现了与托板8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摆动臂7设置为L字形梁状体并且在摆动臂7的拐角部设置有串接窗口,摆动臂7的横臂部的端头设置为通过固定轴与拉接梁6联接并且串接窗口设置为矩形孔,配重块8设置在摆动臂7的横臂部上并且摆动臂7的横臂部上设置有台阶部,配重块8设置为与摆动臂7的台阶部接触式联接。
通过摆动臂7,形成对拉接梁6、串轴9和配重块8的支撑连接点,由摆动臂7,实现了与拉接梁6连接,实现了与串轴9连接,实现了与配重块8连接,由摆动臂7的台阶部,实现了对叠加的配重块8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串轴9设置为矩形杆状体并且在串轴9的端头分别设置有串接滑动孔,插接杆92设置在串轴9的串接滑动孔中。
通过串轴9,形成对摆动臂7、串轴9和插接杆92的支撑连接点,由串轴9,实现了与摆动臂7连接,实现了与串轴9连接,实现了与插接杆9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橡胶棒91设置为圆形柱状体并且橡胶棒91设置为镶嵌在串轴9与摆动臂7之间。
通过橡胶棒91,形成对摆动臂7和串轴9的支撑连接点,由橡胶棒91,实现了与摆动臂7连接,实现了与串轴9连接,实现了对摆动臂7的缓冲力的抵消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插接杆92设置为L字形圆形杆状体并且在插接杆92的内端头设置有螺纹体,螺母93设置在插接杆92的内端头上并且插接杆92的外端头设置为与端盘94联接,螺母93分别设置在串轴9的侧面部。
通过插接杆92,形成对串轴9、螺母93和端盘94的支撑连接点,由橡胶棒91,实现了与螺母93连接,实现了与串轴9连接,实现了与端盘94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端盘94设置为端块状体并且在端盘94的内端端面部分别设置有左限位口941和右限位口942,左限位口941和右限位口942分别设置为V字形敞口并且左限位口941和右限位口942分别设置为对称分布在端盘94的中心的两侧面部,限位块95设置在左限位口941和右限位口942中并且在端盘94的外端端面部设置有插接杆92。
通过端盘94,形成对插接杆92和限位块95的支撑连接点,由端盘94,实现了与插接杆92连接,由左限位口941和右限位口942,实现了与限位块95的摆动限位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块95设置为条形板状体并且限位块95设置在框圈96的侧面部。
通过限位块95,形成对端盘94和框圈96的支撑连接点,由限位块95,实现了与端盘94连接,实现了与框圈96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框圈96和拉圈98分别设置为矩形框状体并且在框圈96的中间部和拉圈98的中间部分别设置有透露孔。
通过框圈96,形成对限位块95的支撑连接点,由框圈96,实现了与限位块95连接,实现了对锻炼人员下肢的连接,通过拉圈98,形成对拉绳的支撑连接点,由拉圈98,实现了与拉绳连接,实现了对锻炼人员上肢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轮99的周边侧面部设置有容纳凹槽并且拉绳设置在转动轮99的容纳凹槽中。
通过转动轮99,形成对拉绳的支撑连接点,由转动轮99,实现了与拉绳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托板81和托盘82分别设置为片状体。
通过托板81,形成对托盘82的支撑连接点,由托板81,实现了与托盘82连接,通过托盘82,形成对配重块8的支撑连接点,由托盘82,实现了与配重块8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配重块8设置为盘状体并且在配重块8上设置有U字形敞口,配重块8的U字形敞口分别设置为与摆动臂7和拉绳联接。
通过配重块8,形成对摆动臂7和拉绳的支撑连接点,由配重块8,实现了与摆动臂7连接,实现了与拉绳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底侧板1、横连接杆2和竖梁3与侧支撑杆4和座杆5设置为按照侧面和端面连接的方式分布并且底侧板1、横连接杆2、竖梁3和拉接梁6与摆动臂7、配重块8、插接杆92、螺母93、端盘94、限位块95和框圈96设置为按照摆动抬起和下压运动的方式分布,底侧板1、横连接杆2、竖梁3和拉接梁6与拉圈98、转动轮99和托盘82设置为按照水平伸缩运动的方式分布并且摆动臂7和串轴9与橡胶棒91设置为按照径向抵消缓冲力的方式分布,一个拉圈98、一个转动轮99和一个托盘82设置为组成一组水平伸缩运动部件并且两组水平伸缩运动部分别设置在拉接梁6之间,一个插接杆92、两个螺母93、一个端盘94和一个限位块95设置为组成一组摆动抬起和下压运动部件并且两组摆动抬起和下压运动部件分别设置在框圈96的侧面部。
把底侧板1放到地面上,当横部41的内端头与竖梁3连接,腿部42放到放到地面上,锻炼人员坐在座杆5上,上肢的手部握到拉圈98,上肢进行水平伸缩,通过托盘82上的配重块8,对上肢进行训练,上肢的脚部蹬踏在框圈96上,限位块95在端盘94的左限位口941和右限位口942进行定位,通过橡胶棒91的径向缓冲,对下肢进行训练,上肢的脚部托起在框圈96上,限位块95在端盘94的左限位口941和右限位口942进行定位,通过摆动臂7上的配重块8,对下肢进行训练,摆动臂7放到地面上,地面对摆动臂7产生缓冲力时,通过橡胶棒91的径向缓冲,防止地面对摆动臂7产生缓冲力传递到上肢的脚部上,当插接端头43与竖梁3连接,腿部42呈水平分布,腿部42作为双杆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在进行下肢锻炼时,会产生反向的冲击力,从而对锻炼人员的下肢产生伤害,同时下肢锻炼的动作为抬起和蹬踏,本本实施例解决了抬起和蹬踏运动转换及消除反向的冲击力,从而对锻炼人员提供最安全的保护。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按照进行横向和竖向转换联接的方式把锻炼装置本体、侧支撑杆4和座杆5相互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进行横向和竖向转换插接式联接的方式把侧支撑杆4与锻炼装置本体和座杆5联接。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是以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
本发明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计了锻炼装置本体、侧支撑杆4和座杆5,当侧支撑杆4与竖梁3横向连接时,通过侧支撑杆4和座杆5,适合锻炼人员座位进行座位训练,当侧支撑杆4与竖梁3竖向连接时,通过侧支撑杆4和座杆5,适合锻炼人员座位进行站位训练,不再使用双杠对下肢进行锻炼和重量抬起对下肢进行锻炼,因此实现了对锻炼人员的上肢和下肢进行转换锻炼,简化了锻炼装置的结构。
2、由于设计了串轴9和橡胶棒91,抵消了摆动臂7产生的方向冲击力,防止对锻炼人员的下肢产生伤害,橡胶棒91产生的弹性作用力,方便了对下肢的锻炼。
3、由于设计了端盘94和限位块95,实现了对框圈96的双位定位,实现了抬起和下压运动。
4、由于设计了底侧板1、横连接杆2、拉接梁6、摆动臂7、配重块8、插接杆92、螺母93、框圈96、拉圈98、转动轮99、托板81和托盘82,通过底侧板1和横连接杆2的船型底座,提高了稳定性能,通过拉接梁6、摆动臂7、配重块8、插接杆92、螺母93和框圈96,适合下肢锻炼,通过拉圈98、转动轮99、托板81和托盘82,适合上肢锻炼。
5、由于设计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发明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还有其它的与进行横向和竖向转换联接的锻炼装置本体、侧支撑杆4和座杆5联接的技术特征都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满足专利法、专利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都进行描述。
因此在基于上肢和下肢转换的锻炼装置技术领域内,凡是包含有具有竖梁3的锻炼装置本体、设置为与竖梁3联接并且在端面部和侧面部设置有与竖梁3连接部的侧支撑杆4、设置在侧支撑杆4的端头上并且用于锻炼人员座位的座杆5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上肢和下肢转换的锻炼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具有竖梁(3)的锻炼装置本体、设置为与竖梁(3)联接并且在端面部和侧面部设置有与竖梁(3)连接部的侧支撑杆(4)、设置在侧支撑杆(4)的端头上并且用于锻炼人员座位的座杆(5)。
2.一种基于上肢和下肢转换的锻炼装置,其特征是:按照进行横向和竖向转换联接的方式把锻炼装置本体、侧支撑杆(4)和座杆(5)相互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上肢和下肢转换的锻炼装置,其特征是:按照进行横向和竖向转换插接式联接的方式把侧支撑杆(4)与锻炼装置本体和座杆(5)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上肢和下肢转换的锻炼装置,其特征是:还包含有串轴(9)、橡胶棒(91)、端盘(94)和限位块(95),锻炼装置本体设置为还包含有底侧板(1)、横连接杆(2)、拉接梁(6)、摆动臂(7)、配重块(8)、插接杆(92)、螺母(93)、框圈(96)、拉圈(98)、转动轮(99)、托板(81)和托盘(82),
在横连接杆(2)的端头分别设置有底侧板(1)并且横连接杆(2)的端头设置为与底侧板(1)的端头联接,在底侧板(1)上设置有竖梁(3)并且在竖梁(3)上设置有插接窗口,在座杆(5)的端头分别设置有侧支撑杆(4)并且侧支撑杆(4)设置为沿侧支撑杆(4)排列分布,在侧支撑杆(4)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插接端头(43)并且侧支撑杆(4)的内端头和插接端头(43)分别设置为与竖梁(3)的插接窗口联接,
在底侧板(1)与竖梁(3)之间设置有拉接梁(6)并且设置为与摆动臂(7)转动式联接的固定轴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拉接梁(6)联接,在摆动臂(7)的外端头设置有串接窗口并且串轴(9)设置在摆动臂(7)的串接窗口中,在串轴(9)的侧面部和摆动臂(7)的串接窗口的角部之间设置有橡胶棒(91)并且插接杆(92)设置在串轴(9)的端头上,插接杆(92)设置为与串轴(9)串接式联接并且插接杆(92)设置为通过螺母(93)与串轴(9)联接,在插接杆(92)的外端头设置有端盘(94)并且限位块(95)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端盘(94)转动式联接,限位块(95)设置为与端盘(94)限位式摆动联接并且限位块(95)设置为与框圈(96)联接,
在拉接梁(6)之间设置有托板(81)并且托盘(82)设置在托板(81)上,设置为与转动轮(99)转动式联接的固定轴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拉接梁(6)联接并且拉绳的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托盘(82)联接,拉绳的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拉圈(98)联接并且拉绳分别设置为与竖梁(3)的插接窗口串接式联接和与转动轮(99)缠绕式联接,
在摆动臂(7)和托盘(82)上分别设置有配重块(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上肢和下肢转换的锻炼装置,其特征是:侧支撑杆(4)设置为T字形杆状体并且在侧支撑杆(4)的横部(41)的外端头上分别设置有插接端头(43)和腿部(42),座杆(5)的端头设置为与横部(41)联接并且在横部(4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插接端头(43),在横部(4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有腿部(42)并且腿部(42)设置为棒状体,横部(41)的内端头的轮廓线和插接端头(43)的轮廓线分别设置为矩形并且横部(41)的内端头和插接端头(43)分别设置为与竖梁(3)插接式联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上肢和下肢转换的锻炼装置,其特征是:座杆(5)设置为圆形棒状体并且座杆(5)设置为呈间隔排列在侧支撑杆(4)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上肢和下肢转换的锻炼装置,其特征是:底侧板(1)设置为U字形片状体并且在底侧板(1)的端头上设置有横连接杆(2),在底侧板(1)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竖梁(3),
或,横连接杆(2)设置为棒状体,
或,竖梁(3)设置为矩形柱状体并且插接窗口设置为矩形孔,插接窗口设置为沿竖梁(3)的中心线排列分布,
或,拉接梁(6)设置为板状体并且拉接梁(6)设置为呈倾斜方式分布在底侧板(1)与竖梁(3)之间,拉接梁(6)的一个端头设置为与底侧板(1)联接并且拉接梁(6)的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竖梁(3)联接,
或,摆动臂(7)设置为L字形梁状体并且在摆动臂(7)的拐角部设置有串接窗口,摆动臂(7)的横臂部的端头设置为通过固定轴与拉接梁(6)联接并且串接窗口设置为矩形孔,配重块(8)设置在摆动臂(7)的横臂部上并且摆动臂(7)的横臂部上设置有台阶部,配重块(8)设置为与摆动臂(7)的台阶部接触式联接,
或,插接杆(92)设置为L字形圆形杆状体并且在插接杆(92)的内端头设置有螺纹体,螺母(93)设置在插接杆(92)的内端头上并且插接杆(92)的外端头设置为与端盘(94)联接,螺母(93)分别设置在串轴(9)的侧面部,
或,框圈(96)和拉圈(98)分别设置为矩形框状体并且在框圈(96)的中间部和拉圈(98)的中间部分别设置有透露孔,
或,转动轮(99)的周边侧面部设置有容纳凹槽并且拉绳设置在转动轮(99)的容纳凹槽中,
或,托板(81)和托盘(82)分别设置为片状体,
或,配重块(8)设置为盘状体并且在配重块(8)上设置有U字形敞口,配重块(8)的U字形敞口分别设置为与摆动臂(7)和拉绳联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上肢和下肢转换的锻炼装置,其特征是:串轴(9)设置为矩形杆状体并且在串轴(9)的端头分别设置有串接滑动孔,插接杆(92)设置在串轴(9)的串接滑动孔中,
或,橡胶棒(91)设置为圆形柱状体并且橡胶棒(91)设置为镶嵌在串轴(9)与摆动臂(7)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上肢和下肢转换的锻炼装置,其特征是:端盘(94)设置为端块状体并且在端盘(94)的内端端面部分别设置有左限位口(941)和右限位口(942),左限位口(941)和右限位口(942)分别设置为V字形敞口并且左限位口(941)和右限位口(942)分别设置为对称分布在端盘(94)的中心的两侧面部,限位块(95)设置在左限位口(941)和右限位口(942)中并且在端盘(94)的外端端面部设置有插接杆(92),
或,限位块(95)设置为条形板状体并且限位块(95)设置在框圈(96)的侧面部。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上肢和下肢转换的锻炼装置,其特征是:底侧板(1)、横连接杆(2)和竖梁(3)与侧支撑杆(4)和座杆(5)设置为按照侧面和端面连接的方式分布并且底侧板(1)、横连接杆(2)、竖梁(3)和拉接梁(6)与摆动臂(7)、配重块(8)、插接杆(92)、螺母(93)、端盘(94)、限位块(95)和框圈(96)设置为按照摆动抬起和下压运动的方式分布,底侧板(1)、横连接杆(2)、竖梁(3)和拉接梁(6)与拉圈(98)、转动轮(99)和托盘(82)设置为按照水平伸缩运动的方式分布并且摆动臂(7)和串轴(9)与橡胶棒(91)设置为按照径向抵消缓冲力的方式分布,一个拉圈(98)、一个转动轮(99)和一个托盘(82)设置为组成一组水平伸缩运动部件并且两组水平伸缩运动部分别设置在拉接梁(6)之间,一个插接杆(92)、两个螺母(93)、一个端盘(94)和一个限位块(95)设置为组成一组摆动抬起和下压运动部件并且两组摆动抬起和下压运动部件分别设置在框圈(96)的侧面部。
CN201711232970.4A 2017-11-30 2017-11-30 基于上肢和下肢转换的锻炼装置 Withdrawn CN1079300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32970.4A CN107930031A (zh) 2017-11-30 2017-11-30 基于上肢和下肢转换的锻炼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32970.4A CN107930031A (zh) 2017-11-30 2017-11-30 基于上肢和下肢转换的锻炼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30031A true CN107930031A (zh) 2018-04-20

Family

ID=61947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32970.4A Withdrawn CN107930031A (zh) 2017-11-30 2017-11-30 基于上肢和下肢转换的锻炼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3003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5734A (zh) * 2018-04-22 2018-10-12 牡丹江医学院 一种体育教学用高拉力背肌训练器
CN114177571A (zh) * 2021-11-15 2022-03-15 邱丽荣 一种康复科用多功能康复健身设备
CN114931728A (zh) * 2022-05-12 2022-08-23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一种带有防护功能的锻炼用拉伸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5734A (zh) * 2018-04-22 2018-10-12 牡丹江医学院 一种体育教学用高拉力背肌训练器
CN114177571A (zh) * 2021-11-15 2022-03-15 邱丽荣 一种康复科用多功能康复健身设备
CN114931728A (zh) * 2022-05-12 2022-08-23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一种带有防护功能的锻炼用拉伸装置
CN114931728B (zh) * 2022-05-12 2024-02-06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一种带有防护功能的锻炼用拉伸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30031A (zh) 基于上肢和下肢转换的锻炼装置
CN206652170U (zh) 一种医疗用上肢锻炼恢复装置
CN207871402U (zh) 基于上肢和下肢转换的锻炼装置
CN210963716U (zh) 一种啦啦操托举训练器
CN202105374U (zh) 伸腰伸背健身器
CN107344000A (zh) 仰卧起坐板
CN201988188U (zh) 自动复位式教学用跨栏架
CN105133157B (zh) 一种电磁式纺织机架
CN205964811U (zh) 一种体育教学专用跳高架
CN107500146A (zh) 一种仿人机器人调试专用便携式安全架
WO2021139841A3 (zh) 校园智能引导机器人
CN107932372A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轨道列车生产用固定装置
CN108033352A (zh) 一种快速吊装悬挂式立置容器的吊具系统
CN206552043U (zh) 一种弹性支撑装置
CN101574578B (zh) 坡度可调的高尔夫练习台垫
CN207026067U (zh) 适用于多尺寸轴承放置的轴承固定架
CN206088800U (zh) 一种稳定型起重机起升装置
CN204767289U (zh) 一种移动沙袋
CN206491486U (zh) 一种收纳式阅读支架
CN101406740A (zh) 悬挂式沙包
CN205244615U (zh) 缠绕管放置架
CN205814500U (zh) 一种手动牵拉式腰椎曲度校正器
CN108970002A (zh) 一种体育用腿部力量训练装置
CN110303441A (zh) 一种球阀加工用夹持装置
CN204699328U (zh) 一种爬行训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0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