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85056B - 显影盒 - Google Patents

显影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85056B
CN107885056B CN201710441521.4A CN201710441521A CN107885056B CN 107885056 B CN107885056 B CN 107885056B CN 201710441521 A CN201710441521 A CN 201710441521A CN 107885056 B CN107885056 B CN 1078850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tubular member
rotational position
rib
elastic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4152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85056A (zh
Inventor
板桥奈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885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850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850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850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47Mechanical connection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96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7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developer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3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provided with identifying means or means for storing process- or use parameters, e.g. an electronic memor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影盒,包括壳体、显影辊、轴、管状构件、弹性构件和齿轮。管状构件能够关于轴旋转,能够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位于第二位置的管状构件比位于第一位置时在轴向上距离壳体的外表面更远。齿轮能够关于轴从第一旋转位置旋转到第二旋转位置。在齿轮位于第一旋转位置的情况下,齿轮与管状构件相配合,管状构件能够在第一位置与齿轮一起旋转。在齿轮位于第二旋转位置的情况下,齿轮与管状构件的配合被解除,管状构件在第二位置停止旋转。

Description

显影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影盒。
背景技术
本领域已知一种包括显影辊的显影盒。显影盒能够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和从其卸下。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显影盒,其包括能够从第一位置旋转到第二位置的齿轮,以及设在齿轮的突起。突起能够与齿轮一起旋转,并且与设在图像形成设备的杆接触。杆通过与突起接触而移动。图像形成设备检测杆的移动以判断显影盒的规格。此外,齿轮包括缺齿部。在缺齿部面对用于将驱动力传递到齿轮的驱动齿轮的情况下,齿轮和驱动齿轮之间的啮合被解除,从而使齿轮的旋转停止。因此,突起的旋转也停止。
发明内容
在上述以往的显影盒中,通过齿轮和驱动齿轮之间解除配合来使突起的旋转停止,但是,存在一种需求,即,使用与这种结构不同的结构来使突起的旋转停止。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影盒,能够使用与通过齿轮和驱动齿轮之间解除配合来使突起的旋转停止的结构不同的结构来使突起的旋转停止。
为了实现上述和其它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影盒,包括:壳体,被构成为容纳显影剂,所述壳体具有外表面;显影辊,能够关于在轴向上延伸的第一轴线旋转;轴,在所述轴向上延伸,位于所述外表面;管状构件,能够关于所述轴旋转,覆盖所述轴的周面,所述管状构件能够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管状构件以第一距离与所述外表面间隔开,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管状构件以比所述第一距离大的第二距离与所述外表面间隔开,所述管状构件包括沿着所述轴的所述周面的一部分延伸的突起;弹性构件,位于所述外表面与所述管状构件之间,所述弹性构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弹性构件当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在所述轴向上具有第一长度,所述弹性构件当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在所述轴向上具有第二长度,所述第二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长度,所述弹性构件的在所述轴向上的一端部与所述管状构件接触,在所述弹性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管状构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弹性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管状构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以及齿轮,覆盖所述管状构件的周面,所述齿轮能够关于所述轴从第一旋转位置旋转到第二旋转位置。在所述齿轮位于所述第一旋转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齿轮与所述管状构件相配合,所述管状构件能够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齿轮一起旋转。在所述齿轮位于所述第二旋转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齿轮与所述管状构件的配合被解除,所述管状构件在所述第二位置停止旋转。
较佳地,所述齿轮具有覆盖所述管状构件的所述周面的内周面,所述齿轮包括在所述齿轮的径向上从所述内周面向着所述管状构件延伸的第一肋,所述第一肋沿着所述内周面的一部分延伸,所述管状构件还包括在所述齿轮的所述径向上从所述管状构件的外周面向着所述齿轮延伸的第二肋,所述第二肋沿着所述外周面的一部分延伸,在所述齿轮位于所述第一旋转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肋与所述第二肋接触,所述管状构件能够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齿轮一起旋转,在所述齿轮位于所述第二旋转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肋与所述第二肋的接触被解除,所述管状构件在所述第二位置停止旋转。
较佳地,所述显影盒还包括覆盖所述齿轮的至少一部分的齿轮盖,所述齿轮盖安装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外表面,在所述齿轮位于所述第一旋转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肋与所述齿轮盖的一部分接触,在所述齿轮位于所述第二旋转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肋不与所述齿轮盖的所述一部分接触。
较佳地,所述齿轮盖具有开口,所述管状构件的一部分通过所述开口露出,在所述齿轮位于所述第一旋转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轴通过所述开口露出,在所述齿轮位于所述第二旋转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轴通过所述开口露出,在所述齿轮从所述第一旋转位置向所述第二旋转位置旋转期间,所述突起移动经过所述开口。
较佳地,所述齿轮具有覆盖所述管状构件的所述周面的内周面,所述齿轮包括在所述齿轮的径向上从所述内周面向着所述管状构件延伸的第一肋,所述第一肋沿着所述内周面的一部分延伸,所述管状构件具有在所述轴向上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所述管状构件的所述另一端部比所述管状构件的所述一端部距离所述外表面更远,所述管状构件还具有位于所述管状构件的所述一端部的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沿着从所述管状构件的所述一端部向着所述管状构件的所述另一端部的方向凹,所述第一凹部被构成为与所述第一肋相配合,在所述齿轮位于所述第一旋转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第一肋相配合,所述管状构件能够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齿轮一起旋转,在所述齿轮位于所述第二旋转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肋与所述第一凹部的配合被解除,所述管状构件在所述第二位置停止旋转。
较佳地,所述显影盒还包括覆盖所述齿轮的至少一部分的齿轮盖,所述齿轮盖安装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外表面,所述齿轮盖包括在所述轴向上从所述齿轮盖向着所述外表面延伸的第三肋,所述管状构件还具有位于所述管状构件的所述另一端部的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凹部沿着从所述管状构件的所述另一端部向着所述管状构件的所述一端部的方向凹,在所述齿轮位于所述第一旋转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管状构件能够沿着所述第三肋与所述齿轮一起旋转,在所述齿轮位于所述第二旋转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三肋与所述第二凹部相配合。
较佳地,所述显影辊包括在所述轴向上延伸的显影辊轴,所述突起从所述管状构件的外表面延伸,所述弹性构件具有导电性,所述管状构件由导电性树脂制成,所述显影辊轴电连接到所述弹性构件和所述管状构件。
较佳地,所述显影盒还包括支撑所述显影辊轴的轴承,所述轴承由导电性树脂制成,所述显影辊轴电连接到所述轴承,所述轴承电连接到所述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电连接到所述管状构件。
较佳地,所述显影盒还包括覆盖所述齿轮的至少一部分的齿轮盖,所述齿轮盖安装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外表面,所述齿轮盖具有开口,所述管状构件的一部分通过所述开口露出,在所述齿轮位于所述第一旋转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管状构件通过所述开口露出,在所述齿轮位于所述第二旋转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管状构件通过所述开口露出,在所述齿轮从所述第一旋转位置向所述第二旋转位置旋转期间,所述突起移动经过所述开口。
较佳地,所述轴电连接到所述显影辊。
较佳地,所述显影盒还包括覆盖所述齿轮的至少一部分的齿轮盖,所述齿轮盖安装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外表面,所述齿轮盖具有开口,所述管状构件的一部分通过所述开口露出,所述突起相对于所述管状构件位于所述外表面的相反侧,能够关于所述轴与所述管状构件一起旋转,在所述齿轮位于所述第一旋转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轴通过所述开口露出,在所述齿轮位于所述第二旋转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轴通过所述开口露出,在所述齿轮从所述第一旋转位置向所述第二旋转位置旋转期间,所述突起移动经过所述开口。
较佳地,所述显影盒还包括:搅拌器,被构成为搅拌容纳在所述壳体中的所述显影剂,所述搅拌器能够关于在所述轴向上延伸的第二轴线旋转;以及第二齿轮,与所述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安装在所述搅拌器,能够与所述搅拌器一起旋转。
较佳地,所述显影盒还包括联结部,所述联结部被构成为接收驱动力,所述联结部能够关于在所述轴向上延伸的第三轴线旋转,所述联结部相对于所述壳体位于所述齿轮的相反侧,所述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能够根据所述联结部接收到的驱动力而旋转。
较佳地,所述显影盒还包括轴承,所述显影辊包括在所述轴向上延伸的显影辊轴,所述显影辊轴支撑在所述轴承,在所述齿轮覆盖所述管状构件的所述周面和所述弹性构件的周面的状态下,所述弹性构件的在所述轴向上的所述一端部与所述管状构件接触,在所述齿轮覆盖所述管状构件的所述周面和所述弹性构件的所述周面的状态下,所述弹性构件的在所述轴向上的另一端部与所述轴承接触。
较佳地,在所述齿轮覆盖所述管状构件的所述周面和所述弹性构件的周面的状态下,所述弹性构件的在所述轴向上的所述一端部电连接到所述管状构件,在所述齿轮覆盖所述管状构件的所述周面和所述弹性构件的所述周面的状态下,所述弹性构件的在所述轴向上的另一端部电连接到所述轴承。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楚,其中: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显影盒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显影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3A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显影盒中的图2所示的齿轮的立体图;
图3B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显影盒中的图2所示的管状构件的立体图;
图4A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显影盒的局部立体图,用于说明管状构件的移动,示出齿轮位于第一旋转位置并且管状构件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
图4B是沿着包含第一轴线的平面剖的图4A的剖视图;
图5A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显影盒的局部立体图,用于与图4A一起说明管状构件的移动,示出齿轮位于第二旋转位置并且管状构件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
图5B是沿着包含第一轴线的平面剖的图5A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显影盒中的图2所示的齿轮盖的立体图,示出齿轮盖的内部;
图7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显影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8A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显影盒中的图7所示的管状构件的立体图;
图8B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显影盒中的图7所示的齿轮盖的立体图,示出齿轮盖的内部;
图9A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显影盒的局部立体图,用于说明管状构件的移动,示出齿轮位于第一旋转位置并且管状构件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
图9B是沿着包含第一轴线的平面剖的图9A的剖视图;
图10A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显影盒的局部立体图,用于与图9A一起说明管状构件的移动,示出齿轮位于第二旋转位置并且管状构件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以及
图10B是沿着包含第一轴线的平面剖的图10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6来说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显影盒1。
1、显影盒1的概要
以下参照图1来说明显影盒1的概要。显影盒1被构成为在其中容纳显影剂。如图1所示,显影盒1包括显影辊2、壳体3和联结部4。
1.1、显影辊2
显影辊2能够关于在显影辊2的轴向上延伸的第一轴线A1旋转。显影辊2的周面的一部分暴露在壳体3的外侧。显影辊2包括辊本体2A和显影辊轴2B(图2)。辊本体2A在轴向上延伸,由导电橡胶制成。显影辊轴2B在轴向上延伸。具体地说,显影辊轴2B在第一轴线A1上延伸。显影辊轴2B由金属制成。
1.2、壳体3
壳体3被构成为在其中容纳调色剂等显影剂。在下面的说明中,壳体3的“内侧”表示容纳显影剂侧,壳体3的“外侧”表示与内侧相反侧。壳体3在轴向上延伸,在轴向上具有一个外表面3A和另一外表面3B。外表面3B在轴向上与外表面3A间隔开。
搅拌器(图未示)位于壳体3的内侧。搅拌器被构成为搅拌容纳在壳体3中的显影剂,并且将显影剂供给到显影辊2。搅拌器被构成为搅拌容纳在壳体3中的显影剂。搅拌器能够关于在轴向上延伸的第二轴线A2(图2)旋转。搅拌器包括搅拌器轴和从搅拌器轴延伸的叶片。搅拌器轴在轴向上延伸。具体地说,搅拌器轴沿着第二轴线A2延伸。
1.3、联结部4
联结部4被构成为接收驱动力。联结部4位于外表面3B。联结部4相对于壳体3在轴向上位于齿轮13(稍后说明,图2)相反侧。联结部4能够关于在轴向上延伸的第三轴线A3旋转。联结部4接收到的驱动力被传递到显影辊轴2B和搅拌器轴。
2、显影盒1的具体结构
以下参照图2~6来说明显影盒1的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显影盒1还包括齿轮13和管状构件14。如图4A和5A所示,管状构件14能够在轴向上从第一位置(图4A)移动到第二位置(图5A)。在管状构件14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管状构件14能够在管状构件14与齿轮13相配合的状态下与齿轮13一起旋转。
于是,作为齿轮13旋转到预定旋转位置的结果,管状构件14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更具体地,作为齿轮13从第一旋转位置(图4A)旋转到第二旋转位置(图5A)的结果,管状构件14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在管状构件14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即,在管状构件14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齿轮13和管状构件14之间的配合被解除,从而导致管状构件14的旋转停止。下面将说明显影盒1的具体结构。
如图2所示,显影盒1还包括轴11、轴承12、齿轮盖15、弹性构件16和第二齿轮17。
2.1、轴11
轴11相对于壳体3在轴向上位于与联结部4(图1)相反侧。轴11在轴向上延伸。更具体地,轴11在轴向上从轴承12延伸。轴11具有中空圆筒形状。轴11位于壳体3的外表面3A。更具体地,由于轴承12安装在外表面3A,因此,轴11位于壳体3的外表面3A。轴11由导电树脂制成。在下面的说明中,词语“导电”表示能够向显影辊轴2B供给显影偏压的导电性。聚缩醛树脂(POM)是导电树脂的一个例子。
2.2、轴承12
轴承12安装在外表面3A。显影辊轴2B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在轴承12。也就是说,轴承12接收显影辊轴2B。换句话说,轴承12支撑显影辊轴2B。轴承12由导电树脂制成。轴承12覆盖显影辊轴2B的周面。轴承12与显影辊轴2B的周面接触。因此,显影辊轴2B与轴承12电连接。此外,由于轴11从轴承12延伸,因此,轴11通过轴承12与显影辊2电连接。
2.3、齿轮13
齿轮13能够从第一旋转位置旋转到第二旋转位置。齿轮13位于外表面3A。更具体地,齿轮13相对于轴承12在轴向上位于与外表面3A相反侧。如图3A所示,齿轮13具有通孔13A。轴11(图2)插入通孔13A,使得齿轮13能够关于轴11旋转。如图3A所示,齿轮13包括多个齿轮齿18、套筒部19和第一肋20。
多个齿轮齿18位于齿轮13的周面。更具体地说,多个齿轮齿18在齿轮13的旋转方向R上设在齿轮13的整个周面。多个齿轮齿18在旋转方向R上排列。
套筒部19相对于多个齿轮齿18在轴向上位于外表面3A相反侧。套筒部19在轴向上延伸。套筒部19呈中空圆筒形状,其内径大于通孔13A的内径。
第一肋20被构成为在管状构件14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与管状构件14的第二肋22(稍后说明,图4A)接触。第一肋20在齿轮13的径向上位于套筒部19内。第一肋20从套筒部19的内周面S1在齿轮13的径向上向内延伸。第一肋20也沿着内周面S1的一部分在轴向上延伸。
2.4、管状构件14
如图2所示,管状构件14相对于齿轮13在轴向上位于外表面3A相反侧。
2.4.1、管状构件14的结构
如图3B和4A所示,管状构件14在轴向上延伸。管状构件14在轴向上具有一个端部14A和另一端部14B。另一端部14B在轴向上与一个端部14A间隔开。另一端部14B比一个端部14A距离壳体3更远。
管状构件14具有中空圆筒形状。管状构件14的形状不限于中空圆筒形状。可以是任何形状,只要管状构件14能够关于轴11旋转即可。例如,管状构件14可以是具有圆筒状孔的中空棱柱形状。此外,管状构件14在轴向上的长度没有限制。例如,管状构件14可以是环形。此外,在齿轮13的旋转方向R上管状构件14的表面部分的一部分可以被切口。
管状构件14由电绝缘树脂制成。词语“电绝缘”表示能够绝缘显影偏压的电绝缘性。管状构件14覆盖轴11的周面。换句话说,轴11插入管状构件14。在轴11插入管状构件14的状态下,轴11穿过管状构件14。因此,管状构件14能够关于轴11旋转。此外,管状构件14能够相对于轴11在轴向上移动。管状构件14包括突起21和第二肋22。
突起21位于管状构件14的另一端部14B。换句话说,突起21相对于管状构件14位于外表面3A(图2)相反侧。突出部21从管状构件14的另一端部14B在轴向上延伸。因此,突起21能够与管状构件14一起关于轴11旋转。此外,突起21还在齿轮13的旋转方向R上延伸。在齿轮13的旋转方向R上突起21覆盖轴11的周面的一部分。
在显影盒1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下,突起21被构成为使例如设在图像形成设备的构件移动。杆是图像形成设备中的被管状构件14移动的构件的一个例子。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被构成为检测杆的移位的光学传感器(图未示)。例如,使用包括发光部和光接收部的传感器单元作为光学传感器。杆包括电极。电极被构成为在显影盒1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下与轴11接触。在突起21使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杆移动的情况下,管状构件14用作凸轮。更具体地,在显影盒1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的状态下,在管状构件14关于轴11旋转的情况下,管状构件14用作通过突起21的周面使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杆移动的凸轮。
第二肋22被构成为在管状构件14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接触第一肋20,并且接触齿轮盖15的盖肋23(后述,图6)。第二肋22位于管状构件14的一个端部14A。第二肋22从管状构件14的外周面S2在管状构件14的径向上向外突出。第二肋22在齿轮13的旋转方向R上延伸。换句话说,第二肋22在管状构件14的周向上延伸。此外,第二肋22沿着外周面S2的一部分在轴向上延伸。在齿轮13的旋转方向R上第二肋22设在外周面S2的一部分。
2.4.2、管状构件14的位置
如图4A和5A所示,管状构件14能够从第一位置(图4A)移动到第二位置(图5A)。在管状构件14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管状构件14与壳体3的外表面3A隔着第一距离D1(图4B)。在管状构件14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管状构件14与壳体3的外表面3A隔着第二距离D2(图5B)。第二距离D2大于第一距离D1。也就是说,位于第二位置的管状构件14比位于第一位置时距离壳体3的外表面3A更远。
如图4A和4B所示,在管状构件14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管状构件14的一个端部14A位于齿轮13的套筒部19的内部。在这种情况下,套筒部19覆盖管状构件14的一个端部14A的周面。也就是说,齿轮13覆盖管状构件14的周面。更具体地,齿轮13具有覆盖管状构件14的周面的内周面S1。内周面S1覆盖管状构件14的周面。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如图4A所示,第一肋20从内周面S1在齿轮13的径向上向着管状构件14的外周面S2延伸。此外,第二肋22从管状构件14的外周面S2在齿轮13的径向上向着齿轮13的内周面S1延伸。第一肋20和第二肋22在齿轮13的旋转方向R上彼此面对。因此,通过齿轮13的旋转,第一肋20在齿轮13的旋转方向R上与第二肋22接触。
在齿轮13的旋转开始时刻,第一肋20和第二肋22可以在齿轮13的旋转方向R上具有间隙地彼此面对。或者,在齿轮13的旋转开始时刻,第一肋20和第二肋20可以在齿轮13的旋转方向R上彼此面对并且接触。齿轮13通过第一肋20与第二肋22的接触而在旋转方向R上与管状构件14相配合。管状构件14在第一肋20与第二肋22接触的状态下与齿轮13一起旋转。换句话说,在管状构件14与齿轮13相配合的状态下,管状构件14与齿轮13一起旋转。
齿轮13的在齿轮13开始旋转之后第一肋20首先与第二肋22接触的旋转位置是齿轮13的第一旋转位置。换句话说,齿轮13的在齿轮13开始旋转之后管状构件14开始旋转的旋转位置是第一旋转位置。在齿轮13位于第一旋转位置的情况下,第一肋20和第二肋22彼此接触,并且管状构件14能够与位于第一位置的齿轮13一起旋转。换句话说,在齿轮13位于第一旋转位置的情况下,齿轮13和管状构件14彼此配合,并且管状构件14能够与位于第一位置的齿轮13一起旋转。
在齿轮13从第一旋转位置旋转到第二旋转位置的情况下,管状构件14位于第二位置,如图5A和5B所示。稍后将说明用于将管状构件14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结构,以及用于将管状构件14定位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结构。在管状构件14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管状构件14的一个端部14A相对于齿轮13的套筒部19在轴向上位于壳体3相反侧。此外,在管状构件14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二肋22相对于第一肋20在轴向上位于壳体3的相反侧,并且第一肋20和第二肋22在齿轮13的旋转方向R上不彼此面对。也就是说,在管状构件14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一肋20和第二肋22在齿轮13的旋转方向R上的接触被解除。换句话说,齿轮13和管状构件14在齿轮13的旋转方向R上的配合被解除。因此,在管状构件14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即使齿轮13进一步旋转,管状构件14也不旋转。
齿轮13的在齿轮13开始旋转之后第一肋20和第二肋22之间的配合被解除的旋转位置是齿轮13的第二旋转位置。换句话说,齿轮13的在齿轮13开始旋转之后管状构件14的旋转停止的旋转位置是齿轮13的第二旋转位置。在齿轮13位于第二旋转位置的情况下,第一肋20与第二肋22的接触被解除(即,第一肋20和第二肋22彼此分离),使得管状构件14的旋转停止在第二位置。换句话说,在齿轮13位于第二旋转位置的情况下,齿轮13与管状构件14的配合被解除,使得管状构件14的旋转停止在第二位置。
2.5、齿轮盖15
如图1和图2所示,齿轮盖15安装在壳体3的外表面3A。齿轮盖15覆盖齿轮13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齿轮17。
此外,齿轮盖15具有插入孔15A和开口15B。轴11和管状构件14插入插入孔15A。轴11的一部分和管状构件14的一部分通过开口15B露出在外。在齿轮13从第一旋转位置旋转到第二旋转位置期间,管状构件14的突起21移动经过开口15B。在齿轮13位于第一旋转位置的情况下,突起21位于齿轮盖15中,轴11通过开口15B露出在外。此外,在齿轮13位于第二旋转位置的情况下,突起21位于齿轮盖15中,并且轴11通过开口15B露出在外。
齿轮盖15被构成为在齿轮13位于第一旋转位置的情况下将管状构件14定位在第一位置。此外,齿轮盖15进一步被构成为在齿轮13位于第二旋转位置的情况下将管状构件14定位在第二位置。更具体地,齿轮盖15包括如图1和图6所示的盖肋23和侧盖24。
盖肋23被构成为在齿轮13位于第一旋转位置的情况下将管状构件14定位在第一位置。盖肋23设在插入孔15A的开口端。盖肋23从插入孔15A的开口端在插入孔15A的径向上向内突出。换句话说,盖肋23从插入孔15A的开口端向着管状构件14的外周面S2在管状构件14的径向上突出。盖肋23在管状构件14的旋转方向上延伸。换句话说,盖肋23在管状构件14的周向上延伸。在齿轮13的旋转方向R上盖肋23设在插入孔15A的开口端的一部分。
在齿轮13位于第一旋转位置的情况下,齿轮盖23的盖肋23在轴向上与第二肋22(图4A)接触。也就是说,在齿轮13位于第一旋转位置的情况下,第二肋22和齿轮盖23的一部分在轴向上彼此接触。在这种情况下,管状构件14的第二肋22比盖肋23更靠近壳体3。因此,管状构件14被定位在第一位置。
此外,在齿轮13位于第二旋转位置的情况下,第二肋22(图5A)位于插入孔15A中而不与盖肋23接触。也就是说,在齿轮13位于第二旋转位置的情况下,第二肋22和齿轮盖15的一部分不彼此接触。换句话说,在齿轮13位于第二旋转位置的情况下,第二肋22和齿轮盖15的一部分彼此分离。更具体地,在齿轮13位于第二旋转位置的情况下,第二肋22当在轴向上看时从盖肋23偏移,并且与盖肋23离开。这种状态允许管状构件14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
侧盖24被构成为在齿轮13位于第二旋转位置的情况下将管状构件14定位在第二位置。侧盖24相对于开口15B在轴向上位于壳体3相反侧。侧盖24在轴向上面对管状构件14。在齿轮13位于第一旋转位置的情况下,管状构件14的突起21(图4A)在轴向上与侧盖24间隔开。在齿轮13位于第二旋转位置的情况下,突起21(图5A)与侧盖24在轴向上接触。因此,管状构件14被定位在第二位置。
2.6、弹性构件16
如图4B和图5B所示,弹性构件16在轴向上位于外表面3A和管状构件14之间。更具体地说,弹性构件16在轴向上位于轴承12与管状构件14的一个端部14A之间,覆盖轴11的周面。此外,弹性构件16位于齿轮13的通孔13A中。弹性构件16在轴11的径向上位于多个齿轮齿18和轴11之间。换句话说,弹性构件16在轴11的径向上位于齿轮13的内周面S1和轴11之间。也就是说,齿轮13覆盖管状构件14的周面和弹性构件16的周面两者。
弹性构件16在轴向上延伸,在轴向上具有一个端部和另一端部。弹性构件16的另一端部与弹性构件16的一个端部在轴向上间隔开。弹性构件16的一个端部与管状构件14的一个端部14A接触。更具体地,在齿轮13覆盖管状构件14的周面和弹性构件16的周面两者的状态下,弹性构件16的在轴向上的一个端部与管状构件14接触。弹性构件16的在轴向上的一个端部可以与管状构件14直接接触。或者,弹性构件16的在轴向上的一个端部可以通过中间构件与管状构件14接触。
弹性构件16的另一端部与轴承12接触。更具体地,在齿轮13覆盖管状构件14的周面和弹性构件16的周面两者的状态下,弹性构件16的在轴向上的另一端部与轴承12接触。弹性构件16的在轴向上的另一端部可以与轴承12直接接触。或者,弹性构件16的在轴向上的另一端部可以通过中间构件与轴承12接触。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在齿轮13覆盖管状构件14的周面和弹性构件16的周面两者的状态下,弹性构件16的在轴向上的一个端部与管状构件14接触,并且弹性构件16的在轴向上的另一端部与轴承12接触。与弹性构件16接触齿轮13和管状构件14两者的结构相比,这种结构能够有效率地布置齿轮13、管状构件14和弹性构件16。因此,能够减小显影盒1在轴向上的尺寸。
弹性构件16具有如图4B所示的第一状态和如图5B所示的第二状态。更具体地,弹性构件16能够通过弹性变形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变化。处于第一状态的弹性构件16在轴向上具有第一长度L1。处于第二状态的弹性构件16在轴向上具有第二长度L2。第二长度L2大于第一长度L1。处于第一状态的弹性构件16的在轴向上的弹力比处于第二状态的弹性构件16的在轴向上的弹力大。也就是说,在第一状态下弹性构件16施加到管状构件14的力大于在第二状态下弹性构件16所施加的力。
在弹性构件31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管状构件14位于第一位置。因此,在管状构件14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管状构件14被弹性构件16向着第二位置施力。
此外,在弹性构件31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管状构件14位于第二位置。在管状构件14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弹性构件16可以对管状构件14施力,也可以不施力。螺旋弹簧是弹性构件16的一个例子。然而,只要弹性构件16能够通过弹性恢复力从轴向收缩状态在轴向上膨胀,则可以使用任何种类的弹性构件作为弹性构件16。海绵和橡胶也可以用作弹性构件16。
2.7、第二齿轮17
如图2所示,第二齿轮17由于将第二齿轮17安装在搅拌器轴而位于外表面3A。第二齿轮17安装在搅拌器。第二齿轮17能够与搅拌器一起旋转。因此,由联结部4(图1)接收的驱动力传递到搅拌器轴,从而使第二齿轮17旋转。此外,第二齿轮17与齿轮13啮合。因此,齿轮13根据第二齿轮17的旋转而旋转。也就是说,齿轮13和第二齿轮17能够通过联结部4接收到的驱动力而旋转。
3、显影盒1中的操作
以下参照图4A和5A来说明显影盒1中的操作。
当将显影盒1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时,设在杆处的电极通过齿轮盖15的开口15B与轴11(图1)接触。于是,显影偏压从图像形成设备的电极施加到轴11。
在联结部4在显影盒1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的状态下从图像形成设备接收驱动力的情况下,通过由联结部4(图1)接收到的驱动力,齿轮13开始从第一旋转位置(图4A)向着第二旋转位置(图5A)旋转。
于是,如图4A所示,由于在管状构件14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齿轮13与管状构件14配合,因此,管状构件14与齿轮13一起旋转。因此,突起21能够关于轴11旋转。
在这种情况下,在突起21移动经过开口15B(图1)并且从齿轮盖15出来之后,突起21移动到齿轮盖15的内部。在突起21移动经过开口15B的情况下,突起21移动经过轴11和图像形成设备的杆之间的部分,从而使图像形成设备的电极与轴11分离。
更具体地说,在突起21移动经过开口15B的情况下,突起21与图像形成设备的杆接触以使杆移位,光学传感器检测到杆的移位。通过这种方式,由于光学传感器检测到杆的移位,因而图像形成设备能够基于杆的移位来获得关于显影盒1的信息。例如,在图像形成设备判断为光学传感器检测到杆的移位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设备判断为所安装的显影盒1是新的盒。
在突起21移动到齿轮盖15中之后,在齿轮13旋转到达图5A所示的第二旋转位置的情况下,管状构件14由于如图5B所示的弹性构件16所施加的力而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
于是,管状构件14的旋转由于齿轮13和管状构件14之间的解除配合而停止。
在管状构件14的旋转停止之后,齿轮13仍然因为联结部4所接收到的驱动力而旋转。
此外,在当显影盒1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时管状构件14已经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即使当齿轮13由于联结部4所接收到的驱动力而旋转时,管状构件14也不旋转。
在突起21移动到齿轮盖15的内部之后管状构件14的旋转停止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设备的电极与轴11接触,使得显影偏压从图像形成设备的电极施加到轴11。
另一方面,在当显影盒1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时管状构件14已经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因为管状构件14不旋转,因而图像形成设备的电极不与轴11分离。更具体地说,光学传感器未检测到杆的移位。例如,在图像形成设备判断为光学传感器未检测到杆的移位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设备判断为所安装的显影盒1是用过的盒。
表示显影盒1是新盒还是用过的盒的信息是关于显影盒1的信息的一个例子。此外,基于光学传感器检测到杆的移位的次数或者光学传感器检测到杆的移位的时间长度,图像形成设备可以指定显影盒1所能够打印的张数或者可以指定显影盒1所能够打印的点数。
4、功能和效果
在显影盒1中,如图4A和4B所示,在管状构件14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通过管状构件14与齿轮13的配合,管状构件14能够与齿轮13一起旋转。
此外,如图5A和图5B所示,在齿轮13旋转到达第二旋转位置的情况下,作为管状构件14由于弹性构件16而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结果,管状构件14与齿轮13解除配合,因此,管状构件14的旋转停止。
因此,能够停止突起21的旋转而不解除用于将驱动力传递到齿轮13的齿轮13与第二齿轮17之间的啮合。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7~10B来说明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显影盒100,其中,相似的零部件由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
1、管状构件101
如图7所示,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管状构件14,管状构件101相对于齿轮13在轴向上位于外表面3A的相反侧。
此外,管状构件101能够从第一位置(图9A)移动到第二位置(图10A)。当管状构件101位于第一位置时,管状构件101与外表面3A隔着第一距离D11(图9B)。此外,在管状构件101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管状构件101与外表面3A隔着第二距离D12(图10B)。第二距离D12大于第一距离D11。也就是说,位于第二位置的管状构件101比位于第一位置时距离壳体3的外表面3A更远。
此外,管状构件101在轴向上延伸,如图7和8A所示。管状构件101在轴向上具有一个端部101A和另一端部101B。另一端部101B在轴向上与一个端部101A隔开。另一端部101B比一个端部101A距离外表面3A更远。管状构件101由导电树脂制成。如图9B所示,轴103(稍后说明)和弹性构件114(稍后说明)插入管状构件101的一个端部101A。
更具体地,一个端部101A具有凹部。凹部从管状构件101的一个端部101A向着另一端部101B凹。凹部具有在管状构件101的径向上延伸的内表面104A。弹性构件114与内表面104A接触。
管状构件101被构成为在管状构件101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在轴向上与齿轮盖102(稍后说明)的第四肋部111(后述,图8B)接触。如图7和图8A所示,另一端部101B相对于一个端部101A在轴向上位于壳体3的相反侧。此外,如图8A所示,管状构件101包括大径部104,小径部105,突起106,第一凹部107,第二凹部108,以及第三凹部109。大径部104是一个端部101A,小径部105是另一端部101B。
突起106位于另一端部101B,并且从管状构件101的外周面S3延伸。更具体地,突起106从小径部105的外周面S3在管状构件101的径向上向外突出。此外,突起106在齿轮13的旋转方向R上延伸。突起106在齿轮13的旋转方向R上设在外周面S3的一部分。在齿轮13从第一旋转位置旋转到第二旋转位置期间,突起106移动经过开口15B。在齿轮13位于第一旋转位置的情况下,另一端部101B的一部分通过开口15B露出在外,突起106位于齿轮盖102中,如图9A所示。此外,当齿轮13位于第二旋转位置时,另一端部101B的一部分通过开口15B露出在外,突起106位于齿轮盖102中,如图10A所示。
如图8A所示,第一凹部107位于一个端部101A。第一凹部107从一个端部101A向着另一端部101B凹。在管状构件101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凹部107能够与齿轮13的第一肋20(图7)配合。更具体地,在管状构件101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肋20配合在第一凹部107中。因此,在齿轮13位于第一旋转位置(图9B)的情况下,第一肋20和第一凹部107彼此配合,并且管状构件101能够在第一位置与齿轮13一起旋转。换句话说,在齿轮13位于第一旋转位置的情况下,第一肋20配合在第一凹部107中,管状构件101能够在第一位置与齿轮13一起旋转。
此外,在齿轮13位于第二旋转位置(图10B)的情况下,第一肋20和第一凹部107之间的配合被解除,使得管状构件101的旋转在第二位置停止。换句话说,在齿轮13位于第二旋转位置的情况下,第一肋20在第一凹部107中的配合被解除,使得管状构件101的旋转在第二位置停止。
如图8A所示,第二凹部108位于另一端部101B。第二凹部108从另一端部101B向着一个端部101A凹。齿轮盖102的第三肋110(后述,图9B和10B)被构成为插入第二凹部108。
第三凹部109在轴向上位于一个端部101A和另一端部101B之间。第三凹部109位于管状构件101的外表面,在轴向上沿着从另一端部101B向着一个端部101A的方向凹。更具体地,大径部104在轴向上具有一个端面104B。一个端面104B在轴向上面对突起106。第三凹部109位于大径部104。第三凹部109在轴向上从大径部104的一个端面104B向着壳体3的外表面3A(即,沿着从另一端部101B向着一个端部101A的方向)凹。
在齿轮13位于第二旋转位置并且管状构件101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齿轮盖102的第四肋111(稍后说明)与第三凹部109配合,如图8B所示。换句话说,当齿轮13位于第二旋转位置并且管状构件101位于第二位置时,齿轮盖102的第四肋111(稍后说明)配合在第三凹部109中,如图8B所示。
2、齿轮盖102
如图7和图9A所示,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齿轮盖15类似,第二实施方式的齿轮盖102安装在外表面3A。齿轮盖102覆盖齿轮13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齿轮17。
此外,齿轮盖102包括第三肋110和第四肋111,如图7和8B所示。
第三肋110被构成为在齿轮13位于第二旋转位置的情况下将管状构件101定位在第二位置。第三肋110从齿轮盖102的侧盖24在轴向上向着外表面3A延伸。如图9B所示,第三肋110被构成为插入管状构件101的第二凹部108。在齿轮13位于第一旋转位置的情况下,第三肋110在轴向上与第二凹部108的内表面108A间隔开。在齿轮13位于第一旋转位置的情况下,管状构件101能够与齿轮13一起沿着第三肋110旋转。另一方面,在齿轮13位于第二旋转位置的情况下,第三肋110在轴向上与内表面108接触。换句话说,在齿轮13位于第二旋转位置的情况下,第三肋110与第二凹部108配合。因此,管状构件101被定位在第二位置。
第四肋111被构成为在齿轮位于第一旋转位置的情况下将管状构件101定位在第一位置。第四肋111位于插入孔15A的开口端。第四肋111从插入孔15A的开口端向着第三肋110在插入孔15A的径向上向内突出。换句话说,第四肋111在管状构件101的径向上向内从插入孔15A的开口端向着管状构件101的小径部105的外周面S3(图8A)突出。
在齿轮13位于第一旋转位置的情况下,第四肋111与管状构件101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图9B)接触,从而将管状构件101定位在第一位置。在齿轮13位于第一旋转位置的情况下,第四肋111在轴向上位于一个端部101A和另一端部101B之间。
另一方面,在齿轮13位于第二旋转位置的情况下,第四肋111配合在第三凹部109中,如图8A所示。更具体地,第三凹部109具有允许管状构件101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足够的深度(在轴向上的长度)。在齿轮13旋转到达第二旋转位置的情况下,第三凹部109与第四肋111在轴向上对齐,使得第四肋111能够由于稍后说明的弹性构件114所施加的力而相对移动到第三凹部109中(即,第四肋111能够被第三凹部109接收)。通过这种方式,在齿轮13位于第二旋转位置的情况下,允许管状构件101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即,沿着从壳体3的外表面3A离开的方向移动)。
3、轴103
如图7所示,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轴11类似,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轴103相对于壳体3位于联结部4(图1)的相反侧。轴103在轴向上延伸。更具体地,轴103从轴承12延伸。由于轴承12安装在外表面3A,因此,轴103位于壳体3的外表面3A。轴103由导电树脂制成。
如图9B所示,轴103插入齿轮13的通孔13A,并且插入管状构件101的大径部104。轴103延伸穿过齿轮13,但不延伸穿过管状构件101。轴103在轴向上与第三肋110间隔开。轴103包括大径部112和小径部113。大径部112呈中空圆筒形状。大径部112插入通孔13A。在大径部112插入通孔13A的状态下,大径部112支撑齿轮13。小径部113呈中空圆筒形状。小径部113是弹性构件114(稍后说明)所安装到的部分。小径部113的外径小于大径部112的外径。
4、弹性构件114
如图9B和10B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弹性构件114在轴向上位于外表面3A和管状构件101之间。具体地说,弹性构件114在轴向上位于轴承12和管状构件101之间。更具体地,弹性构件114在轴向上位于轴103的大径部112和管状构件101之间。此外,弹性构件114覆盖轴103的小径部113的周面,并且位于管状构件101的内侧。
弹性构件114具有导电性。更具体地,弹性构件114是由金属制成的螺旋弹簧。弹性构件114在轴向上延伸,并且在轴向上具有一个端部和另一端部。弹性构件114的另一端部与弹性构件114的一个端部隔开。弹性构件114的一个端部与管状构件101的内表面104A接触,使得弹性构件114被电连接到管状构件101。更具体地,在齿轮13覆盖管状构件101的周面和弹性构件114的周面的状态下,弹性构件114的一个端部电连接到管状构件101。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弹性构件114的在轴向上的一个端部直接电连接到管状构件101。然而,弹性构件114的一个端部可以通过中间的另外构件而电连接到管状构件101。
弹性构件114的另一端部与轴103的大径部112接触。因此,弹性构件114电连接到轴103。由于弹性构件114电连接到轴103,因此,轴承12通过轴103电连接到弹性构件114。更具体地,在齿轮13覆盖管状构件101的周面和弹性构件114的周面的状态下,弹性构件114的另一端部与轴承12电连接。弹性构件114的在轴向上的另一端部可以直接电连接到轴承12。或者,弹性构件114的另一端部可以通过中间的另外构件而电连接到轴承12。
由于弹性构件114电连接到管状构件101,并且轴承12与弹性构件114电连接,因此显影辊轴2B通过轴承12和轴103与弹性构件114和管状构件101电连接。因此,在显影盒1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然后图像形成设备的电极与通过开口15B露出在外的管状构件101接触的情况下(图9A和10A),通过管状构件101、弹性构件114、轴103和轴承12,从图像形成设备的电极向显影辊轴2B供给显影偏压。
此外,在齿轮13覆盖管状构件101的周面和弹性构件114的周面的状态下,弹性构件114的在轴向上的一个端部电连接到管状构件101,并且弹性构件114的在轴向上的另一端部电连接到轴承12。因此,显影辊轴2B能够在有效率地布置齿轮13、管状构件101和弹性构件114的情况下通过弹性构件114电连接到管状构件101。因此,能够减小显影盒100在轴向上的尺寸。
弹性构件114具有第一状态(图9B)和第二状态(图10B)。更具体地,弹性构件114能够通过弹性变形在第一状态(图9B)和第二状态(图10B)之间变化。处于第一状态的弹性构件114在轴向上具有第一长度L11。处于第二状态的弹性构件114在轴向上具有的第二长度L12大于第一长度L11。处于第一状态的弹性构件114在轴向上的弹力大于处于第二状态的弹性构件114在轴向上的弹力。也就是说,处于第一状态的弹性构件114对管状构件101所施加的力大于处于第二状态的弹性构件114所施加的力。
在弹性构件114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管状构件101位于第一位置。因此,在管状构件101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管状构件101被弹性构件114向着第二位置施力。此外,在弹性构件114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管状构件101位于第二位置。在管状构件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弹性构件114可以对管状构件101施力,也可以不施力。
5、显影盒100中的操作
以下参照图9B和10B来说明显影盒100中的操作。
当显影盒100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时,设在杆的电极通过齿轮盖15的开口15B与如图7所示的管状构件101接触。因此,能够从图像形成设备的电极向管状构件101施加显影偏压。
在显影盒100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的状态下,在如图1所示的联结部4从图像形成设备接收到驱动力的情况下,齿轮13由于联结部4所接收到的驱动力而开始从第一旋转位置向着第二旋转位置旋转。
于是,如图9B所示,在管状构件101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由于齿轮13与管状构件101配合,因此,管状构件101与齿轮13一起旋转。因此,突起106与管状构件101一起旋转。
在突起106移动经过开口15B的情况下,突起106与图像形成设备的杆接触以使杆移位,光学传感器检测到杆的移位。通过这种方式,由于光学传感器检测到杆的移位,因而图像形成设备能够基于杆的移位来获得关于显影盒1的信息。例如,在图像形成设备判断为光学传感器检测到杆的移位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设备判断为所安装的显影盒1是新的盒。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9A和10A所示,在突起106移动经过开口15B并且从齿轮盖102出来之后,突起106移动到齿轮盖102的内部。
于是,如图10B所示,作为在突起106移动到齿轮盖102中之后齿轮13旋转到第二旋转位置的结果,管状构件101由于弹性构件114所施加的力而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
于是,由于齿轮13和管状构件101之间解除配合,管状构件101的旋转停止。
此外,在当显影盒100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时管状构件101已经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即使当齿轮13由于联结部4接收到的驱动力而旋转时,管状构件101也不旋转。更具体地,光学传感器未检测到杆的移位。例如,在图像形成设备判断为光学传感器未检测到杆的移位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设备判断为所安装的显影盒100是使用过的盒。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显影盒100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类似的功能和效果。
<变形例>
接下来说明变形例。齿轮13和管状构件14之间的配合可以通过设在管状构件14的突起和形成在齿轮13的凹部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管状构件14的突起配合在齿轮13的凹部中,从而实现齿轮13和管状构件14之间的配合。
此外,齿轮13可以包括摩擦部来代替多个齿轮齿18。在这种情况下,摩擦部被构成为通过与第二齿轮17摩擦接触而产生的摩擦力来使齿轮13旋转。只要摩擦部能够通过接触第二齿轮17产生摩擦力,则可以使用任何种类的摩擦部。例如,摩擦部由橡胶制成。
此外,代替齿轮13和第二齿轮17之间的直接啮合,齿轮13可以与第二齿轮17离开,可以在齿轮13和第二齿轮17之间安装环形带。在后一种情况下,齿轮13能够通过环形带的圆周运动而被第二齿轮17的旋转驱动旋转。此外,代替齿轮13和第二齿轮17,可以是没有齿轮齿的滑轮。
虽然参照具体实施方式和变形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知晓,在不脱离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

Claims (18)

1.一种显影盒,包括:
壳体,被构成为容纳显影剂,所述壳体具有外表面;
显影辊,能够关于在轴向上延伸的第一轴线旋转;
轴,在所述轴向上延伸,位于所述外表面;
管状构件,能够关于所述轴旋转,覆盖所述轴的周面,所述管状构件能够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管状构件以第一距离与所述外表面间隔开,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管状构件以比所述第一距离大的第二距离与所述外表面间隔开,所述管状构件包括沿着所述轴的所述周面的一部分延伸的突起;
弹性构件,位于所述外表面与所述管状构件之间,所述弹性构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弹性构件当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在所述轴向上具有第一长度,所述弹性构件当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在所述轴向上具有第二长度,所述第二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长度,所述弹性构件的在所述轴向上的一端部与所述管状构件接触,在所述弹性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管状构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弹性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管状构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以及
齿轮,覆盖所述管状构件的周面,所述齿轮能够关于所述轴从第一旋转位置旋转到第二旋转位置,
在所述齿轮位于所述第一旋转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齿轮与所述管状构件相配合,所述管状构件能够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齿轮一起旋转,
在所述齿轮位于所述第二旋转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齿轮与所述管状构件的配合被解除,所述管状构件在所述第二位置停止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具有覆盖所述管状构件的所述周面的内周面,
所述齿轮包括在所述齿轮的径向上从所述内周面向着所述管状构件延伸的第一肋,所述第一肋沿着所述内周面的一部分延伸,
所述管状构件还包括在所述齿轮的所述径向上从所述管状构件的外周面向着所述齿轮延伸的第二肋,所述第二肋沿着所述外周面的一部分延伸,
在所述齿轮位于所述第一旋转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肋与所述第二肋接触,所述管状构件能够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齿轮一起旋转,
在所述齿轮位于所述第二旋转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肋与所述第二肋的接触被解除,所述管状构件在所述第二位置停止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覆盖所述齿轮的至少一部分的齿轮盖,所述齿轮盖安装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外表面,
在所述齿轮位于所述第一旋转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肋与所述齿轮盖的一部分接触,
在所述齿轮位于所述第二旋转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肋不与所述齿轮盖的所述一部分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盖具有开口,所述管状构件的一部分通过所述开口露出,
在所述齿轮位于所述第一旋转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轴通过所述开口露出,
在所述齿轮位于所述第二旋转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轴通过所述开口露出,
在所述齿轮从所述第一旋转位置向所述第二旋转位置旋转期间,所述突起移动经过所述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具有覆盖所述管状构件的所述周面的内周面,
所述齿轮包括在所述齿轮的径向上从所述内周面向着所述管状构件延伸的第一肋,所述第一肋沿着所述内周面的一部分延伸,
所述管状构件具有在所述轴向上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所述管状构件的所述另一端部比所述管状构件的所述一端部距离所述外表面更远,
所述管状构件还具有位于所述管状构件的所述一端部的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沿着从所述管状构件的所述一端部向着所述管状构件的所述另一端部的方向凹,所述第一凹部被构成为与所述第一肋相配合,
在所述齿轮位于所述第一旋转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第一肋相配合,所述管状构件能够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齿轮一起旋转,
在所述齿轮位于所述第二旋转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肋与所述第一凹部的配合被解除,所述管状构件在所述第二位置停止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覆盖所述齿轮的至少一部分的齿轮盖,所述齿轮盖安装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外表面,所述齿轮盖包括在所述轴向上从所述齿轮盖向着所述外表面延伸的第三肋,
所述管状构件还具有位于所述管状构件的所述另一端部的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凹部沿着从所述管状构件的所述另一端部向着所述管状构件的所述一端部的方向凹,
在所述齿轮位于所述第一旋转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管状构件能够沿着所述第三肋与所述齿轮一起旋转,
在所述齿轮位于所述第二旋转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三肋与所述第二凹部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辊包括在所述轴向上延伸的显影辊轴,
所述突起从所述管状构件的外表面延伸,
所述弹性构件具有导电性,
所述管状构件由导电性树脂制成,
所述显影辊轴电连接到所述弹性构件和所述管状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所述显影辊轴的轴承,所述轴承由导电性树脂制成,
所述显影辊轴电连接到所述轴承,所述轴承电连接到所述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电连接到所述管状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覆盖所述齿轮的至少一部分的齿轮盖,所述齿轮盖安装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外表面,所述齿轮盖具有开口,所述管状构件的一部分通过所述开口露出,
在所述齿轮位于所述第一旋转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管状构件通过所述开口露出,
在所述齿轮位于所述第二旋转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管状构件通过所述开口露出,
在所述齿轮从所述第一旋转位置向所述第二旋转位置旋转期间,所述突起移动经过所述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电连接到所述显影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覆盖所述齿轮的至少一部分的齿轮盖,所述齿轮盖安装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外表面,所述齿轮盖具有开口,所述管状构件的一部分通过所述开口露出,
所述突起相对于所述管状构件位于所述外表面的相反侧,能够关于所述轴与所述管状构件一起旋转,
在所述齿轮位于所述第一旋转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轴通过所述开口露出,
在所述齿轮位于所述第二旋转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轴通过所述开口露出,
在所述齿轮从所述第一旋转位置向所述第二旋转位置旋转期间,所述突起移动经过所述开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搅拌器,被构成为搅拌容纳在所述壳体中的所述显影剂,所述搅拌器能够关于在所述轴向上延伸的第二轴线旋转;以及
第二齿轮,与所述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安装在所述搅拌器,能够与所述搅拌器一起旋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联结部,所述联结部被构成为接收驱动力,所述联结部能够关于在所述轴向上延伸的第三轴线旋转,所述联结部相对于所述壳体位于所述齿轮的相反侧,
所述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能够根据所述联结部接收到的驱动力而旋转。
14.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承,
所述显影辊包括在所述轴向上延伸的显影辊轴,所述显影辊轴支撑在所述轴承,
在所述齿轮覆盖所述管状构件的所述周面和所述弹性构件的周面的状态下,所述弹性构件的在所述轴向上的所述一端部与所述管状构件接触,
在所述齿轮覆盖所述管状构件的所述周面和所述弹性构件的所述周面的状态下,所述弹性构件的在所述轴向上的另一端部与所述轴承接触。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齿轮覆盖所述管状构件的所述周面和所述弹性构件的周面的状态下,所述弹性构件的在所述轴向上的所述一端部电连接到所述管状构件,
在所述齿轮覆盖所述管状构件的所述周面和所述弹性构件的所述周面的状态下,所述弹性构件的在所述轴向上的另一端部电连接到所述轴承。
16.根据权利要求3、4或6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辊包括在所述轴向上延伸的显影辊轴,
所述突起从所述管状构件的外表面延伸,
所述弹性构件具有导电性,
所述管状构件由导电性树脂制成,
所述显影辊轴电连接到所述弹性构件和所述管状构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所述显影辊轴的轴承,所述轴承由导电性树脂制成,
所述显影辊轴电连接到所述轴承,所述轴承电连接到所述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电连接到所述管状构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齿轮覆盖所述管状构件的所述周面和所述弹性构件的周面的状态下,所述弹性构件的在所述轴向上的所述一端部电连接到所述管状构件,
在所述齿轮覆盖所述管状构件的所述周面和所述弹性构件的所述周面的状态下,所述弹性构件的在所述轴向上的另一端部电连接到所述轴承。
CN201710441521.4A 2016-09-30 2017-06-13 显影盒 Active CN1078850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93865A JP2018055024A (ja) 2016-09-30 2016-09-30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2016-193865 2016-09-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85056A CN107885056A (zh) 2018-04-06
CN107885056B true CN107885056B (zh) 2021-09-21

Family

ID=61758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41521.4A Active CN107885056B (zh) 2016-09-30 2017-06-13 显影盒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088798B2 (zh)
JP (1) JP2018055024A (zh)
CN (1) CN107885056B (zh)
WO (1) WO201806126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87447B2 (ja) * 2018-02-28 2022-06-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7087448B2 (ja) 2018-02-28 2022-06-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7102891B2 (ja) * 2018-04-16 2022-07-2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トナー容器、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トナーキット
EP4293427A3 (en) * 2019-03-27 2024-03-2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device
CN110727185A (zh) * 2019-09-24 2020-01-24 江西凯利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影剂供应容器和收容容器
USD969207S1 (en) * 2020-12-10 2022-11-08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Developing cartrid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72703B2 (ja) 2005-02-24 2009-11-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44563A (ja) * 2008-03-31 2009-10-22 Brother Ind Ltd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5413428B2 (ja) 2011-08-31 2014-02-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5862165B2 (ja) 2011-09-29 2016-02-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61262A1 (ja) 2018-04-05
US20180095411A1 (en) 2018-04-05
CN107885056A (zh) 2018-04-06
US10088798B2 (en) 2018-10-02
JP2018055024A (ja) 2018-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85056B (zh) 显影盒
CN107885053B (zh) 显影盒
US11415933B2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providing layout of electrodes and detection gear
JP6604197B2 (ja)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CN108663916B (zh) 显影盒
US20190204776A1 (en) Developer cartridge provided with gear including protrusion
CN107885054B (zh) 显影盒
CN108663924B (zh) 显影盒
CN108693733B (zh) 显影盒
JP2018169510A (ja)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6822139B2 (ja)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WO2018179487A1 (ja)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