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18152B - 一种地震相干层析成像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震相干层析成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18152B
CN107918152B CN201711160889.XA CN201711160889A CN107918152B CN 107918152 B CN107918152 B CN 107918152B CN 201711160889 A CN201711160889 A CN 201711160889A CN 107918152 B CN107918152 B CN 1079181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time difference
lineups
slowness
seism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6088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18152A (zh
Inventor
曹俊兴
胡江涛
何晓燕
蒋旭东
廖小芳
吕雪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Univeris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Univeris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Univeris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engdu Univeris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1116088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181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181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181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181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1815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G01V1/303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velocity profiles or travel tim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4Displaying seismic recordings or visualisation of seismic data or attributes
    • G01V1/345Visualisation of seismic data or attributes, e.g. in 3D cub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6Effecting static or dynamic corrections on records, e.g. correcting spread; Correlating seismic signals; Eliminating effects of unwanted energy
    • G01V1/364Seismic filter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70Other details related to processing
    • G01V2210/74Visualisation of seismic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相干层析成像方法,属于地震勘探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利用基于时窗包络相干性的动态时间规整方法,获取地震炮道集中的同相轴相干时差;根据获取到的同相轴相干时差,结合射线路径差的非线性层析迭代方法,获取慢度场;对获取到的慢度场求倒数,生成速度场。本发明利用反射波的走时信息实现深层速度场的估计,结合高精度的相干时差获取方法,获得高精度的速度场。

Description

一种地震相干层析成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震相干层析成像方法。
背景技术
准确获取地下介质的速度参数是地震勘探的核心问题之一,为勘探开发深层超深层油气,必须获得深层地质介质的精细速度场。
现有使用天然地震初至走时层析成像反演获得的速度场精细度不够,精度不高;使用人工反射地震走时数据测算地下介质速度,需要有测井或VSP资料约束标定,无法准确获得井未钻达层位或无井地区的介质速度;使用人工反射地震的层析成像方法,因巨大的计算需求和高度的非线性,无法适用于深层条件。
因此,以上获取深层地质介质的精细速度场的方式均无法满足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震相干层析成像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震相干层析成像方法,包括:
利用基于时窗包络相干性的动态时间规整方法,获取地震炮道集中的同相轴相干时差;
根据获取到的地震炮道集中的同相轴相干时差,结合射线路径差的非线性层析迭代方法,获取慢度场;
对获取到的慢度场求倒数,生成速度场。
进一步的,利用基于时窗包络相干性的动态时间规整方法,获取地震炮道集中的同相轴相干时差,包括:
在第is个地震炮集中,第ig个检波器和其相邻的检波器的地震记录分别为dis,ig(it)和dis,ig+1(it);
其中,it为时间采样点号,it取整数,it范围为1≤it≤lt,lt为地震道总的时间采样点;
之后,进行Hilbert变换,得到,
其中,dh1和dh2分别为dis,ig和dis,ig+1的Hilbert变换结果,iτ为计算过程中的临时变量,Lh为Hilbert算子长度,h为Hilbert算子,h为:
包络信号e1(it)和e2(it)分别为:
进一步的,利用基于时窗包络相干性的动态时间规整方法,获取地震炮道集中的同相轴相干时差,还包括:
为了弱化振幅因素对相干时差提取的影响,对包络信号e1(it)和e2(it)进行如下处理,
e1'(it)=e1(it)/a
e2'(it)=e2(it)/b
其中,e1'(it)和e2'(it)为e1(it)和e2(it)处理后的结果,a和b分别为e1(it)和e2(it)时间序列上的振幅绝对值的最大值。
进一步的,利用基于时窗包络相干性的动态时间规整方法,获取地震炮道集中的同相轴相干时差,还包括:
计算e1'(it)和e2'(it)在局部时间窗范围内的对齐误差D(it1,it2),
其中,it1和it2分别为e1'(it)和e2'(it)在计算过程中的时间采样点号,it1和it2为整数,取值范围为1≤it1≤lt,1≤it2≤lt;Lw为计算对齐误差时的半时窗长度。
进一步的,利用基于时窗包络相干性的动态时间规整方法,获取地震炮道集中的同相轴相干时差,还包括:
利用动态时间规整方法中的二阶对称公式,计算递归累积误差和A(it1,it2),
A(it1,it2)=D(it1,it2)+g
其中,
进一步的,利用基于时窗包络相干性的动态时间规整方法,获取地震炮道集中的同相轴相干时差,还包括:
第一个地震道的it1时刻与第二个地震道的it2时刻的相干时差为Δt(it1),
Δtis,ig(it1)=(it2-it1)*dt
其中,dt为地震道采样时间间隔。
进一步的,在每一行上搜索相干性最高的元素时需要遵循以下条件:
①当某行上存在多个最小值时,取最靠近对角线的元素;
②相邻两个时间点的相干时差需满足:
it1*dt+Δtis,ig(it1)≤(it1+1)*dt+Δtis,ig(it1+1)。
在同一炮集中,将上述方法应用于每一组相邻地震道,即可获得每一个地震道的相干时差;另外,在后续的层析成像步骤中,应用的相干时差通常是某一地震同相轴的相干时差;因此,需要沿同相轴提取相干时差;在第is个炮集中的第ig个地震道上给定一个同相轴的种子点it3,其对应的相干时差为Δtis,ig(it3),那么其临近的下一地震道ig+1的同相轴点it4为,
it4=it3+Δtis,ig(it3)/dt。
这一地震道的同相轴点处的相干时差为Δtis,ig+1(it4);同样地,可以用相同的方式追踪下一道的同相轴点;在该炮集中的所有地震道上进行追踪,即可获得该同相轴对应的所有相干时差。
进一步的,根据获取到的地震炮道集中的同相轴相干时差,结合射线路径差的非线性层析迭代方法,获取慢度场,包括:
对速度场划分网格,沿横向x方向一共划分nx个网格,其网格序号用ix表示,沿深度z方向一共划分nz个网格,其网格序号用iz表示,在网格ix,iz内的速度为vix,iz,其对应的慢度为six,iz=1/vix,iz
第ig和ig+1个检波器在网格ix,iz内的射线长度分别为射线在该网格内传播的时间分别为
将射线在所有网格内传播的旅行时累加起来,即可得到第ig和ig+1个检波器上的总旅行时tis,ig和tis,ig+1
进一步的,根据获取到的地震炮道集中的同相轴相干时差,结合射线路径差的非线性层析迭代方法,获取慢度场,包括:
地震工区中所有炮点和检波点对应的线性方程形成一个线性方程组,写成如下矩阵形式,
ΔLs=Δt
其中,
s=[s1,1.s1,nz.six,1.six,nz.snx,1.snx,nz]T
Δt=[Δt1,1.Δt1,ng.Δtis,1.Δtis,ng.Δtns,1.Δtns,ng]T
ns为总的炮点数量,ng为总的检波点数量,s为慢度向量。
设计如下非线性迭代流程来同时更新慢度和射线路径;
第一步:设置初始慢度模型s0,即第0次迭代的模型;
第二步:进行第k次迭代,k≥1;利用第k-1次迭代的慢度模型sk-1进行射线追踪,进而更新射线路径,形成新的层析方程组,然后得到反演的模型sk
第三步:判断是否小于设定的阈值ε。若小于,则层析收敛,迭代终止;若大于,则k=k+1,重复第二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利用反射波的走时信息实现深层速度场的估计,结合高精度的相干时差获取方法,获得高精度的深层速度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震相干层析成像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震相干层析成像方法,包括:
步骤101,利用基于时窗包络相干性的动态时间规整方法,获取地震炮道集中的同相轴相干时差;
步骤102,根据获取到的地震炮道集中的同相轴相干时差,结合射线路径差的非线性层析迭代方法,获取慢度场;
步骤103,对获取到的慢度场求倒数,生成速度场。
具体的,动态时间规整方法是一种在语音信号处理中常用的方法,它通过非线性方法测量两个时间序列的相干性,即相似性,进而获得两个时间序列的时间差。
语音信号处理中采用逐点比对的方式来获取时间序列的相干性。但语音信号和地震信号有显著的不同。地震信号是以反射子波为子集的时间序列,反射子波具有一定的时间延续度;地震信号在采集过程中通常引入各类噪音。若对地震信号进行逐点对比来获取地震道间时差,将严重降低其稳定度和可信度。为此,针对地震信号,提出通过衡量时窗内包络的相干性来获得时间差。对地震信号求取包络能够降低噪音对时差估计的影响,提高其可信度;采用局部时窗内的包络数据来衡量相干性遵循子波的特征,提高其稳定度。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基于时窗包络相干性的动态时间规整方法,获取地震炮道集中的同相轴相干时差,包括:
在第is个地震炮集中,第ig个检波器和其相邻的检波器的地震记录分别为dis,ig(it)和dis,ig+1(it);
其中,it为时间采样点号,it取整数,it范围为1≤it≤lt,lt为地震道总的时间采样点;
之后,进行Hilbert变换,得到,
其中,dh1和dh2分别为dis,ig和dis,ig+1的Hilbert变换结果,iτ为计算过程中的临时变量,Lh为Hilbert算子长度,h为Hilbert算子,h为:
包络信号e1(it)和e2(it)分别为: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基于时窗包络相干性的动态时间规整方法,获取地震炮道集中的同相轴相干时差,还包括:
在地震资料采集过程中,有可能由于接收器环境差异等原因导致记录的能量存在显著的不同,为了弱化振幅因素对相干时差提取的影响,对包络信号e1(it)和e2(it)进行如下处理,
e1'(it)=e1(it)/a
e2'(it)=e2(it)/b
其中,e1'(it)和e2'(it)为e1(it)和e2(it)处理后的结果,a和b分别为e1(it)和e2(it)时间序列上的振幅绝对值的最大值。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基于时窗包络相干性的动态时间规整方法,获取地震炮道集中的同相轴相干时差,还包括:
计算e1'(it)和e2'(it)在局部时间窗范围内的对齐误差D(it1,it2),
其中,it1和it2分别为e1'(it)和e2'(it)在计算过程中的时间采样点号,it1和it2为整数,取值范围为1≤it1≤lt,1≤it2≤lt;Lw为计算对齐误差时的半时窗长度。该公式测量局部波形的相干性,而非单点振幅的相干性,更符合地震数据的特征。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基于时窗包络相干性的动态时间规整方法,获取地震炮道集中的同相轴相干时差,还包括:
利用动态时间规整方法中的二阶对称公式,计算递归累积误差和A(it1,it2),
A(it1,it2)=D(it1,it2)+g
其中,
上述递归累积误差和是一种衡量信号相干性的非线性因子,当递归累积误差和越小时,说明信号的相干性强;当递归累积误差和越大时,说明信号的相干性弱。所有的递归累积误差和A(it1,it2)组成一个lt×lt的方阵,其每一行代表第二个地震道e2'中的各个局部时窗包络与第一个地震道e1'的某一局部时窗包络的相干性。比如it1这一行,它代表第二个地震道e2'中的各个局部时窗包络与e1'的it1时刻的局部时窗包络的相干性。为了获得两个地震道间的相干时差,需在该矩阵上从最后一行到第一行逐行搜寻相干性最高的元素,即搜索A(it1,it2)每一行上的最小值。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基于时窗包络相干性的动态时间规整方法,获取地震炮道集中的同相轴相干时差,还包括:
在第it1行上,其相干性最强的元素为第it2个元素时,第一个地震道的it1时刻与第二个地震道的it2时刻的相干时差为Δt(it1),
Δtis,ig(it1)=(it2-it1)*dt
其中,dt为地震道采样时间间隔。
在本实施例中,在每一行上搜索相干性最高的元素时需要遵循以下条件:
①当某行上存在多个最小值时,取最靠近对角线的元素;
②相邻两个时间点的相干时差需满足:
it1*dt+Δtis,ig(it1)≤(it1+1)*dt+Δtis,ig(it1+1)。
在同一炮集中,将上述方法应用于每一组相邻地震道,即可获得每一个地震道的相干时差。另外,在后续的层析成像步骤中,应用的相干时差通常是某一地震同相轴的相干时差。因此,需要沿同相轴提取相干时差。在第is个炮集中的第ig个地震道上给定一个同相轴的种子点it3,其对应的相干时差为Δtis,ig(it3),那么其临近的下一地震道ig+1的同相轴点it4为,
it4=it3+Δtis,ig(it3)/dt。
这一地震道的同相轴点处的相干时差为Δtis,ig+1(it4)。同样地,可以用相同的方式追踪下一道的同相轴点。在该炮集中的所有地震道上进行追踪,即可获得该同相轴对应的所有相干时差。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获取到的地震炮道集中的同相轴相干时差,结合射线路径差的非线性层析迭代方法,获取慢度场,包括:
对速度场划分网格,沿横向x方向一共划分nx个网格,其网格序号用ix表示,沿深度z方向一共划分nz个网格,其网格序号用iz表示,在网格ix,iz内的速度为vix,iz,其对应的慢度为six,iz=1/vix,iz
第ig和ig+1个检波器在网格ix,iz内的射线长度分别为射线在该网格内传播的时间分别为
将射线在所有网格内传播的旅行时累加起来,即可得到第ig和ig+1个检波器上的总旅行时tis,ig和tis,ig+1
上述两个公式做差可得,
其中,Δtis,ig=tis,ig+1-tis,ig为相干时差,为网格ix,iz内的射线路径差,由常规射线追踪获得。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获取到的地震道沿层相干时差,结合射线路径差的非线性层析迭代方法,获取慢度场,包括:
地震工区中所有炮点和检波点对应的线性方程形成一个线性方程组,写成如下矩阵形式,
ΔLs=Δt
其中,
s=[s1,1.s1,nz.six,1.six,nz.snx,1.snx,nz]T
Δt=[Δt1,1.Δt1,ng.Δtis,1.Δtis,ng.Δtns,1.Δtns,ng]T
ns为总的炮点数量,ng为总的检波点数量,s为慢度向量。
射线路径差矩阵ΔL由射线追踪获得,相干时差向量Δt由步骤1获得。采用数学上常用的代数重建方法求解所示的线性方程组即可获得慢度向量s。
所示的层析方程与常规层析方程具有明显的区别:
(1)常规层析利用射线路径,而利用射线路径差;
(2)常规层析的时差是观测旅行时与计算旅行时之差,而利用道间时差;
(3)常规层析求解慢度更新量,而直接求解慢度;
(4)常规层析通常利用透射波路径,利用反射波路径。
成立的条件是射线追踪的路径与地震波的真实路径相同。这一假设条件在实际情况下通常无法成立,因为射线追踪使用的慢度场并非真实慢度场。因此,设计如下非线性迭代流程来同时更新慢度和射线路径:
第一步:设置初始慢度模型s0,即第0次迭代的模型。
第二步:进行第k次迭代,k≥1。利用第k-1次迭代的慢度模型sk-1进行射线追踪,进而更新射线路径,形成如所示的层析方程组,然后得到反演的模型sk
第三步:判断是否小于设定的阈值ε。若小于,则层析收敛,迭代终止;若大于,则k=k+1,重复第二步。
最后,迭代结束后将最终获得的慢度场求倒数,即可获得最终估计的速度场。
本发明利用反射波的走时信息实现深层速度场的估计,结合高精度的相干时差获取方法,获得高精度的速度场。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地震相干层析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基于时窗包络相干性的动态时间规整方法,获取地震炮道集中的同相轴相干时差;
根据获取到的地震炮道集中的同相轴相干时差,结合射线路径差的非线性层析迭代方法,获取慢度场;
对获取到的慢度场求倒数,生成速度场;
所述利用基于时窗包络相干性的动态时间规整方法,获取地震炮道集中的同相轴相干时差,包括:
在第is个地震炮集中,第ig个检波器和其相邻的检波器的地震记录分别为dis,ig(it)和dis,ig+1(it);
其中,it为时间采样点号,it取整数,it范围为1≤it≤lt,lt为地震道总的时间采样点;
之后,进行Hilbert变换,得到,
其中,dh1和dh2分别为dis,ig和dis,ig+1的Hilbert变换结果,iτ为计算过程中的临时变量,Lh为Hilbert算子长度,h为Hilbert算子,h为:
包络信号e1(it)和e2(it)分别为:
为了弱化振幅因素对相干时差提取的影响,对包络信号e1(it)和e2(it)进行如下处理,
e1'(it)=e1(it)/a
e2'(it)=e2(it)/b
其中,e1'(it)和e2'(it)为e1(it)和e2(it)处理后的结果,a和b分别为e1(it)和e2(it)时间序列上的振幅绝对值的最大值;
计算e1'(it)和e2'(it)在局部时间窗范围内的对齐误差D(it1,it2),
其中,it1和it2分别为e1'(it)和e2'(it)在计算过程中的时间采样点号,it1和it2为整数,取值范围为1≤it1≤lt,1≤it2≤lt;Lw为计算对齐误差时的半时窗长度;
利用动态时间规整方法中的二阶对称公式,计算递归累积误差和A(it1,it2),
A(it1,it2)=D(it1,it2)+g
其中,
第一个地震道的it1时刻与第二个地震道的it2时刻的相干时差为Δt(it1),
Δtis,ig(it1)=(it2-it1)*dt
其中,dt为地震道采样时间间隔;
在每一行上搜索相干性最高的元素时需要遵循以下条件:
①当某行上存在多个最小值时,取最靠近对角线的元素;
②相邻两个时间点的相干时差需满足:
it1*dt+Δtis,ig(it1)≤(it1+1)*dt+Δtis,ig(it1+1);
在同一炮集中,将上述方法应用于每一组相邻地震道,即可获得每一个地震道的相干时差;另外,在后续的层析成像步骤中,应用的相干时差通常是某一地震同相轴的相干时差;因此,需要沿同相轴提取相干时差;在第is个炮集中的第ig个地震道上给定一个同相轴的种子点it3,其对应的相干时差为Δtis,ig(it3),那么其临近的下一地震道ig+1的同相轴点it4为,
it4=it3+Δtis,ig(it3)/dt
这一地震道的同相轴点处的相干时差为Δtis,ig+1(it4);同样地,可以用相同的方式追踪下一道的同相轴点;在该炮集中的所有地震道上进行追踪,即可获得该同相轴对应的所有相干时差。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相干层析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获取到的地震炮道集中的同相轴相干时差,结合射线路径差的非线性层析迭代方法,获取慢度场,包括:
对速度场划分网格,沿横向x方向一共划分nx个网格,其网格序号用ix表示,沿深度z方向一共划分nz个网格,其网格序号用iz表示,在网格ix,iz内的速度为vix,iz,其对应的慢度为six,iz=1/vix,iz
第ig和ig+1个检波器在网格ix,iz内的射线长度分别为射线在该网格内传播的时间分别为
将射线在所有网格内传播的旅行时累加起来,即可得到第ig和ig+1个检波器上的总旅行时tis,ig和tis,ig+1
上述两个公式做差可得线性方程,
其中,Δtis,ig=tis,ig+1-tis,ig为相干时差,为网格ix,iz内的射线路径差;
地震工区中所有炮点和检波点对应的线性方程形成一个线性方程组,即层析方程,写成如下矩阵形式,
ΔLs=Δt
其中,
s=[s1,1.s1,nz.six,1.six,nz.snx,1.snx,nz]T
Δt=[Δt1,1.Δt1,ng.Δtis,1.Δtis,ng.Δtns,1.Δtns,ng]T
ns为总的炮点数量,ng为总的检波点数量,s为慢度向量;
设计如下非线性迭代流程来同时更新慢度和射线路径:
设置初始慢度模型s0,即第0次迭代的模型;
进行第k次迭代,k≥1;利用第k-1次迭代的慢度模型sk-1进行射线追踪,进而更新射线路径,形成新的层析方程组,然后得到反演的模型sk
判断是否小于设定的阈值ε;若小于,则层析收敛,迭代终止;若大于,则k=k+1,重复所述利用第k-1次迭代的慢度模型sk-1进行射线追踪,进而更新射线路径,形成新的层析方程组,然后得到反演的模型sk
CN201711160889.XA 2017-11-20 2017-11-20 一种地震相干层析成像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9181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60889.XA CN107918152B (zh) 2017-11-20 2017-11-20 一种地震相干层析成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60889.XA CN107918152B (zh) 2017-11-20 2017-11-20 一种地震相干层析成像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18152A CN107918152A (zh) 2018-04-17
CN107918152B true CN107918152B (zh) 2019-07-02

Family

ID=61897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6088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918152B (zh) 2017-11-20 2017-11-20 一种地震相干层析成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181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97039B (zh) * 2018-08-27 2019-11-12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层位控制的dtw多波匹配方法
CN113552619A (zh) * 2021-08-27 2021-10-26 成都理工大学 基于深度震相自动匹配的远震起震点深度精定位技术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0054A (zh) * 2010-10-22 2011-02-2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高密度地震静校正处理中建立近地表速度模型的方法
CN104122589A (zh) * 2014-07-30 2014-10-29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一种地震记录宽频拓展方法
CN105044773A (zh) * 2015-08-24 2015-11-11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转换波井震标定方法及装置
US9671512B2 (en) * 2013-10-29 2017-06-06 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 Inversion-based reflector dip estim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0054A (zh) * 2010-10-22 2011-02-2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高密度地震静校正处理中建立近地表速度模型的方法
US9671512B2 (en) * 2013-10-29 2017-06-06 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 Inversion-based reflector dip estimation
CN104122589A (zh) * 2014-07-30 2014-10-29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一种地震记录宽频拓展方法
CN105044773A (zh) * 2015-08-24 2015-11-11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转换波井震标定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混合差分进化算法的地球物理线性反演;潘克家,等;《地球物理学报》;20091231;3083-3090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18152A (zh) 2018-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69212B (zh) 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地层品质因子估算方法与装置
CN110133715B (zh) 一种基于初至时差和波形叠加的微地震震源定位方法
CN105388518A (zh) 一种质心频率与频谱比联合的井中地震品质因子反演方法
Mi et al. Near-surface imaging from traffic-induced surface waves with dense linear arrays: An application in the urban area of Hangzhou, China
CN105510880A (zh) 一种基于双差法的微地震震源定位方法
Song et al. Microseismic event estimation and velocity analysis based on a source-focusing function
CN107065013B (zh) 一种地震尺度下的层速度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8139498A (zh) 具有振幅保持的fwi模型域角度叠加
CN102393532A (zh) 地震信号反演方法
CN103984011A (zh) 一种动态q补偿偏移方法
CN104570116A (zh) 基于地质标志层的时差分析校正方法
CN104820242B (zh) 一种面向叠前反演的道集振幅分频补偿方法
CN103149592A (zh) 一种变偏移距vsp波场分离方法
Yin et al. Improving horizontal resolution of high-frequency surface-wave methods using travel-time tomography
CN106324662A (zh) 一种针对目标层的全波形反演方法及系统
CN107918152B (zh) 一种地震相干层析成像方法
CN102565852B (zh) 针对储层含油气性检测的角度域叠前偏移数据处理方法
CN107179547A (zh) 一种地震波阻抗反演低频模型建立方法
CN109765626A (zh) 一种基于最小二乘克希霍夫偏移的探月雷达数据处理方法
Mi et al. Inversion of Rayleigh-wave ellipticity for shallow strong-velocity-contrast structures
CN110780341B (zh) 一种各向异性地震成像方法
Bakulin et al. Seismic imaging of vertical array data acquired using smart DAS uphole acquisition system
CN109324344A (zh) 基于纯纵波和拟声波反演的页岩厚度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4415234B (zh) 基于主动源面波频散和h/v确定浅地表横波速度的方法
Mizuno et al. Deep structure of the Nojima Fault, southwest Japan, estimated from borehole observations of fault-zone trapped wav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2

Termination date: 201911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