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61882A - 一种移动式软件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式软件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61882A
CN107861882A CN201711379206.XA CN201711379206A CN107861882A CN 107861882 A CN107861882 A CN 107861882A CN 201711379206 A CN201711379206 A CN 201711379206A CN 107861882 A CN107861882 A CN 1078618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bearing base
protective cover
working panel
software te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7920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梅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Yuy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Yuy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Yuy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Yuy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7920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61882A/zh
Publication of CN1078618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6188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2Software debugging
    • G06F11/3648Software debugging using additional hardwa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式软件测试装置,包括承载底座、工作面板、防护罩、串口接线端子、电源接线端子、辅助电源、触屏显示器、操作键、数据存储设备、数据通讯电路及数据处理电路,承载底座与工作面板连接,工作面板位于承载底座正上方,串口接线端子、电源接线端子、辅助电源均安装在承载底座上表面,串口接线端子、电源接线端子对应的防护罩侧表面设操作孔,辅助电源位与承载底座上表面通过滑轨滑动连接,数据存储设备、数据通讯电路及数据处理电路安装在工作面板上表面。本发明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检测作业精度和效率,另一方面有效实现独立运行和与其他设备联机运行检测作业的需要,从而进一步提高软件系统检测作业灵活性和便捷性。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式软件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板电脑设备,确切地说是一种移动式软件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软件系统汇编、开发及日常运行故障检测作业中,往往均需要对当前的软件通过检测设备进行有效保存、传输及仿真运行操作,当前在进行该类操作时,主要是将待检测软件通过移动存储设备、网络系统等实现对待检测软件进行数据传递作业,同时也仅能在将待检测软件传输到指定的检测设备后方可对软件进行仿真检测作业,因此导致当前软件检测作业中,软件系统的数据保存、传输作业效率低下,可靠性差,同时还存在仿真检测作业难度大,检测设备使用灵活性和通用性差,严重影响了软件系统检测作业的可靠性、灵活性和便捷性,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移软件检测作业辅助设备,以满足实际使用的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式软件测试装置,该发明结构简单,使用能灵活方便,运行自动化程度高,一方面可有效的满足对软件系统进行存放、数据传递、仿真运行及检测作业的需要,提高软件检测作业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并克服传统软件测试作业中,不同软件运行是产生的相互干扰现象,提高检测作业精度和效率,另一方面具有良好的通用型和自主运行能力,可有效实现独立运行和与其他设备联机运行检测作业的需要,从而进一步提高软件系统检测作业灵活性和便捷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移动式软件测试装置,包括承载底座、工作面板、防护罩、串口接线端子、电源接线端子、辅助电源、触屏显示器、操作键、数据存储设备、数据通讯电路及数据处理电路,其中承载底座与工作面板通过滑轨相互滑动连接,且工作面板位于承载底座正上方,并与承载底座间构成宽度为1—5厘米的定位腔,防护罩为横截面呈“冂”字型的槽状结构,与承载底座侧表面连接并包覆在承载底座和工作面板外,工作面板与防护罩间构成承载腔,承载腔与定位腔同轴分布,串口接线端子、电源接线端子、辅助电源均安装在承载底座上表面,其中串口接线端子至少一个,位于承载底座前端面,电源接线端子共两个,其中一个位于承载底座前端面,另一个位于承载底座后端面位置,电源接线端子与辅助电源电气连接,串口接线端子、电源接线端子对应的防护罩侧表面设操作孔,并与操作孔同轴分布,辅助电源位于定位腔内,并与承载底座上表面通过滑轨滑动连接,数据存储设备、数据通讯电路及数据处理电路嵌于承载腔内并安装在工作面板上表面,数据处理电路分别与数据存储设备、数据通讯电路、串口接线端子、辅助电源、触屏显示器、操作键电气连接,触屏显示器通过转台机构安装在防护罩上表面,且触屏显示器与防护罩上表面呈0°—90°夹角,且触屏显示器另环绕铰接轴进行0°—360°旋转,操作键嵌于防护罩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底座均布若干散热透孔,且所述的散热透孔与辅助电源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的防护罩与承载底座接触面处设弹性密封环,且所述弹性密封环对应的防护罩与承载底座表面设定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底座和工作面板之间通过至少两个弹性绝缘垫块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辅助电源包括蓄电池组、充放电控制电路及无线充电装置,所述的充放电控制电路分别与蓄电池组、无线充电装置、电源接线端子和数据处理电路电气连接,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安装在承载底座上表面并环绕蓄电池组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的数据存储设备为机械硬盘、固态硬盘及SD存储卡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共用,且数据存储设备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各数据存储设备间相互并联。
进一步的,所述的数据通讯电路为串口通讯装置、WIFI无线通讯装置、Zigbee无线通讯装置及RFID射频通讯装置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共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数据处理电路为基于DSP单片机或基于FPGA数据处理芯片的控制电路,且所述的数据处理电路中另设至少一个图形处理器电路,且图形处理器电路与控制电路间通过数据通讯总线相互电气连接。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能灵活方便,运行自动化程度高,一方面可有效的满足对软件系统进行存放、数据传递、仿真运行及检测作业的需要,提高软件检测作业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并克服传统软件测试作业中,不同软件运行是产生的相互干扰现象,提高检测作业精度和效率,另一方面具有良好的通用型和自主运行能力,可有效实现独立运行和与其他设备联机运行检测作业的需要,从而进一步提高软件系统检测作业灵活性和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辅助电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数据处理电路电气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3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软件测试装置,包括承载底座1、工作面板2、防护罩3、串口接线端子4、电源接线端子5、辅助电源6、触屏显示器7、操作键8、数据存储设备9、数据通讯电路10及数据处理电路11,其中承载底座1与工作面板2通过滑轨12相互滑动连接,且工作面板2位于承载底座1正上方,并与承载底座1间构成宽度为1—5厘米的定位腔13,防护罩3为横截面呈“冂”字型的槽状结构,与承载底座1侧表面连接并包覆在承载底座1和工作面板2外,工作面板2与防护罩3间构成承载腔14,承载腔14与定位腔13同轴分布,串口接线端子4、电源接线端子5、辅助电源6均安装在承载底座1上表面,其中串口接线端子4至少一个,位于承载底座1前端面,电源接线端子5共两个,其中一个位于承载底座1前端面,另一个位于承载底座1后端面位置,电源接线端子5与辅助电源6电气连接,串口接线端子4、电源接线端子5对应的防护罩3侧表面设操作孔15,并与操作孔15同轴分布,辅助电源6位于定位腔13内,并与承载底座1上表面通过滑轨12滑动连接,数据存储设备9、数据通讯电路10及数据处理电路11嵌于承载腔14内并安装在工作面板2上表面,数据处理电路11分别与数据存储设备9、数据通讯电路10、串口接线端子4、辅助电源6、触屏显示器7、操作键8电气连接,触屏显示器7通过转台机构16安装在防护罩3上表面,且触屏显示器7与防护罩3上表面呈0°—90°夹角,且触屏显示器7另环绕铰接轴进行0°—360°旋转,操作键8嵌于防护罩3上表面。
其中,所述的承载底座1均布若干散热透孔17,所述的散热透孔17与辅助电源6位置相对应,所述的防护罩3与承载底座1接触面处设弹性密封环18,且所述弹性密封环18对应的防护罩3与承载底座1表面设定位槽19,且所述的承载底座1和工作面板2之间通过至少两个弹性绝缘垫块20相互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辅助电源6包括蓄电池组61、充放电控制电路62及无线充电装置63,所述的充放电控制电路62分别与蓄电池组61、无线充电装置63、电源接线端子5和数据处理电路11电气连接,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63安装在承载底座1上表面并环绕蓄电池组61分布,所述的数据存储设备9为机械硬盘、固态硬盘及SD存储卡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共用,且数据存储设备9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各数据存储设备9间相互并联,所述的数据通讯电路10为串口通讯装置、WIFI无线通讯装置、Zigbee无线通讯装置及RFID射频通讯装置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共用。
此外,所述的数据处理电路11为基于DSP单片机或基于FPGA数据处理芯片的控制电路,且所述的数据处理电路中另设至少一个图形处理器电路,且图形处理器电路与控制电路间通过数据通讯总线相互电气连接。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首先完成承载底座、工作面板、防护罩、串口接线端子、电源接线端子、辅助电源、触屏显示器、操作键、数据存储设备、数据通讯电路及数据处理电路相互连接,然后将待检测软件保存到数据存储设备中备用;
其中在将待检测软件保存到数据存储设备中时,一方面可将待检测软件设备的数据存储设备拆除并安装到承载底座内,另一方面将承载底座前端串口接线端子与待检测软件设备直接建立数据连接,然后将待检测软件复制到承载底座内的数据存储设备中,或通过数据通讯电路与待检测软件设备通过网络与待检测软件设备建立数据连接,然后将待检测软件复制到承载底座内的数据存储设备中,从而实现待检测软件复制备用。
在进行软件检测作业时,当需要通过外部设备进行检测时,首先将承载底座通过串口接线端子与外部检测设备建立数据连接,然后由外部检测设备读取数据存储设备内的软件信息,并驱动待检测软件在数据存储设备中运行仿真检测;当独立进行检测作业时,直接由数据处理电路驱动数据存储设备内的软件信息,并驱动待检测软件在数据存储设备中运行仿真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数据信息通过触屏显示器进行显示。
其中在检测运行过程中,尤其是独立进行检测作业时,由辅助电源对各设备运行提供电能供给。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能灵活方便,运行自动化程度高,一方面可有效的满足对软件系统进行存放、数据传递、仿真运行及检测作业的需要,提高软件检测作业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并克服传统软件测试作业中,不同软件运行是产生的相互干扰现象,提高检测作业精度和效率,另一方面具有良好的通用型和自主运行能力,可有效实现独立运行和与其他设备联机运行检测作业的需要,从而进一步提高软件系统检测作业灵活性和便捷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移动式软件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式软件测试装置包括承载底座、工作面板、防护罩、串口接线端子、电源接线端子、辅助电源、触屏显示器、操作键、数据存储设备、数据通讯电路及数据处理电路,其中所述的承载底座与工作面板通过滑轨相互滑动连接,且所述的工作面板位于承载底座正上方,并与承载底座间构成宽度为1—5厘米的定位腔,所述的防护罩为横截面呈“冂”字型的槽状结构,与承载底座侧表面连接并包覆在承载底座和工作面板外,所述的工作面板与防护罩间构成承载腔,所述的承载腔与定位腔同轴分布,所述的串口接线端子、电源接线端子、辅助电源均安装在承载底座上表面,其中所述的串口接线端子至少一个,位于承载底座前端面,所述的电源接线端子共两个,其中一个位于承载底座前端面,另一个位于承载底座后端面位置,所述的电源接线端子与辅助电源电气连接,所述的串口接线端子、电源接线端子对应的防护罩侧表面设操作孔,并与操作孔同轴分布,所述的辅助电源位于定位腔内,并与承载底座上表面通过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的数据存储设备、数据通讯电路及数据处理电路嵌于承载腔内并安装在工作面板上表面,所述的数据处理电路分别与数据存储设备、数据通讯电路、串口接线端子、辅助电源、触屏显示器、操作键电气连接,所述的触屏显示器通过转台机构安装在防护罩上表面,且触屏显示器与防护罩上表面呈0°—90°夹角,且触屏显示器另环绕铰接轴进行0°—360°旋转,所述的操作键嵌于防护罩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软件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底座均布若干散热透孔,且所述的散热透孔与辅助电源位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软件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罩与承载底座接触面处设弹性密封环,且所述弹性密封环对应的防护罩与承载底座表面设定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软件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底座和工作面板之间通过至少两个弹性绝缘垫块相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软件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电源包括蓄电池组、充放电控制电路及无线充电装置,所述的充放电控制电路分别与蓄电池组、无线充电装置、电源接线端子和数据处理电路电气连接,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安装在承载底座上表面并环绕蓄电池组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软件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存储设备为机械硬盘、固态硬盘及SD存储卡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共用,且数据存储设备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各数据存储设备间相互并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软件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通讯电路为串口通讯装置、WIFI无线通讯装置、Zigbee无线通讯装置及RFID射频通讯装置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共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软件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处理电路为基于DSP单片机或基于FPGA数据处理芯片的控制电路,且所述的数据处理电路中另设至少一个图形处理器电路,且图形处理器电路与控制电路间通过数据通讯总线相互电气连接。
CN201711379206.XA 2017-12-20 2017-12-20 一种移动式软件测试装置 Withdrawn CN1078618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79206.XA CN107861882A (zh) 2017-12-20 2017-12-20 一种移动式软件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79206.XA CN107861882A (zh) 2017-12-20 2017-12-20 一种移动式软件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61882A true CN107861882A (zh) 2018-03-30

Family

ID=61707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79206.XA Withdrawn CN107861882A (zh) 2017-12-20 2017-12-20 一种移动式软件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6188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5428A (zh) * 2018-04-09 2018-09-14 河南三方元泰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移动在线食品质量抽检系统
CN116170987A (zh) * 2023-02-24 2023-05-26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一种互联网医疗随访辅助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5428A (zh) * 2018-04-09 2018-09-14 河南三方元泰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移动在线食品质量抽检系统
CN116170987A (zh) * 2023-02-24 2023-05-26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一种互联网医疗随访辅助系统及方法
CN116170987B (zh) * 2023-02-24 2023-08-11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一种互联网医疗随访辅助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223703A1 (zh) 键盘
CN108475227B (zh) 测试功能组件及数据调试方法
CN202362409U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电缆自动测试装置
JP2015025805A (ja) テストスライスとトレイとの間の高速テスタ通信インターフェイス
CN104737146A (zh) 在插座中提供方向支持
CN103853994B (zh) 电子设备、外部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1239617B (zh) 充放电测试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系统
CN107861882A (zh) 一种移动式软件测试装置
CN103048610B (zh) 无进位等待时间的pcb自动测试系统
GB2341258A (en) Monitoring a plurality of battery packs
CN204231179U (zh) 转接器、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
CN207623967U (zh) 一种移动式软件测试装置
CN101349733B (zh) 一种电子设备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204066097U (zh) 便携式usb接口调试设备
CN205210259U (zh) 一种eMMC测试电路
CN107861905A (zh) 一种计算机软件测试用pci插槽结构
CN106406154B (zh) 侦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718407B (zh) 芯片控制的usb切换器
CN204392262U (zh) 一种使用fpga控制的手机信号监测屏蔽装置
CN107942175A (zh) 一种数据采集器自动测试系统
CN202141800U (zh) 一种电能表检定装置
CN103412219B (zh) 多工位测试设备及用于该多工位测试设备的接口装置
CN106654678A (zh) 一种扩展功能usb-c便携设备保护壳
CN105180383A (zh) 一种通讯方式控制方法、系统和空调调试装置
CN203587708U (zh) 多工位测试设备及用于该多工位测试设备的接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