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24254A - 面板驱动装置和面板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面板驱动装置和面板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24254A
CN107924254A CN201680048930.1A CN201680048930A CN107924254A CN 107924254 A CN107924254 A CN 107924254A CN 201680048930 A CN201680048930 A CN 201680048930A CN 107924254 A CN107924254 A CN 1079242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electrode
signal
fed
circuit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4893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24254B (zh
Inventor
安容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X Semic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licon Work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licon Work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licon Work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9242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42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242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42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06F3/04184Synchronisation with the driving of the display or the backlighting unit to avoid interferences generated internall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7/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resistance, reactance, impedance, or electric characteristics derived therefrom
    • G01R27/02Measuring real or complex resistance, reactance, impedance, or other two-pole characteristics derived therefrom, e.g. time constant
    • G01R27/26Measuring inductance or capacitance; Measuring quality factor, e.g. by using the resonance method; Measuring loss factor; Measuring dielectric constants ; Measuring impedance or related variables
    • G01R27/2605Measuring capacit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7Shielding in digitiser, i.e. guard or shielding arrangements, mostly for capacitive touchscreens, e.g. driven shields, driven ground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板驱动装置:其通过使用第一放大器来将第一信号供应到第一传感器电极,以检测第一传感器电极的电容的变化;通过使用第二放大器来将具有与第一信号相同波形的第二信号供应到与第一传感器电极相邻的第二传感器电极;以及根据第一传感器电极的电容的变化来检测外部物体向传感器电极靠近或触摸。

Description

面板驱动装置和面板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驱动面板的装置。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用于驱动包含可感测物体靠近或触摸的多个传感器的面板的装置。
背景技术
面板可包含用以感测物体靠近或触摸的多个传感器电极。
面板中的传感器电极由面板驱动装置驱动。
面板驱动装置通过驱动传感器电极来测量传感器电极与物体之间产生的电容,从而感测物体靠近或触摸。
同时,不仅是传感器电极与物体之间产生的电容,传感器电极之间还产生寄生电容,这导致问题产生。
当寄生电容增加时,传感器电极与物体之间的电容相对减小,因此面板驱动装置的触摸灵敏度可能降低。
当增加驱动电流或驱动电力以提高触摸灵敏度时,由面板驱动装置消耗的功率可能增加,且面板驱动装置的大小也可能增加。
发明内容
已制得本发明在一个方面中提供用于通过降低传感器电极之间产生的寄生电容来提高触摸灵敏度的技术。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用于将用于触摸驱动的功率消耗降到最低的技术。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用于驱动包含多个传感器电极的面板的装置。
用于驱动面板的装置包含第一电路、第二电路、第三电路以及感测电路。
第一电路可使用由第一电平的电压和第二电平的电压驱动的第一放大器来将第一信号供应到第一传感器电极。
第二电路可使用被配置成由第一电平的电压和第二电平的电压驱动的第二放大器来将大小和相位与第一信号同步的第二信号供应到与第一传感器电极相邻的第二传感器电极。
第三电路可将向第一电平以及第二电平波动(Fluctuating)且相位与第一信号同步的第三信号供应到第三传感器电极。
感测电路可基于第一传感器电极的电容的变化来感测外部物体接近或触摸面板。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用于驱动包含多个传感器电极的面板的方法。
驱动面板的方法包含使用被配置成由第一电平的供电电压和第二电平的供电电压驱动的第一放大器来将具有第一波形的第一信号供应到第一传感器电极。
驱动面板的方法包含使用被配置成由第一电平的供电电压和第二电平的供电电压驱动的第二放大器来将具有与第一波形大体上相同波形的第二信号供应到与第一传感器电极相邻的第二传感器电极。
驱动面板的方法包含将向第一电平和第三电平波动且相位与第一信号同步的第三信号供应到第三传感器电极。
驱动面板的方法包含基于第一传感器电极的电容的变化来感测外部物体接近或触摸所述面板。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用于驱动包含多个像素、将数据电压传输到像素的多个数据线以及分别与多个数据线组重叠的多个传感器电极的面板的装置。
驱动装置的面板包含第一电路、第二电路以及感测电路。
第一电路可将第一信号供应到第一传感器电极。
第二电路可将相位与第一信号同步的第二信号供应到与第一传感器组重叠的多个数据线组,且将第二信号供应到与相邻于第一传感器电极的第二传感器电极重叠的多个数据线组中的至少一个。
感测电路可基于第一传感器电极的电容的变化来感测外部物体接近或触摸面板。
根据本发明,在传感器电极之间产生的寄生电容或在传感器电极之间产生的寄生电容被观察为较小或不可检测。此外,根据本发明,触摸灵敏度提高且触摸驱动的功率消耗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显示根据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配置的图。
图2是示意性地显示图1中显示的面板驱动装置的示范性配置的图。
图3是示意性地显示开关电路的内部配置的图。
图4为显示第一电路、第二电路以及第三电路之间的信号产生关系的图。
图5是显示第一信号和电源的波形的图。
图6是显示第一信号、第二信号以及第三信号的波形的图。
图7是示意性地显示传感器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容的图。
图8是显示相同信号供应到的传感器电极组的图。
图9是显示面板驱动装置将第二信号供应到数据线的图。
图10是示意性地显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配置的图。
图11是显示图10的A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12是示意性地显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面板驱动装置的示范性配置的图。
图13是显示供应到传感器电极和数据线的信号的第一实例的图。
图14是显示供应到传感器电极和数据线的信号的第二实例的图。
图15是显示供应到传感器电极和数据线的信号的第三实例的图。
图16是显示供应到传感器电极和数据线的信号的第四实例的图。
图17是显示供应到传感器电极和数据线的信号的第五实例的图。
图18是显示依序驱动传感器电极的第一实例的图。
图19是显示供应到图18的实例中的传感器电极的第一信号的时序图。
图20是供应到图18的实例中的传感器电极的共同电压的时序图。
图21是显示依序驱动传感器电极的第二实例的图。
图22是显示供应到图21的实例中的传感器电极的第一信号的时序图。以及
图23是供应到图21的实例中的传感器电极的共同电压。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照示范性附图详细地描述实施例。当组件在附图中被给定参考编号时,即使组件显示于不同附图中,相同组件也被给定相同参考编号。此外,在描述本发明时,如果熟知的功能或构造可能不必要地混淆对本发明的理解,那么将不详细地描述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A’、‘B’、‘(a)’、‘(b)’可用于以下对实施例的描述中。所述术语仅出于将组件与其它组件区分的目的而提供,且组件的本质、顺序或次序不受所述术语限制。当组件被描述为与另一组件“连接”、“组合”或“耦接”时,应理解,所述组件可直接与另一组件连接或耦接,或通过插入于其之间的另一组件连接或耦接。
图1是示意性地显示根据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配置的图。
参看图1,显示装置(100)可包含面板(110)和面板驱动装置(120)。
面板(110)可包含显示面板和触摸屏面板(TSP),其中显示面板和触摸屏面板可共用一些组件。举例来说,多个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可为显示面板的组件(例如共同电压施加到的共同电极),且还可为触摸面板的组件(用于感测触摸的传感器电极)。由于显示面板和触摸屏面板的组件中的一些是共用的,因此面板(110)也被称为集成面板,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此外,其中显示面板和触摸屏面板共用一些组件的内嵌(In-Cell)类型面板为已知的,但这仅为面板(110)的一实施例且本发明可应用的面板不限于这种内嵌类型面板。
多个像素可安置于面板(110)上。面板驱动装置(120)可通过驱动像素来将图像显示在面板(110)上。像素电极可安置于像素中的每一个中,且面板驱动装置(120)可通过将数据电压供应到像素电极来将图像显示在面板(110)上。
详细地说,面板驱动装置(120)通过选择特定像素或安置于特定线路中的像素且将数据电压供应到所选择的像素来将图像显示在面板(110)上。出于这个目的,面板驱动设备(120)可包含栅极驱动电路和数据驱动电路。
数据驱动电路将电压供应到数据线以在面板(110)的像素上显示数字图像。
数据驱动电路可包含至少一个数据驱动器集成电路且所述至少一个数据驱动电路可以带式自动接合(Tape-Automated-Bonding,TAB)的方式或玻璃片上芯片(Chip-On-Glass,COG)的方式连接到面板(110)的接合垫或可直接形成在面板(110)中,且在一些情况下,其可集成在面板(110)中。此外,数据驱动电路可以膜上芯片(Chip-On-Film,COF)的方式来实施。
栅极驱动电路将扫描信号依序供应到栅极线,以通过接通或断开像素中的晶体管来选择特定像素。
取决于驱动方式,栅极驱动电路可仅安置于面板(110)的一侧上,或两个单独栅极驱动电路可分别安置于面板(110)的两侧上。
此外,数据驱动电路可实施于至少一个栅极驱动器集成电路中,所述栅极驱动器集成电路可以TAB的方式或COG的方式连接到面板(110)的接合垫或可以面板内栅极(GateIn Panel,GIP)的方式直接实施于面板(110)上,且在一些情况下,其可集成在面板(110)中。此外,栅极驱动电路(130)可以COF的方式来实施。
面板(110)可包含多个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可彼此隔开。此外,至少一个像素可安置于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所安置的区域中。
面板驱动装置(120)可通过驱动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来感测外部物体接近或触摸面板(110)。面板驱动装置(120)可驱动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中的全部或仅一部分。
面板驱动装置(120)可使用传感器驱动电路来驱动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所述传感器驱动电路是与数据驱动电路和栅极驱动电路不同的集成电路。作为另一实例,在面板驱动装置(120)中,数据驱动电路和传感器驱动电路可构成一个集成电路,且栅极驱动电路可构成另一个集成电路。作为另一实例,在面板驱动装置(120)中,栅极驱动电路和传感器驱动电路可构成一个集成电路,且数据驱动电路可构成另一个集成电路。此外,数据驱动电路、栅极驱动电路以及传感器驱动电路可共用一些组件。
面板驱动装置(120)可利用通过感测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的电容的变化来感测物体靠近或触摸的电容触摸方式。
电容触摸方式可分为相互电容(Mutual-Capacitive)触摸方式和自电容(Self-Capacitive)触摸方式。
作为一种电容触摸方式的相互电容触摸方式将传感器驱动信号施加到传感器电极(Tx电极)且感测耦接到(Tx)电极的另一传感器电极(Rx电极)。在相互电容触摸方式中,取决于例如手指或笔的物体的靠近或触摸,在(Rx)电极处感测到不同值,因此相互电容触摸方式使用Rx电极处的感测值来检测是否存在触摸,触摸坐标等。
作为另一种电容触摸方式的自电容触摸方式将传感器驱动信号施加到传感器电极,且接着感测传感器电极。在自电容触摸方式中,取决于例如手指或笔的物体的靠近或触摸,在传感器电极处感测到不同值,因此自电容触摸方式使用感测值来检测是否存在触摸,触摸坐标等。在自电容触摸方式中,传感器驱动信号所施加到的传感器电极和用于感测的传感器电极为同一个,因此不存在(Tx)电极和(Rx)电极的区别。
面板驱动装置(120)可利用两种电容触摸方式(相互电容触摸方式和自电容触摸方式)中的一种。在本发明中,为便于描述,在实施例中通过实例采用自电容触摸方式。
在自电容触摸方式的一实例中,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通过感测线(SL)连接到面板驱动装置(120),且(SL)可一对一地连接到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为便于描述而给定连接到感测线SL的面板驱动装置的输出引脚(P11到P15、P21到P25以及P31到P35)的数目,但面板驱动装置(120)的输出引脚(P11到P15、P21到P25以及P31到P35)可不一对一地连接到感测线(SL),如图1中所显示。举例来说,复用器(MUX)可安置于面板驱动装置(120)的外部且面板驱动装置(120)可通过所述(MUX)连接到感测线(SL)。在这种情况下,面板驱动装置(120)的输出引脚数目可能比感测线(SL)少。
图2是示意性地显示根据一实施例的面板驱动装置的示范性配置的图。
参看图2,面板驱动装置(120)可包含输出第一信号(VSEN)的第一电路(210)、输出第二信号(VADJ)的第二电路(220)、输出第三信号(VBUF)的第三电路(230),以及输出共同电压(VCM)的第四电路(240)。此外,面板驱动装置(120)可包含:选择第一信号(VSEN)、第二信号(VADJ)、第三信号(VBUF)以及共同电压(VCM)中的一个且将其传输到输出引脚(P11到P15、P21到P25以及P31到P35)的开关电路(250);以及基于第一电路(210)的感测值来感测物体的靠近或触摸的感测电路(260)。为便于描述,为开关电路(250)的第一侧引脚分配数字(I1到I4)且为开关电路(250)的第二侧引脚分配数字(O1到O5)。
参看图1和图2,第一电路(210)可将第一信号(VSEN)供应到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以感测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的电容的变化。第一信号(VSEN)为已调制信号且第一电路(210)可通过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的响应信号解调到已调制信号的供应源来感测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的电容的变化。
第二电路(220)可将第二信号(VADJ)供应到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从而不通过第一电路(210)来感测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之间产生的电容。
第三电路(230)可将第三信号(VBUF)供应到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通过这种方式有可能减少由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之间产生的电容对第一电路(210)的影响。
第一信号(VSEN)也被称为驱动信号,且第二信号(VADJ)和第三信号VBUF也被称为无负载(Load-Free)信号,第一信号(VSEN)、第二信号(VADJ)以及第三信号(VBUF)不限于所述名称。
同时,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可充当共同电极,且当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充当共同电极时,第四电路(240)可将共同电压(VCM)供应到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
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可分别在不同单独时段接收不同信号。举例来说,传感器电极(S11)可在第一时间段接收第一信号(VSEN)且可在与第一时间段不重叠的第二时间段接收共同电压(VCM)。在一特定实施例中,第一时间段也被称为触摸感测时间段且第二时间段也被称为显示时间段,但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实施例。举例来说,传感器电极(S11)可在第一时间段接收第一信号(VSEN)且在第二时间段接收共同电压(VCM),且传感器电极(S21)可在第一时间段接收共同电压(VCM)且在第二时间段接收第一信号(VSEN)。
开关电路(250)可选择第一信号(VSEN)、第二信号(VADJ)、第三信号(VBUF)以及共同电压(VCM)中的一个且将其传输到输出引脚(P11到P15、P21到P25以及P31到P35)。
第一电路(210)、第二电路(220)、第三电路(230)以及第四电路(240)可分别连接到开关电路(250)的第一侧引脚(I1到I4),且输出引脚(P11到P15、P21到P25以及P31到P35)可分别连接到第二侧引脚(O1到O5)。
开关电路(250)可使用开关元件连接第一侧引脚(I1到I4)和第二侧引脚(O1到O5)。
图3是示意性地显示根据一实施例的开关电路的内部配置的图。
参看图3,开关电路(250)可包含多个第一开关(SW_SEN)、多个第二开关(SW_ADJ)、多个第三开关(SW_BUF),以及多个第四开关(SW_VCM)。开关(SW_SEN、SW_ADJ、SW_BUF以及SW_VCM)的数目可与第二侧引脚(O1到O5)的数目相同。
第一开关SW_SEN可将引脚(I1)连接到第二侧引脚(O1到O5)。返回参看图1和图2,引脚(I1)连接到第一电路(210)且第二侧引脚(O1到O5)通过输出引脚(P11到P15、P21到P25以及P31到P35)连接到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因此,第一开关(SW_SEN)具有连接到第一电路(210)的第一端和通过输出引脚(P11到P15、P21到P25以及P31到P35)连接到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的第二端。
当第一开关(SW_SEN)关闭时,将从第一电路(210)输出的第一信号(VSEN)供应到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且当第一开关(SW_SEN)打开时,不从第一电路(210)输出的第一信号(VSEN)供应到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
第二开关(SW_ADJ)可将引脚(I2)连接到第二侧引脚(O1到O5)。返回参看图1和图2,引脚(I2)连接到第二电路(220)且第二侧引脚(O1到O5)通过输出引脚(P11到P15、P21到P25以及P31到P35)连接到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因此,第二开关(SW_ADJ)具有连接到第二电路(220)的第一端和通过输出引脚(P11到P15、P21到P25以及P31到P35)连接到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的第二端。
当第二开关(SW_ADJ)关闭时,将从第二电路(220)输出的第二信号(VADJ)供应到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且当第二开关(SW_ADJ)打开时,不从第二电路(220)输出的第二信号(VADJ)供应到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
第三开关(SW_BUF)可将引脚(I3)连接到第二侧引脚(O1到O5)。返回参看图1和图2,引脚(13)连接到第三电路(230)且第二侧引脚(O1到O5)通过输出引脚(P11到P15、P21到P25以及P31到P35)连接到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因此,第三开关(SW_BUF)具有连接到第三电路(230)的第一端和通过输出引脚(P11到P15、P21到P25以及P31到P35)连接到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的第二端。
当第三开关(SW_BUF)关闭时,将从第三电路(230)输出的第三信号(VBUF)供应到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且当第三开关(SW_BUF)打开时,不从第三电路(230)输出的第三信号(VBUF)供应到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
第四开关(SW_VCM)可将引脚(I4)连接到第二侧引脚(O1到O5)。返回参看图1和图2,引脚(I4)连接到第四电路(240)且第二侧引脚(O1到O5)通过输出引脚(P11到P15、P21到P25以及P31到P35)连接到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因此,第四开关(SW_VCM)具有连接到第四电路(240)的第一端和通过输出引脚(P11到P15、P21到P25以及P31到P35)连接到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的第二端。
当第四开关(SW_VCM)关闭时,将从第四电路(240)输出的第四信号(VCM)供应到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且当第四开关(SW_VCM)打开时,不从第四电路(240)输出的第四信号(VCM)供应到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
参看图2和图3描述一实施例,开关电路选择且输出第一信号(VSEN)、第二信号(VADJ)、第三信号(VBUF)以及共同电压(VCM)中的一个。然而,开关电路可选择且输出这些信号之外的其它信号。举例来说,开关电路可将恒定低电压(例如接地电压)或恒定高电压输出到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
另一方面,第一电路(210)可使用放大器产生第一信号(VSEN),且将第一信号(VSEN)供应到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第二电路(220)可使用放大器产生第二信号(VADJ),且将第二信号(VADJ)供应到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
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可具有高电容。当从电力供应器供应的电力实际上供应到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时,可供应具有失真波形的信号,这是因为驱动电流与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的电容相比较低。举例来说,可能增加上升时间或可增加下降时间。
为防止这种问题,第一电路(210)可使用放大器产生第一信号(VSEN)且将其供应到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且第二电路(220)可使用放大器产生第二信号(VADJ)且将其供应到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然而,如果包含于电路中的放大器的数目增加,电路的制造成本和大小可能增加,因此第三电路(230)可在不使用第一电路(210)和第二电路(220)中所使用的放大器的情况下产生第三信号(VBUF)。
图4是显示第一电路、第二电路以及第三电路之间的信号产生关系的图,图5是显示第一信号和电源的波形的图,以及图6是显示第一信号、第二信号以及第三信号的波形的图。
参看图4,第一电路(210)可使用第一放大器(A1)产生第一信号(VSEN),且第二电路(220)可使用第二放大器(A2)产生第二信号(VADJ)。第三电路(230)可使用缓冲器(B1)产生第三信号(VBUF)。
面板驱动装置(120)可从外部接收第一供电电压(VDL)且使用其来驱动内部元件。
面板驱动装置(120)可使用第三放大器(A3)将第一供电电压(VDL)处理成第二供电电压(VDLO),且可使用第二供电电压(VDLO)驱动内部元件。
可根据输入到第三放大器(A3)的第一输入端(+)的参考电压(VREF)的振幅来控制从第三放大器(A3)输出的第二供电电压(VDLO)的振幅。
然而,由于第三放大器(A3)接收所述供电电压(VDL)和接地电压(VGND)作为供电电压且由所述电压来驱动,因此从第三放大器(A3)输出的第二供电电压(VDLO)的振幅可在接地电压(VGND)与第一供电电压(VDL)之间。
包含于第一电路(210)中的第一放大器(A1)可接收第一电平的电压和第二电平的电压作为供电电压且可由所述电压来驱动。根据图4中所显示的实施例,第一电路(210)接收接地电压(VGND)和第二供电电压(VDLO)作为第一电平的供电电压和第二电平的供电电压且由所述电压来驱动。
从第一电路(210)输出的第一信号(VSEN)为已调制信号且可具有特定波形。特定波形可取决于输入到第一放大器(A1)的第一输入端(+)的驱动信号(DS)的波形。
参看图5,第一信号(VSEN)可为在第三电平(VH)与第四电平(VL)之间波动的方形波。
产生第一信号(VSEN)的第一放大器(A1)由第一电平的电压和第二电平的电压来驱动,因此第一信号(VSEN)的波动范围可在第一电平与第二电平之间。
作为一详细实例,第一电平可为接地电压(VGND)且第二电平可为第二供电电压(VDLO),且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一信号(VSEN)的波动范围可在接地电压(VGND)与第二供电电压(VDLO)之间。
当第一信号(VSEN)具有向第三电平(VH)和第四电平(VL)波动的方形波时,第三电平(VH)和第四电平(VL)可为第一电平与第二电平之间的电平。作为一详细实例,第一电平可为接地电压(VGND)且第二电平可为第二供电电压(VDLO),且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三电平(VH)和第四电平(VL)可为接地电压(VGND)与第二供电电压(VDLO)之间的电平。
包含于第二电路(220)中的第二放大器(A2)可接收第五电平的电压和第六电平的电压作为供电电压且可由所述电压来驱动。根据图4中所显示的实施例,第二电路(220)接收接地电压(VGND)和第二供电电压(VDLO)作为第五电平的供电电压和第六电平的供电电压且由所述电压来驱动。
从第二电路(220)输出的第二信号(VADJ)可具有与第一信号(VSEN)的波形大体上相同的波形。可将相同驱动信号(Ds)输入到第一放大器(A1)和第二放大器(A2)的第一输入端(+),因此归因于相同的驱动信号(DS),第二信号(VADJ)和第一信号(VSEN)的波形可大体上相同。
参看图6,第二信号(VADJ)可为大体上具有与第一信号(VSEN)相同波形的方形波,且在第三电平(VH)与第四电平(VL)之间波动。
第二信号(VADJ)可具有向第七电平和第八电平波动的方形波,第七电平和第八电平可与第三电平(VH)和第四电平(VL)大体上相同。术语“大体上相同”的含义可能变化,但这种变化小到足以在技术上忽略。
另一方面,由于产生第二信号(VADJ)的第二放大器(A2)由第五电平的电压和第六电平的电压驱动,且第二信号(VADJ)的波动范围在第五电平与第六电平之间。
作为一详细实例,第五电平可为接地电压(VGND)且第六电平可为第二供电电压(VDLO),且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二信号(VADJ)的波动范围可在接地电压(VGND)与第二供电电压(VDLO)之间。
如在图4中的显示的实施例中,当第一电路(210)的第一放大器(A1)和第二电路(220)的第二放大器(A2)由相同电压驱动时,由第一放大器(A1)产生的第一信号(VSEN)和由第二放大器(A2)产生的第二信号(VADJ)的波动范围可相同。
第三电路(230)可使用或不使用缓冲器(B1)产生向第一电平和第二电平波动的第三信号(VBUF)。
举例来说,当第三电路(230)包含缓冲器(B1)时,可将第一电平的供电电压和第二电平的供电电压供应到缓冲器(B1)且可将可选择第一电平的供电电压和第二电平的供电电压中的一个的输入信号输入到输入端。
详细地说,在图4中显示的实施例中,将接地电压(VGND)和第二供电电压(VDLO)作为供电电压输入到缓冲器(B1)且将驱动信号(Ds)输入到输入端。在这种情况下,缓冲器(B1)可取决于驱动信号(DS)的值而选择接地电压(VGND)和第二供电电压(VDLO)中的一个且输出所选择的电压作为第三信号(VBUF)。
同时,不同于图4中显示的实施例,可将接地电压(VGND)和第一供电电压(VDL)作为供电电压输入到缓冲器(B1)且可将驱动信号(DS)输入到输入端。在这种情况下,缓冲器(B1)可取决于驱动信号(DS)的值而选择接地电压(VGND)和第一供电电压(VDL)中的一个且输出所选择的电压作为第三信号(VBUF)。
同时,第三电路(230)可在不使用缓冲器(B1)的情况下选择第一电平的电压和第二电平的电压中的一个且产生第三信号(VBUF)。举例来说,第三电路(230)可进一步包含具有两个输入和一个输出的开关(未显示)。作为两个输入,可输入第一电平的电压和第二电平的电压。第三电路(230)可接收驱动信号(DS)且通过响应于驱动信号(DS)来控制开关(未显示)来发出第一电平的电压和第二电平的电压中的一个作为输出。
参看图6,第三信号(VBUF)的波形可类似于第一信号(VSEN)的波形,但波形的大小可不同。第三信号(VBUF)和第一信号(VSEN)的相位可相同。
详细地说,第三信号(VBUF)的波形向第一电平(例如VGND)和第二电平(例如VDLO)波动,但第一信号(VSEN)的波形向第一电平(例如VGND)与第二电平(例如VDLO)之间的第三电平(VH)和第四电平(VL)波动。
由于第一电路(210)和第二电路(220)使用供电电压为第一电平(例如VGND)和第二电平(例如VDLO)的放大器(A1)和放大器(A2)来产生信号(VSEN)和信号(VADJ),这些信号(VSEN)和信号(VADJ)的波动范围可能小于供电电压的范围(第一电平与第二电平之间的范围)。
由于第二电路(220)包含第二放大器(A2),因此其可输出与第一电路(210)的波形大体上相同的波形,但由于放大器应被包括作为内部电路,因此电路面积可能大于第三电路(230)的电路面积。然而,由于第三电路(230)使用第一电平的电压和第二电平的电压而不使用放大器来产生第三信号(VBUF),因此其无法输出与第一电路(210)的波形相同的波形,但由于其不包含放大器作为内部电路,因此电路面积可为小于第二电路(220)的电路面积。
为将电路面积和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之间产生的电容的影响降到最低,可通过第二电路(220)来驱动与第一信号(VSEN)供应到的第一传感器电极相邻的第二电极,且可通过第三电路(230)来驱动与第一传感器电极不相邻的第三传感器电极。
图7是示意性地显示传感器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容的图。
参看图7,面板驱动装置(120)可通过将第一信号(VSEN)供应到传感器电极(S13)来感测传感器电极(S13)的电容的变化。
面板驱动装置(120)可将具有与第一信号(VSEN)的波形大体上相同的波形的第二信号(VADJ)供应到与传感器电极(S13)相邻的传感器电极(S12)和传感器电极(S14)。面板驱动装置(120)可将第三信号(VBUF)供应到与传感器电极(S13)不相邻的传感器电极(S11)和传感器电极(S15),但可能在其与传感器电极(S13)之间产生寄生电容。
参看图7,在传感器电极(S13)与传感器电极(S12)之间可能产生第一寄生电容(CVV1)。此外,传感器电极(S13)与传感器电极(S14)之间可能产生第一寄生电容(CVV1)。
传感器电极(S13)与传感器电极(S11)之间可能产生第二寄生电容(CVV2)。传感器电极(S13)与传感器电极(s15)之间也可能产生第二寄生电容(CVV2)。
电容的振幅与两个电极的面积成正比且与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成反比。根据这个规则下的计算,第二寄生电容(CVV2)的振幅是第一寄生电容(CVV1)的振幅的1/4。由于第二寄生电容(CVV2)的振幅比第一寄生电容(CVV1)的振幅小,因此第二寄生电容(CVV2)与第一寄生电容(CVV1)相比对感测传感器电极(S13)的电容的变化的面板驱动装置(120)具有较小影响。
面板驱动装置(120)将第一信号(VSEN)供应到第一传感器电极(图7中显示的实施例中的传感器电极(S13))以待感测,且将具有比第一信号(VSEN)更大的振幅的第二信号(VADJ)供应到与第一传感器电极相邻且产生相对较高寄生电容的第二传感器电极(图7的实施例中的传感器电极(Si2)和传感器电极(S14))。
当将相同波形供应到产生寄生电容的两个电极(例如第一传感器电极和第二传感器电极)时,寄生电容的两端处的电压不变,因此获得类似于不存在寄生电容的效果。
如上文所描述,当面板驱动装置(120)将第一信号(VSEN)供应到第一传感器电极(图7中显示的实施例中的传感器电极(S13))以待感测且将具有与第一信号(VSEN)相同的振幅的第二信号(VADJ)供应到与第一传感器电极相邻且产生相对高寄生电容的第二传感器电极(图7中显示的实施例中的传感器电极(S12)和传感器电极(S14))时,第一传感器电极与第二传感器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呈现为穿过第一传感器电极与第二传感器电极之间不存在寄生电容。此外,尽管上文未描述,但第一信号(VSEN)、第二信号(VADJ)以及第三信号(VBUF)可具有相同相位以将传感器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效应降到最低。
通过这种方式,面板驱动装置(120)可将两个相邻传感器电极之间产生的寄生电容去除。可替换的是,面板驱动装置(120)可使得两个相邻传感器电极之间产生的寄生电容的影响可忽略。
面板驱动装置(120)将第一信号(VSEN)供应到第一传感器电极(图7中显示的实施例中的传感器电极(S13))以待感测,且将具有与第一信号(VSEN)相同相位的第三信号(VADJ)供应到与第一传感器电极不相邻但与第一传感器电极一起产生寄生电容的第三传感器电极(图7的实施例中的传感器电极(S15)和传感器电极(S11))。在这种情况下,可将第一传感器电极与第三传感器电极之间产生的寄生电容对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的感测的影响降到最低。
根据这种驱动方法,在传感器电极(例如传感器电极(S13))周围产生的待感测的第一寄生电容(CVV1)和第二寄生电容(CVV2)大体上可忽略。因此,面板驱动装置(120)可通过仅感测传感器电极(S13)与物体之间产生的触摸电容(CFV)的变化来感测物体靠近或触摸。
面板驱动装置(120)可按组操作若干传感器电极。
图8是显示相同信号供应到的传感器电极组的图。
参看图8,面板驱动装置(120)可沿第一方向(例如纵向方向)来按组驱动若干传感器电极。
举例来说,第一电路(210)可将传感器电极(S13)、传感器电极(S23)以及传感器电极(S33)设置于感测组(SENG)中的相同列且将第一信号(VSEN)供应到感测组(SENG)。
第二电路(220)可将第二信号(VADJ)供应到与第一信号(VSEN)供应到的传感器电极的组相邻的周围组(ADJG)。
第三电路(230)可将第三信号(VBUF)供应到与第二信号(VADJ)供应到的周围组(ADJG)相邻的缓冲组(BUFG)。
图8中显示的纵向分组仅为实例,且取决于实施例,横向分组可为可能的,且按其它方向的分组也为可能的。
存在除面板(110)中的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之外的其它电极,因此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可与这些其它传感器电极产生寄生电容。
举例来说,多个栅极线和多个数据线可安置于面板(110)上,且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甚至可与日期线和数据线产生寄生电容。
面板驱动装置(120)可将具有与第一信号(VSEN)相同相位的波形供应到栅极线和数据线以去除寄生电容。
举例来说,面板驱动装置(120)可通过将第三信号(VBUF)或具有与第三信号大体上相同波形的另一信号供应到栅极线来去除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与栅极线之间的寄生电容。
作为另一实例,面板驱动装置(120),详细地说,第二电路可通过将第二信号(VADJ)或具有与第二信号大体上相同波形的另一信号供应到数据线来去除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与数据线之间的寄生电容。
图9是显示面板驱动装置将第二信号供应到数据线的图。
参看图9,供应第二信号(VADJ)的第二电路(220)连接到安置于面板(110)上的数据线(DL)且可将第二信号(VADJ)供应到数据线(DL)。
在这种情况下,将第一信号(VSEN)供应到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且将具有与第一信号(VSEN)大体上相同波形或以与第一信号(VSEN)大体上相同电平波动的第二信号(VADJ)供应到数据线(DL)。因此,传感器电极(S11到S15、S21到S25以及S31到S35)与数据线(DL)之间的寄生电容大体上被去除。
同时,多个数据线可对应于一个传感器电极。举例来说,当从上方看时,一个传感器电极和多个数据线可彼此重叠。在从上方看时重叠的数据线与不重叠的数据线相比可对于传感器电极产生较大的寄生电容。
第二电路可将第二信号(VADJ)供应到与第一信号(VSEN)供应到的第一传感器电极重叠的数据线,以便去除寄生电容。
取决于实施例,面板驱动装置甚至可将相位与第一信号(VSEN)同步的电容去除信号(例如第二信号(VADJ)或第三信号(VBUF))供应到与第一传感器电极不重叠的数据线。
当面板驱动装置将电容去除信号发送到较大数目的数据线时,传感器电极周围的寄生电容降低。然而,功率消耗相应地增加。
为了最佳地在电容去除与功率消耗之间进行取舍,面板驱动装置可将分别对应于传感器电极的多个数据线分成多个数据线组且将不同信号供应到数据线组。
图10是示意性地显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配置的图,且图11是显示图10的A部分的放大视图。参看图10和图11,显示装置(1000)可包含面板(1110)和面板驱动装置(1120)。
多个像素和多个传感器电极(SOTH、SADJ以及SSEN)安置于面板(1110)上。
传感器电极(SOTH、SADJ以及SSEN)的面积大于像素的面积,且多个像素可对应于传感器电极(SOTH、SADJ以及SSEN)中的每一个。当从上方看时,多个像素可与传感器电极(SOTH、SADJ以及SSEN)中的每一个重叠在面板(1100)的前侧。
用于将数据电压传输到像素的多个数据线(DL)和用于将触摸驱动信号传输到传感器电极(SOTH、SADJ以及SSEN)的多个感测线(SL)可安置于面板(1110)上。
多个数据线(DL(1)到DL(i+j+k))可与传感器电极(SOTH、SADJ以及SSEN)中的每一个重叠。与传感器电极(SOTH、SADJ以及SSEN)中的每一个重叠的数据线(DL(1)到DL(i+j+k))可分成多个数据线组(G1、G2以及G3)。此外,数据线组(G1、G2以及G3)可与传感器电极(SOTH、SADJ以及SSEN)中的每一个重叠。
面板驱动装置(1120)可将触摸驱动信号供应到第一传感器电极(SSEN)且将电容去除信号供应到安置在第一传感器电极(SSEN)周围的第二传感器电极(SADJ)和第三传感器电极(SOTH)。
面板驱动装置(1120)可将电容去除信号供应到数据线(DL),且在这种情况下面板驱动装置可将不同信号供应到数据线组。
图12是示意性地显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面板驱动装置的示范性配置的图。
参看图12,面板驱动装置(1120)可包含第一电路(1210)、第二电路(1220)、第三电路(1230)、第四电路(1240)、开关电路(1250)以及感测电路(1260)。
第一电路(1210)可将对应于触摸驱动信号的第一信号(VSEN)供应到第一传感器电极。第一电路(1210)可使用由第一电平的电压和第二电平的电压驱动的第一放大器来产生第一信号(VSEN)。第一信号(VSEN)可向第三电平和第四电平波动,其中第三电平和第四电平为第一电平与第二电平之间的电压。
第二电路(1220)可供应具有与第一信号(VSEN)大体上相同波形振幅及在相位上与第一信号(VSEN)同步的波形的第二信号(VADJ)。第二电路(1220)可使用由第一电平的电压和第二电平的电压驱动的第二放大器来产生第二信号(VADJ)。第二信号(VADJ)可向第三电平和第四电平波动,其中第三电平和第四电平为第一电平与第二电平之间的电压。
第三电路(1230)可供应向第一电平以及第二电平波动且相位与第一信号(VSEN)同步的第三信号(VBUF)。
第四电路(1240)可供应共同电压(VCM)。
可通过开关电路(1250)将第一信号(VSEN)、第二信号(VADJ)、第三信号(VBUF)以及共同电压(VCM)供应到传感器电极或数据线。
开关电路(1250)可将第一信号(VSEN)、第二信号(VADJ)、第三信号(VBUF)以及共同电压(VCM)中的一个选择性地供应到传感器电极或数据线。开关电路(1250)可将除第一信号(VSEN)、第二信号(VADJ)、第三信号(VBUF)以及共同电压(VCM)之外的信号选择性地供应到传感器电极或数据线。举例来说,开关电路(1250)可选择接地电压(GND)且将其供应到数据线。
感测电路(1260)可基于第一传感器电极的电容的变化来感测外部物体接近或触摸面板。
面板驱动装置(1120)可将电容去除信号供应到数据线(DL),且在这种情况下面板驱动装置可将不同信号供应到数据线组。
图13到图17是显示供应到传感器电极和数据线的信号的实例的图。
图13是显示供应到传感器电极和数据线的信号的第一实例的图。
参看图13,例如第一电路的面板驱动装置可将第一信号(VSEN)供应到第一传感器电极(SSEN)。
面板驱动装置可将电容去除信号(VLFD)供应到与第一传感器电极(SSEN)重叠的多个数据线组(G1c、G2c以及G3c)。当面板驱动装置将第二信号(VADJ)供应到与第一传感器电极(SSEN)重叠的数据线组(G1c、G2c以及G3c)时,第二电路可将第二信号(VADJ)供应到与第一传感器电极(SSEN)重叠的数据线组(G1c、G2c以及G3c)。
面板驱动装置可将接地电压(GND)供应到其它传感器电极(SADJ和SOTH)。面板驱动装置可将接地电压(GND)供应到与传感器电极(SADJ和SOTH)重叠的数据线组(G1a、G2a、G3a、G1b、G2b、G3b、G1d、G2d、G3d、G1e、G2e以及G3e)。
图14是显示供应到传感器电极和数据线的信号的第二实例的图。
参看图14,例如第一电路的面板驱动装置可将第一信号(VSEN)供应到第一传感器电极(SSEN)。
面板驱动装置可将电容去除信号(VLFD)供应到与第一传感器电极(SSEN)重叠的多个数据线组(G1c、G2c以及G3c)。当面板驱动装置将第二信号(VADJ)供应到与第一传感器电极(SSEN)重叠的多个数据线组(G1c、G2c以及G3c)时,第二电路可将第二信号(VADJ)供应到与第一传感器电极(SSEN)重叠的数据线组(G1c、G2c以及G3c)。
面板驱动装置可将电容去除信号(VLFD)供应到与第一传感器电极(SSEN)相邻的数据线组(G3b和G1d)。当面板驱动装置将第二信号(VADJ)供应到与第一传感器电极(SSEN)相邻的数据线组(G3b和G1d)时,第二电路可将第二信号(VADJ)供应到与第一传感器电极(SSEN)相邻的数据线组(G3b和G1d)。
面板驱动装置可将接地电压(GND)供应到其它传感器电极(SADJ和SOTH)。面板驱动装置可将接地电压(GND)供应到电容去除信号(VLFD)未供应到的数据线组(G1a、G2a、G3a、G1b、G2b、G2d、G3d、G1e、G2e以及G3e)。
在图14中显示的实例中,面板驱动装置将不同信号供应到与相邻于第一传感器电极(SSEN)的第二传感器电极(SADJ)重叠的多个数据线组。详细地说,面板驱动装置将电容去除信号(VLFD)供应到与重叠于第二传感器电极(SADJ)的数据线组(G1b、G2b、G3b、G1d、G2d以及G3d)的第一传感器电极(SSEN)相邻的数据线组(G3b和G1d),且将接地电压供应到与第一传感器电极(SSEN)不相邻的数据线组(G1b、G2b、G2d以及G3d)。考虑到寄生电容随着接近第一传感器电极(SSEN)而增加,面板驱动装置可通过这种驱动来实现将寄生电容对第一传感器电极(SSEN)的影响降到最低且降低功率消耗的效果。
图15是显示供应到传感器电极和数据线的信号的第三实例的图。
参看图15,面板驱动装置的例如第一电路可将第一信号(VSEN)供应到第一传感器电极(SSEN)。
面板驱动装置可将电容去除信号(VLFD)供应到与第一传感器电极(SSEN)重叠的多个数据线组(G1c、G2c以及G3c)。当面板驱动装置将第二信号(VADJ)供应到与第一传感器电极(SSEN)重叠的数据线组(G1c、G2c以及G3c)时,第二电路可将第二信号(VADJ)供应到与第一传感器电极(SSEN)重叠的数据线组(G1c、G2c以及G3c)。
面板驱动装置的例如第二电路可将第二信号(VADJ)供应到与第一传感器电极(SSEN)相邻的第二传感器电极(SADJ)。面板驱动装置可将寄生去除信号(VLFD)供应到与第二传感器电极(SADJ)重叠的数据线组(G1b、G2b、G3b、G1d、G2d以及G3d)。
面板驱动装置可将接地电压(GND)供应到与第一传感器电极(SSEN)不相邻的第三传感器电极(SOTH),且可将接地电压(GND)供应到与第三传感器电极(SOTH)重叠的数据线组(G1a、G2a、G3a、G1e、G2e以及G3e)。
图16是显示供应到传感器电极和数据线的信号的第四实例的图。
参看图16,例如第一电路的面板驱动装置可将第一信号(VSEN)供应到第一传感器电极(SSEN)。
面板驱动装置可将电容去除信号(VLFD)供应到与第一传感器电极(SSEN)重叠的多个数据线组(G1c、G2c以及G3c)。当面板驱动装置将第二信号(VADJ)供应到与第一传感器电极(SSEN)重叠的数据线组(G1c、G2c以及G3c)时,第二电路可将第二信号(VADJ)供应到与第一传感器电极(SSEN)重叠的数据线组(G1c、G2c以及G3c)。
面板驱动装置可将电容去除信号(VLFD)供应到与第一传感器电极(SSEN)相邻的数据线组(G3b和G1d)。当面板驱动装置将第二信号(VADJ)供应到与第一传感器电极(SSEN)相邻的数据线组(G3b和G1d)时,第二电路可将第二信号(VADJ)供应到与第一传感器电极(SSEN)相邻的数据线组(G3b和G1d)。
面板驱动装置的例如第二电路可将第二信号(VADJ)供应到与第一传感器电极(SSEN)相邻的第二传感器电极(SADJ)。面板驱动装置可将接地电压(GND)供应到与重叠于第二传感器电极(SADJ)的数据线中的第一传感器电极(SSEN)不相邻的数据线组(G1b、G2b、G2d以及G3d)。
面板驱动装置可将接地电压(GND)供应到与第一传感器电极(SSEN)不相邻的第三传感器电极(SOTH),且可将接地电压(GND)供应到与第三传感器电极(SOTH)重叠的数据线组(G1a、G2a、G3a、G1e、G2e以及G3e)。
图17是显示供应到传感器电极和数据线的信号的第五实例的图。
参看图17,例如第一电路的面板驱动装置可将第一信号(VSEN)供应到第一传感器电极(SSEN)。
面板驱动装置可将电容去除信号(VLFD)供应到与第一传感器电极重叠的多个数据线组(G1c、G2c以及G3c)。当面板驱动装置将第二信号(VADJ)供应到与第一传感器电极(SSEN)重叠的数据线组(G1c、G2c以及G3c)时,第二电路可将第二信号(VADJ)供应到与第一传感器电极(SSEN)重叠的数据线组(G1c、G2c以及G3c)。
第二电路的面板驱动装置的例如第二电路可将第二信号(VADJ)供应到与第一传感器电极(SSEN)相邻的第二传感器电极(SADJ)。面板驱动装置可将寄生去除信号(VLFD)供应到与第二传感器电极(SADJ)重叠的数据线组(G1b、G2b、G3b、G1d、G2d以及G3d)。
面板驱动装置可将第三信号(VBUF)供应到与第一传感器电极(SSEN)不相邻的第三传感器电极(SOTH),且可将电容去除信号(VLFD)供应到与第三传感器电极(SOTH)重叠的数据线组(G1a、G2a、G3a、G1e、G2e以及G3e)。
另一方面,多个传感器电极可安置于面板的行和列中,且可依序驱动各行或各列中的传感器电极。当许多传感器电极安置于所述行或列中时,面板驱动装置可将所述行或列分成两个部分,且可同时驱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图18是显示依序驱动传感器电极的第一实例的图,图19是供应到图18的实例中的传感器电极的第一信号的时序图,以及图20是供应到图18的实例中的传感器电极的共同电压的时序图。
参看图18,安置于面板上的传感器电极可根据行或列分成第一部分(1810)和第二部分(1820)。
参看图18和图19,面板驱动装置的例如第一电路可将第一信号(VSEN)供应到安置于第一部分(1810)中的传感器电极(LS1)到传感器电极(LS9)同时沿第一方向依序选择传感器电极。
此外,面板驱动装置例如可将第一信号(VSEN)供应到安置于第二部分(1820)中的传感器电极(RS1到RS9)同时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依序选择传感器电极。
面板驱动装置的例如第二电路可将第二信号(VADJ)供应到与第一信号(VSEN)供应到的传感器电极相邻的传感器电极。
在这种驱动方法中,驱动安置在第一部分(1810)与第二部分(1820)之间的边界处的传感器电极(LS9和RS1)是成问题的。
在图18中显示的实例中,由于面板驱动装置对于第一部分(1810)和第二部分(1820)在不同方向上供应第一信号(VSEN),因此边界处的传感器电极(LS9和RS1)同时被供应第一信号(VSEN)。在这种驱动中,第一信号(VSEN)和第二信号(VADJ)具有大体上相同的波形,因此类似于将电容去除信号供应到相邻传感器电极的效果被施加到边界处的传感器电极(LS9和RS1)。
另一方面,当传感器电极不用于触摸驱动时,传感器电极可被用作共同电压供应到的共同电极。当共同电压供应到传感器电极时,与传感器电极重叠的像素可被驱动用于显示。
参看图18、图19以及图20,面板驱动装置在将第一信号(VSEN)供应到传感器电极的时间段不供应共同电压(VCOM)。此外,面板驱动装置甚至在不供应第二信号(VADJ)的时间段不供应共同电压(VCOM)。面板驱动装置可在不供应第一信号(VSEN)或电容去除信号的时间段将共同电压(VCOM)供应到传感器电极。
图21是显示依序驱动传感器电极的第二实例的图,图22是供应到图21的实例中的传感器电极的第一信号的时序图,以及图23是供应到图21的实例中的传感器电极的共同电压的时序图。
参看图21,安置于面板上的传感器电极可根据行或列分成第一部分(1810)和第二部分(1820)。
参看图21和图22,面板驱动装置的例如第一电路可将第一信号(VSEN)供应到安置于第一部分(1810)中的传感器电极(LS1到LS9)同时沿第一方向依序选择传感器电极。
此外,面板驱动装置例如可将第一信号(VSEN)供应到安置于第二部分(1820)中的传感器电极(RS1到RS9)同时沿与第一方向相同的方向依序选择传感器电极。
面板驱动装置的例如第二电路可将第二信号(VADJ)供应到与第一信号(VSEN)供应到的传感器电极相邻的传感器电极。
在这种驱动方法中,驱动安置在第一部分(1810)与第二部分(1820)之间的边界处的传感器电极(LS9和RS1)是成问题的。
在图21中显示的实例中,由于面板驱动装置对于第一部分(1810)和第二部分(1820)在相同方向上供应第一信号(VSEN),因此不可避免将电容去除信号供应到其它部分中的传感器电极,以便将电容去除信号供应到安置在边界处的传感器电极(LS9和RS1)的周围。
对于这种配置,面板驱动装置的例如第二电路将第二信号(VADJ)供应到与第一信号(VSEN)供应到的传感器电极相邻的传感器电极。此外,当将第一信号(VSEN)供应到安置于第二部分(1820)中且与第一部分(1810)的边界相邻的传感器电极(RS1)时,面板驱动装置将第二信号(VADJ)供应到安置于第一部分(1810)中且与第二部分(1820)的边界相邻的传感器电极(LS9)。此外,当将第一信号(VSEN)供应到安置于第一部分(1810)中且与第二部分(1820)的边界相邻的传感器电极(LS9)时,面板驱动装置将第二信号(VADJ)供应到安置于第二部分(1820)中且与第一部分(1810)的边界相邻的传感器电极(RS1)。
另一方面,当传感器电极不用于触摸驱动时,传感器电极可被用作共同电压供应到的共同电极。当共同电压供应到传感器电极时,与传感器电极重叠的像素可被驱动用于显示。
参看图21、图22以及23,面板驱动装置在将第一信号(VSEN)供应到传感器电极的时间段不供应共同电压(VCOM)。此外,面板驱动装置甚至在不供应第二信号(VADJ)的时间段不供应共同电压(VCOM)。面板驱动装置可在不供应第一信号(VSEN)或电容去除信号的时间段将共同电压(VCOM)供应到传感器电极。
上文描述将传感器电极之间产生的寄生电容或传感器电极与另一电极之间产生的寄生电容移除的实施例。根据实施例,在传感器电极之间产生的寄生电容或在传感器电极与另一电极之间产生的寄生电容被识别为较小或不可识别。因此,触摸灵敏度提高且用于触摸驱动的功率消耗降低。
此外,当用于本说明书中时,术语“包括”、“包含”、“具有”等意思是除非确切地陈述,否则组件可存在,因此其应被理解为能够进一步包含其它组件。除非另外定义,否则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相同的含义。应进一步理解,常用的术语(例如在词典中所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技术以及本发明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以理想化或过度形式化意义进行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地这样定义。
以上描述仅解释本发明的精神且本发明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由所述领域的技术人员以不同方式改变和修改。因此,提供的本文描述的实施例不限制本发明的精神,而仅解释本发明的精神,且本发明的精神不受所述实施例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以下权利要求解释,且保护范围等效范围中的所有范围和精神应被理解为包含于本发明的专利权中。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根据美国专利法119(a)(35U.S.C§119(a))主张2015年8月26日提交的第10-2015-0120201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所述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出于全部参考的目的并入本文中。
另外,此非临时申请以基于韩国专利申请的相同原因主张在除美国之外其它国家的优先权,所述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Claims (20)

1.一种用于驱动包括多个传感器电极的面板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电路,其被配置成使用被配置成由第一电平以及第二电平的电压驱动的第一放大器来将第一信号供应到第一传感器电极;
第二电路,其被配置成使用被配置成由所述第一电平以及第二电平的电压驱动的第二放大器来将大小以及相位与所述第一信号同步的第二信号供应到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相邻的第二传感器电极;
第三电路,其被配置成将向所述第一电平以及所述第二电平波动以及相位与所述第一信号同步的第三信号供应到第三传感器电极;以及
感测电路,其被配置成基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的电容的变化来感测外部物体接近或触摸所述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二信号向第三电平以及第四电平波动,以及
所述第三电平以及所述第四电平为所述第一电平以及所述第二电平之间的电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三传感器电极在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以及所述第三传感器电极之间产生寄生电容,且不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相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进一步包括多个开关电路,被配置成将所述第一信号、所述第二信号以及所述第三信号或另一信号中的一个选择性地输出到所述传感器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进一步包括第四电路,被配置成将共同电压供应到所述传感器电极,
其中所述第一电路在第一时间段将所述第一信号供应到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以及
所述第四电路在不与所述第一时间段重叠的第二时间段将共同电压供应到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将数据电压传输到像素的多个数据线安置于所述面板上,以及
所述第二电路将所述第二信号供应到当从上方看时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重叠的两个或大于两个数据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进一步包括第三放大器,被配置成由第一供电电压驱动以及将所述第二电平的电压输出到所述第一放大器以及所述第二放大器,
其中所述第一放大器、所述第二放大器以及所述第三放大器共用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平的接地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三电路通过选择性地输出所述第一电平的电压以及所述第二电平的电压来产生所述第三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路将所述第一信号供应到由两个或大于两个传感器电极构成的感测组,以及
所述第二电路将所述第二信号供应到安置在邻近于所述感测组且由两个或大于两个传感器电极构成的围绕组。
10.一种用于驱动包括多个传感器电极的面板驱动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使用被配置成由第一电平的电压以及第二电平的电压驱动的第一放大器来将具有第一波形的第一信号供应到第一传感器电极;
使用被配置成由所述第一电平的电压以及第二电平的电压驱动的第二放大器来将具有与所述第一波形大体上相同波形的第二信号供应到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相邻的第二传感器电极;
将向所述第一电平以及所述第二电平波动以及相位与所述第一信号同步的第三信号供应到第三传感器电极;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的电容的变化来感测外部物体接近或触摸所述面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将共同电压供应到所述传感器电极,
其中在第一时间段将所述第一信号供应到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以及
在不与所述第一时间段重叠的第二时间段将共同电压供应到所述传感器电极。
12.一种装置,其用于驱动包括多个像素、将数据电压传输到所述像素的多个数据线以及分别与多个数据线组重叠的多个传感器电极的面板,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电路,其被配置成将第一信号供应到第一传感器电极;
第二电路,其被配置成将相位与所述第一信号同步的第二信号供应到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组重叠的多个数据线组,以及将第二信号供应到与相邻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的第二传感器电极重叠的多个数据线组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感测电路,其被配置成基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的电容的变化来感测外部物体接近或触摸所述面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路使用被配置成由第一电平的电压以及第二电平的电压驱动的第一放大器来产生第一信号,以及
所述第二电路使用被配置成由所述第一电平的电压以及第二电平的电压驱动的第二放大器来产生大小以及相位与所述第一信号同步的所述第二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电路将所述第二信号供应到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进一步包括第三电路,被配置成将向所述第一电平以及所述第二电平波动以及相位与所述第一信号同步的第三信号供应到第三传感器电极。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路将所述第一信号供应到安置于第一部分中的传感器电极同时沿第一方向依序选择所述传感器电极,以及将所述第一信号供应到安置于第二部分中的传感器电极同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依序选择所述传感器电极。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路供应所述第一信号同时沿第一方向依序选择安置于第一部分中的传感器电极,以及供应所述第一信号同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同的方向依序选择安置于所述第二部分中的传感器电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当所述第一信号被供应到安置于所述第二部分中且与所述第一部分的边界相邻的传感器电极时,所述第二电路将所述第二信号供应到与所述第一信号供应到的传感器电极相邻的传感器电极,以及将所述第二信号供应到安置于所述第一部分中且与所述第二部分的边界相邻的传感器电极。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电路将所述第二信号仅供应到与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极重叠的多个数据线组中的与第一传感器电极相邻的一个数据线组。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将接地电压供应到与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极重叠的所述数据线组中的数据线组,所述第二信号不供应到所述数据线组。
CN201680048930.1A 2015-08-26 2016-08-23 面板驱动装置和面板驱动方法 Active CN1079242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50120201 2015-08-26
KR10-2015-0120201 2015-08-26
PCT/KR2016/009285 WO2017034289A1 (ko) 2015-08-26 2016-08-23 패널구동장치 및 패널구동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24254A true CN107924254A (zh) 2018-04-17
CN107924254B CN107924254B (zh) 2021-06-08

Family

ID=58100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48930.1A Active CN107924254B (zh) 2015-08-26 2016-08-23 面板驱动装置和面板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891006B2 (zh)
KR (1) KR102586275B1 (zh)
CN (1) CN107924254B (zh)
WO (1) WO201703428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0789A (zh) * 2019-07-15 2021-01-15 联阳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屏驱动装置以及触控驱动方法
CN113268171A (zh) * 2020-02-14 2021-08-17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触摸传感器的显示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85360B1 (ko) 2017-12-20 2023-01-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 동기 신호에 기반하여 터치 센서 컨트롤러를 제어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KR102604474B1 (ko) 2019-03-12 2023-11-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장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2308609B1 (ko) * 2020-01-20 2021-10-06 주식회사 지2터치 감소된 커패시턴스를 유지하여 터치 감도를 증강시킨 터치 스크린
US11592925B1 (en) * 2021-11-09 2023-02-28 Synaptics Incorporated Low latency input object detection under low ground mass condition
KR102424241B1 (ko) 2022-01-19 2022-07-26 건아정보기술 주식회사 IoT 융합 시설물 관리 시스템
US11855623B1 (en) * 2022-06-30 2023-12-26 Hycon Technology Corp. Capacitive touch sensor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87758A (ko) * 2010-01-27 2011-08-03 세심광전자기술(주) 정밀도가 높은 정전용량방식 터치스크린 장치
CN203930275U (zh) * 2014-03-07 2014-11-05 敦泰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电路、电子设备
US20150035787A1 (en) * 2013-07-31 2015-02-05 Apple Inc. Self capacitance touch sensing
CN104731426A (zh) * 2013-12-20 2015-06-2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集成有触摸屏面板的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58895A (ko) 2006-06-09 2011-06-01 애플 인크. 터치 스크린 액정 디스플레이
WO2010075308A2 (en) 2008-12-26 2010-07-01 Atmel Corporation Multiple electrode touch sensitive device
JP5178631B2 (ja) 2009-05-26 2013-04-1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ウェスト タッチセンサ、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9164620B2 (en) 2010-06-07 2015-10-20 Apple Inc. Touch sensing error compensation
KR101341924B1 (ko) 2011-10-21 2013-12-19 포항공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정전식 터치센서
TWI493418B (zh) 2013-01-23 2015-07-21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電容式觸控系統及其驅動裝置
US9007343B1 (en) 2013-10-01 2015-04-14 Synaptics Incorporated Display guarding techniques
US9298299B2 (en) * 2013-10-02 2016-03-29 Synaptics Incorporated Multi-sensor touch integrated display driver configuration for capacitive sensing devices
KR101684644B1 (ko) * 2013-11-12 2016-12-08 주식회사 센트론 코드분할 방식을 이용한 상호정전용량방식의 터치입력 감지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101633654B1 (ko) * 2013-12-20 2016-06-2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스크린 패널 일체형 표시장치, 터치스크린 패널 일체형 표시패널, 데이터 구동 집적회로, 게이트 구동 집적회로 및 터치스크린 패널 일체형 표시장치의 구동 방법
US9753570B2 (en) * 2014-03-14 2017-09-05 Synaptics Incorporated Combined capacitive sensing
FR3028062B1 (fr) * 2014-10-29 2018-01-12 Fogale Nanotech Dispositif d'interface de commande capacitif integre a un ecran d'affichage
KR101580179B1 (ko) * 2015-05-29 2015-12-24 주식회사 동부하이텍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87758A (ko) * 2010-01-27 2011-08-03 세심광전자기술(주) 정밀도가 높은 정전용량방식 터치스크린 장치
US20150035787A1 (en) * 2013-07-31 2015-02-05 Apple Inc. Self capacitance touch sensing
CN104731426A (zh) * 2013-12-20 2015-06-2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集成有触摸屏面板的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203930275U (zh) * 2014-03-07 2014-11-05 敦泰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电路、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0789A (zh) * 2019-07-15 2021-01-15 联阳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屏驱动装置以及触控驱动方法
CN113268171A (zh) * 2020-02-14 2021-08-17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触摸传感器的显示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34289A1 (ko) 2017-03-02
CN107924254B (zh) 2021-06-08
KR20180034335A (ko) 2018-04-04
KR102586275B1 (ko) 2023-10-11
US20180239459A1 (en) 2018-08-23
US10891006B2 (en) 2021-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24254A (zh) 面板驱动装置和面板驱动方法
US20200387250A1 (en) Driving circuit, a method for driving a display panel having a touch panel, and a display apparatus
US9830025B2 (en) Integrated touch display device for displaying image and performing touch sensing through time-divisional multiplexing
US10216324B2 (en) Touch drive device
KR102357768B1 (ko) 터치 센싱 장치
CN102693703B (zh) 具有集成触摸感应器的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US10175791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integrated touch screen
US9619067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TWI537794B (zh) 具有積體觸控螢幕的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KR102463808B1 (ko) 터치구동장치
US20130293498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JP6924736B2 (ja) タッチセンサ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KR101537435B1 (ko) 터치센서를 가지는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US9753538B2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for energy harvesting
TWI544396B (zh)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KR102020935B1 (ko) 터치 센서들을 가지는 표시장치와 그 게이트 구동회로 제어 방법
KR20130129620A (ko) 표시장치
EP3147762A1 (en) Driver integrated circu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KR101633174B1 (ko) 터치 센싱 장치와 그 구동 방법
CN103970346A (zh) 半导体器件
US10175823B2 (en) Panel-driving device and touch-driving device
TWI599927B (zh) 內嵌式觸控螢幕及其驅動方法
CN104615291B (zh) 显示触控面板的复合驱动电路
WO2020194962A1 (ja) 表示装置
TWI579755B (zh) 自電容觸控顯示面板及其驅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