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76552A - 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76552A
CN107876552A CN201711082945.2A CN201711082945A CN107876552A CN 107876552 A CN107876552 A CN 107876552A CN 201711082945 A CN201711082945 A CN 201711082945A CN 107876552 A CN107876552 A CN 1078765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
heavy metal
soil
metal pollution
waterfloo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8294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邦全
单继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Cent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Cent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Cent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Cent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8294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76552A/zh
Publication of CN107876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765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1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microbiologically, biologically or by using enzymes
    • B09C1/105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microbiologically, biologically or by using enzymes using fungi or pla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yc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一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适于在第一区域生长的海甘蓝的原种子进行环境胁迫筛选处理,以得到适于在第二区域生长的筛选种子;对所述筛选种子用赤霉酸溶液和浓度代森锰锌溶液的混合物进行浸泡处理;以及将经过浸泡处理的筛选种子种植到待修复的重金属污染土地中。可以在我国的土地上规模化种植海甘蓝,在对重金属土壤进行修复、实现环保的同时,还可以得到芥酸,从而获得额外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种植海甘蓝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生产的扩大化,含重金属的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造成土壤中相应重金属元素的富集。土壤污染不仅污染农产品产量与质量,而且也污染大气和水环境质量,并通过食用加工等途径危害动植物和人类的生命和健康。
传统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以及多技术联合修复。作为生物修复技术的一种,植物修复技术是指植物吸取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除具有修复成本低、环境友好、无二次污染、对土壤结构不产生破坏等优点外,还能改善土壤生态、减少水土流失、增加碳固定等。
植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植物阻隔(低吸收)、植物稳定、植物挥发和植物根际过滤过程等。植物修复技术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多为实验室研究结果或仅小面积的示范,离大面积应用还有不小差距。
传统的适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植物修复技术还存在一些尚需解决的问题。例如,这种修复技术适合于重金属中低污染土壤的修复,对高污染土壤则因周期过长而难于应用;中国的部分地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往往呈现多种元素的复合性污染、或重金属与有机污染物的复合污染,而一种修复植物往往只对部分污染物起作用;与物理工程措施相比,植物修复技术多数情况下耗时较长,这与急需用地矛盾,限制了实际推广。
海甘蓝属于十字花科植物,原产于欧洲地中海地区。海甘蓝的种子中,植物油的含油率30~45%,植物油中芥酸的含量为55%~60%,比工业用菜籽油中芥酸的含量多8%~9%,且从海甘蓝的种子所提取的植物油可直接用于铸钢润滑、机械润滑、橡胶添加剂及其机械加工制造的应用中。海甘蓝种子是高芥酸油料作物和植物蛋白源。
目前已有将海甘蓝应用于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研究,但在我国的培育技术尚不成熟,产出规模小,无法以规模化产业链的方式采用植物修复技术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利用海甘蓝植物生长过程对土壤或固体废物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吸收,去除土壤或固体废物中的有害物质,以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地进行修复。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对适于在第一区域生长的海甘蓝的原种子进行环境胁迫筛选处理,以得到适于在第二区域生长的筛选种子;
对所述筛选种子用赤霉酸溶液和浓度代森锰锌溶液的混合物进行浸泡处理;以及
将经过浸泡处理的筛选种子种植到待修复的重金属污染土地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将待修复的重金属污染土地进行取样检测;
根据检测出的重金属含量确定海甘蓝的种植密度;以及
按照所确定的海甘蓝的种植密度,执行将经过浸泡处理的筛选种子种植到待修复的重金属污染土地中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将浓度为0.04%-0.06%(质液比)的赤霉酸溶液和浓度为0.15%-0.25%(质液比)的代森锰锌溶液以(0.8-1.2)∶(1.7-2.3)(体积比)的配制比例混合,得到赤霉酸溶液和浓度代森锰锌溶液的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将浓度为0.05%(质液比)的赤霉酸溶液和浓度为0.20%(质液比)的代森锰锌溶液以1∶2(体积比)的配制比例混合,得到赤霉酸溶液和代森锰锌溶液的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在执行将经过浸泡处理的筛选种子种植到待修复的重金属污染土地中之前,将待修复的重金属污染土地施耕,并每亩施加含5-10mM的乙二胺二琥珀酸和1-2mM的次氮基三乙酸的水溶液30-60kg。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所述对适于在第一区域生长的海甘蓝的原种子进行环境胁迫筛选处理,以得到适于在第二区域生长的筛选种子的步骤包括淹水环境胁迫筛选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所述淹水环境胁迫筛选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0:在水池中敷设没有经重金属污染的无污染土壤;
步骤S210:将海甘蓝的原种子种植到所述无污染土壤中;
步骤S220:向水池中注入水,以对所述海甘蓝的原种子进行淹水处理;
步骤S230:排出水池中的水,以对所述海甘蓝的原种子进行不淹水处理;
步骤S240:交替执行所述淹水处理和不淹水处理步骤,直到所述海甘蓝的原种子萌发;
步骤S250:基于萌发的所述原种子获得T1代淹水种子;以及
步骤S260:基于所述T1代淹水种子代替原种子,重复执行1-3次步骤S210-S250,以获得淹水种子。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淹水种子种植在第二区域的没有经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萌发生长,得到淹水扩繁种子。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还包括对淹水种子执行污染环境胁迫筛选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所述污染环境胁迫筛选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0:在不渗水的环境中获得经重金属污染的污染土壤;
步骤S310:将淹水种子或者淹水扩繁种子种植到所述污染土壤中,以获得T1代污染种子;
步骤S320:基于所述T1代污染种子代替所述淹水种子或者扩繁种子,重复执行1-2次步骤S300和310,以获得污染种子。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可以在我国的土地上(第二区域)规模化种植海甘蓝,在对重金属土壤进行修复、实现环保的同时,还可以得到芥酸,从而获得额外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执行淹水环境胁迫筛选步骤的工艺流程图;以及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执行污染环境胁迫筛选步骤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将参照含有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附图充分描述本发明,但在此描述之前应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修改本文中所描述的发明,同时获得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因此,须了解以上的描述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为一广泛的揭示,且其内容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总体上的发明构思,参见图1,提供一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适于在第一区域生长的海甘蓝的原种子进行环境胁迫筛选处理,以得到适于在第二区域生长的筛选种子S100;对所述筛选种子用赤霉酸溶液和浓度代森锰锌溶液的混合物进行浸泡处理S110;以及将经过浸泡处理的筛选种子种植到待修复的重金属污染土地S120中。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可能性依赖于温度、湿度、土壤所含的盐浓度等各种环境要素。有时被这些要素赋予特征的环境,对于某种植物来说适合,但对于其他植物来说不适合。一般地,环境对植物所处的生存状态产生的压力,即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的上述要素称为环境胁迫(environmental stress)。在具有规定的环境胁迫的环境(第二区域)中,规定的植物不能生长发育或生长发育困难的情况下,说明该植物没有环境胁迫耐性。相反,即使在具有规定的环境胁迫的环境中也能生长发育的植物,说明具有环境胁迫耐性。如果能对植物赋予环境胁迫耐性,则可以扩展该植物的可栽培地域。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对所述筛选种子用赤霉酸溶液和浓度代森锰锌溶液的混合物进行浸泡处理,以提高海甘蓝的筛选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效果。
在一种实施例中,将浓度为0.04%-0.06%(质液比)的赤霉酸溶液和浓度为0.15%-0.25%(质液比)的代森锰锌溶液以(0.8-1.2)∶(1.7-2.3)(体积比)的配制比例混合,得到赤霉酸溶液和代森锰锌溶液的混合物。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将浓度为0.05%(质液比)的赤霉酸溶液和浓度为0.20%(质液比)的代森锰锌溶液以1∶2(体积比)的配制比例混合,得到赤霉酸溶液和代森锰锌溶液的混合物。
更具体地,用以浓度(质液比)为0.05%的赤霉酸溶液和浓度(质液比)为0.20%的代森锰锌溶液以1∶2的体积比例配制溶液,刚好浸没海甘蓝的筛选种子,再用80-90℃热水边倒边搅动,当水温达到70℃时,停止注入热水,沿着一个方向继续搅动,经过1-2分钟后,注入凉水或不注入凉水,一直搅动到水温下降至30℃时为止。
由于海甘蓝种子的外部含有一层较坚硬的外壳,且该外壳不易去除,导致在自然条件下海甘蓝种子的发芽率不高且发芽时间不齐。赤霉酸可以提高海甘蓝的萌发率,代森锰锌溶液可以使该外壳软化,这样,通过浸泡处理,可以提高海甘蓝的筛选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效果,并缩短发芽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将经过浸泡处理的筛选种子种植到待修复的重金属污染土地中,可以在预定程度上实现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例如Cd、Hg、Cu、Ni、As、Pb、Cr和Zn之类的重金属,特别是Cd、Hg、Cu、Ni,的有效去除。同时,海甘蓝的植物油中芥酸的含量为55%~60%,比工业用菜籽油中芥酸的含量多8%~9%,从海甘蓝的种子所提取的植物油可直接用于铸钢润滑、机械润滑、橡胶添加剂及其机械加工制造的应用中。
在一种实施例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将待修复的重金属污染土地进行取样检测;根据检测出的重金属含量确定海甘蓝的种植密度;以及按照所确定的海甘蓝的种植密度,执行将经过浸泡处理的筛选种子种植到待修复的重金属污染土地中的步骤。
具体而言,将待修复的重金属污染土地进行取样检测,取样要求是将待修复土壤平均划分为100个单位,每个单位取样一个,将这一百个样按顺序编号1-100,然后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十个样本进行检测,以检测样本中相关重金属的含量,根据检测出的重金属含量确定海甘蓝的种植密度。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海甘蓝的种植密度为每亩7万-8万株,在此密度下,海甘蓝单株的结实率和生物量都最优。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例中,海甘蓝也可以密植,在种植密度不超过每亩15万株的情况下,每亩整体的生物量和种子产量与种植密度都是正相关关系。根据检测结果,若污染不严重,则选择低密度种植,若污染严重,则选择高密度种植。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执行将经过浸泡处理的筛选种子种植到待修复的重金属污染土地中之前,将待修复的重金属污染土地施耕,并每亩施加含5-10mM(毫摩尔mmol)的乙二胺二琥珀酸和1-2mM的次氮基三乙酸的溶液30-60kg。
具体而言,在种植之前,将待修复的重金属污染土地施耕,结合耕翻整地将有机肥和饼肥深施,耕翻入20-30厘米的耕作层内。每亩施农家腐熟有机肥1000-1500公斤,饼肥40-50千克。同时每亩施含5-10mM(毫摩尔mmol)的乙二胺二琥珀酸和1-2mM次氮基三乙酸的溶液30-60kg。该两种溶液可以促进海甘蓝对重金属的吸收。
另外,海甘蓝的植物根系可以到达的土壤可分为底层土、中层土和表层土。在底层土部位约30厘米处可填入一些大颗粒的兰石,主要是加强土壤的透水透气性,翻耕的时候撒入底部。中层土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和营养供应的源泉,在翻耕过程中可以填入少量的赤玉土、兰石、颗粒培养土、稻壳,以提高土地的营养。赤玉土、兰石和颗粒培养土均要进行过筛,去除里面的微尘和碎末,保证上述三种植料的颗粒直径在1毫米以上,5毫米以下。按照大致1∶1∶1的比例混合,保证疏松透气,然后加入少量的稻壳炭以增加营养。表层土为种子发育和生长的苗床,可以在污染的土壤上覆盖一层直径1毫米的青石粒、赤玉土和鹿沼土混合土,厚度约1公分,使种子可以更好的萌发。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对适于在第一区域生长的海甘蓝的原种子进行环境胁迫筛选处理,以得到适于在第二区域生长的筛选种子的步骤包括淹水环境胁迫筛选步骤。
传统地,海甘蓝原产地为欧洲西北部(第一区域),例如,欧洲地中海地区,适合生长于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带内。而我国没有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带,相对最适宜种植区域为长江以南沿海地带(第二区域),而长江以南地带降水丰富,年降水量远超于海甘蓝所需500mm。为此,如果在我国多雨的长江以南沿海地带规模化种植海甘蓝,需要对来自于欧洲地区的海甘蓝原种子采用淹水环境胁迫处理,以筛选得到抗淹性海甘蓝种子。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对适于在欧洲西北部(第一区域)生长的海甘蓝的原种子进行环境胁迫筛选处理,得到适于在多雨的长江以南沿海地带(第二区域)生长的淹水种子,可以使得海甘蓝的原种子获得对多雨环境胁迫的耐性,即使在由于上述的第二区域的多雨的环境要素而不能栽培的地域也可以栽培海甘蓝。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述淹水环境胁迫筛选步骤包括如下步骤:修建水池,在水池中敷设没有经重金属污染的无污染土壤(步骤S200);将海甘蓝的原种子种植到所述无污染土壤中(步骤S210);向水池中注入水,以对所述海甘蓝的原种子进行淹水处理(步骤S220);排出水池中的水,以对所述海甘蓝的原种子进行不淹水处理(步骤S230);交替执行所述淹水处理和不淹水处理步骤,直到所述海甘蓝的原种子萌发(步骤S240);基于萌发的所述原种子获得T1代淹水种子(步骤S250);基于所述T1代淹水种子代替原种子,重复执行1-3次步骤S210-S250(即重复执行1-3次所述淹水环境胁迫筛选步骤),以获得淹水种子,以获得淹水种子(步骤S260)。在本实施例中,在无污染土壤中执行淹水环境胁迫筛选处理,多次排出的无污染的水不会对环境制成污染。
具体而言,修建大约100平方米的水池,在水池中敷设第二区域的没有经重金属污染的无污染土壤;将适于在第一区域生长的海甘蓝的原种子种植到无污染土壤中,向水池中注水大致淹没土壤部分,以对所述海甘蓝的原种子进行淹水处理,一次淹水处理的时间大约6小时;之后,排出水池中的水,但土壤仍然保持湿润,以对海甘蓝的原种子进行不淹水处理;交替执行淹水处理和不淹水处理步骤,每日两次淹水处理和不淹水处理,直到海甘蓝的原种子萌发;基于萌发的原种子通过4-5个月的生长时间获得T1代淹水种子,例如,只收获长势较好的T1代植株上的种子。一般地,大约20%的种子可通过筛选。
之后,基于所获得的T1代淹水种子,重复执行1-3次淹水环境胁迫筛选步骤,只收获长势较好的植株上的种子,以获得淹水种子。这种海甘蓝的淹水种子具有稳定的耐水淹特性,从而适于在多雨的第二区域(例如,我国的长江以南沿海地带)种植生长。
在一种实施例中,淹水处理和不淹水处理的时间大致相同。这样,在淹水处理和不淹水处理的时间都为大约6小时的情况下,类似半日潮的处理方式。淹水处理和不淹水处理的时间不仅限于6小时,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淹水处理和不淹水处理的时间可以选择为大约2、3、4或者8小时。
在一种实施例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通过淹水环境胁迫筛选步骤所获得的淹水种子种植在第二区域的没有经重金属污染的自然土壤中萌发生长,得到大量的淹水扩繁种子,从而可以实施后续大规模的海甘蓝的种植。
在一种实施例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还包括对淹水种子执行污染环境胁迫筛选的步骤,以使通过淹水环境胁迫筛选步骤所获得的淹水种子适于在重金属污染的土地上种植,从而实现对重金属污染土地的修复。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3,污染环境胁迫筛选步骤包括如下步骤:在不渗水的四周封闭的环境中获得经重金属污染的污染土壤(步骤S300);将经过淹水环境胁迫筛选步骤获得的淹水种子或者淹水扩繁种子种植到所述污染土壤中,以获得T1代污染种子(步骤S310);基于所述T1代污染种子代替淹水种子或者淹水扩繁种子,重复执行1-2次步骤S300和S310(即重复执行1-2次污染环境胁迫筛选步骤),以获得污染种子(步骤S320)。在不渗水的四周封闭的环境中执行污染环境胁迫筛选步骤,可以防止重金属元素迁移到周边环境中造成污染。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不渗水的四周封闭的环境中人工配置重金属高度污染的土壤,将含重金属的化合物和/或重金属单质配成水溶液(例如,ClHg溶液)加入到无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混匀后用于筛选高耐和高富集重金属的品种,以形成所述污染土壤。例如,汞的预设浓度为15mg/Kg土壤,则每Kg土壤中应加入含有HgCl2 20.3mg的HgCl2水溶液。具体地,参照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中规定的三级土壤标准,将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提高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三级土壤标准中重金属的含量的十倍以上。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污染土壤也可以直接取自被重金属污染的自然土地,自然土地中至少一种重金属的含量,例如Cd、Hg、Cu、Ni、As、Pb、Cr和Zn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含量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三级土壤标准中重金属的含量的十倍以上。本文中,无污染土壤是指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中规定的三级或者更高级的土壤标准的土壤。
在获得污染土壤之后,将上面通过筛选得到的海甘蓝的淹水种子或者扩繁种子洒播到配置好的污染土壤上,经过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获得T1代污染种子;基于所述T1代污染种子,重复执行1-2次所述污染环境胁迫筛选步骤,以获得高耐高富集重金属的海甘蓝的污染种子。在一种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三代的传代培养筛选出污染种子。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获得每代污染种子的过程中,对每一代海甘蓝的植株的根茎叶分别进行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并根据所检测的重金属含量选择植株上所结的种子进行传代,以进行下一次污染环境胁迫筛选。例如,根据检测结果,选取重金属含量较高的植株上所结的种子进行传代,进行下一次筛选,直至第三代。
在一种实施例中,将所述重金属污染种子,例如经过三次污染环境胁迫筛选获得的第三代污染种子,种植在无污染土壤中萌发生长,得到扩繁种子,以用于后续的规模化的种植,修复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地。
在一种实施例中,土地翻耕完成后,将通过环境胁迫筛选处理得到的海甘蓝的筛选种子按照确定的密度种植,萌发后在长出真叶前除去小苗、弱苗、病苗、杂苗,去密补稀,海甘蓝生长过程中对钾肥的需求量较高,在分蘖期可补施钾肥。
完成修复后的海甘蓝种子可以回收,海甘蓝种子中芥酸含量较高,是提取芥酸的很好的原材料。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在通过种植海甘蓝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在对重金属土壤进行修复、实现环保的同时,还可以得到芥酸,从而获得额外的经济效益的新型环保模式。需要说明的是,海甘蓝秸秆中由于其重金属含量较高,不可随意丢弃,应集中起来到一定数量后送往火力发电厂焚烧发电,于焚烧后的灰烬中提取重金属。
下面描述在我国的长江以南地带降水丰富的区域,种植通过对海甘蓝的原种子进行环境胁迫筛选处理得到的筛选种子,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地进行修复所获得的修复效果。
修复的过程如下:
修复前,选定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地,即原样(mg/Kg),检测其重金属Cd、Hg、As、Pb、Cr、Cu、Ni和Zn的含量;
精细整地,清除杂草,使得土松草净,上虚下实,田面平整;
结合耕翻整地将有机肥和饼肥深施,耕翻入20-30厘米的耕作层内,每亩施农家腐熟有机肥1000-1500公斤,饼肥40-50千克,同时亩施含5-10mM乙二胺二琥珀酸和1-2mM次氮基三乙酸的溶液30-60kg;
播种之前,视土壤墒情进行浇水,待土壤湿度达到70-80%后进行播种,在重金属污染土地上播种经环境胁迫筛选处理得到的海甘蓝的筛选种子,每亩海甘蓝的筛选种子播种量为大约300-500克;
待当两片真叶展开时(2叶1心)进行间苗,淘汰弱苗小苗,每亩留苗15万株左右;苗期需水较少,一般情况下不旱不浇水;定完苗后,在生长期间浇水1~2次;浇水要选晴天上午进行;
播种4个月后将海甘蓝植株连根拔起,对修复后土壤进行取样,检测各种重金属含量,重复三次,计算海甘蓝对不同重金属的去除率;去除率计算公式为:
(修复前重金属含量-修复后重金属含量)/修复前重金属含量;
收获植株去除根部带有泥土,晒干集中,大量积累之后用于焚烧发电,焚烧产物用于重金属提取;
对修复未达标土壤重新播种预处理海甘蓝,继续进行修复。
表1、利用海甘蓝的筛选种子对复合重金属污染的第一地块修复80天之后的修复效果
从表1看出,利用预处理过的海甘蓝对污染第一地块修复80天后,各种重金属含量均有明显下降。其中Cd、Hg、Pb、Cu下降最明显。80天后取样按照测定浸出溶液中重金属含量的方法确定调理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检测,测定铅的浸出浓度为0.8mg/L,锌的浸出浓度为9mg/L,达到《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限制(Pb(铅)≤5mg/L,Zn(锌)≤75mg/L),其中铅的降低幅度达65.2%,锌的降低幅度达56.1%。
表2、利用海甘蓝的筛选种子对复合重金属污染的第二地块修复预处理120天之后的修复效果(每亩海甘蓝的筛选种子的播种量为大约350克)
表2可以看出,预处理过的海甘蓝对第二地块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地中的8种重金属均有去除效果,特别是Cd、Hg、Cu、Ni,下降尤其明显,120天后取样按照测定浸出溶液中重金属含量的方法确定调理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检测,测定铅的浸出浓度为1.2mg/L,锌的浸出浓度为13mg/L,达到《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限制(Pb(铅)≤5mg/L,Zn(锌)≤75mg/L),其中铅的降低幅度达80.2%,锌的降低幅度达77.13%。由此,显示预处理海甘蓝修复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地的巨大潜力。
表3、利用海甘蓝的筛选种子对复合重金属污染的第三地块修复预处理120天之后的修复效果(每亩海甘蓝的筛选种子的播种量为大约450克)
由表3可以看出,预处理过的海甘蓝对第三地块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地中的8种重金属均有去除效果,特别是对Cd、Hg、Pb、Cr、Zn,120天修复后下降尤其明显,与表二所示处理结果差值相近,达到《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由此显示通过与处理的海甘蓝修复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地的巨大潜力,并且效力稳定。
在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之后,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清楚的了解,在不脱离随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改变,且本发明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示例性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另外,权利要求的任何元件标号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对适于在第一区域生长的海甘蓝的原种子进行环境胁迫筛选处理,以得到适于在第二区域生长的筛选种子;
对所述筛选种子用赤霉酸溶液和浓度代森锰锌溶液的混合物进行浸泡处理;以及
将经过浸泡处理的筛选种子种植到待修复的重金属污染土地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将待修复的重金属污染土地进行取样检测;
根据检测出的重金属含量确定海甘蓝的种植密度;以及
按照所确定的海甘蓝的种植密度,执行将经过浸泡处理的筛选种子种植到待修复的重金属污染土地中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其中,将浓度为0.04%-0.06%(质液比)的赤霉酸溶液和浓度为0.15%-0.25%(质液比)的代森锰锌溶液以(0.8-1.2)∶(1.7-2.3)(体积比)的配制比例混合,得到赤霉酸溶液和浓度代森锰锌溶液的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其中,将浓度为0.05%(质液比)的赤霉酸溶液和浓度为0.20%(质液比)的代森锰锌溶液以1∶2(体积比)的配制比例混合,得到赤霉酸溶液和代森锰锌溶液的混合物。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其中,在执行将经过浸泡处理的筛选种子种植到待修复的重金属污染土地中之前,将待修复的重金属污染土地施耕,并每亩施加含5-10mM的乙二胺二琥珀酸和1-2mM的次氮基三乙酸的水溶液30-60kg。
6.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适于在第一区域生长的海甘蓝的原种子进行环境胁迫筛选处理,以得到适于在第二区域生长的筛选种子的步骤包括淹水环境胁迫筛选步骤。
7.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其中,
所述淹水环境胁迫筛选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0:在水池中敷设没有经重金属污染的无污染土壤;
步骤S210:将海甘蓝的原种子种植到所述无污染土壤中;
步骤S220:向水池中注入水,以对所述海甘蓝的原种子进行淹水处理;
步骤S230:排出水池中的水,以对所述海甘蓝的原种子进行不淹水处理;
步骤S240:交替执行所述淹水处理和不淹水处理步骤,直到所述海甘蓝的原种子萌发;
步骤S250:基于萌发的所述原种子获得T1代淹水种子;以及
步骤S260:基于所述T1代淹水种子代替原种子,重复执行1-3次步骤S210-S250,以获得淹水种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淹水种子种植在第二区域的没有经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萌发生长,得到淹水扩繁种子。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还包括对淹水种子执行污染环境胁迫筛选的步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其中,所述污染环境胁迫筛选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0:在不渗水的环境中获得经重金属污染的污染土壤;
步骤S310:将淹水种子或者淹水扩繁种子种植到所述污染土壤中,以获得T1代污染种子;
步骤S320:基于所述T1代污染种子代替所述淹水种子或者扩繁种子,重复执行1-2次步骤S300和310,以获得污染种子。
CN201711082945.2A 2017-11-06 2017-11-06 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 Pending CN1078765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82945.2A CN107876552A (zh) 2017-11-06 2017-11-06 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82945.2A CN107876552A (zh) 2017-11-06 2017-11-06 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76552A true CN107876552A (zh) 2018-04-06

Family

ID=61779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82945.2A Pending CN107876552A (zh) 2017-11-06 2017-11-06 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7655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31316A (zh) * 2017-11-06 2018-04-20 中环沃野环保有限公司 对海甘蓝种子进行淹水环境胁迫筛选的方法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1715A (zh) * 2007-10-26 2008-05-21 上海大学 植物-微生物联合定向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1448584A (zh) * 2006-05-12 2009-06-03 太平洋水泥株式会社 含重金属的水田土壤的净化方法
CN105149343A (zh) * 2015-09-30 2015-12-16 河南行知专利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8584A (zh) * 2006-05-12 2009-06-03 太平洋水泥株式会社 含重金属的水田土壤的净化方法
CN101181715A (zh) * 2007-10-26 2008-05-21 上海大学 植物-微生物联合定向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5149343A (zh) * 2015-09-30 2015-12-16 河南行知专利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卢长明 等: "缺氧条件下油菜种子发芽特性的遗传参数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杨大旗: "《植物及植物生理》", 31 July 1989, 重庆出版社 *
胡金: "海甘蓝对重金属耐性与积累的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辑》 *
蓝福生: "不同处理对海甘蓝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广西植物》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31316A (zh) * 2017-11-06 2018-04-20 中环沃野环保有限公司 对海甘蓝种子进行淹水环境胁迫筛选的方法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29668B (zh) 一种金属矿山土壤改良剂及利用改良剂的矿山生态修复方法
CN104289504B (zh)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综合修复方法
CN106495939A (zh) 土壤重金属修复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1743905B (zh) 一种筛选重金属低积累作物品种的方法
CN106867945A (zh) 一种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钝化剂及其制备、用途
CN106613588A (zh) 一种循环修复镉污染稻田与种植水稻的方法
CN109156110B (zh) 一种利用虫草发酵液改良盐碱土的方法
Cabilovski et al. Mulch type and application of manure and composts in strawberry (Fragaria× ananassa Duch.) production: impact on soil fertility and yield.
CN101722183B (zh)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改良方法
CN111299316A (zh) 偏碱性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植物提取-农艺调控联合修复方法
CN104663065A (zh) 一种提高生物质炭改良盐碱土壤的方法
CN104289506A (zh) 镉、锌、铅、铜离子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法
CN109590326B (zh)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方法
CN106853458A (zh) 一种低积累与高富集植物配套种植修复镉污染菜地土壤的方法
CN105170622A (zh) 一种酸性-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CN105080950A (zh) 一种酸性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联合修复方法
CN104289508A (zh)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法
CN110283845A (zh) 一种转基因植物复合体系应用于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方法
CN104084419A (zh) 重金属镉污染钙质农田土壤的植物提取修复方法
CN109365520A (zh) 一种边生产边修复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13603538A (zh) 一种利用餐厨废弃物制备水稻专用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CN107432131B (zh) 一种盐碱地改良方法
CN107876552A (zh) 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
CN105993258A (zh) 一种采用含海蜈蚣粉的营养土对含硫酸盐的沙质土进行原土绿化的方法
CN107931316A (zh) 对海甘蓝种子进行淹水环境胁迫筛选的方法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40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