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11173B - 高精度光纤微波频率传递系统 - Google Patents

高精度光纤微波频率传递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11173B
CN107911173B CN201710657880.3A CN201710657880A CN107911173B CN 107911173 B CN107911173 B CN 107911173B CN 201710657880 A CN201710657880 A CN 201710657880A CN 107911173 B CN107911173 B CN 1079111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power divider
frequency
mixer
outpu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5788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11173A (zh
Inventor
吴龟灵
张佳朋
林天成
陈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65788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111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11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111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111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111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04B10/250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for the reduction or elimination of distortion or dispersion
    • H04B10/253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for the reduction or elimination of distortion or dispersion due to scattering processes, e.g. Raman or Brillouin scatt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a supervisory or additional signal
    • H04B10/0775Performance monitoring and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04B10/2589B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16Details of coding or modulation
    • H04B10/5165Carrier suppressed; Single sideband; Double sideband or vestigi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60Receivers
    • H04B10/66Non-coherent receivers, e.g. using direct detection
    • H04B10/69Electrical arrangements in the receiver
    • H04B10/697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noise and distor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一种高精度光纤微波频率传递系统,包括本地端、光纤链路和远端,本地端与远端通过光纤链路连接;本地端发送前向信号,远端接收前向信号并返回本地端,本地端将待传递频率信号与后向信号进行处理,产生与单向光纤链路引入的相位抖动共轭的信号,将前向共轭信号发送至远端。远端接收到的前向共轭信号即为稳定微波频率信号。本发明通过变频的方法避免了后向散射噪声的影响,提高信噪比,有利于频率传递短期稳定性的提高;同时前后传递同纤同波,消除了使用波分复用引入的波长不对称性,避免波长间隔对频率传递长期稳定性的影响。

Description

高精度光纤微波频率传递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时间频率传递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精度光纤微波频率传递系统。
背景技术
时间频率作为一个基本物理量,在深空科学研究、基本物理常数测定和高精度时钟标准分布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各国家 (尤其是发达国家)对相关高新技术投入巨资,以支持其发展。而随着新技术的应用,现有频标的指标不断提升,其性能大约7~10年提高一个量级,目前最好的微波时钟参考源是基于铯的原子钟,其频率长期不稳定性在10-16量级。高稳定度的原子钟的原理较为复杂、尺寸较大,无法便携搬运,且价格昂贵,所以除了高稳定度的频率基准外,还需有超稳定的频率传递方法。
现有长距离时间频率信号传递方式主要有GPS共视法时间频率传递方式、GPS载波相位法时间频率传递方式和卫星双向法时间频率传输方式。GPS共视法的长期稳定性为5×10-14/day,GPS载波相位法以及双向卫星法的长期稳定性为2×10-15/day。这显然不能满足远距离高稳定时钟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使用光纤进行频率传递的方法应运而生。光纤具有损耗低、受外界环境影响小、高带宽、稳定性高等优点,是高稳定时钟传递的理想媒介。此外,目前的光纤通信网路十分发达,并且光纤大部分埋藏在地下,十分适合高稳定的频率信号的传递。
如果基于光纤的传递系统稳定性比高稳定的原子钟差,那么用户收到的频率信号是被恶化的。而光纤链路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如温度、振动)等的影响,会对传递的频率信号附加相位噪声,恶化频率信号的稳定性,因此要对光纤链路引入的相位噪声进行补偿。通常的方法是用环路法测得光纤链路引入的相噪,然后采用主动或被动的方式进行信号变换,得到相位共轭信号进行传递,这样在接收端得到的信号是相对纯净的。但是采用环路法有一定的问题,光在光纤链路前后向传输时会有后向散射的问题,目前解决的方法是采用波分复用的方式使用多个波长的光载波进行传递,然后在接收端通过光滤波器滤出对应的光载波,这样的方法在短距离传递信号时有很好的效果。然而不同波长光载波传输时会引起前后传递时延的不对称,在传递距离增长或温度变化较大时会影响频率的信号的长期稳定性。
一种简单的方式是使用不同波长的光传到不同的用户端,但这样一方面需要多信道的光信号,另一方面会引起前面所述的传递时延的不对称性。所以能够实现同纤同波且避免后向散射影响的频率传递方案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精度光纤微波频率传递系统。
本发明原理如下:
将前向探测信号通过信号变换,传递到远端,使用环路法在本地端测得光纤链路引入的相位噪声,然后通过相位补偿部分得到相位共轭信号,再通过信号变换传递到远端。在远端,通过信号处理,提取出从本地端传递的前向探测信号,一路作为后向探测信号返回本地端,另一路和提取出的相位共轭信号,进行混频、滤波,即可得到稳定的频率信号,供给用户使用。本发明,本地端和远端传递的微波信号均不同,可以使用同一种光载波进行传递。使用同纤同波进行传递,保证了前后向传输时延的对称性,避免了传递不同波长对长期稳定性的影响;同时通过电滤波的方法将前、后向传递的不同频率信号区分开来,避免了后向散射的影响。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高精度光纤微波频率传递系统,该系统包括本地端、光纤链路和远端,本地端与远端通过光纤链路连接,其特点在于;
所述的本地端包括第一功率分配器模块,被传递的频率信号输入该第一功率分配器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该第一功率分配器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接第一二分频器模块输入端,该第一二分频器模块的输出端经第一信号变换模块与电耦合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电耦合模块的输出端经第一电光调制模块与第一环形器模块的输入端相连,该第一环形器模块的第三端口经所述的光纤链路与所述的远端第二环形器模块第三端口相连,所述的第一环形器模块的第二端口经第一光电接收模块与所述的相位补偿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一功率分配器模块的第二输出端接所述的相位补偿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相位补偿模块的输出端经第三信号变换模块与电耦合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相连;
所述的远端包括第二环形器模块,第二环形器模块的第二端口经第二光电接收模块与第二功率分配器模块的输入端相连,该第二功率分配器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口经第二信号变换模块与第三功率分配器模块的输入端相连,该第三功率分配器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经第二电光调制模块接所述的第二环形器模块的第一端口端,所述的第二环形器模块的第三端口经所述的光纤链路与所述的本地端的第一环形器模块的第三端口相连,所述的第二功率分配器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口经第四信号变换模块与第一混频器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第三功率分配器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一混频器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相连,第一混频器模块的输出端口为远端接收信号的输出端。
另一种方式:一种高精度光纤微波频率传递系统,该系统包括本地端、光纤链路和远端,本地端与远端通过光纤链路连接;
所述的本地端包括第一功率分配器模块,被传递的频率信号输入该第一功率分配器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该第一功率分配器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接第一二分频器模块输入端,该第一二分频器模块的输出端与电耦合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电耦合模块的输出端经第一电光调制模块与第一环形器模块的输入端相连,该第一环形器模块的第三端口经所述的光纤链路与所述的远端第二环形器模块第三端口相连,所述的第一环形器模块的第二端口经第一光电接收模块、第六信号变换模块与所述的相位补偿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一功率分配器模块的第二输出端接所述的相位补偿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相位补偿模块的输出端经第三信号变换模块与电耦合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相连;
所述的远端包括第二环形器模块,第二环形器模块的第二端口经第二光电接收模块与第二功率分配器模块的输入端相连,该第二功率分配器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口经第一电滤波器模块与第三功率分配器模块的输入端相连,该第三功率分配器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经第五信号变换模块、第二电光调制模块接入所述的第二环形器模块的第一端口端,所述的第二环形器模块的第三端口经所述的光纤链路与所述的本地端的第一环形器模块的第三端口相连,所述的第二功率分配器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口经第四信号变换模块与第一混频器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第三功率分配器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一混频器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相连,第一混频器模块的输出端口为远端接收信号的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信号变换模块和第五信号变换模块均包括第二混频器和第一带阻滤波器,输入的待传递信号fR和第一本振信号 fL1依次经第二混频器和第一带阻滤波器输出频率为fR+fL1和fR-fL1的双边带信号;
所述的第二信号变换模块和第六信号变换模块均包括第四功率分配器、第二电滤波器、第三混频器、第二电滤波器、第四电滤波器和第二二分频器,所述第四功率分配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二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该第二电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三混频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第四功率分配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三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该第三电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三混频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该第三混频器的输出端与第四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第四电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二二分频器的输入端相连;输入信号经第四功率分配器、第二电滤波器和第三电滤波器分别滤出频率为fR+fL1和fR-fL1的信号,经过第三混频器和第四电滤波器取和频,然后通过第二二分频器,得到频率为fR的信号。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信号变换模块和第五信号变换模块均包括第五功率分配器、第四混频器、第五电滤波器和第一电耦合器,所述的第五功率分配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四混频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该第四混频器的输出端经第五电滤波器与第一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五功率分配器的第二输出端和第一电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第一本振信号fL1经第五功率分配器分为两路,一路和输入的待传递信号fR依次经第四混频器和第五电滤波器进入第一电耦合器,另一路直接输入第一电耦合器,经第一电耦合器,输出频率为fR+fL1和fL1的信号;
所述的第二信号变换模块和第六信号变换模块均包括第六功率分配器、第五混频器、第六电滤波器、第七电滤波器和第八电滤波器,所述第六功率分配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六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该第六电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五混频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第六功率分配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七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该第七电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五混频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该第五混频器的输出端与第八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输入信号经第六功率分配器、第六电滤波器和第七电滤波器分别滤出频率为fR+fL1和fL1的信号,经过第五混频器进行混频,并经第八电滤波器取差频,得到频率为fR的信号。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信号变换模块和第五信号变换模块均包括第七功率分配器、第六混频器、第九电滤波器和第一电耦合器,所述的第七功率分配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六混频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该第六混频器的输出端经第九电滤波器与第一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七功率分配器的第二输出端和第一电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第一本振信号fL1经第七功率分配器分为两路,一路和输入的待传递信号fR依次经第六混频器和第九电滤波器进入第一电耦合器,另一路直接输入第一电耦合器,经第一电耦合器,输出频率为fR-fL1和fL1的信号;
所述的第二信号变换模块和第六信号变换模块均包括第八功率分配器、第七混频器、第十电滤波器、第十一电滤波器和第十二电滤波器,所述第八功率分配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十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该第十电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七混频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第八功率分配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十一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该第十一电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七混频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该第七混频器的输出端与第十二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输入信号经第八功率分配器、第十电滤波器和第十一电滤波器分别滤出频率为fR-fL1和fL1的信号,经过第七混频器进行混频,并经第十二电滤波器取和频,得到频率为 fR的信号。
优选的,所述的第三信号变换模块包括第八混频器和第二带阻滤波器,输入的待传递信号fR和第二本振信号fL2依次经第八混频器和第二带阻滤波器输出频率为fR+fL2和fR-fL2的双边带信号;
所述的第四信号变换模块包括第九功率分配器、第九混频器、第十三电滤波器、第十四电滤波器、第十五电滤波器和第三二分频器,所述第九功率分配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十三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该第十三电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九混频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第九功率分配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十四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该第十四电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九混频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该第九混频器的输出端与第十五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第十五电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三二分频器的输入端相连;输入信号经第九功率分配器、第十三电滤波器和第十四电滤波器分别滤出频率为fR+fL2和fR-fL2的信号,经过第九混频器和第十五电滤波器取和频,然后通过第三二分频器,得到频率为fR的信号。
优选的,所述的第三信号变换模块包括第十功率分配器、第十混频器、第十六电滤波器和第二电耦合器,所述的第十功率分配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十混频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该第十混频器的输出端经第十六电滤波器与第二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十功率分配器的第二输出端和第二电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第二本振信号fL2经第十功率分配器分为两路,一路和输入的待传递信号fR依次经第十混频器和第十六电滤波器进入第二电耦合器,另一路直接输入第二电耦合器,经第二电耦合器 ,输出频率为fR+fL2和fL2的信号;
所述的第四信号变换模块包括第十一功率分配器、第十一混频器、第十七电滤波器、第十八电滤波器和第十九电滤波器,所述第十一功率分配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十七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该第十七电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十一混频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第十一功率分配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十八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该第十八电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十一混频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该第十一混频器的输出端与第十九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输入信号经第十一功率分配器、第十七电滤波器和第十八电滤波器分别滤出频率为fR+fL2和fL2的信号,经过第十一混频器进行混频,并经第十九电滤波器取差频,得到频率为fR的信号。
优选的,所述的第三信号变换模块包括第十二功率分配器、第十二混频器、第二十电滤波器和第二电耦合器,所述的第十二功率分配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十二混频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该第十二混频器的输出端经第二十电滤波器与第二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十二功率分配器的第二输出端和第二电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第二本振信号fL2经第十二器功率分配器分为两路,一路和输入的待传递信号fR依次经第十二混频器和第二十电滤波器进入第二电耦合器,另一路直接输入第二电耦合器,经第二电耦合器,输出频率为fR-fL2和fL2的信号;
所述的第四信号变换模块包括第十三功率分配器、第十三混频器、第二十一电滤波器、第二十二电滤波器和第二十三电滤波器,所述第十三功率分配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二十一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该第二十一电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十三混频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第十三功率分配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十二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该第二十二电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十三混频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该第十三混频器的输出端与第二十三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输入信号经第十三功率分配器、第二十一电滤波器和第二十二电滤波器分别滤出频率为fR-fL2和fL2的信号,经过第十三混频器进行混频,并经第二十三电滤波器取和频,得到频率为fR的信号。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信号变换实现前后传递的频分复用,有效避免了后向散射噪声对频率传递短期稳定性的影响;
2、本发明双向传递采用同一个波长的光载波,保证了链路双向传递的对称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高精度光纤微波频率传递系统实施例1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高精度光纤微波频率传递系统实施例2的结构框图。
图3中A、B、C分别是本发明高精度光纤微波频率传递系统中第一信号变换模块和第五信号变换模块三种优选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中A、B、C分别是本发明高精度光纤微波频率传递系统中第二信号变换模块和第六信号变换模块三种优选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中A、B、C分别是本发明高精度光纤微波频率传递系统中第三信号变换模块三种优选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中A、B、C分别是本发明高精度光纤微波频率传递系统中第四信号变换模块三种优选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高精度光纤微波频率传递系统实施例1的本地端框图。
图8是高精度光纤微波频率传递系统实施例1的远端结构框图。
图9中A、B、C分别是本发明高精度光纤微波频率传递系统实施例1中第一信号变换模块三种优选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中A、B、C分别是本发明高精度光纤微波频率传递系统实施例1中第二信号变换模块三种优选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中A、B、C分别是本发明高精度光纤微波频率传递系统实施例1中第三信号变换模块三种优选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中A、B、C分别是本发明高精度光纤微波频率传递系统实施例1中第四信号变换模块三种优选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由于本发明的形式一和形式二在结构上类似,故实施例以本发明形式一的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请先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高精度主动式光纤微波频率传递系统实施例1的结构框图,在本地端,如图7,被传递的频率为f的信号I经第一功率分配器1-1分为两路,一路信号II,另一路信号III。其中信号III经过二分频器1-2输出频率为
Figure GDA0002447625290000111
的信号IV,信号IV送入第一信号变换器1-3,第一信号变换模块中包含本振1,本振1输出频率为f1的信号V,信号IV和信号V经过信号处理,输出信号VI。信号VI经过电耦合器1-4送入第一电光调制1-5,调制到波长为λ的光载波上,通过第一环形器1-6连入光纤链路。第一光电接收模块 1-7提取出从远端返回的后向信号VII,和功率分配器1-1输出的另一路信号II输入至相位补偿单元1-8,产生频率为
Figure GDA0002447625290000112
的相位共轭信号VIII。信号VIII送入第三信号变换器1-9,第三信号变换器中包含本振2,本振2输出频率为f2的信号IX,信号VIII和信号IX经过信号处理,输出信号X,送入电耦合器1-4,传递到远端。
在远端,如图8,通过第二环形器3-1和第二光电探测3-2探测出前向信号,经过第二功率分配器3-3分为两路,一路信号XI,另一路信号XII。其中信号XII输出信号连接至第二信号变换器3-4,恢复出频率为
Figure GDA0002447625290000113
的信号XIII,,将信号XIII通过第三功率分配器3-5 分为两路,一路信号XIV,另一路信号XV,其中信号XV经过第二电光调制3-6调制到波长同为λ的光载波上,通过第二环形器3-1连入光纤链路,返回本地端。第二功率分配器3-3输出的另一路信号XI连接至第四信号变换3-7,恢复出频率为
Figure GDA0002447625290000114
的信号XVI,将信号XVI和信号XIV输入第一混频器模块3-8,输出信号XVII,信号XVII为得到的稳定的微波频率信号。
下面针对信号变换器输出信号的三种优选方式,对本地端第一信号变换,及远端信号第二信号变换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种,针对第一信号变换输入待传递信号fR,信号变换中包含频率为fL1的本振1,信号变换输出频率为fR+fL1和fR-fL1的双边带信号时,本地端的信号变换器和远端对应的信号变换具体实施方式见图9中A和图10中A。在本地端进行第一信号变换时,本振1信号fL1和待传递信号fR经过第二混频器、第一带阻滤波器,滤除频率为fR的信号,输出为fR+fL1和fR-fL1的双边带信号。在远端相应的第二信号变换模块,将第二电滤波器和第三电滤波器滤出的频率为fR+fL1的信号和频率为fR-fL1的信号用第三混频器进行混频,用第四电滤波器滤波取和频,然后二分频,得到频率为fR的信号。
第二种,针对第一信号变换模块输入待传递信号fR,信号变换中包含频率为fL1的本振1,信号变换输出频率为fR+fL1和fL1的信号时,本地端的第一信号变换模块和远端第二信号变换模块具体实施方式见图9中B和图10中B。在本地端进行第一信号变换时,本振1信号fL1经第五功率分配器分为两路,一路和待传递信号fR经过第四混频器进行混频并经第五电滤波器,输出频率为fR+fL1的信号;第五功率分配器输出的另一路信号和第五电滤波器输出的fR+fL1信号进入第一电耦合器,输出频率为fR+fL1和fL1的信号。在远端相应的第二信号变换模块,将第六电滤波器和第七电滤波器滤出的频率为fR+fL1的信号和频率为fL1的信号用第五混频器进行混频,用第八电滤波器滤波取差频,得到频率为fR的信号。
第三种,针对第一信号变换模块输入待传递信号fR,信号变换中包含频率为fL的本振1,信号变换输出频率为fR-fL1和fL1的信号时,本地端的第一信号变换模块和远端第二信号变换模块具体实施方式见图9中C和图10中C。在本地端进行第一信号变换时,本振1信号fL1经第七功率分配器分为两路,一路和待传递信号fR经过第六混频器进行混频并经第九电滤波器,输出频率为fR-fL1的信号;第七功率分配器输出的另一路信号和第九电滤波器输出的fR-fL1信号进入第一电耦合器,输出频率为fR-fL1和fL1的信号。在远端相应的第二信号变换模块,将第十电滤波器和第十一电滤波器滤出的频率为fR-fL1的信号和频率为fL1的信号用第七混频器进行混频,用第十二电滤波器滤波取和频,得到频率为fR的信号。
下面针对信号变换器输出信号的三种优选方式,对本地端第三信号变换,及远端信号第四信号变换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种,针对第三信号变换输入待传递信号fR,信号变换中包含频率为fL2的本振2,信号变换输出频率为fR+fL2和fR-fL2的双边带信号时,本地端的信号变换器和远端对应的信号变换具体实施方式见图 11中A和图12中A。在本地端进行第三信号变换时,本振2信号fL2和待传递信号fR经过第八混频器、第二带阻滤波器,滤除频率为fR的信号,输出为fR+fL2和fR-fL2的双边带信号。在远端相应的第四信号变换模块,将第十三电滤波器和第十四电滤波器滤出的频率为fR+fL2的信号和频率为fR-fL2的信号用第九混频器进行混频,用第十五电滤波器滤波取和频,然后二分频,得到频率为fR的信号。
第二种,针对第三信号变换模块输入待传递信号fR,信号变换中包含频率为fL2的本振2,信号变换输出频率为fR+fL2和fL2的信号时,本地端的第三信号变换模块和远端第四信号变换模块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1中B和图12中B。在本地端进行第三信号变换时,本振2信号fL2经第十功率分配器分为两路,一路和待传递信号fR经过第十混频器进行混频并经第十六电滤波器,输出频率为fR+fL2的信号;第十功率分配器输出的另一路信号和第十六电滤波器输出的fR+fL2信号进入第二电耦合器,输出频率为fR+fL2和fL2的信号。在远端相应的第四信号变换模块,将第十七电滤波器和第十八电滤波器滤出的频率为fR+fL2的信号和频率为fL2的信号用第十一混频器进行混频,用第十九电滤波器滤波取差频,得到频率为fR的信号。
第三种,针对第三信号变换模块输入待传递信号fR,信号变换中包含频率为fL2的本振2,信号变换输出频率为fR-fL2和fL2的信号时,本地端的第三信号变换模块和远端第四信号变换模块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1中C和图12中C。在本地端进行第三信号变换时,本振2信号fL2经第十二功率分配器分为两路,一路和待传递信号fR经过第十二混频器进行混频并经第二十电滤波器,输出频率为fR-fL2的信号;第十二功率分配器输出的另一路信号和第二十电滤波器输出的 fR-fL2信号进入第二电耦合器,输出频率为fR-fL2和fL2的信号。在远端相应的第四信号变换模块,将第二十一电滤波器和第二十二电滤波器滤出的频率为fR-fL2的信号和频率为fL2的信号用第十三混频器进行混频,用第二十三电滤波器滤波取和频,得到频率为fR的信号。
经试验表明,本系统本地端发送前向信号,远端接收前向信号并返回本地端,本地端将待传递频率信号与后向信号进行处理,驱动发送的前向信号与单向光纤链路引入的相位抖动共轭。远端接收到的前向信号即为稳定微波频率信号。通过变频的方法避免了后向散射噪声的影响,提高信噪比,有利于频率传递短期稳定性的提高;同时前后传递同纤同波,消除了使用波分复用引入的波长不对称性,避免波长间隔对频率传递长期稳定性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高精度光纤微波频率传递系统,该系统包括本地端(1)、光纤链路(2)和远端(3),本地端(1)与远端(3)通过光纤链路(2)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本地端(1)包括第一功率分配器模块(1-1),被传递的频率信号输入该第一功率分配器模块(1-1)的第一输入端,该第一功率分配器模块(1-1)的第一输出端接第一二分频器模块(1-2)的输入端,该第一二分频器模块(1-2)的输出端经第一信号变换模块(1-3)与电耦合模块(1-4)的第一输入端相连,该电耦合模块(1-4)的输出端经第一电光调制模块(1-5)与第一环形器模块(1-6)的第一端相连,该第一环形器模块(1-6)的第三端口经所述的光纤链路(2)与所述的远端(3)的第二环形器模块(3-1)第三端口相连,所述的第一环形器模块(1-6)的第二端口经第一光电接收模块(1-7)与相位补偿模块(1-8)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一功率分配器模块(1-1)的第二输出端接所述的相位补偿模块(1-8)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的相位补偿模块(1-8)的输出端经第三信号变换模块(1-9)与所述的电耦合模块(1-4)的第二输入端相连;
所述的远端(3)包括第二环形器模块(3-1),第二环形器模块(3-1)的第二端口经第二光电接收模块(3-2)与第二功率分配器模块(3-3)的输入端相连,该第二功率分配器模块(3-3)的第一输出端口经第二信号变换模块(3-4)与第三功率分配器模块(3-5)的输入端相连,该第三功率分配器模块(3-5)的第一输出端经第二电光调制模块(3-6)接所述的第二环形器模块(3-1)的第一端口端,所述的第二环形器模块(3-1)的第三端口经所述的光纤链路(2)与所述的本地端(1)的第一环形器模块(1-6)的第三端口相连,所述的第二功率分配器模块(3-3)的第二输出端经第四信号变换模块(3-7)与第一混频器模块(3-8)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第三功率分配器模块(3-5)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一混频器模块(3-8)的第二输入端相连,第一混频器模块(3-8)的输出端为远端接收信号的输出端;
所述的第一信号变换模块(1-3)包括第二混频器和第一带阻滤波器,输入的待传递信号fR和第一本振信号fL1依次经第二混频器和第一带阻滤波器输出频率为fR+fL1和fR-fL1的双边带信号;
所述的第二信号变换模块(3-4)包括第四功率分配器、第二电滤波器、第三混频器、第三电滤波器、第四电滤波器和第二二分频器,所述第四功率分配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二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该第二电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三混频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第四功率分配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三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该第三电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三混频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该第三混频器的输出端与第四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第四电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二二分频器的输入端相连;输入信号经第四功率分配器、第二电滤波器和第三电滤波器分别滤出频率为fR+fL1和fR-fL1的信号,经过第三混频器和第四电滤波器取和频,然后通过第二二分频器,得到频率为fR的信号;
所述的第三信号变换模块(1-9)包括第八混频器和第二带阻滤波器,输入的待传递信号fR和第二本振信号fL2依次经第八混频器和第二带阻滤波器输出频率为fR+fL2和fR-fL2的双边带信号;
所述的第四信号变换模块(3-7)包括第九功率分配器、第九混频器、第十三电滤波器、第十四电滤波器、第十五电滤波器和第三二分频器,所述第九功率分配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十三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该第十三电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九混频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第九功率分配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十四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该第十四电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九混频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该第九混频器的输出端与第十五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第十五电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三二分频器的输入端相连;输入信号经第九功率分配器、第十三电滤波器和第十四电滤波器分别滤出频率为fR+fL2和fR-fL2的信号,经过第九混频器和第十五电滤波器取和频,然后通过第三二分频器,得到频率为fR的信号。
2.一种高精度光纤微波频率传递系统,该系统包括本地端(1)、光纤链路(2)和远端(3),本地端(1)与远端(3)通过光纤链路(2)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本地端(1)包括第一功率分配器模块(1-1),被传递的频率信号输入该第一功率分配器模块(1-1)的第一输入端,该第一功率分配器模块(1-1)的第一输出端接第一二分频器模块(1-2)的输入端,该第一二分频器模块(1-2)的输出端经第一信号变换模块(1-3)与电耦合模块(1-4)的第一输入端相连,该电耦合模块(1-4)的输出端经第一电光调制模块(1-5)与第一环形器模块(1-6)的第一端相连,该第一环形器模块(1-6)的第三端口经所述的光纤链路(2)与所述的远端(3)的第二环形器模块(3-1)第三端口相连,所述的第一环形器模块(1-6)的第二端口经第一光电接收模块(1-7)与相位补偿模块(1-8)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一功率分配器模块(1-1)的第二输出端接所述的相位补偿模块(1-8)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的相位补偿模块(1-8)的输出端经第三信号变换模块(1-9)与所述的电耦合模块(1-4)的第二输入端相连;
所述的远端(3)包括第二环形器模块(3-1),第二环形器模块(3-1)的第二端口经第二光电接收模块(3-2)与第二功率分配器模块(3-3)的输入端相连,该第二功率分配器模块(3-3)的第一输出端口经第二信号变换模块(3-4)与第三功率分配器模块(3-5)的输入端相连,该第三功率分配器模块(3-5)的第一输出端经第二电光调制模块(3-6)接所述的第二环形器模块(3-1)的第一端口端,所述的第二环形器模块(3-1)的第三端口经所述的光纤链路(2)与所述的本地端(1)的第一环形器模块(1-6)的第三端口相连,所述的第二功率分配器模块(3-3)的第二输出端经第四信号变换模块(3-7)与第一混频器模块(3-8)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第三功率分配器模块(3-5)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一混频器模块(3-8)的第二输入端相连,第一混频器模块(3-8)的输出端为远端接收信号的输出端;
所述的第一信号变换模块(1-3)包括第五功率分配器、第四混频器、第五电滤波器和第一电耦合器,所述的第五功率分配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四混频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该第四混频器的输出端经第五电滤波器与第一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五功率分配器的第二输出端和第一电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第一本振信号fL1经第五功率分配器分为两路,一路和输入的待传递信号fR依次经第四混频器和第五电滤波器进入第一电耦合器,另一路直接输入第一电耦合器,经第一电耦合器,输出频率为fR+fL1和fL1的信号;
所述的第二信号变换模块(3-4)包括第六功率分配器、第五混频器、第六电滤波器、第七电滤波器和第八电滤波器,所述第六功率分配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六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该第六电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五混频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第六功率分配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七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该第七电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五混频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该第五混频器的输出端与第八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输入信号经第六功率分配器、第六电滤波器和第七电滤波器分别滤出频率为fR+fL1和fL1的信号,经过第五混频器进行混频,并经第八电滤波器取差频,得到频率为fR的信号;
所述的第三信号变换模块(1-9)包括第十功率分配器、第十混频器、第十六电滤波器和第二电耦合器,所述的第十功率分配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十混频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该第十混频器的输出端经第十六电滤波器与第二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十功率分配器的第二输出端和第二电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第二本振信号fL2经第十功率分配器分为两路,一路和输入的待传递信号fR依次经第十混频器和第十六电滤波器进入第二电耦合器,另一路直接输入第二电耦合器,经第二电耦合器,输出频率为fR+fL2和fL2的信号;
所述的第四信号变换模块(3-7)包括第十一功率分配器、第十一混频器、第十七电滤波器、第十八电滤波器和第十九电滤波器,所述第十一功率分配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十七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该第十七电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十一混频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第十一功率分配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十八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该第十八电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十一混频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该第十一混频器的输出端与第十九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输入信号经第十一功率分配器、第十七电滤波器和第十八电滤波器分别滤出频率为fR+fL2和fL2的信号,经过第十一混频器进行混频,并经第十九电滤波器取差频,得到频率为fR的信号。
3.一种高精度光纤微波频率传递系统,该系统包括本地端(1)、光纤链路(2)和远端(3),本地端(1)与远端(3)通过光纤链路(2)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本地端(1)包括第一功率分配器模块(1-1),被传递的频率信号输入该第一功率分配器模块(1-1)的第一输入端,该第一功率分配器模块(1-1)的第一输出端接第一二分频器模块(1-2)的输入端,该第一二分频器模块(1-2)的输出端经第一信号变换模块(1-3)与电耦合模块(1-4)的第一输入端相连,该电耦合模块(1-4)的输出端经第一电光调制模块(1-5)与第一环形器模块(1-6)的第一端相连,该第一环形器模块(1-6)的第三端口经所述的光纤链路(2)与所述的远端(3)的第二环形器模块(3-1)第三端口相连,所述的第一环形器模块(1-6)的第二端口经第一光电接收模块(1-7)与相位补偿模块(1-8)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一功率分配器模块(1-1)的第二输出端接所述的相位补偿模块(1-8)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的相位补偿模块(1-8)的输出端经第三信号变换模块(1-9)与所述的电耦合模块(1-4)的第二输入端相连;
所述的远端(3)包括第二环形器模块(3-1),第二环形器模块(3-1)的第二端口经第二光电接收模块(3-2)与第二功率分配器模块(3-3)的输入端相连,该第二功率分配器模块(3-3)的第一输出端口经第二信号变换模块(3-4)与第三功率分配器模块(3-5)的输入端相连,该第三功率分配器模块(3-5)的第一输出端经第二电光调制模块(3-6)接所述的第二环形器模块(3-1)的第一端口端,所述的第二环形器模块(3-1)的第三端口经所述的光纤链路(2)与所述的本地端(1)的第一环形器模块(1-6)的第三端口相连,所述的第二功率分配器模块(3-3)的第二输出端经第四信号变换模块(3-7)与第一混频器模块(3-8)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第三功率分配器模块(3-5)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一混频器模块(3-8)的第二输入端相连,第一混频器模块(3-8)的输出端为远端接收信号的输出端;
所述的第一信号变换模块(1-3)包括第七功率分配器、第六混频器、第九电滤波器和第一电耦合器,所述的第七功率分配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六混频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该第六混频器的输出端经第九电滤波器与第一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七功率分配器的第二输出端和第一电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第一本振信号fL1经第七功率分配器分为两路,一路和输入的待传递信号fR依次经第六混频器和第九电滤波器进入第一电耦合器,另一路直接输入第一电耦合器,经第一电耦合器,输出频率为fR-fL1和fL1的信号;
所述的第二信号变换模块(3-4)包括第八功率分配器、第七混频器、第十电滤波器、第十一电滤波器和第十二电滤波器,所述第八功率分配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十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该第十电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七混频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第八功率分配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十一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该第十一电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七混频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该第七混频器的输出端与第十二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输入信号经第八功率分配器、第十电滤波器和第十一电滤波器分别滤出频率为fR-fL1和fL1的信号,经过第七混频器进行混频,并经第十二电滤波器取和频,得到频率为fR的信号;
所述的第三信号变换模块(1-9)包括第十二功率分配器、第十二混频器、第二十电滤波器和第二电耦合器,所述的第十二功率分配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十二混频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该第十二混频器的输出端经第二十电滤波器与第二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十二功率分配器的第二输出端和第二电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第二本振信号fL2经第十二器功率分配器分为两路,一路和输入的待传递信号fR依次经第十二混频器和第二十电滤波器进入第二电耦合器,另一路直接输入第二电耦合器,经第二电耦合器,输出频率为fR-fL2和fL2的信号;
所述的第四信号变换模块(3-7)包括第十三功率分配器、第十三混频器、第二十一电滤波器、第二十二电滤波器和第二十三电滤波器,所述第十三功率分配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二十一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该第二十一电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十三混频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第十三功率分配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十二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该第二十二电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十三混频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该第十三混频器的输出端与第二十三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输入信号经第十三功率分配器、第二十一电滤波器和第二十二电滤波器分别滤出频率为fR-fL2和fL2的信号,经过第十三混频器进行混频,并经第二十三电滤波器取和频,得到频率为fR的信号。
4.一种高精度光纤微波频率传递系统,该系统包括本地端(1)、光纤链路(2)和远端(3),本地端(1)与远端(3)通过光纤链路(2)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本地端(1)包括第一功率分配器模块(1-1),被传递的频率信号输入该第一功率分配器模块(1-1)的第一输入端,该第一功率分配器模块(1-1)的第一输出端接第一二分频器模块(1-2)输入端,该第一二分频器模块(1-2)的输出端与电耦合模块(1-4)的第一输入端相连,该电耦合模块(1-4)的输出端经第一电光调制模块(1-5)与第一环形器模块(1-6)的第一端口相连,该第一环形器模块(1-6)的第三端口经所述的光纤链路(2)与所述的远端(3)的第二环形器模块(3-1)的第三端口相连,所述的第一环形器模块(1-6)的第二端口经第一光电接收模块(1-7)、第六信号变换模块(1-10)与相位补偿模块(1-8)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一功率分配器模块(1-1)的第二输出端接所述的相位补偿模块(1-8)的第二输入端,该相位补偿模块(1-8)的输出端经第三信号变换模块(1-9)与所述的电耦合模块(1-4)的第二输入端相连;
所述的远端(3)包括第二环形器模块(3-1),第二环形器模块(3-1)的第二端口经第二光电接收模块(3-2)与第二功率分配器模块(3-3)的输入端相连,该第二功率分配器模块(3-3)的第一输出端经第一电滤波器模块(3-9)与第三功率分配器模块(3-5)的输入端相连,该第三功率分配器模块(3-5)的第一输出端经第五信号变换模块(3-10)、第二电光调制模块(3-6)接入所述的第二环形器模块(3-1)的第一端口端,所述的第二环形器模块(3-1)的第三端口经所述的光纤链路(2)与所述的本地端(1)的第一环形器模块(1-6)的第三端口相连,所述的第二功率分配器模块(3-3)的第二输出端口经第四信号变换模块(3-7)与第一混频器模块(3-8)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第三功率分配器模块(3-5)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一混频器模块(3-8)的第二输入端相连,第一混频器模块(3-8)的输出端为远端接收信号的输出端;
所述的第五信号变换模块(3-10)包括第二混频器和第一带阻滤波器,输入的待传递信号fR和第一本振信号fL1依次经第二混频器和第一带阻滤波器输出频率为fR+fL1和fR-fL1的双边带信号;
所述的第六信号变换模块(1-10)包括第四功率分配器、第二电滤波器、第三混频器、第三电滤波器、第四电滤波器和第二二分频器,所述第四功率分配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二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该第二电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三混频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第四功率分配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三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该第三电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三混频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该第三混频器的输出端与第四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第四电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二二分频器的输入端相连;输入信号经第四功率分配器、第二电滤波器和第三电滤波器分别滤出频率为fR+fL1和fR-fL1的信号,经过第三混频器和第四电滤波器取和频,然后通过第二二分频器,得到频率为fR的信号;
所述的第三信号变换模块(1-9)包括第八混频器和第二带阻滤波器,输入的待传递信号fR和第二本振信号fL2依次经第八混频器和第二带阻滤波器输出频率为fR+fL2和fR-fL2的双边带信号;
所述的第四信号变换模块(3-7)包括第九功率分配器、第九混频器、第十三电滤波器、第十四电滤波器、第十五电滤波器和第三二分频器,所述第九功率分配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十三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该第十三电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九混频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第九功率分配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十四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该第十四电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九混频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该第九混频器的输出端与第十五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第十五电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三二分频器的输入端相连;输入信号经第九功率分配器、第十三电滤波器和第十四电滤波器分别滤出频率为fR+fL2和fR-fL2的信号,经过第九混频器和第十五电滤波器取和频,然后通过第三二分频器,得到频率为fR的信号。
5.一种高精度光纤微波频率传递系统,该系统包括本地端(1)、光纤链路(2)和远端(3),本地端(1)与远端(3)通过光纤链路(2)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本地端(1)包括第一功率分配器模块(1-1),被传递的频率信号输入该第一功率分配器模块(1-1)的第一输入端,该第一功率分配器模块(1-1)的第一输出端接第一二分频器模块(1-2)输入端,该第一二分频器模块(1-2)的输出端与电耦合模块(1-4)的第一输入端相连,该电耦合模块(1-4)的输出端经第一电光调制模块(1-5)与第一环形器模块(1-6)的第一端口相连,该第一环形器模块(1-6)的第三端口经所述的光纤链路(2)与所述的远端(3)的第二环形器模块(3-1)的第三端口相连,所述的第一环形器模块(1-6)的第二端口经第一光电接收模块(1-7)、第六信号变换模块(1-10)与相位补偿模块(1-8)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一功率分配器模块(1-1)的第二输出端接所述的相位补偿模块(1-8)的第二输入端,该相位补偿模块(1-8)的输出端经第三信号变换模块(1-9)与所述的电耦合模块(1-4)的第二输入端相连;
所述的远端(3)包括第二环形器模块(3-1),第二环形器模块(3-1)的第二端口经第二光电接收模块(3-2)与第二功率分配器模块(3-3)的输入端相连,该第二功率分配器模块(3-3)的第一输出端经第一电滤波器模块(3-9)与第三功率分配器模块(3-5)的输入端相连,该第三功率分配器模块(3-5)的第一输出端经第五信号变换模块(3-10)、第二电光调制模块(3-6)接入所述的第二环形器模块(3-1)的第一端口端,所述的第二环形器模块(3-1)的第三端口经所述的光纤链路(2)与所述的本地端(1)的第一环形器模块(1-6)的第三端口相连,所述的第二功率分配器模块(3-3)的第二输出端口经第四信号变换模块(3-7)与第一混频器模块(3-8)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第三功率分配器模块(3-5)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一混频器模块(3-8)的第二输入端相连,第一混频器模块(3-8)的输出端为远端接收信号的输出端;
所述的第五信号变换模块(3-10)包括第五功率分配器、第四混频器、第五电滤波器和第一电耦合器,所述的第五功率分配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四混频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该第四混频器的输出端经第五电滤波器与第一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五功率分配器的第二输出端和第一电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第一本振信号fL1经第五功率分配器分为两路,一路和输入的待传递信号fR依次经第四混频器和第五电滤波器进入第一电耦合器,另一路直接输入第一电耦合器,经第一电耦合器,输出频率为fR+fL1和fL1的信号;
所述的第六信号变换模块(1-10)包括第六功率分配器、第五混频器、第六电滤波器、第七电滤波器和第八电滤波器,所述第六功率分配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六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该第六电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五混频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第六功率分配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七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该第七电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五混频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该第五混频器的输出端与第八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输入信号经第六功率分配器、第六电滤波器和第七电滤波器分别滤出频率为fR+fL1和fL1的信号,经过第五混频器进行混频,并经第八电滤波器取差频,得到频率为fR的信号;
所述的第三信号变换模块(1-9)包括第十功率分配器、第十混频器、第十六电滤波器和第二电耦合器,所述的第十功率分配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十混频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该第十混频器的输出端经第十六电滤波器与第二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十功率分配器的第二输出端和第二电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第二本振信号fL2经第十功率分配器分为两路,一路和输入的待传递信号fR依次经第十混频器和第十六电滤波器进入第二电耦合器,另一路直接输入第二电耦合器,经第二电耦合器,输出频率为fR+fL2和fL2的信号;
所述的第四信号变换模块(3-7)包括第十一功率分配器、第十一混频器、第十七电滤波器、第十八电滤波器和第十九电滤波器,所述第十一功率分配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十七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该第十七电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十一混频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第十一功率分配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十八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该第十八电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十一混频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该第十一混频器的输出端与第十九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输入信号经第十一功率分配器、第十七电滤波器和第十八电滤波器分别滤出频率为fR+fL2和fL2的信号,经过第十一混频器进行混频,并经第十九电滤波器取差频,得到频率为fR的信号。
6.一种高精度光纤微波频率传递系统,该系统包括本地端(1)、光纤链路(2)和远端(3),本地端(1)与远端(3)通过光纤链路(2)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本地端(1)包括第一功率分配器模块(1-1),被传递的频率信号输入该第一功率分配器模块(1-1)的第一输入端,该第一功率分配器模块(1-1)的第一输出端接第一二分频器模块(1-2)输入端,该第一二分频器模块(1-2)的输出端与电耦合模块(1-4)的第一输入端相连,该电耦合模块(1-4)的输出端经第一电光调制模块(1-5)与第一环形器模块(1-6)的第一端口相连,该第一环形器模块(1-6)的第三端口经所述的光纤链路(2)与所述的远端(3)的第二环形器模块(3-1)的第三端口相连,所述的第一环形器模块(1-6)的第二端口经第一光电接收模块(1-7)、第六信号变换模块(1-10)与相位补偿模块(1-8)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一功率分配器模块(1-1)的第二输出端接所述的相位补偿模块(1-8)的第二输入端,该相位补偿模块(1-8)的输出端经第三信号变换模块(1-9)与所述的电耦合模块(1-4)的第二输入端相连;
所述的远端(3)包括第二环形器模块(3-1),第二环形器模块(3-1)的第二端口经第二光电接收模块(3-2)与第二功率分配器模块(3-3)的输入端相连,该第二功率分配器模块(3-3)的第一输出端经第一电滤波器模块(3-9)与第三功率分配器模块(3-5)的输入端相连,该第三功率分配器模块(3-5)的第一输出端经第五信号变换模块(3-10)、第二电光调制模块(3-6)接入所述的第二环形器模块(3-1)的第一端口端,所述的第二环形器模块(3-1)的第三端口经所述的光纤链路(2)与所述的本地端(1)的第一环形器模块(1-6)的第三端口相连,所述的第二功率分配器模块(3-3)的第二输出端口经第四信号变换模块(3-7)与第一混频器模块(3-8)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第三功率分配器模块(3-5)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一混频器模块(3-8)的第二输入端相连,第一混频器模块(3-8)的输出端为远端接收信号的输出端;
所述的第五信号变换模块(3-10)包括第七功率分配器、第六混频器、第九电滤波器和第一电耦合器,所述的第七功率分配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六混频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该第六混频器的输出端经第九电滤波器与第一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七功率分配器的第二输出端和第一电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第一本振信号fL1经第七功率分配器分为两路,一路和输入的待传递信号fR依次经第六混频器和第九电滤波器进入第一电耦合器,另一路直接输入第一电耦合器,经第一电耦合器,输出频率为fR-fL1和fL1的信号;
所述的第六信号变换模块(1-10)包括第八功率分配器、第七混频器、第十电滤波器、第十一电滤波器和第十二电滤波器,所述第八功率分配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十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该第十电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七混频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第八功率分配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十一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该第十一电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七混频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该第七混频器的输出端与第十二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输入信号经第八功率分配器、第十电滤波器和第十一电滤波器分别滤出频率为fR-fL1和fL1的信号,经过第七混频器进行混频,并经第十二电滤波器取和频,得到频率为fR的信号;
所述的第三信号变换模块(1-9)包括第十二功率分配器、第十二混频器、第二十电滤波器和第二电耦合器,所述的第十二功率分配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十二混频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该第十二混频器的输出端经第二十电滤波器与第二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十二功率分配器的第二输出端和第二电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第二本振信号fL2经第十二器功率分配器分为两路,一路和输入的待传递信号fR依次经第十二混频器和第二十电滤波器进入第二电耦合器,另一路直接输入第二电耦合器,经第二电耦合器,输出频率为fR-fL2和fL2的信号;
所述的第四信号变换模块(3-7)包括第十三功率分配器、第十三混频器、第二十一电滤波器、第二十二电滤波器和第二十三电滤波器,所述第十三功率分配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二十一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该第二十一电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十三混频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第十三功率分配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十二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该第二十二电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十三混频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该第十三混频器的输出端与第二十三电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输入信号经第十三功率分配器、第二十一电滤波器和第二十二电滤波器分别滤出频率为fR-fL2和fL2的信号,经过第十三混频器进行混频,并经第二十三电滤波器取和频,得到频率为fR的信号。
CN201710657880.3A 2017-08-03 2017-08-03 高精度光纤微波频率传递系统 Active CN1079111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57880.3A CN107911173B (zh) 2017-08-03 2017-08-03 高精度光纤微波频率传递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57880.3A CN107911173B (zh) 2017-08-03 2017-08-03 高精度光纤微波频率传递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11173A CN107911173A (zh) 2018-04-13
CN107911173B true CN107911173B (zh) 2020-06-09

Family

ID=61840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57880.3A Active CN107911173B (zh) 2017-08-03 2017-08-03 高精度光纤微波频率传递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111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7097B (zh) * 2018-07-13 2021-08-1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 高精度分布式光纤宽带频率传递系统及方法
CN108919201B (zh) * 2018-08-08 2022-05-17 上海交通大学 多功能雷达全光接收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
CN109085546B (zh) * 2018-08-21 2022-04-05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光子参量采样的相控阵雷达接收装置
CN110149562B (zh) * 2019-04-19 2022-01-25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光纤单信道时间频率高精度传递中间节点装置
CN113098622B (zh) * 2021-03-14 2022-01-28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光学频率梳双向相位抖动补偿的频率传递装置
CN115150000B (zh) * 2022-07-27 2023-07-28 成都天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相位共轭混频的自由空间微波频率传递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90818A (zh) * 2013-09-30 2014-01-01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光纤时频传递中传输时延的补偿器及方法
JP2014216804A (ja) * 2013-04-25 2014-11-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マイクロ波伝送装置
CN105577267A (zh) * 2014-12-30 2016-05-11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基于光电振荡器原理的光纤频率传递相位补偿装置及方法
CN106301576A (zh) * 2016-08-05 2017-01-04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无源相位校正的多频率多点微波光纤稳相传输方法
CN106357336A (zh) * 2016-08-31 2017-01-25 上海交通大学 高精度长距离分布式光纤时间传递方法与系统
CN106603158A (zh) * 2016-11-11 2017-04-26 上海交通大学 高精度分布式光纤频率传递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39727B1 (en) * 2003-06-13 2014-04-30 Panasonic Corporation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for radio frequency optical transmissio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216804A (ja) * 2013-04-25 2014-11-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マイクロ波伝送装置
CN103490818A (zh) * 2013-09-30 2014-01-01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光纤时频传递中传输时延的补偿器及方法
CN105577267A (zh) * 2014-12-30 2016-05-11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基于光电振荡器原理的光纤频率传递相位补偿装置及方法
CN106301576A (zh) * 2016-08-05 2017-01-04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无源相位校正的多频率多点微波光纤稳相传输方法
CN106357336A (zh) * 2016-08-31 2017-01-25 上海交通大学 高精度长距离分布式光纤时间传递方法与系统
CN106603158A (zh) * 2016-11-11 2017-04-26 上海交通大学 高精度分布式光纤频率传递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iber-optic radio frequency transfer based on passive phase noise compensation with frequency dividing and filtering;RUI HUANG,etal.;《Optics Letters》;20160201;第626-629页 *
光纤频率传递光学相位补偿系统设计;陈瑞昊等;《光通信技术》;20140415;第1-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11173A (zh) 2018-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11173B (zh) 高精度光纤微波频率传递系统
CN110429978B (zh) 用于环形光纤链路的光纤微波频率传递系统
CN107425915B (zh) 高精度主动式光纤微波频率传递系统
CN106603158B (zh) 高精度分布式光纤频率传递方法
CN108011667B (zh) 变频补偿微波频率传递系统及方法
CN111082873B (zh) 一种超长距离光纤高精度射频信号传递系统和方法
CN110061778A (zh) 光纤微波与光学频率同时传递装置与传递方法
WO2019210671A1 (zh) 微波光子矢量网络分析装置及微波器件散射参数的测量方法
CN103490818B (zh) 光纤时频传递中传输时延的补偿器及方法
CN107994947B (zh) S型往返变频式光纤高精度频率传递系统及方法
CN104065416A (zh) 基于微波移相器的微波信号光纤稳相传输系统
CN111934806B (zh) 基于电光调制双光梳的时间频率同步装置与同步方法
CN104467967B (zh) 基于相位补偿的微波信号光纤稳相传输系统
CN104202090B (zh) 基于光学相位共轭的微波信号长距离光纤稳相传输装置
WO2018176518A1 (zh) 相参光子模数转换装置
CN111181648A (zh) 基于被动相位补偿的微波频率传递装置及传递方法
CN104980220A (zh) 一种补偿系统后置的频率传输系统和方法
CN204886978U (zh) 一种无滤波频率载波抑制比均可调节36倍频信号发生装置
CN104168064A (zh) 一种基于往返相位校正的微波信号光纤稳相传输装置
CN114244448B (zh) 基于被动相位补偿的光学毫米波/太赫兹传递系统和传递方法
CN113346950B (zh) 一种宽带射频信号光纤稳相传输系统装置
CN104967483A (zh) 一种双环高精度光纤频率传递装置
CN105049124B (zh) 适用于ddo-ofdm的双发同收传输系统及其发射端
CN104168063A (zh) 一种基于波长再利用的微波信号光纤稳相传输装置
CN104409956A (zh) 基于注入锁定量子点锁模激光器的多微波本振源产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