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64055A - 虚拟化系统的管理方法及平台 - Google Patents

虚拟化系统的管理方法及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64055A
CN107864055A CN201711062610.4A CN201711062610A CN107864055A CN 107864055 A CN107864055 A CN 107864055A CN 201711062610 A CN201711062610 A CN 201711062610A CN 107864055 A CN107864055 A CN 1078640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st node
partition
current state
host
management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6261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铭泳
邹理贤
张国强
赵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WINH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WINH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WINH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WINH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6261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64055A/zh
Publication of CN1078640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640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83Techniques for rebalancing the load in a distributed system
    • G06F9/5088Techniques for rebalancing the load in a distributed system involving task mig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31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root cause analysis; using analysi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notifications, alarms or events based on decision criteria, e.g. hierarchy, tree or time analysis
    • H04L41/065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root cause analysis; using analysi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notifications, alarms or events based on decision criteria, e.g. hierarchy, tree or time analysis involving logical or physical relationship, e.g. grouping and hierarch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3Performing the actions predefined by failover planning, e.g. switching to standby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7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func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6Threshold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G06F2009/4557Distribution of virtual machine instances; Migration and load balanc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虚拟化系统的管理方法及平台,应用于虚拟化系统的云管理平台,所述方法首先通过云管理平台中的监控系统对虚拟化系统对应的至少两个主机节点进行监控,获得至少两个主机节点中每个主机节点的当前状态,然后监控系统基于每个主机节点的当前状态预测确定至少两个主机节点中的当前状态为正常状态的第一主机节点将在将来处于非正常状态时,从至少两个主机节点中确定出在将来会处于正常状态的第二主机节点,最后云管理平台中的分区管理系统将在第一主机节点上的至少一个逻辑分区迁移到第二主机节点上。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可能异常的节点提前预知并完成迁移,降低业务分区服务中断时间或达到不中断服务的效果。

Description

虚拟化系统的管理方法及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计算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虚拟化系统的管理方法及平台。
背景技术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的Power小型机被很多企业用来运行重要关键业务的服务器,在金融行业,小型机在数据中心内的占有率超过80%,随着云计算的发展,IBM提供的PowerVM虚拟化技术所构建的私有云平台逐渐成为金融企业数据中心的主流构架,而如何利用PowerVM建设出稳健的高可用计算资源云平台成为了企业数据中心面临的主要问题。
针对企业虚拟化环境,PowerVM在高可用性提供了双虚拟I/O服务器(VIOS)冗余构架方案,弥补单VIOS宕机时客户无法区分无法正常工作的不足,然而如果两个VIOS都出现宕机,或者VIOS所在的物理主机因为硬件故障,物理主机上面运行的业务分区也会随着中断,在一些关键的应用中,对计算机系统的要求往往是一天二十四小时连续工作,未预料的故障或者停机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同时,目前市场上的高可用,针对的并非PowerVM虚拟化(IBM小型机),大多是针对Vmware、Xen、Ken等虚拟化(针对X86服务器),同时,市面上的监控系统无非只是检测物理机网络故障,通过执行ping以判断网络是否可达,当不可达时,再利用自身算法对虚拟机进行迁移,这种监控因监控参数比较片面,往往出现误判,导致不必要的迁移,浪费额外的网络负载,影响整个系统的质量,同时也无法提前预知物理硬件是否出现问题,往往都是硬件出现故障后才对虚拟机进行迁移。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虚拟化系统的管理方法及平台,以能够实现对可能异常的节点提前预知并完成迁移,降低业务分区服务中断时间或达到不中断服务的效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化系统的管理方法,应用于虚拟化系统的云管理平台,所述方法包括:所述云管理平台中的监控系统对所述虚拟化系统对应的至少两个主机节点进行监控,获得所述至少两个主机节点中每个主机节点的当前状态;所述监控系统在基于每个主机节点的当前状态预测确定所述至少两个主机节点中的当前状态为正常状态的第一主机节点将在将来处于非正常状态时,从所述至少两个主机节点中确定出在将来会处于所述正常状态的第二主机节点;所述云管理平台中的分区管理系统将在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上的至少一个逻辑分区迁移到所述第二主机节点上。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云管理平台中的分区管理系统将在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上的至少一个逻辑分区迁移到所述第二主机节点上,包括:所述云管理平台中的分区管理系统判断从所述第一主机节点迁移到所述第二主机节点是否活动可达;在为是时,基于热迁移将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上的至少一个逻辑分区迁移到所述第二主机节点上;在为否时,基于冷迁移或磁盘映射将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上的至少一个逻辑分区迁移到所述第二主机节点上。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基于冷迁移或磁盘映射将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上的至少一个逻辑分区迁移到所述第二主机节点上,包括:所述分区管理系统基于所述第一主机节点的原信息,在所述第二主机节点中创建新的逻辑分区;所述云管理平台中的存储管理系统取消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上的至少一个逻辑分区的磁盘映射;所述存储管理系统和所述云管理平台中的交换机管理系统对所述第二主机节点进行新的逻辑分区磁盘映射并删除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上的所有逻辑分区。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云管理平台中的监控系统对所述虚拟化系统对应的至少两个主机节点进行监控,获得所述至少两个主机节点中每个主机节点的当前状态之后,还包括:所述监控系统判断所述每个主机节点的当前状态是否超过预设当前状态阀值;在为是时,预测确定所述至少两个主机节点中的当前状态将在将来处于非正常状态。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云管理平台中的分区管理系统将在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上的至少一个逻辑分区迁移到所述第二主机节点上,包括:所述监控系统基于所述每个主机节点的当前状态生成告警信息,并将所述告警信息发送至所述分区管理系统;所述分区管理系统识别所述告警信息对应的告警事件类型;所述分区管理系统判断所示告警事件类型是否满足迁移条件;在为是时,所述分区管理系统将在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上的至少一个逻辑分区迁移到所述第二主机节点上。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化系统的云管理平台,所述云管理平台包括:监控系统,用于对所述虚拟化系统对应的至少两个主机节点进行监控,获得所述至少两个主机节点中每个主机节点的当前状态;以及用于在基于每个主机节点的当前状态预测确定所述至少两个主机节点中的当前状态为正常状态的第一主机节点将在将来处于非正常状态时,从所述至少两个主机节点中确定出在将来会处于所述正常状态的第二主机节点;分区管理系统,用于将在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上的至少一个逻辑分区迁移到所述第二主机节点上。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分区管理系统还用于:判断从所述第一主机节点迁移到所述第二主机节点是否活动可达;在为是时,基于热迁移将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上的至少一个逻辑分区迁移到所述第二主机节点上;在为否时,基于冷迁移或磁盘映射将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上的至少一个逻辑分区迁移到所述第二主机节点上。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分区管理系统,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主机节点的原信息,在所述第二主机节点中创建新的逻辑分区;所述云管理平台,还包括:存储管理系统,用于取消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上的至少一个逻辑分区的磁盘映射;交换机管理系统,用于和所述存储管理系统对所述第二主机节点进行新的逻辑分区磁盘映射并删除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上的所有逻辑分区。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监控系统,还用于:判断所述每个主机节点的当前状态是否超过预设当前状态阀值;在为是时,预测确定所述至少两个主机节点中的当前状态将在将来处于非正常状态。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监控系统,还用于:基于所述每个主机节点的当前状态生成告警信息,并将所述告警信息发送至所述分区管理系统;所述分区管理系统,还用于:识别所述告警信息对应的告警事件类型;判断所示告警事件类型是否满足迁移条件;在为是时,将在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上的至少一个逻辑分区迁移到所述第二主机节点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化系统的管理方法及平台首先通过云管理平台中的监控系统对虚拟化系统对应的至少两个主机节点进行监控,获得至少两个主机节点中每个主机节点的当前状态,然后监控系统基于每个主机节点的当前状态预测确定至少两个主机节点中的当前状态为正常状态的第一主机节点将在将来处于非正常状态时,从至少两个主机节点中确定出在将来会处于正常状态的第二主机节点,最后云管理平台中的分区管理系统将在第一主机节点上的至少一个逻辑分区迁移到第二主机节点上,从而能够实现对可能异常的节点提前预知并完成迁移,降低业务分区服务中断时间或达到不中断服务的效果。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化系统的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化系统的云管理平台的功能构架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监控系统的构架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交换机管理系统的操作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存储管理系统的操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所示,是电子设备100的方框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100包括:存储器110、存储控制器120、处理器130、外设接口140、输入输出单元150、音频单元160、显示单元170。
所述存储器110、存储控制器120、处理器130、外设接口140、输入输出单元150、音频单元160以及显示单元170各元件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相互之间可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虚拟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可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中或固化在所述客户端设备的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中的软件功能模块。所述处理器130用于执行存储器110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
其中,存储器110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等。其中,存储器110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130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所述程序,前述本发明实施例任一实施例揭示的流过程定义的服务器所执行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30中,或者由处理器130实现。
处理器13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上述的处理器13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外设接口140将各种输入/输入装置耦合至处理器130以及存储器110。在一些实施例中,外设接口140,处理器130以及存储控制器120可以在单个芯片中实现。在其他一些实例中,他们可以分别由独立的芯片实现。
输入输出单元150用于提供给用户输入数据实现用户与电子设备100的交互。所述输入输出单元150可以是,但不限于,鼠标和键盘等。
音频单元160向用户提供音频接口,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麦克风、一个或者多个扬声器以及音频电路。
显示单元170在电子设备100与用户之间提供一个交互界面(例如用户操作界面)或用于显示图像数据给用户参考。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单元170可以是液晶显示器或触控显示器。若为触控显示器,其可为支持单点和多点触控操作的电容式触控屏或电阻式触控屏等。支持单点和多点触控操作是指触控显示器能感应到来自该触控显示器上一个或多个位置处同时产生的触控操作,并将该感应到的触控操作交由处理器130进行计算和处理。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用到的名词进行介绍。
PowerVM:PowerVM是一款在Power平台小型机上的硬件全虚拟化管理程序,虚拟化管理程序Hypervisor直接安装在硬件系统上,负责硬件资源的虚拟化分配。PowerVM包括逻辑分区(LPAR,Logical Partition),动态逻辑分区(Dy-namic LPAR),虚拟I/O(Virtual I/O),Power微码管理(Power Hypervisor)等主要组件。
逻辑分区:逻辑分区(LPAR,Logical Partition)可以看作是一组系统资源的融合,包括处理器,存储器,I/O资源,它们从逻辑上划分为这个逻辑分区所使用,通过在一台服务器上划分出若干个逻辑分区,并安装不同的操作系统,实现了最基本物虚拟化,逻辑分区之前相互隔离,互不影响。
虚拟I/O服务器:虚拟I/O服务器(VIOS)是一个特殊的逻辑分区,通过其上的管理程序与Hypervisor共同管理,从而实现I/O资源,诸如硬盘,以太网资源的虚拟化,不同的逻辑分区可以通过VIOS共享物理I/O设备,实现I/O资源的虚拟化。
动态分区迁移LPM(Live Partition Mobility):LPM按照逻辑分区的情况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的迁移,分别是冷迁移(Inactive migration)和热迁移(Active migration),简单的热迁移就是分区开机运行状态下迁移,冷迁移就是分区关机状态下迁移。
源系统(Source System):活动分区原来所在的系统。
目标系统(Target System):活动分区将要被迁移到的系统。
IVM(Integrated Virtualization Manager):即集成虚拟化管理器。相比HMC而言,它没有独立的硬件,而是通过软件来实现对一台系统的管理。是一个轻量级的系统管理器,可以看作是简化了的HMC。
HMC(Hardware Management Console):即硬件云管理平台。用来管理一台或多台系统的平台,它有自己独立的硬件。用户可以通过HMC的可视化界面或命令行对逻辑分区和系统等进行一系列的管理工作。
RMC(Resource Monitor and Control):RMC是一个分布式的框架和体系结构,它允许HMC和被管理的逻辑分区进行通讯。
Zabbix:提供分布式系统监视以及网络监视功能的企业级的开源解决方案。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2,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虚拟化系统的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下面将对图2所示的流程进行详细阐述,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10:所述云管理平台中的监控系统对所述虚拟化系统对应的至少两个主机节点进行监控,获得所述至少两个主机节点中每个主机节点的当前状态。
请参照图3,作为一种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化系统的管理方法应用于虚拟化系统的云管理平台,其中,所述云管理平台包括监控系统、存储管理系统、交换机管理系统以及分区管理系统,以实现PowerVM分区的高可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分区管理系统用于实现对PowerVM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分区创建、删除、调整、迁移。在本实施例中,只针对高可用功能,分区管理只会涉及到分区的创建和分区的迁移;所述存储管理系统通过SMIS工具纳管不同工厂的存储设备(EMC存储、NetApp存储等),可以通过厂商提供的接口实现LUN的创建、删除、映射(把创建的LUN给到分区使用)、查询等;交换机管理系统通过纳管不同厂商类型的光钎交换机,实现对存储网络区域进行配置,包括别名的创建、删除、查询、Zone创建、删除、查询等;监控系统利用开源Zabbix项目实现,通过自主采集以及集成的方式,对Power小型机硬件状态数据的采集(物理处理器信息、物理内存信息、网卡、温度、风扇状态、电源状态等参数)以及对VOIS,分区状态数据的采集(CPU、内存、电源状态等参数),根据采集的数据分析产生出相应的告警信息,并通知云管理平台对应的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云管理平台中的监控系统对虚拟化系统对应的至少两个主机节点进行监控,获得所述至少两个主机节点中每个主机节点的当前状态,然后判断每个主机节点的当前状态是否超过预设当前状态阀值,在超过时,可预测确定至少两个主机节点中的当前状态将在将来处于非正常状态。
具体地,所述监控系统基于开源Zabbix项目实现,通过自主采集以及集成的方式,对网络设备、物理服务器、分区、数据库、中间件等全方面监控。其主要特点是:第一方面,通过自主采集或第三方系统集成的方式实现主流网络设备、物理服务器、虚拟化服务器、分区、数据库、中间件的故障和性能数据采集;第二方面,对SNMP、Trap、Syslog等告警事件以及性能指标产生的阀值事件进行集中告警处理,实现告警屏蔽、压制、内容丰富、自动关闭,再发送至云管理平台对应的系统。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监控系统的组件服务器利用开源Nginx负载均衡技术实现主备双机方式运行,当主节点出现进程故障、操作系统故障、主节点所在主机操作系统故障时进行主备切换。数据库采用双机,正常运行时,主数据库提供读写操作,当数据变更时,系统实时将数据同步到备数据库,因此,当系统主备倒换时,数据库平滑切换,确保监控数据不丢失,以实现该可用,其中,在采集集中监控系统本身也具有高可靠性。
请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监控系统的构架图,其中,监控系统实现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①AppServer:AppServer主要同云管理平台中对应的系统交互,发送Zabbix-Serve产生的告警异常信息通知云管理平台,以便云管理平台收到告警异常信息后出发分区迁移,保证分区正常运行。
②Zabbix-Serve:Zabbix-Serve集中处理指标数据和事件数据,它接收Zabbix-Proxy发送过来的数据,将这些数据保存到Mysql数据库中,匹配阀值事件,分别经过告警压缩、自动关闭等分析出硬件、分区等可能异常的告警信息。
③Zabbix-Proxy:Zabbix-Proxy和Proxy插件负责各种指标数据的采集,可通过水平扩展提高数据采集性能,支持无代理和代理方式采集。无代理采集是指通过SNMP、JMX、ssh等远程通讯协议访问监控对象获取指标数据,而代理方式是通过部署在监控对象上的Zabbix-Agent执行命令实现采集,Zabbix-Proxy负责接收Agent发送过来的指标数据。集成第三方监控系统的指标数据可通过Proxy插件机制实现。针对小型机硬件,利用SNMP、JMX、SSH、PMI等机制监测主机硬件的健康状态,包括处理器状态信息、物理内存状态信息、物理硬盘监控状态、RAIDSAS端口状态信息、PCIBridge状态信息、PCI控制器状态信息、PCIDevice状态信息、SCSI控制器状态信息、温度信计状态信息、电源状态信息、风扇状态信息、网卡状态信息等数据。
④Zabbix-Agent:Zabbix-Agent通过执行本地命令获取部署机器的指标数据,将不同格式的数据封装成标准的数据格式,然后发送给Zabbix-Proxy。
其中,为了能够支持有上万台虚拟机规模的云数据中心,监控系统在Zabbix-Proxy采集组件上实现性能的横向扩展,指标数据历史表分区提高数据的读写效率。
步骤S120:所述监控系统在基于每个主机节点的当前状态预测确定所述至少两个主机节点中的当前状态为正常状态的第一主机节点将在将来处于非正常状态时,从所述至少两个主机节点中确定出在将来会处于所述正常状态的第二主机节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监控系统基于每个主机节点的当前状态进行分析,在预测确定至少两个主机节点中的当前状态为正常状态的第一主机节点将在将来处于非正常状态时,从至少两个主机节点中确定出将来会处于正常状态的第二主机节点,作为迁移的目标节点。
步骤S130:所述云管理平台中的分区管理系统将在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上的至少一个逻辑分区迁移到所述第二主机节点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监控系统在获取每个主机节点的当前状态后,基于每个主机节点的当前状态生成告警信息,并将所述告警信息发送至分区管理系统,然后分区管理系统对告警信息对应的告警事件的类型进行识别,以获取告警事件类型,再判断该告警事件类型是否满足迁移条件,在为是时,该分区管理系统将第一主机节点上的至少一个逻辑分区迁移到第二主机节点上。
其中,标准的LPM过程是由验证操作和迁移操作两部分组成的:验证操作(Validation):验证是进行LPM之前可选的一步操作,它可以帮助用户检查环境是否已经准备就绪。验证操作提供的错误信息和警告信息可以帮助用户修正错误,以保证迁移过程的顺利进行;迁移操作(Migration):由HMC或IVM提供的功能。使用迁移操作,可以完成活动分区从源系统到目标系统的动态分区迁移。
LPM按照逻辑分区的情况分为下面两种类型的迁移:非活动迁移(InactiveMigration):被迁移的逻辑分区是断电的;活动迁移(ActiveMigration):被迁移的逻辑分区是不断电的,且一直对外提供服务。在迁移过程中逻辑分区能继续提供服务,不会影响用户行为
LPM按照系统的管理方式分为下面两种类型的迁移:HMC之间的动态分区迁移:逻辑分区使用HMC管理的LPM;IVM之间的动态分区迁移:逻辑分区使用IVM管理的LPM。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分区管理系统首先判断从第一主机节点迁移到第二主机节点是否活动可达,可以理解的,在为是时,即从第一主机节点迁移到第二主机节点是活动可达时,分区管理系统基于热迁移将第一主机节点上的至少一个逻辑分区迁移到第二主机节点上;在为否时,即从第一主机节点迁移到第二主机节点非活动可达时,分区管理系统基于冷迁移或磁盘映射将第一主机节点上的至少一个逻辑分区迁移到第二主机节点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方式,当分区管理系统基于磁盘映射将第一主机节点上的至少一个逻辑分区迁移到第二主机节点上时,分区管理系统基于第一主机节点的原信息,例如CPU、内存、ip参数等,在第二主机节点中创建新的逻辑分区,然后通过云管理平台中的存储管理系统曲线第一主机节点上的至少一个逻辑分区的磁盘映射,再通过存储管理系统和云管理平台中的交换机管理系统对对第二主机节点进行新的逻辑分区磁盘映射并删除第一主机节点上的所有逻辑分区。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在云管理平台中,利用存储管理系统和交换机管理系统功能,将自动把具有相同共享存储的Power物理主机组合为资源池(集群),以便让物理主机的分区具有LPM功能的能力,集群除了相同的共享存储,虚拟网络在每台物理主机也是一致,同时,存储管理系统和交换机管理系统将确保业务分区使用的磁盘资源访问方式会是NPIV或vSCSI,其中,如果使用vSCSI,则磁盘资源是物理磁盘,而不是逻辑卷。
进一步地,在迁移过程中,涉及交换机管理系统的操作逻辑,大致流程如图5所示,在交换机上创建一个新的Zone,为了不破坏交换机上原来的Zone配置以及保证NPIV虚拟机的独立性和安全性,,程序会基于逻辑分区和物理存储器的WWPN创建一个新的Zone,该Zone的名称是虚拟机和物理存储器的名字组合。
进一步地,在迁移过程中,涉及存储管理系统的操作逻辑,大致流程如图6所示,通过SMIS工具纳管不同厂商类型的存储设备(EMC存储、NetApp存储等),实现磁盘的创建、删除、映射、查询等。且其应满足的前置条件包括管理程序已安装并配置可telbe访问以及share storage pool和raidgroup已提前规划并创建完成。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化系统的管理方法首先通过云管理平台中的监控系统对虚拟化系统对应的至少两个主机节点进行监控,获得至少两个主机节点中每个主机节点的当前状态,然后监控系统基于每个主机节点的当前状态预测确定至少两个主机节点中的当前状态为正常状态的第一主机节点将在将来处于非正常状态时,从至少两个主机节点中确定出在将来会处于正常状态的第二主机节点,最后云管理平台中的分区管理系统将在第一主机节点上的至少一个逻辑分区迁移到第二主机节点上,从而能够实现对可能异常的节点提前预知并完成迁移,降低业务分区服务中断时间或达到不中断服务的效果。
第二实施例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化系统的云管理平台,所述云管理平台包括监控系统、分区管理系统、存储管理系统以及交换机管理系统,其中:
监控系统,用于对所述虚拟化系统对应的至少两个主机节点进行监控,获得所述至少两个主机节点中每个主机节点的当前状态;判断所述每个主机节点的当前状态是否超过预设当前状态阀值;在为是时,预测确定所述至少两个主机节点中的当前状态将在将来处于非正常状态;用于在基于每个主机节点的当前状态预测确定所述至少两个主机节点中的当前状态为正常状态的第一主机节点将在将来处于非正常状态时,从所述至少两个主机节点中确定出在将来会处于所述正常状态的第二主机节点以及基于所述每个主机节点的当前状态生成告警信息,并将所述告警信息发送至所述分区管理系统。
分区管理系统,用于将在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上的至少一个逻辑分区迁移到所述第二主机节点上,具体地,识别所述告警信息对应的告警事件类型;判断所示告警事件类型是否满足迁移条件;在为是时,将在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上的至少一个逻辑分区迁移到所述第二主机节点上。
分区管理系统,还用于判断从所述第一主机节点迁移到所述第二主机节点是否活动可达;在为是时,基于热迁移将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上的至少一个逻辑分区迁移到所述第二主机节点上;在为否时,基于冷迁移或磁盘映射将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上的至少一个逻辑分区迁移到所述第二主机节点上以及基于所述第一主机节点的原信息,在所述第二主机节点中创建新的逻辑分区。
分区管理系统,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主机节点的原信息,在所述第二主机节点中创建新的逻辑分区。
存储管理系统,用于取消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上的至少一个逻辑分区的磁盘映射。
交换机管理系统,用于和所述存储管理系统对所述第二主机节点进行新的逻辑分区磁盘映射并删除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上的所有逻辑分区。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化系统的管理方法及平台首先通过云管理平台中的监控系统对虚拟化系统对应的至少两个主机节点进行监控,获得至少两个主机节点中每个主机节点的当前状态,然后监控系统基于每个主机节点的当前状态预测确定至少两个主机节点中的当前状态为正常状态的第一主机节点将在将来处于非正常状态时,从至少两个主机节点中确定出在将来会处于正常状态的第二主机节点,最后云管理平台中的分区管理系统将在第一主机节点上的至少一个逻辑分区迁移到第二主机节点上,从而能够实现对可能异常的节点提前预知并完成迁移,降低业务分区服务中断时间或达到不中断服务的效果。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虚拟化系统的管理方法,应用于虚拟化系统的云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云管理平台中的监控系统对所述虚拟化系统对应的至少两个主机节点进行监控,获得所述至少两个主机节点中每个主机节点的当前状态;
所述监控系统在基于每个主机节点的当前状态预测确定所述至少两个主机节点中的当前状态为正常状态的第一主机节点将在将来处于非正常状态时,从所述至少两个主机节点中确定出在将来会处于所述正常状态的第二主机节点;
所述云管理平台中的分区管理系统将在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上的至少一个逻辑分区迁移到所述第二主机节点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管理平台中的分区管理系统将在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上的至少一个逻辑分区迁移到所述第二主机节点上,包括:
所述云管理平台中的分区管理系统判断从所述第一主机节点迁移到所述第二主机节点是否活动可达;
在为是时,基于热迁移将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上的至少一个逻辑分区迁移到所述第二主机节点上;
在为否时,基于冷迁移或磁盘映射将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上的至少一个逻辑分区迁移到所述第二主机节点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冷迁移或磁盘映射将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上的至少一个逻辑分区迁移到所述第二主机节点上,包括:
所述分区管理系统基于所述第一主机节点的原信息,在所述第二主机节点中创建新的逻辑分区;
所述云管理平台中的存储管理系统取消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上的至少一个逻辑分区的磁盘映射;
所述存储管理系统和所述云管理平台中的交换机管理系统对所述第二主机节点进行新的逻辑分区磁盘映射并删除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上的所有逻辑分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管理平台中的监控系统对所述虚拟化系统对应的至少两个主机节点进行监控,获得所述至少两个主机节点中每个主机节点的当前状态之后,还包括:
所述监控系统判断所述每个主机节点的当前状态是否超过预设当前状态阀值;
在为是时,预测确定所述至少两个主机节点中的当前状态将在将来处于非正常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管理平台中的分区管理系统将在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上的至少一个逻辑分区迁移到所述第二主机节点上,包括:
所述监控系统基于所述每个主机节点的当前状态生成告警信息,并将所述告警信息发送至所述分区管理系统;
所述分区管理系统识别所述告警信息对应的告警事件类型;
所述分区管理系统判断所示告警事件类型是否满足迁移条件;
在为是时,所述分区管理系统将在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上的至少一个逻辑分区迁移到所述第二主机节点上。
6.一种虚拟化系统的云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管理平台包括:
监控系统,用于对所述虚拟化系统对应的至少两个主机节点进行监控,获得所述至少两个主机节点中每个主机节点的当前状态;以及
用于在基于每个主机节点的当前状态预测确定所述至少两个主机节点中的当前状态为正常状态的第一主机节点将在将来处于非正常状态时,从所述至少两个主机节点中确定出在将来会处于所述正常状态的第二主机节点;
分区管理系统,用于将在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上的至少一个逻辑分区迁移到所述第二主机节点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云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管理系统还用于:
判断从所述第一主机节点迁移到所述第二主机节点是否活动可达;
在为是时,基于热迁移将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上的至少一个逻辑分区迁移到所述第二主机节点上;
在为否时,基于冷迁移或磁盘映射将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上的至少一个逻辑分区迁移到所述第二主机节点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云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管理系统,还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主机节点的原信息,在所述第二主机节点中创建新的逻辑分区;
所述云管理平台,还包括:
存储管理系统,用于取消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上的至少一个逻辑分区的磁盘映射;
交换机管理系统,用于和所述存储管理系统对所述第二主机节点进行新的逻辑分区磁盘映射并删除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上的所有逻辑分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云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系统,还用于:
判断所述每个主机节点的当前状态是否超过预设当前状态阀值;
在为是时,预测确定所述至少两个主机节点中的当前状态将在将来处于非正常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云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系统,还用于:
基于所述每个主机节点的当前状态生成告警信息,并将所述告警信息发送至所述分区管理系统;
所述分区管理系统,还用于:
识别所述告警信息对应的告警事件类型;
判断所示告警事件类型是否满足迁移条件;
在为是时,将在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上的至少一个逻辑分区迁移到所述第二主机节点上。
CN201711062610.4A 2017-10-31 2017-10-31 虚拟化系统的管理方法及平台 Pending CN1078640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62610.4A CN107864055A (zh) 2017-10-31 2017-10-31 虚拟化系统的管理方法及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62610.4A CN107864055A (zh) 2017-10-31 2017-10-31 虚拟化系统的管理方法及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64055A true CN107864055A (zh) 2018-03-30

Family

ID=61700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62610.4A Pending CN107864055A (zh) 2017-10-31 2017-10-31 虚拟化系统的管理方法及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64055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4978A (zh) * 2018-12-15 2019-05-28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多OpenStack平台的跨集群迁移方法及系统
CN111143027A (zh) * 2019-12-06 2020-05-12 北京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云平台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32005A (zh) * 2020-03-30 2020-07-17 中科边缘智慧信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窄带弱连网络条件下服务迁移的方法
CN112860493A (zh) * 2021-02-03 2021-05-28 广东中兴新支点技术有限公司 Linux虚机云盘根分区断链保护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3608830A (zh) * 2021-07-13 2021-11-05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故障预测的vnf迁移方法及装置
WO2024041351A1 (en) * 2022-08-24 2024-02-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isabling processor facility on new processor generation without breaking binary compatibility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9717A (zh) * 2006-10-09 2007-05-09 北京道达天际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订单驱动的海量遥感数据集群化预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03002489A (zh) * 2012-12-10 2013-03-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邻居发现表项更新方法及节点设备
CN103210379A (zh) * 2012-08-17 2013-07-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器系统、管理方法及设备
CN104113585A (zh) * 2013-04-19 2014-10-22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产生指示负载平衡状态的硬件级中断的方法和设备
CN104412228A (zh) * 2012-04-04 2015-03-11 赛门铁克公司 动态迁移协议和群集服务器故障转移协议
CN105740052A (zh) * 2016-01-28 2016-07-06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非共享存储的虚拟机在线迁移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843683A (zh) * 2015-02-03 2016-08-10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动态优化平台资源分配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US20170235612A1 (en) * 2016-02-12 2017-08-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igration of a logical partition or virtual machine with inactive input/output hosting server
CN107111509A (zh) * 2014-10-26 2017-08-29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计算机网络中的虚拟机迁移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9717A (zh) * 2006-10-09 2007-05-09 北京道达天际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订单驱动的海量遥感数据集群化预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04412228A (zh) * 2012-04-04 2015-03-11 赛门铁克公司 动态迁移协议和群集服务器故障转移协议
CN103210379A (zh) * 2012-08-17 2013-07-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器系统、管理方法及设备
CN103002489A (zh) * 2012-12-10 2013-03-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邻居发现表项更新方法及节点设备
CN104113585A (zh) * 2013-04-19 2014-10-22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产生指示负载平衡状态的硬件级中断的方法和设备
CN107111509A (zh) * 2014-10-26 2017-08-29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计算机网络中的虚拟机迁移的方法
CN105843683A (zh) * 2015-02-03 2016-08-10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动态优化平台资源分配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5740052A (zh) * 2016-01-28 2016-07-06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非共享存储的虚拟机在线迁移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70235612A1 (en) * 2016-02-12 2017-08-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igration of a logical partition or virtual machine with inactive input/output hosting server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4978A (zh) * 2018-12-15 2019-05-28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多OpenStack平台的跨集群迁移方法及系统
CN111143027A (zh) * 2019-12-06 2020-05-12 北京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云平台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32005A (zh) * 2020-03-30 2020-07-17 中科边缘智慧信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窄带弱连网络条件下服务迁移的方法
CN111432005B (zh) * 2020-03-30 2022-07-29 中科边缘智慧信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窄带弱连网络条件下服务迁移的方法
CN112860493A (zh) * 2021-02-03 2021-05-28 广东中兴新支点技术有限公司 Linux虚机云盘根分区断链保护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2860493B (zh) * 2021-02-03 2022-09-27 广东中兴新支点技术有限公司 Linux虚机云盘根分区断链保护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3608830A (zh) * 2021-07-13 2021-11-05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故障预测的vnf迁移方法及装置
WO2024041351A1 (en) * 2022-08-24 2024-02-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isabling processor facility on new processor generation without breaking binary compatibility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06388B2 (en) Monitoring storage cluster elements
US11868323B2 (en) Orchestrated disaster recovery
AU202024449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sioning and managing an elastic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
CN107864055A (zh) 虚拟化系统的管理方法及平台
US11533231B2 (en) Configu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scalable global private networks
US11321197B2 (en) File service auto-remediation in storage systems
US11048688B2 (en) Deleting configuration items in a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database
US8738961B2 (en) High-availability computer cluster with failover support based on a resource map
US10511485B2 (en) Dynamic virtual network topology discovery engine
US8832498B1 (en) Scalable codebook correlation for cloud scale topology
US8843624B2 (en) Computer cluster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disaster recovery functionality for a computer cluster
US9244800B2 (en) Management system for managing computer system comprising multiple monitoring-target devices
US9146793B2 (en) Management system and management method
US2015026398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and Managing a Cloud Based Computer System
US20150074450A1 (en) Hard disk drive (hdd) early failure detection in storage systems based on statistical analysis
US9736046B1 (en) Path analytics using codebook correlation
US8387013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duct for managing operation
US10067704B2 (en) Method for optimizing storage configuration for future demand and system thereof
US20140143418A1 (en) Management computer, storage system management method, and storage system
CN117280327B (zh) 使用机器学习模型通过近实时/离线数据来检测数据中心大规模中断
US20150331761A1 (en) Host swap hypervisor that provides high availability for a host of virtual machines
CN108255620A (zh) 一种业务逻辑处理方法、装置、业务服务器及系统
CA2976618A1 (en) System for network incident management
EP3956771A1 (en) Timeout mode for storage devices
US2021033423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figuring, creating, and modifying parallel file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