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71598A - 电磁线圈液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磁线圈液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71598A
CN107871598A CN201710557977.7A CN201710557977A CN107871598A CN 107871598 A CN107871598 A CN 107871598A CN 201710557977 A CN201710557977 A CN 201710557977A CN 107871598 A CN107871598 A CN 1078715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magnet coil
liquid
passage
cool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5797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伟
王毅
史忠山
吕松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eyi New Material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eyi New Material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eyi New Material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eyi New Material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5797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71598A/zh
Priority to PCT/CN2017/113910 priority patent/WO2019010904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8715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715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76Coo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8Cooling; Ventilating
    • H01F27/10Liquid cooling
    • H01F27/105Cooling by special liquid or by liquid of particular com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2Insulating of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 H01F27/322Insulating of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the insulation forming channels for circulation of the flui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2Insulating of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 H01F27/323Insulation between winding turns, between winding lay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磁线圈液冷系统,包括用于盛放外置绝缘冷却液的储液槽、位于储液槽内并用于浸没在所述外置绝缘冷却液中的电磁线圈、液压泵、第一管路、第二管路;所述电磁线圈上设置有通道;所述液压泵的进液端与第一管路的其中一端连通,第一管路的另一端与通道的其中一端连通;所述通道的另一端与第二管路的其中一端连通,第二管路的另一端与液压泵的出液端连通,所述电磁线圈的通道、液压泵、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构成循环回路,该循环回路用于供内置绝缘冷却液于其内流动。本发明能大大提高电磁线圈的冷却效果。

Description

电磁线圈液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线圈液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线圈液冷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电磁线圈在通电时会产生磁场,而在产生磁场的同时,也会产生热量,尤其是电磁线圈应用于激光驱动的质子医疗范围中的强磁场重频磁体时,单次通电加载,可产生10T以上强磁场,但是由于电磁线圈电阻的存在,而产生强磁场就需要其强大的电流和密集的绕线,因此电磁线圈在产生强磁场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焦耳热,这些热量如果不及时排出,将会使线圈温度升高,增加线圈的电阻,在下一次加载时,会产生更多的热量,降低磁场强度,所以这些热量必须排出。而目前,主要将电磁线圈浸泡在盛有绝缘冷却液的槽内进行冷却,但冷却效果较差,从而远不能满足工业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线圈液冷系统,其通过采用储液槽、电磁线圈、液压泵、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的结合设计,并通过将通道、液压泵、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构成循环回路,在使用时,而可供内置绝缘冷却液于其内循环流动,以可流经电磁线圈对电磁线圈进行冷却,而且,通过将电磁线圈设置于储液槽内,在使用时,使得电磁线圈可浸在储液槽内的外置绝缘冷却液中,而可利用外置绝缘冷却液对电磁线圈外部进行冷却,因而,可实现电磁线圈的双重冷却,能大大提高冷却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电磁线圈液冷系统,包括用于盛放外置绝缘冷却液的储液槽、位于储液槽内并用于浸没在所述外置绝缘冷却液中的电磁线圈、液压泵、第一管路、第二管路;所述电磁线圈上设置有通道;所述液压泵的进液端与第一管路的其中一端连通,第一管路的另一端与通道的其中一端连通;所述通道的另一端与第二管路的其中一端连通,第二管路的另一端与液压泵的出液端连通,所述电磁线圈的通道、第二管路、液压泵与第一管路共同构成循环回路,该循环回路用于供内置绝缘冷却液于其内循环流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路和/或第二管路连通有蓄能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路和/或第二管路具有散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路包括第一管道、散热器、第一绝缘管道连接器;散热器通过第一绝缘管道连接器与电磁线圈连接,所述散热器设有流道,所述第一绝缘管道连接器设有第一连通腔,所述第一管道的其中一端与液压泵的进液端连通,另一端与流道的其中一端连通,所述流道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通腔与通道连通;所述第二管路包括第二管道、第二绝缘管道连接器;所述第二管道通过第二绝缘管道连接器与电磁线圈连接,所述第二绝缘管道连接器设有第二连通腔,且第二管道的其中一端与液压泵的出液端连通,第二管道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通腔与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位于储液槽内并用于浸没在所述外置绝缘冷却液中。
进一步地,第一绝缘管道连接器、第二绝缘管道连接器均位于储液槽内并用于浸没在所述外置绝缘冷却液中。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线圈包括导线,所述通道的内壁至少部分由导线壁面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通道设置在导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线外套设有绝缘套。
进一步地,外置绝缘冷却液、内置绝缘冷却液均为液氮、液氢、液氦、液态二氧化碳或者氟利昂。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采用储液槽、电磁线圈、液压泵、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的结合设计,并通过将通道、液压泵、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构成循环回路,在使用时,而可供内置绝缘冷却液于其内循环流动,以可流经电磁线圈对电磁线圈进行冷却,而且,通过将电磁线圈设置于储液槽内,在使用时,使得电磁线圈可浸在储液槽内的外置绝缘冷却液中,而可利用外置绝缘冷却液对电磁线圈外部进行冷却,因而,可实现电磁线圈的双重冷却,能大大提高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磁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
图中:10、储液槽;20、电磁线圈;21、通道;30、液压泵;40、第一管路;41、散热器;50、第二管路;51、蓄能器;61、第一绝缘管道连接器;62、第二绝缘管道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电磁线圈液冷系统,包括用于盛放外置绝缘冷却液的储液槽10、位于储液槽10内并用于浸没在所述外置绝缘冷却液中的电磁线圈20、液压泵30、第一管路40、第二管路50;所述电磁线圈20上设置有通道21;所述液压泵30的进液端与第一管路40的其中一端连通,第一管路40的另一端与通道21的其中一端连通;所述通道21的另一端与第二管路50的其中一端连通,第二管路50的另一端与液压泵30的出液端连通,所述电磁线圈20的通道21、第一管路40、液压泵30与第二管路50共同构成循环回路,该循环回路用于供内置绝缘冷却液于其内循环流动。
在使用时,液压泵30工作,为内置绝缘冷却液的流动提供动力,而随着内置绝缘冷却液在循环回路内的循环流动,可流经电磁线圈20的通道21与电磁线圈20直接接触,以对流传热的方式进行换热,以对电磁线圈20进行冷却降温。本发明通过采用储液槽10、电磁线圈20、液压泵30、第一管路40、第二管路50的结合设计,并通过将通道21、液压泵30、第一管路40与第二管路50构成循环回路,而可供内置绝缘冷却液于其内循环流动,以可流经电磁线圈20对电磁线圈20进行冷却,而且,通过将电磁线圈20设置于储液槽10内,在使用时,使得电磁线圈20可浸在储液槽10内的外置绝缘冷却液中,而可利用外置绝缘冷却液对电磁线圈20外部进行冷却,因而,可实现电磁线圈20的双重冷却,能大大提高电磁线圈20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路40和/或第二管路50连通有蓄能器51,也就是说,第一管路40可连通有蓄能器51,或者,第二管路50连通有蓄能器51,或者,第一管路40和第二管路50均连通有蓄能器51,以在内置绝缘冷却液吸收电磁线圈20热量膨胀后,膨胀力会被蓄能器51吸收,使得循环回路受应力不会急剧增加,从而可提高循环回路的力学稳定性。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管路50连通有蓄能器5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路40和/或第二管路50具有散热器41,也就是说,第一管路40可具有散热器41,或者,第二管路50具有散热器41,或者,第一管路40和第二管路50均具有散热器41,从而在内置绝缘冷却液流经散热器41过程中,可利用散热器41将内置绝缘冷却液的热量散发出去。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管路40具有散热器41。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41位于储液槽10内并用于浸没在所述外置绝缘冷却液中,而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方便于散热器41将内置绝缘冷却液的热量散发于外置绝缘冷却液中,以提高热量散发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路40包括第一管道、散热器41、第一绝缘管道连接器61;散热器41通过第一绝缘管道连接器61与电磁线圈20连接,所述散热器41设有流道,所述第一绝缘管道连接器61设有第一连通腔,所述第一管道的其中一端与液压泵30的进液端连通,另一端与流道的其中一端连通,所述流道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通腔与通道21连通。所述第二管路50包括第二管道、第二绝缘管道连接器62;所述第二管道通过第二绝缘管道连接器62与电磁线圈20连接,所述第二绝缘管道连接器62设有第二连通腔,且第二管道的其中一端与液压泵30的出液端连通,第二管道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通腔与通道21连通。而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方便于加工制作。具体的,所述蓄能器51与第二管道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绝缘管道连接器61、第二绝缘管道连接器62均位于储液槽10内并用于浸没在所述外置绝缘冷却液中。而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在内置绝缘冷却液流经第一绝缘管道连接器61、第二绝缘管道连接器62过程中,可与储液槽10的外置绝缘冷却液换热,可增长内置绝缘冷却液与外置绝缘冷却液的换热路径,以方便于内置绝缘冷却液的更多热量散发于外置绝缘冷却液中。
根据公知常识,电磁线圈20一般包括有导线,且导线由铜、铝、或银等导电材料制成,并在电磁线圈20工作时,主要通过导线通电而产生磁场,因而,热量主要集中在导线上。而本用新型的改进点在于将所述通道21的内壁至少部分由导线壁面形成(如图2、3所述)。可使内置绝缘冷却液直接与作为电磁线圈20主要发热元件的导线直接接触冷却,能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
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道21设置在导线上,以实现通道21的内壁至少部分由导线壁面直接形成。而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实现所述通道21的内壁至少部分由导线壁面形成的同时,并方便于加工制作。具体的,所述导线外套设有绝缘套,以起到绝缘作用。冷却通道21可设置在导线的中心部位上。
进一步地,外置绝缘冷却液、内置绝缘冷却液均为液氮、液氢、液氦、液态二氧化碳或者氟利昂,以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电磁线圈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盛放外置绝缘冷却液的储液槽、位于储液槽内并用于浸没在所述外置绝缘冷却液中的电磁线圈、液压泵、第一管路、第二管路;所述电磁线圈上设置有通道;所述液压泵的进液端与第一管路的其中一端连通,第一管路的另一端与通道的其中一端连通;所述通道的另一端与第二管路的其中一端连通,第二管路的另一端与液压泵的出液端连通,所述电磁线圈的通道、第二管路、液压泵与第一管路共同构成循环回路,该循环回路用于供内置绝缘冷却液于其内循环流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线圈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和/或第二管路连通有蓄能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线圈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和/或第二管路具有散热器。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磁线圈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包括第一管道、散热器、第一绝缘管道连接器;散热器通过第一绝缘管道连接器与电磁线圈连接,所述散热器设有流道,所述第一绝缘管道连接器设有第一连通腔,所述第一管道的其中一端与液压泵的进液端连通,另一端与流道的其中一端连通,所述流道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通腔与通道连通;所述第二管路包括第二管道、第二绝缘管道连接器;所述第二管道通过第二绝缘管道连接器与电磁线圈连接,所述第二绝缘管道连接器设有第二连通腔,且第二管道的其中一端与液压泵的出液端连通,第二管道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通腔与通道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线圈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位于储液槽内并用于浸没在所述外置绝缘冷却液中。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线圈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绝缘管道连接器、第二绝缘管道连接器均位于储液槽内并用于浸没在所述外置绝缘冷却液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线圈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圈包括导线,所述通道的内壁至少部分由导线壁面形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线圈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设置在导线上。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磁线圈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外套设有绝缘套。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线圈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外置绝缘冷却液、内置绝缘冷却液均为液氮、液氢、液氦、液态二氧化碳或者氟利昂。
CN201710557977.7A 2017-07-10 2017-07-10 电磁线圈液冷系统 Pending CN1078715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57977.7A CN107871598A (zh) 2017-07-10 2017-07-10 电磁线圈液冷系统
PCT/CN2017/113910 WO2019010904A1 (zh) 2017-07-10 2017-11-30 电磁线圈液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57977.7A CN107871598A (zh) 2017-07-10 2017-07-10 电磁线圈液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71598A true CN107871598A (zh) 2018-04-03

Family

ID=61761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57977.7A Pending CN107871598A (zh) 2017-07-10 2017-07-10 电磁线圈液冷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71598A (zh)
WO (1) WO201901090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0098A (zh) * 2020-11-19 2022-05-20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浸泡式液冷回路循环散热系统及具有其的磁悬浮运输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3314A (zh) * 2004-06-15 2005-12-28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蒸发冷却变压器
CN101128892A (zh) * 2004-12-27 2008-02-20 西门子公司 用于水下工作的带冷却循环回路的电气构件
CN106455436A (zh) * 2016-10-21 2017-02-22 广东合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敞开式液氮自循环快速冷却系统
CN207021123U (zh) * 2017-07-10 2018-02-16 广东合一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磁线圈液冷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20095599A0 (fi) * 2009-05-29 2009-05-29 Abb Oy Menetelmä käämin valmistamiseksi ja käämi
CN103545023A (zh) * 2013-10-29 2014-01-29 哈尔滨工业大学 内冷式换位利兹导线组
CN104051137B (zh) * 2014-07-02 2016-07-06 杭州务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降温的变压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3314A (zh) * 2004-06-15 2005-12-28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蒸发冷却变压器
CN101128892A (zh) * 2004-12-27 2008-02-20 西门子公司 用于水下工作的带冷却循环回路的电气构件
CN106455436A (zh) * 2016-10-21 2017-02-22 广东合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敞开式液氮自循环快速冷却系统
CN207021123U (zh) * 2017-07-10 2018-02-16 广东合一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磁线圈液冷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0098A (zh) * 2020-11-19 2022-05-20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浸泡式液冷回路循环散热系统及具有其的磁悬浮运输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10904A1 (zh) 2019-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6661C (zh) 用于高功率双包层光纤激光器及放大器的光纤冷却装置
CN104684358A (zh) 地埋式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的散热系统
CN207098866U (zh) 一种直线电机冷却系统及直线电机
CN102903473A (zh) 超导磁体系统
CN105529906A (zh) 一种基于液态金属的换流阀冷却系统
CN207021123U (zh) 电磁线圈液冷系统
CN203433928U (zh) 超导磁体组件
CN107871598A (zh) 电磁线圈液冷系统
CN108648895A (zh) 一种可快速冷却的重频磁体结构
CN103618394B (zh) 一种采用热管绕组的盘式电机定子
CN104165453A (zh) 电磁热水器及电磁电阻双核开水机和高发热元件降温方法
CN206976133U (zh) 一种基于水冷管的快速散热的同轴变压器
CN104093260A (zh) 一种高产额中子发生器高电位端散热装置
WO2019085043A1 (zh) 电磁线圈散热系统
CN203984760U (zh) 一种高产额中子发生器高电位端散热装置
CN207397907U (zh) 电磁线圈散热系统
WO2019000802A1 (zh) 电磁线圈冷却系统
CN208284308U (zh) 一种可快速冷却的重频磁体结构
CN204854432U (zh) 一种外循环式热管散热结构
CN206961650U (zh) 一种电磁线圈液冷系统
CN107871595A (zh) 电磁线圈液冷系统
CN206961548U (zh) 一种电线
CN207021124U (zh) 一种电磁线圈散热系统
CN107895637A (zh) 一种电磁线圈液冷系统
CN109660072A (zh) 用于电机的冷却设备及一种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