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88581A - 数据传输/接收方法及装置、数据收发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接收方法及装置、数据收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88581A
CN107888581A CN201711083023.3A CN201711083023A CN107888581A CN 107888581 A CN107888581 A CN 107888581A CN 201711083023 A CN201711083023 A CN 201711083023A CN 107888581 A CN107888581 A CN 1078885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heck value
encryption
sent
init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8302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岩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108302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88581A/zh
Publication of CN1078885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885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23/00Non-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optical systems
    • G08C23/04Non-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optical systems using light waves, e.g. infrar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04L63/047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applying multiple layers of encryption, e.g. nested tunnels or encrypting the content with a first key and then with at least a second ke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2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detecting or protecting against malicious traffic
    • H04L63/1441Countermeasures against malicious traffic
    • H04L63/145Countermeasures against malicious traffic the attack involving the propagation of malware through the network, e.g. viruses, trojans or wor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ir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互联网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接收方法及装置、数据收发系统,其中,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密,得到加密数据;通过红外传输协议将所述加密数据发送给指定的数据接收装置。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红外线进行数据传输,操作方便,而且可以防止外界收发设备的干扰,确保数据收发系统所收发的数据都是数据收发系统的数据,其单向传输功能可以保证不会被网络木马将内网数据传入外网,安全性高。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接收方法及装置、数据收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接收方法及装置、数据收发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业务需要,整个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的网络划分为内网和外网,内网和外网实行物理隔离。但是由于办公业务需要,大量外网数据需要实时传入内网进行处理,因此需要内外网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在现有技术中,内外网数据传输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存储介质。该方式通过存储介质(U盘、光盘等)进行数据的传输,安全性较高,但是需要手工操作,管理复杂,不适用于需要实时传输数据的场合。
二、物理隔离网闸。通过带有多个控制功能的固体开关的存储介质进行两个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该方式为双向通信,较为安全,自动管理,但是在有木马侵入时,该系统容易被黑客窃取内网资料。
三、物理隔离网卡。该方式是以物理方式将一台电脑设为虚拟的两台电脑,可以实现一台电脑同时上内网和外网。该方式安全性较差,不适合于高安全性的内外网通信。
四、防火墙。该方式是在内外网之间架设防火墙,提高内网的安全级别,但是该方式破坏了内外网的物理隔绝的结构,不适合于高安全性的内外网通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在进行内外网数据传输时,存在操作复杂、安全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密,得到加密数据;
通过红外传输协议将所述加密数据发送给指定的数据接收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密,得到加密数据包括:
使用168位的密钥,对所述原始数据采用三重数据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得到所述加密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红外传输协议将所述加密数据发送给指定的数据接收装置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校验,得到校验值;
则所述通过红外传输协议将所述加密数据发送给指定的数据接收装置包括:
通过红外传输协议将所述加密数据和所述校验值发送给指定的数据接收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处理模块、驱动模块和红外线发送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加密,将得到的加密数据发送给所述驱动模块;
所述驱动模块,用于按照驱动程序,将所述加密数据通过电脑串口发送给所述红外线发送模块;
所述红外线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红外传输协议将所述加密数据发送给指定的数据接收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使用168位的密钥,对所述原始数据采用三重数据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得到所述加密数据,及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校验,得到校验值,将得到的所述加密数据和所述校验值通过所述驱动模块发送给所述红外线发送模块;
则所述红外线发送模块还用于:
通过红外传输协议将所述加密数据和所述校验值发送给指定的数据接收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包括:
通过红外传输协议接收加密数据;
按照预置的解密算法对所述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得到原始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加密数据为使用168位的密钥,对所述原始数据采用三重数据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得到的数据,则所述按照预置的解密算法对所述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得到原始数据包括:
使用所述168位密钥,对所述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得到所述原始数据。
进一步地,通过红外传输协议接收所述加密数据的同时,还接收第一校验值,则所述按照预置的解密算法对所述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得到原始数据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校验,得到第二校验值;
将所述第一校验值和所述第二校验值进行比较,若所述第一校验值和所述第二校验值一致,则提示所述原始数据完整且准确;
若所述第一校验值和所述第二校验值不一致,则提示所述原始数据不完整或不准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装置,包括红外线接收模块、驱动模块和处理模块;
所述红外线接收模块,用于通过红外传输协议接收加密数据和第一校验值,并通过电脑串口将所述加密数据和第一校验值发送给所述驱动模块;
所述驱动模块,用于按照预置驱动程序,将所述加密数据和所述第一校验值发送给所述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使用所述168位密钥,对所述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得到原始数据,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校验,得到第二校验值,将所述第一校验值和所述第二校验值进行比较,若所述第一校验值和所述第二校验值一致,则提示所述原始数据完整且准确,若所述第一校验值和所述第二校验值不一致,则提示所述原始数据不完整或不准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收发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和数据接收装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先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密,将得到的加密数据通过红外传输协议发送给指定的数据接收装置。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红外线进行数据传输,操作方便,而且可以防止外界收发设备的干扰,确保数据收发系统所收发的数据都是数据收发系统的数据,其单向传输功能可以保证不会被网络木马将内网数据传入外网,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收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和数据接收装置的交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S101,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密,得到加密数据;
S102,通过红外传输协议将所述加密数据发送给指定的数据接收装置。
具体地,在步骤S101中,数据传输装置采用高强度的168位的三重数据加密算法3DES(Triple Data Encryption Algorithm)对待传输的原始数据进行加密,得到加密数据。进一步地,除了可以使用三重数据加密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密之外,还可以采用信息-摘要算法5,即MD5(Message-Digest Algorithm 5)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密。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数据接收装置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完整性和正确性的判断,本发明实施例在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密的同时,还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校验,得到该原始数据的校验值,数据传输装置将加密数据和该原始数据的校验值通过红外传输协议发送给指定的数据接收装置。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处理模块201、驱动模块202和红外线发送模块203;
处理模块201,用于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加密,将得到的加密数据发送给驱动模块202;
驱动模块202,用于按照驱动程序,将所述加密数据通过电脑串口发送给红外线发送模块203;
红外线发送模块203,用于通过红外传输协议将所述加密数据发送给指定的数据接收装置。
进一步地,处理模块201具体用于:
使用168位的密钥,对所述原始数据采用三重数据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得到所述加密数据,并及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校验,得到校验值,将得到的所述加密数据和所述校验值通过驱动模块202发送给红外线发送模块203;
则红外线发送模块203还用于:
通过红外传输协议将所述加密数据和所述校验值发送给指定的数据接收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因为红外线传输距离短、定向传输、易于实现单向传输的优点,因此利用红外线进行数据传输可以防止外界收发设备的干扰,确保系统所收发的数据都是系统的数据,其单向传输功能可以保证不会被网络木马将内网数据传入外网。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包括:
S301,通过红外传输协议接收加密数据;
S302,按照预置的解密算法对所述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得到原始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加密数据为使用168位的密钥,对所述原始数据采用三重数据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得到的数据,则步骤S302具体包括:
使用所述168位密钥,对所述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得到所述原始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对解密得到的原始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判断,在步骤S301中,通过红外传输协议接收所述加密数据的同时,还接收第一校验值,则在步骤S302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校验,得到第二校验值;
将所述第一校验值和所述第二校验值进行比较,若所述第一校验值和所述第二校验值一致,则提示所述原始数据完整且准确;
若所述第一校验值和所述第二校验值不一致,则提示所述原始数据不完整或不准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校验值为数据传输装置用指定的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校验后得到的该原始数据的校验值,数据传输装置将第一校验值和加密得到的加密数据通过红外线传输给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接收装置在接收到该加密数据和第一校验值后,对该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得到原始数据,并用同样的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校验,得到第二校验值,如果第一校验值和第二校验值一样,则判断解密得到的原始数据完整且正确,若不一致,则判断解密得到的原始数据不完整或者不准确。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第一种数据接收装置,包括红外线接收模块401、驱动模块402和处理模块403;
红外线接收模块401,用于通过红外传输协议接收加密数据和第一校验值,并通过电脑串口将所述加密数据和第一校验值发送给驱动模块402;
驱动模块402,用于按照预置驱动程序,将所述加密数据和所述第一校验值发送给述处理模块403;
处理模块403,用于使用所述168位密钥,对所述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得到原始数据,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校验,得到第二校验值,将所述第一校验值和所述第二校验值进行比较,若所述第一校验值和所述第二校验值一致,则提示所述原始数据完整且准确,若所述第一校验值和所述第二校验值不一致,则提示所述原始数据不完整或不准确。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收发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和数据接收装置,其中:
数据传输装置和数据接收装置通过红外线进行数据交互,保证数据传输的单向性和定向性,同时一个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将同一加密数据发送给不同的数据接收装置,但是因为红外线传输的单向性和定向性,在实际传输过程中只能进行一对一地传输,在完成当前的数据传输之后,才能向下一个数据接收装置发送加密数据和/或校验值。
具体地,在图5中,数据传输装置在与一数据接收装置建立红外连接后,通红外线向已建立红外连接的数据接收装置发送数据,当数据发送完毕后,断开与数据接收装置的红外连接,与下一数据接收装置建立红外连接,继续传输数据。同理,数据接收装置与一数据传输装置建立红外连接后,从已建立红外连接的数据传输装置接收数据,在完成数据接收后,与该数据传输装置断开连接,与下一数据传输装置建立红外连接。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收发系统中数据传输装置和数据接收装置的交互示意图,其中,数据传输装置中的处理模块均装载有上层数据处理及加密软件,用于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及加密,数据处理包括将原始数据转换成预置格式的数据或者对原始数据进行校验等。驱动模块上装载有底层驱动程序,用于将处理模块发送的加密数据和/或校验值通过电脑的串口发送到红外线发送模块中,红外线发送模块通过红外线将加密数据和/或校验值发送给指定的数据接收装置。
数据接收装置上的红外线接收模块接收到加密数据和/或校验值后,将其通过电脑串口发送给驱动模块,驱动模块上装载有底层驱动程序,通过底层驱动程序将加密数据和/或校验值发送给处理模块,处理模块上装载有上层数据处理和解密软件,用于对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得到原始数据,并对解密得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包括将原始数据转换成预置格式的数据或者对原始数据进行校验等。
在实际应用中,数据传输装置使用指定的加密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密时,数据接收装置上具有与该加密算法对应的解密算法,如数据传输装置上使用168位密钥的三重数据加密算法3DES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密,则数据接收装置上具有该168位密钥,并通过该168位密钥对加密数据进行解密。
本发明实施例在数据安全方面对数据进行了数据加密、数据校验的操作,保证了数据的高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高强度的168位的三重数据加密算法3DES对传送的原始数据进行加密,在加密完成后再进行数据传输。三重数据加密算法3DES是使用168位的密钥对资料进行三次加密的一种机制,它提供极其强大的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进行数据校验是为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数据传输装置用一种指定的算法对原始数据计算出的一个校验值。数据接收装置用同样的算法计算一次校验值,如果数据接收装置计算得出的校验值和随原始数据发送的校验值一样,就说明数据是完整和正确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数据传输装置和数据接收装置可以功能互换,即数据传输装置或者数据接收装置上的处理模块不仅具备上层数据的处理功能,还具备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的功能;驱动模块既可以将处理模块发送的加密数据通过电脑串口发送给红外线发送模块,也可以从红外线发送模块接收加密数据;红外线发送模块既可以通过红外线发送加密数据,也可以接收加密数据等。
-发明实施例根据海洋监测中心的实际业务需求,提供了通过短距离的红外线的单向加密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具有安全性高、自动传输数据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密,得到加密数据;
通过红外传输协议将所述加密数据发送给指定的数据接收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密,得到加密数据包括:
使用168位的密钥,对所述原始数据采用三重数据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得到所述加密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红外传输协议将所述加密数据发送给指定的数据接收装置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校验,得到校验值;
则所述通过红外传输协议将所述加密数据发送给指定的数据接收装置包括:
通过红外传输协议将所述加密数据和所述校验值发送给指定的数据接收装置。
4.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处理模块、驱动模块和红外线发送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加密,将得到的加密数据发送给所述驱动模块;
所述驱动模块,用于按照驱动程序,将所述加密数据通过电脑串口发送给所述红外线发送模块;
所述红外线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红外传输协议将所述加密数据发送给指定的数据接收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使用168位的密钥,对所述原始数据采用三重数据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得到所述加密数据,及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校验,得到校验值,将得到的所述加密数据和所述校验值通过所述驱动模块发送给所述红外线发送模块;
则所述红外线发送模块还用于:
通过红外传输协议将所述加密数据和所述校验值发送给指定的数据接收装置。
6.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红外传输协议接收加密数据;
按照预置的解密算法对所述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得到原始数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数据为使用168位的密钥,对所述原始数据采用三重数据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得到的数据,则所述按照预置的解密算法对所述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得到原始数据包括:
使用所述168位密钥,对所述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得到所述原始数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红外传输协议接收所述加密数据的同时,还接收第一校验值,则所述按照预置的解密算法对所述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得到原始数据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校验,得到第二校验值;
将所述第一校验值和所述第二校验值进行比较,若所述第一校验值和所述第二校验值一致,则提示所述原始数据完整且准确;
若所述第一校验值和所述第二校验值不一致,则提示所述原始数据不完整或不准确。
9.一种数据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线接收模块、驱动模块和处理模块;
所述红外线接收模块,用于通过红外传输协议接收加密数据和第一校验值,并通过电脑串口将所述加密数据和第一校验值发送给所述驱动模块;
所述驱动模块,用于按照预置驱动程序,将所述加密数据和所述第一校验值发送给所述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使用所述168位密钥,对所述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得到原始数据,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校验,得到第二校验值,将所述第一校验值和所述第二校验值进行比较,若所述第一校验值和所述第二校验值一致,则提示所述原始数据完整且准确,若所述第一校验值和所述第二校验值不一致,则提示所述原始数据不完整或不准确。
10.一种数据收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和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接收装置。
CN201711083023.3A 2017-11-07 2017-11-07 数据传输/接收方法及装置、数据收发系统 Pending CN1078885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83023.3A CN107888581A (zh) 2017-11-07 2017-11-07 数据传输/接收方法及装置、数据收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83023.3A CN107888581A (zh) 2017-11-07 2017-11-07 数据传输/接收方法及装置、数据收发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88581A true CN107888581A (zh) 2018-04-06

Family

ID=61778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83023.3A Pending CN107888581A (zh) 2017-11-07 2017-11-07 数据传输/接收方法及装置、数据收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8858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0951A (zh) * 2019-10-15 2020-02-04 四川豪威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电路布局数据的处理方法
CN114039748A (zh) * 2021-10-25 2022-02-11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6636A (zh) * 2006-07-14 2008-01-16 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多类型数据传输的方法以及应用该方法的遥控器
CN103078874A (zh) * 2013-01-31 2013-05-01 成都秦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嵌有信息安全管理模块的远控智能燃气表
CN103647636A (zh) * 2013-12-31 2014-03-19 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访问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4239808A (zh) * 2013-06-14 2014-12-24 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加密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5976596A (zh) * 2016-04-29 2016-09-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应用于对战系统中的通讯系统、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6636A (zh) * 2006-07-14 2008-01-16 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多类型数据传输的方法以及应用该方法的遥控器
CN103078874A (zh) * 2013-01-31 2013-05-01 成都秦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嵌有信息安全管理模块的远控智能燃气表
CN104239808A (zh) * 2013-06-14 2014-12-24 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加密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3647636A (zh) * 2013-12-31 2014-03-19 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访问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5976596A (zh) * 2016-04-29 2016-09-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应用于对战系统中的通讯系统、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0951A (zh) * 2019-10-15 2020-02-04 四川豪威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电路布局数据的处理方法
CN114039748A (zh) * 2021-10-25 2022-02-11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91399B2 (en) Cryptographic method f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CN107968781A (zh) 车辆共享业务的安全处理方法
CN108632250B (zh) 指令操控会话主密钥生成、操作指令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CN104919467B (zh) 控制对网络驱动器的访问的方法和网络驱动器系统
CN105205898A (zh) 一种智能锁的电子密码权限管理系统
JP2008035272A5 (zh)
TW201701599A (zh) 無線通訊技術
CN103457736B (zh) 一种基于web的公文收发系统及公文收发方法
CN104282061A (zh) 一种安全智能锁系统及其开、关锁方法
CN101534503A (zh) 从用java虚拟机的移动设备建立虚拟安全键盘会话的方法
CN102986161A (zh) 用于对应用进行密码保护的方法
EP3713147B1 (en) Railway signal security encryp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205140033U (zh) 一种智能锁的电子密码权限管理系统
CN103236926A (zh) 基于点对点的数据传输系统及传输方法
CN106657085A (zh) 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及加密装置
CN107888581A (zh) 数据传输/接收方法及装置、数据收发系统
CN106685897A (zh) 一种安全输入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824014A (zh) 一种局域网内的usb端口设备的隔离认证及监控方法
CN106295372B (zh) 一种基于EMMC接口实现的加密Hub装置
CN210183353U (zh) 一种基于数据拆分的数据安全传输系统
KR20180136641A (ko) 단방향 양자난수 암호키 전송기술을 이용한 클라우드 양자보안 인증방법
CN105827601A (zh) 移动设备数据加密应用方法及系统
CN104346556A (zh) 基于无线安全认证的硬盘安全防护系统
KR101311310B1 (ko) 암호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8390757A (zh) 通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程序和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