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26847A - 一种提高牦牛繁殖力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牦牛繁殖力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26847A
CN107926847A CN201711290182.0A CN201711290182A CN107926847A CN 107926847 A CN107926847 A CN 107926847A CN 201711290182 A CN201711290182 A CN 201711290182A CN 107926847 A CN107926847 A CN 1079268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k
feeding
calf
cow
supplement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9018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彦宾
巴桑旺堆
旦久罗布
何世丞
旺久
普布次仁
贡嘎桑布
平措占堆
尼玛
马金英
周雨
才旺
格桑顿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of Tibet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of Tibet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of Tibet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of Tibet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71129018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26847A/zh
Publication of CN107926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68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2Breeding vertebr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10Animal feeding-stuffs obtained by micro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processes
    • A23K10/16Addition of microorganisms or extracts thereof, e.g. single-cell proteins, to feeding-stuff compositions
    • A23K10/18Addition of microorganisms or extracts thereof, e.g. single-cell proteins, to feeding-stuff compositions of live microorganis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2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animal origin
    • A23K10/26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animal origin from waste material, e.g. feathers, bones or skin
    • A23K10/28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animal origin from waste material, e.g. feathers, bones or skin from waste dairy produ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3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3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 A23K10/37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from waste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20/00Accessory food factors for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20/20Inorganic substances, e.g. oligoelements
    • A23K20/26Compounds containing phosphor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50/0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 A23K50/1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for rumin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50/0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 A23K50/6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for weanl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7Re-use of by-products of food processing for fodder produc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Zo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rds (AREA)
  • Botany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牦牛繁殖力的方法,涉及畜牧养殖领域,包括对出生后的犊牦牛进行母乳喂养,对3月龄后的犊牦牛进行采食训练和断奶训练,对断奶后的犊牦牛进行自采食训练,对断奶犊牦牛进行饲喂管理以及对母牦牛的饲养管理。本发明方法不但可以实现犊牦牛早期断奶,还能缓解应激、营养、带犊哺乳等因素对母牦牛繁殖性能的不利影响,促进母牦牛产后体况恢复,达到一年一产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牦牛繁殖力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畜牧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牦牛繁殖的方法。
背景技术
牦牛是青藏高原牧区的主要畜种和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长期的自然选择造 就了牦牛适合高寒特殊环境的体质构造和生理特性,形成有别于其它牛种的繁殖 特点。其妊娠期为250-260天,具有一年产一胎的繁殖能力,但是实际上,其繁 殖水平一般仅两年一胎或三年一胎。母牦牛一般是3-4岁才发情受配。初配年龄 一般是3-3.5岁,有的个体到4-5岁才发情受配。公牦牛的性成熟时间是在3.5 岁。
由于多年来采用粗放式经营管理,导致牦牛表现出体格变小、体重下降、繁 殖率低、抗病力弱、死亡率高等“退化”征候,因此,中国专利文献CN103503825A 公开了一种提高牦牛繁殖率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控制配种时间控制点、产犊时间 控制点、断奶时间控制点以及配种、产犊和断奶时间控制点之间实施繁育配套措 施实现,该方法充分发挥了母牦牛的繁殖潜能,实现了1年1产的技术效果,但 是牦牛生长发育经过多个阶段,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都不相同,如果仅仅通过控 制配种时间、产犊时间、断奶时间以及相应的繁育配套措施,可能会对牦牛造成 其它不良的影响;而且不同海拔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饲草料、适应能力等也不 同,如果仅限制其生长发育的时间点,是不实际的,尤其是在4700米以上的西 藏地区采用上述技术,很难实现1年1产。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基于牦牛多个生长阶段及生理营养 代谢机理,提供一种提高牦牛繁殖力的方法,本发明方法不但可以实现犊牦牛早 期断奶,还能缓解应激、营养、带犊哺乳等因素对母牦牛繁殖性能的不利影响, 促进母牦牛产后体况恢复,达到一年一产的技术效果。
为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牦牛繁殖力的方法,包括对母牦牛的饲养管理和犊牦牛的断奶训练管理;
其中,所述对母牦牛的饲养管理具有:
包括母牦牛产犊后不进行挤奶、采用放牧结合归牧后补饲青贮草和精饲料的 模式饲养,从而促进产后母牦牛体况的恢复的哺乳期母牦牛饲养管理;
包括将公牦牛与当年产母牦牛共同放牧、饲喂,夜间洒水等技术手段,用于 刺激及早发情的配种期母牦牛饲养管理;
包括将配种后怀孕的母牦牛归牧后饲养在圈舍内温度为0-10℃高寒棚圈中, 并进行适宜补饲的妊娠期饲养管理;
母牦牛产犊后,重复上述步骤,实现牦牛繁殖性能的提高;
其中,所述犊牦牛的断奶训练管理包括:
对出生后的犊牦牛进行母乳喂养,使犊牦牛获得母源抗体,提高免疫力;
对3月龄后的犊牦牛进行采食训练和断奶训练,促进犊牦牛的瘤胃发育,使 犊牦牛5月龄时断奶。
其中,所述哺乳期母牦牛饲喂管理包括:
分娩后第2天和第3天进行的第一阶段性饲喂,以及对母牦牛进行近距离放 牧;
分娩第4天至分娩2周内的第二阶段饲喂;
分娩2周后至牧草返青时的第三阶段饲喂;以及
牧草返青后进行的先进行放牧采食,归牧后再补饲精饲料的第四阶段饲喂。
特别是,所述第一阶段性饲喂包括每天投喂0.8-1.2kg青贮草一次,并于早 晚各补饲精饲料0.4-0.8kg;第二阶段饲喂包括每天投喂青贮草一次,并根据母牦 牛的采食量进行调整,使青贮草饲喂范围在1.0-1.2kg,早晚各补饲精饲料范围为 0.6-0.8kg;第三阶段饲喂包括每天投喂1.3-1.7kg青贮草一次,早晚各补饲的精 饲料量为0.8-1.20kg第四阶段饲喂包括牧草返青放牧当天精饲料的补饲量 1.3-1.7kg,青贮草的补饲量为2.8-3.2kg,次日以后根据食槽剩余草料使精饲料每 天的补饲量范围为1.4-1.6kg,青贮草的补饲量范围为2.5-3.2kg,每天补饲一次。
其中,所述配种期母牦牛饲养管理包括:早晨补饲精饲料0.8-1.2kg,青贮草 为1.3-1.7kg,归牧后补饲精饲料的量为1.3-1.7kg,青贮草为2.8-3.2kg。
特别是,所述冬季暖棚的温度为0-10℃。
其中,所述妊娠期饲养管理包括:
母牦牛妊娠初期,每天投放一次青贮草1.3-1.7kg,早晚各补饲精饲料 0.8-1.2kg;
妊娠中后期,每天投放一次青贮草1.8-2.2kg,早晚各补饲精饲料1.0-1.4kg。
其中,所述妊娠期饲养管理之后,还包括围产期饲养管理,具体是,每天投 放一次青贮草2.3-2.7kg,早晚各补饲精饲料1.3-1.7kg。
尤其是,所述精饲料的成分按重量份计,包括:
优选地,所述精饲料的成分按重量份计,包括:
其中,所述对出生后的犊牦牛进行母乳喂养包括:
犊牦牛出生0-7天内,犊牦牛进行全母乳喂养,对母牦牛不进行挤奶;
犊牦牛出生8天至3月龄期间,对犊牦牛进行母乳结合代乳粉饲喂。
其中,所述母乳结合代乳粉饲喂训练包括:
犊牦牛在2月龄内,每天饲喂1.2L代乳粉溶液,分4次饲喂;
在2月龄-3月龄,每天饲喂2.0L代乳粉溶液,分4次平均饲喂;
其中,代乳粉用开水烧开后冷却至45-60℃冲泡,其含量为14-17%。
2月龄-3月龄,每天饲喂2.0L代乳粉溶液,分4次平均饲喂。
其中,代乳粉用开水烧开后冷却至45-60℃冲泡,其含量为14-17%。其中, 所述对3月龄后的犊牦牛进行采食训练包括:向犊牦牛饲喂犊牦牛代乳料和青干 草,每天饲喂量各为30g/头。
其中,所述对3月龄后的犊牦牛进行断奶训练包括:
对犊牦牛进行白天放牧、早晚补饲,晚间休息,使其在5月龄前达到对代乳 料采食量持续稳定在0.25kg、青干草0.3kg。
其中,所述断奶训练的早晚补饲是向犊牦牛饲喂代乳料和青干草,代乳料补 饲量由30g逐渐增加到250g,青干草由30g逐渐增加到300g。
特别是,本发明所用的代乳粉的粗蛋白含量≥18%,氨基酸≥10%,水分≤ 10%。
优选的,本发明所用的代乳粉的玉米含量为45-60%、豆饼25-40%、麸皮 17-25%、食盐1%。
进一步优选的,本发明所用的代乳粉的玉米含量50%、豆饼30%、麸皮19%、 食盐1%。
特别是,所述代乳料的成分按重量份计,包括:
优选地,所述所述代乳料的成分按重量份计,包括:
有益效果:
1、本发明基于犊牦牛多个生长阶段及生理营养代谢机理,利用本发明配制 的代乳料配合饲喂管理实现犊牦牛各个生长阶段的营养调控,使犊牦牛在5月龄 时就可以断奶,促进母牦牛及早进入恢复状态。
2、本发明基于母牦牛生理特征,利用本发明配制的精饲料配合饲喂管理对 母牦牛产前产后进行营养调控,使母牦牛尽快恢复体况,提高母牦牛繁殖性能, 实现了一年一胎的技术效果,而且母牦牛一年一胎比例达68.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这些实施例仅限于说明本发明 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实验条件的实验方法,通 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本发明均在西藏牦牛养殖基地进行,海拔4700米以上。
本发明所用的青贮玉米饲草料由甘肃张掖顶峰饲料公司提供。
实施例1母牦牛精饲料
使用玉米、豆粕、麸皮、油饼、食盐、预混料、磷酸氢钙、碳酸钙、酵母、 和苜蓿草作为饲料配方,按重量份计,上述成分的配比为玉米42份、豆粕18 份、麸皮23份、油饼5份、食盐1份、预混料1份、磷酸氢钙1.5份、碳酸钙 1.5份、酵母2份、苜蓿草5份。
实施例2母牦牛精饲料
使用玉米、豆粕、麸皮、油饼、食盐、预混料、磷酸氢钙、碳酸钙、酵母、 和苜蓿草作为饲料配方,按重量份计,上述成分的配比为玉米40份、豆粕20 份、麸皮21份、油饼3份、食盐0.8份、预混料1.1份、磷酸氢钙1.3份、碳酸 钙1.7份、酵母1.8份、苜蓿草5.4份。
实施例3母牦牛精饲料
使用玉米、豆粕、麸皮、油饼、食盐、预混料、磷酸氢钙、碳酸钙、酵母、 和苜蓿草作为饲料配方,按重量份计,上述成分的配比为玉米44份、豆粕16 份、麸皮25份、油饼7份、食盐1.2份、预混料0.9份、磷酸氢钙1.7份、碳酸 钙1.3份、酵母2.2份、苜蓿草4.8份。
实施例4母牦牛精饲料
使用玉米、豆粕、麸皮、油饼、食盐、预混料、磷酸氢钙、碳酸钙、酵母、 和苜蓿草作为饲料配方,按重量份计,上述成分的配比为玉米38份、豆粕24 份、麸皮27份、油饼8份、食盐1.4份、预混料1.5份、磷酸氢钙1.8份、碳酸 钙2.1份、酵母2.6份、苜蓿草6份。
实施例5母牦牛精饲料
使用玉米、豆粕、麸皮、油饼、食盐、预混料、磷酸氢钙、碳酸钙、酵母、 和苜蓿草作为饲料配方,按重量份计,上述成分的配比为玉米48份、豆粕26 份、麸皮18份、油饼2份、食盐1.6份、预混料1.7份、磷酸氢钙2份、碳酸钙 1份、酵母3份、苜蓿草6.5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配制的母牦牛精饲料中使用玉米在38-48份的范围内 的任一数值均可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例如39、41、43、45、46、47等;使 用的豆粕在16-26份的范围内的任一数值均可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例如15、 19、21、22、23、25等;使用的麸皮在18-27份的范围内任一数值均可以实现本 发明的技术目的,例如19、20、22、24、26等;使用的油饼在在2-8份的范围 内的任一数值均可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例如4、4.5、4.8、5.2、6、6.4、7.5 等;使用的食盐在0.8-1.4份的范围内的任一数值均可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 例如0.85、0.91、0.96、1.24、1.35等;使用的预混料在0.9-1.7份的范围内的任 一数值均可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例如0.95、1.05、1.12、1.18、1.25、1.29、 1.34、1.39、1.41、1.45、1.52、1.58、1.62、1.69等;使用的碳酸氢钙在1.3-2份 的范围内的任一数值均可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例如1.35、1.39、1.41、1.45、 1.49、1.54、1.59、1.61、1.65、1.72、1.78、1.82、1.89、1.95等;使用的碳酸钙 在1.3-2.1份的范围内的任一数值均可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例如1.35、1.38、 1.41、1.43、1.46、1.52、1.59、1.62、1.68、1.75、1.86、1.94、2.05等;使用的 酵母在1.8-3的范围内的任一数值均可以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例如1.86、1.91、 1.96、2.05、2.13、2.18、2.22、2.27、2.35、2.39、2.41、2.46、2.54、2.59、2.62、 2.65、2.74、2.79、2.85、2.81、2.86、2.90、2.91、2.98等;使用的苜蓿草在4.8-6.5 的范围内的任一数值均可以实现本发明的技术面对,例如4.81、4.86、4.92、4.97、 5.12、5.16、5.24、5.29、5.36、5.42、5.49、5.54、5.59、5.61、5.67、5.74、5.79、 5.86、595、6.01、6.14、6.19、6.21、6.28、6.35、6.40、6.47等。
实施例6代乳料的配制
使用玉米、乳清粉、豆粕、苜蓿草粉、麸皮、菜籽粕、食盐、小苏打、磷酸 氢钙、碳酸钙和预混料作为饲料配方,按重量份计,上述成分的配比为玉米 42份、乳清粉8份、豆粕16份、苜蓿草粉15.5份、麸皮9份、菜籽粕4份、食 盐1份、小苏打0.5份、磷酸氢钙1.5份、碳酸钙1.5份、预混料1份。
实施例7代乳料的配制
使用玉米、乳清粉、豆粕、苜蓿草粉、麸皮、菜籽粕、食盐、小苏打、磷酸 氢钙、碳酸钙和预混料作为饲料配方,按重量份计,上述成分的配比为玉米 40份、乳清粉6份、豆粕18份、苜蓿草粉13.5份、麸皮11份、菜籽粕6份、 食盐1.2份、小苏打0.7份、磷酸氢钙1.7份、碳酸钙1.7份、预混料1.2份。
实施例8代乳料的配制
使用玉米、乳清粉、豆粕、苜蓿草粉、麸皮、菜籽粕、食盐、小苏打、磷酸 氢钙、碳酸钙和预混料作为饲料配方,按重量份计,上述成分的配比为玉米 44份、乳清粉10份、豆粕14份、苜蓿草粉18.5份、麸皮7份、菜籽粕2份、 食盐0.8份、小苏打0.3份、磷酸氢钙1.3份、碳酸钙1.3份、预混料0.8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配制的犊牦牛代乳料中使用玉米的重量份在40-44份 范围内的任一数字都可以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本发明使用的乳清粉的重量份 在6-10份范围内的任一数字都可以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本发明使用的豆粕 的重量份在14-18份范围内的任一数字都可以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本发明使 用的苜蓿草粉的重量份在13.5-18.5份范围内的任一数字都可以实现本发明的技 术目的,本发明使用的麸皮的重量份在7-11份范围内的任一数字都可以实现本 发明的技术目的,本发明使用的菜籽粕的重量份在2-6份范围内的任一数字都可 以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本发明使用的食盐的重量份在0.8-1.2份范围内的任 一数字都可以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本发明使用的小苏打的重量份在0.3-0.7 份范围内的任一数字都可以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本发明使用的磷酸氢钙的重 量份在1.3-1.7份范围内的任一数字都可以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本发明使用 的碳酸钙的重量份在1.3-1.7份范围内的任一数字都可以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 本发明使用的预混料的重量份在0.8-1.2份范围内的任一数字都可以实现本发明 的技术目的。
以下实施例为选用实施例配制的母牦牛精饲料作为饲养管理使用的饲料之 一对母牦牛进行饲养管理,
实施例9
本发明方法基于牦牛的生长特性、生理特征及环境气候条件对母牦牛和犊牦 牛进行饲养管理,从而提高牦牛繁殖性能,实现牦牛一年一产,具体方法如下:
1、犊牦牛的饲养管理
1.1母源抗体的获取
犊牛出生0-7天内保证犊牦牛吃足初乳,获得母源抗体,提高犊牦牛免疫力; 同时,母牦牛产犊后不进行挤奶,从而保障犊牦牛足量吮食母乳与生长发育健康。 犊牛所在圈舍应在母牦牛分娩前对圈舍消毒一次,保持干燥、无贼风、无污泥和 长期积存的粪便;
发明人经大量研究发现,犊牦牛出生后4-6h对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吸收力 最强,因此出生后必须吮吸初乳,对母牦牛不进行挤奶,使得犊牦牛尽早获得母 源抗体,提高自身免疫力。
1.2犊牦牛的人工培育
犊牦牛在2月龄内,靠母乳吮吸营养,适当饲喂代乳粉溶液1.2L/天,分4 次饲喂,其中,代乳粉采用温水冲泡,冲泡浓度为1代乳粉与温开水的冲泡比例 为1:6-7。从而满足畜体自身需要,其中,代乳粉溶液是在饲喂前将开水冷却至 65℃的水,并按照1:6~7比例冲泡代乳粉和温开水,再冷却至40℃饲喂犊牦 牛,本发明的代乳粉溶液的采用温开水进行配制,有效防止了代乳粉内的蛋白质 在高温下变性,丧失活性,保证了代乳粉较高的营养价值,还能有利于犊牦牛的 吸收。
2月龄后,每天饲喂2.0L代乳粉溶液,分4次平均饲喂。在饲喂时栓系, 饲喂后放开自由活动。
1.3犊牦牛的瘤胃发育及早期断奶的饲养管理
犊牦牛出生3月龄后到放牧前,在饲槽内添加犊牦牛代乳料和青干草进行采 食训练,饲喂量各30g/头.天。让大部分犊牦牛能够采食少量青干草和犊牦牛代 乳料,从而刺激瘤胃发育。
然后对其进行白天放牧,早晚补饲,晚间牛舍内休息的培育方式,补饲时间 为早6:00时和晚8:00,饲槽添加的犊牦牛代乳料和青干草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 增多,使犊牦牛在5月龄时,其代乳料的采食量持续稳定在0.25kg以上、青干 草的采食量在0.3kg以上,将母牦牛与犊牦牛彻底分开、断奶。
发明人经过大量研究发现刚出生的犊牦牛体重变化不会很大,但内脏各器官 发育十分迅速,针对该生理特性,发明人在犊牦牛出生90天后向犊牦牛饲喂代 乳料,一方面是为了刺激瘤胃发育,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其迅速发育的营养需要。
2、母牦牛的饲养管理
2.1哺乳期母牦牛饲养管理
母牦牛产犊时间为3-4月份,对产后母牦牛不进行挤奶,使犊牛吮食足量的 初乳,获得母源抗体,提高犊牦牛免疫力,同时对母牦牛进行饲养管理,即:
分娩后第2天和第3天,对母牦牛进行近距离放牧,并使用青贮草与精饲料 作为日粮,其中使用方法是,每天投喂1kg青贮草一次,并于早晚各补饲实施例 1配制的精饲料0.6kg;
分娩第4天至分娩2周内,青贮草与精饲料的使用量逐渐增加,使用方法为 每天投喂1.0-1.2kg青贮草一次,早晚各补饲精饲料0.6-0.8kg,饲喂时随时观察 母牦牛的采食量,可根据母牦牛的采食量进行调整。
分娩2周后至牧草返青时,早晚各补饲的精饲料量增加到1.0kg,青贮草使 用量增加到1.5kg/次;
牧草返青后,天然草场牧草可供牦牛采食,为避免早晨补饲耽误采食时间, 对饲喂时间进行调整,即采用先进行放牧采食,归牧后再补饲精饲料和青贮草的 方式,其中,牧草返青后精饲料的补饲量为1.5kg,青贮草的补饲量为3.0kg,次 日早晨观察食槽剩余草料对精饲料和青贮草的投放量进行适当增减,精饲料每天 的补饲量范围为1.4-1.6kg,青贮草的补饲量范围为2.5-3.2kg,每天补饲一次。
本发明根据母牦牛的产后生理特征及环境状况,及时调整饲喂量,尤其是在 分娩2周后,母牦牛体况逐渐恢复,泌乳量增多,犊牦牛生长发育较快,因而再 次增加饲喂量;并在牧草返青后,对母牦牛归牧后添加适宜的补饲量,缓解应激、 营养、带犊哺乳等因素对母牦牛繁殖性能的不利影响,促进母牦牛产后体况恢复。
2.2、配种期母牦牛饲养管理
当年生犊牦牛断奶后,一般为1月后,将公牦牛(即种牛)投入到当年产母 牦牛群中,并对公牦牛和母牦牛同时进行早晨补饲、放牧即归牧后补饲,其中, 早晨补饲精饲料的量为1.0kg,青贮草为1.5kg,归牧后补饲精饲料的量为1.5kg, 青贮草为3.0kg,夜间定期向牦牛群栓系地周边人工洒水,刺激及早发情。
2.3、妊娠期饲养管理
对配种期怀孕的母牦牛进行冷季暖棚+补饲的模式进行饲养管理,冷季暖棚 采用复合阳光板建造的圈舍进行保温,使圈舍温度保持在0-10℃范围内,管理期 间观察母牦牛妊娠状况,采用以下的管理方式:
母牦牛妊娠初期,每天投放一次青贮草1.5kg,早晚各补饲精饲料1.0kg;
由于胎儿生长发育较慢,其营养需求较少。因此,对妊娠初期的母牦牛按照 配种前饲养管理。
妊娠中后期,每天投放一次青贮草2.0kg,早晚各补饲精饲料1.2kg。
此阶段是牦牛饲草料极度匮乏,营养不良的时间。这期间的母牦牛营养直接 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和维持自身的需要。如果此期营养不良,容易造成犊牦牛初 生重低、母牦牛体弱和产奶量不足。严重缺乏营养,会造成母牦牛流产,补饲量 应高于妊娠初期。
2.4、围产期饲养管理
每天投放一次青贮草2.5kg,早晚各补饲精饲料1.5kg,青贮草2.5kg/次。
此时期是母牦牛泌乳、繁殖再生产的关键时期,期间牦牛的营养代谢发生剧 烈的变化,尤其是妊娠的最后1个月同时也是高原牧区牧草极度匮乏时期,胎儿 日趋发育完全,营养需求大,应保证饲草料的供给和质量,加强饲养管理,否则 将影响胎儿正常发育,进而影响犊牦牛生长;营养过度缺乏还会影响到母牦牛的 繁殖性能,发明人经过大量研究试验,发现给予上述日补饲量,可以解决传统饲 养方式导致的母牦牛繁殖性能低下的技术问题。
2.5哺乳期饲养管理
是母牦牛哺乳犊牦牛、恢复体况、发情配种的重要时期,不但要满足犊牦牛 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需要,而且要保证母牦牛中上等膘情,以利于发情配种,此 期应根据母牦牛产乳变化和体况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日粮饲喂量,日粮饲喂量与 步骤1相同,及时进入下一个繁殖周期。
循环上述步骤1-4对母牦牛进行饲养管理,实现一年一产的技术目的。
实施例10放牧管理
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自然环境严酷,特别是冬春冷季节,大风大雪频繁, 草原牧草利用有限,为了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采用以下放牧制度,与实施例6 配合管理,其中适用于本发明的放牧制度如下:
夏秋季放牧:夏秋季要早出牧、晚归牧,延长放牧时间,让牦牛多采食。天 气炎热时,中午让牦牛在凉爽的地方反刍和卧息。出牧后由低逐渐向通风凉爽的 高山放牧;由牧草质量差或适口性差的牧场,逐渐向牧草质量好的牧场放牧;可 在头一天放牧过的牧场上让牦牛再采食一遍,这时牦牛因刚出牧而饥饿,选择牧 草不严,能采食适口性差的牧草,可减少牧草的浪费;夏秋季放牧根据安排的牧 场或轮牧计划,要及时更换牧场和搬迁,使牛粪均匀地散布在牧场上,同时减轻 对牧场特别是圈地周围牧场的践踏。
冬春季的放牧:主要任务是保膘和保胎。防止牦牛乏弱,使牦牛安全越冬过 春,妊娠母牦牛安全产仔,提高犊牦牛的成活率;冬春季放牧要晚出牧,早归牧, 充分利用中午暖和时间放牧和饮水。晴天放较远的山坡和阴山;风雪天近牧,放 牧牛群朝顺风方向行进。怀孕母牦牛避免在冰滩地放牧,也不宜在早晨及空腹时 饮水。刚进入冬春季牧场的牦牛,一般体壮膘肥,应尽量选择未积雪的边远牧地、 高山及坡地放牧,推迟进定居点附近的冬春季牧地放牧的时间。
在牧草不均匀或质量差的天然草场上放牧时,要采取散牧的方式,让牦牛在 牧地上相对分散自由采食,以便使牦牛在较大的面积内每头牛都能采食较多的牧 草。冬春季是牦牛一年中最乏弱的时间,除跟群放牧外,还应加强补饲。特别是 大风雪天,剧烈降温,寒冷对乏弱牦牛造成的危害严重,一般应停止放牧,在棚 圈内补饲,使牦牛安全越冬过春。
尤其是,本发明对母牦牛进行放牧时,不过急地驱赶牦牛。
将本发明方法与传统的饲养方式做对比试验,观察母牦牛和犊牦牛的生长 发育情况。
试验例1母牦牛的饲养试验
发明人基于大量试验研究,得到了实施例9的饲喂管理方法和实施例10的 放牧管理方法,以下为本发明在探索本发明方法所作出的部分试验,试验方法采 用本发明实施例9和实施例10的管理方式对当年产犊母牦牛进行饲养,统计分 析母牦牛的妊娠率和分娩率;采集配种后2个月母牦牛血液进行检测分析牛表皮 生长因子、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瘦素、牛尿素氮和牛游离脂肪酸,统计分析 结果如表1-表5所示。
1、早期断奶对母牦牛年产犊的影响
表1早期断奶对母牦牛年产犊的影响
根据表1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方法对犊牦牛采取“全哺乳+早期诱饲 +补饲+放牧”的模式,即5月龄断奶,母牦牛经恢复体况,及时发情配种,生产 实践统计,母牦牛年产犊达68.6%。进一步说明早期断奶有利于母牦牛繁殖性能 的提高,打破了传统饲养方式导致的当年产犊母牦牛产犊率仅为3%的技术问题。
2、年龄对母牦牛年产犊生产的影响
表2年龄对母牦牛年产犊生产的影响
根据表2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原有传统养殖的基础上,采用本发明方法 使母牦牛的初配年龄仅为3岁,而且体现出随着牦牛年龄的增长,牦牛的繁殖性 能逐步提高,9岁之后,繁殖性能逐渐下降,因此,牦牛在5-8岁具有较高的繁 殖性能。
3、配种时自身体况对妊娠分娩的影响
表3配种时自身体况对妊娠分娩的影响
根据表3统计的母牦牛配种时自身体重与妊娠分娩的关系可以看出,年产犊 母牦牛配种时平均体重极显著高于未产犊母牦牛配种时平均体重(P﹤0.01)。说 明母牦牛在发情配种季节时,自身体况与繁殖性能呈正相关,因此本发明在母牦 牛配种期间,提高营养水平,进而提高其繁殖性能。
4、断奶犊牦牛体重对母牦牛妊娠分娩的影响
当年生犊牦牛共86头,分娩时有8头异常死亡,断奶前后死亡6头,断奶 后有72头犊牦牛。
表4断奶犊牦牛平均体重对母牦牛妊娠分娩的影响
如表4所示的断奶犊牦牛体重与母牦牛妊娠分娩的关系可知,母牦牛的年产 犊与断奶犊牦牛的体重呈正相关,年产犊母牦牛组其断奶犊牦牛体重显著高于未 产犊母牦牛组犊牦牛体重(P﹤0.05)(56.07±11.26kg vs 46.85±9.38kg)。说明犊 牦牛断奶时体重较大,与母牦牛乳汁息息相关。反之,母牦牛体况恢复也较快, 有利于发情配种。
5、不同饲养方式对母牦牛血液指标的影响
犊牦牛断奶后,母牦牛进入配种阶段,在配种后2个月即11月底,采集母 牦牛血液,检测分析母牦牛体内生长因子和激素含量变化,检测结果如表5所示。
表5不同饲养方式对母牦牛血液指标的影响
根据表5所示的检测结果可知,试验组A表皮生长因子(EGF)显著高于 对照组C(P﹤0.05),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 0.05)。说明犊牦牛早期断奶后,有利于母牦牛体况恢复和生长发育。测定尿素 氮(BUN),试验组A与对照组无差异;测定瘦素(LEP)和游离脂肪酸(FFA) 的含量均与生殖系统的代谢信号和性腺轴相互作用,调节动物的生殖活动,试验 组A瘦素(LEP)高于试验组C,但不显著(P﹥0.05);试验组A游离脂肪酸(FFA) 高于当年产犊母牦牛组的试验组C,说明试验组A有利于当年发情配种。
试验例1不同饲喂方式对犊牦牛生长发育的影响
1、试验设计
本试验例以本发明方法为实验组,以传统的方法,即半哺乳(日挤奶3次) 与放牧相结合的方式为对照组B,并引入1.5岁成牛作为对照组C,用于对比生 化指标检测结果。
2、试验数据采集
试验犊牦牛分别在出生、5月龄、7月龄、12月龄时进行体重称量,并在犊 牦牛7月龄时采集犊牦牛血液进行检测分析牛表皮生长因子、牛胰岛素样生长因 子-1、牛免疫球蛋白G、牛免疫球蛋白A,分析方法采用常规技术进行,测定 结果经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后,如表6所示:
表6饲喂方式对犊牦牛生长发育的影响
注:表中上标表示显著性差异分析结果。
根据表1所示的结果可以看出,犊牦牛经不同饲养方式,体重变化不同。犊 牦牛出生时体重,各个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5月龄即断奶时试验 组A体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B,说明全哺乳有利于犊牦牛的生长发育,且有利 于刺激犊牦牛瘤胃乳头的发育,促进生长。进一步验证与传统放牧犊牦牛相比早 期断奶尚未影响犊牦牛生长发育。
可见,采用本发明方法使犊牦牛5月龄实现早期断奶和促进瘤胃发育并没有 影响犊牦牛的正常生长,而且体重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即便9-11月份气候和草 场质量急剧变化阶段,本发明放培育的断乳后的犊牦牛短期内已具有对饲草料较 快的适应性,其优势在育成牛培育阶段十分凸显。因此,全哺乳结合早期诱饲、 补饲可促进犊牦牛胃肠道发育,采取早期断奶未影响犊牦牛生长发育。
可见,犊牦牛生长至7月龄时,试验组A体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B(P﹤0.01), 生长因子和抗体水平均在正常范围之内,说明早期补饲更有利于刺激瘤胃发育, 促进后续生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类。

Claims (10)

1.一种提高牦牛繁殖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母牦牛的饲喂管理和犊牦牛的断奶训练管理;
其中,所述对母牦牛的饲养管理具有:
包括母牦牛产犊后不进行挤奶、采用放牧结合归牧后补饲青贮草和精饲料的模式饲养,从而促进产后母牦牛体况的恢复的哺乳期母牦牛饲养管理;
包括将公牦牛与当年产母牦牛共同放牧、饲喂,夜间洒水等技术手段,用于刺激及早发情的配种期母牦牛饲养管理;
包括将配种后怀孕的母牦牛归牧后饲养在圈舍内温度为0-10℃高寒棚圈中,并进行适宜补饲的妊娠期饲养管理;
母牦牛产犊后,重复上述步骤,实现牦牛繁殖性能的提高;
其中,所述犊牦牛的断奶训练管理包括:
对出生后的犊牦牛进行母乳喂养,使犊牦牛获得母源抗体,提高免疫力;
对3月龄后的犊牦牛进行采食和断奶训练,促进犊牦牛的瘤胃发育,使犊牦牛5月龄时断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哺乳期母牦牛饲喂管理包括:
分娩后第2天和第3天进行的第一阶段性饲喂,以及对母牦牛进行近距离放牧;
分娩第4天至分娩2周内的第二阶段饲喂;
分娩2周后至牧草返青时的第三阶段饲喂;以及
牧草返青后进行的先进行放牧采食,归牧后再补饲精饲料和青贮草的第四阶段饲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段性饲喂包括每天投喂0.8-1.2kg青贮草一次,并于早晚各补饲精饲料0.4-0.8kg;第二阶段饲喂包括每天投喂青贮草一次,并根据母牦牛的采食量进行调整,使青贮草饲喂范围在1.0-1.2kg,早晚各补饲精饲料范围为0.6-0.8kg;第三阶段饲喂包括每天投喂1.3-1.7kg青贮草一次,早晚各补饲的精饲料量为0.8-1.20kg第四阶段饲喂包括牧草返青放牧当天精饲料的补饲量1.3-1.7kg,青贮草的补饲量为2.8-3.2kg,次日以后根据食槽剩余草料使精饲料每天的补饲量范围为1.4-1.6kg,青贮草的补饲量范围为2.5-3.2kg,每天补饲一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种期母牦牛饲养管理包括:早晨补饲精饲料0.8-1.2kg,青贮草为1.3-1.7kg,归牧后补饲精饲料的量为1.3-1.7kg,青贮草为2.8-3.2kg。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妊娠期饲养管理包括:
母牦牛妊娠初期,每天投放一次青贮草1.3-1.7kg,早晚各补饲精饲料0.8-1.2kg;
妊娠中后期,每天投放一次青贮草1.8-2.2kg,早晚各补饲精饲料1.0-1.4kg。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妊娠期饲养管理之后,还包括围产期饲养管理,具体是,每天投放一次青贮草2.3-2.7kg,早晚各补饲精饲料1.3-1.7kg。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出生后的犊牦牛进行母乳喂养包括:
犊牦牛出生0-7天内,犊牦牛进行全母乳喂养,对母牦牛不进行挤奶;
犊牦牛出生8天至3月龄期间,对犊牦牛进行母乳结合代乳粉饲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3月龄后的犊牦牛进行采食和断奶训练包括:
对犊牦牛进行白天放牧、早晚补饲,晚间休息,使其在5月龄前达到对代乳料采食量持续稳定在0.25kg、青干草0.3kg。
其中,所述断奶训练的早晚补饲是向犊牦牛饲喂代乳料和青干草,代乳料补饲量由30g逐渐增加到250g,青干草由30g逐渐增加到300g。
9.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饲料的成分按重量份计,包括: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代乳料的成分按重量份计,包括:
CN201711290182.0A 2017-12-08 2017-12-08 一种提高牦牛繁殖力的方法 Pending CN1079268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90182.0A CN107926847A (zh) 2017-12-08 2017-12-08 一种提高牦牛繁殖力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90182.0A CN107926847A (zh) 2017-12-08 2017-12-08 一种提高牦牛繁殖力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26847A true CN107926847A (zh) 2018-04-20

Family

ID=61945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90182.0A Pending CN107926847A (zh) 2017-12-08 2017-12-08 一种提高牦牛繁殖力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26847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7350A (zh) * 2018-07-12 2018-12-1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一种高寒地区冷季母牦牛的养殖方法
CN108967357A (zh) * 2018-10-19 2018-12-11 成都同乐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原高寒地带牲畜的高效规模化养殖方法
CN110463653A (zh) * 2019-08-12 2019-11-19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一种高寒牧区冷季提高犊牦牛成活率的养殖方法
CN111011619A (zh) * 2019-12-26 2020-04-17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一种牦牛妊娠期补饲精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03612A (zh) * 2020-08-29 2020-11-10 沈阳农业大学 一种北方农牧交错带驴的饲养方法
CN112314528A (zh) * 2020-12-14 2021-02-05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提高放牧牦牛繁殖力的方法
CN114208768A (zh) * 2021-12-14 2022-03-22 扎来 一种牦牛高产养殖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0632A (zh) * 2012-03-23 2012-08-15 宁夏回族自治区畜牧工作站 一种高附加值犊牛的培育方法
CN103238564A (zh) * 2013-05-10 2013-08-14 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 一种制作可追溯小白牦牛肉的母牛及犊牛饲养管理方法
CN103503825A (zh) * 2013-09-06 2014-01-15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一种提高牦牛繁殖率的方法
US20140113024A1 (en) * 2004-12-21 2014-04-24 Apc, Inc. Methods of increasing productivity in older sows while decreasing feed intake
CN104920893A (zh) * 2015-06-26 2015-09-23 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 一种牦牛的饲养方法
CN106106360A (zh) * 2016-07-06 2016-11-16 兰州大学 一种提高牦牛发情繁殖的放牧方法
CN106417933A (zh) * 2016-09-30 2017-02-22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冷季舍饲牦牛的全混合日粮及其制备和饲喂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13024A1 (en) * 2004-12-21 2014-04-24 Apc, Inc. Methods of increasing productivity in older sows while decreasing feed intake
CN102630632A (zh) * 2012-03-23 2012-08-15 宁夏回族自治区畜牧工作站 一种高附加值犊牛的培育方法
CN103238564A (zh) * 2013-05-10 2013-08-14 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 一种制作可追溯小白牦牛肉的母牛及犊牛饲养管理方法
CN103503825A (zh) * 2013-09-06 2014-01-15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一种提高牦牛繁殖率的方法
CN104920893A (zh) * 2015-06-26 2015-09-23 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 一种牦牛的饲养方法
CN106106360A (zh) * 2016-07-06 2016-11-16 兰州大学 一种提高牦牛发情繁殖的放牧方法
CN106417933A (zh) * 2016-09-30 2017-02-22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冷季舍饲牦牛的全混合日粮及其制备和饲喂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7350A (zh) * 2018-07-12 2018-12-1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一种高寒地区冷季母牦牛的养殖方法
CN108967357A (zh) * 2018-10-19 2018-12-11 成都同乐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原高寒地带牲畜的高效规模化养殖方法
CN110463653A (zh) * 2019-08-12 2019-11-19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一种高寒牧区冷季提高犊牦牛成活率的养殖方法
CN111011619A (zh) * 2019-12-26 2020-04-17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一种牦牛妊娠期补饲精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03612A (zh) * 2020-08-29 2020-11-10 沈阳农业大学 一种北方农牧交错带驴的饲养方法
CN111903612B (zh) * 2020-08-29 2022-05-20 沈阳农业大学 一种北方农牧交错带驴的饲养方法
CN112314528A (zh) * 2020-12-14 2021-02-05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提高放牧牦牛繁殖力的方法
CN114208768A (zh) * 2021-12-14 2022-03-22 扎来 一种牦牛高产养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26847A (zh) 一种提高牦牛繁殖力的方法
CN103190379B (zh) 一种提高奶山羊冬季产奶能力的养殖技术方法及饲料配方
CN104304166A (zh) 一种梅花鹿的生态养殖方法
Hegde Buffalo husbandr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mall farmers in India and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CN104381210A (zh) 一种高山区羊人工养殖技术
CN106982789A (zh) 一种野猪喂养方法
CN105918238A (zh) 黑山羊的养殖方法
CN101416675A (zh) 一种生产有机牛奶的方法
CN104430155A (zh) 一种高山区羊人工养殖技术
CN106342745A (zh) 一种繁殖母羊的饲养方法
CN108967350A (zh) 一种高寒地区冷季母牦牛的养殖方法
Martin et al. Herbage intake regulation and growth of rabbits raised on grasslands: back to basics and looking forward
CN104920822A (zh) 一种含有螺旋藻粉的亲鱼饲料及其配制方法
CN107258671A (zh) 一种杂交肉牛养殖方法
CN107136021A (zh) 一种生态黑山羊饲养方法
CN108935292A (zh) 一种生态黑山羊的养殖方法
Murungweni et al. Mucuna, lablab and paprika calyx as substitutes for commercial protein sources used in dairy and penfattening diets by smallholder farmers of Zimbabwe
CN103947894B (zh) 一种蚕豆茎叶在早期断奶羔羊饲料中的应用方法
CN110178791A (zh) 一种藏羊早繁的全程高效培育方法
CN103416349B (zh) 一种促进羔羊消化器官发育的放牧饲养方法
JP5885245B2 (ja) 畜牛の飼育方法
CN112273321B (zh) 一种牦牛低海拔舍饲育肥方法
CN106342752A (zh) 一种育膘增重增肥牛的饲养管理技术及其方法
CN108651386B (zh) 一种调控肉用湖羊修饰育肥的方法
CN106106361A (zh) 一种东串猪的养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