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62770B - 能够实现快速开门的储物装置空间租用系统及实现快速开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能够实现快速开门的储物装置空间租用系统及实现快速开门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62770B
CN107862770B CN201711091985.3A CN201711091985A CN107862770B CN 107862770 B CN107862770 B CN 107862770B CN 201711091985 A CN201711091985 A CN 201711091985A CN 107862770 B CN107862770 B CN 1078627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opening
user
storage device
instruction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919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62770A (zh
Inventor
蒋思军
廖楚三
石广宁
陈泉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ake Hand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ake Hand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ake Hand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ake Hand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9198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627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62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627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627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627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563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using personal physical data of the operator, e.g. finger prints, retinal images, voicepatter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45Rental transactions; Leasing transac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30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7/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07F17/1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for means for safe-keeping of property, left temporarily, e.g. by fastening the property
    • G07F17/12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for means for safe-keeping of property, left temporarily, e.g. by fastening the property comprising lockable containers, e.g. for accepting clothes to be cleaned

Landscapes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实现快速授权和开门的储物装置空间租用系统及实现快速授权和开门的方法,直接根据用户请求在云端生成开门指令控制空间格开锁,不需要用户进行其他多余操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使用储物装置时授权和开门操作繁琐、需要反复输入密码等导致的开门等待时间长、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能够实现快速开门的储物装置空间租用系统及实现快速开门 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实现快速开门的储物装置空间租用系统及实现快速开门的方法、空间租用系统平台及配置有空间租用系统平台的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流量密集场合的临时存放需求的激增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储物装置或基于移动控制的智能储物系统开始陆续出现在市面上。但目前的物联网储物装置都是通过先扫描二维码获取密码或硬币获取二维码密码,再输入密码或者输入存件密码和取件密码实现授权和开门的,其授权和开门过程都涉及输入密码和手机扫描环节,平均操作时间超过30秒,而且容易出现丢失密码或忘记密码的问题,而一旦出现问题如丢失密码、忘记密码、手机没电等,还会花更长时间才能实现开门,对用户来说非常不方便,且对于需求量大的临时储物装置,授权和开门的繁琐耗时也导致储物装置的存储效率低。
另外,现在的储物装置之间普遍没有实现联网,即都是在单个储物装置上部署系统,每个系统只对自己所在的储物装置进行控制,这样就导致了开门和授权流程的不统一,即一个地方一个样子,都要不停扫描,不停看说明书,不停认证,对重复使用用户没有做优化处理。
由此可见,现有的储物装置授权和开门环节都较长,严重影响了客户体验,浪费客户时间,且降低储物装置的轮用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快速授权和开门的储物装置空间租用系统及实现快速授权和开门的方法,直接根据用户请求在云端生成开门指令控制空间格开锁,不需要用户进行其他多余操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使用储物装置时授权和开门操作繁琐、需要反复输入密码等导致的开门等待时间长、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存件过程中实现快速开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开门请求,根据开门请求获取用户ID和待租用的储物装置ID;根据用户ID和待租用的储物装置ID获取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和待租用的储物装置的储物装置信息;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和待租用的储物装置的储物装置信息分配空间格并生成开门指令输出至储物装置;储物装置根据接收到的开门指令,控制相应的空间格的电动锁接通。通过该方法,用户在取件过程中只需要通过用户界面发送开门请求,即可根据预先绑定的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和待租用的储物装置信息直接进行空间分配和打开电动锁,用户不需要进行其他额外操作,如获取密码并输入密码等,授权和开门操作简单,并能实现快速开门,节省用户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包括用户ID、储物装置ID、空间格尺寸和空间租用方式,该方法还包括:接收授权请求或绑定请求,根据授权请求或绑定请求更新或生成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存储。由此,用户就可以在首次使用时,通过绑定请求直接设置好默认的储物装置以及相应的空间格尺寸和空间租用方式,并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根据绑定时设定好的储物装置、空间格尺寸和空间租用方式直接进行空间分配和开门(即授权和开门),而且还能根据用户需求随时进行新的授权请求,以更改默认绑定的储物装置、空间格尺寸和空间租用方式,从达到更好的服务用户、提高用户体验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和待租用的储物装置的储物装置信息分配空间格并生成开门指令输出至储物装置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获取空间格尺寸;根据空间格尺寸循环遍历待租用的储物装置的储物装置信息,获取可用状态为空的相应大小的空间格的编号;根据获取的空间格的编号生成开门指令输出至储物装置。由此,可以根据储物装置信息和设置好的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快速分配合适的、可用的空间格,并且云端能够通过空间格编号对储物装置进行标识和控制,使得空间分配和开锁控制均在云端实现,从而达到不需要生成密码即可进行云端空间分配和开锁控制的效果,简化用户操作、实现快速开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储物装置包括第一控制组件和设置于柜体上的与空间格电动锁相连的至少一个第二控制组件,储物装置根据接收到的开门指令,控制相应的空间格的电动锁接通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第一控制组件接收开门指令进行解析,根据解析结果判断地址是否正确,当判断为发送给自己的开门指令时,将开门指令广播给其控制范围内的每个第二控制组件;各个第二控制组件接收开门指令进行解析,根据解析结果判断地址是否正确,当判断为发送给自己的开门指令时,生成开门信号输出至相应的空间格电动锁,控制空间格电动锁接通。由此,就可以实现基于空间格的地址编码在云端进行空间分配和开门控制,并且云端与第一控制组件进行交互,第一控制组件与至少一个第二控制组件进行交互,这种方式下,只需在每个柜体上设置第二控制组件和电动锁即可,真正与外部交互的第一控制组件则不用设置在每个柜体上,而第二控制组件对接收到的指令进行解析,从而决定是否执行相应的开锁指令内容,就可以实现基于共同的第一控制组件对具体的某一特定柜体的控制,可以达到在一个第一控制组件的控制范围内对多个储物装置柜体进行控制的目的,减少了柜体的成本,实现了资源共享。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在存件过程中基于生物识别实现快速开门的方法,包括:
接收生物识别开门请求,根据生物识别开门请求获取用户ID和待租用的储物装置ID;
接收采集指令,根据采集指令获取生物特征码位置信息,并将用户ID与生物特征码位置信息关联存储;
根据用户ID和待租用的储物装置ID获取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和待租用的储物装置的储物装置信息;
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和待租用的储物装置的储物装置信息分配空间格并生成开门指令输出至储物装置;
储物装置根据接收到的开门指令,控制相应的空间格的电动锁接通。
由此,就可以通过生物特征识别实现快速开门,只需要用户在用户终端发送生物识别开门请求,并进行在生物识别装置上采集信息即可完成授权和开门,不需要在每个储物装置上都反复注册,而是动态注册、动态分配(即授权)、直接开门,更加智能和方便。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在取件过程中实现快速开门的方法,包括:
接收开门请求,根据开门请求获取用户ID和待租用的储物装置ID;
根据用户ID和待租用的储物装置ID获取用户空间租用信息;
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生成开门指令输出至储物装置;
储物装置根据接收到的开门指令,控制相应的空间格的电动锁接通。
由此,在取件时,通过点击开门请求的按钮,就可以实现由云端控制储物装置开门,不需要由用户输入密码等开门,实现了一键开门取件,非常方便快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在取件过程中基于生物识别实现快速开门的方法,包括:
接收生物特征识别指令,根据生物特征识别开门指令获取生物特征码位置信息;
根据生物特征码位置信息获取用户空间租用信息;
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生成支付信息输出至用户终端和生成开门指令输出至储物装置;
储物装置根据接收到的开门指令,控制相应的空间格的电动锁接通。
由此,用户通过在生物识别装置上录入信息,并在生物识别装置上进行匹配,就可以根据匹配结果和通过生物特征码在生物识别装置中的存储位置与用户ID的关联,实现基于生物特征进行快速开门,并且,支付信息可以发送给用户终端,并在输出支付信息的同时即开门,这样就实现了先开门再支付,解放了开门必须依赖移动终端的现象,使得用户甚至可以将移动终端如手机也存入到存储装置中,从而更好地适应更多的临时存储场合,例如游泳时的临时存储,为用户提供了更大的便利。而且,由于通过该方法,用户只需在生物识别装置上采集信息,即可实现开门,不需要输入密码和进行移动终端的任何操作,开门时间更快。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间租用系统平台,包括存储模块和开门请求处理模块,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储物装置信息和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开门请求处理模块配置为接收开门请求,根据开门请求和用户空间租用信息或根据开门请求、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和储物装置信息生成开门指令输出。通过该空间租用系统平台,只需要用户发送开门请求,系统平台就可以通过开门请求处理模块直接生成开门指令输出,以控制储物装置柜门打开,不需要生成密码、扫描授权等操作,达到了快速授权和开门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开门请求处理模块包括存件开门处理模块和/或取件开门处理模块,其中,存件开门处理模块包括一键租用单元,配置为接收用户终端的一键开门请求,根据一键开门请求获取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和储物装置信息,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和储物装置信息分配空间格,生成开门指令输出;取件开门处理模块包括一键取物单元,配置为接收用户终端的一键开门请求,根据一键开门请求获取用户空间租用信息,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进行结算和支付处理,并在支付成功后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生成开门指令输出。由此,通过该系统平台就可以实现一键开门存件和/或取件,不需要用户进行繁琐的授权和开门流程,能够达到快速授权和开门的效果。并且,在开门取件时,还可以利用用户空间租用信息直接进行结算和支付处理,而结算和支付处理可以直接利用用户终端的现有支付功能,不需要用户进行额外的支付方式的绑定和支付处理,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存件开门处理模块还包括智能存件处理单元,配置为接收用户终端的生物识别开门请求,根据生物识别开门请求启动生物识别装置,根据生物识别装置返回的采集指令获取生物特征码位置信息并将生物特征码位置信息与发送生物识别开门请求的用户终端关联,并在关联之后根据生物识别开门请求获取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和储物装置信息进行空间格分配和生成开门指令输出;取件开门处理模块还包括智能取件处理单元,配置为接收生物特征识别指令,根据生物特征识别指令获取用户空间租用信息,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生成开门指令输出。由此,用户就还以利用生物特征实现开门存件和开门取件,用户只需要在生物识别装置上进行信息采集即可,不需要在不同的柜体上进行注册,而生物特征码通过其在生物识别装置中的位置信息与用户终端关联绑定,开门速度更快。而且,在取件开门的过程中,不需要利用终端进行任何处理,只是通过生物特征采集和匹配就可以直接生成开门指令控制开锁,这种方式不但实现了快速开门,还使得用户能够将移动终端如手机等同时进行存储,方便进行诸如游泳、考试等活动,大大方便了用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该系统平台还包括授权处理模块,配置为接收绑定请求或授权请求,根据绑定请求或授权请求获取用户ID、储物装置ID、空间格尺寸和空间租用方式生成或更新存储模块中存储的用户空间租用信息。由此,用户可以在首次使用时通过绑定请求生成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存储,也可以在第二次以及之后的使用过程中根据需求随时通过授权请求更新用户空间租用信息,方便用户的授权操作,而且能够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储物空间租用的服务器,该服务器上配置有上述的空间租用系统平台。由此,通过将用户终端和/或储物装置连接到服务器,就可以为不同的用户和运营商提供空间租用系统平台的快速授权开门和智能存取件的服务,方便进行统一维护和升级等管理操作,实现资源共享。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快速开门的储物装置空间租用系统,包括用户终端、系统平台和储物装置,用户终端能够与系统平台双向通信,系统平台能够与储物装置双向通信,其中,系统平台包括开门请求处理模块和存储模块,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储物装置信息和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开门请求处理模块配置为接收用户终端的开门请求,根据开门请求和用户空间租用信息或根据开门请求、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和储物装置信息生成开门指令输出至储物装置;储物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和设置于空间格上的电动锁,控制模块配置为接收开门指令,根据开门指令生成开锁信号控制电动锁接通。由此,就可以通过用户终端的用户界面发送开门请求,之后无需再通过用户终端进行其他操作,而是由系统平台直接完成了授权和开门控制处理,并直接将开门指令发送给控制装置,从而实现了快速授权和开门。并且由于是通过用户终端即可进行操作,因此,在该系统中能够通过用户终端进行远程操控,而且能够利用用户终端的现有功能生成用户空间租用信息以实现认证和身份标识,系统平台的实现也很简单,方便进行维护和升级管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开门请求处理模块包括存件开门处理模块和/或取件开门处理模块,存件开门处理模块包括一键租用单元,配置为接收用户终端的一键开门请求,根据一键开门请求获取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和储物装置信息,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和储物装置信息分配空间格,生成开门指令输出;取件开门处理模块包括一键取物单元,配置为接收用户终端的一键开门请求,根据一键开门请求获取用户空间租用信息,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进行结算和支付处理,并在支付成功后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生成开门指令输出。由此,用户通过按下用户终端上的按键或按钮请求,就可以实现授权和开门,不需要进行获取二维码、输入密码等繁琐的操作,实现快速开门,节约用户时间,提高储物装置的流转效率,并且还能实现远程控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储物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控制模块上的生物识别装置,生物识别装置用于采集用户生物特征信息进行存储或匹配,并根据存储结果生成采集指令或根据匹配结果生成生物特征识别指令输出至系统平台;存件开门处理模块还包括智能存件处理单元,配置为接收用户终端的生物识别开门请求和生物识别装置返回的采集指令,根据生物识别装置返回的采集指令获取生物特征码位置信息并将生物特征码位置信息与发送生物识别开门请求的用户终端关联,并在关联之后根据生物识别开门请求获取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和储物装置信息进行空间格分配和生成开门指令输出;取件开门处理模块还包括智能取件处理单元,配置为接收生物特征识别指令,根据生物特征识别指令获取用户空间租用信息,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生成开门指令输出。由此,用户通过其生物特征就可以实现授权和开门,速度更快,而且,在取件过程中,可以基于存件时关联的生物特征信息直接实现开门,不需要用户终端上进行任何操作,使得承载用户终端的设备如智能手机也可以进行存储,以使储物装置的应用场景更加广泛,用户生活更加便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系统平台还包括授权处理模块,配置为接收用户终端的绑定请求或授权请求,根据绑定请求或授权请求获取用户ID、储物装置ID、空间格尺寸和空间租用方式生成或更新存储模块中存储的用户空间租用信息。由此,用户就可以根据需求更新用户空间租用信息,而在开门时就可以根据更新的用户空间租用信息进行授权和开门处理,从而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储物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柜体,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组件和第二控制组件,每个柜体上各设置有一个第二控制组件且每个第二控制组件与其所在柜体上的各空间格内设置的电动锁连接,第一控制组件设置在其中一个柜体上且能够与每个第二控制组件双向无线通信;储物装置通过第一控制组件与系统平台双向无线通信;第一控制组件配置为接收开门指令进行解析,并在判断开门指令的地址正确时,输出开门指令至每个第二控制组件;第二控制组件配置为对接收到的开门指令进行解析,并在判断开门指令的地址正确时,控制相应的空间格的电动锁接通。由此,系统平台通过第一控制组件与储物装置进行无线通信,而第一控制组件则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多个柜体上的第二控制组件进行通信,而每个第二控制组件直接控制空间格的电动锁,这种方式下,只需在每个柜体上设置第二控制组件和电动锁即可,真正与外部交互的第一控制组件则不用设置在每个柜体上,而且第一控制组件与第二控制组件之间是通过无线的方式实现通信的,因此,只需第二控制组件对接收到的指令进行解析,从而决定是否执行相应的指令内容,就可以实现基于共同的第一控制组件对具体的某一特定柜体的控制,减少了柜体的成本和布线,实现了资源共享。由于基于无线通信,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储物装置达到了减少柜体的线路设置和网络布置、进而实现快速部署的效果,方便柜体的部署和移位,且能够实现通电即可使用。而且,这种设计方案减少了装置成本和布线,实现了资源共享,节省了资源,第二控制组件可以根据对操作指令的解析结果控制相应的电动锁动作,实现根据系统平台的控制打开或关上某个特定柜体上的空间格,降低了整个系统的部署成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生物识别装置设置在第一控制组件上,生物识别装置输出生成的采集指令或生物特征识别指令至第一控制组件,第一控制组件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输出采集指令或生物特征识别指令至系统平台。由此,第二控制组件只负责电动锁的控制,而第一控制组件负责与生物识别装置进行交互,这样的方式,只需要在一个储物装置部署点基于第一控制组件设置生物识别装置即可,不需要每个柜体上都设置生物识别装置,实现了多个柜体对生物识别装置的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且,由于第一控制组件与系统平台直接进行通信,较少了生物识别过程中的交互中转次数,有助于提高开门速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控制组件与系统平台的双向无线通信基于移动通信协议实现,第一控制组件与第二控制组件的双向无线通信基于近距离通信协议实现。由于第一控制组件和第二控制组件基于近距离通信协议进行无线通信,不需要进行网络布置,可以实现快速部署。而且,实现简单,成本低。而且这种方式,通过预先设置即可进行无线通信,不需要进行IP设置和IP调试,部署简单,达到使柜体通电即可通信的效果,节约人力成本。此外,第一控制组件与系统平台是通过移动网络进行无线通信的,这样就可以实现储物装置自动联网,运营商自动修理,使用者完全不再需要维护网络资源,能够极大地简化储物装置的部署,推动储物装置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空间租用系统平台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空间租用系统平台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空间租用系统平台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能够实现快速开门的储物装置空间租用系统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能够实现快速开门的储物装置空间租用系统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能够实现快速开门的储物装置空间租用系统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能够实现快速开门的储物装置空间租用系统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8为通过图7所示的系统进行存件操作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9为通过图7所示的系统进行取件操作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在存件过程中实现快速开门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在存件过程中实现快速开门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在取件过程中实现快速开门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在取件过程中实现快速开门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以实现对储物装置的快速租用授权和快速开门控制的空间租用系统平台,该系统平台2包括存储模块20和开门请求处理模块21,其中,存储模块20用于存储储物装置信息和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储物装置信息例如包括储物装置ID、储物装置位置、储物装置空间格编号、空间格尺寸和空间格状态等,用户空间租用信息例如包括用户ID、授权储物装置ID、授权空间格尺寸、空间租用方式授权空间格编码、空间格分配时间等。开门请求处理模块21配置为接收开门请求,根据开门请求和用户空间租用信息或根据开门请求、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和储物装置信息生成开门指令输出,其中,开门请求中包括的参数信息中至少有用户ID和待租用的储物装置ID。在具体应用中,开门请求处理模块21接收到外部的开门请求,则首先判断是存件开门请求还是取件开门请求,如果是存件开门请求则从开门请求中获取用户ID和待租用的储物装置ID这两个参数信息,之后,根据用户ID从用户空间租用信息中找到匹配的用户记录,再通过待租用的储物装置ID从用户记录中找到当前要租用的授权储物装置ID,通过用户ID和储物装置ID即可获取当前要租用的空间格尺寸和空间租用方式(例如日租、月租等),然后根据储物装置ID从储物装置信息中查询到与授权空间格尺寸(即要租用的空间格尺寸)大小匹配的空间格,并根据空间格编号循环遍历符合要求的空间格,获取第一个空间格状态为可用的相应尺寸的空间格编号,并根据该储物装置ID和空间格编号生成开门指令,生成的开门指令例如是“储物装置ID-空间格编号-开门指令”格式的地址编码输出,并将分配的空间格编号和分配时间存储到与该用户ID和待租用的储物装置ID对应的用户空间租用信息记录中。而当接收到的开门请求是取件开门请求时,则从开门请求中获取用户ID和待租用的储物装置ID这两个参数信息,之后根据用户ID和待租用的储物装置ID从空间租用信息中获取用户ID和授权储物装置ID同时与参数信息匹配的记录,并从获取的记录中获取授权空间格编号,生成例如为“储物装置ID-空间格编号-开门指令”格式的开门指令输出。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根据取件开门请求生成开门指令,还可以是先根据用户ID和待租用的储物装置ID先获取空间租用方式和空间格分配时间进行结算处理,例如空间租用方式如果是时租,则按计时收费标准进行费用结算和支付处理后再生成开门指令,如果是月租,则判断是否在当月的范围内,如果在包月的范围内则生成开门指令,如果超月,则进行支付处理后再生成开门指令等。其中,结算处理可以是通过开门请求处理模块根据空间租用方式和分配时间进行费用计算,而支付处理则可以借助第三方支付进行支付处理,借助第三方支付手段进行处理可以参照相关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在具体实施例中,开门请求处理模块21可以通过设置用于进行存件开门请求处理的存件开门处理模块和/或用户进行取件开门请求处理的取件开门处理模块实现,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以开门请求处理模块21同时包括存件开门处理模块211和取件开门处理模块212为例进行说明。其中,存件开门处理模块211包括一键租用单元2111,配置为接收来自外部的一键开门请求,根据一键开门请求获取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和储物装置信息,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和储物装置信息分配空间格,生成开门指令输出;取件开门处理模块212包括一键取物单元2121,配置为接收外部的一键开门请求,根据一键开门请求获取用户空间租用信息,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进行结算和支付处理,并在支付成功后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生成开门指令输出。其中,在具体实现中,一键开门请求可以是通过用户终端的用户界面的按钮进行一键开门请求,也可以是通过用户终端设备上的按键进行一键开门请求,只要是提供一个方便用户点击的请求模式即可,且一键请求中包括有用户ID和储物装置ID这两个参数信息即可。一键租用单元2111用于接收存件的一键开门请求,根据一键开门请求中的用户ID和储物装置ID分别获取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和储物装置信息进行空间格分配,并在分配好空间格后,生成开门指令输出,其中,空间格分配和生成开门指令的具体实现方法可以参照前文叙述,也可以参见下文的方法叙述,在此不赘述,同时,一键租用单元2111还将分配好的空间格编码和空间格的分配时间进行存储,以方便进行取件时使用。同理,一键取物单元2121接收到一键开门请求后,根据用户ID和储物装置ID从用户空间租用信息中获取分配的存件空间格编码,以生成开门指令输出,其中,生成开门指令的方式可参照前文叙述,也可参见下文的方法叙述。而在优选实施例中,一键取物单元2121还会进行结算和支付处理,具体是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中的空间租用方式和空间格分配时间进行结算处理,计算出此次存件所需支付的费用,之后向第三方支付方发送支付请求,以通过第三方支付手段进行支付处理,在支付成功后,才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中的储物装置ID和空间格编码生成开门指令输出。在具体使用中,是否要进行支付,需要根据运营商的运营策略进行灵活配置,本发明实施例不视为对存取件是否收费的限制,当不需要收费时,一键取物单元2121可以直接根据一键开门请求和用户空间租用信息生成开门指令控制储物柜空间格的电动锁打开。其中,对一键开门请求是存件请求还是取件请求的判断,可以通过设置参数信息进行判断,也可以根据现有技术中网络通信的程序语言自身的规则进行判断,本发明实施例不对此进行限制。
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另一实施方式下的空间租用系统平台,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平台2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系统平台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件开门处理模块211还包括智能存件处理单元2112,配置为接收来自用户的生物识别开门请求和生物识别装置返回的采集指令,根据生物识别装置返回的采集指令获取生物特征码位置信息并将生物特征码位置信息与发送生物识别开门请求的用户终端关联,并在关联之后根据生物识别开门请求获取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和储物装置信息进行空间格分配和生成开门指令输出。在具体实现中,生物识别可以是指纹识别、虹网膜识别、声音识别或面部识别等,用户首先通过用户界面上提供的生物识别开门请求选项,例如用户终端上提供的生物识别开门请求的按钮或按键,向智能存件处理单元2112发送生物识别开门请求,之后用户直接通过生物识别装置(可以是设置在储物装置上,也可以是设置在用户终端上)采集生物特征信息,生物识别装置在采集完生物特征信息后,将采集的生物特征码存储,并返回存储的生物特征码位置信息给智能存件处理单元2112,其中返回生物特征码位置信息给智能存件处理单元2112可以是通过储物装置上的控制模块实现,也可以是通过用户终端上的控制单元实现,其中,优选以生物识别装置设置在储物装置上,而生物特征码位置信息是由储物装置的控制模块从生物识别装置获取并返回给智能存件处理单元2112的。该生物特征码位置信息是指生物特征码在生物识别装置的内存中的存储地址,该地址例如可以是寄存器地址。智能存件处理单元2112在接收到生物特征码位置信息后,根据生物识别开门请求中的用户ID和储物装置ID获取该用户的用户空间租用信息记录,将该生物特征码位置信息存储到与用户ID和储物装置ID关联的相应记录中。之后,智能存件处理单元2112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中的空间格尺寸、储物装置ID和相应储物装置信息进行空间格分配和生成开门指令,该过程与一键租用单元2111进行空间格分配和生成开门指令的具体实现方式相同,故在此不赘述。相应地,取件开门处理模块212还包括智能取件处理单元2122,配置为接收生物特征识别指令,根据生物特征识别指令获取用户空间租用信息,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生成开门指令输出。在具体实现中,用户只需要在取件时,通过生物识别装置进行信息采集,生物识别装置在采集到生物特征后进行匹配,如果是存在与之匹配的生物特征,则将生物特征码位置信息发送给控制模块,由储物装置的控制模块生成包括储物装置ID和生物特征码位置信息的生物特征识别指令发送给智能取件处理单元2122,智能取件处理单元2122在接收到生物特征识别指令后,根据生物特征识别指令中的储物装置ID和生物特征码位置信息从用户空间租用信息中查询到该用户对应的用户ID和空间格编码,根据储物装置ID和空间格编码生成开门指令输出给储物装置。而在需要收费存储的应用中,智能取件处理单元2122则同时从用户空间租用信息中获取空间租用方式和空间格分配时间进行费用计算和支付处理,优选地,为了使得用于支付的用户终端也可以被存储起来,在该实现方式下的支付处理可以是将支付请求和开门指令分别同时发送给用户终端的支付方和储物装置,以实现在支付通知发送的同时即打开了柜门,方便用户在必须存储所有物品例如游泳或考试时需要存储手机的场合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平台租用储物装置。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存件时,智能存件处理单元2112需要同时根据来自用户的生物识别开门请求和生物识别装置返回的采集指令进行空间分配和生成开门指令,而在取件时,智能取件处理单元2122则只需根据储物装置的生物特征识别指令就可以生成开门指令,因此,为了方便在储物装置上进行数据处理,生物识别装置在接收到用户的生物特征录入动作时,可以首先进行遍历查询是否有匹配的存储信息,如果有则认为是取件开门,此时发送生物特征码位置信息给储物装置的控制模块,由控制模块生成生物特征识别指令发送给智能取件处理单元2122,而如果开门成功则将生物特征识别指令中存储的生物特征码删除,而当遍历查询没有找到匹配的存储信息,则生物识别装置认为是存件开门,此时存储生物特征码,并将生物特征码位置信息返回给控制模块,由控制模块将生物特征码位置信息返回给智能存件处理单元2112,这样就可以解决对生物识别是存件开门还是取件开门的标识问题,而且通过动态存储和删除,可以节约存储空间,还不需要进行预先的注册,方便用户操作,开门速度也很快。而在优选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生物识别装置的采集匹配功能为默认开启(即身份认证的功能),而采集录入(即首次采集并存储的功能)为默认关闭,在存件时,系统平台2的智能存件处理单元2112在接收到生物识别开门请求后,根据生物识别开门请求启动生物识别装置的采集录入功能,对生物特征码进行采集和存储,并由生物识别装置将生物特征码的存储位置返回给智能存件处理单元2112;而在取件时,用户可以直接利用生物识别装置默认开启的身份认证功能进行生物特征采集和匹配,并直接将匹配结果经由储物装置的控制模块生成为生物特征识别指令发送给智能取件处理单元2122,这样的实现方式更为方便简单。本发明实施例对具体的实现方式不进行限制,只要能实现智能存件处理单元和智能取件处理单元的基于生物特征进行快速存取件开门的发明目的都可视为是基于本发明构思的变形。
在以上实施例中,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均可以是通过用户注册预存入数据库中的,例如用户在主动注册时或管理员在分配用户账号时,同时将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存储到数据库中。而为了实现对用户租用信息的自动动态更新和管理,在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系统平台还可以设置为包括授权处理模块22,配置为接收绑定请求或授权请求,根据绑定请求或授权请求获取用户ID、储物装置ID、空间格尺寸和空间租用方式生成或更新存储模块中存储的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其中,绑定请求可以是用户在通过用户终端绑定系统平台时进行的请求,授权请求可以是用户通过用户终端的用户界面变更绑定的储物装置、空间格尺寸或空间租用方式时进行的请求。在该实施例中,当用户将自己的用户终端绑定到系统平台的时候,例如通过微信关注系统平台将微信终端绑定到系统平台时,在关注后首先在微信中输出绑定储物装置、空间格尺寸和空间租用方式的设置页面,由用户在绑定时进行相应的设置,该设置例如是通过将所有或附近的储物装置列表输出至用户的微信页面中由用户进行选择绑定,并接着选择默认的空间格尺寸和空间租用方式,之后在存取件时,就可以根据该绑定设置进行空间分配和费用计算,不需要再由用户进行其他繁琐的操作,可谓一劳永逸。而在需要变更默认绑定的储物装置、空间格尺寸或空间租用方式时,用户可以随时通过微信进入公众号的相应页面进行变更授权的设置和发送请求,即可完成变更默认绑定的租用信息。这样,既可以满足用户需求,又可以减少用户在存取件的过程中的操作,使得可以实现一键或基于生物特征智能存取件,提高授权和开门速度,减少用户等待时间,非常便捷。
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能够实现快速开门的储物装置空间租用系统,包括用户终端1、系统平台2和储物装置3,其中,用户终端1能够与系统平台2进行双向通信,系统平台2能够与储物装置3实现双向通信。系统平台2包括开门请求处理模块21和存储模块20,存储模块20用于存储储物装置信息和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开门请求处理模块21配置为接收用户终端1的开门请求,根据开门请求和用户空间租用信息或根据开门请求、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和储物装置信息生成开门指令输出至储物装置3。储物装置3包括控制模块31和设置于空间格上的电动锁(图中未示出),控制模块31配置为接收开门指令,根据开门指令生成开锁信号控制电动锁接通。其中,开门请求处理模块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通过设置包括一键租用单元的存件开门处理模块和/或包括一键取物单元的取件开门处理模块实现,也可以是通过设置包括智能租用单元的存件开门处理模块和/或包括智能取物单元的取件开门处理模块实现,还可以是设置的存件开门处理模块和/或取件开门处理模块同时包括一键开门和智能开门。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以通过设置包括一键租用单元2111的存件开门处理模块211和/或包括一键取物单元2121的取件开门处理模块212实现的方式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存件开门处理模块211包括一键租用单元2111,配置为接收用户终端1的一键开门请求,根据一键开门请求获取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和储物装置信息,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和储物装置信息分配空间格,生成开门指令输出;取件开门处理模块212包括一键取物单元2121,配置为接收用户终端1的一键开门请求,根据一键开门请求获取用户空间租用信息,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进行结算和支付处理,并在支付成功后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生成开门指令输出。其中,一键租用单元2111和一键取物单元2121的具体实现可以参照前文叙述或参照下文方法中的描述。在具体使用中,用户通过按下用户终端1上的开门按钮或选项或按键,即可向一键取物单元2121或一键租用单元2111发送开门请求,而一键取物单元2121或一键租用单元2111接收到开门请求,即可进行相应的处理进而生成开门指令输出该储物装置3的控制模块31,由控制模块31根据开门指令控制相应的空间格的电动锁接通,具体实现例如可以是开门指令由“储物装置ID-空间格编码-开门指令”组成,一键取物单元2121或一键租用单元2111根据储物装置ID将开门指令发送给相应的储物装置3的控制模块31,控制模块31对开门指令进行解析,通过储物装置ID判断是否是发送给自己的,如果是,则通过空间格编码找到相应的空间格,根据开门指令向相应空间格的电锁线圈输出通电脉冲将相应的空间格的电动锁接通,从而将相应空间格的柜门打开。这样,空间格的分配和开门指令生成的处理都直接在系统平台2上完成,不需要再为用户生成存取件密码,也不需要由储物装置进行空间分配和开门指令的生成等处理,实现了云端统一管理,开门速度更快,且方便进行系统维护和管理。
图5示出了另一实施方式的能够实现快速开门的储物装置空间租用系统,在该实施例中,以设置的存件开门处理模块和/或取件开门处理模块同时包括一键开门和智能开门为例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储物装置3还包括设置在控制模块31上的生物识别装置32,生物识别装置32用于采集用户生物特征信息进行存储或匹配,并根据存储结果生成采集指令或根据匹配结果生成生物特征识别指令输出至系统平台2。其中,系统平台2上的存件开门处理模块211还包括智能存件处理单元2112,配置为接收用户终端1的生物识别开门请求,根据生物识别开门请求启动生物识别装置进行采集录入,并根据生物识别装置32返回的采集指令获取生物特征码位置信息并将生物特征码位置信息与发送生物识别开门请求的用户终端1关联,并在关联之后根据生物识别开门请求获取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和储物装置信息进行空间格分配和生成开门指令输出。在该实施例中,生物识别装置可以是指纹仪、虹网膜识别装置、人脸识别装置或声音识别装置等,其默认是采集匹配状态,智能存件处理单元2112在接收到生物识别开门请求时,输出启动信号给控制模块31,由控制模块31将生物识别装置32启动为采集录入状态,该过程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中各种识别装置的状态调整方式通过控制模块31进行编码或程序控制实现,而智能存件处理单元的关联处理以及空间格分配和生成开门指令的处理可以参照前文叙述或下文的方法部分。相应地,取件开门处理模块212还包括智能取件处理单元2122,配置为接收生物特征识别指令,根据生物特征识别指令获取用户空间租用信息,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生成开门指令输出。其中,智能取件处理单元2122的具体实现可参照前文叙述。在该实施例中,用户存件时,就可以通过用户终端上的生物识别开门选项发送生物识别开门请求,而在生物识别装置启动后,就可以录入生物特征,而控制模块31就将包含生物特征码存储位置和储物装置ID的采集指令发送给智能存件处理单元2112,智能存件处理单元2112就可以根据采集指令进行生物特征码与用户终端的绑定和进行空间格分配,并生成开门指令发送给控制模块31,控制模块根据开门指令控制相应的空间格的电动锁接通,以将相应的柜门打开实现存件开门。在用户取件时,由于生物识别装置32默认状态即为采集认证状态,用户只需要直接通过生物识别装置32进行生物特征采集,生物识别装置32就会根据采集的生物特征和存储的生物特征进行匹配,在匹配成功后通过控制模块31生成生物识别开门指令发送给智能取件处理单元2122,由智能取件处理单元2122直接根据生物识别开门指令获取相应的空间格编码生成开门指令输出给控制模块31,以控制相应的空间格的电动锁接通,实现取件开门。整个过程,都不需要进行密码输入,也不需要扫码认证,非常快捷方便,而且,取件过程只需要进行生物特征采集匹配即可,甚至不需要用户终端1,更加快捷,并使得能够将用户终端1也进行存储,扩展了储物装置3的应用场景。而且,本发明实施例是通过生物特征码在生物识别装置32上的存储位置与用户终端1进行关联,实现用户标识,而生物特征码的存储和匹配都是在生物识别装置32上进行的,减少了匹配误差,提高生物特征认证的准确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生物识别装置32采集录入的生物特征码也可以同时上传和存储到系统平台2的存储模块20中,甚至可以实现在系统平台2上进行匹配,解放生物识别装置32的工作量,这种实现方式,可以实现一处注册,全网使用(即在所有连接至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平台的储物装置上都可以通过生物特征进行识别认证开门),但在系统平台2上进行匹配由于存储数据量巨大,对生物特征匹配算法会有更高要求才能保证准确率,而图5所示的实施例既可以实现免注册的全网快速采集和开门,又能够保证本地匹配的高准确率。
在其他优选实施例中,还可以为系统平台设置授权处理模块,以实现对用户空间租用信息的动态生成和更新。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平台2中还包括授权处理模块22,配置为接收用户终端1的绑定请求或授权请求,根据绑定请求或授权请求获取用户ID、储物装置ID、空间格尺寸和空间租用方式生成或更新存储模块20中存储的用户空间租用信息。授权处理模块22的具体实现可以参照前文叙述,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进行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储物装置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包括传统控制模块(例如控制器或电脑或电动锁控制单元)的储物柜,而在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储物装置还可以是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新型储物装置。图7以基于无线通信的新型储物装置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空间租用系统中的储物装置为例,示出了该优选实施方式下的能够实现快速开门的储物装置空间租用系统,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储物装置3包括至少一个柜体(图未示出),控制模块31包括第一控制组件311和第二控制组件312,每个柜体上各设置有一个第二控制组件312且每个第二控制组件312与其所在柜体上的各空间格内设置的电动锁连接,第一控制组件311设置在其中一个柜体上或设置在储物装置附近(保证通信范围即可,不需要一定设置在柜体上)且能够与每个第二控制组件312双向无线通信。在具体应用中,储物装置3通过第一控制组件311与系统平台2双向无线通信,接收系统平台2的开门指令和根据开门指令进行相应的控制,具体为,第一控制组件311配置为接收开门指令进行解析,并在判断开门指令的地址正确时,输出开门指令至每个第二控制组件312,其中,对开门指令进行解析例如是开门指令是由“第一控制组件标识-第二控制组件标识-空间格编码-开门指令”组成的编码,第二控制组件312首先解析出第一控制组件标识,判断是否为发送给自己的开门指令,如果是,则将该开门指令广播给其控制范围内的所有的第二控制组件312,其中,第二控制组件311可以通过配置文件或存储单元标识其控制范围,即在配置文件或存储单元中存储第二控制组件312标识,并根据存储的第二控制组件312的标识进行广播消息的发送(即对存储在配置文件或存储单元的已注册第二控制组件发送开门指令),如果不是发送给自己的,则返回地址错误消息给系统平台2。第二控制组件312配置为在接收到第一控制组件311的广播消息后,对接收到的开门指令进行解析,首先解析出第二控制组件标识,通过第二控制组件标识判断是否是发送给自己的,并在判断开门指令的地址正确时,解析出空间格编码和开门指令,根据开门指令生成控制信号输出至相应的空间格,控制相应的空间格的电动锁接通,例如生成的控制信号是输出至相应空间格电动锁线圈的通电脉冲。其中,可以通过在第一控制组件311和第二控制组件312上分别设置拨码开关实现对其自身的标识,而对空间格的编码,则可以是根据电路连接的端口编号进行标识的。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将储物装置ID存储为第一控制组件的标识编码,也可以是对储物装置进行单独的ID编号,同时也存储与之对应的第一控制组件的编码标识。
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生物识别装置32可以是设置在第一控制组件311上,生物识别装置32输出生成的采集指令或生物特征识别指令至第一控制组件311,第一控制组件311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输出采集指令或生物特征识别指令至系统平台2。这样,就可以由多个柜体共用生物识别装置32,而不需要在每个第二控制组件312上都设置生物识别装置32,减少柜体的成本,而且生物识别装置32也可以经由第一控制组件311就可以实现与系统平台2的通信,不需要再经过第二控制组件312进行处理,简化生物特征信息的处理过程。
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控制组件311与系统平台2的双向无线通信是基于移动通信协议实现的,而第一控制组件311与第二控制组件312的双向无线通信是基于近距离通信协议实现的,优选为通过LoRA通信协议实现。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用户只需通过用户终端1发送租用请求或结束租用请求,云端系统平台2就可以直接进行相应处理并生成开门指令给储物装置3,由储物装置3直接根据开门指令打开,对用户来说,用户需要做的操作非常简单,就是通过用户终端1发送租用请求或结束租用请求,不需要进行其他的诸如每次都扫码或投币或输入密码等操作,可以实现一键开门,非常快捷方便,提高用户体验。
在具体实施例中,用户终端1可以是任何能够展现用户页面和通过用户页面接收用户操作的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可以承载在移动智能设备如手机、智能手表等上面。在优选实施例中,用户终端1为微信。下文以用户终端1为微信为例,对图7所示的系统的操作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在具体实例中,生物识别装置可以是人脸识别装置、虹网膜识别装置、指纹识别装置等可以实现人体生物特征识别的装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本发明实施例的操作方法以生物识别装置为指纹识别装置为例进行说明。
图8示出了利用图7所示的系统实现存件的操作方法,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801:通过微信关注系统平台,进行默认空间的绑定和设置。
当用户终端1为微信时,用户在首次使用时,需要先通过微信关注本发明实施例的云端系统平台2对应的公众号入口,该方式例如是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关注之后就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进入用户页面进行相应的操作了。其中,当用户关注微信公众号之后,此时用户需要选择要租用的储物装置3和要租用的空间格的大小(例如选择大格子或小格子,或按尺寸选择等)以及空间租用方式(例如年租、月租、日租、时租等),即云端系统平台2会生成绑定设置页面给用户,以供用户在绑定的过程中设置默认绑定的储物装置,并设置默认的空间格尺寸和空间租用方式,而云端系统平台2会根据该设置生成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存储,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包括用户的微信号、储物装置ID、空间格尺寸和空间租用方式等。该过程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首先,在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公众号页面时,系统平台2会返回一个储物装置列表,由用户进行绑定选择,用户选择后,会生成一个空间格尺寸选择页面供用户选择,用户选择后,会生成空间租用方式选择页面供用户选择,用户选择后,完成首次使用的关注和绑定,即可进入公众号的使用柜子菜单页面。其中,云端系统平台2会根据用户的位置(通过使用微信的位置获取到用户的位置,这是微信本身带有的功能,对此不进行赘述)从存储模块20获取附近的储物装置3的列表返回给用户选择,也可以是获取所有的可用储物装置3的列表返回给用户自行选择。
步骤S802:点击使用柜子菜单选项,进行存件请求。
首次绑定之后,用户就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中的使用柜子菜单选项进行储物装置的租用了。当点击使用柜子菜单选项后,云端系统平台2会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从存储模块20获取绑定储物装置3的列表返回给微信,这样用户就进入了使用柜子的页面,此时就可以看到在步骤S801中绑定的储物装置,并且每个储物装置旁边都会有开门按钮和指纹开门按钮。此时,用户就可以通过步骤S803或步骤S804进行存件开门请求。
步骤S803:点击开门按钮打开柜门存件。
用户点击开门按钮,就可以将柜门打开。在此过程中,用户只需要点击开门按钮发送开门请求,柜门就会打开,而具体的空间格分配和开门指令控制都是由云端系统平台2和第一控制组件、第二控制组件进行处理的,用户不需要进行其他任何操作。
步骤S804:点击指纹开门按钮,在指纹仪录入指纹信息,打开柜门存件。
点击指纹开门按钮,其中,等到指纹仪闪烁在指纹仪上录入指纹信息,柜门即可打开。在该实现方式中,启动指纹仪的采集录入功能、进行空间格分配和开门指令控制完全由系统平台2和第一控制组件、第二控制组件进行实现,用户只需要点击指纹开门按钮和在指纹仪上进行指纹录入,不需要进行其他任何操作。
图9示出了利用图7所示的系统实现取件的操作方法,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901:点击使用柜子菜单选项,进行取件请求。
在需要取件时,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中的使用柜子菜单选项进行储物装置的结束租用处理。当点击使用柜子菜单选项后,云端系统平台2会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从存储模块20获取绑定储物装置3的列表返回给微信,这样用户就进入了使用柜子的页面,此时就可以看到在用户空间租用信息中绑定的储物装置,并且每个未使用的储物装置旁边都会有开门按钮和指纹开门按钮,而用户正在使用的储物装置旁边则会结束租用开门按钮,此时,用户就可以通过步骤S902进行取件开门请求。
步骤S902:点击结束租用开门按钮。
用户点击结束租用开门按钮,就会收到微信支付确认信息,用户通过微信进行支付确认。在此过程中,用户只需要点击开门按钮发送开门请求,而具体的费用计算和发送微信支付请求都是由云端系统平台2进行处理的,用户不需要进行其他任何操作。
步骤S903:进行微信支付,支付成功后打开柜门取件。
支付成功后,就可以将柜门打开,用户就可以进行取件操作了。而支付成功后的交互以及支付后生成开门指令进行开门控制完全由系统平台和第一控制组件、第二控制组件进行处理,用户不需要进行其他任何操作。
而当用户是通过指纹开门取件时,只需要直接在指纹仪上录入指纹信息,指纹匹配成功,柜门即可打开。在该实现方式中,指纹匹配和生成开门指令控制开门完全由系统平台2和第一控制组件、第二控制组件进行实现,用户只需要在指纹仪上进行指纹录入,不需要进行其他任何操作。
在具体使用中,用户还可以通过每个储物装置下面的授权菜单选项更改默认绑定的储物装置、空间格尺寸和空间租用方式的任一项。
图10示出了在存件过程中实现快速开门的方法,以通过微信用户终端上的开门按钮实现一键快速开门为例,如图10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1:接收开门请求,根据开门请求获取用户ID和待租用的储物装置ID。
用户通过微信公众号的使用柜子进入取件操作页面,在想要租用的储物装置上点击开门按钮,即可发送一键开门请求给系统平台。系统平台会根据开门请求获取用户ID(即微信号)和储物装置ID。
步骤S102:根据用户ID和待租用的储物装置ID获取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和待租用的储物装置的储物装置信息。
由于在首次绑定中生成并存储了用户空间租用信息,且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包括用户ID、授权储物装置ID、授权空间格尺寸和授权空间租用方式,则根据步骤S1001获取了用户ID后和待租用的储物装置ID,即可以通过用户ID和储物装置ID查询到授权空间格尺寸以及与待租用的储物装置ID对应的储物装置的相应信息。其中,储物装置信息是由系统管理人员通过录入的方式预先存储在存储模块20中的,至少包括储物装置ID、空间格编码、空间格尺寸、空间格状态等,而在使用了前述的新型储物装置的实现例中,储物装置信息还需要包括第一控制组件编码和第二控制组件编码,以实现对空间格编码的准确标识。
步骤S103: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和待租用的储物装置的储物装置信息分配空间格并生成开门指令输出至储物装置。
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获取授权空间格尺寸(授权空间格尺寸即为用户空间租用信息中存储的与储物装置ID对应的空间格尺寸,该空间格尺寸为用户默认绑定的储物装置上的默认要使用的空间格大小),并根据储物装置ID和授权空间格尺寸循环遍历待租用的储物装置的储物装置信息,将遍历到的第一个空间格尺寸与用户空间租用信息中的授权空间格尺寸相同且空间格状态为空的空间格编号返回,即获取可用状态为空(即空间格状态为可用或空)的相应大小的空间格的编号,之后,根据获取的空间格的编号生成开门指令输出至储物装置,生成的开门指令的格式例如为“储物装置ID-空间格编码-开门指令”。而在储物装置为前述的新型储物装置的实现例中,生成的开门指令的格式需要为“储物装置ID-第一控制组件编码-第二控制组件编码-空间格编码-开门指令”。
步骤S104:储物装置根据接收到的开门指令,控制相应的空间格的电动锁接通。
储物装置接收到开门指令后,即由控制模块对开门指令进行解析,根据解析结果首先判断是否是发送给自己的指令(该判断可以通过储物装置ID进行判断),之后根据空间格编码找到对应的空间格,并根据开门指令生成开锁控制信号如通电脉冲,将电动锁接通,从而将相应空间格的柜门打开。而在储物装置为前述的包括第一控制组件和设置于柜体上的与空间格电动锁相连的至少一个第二控制组件的新型储物装置的实例中,储物装置根据接收到的开门指令,控制相应的空间格的电动锁接通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第一控制组件接收开门指令进行解析,根据解析结果判断地址是否正确(即判断第一控制组件编码是否是自己的),当判断为发送给自己的开门指令时,将开门指令广播给其控制范围内的每个第二控制组件。各个第二控制组件接收开门指令进行解析,根据解析结果判断地址是否正确(即通过第二控制组件编码进行判断,判断是否是自己的标识编码),当判断为发送给自己的开门指令时,生成开门信号输出至相应的空间格电动锁(通过空间格编码找到相应的空间格电动锁),控制空间格电动锁接通。其中,第一控制组件和第二控制组件的标识编码可以是通过其各自上设置的拨码开关进行编码标识的,在判断是否是发送给自己的时,通过读取拨码开关上的编码地址与接收到的开门指令中的相应编码进行比较,判断是否相同。而第一控制组件可以通过存储注册的第二控制组件编码,标识其控制范围,即如果存储在已注册信息中,则说明是其控制范围内的,将进行广播消息的发送。而空间格编码,则可以是通过电动锁与第二控制组件之间的连接端口进行编码标识。
在具体实现中,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可以是在进行微信绑定时设置并存储的,也可以是通过授权请求进行更改后更新存储的。
图11示出了在存件过程中基于生物识别实现快速开门的方法,如图1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11:接收生物识别开门请求,根据生物识别开门请求获取用户ID和待租用的储物装置ID。
该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与步骤S101相似,不同在于,在用户界面上该生物识别开门请求的按钮与步骤S101的一键开门按钮为不同的用户操作接口(参照操作方法的描述),而用户通过生物识别开门请求如指纹仪开门的按钮进行生物识别开门的请求,请求中包括的参数信息同样包括用户ID(如微信号)和待租用的储物装置ID。另外,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本步骤还包括根据生物识别开门请求启动生物识别装置的采集录入功能,具体为将启动信号发送给控制模块,由控制模块根据启动信号,将生物识别装置转换为采集录入状态,启动信号的具体格式和实现方式可以根据选用的生物识别装置的状态转换方式进行设置。
步骤S112:接收采集指令,根据采集指令获取生物特征码位置信息,并将用户ID与生物码特征位置信号关联存储。
在生物识别开门的方式中,在接收到生物识别开门请求后,还需要等待储物装置发送采集指令,该采集指令至少需要包括生物特征码位置信息。其中,生物特征码位置信息是指生物识别装置采集的生物特征码在生物识别装置中的存储地址,例如寄存器存储地址,可以有储物装置的控制模块从生物识别装置中读取,也可以由生物识别装置在存储后返回给储物装置的控制模块,之后由控制模块发送给系统平台。系统平台获取到该存储地址后,将其与用户ID(例如微信号)进行绑定,即将其存储到步骤S111的开门请求中的用户ID对应用户空间租用信息记录中。由于用户绑定的储物装置可能有多个,在绑定时,还需要绑定到正确的储物装置上,这就需要在绑定时也获取储物装置ID,即由用户ID和储物装置ID作为生物特征码位置信息的关联Key键。其中,储物装置ID可以由控制模块获取后生成在采集指令中,也可以由系统平台直接从生物识别开门请求中获得。
步骤S113:根据用户ID和待租用的储物装置ID获取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和待租用的储物装置的储物装置信息。
在进行生物特征码的关联后,系统平台就启动开门流程,进行空间分配和生成开门指令以控制储物装置的相应柜门打开。其中,进行空间分配和生成开门指令的方法可参照图10的相应方法,因此本步骤可参照步骤S102。
步骤S114: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和待租用的储物装置的储物装置信息分配空间格并生成开门指令输出至储物装置。
同样地,本步骤的具体实现可参照步骤S103。
步骤S115:储物装置根据接收到的开门指令,控制相应的空间格的电动锁接通。
同样地,本步骤的具体实现可参照步骤S104。
图12示出了在取件过程中实现快速开门的方法,如图1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21:接收开门请求,根据开门请求获取用户ID和待租用的储物装置ID。
本步骤中的开门请求是取件一键开门请求,通过参照前文操作方法中的相关叙述,可以知道该开门请求为页面中的结束租用按钮选项。由于该按钮选项是在相应的储物装置旁,因此请求中可以很容易就实现包含储物装置ID,而由于是通过用户终端如微信进行的操作,因此,也能够很容易地通过请求获取用户ID(如微信号),用户ID和储物装置ID皆可以作为参数信息包含在开门请求中,以由系统平台在接收到请求时获取到。
步骤S122:根据用户ID和待租用的储物装置ID获取用户空间租用信息。
通过前文叙述可以知道,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包括用户ID、储物装置ID、空间格尺寸和空间租用方式,而在进行空间格分配和生成开门指令后,系统平台还会将空间格编码和空间格分配时间存储在用户空间租用信息的相应记录中(即与用户ID和储物装置ID对应的记录中),这样在取件时,就可以根据用户ID和储物装置ID获取到存件的空间格编码和空间格分配时间。在使用了前文叙述的新型储物装置的实现例中,在进行空间格分配后,用户空间租用信息中存储的信息还包括第一控制组件编码和第二控制组件编码。
步骤S123: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生成开门指令输出至储物装置。
在获取到空间格编码后,系统平台即可以通过储物装置ID和空间格编码生成“储物装置ID-空间格编码-开门指令”格式的开门指令发送给储物装置的控制模块。而在使用了前述的新型储物装置的实例中,生成的开门指令的格式则可以为“储物装置ID-第一控制组件编码-第二控制组件编码-空间格编码-开门指令”或为“第一控制组件编码-第二控制组件编码-空间格编码-开门指令”或为“储物装置ID-第二控制组件编码-空间格编码-开门指令”。
而在需要付费租用储物装置的实现例中,本步骤在生成开门指令之前,还需要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中的空间格分配时间和空间租用方式进行费用计算,以及在计算后通过第三方支付,优选地以微信为用户终端通过微信支付,的方式进行支付处理,并在支付成功后才生成开门指令输出至储物装置。
步骤S124:储物装置根据接收到的开门指令,控制相应的空间格的电动锁接通。
本步骤的具体实现可参照步骤S104。
图13示出了在取件过程中基于生物识别实现快速开门的方法,如图1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31:接收生物特征识别指令,根据生物特征识别开门指令获取生物特征码位置信息和储物装置ID。
在该步骤中,用户通过生物识别装置进行生物特征采集后,生物识别装置会根据采集的生物特征进行匹配,并在匹配成功将匹配结果发送给储物装置的控制模块,匹配结果可以直接是存储的与采集的生物特征码匹配的生物特征码的位置信息。控制模块获取本装置的储物装置ID,并根据生物识别装置发送的生物特征码位置,生成生物特征识别指令发送给系统平台。而系统平台则根据生物特征识别指令获取储物装置ID和生物特征码位置信息。在其他实施例中,生物特征码位置信息本身也可以是同时包括储物装置ID和生物特征码在生物识别装置中的内存位置的。在本实施例中,生物识别装置可以默认是开启的且为录入匹配的状态,即认证状态。在其他实现例中,也可以通过采集后即进行匹配,匹配不到默认为采集录入并存储的方式实现(在此实现方式中,指纹取件开门成功需要删除在先录入存储的生物特征码),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步骤S132:根据生物特征码位置信息和储物装置ID获取用户空间租用信息。
由于在生物识别存件时,在用户空间租用信息中将用户ID、储物装置ID和生物特征码位置信息进行了绑定,因此,在生物识别取件时,可以通过储物装置ID和生物特征码位置信息查询到相应的用户ID对应的用户空间租用信息记录,并获取存件的空间格编码、空间格分配时间和空间租用方式。在选用了前述的新型储物装置的实现例中,还需要获取相应的第一控制组件编码和第二控制组件编码。
步骤S133: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生成支付信息输出至用户终端和生成开门指令输出至储物装置。
在需要付费存储的应用场景中,需要在根储物装置ID和空间格编码生成开门指令输出的同时,也根据空间格分配时间和空间租用方式进行费用计算和向第三方支付方发送支付请求,例如在微信作为终端的实例中,发送支付请求给微信,从而在微信终端形成支付信息页。在采用了新型储物装置的实现例中,生成的开门指令还包括第二控制组件编码和/或第一控制组件编码。在不需要付费租用的场景中,不需要进行支付处理,可以直接生成开门指令输出至储物装置。
步骤S134:储物装置根据接收到的开门指令,控制相应的空间格的电动锁接通。
本步骤的具体实现可参照步骤S104。
本发明实施例的以上方法和系统中,支付处理可以根据运营商是否对储物装置的租用收费的规定和相应的收费规则灵活结算和支付,如果不需支付的场合,即可省略费用结算和支付以及空间租用方式等步骤,直接开门,非常快捷。如果需要付费的场合,则通过微信自身的支付功能完成支付处理,不需要进行额外的其他处理,支付快捷,彻底抛弃传统密码验证的方式,开门速度缩短到三秒以内,大大节约用户等待时间。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由于第一控制组件与云端系统平台和第二控制组件的之间通信方式不同,其通信协议是有区别的,因此第一控制组件在接收到云端系统平台的信息和第二控制组件的消息时,都需要先进行解析和转换,以使其适用其传输方式对应的通信协议,才能进一步进行消息的发送,而指令的转换处理根据具体的通信协议进行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不对此进行详细赘述。
在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控制组件和第二控制组件均可以是集成有上述功能单元的电路板,例如控制板和I/O板。通过集成上述功能的电路板实现上述功能,成本非常低,可以大大降低储物装置的成本。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存件过程中实现快速开门的方法,包括:
在用户终端的使用柜子的页面展示当前用户绑定的储物装置,并针对各个储物装置分别展示用于相应储物装置的开门请求的选项;
通过所述相应储物装置的开门请求的选项接收开门请求,根据开门请求获取用户ID和待租用的储物装置ID;
根据用户ID和待租用的储物装置ID获取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和待租用的储物装置的储物装置信息;
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和待租用的储物装置的储物装置信息直接分配空间格并生成开门指令输出至储物装置,以直接根据用户的开门请求控制相应储物装置的空间格的柜门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包括用户ID、储物装置ID、空间格尺寸和空间租用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授权请求或绑定请求,根据授权请求或绑定请求更新或生成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存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储物装置包括第一控制组件和设置于柜体上的与空间格电动锁相连的至少一个第二控制组件,所述储物装置根据接收到的开门指令,控制相应的空间格的电动锁接通,其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所述第一控制组件接收开门指令进行解析,根据解析结果判断地址是否正确,当判断为发送给自己的开门指令时,将所述开门指令广播给与第一控制组件控制范围内的每个第二控制组件;
每个第二控制组件接收开门指令进行解析,根据解析结果判断地址是否正确,当判断为发送给自己的开门指令时,生成开门信号输出至相应空间格的电动锁,控制空间格的电动锁接通。
4.基于生物识别实现快速开门的方法,包括存件过程中进行快速开门,其中,所述存件过程中进行快速开门包括:
在用户终端的使用柜子的页面展示当前用户绑定的储物装置,并针对各个储物装置分别展示用于相应储物装置的开门请求的选项;
通过所述相应储物装置的开门请求的选项接收生物识别开门请求,根据生物识别开门请求获取用户ID和待租用的储物装置ID;
接收采集指令,根据采集指令获取生物特征码位置信息,并将用户ID与生物特征码位置信息关联存储;
根据用户ID和待租用的储物装置ID获取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和待租用的储物装置的储物装置信息;
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和待租用的储物装置的储物装置信息直接分配空间格并生成开门指令输出至储物装置,以直接根据用户的开门请求控制相应储物装置的空间格的柜门打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生物识别实现快速开门的方法,还包括在取件过程中进行快速开门,其中,在取件过程中进行快速开门包括:
接收生物特征识别指令,根据生物特征识别指令获取生物特征码位置信息;
根据生物特征码位置信息获取用户空间租用信息;
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生成支付信息输出至用户终端和直接生成开门指令输出至储物装置,以直接根据生物特征识别指令控制相应储物装置的空间格的柜门打开。
6.空间租用系统平台,包括存储模块和开门请求处理模块,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储物装置信息和用户空间租用信息,所述用户空间租用信息与所述储物装置信息通过储物装置ID相关联;
所述开门请求处理模块包括存件开门处理模块,其中,所述存件开门处理模块包括一键租用单元,配置为接收用户终端的一键开门请求,根据一键开门请求获取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和储物装置信息,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和储物装置信息直接分配空间格,生成开门指令输出;
其中,所述一键开门请求是由用户通过在用户终端的使用柜子的页面展示的当前用户绑定的各个储物装置对应的开门请求的选项发出,且所述一键开门请求至少包括有用户ID和待租用的储物装置ID。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平台,其中,所述开门请求处理模块还包括取件开门处理模块,
所述取件开门处理模块包括一键取物单元,配置为接收用户终端的一键开门请求,根据一键开门请求获取用户空间租用信息,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进行结算和支付处理,并在支付成功后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直接生成开门指令输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平台,其中,所述存件开门处理模块还包括智能存件处理单元,配置为接收用户终端的生物识别开门请求和生物识别装置返回的采集指令,根据生物识别装置返回的采集指令获取生物特征码位置信息并将生物特征码位置信息与发送生物识别开门请求的用户终端关联,并在关联之后根据生物识别开门请求获取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和储物装置信息进行空间格分配和生成开门指令输出;
所述取件开门处理模块还包括智能取件处理单元,配置为接收生物特征识别指令,根据生物特征识别指令获取用户空间租用信息,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生成开门指令输出。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平台,其中,所述系统平台还包括授权处理模块,配置为接收绑定请求或授权请求,根据绑定请求或授权请求获取用户ID、储物装置ID、空间格尺寸和空间租用方式生成或更新存储模块中存储的用户空间租用信息。
10.用于储物空间租用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上配置有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空间租用系统平台。
11.能够实现快速开门的储物装置空间租用系统,包括用户终端、系统平台和储物装置,所述用户终端能够与所述系统平台双向通信,所述系统平台能够与所述储物装置双向通信,其中,
所述用户终端的使用柜子的页面展示有当前用户绑定的储物装置,并针对各个储物装置分别展示有用于相应储物装置的开门请求的选项;
所述系统平台包括开门请求处理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储物装置信息和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储物装置信息和用户空间租用信息通过储物装置ID相关联;所述开门请求处理模块配置为包括存件开门处理模块,所述存件开门处理模块包括一键租用单元,配置为接收用户通过所述用户终端的开门请求选项发出的开门请求,根据开门请求获取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和储物装置信息,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和储物装置信息分配空间格,生成开门指令输出至储物装置;
所述储物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和设置于空间格上的电动锁,所述控制模块配置为接收开门指令,根据开门指令生成开锁信号控制所述电动锁接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开门请求处理模块还包括取件开门处理模块,
所述取件开门处理模块包括一键取物单元,配置为接收用户通过所述用户终端的开门请求选项发出的开门请求,根据开门请求获取用户空间租用信息,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进行结算和支付处理,并在支付成功后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生成开门指令输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储物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控制模块上的生物识别装置,所述生物识别装置用于采集用户生物特征信息进行存储或匹配,并根据存储结果生成采集指令或根据匹配结果生成生物特征识别指令输出至所述系统平台;
所述存件开门处理模块还包括智能存件处理单元,配置为接收用户终端的生物识别开门请求和生物识别装置返回的采集指令,根据生物识别装置返回的采集指令获取生物特征码位置信息并将生物特征码位置信息与发送生物识别开门请求的用户终端关联,并在关联之后根据生物识别开门请求获取用户空间租用信息和储物装置信息进行空间格分配和生成开门指令输出;
所述取件开门处理模块还包括智能取件处理单元,配置为接收生物识别装置输出的生物特征识别指令,根据生物特征识别指令获取用户空间租用信息,根据用户空间租用信息生成开门指令输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平台还包括授权处理模块,配置为接收用户终端的绑定请求或授权请求,根据绑定请求或授权请求获取用户ID、储物装置ID、空间格尺寸和空间租用方式生成或更新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的用户空间租用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储物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柜体,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组件和第二控制组件,每个柜体上各设置有一个第二控制组件且每个第二控制组件与其所在柜体上的各空间格内设置的电动锁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组件设置在其中一个柜体上且能够与各个柜体上的第二控制组件双向无线通信;
所述储物装置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组件与所述系统平台双向无线通信;
所述第一控制组件配置为接收所述开门指令进行解析,并在判断所述开门指令的地址正确时,输出开门指令至各个第二控制组件;
所述第二控制组件配置为对接收到的开门指令进行解析,并在判断所述开门指令的地址正确时,控制相应的空间格的电动锁接通。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生物识别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控制组件上,所述生物识别装置输出生成的采集指令或生物特征识别指令至所述第一控制组件,所述第一控制组件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输出所述采集指令或生物特征识别指令至所述系统平台。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系统,所述第一控制组件与所述系统平台的双向无线通信基于移动通信协议实现,所述第一控制组件与所述第二控制组件的双向无线通信基于近距离通信协议实现。
CN201711091985.3A 2017-11-08 2017-11-08 能够实现快速开门的储物装置空间租用系统及实现快速开门的方法 Active CN1078627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91985.3A CN107862770B (zh) 2017-11-08 2017-11-08 能够实现快速开门的储物装置空间租用系统及实现快速开门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91985.3A CN107862770B (zh) 2017-11-08 2017-11-08 能够实现快速开门的储物装置空间租用系统及实现快速开门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62770A CN107862770A (zh) 2018-03-30
CN107862770B true CN107862770B (zh) 2021-02-02

Family

ID=61701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91985.3A Active CN107862770B (zh) 2017-11-08 2017-11-08 能够实现快速开门的储物装置空间租用系统及实现快速开门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627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2478A (zh) * 2018-04-02 2018-09-04 广州市孚海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云技术和虹膜识别的微信智能柜控制系统及存件、取件方法
CN108831052A (zh) * 2018-05-28 2018-11-16 广东乐心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公共储物柜分配方法和系统
CN108803413A (zh) * 2018-05-30 2018-11-13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收纳装置、智能收纳系统
US11500574B2 (en) 2018-05-30 2022-11-15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Storage detection method, storage detection device, and smart storage device
CN109145842A (zh) * 2018-08-29 2019-01-04 深圳市智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图像识别控制智能储物柜的箱门的方法及装置
CN109035532A (zh) * 2018-08-29 2018-12-18 北京万户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门柜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460513B (zh) * 2018-09-10 2022-04-29 广州甩手技术有限公司 构建多公众号入口以实现空间租用的方法、服务器和系统
CN110942563A (zh) * 2018-09-25 2020-03-31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快递柜的快件处理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2991635B (zh) * 2021-05-21 2021-08-03 浙江口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柜的存取件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1607B (zh) * 2014-05-30 2016-10-05 深圳市智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打开储物箱门的方法
CN104616402B (zh) * 2015-02-13 2016-08-17 广州硕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客户端租用和控制储物柜的系统
CN106934946B (zh) * 2015-12-31 2020-05-15 菜鸟智能物流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储物柜操作方法、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DE102016004416A1 (de) * 2016-04-09 2017-10-12 Fabian Tapken Paketkastensystem
CN205827541U (zh) * 2016-07-22 2016-12-21 江西光正金属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人脸识别寄存柜
CN206075423U (zh) * 2016-08-30 2017-04-05 湖南大学 一种储物柜及储物柜控制系统
CN107274584A (zh) * 2017-05-18 2017-10-20 中科富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寄存柜存储方法、控制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07134074A (zh) * 2017-05-23 2017-09-05 崔俊新 储物设备共享方法、储物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248237A (zh) * 2017-07-03 2017-10-13 杨朗丰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共享储物柜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62770A (zh) 2018-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62770B (zh) 能够实现快速开门的储物装置空间租用系统及实现快速开门的方法
CN107682339B (zh) 住宿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05913132B (zh) 一种酒店速住系统、方法
CN104574167B (zh) 一种租赁处理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05654624A (zh) 自行车租赁管理设备及租赁方法
CN109741499A (zh) 门禁机的用户信息更新方法及装置
CN106060036A (zh) 去中心化共识方法及装置
CN103489233A (zh) 一种动态密码的电子门禁系统
CN110248216A (zh) 电视投屏方法、装置、电视投屏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JP6805802B2 (ja) 民泊サービスシステム
CN103529788A (zh) 远程云家电控制设备
CN110378696A (zh) 一种刷脸支付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03942880A (zh)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支付方法
CN105376203B (zh) 交互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489105A (zh) 一种构建移动应用商店的系统和方法
CN110021087B (zh) 基于微信开门的快速绑定房间的方法
CN105431881A (zh) 分布式储物柜服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523659A (zh) 客房入住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531634A (zh) 一种住宿管理系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765768A (zh) 一种支持双开门的快递柜及快递存取系统
CN109726545B (zh) 一种信息显示方法、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装置
CN109697776A (zh) 一种无人健身房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JP7080640B2 (ja) リソースアクセスの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CN107166630A (zh) 空调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4627593A (zh) 信息交互方法、终端、服务器、系统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0000 803a, R & D workshop, No.3, West spectral Road, Guang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shake hand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803a, R & D workshop, No.3, West spectral Road, Guang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SHUAISHOU E-COMMERCE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