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19945A - 发送数据分组的方法及无线站 - Google Patents

发送数据分组的方法及无线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19945A
CN107919945A CN201710896045.5A CN201710896045A CN107919945A CN 107919945 A CN107919945 A CN 107919945A CN 201710896045 A CN201710896045 A CN 201710896045A CN 107919945 A CN107919945 A CN 1079199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ation
subcarrier
resource unit
data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9604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19945B (zh
Inventor
刘剑函
胡昇泉
伍天宇
皮尔二世汤姆士艾德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dia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Media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5/290,13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0211948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iaTek Inc filed Critical MediaTek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9199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199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199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199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08Wavelet-divi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Quality of the received signal, e.g. BER, SNR, water fil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发送数据分组的方法及无线站。其中,本发明提供方法可包括:编码要从源站发送到目的站的数据分组;如果应用双子载波调制,在所述资源单元的第一数据子载波上使用第一调制方案将编码后的比特调制到第一组调制符号,并在所述资源单元的第二数据子载波上使用第二调制方案将所述编码后的比特调制到第二组调制符号;通过子载波映射器将所述第一组调制符号重新映射到所述资源单元的第一半频数据子载波上,并通过相同的子载波映射器将所述第二组调制符号映射到所述资源单元的第二半频数据子载波上;和将所述子载波映射器映射后的资源单元发送到所述目的站。实施本发明可增强基于DCM机制的传输可靠性。

Description

发送数据分组的方法及无线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更特别地,涉及发送数据分组的方法及无线站。
背景技术
IEEE 802.11是用于实现Wi-Fi(2.4GHz,3.6GHz,5GHz和60GHz)频段中的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通信的一组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Control,MAC)和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Y)规范。802.11系列由一系列使用相同基本协议的半双工空中调制技术组成。标准和修订为使用Wi-Fi频段的无线网络产品提供了基础。例如,IEEE 802.11ac是IEEE 802.11系列中的无线网络标准,用于在5GHz频段提供高吞吐量WLAN。在IEEE 802.11ac标准中提出了更广泛的信道带宽(20MHz,40MHz,80MHz和160MHz)。高效(High Efficiency,HE)WLAN研究组(HEW SG)是IEEE 802.11工作组中的一个研究小组,其考虑提高频谱效率,以提高无线设备高密度情景下的系统吞吐量。由于HEWSG,TGax(一个IEEE任务组)成立并被任命为研究IEEE 802.11ax标准(将成为IEEE802.11ac的继任者)。最近,WLAN在许多行业的组织中呈指数级增长。
在HE WLAN中引入了允许多个用户同时进行数据传输的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以通过向不同的用户分配子载波子集来增强用户体验。在OFDMA中,向每个用户分配称为资源单元(Resource Unit,RU)的一组子载波(包括导频子载波和数据子载波)。在HE WLAN中,无线站(WirelessStation,STA)可以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OFDMA中发送一个最小尺寸的RU(约2MHz带宽)。与无线站20MHz前导码相比,无线站数据部分的功率密度比其前导码高9dB。由于空闲信道评估(Clear Channel Assessment,CCA)在大于或等于20MHz的带宽上运行,所以窄带上行链路OFDMA信号难以被CCA检测到。因此,一个STA在特定窄带中的子载波干扰比其他子载波高9dB。可以看出,窄带干扰在HE WLAN中是固有的。需要一种处理这种窄带干扰的方案。
在多用户(Multi-User,MU)传输中,使用1xOFDM符号持续时间(也即,3.2微秒+循环前缀时间)对HE-SIGB的性能进行编码。最终,当使用相同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odulationAnd Coding Scheme,MCS)时,其性能比具有4xOFDM符号持续时间(也即,3.2×4微秒+循环前缀时间)的数据符号差。HE-SIGB需要更强大的调制方案。另外,为了扩大户外情况的范围,也希望有一种新的能够以比MCS0(MCS0所需的信噪比在目前所有MCS调制方案中最低)更低的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工作的新的调制方式。
双子载波调制(Dual Sub-Carrier Modulation,DCM)在一对子载波上调制相同的信息。DCM可以通过在频率上分离的两个子载波上发送相同的信息来将频率分集(frequency diversity)引入OFDM系统中。DCM可以实现低复杂度,并提供比在WLAN中使用的现有调制方案更好的性能。DCM增强了可靠性传输,特别是在窄带干扰下。在信息论中,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码是一种线性纠错码,一种通过噪声传输信道进行传输的方法。LDPC码通常用于WLAN和OFDM系统。在HE WLAN中,当带宽大于20MHz时,LDPC成为强制性的错误控制编码方案。
在基于即将到来的IEEE 802.11ax标准的下一代WLAN系统中,每个STA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RU发送信号。当将DCM应用于给定的RU时,期望具有新的LDPC子载波映射方案(tone mapping scheme)的传输过程以便于在DCM下实现增强的传输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发送数据分组的方法及无线站,可增强基于DCM机制的传输可靠性。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涉及一种通过无线局域网的数据单元发送数据分组的方法,可包括:编码要从源站发送到目的站的数据分组;如果应用双子载波调制,在所述资源单元的第一数据子载波上使用第一调制方案将编码后的比特调制到第一组调制符号,并在所述资源单元的第二数据子载波上使用第二调制方案将所述编码后的比特调制到第二组调制符号;通过子载波映射器将所述第一组调制符号重新映射到所述资源单元的第一半频数据子载波上,并通过相同的子载波映射器将所述第二组调制符号重新映射到所述资源单元的第二半频数据子载波上;和将所述子载波映射器映射后的资源单元发送到所述目的站。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涉及一种无线站,其可包括:编码器,用于编码要从源站发送到目的站的数据分组;调制器,如果应用双子载波调制,在所述资源单元的第一数据子载波上使用第一调制方案将编码后的比特调制到第一组调制符号,并在所述资源单元的第二数据子载波上使用第二调制方案将所述编码后的比特调制到第二组调制符号;子载波映射器,用于将所述第一组调制符号重新映射到所述资源单元的第一半频数据子载波上,以及将所述第二组调制符号重新映射到所述资源单元的第二半频数据子载波上;和发射机,用于用于将所述子载波映射器映射后的资源单元发送到目的站。
由上述列举的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在应用DCM调制技术时,通过子载波映射器将所述第一组调制符号映射到无线局域网中的一个资源单元的第一半频数据子载波上,并通过相同的子载波映射器将所述第二组调制符号映射到所述资源单元的第二半频数据子载波上,由此可增强基于DCM机制的传输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根据一个新颖方面示出了支持具有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的双子载波调制(DCM)的无线通信系统100和高效率HE PPDU帧结构;
图2是根据一个新颖方面的无线设备201和211的简化框图;
图3是应用具有LDPC子载波映射的DCM调制的发送设备300的简化图;
图4示出了用于16QAM DCM的调制映射方案的一个示例;
图5示出了使用LDPC和LDPC子载波映射器的DCM传输过程;
图6示出了当为给定资源单元(RU)应用DCM时的LDPC子载波映射器的一个示例;
图7示出了用于DCM的LDPC子载波映射器的一个实施例;
图8是使用具有LDPC去映射的DCM去调制的接收设备800的简化图;
图9是根据一个新颖方面的使用具有LDPC子载波映射的DCM发送和编码HE PPDU帧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给出参考信息至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中的示例在下面的附图中来说明。
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及“包括”为一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体上”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此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该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性连接于该第二装置,或通过其它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电性连接至该第二装置。以下所述为实施本发明的较佳方式,目的在于说明本发明的精神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图1根据一个新颖方面示出了支持具有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的双子载波调制(DCM)的无线通信系统100和高效率HE PPDU帧结构。无线通信网络100包括无线接入点101和无线站102。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无线设备通过各种明确定义的帧结构彼此通信。帧包括物理层会聚过程(Physical Layer Convergence Procedure,PLCP)协议数据单元(简称为:PPDU),帧头部和有效载荷。帧又分为非常具体和标准化的部分。在图1中,高效率(HE)PPDU帧110从无线接入点101发送到无线站102。HE PPDU 110包括传统短训练字段(图中表示为:L-STF)111,传统长训练字段(图中表示为:L-LTF)112,传统信号字段(图中表示为:L-SIG)113,重复传统信号字段(图中表示为:RL-SIG)114,高效率信号A字段(图中表示为:HE-SIGA)115,高效率信号B字段(图中表示为:HE-SIGB)116,高效率短训练字段(图中表示为:HE-STF)117,用于数据的多个高效率长训练字段(图中表示为:HE-LTF)118,高效率数据有效载荷119和分组扩展(图中表示为:PE)120。
在HE WLAN中引入了允许多个用户同时进行数据传输的正交频分多址(OFDMA),以通过向不同的用户分配子载波的子集来增强用户体验。在OFDMA中,向每个用户分配称为资源单元(RU)的一组子载波(或称之为“子载波”)。在HE WLAN中,STA可以在上行链路OFDMA中发送一个最小尺寸的RU(约2MHz带宽)。与STA20MHz前导码相比,STA数据部分的功率密度比其前导码高9dB。该窄带上行OFDMA信号难以被CCA检测到。因此,一个STA在特定窄带中的子载波干扰比其他子载波高9dB。可以看出,窄带干扰在HE WLAN中是固有的。因此,需要处理窄带干扰的方案。此外,在密集部署下,具有窄带干扰的鲁棒性对于HW WLAN是重要的。增强HE数据部分的误包率(Packet Error Rate,PER)性能可以扩展户外场景的范围。需要一种可在比MCS0低的SNR下操作的新的HE数据调制方案。
HE-SIGB主要用于预期用户。在多用户(MU)传输中,使用1xOFDM符号持续时间对HE-SIGB的性能进行编码。最终,当使用相同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时,其性能比具有4xOFDM符号持续时间的数据符号差。这表明,将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从0.8us(微秒)扩展到1.6us甚至3.2us并不能有效地确保SIGB相对于数据是可靠的。因此,HE-SIGB需要更健壮的调制方案。HE-SIGB可以包含用于OFDMA/MU-MIMO传输的许多比特。假设HE-SIGB包含主要针对预期用户的信息,并不是所有其他STA都接收到HE-SIGB。MCS越高,效率越高。因此,HE-SIGB应允许使用变量MCS来提高效率。
因此,在HE WLAN中引入了双子载波调制(DCM)。DCM是处理窄带干扰的完美解决方案。DCM可以通过在频率上分离的两个子载波上发送相同的信息来将频率分集引入OFDM系统。对于单用户传输,DCM方案在一对数据子载波n和m上调制相同的信息,即0<n<NSD/2和m=NSD/2+n,其中NSD是一个资源单元中的数据子载波的总数。对于OFDMA传输,给定用户分配一个频率资源块。一个频率块的DCM方案与单用户的OFDM情况相同。
可以使用DCM指示方案,使得DCM的编码和解码非常简单。如图1所示,HE-SIGA 115或HE-SIGB 116包括MCS子字段和DCM比特,其中,所述MCS字段用于指示MCS,所述DCM比特用于指示是否将DCM应用于该用户随后的HE-SIGB 116或后续数据有效载荷119。如果DCM被应用和指示,则发射机使用不同的映射方案在两个分离的子载波上调制相同的编码比特。此外,当给定的RU应用DCM时,可以使用新的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子载波映射器。对于使用DCM的HE PPDU 110传输,LDPC编码比特流首先由DCM星座映射器调制。频段下半部分的调制符号被重复、共轭并映射到频段的上半部分。使用DCM LDPC子载波映射器将频段的下半部分的调制符号映射到数据子载波的下半部分。使用相同的DCM LDPC子载波映射器将频段的上半部分的调制符号映射到数据子载波的上半部分。
图2是根据一个新颖方面的无线设备201和211的简化框图(位于无线通信系统200中)。对于无线设备201(例如,发送设备),天线207和208发射和接收无线电信号。与天线耦合的RF收发器模块206从天线接收RF信号,将它们转换成基带信号并将它们发送到处理器203。RF收发器206还转换来自处理器的基带信号,将它们转换成RF信号,并发送给天线207和208。处理器203处理接收到的基带信号并且调用不同的功能模块和电路来执行无线设备201中的功能。存储器202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210以控制设备201的操作。
类似地,对于无线设备211(例如,接收设备),天线217和218发射和接收RF信号。与天线耦合的RF收发器模块216从天线接收RF信号,将它们转换为基带信号后发送到处理器213。RF收发器216还转换来自处理器的基带信号,将其转换为RF信号,并发送给天线217和218。处理器213处理接收到的基带信号并且调用不同的功能模块和电路来执行无线设备211中的功能。存储器212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220以控制无线设备211的操作。
无线设备201和211还包括若干功能模块和电路,可被实施和配置为执行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图2的示例中,无线设备201是包括编码器205,符号映射器/调制器204和OFDMA模块209的发送设备。无线设备211是接收设备,其包括解码器215,解映射/解调器214和OFDMA模块219。请注意,一个无线设备既可以是发送设备也可以是接收设备。不同的功能模块和电路可以通过软件,固件,硬件及其任何组合来实现和配置。功能模块和电路在由处理器203和213(例如通过执行程序代码210和220)执行时,允许发送设备201和接收设备211执行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一个示例中,在发射机侧,设备201生成HE PPDU帧,并将MCS和DCM指示位同时插入HE PPDU帧的信号字段。然后,设备201应用相应的MCS和DCM和LDPC子载波映射,并将HEPPDU发送到接收机。在接收机侧,设备211接收HE PPDU,并解码MCS和DCM指示位。如果DCM指示位为0,则接收机基于指示的MCS计算每个子载波的接收比特的对数似然比(LogarithmLikelihood Ratio,LLR)。另一方面,如果DCM指示位等于1,则接收器通过执行资源单元的上子载波和下子载波的LLR组合来计算LLR。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的各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3是应用具有LDPC子载波映射的DCM调制的发送设备300的简化图。编码器301对欲发送给接收设备的数据分组进行编码,编码器301输出的编码比特被馈送到DCM+LDPC块302中(可以通过未示出的BCC的比特交织器)。编码器301可以是LDPC编码器,因此,编码器301输出的编码比特可为LDPC编码比特。DCM+LDPC 302首先通过DCM映射器用不同的映射方案在两个单独的数据子载波上调制相同的编码比特。例如,如图3所示,数据子载波n和数据子载波m携带相同的比特信息。数据子载波n是较低的子载波,并应用映射方案#1(例如,后续提到的BPSK),数据子载波m是较高的子载波,并应用映射方案#2(例如,后续提到的SBPSK)。然后使用LDPC子载波映射将所述两个单独的子载波上形成的调制符号重新映射到RU的其他数据子载波上,重新映射后的资源单元馈送到IFFT 303并被发送。
假设用于数据子载波n和数据子载波m的调制符号分别表示为sn和sm。对于二进制相移键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BPSK)DCM,sn和sm可以通过在两个相同或不同的BPSK星座(例如,BPSK和SBPSK(Shaped Binary PhaseShift Keying,交错的二进制相移键控))上映射1比特编码比特来获得。例如,一种BPSK DCM映射方案可以是:
sn=1-2b0
sm=(1-2b0)ejmπ
对于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正交相移键控)DCM,sn和sm可以通过在两个相同或不同的QPSK星座上映射2位编码流b0b1来获得。例如,sn可以使用QPSK进行映射,sm可以使用SQPSK(Shaped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交错的正交相移键控)或其他旋转的QPSK方案进行映射。
图4示出了用于16QAM DCM的调制映射方案的一个示例。对于16QAMDCM,通过在两个不同的16QAM星座上分别映射4比特流b0b1b2b3来获得sn和sm。如图4所示,使用4(a)所示的星座图来调制sn,并使用4(b)所示的星座图来调制sm
其中:
对于诸如64QAM和256QAM等更高的调制方案,也可以对相同编码比特流上的sn和sm使用两种不同的映射方案来应用DCM。对于DCM,不推荐使用高于16QAM的调制。这是因为为了获得更高的性能,DCM可能会降低更高的调制的数据速率。
图5示出了使用LDPC和LDPC子载波映射器的DCM传输过程。无线设备的发射机包括LDPC编码器501,流解析器502,选择器511/531,DCM星座映射器512/532,DCM LDPC子载波映射器513/533,非DCM星座映射器522/542,LDPC子载波映射器523/543,每个流的循环移位延迟电路534,空间映射器514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电路515/535。LDPC编码器501将数据信息(例如,数据分组)编码成长比特流,其由流解析器502解析成多个比特流。例如,如果应用了DCM,则由DCM星座映射器512调制每个比特流(b0b1b2b3...),并由DCM LDPC子载波映射器513进行映射,513映射后的流由空间映射器514进一步映射,并最终传递给离散傅里叶逆变换电路515以被发送出去。另一方面,如果不应用DCM,则每个比特流(b0b1b2b3...)被非DCM星座映射器522调制,并由LDPC子载波映射器523进行映射,该映射结果被空间映射器514进一步映射,并传递到离散傅里叶逆变换电路IDFT 515以被传出。
图6示出了当为给定资源单元(RU)应用DCM时的LDPC子载波映射器的一个示例。在图6的示例中,LDPC编码比特流b0b1b2b3...由DCM星座映射器611映射,然后分别由两个相同的DCM LDPC子载波映射器621和622映射。NSD是一个资源单元(RU)中数据子载波的数量(也即,子载波的数量)。对于LDPC编码比特流,b0b1b2b3...,当使用DCM调制时,则应用DCM星座映射器611和DCM LDPC子载波映射器621。例如,对于QPSK DCM调制,编码/交织的比特b0b1b2b3...被调制为QPSK调制符号该调制符号并被映射到资源单元的下半频段的数据子载波上:;下半频段的调制符号被重复并共轭然后映射到资源单元的上半频段的数据子载波上。然后使用DCM LDPC子载波映射器621将重新映射到数据子载波[1,2,...NSD/2],并且使用相同的DCMLDPC子载波映射器622将重新映射到数据子载波[NSD/2+1,NSD/2+2,…NSD]。DCM LDPC子载波映射器621和622是相同的。
在基于即将到来的IEEE 801.11ax标准的下一代WLAN系统中,每个站(STA)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RU)发射信号。RU尺寸可以是26,52,106,242,484或996个子载波(包括导频子载波和数据子载波),子载波间隔约为78.1kHz。相应地,每个RU的数据子载波NSD的数量分别为24,48,102,234,468和980。当对于给定的RU应用DCM时,使用给定流的DCM生成的调制符号的数目是RU的数据子载波数量的一半,即NSD/2。例如,如果RU尺寸为102,则使用DCM生成的调制符号的数目为NSD/2=51。所生成的调制符号将被映射到RU的第一半频段和第二半频段的数据子载波上(例如在第6图中,对于QPSK DCM调制,编码/交织的比特b0b1b2b3...被调制为QPSK调制符号:该调制符号被映像到资源单元的下半频段的数据子载波上;下半频段的调制符号被重复并共轭 然后映像到资源单元的上半频段的数据子载波上。然后使用DCM LDPC子载波映射器621将重新映像到数据子载波[1,2,...NSD/2],并且使用相同的DCM LDPC子载波映射器622将 重新映像到数据子载波[NSD/2+1,NSD/2+2,…NSD])。RU的第一半频段包含子载波1到NSD/2,并且RU的第二半频段包含子载波NSD/2到子载波NSD,其中NSD是RU的数据子载波的尺寸。
图7示出了用于DCM的LDPC子载波映射器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没有DCM的HE PPDU传输,对应于第r个RU中的用户u的LDPC编码流的LDPC子载波映射通过将由星座映射器生成的调制符号按如下方式置换来完成,其中NSD是第r个RU中的数据子载波的总数量。
d″t(k),i,n,l,r,u=d′k,i,n,l,r,u;k=0,1,...,NSD-1(RU的尺寸:26,52,106,242,484或996個子载波)
=1,...,NSS,r,u
n=0,1,...,NSYM-1
l=0(RU的尺寸:26,52,106,242,484或996個子载波)
l=0,1(RU的尺寸:996×2個子载波)
u=0,...,Nuser,r-1
r=0,...,NRU-1
如下所述,LDPC子载波映射器将由星座映射器生成的第k个调制符号映射到第t(k)个子载波,其中DTM是第r个RU的LDPC子载波映射距离。
对于具有DCM的HE PPDU传输,与第r个RU中的用户u相对应的LDPC编码的流的LDPC子载波映射是通过将由星座映射器生成的调制符号流按如下方式进行置换来完成的,其中NSD是第r个RU中的数据子载波的总数。
i=1,...,NSS,r,u
n=0,1,...,NSYM-1
l=0(RU的尺寸:26,52,106,242,484或996個子载波)
l=0,1(RU的尺寸:996×2個子载波)
u=0,...,Nuser,r-1
r=0,...,NRU-1
如下所述(参见图6),DCM LDPC子载波映射器将由星座映射器生成的第k个调制符号映射到第t(k)个子载波,其中DTM_DCM是应用DCM时的第r个RU的LDPC子载波映射距离。
在表700的示例中,将如上所述,对映射到RU中的所有LDPC编码流执行DCM LDPC子载波映射。当将DCM应用于LDPC编码流时,应将DTM_DCM应用于RU中的下半部分数据子载波和RU的上半部分数据子载波。对于每个RU尺寸,LDPC子载波映射距离参数DTM和DTM_DCM是不变的,并且在表700中给出了不同RU尺寸的DTM和DTM_DCM的值。DTM_DCM LDPC子载波映射器保证每两个连续生成的调制符号星座数将在两个至少被其他数据子载波(例如,DTM_DCM-1)分开的子载波上传输。每个DTM_DCM对应于不同的LDPC子载波映射器(等同于块交织器)。
用于DCM的两个频率子载波可以被预先确定。例如,对于单用户传输,DCM调制可以应用于子载波k和k+N/2,其中N是一个OFDM符号或一个RU中的子载波的总数。对于OFDMA传输,DCM调制可以应用于分配给给定用户的两个等频资源块。即使使用一个频带或频率资源块中的干扰,也可以实现使用DCM的传输方法。例如,对于非WiFi信号或交叠的基本业务集(Overlap Basic Service Set,OBSS)信号,可以对两个频带应用不同的空闲信道评估(CCA)阈值。
图8是使用具有LDPC去映射的DCM去调制的接收设备800的简化图。在接收机处,通过快速傅立叶变换模块801的接收信号可以写为:
rn=hnsn+vn---上子载波
rm=hmsm+vm---下子载波
其中:
hn和hm是子载波n和m的信道响应矩阵;
vn和vm被建模为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噪声。
当认为上子载波和下子载波的SNR为“好”时,接收机的解映射器/解调器802可以通过组合来自上子载波和下子载波的接收信号来计算接收的比特的对数似然比(LLR)。作为选择,当认为上子载波和下子载波的SNR为“差”时,接收机可以选择计算仅来自上子载波的接收比特的LLR或者选择计算仅来自下子载波的接收比特的LLR。然后将解调的信号馈送到解码器803,以输出解码的信号。
使用DCM有许多优点。在一个OFDM符号内没有添加用于调制的延迟。在调制器和解调器上不会引入额外的复杂性。对于调制,没有额外的复杂性,只需以相似的方式调制上频段子载波和下频段子载波。对于解调,LLR计算非常简单。对于QPSK,只需添加两个LLR。对于16QAM,只需要几个简单的附加减法。模拟结果表明,对于MCS0和MCS2,PER性能在4x符号中至少提高2dB增益。这样的性能增益是显着的。对于更宽的带宽(>20MHz),基于较大的频率分集增益,可以期望获得更大的性能增益。对于户外信道,错误平层也减少了。总体而言,DCM方案导致对窄带干扰的更强鲁棒性,并提供了非常好的数据速率与QPSK1/2率码与16QAM1/2码率之间的平衡折衷。
图9是根据一个新颖方面的使用具有LDPC子载波映射的DCM发送和编码HE PPDU帧的方法的流程图。在步骤901中,源站对要发送到目的站的数据分组进行编码。在步骤902中,在步骤902中,在应用双子载波调制(DCM)的情形下,源站使用不同的调制方案在资源单元的两个分离的子载波上对编码后的信息进行调制,生成第一组调制符号和第二组调制符号,作为举例,所述两个分离的子载波分别位于所述资源单元的第一半频数据子载波范围和第二半频数据子载波范围内;在步骤903中,源站通过子载波映射器将所述第一组调制符号重新映像到所述资源单元的第一半频数据子载波上,并通过相同的子载波映射器将所述第二组调制符号重新映像到所述资源单元的第二半频数据子载波上;具体实现中,所述重新映射可保证每两个连续生成的调制符号将在两个至少被其他数据子载波分开的子载波上传输。在步骤904中,源站将子载波映射器映像后的资源单元发送到目的站。在一个示例中,子载波映射器是专为双子载波调制设计的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子载波映射器。
权利要求书中用以修饰元件的“第一”、“第二”等序数词的使用本身未暗示任何优先权、优先次序、各元件之间的先后次序、或所执行方法的时间次序,而仅用作标识来区分具有相同名称(具有不同序数词)的不同元件。
尽管本发明已经结合用于指导目的的某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因此,对所描述实施例的各种特征的各种变型、改编以及组合可以被实施,而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中所阐述的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9)

1.一种通过无线局域网的数据单元发送数据分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编码要从源站发送到目的站的数据分组;
如果应用双子载波调制,在所述资源单元的第一数据子载波上使用第一调制方案将编码后的比特调制到第一组调制符号,并在所述资源单元的第二数据子载波上使用第二调制方案将所述编码后的比特调制到第二组调制符号;
通过子载波映射器将所述第一组调制符号重新映射到所述资源单元的第一半频数据子载波上,并通过相同的子载波映射器将所述第二组调制符号重新映射到所述资源单元的第二半频数据子载波上;和
将所述子载波映射器映射后的资源单元发送到所述目的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制方案和所述第二调制方案基于相同的调制阶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子载波位于所述资源单元的第一半频数据子载波范围内,所述第二数据子载波位于所述资源单元的第二半频数据子载波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一和第二调制方案产生的调制符号的数目是所述资源单元中包含的数据子载波总数的一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载波映射器用于低密度奇偶校验信道控制编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密度奇偶校验信道子载波映射器将由所述第一调制方案生成的每个调制符号映射到属于所述资源单元的所述第一半频数据子载波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密度奇偶校验信道子载波映射器将由所述第二调制方案生成的每个调制符号映射到属于所述资源单元的所述第二半频数据子载波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密度奇偶校验信道子载波映射器是对于每个资源单元尺寸具有恒定距离的块交织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双子载波调制时的低密度奇偶校验信道子载波映射距离与不应用双子载波调制时的低密度奇偶校验信道子载波映射距离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是否将双子载波调制应用于所述编码后的比特;和
如果双子载波调制未应用于所述编码后的比特,则执行非双子载波调制调制和子载波映射。
11.一种无线站,通过无线局域网的数据单元发送数据分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编码器,用于编码要从源站发送到目的站的数据分组;
调制器,如果应用双子载波调制,在所述资源单元的第一数据子载波上使用第一调制方案将编码后的比特调制到第一组调制符号,并在所述资源单元的第二数据子载波上使用第二调制方案将所述编码后的比特调制到第二组调制符号;
子载波映射器,用于将所述第一组调制符号重新映射到所述资源单元的第一半频数据子载波上,以及将所述第二组调制符号重新映射到所述资源单元的第二半频数据子载波上;和
发射机,用于将所述子载波映射器映射后的资源单元发送到目的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制方案和所述第二调制方案基于相同的调制阶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子载波位于所述资源单元的第一半频数据子载波范围内,所述第二数据子载波位于所述资源单元的第二半频数据子载波范围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站,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一和第二调制方案生成的调制符号的数目是所述资源单元中包含的数据子载波总数的一半。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载波映射器用于低密度奇偶校验信道控制编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密度奇偶校验信道子载波映射器将由所述第一调制方案生成的每个调制符号映射到属于所述资源单元的所述第一半频数据子载波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密度奇偶校验信道子载波映射器将由所述第二调制方案生成的每个调制符号映射到属于所述资源单元的所述第二半频数据子载波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密度奇偶校验信道子载波映射器是对于每个资源单元尺寸具有恒定距离的块交织器。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站,其特征在于,应用双子载波调制时的低密度奇偶校验信道子载波映射距离与不应用双子载波调制时的低密度奇偶校验信道子载波映射距离不同。
CN201710896045.5A 2016-10-11 2017-09-27 发送数据分组的方法及无线站 Active CN1079199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290,135 2016-10-11
US15/290,135 US10211948B2 (en) 2015-10-12 2016-10-11 LDPC tone mapping schemes for dual-sub-carrier modulation in WLA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19945A true CN107919945A (zh) 2018-04-17
CN107919945B CN107919945B (zh) 2020-11-06

Family

ID=61898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96045.5A Active CN107919945B (zh) 2016-10-11 2017-09-27 发送数据分组的方法及无线站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19945B (zh)
TW (1) TWI64347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9395A (zh) * 2019-12-20 2021-07-09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用于wlan中多个ru组合的交错方法
CN114902618A (zh) * 2020-01-10 2022-08-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中多个资源单元的调制和编码
CN115280694A (zh) * 2020-03-13 2022-1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中多个资源单元的调制和二进制卷积编码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9470A (zh) * 2005-09-09 2007-03-14 索尼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及其计算机程序
CN101375538A (zh) * 2005-07-21 2009-02-25 伟俄内克斯研究公司 降低复杂性的软输出解映射
US20130089121A1 (en) * 2011-10-06 2013-04-11 Yonsei University Office Of Research Affairs Method of demodulating mdcm signal using hard decision and method of demodulating mdcm signal using soft decis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23449A1 (en) * 2013-01-11 2015-01-22 Broadcom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signal fields (SIGs) for us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9780926B2 (en) * 2014-07-08 2017-10-03 Mediatek Inc. Burst OFDMA supporting MU-MIMO
US10218555B2 (en) * 2015-03-06 2019-02-26 Intel IP Corporation Usage of early bit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5538A (zh) * 2005-07-21 2009-02-25 伟俄内克斯研究公司 降低复杂性的软输出解映射
CN1929470A (zh) * 2005-09-09 2007-03-14 索尼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及其计算机程序
US20130089121A1 (en) * 2011-10-06 2013-04-11 Yonsei University Office Of Research Affairs Method of demodulating mdcm signal using hard decision and method of demodulating mdcm signal using soft decision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RAHAIM ET AL.: "WiFi PHY standards review-from early 802.11 to "ac"and "ad"", 《MCL TECHNICAL REPORT NO.04-29-2014》 *
TIM SCHMIDL: "IEEE P802.15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Clause 6 OFDM PHY Draft", 《IEEE P802.15-10-0013-00-004G》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9395A (zh) * 2019-12-20 2021-07-09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用于wlan中多个ru组合的交错方法
US11601219B2 (en) 2019-12-20 2023-03-07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Interleaving of combinations of multiple resource units in WLAN
CN114902618A (zh) * 2020-01-10 2022-08-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中多个资源单元的调制和编码
CN115280694A (zh) * 2020-03-13 2022-1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中多个资源单元的调制和二进制卷积编码
CN115280694B (zh) * 2020-03-13 2024-04-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中多个资源单元的调制和二进制卷积编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5107A (zh) 2018-04-16
CN107919945B (zh) 2020-11-06
TWI643474B (zh) 2018-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10602B (zh) 数据编码和交织方法以及无线站点
US10211948B2 (en) LDPC tone mapping schemes for dual-sub-carrier modulation in WLAN
EP3203675B1 (en) A low papr dual carrier modulation scheme for bpsk in wlan
US10616017B2 (en) Reliable dual sub-carrier modulation schemes in high efficiency WLAN
US10873652B2 (en) Signal field encoding in a high efficiency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data unit
US9860082B2 (en) Packet extens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1434081B (zh) 使用功率自适应星座的半正交多址接入
US1198496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versity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8471393B (zh) 双子载波调制方法和无线站点
US11606164B2 (en) Modulation and coding for multiple resource units in wireless network
CN107919945A (zh) 发送数据分组的方法及无线站
US20170295049A1 (en) Dual carrier modulation that mitigates pap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