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87876A - 避雷支架及其避雷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避雷支架及其避雷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87876A
CN107887876A CN201711158873.5A CN201711158873A CN107887876A CN 107887876 A CN107887876 A CN 107887876A CN 201711158873 A CN201711158873 A CN 201711158873A CN 107887876 A CN107887876 A CN 1078878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ning protection
lightning
rod
bracket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5887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econd Metallur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econd Metallur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econd Metallur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econd Metallur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5887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87876A/zh
Publication of CN1078878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878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3/00Installations of lightning conductors; Fastening thereof to supporting structure

Landscapes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避雷支架,该避雷支架包括:底座、避雷高度杆、避雷长度杆和至少两个避雷卡子;其中,底座设置于女儿墙上;避雷高度杆的一端与避雷底座相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避雷长度杆与避雷高度杆呈夹角设置,其一端设置于避雷高度杆上,另一端为自由端;避雷高度杆和/避雷长度杆上设置有避雷卡子,用于卡设避雷带。本发明通过设置在女儿墙上的底座,确保了该避雷支架以及该避雷支架上设置的避雷带的稳定性,进而确保避雷带与女儿墙之间的距离;通过避雷高度杆确保了避雷带与女儿墙之间的距离,扩大避雷带在发生侧击雷时覆盖的区域;避雷长度杆扩大避雷带在发生侧击雷时覆盖的区域,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避雷支架及其避雷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避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避雷支架及其避雷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审美观念的发展和审美元素的多元化,更多的人们开始对建筑外观进行审视和欣赏,因此设计师也越来越重视建筑外观设计的创新和改进,特别是高层建筑的屋顶外檐近年来大量地使用欧式线条苯板造型来改变建筑物的外形,以达到增强层次感和立体感的作用。
常规的高层建筑屋顶避雷带施工是在女儿墙顶部焊接支架以便固定避雷带等避雷设备。参见图1,首先,在女儿墙2'顶部沿结构外侧向内量出一定距离弹出支架安装中心线,然后用电锤打孔,再将支架1'放入孔内,同时用清水淋湿空洞,再用水泥砂浆将支架埋牢,待凝固后将顺直的避雷带3'敷设、卡固、焊接连成一体,同时与引下线焊接牢固。
目前,由于欧式线条苯板造型自身体积较大、密度较小的特点给高层建筑的屋顶避雷网施工带来了一定难度,苯板造型上的避雷带发生侧击雷时其覆盖区域小,致使避雷带发生侧击雷时无法覆盖所有区域,给居住人员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避雷支架及其避雷施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欧式线条苯板造型建筑物上避雷带发生侧击雷时覆盖区域小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避雷支架,该避雷支架包括:底座、避雷高度杆、避雷长度杆和至少两个避雷卡子;其中,所述底座设置于女儿墙上;所述避雷高度杆的一端与所述避雷底座相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避雷长度杆与所述避雷高度杆呈夹角设置,其一端设置于所述避雷高度杆上,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避雷高度杆和/所述避雷长度杆上设置有所述避雷卡子,用于卡设避雷带。
进一步地,上述避雷支架,所述避雷高度杆和所述避雷长度杆上均设置有一个所述避雷卡子,其分别设置于所述避雷高度杆和所述避雷长度杆的自由端。
进一步地,上述避雷支架,设置于所述避雷长度杆自由端的所述避雷卡子的高度h通过如下公式计算:R02=h(2hr-h);其中,hr为模拟滚球的半径;R0为设置于所述避雷长度杆自由端的所述避雷卡子与所述模拟滚球圆心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上述避雷支架,所述避雷高度杆和所述避雷长度杆之间设置有支撑件。
进一步地,上述避雷支架,所述避雷高度杆和/或所述避雷长度杆为伸缩杆。
本发明提供的避雷支架,通过设置在女儿墙上的底座,确保了该避雷支架以及该避雷支架上设置的避雷带的稳定性;通过避雷高度杆确保避雷带和女儿墙之间的距离,以便扩大避雷带在发生侧击雷时覆盖的区域;通过避雷卡子将避雷带固定至避雷高度杆和避雷长度杆上,以便确保避雷带的稳定性;通过避雷长度杆扩大了避雷带可覆盖的区域,以便进一步扩大避雷带在发生侧击雷时覆盖的区域,进而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同时,该结构不仅可以固定避雷带以便达到避雷的效果,而且其通过底座设置于女儿墙上不会破坏苯板造型,故该避雷支架尤其适用于屋顶女儿墙有大体积欧式线条苯板造型的避雷带的施工。
尤其是,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避雷支架,所述避雷高度杆和/或所述避雷长度杆为伸缩杆,以便便于调整设置于避雷高度杆和/或所述避雷长度杆上的避雷带3的位置,进而调整避雷带在发生侧击雷时覆盖的区域,以便在确保安全的同时满足实际的需求。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避雷支架的避雷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支架加工步骤,根据建筑屋顶上避雷的要求,加工预设数量的避雷支架的零部件并组装成避雷支架;支架安装步骤,根据建筑屋顶上避雷的要求及设计图纸规定的间距,将所述避雷支架安装至建筑屋顶上预设位置;避雷带安装步骤,将避雷带安装至建筑屋顶上的避雷支架上且与建筑屋顶上突出的不带电金属物焊接为一体。
进一步地,上述避雷支架的避雷施工方法,避雷测试步骤,根据滚球法计算避雷带的滚球半径,确认计算的滚球半径是否满足预设防雷要求;避雷确定步骤,如果所述避雷测试步骤中确认计算的滚球半径不满足预设防雷要求,调整所述避雷支架的位置或增加所述避雷支架的避雷长度杆的长度直至满足预设防雷要求。
进一步地,上述避雷支架的避雷施工方法,所述避雷测试步骤中,根据如下公式计算避雷带的滚球半径hr:R02=h(2hr-h);其中,h为设置于所述避雷长度杆自由端的所述避雷卡子的高度;R0为设置于所述避雷长度杆自由端的所述避雷卡子与所述模拟滚球圆心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上述避雷支架的避雷施工方法,在所述避雷带安装步骤之后还包括:电阻测试步骤,测量建筑屋顶上避雷带的电阻值,确认测量的电阻值是否满足预设设计要求。
进一步地,上述避雷支架的避雷施工方法,所述避雷带安装步骤包括:避雷带安装子步骤,将所述避雷带敷设在所述避雷支架上,并通过所述避雷卡子卡设在其对应的避雷卡子内;避雷带连接子步骤,将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避雷带之间用同等规格的镀锌圆钢焊接为一体;避雷带涂刷子步骤,将所述避雷带上连接有所述圆钢处涂刷防锈漆及银粉漆;避雷件安装子步骤,将建筑屋顶上突出的不带电金属物和所述避雷带焊接,并将所述引下线与所述避雷网焊接。
由于上述避雷支架具有上述效果,故该使用该避雷支架进行避雷施工方法也具有上述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避雷支架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避雷支架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避雷支架的使用状态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避雷支架的使用状态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避雷支架的避雷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避雷支架的避雷施工方法,避雷带安装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支架实施例:
参见图2至图4,该避雷支架1包括:底座11、避雷高度杆12、避雷长度杆13、至少两个避雷卡子14和加强件15;其中,底座11设置于女儿墙2上,避雷高度杆12的一端(如图2所示的下端)与避雷底座11相连接,另一端(如图2所示的上端)为自由端。
具体而言,底座11可以为板状结构,底座11上开设有至少两个螺纹孔,底座11可通过至少两个螺栓连接至建筑屋顶上的女儿墙2上,女儿墙即建筑物屋顶四周围的矮墙,主要作用除维护安全外,亦会在底处施作防水压砖收头,以避免防水层渗水、或是屋顶雨水漫流;避雷高度杆12的底端连接至底座11上,为提高避雷高度杆12的稳定性,优选地,避雷高度杆12连接于底座11的中间位置;为节省材料,优选地,避雷高度杆12可以与底座11呈直角或近似直角设置,以便提高避雷高度杆12的自由端的高度;避雷高度杆12可焊接至底座11上,以便进一步确保避雷高度杆12的稳定性;避雷高度杆1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避雷卡子14,用于卡设避雷带3;优选地,避雷高度杆12上设置有一个避雷卡子14,其设置于避雷高度杆12的自由端,以便保证避雷卡子14卡设的避雷带3的高度,进而提高避雷带3在发生侧击雷时覆盖的区域;避雷卡子14可以通过螺栓连接至避雷高度杆12上;为便于调整避雷高度杆12的高度,优选地,避雷高度杆12为伸缩杆,以便便于调整避雷高度杆12的自由端的高度,进而便于调整自由端位置的避雷带的覆盖区域;当然,避雷高度杆12也可以为能够实现升降长度调节机构2的其他结构例如双螺纹杆,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为提高避雷带3的稳定性,避雷带3的中间位置可以通过连接件4与避雷高度杆12相连接。
继续参见图2至图4,避雷长度杆13与避雷高度杆12呈夹角设置,其一端(如图2所示的左端)设置于避雷高度杆上,另一端(如图2所示的右端)为自由端。
具体而言,避雷长度杆13上设置有一避雷卡子14,用于卡设避雷带3;优选地,其设置于避雷高度杆12的自由端,以便提高避雷卡子14卡设的避雷带3与避雷高度杆12之间的距离,进而提高避雷带3在发生侧击雷时覆盖的区域;优选地,避雷长度杆13连接于高度调节机构3的顶端或顶端附近的位置(相对于图2所示的位置而言),以便于提高避雷长度杆13的高度,进而提高避雷卡子14卡设的避雷带3的高度,从而进一步提高避雷带3在发生侧击雷时覆盖的区域;避雷长度杆13与避雷高度杆12呈夹角设置,为提高避雷长度杆13的自由端与避雷长度杆13之间的距离,优选地,避雷长度杆13与避雷高度杆12呈直角设置,以便进一步提高避雷卡子14卡设的避雷带3与避雷高度杆12之间的距离,进而进一步提高避雷带3在发生侧击雷时覆盖的区域;为便于调整避雷长度杆13的长度,优选地,避雷长度杆13为伸缩杆,以便便于调整避雷长度杆13的自由端和避雷高度杆12之间的距离,进而便于调整自由端位置的避雷带的覆盖区域;当然,避雷长度杆13也可以为能够实现升降长度调节机构2的其他结构例如双螺纹杆,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为提高避雷长度杆13和避雷长度杆13上固定的避雷带3的稳定性,优选地,避雷高度杆12和避雷长度杆13之间设置有支撑件15,以确保避雷长度杆13在避雷带重力作用下不会偏移变形;支撑件15、避雷高度杆12和避雷长度杆13均可以为角钢,三者之间可以通过焊接相连接,以便确保该支架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避雷支架的使用状态为:实际使用时,女儿墙2上,直线段每间隔一米设置一组避雷支架1转角处每间隔0.5米设置一组避雷支架1;相邻避雷支架1上可固定两组避雷带3,具体参见图3;避雷带3分别固定至避雷支架1的避雷高度杆12和避雷长度杆13上的避雷卡子14内。
显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避雷支架,通过设置在女儿墙2上的底座11,确保了该避雷支架1以及该避雷支架1上设置的避雷带3的稳定性;通过避雷高度杆12确保避雷带3可固定的高度,以便扩大避雷带3在发生侧击雷时覆盖的区域;通过避雷卡子14将避雷带3固定至避雷高度杆12和避雷长度杆13上,以便确保避雷带3的稳定性;通过避雷长度杆13扩大了避雷带3可固定的区域,以便进一步扩大避雷带3在发生侧击雷时覆盖的区域,进而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同时,该结构不仅可以固定避雷带以便达到避雷的效果,而且其通过底座11设置于女儿墙2上不会破坏苯板造型,故该避雷支架尤其适用于屋顶女儿墙2有大体积欧式线条苯板造型的避雷带的施工。
尤其是,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避雷支架,避雷高度杆12和/或避雷长度杆13为伸缩杆,以便便于调整设置于避雷高度杆12和/或避雷长度杆13上的避雷带3的位置,进而调整避雷带3在发生侧击雷时覆盖的区域,以便在确保安全的同时满足实际的需求。
设置于避雷长度杆自由端的避雷卡子的高度h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R02=h(2hr-h);
其中,hr为模拟滚球的半径;R0为设置于避雷长度杆自由端的避雷卡子与模拟滚球圆心之间的距离。其中,避雷带3可根据滚球法虚拟模拟一模拟滚球5,如图4所示,其中,hr为该模拟滚球的半径。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计算公式,通过避雷带的待固定位置确定其滚球半径,以便精准确定避雷高度杆12和避雷长度杆13的长度,进而满足避雷带3将发生侧击雷时将所有区域覆盖,进而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避雷支架,通过设置在女儿墙2上的底座11,确保了该避雷支架1以及该避雷支架1上设置的避雷带3的稳定性;通过避雷高度杆12提高了避雷带3可固定的高度,以便扩大避雷带3在发生侧击雷时覆盖的区域;通过避雷卡子14将避雷带3固定至避雷高度杆12和避雷长度杆13上,以便确保避雷带3的稳定性;通过避雷长度杆13扩大了避雷带3可固定的区域,以便进一步扩大避雷带3在发生侧击雷时覆盖的区域,进而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同时,该结构不仅可以固定避雷带以便达到避雷的效果,而且其通过底座11设置于女儿墙2上不会破坏苯板造型,故该避雷支架尤其适用于屋顶女儿墙2有大体积苯板造型的避雷带的施工。
尤其是,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避雷支架,避雷高度杆12和/或避雷长度杆13为伸缩杆,以便便于调整设置于避雷高度杆12和/或避雷长度杆13上的避雷带3的位置,进而调整避雷带3在发生侧击雷时覆盖的区域,以便在确保安全的同时满足实际的需求。
方法实施例:
参见图5,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避雷支架的避雷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避雷施工方法包括:
支架加工步骤S1,根据建筑屋顶上避雷的要求,加工预设数量的避雷支架的零部件并组装成避雷支架。
具体而言,首先,根据建筑屋顶上避雷的要求,确定避雷支架1的各个零部件的尺寸大小以及避雷支架1的数量;然后,根据确定的尺寸大小,加工预设数量的避雷支架1的零部件例如底座等;最后,将加工的各个零部件进行组装焊接以便形成可以卡设避雷带3的避雷支架1;上述避雷支架1需批量下料加工,以保证支架各部件的尺寸及位置一致,确保安装后的避雷带平直、牢固,不应有高低起伏和弯曲现象,确保各部位与建筑物距离尺寸一致。
避雷测试步骤S2,根据滚球法计算避雷带的滚球半径,确认计算的滚球半径是否满足预设防雷要求。
具体而言,在固定避雷支架1前,首先,根据支架加工步骤S1中组装的避雷支架1确定设置于避雷长度杆自由端的避雷卡子与模拟滚球圆心之间的距离R0及设置于避雷长度杆自由端的避雷卡子的高度h;然后,根据公式计算:R02=h(2hr-h),计算避雷带3的滚球半径hr;最后,根据计算的避雷带3的滚球半径hr和预设防雷要求确定的滚球半径进行比较,判断避雷带3的固定位置是否满足预设防雷要求。
避雷确定步骤S3,如果避雷测试步骤中确认计算的滚球半径不满足预设防雷要求,调整避雷支架的位置或增加避雷支架的避雷长度杆的长度直至满足预设防雷要求。
具体而言,如果避雷测试步骤S2中确定计算的滚球半径不满足预设防雷要求,重新调整避雷支架1的位置或增加避雷支架1的避雷长度杆13的长度直至满足预设防雷要求。
支架安装步骤S4,根据建筑屋顶上避雷的要求及设计图纸规定的间距,将避雷支架安装至建筑屋顶上预设位置。
具体而言,首先,根据建筑屋顶上避雷的要求及设计图纸规定的间距,在在女儿墙2上按照规划和图纸规定的间距标测出各避雷支架1的位置;然后,将支架加工步骤S1制作完成的避雷支架1固定在测定好的位置。
避雷带安装步骤S5,将避雷带安装至建筑屋顶上的避雷支架上且与建筑屋顶上突出的不带电金属物焊接为一体。
具体而言,首先,将避雷带调直运到安装地点,将避雷带用塔吊提升到顶部,顺直、敷设、卡固至避雷支架上,同时将各段避雷带焊接连成一体;然后,将避雷带3与引下线焊接牢固,将建筑物屋顶部突出的不带电金属物与避雷带3焊接成一体。
电阻测试步骤S6,测量建筑屋顶上避雷带的电阻值,确认测量的电阻值是否满足预设设计要求。
具体而言,首先,测量避雷带3接地的电阻值;然后,判断测量的电阻值是否满足图纸规范要求中预设设计要求;如果不满足预设设计要求,则检验避雷带等以便查找不满足的原因。
参见图6,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避雷支架的避雷施工方法,避雷带安装步骤的流程示意图,避雷带安装步骤S5包括:
避雷带安装子步骤S51,将将所述避雷带敷设在所述避雷支架上,并通过所述避雷卡子卡设在其对应的避雷卡子内。
具体而言,首先,将避雷带运到安装地点,并将避雷带用塔吊提升到顶部,顺直、敷设并卡固至避雷支架1的避雷卡子14内;然后,将避雷带之间焊接成一体。
避雷带安装子步骤S52,将两组避雷带之间通过同等规格的圆钢焊接为一体。
具体而言,首先,确定避雷带3的材质,并根据该规格储备预设数量的与避雷带同等规格的镀锌圆钢;然后,通过圆钢将内外两组避雷带连接,以便将整个避雷系统连接为一体。
避雷带涂刷子步骤S53,将避雷带上的焊接位置涂刷防锈漆及银粉漆。
具体而言,为避免焊接导致避雷带的防锈层掉落导致避雷带易出现生锈等损坏,将避雷带上的焊接位置涂刷防锈漆及银粉漆,以便进一步提高避雷带防锈防腐蚀等性能。
避雷件连接子步骤S54,将建筑屋顶上突出的不带电金属物和避雷带焊接,并将引下线与避雷带焊接。
具体而言,首先,将建筑物屋顶上突出的不带电金属物与避雷带焊接成一体,以便满足防雷要求;然后,将引下线与避雷带焊接,以便通过引下线将将避雷带接收的雷电流引向大地。
显然可以得到的是,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避雷带安装步骤,通过避雷带安装子步骤S51将避雷带安装至避雷支架1上,;通过避雷带安装子步骤S52,将两组避雷带连接为一体,以便避免其中一组避雷带损坏失去防雷的效果,进而进一步提高该避雷系统的避雷效果;通过避雷带涂刷子步骤S53,进一步提高避雷带的防腐蚀防生锈的性能,以便进一步提高避雷带的使用寿命。尤其是,通过避雷件连接子步骤S54,将建筑屋顶上突出的不带电金属物和避雷带焊接,并将引下线与避雷带焊接,以便进一步提高避雷系统的防雷效果,进而进一步提高该建筑物的安全性。
由于上述避雷支架1具有上述效果,故该使用该避雷支架1进行避雷施工方法也具有上述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避雷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避雷高度杆、避雷长度杆和至少两个避雷卡子;其中,
所述底座设置于女儿墙上;
所述避雷高度杆的一端与所述避雷底座相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
所述避雷长度杆与所述避雷高度杆呈夹角设置,其一端设置于所述避雷高度杆上,另一端为自由端;
所述避雷高度杆和/所述避雷长度杆上设置有所述避雷卡子,用于卡设避雷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避雷高度杆和所述避雷长度杆上均设置有一个所述避雷卡子,其分别设置于所述避雷高度杆和所述避雷长度杆的自由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雷支架,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避雷长度杆自由端的所述避雷卡子的高度h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R02=h(2hr-h);
其中,hr为模拟滚球的半径;R0为设置于所述避雷长度杆自由端的所述避雷卡子与所述模拟滚球圆心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避雷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避雷高度杆和所述避雷长度杆之间设置有支撑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避雷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避雷高度杆和/或所述避雷长度杆为伸缩杆。
6.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避雷支架的避雷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加工步骤,根据建筑屋顶上避雷的要求,加工预设数量的避雷支架的零部件并组装成避雷支架;
支架安装步骤,根据建筑屋顶上避雷的要求及设计图纸规定的间距,将所述避雷支架安装至建筑屋顶上预设位置;
避雷带安装步骤,将避雷带安装至建筑屋顶上的避雷支架上且与建筑屋顶上突出的不带电金属物焊接为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避雷支架的避雷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加工步骤之后及所述支架安装步骤之前还包括:
避雷测试步骤,根据滚球法计算避雷带的滚球半径,确认计算的滚球半径是否满足预设防雷要求;
避雷确定步骤,如果所述避雷测试步骤中确认计算的滚球半径不满足预设防雷要求,调整所述避雷支架的位置或增加所述避雷支架的避雷长度杆的长度直至满足预设防雷要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避雷支架的避雷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测试步骤中,根据如下公式计算避雷带的滚球半径hr:
R02=h(2hr-h);
其中,h为设置于所述避雷长度杆自由端的所述避雷卡子的高度;R0为设置于所述避雷长度杆自由端的所述避雷卡子与所述模拟滚球圆心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避雷支架的避雷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避雷带安装步骤之后还包括:
电阻测试步骤,测量建筑屋顶上避雷带的电阻值,确认测量的电阻值是否满足预设设计要求。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避雷支架的避雷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带安装步骤包括:
避雷带安装子步骤,将所述避雷带敷设在所述避雷支架上,并通过所述避雷卡子卡设在其对应的避雷卡子内;
避雷带连接子步骤,将两组相邻的所述避雷带之间通过圆钢焊接为一体;
避雷带涂刷子步骤,将所述避雷带上的焊接位置涂刷防锈漆及银粉漆;
避雷件安装子步骤,将建筑屋顶上突出的不带电金属物和所述避雷带焊接,并将所述引下线与所述避雷带焊接。
CN201711158873.5A 2017-11-20 2017-11-20 避雷支架及其避雷施工方法 Pending CN1078878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58873.5A CN107887876A (zh) 2017-11-20 2017-11-20 避雷支架及其避雷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58873.5A CN107887876A (zh) 2017-11-20 2017-11-20 避雷支架及其避雷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87876A true CN107887876A (zh) 2018-04-06

Family

ID=61777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58873.5A Pending CN107887876A (zh) 2017-11-20 2017-11-20 避雷支架及其避雷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8787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6318A (zh) * 2020-05-06 2020-07-14 中铁建设集团北京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女儿墙檐口避雷带支架施工工法
CN114906491A (zh) * 2021-02-08 2022-08-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直击雷防护装置以及该装置的布置方法
CN118399312A (zh) * 2024-06-26 2024-07-26 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 超宽女儿墙接闪带施工结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119425U (zh) * 2013-01-28 2013-08-07 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避雷带支架
CN203707722U (zh) * 2013-11-05 2014-07-09 枣庄力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变电站避雷装置
CN204156482U (zh) * 2014-06-19 2015-02-11 国网河南孟津县供电公司 一种电力线路入户避雷器安装台
CN104573280A (zh) * 2015-01-28 2015-04-29 许乃文 避雷方法
CN204609140U (zh) * 2015-05-14 2015-09-02 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避雷支架固定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119425U (zh) * 2013-01-28 2013-08-07 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避雷带支架
CN203707722U (zh) * 2013-11-05 2014-07-09 枣庄力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变电站避雷装置
CN204156482U (zh) * 2014-06-19 2015-02-11 国网河南孟津县供电公司 一种电力线路入户避雷器安装台
CN104573280A (zh) * 2015-01-28 2015-04-29 许乃文 避雷方法
CN204609140U (zh) * 2015-05-14 2015-09-02 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避雷支架固定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红兵等: ""浅析避雷带设置安装与检测"", 《现代建筑电气》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6318A (zh) * 2020-05-06 2020-07-14 中铁建设集团北京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女儿墙檐口避雷带支架施工工法
CN114906491A (zh) * 2021-02-08 2022-08-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直击雷防护装置以及该装置的布置方法
CN118399312A (zh) * 2024-06-26 2024-07-26 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 超宽女儿墙接闪带施工结构
CN118399312B (zh) * 2024-06-26 2024-09-20 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 超宽女儿墙接闪带施工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87876A (zh) 避雷支架及其避雷施工方法
US20050269558A1 (e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reinforcing fence components
US9587414B2 (en) Fully welded fence panel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7654042B1 (en) Cable tie down system
CN111576700B (zh) 一种带防雷系统的玻璃幕墙及其施工方法
CN206116598U (zh) 一种高度可调移动式天线抱杆装置
CN105604085B (zh) 变电站架构柱脚地脚螺栓及其安装方法
US4416095A (en) Support hanger kit for suspension ceilings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CN213539506U (zh) 适用于建筑屋顶外围女儿墙上的接闪装置
CN209029681U (zh) 一种通信塔用的避雷针
CN210628982U (zh) 一种防火喷塑电缆桥架
CN107732665A (zh) 一种安装稳定便于调节长度的避雷针
CN208748984U (zh) 一种石材幕墙防雷屋面
KR101144391B1 (ko) 금속기와 지붕의 피뢰장치
CN201601238U (zh) 女儿墙顶部有幕墙挂件遮挡时的避雷装置
CN206053507U (zh) 一种用于防雷保护的主变压器构架
CN219910246U (zh) 一种可调节拆卸式抱杆结构
CN206401869U (zh) 一种用于绿色装配式建筑屋顶的避雷支架
AU2015100513A4 (en) Flexible Roof Mounting System for Small Wind Turbine Generators
CN205620280U (zh) 一种大气腐蚀暴露试验架
CN213637036U (zh) 一种防雷避雷带连接装置
CN213038652U (zh) 一种带防雷系统的玻璃幕墙
JP4275845B2 (ja) 太陽光発電モジュールを備えた傾斜屋根の設置方法
CN217930306U (zh) 一种弧形放线测量装置
CN219711063U (zh) 一种针对有女儿墙的屋面临边安全防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40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