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21338A - 燃料过滤器及元件 - Google Patents

燃料过滤器及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21338A
CN107921338A CN201680047450.3A CN201680047450A CN107921338A CN 107921338 A CN107921338 A CN 107921338A CN 201680047450 A CN201680047450 A CN 201680047450A CN 107921338 A CN107921338 A CN 1079213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material
frame
fuel
radially inner
en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4745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前原丰光
菊池健
荒川友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zo Denki K K
Kyosan Denk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yozo Denki K 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zo Denki K K filed Critical Kyozo Denki K K
Publication of CN1079213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13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7/00Apparatus or systems for feeding liquid fuel from storage containers to carburettors or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rangements for purifying liquid fuel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7/22Arrangements for purifying liquid fuel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e.g. arrangements in the feeding system
    • F02M37/32Arrangements for purifying liquid fuel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e.g. arrangements in the feeding system characterised by filters or filter arrangements
    • F02M37/34Arrangements for purifying liquid fuel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e.g. arrangements in the feeding system characterised by filters or filter arrangements by the filter structure, e.g. honeycomb, mesh or fibro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01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flat filtering elements
    • B01D29/05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flat filtering elements supported
    • B01D29/07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flat filtering elements supported with corrugated, folded or wound filtering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11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bag, cage, hose, tube, sleeve or like filter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5/00Filtering devices having feature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or for application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Auxiliary devices for filtration; 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01D35/02Filters adapted for location in special places, e.g. pipe-lines, pumps, stop-co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5/00Filtering devices having feature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or for application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Auxiliary devices for filtration; 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01D35/30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7/00Apparatus or systems for feeding liquid fuel from storage containers to carburettors or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rangements for purifying liquid fuel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7/22Arrangements for purifying liquid fuel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e.g. arrangements in the feeding system
    • F02M37/32Arrangements for purifying liquid fuel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e.g. arrangements in the feeding system characterised by filters or filter arrangements
    • F02M37/42Installation or removal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7/00Apparatus or systems for feeding liquid fuel from storage containers to carburettors or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rangements for purifying liquid fuel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7/22Arrangements for purifying liquid fuel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e.g. arrangements in the feeding system
    • F02M37/24Arrangements for purifying liquid fuel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e.g. arrangements in the feeding system characterised by water separa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元件,其包括:滤材(31、33),其呈筒状,被弯折成褶皱状以在内表面形成沿轴向延伸的多个峰部,并呈环状配置;以及框架(41、43),其被配置于滤材径向内侧,自径向内侧支撑滤材。框架具有与峰部交叉并延伸的多个环状中间梁(41h、43e、43f),该中间梁提供自径向内侧支撑滤材的环状突部(41i、43g)。框架具有沿轴向延伸并连接多个中间梁的多个柱(41j、43i)。多个柱被配置成比环状突部更靠近径向内侧。燃料过滤器具有箱体(11、12),该箱体收纳元件,并使供给至内燃机的燃料通过该元件。

Description

燃料过滤器及元件
相关申请的相互引用
本申请以2015年8月1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5-160526号为优先权申请,该优先权申请的公开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中的发明涉及燃料过滤器及元件。
背景技術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同轴配置有多个筒状元件的过滤装置。配置于径向内侧的元件不具有内部框架。两个部件形成独立的筒状体,安装时配置于同轴上。
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同轴配置有多个筒状元件的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公开了用于支撑元件的内部框架。内部框架指筒状薄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8034240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3/0837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的结构中,弯折成褶皱状过滤器中呈弯折成褶皱状内侧峰部的较宽范围由加固部件覆盖。由此,滤材的过滤面积被减少。
另一种观点认为,加固部件的厚度或固定加固部件的结构有时会减小通道面积。因此,需要抑制因加固部件导致的通道面积的减小。
又一种观点认为,同轴配置的多个部件,有时会增加组装作业的难度。因此,组装作业简单易行的结构更受欢迎。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以层叠方式设置的多个滤材有时会因相互压缩而使滤材功能下降。
在上述观点或在未被提及的其他观点中,要求对燃料过滤器及元件作出进一步的改良。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过滤器及元件,其可在抑制褶皱状滤材过滤面积减少的同时,耐受较高的压力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过滤器及元件,其可抑制自径向内侧对滤材进行支撑的框架所导致的通道面积减小。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过滤器及元件,其可将多个部件作为一个部件来处理。
本发明的还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过滤器及元件,其中,滤材的压缩得到抑制。
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元件。该元件,包括:滤材,其呈筒状,被弯折成褶皱状以在内表面上形成沿轴向延伸的多个峰部,并呈环状配置,用于过滤沿径向自外侧向内侧流动的燃料;以及框架,其被配置于上述滤材的径向内侧,在限定形成使燃料通过的多个开口部的同时,自径向内侧支撑滤材。该框架具有:多个中间梁,其被设置于轴向中间部,呈环状,与峰部交叉并延伸,且提供自径向内侧支撑滤材的环状突部;以及多个柱,其沿轴向延伸,配置成比环状突部更靠近径向内侧,以连接多个中间梁。
环状滤材,自径向内侧被与峰部交叉并延伸的环状突部支撑。环状突部被配置成仅仅与峰部的一部分接触或与其相对,由此,中间梁覆盖滤材的面积被抑制到较小。其结果为,框架支撑滤材,可在抑制褶皱状滤材过滤面积减小的同时,耐受较大压力差。
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元件。该元件包括:滤材,其呈筒状,用于过滤沿径向自外侧向内侧流动的燃料;框架,其配置于滤材的径向内侧,在限定形成使燃料通过的多个开口部的同时,自径向内侧支撑滤材;端板,其配置于滤材和框架的端部,限定形成燃料出口通道的开口部;以及粘结层,其将滤材和框架与端板接合。该框架还具有多个棒状脚部,该多个棒状脚部被插入到粘结层,从而与端板接合。
框架与端板,通过多个棒状脚部被插入到粘结层而被接合。棒状脚部被插入到粘结层中,并不过度挤压粘结层。可抑制粘结层向出口通道开口部的流出。由此,可抑制因粘结层导致的出口通道的通道面积减小。
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元件。该元件包括:滤材,其呈筒状,用于过滤燃料;以及框架,其配置于滤材的径向内侧,在限定形成使燃料通过的多个开口部的同时,自径向内侧支撑滤材。该框架具有连接部,该连接部与滤材的内表面相接触,以阻止框架从滤材脱落。
如果框架被定位于滤材中,则连接部将滤材与框架预连接。连接部与滤材的内表面相接触,以阻止框架从滤材的脱落。由此,在元件的制造工序中,可将滤材和框架作为一个部件来处理。
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元件。该元件包括:第1滤材,其呈筒状,被弯折成褶皱状以在内表面上形成沿轴向延伸的多个峰部,并呈环状配置,用于过滤沿径向自外侧向内侧流动的燃料;第2滤材,其呈筒状,配置于第1滤材的径向内侧,沿径向具有规定厚度;以及框架,其配置于第2滤材的径向内侧,在限定形成使燃料通过的多个开口部的同时,自径向内侧支撑第1滤材和第2滤材。该框架具有:两个端部梁,其呈环状,设置于轴向的端部,与上述峰部交叉并延伸,具有规定的端部外径,自径向内侧支撑第1滤材;小径部,其小径部设置于两个端部梁之间,具有小于端部外径的较小外径,且自径向内侧支撑第2滤材;以及中间梁,其呈环状,设置于两个端部梁之间,与上述峰部交叉并延伸,具有比端部外径小且比较小外径大的中外径,自径向内侧支撑第1滤材和第2滤材。
第1滤材由端部梁支撑。第2滤材由小径部支撑。端部梁的端部外径与小径部的小径之间的差有助于抑制对第2滤材的压缩。此外,框架还具有中间梁。第1滤材与框架之间设置有第2滤材。中间梁用于支撑第2滤材。而且,中间梁通过第2滤材支撑第1滤材。如果燃料的压力差作用于滤材,则第2滤材在第1滤材与框架之间被压缩。由于中间梁与峰部交叉,故在该交叉部分,第2滤材被强力压缩。换言之,在交叉部分以外的部位,第2滤材的压缩被抑制。由此,第2滤材所需的厚度在较大的面积上被保持。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燃料罐。该燃料罐包括:元件;以及箱体,其收纳元件,并使供给至内燃机的燃料通过该元件。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燃料供给装置的框图。
[图2]第1实施方式中燃料过滤器的截面图。
[图3]第1实施方式中燃料过滤器的截面图。
[图4]第1实施方式中第1框架的截面图。
[图5]第1实施方式中第1框架的平面图。
[图6]第1实施方式中第2框架的截面图。
[图7]第1实施方式中第2框架的仰视图。
[图8]第1实施方式中第3框架的截面图。
[图9]第1实施方式中第3框架的部分截面图。
[图10]第1实施方式中第3框架的部分截面图。
[图11]第1实施方式中第2框架的下部部分截面图。
[图12]第1实施方式中第2框架的下部部分截面图。
[图13]第1实施方式中燃料过滤器的部分截面图。
[图14]第1实施方式中第1端板的平面图。
[图15]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中第1框架的部分截面图。
[图16]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中第1框架的部分截面图。
[图17]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中第2框架的截面图。
[图18]本发明第5实施方式中第2框架的截面图。
[图19]本发明第6实施方式中第2框架的截面图。
[图20]本发明第7实施方式中第1框架和第2框架的截面图。
[图21]第7实施方式中第1框架和第2框架的俯视图。
[图22]本发明第8实施方式中第1框架的截面图。
[图23]第8实施方式中第1框架的平面图。
[图24]本发明第9实施方式中第1端板的平面图。
[图25]本发明第10实施方式中第1端板的平面图。
[图26]本发明第11实施方式中第2框架的下部部分截面图。
[图27]本发明第12实施方式中第2框架的下部部分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多个实施方式之中,有时会对功能上和/或结构上的对应部分和/或关联部分使用同一附图标记或仅百位以上的数位不同的符号。关于对应部分和/或关联部分,可参照其它实施方式中的说明。
(第1实施方式)图1表示使用了过滤器(FLTR)10的燃料供给装置1。过滤器10,被用作过滤燃料的燃料过滤器。燃料供给装置1将燃料罐(FTNK)2内的液体燃料供给至燃料消费装置、即内燃机(ENGN)3。在典型的例子中,内燃机3为柴油机。在该情况下,液体燃料为柴油燃料。内燃机3也可以为汽油机。内燃机3搭载于车辆,作为车辆的动力源而使用。
燃料供给装置1具有供给泵(SPPM)4,该供给泵(SPPM)4用于将燃料罐2内的液体燃料供给至喷射装置(INJD)5。在如图所示的例子中,供给泵4配置于燃料罐2内。喷射装置5包含高压泵,该高压泵将供给泵4所供给的较低压力燃料加压至适合喷射的高压。此外,喷射装置5包含喷射阀,该喷射阀将高压燃料喷射至内燃机3的燃烧室内。
过滤器10,被配置于燃料罐2与喷射装置5之间的燃料通道中。在如图所示的例子中,过滤器10被设置于供给泵4和喷射装置5之间。过滤器10过滤由供给泵4加压的正压燃料。过滤器10也可以配置于供给泵4的上游侧。此时,过滤器10过滤由供给泵4吸入的负压燃料。过滤器10的作用是过滤燃料,捕捉异物。过滤器10,还能发挥水分除去器的作用,其从燃料中分离并存储水分。
图2表示使用状态下的过滤器10的纵向剖视图。图3表示图2中III-III线剖面图。参照图2和图3对过滤器10进行说明。在图中,燃料的流动方向以粗箭头表示。过滤器10具有可称为圆柱状或圆筒状外形。过滤器10如图所示呈纵向较长的筒状。过滤器10具有沿重力方向延伸的中心轴AX。
过滤器10具有作为第1箱体的上箱体11以及作为第2箱体的下箱体12。上箱体11和下箱体12提供了箱体,该箱体限定形成用于收纳元件13的收纳室。元件上箱体11和下箱体12以可分离的方式形成,以便更换元件13。上箱体11与下箱体12限定形成通道,以使供给至内燃机的燃料通过元件13。上箱体11提供固定部分。上箱体11固定于车辆。上箱体11形成为盖状。下箱体12提供可分离部分。为了更换元件13,下箱体12被形成为可与上箱体11分离。下箱体12被形成为杯状。
上箱体11和下箱体12由连接机构14连接。在如图所示的例子中,连接机构14由螺纹机构提供。连接机构14也可以由包含螺栓和螺母的紧固机构、或卡口机构提供。上箱体11和下箱体12之间设置有密封机构15。密封机构15对上箱体11和下箱体12之间进行密封。密封机构15由橡胶制O形环提供。
元件13被配置于上箱体11与下箱体12之间。元件13被配置成将收容室限定划分为污浊侧和清洁侧。元件13过滤污浊侧的燃料,并向清洁侧供给。元件13具有密封机构16、17。密封机构16被设置于元件13与上箱体11之间。密封机构16由橡胶制O形环提供。密封机构17被设置于元件13与下箱体12之间。密封箱体17由橡胶制唇形密封件提供。
上箱体11具有盖部21。该盖部21由树脂或金属制成。盖部21为例如铝模铸制品。盖部21具有筒状侧壁与穹顶状上壁。在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机构14和密封机构15。上壁将侧壁的上端封闭。
盖部21具有用于导入燃料的入口22。入口22与图中未示出的入口接头连通。盖部21限定形成提供污浊侧一部分的入口廊道23。入口廊道23也可以作为用于收纳加热燃料的电热器与感温开关的收纳室而使用,该感温开关通过感知燃料温度,在燃料温度为规定的低温状态时向电热器通电。在盖部21的中央设置有筒状连接管24。连接管24自盖部21的上壁垂下。连接管24提供与元件13连接所需的连接部。盖部21具有出口管25。出口管25与连接管24连通。出口管25与燃料供给装置1的配管连接。
下箱体12具有杯体26。杯体26由树脂或金属制成。杯体26具有诸如铝模铸制的开口端部分,以及金属板制成的杯体部分。开口端部分提供连接机构14。杯体26提供用于收纳元件13的收纳室27,以及用于存留水等异物的存积室28。存积室28设置于收纳室27之下、即与元件13相比设置于更下方。收纳室27也可以被用作收纳水位传感器的收纳空间,该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贮存的水的水位。另外,杯体26也可以被用作排水阀的安装部件,该排水阀用于排水。
元件13具有可称为圆柱状或圆筒状外形。元件13具有滤材30和框架40。滤材30为筒状部件,用于过滤沿径向自外侧向内侧流动的燃料。框架40是用于将滤材30保持为限定形状的部件。框架40由树脂制成。树脂制框架40有利于元件13的废弃或循环使用。滤材30为过滤燃料的滤材。
滤材30为沿燃料的流动方向设置为多层的多个滤材。滤材30包括:以去除燃料中异物为主要目的的滤材,以及以促进水分的凝集和分离为主要目的的滤材。用于处理水分的滤材可包含:以水分凝集为主要目的的凝集用滤材,以及阻止水分流出的拨水性滤材。多个滤材分别形成为圆筒状。多个滤材在同轴上设置。多个滤材被配置成它们的至少一部分在径向上相互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滤材30包含被配置成三层的3个滤材31、32、33。
第1滤材31是以去除燃料中的固体异物为主要目的的滤材。第1滤材31也被称为固体去除层。第1滤材31设置于最外侧。第1滤材31是燃料最先通过的滤材。第1滤材31通过将弯折成褶皱状的滤纸配置为圆筒状而形成。
第2滤材32是以促进水分凝集为主要目的的滤材。第2滤材32捕捉水分,使水分凝集为水滴。第2滤材32由亲水性纤维形成。第2滤材32也被称为凝集层。第2滤材32被配置于第1滤材31的径向内侧。第2滤材32为燃料所通过的第二种滤材。第2滤材32通过将具有规定厚度的无纺布配置为圆筒状而形成。
第3滤材33是以去除燃料中的水分为主要目的的滤材。第3滤材33同时也是阻止水分通过元件13的流出防止部件。第3滤材33由拨水性纤维形成。第3滤材33也被称为拨水层。第3滤材33被配置于第2滤材32的径向内侧。第3滤材33为燃料所通过的第三种滤材。第3滤材33通过将弯折成褶皱状的滤纸配置为圆筒状而形成。
第1滤材31和第2滤材32形成元件13中的筒状的外层滤材。在外层滤材的径向外侧,形成有用于导入燃料的污浊侧、即外室35。外室35被限定形成于杯体26与第1滤材31之间。第3滤材33形成配置于外层滤材径向内侧的筒状的内层滤材。
在外层滤材与内层滤材之间,限定形成有用于沉降水分的分离室36。为通过重力来进行分离燃料和水分,分离室36在径向、即燃料的流动方向上有较大的厚度。分离室36由框架40限定形成。分离室36也被称为污浊侧和清洁侧之间的中间室。分离室36位于存积室28的上部。分离室36在存积室28之上延伸为圆筒状。
在第3滤材33的径向内侧限定形成有作为清洁侧的内室37。内室37与连接管24和出口管25连通。
框架40具有多个筒状框架41、42、43,与多个平板状框架45、46、47。筒状框架41、42、43有助于保持滤材30在径向上的形状。筒状框架41、42、43为网状部件。平板状框架45、46、47提供在元件13的端部限定通道的端板。多个框架41、42、43、45、46、47通过粘结层51、52、53粘接在一起。
第1框架41呈筒状。第1框架41呈多边形的筒状,或呈可称为圆筒状的形状。第1框架41配置于框架40的径向最外侧。第1框架41被配置于外层滤材的径向内侧。第1框架41与外层滤材的内表面,即第1滤材31的内表面和第2滤材32的内表面接触,由此,自径向内侧支撑外层滤材。第1框架41通过其径向外侧的面支撑第1滤材31和第2滤材32。
第2框架42呈筒状。第2框架42配置于第1框架41的径向内侧。第1框架41和第2框架42提供外框。第2框架42,作为加固部件具有加固第1框架41的功能。第2框架42,还可作为用于限定形成分离室36的部件发挥作用。第1框架41和第2框架42被设置于外层滤材31、32与内层滤材33之间。
第3框架43呈筒状。第3框架43被配置于第2框架42的径向内侧。第3框架43提供内框。第3框架43通过其径向外侧的面支撑第3滤材33。第3框架43通过与第3滤材33的内表面接触,从而自径向内侧支撑第3滤材33。
第1端板45呈圆盘状。第1端板45被设置于元件13的上端。第1端板45限定元件13的上端外径。第1端板45具有连接部49。连接部49插入到连接管24内。第1端板45限定形成开口部49a,该开口部49a用于连接部49所限定形成的出口通道。开口部49a向第1端板45的下端面,即滤材30侧的端面圆形开口。第1端板45具有粘结层51。粘结层51设置于开口部49a与第1端板45的外缘之间。
粘结层51将第1滤材31的上端与第1端板45粘合。其结果为,第1滤材31的上端被第1端板45和粘结层51封闭。粘结层51将第1框架41的上端与第1端板45粘合。粘结层51将第2框架42的上端与第1端板45粘合。粘结层51将第3滤材33的上端与第1端板45粘合。其结果为,第3滤材33的上端被第1端板45和粘结层51封闭。粘结层51将第3框架43的上端与第1端板45粘合。
第1端板45提供跨越第1滤材31、第1框架41、第2框架42、第3滤材33以及第3框架43扩展的较宽环状面。第1端板45通过粘结层51,与第1滤材31、第1框架41、第2框架42、第3滤材33以及第3框架43粘合。所有滤材均由第1端板45的下侧来支撑。第1端板45也被称为外层滤材和内层滤材的共同端板。第1端板45,通过简单的构成使多层滤材30的配置成为可能。
第2端板46呈环状。第2端板46被设置于元件13的下端。第2端板46具有圆筒状脚部。脚部支撑密封机构17。第2端板46限定元件13的下端外径。密封机构17对第2端板46和杯体26之间进行密封。第2端板46具有粘结层52。
粘结层52将第1滤材31的下端与第2端板46粘合。其结果为,第1滤材31的下端由第2端板46和粘结层52来封闭。粘结层52将第1框架41的下端与第2端板46粘合。
第3端板47呈圆盘状。第3端板47被设置于元件13下端。第3端板47被配置于第2端板46的径向内侧。第3端板47具有粘结层53。
粘结层53将第2框架42的下端与第3端板47粘合。粘结层53将第3滤材33的下端与第3端板47粘合。其结果为,第3滤材33的下端被第3端板47和粘结层53封闭。粘结层53将第3框架43的下端与第3端板47粘合。
第1框架41将第1端板45与第2端板46连接,并提供用于外层滤材的内框。第3框架43将第1端板45与第3端板47连接,并提供用于内层滤材的内框。第2框架42将第1端板45与第3端板47连接。第2框架42位于内侧滤材的径向外侧,由此可提供用于内侧滤材、即第3滤材33的外框。同时,第2框架42提供在第1框架41与第3滤材33之间限定形成分离室36的形成部件。
密封机构16、17密封上箱体11与下箱体12之间的间隙、以及第1端板45与第2端板46之间的间隙。并且,密封机构16、17允许第1端板45和第2端板46,相对于上箱体11和下箱体12,向轴向移动。即,元件13在上箱体11和下箱体12中,相对于上箱体11和下箱体12,以在轴向可略微移动的方式被支撑。为了在允许移动的同时形成密封,上箱体11和下箱体12被形成为提供密封机构16、17的O形环和唇式密封件与圆筒面的接触。
第2框架42具有多个肋48。肋48呈板状。肋48呈薄板状,具有与柱42f在圆周方向的宽度同等程度的厚度。肋48沿径向及轴向扩展。肋48被设置于柱42f的径向外侧。肋48也是柱42f的一部分。多个肋48通过树脂与多个柱42f一体成型。肋48被设置于多个柱42f中的一部分柱42f上。因此,第2框架42也包含不具有肋48的柱42f。肋48从第2框架42开始向径向外侧延伸开去。肋48允许分离室36中向径向方向、或轴向方向的流动。肋48被形成为,既不妨碍沿径向上贯穿分离室36的流动,也不妨碍沿轴向在分离室36整个高度上的流动。
肋48被配置于第1框架41与第2框架42之间。肋48也被称为在外框中的两个框架41、42之间沿径向延伸的径向肋。肋48的径向外侧端部,与第1框架41的内表面接触,或接近第1框架41的内表面并与之相对。肋48位于第1框架41的粗柱41m的径向内侧。肋48被设置于第2框架42的轴向两端部。多个肋48通过提供第1框架41与第2框架42的接触,使得第2框架42自径向内侧支撑第1框架41。
肋48有助于限定形成分离室36。肋48自径向内侧支撑第1框架41。例如,第1框架41欲向径向内侧变形时,则肋48与第1框架41的内表面接触,从而抑制第1框架41向径向内侧的变形。
粘结层51、52、53,通过经加热端板45、46、47呈熔融状态时与其他部件粘合后,再次固化而形成。粘结层51、52、53可由热熔胶等热塑性树脂来提供。
在第1框架41和第2框架42之间由多个肋48限定形成的筒状空腔,位于存积室28之上,直接与存积室28上下连通。该构成使得被分离出的水分更容易地沉降到存积室28。
图4表示第1框架41的纵向截面图。图5为图4中V箭头方向视图。第1框架41由树脂制成。第1框架41为一体成型品。第1框架41为两端开口的筒状部件。第1框架41于其圆筒状壁部限定形成用于使燃料通过的多个开口部41a。第1框架41呈网状或笼状。
第1框架41具有沿与中心轴AX垂直的平面延伸的多个梁41b、41c、41d。该多个梁41b、41c、41d被形成为环状。第1框架41具有设置于上端的端部梁41b、以及设置于下端的端部梁41c。端部梁41b、41c呈可称为短筒状的形状。第1框架41以上下对称的方式被形成。第1框架41可上下颠倒过来使用。端部梁41b、41c具有大径部和小径部。
大径部在其径向外侧具有圆筒外表面。圆筒外表面具有外径D41L。外径D41L也被称为端部外径。端部梁41b、41c在其大径部与第1滤材31的径向内侧的面相接触。端部梁41b、41c提供端部支撑部,该端部支撑部在其轴向两端自径向内侧支撑第1滤材31。
小径部在其径向外侧具有圆筒外表面。圆筒外表面具有外径D41S。外径D41S小于外径D41L。端部梁41b、41c在该小径部与第2滤材32的径向内侧的面相接触。端部梁41b、41c提供端部支撑部,该端部支撑部在其轴向两端在径向上支撑第2滤材32。
第1框架41具有设置于上端与下端之间的多个中间梁41d。该多个中间梁41d被设置在轴向上相互分离。中间梁41d为环状部件。
端部梁41b、41c上,形成有环状承接槽41e。承接槽41e,作为凹部被形成于端部梁41b、41c端部的内侧角部。承接槽41e用于与第2框架42连接。端部梁41b、41c上形成有多个槽41f。多个槽41f与承接槽41e相比更靠近轴向,且以深槽的形式被形成。多个槽41f被配置成在周向上相互分离。多个槽41f用于第1框架41与第2框架42的定位。
多个中间梁41d具有相同的内径。多个中间梁41d具有外径不同的小径梁41g和大径梁41h。大径梁41h具有大于小径梁41g的直径。如图所示的示例中,设置有两个小径梁41g和3个大径梁41h。大径梁41h设置于第1框架41的轴向中央部。
大径梁41h,在第1框架41的径向外侧的面上提供有环状突部41i。环状突部41i沿周向以包围第1框架41的方式延伸。环状突部41i被设置于第1框架41的轴向中央部。环状突部41i具有外径D41M。外径D41M比外径D41L略小,并且比外径D41S略大(D41S<D41M<D41L)。环状突部41i,通过第2滤材32自径向内侧支撑第1滤材31。环状突部41i提供中间支撑部,该中间支撑部在其轴向中间部,在径向上支撑第1滤材31。
环状突部41i以与弯折成褶皱状的第1滤材31的内侧峰部垂直相交的方式延伸。即使第1滤材31被环状突部41i强力按压,第1滤材31中被环状突部41i覆盖而封闭的部分,也只是内侧峰部与环状突部41i的交叉部分。因此,能在抑制第1滤材31过滤面积减小的同时,自径向内侧支撑第1滤材31。
第1框架41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多个柱41j。多个柱41j连接多个梁41b、41c、41d。多个柱41j包含细柱41k和比细柱41k粗的粗柱41m。粗柱41m具有用于提高第1框架41机械强度的较粗的截面形状。粗柱41m被设置在与多个槽41f相对应的位置。由多个柱41j径向外侧的面所限定的假想圆,具有外径D41S。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滤材32由端部梁41b、41c的小径部的外表面、多个中间梁41d的外表面以及多个柱41j的外表面支撑。这些部分被设置于两个端部梁41b、41c之间,并具有小于端部外径D41L的较小外径D41S。这些部分提供自径向内侧支撑第2滤材32的小径部。第2滤材32也可以被粘接在支撑它的面上。第1框架41中的多个外径间的关系D41S<D41M<D41L有助于减轻第2滤材32的压缩、以保持第2滤材32的厚度。
回到图3,多个柱41j具有相对于沿径向自外侧向内侧流动的燃料而倾斜的面。该面为平面或曲面。粗柱41m的截面呈可称为三角形或梯形的形状。粗柱41m被形成为,相对于燃料的流动,具有用于抑制流体阻力的倾斜面。另外,细柱41k为角呈圆角的棱柱体。细柱41k也具有抑制流体阻力的截面形状。在细柱41k的径向内侧,不设置肋48。在粗柱41m的径向内侧,设置有肋48。
回到图2,第1滤材31由端部梁41b、41c支撑。第2滤材32由小径部支撑。端部外径D41L与小径部D41S间的差有助于抑制第2滤材32的压缩。第2滤材32与小径部径向外侧的面相接触,在小径部的径向外侧,在第1滤材31与第2滤材32之间形成有间隙。该间隙也可由第2滤材32来填充。
进一步地,第1框架41具有中间梁41h。在第1滤材31与第1框架41之间设置有第2滤材32。中间梁41h支撑第2滤材32。而且,中间梁41h通过第2滤材32支撑第1滤材31。燃料的压力差作用于滤材31、32上时,第2滤材32在第1滤材31和第1框架41之间被压缩。中间梁41h由于与峰部交叉,在该交叉部分,第2滤材32被强力压缩。换言之,在交叉部分以外的部位,第2滤材32的压缩得到抑制。由此,第2滤材32所需要的厚度在较大面积范围内得以保持。
图6为第2框架42的纵向截面图。图7为图6中VII箭头视图。第2框架42为树脂制品。第2框架42为一体成型品。第2框架42为两端开口的筒状部件。第2框架42在其圆筒状壁部限定形成使燃料通过的多个开口部42a。第2框架42呈网状或笼状。
第2框架42具有沿与中心轴AX垂直的平面延伸的多个梁42b、42c、42d。多个梁42b、42c、42d被形成为环状。第2框架42具有设置于上端的端部梁42b和设置于下端的端部梁42c。端部梁42b、42c呈可称为短筒状的形状。第2框架42具有设置于上端和下端之间的多个中间梁42d。多个中间梁42d被设置成在轴向上相互分离。中间梁42d为环状部件。中间梁42d具有相同的内径。多个中间梁42d具有相同的外径。
下端的端部梁42c,在其径向内侧具有用于接纳第3端板47的承接槽42e。承接槽42e限定了第3端板47的轴向位置和径向位置。
第2框架42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多个柱42f。多个柱42f连接多个梁42b、42c、42d。多个柱42f具有相同的粗度。
第2框架42在上端的端部梁42b的径向外侧,具有多个突部42g。多个突部42g与设置于第1框架41的多个槽41f嵌合。多个槽41f与多个突部42g提供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用于将肋48定位于粗柱41m的径向内侧。因此,第1框架41和第2框架42具有定位机构41f、42g,该定位机构41f、42g用于将多个肋48定位于第1框架41的多个粗柱41m的径向内侧。
第2框架42具有肋48。第2框架42具有设置于上部的上肋48a和设置于下部的下肋48b。上肋48a跨越端部梁42b的径向外侧和柱42f的径向外侧而延伸。上肋48a与第1框架41的内表面接触,由此,在径向上确定第1框架41和第2框架42的位置。下肋48b设置于柱42f的径向外侧。下肋48b与第1框架41的内表面相接触,由此,在径向上确定第1框架41和第2框架42的位置。上肋48a和下肋48b被配置成在轴向上相互分离。由此,第1框架41和第2框架42在径向上被稳定地定位并保持规定的位置关系。
图8表示第3框架43的纵向截面图。第3框架43为树脂制品。第3框架43为一体成型品。第3框架43为两端具有开口的筒状部件。第3框架43在其圆筒状壁上限定形成使燃料通过的多个开口部43a。第3框架43呈网状或笼状。
第3框架43具有设置于上部的端部梁43b和设置于下部的端部梁43c。端部梁43b、43c为呈环状部件。第3框架43以上下对称的方式被形成。第3框架43可上下颠倒过来使用。端部梁43b、43c在径向外侧具有圆筒外表面。圆筒外表面具有外径D43M。端部梁43b、43c在圆筒外表面上与第3滤材33径向内侧的面相接触。端部梁43b、43c提供端部支持部,该端部支持部在其轴向两端,在径向上支撑第3滤材33。
第3框架43具有设置于上端与下端之间的多个中间梁43d。多个中间梁43d被设置成在轴向上相互分离。中间梁43d为环状部件。
端部梁43b、43c以及多个中间梁43d具有相同的内径D43N。端部梁43b、43c具有外径D43M。多个中间梁43d具有外径不同的小径梁43e和大径梁43f。小径梁43e具有外径D43M。大径梁43f具有比小径梁43e大的直径。大径梁43f具有外径D43L。外径D43L比外径D43M略大。在图示的例子中,设置有两个小径梁43e和1个大径梁43f。大径梁43f设置于第3框架43的轴向中央部。
图9表示小径梁43e径向外侧端的截面。小径梁43e提供环状突部43g。环状突部43g的顶面限定外径D43M。环状突部43g通过与第3滤材33内周面中的多个峰部相接触,从径向内侧支撑第3滤材33。
图10表示大径梁43f径向外侧端的截面。大径梁43f提供环状突部43g。环状突部43g通过与第3滤材33内周面中的多个峰部相接触,自径向内侧支撑第3滤材33。而且,大径梁43f具有自环状突部43g进一步向径向外侧延伸出的环状小突部43h。环状小突部43h,由在环状突部43g的顶面、即外周面上呈环状延伸的细突条来形成。环状小突部43h的顶面限定外径D43L。环状小突部43h沿圆周方向以将第3框架43包围的方式延伸。环状小突部43h被设置于第3框架43的轴向中央部。多个中间梁43d,包含具有环状小突起43h的大径梁43f、以及不具有环状小突起43h的小径梁43e。
环状小突起43h与第3滤材33的内周面中的多个峰部强力接触。环状小突起43h在第3框架43被插入到第3滤材33中时,使第3滤材33的内侧峰部弹性变形。环状小突起43h有时会使第3滤材33的内侧峰部的一部分发生塑性变形。环状小突起43h实现了第3滤材33与第3框架43的宽松连接。环状小突起43h提供将第3滤材33与第3框架43在第3框架43的轴向中间部连接的连接部。该连接部提供了阻止第3框架43从第3滤材33中脱落程度的嵌合。由此,可将第3滤材33与第3框架43作为一个部件进行处理。
端部梁43b、43c以及多个中间梁43d,以与弯折成褶皱状第3滤材33的内侧峰部垂直相交的方式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3滤材33由端部梁43b、43c的外表面以及多个中间梁43d的外表面支撑。因此,端部梁43b、43c以及多个中间梁43d可在抑制第3滤材33过滤面积减少的同时,自径向内侧支撑第3滤材33。
第3框架43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多个柱43i。多个柱43i连接多个梁43b、43c、43d。由多个柱43i的径向外侧的面来限定的假想圆,具有外径D43S。外径D43S、D43M、D43L之间的关系为D43S<D43M<D43L。
第3框架43具有从端部向轴向延伸而出的多个脚部43j、43k。脚部43j、43k为在端部终结的棒状突起。脚部43j、43k自端部梁43b、43c进一步向轴向延伸开去。脚部43j、43k在多个柱43i的延长线方向上延伸。但是,多个脚部43j、43k,被配置成与多个柱43i相比略靠近径向外侧。由多个脚部43j、43k径向外侧的面限定的假想圆具有外径D43L。由多个脚部43j、43k径向内侧的面限定的假想圆具有内径D43W。内径D43W大于内径D43N(D43N<D43W)。
回到图2,上端的多个脚部43j通过粘结层51与第1端板45接合。多个脚部43j被较深地插入到粘结层51。多个脚部43j提供较宽的粘结面和多种形状粘结面。由此,第3框架43和第1端板45被牢固接合。下端的多个脚部43k通过粘结层53与第3端板47接合。多个脚部43k被较深地插入粘结层53。多个脚部43k提供较宽的粘结面和多种形状粘结面。由此,第3框架43和第3端板47被牢固接合。
多个脚部43j、43k呈棒状。因此,多个脚部43j、43k不会过度地推压粘结层,而是被插入到粘结层中。由此,可减少粘结层51向开口部49a的流出。
多个脚部43j所限定的内径D43W,大于出口通道开口部49a的内径。脚部43j,在第1端板45的下面,被定位成与开口部49a相比仅远离径向外侧规定宽度。在其制造方法中,多个脚部43j被插入到处于熔融状态的粘结层51中。此时,由于多个脚部43j,粘结层51的一部分有时会向径向内侧流动。由于脚部43j被定位成比开口部49a更靠近径向外侧,故可抑制流动的粘结层51向开口部49a的流入。
根据本实施例,在抑制粘结层51流动的同时,第3框架43与第1端板45被接合。由此,因粘结层51导致的出口通道开口部49a的面积减小受到抑制。另外,在粘结层51固化后,可避免粘结层51的碎片向出口通道流出。
图11表示第2框架42与第3端板47接合前的形状。图12表示第2框架42与第3端板47接合后的形状。以下,参照图11和图12,对包含第2框架42与第3端板47接合工序的元件13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第2框架42在下端的端部梁42c的内侧角部,具有环状承接槽42e。承接槽42e提供凹部,该凹部用于从第2框架42的端部向端部梁42c的内侧接纳第3端板47。端部梁42c在承接槽42e的入口具有内径较小的小径部42j。小径部42j具有可接纳第3端板47的内径。小径部42j有助于第3端板47在径向上的定位。端部梁42c在小径部42j的里侧,换言之,在小径部42j之上,具有内径大于小径部42j的大径部42k。大径部42k形成于承接槽42e的底部与小径部42j之间。大径部42k由自小径部42j朝上向径向外侧扩展而倾斜的斜面、与圆筒内表面限定形成。
端部梁42c,在与大径部42k相比靠近承接槽42e的里侧,具有多个槽42m。多个槽42m自承接槽42e的底部进一步向轴向延伸。多个槽42m被形成为在圆周方向上相互分离。多个槽42m被形成为自承接槽42e进一步向上方延伸。
如图11所示,第3滤材33被定位于第2框架42中。第3端板47承载熔融状态的粘结层53。在制造方法中,第3端板47从第2框架42的下部开口被压入承接槽42e内。端板被接纳到端部梁之中。端板的径向位置由小径部规定。粘结层的一部分,有时会向端板的径向外侧,进一步则会从端部梁内侧向外侧漏出。
如图12所示,粘结层53与第3滤材33的端面接触。粘结层53封闭第3滤材33的端面。粘结层53将第3滤材33与第3端板47接合。粘结层53的一部分被压入到槽42m中。粘结层53进入到多个槽42m中。由此,第3端板47的旋转被阻止。
粘结层53的一部分向径向外侧流出,成为具有不规则形状不定形粘结层53a。小径部42j与第3端板47,阻止不定形粘结层53a的流出。其结果为,不定形粘结层53a滞留于大径部42k之中。不久粘结层53再次固化。由此,接合步骤得以完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限定小径部42j向下方开口的开口端。因此,第2框架42与第3端板47的边界,被定位于端面的径向内侧。这样的设置可抑制不定形粘结层53a向第2框架42外周面的外露。另外,大径部42k容纳即将流出的不定形粘结层53a。因此,大径部42k也可抑制不定形粘结层53a向第2框架42外周面的外露。粘结层的一部分53a进入到第3端板47外周面与大径部42k之间。但是,粘结层的一部分53a并没有外露到端部梁42c和第3端板47的外表面。其结果为,第2框架42的外周面成为平滑表面。第2框架42的端面也形成为平滑表面。
在箱体11、12中,端部梁42c之下设置有存积室28。平滑表面可促进水滴WD的流动。另外,平滑表面可促进来自第2框架42的下端的水滴WD的分离。由此,水滴WD在第2框架42下端的积存受到抑制。在水滴WD流过第2框架42的表面时,水滴WD不会被粘结层的一部分53a所形成的不定形部分阻碍,能顺利地流下。水滴WD可顺畅地向存积室28滑落。
图13表示元件13与盖部21预组装状态的一个例子。元件13在被收纳到上箱体11与下箱体12之间时,有时会接触到盖部21的开口端21a。例如,在将元件13配置于杯体26内,并将杯体26与盖部21连接时,在略微浮起的位置处预保持的元件13会与盖部21的开口端21a接触,并受到按压。
第1端板45通过部分接触开口端21a,与开口端21a之间限定形成间隙。第1端板45具有呈圆形平板状圆板部45a。圆板部45a具有能覆盖开口端21a的尺寸。圆板部45a与开口端21a相对配置。第1端板45具有与开口端21a接触的分隔件45b。分隔件45b自圆板部45a向盖部21突出。分隔件45b由呈放射状延伸的突条来提供。分隔件45b在其与开口端21a之间限定形成允许燃料通过的通道。
如图14所示,分隔件45b被设置于第1端板45的上表面。分隔件45b是自第1端板45的上侧进一步向上突出的突部。分隔件45b由沿第1端板45径向细长延伸且呈放射状多个突条来提供。
分隔件45b与盖部21的开口端21a相接触。分隔件45b在元件13的径向外侧部位与开口端21a相接触。由此,可抑制元件13的倾斜。由此,元件13以标准姿态被收纳于上箱体11与下箱体12之间。另外,分隔件45b提供即使开口端21a与第1端板45接触,燃料也能通过的间隙。因此,可形成可靠的燃料通道。
根据本实施方式,燃料通过供给泵4自燃料罐2被提供给过滤器10。燃料由过滤器10过滤,并被提供给喷射装置5。燃料经喷射装置5加压后,被提供给内燃机3。
在过滤器10中,燃料从入口22被提供到入口廊道23内。自入口22导入的燃料经由第1端板45的径向外侧,到达外室35。燃料在外室35中向下方流动。此后,燃料依次通过配置于同轴上的多个滤材31、32、33。燃料首先沿径向通过第1滤材31。第1滤材31主要从燃料中去除固体的异物。其次,沿径向通过第2滤材32。第2滤材32捕获混入燃料中的水分。第2滤材32通过凝集水分使水滴变大。燃料通过第1框架41到达分离室36。在分离室36中,混入燃料中的水滴等在重力作用下沉降。沉降的水滴等被筛选处理。例如,水分沉降到存积室28中存积起来。
燃料通过第2框架42到达第3滤材33。第3滤材33使燃料通过,同时阻止水分通过。其结果为,水分从第3滤材33的表面或内部流下,从第2框架42的下端开始沉降到存积室28中。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抑制了粘结层53向第2框架42外周面的漏出,故水滴可自第2框架42的下端顺利流下。燃料穿过第3滤材33。接下来,燃料穿过第3框架43到达内室37。燃料在内室37中向上方流动。燃料经由连接部49、连接管24以及出口管25,从过滤器10流出。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共同的第1端板45上,配置有由第1滤材31和第2滤材32提供的外层、以及由第3滤材33提供的内层。该结构使得通过少量零件提供多层元件13成为可能。
根据本实施方式,可通过第1框架41和第2框架42,提供具有高刚性的外框。特别是,肋48自径向内侧支撑第1框架41。由此,即使在径向上有较大压力差作用于第1滤材31和第2滤材32,第1滤材31和第2滤材32仍能保持规定形状。而且,第2框架42在由第1滤材31和第2滤材32提供的外层和由第3滤材33提供的内层之间,限定形成有分离室36。由此,可确保限定形成用于沉降水分的分离室36。
第3框架43自第3滤材33的径向内侧支撑第3滤材33。由此,即使在径向上有较大压力差作用于第3滤材33,第3滤材33仍能保持规定形状。
第3框架43通过大径梁43f,与第3滤材33强力接触。由此,在将第3框架43定位于第3滤材33中的预组装状态下,亦可防止第3框架43从第3滤材33之中脱落的情况发生。例如,在将第3滤材33和第3框架43接合到第1端板45和第3端板47中的接合工序中,可将第3滤材33和第3框架43作为一体化部件来处理。因此,根据该结构和制造方法,元件13更容易制作。
第1端板45与盖部21的开口端21a相接触,并且,具有用于限定形成燃料通道的分隔件45b。因此,元件13的倾斜得到抑制。元件13被收纳于上箱体11与下箱体12之间的规定位置。而且,即使元件13与开口端21a接触,也能确保燃料通道。
(第2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以在先实施方式为基础形态的变形例。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具有梯形截面的粗柱41m。取而代之地,可采用其它多种形状粗柱。
如图15所示,第1框架41可采用具有三角形截面的粗柱241m。该形状也可以在抑制对燃料阻力的同时,提供具有高刚性的第1框架41。
(第3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以在先实施方式为基础形态的变形例。如图16所示,第1框架41可采用径向外侧的角为圆角且截面为四边形的粗柱341m。该形状也能获得与在先在先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第4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是以在先实施方式为基础形态的变形例。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2框架42之上,设置有在轴向上分离的两个肋48a、48b。取而代之地,可采用多种形状肋。
如图17所示,第2框架42也可具有位于端部梁42c径向外侧的下肋448。在该形状下第2框架42也可自径向内侧支撑第1框架41。并且,在元件13的下端,可抑制外层和内层在径向上的变形。
(第5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以在先实施方式为基础形态的变形例。如图18所示,第2框架42也可具有跨越第2框架42的轴向全长而延伸的肋548。该形状也能获得与在先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第6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以在先实施方式为基础形态的变形例。如图19所示,第2框架42也可在第2框架42的轴向中央部具有独立的中央肋648。该形状也能获得与在先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第7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是以在先实施方式为基础形态的变形例。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1框架41与第2框架42之间架设有肋48。取而代之地,第1框架41与第2框架42之间的连接,可采用多种结构。
图20表示第1框架41和第2框架42的分解状态。如图所示,第2框架42具有由环状板形成的端部梁742b。端部梁742b提供面向第1端板45的平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端部梁742b的上平面与粘结层51粘结。第2框架42仅仅具有中央肋648。第1框架41具有可接纳端部梁742b的承接槽41e。在本实施方式中,并没有设置作为定位机构、用于提供与第1框架41和第2框架42在圆周方向上的定位的嵌合结构。
图21为图20中XXI箭头方向视图。如图所示,肋648指向圆周方向上的任意方向。因此,肋648有时也设置于开口部41a的内侧。肋648通过与第1框架41的内表面接触,而自第1框架41的径向内侧提供支撑。
根据该实施方式,即使肋648设置于开口部41a的内侧,由于肋648呈板状,故对于燃料流动产生的阻力小。在该形状下,第2框架42仍可从径向内侧支撑第1框架41。
(第8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以在先实施方式为基础形态的变形例。如图22所示,第1框架41也可具有肋848。第2框架42可以为不具有肋48的结构。
图23为图22中XXIII箭头方向视图。多个肋848从第1框架41的内表面向径向内侧延伸而出。多个肋848,由树脂一体成型在第1框架41的多个柱41m上。第1框架41和第2框架42具有定位部,该定位部用于将多个肋848定位于第2框架的多个柱42f的径向外侧。肋848的径向内侧的顶端面被定位成:与第2框架42的梁42b、42c、42d的外表面或柱42f的外表面相接触,或者接近以上外表面并与之相对。该形状,第2框架42可通过肋848,自径向内侧支撑第1框架41。
(第9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以在先实施方式为基础形态的变形例。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端板45具有呈放射状配置的分隔件45b。取而代之地,第1端板45可采用多种形状分隔件。
图24中,第1端板45具有短分隔件945b,该短分隔件945b仅仅与可接触开口端21a的部分对应设置。短分隔件945b由呈放射状延伸的突条来提供。短分隔件945b被设置于圆板部45a的至少外周部。短分隔件945b在抑制元件13倾斜的同时,限定形成燃料通道。
(第10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以在先实施方式为基础形态的变形例。在图25中,第1端板45具有呈放射状配置的3条分隔件A45b。分隔件A45b由呈放射状延伸的突条来提供。本实施方式可获得与在先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第11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以在先实施方式为基础形态的変形例。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大径部42k由圆筒内表面限定形成。取而代之地,可采用多种形状大径部来接纳粘结层53。
在图26中,端部梁42c具有由相对配置的两个圆锥内周面限定而成的大径部B42k。该大径部B42k也可存积流出的粘结层53。
(第12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以在先实施方式为基础形态的变形例。在图27中,端部梁42c具有由向径向外侧呈凹状曲面限定而成的大径部C42k。本实施方式也可获得与先行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其他实施方式)本说明书的发明内容并不限于列举出的实施方式。发明内容包括被列举出的实施方式和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它们而得到的变形实施方式。例如,发明内容并不限于实施方式中所公开的部件和/或要素的组合。发明内容可通过多种组合来实施。发明内容还可具有可追加在实施方式中的追加部分。发明内容包含实施方式中部件和/或要素被省略的实施方式。发明内容包含一个实施方式与其他实施方式间的部件和/或要素的置换或组合。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并不限于实施方式的记载。所公开的若干技术范围,由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来确定,还应理解为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的记载具有同等意义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元件13可更换的过滤器10。取而代之地,也可提供元件13与杯体26的一部分或全部不可拆卸地连接为一体、只能一起更换的盒式(cartridge)过滤器。
另外,第1滤材31、第2滤材32、第3滤材33的形状并不限于图示的形状。例如,第2滤材32可以由弯折成褶皱状的滤材来提供。另外,第3滤材33可以由未弯折成褶皱状的网眼或无纺布来提供。此外,第1滤材31、第2滤材32、第3滤材33可以分别由单层或多层的滤材来提供。
提供框架40的多个部件中的一部分也可以一体成型。例如,第1框架41与第2端板46可以由树脂一体成型。例如,第1框架41与第2框架42也可以由树脂一体成型。在该构成中,提供圆筒状外框。该外框的外周部分由多个梁、多个柱以及多个肋限定形成。该外周部分被赋予与分离室36相对应的厚度。燃料在该外周部分中,可向径向和轴向流动。
另外,可以代替多个分隔件45b、945b、A45b,采用多种的结构。例如,可以将波浪形的板沿圆板部45a的外周部上设置。另外,在圆板部45a的外周部上,可以设置向上面和外周面开口的多个凹部。即使通过这些结构,也可以在避免因圆板部45a造成开口端21a封闭的同时,将元件13稳定地定位在盖部21上。
本公开以实施例为基准进行了描述,但应理解为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和结构。本发明也包含各种变形例和同等范围内的变形。此外,各种组合、形态、进一步地包含它们其中的仅仅一个要素、多于或少于一个要素的其他组合或方式,均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或思想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滤材(31、33),其呈筒状,被弯折成褶皱状以在内表面上形成沿轴向延伸的多个峰部,并呈环状设置,用于过滤沿径向自外侧向内侧流动的燃料;以及
框架(41、43),其被配置于所述滤材的径向内侧,在限定形成有使所述燃料通过的多个开口部(41a、43a)的同时,自径向内侧支撑所述滤材,
所述框架具有:
多个中间梁(41h、43e、43f),其被设置于轴向中间部,呈环状,与所述峰部交叉并延伸,且提供自径向内侧支撑所述滤材的环状突部(41i、43g);以及
多个柱(41j、43i),其沿轴向延伸,被配置成比所述环状突部更靠近径向内侧,并连接所述多个中间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元件还具有环状端部梁(41b、41c、43b、43c),该环状端部梁被设置于轴向两端,与所述峰部交叉并延伸,自径向内侧支撑所述滤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材是被配置成与所述端部梁接触的第1滤材(31);
还具有第2滤材(32),其呈筒状,被设置成与所述中间梁所提供的所述环状突部接触;
所述峰部,隔着所述第2滤材,与所述环状突部相对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材(33)被配置为与所述端部梁和所述中间梁相接触。
5.一种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滤材(33),其呈筒状,用于过滤沿径向自外侧向内侧流动的燃料;
框架(43),其被配置于所述滤材的径向内侧,在限定形成使所述燃料通过的多个开口部(43a)的同时,自径向内侧支撑所述滤材;
端板(45),其被配置于所述滤材和所述框架的端部,以限定形成燃料出口通道的开口部(49a);以及
粘结层(51),其将所述滤材和所述框架与所述端板接合,
所述框架具有多个棒状脚部(43j、43k),该多个棒状脚部被插入到所述粘结层,从而与所述端板接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脚部被定位成比所述端板的所述开口部更远离径向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还具有:用于限定形成所述框架内的所述燃料的通道的多个梁(43b、43c、43d)以及柱(43i),
所述多个脚部被配置成,限定比所述梁和所述柱所限定的内径(D43N)更大的内径(D43W)。
8.一种元件,其特征在于具有,
滤材(33),其呈筒状,用于过滤燃料;以及
框架(43),其被配置于所述滤材的径向内侧,在限定形成使所述燃料通过的多个开口部(43a)的同时,自径向内侧支撑所述滤材,
所述框架具有连接部(43h),其通过与所述滤材的内表面相接触,阻止所述框架从所述滤材脱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材,被弯折成褶皱状以在内表面上形成沿轴向延伸的多个峰部;
所述框架具有多个中间梁,该多个中间梁被设置于轴向中间部,呈环状,与所述峰部交叉并延伸;
所述多个中间梁,包含具有所述连接部的中间梁和不具有所述连接部的中间梁。
10.一种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滤材(31),其呈筒状,被弯折成褶皱状以在内表面上形成沿轴向延伸的多个峰部,并呈环状配置,用于过滤沿径向自外侧向内侧流动的燃料;
第2滤材(32),其呈筒状,被配置于所述第1滤材的径向内侧,沿所述径向具有规定厚度;以及
框架(41),其设置于所述第2滤材的径向内侧,在限定形成使所述燃料通过的多个开口部(41a)的同时,自径向内侧支撑所述第1滤材和所述第2滤材,
所述框架,具有:
两个端部梁(41b、41c),其呈环状,被设置于轴向端部,与所述峰部交叉并延伸,具有规定的端部外径(D41L),自径向内侧支撑所述第1滤材;
小径部(41g、41j),其被设置于所述两个端部梁之间,具有小于所述端部外径的较小外径(D41S),自径向内侧支撑所述第2滤材;以及
中间梁(41h),其呈环状,被设置于所述两个端部梁之间,与所述峰部交叉并延伸,具有比所述端部外径小且比所述较小外径大的中外径(D41M),该中间梁自径向内侧支撑所述第1滤材和所述第2滤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滤材与所述小径部径向外侧的面相接触;在所述小径部的径向外侧,所述第1滤材和所述第2滤材之间形成有间隙。
12.一种燃料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元件;以及
箱体(11、12),其收纳所述元件,并使供给至内燃机的燃料通过所述元件。
CN201680047450.3A 2015-08-17 2016-08-05 燃料过滤器及元件 Pending CN10792133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60526 2015-08-17
JP2015160526A JP2017039065A (ja) 2015-08-17 2015-08-17 燃料フィルタおよびエレメント
PCT/JP2016/073046 WO2017030011A1 (ja) 2015-08-17 2016-08-05 燃料フィルタおよびエレメン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21338A true CN107921338A (zh) 2018-04-17

Family

ID=58050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47450.3A Pending CN107921338A (zh) 2015-08-17 2016-08-05 燃料过滤器及元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7039065A (zh)
CN (1) CN107921338A (zh)
WO (1) WO201703001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98670A (zh) * 2021-06-18 2021-09-17 冉超 滤芯组件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68276Y (zh) * 2002-09-12 2003-08-27 湖州四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梯度滤芯
JP2004516444A (ja) * 2000-12-21 2004-06-03 フイルテルウエルク マン ウント フンメル ゲゼルシヤフト ミツト ベシユ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フィルタエレメント
JP2007501103A (ja) * 2003-08-01 2007-01-25 パーカー−ハニフイン・コーポレーシヨン 通気されるフィルターエレメントを有するフィルター組立体
CN101232928A (zh) * 2005-07-29 2008-07-30 Ufi过滤股份公司 柴油燃料组合过滤器
CN201719884U (zh) * 2010-05-27 2011-01-26 宁波长壁流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超高压反冲洗过滤器滤芯
CN202376833U (zh) * 2011-12-22 2012-08-15 浙江海德曼过滤技术有限公司 双层过滤器
CN103432800A (zh) * 2013-08-20 2013-12-11 翟志国 一种过滤网式滤芯
CN203609946U (zh) * 2013-11-14 2014-05-28 黎明液压有限公司 圧扣式带旁通回油滤芯
CN204246918U (zh) * 2014-10-24 2015-04-0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过滤器折叠滤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6763Y2 (zh) * 1977-01-31 1982-02-08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516444A (ja) * 2000-12-21 2004-06-03 フイルテルウエルク マン ウント フンメル ゲゼルシヤフト ミツト ベシユ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フィルタエレメント
CN2568276Y (zh) * 2002-09-12 2003-08-27 湖州四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梯度滤芯
JP2007501103A (ja) * 2003-08-01 2007-01-25 パーカー−ハニフイン・コーポレーシヨン 通気されるフィルターエレメントを有するフィルター組立体
CN101232928A (zh) * 2005-07-29 2008-07-30 Ufi过滤股份公司 柴油燃料组合过滤器
CN201719884U (zh) * 2010-05-27 2011-01-26 宁波长壁流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超高压反冲洗过滤器滤芯
CN202376833U (zh) * 2011-12-22 2012-08-15 浙江海德曼过滤技术有限公司 双层过滤器
CN103432800A (zh) * 2013-08-20 2013-12-11 翟志国 一种过滤网式滤芯
CN203609946U (zh) * 2013-11-14 2014-05-28 黎明液压有限公司 圧扣式带旁通回油滤芯
CN204246918U (zh) * 2014-10-24 2015-04-0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过滤器折叠滤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98670A (zh) * 2021-06-18 2021-09-17 冉超 滤芯组件
CN113398670B (zh) * 2021-06-18 2023-07-25 冉超 滤芯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30011A1 (ja) 2017-02-23
JP2017039065A (ja) 2017-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98141B1 (ko) 언듈레이팅 시일을 갖는 필터 요소
US9004291B2 (en) Fluid filter
EP2621601B1 (en) Fluid filter system
US10668410B2 (en) Fuel filter comprising a fuel filter insert with a prefilter element and a main filter element
US9884275B2 (en) Spin-on filter without a nut plate
CN108712926B (zh) 过滤器元件
US20180229157A1 (en) Return filter
US9631590B2 (en) Filter cartridge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expulsion of water and a relative filter group
CN105582719B (zh) 中空过滤器元件、过滤器、过滤器壳体以及密封件
CN114146462A (zh) 液体过滤器装置以及方法
WO2010135013A2 (en) Multi-stage filter cartridge with polyurethane endcaps
WO2014113430A1 (en) Multistage high capacity filter and depth coalescing media system
JP2016501119A (ja) フィルタエレメント
CN110035814B (zh) 过滤元件
WO2017030008A1 (ja) 燃料フィルタおよびエレメント
US10272368B2 (en) Filter element and filter arrangement
WO2016107751A2 (en) 2-stage water separator pre-filter
US10765977B2 (en) Fuel filter insert, and fuel filter comprising a prefilter element and a main filter element and comprising a water separating unit
CN107921338A (zh) 燃料过滤器及元件
CN107923352A (zh) 燃料过滤器及元件
EP2923906B1 (en) Reservoir tank
US10773190B2 (en) Fuel filter insert with a prefilter and a main filter element, and fuel filter
WO2017030009A1 (ja) 燃料フィルタおよびエレメント
WO2017050366A1 (en) A filter insert and a filter arrangement
US20200206657A1 (en) Filter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