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85309A - 应用程序管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应用程序管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85309A
CN107885309A CN201711239267.6A CN201711239267A CN107885309A CN 107885309 A CN107885309 A CN 107885309A CN 201711239267 A CN201711239267 A CN 201711239267A CN 107885309 A CN107885309 A CN 1078853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program
mobile terminal
duration
screen state
time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3926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帅甫
崔轩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Haod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Haod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Haod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Haod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3926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85309A/zh
Publication of CN107885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8530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87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by switching off individual functional units in the computer syst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48Program initiating; Program switching, e.g. by interrupt
    • G06F9/4806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 G06F9/4843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by program, e.g. task dispatcher, supervisor, operating system
    • G06F9/485Task life-cycle, e.g. stopping, restarting, resuming exec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1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schedules, e.g. using calendar appl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管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应用程序管理方法包括:检测移动终端中是否有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当有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预定时间段的亮灭屏状态;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亮灭屏状态,控制所述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根据终端的亮灭屏时长自动对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进行管理,整个过程无需用户手动操作,有效降低移动终端功耗的同时,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应用程序管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应用程序管理方法、一种应用程序管理装置、一种移动终端和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智能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多,相应各种应用程序就应用而生,在相关技术中,应用程序被启动后,即便是退出该应用程序的操控界面,无论用户当前是否使用手机,该应用程序会一直在后台运行,这使得移动终端后台通常会运行多个应用程序,占用大量内存,为了使手机运行流程,用户需要重复手动管理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这不仅增加了移动终端的功耗,还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对此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应用程序管理方案,能够根据终端的亮灭屏时长自动对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进行管理,整个过程无需用户手动操作,有效降低移动终端功耗的同时,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应用程序管理方法,包括:检测移动终端中是否有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当有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预定时间段的亮灭屏状态;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亮灭屏状态,控制所述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测移动终端中否有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并在当有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时,检测移动终端在预定时间段的亮灭屏时长,亮灭屏状态能够表征用户移动终端的情况,一般当移动终端处于亮屏状态说明处于使用状态,当移动终端处于灭屏状态说明处于闲置待机状态,根据终端的亮灭屏时长自动对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进行管理,整个过程无需用户手动操作,有效降低移动终端功耗的同时,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其中,预定时间段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亮灭屏状态,控制所述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预定时间段内处于亮屏状态或灭屏状态的持续时长;当所述移动终端在预定时间段内处于亮屏状态的持续时长小于第一时长,或处于灭屏状态的持续时长大于等于第二时长,控制所述应用程序退出后台运行状态;当所述移动终端在预定时间段内处于亮屏状态的持续时长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时长,或处于灭屏状态的持续时长小于所述第二时长时,获取所述应用程序在所述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以及根据所述应用程序在所述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控制所述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其中,第一时长和第二时长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应用程序在所述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控制所述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判断所述应用程序在所述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是否大于等于阈值;当所述应用程序在所述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大于等于阈值时,控制所述应用程序保持后台运行状态;所述应用程序在所述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小于阈值时,控制所述应用程序退出后台运行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测应用程序在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来预测用户在预定时段内对应用程序的使用概率,当应用程序在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大于等于阈值,说明用户在预定时段内对应用程序的使用概率较大,此时控制应用程序保持后台运行状态,可有效缩减应用程序重复启动加载时间,当应用程序在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小于阈值时,说明用户在预定时段内对应用程序的使用概率较小,此时控制应用程序退出后台运行状态,节省了内存,有效降低了终端功耗。其中,阈值可根据实际设计需求进行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应用程序管理装置,包括: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移动终端中是否有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当有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预定时间段的亮灭屏状态;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亮灭屏状态,控制所述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测移动终端中否有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并在当有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时,检测移动终端在预定时间段的亮灭屏时长,亮灭屏状态能够表征用户移动终端的情况,一般当移动终端处于亮屏状态说明处于使用状态,当移动终端处于灭屏状态说明处于闲置待机状态,根据终端的亮灭屏时长自动对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进行管理,整个过程无需用户手动操作,有效降低移动终端功耗的同时,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其中,预定时间段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具体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预定时间段内处于亮屏状态或灭屏状态的持续时长;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在预定时间段内处于亮屏状态的持续时长小于第一时长,或处于灭屏状态的持续时长大于等于第二时长,控制所述应用程序退出后台运行状态;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在预定时间段内处于亮屏状态的持续时长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时长,或处于灭屏状态的持续时长小于所述第二时长时,获取所述应用程序在所述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以及根据所述应用程序在所述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控制所述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判断所述应用程序在所述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是否大于等于阈值;当所述应用程序在所述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大于等于阈值时,控制所述应用程序保持后台运行状态;所述应用程序在所述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小于阈值时,控制所述应用程序退出后台运行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测应用程序在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来预测用户在预定时段内对应用程序的使用概率,当应用程序在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大于等于阈值,说明用户在预定时段内对应用程序的使用概率较大,此时控制应用程序保持后台运行状态,可有效缩减应用程序重复启动加载时间,当应用程序在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小于阈值时,说明用户在预定时段内对应用程序的使用概率较小,此时控制应用程序退出后台运行状态,节省了内存,有效降低了终端功耗。其中,阈值可根据实际设计需求进行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应用程序管理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应用程序管理方法的步骤。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能够根据终端的亮灭屏时长自动对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进行管理,整个过程无需用户手动操作,有效降低移动终端功耗的同时,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应用程序管理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应用程序管理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应用程序管理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应用程序管理方法,包括:
步骤102,检测移动终端中是否有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
步骤104,当有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预定时间段的亮灭屏状态。
步骤106,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亮灭屏状态,控制所述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测移动终端中否有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并在当有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时,检测移动终端在预定时间段的亮灭屏时长,亮灭屏状态能够表征用户移动终端的情况,一般当移动终端处于亮屏状态说明处于使用状态,当移动终端处于灭屏状态说明处于闲置待机状态,根据终端的亮灭屏时长自动对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进行管理,整个过程无需用户手动操作,有效降低移动终端功耗的同时,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其中,预定时间段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亮灭屏状态,控制所述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预定时间段内处于亮屏状态或灭屏状态的持续时长;当所述移动终端在预定时间段内处于亮屏状态的持续时长小于第一时长,或处于灭屏状态的持续时长大于等于第二时长,控制所述应用程序退出后台运行状态;当所述移动终端在预定时间段内处于亮屏状态的持续时长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时长,或处于灭屏状态的持续时长小于所述第二时长时,获取所述应用程序在所述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以及根据所述应用程序在所述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控制所述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其中,第一时长和第二时长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应用程序在所述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控制所述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判断所述应用程序在所述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是否大于等于阈值;当所述应用程序在所述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大于等于阈值时,控制所述应用程序保持后台运行状态;所述应用程序在所述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小于阈值时,控制所述应用程序退出后台运行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测应用程序在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来预测用户在预定时段内对应用程序的使用概率,当应用程序在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大于等于阈值,说明用户在预定时段内对应用程序的使用概率较大,此时控制应用程序保持后台运行状态,可有效缩减应用程序重复启动加载时间,当应用程序在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小于阈值时,说明用户在预定时段内对应用程序的使用概率较小,此时控制应用程序退出后台运行状态,节省了内存,有效降低了终端功耗。其中,阈值可根据实际设计需求进行设置。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应用程序管理装置的示意框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应用程序管理装置200,包括:第一检测单元202、第二检测单元204和控制单元206。
其中,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移动终端中是否有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第二检测单元204,用于当有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预定时间段的亮灭屏状态;控制单元206,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亮灭屏状态,控制所述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测移动终端中否有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并在当有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时,检测移动终端在预定时间段的亮灭屏时长,亮灭屏状态能够表征用户移动终端的情况,一般当移动终端处于亮屏状态说明处于使用状态,当移动终端处于灭屏状态说明处于闲置待机状态,根据终端的亮灭屏时长自动对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进行管理,整个过程无需用户手动操作,有效降低移动终端功耗的同时,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其中,预定时间段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检测单元204,具体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预定时间段内处于亮屏状态或灭屏状态的持续时长;所述控制单元206包括:第一处理单元2062,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在预定时间段内处于亮屏状态的持续时长小于第一时长,或处于灭屏状态的持续时长大于等于第二时长,控制所述应用程序退出后台运行状态;第二处理单元2064,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在预定时间段内处于亮屏状态的持续时长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时长,或处于灭屏状态的持续时长小于所述第二时长时,获取所述应用程序在所述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以及根据所述应用程序在所述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控制所述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处理单元2064具体用于:判断所述应用程序在所述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是否大于等于阈值;当所述应用程序在所述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大于等于阈值时,控制所述应用程序保持后台运行状态;所述应用程序在所述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小于阈值时,控制所述应用程序退出后台运行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测应用程序在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来预测用户在预定时段内对应用程序的使用概率,当应用程序在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大于等于阈值,说明用户在预定时段内对应用程序的使用概率较大,此时控制应用程序保持后台运行状态,可有效缩减应用程序重复启动加载时间,当应用程序在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小于阈值时,说明用户在预定时段内对应用程序的使用概率较小,此时控制应用程序退出后台运行状态,节省了内存,有效降低了终端功耗。其中,阈值可根据实际设计需求进行设置。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以及网络接口等。其中,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存储器为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存储器包括内存器和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网络接口用于通过网络与连接至网络的其他终端进行通信。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实现以下步骤:
检测移动终端中是否有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
当有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预定时间段的亮灭屏状态;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亮灭屏状态,控制所述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预定时间段内处于亮屏状态或灭屏状态的持续时长;
当所述移动终端在预定时间段内处于亮屏状态的持续时长小于第一时长,或处于灭屏状态的持续时长大于等于第二时长,控制所述应用程序退出后台运行状态;
当所述移动终端在预定时间段内处于亮屏状态的持续时长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时长,或处于灭屏状态的持续时长小于所述第二时长时,获取所述应用程序在所述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以及根据所述应用程序在所述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控制所述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判断所述应用程序在所述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是否大于等于阈值;
当所述应用程序在所述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大于等于阈值时,控制所述应用程序保持后台运行状态;
所述应用程序在所述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小于阈值时,控制所述应用程序退出后台运行状态。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新的应用程序管理方案,能够根据终端的亮灭屏时长自动对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进行管理,整个过程无需用户手动操作,有效降低移动终端功耗的同时,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系统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方便相互区分,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相应的程序可以存储于可读存储介质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应用程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移动终端中是否有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
当有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预定时间段的亮灭屏状态;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亮灭屏状态,控制所述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程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亮灭屏状态,控制所述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预定时间段内处于亮屏状态或灭屏状态的持续时长;
当所述移动终端在预定时间段内处于亮屏状态的持续时长小于第一时长,或处于灭屏状态的持续时长大于等于第二时长,控制所述应用程序退出后台运行状态;
当所述移动终端在预定时间段内处于亮屏状态的持续时长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时长,或处于灭屏状态的持续时长小于所述第二时长时,获取所述应用程序在所述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以及根据所述应用程序在所述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控制所述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程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应用程序在所述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控制所述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应用程序在所述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是否大于等于阈值;
当所述应用程序在所述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大于等于阈值时,控制所述应用程序保持后台运行状态;
所述应用程序在所述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小于阈值时,控制所述应用程序退出后台运行状态。
4.一种应用程序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移动终端中是否有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当有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预定时间段的亮灭屏状态;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亮灭屏状态,控制所述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程序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具体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预定时间段内处于亮屏状态或灭屏状态的持续时长;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在预定时间段内处于亮屏状态的持续时长小于第一时长,或处于灭屏状态的持续时长大于等于第二时长,控制所述应用程序退出后台运行状态;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在预定时间段内处于亮屏状态的持续时长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时长,或处于灭屏状态的持续时长小于所述第二时长时,获取所述应用程序在所述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以及根据所述应用程序在所述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控制所述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程序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应用程序在所述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是否大于等于阈值;
当所述应用程序在所述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大于等于阈值时,控制所述应用程序保持后台运行状态;
所述应用程序在所述预定时段内的历史使用频率小于阈值时,控制所述应用程序退出后台运行状态。
7.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711239267.6A 2017-11-30 2017-11-30 应用程序管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ithdrawn CN1078853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39267.6A CN107885309A (zh) 2017-11-30 2017-11-30 应用程序管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39267.6A CN107885309A (zh) 2017-11-30 2017-11-30 应用程序管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85309A true CN107885309A (zh) 2018-04-06

Family

ID=61776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39267.6A Withdrawn CN107885309A (zh) 2017-11-30 2017-11-30 应用程序管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85309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6971A (zh) * 2018-09-06 2019-01-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自由窗口控制方法、系统及安卓移动终端
CN109753316A (zh) * 2018-11-22 2019-05-1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及其控制方法、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N110716640A (zh) * 2019-08-21 2020-01-2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息屏应用启动方法、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82361A (zh) * 2021-04-21 2021-08-2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窗口的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645682A (zh) * 2021-08-12 2021-11-12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的管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6971A (zh) * 2018-09-06 2019-01-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自由窗口控制方法、系统及安卓移动终端
CN109116971B (zh) * 2018-09-06 2021-05-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自由窗口控制方法、系统及安卓移动终端
CN109753316A (zh) * 2018-11-22 2019-05-1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及其控制方法、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N110716640A (zh) * 2019-08-21 2020-01-2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息屏应用启动方法、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82361A (zh) * 2021-04-21 2021-08-2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窗口的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543500A (zh) * 2021-04-21 2022-12-3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窗口的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543500B (zh) * 2021-04-21 2023-11-0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窗口的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645682A (zh) * 2021-08-12 2021-11-12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的管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85309A (zh) 应用程序管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6233571B (zh) 多电池设备中的负载调度
CN107239339B (zh) 系统性能优化参数确定方法、系统性能优化方法及装置
US10067551B2 (en) Power state transition analysis
CN102651785A (zh) 移动设备的应用处理器的远程唤醒
CN106020964A (zh) 一种应用冻结的方法、装置以及终端
CN105630132A (zh) 功耗控制方法和系统、终端
CN103049319A (zh) 分时段管理后台应用程序的方法及其终端
CN104007806A (zh) 一种安卓系统中的cpu频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6095556A (zh) 一种控制终端进程的方法及系统
CN110032266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750228B (zh) 一种降低多核处理器功耗的方法及装置
CN115145709B (zh) 低碳大数据人工智能方法和医康养生态系统
CN114413441B (zh) 按键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CN106569579A (zh) 一种终端省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230092784A1 (en) Smart assertion management
CN105872160A (zh) 一种快速打开手电筒的方法和设备
CN105700665B (zh) 基于嵌入式系统功耗模式的选择方法及系统,嵌入式系统
CN107612705A (zh) 一种批量管理物联网终端设备省电的方法、及中继设备
Falaki et al. Smart screen management on mobile phones
CN113220106A (zh) 省电控制方法和省电控制装置
CN110045812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18011A (zh) 应用程序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2385529B (zh) 多cpu领域移动电子装置与其操作方法
CN115347651B (zh) 基于检测设备的储能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406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