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88249A - 一种波束域参考信号发送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波束域参考信号发送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88249A
CN107888249A CN201610873070.7A CN201610873070A CN107888249A CN 107888249 A CN107888249 A CN 107888249A CN 201610873070 A CN201610873070 A CN 201610873070A CN 107888249 A CN107888249 A CN 1078882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erence signal
base station
base
ofdm symbol
do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7307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兵朝
孙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nwei Telecom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nwei Telecom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nwei Telecom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nwei Telecom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CN20161087307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88249A/zh
Publication of CN1078882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882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08Wavelet-divi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波束域参考信号发送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基站选取每一个子帧的前S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中心2K+1个连续子载波用于传输波束域参考信号;所述UE选择并向所述基站上报具有最大RSRP的波束域参考信号所在的OFDM符号索引子载波索引和信道秩指示RI;所述基站以所述 对应的OFDM符号和子载波采用基带数字预编码和模拟域加权向量为参考,选择或生成具有所述RI个波束指向的基带数字预编码和模拟域加权向量分别用于对传输数据进行基带数字预编码和模拟域加权。从而实现不需要基站和终端共享一套预编码码本,提高了预编码设计的灵活性。同时与LTE中反馈PMI的方式相比降低了反馈开销。

Description

一种波束域参考信号发送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波束域参考信号发送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大规模天线较大的阵列增益和灵活的波束赋行(Beamforming)技术,使得其已经成为移动通信中的一项关键技术。例如,3GPP已经在R13版本中完成了对16天线端口的标准化,目前正在进行32天线的标准化过程。
大规模天线的超高阵列增益能够有效补偿高频信号的空间损耗,因此3GPP在关于5G新空口的NR立项中明确要在6GHz以上频段采用256以上的天线阵列,用来补偿高频信道的传播损耗和提供更加灵活空间复用。
当采用大规模天线阵列时,同时处理相同数量的收发端元(Transmit ReceiveUnit,TXRU)可能是不太现实的。因为要获得高的Beamforming增益,对实时信号处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功耗和造价也会非常高。所以一个可行的方案就是减少TXRU数量,每个TXRU和多个有源天线相连,每个天线的相位通过模拟移相器进行控制。
为了实现准确而高效的Beamforming,发射机需要获取前向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例如对于基站来说,需要获取下行链路的CSI信息用于进行下行Beamforming。一般而言,有两种获取下行链路CSI的方法:一种方式为:对于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系统,当上下行链路满足互易性时,基站可以利用终端发送的上行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来估计上行信道的CSI,并将其作为下行信道的CSI来辅助基站进行下行Beamforming;第二种方式为:对于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基站则需要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UE对下行信道进行测量并反馈给基站进行下行Beamforming。
但是对于大规模天线系统来说上述两个方案都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由于复杂度过高,在基站端利用传统方法对上下行链路的互易性进行校准的方法对于大规模天线可能不太凑效。同时对于第二个方法,与每个TXRU相连的多个天线实际上是一个逻辑天线,如何发送参考信号也是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波束域参考信号发送的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如何避免混合波束赋行架构中复杂的预编码码本设计和参考信号设计。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一种波束域参考信号发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站根据当前信道参数和天线基带的收发单元TXRU个数N,选取每一个子帧的前S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中心2K+1个连续子载波用于传输波束域参考信号,所述2K+1个连续子载波称为波束域参考信号资源;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波束域参考信号占据的连续子载波数选择一个长度为2K+1的参考信号序列,并将选择的参考信号序列进行映射处理后发送给移动终端UE;
所述UE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波束域参考信号之后,所述UE计算并比较全部S个OFDM符号中的波束域参考信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选择并向所述基站上报具有最大RSRP的波束域参考信号所在的OFDM符号索引子载波索引和信道秩指示RI;
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UE反馈的所述和RI等信息后,以所述对应的OFDM符号和子载波采用基带数字预编码和模拟域加权向量为参考,选择或生成具有所述RI个波束指向的基带数字预编码和模拟域加权向量分别用于对传输数据进行基带数字预编码和模拟域加权。
优选地,所述2K+1≤N;所述2K+1个连续子载波占据的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干带宽。
优选地,所述基站将选择的参考信号序列进行映射处理后发送给移动终端UE,包括:
所述基站将所述选择的参考信号序列先经过基带数字预编码,在经过模拟加权向量加权之后直接映射到所述波束域参考信号资源上,最后再经过OFDM调制之后发送给移动终端UE。
优选地,所述基站根据当前信道参数和天线基带的收发单元TXRU个数N,选取每一个子帧的前S个OFDM符号的中心2K+1个连续子载波用于传输波束域参考信号之后,还包括:
所述基站在第S个OFDM符号中,所有TXRU采用相同的模拟域加权向量产生一个指向的模拟主波束,所述S为所述基站支持的模拟域波束个数。
优选地,所述基站根据当前信道参数和天线基带的收发单元TXRU个数N,选取每一个子帧的前S个OFDM符号的中心2K+1个连续子载波用于传输波束域参考信号之后,还包括:
所述基站通过控制数字波束赋行模块的数字基带预编码,使得所述第s个OFDM符号的第k个子载波上的混合波束指向为其中,所述k=0,1,…,2K,所述Δ为相邻子载波上的波束间隔;
其中,所述数字波束赋行模块为基带数字预编码模块,用于对编码调制和层映射之后的信号进行基带预编码。
第二方面,一种波束域参考信号发送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选取模块,用于根据当前信道参数和天线基带的收发单元TXRU个数N,选取每一个子帧的前S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中心2K+1个连续子载波用于传输波束域参考信号,所述2K+1个连续子载波称为波束域参考信号资源;
第二选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波束域参考信号占据的连续子载波数选择一个长度为2K+1的参考信号序列;
发送模块,用于将选择的参考信号序列进行映射处理后发送给移动终端UE;
上报模块,用于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波束域参考信号之后,所述UE计算并比较全部S个OFDM符号中的波束域参考信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选择并向所述基站上报具有最大RSRP的波束域参考信号所在的OFDM符号索引子载波索引和信道秩指示RI;
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到所述UE反馈的所述和RI等信息后,以所述对应的OFDM符号和子载波采用基带数字预编码和模拟域加权向量为参考,选择或生成具有所述RI个波束指向的基带数字预编码和模拟域加权向量分别用于对传输数据进行基带数字预编码和模拟域加权。
优选地,所述2K+1≤N;所述2K+1个连续子载波占据的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干带宽。
优选地,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选择的参考信号序列先经过基带数字预编码,在经过模拟加权向量加权之后直接映射到所述波束域参考信号资源上,最后再经过OFDM调制之后发送给移动终端UE。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基站根据当前信道参数和天线基带的收发单元TXRU个数N,选取每一个子帧的前S个OFDM符号的中心2K+1个连续子载波用于传输波束域参考信号之后,在第S个OFDM符号中,所有TXRU采用相同的模拟域加权向量产生一个指向的模拟主波束,所述S为所述基站支持的模拟域波束个数。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编码模块,用于在所述基站根据当前信道参数和天线基带的收发单元TXRU个数N,选取每一个子帧的前S个OFDM符号的中心2K+1个连续子载波用于传输波束域参考信号之后,通过控制数字波束赋行模块的数字基带预编码,使得所述第s个OFDM符号的第k个子载波上的混合波束指向为其中,所述k=0,1,…,2K,所述Δ为相邻子载波上的波束间隔;
其中,所述数字波束赋行模块为基带数字预编码模块,用于对编码调制和层映射之后的信号进行基带预编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波束域参考信号发送的方法及装置,基站根据当前信道参数和天线基带的收发单元TXRU个数N,选取每一个子帧的前S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中心2K+1个连续子载波用于传输波束域参考信号,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波束域参考信号占据的连续子载波数选择一个长度为2K+1的参考信号序列,并将选择的参考信号序列进行映射处理后发送给移动终端UE;所述UE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波束域参考信号之后,所述UE计算并比较全部S个OFDM符号中的波束域参考信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选择并向所述基站上报具有最大RSRP的波束域参考信号所在的OFDM符号索引子载波索引和信道秩指示RI;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UE反馈的所述和RI等信息后,以所述对应的OFDM符号和子载波采用基带数字预编码和模拟域加权向量为参考,选择或生成具有所述RI个波束指向的基带数字预编码和模拟域加权向量分别用于对传输数据进行基带数字预编码和模拟域加权。从而实现不需要基站和终端共享一套预编码码本,提高了预编码设计的灵活性。同时与LTE中反馈PMI的方式相比降低了反馈开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波束域参考信号发送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波束域参考信号发送的架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波束域参考信号发送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波束域参考信号发送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波束域参考信号发送的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参考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波束域参考信号发送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所述波束域参考信号发送的方法包括:
步骤101,基站根据当前信道参数和天线基带的收发单元TXRU个数N,选取每一个子帧的前S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中心2K+1个连续子载波用于传输波束域参考信号,所述2K+1个连续子载波称为波束域参考信号资源;
其中,所述2K+1≤N;所述2K+1个连续子载波占据的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干带宽。
具体的,参考图2,本发明基于图2所示的混合大规模天线结构。大规模天线具有N个TXRU,每个TXRU都可以通过数字基带独立控制。每个TXRU和M个具有相同极化方向的天线相连,可以通过模拟移相网络产生不同指向的模拟波束。如图2所示,第k个子载波上的信号sk分别经过数字波束赋行控制模块,数模变换(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DAC)和模拟波束赋行模块之后发射出去。
步骤102,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波束域参考信号占据的连续子载波数选择一个长度为2K+1的参考信号序列,并将选择的参考信号序列进行映射处理后发送给移动终端UE;
优选地,所述基站将选择的参考信号序列进行映射处理后发送给移动终端UE,包括:
所述基站将所述选择的参考信号序列先经过基带数字预编码,在经过模拟加权向量加权之后直接映射到所述波束域参考信号资源上,最后再经过OFDM调制之后发送给移动终端UE。
步骤103,所述UE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波束域参考信号之后,所述UE计算并比较全部S个OFDM符号中的波束域参考信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选择并向所述基站上报具有最大RSRP的波束域参考信号所在的OFDM符号索引子载波索引和信道秩指示RI;
步骤104,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UE反馈的所述和RI等信息后,以所述对应的OFDM符号和子载波采用基带数字预编码和模拟域加权向量为参考,选择或生成具有所述RI个波束指向的基带数字预编码和模拟域加权向量分别用于对传输数据进行基带数字预编码和模拟域加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波束域参考信号发送的方法,基站根据当前信道参数和天线基带的收发单元TXRU个数N,选取每一个子帧的前S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中心2K+1个连续子载波用于传输波束域参考信号,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波束域参考信号占据的连续子载波数选择一个长度为2K+1的参考信号序列,并将选择的参考信号序列进行映射处理后发送给移动终端UE;所述UE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波束域参考信号之后,所述UE计算并比较全部S个OFDM符号中的波束域参考信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选择并向所述基站上报具有最大RSRP的波束域参考信号所在的OFDM符号索引子载波索引和信道秩指示RI;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UE反馈的所述和RI等信息后,以所述对应的OFDM符号和子载波采用基带数字预编码和模拟域加权向量为参考,选择或生成具有所述RI个波束指向的基带数字预编码和模拟域加权向量分别用于对传输数据进行基带数字预编码和模拟域加权。从而实现不需要基站和终端共享一套预编码码本,提高了预编码设计的灵活性。同时与LTE中反馈PMI的方式相比降低了反馈开销。
参考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波束域参考信号发送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3所示,所述波束域参考信号发送的方法包括:
步骤301,基站根据当前信道参数和天线基带的收发单元TXRU个数N,选取每一个子帧的前S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中心2K+1个连续子载波用于传输波束域参考信号,所述2K+1个连续子载波称为波束域参考信号资源;
步骤302,所述基站在第S个OFDM符号中,所有TXRU采用相同的模拟域加权向量产生一个指向的模拟主波束,所述S为所述基站支持的模拟域波束个数;
步骤303,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波束域参考信号占据的连续子载波数选择一个长度为2K+1的参考信号序列,并将选择的参考信号序列进行映射处理后发送给移动终端UE;
步骤304,所述UE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波束域参考信号之后,所述UE计算并比较全部S个OFDM符号中的波束域参考信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选择并向所述基站上报具有最大RSRP的波束域参考信号所在的OFDM符号索引子载波索引和信道秩指示RI;
步骤305,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UE反馈的所述和RI等信息后,以所述对应的OFDM符号和子载波采用基带数字预编码和模拟域加权向量为参考,选择或生成具有所述RI个波束指向的基带数字预编码和模拟域加权向量分别用于对传输数据进行基带数字预编码和模拟域加权。
参考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波束域参考信号发送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4所示,所述波束域参考信号发送的方法包括:
步骤401,基站根据当前信道参数和天线基带的收发单元TXRU个数N,选取每一个子帧的前S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中心2K+1个连续子载波用于传输波束域参考信号,所述2K+1个连续子载波称为波束域参考信号资源;
步骤402,所述基站通过控制数字波束赋行模块的数字基带预编码,使得所述第s个OFDM符号的第k个子载波上的混合波束指向为其中,所述k=0,1,…,2K,所述Δ为相邻子载波上的波束间隔;其中,所述数字波束赋行模块为基带数字预编码模块,用于对编码调制和层映射之后的信号进行基带预编码;
步骤403,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波束域参考信号占据的连续子载波数选择一个长度为2K+1的参考信号序列,并将选择的参考信号序列进行映射处理后发送给移动终端UE;
步骤404,所述UE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波束域参考信号之后,所述UE计算并比较全部S个OFDM符号中的波束域参考信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选择并向所述基站上报具有最大RSRP的波束域参考信号所在的OFDM符号索引子载波索引和信道秩指示RI;
步骤405,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UE反馈的所述和RI等信息后,以所述对应的OFDM符号和子载波采用基带数字预编码和模拟域加权向量为参考,选择或生成具有所述RI个波束指向的基带数字预编码和模拟域加权向量分别用于对传输数据进行基带数字预编码和模拟域加权。
参考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波束域参考信号发送的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如图5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选取模块501,用于根据当前信道参数和天线基带的收发单元TXRU个数N,选取每一个子帧的前S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中心2K+1个连续子载波用于传输波束域参考信号,所述2K+1个连续子载波称为波束域参考信号资源;
第二选取模块502,用于根据所述波束域参考信号占据的连续子载波数选择一个长度为2K+1的参考信号序列;
发送模块503,用于将选择的参考信号序列进行映射处理后发送给移动终端UE;
上报模块504,用于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波束域参考信号之后,所述UE计算并比较全部S个OFDM符号中的波束域参考信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选择并向所述基站上报具有最大RSRP的波束域参考信号所在的OFDM符号索引子载波索引和信道秩指示RI;
处理模块505,用于接收到所述UE反馈的所述和RI等信息后,以所述对应的OFDM符号和子载波采用基带数字预编码和模拟域加权向量为参考,选择或生成具有所述RI个波束指向的基带数字预编码和模拟域加权向量分别用于对传输数据进行基带数字预编码和模拟域加权。
优选地,所述2K+1≤N;所述2K+1个连续子载波占据的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干带宽。
优选地,所述发送模块503,具体用于:
将所述选择的参考信号序列先经过基带数字预编码,在经过模拟加权向量加权之后直接映射到所述波束域参考信号资源上,最后再经过OFDM调制之后发送给移动终端UE。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基站根据当前信道参数和天线基带的收发单元TXRU个数N,选取每一个子帧的前S个OFDM符号的中心2K+1个连续子载波用于传输波束域参考信号之后,在第S个OFDM符号中,所有TXRU采用相同的模拟域加权向量产生一个指向的模拟主波束,所述S为所述基站支持的模拟域波束个数。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编码模块,用于在所述基站根据当前信道参数和天线基带的收发单元TXRU个数N,选取每一个子帧的前S个OFDM符号的中心2K+1个连续子载波用于传输波束域参考信号之后,通过控制数字波束赋行模块的数字基带预编码,使得所述第s个OFDM符号的第k个子载波上的混合波束指向为其中,所述k=0,1,…,2K,所述Δ为相邻子载波上的波束间隔;
其中,所述数字波束赋行模块为基带数字预编码模块,用于对编码调制和层映射之后的信号进行基带预编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波束域参考信号发送的装置,基站根据当前信道参数和天线基带的收发单元TXRU个数N,选取每一个子帧的前S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中心2K+1个连续子载波用于传输波束域参考信号,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波束域参考信号占据的连续子载波数选择一个长度为2K+1的参考信号序列,并将选择的参考信号序列进行映射处理后发送给移动终端UE;所述UE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波束域参考信号之后,所述UE计算并比较全部S个OFDM符号中的波束域参考信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选择并向所述基站上报具有最大RSRP的波束域参考信号所在的OFDM符号索引子载波索引和信道秩指示RI;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UE反馈的所述和RI等信息后,以所述对应的OFDM符号和子载波采用基带数字预编码和模拟域加权向量为参考,选择或生成具有所述RI个波束指向的基带数字预编码和模拟域加权向量分别用于对传输数据进行基带数字预编码和模拟域加权。从而实现不需要基站和终端共享一套预编码码本,提高了预编码设计的灵活性。同时与LTE中反馈PMI的方式相比降低了反馈开销。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实施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波束域参考信号发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站根据当前信道参数和天线基带的收发单元TXRU个数N,选取每一个子帧的前S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中心2K+1个连续子载波用于传输波束域参考信号,所述2K+1个连续子载波称为波束域参考信号资源;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波束域参考信号占据的连续子载波数选择一个长度为2K+1的参考信号序列,并将选择的参考信号序列进行映射处理后发送给移动终端UE;
所述UE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波束域参考信号之后,所述UE计算并比较全部S个OFDM符号中的波束域参考信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选择并向所述基站上报具有最大RSRP的波束域参考信号所在的OFDM符号索引子载波索引和信道秩指示RI;
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UE反馈的所述 和RI等信息后,以所述 对应的OFDM符号和子载波采用基带数字预编码和模拟域加权向量为参考,选择或生成具有所述RI个波束指向的基带数字预编码和模拟域加权向量分别用于对传输数据进行基带数字预编码和模拟域加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K+1≤N;所述2K+1个连续子载波占据的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干带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将选择的参考信号序列进行映射处理后发送给移动终端UE,包括:
所述基站将所述选择的参考信号序列先经过基带数字预编码,在经过模拟加权向量加权之后直接映射到所述波束域参考信号资源上,最后再经过OFDM调制之后发送给移动终端UE。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当前信道参数和天线基带的收发单元TXRU个数N,选取每一个子帧的前S个OFDM符号的中心2K+1个连续子载波用于传输波束域参考信号之后,还包括:
所述基站在第S个OFDM符号中,所有TXRU采用相同的模拟域加权向量产生一个指向的模拟主波束,所述S为所述基站支持的模拟域波束个数。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当前信道参数和天线基带的收发单元TXRU个数N,选取每一个子帧的前S个OFDM符号的中心2K+1个连续子载波用于传输波束域参考信号之后,还包括:
所述基站通过控制数字波束赋行模块的数字基带预编码,使得所述第s个OFDM符号的第k个子载波上的混合波束指向为其中,所述k=0,1,…,2K,所述Δ为相邻子载波上的波束间隔;
其中,所述数字波束赋行模块为基带数字预编码模块,用于对编码调制和层映射之后的信号进行基带预编码。
6.一种波束域参考信号发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选取模块,用于根据当前信道参数和天线基带的收发单元TXRU个数N,选取每一个子帧的前S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中心2K+1个连续子载波用于传输波束域参考信号,所述2K+1个连续子载波称为波束域参考信号资源;
第二选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波束域参考信号占据的连续子载波数选择一个长度为2K+1的参考信号序列;
发送模块,用于将选择的参考信号序列进行映射处理后发送给移动终端UE;
上报模块,用于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波束域参考信号之后,所述UE计算并比较全部S个OFDM符号中的波束域参考信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选择并向所述基站上报具有最大RSRP的波束域参考信号所在的OFDM符号索引子载波索引和信道秩指示RI;
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到所述UE反馈的所述 和RI等信息后,以所述 对应的OFDM符号和子载波采用基带数字预编码和模拟域加权向量为参考,选择或生成具有所述RI个波束指向的基带数字预编码和模拟域加权向量分别用于对传输数据进行基带数字预编码和模拟域加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2K+1≤N;所述2K+1个连续子载波占据的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干带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选择的参考信号序列先经过基带数字预编码,在经过模拟加权向量加权之后直接映射到所述波束域参考信号资源上,最后再经过OFDM调制之后发送给移动终端UE。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基站根据当前信道参数和天线基带的收发单元TXRU个数N,选取每一个子帧的前S个OFDM符号的中心2K+1个连续子载波用于传输波束域参考信号之后,在第S个OFDM符号中,所有TXRU采用相同的模拟域加权向量产生一个指向的模拟主波束,所述S为所述基站支持的模拟域波束个数。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编码模块,用于在所述基站根据当前信道参数和天线基带的收发单元TXRU个数N,选取每一个子帧的前S个OFDM符号的中心2K+1个连续子载波用于传输波束域参考信号之后,通过控制数字波束赋行模块的数字基带预编码,使得所述第s个OFDM符号的第k个子载波上的混合波束指向为其中,所述k=0,1,…,2K,所述Δ为相邻子载波上的波束间隔;
其中,所述数字波束赋行模块为基带数字预编码模块,用于对编码调制和层映射之后的信号进行基带预编码。
CN201610873070.7A 2016-09-30 2016-09-30 一种波束域参考信号发送的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78882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73070.7A CN107888249A (zh) 2016-09-30 2016-09-30 一种波束域参考信号发送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73070.7A CN107888249A (zh) 2016-09-30 2016-09-30 一种波束域参考信号发送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88249A true CN107888249A (zh) 2018-04-06

Family

ID=61769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73070.7A Pending CN107888249A (zh) 2016-09-30 2016-09-30 一种波束域参考信号发送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8824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38862A (zh) * 2018-08-17 2020-02-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2690017A (zh) * 2018-09-14 2021-04-20 夏普株式会社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EP4013177A4 (en) * 2019-08-16 2022-10-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SPLAYING A REFERENCE SIGNAL
WO2023184590A1 (zh) * 2022-03-29 2023-10-05 东南大学 天波大规模mimo波束结构预编码传输方法与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1445A (zh) * 2008-11-19 2010-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非码本预编码mimo传输方法及基站
CN102396165A (zh) * 2009-04-15 2012-03-28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射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N105144600A (zh) * 2013-05-31 2015-12-09 英特尔Ip公司 用于大型天线阵列的混合数字和模拟波束成形
WO2015188385A1 (zh) * 2014-06-13 2015-12-17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大规模mimo系统的混合模拟数字预编码的方法
CN105684323A (zh) * 2013-11-04 2016-06-15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1445A (zh) * 2008-11-19 2010-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非码本预编码mimo传输方法及基站
CN102396165A (zh) * 2009-04-15 2012-03-28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射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N105144600A (zh) * 2013-05-31 2015-12-09 英特尔Ip公司 用于大型天线阵列的混合数字和模拟波束成形
CN105684323A (zh) * 2013-11-04 2016-06-15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WO2015188385A1 (zh) * 2014-06-13 2015-12-17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大规模mimo系统的混合模拟数字预编码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G ELECTRONICS: "Discussion on beamformed CSI-RS-based scheme enhancements",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0BIS》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38862A (zh) * 2018-08-17 2020-02-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0838862B (zh) * 2018-08-17 2022-06-2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2690017A (zh) * 2018-09-14 2021-04-20 夏普株式会社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12690017B (zh) * 2018-09-14 2024-03-26 夏普株式会社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EP4013177A4 (en) * 2019-08-16 2022-10-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SPLAYING A REFERENCE SIGNAL
WO2023184590A1 (zh) * 2022-03-29 2023-10-05 东南大学 天波大规模mimo波束结构预编码传输方法与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58123B2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端末及びネットワーク機器
KR102382603B1 (ko) 다운링크 및 업링크 채널 상태 정보를 획득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0168947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发送/接收方法及其装置
KR102142953B1 (ko) 하이브리드 빔포밍을 이용하는 통신 시스템을 위한 다중 사용자 및 단일 사용자 mimo
JP6411367B2 (ja) アドバンスト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チャンネル状態情報フィードバック設計
KR102525602B1 (ko) 다중 안테나를 이용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8476056B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
CN102986275B (zh) 非周期性探测参考信号设定方法以及基站
US891367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debook subset restriction bitmap
KR101489879B1 (ko) 코드북의 배치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US20150078472A1 (en) Feedback Methodology for Per-User Elevation MIMO
CN102714575B (zh) 预编码权重生成方法、移动台装置及基站装置
CN108023624A (zh) 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装置和系统
JP2017522746A (ja) 2次元配列アンテナを用いる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チャンネルフィードバックの生成、及び送信方法及び装置
CN110838857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07872253A (zh) 波束跟踪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8633006B (zh) 一种上行发送波束确定方法和装置
KR20210153159A (ko) 빔 정보를 획득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및 빔 정보를 피드백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20160041025A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피드백 정보 생성 및 보고 방법 및 장치
EP3986059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7888249A (zh) 一种波束域参考信号发送的方法及装置
WO2022027625A1 (en) Frequency domain precoding for fdd reciprocity
WO2018059003A1 (zh) 一种波束训练方法、终端及基站
US11038621B2 (en) Spectral efficiency (SPEF) to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mapping adaptation
US20230088818A1 (en) Downlink multi-antenna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