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08309B - 用于触摸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触摸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08309B
CN107908309B CN201711105296.3A CN201711105296A CN107908309B CN 107908309 B CN107908309 B CN 107908309B CN 201711105296 A CN201711105296 A CN 201711105296A CN 107908309 B CN107908309 B CN 1079083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subframe
induction
touch
compens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0529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08309A (zh
Inventor
冯鹏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pon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pon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pon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pon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0529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083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08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083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083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083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触摸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包括:设置包括多个子帧的帧周期;将每个子帧分割成q个显示区间和多个触摸区间;在每个显示区间扫描预定数量的栅极线;在每个触摸区间驱动预定数量的驱动线,并且在多条感应线上获得感应信号,以获得触摸信息数据;将每个帧周期或连续的多个帧周期中第一个子帧选定为基准子帧;在基准子帧的每个触摸区间中,检测对应的感应线上感应信号的噪声值;在每个帧周期或连续的多个帧周期中,根据在基准子帧期间获得的噪声值对该帧周期或该连续的多个帧周期中除基准子帧之外的各个子帧对应的触摸信息数据进行补偿。该方法能够在采用线移的方式提高显示质量的同时,采用补偿方法提高感应信号的信噪比。

Description

用于触摸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摸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用于触摸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电容式触摸显示装置包括集成在显示屏中的触摸电极及其驱动电路。触摸电极由图案化的单个或多个金属层组成,可以覆盖于显示面板上方或者内嵌于显示面板中,例如位于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上。
触摸显示装置兼有显示驱动功能和触摸驱动功能。为了实现图像显示,显示驱动模块在图像帧周期中,经由多条栅极线分别选通相应行像素单元的薄膜晶体管。为了实现触摸检测,触摸驱动模块在触摸帧周期中,经由多条感应线(即RX线)检测电容值的变化以获得位置信息。
在触摸显示装置中,采用触摸扫描和显示扫描分时进行的方式,以实现显示驱动和触摸驱动功能。也就是说,在进行显示扫描的时候,暂停触摸检测扫描;在进行触摸检测扫描的时候,暂停显示扫描。在该分时驱动方法中,将图像帧分割成多个显示区间,其中完成预定数量的栅极线的显示扫描,将触摸帧分割成多个触摸区间,其中完成预定数量的驱动线(即TX线)的触摸扫描。在显示区间之间插入触摸区间,从而在一个图像帧中可以实现一个或多个触摸帧的检测。然而,该驱动方法产生水平线(H line)的问题,即在连续图像帧中可以看到与区间相对应的水平线,导致显示质量变差。
在触摸显示装置中,用于显示驱动的栅极线和用于触摸检测的感应线通常位于不同的金属层上。然而,栅极线和感应线的距离仍然很近,特别是在内嵌型触摸显示装置中更是如此。例如,多条栅极线和多条感应线彼此平行,并且存在着对应关系。在每个显示区间结束时,扫描的最后栅极线对应的感应线受到最后栅极线的影响从而在触摸的检测信号中产生噪声,导致触摸检测无法获得准确的位置信息。
因此,在触摸显示装置中希望能够在进一步提高图像显示质量的同时抑制栅极线在感应线上产生的噪声。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触摸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该驱动方法采用补偿的方式抑制栅极线在感应线上产生的噪声,同时能够采用线移方法消除水平线以提高显示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触摸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包括:设置帧周期,每个所述帧周期包括多个子帧;将每个所述子帧分割成q个显示区间和多个触摸区间,所述q个显示区间分布于所述多个触摸区间的间隙中,其中q是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在每个显示区间扫描预定数量的栅极线,从而在每个所述子帧期间显示完整的图像画面;在每个触摸区间驱动预定数量的驱动线,并且在多条感应线上获得感应信号,从而根据所述感应信号在每个所述子帧期间至少一次获得触摸表面的触摸信息数据;将每个所述帧周期或连续的多个所述帧周期中第一个所述子帧选定为基准子帧;在所述基准子帧的每个所述触摸区间中,检测对应的所述感应线上所述感应信号的噪声值;在每个所述帧周期或连续的多个所述帧周期中,根据在所述基准子帧期间获得的所述噪声值对该所述帧周期或该连续的多个所述帧周期中除所述基准子帧之外的各个所述子帧对应的所述触摸信息数据进行补偿。
优选地,在每个所述子帧中,按照预定顺序依次扫描各条所述栅极线,将每个显示区间结束时被扫描到的所述栅极线作为该显示区间的最后栅极线,在每个所述帧周期中的多个连续的所述子帧之间,采用线移的方式改变不同的所述子帧中的第i个所述显示区间对应的所述最后栅极线,其中i分别取为小于q的各个自然数。
优选地,采用线移的方式改变不同的所述子帧中的第i个所述显示区间对应的所述最后栅极线的步骤包括:按照所述帧周期,周期性地改变各个所述子帧中的第一个显示区间中被扫描的栅极线数量,并且与所述第一个显示区间互补地改变各个所述子帧中的第q个显示区间中被扫描的栅极线数量。
优选地,在每个所述帧周期中,各个连续的所述子帧中的所述第一个显示区间中被扫描的栅极线数量递减、各个连续的所述子帧中的所述第q个显示区间中被扫描的栅极线数量递增。
优选地,所述补偿包括:在每个所述帧周期中,根据所述多条栅极线和所述多条感应线的对应关系、在所述多个显示区间对所述多条栅极线的扫描方式以及在所述多个触摸区间内对所述多条驱动线和所述多条感应线的扫描方式,判断各条所述感应线提供的所述感应信号上的噪声是否需要补偿以得到补偿位置和补偿时间段;根据所述补偿位置、所述补偿时间段以及在所述基准子帧期间获得的所述噪声值对所述触摸信息数据进行补偿。
优选地,所述多条栅极线和所述多条感应线的对应关系包括:所述多条栅极线的数目为所述多条感应线的数目的整数倍;所述多条栅极线与所述多条感应线平行设置;每条所述栅极线的位置对应于一条相应的所述感应线。
优选地,判断各条所述感应线提供的所述感应信号上的噪声是否需要补偿以得到补偿位置和补偿时间段的步骤包括:在每个所述帧周期中,获得所述多条栅极线中各个所述显示区间对应的所述最后栅极线;对于同一所述帧周期中连续的两个所述子帧,若与第i个所述显示区间对应的所述最后栅极线对应的相关感应线不相同,则所述相关感应线提供的所述感应信号上的噪声需要补偿,将与第i个所述显示区间相邻的下一个所述触摸区间确定为补偿区间之一,将所述相关感应线所在位置确定为所述补偿时间段之一。
优选地,在每个所述帧周期中,根据所述补偿位置、所述补偿时间段以及在对应的所述基准子帧期间获得的所述噪声值对所述触摸信息数据进行补偿的步骤包括:在每个所述帧周期中,根据所述补偿位置和所述补偿时间段判断接收到的所述触摸信息数据中需要补偿的数据值;将需要补偿的所述数据值减掉所述噪声值以得到补偿后的所述触摸信息数据。
优选地,在每个所述帧周期中,根据所述补偿位置、所述补偿时间段以及在对应的所述基准子帧期间获得的所述噪声值对所述触摸信息数据进行补偿的步骤包括:在每个所述帧周期中,在各个所述补偿时间段内,根据所述补偿位置以及在对应的所述基准子帧期间获得的所述噪声值对相应的所述感应线提供的所述感应信号直接进行补偿;根据补偿后的所述感应信号得到所述触摸信息数据。
优选地,在各个所述补偿时间段内,根据所述补偿位置以及在对应的所述基准子帧期间获得的所述噪声值对相应的所述感应线提供的所述感应信号直接进行补偿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噪声值产生与各个所述补偿位置对应的补偿值;在各个所述补偿时间段内,根据各个所述补偿值对相应的所述感应线提供的所述感应信号直接进行补偿。
优选地,在每个所述子帧中,所述多个触摸区间与所述多个显示区间交替分布。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方法采用补偿方法抑制栅极线在感应线上产生的斜线噪声。在一个子帧期间,分别获得显示区间中最后栅极线对应的感应线。如果判断该感应线受到斜线噪声的影响,则采用预先检测的噪声值进行补偿,从而提高触摸检测的信噪比。
在一些实施例中,栅极线在感应线上产生的斜线噪声是由于采用了线移方法消除水平线以提高显示质量。在多个连续的子帧之间,每个子帧的显示区间的分割方式不同。因此,在每个显示区间结束时,该显示区间的最后一条栅极线的位置也周期性变化(即“线移”)。该方法可以防止显示装置的负载过大以及消除在连续子帧中可见的水平线。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方法采用的补偿方法能够抑制栅极线在感应线上产生的斜线噪声,因此能够在提高显示质量的同时提高触摸检测的信噪比。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中液晶显示装置的等效电路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中触摸装置的等效电路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方法采用分时方式进行显示驱动和触摸驱动的时序图。
图4和5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方法中,连续子帧中的多个显示区间最后栅极线的序号变化以及相应感应线的序号变化状态图。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方法中基准帧的噪声点位置分布图。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示出图7中步骤S140的两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此外,在图中可能未示出某些公知的部分。
在下文中描述了本发明的许多特定的细节,例如器件的结构、材料、尺寸、处理工艺和技术,以便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但正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那样,可以不按照这些特定的细节来实现本发明。
在本申请中,术语“子帧”表示在触摸显示装置的控制过程中的统一时间单位。对于显示部分来说,“子帧”表示用于在显示屏上显示完整的一幅图像的时间段,“显示区间”表示用于每个子帧期间在显示屏上显示一部分图像的时间段。对应地,对于触摸部分来说,“子帧”表示用于在触摸传感器的整个有效表面上至少完成一次全部感应点的检测以得到对应的电容值的时间段,“触摸区间”表示用于每个子帧期间获得一部分感应点的电容值的时间段。在触摸显示装置中,一个“子帧”可以分割成多个“触摸区间”和多个“显示区间”。
本发明可以各种形式呈现,以下将描述其中一些示例。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中液晶显示装置的等效电路图。
液晶显示装置110包括栅极驱动模块111、源极驱动模块112、多个薄膜晶体管T、以及在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形成的多个像素电容CLC。所述多个薄膜晶体管T组成阵列。栅极驱动模块111经由多条栅极扫描线分别连接至相应行的薄膜晶体管T的栅极,用于以扫描的方式提供栅极电压G1至Gm,从而在一个子帧周期中,选通不同行的薄膜晶体管。源极驱动模块112经由多条源极数据线分别连接至相应列的薄膜晶体管T的源极,用于在各行的多个薄膜晶体管T选通时,分别向各列的多个薄膜晶体管T提供与灰阶相对应的灰阶电压S1至Sn。其中,m和n是自然数。所述多个薄膜晶体管T的漏极分别连接至相应的一个像素电容CLC
在选通状态下,源极驱动模块112经由源极数据线和薄膜晶体管T,将灰阶电压施加在像素电容CLC上。像素电容CLC上的电压作用在液晶分子上,从而改变液晶分子的取向,以实现与灰阶相对应的透光率。为了在像素的更新周期之间保持电压,像素电容CLC可以并联存储电容Cs以获得更长的保持时间。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中触摸装置的等效电路图。
触摸装置120包括触摸驱动模块121、触摸感应模块122、以及在激励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形成的多个感应电容CT。所述多个感应电容CT组成阵列。触摸驱动模块121连接至所有行的激励电极,用于以扫描的方式提供激励信号Tx1至Txm,从而在一个触摸帧周期中,依次向不同行的激励电极提供激励信号。触摸感应模块122连接至所有列的感应电极,从而接收相应列的接收信号Rx1至Rxn。其中,m和n是自然数。
触摸驱动模块121例如产生交流电信号作为激励信号,触摸感应模块122例如接收交流电信号,根据接收信号检测出电流值,进一步根据电流值的大小获得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交叉点的电容值,从而判断是否在该点产生触摸动作。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方法采用分时方式进行显示驱动和触摸驱动的时序图。
该驱动方法采用分时方式进行显示驱动和触摸驱动。在进行显示扫描的时候,暂停触摸检测扫描;在进行触摸检测扫描的时候,暂停显示扫描。在该分时驱动方法中,将子帧分割成多个显示区间和多个触摸区间,其中多个显示区间分布于多个触摸区间的间隙中。在每个显示区间中完成预定数量的栅极线的显示扫描,在每个触摸区间中完成预定数量的驱动线(即TX线)的触摸扫描。触摸扫描的频率可以高于显示扫描的频率,即在一个子帧中可以实现一帧画面的显示以及一次或多次全屏感应点的电容值检测。
如图3所示,将每个帧区间划分为多个触摸区间TP1至TPq和多个显示区间DP1至DPq。在不同的时间段中,交替进行显示数据与触摸数据的处理,即显示与触摸分时复用。人眼对画面变换具有一定识别时间窗口,因而,显示区间DP1至DPq的持续时间长于触摸区间TP1至TPq的持续时间。
在触摸区间TP1至TPq中,显示驱动装置停止扫描,触摸驱动装置开始工作。例如,在第1个触摸区间TP1中,触摸驱动装置对第1和第k条驱动线施加有效的激励信号,使得第1列和第k列的感应电容CT受到激励,并且分别接收来自第1至第n条感应线的感应信号CT,从而获知第1列和第k列感应电容所在位置是否发生触摸操作。类似地,在第2个触摸区间TP2中,触摸驱动装置对对第2和第k+1条驱动线施加有效的激励信号,使得第2列和第k+1列的感应电容受到激励,并且分别接收来自第1至n条感应线的感应信号CT,从而获知第2列和第k+1列感应电容所在位置是否发生触摸操作。以此类推。
在显示区间DP1至DPq中,触摸驱动装置停止扫描,显示驱动装置开始工作。显示区间DP1至DPq例如与触摸区间TP1至TPq相间分布。在紧随第1触摸区间TP1的第1显示区间DP1中,显示驱动装置对第1至a1条栅极线依次施加有效的栅极驱动信号,使得第1行至第a1+1行像素单元能够根据源极驱动模块提供的灰阶电压进行显示。类似地,在紧随第2触摸区间的第2显示区间DP2中,显示驱动装置对第a1+2至第2(a1+1)条栅极线依次施加有效的栅极驱动信号,使得第a1+2至2(a1+1)行像素单元能够根据源极驱动模块提供的灰阶电压进行显示。以此类推。
在每个子帧中的最后一个显示区间中,显示驱动装置对余下的栅极线依次施加有效的栅极驱动信号,从而在一个子帧期间,全部的栅极线能够按照依次被选通以实现一帧画面的显示。
在传统的驱动方法中,在多个连续的子帧之间,每个子帧中各个显示区间的分割方式相同。也即,显示区间DP1至DPq中被扫描的栅极线的顺序和数量均相同。因此,在每个显示区间结束时,在该显示区间内被扫描到的最后一条栅极线的位置(即序号)均相同。
本发明人注意到该传统的驱动方法容易产生水平线(H line)的问题,即在子帧中可以看到与各个显示区间的最后一条栅极相对应的水平线,这导致显示质量变差。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方法采用线移方法消除水平线以提高显示质量。具体地,在多个连续的子帧之间,每个子帧中各个显示区间的分割方式不同。虽然在每个子帧期间对各条栅极线的扫描顺序相同,但是每个子帧中的第一个显示区间DP1中被扫描到的栅极线数量按照帧周期(帧周期包括多个子帧,例如一个帧周期包括16个子帧)发生数量上的周期性变化,互补地,每个子帧中的最后一个显示区间DPq中被扫描到的栅极线数量按照帧周期发生数量上的周期性变化,从而在每个帧周期中的多个连续的子帧之间,各个子帧中的第i个显示区间Dpi中被扫描到的最后一条栅极线(以下称为最后栅极线)不相同,即发生了“线移”,其中i取为小于q的各个自然数。该方法可以防止显示装置的负载过大以及消除在连续子帧中可见的水平线,从而提高显示质量。
然而,在上述改进的驱动方法中,在连续子帧之间,各个显示区间的线移导致栅极线在感应线上产生的噪声点位置随时间而变化(即“斜线噪声”)。结果,触摸检测的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变差,甚至无法获得触摸点的位置信息。
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根据本发明实例的驱动方法采用补偿方法抑制栅极线在感应线上产生的斜线噪声。在一个帧周期或连续的多个帧周期中将第一个子帧选定为基准子帧,在基准子帧的每个触摸区间中预先检测得到对应的感应线上的感应信号的噪声值Cn,最后根据噪声值Cn对该帧周期或该连续的多个帧周期内除基准子帧之外的各个子帧对应的触摸信息数据进行补偿,从而提高触摸检测的信噪比。
图4和5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方法中,一个帧周期的各个子帧的多个显示区间对应的最后栅极线的序号变化以及相应感应线的序号变化状态图。
如图4所示,在一个帧周期中的多个连续的子帧之间,每个子帧的显示区间的分割方式不同。在该实施例中,每个子帧包括10个显示区间DP1至DP10。在每个子帧期间扫描各个栅极线的顺序相同,但是,在一个帧周期中的多个连续的子帧之间,各个子帧的第一显示区间DP1内被扫描到的栅极线的数量不同,例如从132条栅极线递减至117条栅极线。第二显示区间DP2至第九显示区间DP9中被扫描到的栅极线的数量不变,例如为132条栅极线。第十显示区间DP10用于驱动剩余的栅极线,因此,第十显示区间DP10中被扫描到的栅极线数量与第一显示区间DP1中被扫描到的栅极线数量互补,即从92条栅极线递增至107条栅极线。在每个子帧器件完成对1280条栅极线的扫描,从而获得一帧完整的图像画面。
因此,在每个帧周期中的各个连续的子帧之间,每个子帧中的第i个显示区间对应的最后栅极线不同,其中i分别取为小于q的各个自然数,即,在每个显示区间结束时,在该显示区间期间被扫描到的最后一条栅极线的序号按照帧周期发生周期性变化(即“线移”)。例如,如上所述,第一显示区间DP1至第十显示区间DP10对应的最后栅极线依次为第132条栅极线至第117条栅极线。
如图5所示,在触摸显示装置中,多条栅极线和多条感应线存在着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包括包括:多条栅极线的数目为多条感应线数目的整数倍,多条栅极线与多条感应线平行设置,每条栅极线的位置对应于一条相应的感应线。例如,触摸显示装置设有相互平行的1280条栅极线和32条感应线,那么在每40条栅极线的上方即设置了1条感应线。
因此,在一个帧周期中的多个连续的子帧之间,根据每个显示区间对应的最后栅极线的序号,可以计算出对应的感应线(记为相关感应线)的序号。然而,对于同一帧周期中连续的任一两个子帧,与第i个显示区间对应的最后栅极线对应的相关感应线可能不相同。例如,在图示帧周期中,第11子帧(编号为10)的第一显示区间DP1对应的最后栅极线是第122条栅极线,该第122条栅极线对应的相关感应线的序号是4,该序号由(122-1)/40的向上取整值得到,而第12子帧(编号为11)的第一显示区间DP1对应的最后栅极线是第121条栅极线,该第121条栅极线对应的相关感应线的序号是(121-1)/40=3,因此第11子帧和第12子帧中的第一显示区间DP1结束时对应的最后栅极线对应的相关栅极线不同,发生了变化,导致在第11子帧和第12子帧中的第二触摸区间中对感应线上的感应信号的采集受到有干扰,使得对应的感应信号上存在超出噪声容忍阈值的噪声。
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帧周期包括16个子帧。第一显示区间DP1结束时对应的感应线在第11子帧和第12子帧之间从第4感应线变化为第3感应线,从而在第二触摸区间内,在第3感应线和第4感应线上产生噪声;第四显示区间DP4结束时对应的感应线在第7子帧和第8子帧之间从第14感应线变化为第13感应线,从而在第五触摸区间内,在第13感应线和第14感应线上产生噪声;第七显示区间DP7结束时对应的感应线在第3子帧和第4子帧之间从第24感应线变化为第23感应线,从而在第八触摸区间内,在第23感应线和第24感应线上产生噪声;第八显示区间DP8结束时对应的感应线在第15子帧和第16子帧之间从第27感应线变化为第26感应线,从而在第九触摸区间内,在第26感应线和第27感应线上产生噪声。
在该实施例中,采用线移的方法扫描显示装置的目的是减弱显示不匀的现象并防止显示装置的负载过大,但是采用线移的方式扫描显示装置也会导致触摸装置中引入斜线噪声,使得驱动电路从触摸装置中接收到的感应信号的信噪比明显下降。为了改善触摸装置中的斜线噪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驱动方法实现了对斜线噪声的补偿。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在一个帧周期的16个子帧中,仅仅在一部分子帧的部分触摸区间内产生噪声点,在本实施例中共计4个噪声点。在替代的实施例中,每个子帧中对显示区间和触摸区间个划分和排布可以有所不同,因此可能产生更多或更少的噪声点。这些噪声点均可以通过上述判断分析得知。在触摸显示装置的工作状态,各条栅极线和各条感应线的对应关系、在各个显示区间内对各条栅极线的扫描方式、在各个触摸区间内对各条触摸线和各条感应线的扫描方式以及对帧周期中包含的子帧个数的设置、每个子帧中显示区间和触摸区间的数目和分布等均为预先配置的,因此可以预先获得噪声点对应的补偿位置(例如第26条和第27条感应线)和补偿时间段(例如第九触摸区间)。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方法中基准子帧中噪声点位置分布图。该分布图示出在一个基准子帧中可能产生的噪声点的位置分布及其数值。由检测得知,在一个帧周期中,各个子帧中相应的噪声点的数值相近或相同,因此,可以通过检测基准子帧中噪声点位置处的噪声值对应得到该帧周期中其余各子帧中对应的噪声点的噪声值。
可以看出,在一个帧周期中,如果连续的两个子帧中的第i个显示区间对应的相关感应线出现变化,则在第i个显示区间之后的触摸区间内需要对该两条相关感应线进行噪声补偿。因此噪声点的补偿位置和补偿区间与各条栅极线和各条感应线的对应关系、在各个显示区间内对各条栅极线的扫描方式、在各个触摸区间内对各条触摸线和各条感应线的扫描方式以及对帧周期中包含的子帧个数的设置、每个子帧中显示区间和触摸区间的数目和分布均相关。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采用线移的方法提高显示质量,以及采用补偿的方法提高感应信号信噪比,以获得准确的触摸位置信息。例如,在图1所示栅极驱动模块111中实现线移,在图2所示的触摸感应模块122中实现补偿。
图8示出图7中步骤S140的两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在步骤S110中,设置帧周期,每个帧周期包括多个子帧。进一步地,将每个子帧分割成q个显示区间和多个触摸区间,q个显示区间分布于多个触摸区间的间隙中。
在步骤S120中,在每个显示区间扫描预定数量的栅极线,从而在每个子帧期间显示完整的图像画面;在每个触摸区间驱动预定数量的驱动线,并且在多条感应线上获得感应信号,从而根据感应信号在每个子帧期间至少一次获得触摸表面的触摸信息数据。
其中,在每个子帧中,按照预定顺序依次扫描各条栅极线,将每个显示区间结束时被扫描到的栅极线作为该显示区间的最后栅极线,在每个帧周期中的多个连续的子帧之间,采用线移的方式改变不同的子帧中的第i个显示区间对应的最后栅极线,其中i分别取为小于q的各个自然数。
优选地,按照帧周期,周期性地改变各个子帧中的第一个显示区间中被扫描的栅极线数量,并且与第一个显示区间互补地改变各个子帧中的第q个显示区间中被扫描的栅极线数量。例如,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每个帧周期中,由基准子帧起,各个连续的子帧中的第一个显示区间中被扫描的栅极线数量递减、各个连续的子帧中的第q个显示区间中被扫描的栅极线数量递增。
在步骤S130中,将每个帧周期中第一个子帧选定为基准子帧,进一步地,在基准子帧的每个触摸区间中,检测对应的感应线上感应信号的噪声值。
在步骤S140中,在每个帧周期中,根据在基准子帧期间获得的噪声值对该帧周期中除基准子帧之外的各个子帧对应的触摸信息数据进行补偿。
该补偿过程包括步骤S141和步骤S142。
在步骤S141中,在每个帧周期中,根据多条栅极线和多条感应线的对应关系、在多个显示区间对多条栅极线的扫描方式以及在多个触摸区间内对多条驱动线和多条感应线的扫描方式,判断各条感应线提供的感应信号上的噪声是否需要补偿以得到补偿位置和补偿时间段。
其中,多条栅极线和多条感应线的对应关系包括:多条栅极线的数目为多条感应线的数目的整数倍;多条栅极线与多条感应线平行设置;每条栅极线的位置对应于一条相应的感应线。
具体地,在每个帧周期中,获得多条栅极线中各个显示区间对应的最后栅极线;对于同一帧周期中连续的两个子帧,若与第i个显示区间对应的最后栅极线对应的相关感应线不相同,则相关感应线提供的感应信号上的噪声需要补偿,将与第i个显示区间相邻的下一个触摸区间确定为补偿区间之一,将相关感应线所在位置确定为补偿时间段之一。
在步骤S142中,根据补偿位置、补偿时间段以及在基准子帧期间获得的噪声值对触摸信息数据进行补偿。
具体地,在每个帧周期中,首先根据补偿位置和补偿时间段判断接收到的触摸信息数据中需要补偿的数据值,再将需要补偿的数据值减掉噪声值以得到补偿后的触摸信息数据。
作为一种实施例,在每个帧周期中,在各个补偿时间段内,首先根据补偿位置以及在基准子帧期间获得的噪声值对相应的感应线提供的感应信号直接进行补偿,具体地,可以通过硬件寄存器实现。之后。根据补偿后的感应信号得到触摸信息数据,从而通过硬件方式实现对噪声点的补偿。
作为一种替代的实施例,还可以首先根据噪声值产生与各个补偿位置对应的补偿值,之后在各个补偿时间段内,根据各个补偿值对相应的感应线提供的感应信号直接进行补偿,从而通过软件方式实现对噪声点的补偿。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上述各实施例的描述中,虽然在每个帧周期中均设置有一个用于采集该帧周期的噪声值的基准子帧,但是在一些替代的实施例中,连续的多个帧周期中可以共用同一个基准子帧,即每两个基准子帧之间可以每间隔一定数量的帧周期,从而在该一定数量的帧周期中产生的触摸信息数据能够被同样的噪声值补偿,以减小系统功耗、简化操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方法采用补偿方法抑制栅极线在感应线上产生的斜线噪声。在一个子帧期间,分别获得显示区间中最后栅极线对应的感应线。如果判断该感应线受到斜线噪声的影响,则采用预先检测的噪声值进行补偿,从而提高触摸检测的信噪比。
在一些实施例中,栅极线在感应线上产生的斜线噪声是由于采用了线移方法消除水平线以提高显示质量。在多个连续的子帧之间,每个子帧的显示区间的分割方式不同。因此,在每个显示区间结束时,该显示区间的最后一条栅极线的位置也周期性变化(即“线移”)。该方法可以防止显示装置的负载过大以及消除在连续子帧中可见的水平线。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方法采用的补偿方法能够抑制栅极线在感应线上产生的斜线噪声,因此能够在提高显示质量的同时提高触摸检测的信噪比。
应当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如上文所述,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发明以及在本发明基础上的修改使用。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触摸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包括:
设置帧周期,每个所述帧周期包括多个子帧;
将每个所述子帧分割成q个显示区间和多个触摸区间,所述q个显示区间分布于所述多个触摸区间的间隙中,其中q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
在每个显示区间扫描预定数量的栅极线,从而在每个所述子帧期间显示完整的图像画面;
在每个触摸区间驱动预定数量的驱动线,并且在多条感应线上获得感应信号,从而根据所述感应信号在每个所述子帧期间至少一次获得触摸表面的触摸信息数据;
将每个所述帧周期或连续的多个所述帧周期中第一个所述子帧选定为基准子帧;
在所述基准子帧的每个所述触摸区间中,检测对应的所述感应线上所述感应信号的噪声值;
在每个所述帧周期或连续的多个所述帧周期中,根据在所述基准子帧期间获得的所述噪声值对该所述帧周期或该连续的多个所述帧周期中除所述基准子帧之外的各个所述子帧对应的所述触摸信息数据进行补偿,
在每个所述子帧中,按照预定顺序依次扫描各条所述栅极线,将每个显示区间结束时被扫描到的所述栅极线作为该显示区间的最后栅极线,
在每个所述帧周期中的多个连续的所述子帧之间,采用线移的方式改变不同的所述子帧中的第i个所述显示区间对应的所述最后栅极线,其中i分别取为小于q的各个自然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采用线移的方式改变不同的所述子帧中的第i个所述显示区间对应的所述最后栅极线的步骤包括:
按照所述帧周期,周期性地改变各个所述子帧中的第一个显示区间中被扫描的栅极线数量,并且与所述第一个显示区间互补地改变各个所述子帧中的第q个显示区间中被扫描的栅极线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在每个所述帧周期中,各个连续的所述子帧中的所述第一个显示区间中被扫描的栅极线数量递减、各个连续的所述子帧中的所述第q个显示区间中被扫描的栅极线数量递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补偿包括:
在每个所述帧周期中,
根据所述多条栅极线和所述多条感应线的对应关系、在所述多个显示区间对所述多条栅极线的扫描方式以及在所述多个触摸区间内对所述多条驱动线和所述多条感应线的扫描方式,判断各条所述感应线提供的所述感应信号上的噪声是否需要补偿以得到补偿位置和补偿时间段;
根据所述补偿位置、所述补偿时间段以及在所述基准子帧期间获得的所述噪声值对所述触摸信息数据进行补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多条栅极线和所述多条感应线的对应关系包括:
所述多条栅极线的数目为所述多条感应线的数目的整数倍;
所述多条栅极线与所述多条感应线平行设置;
每条所述栅极线的位置对应于一条相应的所述感应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判断各条所述感应线提供的所述感应信号上的噪声是否需要补偿以得到补偿位置和补偿时间段的步骤包括:在每个所述帧周期中,
获得所述多条栅极线中各个所述显示区间对应的所述最后栅极线;
对于同一所述帧周期中连续的两个所述子帧,若与第i个所述显示区间对应的所述最后栅极线对应的相关感应线不相同,则所述相关感应线提供的所述感应信号上的噪声需要补偿,将与第i个所述显示区间相邻的下一个所述触摸区间确定为补偿区间之一,将所述相关感应线所在位置确定为所述补偿时间段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在每个所述帧周期中,根据所述补偿位置、所述补偿时间段以及在对应的所述基准子帧期间获得的所述噪声值对所述触摸信息数据进行补偿的步骤包括:
在每个所述帧周期中,
根据所述补偿位置和所述补偿时间段判断接收到的所述触摸信息数据中需要补偿的数据值;
将需要补偿的所述数据值减掉所述噪声值以得到补偿后的所述触摸信息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在每个所述帧周期中,根据所述补偿位置、所述补偿时间段以及在对应的所述基准子帧期间获得的所述噪声值对所述触摸信息数据进行补偿的步骤包括:
在每个所述帧周期中,
在各个所述补偿时间段内,根据所述补偿位置以及在对应的所述基准子帧期间获得的所述噪声值对相应的所述感应线提供的所述感应信号直接进行补偿;
根据补偿后的所述感应信号得到所述触摸信息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在各个所述补偿时间段内,根据所述补偿位置以及在所述基准子帧期间获得的所述噪声值对相应的所述感应线提供的所述感应信号直接进行补偿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噪声值产生与各个所述补偿位置对应的补偿值;
在各个所述补偿时间段内,根据各个所述补偿值对相应的所述感应线提供的所述感应信号直接进行补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在每个所述子帧中,所述多个触摸区间与所述多个显示区间交替分布。
CN201711105296.3A 2017-11-10 2017-11-10 用于触摸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Active CN1079083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05296.3A CN107908309B (zh) 2017-11-10 2017-11-10 用于触摸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05296.3A CN107908309B (zh) 2017-11-10 2017-11-10 用于触摸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08309A CN107908309A (zh) 2018-04-13
CN107908309B true CN107908309B (zh) 2018-11-30

Family

ID=61844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05296.3A Active CN107908309B (zh) 2017-11-10 2017-11-10 用于触摸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083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6939B (zh) * 2018-08-31 2019-07-21 大陸商北京集創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與顯示驅動整合系統線位移雜訊處理方法及採用該方法之觸控顯示裝置
CN109254687B (zh) * 2018-08-31 2022-02-08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9766025B (zh) * 2019-01-14 2022-07-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信号处理方法、触控显示面板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768732B (zh) 2019-04-01 2022-04-15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驱动装置、显示装置和显示驱动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5657A (zh) * 2012-12-21 2014-06-2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补偿基准数据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触摸屏设备
CN103970388A (zh) * 2013-01-28 2014-08-06 瑞萨Sp驱动器公司 触摸显示控制装置及信息终端装置
CN106557200A (zh) * 2015-09-30 2017-04-0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嵌入有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60411B1 (ko) * 2015-10-20 2022-02-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센서 내장형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5657A (zh) * 2012-12-21 2014-06-2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补偿基准数据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触摸屏设备
CN103970388A (zh) * 2013-01-28 2014-08-06 瑞萨Sp驱动器公司 触摸显示控制装置及信息终端装置
CN106557200A (zh) * 2015-09-30 2017-04-0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嵌入有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08309A (zh) 2018-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08309B (zh) 用于触摸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KR102081733B1 (ko) 표시 패널 구동 방법,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표시 패널 구동 장치 및 이 표시패널 구동 장치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8664163A (zh) 控制方法以及触摸显示系统
CN100481200C (zh) 液晶驱动设备、液晶显示设备以及液晶驱动方法
KR101404960B1 (ko) 터치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CN104021751B (zh) 降低显示屏闪烁不均的方法及装置、显示屏和显示装置
CN104133577B (zh) 具有集成触摸屏的显示设备和驱动该显示设备的方法
US10365755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touch detection function and display method
US9223452B2 (en) Noise-cancelling integrated touch screen and display panel and drive method thereof
CN103914184B (zh) 一种触摸屏触摸检测方法及系统、触摸显示装置
CN103426413A (zh)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驱动方法
CN100555390C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09753952B (zh) 一种具有全屏识别和检测功能电路及其设备
CN101027713A (zh) 矩阵定址电路以及使用该矩阵定址电路之液晶显示器装置
CN203133794U (zh) 一种触摸屏
CN101604512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07886911A (zh) 液晶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JP2016061934A (ja) 表示装置
US10203800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touch detection function
CN107491232B (zh) 触控面板的驱动方法和驱动装置
US20180314380A1 (en) Detection apparatus, display apparatus, and detection method
US20190114023A1 (en) Touch panel-equipped display device
CN109491532A (zh) 触摸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5785618B (zh) 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9828686A (zh) 触摸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