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28234A - 一种新型智能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智能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28234A
CN107928234A CN201711294930.2A CN201711294930A CN107928234A CN 107928234 A CN107928234 A CN 107928234A CN 201711294930 A CN201711294930 A CN 201711294930A CN 107928234 A CN107928234 A CN 1079282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board
motion bar
bed
bedstead
foldabl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9493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129493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28234A/zh
Publication of CN1079282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82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19/00Bedsteads
    • A47C19/02Parts or details of bedsteads not fully covered in a single one of the following subgroups, e.g. bed rails, post r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1/00Attachments for beds, e.g. sheet holders, bed-cover holders; Ventilating, cooling or heating means in connection with bedsteads or mattresses
    • A47C21/006Oscillating, balancing or vibrating mechanisms connected to the bedstea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02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 A61G7/015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adjustable sections, e.g. for Gatch posi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3/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 A61G2203/7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with special adaptations, e.g. for safety or comfor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r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智能床,属于家庭用床技术领域,包括床架和床板,床板包括活动连接的前折叠组件、第三床板和后折叠组件,前折叠组件和后折叠组件均由至少两个床板依次铰接而成,前折叠组件和后折叠组件的一端与第三床板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三床板可拆卸的固定在床架中部;床架上连接有左转动装置和右转动装置,左转动装置的一端与床架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前折叠组件的自由端铰接;右转动装置的一端与床架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后折叠组件的自由端铰接;左转动装置和右转动装置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本发明采用“转臂+推杆”的结构,该结构简单,距离电机的力臂较短,省力,省电,且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智能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庭用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智能床。
背景技术
床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现代人类生活条件的不断升级和物质条件的不断富足,人们的家具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现在人们不仅对床舒适性有很高要求,同时对床功能性也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失眠,或者睡眠质量不好,或者打鼾,然而传统的床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对人们造成极大的困扰。另外中国社会日益老龄化,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多有不便,特别是有些行动不便,需要人照顾的老人,也包括一些可能是疾病导致行动不便的人士,然而传统的床均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目前,针对这些人群所使用的智能化家庭用床,多数是床头一侧设置电动驱动装置和与驱动装置相连的支撑装置,使床头一侧升起。现有的驱动装置和支撑装置的安装方式与专利申请号201710543813.9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护理床的拼装式床架的安装方式相同,公开的床架的前推杆15和后推杆14的驱动位置位于床架的中部,对应于人体的腰背和大腿的位置,对于有腰背疾病或者大腿有疾的患者来说,腰背部或腿部在没有任何缓冲的作用下直接受到向上的驱动力,会在瞬时产生严重的不适感,尤其是重症患者,这种不适感尤其明显;此外该护理床公开的支撑装置和联动装置结构十分复杂,操作起来不便,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智能床。
一种新型智能床,包括床架和床板,所述的床板包括活动连接的前折叠组件、第三床板和后折叠组件,所述的前折叠组件和后折叠组件均由至少两个床板依次铰接而成,所述前折叠组件和后折叠组件的一端与第三床板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的第三床板可拆卸的固定在床架中部;所述的床架上连接有左转动装置和右转动装置,所述的左转动装置的一端与床架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前折叠组件的自由端铰接;所述的右转动装置的一端与床架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后折叠组件的自由端铰接;所述的左转动装置和右转动装置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前折叠组件包括活动连接的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所述的后折叠组件包括活动连接的第四床板和第五床板;所述的第二床板和第四床板与第三床板活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左转动装置包括左活动杆,所述的左活动杆上固定连接有转臂和推杆,所述的转臂的自由端与前折叠组件连接,所述的推杆的自由端与左驱动装置铰接;所述的右旋转装置包括右活动杆,所述的右活动杆上固定连接有转臂和推杆,所述的转臂的自由端与后折叠组件连接,所述的推杆的自由端与右驱动装置铰接;所述的左活动杆和右活动杆通过活动连接件分别固定在床架的左侧和右侧,并可相对床架旋转。
进一步,所述的前折叠组件包括活动连接的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所述的后折叠组件包括活动连接的第四床板和第五床板;所述的第二床板和第四床板与第三床板活动连接;所述的左活动杆上的转臂的自由端与第一床板铰接,所述的右活动杆上的转臂与第五床板铰接。
进一步,所述的左驱动装置和右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电动推杆,所述的驱动电机可拆卸的固定在床架的连接杆上。
进一步,所述的活动连接件的中部为中空圆筒,在中空圆筒的两侧设置有连接耳,在所述的连接耳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的活动连接件通过螺钉穿过螺纹孔固定在床架上,所述的左活动杆或右活动杆置于中空圆筒中。
进一步,所述的转臂包括两块位于左活动杆或右活动杆同侧且垂直于左活动杆或右活动杆的直板,两块直板中间通过竖板连接,所述的竖板垂直于两块直板,所述的连接杆中部还设置有一块垂直于连接杆和左活动杆及右活动杆的加强板,所述的转臂与左活动杆或右活动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床架上还挂设有遥控器,该遥控器通过导线与控制装置连接,或者遥控器与控制装置之间通过无线连接,或者,遥控器与该控制装置之间通过蓝牙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转臂和推杆之间形成的夹角大于等于120度且小于等于180度。
进一步,所述的第三床板通过卡扣与床架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床板、第二床板、第三床板、第四床板和第五床板之间通过旋转卡扣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新型智能床,还包括四个床脚,所述的四个床脚分别位于床架的四角。
进一步,所述的转臂和推杆固定焊接在左活动杆或右活动杆上。
进一步,所述的第三床板通过卡扣与床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新型智能床具有如下创新点:
本发明所述的新型智能床,(1)采用“转臂+推杆”的结构,该结构简单,距离电机的力臂较短,省力,省电,且操作方便,(2)本发明的转臂的驱动位置位于第一床板或第五床板,即人体的头部或脚部,由第一床板带动第二床板向上转动,该结构与人体在自然状况下的起身情形相同,对人体的腰背部的作用力较小,且给予人体腰背部足够的适应和调整时间,大大削弱了人体在起身过程中的不适感,具有广阔的市场推广潜力和市场价值,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新型智能床的床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新型智能床的前示意图;
附图3位本发明所述的活动连接件13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新型智能床,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智能床,包括床架1和床板10,所述的床板10包括活动连接的前折叠组件、第三床板103和后折叠组件,所述的前折叠组件和后折叠组件均由至少两个床板依次铰接而成,所述前折叠组件和后折叠组件的一端与第三床板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的第三床板103可拆卸的固定在床架1中部;所述的床架1上连接有左转动装置和右转动装置,所述的左转动装置的一端与床架1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前折叠组件的自由端铰接;所述的右转动装置的一端与床架1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后折叠组件的自由端铰接;所述的左转动装置和右转动装置与控制装置15电性连接。
具体地,所述的前折叠组件包括活动连接的第一床板101和第二床板102,所述的后折叠组件包括活动连接的第四床板104和第五床板105;所述的第二床板102和第四床板105与第三床板103活动连接。所述的床板10从左至右依次包括活动连接的第一床板101、第二床板102、第三床板103、第四床板104和第五床板105;所述的第三床板103固定在床架1中部;具体地,所述的第一床板101、第二床板102、第三床板103、第四床板104和第五床板105之间通过旋转卡扣连接;所述的床架1上设置有多个卡扣,所述的第三床板103通过卡扣与床架1连接;将床架1上的卡扣换成螺纹,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的功能。
具体地,所述的左转动装置包括左活动杆12,所述的左活动杆12上固定连接有转臂4和推杆3,所述的转臂4的自由端与前折叠组件的自由端铰接,所述的推杆3的自由端与左驱动装置6铰接;所述的右旋转装置包括右活动杆9,所述的右活动杆9上固定连接有转臂4和推杆3,所述的转臂4的自由端与后折叠组件的自由端铰接,所述的推杆3的自由端与右驱动装置7铰接;所述的左活动杆12和右活动杆9通过活动连接件13分别固定在床架1的左侧和右侧,并可相对床架旋转。进一步具体地,所述的左驱动装置6和右驱动装置7包括驱动电机和电动推杆5,所述的驱动电机可拆卸的固定在床架1的连接杆8上。
具体地,所述的连接杆8固定在床架1中部,所述的左活动杆12和右活动杆9通过活动连接件13与床架1连接;具体地,所述的活动连接件13的中部为中空圆筒132,在中空圆筒132的两侧设置有连接耳133,在所述的连接耳133上开设有螺纹孔131;所述的活动连接件13通过螺钉穿过螺纹孔131固定在床架1上,所述的左活动杆12及右活动杆9置于中空圆筒132中;所述的左活动杆12或右活动杆9可以在中空圆筒132中360度旋转;
在所述的左活动杆12和右活动杆9上固定连接有转臂4和推杆3;在所述的连接杆8上连接有左驱动装置6和右驱动装置7,所述的左驱动装置6和左活动杆12上的推杆3连接,所述的右驱动装置7和右活动杆9上的推杆3连接;进一步具体地,所述的转臂4和推杆3之间形成的夹角大于等于120度,且小于等于180度;所述的转臂4用于推动第一床板101或第五床板105旋转,所述的推杆3用于与左驱动装置6或右驱动装置7连接,由于转臂4距离左驱动装置6或右驱动装置7较远,即力臂较长,驱动转臂4所用的力矩=力*力臂,在床上人体的重量一定的条件下,为了缩短力臂,本发明的发明人创新性的设计了“转臂4+推杆3”的结构,转臂4和推杆3之间形成的夹角大于等于120度,且小于等于180度;工作时,由于推杆3和转臂4固定设置在左活动杆12上,左驱动装置6推动位于左活动杆12上的推杆3旋转,推杆3旋转,带动左活动杆12旋转,左活动杆12带动转臂4旋转,转臂4带动第一床板101旋转;右侧的右活动杆的旋转与左侧的左活动杆的旋转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此种设计,由于驱动旋转的力臂减少,在需要驱动床板10的任一一端向上抬起时,“转臂4+推杆3”的结构所需的电能比仅有“转臂4”类结构所需电能的1/3~1/2,大大节省了电能;
具体地,所述的前折叠组件包括活动连接的第一床板101和第二床板102,所述的后折叠组件包括活动连接的第四床板104和第五床板105;所述的第二床板102和第四床板105与第三床板103活动连接;所述的左活动杆12上的转臂4的自由端与第一床板101铰接,所述的右活动杆9上的转臂4与第五床板105铰接。(所述的左活动杆12上的转臂4在左驱动装置6的作用下带动第一床板101旋转,所述的右活动杆9上的转臂4在右驱动装置7的作用下带动第五床板105旋转。)
具体地,所述的转臂4包括两块位于左活动杆12或右活动杆9同侧且垂直于左活动杆12或右活动杆9的直板401,两块直板401中间通过竖板402连接,所述的竖板402垂直于两块直板401,所述的连接杆402中部还设置有一块垂直于连接杆402和左活动杆12或右活动杆9的加强板403,所述的转臂4与左活动杆12或右活动杆9固定连接。本发明所述的转臂4包括两根直板401,即与第一床板101有两个支撑点,两个支撑点的设计有助于维持人体的平衡。
具体地,所述的床架1上还挂设有遥控器,该遥控器通过导线与控制装置15连接,或者遥控器与控制装置15之间通过无线连接,或者,遥控器与该控制装置15之间通过蓝牙连接。
具体地,所述的转臂4和推杆3之间形成的夹角大于等于120度且小于等于180度。
具体地,所述的第三床板103通过卡扣与床架1连接。
上述的新型智能床,除了具有结构简单、节能的功效外,还具有如下创新点:常规的智能床(护理床)的驱动位置与专利申请号201710543813.9公开的一种用于电动护理床的拼装式床架的驱动位置相同,即前推杆15和后推杆14的端部所作用的位置,位于床架的中部,对应于人体的腰背和大腿的位置,对于有腰背疾病或者大腿有疾的患者来说,腰背部或腿部在没有任何缓冲的作用下直接受到向上的驱动力,会在瞬时产生严重的不适感,尤其是重症患者,这种不适感尤其明显;本发明所述的新型智能床,将驱动位置设置在第一床板101或第五床板105的下方,以第一床板101为例,工作时,左驱动装置6通过驱动推杆3带动转臂4转动,转臂4推动第一床板101向上转动,当第一床板101向上转动的高度越来越高,达到一定位置时,与第一床板101活动连接的第二床板102向上转动,此种类型的设计,从左驱动装置6开始转动到第二床板102向上转动,类似于人体的头部先抬起,然后头带动肩膀、腰背起身,与人体在自然状态下的起身模式相同,符合人体的自然起身规律,而且缓冲时间较长,给予了人体腰背部起身的适应和缓冲时间,这种缓冲作用,大大减弱了人体在起身过程的不适感。
具体地,所述的左驱动装置6和右驱动装置7包括驱动电机和电动推杆5,所述的驱动电机可拆卸的固定在连接杆8上。在所述的床架1上还可以设置卡扣,用于固定驱动电机。
具体地,所述的新型智能床,还包括四个床脚2,所述的四个床脚2分别位于床架1的四角。
具体地,所述的转臂4和推杆3固定焊接在左活动杆12或右活动杆9上。
具体地,所述的第三床板103通过卡扣与床架1连接。
具体地,所述的第一床板101、第二床板102、第三床板103、第四床板104和第五床板105的宽度相同。
以中国男性的平均身高1690mm-1720mm计,头顶到臀部的距离约为870mm,臀部到膝关节的距离约为380-410mm,膝关节到脚底的距离约为440mm。当成年人躺在床板10上时,所述的第一床板101与人体头部对应,长度设计为300mm;第二床板102与人体背部对应,长度设计为430mm;第三床板103与人体臀部对应,长度设计为320mm;第四床板104与人体大腿部对应,长度设计为300mm;第五床板105与人体小腿部对应,长度设计为500mm;上述尺寸参数的设计恰好符合中国男性人体工程学原理,其第一床板101、第二床板102、第三床板103的总长度为1050mm,经科学研究发现,人体背部的床板尺寸大于800mm时,才能够有效支撑颈椎,此处设计为1050mm,当人体臀部位于第三床板103上时,第一床板101恰好能够很好的支撑颈椎,该床板的尺寸参数的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能够有效的保护人体的颈椎,腰椎和膝关节。
如果对于其他国家或者身高过高或过低需要私人订制时,以具体人体的身体各部分的比例设计床板10的尺寸分布,也属于本发明的设计原理,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智能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1)和床板(10),所述的床板(10)包括活动连接的前折叠组件、第三床板(103)和后折叠组件,所述的前折叠组件和后折叠组件均由至少两个床板依次铰接而成,所述前折叠组件和后折叠组件的一端与第三床板(103)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的第三床板(103)可拆卸的固定在床架(1)中部;所述的床架(1)上连接有左转动装置和右转动装置,所述的左转动装置的一端与床架(1)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前折叠组件的自由端铰接;所述的右转动装置的一端与床架(1)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后折叠组件的自由端铰接;所述的左转动装置和右转动装置与控制装置(15)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智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折叠组件包括活动连接的第一床板(101)和第二床板(102),所述的后折叠组件包括活动连接的第四床板(104)和第五床板(105);所述的第二床板(102)和第四床板(105)与第三床板(103)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智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转动装置包括左活动杆(12),所述的左活动杆(12)上固定连接有转臂(4)和推杆(3),所述的转臂(4)的自由端与前折叠组件的自由端铰接,所述的推杆(3)的自由端与左驱动装置(6)铰接;
所述的右旋转装置包括右活动杆(9),所述的右活动杆(9)上固定连接有转臂(4)和推杆(3),所述的转臂(4)的自由端与后折叠组件的自由端铰接,所述的推杆(3)的自由端与右驱动装置(7)铰接;
所述的左活动杆(12)和右活动杆(9)通过活动连接件(13)分别固定在床架(1)的左侧和右侧,并可相对床架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智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折叠组件包括活动连接的第一床板(101)和第二床板(102),所述的后折叠组件包括活动连接的第四床板(104)和第五床板(105);所述的第二床板(102)和第四床板(105)与第三床板(103)活动连接;所述的左活动杆(12)上的转臂(4)的自由端与第一床板(101)铰接,所述的右活动杆(9)上的转臂(4)与第五床板(105)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智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驱动装置(6)和右驱动装置(7)包括驱动电机和电动推杆(5),所述的驱动电机可拆卸的固定在床架(1)的连接杆(8)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智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连接件(13)的中部为中空圆筒(132),在中空圆筒(132)的两侧设置有连接耳(133),在所述的连接耳(133)上开设有螺纹孔(131);所述的活动连接件(13)通过螺钉穿过螺纹孔(131)固定在床架(1)上,所述的左活动杆(12)及右活动杆(9)置于中空圆筒(132)中。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智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臂(4)包括两块位于左活动杆(12)或右活动杆(9)同侧且垂直于左活动杆(12)或右活动杆(9)的直板(401),两块直板(401)中间通过竖板(402)连接,所述的竖板(402)垂直于两块直板(401),所述的连接杆(402)中部还设置有一块垂直于连接杆(402)和左活动杆(12)或右活动杆(9)的加强板(403),所述的转臂(4)与左活动杆(12)或右活动杆(9)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一项所述的新型智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架(1)上还挂设有遥控器,该遥控器通过导线与控制装置(15)连接,或者遥控器与控制装置(15)之间通过无线连接,或者,遥控器与该控制装置(15)之间通过蓝牙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7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智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臂(4)和推杆(3)之间形成的夹角大于等于120度且小于等于18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所述的新型智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床板101与人体头部对应,长度设计为300mm;第二床板102与人体背部对应,长度设计为430mm;第三床板103与人体臀部对应,长度设计为320mm;第四床板104与人体大腿部对应,长度设计为300mm;第五床板105与人体小腿部对应,长度设计为500mm。
CN201711294930.2A 2017-12-08 2017-12-08 一种新型智能床 Pending CN1079282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94930.2A CN107928234A (zh) 2017-12-08 2017-12-08 一种新型智能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94930.2A CN107928234A (zh) 2017-12-08 2017-12-08 一种新型智能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28234A true CN107928234A (zh) 2018-04-20

Family

ID=61946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94930.2A Pending CN107928234A (zh) 2017-12-08 2017-12-08 一种新型智能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2823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4056A (zh) * 2022-01-14 2022-04-15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救治床
EP3829513A4 (en) * 2018-09-17 2022-05-04 Ergomotion, Inc. LIGHTWEIGHT SELF-CLOSED PIVOT ASSEMBLY FOR BEDFRAME MOUNTING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234156U (zh) * 2011-09-29 2012-05-30 齐全智 电动升降床架
CN202874610U (zh) * 2012-09-25 2013-04-17 李仲 五段式电动床
CN103202625A (zh) * 2013-04-15 2013-07-17 郭安民 一种折叠式五曲电动床
CN203168574U (zh) * 2013-04-15 2013-09-04 郭安民 一种折叠式五曲电动床
CN205696778U (zh) * 2016-04-06 2016-11-23 邓六杏 可拆装的智能电动床架
CN206044876U (zh) * 2016-06-06 2017-03-29 杭州金鹭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两摇床
AU2017100257A4 (en) * 2016-03-03 2017-03-30 Changzhou Yufeng Furniture Company Limited An adjustable electric bed
CN206586697U (zh) * 2016-12-07 2017-10-27 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床
CN209121648U (zh) * 2017-12-08 2019-07-19 李�杰 一种新型智能床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234156U (zh) * 2011-09-29 2012-05-30 齐全智 电动升降床架
CN202874610U (zh) * 2012-09-25 2013-04-17 李仲 五段式电动床
CN103202625A (zh) * 2013-04-15 2013-07-17 郭安民 一种折叠式五曲电动床
CN203168574U (zh) * 2013-04-15 2013-09-04 郭安民 一种折叠式五曲电动床
AU2017100257A4 (en) * 2016-03-03 2017-03-30 Changzhou Yufeng Furniture Company Limited An adjustable electric bed
CN205696778U (zh) * 2016-04-06 2016-11-23 邓六杏 可拆装的智能电动床架
CN206044876U (zh) * 2016-06-06 2017-03-29 杭州金鹭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两摇床
CN206586697U (zh) * 2016-12-07 2017-10-27 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床
CN209121648U (zh) * 2017-12-08 2019-07-19 李�杰 一种新型智能床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829513A4 (en) * 2018-09-17 2022-05-04 Ergomotion, Inc. LIGHTWEIGHT SELF-CLOSED PIVOT ASSEMBLY FOR BEDFRAME MOUNTING
CN114344056A (zh) * 2022-01-14 2022-04-15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救治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62748B (zh) 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CN106724331A (zh) 背部悬空下沉式电动护理床架
CN202959586U (zh) 座椅及其腿托调节装置
CN107928234A (zh) 一种新型智能床
CN205659067U (zh) 一种智能床
CN105476765A (zh) 一种失能人使用的智能轮椅
CN109998815A (zh) 一种多姿态自由控制的智能护理床
CN101342036A (zh) 一种可联动的床
CN107397640A (zh) 一种护理床的起背及曲腿机构
CN209121648U (zh) 一种新型智能床
CN202490121U (zh) 一种三折电动升降病床
CN201445609U (zh) 多功能活动护理床椅
CN204814544U (zh) 一种多功能医用护理床
CN108158280A (zh) 一种能五段式调整躺卧角度的人体工学床垫
CN107095750A (zh) 一种家用孕妇护理床
CN103169580A (zh) 腰椎颈椎调理床
CN208511378U (zh) 一种床椅结合的垫滚动式智能护理系统
CN202740343U (zh) 椅子拐杖
CN201755298U (zh) 按摩椅伸缩机构
CN107212675A (zh) 一种升降床垫架
CN107928236A (zh) 一种新型智能化家庭用床
CN202982458U (zh) 一种高舒适度的多方位治疗床
CN210542380U (zh) 一种按摩舒适的沙发床
CN204072569U (zh) 一种新型双向可调护理床
CN207679189U (zh) 一种可拉伸的电动床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