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11250A - 一种堆叠系统及其防止流量丢失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堆叠系统及其防止流量丢失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11250A
CN107911250A CN201711215902.7A CN201711215902A CN107911250A CN 107911250 A CN107911250 A CN 107911250A CN 201711215902 A CN201711215902 A CN 201711215902A CN 107911250 A CN107911250 A CN 1079112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wnlink
uplink
member port
equipment
routing prior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1590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11250B (zh
Inventor
陈军
杨正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1590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112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11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112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112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112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1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 H04L41/082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the condition being updates or upgrades of network function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2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 H04L41/0836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to enhance reliability, e.g. reduce downti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堆叠系统及其防止流量丢失的方法,堆叠系统通过降低待升级成员设备连接上游设备和下游设备的链路的路由优先级,同时降低上游设备和下游设备连接待升级成员设备的链路的路由优先级降低,使上游设备和下游设备将发往堆叠系统的流量切换到堆叠系统的其他成员设备,同样将待升级成员设备转发的流量切换到其他成员设备,避免流量丢失。

Description

一种堆叠系统及其防止流量丢失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堆叠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堆叠系统及其流量丢失的方法。
背景技术
ISSU(In-Service Software Upgrade,不中断业务升级)是一项能保证设备升级过程中业务不中断或者中断时间较短的升级方式。
堆叠系统的各成员设备通过ISSU功能执行升级时,需要通过重启运行升级的软件完成整个升级过程。
图1所示现有的升级的堆叠系统方式流量丢失的示意图,堆叠系统10包括作为主设备的成员设备11以及两个作为从设备的成员设备12以及13。成员设备11-13之间通过堆叠链路连接,堆叠系统10分别通过链路聚合组连接上游设备14和下游设备15。
当堆叠系统10的成员设备12升级时,成员设备12完成升级软件下载之后,作为成员设备12分别向上游设备14和下游设备15发送通知报文10A和10B,上游设备14会将收到通知报文的端口142关闭并将其从链路聚合组的聚合端口的三个成员端口141-143删除;同样地,下游设备14会将收到通知报文的端口152关闭并将其从链路聚合组的聚合端口的三个成员端口151-153删除。这样,上游设备14不会通过连接成员设备12的链路发送下行流量;下游设备15不会通过连接成员设备12的链路发送上行流量。
但是,图1所示的现有方式中,上游设备14或下游设备15先关闭端口,再刷新聚合端口表项中的成员端口,这样回到聚合端口表项的成员端口刷新之前,被关闭的端口一旦被选中用于向堆叠系统10发送流量,则会导致流量丢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堆叠系统及其防止流量丢失的方法,避免堆叠系统的上游设备或下游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堆叠系统的防止流量丢失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从设备降低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连接的上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连接的下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从设备通过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分别发送第一降低路由优先级配置报文;从设备确定流量切换周期内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接收的下行流量已切换且下行聚合成员端口接收的上行流量已切换;从设备重启并运行本地的升级软件;从设备确定本地的升级软件运行完毕,通过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分别发送第一恢复路由优先级配置报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堆叠系统的从设备具有堆叠口、网络接口、交换芯片、处理器以及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中,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处理器通过读取并执行机器可执行以下处理:降低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连接的上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连接的下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通过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分别发送第一降低路由优先级配置报文;确定流量切换周期内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接收的下行流量已切换且下行聚合成员端口接收的上行流量已切换;重启并运行本地的升级软件;确定本地的升级软件运行完毕,通过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分别发送第一恢复路由优先级配置报文。
上述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堆叠系统降低待升级成员设备连接上游设备和下游设备的链路的路由优先级,同时降低上游设备和下游设备连接待升级成员设备的链路的路由优先级降低,使上游设备和下游设备将发往堆叠系统的流量切换到堆叠系统的其他成员设备,同样将待升级成员设备转发的流量切换到其他成员设备,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上游设备和下游设备切换流量时先关闭端口再刷新聚合端口表项的成员端口导致流量丢失。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升级的堆叠系统防止流量丢失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堆叠系统防止流量丢失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堆叠系统防止流量丢失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堆叠系统防止流量丢失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堆叠系统防止流量丢失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防止流量丢失的堆叠系统的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防止流量丢失的堆叠系统的主设备的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堆叠系统20包括作为主设备的成员设备21以及作为从设备的成员设备22以及23。主设备21和从设备22以及23之间通过堆叠链路连接。堆叠系统20的上行(upstream)链路聚合组(link aggregation group)20U连接上游设备24,堆叠系统20的下行(downstream)链路聚合组20D连接下游设备。
上游设备24的端口241-243为上游设备24连接堆叠系统20的链路聚合组的聚合端口的成员端口;下游设备25的端口251-253为上游设备25连接堆叠系统20的链路聚合组的聚合端口的成员端口。
图2中,从设备23的端口23U是上行链路聚合组20U的聚合端口的成员端口,是上行聚合成员端口;从设备23的端口23D是下行链路聚合组20D的聚合端口的成员端口,是下行聚合成员端口。
从设备23完成升级软件下载之后,从设备23降低上行聚合成员端口23U连接的上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23D连接的下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这样,堆叠系统20接收自下游设备25的上行流量不通过上行聚合成员端口23U连接的链路进行负载分担,将堆叠系统20上需要通过待升级的从设备23发送的上行流量切换到主设备21和从设备23进行转发。
同样,堆叠系统20接收自上游设备24的下行流量不通过下行聚合成员端口23D连接的链路进行负载分担,将堆叠系统20上需要通过待升级的从设备23发送的下行流量切换到主设备21和从设备23进行转发。
从设备23通过上行聚合成员端口23U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23D分别发送携带了认证信息和降低路由优先级配置指示的NETCONF报文201和202。
上游设备24通过端口243接收携带了认证信息和降低路由优先级配置指示的NETCONF报文201,先将NETCONF报文201携带的认证信息和本地保存的认证信息进行比较,认证通过后,读取NETCONF报文201中的降低路由优先级配置指示,将链路聚合组的成员端口243连接的成员链路的路由优先级降低。这样,成员端口243连接的成员链路不再转发上游设备40发往堆叠系统20的下行流量。
下游设备25通过端口253接收携带了认证信息和降低路由优先级配置指示的NETCONF报文202,先将NETCONF报文202携带的认证信息和本地保存的认证信息进行比较,认证通过后,读取NETCONF报文202中的降低路由优先级配置指示,将链路聚合组的成员端口253连接的成员链路的路由优先级降低。这样,成员端口253连接的成员链路不再转发上游设备25发往堆叠系统20的上行流量。
图2中,从设备23通过降低本地的路由优先级以及通过NETCONF报文降低上游设备24和下游设备25连接从设备23的链路路由优先级,同时将堆叠系统已接收的上行流量和下行流量切换到主设备21和从设备22,并且将上游设备和下游设备待发往堆叠系统20的流量也切换到换到主设备21和从设备22。
与图1现有方式相比,图2堆叠系统通过同时降低本地路由优先级以上游设备与下游设备路由优先级的方式,将待升级的从设备23需要负载分担的流量以及上游设备24和下游设备25需要发往从设备23的流量都进行了切换,上游设备24和下游设备25无需关闭连接从设备23的链路连接端口,避免了图1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流量丢失的问题。
从设备23确定流量切换周期内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23U接收的下行流量已切换且下行聚合成员端口23D接收的上行流量已切换;从设备23重启并运行本地的升级软件。从设备23确定本地的升级软件运行完毕,恢复上行聚合成员端口23U连接的上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23D连接的下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并且通过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23U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23D分别发送携带了降低路由优先级配置指示的NETCONF报文203和204。
从设备23与上游设备24和25之间先前通过NETCONF报文201和202进行了认证,因此,从设备23发送的NETCONF报文203和204可不携带认证信息。或者,为了加强设备通信,从设备23与上游设备24和25之间的NETCONF报文均携带认证信息,上游设备24或下游设备25完成对从设备23的NETCONF报文携带的认证信息的认证之后,根据从设备23的NETCONF报文携带的指示进行配置。
上游设备24通过端口243接收携带了恢复路由优先级配置指示的NETCONF报文203,读取NETCONF报文203中的恢复路由优先级配置指示,恢复链路聚合组的成员端口243连接的成员链路的路由优先级。这样,成员端口243连接的成员链路继续转发上游设备24发往堆叠系统21的下行流量。
下游设备25通过端口253接收携带了恢复路由优先级配置指示的NETCONF报文202,读取NETCONF报文204中的降低路由优先级配置指示,将链路聚合组的成员端口253连接的成员链路的路由优先级恢复。这样,成员端口253连接的成员链路继续转发上游设备25发往堆叠系统20的上行流量。
图2中,从设备23通过回复本地的路由优先级以及通过NETCONF报文降低上游设备24和下游设备25连接从设备23的链路路由优先级,同时将堆叠系统已接收的上行流量和下行流量切换回从设备23,同时将上游设备和下游设备待发往堆叠系统20的流量也切换回从设备23。
图3中,从设备23通过到达主设备21的堆叠链路连接的堆叠口发送升级完成通知消息205。在本申请中,从设备23完成软件升级后,再由从设备23通知主设备21开始升级。堆叠系统的主设备处理堆叠系统的协议报文,因此主设备21在从设备23升级成功之后,确保主设备21升级的过程中堆叠系统内部的从设备23能够承担主设备的角色,
主设备21降低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21U连接的上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21D连接的下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主设备通过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21U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21D分别携带了认证信息和降低路由优先级配置指示的NETCONF报文201和202。
上游设备24通过端口241接收携带了认证信息和降低路由优先级配置指示的NETCONF报文205,先将NETCONF报文205携带的认证信息和本地保存的认证信息进行比较,认证通过后,读取NETCONF报文205中的降低路由优先级配置指示,将链路聚合组的成员端口241连接的成员链路的路由优先级降低。这样,成员端口241连接的成员链路不再转发上游设备24发往堆叠系统20的下行流量。
下游设备25通过端口251接收携带了认证信息和降低路由优先级配置指示的NETCONF报文206,先将NETCONF报文206携带的认证信息和本地保存的认证信息进行比较,认证通过后,读取NETCONF报文206中的降低路由优先级配置指示,将链路聚合组的成员端口253连接的成员链路的路由优先级降低。这样,成员端口251连接的成员链路不再转发上游设备25发往堆叠系统20的上行流量。
主设备21确定流量切换周期内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21U接收的下行流量已切换,并且下行聚合成员端口21D接收的上行流量已切换;主设备21先重启,再运行本地的升级软件。主设备21确定本地的升级软件运行完毕,恢复上行聚合成员端口21U连接的上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21D连接的下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并且通过上行聚合成员端口21U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21D分别发送接携带了恢复路由优先级配置指示的NETCONF报文208和209。
上游设备24通过端口241接收携带了恢复路由优先级配置指示的NETCONF报文208,读取NETCONF报文208中的恢复路由优先级配置指示,恢复链路聚合组的成员端口241连接的成员链路的路由优先级。
下游设备25通过端口251接收携带了恢复路由优先级配置指示的NETCONF报文209,读取NETCONF报文204中的降低路由优先级配置指示,将链路聚合组的成员端口251连接的成员链路的路由优先级恢复。
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堆叠系统防止流量丢失的示意图。堆叠系统40的上行链路聚合组40U连接上游设备44,堆叠系统40的下行链路聚合组40D连接下游设备45。
从设备43完成升级软件下载之后,从设备43降低上行聚合成员端口43U连接的上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43D连接的下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这样,堆叠系统40接收自下游设备45的上行流量不通过上行聚合成员端口43U连接的链路进行负载分担,将堆叠系统40上需要通过待升级的从设备43发送的上行流量切换到主设备41和从设备43进行转发。
同样,堆叠系统40接收自上游设备44的下行流量不通过下行聚合成员端口43D连接的链路进行负载分担,将堆叠系统40上需要通过待升级的从设备43发送的下行流量切换到主设备41和从设备43进行转发。
从设备43通过上行聚合成员端口43U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43D分别发送携带了认证信息和降低路由优先级配置指示的NETCONF报文401和402。
上游设备44通过端口443接收携带了认证信息和降低路由优先级配置指示的NETCONF报文401,先将NETCONF报文401携带的认证信息和本地保存的认证信息进行比较,认证通过后,读取NETCONF报文401中的降低路由优先级配置指示,将链路聚合组的成员端口443连接的成员链路的路由优先级降低。这样,成员端口443连接的成员链路不再转发上游设备44发往堆叠系统40的下行流量。
下游设备45通过端口453接收携带了认证信息和降低路由优先级配置指示的NETCONF报文402,先将NETCONF报文402携带的认证信息和本地保存的认证信息进行比较,认证通过后,读取NETCONF报文402中的降低路由优先级配置指示,将链路聚合组的成员端口453连接的成员链路的路由优先级降低。这样,成员端口453连接的成员链路不再转发上游设备45发往堆叠系统40的上行流量。
从设备43确定流量切换周期内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43U接收的下行流量已切换且下行聚合成员端口43D接收的上行流量已切换;从设备43重启并运行本地的升级软件。从设备43确定本地的升级软件运行失败,恢复上行聚合成员端口43U连接的上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43D连接的下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
从设备43通过本设备连接网管设备(图4中未示)的端口(图4中未示)发送携带升级失败通知信息的网管协议报文,用于将从设备43升级失败的信息通知至网管设备,以便网管人员可及时定位排除从设备43升级失败的原因。
从设备43通过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43U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43D分别发送携带了降低路由优先级配置指示的NETCONF报文403和404。
上游设备44通过端口443接收携带了恢复路由优先级配置指示的NETCONF报文403,读取NETCONF报文403中的恢复路由优先级配置指示,恢复链路聚合组的成员端口443连接的成员链路的路由优先级。这样,成员端口443连接的成员链路继续转发上游设备44发往堆叠系统41的下行流量。
下游设备45通过端口453接收携带了恢复路由优先级配置指示的NETCONF报文404,读取NETCONF报文404中的降低路由优先级配置指示,将链路聚合组的成员端口453连接的成员链路的路由优先级恢复。这样,成员端口453连接的成员链路继续转发上游设备45发往堆叠系统40的上行流量。
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堆叠系统防止流量丢失的示意图。
主设备41完成升级软件下载之后,主设备41降低上行聚合成员端口41U连接的上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41D连接的下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这样,堆叠系统40接收自下游设备45的上行流量不通过上行聚合成员端口41U连接的链路进行负载分担,将堆叠系统40上需要通过待升级的主设备41发送的上行流量切换到从设备42和从设备43进行转发。
同样,堆叠系统40接收自上游设备44的下行流量不通过下行聚合成员端口43D连接的链路进行负载分担,将堆叠系统40上需要通过待升级的从设备43发送的下行流量切换到主设备41和从设备43进行转发。
主设备41通过上行聚合成员端口43U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43D分别发送携带了认证信息和降低路由优先级配置指示的NETCONF报文404和405。
上游设备44通过端口441接收携带了认证信息和降低路由优先级配置指示的NETCONF报文405,先将NETCONF报文405携带的认证信息和本地保存的认证信息进行比较,认证通过后,读取NETCONF报文405中的降低路由优先级配置指示,将链路聚合组的成员端口441连接的成员链路的路由优先级降低。这样,成员端口441连接的成员链路不再转发上游设备44发往堆叠系统40的下行流量。
下游设备45通过端口451接收携带了认证信息和降低路由优先级配置指示的NETCONF报文406,先将NETCONF报文406携带的认证信息和本地保存的认证信息进行比较,认证通过后,读取NETCONF报文406中的降低路由优先级配置指示,将链路聚合组的成员端口451连接的成员链路的路由优先级降低。这样,成员端口45连接的成员链路不再转发上游设备45发往堆叠系统40的上行流量。
主设备41确定流量切换周期内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41U接收的下行流量已切换且下行聚合成员端口41D接收的上行流量已切换;从设备43重启并运行本地的升级软件。主设备41确定本地的升级软件运行失败,恢复上行聚合成员端口41U连接的上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43D连接的下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
主设备41通过本设备连接网管设备(图4中未示)的端口(图4中未示)发送携带升级失败通知信息的网管协议报文,用于将从设备41升级失败的信息通知至网管设备,以便网管人员可及时定位排除从设备41升级失败的原因。
主设备41通过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41U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41D分别发送携带了降低路由优先级配置指示的NETCONF报文407和408。
上游设备44通过端口441接收携带了恢复路由优先级配置指示的NETCONF报文407,读取NETCONF报文407中的恢复路由优先级配置指示,恢复链路聚合组的成员端口441连接的成员链路的路由优先级。这样,成员端口443连接的成员链路继续转发上游设备44发往堆叠系统41的下行流量。
下游设备45通过端口451接收携带了恢复路由优先级配置指示的NETCONF报文408,读取NETCONF报文408中的降低路由优先级配置指示,将链路聚合组的成员端口451连接的成员链路的路由优先级恢复。这样,成员端口451连接的成员链路继续转发上游设备45发往堆叠系统40的上行流量。
图6是本发明是实施例防止流量丢失的堆叠系统的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6中,从设备600包括设备端口601,电源组件602,系统总线603,交换芯片604,处理器605以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606。
机器可读存储介质606是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了已下载的升级软件以及机器可执行指令。设备端口601至少包括堆叠口以及网络接口。
处理器605通过读取并执行机器可执行以下处理:降低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连接的上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连接的下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通过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分别发送第一降低路由优先级配置报文;确定流量切换周期内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接收的下行流量已切换且下行聚合成员端口接收的上行流量已切换;重启并运行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的升级软件;确定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的升级软件运行完毕,恢复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连接的上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以及本设备的下行聚合成员端口连接的下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并且通过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以及从设备的下行聚合成员端口分别发送第一恢复路由优先级配置报文。
处理器605还通过机器可执行指令还可执行以下处理:确定本地的升级软件运行失败;通过本设备连接网管设备的端口发送第一升级失败通知报文;
恢复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连接的上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连接的下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通过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分别发送第一恢复路由优先级配置报文。
图6所示的堆叠系统的从设备升级之前,通过降低本地路由优先级且同时配置报文将上游和下游设备连接待升级从设备的链路的路由优先级降低,将待升级从设备需要转发的流量以及上游和下游设备需要通过待升级从设备转发的流量都进行了切换。相比现有技术,待升级的从设备不需要向上游和下游设备发送升级通告报文以使上游和下游设备关闭连接待升级从设备链路上的端口,避免了由于上游和下游设备关闭端口与表项刷新之间的流量丢失。
从设备升级成功或升级失败后再及时恢复本地路由优先级以及上游和下游设备连接本设备的链路的路由优先级,将切换到其他成员设备及时回本设备。
图7是本发明是实施例防止流量丢失的堆叠系统的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7中,从设备700包括设备端口701,电源组件702,系统总线703,交换芯片704,处理器705以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707。
机器可读存储介质707是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了已下载的升级软件以及机器可执行指令。设备端口701包括堆叠口以及网络接口。
处理器705通过读取并执行机器可执行指令执行以下处理:通过本设备的堆叠口接收升级完成通知消息;降低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连接的上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连接的下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通过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分别发送第二降低路由优先级配置报文;确定流量切换周期内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接收的下行流量已切换且下行聚合成员端口接收的上行流量已切换;重启并运行本地的升级软件;确定本地的升级软件运行完毕,恢复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连接的上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连接的下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并且通过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分别发送第二恢复路由优先级配置报文。
处理器706还通过读取机器可执行指令还可执行以下处理:确定本地的升级软件运行失败;通过本设备连接网管设备的端口发送第二升级失败通知报文;恢复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连接的上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以及下聚合成员端口连接的下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通过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分别发送第二恢复路由优先级配置报文。
图7所示的堆叠系统的主设备处理堆叠系统的协议报文,因此主设备在从设备升级成功之后,确保主设备升级的过程中堆叠系统内部的从设备能够承担主设备的角色,处理堆叠系统的协议报文。并且,主设备在运行升级软件之前,通过降低本地路由优先级且同时配置报文将上游和下游设备连接待升级主设备的链路的路由优先级降低,将待升级主设备需要转发的流量以及上游和下游设备需要通过待升级主设备转发的流量都进行了切换。相比现有技术,待升级的主设备不需要向上游和下游设备发送升级通告报文以使上游和下游设备关闭连接待升级主设备链路上的端口,避免了由于上游和下游设备关闭端口与表项刷新之间的流量丢失。同样的,主设备升级成功或升级失败后再及时恢复本地路由优先级以及上游和下游设备连接本设备的链路的路由优先级,将切换到其他成员设备及时回本设备。
堆叠系统的上游设备和下游设备同时接收来自从设备的降低路由优先级配置报文,上游设备和下游设备同时将连接从设备的路由优先级降低,不再通过其发送数据报文,上游设备和下游设备无需关闭端口而将发往堆叠系统的流量切换到堆叠系统的主设备,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上游设备和下游设备先关闭端口再刷新聚合端口表项的成员端口导致流量丢失。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堆叠系统的防止流量丢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从设备降低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连接的上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连接的下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
所述从设备通过本设备的所述上行聚合成员端口以及所述下行聚合成员端口分别发送第一降低路由优先级配置报文;
所述从设备确定流量切换周期内本设备的所述上行聚合成员端口接收的下行流量已切换且所述下行聚合成员端口接收的上行流量已切换;
所述从设备重启并运行本地的升级软件;
所述从设备确定本地的升级软件运行完毕,恢复所述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连接的上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连接的下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并且通过所述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分别发送第一恢复路由优先级配置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从设备通过到达主设备的堆叠链路连接的堆叠口发送升级完成通知消息;
所述主设备降低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连接的上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连接的下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
所述主设备通过本设备的所述上行聚合成员端口以及所述下行聚合成员端口分别发送第二降低路由优先级配置报文;
所述主设备确定流量切换周期内本设备的所述上行聚合成员端口接收的下行流量已切换且所述下行聚合成员端口接收的上行流量已切换;
所述主设备重启并运行本地的升级软件;
所述主设备确定本地的升级软件运行完毕,恢复所述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连接的上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连接的下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并且通过所述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分别发送第二恢复路由优先级配置报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设备确定本地升级完成,之前,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所述从设备确定所述本地的升级软件运行失败;
所述从设备恢复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连接的上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连接的下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
所述从设备通过本设备连接网管设备的端口发送第一升级失败通知报文;
所述从设备通过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分别发送第一恢复路由优先级配置报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设备确定本地升级完成,之前,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设备确定所述本地的升级软件运行失败;
所述主设备恢复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连接的上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连接的下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
所述主设备通过本设备连接网管设备的端口发送第二升级失败通知报文;
所述主设备确定通过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分别发送第二恢复路由优先级配置报文。
5.一种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堆叠系统的从设备具有堆叠口、网络接口、交换芯片、处理器以及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中,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并执行所述机器可执行以下处理:
降低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连接的上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连接的下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
通过本设备的所述上行聚合成员端口以及所述下行聚合成员端口分别发送第一降低路由优先级配置报文;
确定流量切换周期内本设备的所述上行聚合成员端口接收的下行流量已切换且所述下行聚合成员端口接收的上行流量已切换;
重启并运行所述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的升级软件;
确定所述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的升级软件运行完毕,恢复所述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连接的上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以及所述本设备的下行聚合成员端口连接的下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并且通过所述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以及所述从设备的下行聚合成员端口分别发送第一恢复路由优先级配置报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设备的所述处理器还通过读取并执行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以下处理:
通过到达主设备的堆叠链路连接的堆叠口发送升级完成通知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堆叠系统的主设备具有堆叠口、网络接口、交换芯片、处理器以及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主设备的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主设备的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并执行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以下处理:
通过本设备的堆叠口接收所述升级完成通知消息;
降低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连接的上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连接的下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
通过本设备的所述上行聚合成员端口以及所述下行聚合成员端口分别发送第二降低路由优先级配置报文;
确定流量切换周期内本设备的所述上行聚合成员端口接收的下行流量已切换且所述下行聚合成员端口接收的上行流量已切换;
重启并运行本地的升级软件;
确定本地的升级软件运行完毕,恢复所述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连接的上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连接的下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并且通过所述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分别发送第二恢复路由优先级配置报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设备的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还可执行以下处理:
确定所述本地的升级软件运行失败;
通过本设备连接网管设备的端口发送第一升级失败通知报文;
恢复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连接的上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连接的下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
通过所述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分别发送第一恢复路由优先级配置报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设备的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还可执行以下处理:
确定所述本地的升级软件运行失败;
通过本设备连接网管设备的端口发送第二升级失败通知报文;
恢复所述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连接的上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连接的下行链路的路由优先级;
通过所述本设备的上行聚合成员端口以及下行聚合成员端口分别发送第二恢复路由优先级配置报文。
CN201711215902.7A 2017-11-28 2017-11-28 一种堆叠系统及其防止流量丢失的方法 Active CN1079112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15902.7A CN107911250B (zh) 2017-11-28 2017-11-28 一种堆叠系统及其防止流量丢失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15902.7A CN107911250B (zh) 2017-11-28 2017-11-28 一种堆叠系统及其防止流量丢失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11250A true CN107911250A (zh) 2018-04-13
CN107911250B CN107911250B (zh) 2021-08-24

Family

ID=61849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15902.7A Active CN107911250B (zh) 2017-11-28 2017-11-28 一种堆叠系统及其防止流量丢失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1125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4298A (zh) * 2018-07-10 2018-12-28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线卡框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9560975A (zh) * 2019-01-31 2019-04-0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更新方法及装置
CN110519076A (zh) * 2019-07-25 2019-11-29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与bgp邻居设备连接断开方法、装置及交互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68590A1 (en) * 2012-04-04 2013-10-10 Ramasubramani Mahadeva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information loss in an aggregated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CN104394016A (zh) * 2014-11-25 2015-03-0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Issu升级方法和装置
CN105471740A (zh) * 2014-07-09 2016-04-0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网关迁徙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789663A (zh) * 2016-02-24 2017-05-31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7295590A (zh) * 2016-03-31 2017-10-2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基站及lte网络向wlan网络切换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68590A1 (en) * 2012-04-04 2013-10-10 Ramasubramani Mahadeva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information loss in an aggregated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CN105471740A (zh) * 2014-07-09 2016-04-0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网关迁徙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394016A (zh) * 2014-11-25 2015-03-0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Issu升级方法和装置
CN106789663A (zh) * 2016-02-24 2017-05-31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7295590A (zh) * 2016-03-31 2017-10-2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基站及lte网络向wlan网络切换的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4298A (zh) * 2018-07-10 2018-12-28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线卡框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9104298B (zh) * 2018-07-10 2021-09-21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线卡框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9560975A (zh) * 2019-01-31 2019-04-0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更新方法及装置
CN109560975B (zh) * 2019-01-31 2022-02-2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更新方法及装置
CN110519076A (zh) * 2019-07-25 2019-11-29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与bgp邻居设备连接断开方法、装置及交互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11250B (zh) 2021-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76373B2 (ja) 相互接続ノードの状態変化に対応する技術
US9021459B1 (en) High availability in-service software upgrade using virtual machine instances in dual control units of a network device
US10911331B2 (en) Servi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service
US10785317B2 (en) Keep-alive technique in a network device
CN107911250A (zh) 一种堆叠系统及其防止流量丢失的方法
CN104320475B (zh) 一种设备升级方法及装置
CN102195845B (zh) 一种实现主控板主备切换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3139039A (zh) 一种实现流量隔离控制的虚拟网络及构建方法
JP2013246642A (ja) マルチプロセッサ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セッサ間通信方法
CN109861839A (zh) 业务不中断的虚拟交换机升级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05933253A (zh) 一种sdn网络下交换机配置恢复方法
CN103618618A (zh) 基于分布式pcie系统的线卡故障恢复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0929254B2 (en) Data processing system providing service continuity protection
CN103607360B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线卡及交换设备
CN107948063B (zh) 一种建立聚合链路的方法和接入设备
EP2030378A1 (en) Uninterrupted network control message generation during local node outages
WO2019179161A1 (zh) 一种数据流量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143032B (zh) 清除残留链路状态协议数据单元分片的方法及路由设备
CN117459482A (zh) 交换机的重启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5335217B (zh) 一种服务器静默方法与系统
CN111198698B (zh) 基于EtherCAT的多设备固件程序并行下载方法及系统
CN105591802A (zh) 交换设备升级方法以及装置
CN106559234B (zh) 控制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isco FIB through MICA messages
EP3720078A1 (en) Anima network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16

Address after: 310052 11th Floor, 466 Changhe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3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2 Changhe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No. 466

Patentee befor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