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85433A - 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85433A
CN107885433A CN201711199028.2A CN201711199028A CN107885433A CN 107885433 A CN107885433 A CN 107885433A CN 201711199028 A CN201711199028 A CN 201711199028A CN 107885433 A CN107885433 A CN 1078854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data
operation bag
terminal device
preset format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9902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85433B (zh
Inventor
骆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9902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854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854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854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854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854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录制一组包括多个控制指令的操作包数据;根据所述操作包数据形成目标预设格式文件;满足触发条件时再次或多次重复所述操作包数据中包括的多个控制指令。以上方案,通过将需要重复进行的一组包括多个控制指令录制下来,形成操作包数据,然后将根据操作包数据形成目标预设格式文件,最后在满足触发条件时基于目标预设格式文件再次或多次重复操作包数据中包括的多个控制指令。进而实现设备终端自动重复预先录制好的一组多个控制指令,为用户节约了时间和精力。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控制装置、终端设备、服务器以及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用户在使用终端产品的过程中,有时候需要不断的重复同一组操作,费时费力又非常枯燥,很浪费时间。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以及存储介质。能够控制终端设备自动执行一组操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录制一组包括多个控制指令的操作包数据;
根据所述操作包数据形成目标预设格式文件;
满足触发条件时再次或多次重复所述操作包数据中包括的多个控制指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操作包数据或者所述目标预设格式文件,其中所述目标预设格式文件由录制一组包括多个控制指令的操作包数据形成;
接收执行请求;
在接收所述执行请求后向终端设备发送触发指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控制装置,包括:
录制模块,用于录制一组包括多个控制指令的操作包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操作包数据形成目标预设格式文件;
执行模块,用于满足触发条件时再次或多次重复所述操作包数据中包括的多个控制指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控制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预设格式文件,其中所述目标预设格式文件由录制一组包括多个控制指令的操作包数据形成;还用于接收执行请求;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所述执行请求后向终端设备发送触发指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储存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在工作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数据,所述程序数据被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储存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在工作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数据,所述程序数据被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以上方案,通过将需要重复进行的一组包括多个控制指令录制下来,形成操作包数据,然后将根据操作包数据形成目标预设格式文件,最后在满足触发条件时基于目标预设格式文件再次或多次重复操作包数据中包括的多个控制指令。进而实现设备终端自动重复预先录制好的一组多个控制指令,为用户节约了时间和精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部分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终端设备一实施例的可视化界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5是本申请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硬件交互图;
图6是本申请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硬件交互图;
图7是本申请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再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终端设备的控制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终端设备的控制装置另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终端设备的控制装置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终端设备的控制装置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终端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服务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客户端称为第二客户端,且类似地,可将第二客户端称为第一客户端。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两者都是客户端,但其不是同一客户端。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在一段时间内不断的重复同一组步骤完全相同的操作,过程费时费力且非常枯燥。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意指将需要不断重复的一组操作录制下来,并使终端设备自动重复执行该录制下来的一组操作。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一种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需注意的是,若有实质上相同的结果,本申请的方法并不以图1所示的流程顺序为限。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101至步骤103,其中:
110:录制一组包括多个控制指令的操作包数据。
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通过安装应用程序来帮助用户完成所需要的功能,比如购物、社交、游戏等。其中,应用程序是指为用户的某种应用目撰写的软体,是一种为完成某项或多项特定工作的计算机程序。应用程序在智能终端中具有可视化的用户界面,用户可以通过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和终端进行交互。其中应用程序例如爱奇艺、QQ、淘宝、微信以及王者荣耀等。
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通过执行多个控制指令的操作完成一项任务。其中,终端设备是用于输入用户信息以及输出处理结果的电子设备,具体可以是个人电脑、移动终端、个人数字助理、可穿戴电子设备等。控制指令指的是用户对终端设备进行的具体操作形成,例如按下侧键亮屏、点击终端设备可视化用户界面上的某个标识、在可视化界面上滑动一段距离等,且每一控制指令会形成相应的数据。可以理解的,用户对终端设备的具体操作可以是通过手指、触控笔,或者鼠标进行,此不做具体限定。用户的多个操作所形成的多个控制指令组成一个操作包,该多个控制指令对应实现了一项功能。步骤110中录制了一组包括多个控制指令的操作包对应的数据。
120:根据操作包数据形成目标预设格式文件。
重复步骤110所录制的一组多个控制指令由终端设备自动完成,因此需要将操作包数据转动成执行该组多个控制指令的工具能够识别的目标预设文件格式。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操作包数据形成目标预设格式文件的步骤具体包括:将每一控制指令转化成预设格式的语句,由预设格式语句形成中间预设格式文件,并将中间预设格式文件转换成步骤120中的目标预设格式文件。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预设格式的语句为可构成java文件的java格式语句,中间预设格式文件为java格式文件,具有由多行java格式语句形成。且目标预设格式文件为jar格式文件,该jar格式文件由java格式文件转化形成。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中间预设格式文件以及目标预设格式文件可以为除java以及jar以外的其他格式,只要重复执行上组录制的一组操作的工具能够识别即可,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一实施例中,将每一控制指令转化成预设格式的语句的步骤包括步骤1201和步骤1202,如图2所示,其中:
步骤1201:采集每一控制指令对应的执行参数。
具体的,每一控制指令均对应用户操作的执行参数,例如用户按动某侧按键、点击某个可视化界面上的标识、在可视化界面上滑动一段距离、被点击标识的位置坐标等均为执行参数。采集步骤101中录制的多个控制指令所对应的各个执行参数,以便后续能够重现该组操作。进一步,采集执行参数的工具依据终端设备的系统而定,比如安卓系统中为uiautomtor工具,苹果iOS系统则是UIAutomation工具。
步骤1202:根据每一控制指令对应的执行参数将每一控制指令转化成预设格式的语句。
本实施例中,该步骤根据每一控制指令对应的执行参数将每一控制指令转化为java格式语句,进而将步骤110中录制的多个控制指令均转化为java格式语句。
130:满足触发条件时再次或多次重复操作包数据中包括的多个控制指令。
当满足触发条件的时候,终端设备即识别目标预设格式文件,以再次或者多次重复步骤110录制的操作包数据中包括的多个控制指令。具体的,不同的实施例中,可以在步骤130之前设置好触发条件,以下通过实施例进行讲解。
一实施例中,步骤130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设定重复操作包数据中包括的多个控制指令的时间点、时间段、重复的次数以及重复的频率中的至少一种形成触发条件。即不同的应用场景下,不同的需求下,用户可以设置步骤110所录制的一组多个控制指令,立即执行,或者设定指定的时间点执行;同时用户也可以设置这组多个控制指令在哪个时间段进行执行,重复的次数以及执行的频率,例如每分钟100次,或者执行10后停止。具体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此不做具体限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工作、生活越来越繁忙,不同时间点举行的一些活动往往会打乱用户的原有安排,或者错过相关的活动。如果用户为了准时参加上述活动,可能会牺牲掉其他一些安排,或者需要付出很多等待时间。采用以上方式,通过将需要重复进行的一组多个控制指令录制下来,设定重复的时间点,重复的次数等即可实现终端设备自动执行,为用户节省时间和精力。
通过以上方案可以为用户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重复的多个控制指令只需操作一遍或几遍录制下来即可。
下面通过一实施例具体的应用场景为例对步骤110至步骤130做具体说明。
例如用户基于某种目的需要,比如工作原因,需要将微信中的一个群中的所有成员都添加为自己的好友,假如这个群中有500个群成员,那么采用现有的方法用户需要逐个手动添加,费时费力,而且极其枯燥。如采用本申请的方式,则可以先将添加好友的过程录制下来,然后让终端设备自行添加即可,以下做详细阐述。
以现有的微信群模式加好友为例,进入微信群后,查看全部群成员,此时本群的所有成员以列表的形式逐行排列,如图3所示。此时开始录制,依次进行如下操作:1)点击第二行第一个头像标识,2)点击可视化界面中间位置的“添加到通讯录”,3)点击可视化界面右上角的“发送”,4)点击终端设备右下角的“返回键”,此时第二行第一个头像标识的好友添加完毕,可视化界面回到显示全部群成员的界面,接着依次重复上述操作1)-4)直至对第二行的所有群成员均发出添加邀请,只是步骤1)中对应的头像标识逐一向右移动一位,接着执行以下控制指令:滑动屏幕,使第三行的好友位置上移至原来第二行好友的所在位置,然后依次执行类似以上1)-4)的操作,依次对第三行好友发出添加邀请,最后滑动屏幕将第四行好友的位置上移一行,此时录制结束。
上述以在微信群向好友发送邀请为例,可以理解的,所有成员以列表中,第一行第一个为群主,如果是应用账户为群主的微信好友,则无需添加,因此选择从第二行的第一个开始发送添加好友邀请为例。
当重复执行上述已录制好一组多个控制指令时,终端设备从第四行好友开始逐一发出好友添加邀请,并在第四行添加邀请完成后,将第五行上移一行,然后对第五行的群好友逐一发出好友添加邀请,直至对所有群好友都发出好友添加邀请。假设该群成员有495个,每一行有5个群好友,则全部群成员分布形成99行,通过重复执行以上录制好的一组操作,终端设备即会自动将对第四行第99行,一共96行的群好友发出添加邀请。采用以上方式,用户只需要将一组可重复执行的多个控制指令录制下来,然后即可让终端设备自动重复执行,为用户省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可以理解的,以上例子中,点击头像标识、添加到通讯录、发送、返回键以及滑动屏幕,使第三行的好友位置上移至原来第二行好友的所在位置均为具体的控制指令,每一控制指令均具有相应的数据,该数据由每一控制指令包括相应的执行参数,例如滑动屏幕,使第三行的好友位置上移至原来第二行好友的所在位置均为具体的控制指令的执行参数包括:滑动痕迹的位置,滑动痕迹的长度等。在录制的过程中或者之后,本实施例即采集并根据每一控制指令对应的执行参数转化成预设格式的语句,由该语句形成中间预设格式文件,并将中间预设格式文件转换成步骤130重复执行可识别的目标预设格式文件。
可以理解的,以上的具体应用场景为,用户录制完这一组操作后立即重复执行,用户可以在执行之前设置设置该组操作重复执行的次数,例如为48,即将对剩下的96行好友全部发出好友添加邀请。其他实施例中,用户也可以设定某个时间点才开始重复录制好的一组操作,例如通过爱奇艺下载24点更新的最新一集电视剧。也可以设置在某一时间段重复录制好的一组操作,例如通过QQ农场的偷菜,用户可以设定睡觉之后,终端设备在他睡觉期间不断重复一组操作以偷到某一位好友或者多位好友的农场所成熟的作物。进一步,用户也可以在设置重复的频率,例如没半个小时偷一次。
以上只是为了便于理解,举的一个具体例子,并不作为因此限定本申请,触发条件可因不同的应用场景而设定,此不做赘述。
可以理解,对于用户设定某一时间点才重复已录制的多个控制指令时,终端设备往往处于息屏状态或者锁屏状态。那么,一实施例中录制一组包括多个控制指令的操作包数据的步骤可以包括:录制一组亮屏滑动解锁的控制指令的操作包数据;或者录制一组输入密码解锁的控制指令的操作包数据。
具体的,一实施例中,录制一组亮屏滑动解锁的控制指令的操作包数据中的多个控制指令包括:按下亮屏件以及在可视化界面上沿某一方向滑动一段痕迹,以实现解锁。其他实施例中,亮屏解锁也可以包括与该实施例不同的多个控制指令,此不做具体限定。采用这种方案能够避免终端设备处于息屏状态无法重复操作包数据中的多个控制指令。
一实施例中,录制一组输入密码解锁的控制指令的操作包数据中的多个控制指令包括:按下亮屏件,并在可视化界面上绘制某一图案,或者输入某一串数字或字母,或者数字加字母的字符,以实现解锁。采用这种方案能够避免终端设备处于锁屏状态无法重复操作包数据中的多个控制指令。
可以理解的,很多需要重复执行的一组操作是在第三方应用程序上进行的。因此,对于必须在登录第三方应用程序的情况下,则步骤101录制一组包括多个控制指令的操作包数据的步骤包括:录制一组登录第三方应用的一个或多个控制指令的操作包数据。具体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可以是QQ、淘宝或者某款游戏等等。一实施例中,以登录QQ为例,录制一组登录第三方应用程序的一个或多个控制指令的操作包数据中的多个控制指令包括:点击终端设备可视化界面上第三方应用程序的图形标识,点击登录,输入一串密码字符串等。其他实施例中,登录不同的第三方应用程序也可以包括与该实施例不同的多个控制指令,此不做具体限定。
一实施例中,在录制完一组包括多个控制指令的操作包之后,在再次或多次重复所述操作包数据中包括的多个控制指令的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设定操作包数据中的一个或多个指令的连续执行次数。例如已录制好的一组操作包中包括5个控制指令,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控制指令的执行次数,例如为3次或者5次,此仅举一个例子,不做具体限定。比如用户设定第三个控制指令执行两次,则重复该组操作包时,在执行完第一个和第二个控制指令之后执行两次第三个控制指令,在执行两次第三个控制指令之后再执行第四个和第五个控制指令。
由上记载可知,在很多情形下,录制好的一组操作包的多个控制指令的重复是在第三方应用程序上进行,而同一个第三方应用程序的同一个应用账户可以在不同的终端设备上登录,为了使本申请的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能够使同一应用账户能够在不同的终端设备上执行,则在录制完成后将目标预设格式文件先上传至服务器,并在需要重复该组操作包中的多个控制指令时,接收来自服务器上的目标预设格式文件,或者从服务器下载目标预设格式文件,以重复该目标预设格式文件中的多个控制指令。具体的,服务器可以是云服务器,或者其他类型的服务器。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应用环境图。如图4所示,该应用环境图包括第一终端设备102、服务器104和第二终端设备106。第一终端设备102用于登录应用账户并录制一组包括多个控制指令的操作包数据,并在形成目标预设格式文件后将目标预设格式文件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104接收到目标预设格式文件之后,在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102的执行请求时,向第一终端设备102发送触发指令,以在第一终端设备102上再次或多次重复所述操作包数据中包括的多个控制指令。
服务器104接收到目标预设格式文件之后,在接收到来自第二终端设备106的执行请求时,向第二终端设备106发送触发指令以及目标预设格式文件,以在第二终端设备106上再次或多次重复所述操作包数据中包括的多个控制指令。其中,第一终端设备102和第二终端设备106是处于计算机网络最外围,主要用于输入用户信息以及输出处理结果的电子设备,例如可以是个人电脑、移动终端、个人数字助理、可穿戴电子设备等。服务器104是用于响应服务请求,同时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例如可以是一台或者多台计算机。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实现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硬件交互图,该实施例中,录制一组包括多个控制指令的操作包数据以及执行重复该组操作包的终端设备均是同一个终端设备。如图5所示,该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210至步骤260。其中:
步骤210:第一终端设备录制一组包括多个控制指令的操作包数据。
步骤220:根据操作包数据形成目标预设格式文件。
步骤230:将所述目标预设格式文件或者操作包数据上传至服务器。
也就是说步骤220根据操作包数据形成目标预设格式文件既可以在第一终端设备上完成,也可以在服务器上完成。
步骤240: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执行请求。
步骤250: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触发指令;
步骤260:第一终端再次或多次重复所述操作包数据中包括的多个控制指令。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实现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硬件交互图,该实施例中,录制一组包括多个控制指令的操作包数据是第一终端设备,然而执行重复该组操作包的终端设备均是第二终端设备。如图6所示,该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310至步骤360。其中:
步骤310:第一终端设备录制一组包括多个控制指令的操作包数据。
步骤320:根据操作包数据形成目标预设格式文件。
步骤330:第一终端设备将目标预设格式文件或者操作包数据上传至服务器。
步骤340:第二终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执行请求。
步骤350:服务器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触发指令以及目标预设格式的文件或者操作包数据。
步骤360: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服务器发送的触发指令以及目标预设格式的文件或者操作包数据,并再次或多次重复操作包数据中包括的多个控制指令。
可选地,步骤320根据操作包数据形成目标预设格式文件可以在第一终端设备上执行,也可以先将操作包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再执行,甚至是可以在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操作包数据之后再执行。可以理解的,在第一终端设备上或者在服务器上先将操作包数据形成目标预设格式文件能够保证第二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来自服务器的触发指令时即可立即执行步骤360,保证了更好的实时性。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步骤410至步骤430。其中:
步骤410:将目标预设格式文件或者操作包数据上传至服务器。
其中操作包数据是第一终端设备录制的一组包括多个控制指令的操作包数据,终端设备通过执行多个控制指令的操作完成一项任务。目标预设格式文件为执行操作包数据中的包括的多个控制指令的执行工具能够识别的格式文件。具体的,目标预设格式文件由操作包数据转化形成。关于控制指令、操作包以及目标预设格式文件的概念和相关应用场景上文已经做详细阐述,此不赘述。可以理解的,将操作包数据或者目标预设格式文件上传至服务器能够减少占用终端设备的内存。
步骤420:向服务器发送执行请求。
执行请求即为再次或者多次重复操作包数据中包括的多个控制指令的请求。具体的,一实施例中,在向服务器发送执行需求的步骤之前还包括:设定向服务器发送执行请求的时间点、时间段、重复的次数以及重复的频率中的至少一种。则步骤420即可根据已设定好的规则在满足条件时向服务器发送执行请求。可以理解的,用户也可以不做上述设定,而是将目标预设格式文件或者操作包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后选择立即向服务器发送执行请求。
步骤430:接收服务器发送的触发指令,以再次或多次重复操作包数据中包括的多个控制指令。
服务器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发来的执行请求之后,即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触发指令,以使得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触发指令之后再次或多次重复操作包数据中包括的多个控制指令。
另一实施例中,代替步骤420也可以设定服务器向终端设备发送触发指令的时间点、时间段、重复的次数以及重复的频率中的至少一种。将上述设定好的规则作为目标预设文件的一部分或者单独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在在满足上述条件时,主动发送触发指令给终端设备。
再一实施例中,若检测到应用账户在第二终端设备登录,也就是说上一实施例中的步骤420,向服务器发送执行请求的指令由第二终端设备发出。可以理解的,该实施例的应用场景均基于第三方应用程序的基础上,因此在第一终端设备向服务器上传目标预设格式文件或者操作包数据的时候,即在应用账户的界面上形成可启动向服务器发送执行请求的标识。进一步,若已设定了上述所描述的向服务器发送执行请求规则,则通过应用终端的界面上的标识启动向服务器发送执行请求的指令,在满足已设定的条件时再向服务器发送执行请求的指令。反之,若没有设定上述所描述的向服务器发送执行请求规则,则通过应用终端的界面上的标识启动向服务器发送执行请求的指令时则立即发送该请求,当然即使在设定了上述规则的前提下,应用账户也可以选择立即向服务器发送执行请求的指令。
进一步,该实施例中接收服务器发来的触发指令以及相关文件由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也就是向服务器发送执行请求的设备。具体为: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服务器发送的触发指令以及目标预设格式的文件或者操作包数据,并在接收到所述触发指令后根据预设格式的文件或者操作包数据再次或多次重复所述操作包数据中的多个执行操作。可以理解的,若第二终端从服务器接收到的文件不是目标预设格式的文件,而是操作包数据则需要先将操作包数据转化为目标预设格式的文件。
可以理解的,以上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各实施例的步骤均为终端设备一侧进行的方法。以下结合实施例讲解服务器侧进行的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
图8为本申请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步骤510至步骤530,其中:
步骤510:接收操作包数据或者目标预设格式文件,其中目标预设格式文件由录制一组包括多个控制指令的操作包数据形成。
具体的,接收操作包数据或者目标预设格式文件由第一终端设备发来,是重复执行操作包中包括多个控制指令的必备文件。
步骤520:接收执行请求。
该执行请求也由第一终端设备发出,是执行步骤530的前提。
步骤530:在接收执行请求后向终端设备发送触发指令。该实施例的终端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以使得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触发指令后,根据目标预设格式文件再次或多次重复操作包数据中的多个控制指令。
再一实施例中,若检测到应用账户在第二终端设备登录,向服务器发送执行请求的指令由第二终端设备发出。则步骤510至步骤530的执行主体均更换为第二终端设备,且步骤530中除了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触发指令,还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预设格式文件或者操作包数据,以使得在第二终端设备上再次或多次重复所述所述目标预设格式文件中对应的多个控制指令。
采用以上方案能够使得第一终端设备录制的包括多个控制指令的操作包数据中的多个控制指令能够在第二终端设备执行,更方便于用户使用。
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终端设备的控制装置一实施例的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的控制装置包括录制模块10、处理模块20以及执行模块30,其中:
录制模块10,用于录制一组包括多个控制指令的操作包数据。
处理模块20,用于根据操作包数据形成目标预设格式文件。
执行模块30,用于满足触发条件时再次或多次重复操作包数据中包括的多个控制指令。
进一步,如图10所示,另一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的控制装置中的录制模块10a包括查询工具12和转化模块14,其中:
查询工具12,用于采集每一控制指令对应的执行参数;
具体的,查询工具12根据不同的系统而定,比如安卓系统中查询工具为uiautomtor工具,苹果iOS系统则是UIAutomation工具。
转化模块14,用于根据每一控制指令对应的执行参数将每一控制指令转化成预设格式的语句。
如图11所示,再一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控制装置200除了包括录制模块10b、处理模块20b以及执行模块30b,还包括上传模块40和第一发送模块50,其中:
40上传模块,用于将目标预设格式文件上传至服务器;
50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发送执行请求;且
与上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执行模块30b,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触发指令,以再次或多次重复操作包数据中包括的多个控制指令。
其他实施例中,本申请的终端设备的控制装置还包括设定模块,该设定模块用于设定重复操作包数据中包括的多个控制指令的时间点、时间段、重复的次数以及重复的频率中的至少一种形成触发条件,或者用于设定操作包数据中的一个或多个指令的连续执行次数。
如图12所示,为本身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的控制装置300包括接收模块60和第二发送模块70,其中:
接收模块60,用于接收目标预设格式文件,其中目标预设格式文件由录制一组包括多个控制指令的操作包数据形成;且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执行请求。
第二发送模块70,用于在接收执行请求后向终端设备发送触发指令。
可以理解的,另一实施例中,如若检测到应用账户在第二终端设备登录,第二发送模块除了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触发指令外,还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预设格式的文件或者操作包数据。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方式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如图13所示为该终端设备400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400包括处理器80、存储器90以及存储在储存器上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80耦合存储器90。处理器80在工作时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以上各实施例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该方法为终端设备侧进行的方法。
如图14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数据510,该程序数据510被执行时实现以上各实施例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该方法为终端设备侧进行的方法。
图15为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该服务器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服务器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数据库和数据处理装置,数据库中存储有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至服务器的操作包数据或者目标预设格式文件,该数据处理装置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该服务器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支撑整个服务器的运行。该服务器的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数据处理装置的运行提供环境,该内存储器中可储存有计算机可读指令,该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一种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该服务器的网络接口用于据以与外部的终端设备通过网络连接通信,比如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操作包数据或者目标预设格式文件,以及执行请求等。服务器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5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服务器的限定,具体的服务器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服务器,如图16所示为该服务器600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服务器包括处理器610、存储器620以及存储在储存器620上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610耦合存储器620。处理器在工作时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以上各实施例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该方法为服务器侧进行的方法。
如图17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700,存储有程序数据710,该程序数据710被执行时实现以上各实施例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该方法为服务器侧进行的方法。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采用以上方案,用户只需要将一组可重复执行的多个控制指令录制下来,然后即可让终端设备自动重复执行,为用户省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定时,设定执行频率的方案能够使得用户只要提前录制需要重复的多个控制指令,即可让终端设备在预设的时间点或者时间段进行,避免用户付出很多等待的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录制一组包括多个控制指令的操作包数据;
根据所述操作包数据形成目标预设格式文件;
满足触发条件时再次或多次重复所述操作包数据中包括的多个控制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操作包数据形成目标预设格式文件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每一控制指令对应的数据转化成预设格式的语句,由所述语句形成中间预设格式文件,并将中间预设格式文件转换成所述目标预设格式文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每一控制指令转化成预设格式的语句的步骤包括:
采集所述每一控制指令对应的执行参数;
根据所述每一控制指令对应的执行参数将每一控制指令转化成预设格式的语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满足触发条件时再次或多次重复所述操作包数据中包括的多个控制指令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设定重复所述操作包数据中包括的多个控制指令的时间点、时间段、重复的次数以及重复的频率中的至少一种形成所述触发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次或多次重复所述操作包数据中包括的多个控制指令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设定所述操作包数据中的一个或多个指令的连续执行次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目标预设格式文件或者操作包数据上传至服务器;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执行请求;
且所述满足触发条件时再次或多次重复所述操作包数据中包括的多个控制指令的步骤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触发指令,以再次或多次重复所述操作包数据中包括的多个控制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执行需求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设定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执行请求的时间点、时间段、重复的次数以及重复的频率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检测到应用账户在另一个终端设备登录,则所述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触发指令,以再次或多次重复所述操作包数据中的多个控制指令的步骤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触发指令以及所述目标预设格式的文件或者所述操作包数据,并在接收到所述触发指令后根据预设格式的文件或者所述操作包数据再次或多次重复所述操作包数据中的多个控制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录制一组包括多个控制指令的操作包数据的步骤包括:
录制一组登录第三方应用程序的一个或多个控制指令的操作包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录制一组包括多个控制指令的操作包数据的步骤包括:
录制一组亮屏滑动解锁的控制指令的操作包数据;或者
录制一组输入密码解锁的控制指令的操作包数据。
11.一种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操作包数据或者所述目标预设格式文件,其中所述目标预设格式文件由录制一组包括多个控制指令的操作包数据形成;
接收执行请求;
在接收所述执行请求后向终端设备发送触发指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检测到应用账户在另一个终端设备登录,则所述向终端设备发送触发指令,以使得再次或多次重复所述所述目标预设格式文件中对应的多个执行操作的步骤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触发指令以及目标预设格式文件或者操作包数据,以使得再次或多次重复所述目标预设格式文件中对应的多个控制指令。
13.一种终端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录制模块,用于录制一组包括多个控制指令的操作包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操作包数据形成目标预设格式文件;
执行模块,用于满足触发条件时再次或多次重复所述操作包数据中包括的多个控制指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录制模块包括查询工具和转化模块;
所述查询工具,用于采集所述每一控制指令对应的执行参数;
所述转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一控制指令对应的执行参数将每一控制指令转化成预设格式的语句。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上传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预设格式文件上传至服务器;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执行请求;且
所述执行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触发指令,以再次或多次重复所述操作包数据中包括的多个控制指令。
16.一种终端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预设格式文件,其中所述目标预设格式文件由录制一组包括多个控制指令的操作包数据形成;还用于接收执行请求;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所述执行请求后向终端设备发送触发指令。
17.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储存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在工作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程序数据,所述程序数据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9.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储存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在工作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
2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程序数据,所述程序数据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
CN201711199028.2A 2017-11-23 2017-11-23 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以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78854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99028.2A CN107885433B (zh) 2017-11-23 2017-11-23 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以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99028.2A CN107885433B (zh) 2017-11-23 2017-11-23 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以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85433A true CN107885433A (zh) 2018-04-06
CN107885433B CN107885433B (zh) 2021-07-27

Family

ID=61775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99028.2A Active CN107885433B (zh) 2017-11-23 2017-11-23 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8543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46946A (zh) * 2020-11-13 2021-02-0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控件定位的用户软件操作行为监控方法与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9533A (zh) * 2012-09-27 2014-04-0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获取web更新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4598232A (zh) * 2015-01-12 2015-05-06 北京大学 一种Web应用跨设备捕捉-回放方法
CN104883353A (zh) * 2015-03-31 2015-09-02 深圳市深信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单点登录配置、认证方法和系统、应用服务系统
CN105069328A (zh) * 2015-06-30 2015-11-18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6055249A (zh) * 2016-05-26 2016-10-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325889A (zh) * 2016-09-30 2017-01-11 北京奇点机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598571A (zh) * 2016-11-17 2017-04-26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70177468A1 (en) * 2015-04-01 2017-06-2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nomaly Analysis For Software Distribution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9533A (zh) * 2012-09-27 2014-04-0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获取web更新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4598232A (zh) * 2015-01-12 2015-05-06 北京大学 一种Web应用跨设备捕捉-回放方法
CN104883353A (zh) * 2015-03-31 2015-09-02 深圳市深信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单点登录配置、认证方法和系统、应用服务系统
US20170177468A1 (en) * 2015-04-01 2017-06-2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nomaly Analysis For Software Distribution
CN105069328A (zh) * 2015-06-30 2015-11-18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6055249A (zh) * 2016-05-26 2016-10-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325889A (zh) * 2016-09-30 2017-01-11 北京奇点机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598571A (zh) * 2016-11-17 2017-04-26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红厷: "如何使用按键精灵做一些电脑重复性操作脚本", 《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F7FF0BFC737B4F2E26BB1306.HTML 》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46946A (zh) * 2020-11-13 2021-02-0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控件定位的用户软件操作行为监控方法与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85433B (zh) 2021-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25612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ource document management in clinical trials
US7283927B2 (en) Activity recording module
CN104850433A (zh) 一种移动终端应用启动方法及移动终端
US9442618B2 (en) Mobile device interface generator
CN103793636A (zh) 一种设备及保护设备隐私的方法
JP2010079549A (ja) 管理装置及び計算機システム
CN105183347B (zh) 一种输入法操作方法及电子终端
CN103926997A (zh) 一种基于用户的输入确定情绪信息的方法和终端
CN104217150A (zh) 一种用于调用应用的方法与装置
CN101840544A (zh) 知识评估工具
CN108763490A (zh) 一种专利信息管理分析系统
CN111784304A (zh) 一种基于rpa机器人的薪资自动发放方法及系统
CN105471811A (zh) 处理隐私空间的方法及隐私空间处理装置
US20130085811A1 (en) Work product transparency
CN106062806A (zh) 使用交互信号来生成关系并且推广内容
CN111670437B (zh) 一种向特定用户分享电子内容或评论的方法
CN105183280B (zh) 一种列表界面的操作方法及电子终端
CN109255480A (zh) 间佣率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893636A (zh) 一种历史分享的记录方法及装置
CN106503062B (zh) 一种社交动态的发布方法及装置、用户终端
CN107885433A (zh) 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03595747A (zh) 用户信息推荐方法和系统
CN112948467B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027825A (zh) 在企业中暴露外部内容
CN103985164A (zh) 一种基于安卓系统的指纹考勤系统及其考勤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