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26048A - 共享通信介质上的基于争用的共存 - Google Patents

共享通信介质上的基于争用的共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26048A
CN107926048A CN201680047231.5A CN201680047231A CN107926048A CN 107926048 A CN107926048 A CN 107926048A CN 201680047231 A CN201680047231 A CN 201680047231A CN 107926048 A CN107926048 A CN 1079260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xop
access
uplink
scheduling grant
access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472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26048B (zh
Inventor
T·A·卡多斯
N·瓦列潘
A·K·萨德克
A·D·拉杜勒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926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60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260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60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04W74/081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4Scheduled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管理共享通信介质上的争用的技术。提供了用以促成用于在共享通信介质上实现的帧结构的各方面(诸如参考信令、下行链路介质接入、上行链路介质接入、资源重用、信道结构、确收方案、公平性、捕获、随机接入、寻呼、移动性、运营商间迁移,等等)的各种技术。

Description

共享通信介质上的基于争用的共存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8月12日提交的题为“Contention-Based Co-Existence on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共享通信介质上的基于争用的共存)”的美国临时申请No.62/204,303的权益,该临时申请已被转让给本申请受让人并由此通过援引明确地整体纳入于此。
本申请还涉及以下共同待审的美国专利申请:与本申请同时提交的代理人案卷号为154728U2的“Contention-Based Co-Existence on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共享通信介质上的基于争用的共存)”,该申请已被转让给本申请受让人并通过援引明确地整体纳入于此。
引言
本公开的各方面一般涉及电信,尤其涉及共享通信介质等上的操作。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部署以提供诸如语音、数据、多媒体等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发射功率等)来支持与多个用户的通信的多址系统。此类多址系统的示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以及其他系统。这些系统往往遵照诸如由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提供的长期演进(LTE)、由第三代伙伴项目2(3GPP2)提供的超移动宽带(UMB)和演进数据优化(EV-DO)、由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提供的802.11等规范来部署。
在蜂窝网络中,“宏蜂窝小区”接入点在特定地理区域上向大量用户提供连通性和覆盖。宏网络部署被仔细地规划、设计并实现成在该地理区域上提供良好的覆盖。为了改善室内或其他特定地理覆盖,诸如针对住宅和办公楼的覆盖,近期已开始部署附加的“小型蜂窝小区”(通常为低功率接入点)以补充常规的宏网络。小型蜂窝小区接入点还可提供增量式容量增长、更丰富的用户体验等。
小型蜂窝小区LTE操作例如已被扩展到无执照频谱中,诸如由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所使用的无执照国家信息基础设施(U-NII)频带。这种对小型蜂窝小区LTE操作的扩展被设计成提高频谱效率并由此提高LTE系统的容量。然而,它也可能侵占通常利用相同的无执照频带的其他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的操作,最值得注意的是一般被称为“Wi-Fi”的IEEE802.11x WLAN技术。
概述
以下概述是仅为了帮助描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而提供的综览并且是仅为了解说各方面而非对其进行限制来提供的。
在一个示例中,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包括例如竞争在跨越第一历时的第一传输机会(TXOP)内对通信介质的接入;在第一TXOP期间向接入终端传送用于向该接入终端准予用于跨越第二历时的第二TXOP的上行链路资源的调度准予;竞争在第二TXOP内对通信介质的接入;以及在第二TXOP期间通过所准予的上行链路资源来从该接入终端接收上行链路信令。
在另一示例中,公开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包括例如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至该至少一个处理器的至少一个存储器、以及至少一个收发机。该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该至少一个存储器可被配置成竞争在跨越第一历时的第一TXOP内对通信介质的接入。该至少一个收发机可被配置成在第一TXOP期间向接入终端传送用于向该接入终端准予用于跨越第二历时的第二TXOP的上行链路资源的调度准予。该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该至少一个存储器可被进一步配置成竞争在第二TXOP内对通信介质的接入。该至少一个收发机可被进一步配置成在第二TXOP期间通过所准予的上行链路资源来从该接入终端接收上行链路信令。
在另一示例中,公开了另一种通信装备。该装备可包括例如用于竞争在跨越第一历时的第一TXOP内对通信介质的接入的装置;用于在第一TXOP期间向接入终端传送用于向该接入终端准予用于跨越第二历时的第二TXOP的上行链路资源的调度准予的装置;用于竞争在第二TXOP内对通信介质的接入的装置;以及用于在第二TXOP期间通过所准予的上行链路资源来从该接入终端接收上行链路信令的装置。
在另一示例中,公开了一种瞬态或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例如用于竞争在跨越第一历时的第一TXOP内对通信介质的接入的代码;用于在第一TXOP期间向接入终端传送用于向该接入终端准予用于跨越第二历时的第二TXOP的上行链路资源的调度准予的代码;用于竞争在第二TXOP内对通信介质的接入的代码;以及用于在第二TXOP期间通过所准予的上行链路资源来从该接入终端接收上行链路信令的代码。
在另一示例中,公开了另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包括例如在跨越第一历时的第一TXOP期间从接入点接收用于准予由接入终端进行传输的上行链路资源的调度准予;标识跨越第二历时的第二TXOP中对应于该调度准予的上行链路资源;以及在第二TXOP期间通过所标识的上行链路资源来向该接入点传送上行链路信令。
在另一示例中,公开了另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包括例如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至该至少一个处理器的至少一个存储器、以及至少一个收发机。该至少一个收发机可被配置成在跨越第一历时的第一TXOP期间从接入点接收用于准予由接入终端进行传输的上行链路资源的调度准予。该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该至少一个存储器可被配置成标识跨越第二历时的第二TXOP中对应于该调度准予的上行链路资源。该至少一个收发机可被进一步配置成在第二TXOP期间通过所标识的上行链路资源来向该接入点传送上行链路信令。
在另一示例中,公开了另一种通信装备。该装备可包括例如用于在跨越第一历时的第一TXOP期间从接入点接收用于准予由接入终端进行传输的上行链路资源的调度准予的装置;用于标识跨越第二历时的第二TXOP中对应于该调度准予的上行链路资源的装置;以及用于在第二TXOP期间通过所标识的上行链路资源来向该接入点传送上行链路信令的装置。
在另一示例中,公开了另一种瞬态或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例如用于在跨越第一历时的第一TXOP期间从接入点接收用于准予由接入终端进行传输的上行链路资源的调度准予的代码;用于标识跨越第二历时的第二TXOP中对应于调度准予的上行链路资源的代码;以及用于在第二TXOP期间通过所标识的上行链路资源来向该接入点传送上行链路信令的代码。
在另一示例中,公开了另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包括例如根据定义一系列帧和子帧的时分双工(TDD)帧结构来在通信介质上接收信息;确定用于在通信介质上携带确收信道的子帧资源集,其中所确定的子帧资源集占用不超过子帧阈值分数;以及经由所确定的子帧资源集通过该确收信道传送与接收到的信息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确收消息。
在另一示例中,公开了另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包括例如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至该至少一个处理器的至少一个存储器、以及至少一个收发机。该至少一个收发机可被配置成根据定义一系列帧和子帧的TDD帧结构来在通信介质上接收信息。该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该至少一个存储器可被配置成确定用于在通信介质上携带确收信道的子帧资源集,其中所确定的子帧资源集占用不超过子帧阈值分数。该至少一个收发机可被进一步配置成经由所确定的子帧资源通过该确收信道传送与接收到的信息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确收消息。
在另一示例中,公开了另一种通信装备。该装备可包括例如用于根据定义一系列帧和子帧的TDD帧结构来在通信介质上接收信息的装置;用于确定用于在通信介质上携带确收信道的子帧资源集的装置,其中所确定的子帧资源集占用不超过子帧阈值分数;以及用于经由所确定的子帧资源通过该确收信道传送与接收到的信息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确收消息的装置。
在另一示例中,公开了另一种瞬态或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例如用于根据定义一系列帧和子帧的TDD帧结构来在通信介质上接收信息的代码;用于确定用于在通信介质上携带确收信道的子帧资源集的代码,其中所确定的子帧资源集占用不超过子帧阈值分数;以及用于经由所确定的子帧资源通过确收信道传送与接收到的信息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确收消息的代码。
在另一示例中,公开了另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包括例如指定用于根据TDD帧结构来在通信介质上传送发现参考信令的一个或多个子帧;以及在所指定的子帧中的每一者期间传送发现参考信令,其中该发现参考信令包括主同步信号(PSS)、副同步信号(SSS)、因蜂窝小区而异的参考信号(C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主控信息块(MIB)信号、以及系统信息块(SIB)信号。
在另一示例中,公开了另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包括例如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至该至少一个处理器的至少一个存储器、以及至少一个收发机。该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该至少一个存储器可被配置成指定用于根据TDD帧结构来在通信介质上传送发现参考信令的一个或多个子帧。该至少一个收发机可被配置成在所指定的子帧中的每一者期间传送发现参考信令,其中该发现参考信令包括PSS、SSS、CRS、CSI-RS、MIB信号以及SIB信号。
在另一示例中,公开了另一种通信装备。该装备可包括例如用于指定用于根据TDD帧结构来在通信介质上传送发现参考信令的一个或多个子帧的装置;以及用于在所指定的子帧中的每一者期间传送发现参考信令的装置,其中该发现参考信令包括PSS、SSS、CRS、CSI-RS、MIB信号以及SIB信号。
在另一示例中,公开了另一种瞬态或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例如用于指定用于根据TDD帧结构来在通信介质上传送发现参考信令的一个或多个子帧的代码;以及用于在所指定的子帧中的每一者期间传送发现参考信令的代码,其中该发现参考信令包括PSS、SSS、CRS、CSI-RS、MIB信号以及SIB信号。
附图简述
给出附图以帮助描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并且提供这些附图仅仅是为了解说各方面而非对其进行限制。
图1是解说示例无线网络环境的系统级示图。
图2解说了示例虚拟时分双工(TDD)帧结构。
图3是解说示例增强型发现参考信令(eDRS)配置的资源块图。
图4解说了下行链路介质接入的示例。
图5解说了用于RAT间协调的示例信道保留消息。
图6解说了下行链路介质接入的另一示例。
图7解说了用于进一步的RAT间协调的示例信道保留消息。
图8解说了上行链路介质接入的示例。
图9解说了上行链路波形的示例。
图10解说了示例结转式上行链路准予方案。
图11是解说确收信道格式的资源图。
图12解说了用于确收下行链路话务的渐进式上行链路确收方案。
图13是解说重传规程的流程图。
图14是解说用于确收上行链路话务的示例下行链路确收方案的流图。
图15解说了示例非连续传输(DTX)通信方案的某些方面。
图16是解说系统捕获规程的信令流图。
图17是解说示例随机接入规程的信令流图。
图18是解说示例随机接入规程的时序图。
图19是解说示例寻呼结构的时序图。
图20是解说切换规程的示例方面的信令流图。
图21解说了运营商间帧错开的示例。
图22是解说根据本文描述的技术的示例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23是解说根据本文描述的技术的另一示例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24是解说根据本文描述的技术的另一示例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24是解说根据本文描述的技术的另一示例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26是更详细地解说接入点和接入终端的示例组件的设备级示图。
图27解说了表示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功能模块的示例装置。
图28解说了表示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功能模块的另一示例装置。
图29解说了表示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功能模块的另一示例装置。
图30解说了表示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功能模块的另一示例装置。
详细描述
本公开一般涉及在共享通信介质上操作的无线电接入技术(RAT)之间的共存技术。以下详细描述了用以促成用于在共享通信介质上实现的帧结构的各方面(诸如参考信令、下行链路介质接入、上行链路介质接入、资源重用、信道结构、确收方案、公平性、捕获、随机接入、寻呼、移动性、运营商间迁移,等等)的各种技术。
作为示例,调度准予可以跨传输机会(TXOP)被缝合在一起以使得任何居间的不可接入时段实际上对诸接入终端是透明的。为了健壮性,调度准予可以在每一TXOP期间(诸如在每一下行链路子帧期间)被重传一次或数次。作为另一示例,用于在通信介质上携带确收信道的子帧资源可被配置成跨越相对较短的历时(例如,一个或两个码元周期)。这可允许将确收信令浓缩到给定帧的短但无争用的分数中,或者以其它方式减少确收信令所需的争用量。为了补偿短历时,确收信道可以被展布在诸附加频率资源上。作为又一示例,各种参考和控制信令可被合并成在一个或多个指定子帧上发送的发现参考信令。发现参考信令可以周期性地发送并且在需要时根据更激进的争用参数来发送来为该发现参考信令的至少一些实例提供对通信介质的更快接入。
本公开的更具体方面在以下针对出于解说目的而提供的各种示例的描述和相关附图中提供。可以设计替换方面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另外,本公开的众所周知的方面可能不被详细描述或可能被省去以免混淆更为相关的细节。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以下描述的信息和信号可使用各种不同技术和技艺中的任何一种来表示。例如,部分地取决于具体应用、部分地取决于期望设计、部分地取决于相应的技术等,贯穿以下描述可能被述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码元、和码片可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粒子、光场或光粒子、或其任何组合来表示。
此外,许多方面以将由例如计算设备的元件执行的动作序列的形式来描述。将认识到,本文描述的各种动作能由专用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由正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或由这两者的组合来执行。另外,对于本文所描述的每个方面,任何此类方面的相应形式可被实现为例如配置成执行所描述的动作的“逻辑”。
图1是解说示例无线网络环境的系统级示图,其作为示例被示为包括“主”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系统100和“竞争”RAT系统150。每个系统可由一般而言能够在无线链路上进行接收和/或传送(包括与各种类型的通信有关的信息(例如,语音、数据、多媒体服务、相关联的控制信令等))的不同无线节点组成。主RAT系统100被示为包括在无线链路130上彼此处于通信的接入点110和接入终端120。竞争RAT系统150被示为包括在分开的无线链路132上彼此处于通信的两个竞争节点152,并且可类似地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入点、接入终端、或其他类型的无线节点。作为示例,主RAT系统100的接入点110和接入终端120可根据长期演进(LTE)技术经由无线链路130通信,而竞争RAT系统150的竞争节点152可根据Wi-Fi技术经由无线链路132通信。将领会,每个系统可支持遍及一地理区域分布的任何数目的无线节点,且所解说的实体是仅出于解说目的而示出的。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术语“接入终端”和“接入点”并非旨在专用于或限定于任何特定RAT。一般而言,接入终端可以是允许用户通过通信网络来通信的任何无线通信设备(例如,移动电话、路由器、个人计算机、服务器、娱乐设备、具有物联网(IoT)/万物联网(IOE)能力的设备、车内通信设备等),并且可在不同的RAT环境中被替换地称为用户设备(UD)、移动站(MS)、订户站(STA)、用户装备(UE)等。类似地,接入点可取决于该接入点所部署在的网络而在与接入终端通信时根据一种或多种RAT进行操作,并且可替换地被称为基站(BS)、网络节点、B节点、演进型B节点(eNB)等。此类接入点可例如对应于小型蜂窝小区接入点。“小型蜂窝小区”一般是指低功率接入点类,其可包括或以其他方式被称为毫微微蜂窝小区、微微蜂窝小区、微蜂窝小区、无线局域网(WLAN)接入点、其他小型覆盖区域接入点等。小型蜂窝小区可被部署以补充可覆盖邻域内的几个街区或者在乡村环境中覆盖几平方英里的宏蜂窝小区覆盖,由此导致改善的信令、递增式容量增长、更丰富的用户体验等。
回到图1,由主RAT系统100使用的无线链路130以及由竞争RAT系统150使用的无线链路132可在共享通信介质140上操作。这种类型的通信介质可由一个或多个频率、时间、和/或空间通信资源组成(例如,涵盖跨一个或多个载波的一个或多个信道)。作为示例,通信介质140可对应于无执照频带的至少一部分。尽管不同的有执照频带已经被保留用于某些通信(例如,由诸如美国的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之类的政府实体保留),但是一些系统(特别是采用小型蜂窝小区接入点的那些系统)已经将操作扩展至无执照频带之内,诸如由WLAN技术(包括Wi-Fi)使用的无执照国家信息基础设施(U-NII)频带。
由于对通信介质140的共享使用,在无线链路130与无线链路132之间存在跨链路干扰的潜在可能性。此外,一些RAT以及一些管辖区域可能要求争用或“先听后讲(LBT)”以接入通信介质140。作为示例,可使用畅通信道评估(CCA)协议,其中每个设备在占据(以及在一些情形中保留)通信介质以用于其自己的传输之前经由介质侦听来验证共享通信介质上不存在其他话务。在一些设计中,CCA协议可包括用于分别将通信介质让步于RAT内和RAT间话务的相异的CCA前置码检测(CCA-PD)和CCA能量检测(CCA-ED)机制。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例如要求在某些通信介质(诸如无执照频带)上所有设备都进行争用,而不管它们的RAT如何。
如以下将更详细地描述的,接入点110和/或接入终端120可根据本文的教导被不同地配置以提供或以其他方式支持以上简要讨论的争用技术。例如,接入点110可包括介质接入管理器112,并且接入终端120可包括介质接入管理器122。介质接入管理器112和/或介质接入管理器122可按不同方式来被配置以管理对通信介质140接入的竞争。
图2解说了可为通信介质140上的主RAT系统100实现,以促成接入点110/接入终端120与竞争RAT系统150之间的基于争用的接入的示例虚拟时分双工(TDD)帧结构。
所解说的帧结构包括一系列无线电帧(RF),这些RF根据系统帧号(SFN)参数设计(SFN N、N+1、N+2等)来编号并被划分成相应子帧(SF),这些SF也可被编号以供引述(例如,SF0、SF1等)。作为示例,LTE帧结构包括被划分成1024个经编号无线电帧(每个无线电帧包括10个子帧)的系统帧,它们一起构成SFN循环(例如,对于具有1ms子帧的10ms无线电帧而言持续10.24s)。使用帧结构可以比更ad hoc(自组织的)信令技术提供各设备之间更自然且高效的协作。
图2的示例帧结构是TDD,因为每个子帧可在不同时间作为下行链路(D)、上行链路(U)、或特殊(S)子帧来不同地操作。一般而言,下行链路子帧被保留用于从接入点110向接入终端120传送下行链路信息,上行链路子帧被保留用于从接入终端120向接入点110传送上行链路信息,而特殊子帧可包括由保护时段分开的下行链路部分和上行链路部分。无线电帧中的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和特殊子帧的不同安排可被称为不同的TDD配置。回到以上LTE示例,LTE帧结构的TDD变型包括7种TDD配置(TDD配置0到TDD配置6),其中每种配置具有不同的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和特殊子帧安排。例如,一些TDD配置可具有更多下行链路子帧,而一些TDD配置可具有更多上行链路子帧,以容适不同的话务场景。在图2所解说的示例中,采用类似于LTE中的TDD配置3的TDD配置。所采用的特定TDD配置可由接入点110使用系统信息块(SIB)消息、用于在控制区段中指示TDD帧格式的新物理信道、或诸如此类(例如,LTE中的SIB-1消息)来广播。
尽管每种TDD配置是不同的,但是可存在跨所有TDD配置相同的一个或多个子帧。这些子帧在本文中被称为锚子帧。再次回到以上LTE示例,在跨TDD配置——TDD配置0到TDD配置6——中的每一者的每个无线电帧中,子帧SF0是下行链路子帧,SF1是特殊子帧,SF2是上行链路子帧,并且SF5是下行链路子帧。在所解说的示例中,锚子帧类似地对应于每个无线电帧的子帧SF0、SF1、SF2、和SF5,但是将领会,具体的锚载波指定可跨不同系统而变化。
图2的示例帧结构是虚拟的,因为在任何给定实例中,由于接入通信介质140的争用规程,每个子帧可以或可以不被主RAT信令占用。一般而言,如果接入点110或接入终端120没能赢得对给定子帧的争用,则该子帧可以是静默的。
如在图2中进一步解说的,一个或多个子帧可被指定为包括在此被称为增强型发现参考信令(eDRS)的信令。eDRS可被配置成传达用于促成系统操作的所选控制信令。控制信令可包括关于以下各项的信息:定时同步、系统捕获、干扰测量(例如,无线电资源测量(RRM)/无线电链路测量(RLM))、跟踪环路、增益控制(例如,自动增益控制(AGC))、寻呼等。例如,eDRS可包括主同步信号(PSS)、副同步信号(SSS)、因蜂窝小区而异的参考信号(C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主控信息块(MIB)信号、系统信息块(SIB)信号、寻呼信道(PCH)信号、随机接入信道(RACH)信号及其各种组合。在例如LTE中,各种SF0信令(例如,CRS、SSS、MIB)可以与其它信令(例如,PSS、SIB1、SIB2、PCH、RACH,某些具有更低周期性)合并成共用子帧(例如,SF0),该共用子帧在不会不恰当地消耗子帧资源(可被证明)的情况下提供所有必需的eDRS信息。
图3是解说跨给定子帧的各时隙的示例eDRS配置的资源块图。在该示例中,eDRS包括SSS和增强型SSS(eSSS)、PSS和增强型PSS(ePSS)、MIB、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CRS、CSI-RS和增强型SIB(eSIB)信令。
为了促成网络检测和标识,PSS/SSS可以跨时间和/或频率空间被重复数次(例如,2-4次)。为了跨时间重复,可使用三个新PSS相位,以便例如避免使某些接入终端混淆。虽然该办法可能缺乏频率分集,但它也可以被更简单直接地实现。为了跨频率重复,可重用现有PSS相位。该办法可由于频率分集而提供更好的性能,但可能并非那么实现友好。此外,为了提高网络检测的健壮性,接入点110可以用其公共陆地移动网络标识符(PLMN ID)等来加扰一个或多个信号。作为示例,CRS可以用PLMN ID来加扰,这提供了宽带和密集信号。作为另一示例,CSI-RS可以用PLMN ID加扰,但所得信号相比于CRS可能更稀疏。作为另一示例,MIB可包含PLMN ID。
另外,eDRS信令可包括话务指示符,该话务指示符出于非连续接收(DRX)调度的目的向接入终端120传达下行链路话务信息。接入终端120基于这一话务指示符来设置其DRX定时器而不是对空传输时间区间进行计数可以是有利的,这些空传输时间区间可能是由于通信介质140上的争用或干扰而不是缺少以该接入终端120为目的地的下行链路话务而为空的。
返回到图2,如图所示,eDRS可以在每一个无线电帧的指定子帧中被周期性地(例如,每10ms)传送。例如,eDRS可以在满足条件SFN mod eDRS_Cycle=0的每一子帧(作为示例被解说为第一子帧SF0)处根据周期性eDRS_Cycle来传送。在一些部署中,接入点110可以在不竞争对通信介质140的接入的情况下自动传送指定的eDRS子帧。例如,欧洲的当前ETSI争用规则要求允许传输的特定分数(例如,5%)在不需要争用的情况下(即使争用原本通常是必需的)进行。因为指定的eDRS子帧包含相当重要的系统信息,所以接入点110可将其无争用传输的可准许分数与指定的eDRS子帧对齐。
然而,在其它部署中,接入点110可能必需为了传送指定的eDRS子帧而竞争对通信介质140的接入。在所解说的示例中,接入点110可以在引向此指定的eDRS子帧的一个或多个子帧中开始对此指定的eDRS子帧进行争用,出于解说目的示出了紧前的子帧。一旦通信介质140被占取,接入点110就可通过传送杂项信令(例如,填充消息、参考信号或前置码)、信道保留信令(例如,清除发送给自己(CTS2S)消息)等来保持该通信介质以用于此指定的eDRS子帧。
在一些实例(诸如用于普通信令)中,接入点110可使用可基本上向竞争RAT系统150退让的相对伺机的争用参数来争用通信介质140。然而,在其它实例中(诸如为了使此指定的eDRS子帧对通信介质140的接入优先),接入点110可使用相对激进的争用参数(例如,单时隙CCA、相对较低的退避阈值、相对较小的争用窗口等)来争用通信介质140。作为示例,虽然接入点110通常可以当在引向所指定的eDRS子帧处检测到相对较低阈值(例如,定义退让CCA-PD退避阈值的每20MHz 82dBm)的信令能量时将接入退让给竞争RAT系统150,但接入点110可改为利用更高的阈值(例如,定义不那么退让的CCA-ED退避阈值的每20MHz 60dBm。作为另一示例,虽然接入点110通常可争用可需要更长争用窗口的相对较长的传输机会(TXOP)(例如,一个无线电帧),但接入点110可改为争用使用更短争用窗口的更短的TXOP(例如,足够传送指定的eDRS子帧的一个子帧)以便更快速地保证对通信介质140的接入。激进争用可根据激进争用周期性(诸如对于与激进争用周期性对齐的那些实例为每数个无线电帧一次(例如,TAC-eDRS=2-4个无线电帧))来周期性地执行,且伺机争用在其它无线电帧中执行。
图4解说了根据图2的虚拟TDD帧结构的下行链路介质接入的示例。出于解说目的,接入点110被示为是包括根据相同的帧结构操作的另一接入点410的经协调系统的一部分。接入点110和接入点410可由例如相同的运营商提供。
如图所示,在争用过程期间的某个点,通信介质140变得畅通(例如,CCA畅通)并且接入点110占据它。为了为它自己保留通信介质140达某一时间段(例如,一个无线电帧),接入点110可发送为竞争RAT系统150定义的信道保留消息(RSV)402。作为示例,接入点110和410可使用与主RAT(诸如LTE或MulteFire)相关联的帧结构来操作,而竞争RAT系统150可以是需要共享式通信介质140保留的基于WLAN的RAT。相应地,接入点110可根据竞争RAT 150的协议来保留共享的通信介质140,但通过使用主RAT的帧结构来使用保留的操作资源。
信道保留消息402可在通信介质140上传送(例如,经由因竞争RAT而异的收发机)以保留通信介质140用于主RAT操作。示例信道保留消息可包括例如针对竞争Wi-Fi RAT的802.11a数据分组、清除发送给自己(CTS2S)消息、请求发送(RTS)消息、清除发送(CTS)消息、物理层汇聚协议(PLCP)报头(例如,旧式信号(L-SIG)、高吞吐量信号(HT-SIG)、或甚高吞吐量信号(VHT-SIG))以及诸如此类,或者针对其他感兴趣的竞争RAT定义的其他类似消息。信道保留消息402可包括与接入点110竞争接入的目标TXOP的历时相对应的历时指示(例如,网络分配向量(NAV))。
另外,信道保留消息402可包括与主RAT相关联的标识符以便向根据主RAT操作的其它设备(例如,接入点410)警告关于信道保留消息402的性质。示例标识符可包括被选择传达主RAT操作的新专用标识符或预先存在的转用标识符。通过与信道保留消息402协同利用这一标识符,接入点410可确定通信介质140也对其自己的主RAT通信保持可用,这可经由被构建到主RAT本身中的附加RAT内协调机制(例如,码分复用等)来进行。以此方式,可采用“混合模式”介质接入控制(MAC)方案,该方案利用这两种RAT提供的MAC规程,且不彼此干扰(例如,Wi-Fi MAC规程不会导致LTE MAC规程基于可能被不正确地感知为Wi-Fi话务的事物来限制介质接入)。
图5解说了用于RAT间协调的示例信道保留消息。在该示例中,信道保留消息402包括RAT标识符字段502、历时字段504以及可任选地包括如对于任何给定实现必需的其它参数506。如以上讨论的,历时字段504可被设置成指示给定TXOP的历时。其他参数506可包括与接收机/发射机寻址、纠错等相关的字段。例如,其他参数506可包括帧控制字段、接收机地址字段以及用于CTS或CTS2S信道保留消息的帧校验序列字段。
RAT标识符字段502可以按各种方式且在信道保留消息402的各部分中实现,包括实现为报头部分(例如,MAC报头或PHY报头)或其一部分、实现为自立信息元素(IE)或其一部分,等等。在一些设计中,RAT标识符字段502可以是被添加到信道保留消息402且排他地用于RAT标识的专用标识符。在其他设计中,RAT标识符字段502可以从先前未用或保留的位集合中被辟出。在另一些设计中,RAT标识符字段502可对应于通过预定值被转用的预先存在的标识符。
作为示例,网络标识符(诸如基本服务集标识符(BSSID))的特定值可被用作用于指示信道保留消息402正与主RAT(而不是其信令协议被用来传送该信道保留消息402的竞争RAT)的操作相关联地传送的标识符。作为另一示例,接收机地址(RA)的特定值可被用作该标识符(例如,在常规被用来定义网络接口卡(NIC)的MAC ID的Wi-Fi CTS帧的RA字段中)。
作为另一示例,历时值的特定范围可被用作该标识符。在一些设计中,该范围可藉由对于竞争RAT操作而言非典型的阈值来区分。例如,Wi-Fi CTS分组所指示的典型历时值藉由典型Wi-Fi分组的长度来限制(例如,小于或等于5.484ms,即最大TXOP长度)。相应地,在对应历时阈值以上(例如,大于15ms)的任何检测到的历时值可被理解为指示信道保留消息402正与除了Wi-Fi之外的对应RAT的操作相关联地传送。
作为另一示例,PHY报头中的加扰器种子的特定值可被用作该标识符。例如,Wi-FiPLCP报头的服务字段包括原始旨在被用来设置接收机处的解扰器的初始状态的加扰器初始化位,该加扰器初始化位可改为被转用于用作该标识符。作为另一示例,PHY报头中的用户标识符的特定值可被用作该标识符。例如,原始旨在向STA提供关于该分组是否旨在去往该STA的指示的Wi-FiPLCP报头的部分关联标识符(PAID)字段(为VHT-SIG-A区域中的VHT分组定义)可改为被转用于用作该标识符,至少用于能够理解这一报头的竞争RAT设备。
在一些设计中,信道保留消息402可作为不涉及任何确收的单向通信(例如,CTS2S)来发送。在其他设计中,信道保留消息402可作为由每一个接收方实体确收的双向握手通信(例如,CTS/RTS)来发送。另外,信道保留消息402可作为深度握手信号(例如,eCTS/eRTS)来发送,该深度握手信号具有更大的覆盖区域以触及本会隐藏的附加节点,这些附加节点可受到主RAT通信的影响,但无法接收到更短射程的信道保留消息。
返回到图4,在接入点110占据通信介质140后,接入点410稍后也能够为其自己占据通信介质140。例如,来自竞争RAT系统150的信令可能在接入点410处以比接入点110更高的信令能量被接收到,这阻止接入点410更早地接入通信介质140。在通信介质140对于接入点410(接入点410可将原始信道保留消息402识别为对应于主RAT操作且不旨在阻止附加主RAT操作)变畅通(CCA畅通)的点,接入点110的原始TXOP历时(例如,在所解说的示例中是7个子帧)的仅仅一分数保留。接入点410然后传送其自己的信道保留消息402。
在一些实例中,接入点410可将该信道保留消息402的历时设为该接入点410竞争在其内对通信介质140的接入的目标TXOP(例如,一个无线电帧)。然而,在其他实例(包括所解说的示例)中,接入点410可改为将该信道保留消息402的历时设为表示给予接入点110的TXOP(例如,在所解说的示例中是7个子帧)的其余部分的目标TXOP的部分值。为了保留接入点410所寻求的目标TXOP的其余部分(例如,在所解说的示例中是用于完成无线电帧的3个子帧),接入点410可以在下一特殊子帧处(例如,在没有与接入点110相关联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话务的保护期期间)发送附加的“扩展”信道保留消息402。该双消息办法可有助于解决所谓的致盲终端问题,其中接入点110和接入点410之间的节点可被阻止(例如,经由接入点110的保留TXOP期间的与接入点110相关联的干扰)在某些子帧(例如,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子帧)期间正确地接收附加信道保留消息402。
使用包括以上参照图5描述的类型的RAT标识符字段502的信道保留消息的一个优点是接入点110和接入点410(或更一般地是与同一运营商相关联的任何接入点)可以更高效地共享资源(所谓的资源“重用”)。虽然接入点110可经由信道保留消息402采用相对于竞争RAT协调150的资源时分,但接入点110和接入点410可共享保留的TXOP,如图4所示。然而,在一些场景中,诸如当接入点110和接入点410彼此足够毗邻从而其信令可能强烈地干扰时,接入点110和接入点410类似地采用资源时分可以是有利的。
图6解说了根据图2的虚拟TDD帧结构的下行链路介质接入的另一示例。出于解说目的,接入点110同样被示为是包括根据相同的帧结构操作的接入点410的经协调系统的一部分。
如图所示,在该示例中,下行链路介质接入以时分方式在接入点110和接入点410之间被共享。在争用过程期间的某个点,通信介质140变得畅通(CCA畅通)并且接入点110通过发送信道保留消息402来占据它。在该实例中,信道保留消息402可被进一步配置成使得接入点410在所请求的TXOP内将介质让与接入点110。
图7解说了用于进一步的RAT间协调的示例信道保留消息。如在图5的示例中,信道保留消息402包括RAT标识符字段502、历时字段504以及可任选地包括如对于任何给定实现必需的其它参数506。
如图所示,在该示例中,RAT标识符字段502包括用于传达重用信息的若干个子字段。作为示例,RAT标识符字段502可包括指示运营商内重用对于所请求的TXOP而言是可接受的还是不可接受的硬重用标识符子字段702。作为另一示例,RAT标识符字段502可包括指示使得运营商内重用对于所请求的TXOP而言是可接受的条件(例如,信令能量阈值)的软重用标识符子字段805。
如在上文中更详细地讨论的,RAT标识符字段502以及通过扩展所得的子字段702和704可以按各种方式且在信道保留消息402的各部分中被实现,包括实现为报头部分(例如,MAC报头或PHY报头)或其一部分、实现为自立信息元素(IE)或其一部分,等等。
在一些部署中,接入点110对给定TXOP的保留可足以不仅满足来自接入点110自身的下行链路传输的争用要求,而且满足来自接入终端120的在该TXOP期间(例如,在无线电帧的上行链路子帧期间)调度的上行链路传输的争用要求。然而,在其它部署中,接入终端120可能必需独立竞争对通信介质140的接入以便在任何所指定的上行链路子帧期间进行传送。
图8解说了根据图2的虚拟TDD帧结构的上行链路介质接入的示例。出于解说目的,接入点110被示为具有两个相关联的接入终端,包括接入终端120(AT-1)和以某种方式类似的接入终端820(AT-2)。
如图所示,在该示例中,接入终端120和接入终端820在通信介质140变畅通(CCA畅通)时通过发送各自的信道保留消息402来独立竞争对通信介质140的接入。这些信道保留消息402可指定对应于接入点110所确保的原始TXOP的其余分数的历时。此外,类似于所描述的用于eDRS信令的争用,接入终端120和接入终端820可使用相对较激进的争用参数(例如,单时隙CCA、相对较低的的退避阈值、相对较小的争用窗口等)来竞争对通信介质140的接入。
用于一些信道(诸如窄带确收信道(PUCCH))的信令可以在不争用的情况下被传送,即使其它信令受制于管制而需要争用。
无论是否需要独立争用,接入终端120或任何其它相关联的接入终端都可以在一个或多个特殊子帧期间(例如,在没有与接入点110相关联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话务的保护期期间)发送信道保留消息402作为进一步的保护。
图9解说了可以与图2的虚拟TDD帧结构的协同使用的上行链路波形的示例。在一些部署中,上行链路传输可被要求跨越保留带宽的最小分数以促进高效且公平的资源分配。在所解说的示例中,该最小分数是带宽的80%(例如,跨20MHz信道的16MHz),但将领会到这仅仅出于解说目的。
如图所示,为了容适这一宽带分布,上行链路资源可以跨诸接入终端被交织。在所解说的示例中,第一接入终端(例如,被解说为AT-1的接入终端120)可以被调度在带宽中的占用至少最小分数(在该示例中是80%)的第一部分902中。第二接入终端(例如,被解说为AT-2的接入终端820)可以被调度在带宽中的占用第一部分902的任一侧上的更小资源分数(在该示例中是5%)的第二部分904中。虽然第二部分904可能未占用该最小分数,但它仍可以在其调度资源展布的意义上跨越该最小分数。其余边缘部分906可被用于控制信令,诸如窄带确收信道(例如,PUCCH),其类似地跨越该最小分数。
将领会,这两个接入终端AT-1和AT-2是仅仅出于解说目的而示出的,并且可以按所需在受制于带宽约束的情况下调度和交织附加接入终端。此外,尽管第一接入终端AT-1被示为分配到比第二接入终端AT-2更多的资源,但相应的分配可以跨诸子帧轮转以达到成比例的公平性。
在一些实例中,上行链路调度可跨越多个非连续TXOP。例如,传输可被其中通信介质140被竞争RAT系统150占用的居间时段打断。为了避免调度准予的重新调度和重传,调度准予可被配置成从一个TXOP结转到下一个TXOP。以此方式,非连续TXOP可以实际上在任何居间的不可接入的时段上被缝合在一起。
图10解说了可以与图2的虚拟TDD帧结构协同使用的示例跨TXOP结转式上行链路准予方案。在该示例中,接入点110竞争(并保留)在跨越第一历时的第一TXOP以及跨越第二历时的第二TXOP内对通信介质140的接入,并且在其中通信介质140被占用的居间时段期间将通信介质140让与竞争RAT系统150。
如图所示,在第一TXOP的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子帧期间,接入点110可以向接入终端120传送调度准予(例如,经由共用控制信道(诸如PDCCH)广播)。每一个调度准予传达对即将到来的上行链路子帧上的资源的接入。为了健壮性,对于每一个上行链路子帧可以发送不止一个此类调度准予(例如,在相继的下行链路子帧中(在在一些情形中跨诸TXOP)重发/重传)。
调度准予可被配置成传达——和/或接入终端120可被配置成理解——相对意义上对应的上行链路子帧(例如,有效TXOP期间的下一上行链路子帧),而不是标识绝对意义上对应的上行链路子帧(例如,下一个调度的上行链路子帧)。例如,调度准予可将接入终端120配置成忽略调度在居间时间段内的任何上行链路子帧并且将所准予的上行链路资源结转至第二TXOP期间的上行链路子帧。由此,接入终端120可以在不重新调度的情况下在稍后时间在通信介质140再次可接入时尝试传输,而不是在其中通信介质140被占用的居间时段中的上行链路子帧期间尝试传输。
在一些部署中,确收消息(诸如ACK/NACK消息)可被豁免独立争用要求。这可以是因为保留给定TXOP足以满足对下行链路传输和上行链路传输两者的争用要求或者因为对确收消息本身的特殊豁免。在这一场景中,确收消息可以按需被交换。然而,在其它部署中,确收消息可能需要满足某些条件以被豁免独立争用要求。例如,如上文所讨论的,欧洲的当前ETSI争用要求允许传输的特定分数(例如,5%)在不需要争用的情况下(即使争用原本通常是必需的)进行。在该场景中,确收信令可被配置成与无争用传输的可准许分数对齐。在另一些部署中,确收消息可无论如何都受制于独立争用要求。
图11是解说可结合图2的虚拟TDD帧结构使用的确收信道格式的资源图。在该示例中,确收信令被配置成与无争用传输的可准许分数对齐,但将领会,确收信道的历时中相同或相似的减少更一般地有用于避免和/或缓解通信介质140上的来自竞争RAT系统150的干扰效应。
如图所示,用于确收信道的子帧资源可以在时间上被浓缩(例如,在OFDM码元数目意义上)并且在频率上被展布(例如,在OFDM频调数目意义上)以占用不超过给定子帧阈值分数。例如,子帧阈值分数可包括两个或更少的OFDM码元周期,而同时在频率上被展布在一个或多个交织的OFDM频调块上。作为另一示例,子帧阈值分数可对应于无争用时间段,诸如由TDD帧结构定义的帧历时的5%或更少。在图11的所解说的示例中,确收信道被浓缩为两个OFDM信号并跨数个OFDM频调展布(例如,12个OFDM频调的交织块),诸如以满足与给定部署所给予的可准许分数(例如,以上ETSI示例中的5%)的无争用传输相关联的阈值传输历时或者出于其它原因。
图12解说了可结合图2的虚拟TDD帧结构使用的用于确收下行链路话务的渐进式上行链路确收方案。在该示例中,独立地争用确收信令。
如图所示,在渐进式确收方案中,相继上行链路子帧不仅包括其自己的所指定的确收,而且包括来自先前上行链路子帧的确收。以此方式,可以使得确收对抗未能赢得对通信介质140的争用以及在通信介质140上从竞争RAT系统150接收到的干扰两者更健壮。
在所解说的示例中,第一上行链路子帧被设计成携带对第一群下行链路子帧1202的ACK/NACK,第二上行链路子帧被设计成携带对第二群下行链路子帧1204的ACK/NACK,而第三上行链路子帧被设计成携带对第三群下行链路子帧1206的ACK/NACK。将领会,例如每群的下行链路子帧数目以及下行链路子帧群与上行链路子帧确收位置之间的特定映射仅仅是出于解说目的示出的并且可跨应用变化。
在渐进式确收方案下,第一上行链路子帧携带对应于第一群下行链路子帧1202的ACK/NACK;第二上行链路子帧携带对应于第二群下行链路子帧1204的ACK/NACK以及对应于第一群下行链路子帧1202的ACK/NACK;而第三上行链路子帧携带对应于第三群下行链路子帧1206的ACK/NACK以及对应于第一群下行链路子帧1202的ACK/NACK和对应于第二群下行链路子帧1204的ACK/NACK。
如在图12中进一步示出的,渐进式确收方案也可跨越多个TXOP。在所解说的示例中,第一上行链路子帧携带对应于第四群下行链路子帧1212的ACK/NACK;第二上行链路子帧携带对应于第五第二群下行链路子帧1214的ACK/NACK以及对应于第四群下行链路子帧1212的ACK/NACK;而第三上行链路子帧携带对应于第六群下行链路子帧1216的ACK/NACK以及对应于第四群下行链路子帧1212的ACK/NACK和对应于第五群下行链路子帧1214的ACK/NACK。作为更流水线化的替代方案,第三上行链路子帧可单独用作群确收,且第一和第二子帧省略关于第四群下行链路子帧1212或第五群下行链路子帧1214的任何信息。
在一些设计中,TXOP内确收消息(例如,对应于第一群下行链路子帧1202、第二群下行链路子帧1204和第三群下行链路子帧1206的ACK/NACK)以及TXOP间确收消息(例如,对应于第四群下行链路子帧1212、第五群下行链路子帧1214以及第六群下行链路子帧1216的ACK/NACK)可被组合且由同一信道(例如,PUCCH)携带。然而,在其它设计中,TXOP内确收消息和TXOP间确收消息可由不同信道携带。例如,TXOP内确收消息可由控制信道(例如,PUCCH)携带,而TXOP间确收消息可由数据信道(例如,PUSCH)信道携带以获得附加容量和/或分集。
可以对现有部署实行各种修改以实现上述类型的渐进式上行链路确收方案。例如,可以对单服务蜂窝小区要求做出改变以促成跨诸分量载波的渐进式确收(例如,在载波聚集(CA)方案中)。作为另一示例,可以对ACK集束要求做出改变以便促成复用方式的渐进式确收,这可以更适合例如跨越多个下行链路子帧的确收。
图13是解说可结合图12的渐进式上行链路确收方案使用的重传规程的流程图。示例重传规程包括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规程等。规程1300在接入点110向接入终端120发送请求或需要对其的确收的下行链路传输(例如,在下行链路子帧(诸如图12中的第一群下行链路子帧1202中的一个子帧上))后开始。
如图所示,在被设计成用于确收该传输的上行链路子帧(例如,以上参照图12描述的针对第一群下行链路子帧1202中的一个下行链路子帧的第一上行链路子帧)处,接入点110确定是否接收到ACK或者接入终端120是否未能获得对通信介质140的接入(判定1302)。未能获得对通信介质140的接入可通过使用例如非连续传输检测规程等来确定。如果接入终端120成功获得对通信介质140的接入(判定1302处的‘是’),则接入点110确定是否已经成功接收到ACK(判定1304)。例如,接入点110可执行循环冗余校验(CRC)以确保它能够恰当地解码ACK。为了增强这一确定的健壮性,可实现具有附加完好性校验的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如果成功接收到ACK(判定1304处的‘是’),则确收规程完成(框1306)。
如果接入终端120未能在被设计成用于确收传输的上行链路子帧处获得对通信介质140的接入(判定1302处的‘否’)或者如果未成功接收到ACK(判定1304处的‘否’),则接入点110可等待接下来的一个或数个上行链路子帧(框1308)(如果有任何上行链路子帧即将到来的话),以查看接入终端120是否能在其中将再次经由渐进式确收提供ACK的稍后时间获得对通信介质140的接入。例如,如果接入终端120未能在以上参照图12描述的用于确收第一群下行链路子帧1202中的一个下行链路子帧的第一上行链路子帧中获得对通信介质142的接入或者如果消息被接收到但被出错,则接入点110可等待第二上行链路子帧或第三上行链路子帧中的渐进式确收ACK。
接入点110可等待直到下一下行链路子帧以便成功接收到ACK(判定1310)。当ACK在下一下行链路子帧之前被成功接收到时,确收规程完成(框1306)。然而,当未在下一下行链路子帧之前成功接收到ACK时,接入点110可重传缺少确收的任何分组(框1312)。
图14是解说可结合图2的虚拟TDD帧结构使用的用于确收上行链路话务的示例下行链路确收方案的流图。
规程1400开始于接入终端120向接入点110发送请求或需要对其的确收的上行链路传输1402。在该示例中,接入终端120被配置成用于根据以下表1重传,该重传结合用于规定重传行为的共用控制信道(例如,PDCCH)利用确收信道(例如,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ICH))。
表1-接入终端UL HARQ配置
如图所示,共用控制信道可提供对新传输的调度准予或对重传的调度准予。在任一情形中,接入终端120被配置成遵从调度准予,而不管确收信道上的ACK/NACK指示。然而,在缺少共用控制信道信息的情况下,接入终端120通过避免重传(响应于ACK)或通过重传(响应于NACK)来遵从确收信道中的ACK/NACK指示。然而,甚至当在确收信道上接收到ACK时,接入终端120也可被配置成将所确收的分组保留在重传缓冲器中以等待进一步的指令。
相应地,再次参照图14,如果上行链路传输1402未被成功接收到且对应的TXOP保留被设为在重传能被完成之前期满(如图所示),则接入点可以在确收信道上向接入终端120发送肯定确收(ACK)且不在共用控制信道上发送调度准予(信令1404)。虽然确收信道和共用控制信道指示符的其它组合可导致接入终端在不重传的情况下丢弃分组或者在未被保留用于主RAT传输的上行链路子帧处重传,但在确收信道上发送ACK且不在共用控制信道上发送调度准予导致接入终端120保留分组并且等待进一步的指令。在当通信介质140被重新捕获且新TXOP保留起效时的稍后点,接入点110可以向接入终端120发送用于重传分组的适当调度准予(信令1406)并且接入终端120可相应地重传该分组(信令1408)。
图15解说了可以在通信介质140上实现的示例非连续传输(DTX)通信方案的某些方面。DTX通信方案可被用于促进(i)接入点110和接入终端120之间的主RAT通信与(ii)与该竞争RAT系统150相关联的其它竞争RAT通信之间的共存的公平性。虽然例如接入点110可使用相对较激进的争用参数以及其它技术来占据通信介质140以用于主RAT通信(如上所述),但接入点110可将其在通信介质140上的主RAT通信约束于一系列活跃时段1504并且在通信的其它非活跃时段1506期间将通信介质140让与竞争RAT系统150。活跃时段1504和非活跃时段1506之间的关系可以按不同方式适配以帮助确保公平性。
一般而言,活跃时段1504和非活跃时段1506之间的切换可基于以上更详细地描述的争用规程而为有条件的。在所解说的示例中,通信介质140在第一TXOP(TXOP1)(例如,一个无线电帧)期间以及在稍后再次在第二TXOP(TXOP2)(这些TXOP对应于相应的活跃时段1504)期间被占据以用于主RAT操作,且对应于相应的非活跃时段1506的无接入时段散布其间。给定时间段可被指定为具有长度TDTX且涵盖一个或多个活跃时段1504以及一个或多个非活跃时段1506的DTX循环1508。一个或多个DTX循环1508的集合可以共同形成DTX通信模式1500。
在与每一活跃时段1504相关联的时间段TON期间,通信介质140上的主RAT传输可以以正常的相对较高的传输功率(TXHIGH)进行。然而,在与每一非活跃时段1506相关联的时间段TOFF期间,通信介质140上的主RAT传输被禁用或者至少被充分降低至相对较低的传输功率(TXLOW)以将通信介质140让与竞争RAT系统150。然而,在该时间期间,可执行各种网络监听功能和相关联的测量,诸如介质利用率测量、介质利用率感测,等等。
DTX通信方案可由一个或多个DTX参数的集合来表征。相关联的DTX参数(包括例如时段(即,TCYCLE的长度)、占空比(即,ΣTON/TDTX)以及活跃时段1504和非活跃时段1506期间的相应传输功率(分别为TXHIGH和TXLOW))中的每一者可基于通信介质140上的当前信令条件来适配以动态地优化DTX通信方案。例如,被配置成根据竞争RAT系统150的RAT操作的接入点110的副RAT收发机可被进一步配置成在时间段TOFF期间监视通信介质140上可能与主RAT通信竞争对通信介质140的接入的竞争RAT信令。接入点110可确定与竞争RAT系统150对通信介质140的利用相关联的利用率度量。基于该利用率度量,相关联的参数可被设置,并且接入点110的主RAT收发机可被配置成基于这些相关联的参数来限制其对通信介质140接入的竞争(例如,一旦其占空比分配已被耗尽就停止在给定DTX循环1508中竞争对通信介质140的接入)。
作为示例,如果利用率度量为高(例如,高于阈值),则可调整这些参数中的一者或多者以使得减少主RAT对通信介质140的使用(例如,经由占空比或传输功率的降低)。相反,如果利用率度量为低(例如,低于阈值),则可调整这些参数中的一者或多者以使得增加主RAT对通信介质140的使用(例如,经由占空比或传输功率的提高)。
返回到图2,提高通信介质140上的某些同步信令的健壮性以帮助确保以及时且高效的方式达成系统捕获可以是有利的。例如,同步信令(诸如PSS/SSS)可以在频率和/或时间上被更密集地重复(例如,在20ms窗口中出现2-4次),以促成单发检测。虽然展布得更开的同步信令方案可提供更好的等待时间性能,但优先考虑可能由于干扰而经历擦除的基于争用的环境(诸如通信介质140等)中的健壮性可以是合乎需要的。图3解说了其中PSS/SSS被重复四次的示例eDRS配置。作为另一示例,同步信令(诸如PSS/SSS)可以被提升功率以改进可检测性。作为另一示例,同步信令(诸如PSS/SSS)可通过信道保留消息接发(例如,接入点110和/或接入终端120所作的CTS2S)来保护。
图16是解说可结合图2的虚拟TDD帧结构使用的系统捕获规程的信令流图。在该示例中,接入点110正在通信介质140上根据图2的虚拟TDD帧结构来提供服务,并且接入终端120正在执行系统捕获。
如图所示,接入终端120最初接收系统同步信息(例如,PSS/SSS信令)(信号1612)。参照图3和4,同步信令(诸如PSS/SSS)可以在必要时被重复接收并且在频率和/或时间上被组合以重构PSS/SSS信令。由此,接入终端120捕获接入点110的物理蜂窝小区标识符(PCI)、时隙和帧同步,这使得接入终端120能够定位并解码其它信息。
具体而言,接入终端120能够解码由接入点110广播的MIB(信号1616)。如上文讨论的,MIB可被用于区分与接入点110相关联的运营商身份(例如,PLMN ID),该运营商身份可以在共享的操作环境(诸如通信介质140)中变化。作为另一示例,运营商身份可以用CRS/CSI-RS来加扰。基于经解码的信息,接入终端120可解码其它系统信息块,诸如SIB-1、SIB-2等(信号1618)。解码SIB-1和SIB-2允许接入终端120开始接入系统(例如,经由随机接入信道(RACH))(信号1620)。以上参照图3被称为eSIB的新的浓缩SIB格式也可被使用。
图17是解说可被适配成与图2的虚拟TDD帧结构一起使用的示例随机接入规程的信令流图。在该示例中,接入点110正在通信介质140上根据图2的虚拟TDD帧结构来提供服务,并且接入终端120正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上执行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规程以获得对上行链路资源的接入。
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可作为大致四部分规程来执行。最初,接入终端120传送随机接入前置码(消息1 1712),该前置码的格式和PRACH时域资源分配可由PRACH配置索引参数来指示。与传送消息1协同地,接入终端120设置随机接入响应(RAR)定时器(例如,根据ra-ResponseWindowSize(ra-响应窗口大小)参数)(框1722),并在共同控制信道(例如,PDCCH)上等待RAR消息(消息2 1714)。当在RAR定时器期满之前接收到消息2之际,接入终端120取消RAR定时器(框1724)。否则,接入终端120重传消息1 1712。
在消息2中,接入终端120接收将在传送RRC请求(消息3 1716)时利用的定时对齐值、资源(上行链路准予)和临时标识符(例如,蜂窝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C-RNTI))。与传送消息3协同地,接入终端120设置争用解决(CR)定时器(例如,根据mac-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mac-争用解决定时器)参数)(框1726)。
在传送消息3后,接入终端120监视共同控制信道以寻找包含其临时标识符的CR消息(消息4 1718),直到CR定时器期满。与成功地解码消息4协同地,接入终端120取消CR定时器(框1728)。
为了确保随机接入与图2的虚拟TDD帧结构协调,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参数可被专门配置成将PRACH(时间)资源和接入点响应约束成只落在激进争用eDRS之前的无线电帧中。例如,接入点可将PRACH资源配置成只落在奇数帧的前半部分中(例如,经由prach-ConfigurationIndex(prach-配置索引)满足T0=2(仅仅奇数帧)且T1=0(位于前半帧中),将RAR窗口配置成覆盖下一eDRS子帧(例如,经由ra-ResponseWindowSize)以防在此之前未针对下行链路赢得对通信介质140的接入,将争用解决窗口配置成覆盖多个eDRS子帧(例如,经由mac-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等等。
图18是解说用于与图2的虚拟TDD帧结构一起操作的图17的随机接入规程的示例适配的时序图。在该示例中,激进争用eDRS周期性被设为TAC-eDRS=2个无线电帧,prach-ConfigurationIndex=1(即,对应于指定奇数无线电帧、前半帧和第二上行链路子帧的(0,2,0,1)配置),RAR窗口参数ra-ResponseWindowSize=10ms,且消息3争用窗口参数mac-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64ms。
如图所示,图18的时序图覆盖激进争用eDRS的两个循环,包括编号为SFNN-1到SFNN+2的四个无线电帧。为了确保RAR消息2在SFNN(激进争用eDRS无线电帧)中被递送,接入终端120在由prach-ConfigurationIndex指定的上行链路子帧期间在前一SFNN-1中发送其前置码消息1。因为RAR窗口参数ra-ResponseWindowSize被设为相对较长的值(10ms是解说性示例),所以在SFNN(激进争用eDRS无线电帧)的第一子帧中递送的RAR消息2被保证落在RAR窗口内。
如以上参照图17更详细地讨论的,在接收到指定上行链路准予的RAR消息2之际,接入终端120可发送RRC消息3(例如,稍后在SFNN中)并设置其CR定时器。因为CR定时器参数mac-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被设为相对较长的值(64ms是解说性示例),所以接入终端120可等待SFNN+2处的另一激进争用eDRS无线电帧以接收CR消息4,而CR定时器未由于SFNN+1(对其的争用可被输给竞争RAT协调150的伺机争用eDRS无线电帧)所引入的延迟而期满。
在一些设计中,各种随机接入规程消息可由信道保留消息来进一步保护。例如,接入终端120可以在随机接入前置码(消息1)之前发送信道保留消息以获得附加保护(具体而言在随机接入前置码(消息1)被重发的情况下)。类似地,接入终端120还可在RAR消息(消息2)之前发送信道保留消息以获得附加保护。接入点110可以在它检测到随机接入前置码(消息1)时在RAR消息(消息2)之前发送信道保留消息。接入点110(或接入终端120)还可尝试保留通信介质140用于RRC请求(消息3)(例如,经由共用或单独的信道保留消息,如用于RAR消息(消息2)的那样)。信道保留消息接发还可被用于保护RRC请求(消息3)准予的时隙、RRC请求(消息3)P-HICH以及争用解决消息(消息4)。在一些情形(诸如在网络上信令通知的入站移动性)中,接入点110还或许能够经由信道保留消息来保护随机接入前置码(消息1)。
在一些设计中,可以在接入点110的与正请求对其的接入的那个分量载波不同的分量载波(PCell或SCell)上发送各种随机接入规程消息。接入点110的分量载波配置可以作为例如RRC切换命令的一部分来广播或发送。作为示例,接入终端120可以在接入点110的在所需时间空闲的无论哪个分量载波上发送随机接入前置码(消息1)。接入点110还可在接入点110的每一个分量载波上发送RAR消息(消息2)。另外,由RRC请求(消息3)指定的上行链路准予可被指定为应用于每一个分量载波。HARQ过程反馈重传准予也可被指定为应用于接入点110的每一个分量载波。
接入终端120可以在RACH规程期间与另一接入终端竞争;接入终端120接收到争用完成消息(消息4),但另一接入终端未接收到(例如,由于来自竞争RAT协调150的干扰)是可能的。为了解决该情形,接入点110可选择通过避免准予争用解决上行链路资源来保护(潜在的,因为接入点110对此不知)另一接入终端直到争用结束;这可通过挂起用于RRC请求(消息3)的重传过程来完成。
图19是解说被适配成与图2的虚拟TDD帧结构一起使用的示例寻呼结构的时序图。在该示例中,出于解说目的,激进争用eDRS周期性被设为4个无线电帧(即,TAC-eDRS=4)并且寻呼循环被设为32个无线电帧。
寻呼帧(PF)是可包含用于发送用于寻呼的寻呼消息以及系统信息改变通知的一个或多个寻呼时机(PO)子帧的无线电帧。在例如LTE中,接入终端120(该示例中是LTE UE)的PF的位置根据以下等式由某些寻呼参数定义:
SFN mod T=(T/N)*(UE_ID mod N) (等式1)
在此,T=min(因UE而异的DRX值,DefaultPagingCycle(默认寻呼循环))且表示因UE而异的DRX循环以及默认的因蜂窝小区而异的DRX循环之间的最小DRX循环。同时,N=min(T,nB)且表示UE的寻呼循环中的寻呼帧的数目,其中nB={2T,T,T/2,T/4,T/8,T/16,T/32}。最后,UE_ID=国际移动订户身份(IMSI)mod 1024并且被用作伪随机间隔值。DefaultPagingCycle和nB参数在系统信息(SIB-2)中广播。
继续以上LTE示例,接入终端120(该示例中同样是LTE UE)的具有PF的PO的位置根据以下等式由其它寻呼参数定义:
i_s=floor(UE_ID/N)mod Ns (等式2)
在此,附加参数Ns=max(1,nB/T)。
为了确保寻呼在激进争用eDRS子帧期间被调度,一个或多个寻呼参数可基于激进争用eDRS周期性来被专门配置成将所有PF与包含激进争用eDRS子帧的无线电帧对齐并且将所有PO与其中的激进争用eDRS子帧对齐,该激进争用eDRS子帧基本上保证是接入点110的TXOP。例如,nB参数可被设为(T/TAC eDRS)以将PF周期性与激进争用eDRS周期性相匹配。在图19中的其中激进争用eDRS周期性被设为4个无线电帧(即,TAC-eDRS=4)的所解说的一些示例中,nB可被设为nB=T/4=8,并因此N=min(T,T/4)=T/4=8且Ns=max(1,1/4)=1。相应地,给定PF的位置将会在SFN mod T=4*(UE_IDmod T/4)=4的倍数,该位置与包含激进争用eDRS子帧的无线电帧对齐,并且给定PO的位置将会在i_s=floor(UE_ID/8)mod 1=0,该位置与激进争用eDRS子帧对齐,其中接入点110最有可能捕捉到通信介质140。
图20是解说可结合图2的虚拟TDD帧结构使用的切换规程的示例方面的信令流图。在该示例中,接入终端120正在与接入点110的连通状态中操作,接入点110用作切换规程的源接入点。源接入点110在通信介质140上经由两个蜂窝小区(包括相应的分量载波上的PCel 2002和SCell 2004)提供服务。在附近操作的邻接入点2010用作切换过程的目标接入点。目标接入点2010类似地在通信介质140上经由两个蜂窝小区(包括相应的分量载波上的PCel 2006和SCell 2008)提供服务。将领会,所解说的信令是仅仅在相关部分中示出的泛例,并且所解说的某些信令可被省略,而对于给定切换规程实现可添加其它信令。例如,虽然后向切换规程可包括接入终端120和源接入点110之间的某些切换相关信息的交换,但是前向切换规程可省略该信令或者包括接入终端120和目标接入点2010之间的替代的切换相关信息的交换。
在其与源接入点110连接期间,接入终端120执行并报告各种信令测量(信令2020)。例如,接入终端120可监视其服务蜂窝小区(例如,源接入点110的PCell 2002)以及任何候选邻居蜂窝小区(例如,目标接入点2010的PCell2006)的信号强度/质量(例如,收到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参考信号收到功率(RSRP等)。如在上文中更详细地描述的,可以在一个或多个eDRS子帧处基于图2的虚拟TDD帧结构来执行测量。
在一些设计中,使用单独的接收机链(例如,主RAT收发机的第二实例),而不是依靠测量间隙调度来执行异频测量。在其他设计中,当采用测量间隙时,这些测量间隙被调度成与一个或多个eDRS子帧对齐(例如,变得相对较短和频繁)。另外,帧结构定时可以从一个分量载波到下一个分量载波被偏移以使其各自相应的eDRS子帧变成非交叠,藉此允许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执行异频和同频测量。
返回到图20,在某一点,可基于信令测量来检测(框2022)切换触发事件。例如,可以在同频邻居蜂窝小区的信号强度/质量在阈值时间量上超出服务蜂窝小区的信号强度/质量达阈值(例如,3dB达320ms)时检测到同频触发事件,诸如LTE“A3”事件。作为另一示例,可以在服务蜂窝小区的信号强度/质量掉至阈值(例如,-118dB)以下时检测到异频触发事件,诸如LTE“A2”事件。作为另一示例,可以在异频邻居蜂窝小区的信号强度/质量超过另一阈值时检测到异频触发事件,诸如LTE“A4”事件。
响应于检测到切换触发事件(框2022),源接入点110可以向接入终端120(信令2024)发送指令接入终端120移至目标接入点2010的切换命令(例如,RRC连接重配置消息)。作为响应或独立地,接入终端120然后可开始接入规程(例如,RACH、RRC连接重建请求,等等)以用于连接到目标接入点2010(信令2026)。一旦接入终端120已经连接到目标接入点2010,它们就可交换切换确认(例如,RRC连接重配置完成、RRC连接重建、RRC连接建立完成+重配置等)以完成切换(信令2028)。
如图20所示,可使各种切换信令更健壮以通过配置其在替代或甚至多个分量载波上的传输来解决可能在通信介质140上产生的争用和干扰问题。例如,测量报告信令2020可以经由PCell 2002、SCell 2004或两者从接入终端120被发送到源接入点110。作为另一示例,切换命令信令2024可以经由PCell 2002、SCell 2004或两者从源接入点110被发送到接入终端120。作为另一示例,接入信令2026可以经由PCell 2006、SCell 2004或两者从接入终端120发送到目标接入点2010。作为另一示例,切换确认信令2028可以经由PCell 2002、SCell2006或两者在目标接入点2010和接入终端120之间被交换。
类似地,为了更健壮地维持同步,接入终端还可经由源接入点110的PCell2002、SCell 2004或两者以及目标接入点2010的PCell 2006、SCell 2008或两者来监视同步信令(例如,无线电链路监视(RLM))。
除了越空信令之外,源接入点110和目标接入点2010还可经由回程2050(例如,X2连接)交换各种信令以促成切换过程。例如,源接入点110可以向目标接入点2010发送关于接入终端120的接入终端上下文信息2052,诸如接入终端状态信息、安全信息、接入终端能力信息、接入终端关联逻辑连接的身份,等等。
还可使各种回程切换信令更健壮以通过在预见到切换触发时提早交换设立信息来解决可能在通信介质140上产生的争用和等待时间问题。例如,源接入点110可以预测性地在切换发生之前向目标接入点2010提供接入终端上下文2052以使得目标接入点2010准备好潜在切换。交换可通过测量报告中的信息来提示(信令2020)。例如,交换可以在服务接入点110的信号强度/质量掉至比实际切换触发阈值更高的切换警告阈值以下时被提示。
在一些设计中,为了使为切换信令对通信介质140的接入优先,源接入点110、目标接入点2010或者接入终端120可使用相对较激进的争用参数(例如,相对较低的退避阈值、相对较小的争用窗口等)来争用通信介质140,如上文参照对eDRS子帧的激进争用所更详细地讨论的。
在一些设计中,各种切换消息可由信道保留消息来进一步保护。例如,接入终端120可以在测量报告信令2020之前经由对应于PCell 2002、SCell 2004或两者的载波发送信道保留消息。作为另一示例,源接入点110可以在切换命令信令2024之前经由对应于PCell 2002、SCell 2004或两者的载波发送信道保留消息。作为另一示例,接入终端120可以在接入信令2026之前经由对应于PCell 2006、SCell 2008或两者的载波发送信道保留消息。作为另一示例,目标接入点2010可以在切换确认信令2028之前经由对应于PCell 2006、SCell 2008或两者的载波发送信道保留消息。在其中接入终端120未经由源接入点110被告知用于目标接入点2010的PCell和SCell RACH配置和配对的情形中,接入终端120可以从来自目标接入点2010的告知接入终端哪些蜂窝小区对应于出于载波聚集目的的蜂窝小区对的广播信息中导出该配对。
为了缓解对来自与不同运营商相关联的诸主RAT设备的eDRS子帧的干扰,图2的虚拟TDD帧结构可以在时间上被交错以避免跨诸运营商对齐eDRS子帧。
图21解说了根据图2的虚拟TDD帧结构的运营商间帧交错的示例。出于解说目的,接入点110被示为是包括根据相同但有偏移的帧结构操作的另一接入点2110的经协调系统的一部分。接入点110和接入点2110由不同运营商提供,接入点110对应于第一运营商A(OP-A),而接入点2110对应于第二运营商B(OP-B)。
如图所示,与第一运营商A相关联的无线电帧相比于与第二运营商B相关联的无线电帧偏移数个子帧。在所解说的示例中,该偏移是5个子帧,例如运营商B的SFN N的开头的在运营商A的SFN N开始后5个子帧开始。每一个运营商可随机或根据因运营商而异的参数(例如,基于PLMN ID)选择偏移。这允许每无线电帧发送eDRS子帧的1/10重用模式、每隔一个无线电帧发送eDRS子帧的1/20重用模式等等。作为补充或替换,eDRS信令(例如,PSS/SSS)可以在eDRS子帧内被交错,并且其它信令(诸如CRS)可以在频率上被偏移(例如,最多达3个副载波)。
图22是解说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的示例通信方法的流程图。方法2200可例如由在共享通信介质上操作的接入点(例如,图1中解说的接入点110)来执行。作为示例,通信介质可包括在LTE技术和Wi-Fi技术设备之间共享的无执照射频谱带上的一个或多个时间、频率、或空间资源。
如图所示,接入点可以竞争在跨越第一历时的第一TXOP内对通信介质的接入(框2202)。接入点可以在第一TXOP期间向接入终端传送向该接入终端准予用于跨越第二历时的第二TXOP的上行链路资源的调度准予(框2204)。接入点可以竞争在第二TXOP内对通信介质的接入(框2206)。接入点可以在第二TXOP期间通过所准予的上行链路资源来从该接入终端接收上行链路信令(框2208)。
如在上文中更详细地讨论的,第一TXOP和第二TXOP可以是时间上非连续的,以使得在第一历时和第二历时之间存在居间时间段。此外,调度准予可将接入终端配置成忽略调度在该居间时间段上的任何上行链路子帧并且将所准予的上行链路资源结转至第二TXOP期间的上行链路子帧。
接入点还可传送在第一TXOP、第二TXOP或两者内保留通信介质的信道保留消息。
在一些设计中,该传送(框2204)可包括在共用控制信道上广播调度准予。
接入点还可在第一TXOP期间向接入终端重传调度准予。例如,该调度准予可以在第一TXOP的第一下行链路子帧中被传送,并且在第一TXOP的第二下行链路子帧中被重传。该调度准予还可进一步向接入终端准予用于第一TXOP的上行链路资源。
图23是解说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的另一示例通信方法的流程图。方法2300可例如由在共享通信介质上操作的接入终端(例如,图1中解说的接入终端120)来执行。作为示例,通信介质可包括在LTE技术和Wi-Fi技术设备之间共享的无执照射频谱带上的一个或多个时间、频率、或空间资源。
如图所示,接入终端可以在跨越第一历时的第一TXOP期间从接入点接收准予由该接入终端进行传输的上行链路资源的调度准予(框2302)。接入终端可标识跨越第二历时的第二TXOP中的对应于该调度准予的上行链路资源(框2304)。接入终端可以在第二TXOP期间通过所标识的上行链路资源来向该接入点传送上行链路信令(框2306)。
如在上文中更详细地讨论的,第一TXOP和第二TXOP可以是时间上非连续的,以使得在第一历时和第二历时之间存在居间时间段。此外,接入终端可忽略调度在居间时间段上的任何上行链路子帧并且将所准予的上行链路资源结转至第二TXOP期间的上行链路子帧。
在一些设计中,接入终端可以在共用控制信道上接收调度准予。接入终端还可在第一TXOP期间从该接入点接收调度准予的重传。例如,调度准予可以在第一TXOP的第一下行链路子帧中接收,并且调度准予的重传可以在第一TXOP的第二下行链路子帧中接收。接入终端还可标识第一TXOP中的对应于该调度准予的上行链路资源,并且在第一TXOP期间通过所标识的上行链路资源来向该接入点传送上行链路信令。
图24是解说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的另一示例通信方法的流程图。方法2400可例如由在共享通信介质上操作的接入点(例如,图1中解说的接入点110)或者接入终端(例如,图1中解说的接入终端120)来执行。作为示例,通信介质可包括在LTE技术和Wi-Fi技术设备之间共享的无执照射频谱带上的一个或多个时间、频率、或空间资源。
如图所示,接入点或接入终端可根据定义一系列帧和子帧的TDD帧结构来在通信介质上接收信息(框2402)。接入点或接入终端可确定用于在通信介质上携带确收信道的子帧资源集,所确定子帧资源集占用不超过子帧阈值分数(框2404)。接入点或接入终端可以经由所确定的子帧资源集来在确收信道上传送与接收到的信息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确收消息(框2406)。
如在上文中更详细地讨论的,子帧阈值分数可包括例如两个或更少的OFDM码元周期。所确定的子帧资源集还可在频率上展布在一个或多个交织的OFDM频调块上。作为另一示例,子帧阈值分数可对应于无争用时间段。该无争用时间段可以跨越例如由TDD帧结构定义的帧的历时的5%或更少。
该接收(框2404)可包括在第一群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子帧上接收信息并且在第二群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子帧上接收信息,并且该传送(框2406)可包括在第一上行链路子帧上传送确收在第一群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子帧上接收到的信息的确收消息,以及在第一上行链路子帧之后的第二上行链路子帧上传送确收在第二群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子帧上接收到的信息以及在第一群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子帧上接收到的信息的确收消息。
接入点可以在确定未在第一TXOP期间成功接收到信息之际在确收信道上向接入终端传送与该信息相关联的肯定确收消息,并且避免在共用控制信道上向该接入终端传送任何传输准予。接入点然后可以在第二TXOP期间接收该信息的重传。第一TXOP和第二TXOP在时间上可以是非连续的。
图25是解说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的另一示例通信方法的流程图。方法2500可例如由在共享通信介质上操作的接入点(例如,图1中解说的接入点110)来执行。作为示例,通信介质可包括在LTE技术和Wi-Fi技术设备之间共享的无执照射频谱带上的一个或多个时间、频率、或空间资源。
如图所示,接入点可指定用于根据TDD帧结构来在通信介质上传送发现参考信令的一个或多个子帧(框2502)。接入点可以在所指定的子帧中的每一者期间传送发现参考信令,发现参考信令包括PSS、SSS、CRS、CSI-RS、MIB信号以及SIB信号(框2504)。
如上文中更详细地讨论的,所指定的子帧可被调度成周期性地出现。例如,所指定的子帧可被调度成在TDD帧结构的每一帧期间出现一次。
在一些设计中,接入点可设置发现参考信令的激进争用周期性,并基于子帧相对于该激进争用周期性的定时来选择所指定的子帧中的每一者的一个或多个争用参数。接入点可基于为该子帧选择的一个或多个争用参数来竞争在所指定的子帧中的每一者中对通信介质的接入,并且基于该争用来在所指定的子帧中的每一者期间选择性地传送发现参考信令。该一个或多个争用参数可包括例如退避阈值、争用窗口大小或其组合。在此,可以为与激进争用周期性对齐的子帧选择比未与激进争用周期性对齐的子帧更高的退避阈值,可以为与激进争用周期性对齐的子帧选择比未与激进争用周期性对齐的子帧更短的争用窗口,或其组合。
在一些设计中,SSS可包括被配置成在所指定的每一个子帧期间传送至少两次并且在一些情形中在所指定的每一个子帧期间传送不止两次的增强型SSS。
出于一般性,接入点110和接入终端120在图1中仅在相关部分中被示为分别包括介质接入管理器112和介质接入管理器122。然而将领会,接入点110和接入终端120可按各种方式配置成提供或以其他方式支持本文所讨论的争用技术。
图26是更详细地解说主RAT系统100的接入点110和接入终端120的示例组件的设备级示图。如图所示,接入点110和接入终端120可各自一般地包括用于经由至少一个指定的RAT与其他无线节点通信的无线通信设备(由通信设备2630和2650表示)。通信设备2630和2650可根据指定的RAT以各种方式被配置成用于传送和编码信号,以及反之,用于接收和解码信号(例如,消息、指示、信息、导频等)。
通信设备2630和2650可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收发机,诸如分别包括相应的主RAT收发机2632和2652、以及在一些设计中(可任选的)共处一地的副RAT收发机2634和2654(例如对应于由竞争RAT系统150采用的RAT)。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收发机”可包括发射机电路、接收机电路、或其组合,但不需要在所有设计中提供传送和接收功能性两者。例如,在没有必要提供完全通信时(例如,无线电芯片或类似电路系统仅提供低级嗅探),在一些设计中可以采用低功能性接收机电路以降低成本。另外,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共处一地”(例如,无线电、接入点、收发机等)可指各种布置中的一种。例如,在同一外壳中的组件;由同一处理器主存的组件;在彼此的所定义距离之内的组件;和/或经由接口(例如,以太网交换机)连接的组件,其中该接口满足任何所要求的组件间通信(例如,消息)的等待时间要求。
接入点110和接入终端120一般而言还可各自包括用于控制其各自相应的通信设备2630和2650的操作(例如,指导、修改、启用、禁用等)的通信控制器(由通信控制器2640和2660来表示)。通信控制器2640和266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642和2662、以及分别耦合至处理器2642和2662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2644和2664。存储器2644和2664可被配置成存储数据、指令、或其组合——作为板载高速缓存存储器、作为分开的组件、组合等。处理器2642和2662以及存储器2644和2664可以是自立的通信组件,或者可以是接入点110和接入终端120的相应主机系统功能性的一部分。
将领会,介质接入管理器112和介质接入管理器122可用不同方式来实现。在一些设计中,与之相关联的一些或所有功能性可通过至少一个处理器(例如,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642和/或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662)和至少一个存储器(例如,一个或多个存储器2644和/或一个或多个存储器2664)或以其他方式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该至少一个存储器的指导下实现。在其他设计中,与之相关联的一些或所有功能性可被实现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功能模块。
图27解说了表示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功能模块的用于实现介质接入管理器112和/或介质接入管理器122的示例装置。在所解说的示例中,装置2700包括用于竞争的模块2702、用于传送的模块2704、用于竞争的模块2706、以及用于接收的模块2708。
用于竞争的模块2702可被配置成竞争在跨越第一历时的第一TXOP内对通信介质的接入。用于传送的模块2704可被配置成在第一TXOP期间向接入终端传送用于向该接入终端准予用于跨越第二历时的第二TXOP的上行链路资源的调度准予。用于竞争的模块2706可被配置成竞争在第二TXOP内对通信介质的接入。用于接收的模块2708可被配置成在第二TXOP期间通过所准予的上行链路资源来从接入终端接收上行链路信令。
图28解说了表示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功能模块的用于实现介质接入管理器122的另一示例装置。在所解说的示例中,装置2800包括用于接收的模块2802、用于标识的模块2804以及用于传送的模块2806。
用于接收的模块2802可被配置成在跨越第一历时的第一TXOP期间从接入点接收用于准予由接入终端进行传输的上行链路资源的调度准予。用于标识的模块2804可被配置成标识跨越第二历时的第二TXOP中的对应于该调度准予的上行链路资源。用于传送的模块2806可被配置成在第二TXOP期间通过所标识的上行链路资源来向接入点传送上行链路信令。
图29解说了表示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功能模块的用于实现介质接入管理器112和/或介质接入管理器122的另一示例装置。在所解说的示例中,装置2900包括用于接收的模块2902、用于确定的模块2904以及用于传送的模块2906。
用于接受的模块2902可被配置成根据定义一系列帧和子帧的TDD帧结构来在通信介质上接收信息。用于确定的模块2904可被配置成确定用于在通信介质上携带确收信道的子帧资源集,所确定子帧资源集占用不超过子帧阈值分数。用于传送的模块2906可被配置成经由所确定的子帧资源通过确收信道传送与接收到的信息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确收消息。
图30解说了表示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功能模块的用于实现介质接入管理器112的另一示例装置。在所解说的示例中,装置3000包括用于指定的模块3002以及用于传送的模块3004。
用于指定的模块3002可被配置成指定用于根据TDD帧结构来在通信介质上传送发现参考信令的一个或多个子帧。用于传送的模块3004可被配置成在所指定的子帧中的每一者期间传送发现参考信令,该发现参考信令包括PSS、SSS、CRS、CSI-RS、MIB信号以及SIB信号。
图27-30的模块的功能性可以按与本文中的教导相一致的各种方式来实现。在一些设计中,这些模块的功能性可以被实现为一个或多个电组件。在一些设计中,这些框的功能性可以被实现为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组件的处理系统。在一些设计中,可以使用例如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AISC)的至少一部分来实现这些模块的功能性。如本文讨论的,集成电路可包括处理器、软件、其他相关组件、或其某种组合。由此,不同模块的功能性可以例如实现为集成电路的不同子集、软件模块集合的不同子集、或其组合。同样,将领会,(例如,集成电路和/或软件模块集合的)给定子集可以提供不止一个模块的功能性的至少一部分。
另外,图27-30所表示的组件和功能以及本文描述的其他组件和功能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装置来实现。此类装置还可至少部分地使用本文所教导的对应结构来实现。例如,以上结合图27-30的“用于……的模块”组件所描述的组件还可对应于类似地命名的“用于……的装置”功能性。因而,在一些方面,此类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使用本文所教导的处理器组件、集成电路、或其他合适结构中的一者或多者来实现,包括实现为算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在本公开中认识到以上平铺直叙地表示的算法、以及可通过伪代码来表示的动作序列。例如,由图27–30表示的组件和功能可包括用于执行LOAD(加载)操作、COMPARE(比较)操作、RETURN(返回)操作、IF-THEN-ELSE(如果—则—否则)循环等的代码。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诸如“第一”、“第二”等指定对元素的任何引述一般不限定这些元素的数量或次序。确切而言,这些指定可在本文中用作区别两个或更多个元素或者元素实例的便捷方法。因此,对第一元素和第二元素的引述并不意味着这里可采用仅两个元素或者第一元素必须以某种方式位于第二元素之前。同样,除非另外声明,否则一组元素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元素。另外,在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中使用的“A、B、或C中的至少一者”或“A、B、或C中的一个或多个”或“包括A、B、和C的组中的至少一个”形式的术语表示“A或B或C或这些元素的任何组合”。例如,此术语可以包括A、或者B、或者C、或者A和B、或者A和C、或者A和B和C、或者2A、或者2B、或者2C、等等。
鉴于以上描述和解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方面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被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这两者的组合。为清楚地解说硬件与软件的这一可互换性,各种解说性组件、块、模块、电路、以及步骤在上面是以其功能性的形式作一般化描述的。此类功能性是被实现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具体应用和施加于整体系统的设计约束。技术人员可针对每种特定应用以不同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性,但此类实现决策不应被解读为致使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因此将领会,例如装备或装备的任何组件可被配置成(或者使其能操作用于或适配成)提供如本文所教导的功能性。这可以例如通过以下方式达成:通过制造(例如,制作)该装置或组件以使其将提供该功能性;通过编程该装置或组件以使其将提供该功能性;或通过使用某种其他合适的实现技术。作为一个示例,集成电路可被制作成提供必需的功能性。作为另一示例,集成电路可被制作成支持必需的功能性并且然后(例如,经由编程)被配置成提供必需的功能性。作为又一示例,处理器电路可执行用于提供必需的功能性的代码。
此外,结合本文所公开的方面描述的方法、序列和/或算法可直接在硬件中、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在这两者的组合中体现。软件模块可驻留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电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存储介质(无论瞬态还是非瞬态)中。示例性存储介质被耦合到处理器,以使得处理器能从/向该存储介质读取/写入信息。在替换方案中,存储介质可以被整合到处理器(例如,高速缓存)。
相应地,还将领会,例如,本公开的某些方面可包括实施通信方法的瞬态或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
尽管前面的公开示出了各种解说性方面,但是应当注意,可对所解说的示例作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范围。本公开无意被仅限定于具体解说的示例。例如,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根据本文中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方法权利要求中的功能、步骤和/或动作无需以任何特定次序执行。此外,尽管某些方面可能是以单数来描述或主张权利的,但是复数也是已构想了的,除非显式地声明了限定于单数。

Claims (30)

1.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竞争在跨越第一历时的第一传输机会(TXOP)内对通信介质的接入;
在所述第一TXOP期间向接入终端传送向所述接入终端准予用于跨越第二历时的第二TXOP的上行链路资源的调度准予;
竞争在所述第二TXOP内对所述通信介质的接入;以及
在所述第二TXOP期间通过所准予的上行链路资源来从所述接入终端接收上行链路信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TXOP和所述第二TXOP在时间上是非连续的,以使得在所述第一历时和所述第二历时之间存在居间时间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准予将所述接入终端配置成忽略调度在所述居间时间段上的任何上行链路子帧并且将所准予的上行链路资源结转至所述第二TXOP期间的上行链路子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传送在所述第一TXOP、所述第二TXOP或两者内保留所述通信介质的信道保留消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包括在共用控制信道上广播所述调度准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一TXOP期间向所述接入终端重传所述调度准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准予在所述第一TXOP的第一下行链路子帧中被传送,并且在所述第一TXOP的第二下行链路子帧中被重传。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准予进一步向所述接入终端准予用于所述第一TXOP的上行链路资源。
9.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的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被配置成竞争在跨越第一历时的第一传输机会(TXOP)内对通信介质的接入;以及
至少一个收发机,其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一TXOP期间向接入终端传送向所述接入终端准予用于跨越第二历时的第二TXOP的上行链路资源的调度准予,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竞争在所述第二TXOP内对所述通信介质的接入,并且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收发机被进一步配置成在所述第二TXOP期间通过所准予的上行链路资源来从所述接入终端接收上行链路信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TXOP和所述第二TXOP在时间上是非连续的,以使得在所述第一历时和所述第二历时之间存在居间时间段。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准予将所述接入终端配置成忽略调度在所述居间时间段上的任何上行链路子帧并且将所准予的上行链路资源结转至所述第二TXOP期间的上行链路子帧。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收发被进一步配置成传送在所述第一TXOP、所述第二TXOP或两者内保留所述通信介质的信道保留消息。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收发机被进一步配置成在共用控制信道上广播所述调度准予。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收发机被进一步配置成在所述第一TXOP期间向所述接入终端重传所述调度准予。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收发机被进一步配置成在所述第一TXOP的第一下行链路子帧中传送所述调度准予并且在所述第一TXOP的第二下行链路子帧中重传所述调度准予。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准予进一步向所述接入终端准予用于所述第一TXOP的上行链路资源。
17.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在跨越第一历时的第一传输机会(TXOP)期间从接入点接收准予由接入终端进行传输的上行链路资源的调度准予;
标识跨越第二历时的第二TXOP中的对应于所述调度准予的上行链路资源;以及
在所述第二TXOP期间通过所标识的上行链路资源来向所述接入点传送上行链路信令。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TXOP和所述第二TXOP在时间上是非连续的,以使得在所述第一历时和所述第二历时之间存在居间时间段。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忽略调度在所述居间时间段上的任何上行链路子帧;以及
将所准予的上行链路资源结转至所述第二TXOP期间的上行链路子帧。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包括在共用控制信道上接收所述调度准予。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一TXOP期间从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调度准予的重传。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准予在所述第一TXOP的第一下行链路子帧中被接收,并且所述调度准予的重传在所述第一TXOP的第二下行链路子帧中被接收。
2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标识所述第一TXOP中的对应于所述调度准予的上行链路资源;以及
在所述第一TXOP期间通过所标识的上行链路资源来向所述接入点传送上行链路信令。
24.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收发机,其被配置成在跨越第一历时的第一传输机会(TXOP)期间从接入点接收准予由接入终端进行传输的上行链路资源的调度准予;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的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被配置成标识跨越第二历时的第二TXOP中的对应于所述调度准予的上行链路资源,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收发机被进一步配置成在所述第二TXOP期间通过所标识的上行链路资源来向所述接入点传送上行链路信令。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TXOP和所述第二TXOP在时间上是非连续的,以使得在所述第一历时和所述第二历时之间存在居间时间段。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忽略调度在所述居间时间段上的任何上行链路子帧;以及
将所准予的上行链路资源结转至所述第二TXOP期间的上行链路子帧。
27.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收发机被进一步配置成在共用控制信道上接收所述调度准予。
28.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收发机被进一步配置成在所述第一TXOP期间从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调度准予的重传。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收发机被进一步配置成在所述第一TXOP的第一下行链路子帧中接收所述调度准予并且在所述第一TXOP的第二下行链路子帧中接收所述调度准予的重传。
30.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标识所述第一TXOP中的对应于所述调度准予的上行链路资源;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收发机被进一步配置成在所述第一TXOP期间通过所标识的上行链路资源来向所述接入点传送上行链路信令。
CN201680047231.5A 2015-08-12 2016-08-12 共享通信介质上的基于争用的共存 Active CN1079260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204303P 2015-08-12 2015-08-12
US62/204,303 2015-08-12
US15/234,959 US10201014B2 (en) 2015-08-12 2016-08-11 Contention-based co-existence on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US15/234,959 2016-08-11
PCT/US2016/046764 WO2017027798A1 (en) 2015-08-12 2016-08-12 Contention-based co-existence on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26048A true CN107926048A (zh) 2018-04-17
CN107926048B CN107926048B (zh) 2021-05-04

Family

ID=56740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47231.5A Active CN107926048B (zh) 2015-08-12 2016-08-12 共享通信介质上的基于争用的共存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201014B2 (zh)
EP (1) EP3335514B1 (zh)
JP (1) JP6805236B2 (zh)
KR (1) KR102634493B1 (zh)
CN (1) CN107926048B (zh)
RU (1) RU2725173C2 (zh)
WO (1) WO201702779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47130A1 (zh) * 2019-01-18 2020-07-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0207226A1 (zh) * 2019-04-08 2020-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Cot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94935B2 (en) * 2015-04-14 2017-10-17 Alcatel Lucent Adaptive subframe puncturing for carrier sensing adaptive transmission
US10291379B2 (en) 2015-08-12 2019-05-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ention-based co-existence on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US20170055293A1 (en) * 2015-08-17 2017-02-23 Mediatek Inc. Methods of Distributed Control Achieving Fair Radio Resource Access
US10374777B2 (en) * 2015-08-31 2019-08-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signaling in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JP2018530184A (ja) * 2015-09-10 2018-10-11 グァンドン オッポ モバイル テレ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リミテッド チャネル測定とチャネル測定結果報告の方法
KR102059993B1 (ko) 2015-09-14 2019-12-27 레노보 이노베이션스 리미티드 (홍콩)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경쟁 윈도우 크기 조정
US11064521B2 (en) * 2015-10-19 2021-07-13 Apple Inc. Scheduling uplink transmissions for a user equipment (UE)
JP6593450B2 (ja) * 2015-11-12 2019-10-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7138224A1 (ja) * 2016-02-12 2017-08-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装置及び方法
WO2017145120A1 (en) 2016-02-25 2017-08-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aging in unlicensed spectrum
JP7116721B2 (ja) * 2016-07-20 2022-08-1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及び端末デバイスにより実行される方法、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端末装置
TWI664872B (zh) * 2017-05-01 2019-07-01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處理通道存取程序的裝置及方法
US11589387B2 (en) * 2017-06-21 2023-02-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patial LBT with broadcast/multicast reception
CN116318587A (zh) 2017-06-27 2023-06-2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多个无线电接入技术共存场景中的共享信道重映射
US11259332B2 (en) 2017-09-19 2022-02-22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10932282B2 (en) * 2017-10-11 2021-02-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heduling timeline in new radio-spectrum sharing (NR-SS)
EP3713362B1 (en) * 2017-11-16 2024-05-08 NTT DoCoMo, Inc. User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device
CN107743061B (zh) * 2017-12-01 2020-06-30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标识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757542B (zh) 2018-01-12 2022-01-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US10708950B2 (en) * 2018-01-16 2020-07-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pportunity sharing for autonomous uplink
JP7139434B2 (ja) * 2018-03-26 2022-09-20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Rrcコネクション再開時のセキュリティ検証
US11076432B2 (en) * 2018-06-26 2021-07-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lict avoidance in Random Access Channel (RACH) resources in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IAB) networks
CN110769517B (zh) * 2018-07-26 2022-02-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0880889B2 (en) * 2018-09-26 2020-12-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Narrowband user equipment (UE) support with multi-channel listen-before-talk (LBT)
US10432272B1 (en) 2018-11-05 2019-10-01 XCOM Labs, Inc. Variabl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user equipment
US10659112B1 (en) 2018-11-05 2020-05-19 XCOM Labs, Inc. User equipment assist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configuration
US10756860B2 (en) 2018-11-05 2020-08-25 XCOM Labs, Inc. Distribut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configuration
US10812216B2 (en) 2018-11-05 2020-10-20 XCOM Labs, Inc.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scheduling
CN113169764A (zh) 2018-11-27 2021-07-23 艾斯康实验室公司 非相干协作式多输入多输出通信
US10756795B2 (en) 2018-12-18 2020-08-25 XCOM Labs, Inc. User equipment with cellular link and peer-to-peer link
US11063645B2 (en) 2018-12-18 2021-07-13 XCOM Labs, Inc. Methods of wirelessly communicating with a group of devices
US11330649B2 (en) 2019-01-25 2022-05-10 XCOM Lab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of multi-link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US11297613B2 (en) * 2019-01-31 2022-04-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definition for 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s
US10756767B1 (en) 2019-02-05 2020-08-25 XCOM Labs, Inc. User equipment for wirelessly communicating cellular signal with another user equipment
US11412524B2 (en) * 2019-03-19 2022-08-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to synchronize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for co-channel operation
US11032841B2 (en) 2019-04-26 2021-06-08 XCOM Labs, Inc. Downlink active set management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s
US10756782B1 (en) 2019-04-26 2020-08-25 XCOM Labs, Inc. Uplink active set management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s
US10735057B1 (en) 2019-04-29 2020-08-04 XCOM Labs, Inc. Uplink user equipment selection
US10686502B1 (en) 2019-04-29 2020-06-16 XCOM Labs, Inc. Downlink user equipment selection
US10951388B2 (en) 2019-05-07 2021-03-16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Managing user equipment time division duplex uplink duty cycles
US11411778B2 (en) 2019-07-12 2022-08-09 XCOM Labs, Inc. Time-division duplex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alibration
US11411779B2 (en) 2020-03-31 2022-08-09 XCOM Labs, Inc. Reference signal channel estimation
CN115699605A (zh) 2020-05-26 2023-02-03 艾斯康实验室公司 干扰感知波束成形
WO2022048731A1 (en) * 2020-09-01 2022-03-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Low-latency transmission in reserved txop
CA3195885A1 (en) 2020-10-19 2022-04-28 XCOM Labs, Inc. Reference signal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22093988A1 (en) 2020-10-30 2022-05-05 XCOM Labs, Inc. Clustering and/or rate selection in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4885376B (zh) * 2022-05-30 2024-04-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帧结构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49533A1 (en) * 2010-10-13 2012-04-19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scheduled transmission
CN103210697A (zh) * 2010-11-15 2013-07-17 英特尔公司 多无线电共存的方法和设备
CN104094623A (zh) * 2011-12-15 2014-10-08 诺基亚通信公司 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无线电操作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14676B2 (ja) * 2003-03-11 2011-06-29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無線ローカル・エリア・ネットワーク(wlan)及び方法
BRPI0719540A2 (pt) 2006-10-02 2014-01-14 Lg Electronics Inc Método de retransmissão para sistema multiportadora
KR100812352B1 (ko) 2006-12-08 2008-03-1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동 광대역 무선 접속시스템에서의 상향링크 제어채널구조 및 할당 방법
US20080240032A1 (en) 2007-03-27 2008-10-02 Clearwire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densed frequency reus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2508482A (ja) 2008-11-04 2012-04-05 ノーテル・ネットワークス・リミテッド 無線装置による受信確認情報の提供
US9083494B2 (en) 2010-03-23 2015-07-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resource utilization in TDD
US8897236B2 (en) 2010-03-26 2014-11-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PDSCH) protection
US9750019B2 (en) * 2010-09-23 2017-08-2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Channel acces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gnitive relaying for cellular systems
EP2656676B1 (en) 2010-12-20 2018-11-21 Nokia Technologies Oy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set a control channel configur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2156574A1 (en) * 2011-05-13 2012-11-22 Nokia Corporation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wireless network
CN102802171B (zh) * 2011-05-25 2016-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退避方法和退避设备
WO2012169756A2 (ko) * 2011-06-06 2012-12-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반송파 집성 기법이 적용된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단말에 관한 신호를 다중화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681736B2 (en) 2011-10-27 2020-06-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allowing terminal to perform random access step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US9930678B2 (en) 2012-07-19 2018-03-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xing UEs with different TDD configurations and some techniques to mitigate UE-to-UE and base station-to-base station interference
US9717098B2 (en) 2013-05-20 2017-07-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llision avoidance schem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over unlicensed spectrum
US9693367B2 (en) * 2014-01-13 2017-06-27 Zte Corporation Contention arbitration using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US10015778B2 (en) 2015-03-17 2018-07-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signaling design
US9485733B1 (en) 2015-05-17 2016-11-01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a wakeup packet
US10291379B2 (en) 2015-08-12 2019-05-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ention-based co-existence on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US10194468B2 (en) * 2016-03-04 2019-01-29 Apple Inc. Wireless channel reserv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49533A1 (en) * 2010-10-13 2012-04-19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scheduled transmission
CN103210697A (zh) * 2010-11-15 2013-07-17 英特尔公司 多无线电共存的方法和设备
CN104094623A (zh) * 2011-12-15 2014-10-08 诺基亚通信公司 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无线电操作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Frame Structure and DL-UL configuration for LAA", 《3GPP TSG RAN WG1 LAA AD-HOC R1-150997》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47130A1 (zh) * 2019-01-18 2020-07-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0207226A1 (zh) * 2019-04-08 2020-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Cot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11800235A (zh) * 2019-04-08 2020-10-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Cot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11800235B (zh) * 2019-04-08 2021-1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Cot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634493B1 (ko) 2024-02-06
US20170048889A1 (en) 2017-02-16
CN107926048B (zh) 2021-05-04
KR20180042862A (ko) 2018-04-26
JP2018523428A (ja) 2018-08-16
EP3335514A1 (en) 2018-06-20
US10201014B2 (en) 2019-02-05
WO2017027798A1 (en) 2017-02-16
RU2725173C2 (ru) 2020-06-30
EP3335514B1 (en) 2023-07-12
JP6805236B2 (ja) 2020-12-23
RU2018104694A3 (zh) 2020-01-14
RU2018104694A (ru) 2019-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26048A (zh) 共享通信介质上的基于争用的共存
CN107925528A (zh) 共享通信介质上的基于争用的共存
CN112567827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物理信道和信号的方法以及使用其的装置
CN108353427B (zh) 共享通信介质上的随机接入信道信令
US10044459B2 (en) Uplink control signaling on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CN105230062A (zh) 用于未许可频谱上的无线通信的选通方案
CN108141872A (zh) 用于共享通信介质上的共存的信道配置
CN108352946A (zh) 用于共享通信介质上的短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有效载荷映射
CN107926050A (zh) 共享通信介质上的基于重新争用的共存
CN107926051A (zh) 共享通信介质上的基于重新争用的共存
CN107113116A (zh) 用于共享频谱中的不连续发送(dtx)的小区切换
CN107926052A (zh) 共享通信介质上的基于重新争用的共存
KR20170007762A (ko) 공유된 무선 주파수 스펙트럼 대역에서 업링크 송신들에 대한 리소스들을 관리하는 기법들
TW202014037A (zh) 無線通訊裝置、無線通訊方法及電腦程式
CN108702274A (zh) 无线通信介质上的上行链路规程
CN110115090A (zh) 通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