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12390B - 一种蟋蟀栖息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蟋蟀栖息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912390B CN107912390B CN201711446608.7A CN201711446608A CN107912390B CN 107912390 B CN107912390 B CN 107912390B CN 201711446608 A CN201711446608 A CN 201711446608A CN 107912390 B CN107912390 B CN 10791239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ricket
- pipe body
- inner cavity
- cover part
- t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08000028804 PERCHING syndrome Diseas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41000269799 Perca fluviatilis Speci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384 rea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83 surviv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238631 Hexapod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915 air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395 bree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88 bree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608 fec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36 stimul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33—Rearing or breeding invertebrates; New breeds of invertebrat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Artificial Fish Reef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蟋蟀栖息管,包括管体、第一盖合部及第二盖合部;所述的管体具有一封闭端和一开口端;靠近管体封闭端的侧壁开设供蟋蟀进出管体内腔的进出口;所述的第一盖合部与管体贴合设置,并通过与所述的管体相对旋转或轴向滑动,以开启和闭合所述的进出口;所述的第二盖合部通过螺纹与管体连接,以闭合管体的开口端;第二盖合部朝向管体内腔一侧设有驱赶灯。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既为蟋蟀提供栖息用的模拟洞穴,方便转移饲养空间内的蟋蟀,方便场地清洗和管理;同时,降低饲养设备成本。另外,通过设置驱赶灯,便于将蟋蟀从栖息洞穴内赶出,方便对蟋蟀进行管理;进一步的,根据蟋蟀的习性,改善蟋蟀的栖息环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蟋蟀饲养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蟋蟀栖息管。
背景技术
从古至今,玩赏鸣虫始终是一种人们娱乐的风尚。蟋蟀作为中国最受欢迎的三大鸣虫之一,是人们玩得最好、最精彩、最有文化韵味的鸣虫。随着当今社会玩赏鸣虫娱乐活动的蔓延,蟋蟀作为饲养宠物,逐渐在宠物市场扩张,对蟋蟀的饲养器具需求也逐渐扩张。由于蟋蟀穴居,喜好钻洞,栖息于荫凉、土质疏松、较为潮湿的环境,且生性孤僻,一般情况下都是独立生活,决不允许和别的蟋蟀住在一起,虫口过于密集时,常自相残杀。因此,批量饲养蟋蟀,具有较大的难度,需要非常大的空间;而作为宠物,玩家通常采用多个蟋蟀缸将若干只蟋蟀分开饲养,并在蟋蟀缸内设置足够的栖息洞穴,防止蟋蟀之间争夺栖息洞穴而打架,这无疑增加了蟋蟀的饲养器具成本。打扫清理蟋蟀缸时,还需要用辅助工具将蟋蟀缸内的蟋蟀全部捕捉转移,若蟋蟀躲在洞穴内,难以将蟋蟀从洞穴内赶出,管理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蟋蟀栖息管,配合蟋蟀养殖场地或蟋蟀缸使用,既为蟋蟀提供栖息用的模拟洞穴,又便于转移饲养空间内的蟋蟀,便于清理蟋蟀饲养场地,且易于将蟋蟀从栖息洞穴内赶出,方便对蟋蟀进行管理;进一步的,根据蟋蟀的习性,改善蟋蟀的栖息环境,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蟋蟀栖息管,包括管体、第一盖合部及第二盖合部;所述的管体具有一封闭端和一开口端;靠近管体封闭端的侧壁开设供蟋蟀进出管体内腔的进出口;所述的第一盖合部与管体贴合设置,并通过与所述的管体相对旋转或轴向滑动,以开启和闭合所述的进出口;所述的第二盖合部通过螺纹与管体连接,以闭合管体的开口端;第二盖合部朝向管体内腔一侧设有驱赶灯,第二盖合部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的驱赶灯的按钮。
优选的,所述的管体内腔分隔为若干栖息室。
优选的,所述的蟋蟀栖息管还包括内腔隔芯;所述的内腔隔芯活动插接于所述的管体内腔;所述的内腔隔芯由第一分隔片和第二分隔片组成;各第一分隔片沿垂直于管体内腔轴线分布,且相邻的第一分隔片之间通过所述的第二分隔片固接,并与管体内壁共同形成所述的若干栖息室。
优选的,所述的内腔隔芯沿其轴线方向设有连通各栖息室的隔芯通道;所述的相邻的第一分隔片之间至少通过两个第二分隔片垂直固接,且所述的至少两个第二分隔片沿管体内腔径向均匀布设,以使各栖息室的开口截面积最小。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盖合部设置在管体外侧,并沿管体向另一端延伸,形成包裹管体的外管;所述的第一盖合部靠近管体封闭端的一侧设有让位孔,通过第一盖合部和管体相对转动,使让位孔与进出口相对运动,以开启和闭合进出口。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盖合部沿其轴线方向设有第一可视窗口,所述的管体侧壁沿其轴线方向设有第二可视窗口;通过第一盖合部和管体相对转动,以使第一可视窗口和第二可视窗口错开和重叠。
优选的,所述的第二盖合部设有通风口,以使通风口与进出口之间形成空气流通通道。
优选的,所述的蟋蟀栖息管还包括电动风扇;所述的电动风扇设置在管体内腔或第二盖合部内侧,以带动空气在所述的通风口与进出口之间流动。
优选的,所述的蟋蟀栖息管还包括加湿棉和湿度计;所述的加湿棉设置在管体内腔;所述的湿度计固设于第二盖合部,以检测管体内腔的湿度。
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蟋蟀栖息管,针对蟋蟀喜好钻洞的习性,在蟋蟀栖息管管体上开设模拟洞穴出入口的进出口,利用蟋蟀察觉到危险信号就找洞钻入的特点,当需要捕捉蟋蟀时,将栖息管移动到蟋蟀边上,使警觉的蟋蟀从进出口钻入后,闭合进出口,即可实现蟋蟀捕捉;同时,管体为蟋蟀提供了临时的空间,便于对蟋蟀缸等饲养空间进行清理;
(2)第二盖合部朝向管体内腔一侧设有驱赶灯,利用驱赶灯产生较强的光线,使管体内腔的光线强于外部,刺激喜阴暗的蟋蟀主动离开栖息室,以使蟋蟀进入蟋蟀活动场所内活动、觅食,不需要人工驱赶,便于将栖息室内的蟋蟀赶出,便于对栖息室进行拆卸清洗;
(3)管体内腔分隔为若干栖息室,多只蟋蟀可以同时容纳到同一根蟋蟀栖息管内,分隔的栖息室使蟋蟀有各自的栖息空间,有足够的领域,防止蟋蟀之间为了争夺洞穴自相残杀;
(4)采用本发明的蟋蟀栖息管,配合饲养设备使用,每根栖息管能够提供大量的蟋蟀栖息室,饲养设备无需再设置栖息洞穴,极大降低了饲养设备的结构复杂性,降低饲养设备制造成本及难度;且根据需要,仅需增加蟋蟀栖息管的数量,即可倍数级地增加栖息室数量,满足大批量蟋蟀饲养需要,降低饲养成本;
(5)采用可活动插接的内腔隔芯将管体内腔分隔为若干栖息室,方便内腔隔芯从管体内腔中取出,便于对管体内壁及内腔隔芯进行卫生清理;
(6)内腔隔芯仅由第一分隔片和第二分隔片连接形成各栖息室的骨架,不形成封闭的结构,而是与管体内壁才共同组成栖息室,因此,能够通过取出内腔隔芯,将栖息室拆开,便于分别清洗管体内壁和内腔隔芯上的蟋蟀排泄物,方便对栖息室进行全面卫生清理,以保证良好的饲养环境,有利于蟋蟀的健康生存;
(7)第二分隔片垂直于第一分隔片,且沿内腔隔芯径向分布,使朝向隔芯通道的各栖息室开口截面积最小,以模拟蟋蟀栖息的洞穴,为蟋蟀提供适宜其习性的栖息环境;
(8)第一盖合部设置为包裹管体的外管结构,便于在栖息管的手持端(即管体开口端一侧)即可通过旋转外管操作进出口的启闭,实现远端控制;且操作时远离蟋蟀,防止蟋蟀因为操作者的动作受到惊吓,不敢进入栖息管;
(9)通过旋转重叠或错开的第一可视窗口和第二可视窗口,饲养者即可以观察到每个栖息室内的蟋蟀情况,又不影响栖息管营造的蟋蟀喜好的较为阴暗的栖息室环境;
(10)第二盖合部通过螺纹与管体连接,以可拆卸闭合管体端部,便于固定和取出内腔隔芯;
(11)第二盖合部设置通风口,与进出口形成空气流通通道,保证栖息管内的空气新鲜,有利于蟋蟀健康生存;
(12)在管体内腔或第二盖合部增加电动风扇,以主动使空气在进出口与通风口之间流通,同时确保第一盖合部闭合进出口时,还能够更新管体内腔的空气;
(13)管体内腔设置加湿棉和湿度计,利用加湿棉的水份挥发,对管体内腔进行加湿,使栖息管内的湿度环境更适宜蟋蟀的生存;同时,湿度计能够监测管体内腔的空气湿度,指导饲养者对加湿棉进行加水或者更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蟋蟀栖息管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蟋蟀栖息管拆解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管体装配结构剖面示意图。
其中,10为管体,11为进出口,12为第二可视窗口,20为第一盖合部,21为让位孔,22为第一可视窗口,30为第二盖合部,31为驱赶灯,32为按钮,33为通风口,40为内腔隔芯,41为第一分隔片,42为第二分隔片,43为隔芯通孔,50为加湿棉,60为湿度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请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蟋蟀栖息管包括管体10、第一盖合部20、第二盖合部30、内腔隔芯40以及电动风扇(图未示)、加湿棉50、湿度计60。
其中:
参见图2和图3,管体10采用中空圆柱体,其具有一个封闭端和一个开口端,封闭端侧壁上开设有供蟋蟀进出管体内腔的两个进出口11,两个进出口11对称设置;开口端的侧壁上设有螺纹,以通过螺纹连接与第二盖合部30实现可拆卸固定,以闭合管体10的开口端。管体10侧壁设有两个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二可视窗口12,从管体10外部透过第二可视窗口12,能够从外部观察管体内腔的情况。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第一盖合部20是贴合管体10外表面以包裹管体10的外管,第一盖合部20与管体10转动连接。第一盖合部20与进出口11配合一侧设有两个让位孔21,通过转动第一盖合部20或管体10,使两者之间发生相对旋转,当进出口11与让位孔21相对重叠,进出口11开启,当进出口11与让位孔21错位,则进出口11闭合。因此,在靠近第二盖合部30一端,即手持端,可通过旋转外管或者管体10,实现开启和闭合进出口11。第一盖合部20设有一个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一可视窗口22,当第一盖合部20和管体10相对旋转,第一可视窗口22和任意一个第二可视窗口12重叠,即可从外部透过第一可视窗口22和第二可视窗口12,观察管体内腔的情况。
参见图3,第二盖合部30与管体10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用于盖合管体10的开口端。第二盖合部30朝向管体内腔一侧设有驱赶灯31,该驱赶灯31能够发出强光,提高管体内腔的光线强度,利用蟋蟀喜欢阴暗环境的习性,用强光刺激蟋蟀从管体内腔通过进出口11离开,达到驱赶蟋蟀的目的。该驱赶灯31由设置于第二盖合部30外侧端部的按钮32控制。本实施例中,第二盖合部30开设连通管体内腔与外部的通风口33,通风口33从第二盖合部30内侧通过小格网覆盖,防止蟋蟀从通风口33钻离。
本实施例中,采用可活动插接于管体内腔的内腔隔芯40,将管体内腔分隔为若干个栖息室。参见图3,内腔隔芯40由若干第一分隔片41和第二分隔片42组成。各第一分隔片41沿垂直于管体内腔轴线分布,以将管体内腔沿轴线方向平行分隔为若干层内腔室。各第一分隔片41中心均设有通孔,组成沿内腔隔芯40轴向方向延伸的隔芯通道43,使该隔芯通道43连通每一层内腔室。相邻的两片第一分隔片41之间通过两片第二分隔片42垂直固接,各第二分隔片42沿管体内腔径向均匀布设,以将每一层内腔室分隔为两个栖息室,形成开口朝向隔芯通道43且开口截面积最小的栖息室,以模拟蟋蟀的栖息洞穴。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内腔室的第二分隔片42相互错位。内腔隔芯40不直接形成各栖息室,而是通过第一分隔片41和第二分隔片42形成各栖息室的骨架,形成开放式的结构,需要与管体10内壁配合,才共同组成栖息室,便于从管体10开口端取出内腔隔芯40,分别清洗管体10内壁和内腔隔芯40,方便对栖息管进行全面的卫生清理,保证蟋蟀良好的栖息环境。
管体10的进出口11、内腔隔芯40的隔芯通道43以及第二盖合部30的通风口33,共同形成空气的流通通道,以更新各栖息室的空气,防止栖息室的密闭空间,造成空气污浊、氧气不足,不利于蟋蟀的健康生存。同时,本实施例中,在第二盖合部30内侧还固设有电动风扇,通过该电动风扇的扇叶转动,带动管体内腔的空气从通气口出去,使外部的新鲜空气从进出口11进入管体内腔,以主动更新管体内腔的空气。
参见图3,本实施例的蟋蟀栖息管还包括加湿棉50和湿度计60。加湿棉50储存水份后放置在管体内腔,由内腔隔芯40固定在管体10封闭端一侧。加湿棉50设置在此位置,能够利用从进出口11进入管体内腔的空气,将加湿棉50挥发的水份均匀送至各栖息室,为蟋蟀提供适当湿度的栖息环境。湿度计60的湿度检测探头伸入管体内腔,湿度显示表盘设置在第二盖合部30上,以检测管体内腔的湿度情况,通过表盘显示,饲养者根据湿度计60显示的湿度值,决定是否更换加湿棉50或增加加湿棉50的储水量。
本实施例的蟋蟀栖息管,在同一根管内,为蟋蟀提供了数量较多的栖息室,该蟋蟀栖息管配合蟋蟀缸或者其他蟋蟀饲养设备使用,蟋蟀缸或者蟋蟀饲养设备无需再额外设置用于蟋蟀栖息的模拟洞穴,简化了蟋蟀缸和蟋蟀饲养设备的结构,便于对饲养设备进行清洗;并且,同一个蟋蟀缸内可以同时饲养多只蟋蟀,每只蟋蟀至少具有一个独立的栖息室,因而不会为了争夺领地而相互打架,降低了蟋蟀饲养设备的成本,提高了利用率。
当需要转移蟋蟀时,让蟋蟀进入栖息管内,并通过转动第一盖合部20,即转动外管,使第一盖合部20的让位孔21与进出口11错开,将蟋蟀关在蟋蟀栖息管内,方便携带和转移。并且,当需要将栖息管内的蟋蟀赶出时,只需按压按钮32,打开驱赶灯31,驱赶灯31发出的强光,刺激蟋蟀从栖息管内主动离开,无需人工动作驱赶。当饲养者需要观察栖息管内各栖息室的蟋蟀情况时,只需转动第一盖合部20,使第一可视窗口22与第二可视窗口12重合,即可透过两个可视窗口观察栖息室的内部情况,便于饲养者及时了解蟋蟀的生活情况,便于管理。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发明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通过本发明或上述实施例的启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或现有技术,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对本发明实施例或其中一部分技术特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蟋蟀栖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第一盖合部及第二盖合部;
所述的管体具有一封闭端和一开口端;靠近管体封闭端的侧壁开设供蟋蟀进出管体内腔的进出口;
所述的第一盖合部与管体的外侧壁贴合设置,并通过与所述的管体相对旋转或轴向滑动,以开启和闭合所述的进出口;
所述的第二盖合部通过螺纹与管体连接,以闭合管体的开口端;第二盖合部朝向管体内腔一侧设有驱赶灯,第二盖合部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的驱赶灯的按钮;
所述的第二盖合部设有通风口,以使通风口与进出口之间形成空气流通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蟋蟀栖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内腔分隔为若干栖息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蟋蟀栖息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腔隔芯;所述的内腔隔芯活动插接于所述的管体内腔;所述的内腔隔芯由第一分隔片和第二分隔片组成;各第一分隔片沿垂直于管体内腔轴线分布,且相邻的第一分隔片之间通过所述的第二分隔片固接,并与管体内壁共同形成所述的若干栖息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蟋蟀栖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腔隔芯沿其轴线方向设有连通各栖息室的隔芯通道;所述的相邻的第一分隔片之间至少通过两个第二分隔片垂直固接,且所述的至少两个第二分隔片沿管体内腔径向均匀布设,以使各栖息室的开口截面积最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蟋蟀栖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盖合部设置在管体外侧,并沿管体向另一端延伸,形成包裹管体的外管;所述的第一盖合部靠近管体封闭端的一侧设有让位孔,通过第一盖合部和管体相对转动,使让位孔与进出口相对运动,以开启和闭合进出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蟋蟀栖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盖合部沿其轴线方向设有第一可视窗口,所述的管体侧壁沿其轴线方向设有第二可视窗口;通过第一盖合部和管体相对转动,以使第一可视窗口和第二可视窗口错开和重叠。
7.如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蟋蟀栖息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动风扇;所述的电动风扇设置在管体内腔或第二盖合部内侧,以带动空气在所述的通风口与进出口之间流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蟋蟀栖息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湿棉和湿度计;所述的加湿棉设置在管体内腔;所述的湿度计固设于第二盖合部,以检测管体内腔的湿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446608.7A CN107912390B (zh) | 2017-12-27 | 2017-12-27 | 一种蟋蟀栖息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446608.7A CN107912390B (zh) | 2017-12-27 | 2017-12-27 | 一种蟋蟀栖息管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912390A CN107912390A (zh) | 2018-04-17 |
CN107912390B true CN107912390B (zh) | 2023-05-30 |
Family
ID=61894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446608.7A Active CN107912390B (zh) | 2017-12-27 | 2017-12-27 | 一种蟋蟀栖息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912390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029375Y (zh) * | 2007-01-26 | 2008-03-05 | 顾云冬 | 自动调温蟋蟀盆 |
CN201813738U (zh) * | 2010-07-26 | 2011-05-04 | 胡广义 | 可集中虫只的捕虫器 |
CN202999089U (zh) * | 2013-01-02 | 2013-06-19 | 王亚梅 | 蟋蟀罐 |
CN203181814U (zh) * | 2013-01-02 | 2013-09-11 | 王亚梅 | 旋转蟋蟀罐 |
CN104782580A (zh) * | 2015-04-28 | 2015-07-22 |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 一种并行式蚜虫饲养和转移装置及转移、收集蚜虫的方法 |
CN105009927A (zh) * | 2015-08-26 | 2015-11-04 | 龚卫新 | 防治海南黄花梨病虫害的扦插繁殖方法 |
CN106942156A (zh) * | 2017-02-24 | 2017-07-14 | 南阳师范学院 | 一种简易蜘蛛饲养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549391B2 (en) * | 2003-01-14 | 2009-06-23 | The Bug Company Of Minnesota | Insect habitat and retail receptacle |
-
2017
- 2017-12-27 CN CN201711446608.7A patent/CN10791239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029375Y (zh) * | 2007-01-26 | 2008-03-05 | 顾云冬 | 自动调温蟋蟀盆 |
CN201813738U (zh) * | 2010-07-26 | 2011-05-04 | 胡广义 | 可集中虫只的捕虫器 |
CN202999089U (zh) * | 2013-01-02 | 2013-06-19 | 王亚梅 | 蟋蟀罐 |
CN203181814U (zh) * | 2013-01-02 | 2013-09-11 | 王亚梅 | 旋转蟋蟀罐 |
CN104782580A (zh) * | 2015-04-28 | 2015-07-22 |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 一种并行式蚜虫饲养和转移装置及转移、收集蚜虫的方法 |
CN105009927A (zh) * | 2015-08-26 | 2015-11-04 | 龚卫新 | 防治海南黄花梨病虫害的扦插繁殖方法 |
CN106942156A (zh) * | 2017-02-24 | 2017-07-14 | 南阳师范学院 | 一种简易蜘蛛饲养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912390A (zh) | 2018-04-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875602B (zh) | 宠物生活用盆 | |
ES2646596T3 (es) | Sistemas de confinamiento para proporcionar un hábitat reproductivo para la hermetia illucens | |
US4153960A (en) | Beehive | |
JP3217822U (ja) | 蜜蜂巣箱用換気断熱箱 | |
KR20160011469A (ko) | 다기능 팬 모듈과 드라이룸 기능을 구비한 애완동물용 가방의 조립체 | |
CN206390012U (zh) | 一种能有效防范蜜蜂天敌的蜜蜂养殖装置 | |
CN201905155U (zh) | 一种室内养蛇箱 | |
CN204426322U (zh) | 多功能蜂箱 | |
CN108935140A (zh) | 竹鼠养殖池、竹鼠栏舍及竹鼠养殖方法 | |
CN107912390B (zh) | 一种蟋蟀栖息管 | |
CN110848842A (zh) | 一种用于空调的捕蚊器及空调器 | |
MX2012008469A (es) | Cajon de anidamiento para abejorros. | |
CN206260351U (zh) | 小型蘑菇房 | |
CN210988898U (zh) | 一种能有效除去棉被中螨虫的除螨衣柜 | |
CN207754387U (zh) | 一种蟋蟀栖息管 | |
CN208175759U (zh) | 一种用于优质肉鸡的育雏舍 | |
CN205266667U (zh) | 一种益蝽亚科昆虫饲养盒 | |
KR20080005062U (ko) | 컨테이너형 축사의 배기 및 환기장치 | |
CN208168718U (zh) | 一种用于养猪棚的防蚊虫百叶窗 | |
CN203985694U (zh) | 智能蟑螂捕杀器 | |
CN202799953U (zh) | 一种捕获活白蚁的装置 | |
CN207754388U (zh) | 一种带旋转启闭开关的蟋蟀栖息管 | |
CN203538066U (zh) | 笼养spf实验动物饲养笼具 | |
JP4181427B2 (ja) | マウス類の飼育器 | |
CN208300631U (zh) | 竹鼠养殖池及具有该竹鼠养殖池的竹鼠栏舍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