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44530A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44530A
CN107844530A CN201710963550.7A CN201710963550A CN107844530A CN 107844530 A CN107844530 A CN 107844530A CN 201710963550 A CN201710963550 A CN 201710963550A CN 107844530 A CN107844530 A CN 1078445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application
data
file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635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44530B (zh
Inventor
周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6355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445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44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445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445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445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6File or folder operations, e.g. details of user interfa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file systems
    • G06F16/168Details of user interfa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file systems, e.g. browsing and visualisation, 2d or 3d GU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1File system administration, e.g. details of archiving or snapsho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可以包括:获取终端的用户行为数据,并根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构建分类模型;从应用服务器中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并生成携带所述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的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使用所述终端的用户是否安装所述目标应用;在检测到所述终端中的所述目标应用产生待分类数据时,根据所述分类模型对所述待分类数据进行分类,并生成分类结果,所述分类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将所述待分类数据存储在相应类别下。采用本发明,有利于终端应用进行管理,并可提高终端的智能性。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智能终端的普及,该智能终端可以设置有多种应用。这些应用中部分应用可以为智能终端系统预置的,还有部分可以为智能终端在联网的时候通过相应的服务器获取的。
通常来说,终端用户若需要下载某个应用,需要手动输入相应的关键词或者浏览相应的应用列表以查询到应用,并通过服务器下载查询到的应用。在终端下载该应用后,可以将该应用存储在相应的路径下。因此,如何有效对应用进行管理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方便对目标应用进行管理,不仅可以满足管理该目标应用自动化、智能化需求,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终端的智能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终端的用户行为数据,并根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构建分类模型;
从应用服务器中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并生成携带所述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的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使用所述终端的用户是否安装所述目标应用,其中,所述目标应用是由所述分类模型从所述应用服务器中为所述终端筛选出的应用;
在检测到所述终端中的所述目标应用产生待分类数据时,根据所述分类模型对所述待分类数据进行分类,并生成分类结果,所述分类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将所述待分类数据存储在相应类别下。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终端的用户行为数据,并根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构建分类模型;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从应用服务器中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并生成携带所述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的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使用所述终端的用户是否安装所述目标应用,其中,所述目标应用是由所述分类模型从所述应用服务器中为所述终端筛选出的应用;
分类生成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终端中的所述目标应用产生待分类数据时,根据所述分类模型对所述待分类数据进行分类,并生成分类结果,所述分类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将所述待分类数据存储在相应类别下。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至少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应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代码,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了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服务器可以根据该终端建立的分类模型,生成包括目标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的提示信息以提示终端安装该目标应用,在检测到终端安装该目标应用产生待分类数据时,生成分类结果以指示将该待分类数据存储至相应类别下,方便了对终端中的目标应用进行管理,不仅满足了对于管理该目标应用的自动化、智能化需求,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终端的智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件管理界面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件管理界面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件管理视图下的界面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与编辑不常用图片相关的界面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与编辑不常用图片相关的界面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与编辑照片相关的界面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与编辑照片相关的界面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件管理视图下的界面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件管理视图下的界面及相关界面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与搜索数据相关的界面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与切换界面相关的界面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与打开第三界面相关的界面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与电子设备打开文件夹相关的界面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显示的界面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与终端传输数据的相关的界面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的示意图。其中该架构可以包括:终端10、电子设备20。该终端10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便携式设备。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终端10可以为第一终端,该电子设备20可以为第二终端或者服务器。该第二终端包括但不限于个人电脑等携带显示屏的终端。该服务器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中的一个独立服务设备,或者是由互联网中的多个独立服务设备共同构成的集群服务设备。
终端10可以与该电子设备20建立通信连接,该通信连接可以为有线通信连接,还可以为无线通信连接。该终端10可以利用电子设备20展示终端10中的部分数据,还可以利用电子设备20对与该终端10相关数据或者相关数据的标识进行分类,还可以利用该电子设备20对该终端10中的应用进行更新。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10会设有文件管理界面,以便终端用户浏览查看终端数据,并对终端数据执行一定操作。并且,该终端10上(如系统桌面)可以设置有一个文件管理图标,终端10在接收到针对该文件管理图标的点击操作时,可以打开该文件管理图标对应的文件管理界面。
可以理解的是,常见的文件管理界面可以理解为按照文件管理模板对终端10进行配置后生成的界面,该文件管理界面可以包括有多个组成部分,如多个文件管理视图(包括但不限与视频文件管理视图、音频文件管理视图、图片文件管理视图),所有文件选项、远程管理选项。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多个文件管理视图可以根据终端数据的类别进行划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意一项或者多项图片类、音频类、视频类、安装包类、应用类、压缩包类、蓝牙类,相应地,该图片类还可以分为以下任意一项或者多项:照片类、不常用、截屏类、应用类,该音频类还可以分为录音类、音乐类,该视频还可以分为电影类、应用类、长视频类、短视频类。因此,终端10可以在该文件管理界面上,根据终端数据的不同类别可以对需要在该文件管理界面上显示的多个文件管理视图的标识进行设置,例如将音频文件管理视图替换为音乐文件管理视图,或者添加音乐文件管理视图等。其中,对于文件管理界面以及该文件管理界面包括的多个组成部分,如多个文件管理视图,所有文件选项、远程管理选项,可以对应参考图2-图3。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终端10打开的文件管理界面,可以是该终端10在接收到针对获取的文件管理模板集合的配置操作时,根据该配置操作确定出的目标文件管理模板生成的。该配置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对该文件管理模板集合中的目标文件管理模板的选择操作,如该文件管理模板包括文件管理模板1、文件管理模板2、终端可以接收终端用户的选择操作以选取文件管理模板2作为目标文件管理模板。其中,该文件管理模板集合可以为从终端10或者电子设备20中建立的模板库中经过筛选后得到的至少一个文件管理模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终端10或者电子设备20可以根据终端10的用户数据获取该文件管理模板集合。终端10在获取该文件管理模板集合后可以输出该文件管理模板集合进行显示,从而使得终端10可以接收针对该文件管理模板的配置操作。或者,在该电子设备20在接收到终端10的模板获取请求时,根据该模板获取请求从模板库中获取该文件管理模板集合后,将该文件管理模板集合发送至该终端10,以便该终端10可以显示该文件管理模板集合,从而使得终端10可以接收针对该文件管理模板的配置操作。其中,该模板获取请求中可以携带该终端10的设备信息,如设备名称、硬件地址等信息,还可以携带该用户数据。或者,电子设备20中存储有该终端10的用户数据库,在接收到模板获取请求时,若该模板获取请求中未携带用户数据,则电子设备20可以查找到终端10对应的用户数据库从模板库中获取该文件管理模板集合。
其中,该用户数据可以包括历史行为数据和/或属性数据。该历史行为数据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者多种:浏览各个文件管理模板的次数、浏览所述各个文件管理模板的时长、更换文件管理模板的频率,更换文件管理模板的时间、更换文件管理模板的周期、使用相应文件管理模板的时长;该属性数据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者多种:文件管理模板名称、文件管理模板类别、文件管理模板来源。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该用户数据中的各个参数,有利于结合终端用户的操作习惯为终端用户选择适合该终端用户的文件管理模板,方便了终端用户查看浏览相应终端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10根据用户数据获取该文件管理模板集合,可以包括:根据该用户数据包括的各属性数据,从模板库中搜索出属性数据为目标关键字对应的至少一个文件管理模板;利用该至少一个文件管理模板生成文件管理模板集合。该目标关键字可以为终端10获取的终端用户输入的搜索的关键字,或者为通过终端10获取的终端用户历史输入的关键字。
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10根据用户数据获取该文件管理模板集合,可以包括:根据该用户数据包括的历史行为数据为模板库中各个文件管理模板设置优先级,并将该各个文件管理模板按照优先级高低排序;选取优先级位于预设的优先级范围内的至少一个文件管理模板生成文件管理模板集合。例如,该预置的优先级范围可以为优先级位于第四优先级之前的优先级。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根据模板获取请求获取文件管理模板集合,也可以理解为电子设备20根据模板获取请求中的终端10的用户数据获取该文件管理模板集合。其中,该电子设备20根据该用户数据获取该文件管理模板集合的步骤可以参考上述终端10根据该用户数据获取文件管理模板集合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10或电子设备20在获取该文件管理模板集合后,可以下载对应的文件管理模板集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10在使用该目标文件管理模板后,可以根据该目标文件管理模板所指示的规则对终端数据进行分类,并在分类完成后在预置的用户界面上显示分类后的终端数据的标识。其中,该预置的用户界面根据显示的标识的不同,可以为以下任意一项或者多项:文件管理界面、各类别文件管理视图下的界面、第一界面、第二界面、第三界面等界面。其中,该预置的用户界面,如文件管理界面、各类别文件管理视图下的界面、第一界面、第二界面、第三界面等界面,均用相应附图进行了表示,具体地,对于各个界面的描述可以参考附图以及对应文字表述部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文件管理界面下显示的标识至少包括;各个文件管理视图的标识、第三界面的标识(如图2所示的所有文件选项13)。该文件管理视图的标识至少包括显示标识,如对应文件管理视图的显示图标以及显示名称。该文件管理视图下的界面上定义了文件的显示方式及文件夹的显示方式;该文件夹的显示方式包括文件数量,该文件的显示方式包括文件创建时间、文件大小。
例如,如图2所示,该文件管理界面11包括多个文件管理视图12:音频文件管理视图、视频文件管理视图、图片文件管理视图120、文档文件管理视图、安装包文件管理视图、应用1文件管理视图、应用2文件管理视图。其中,图片文件管理视图120的显示标识包括:文件管理视图120的显示图标以及显示名称:图片。其中,在该文件管理界面上定义了该多个文件管理视图的显示方式;该文件管理视图的显示方式至少包括:文件数量。如图2所示,该图片文件管理视图120中显示的文件数量为356项。其中,图3是在图2的基础上,将图2所示的多个文件管理视图120中各个文件管理视图由矩阵排列的方式,调整为单行纵向排列的方式后得到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终端数据包括图片/图集,则该预置的用户界面上可以显示分类后的图片/图集的标识(如图片/图集的名称或者图片/图集的图标)。因此,该预置的用户界面可以为该图片文件管理视图下的界面。该图片文件管理视图下的界面定义了文件夹的显示方式:包括文件数量。其中,该图片文件管理视图下的界面包括但不限于终端10在检测到对图片文件管理视图的点击操作时打开的,以便终端用户浏览该界面下的数据或者对该界面下的数据执行一定操作。该图片文件管理视图下的界面上定义了文件夹的显示方式,至少包括:文件数量,还定义了文件的显示方式,至少包括创建时间和文件大小。如图4所示,该图片文件管理视图下的界面包括照片选项、截屏选项、应用1选项、应用2选项以及不常用图片选项。该照片选项可以理解为一个照片文件夹,其显示的文件数量为:350。终端10可以在检测到对该界面下的任一选项的点击操作时,显示下一级界面。例如,若终端10在检测到不常用图片选项的点击操作时,可以显示包括多个不常用图片的界面。再如,若终端10在检测到照片的点击操作时,可以显示包括多个图片的界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10可以在显示的多个不常用图片的界面上,对该界面上的图片/图集进行编辑。如图5所示,终端10在打开该多个不常用图片的界面后,该界面上显示有4个图集文件夹,该4个图集文件夹的名称分别为数据1(来源于应用3)、数据2(来源于应用4)、数据3(来源于应用5)、数据4(来源于应用6)。该终端10在检测到终端用户针对标识“选择”的点击操作时,可以打开图集选择界面。该图集选择界面可以接收终端用户对于不同图集文件夹的勾选操作。其中,该图集选择界面至少包括删除选项。在未检测到终端用户勾选相应图集的文件夹的操作时,该删除选项处于未激发状态(即不可使用状态),其显示颜色可以用灰色表示。终端10在通过该图集选择界面检测到终端用户对数据3以及数据4的勾选操作后,该删除标识可以处于激发状态(可使用状态),其显示颜色可以用其它颜色表示。此时,终端10可以通过点击该删除选项以将数据3对应的图集文件夹和数据4对应的图集文件夹删除。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10还可以在检测到终端用户的对图集文件夹的勾选操作后,接收终端用户将勾选的图集文件夹的拖动至删除选项处以删除该图集文件夹。或者,终端10除了可以采用上述方式删除相应图集文件夹之外,还可以在检测到终端用户针对该相应图集文件夹的触控操作,如长按操作或者滑动操作来将该相应图集文件夹删除。如图6所示,终端10在检测到终端用户对数据3对应的图集文件夹的左滑操作时,可以将该数据3对应的图集文件夹删除。
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10可以根据终端用户在显示的多个照片的界面上的编辑操作,对该界面下的图片/图集进行编辑。如图7所示,终端10在打开该多个照片的界面后,该界面上显示有15个图片,该15个图片以正方形宫格的形式排列,该15个图片是按照图片被扫描到媒体库的时间倒序排列的,即最新的图片显示在最上方。其中,若终端10检测到针对该界面包括的标识“选择”的点击操作时,可以打开图片选择界面。该图片选择界面可以包括选择状态栏,该选择状态栏可以包括多个选项(每个选项包括对应图标以及名称):发送选项、剪切选项、复制选项、删除选项、更多选项。终端在未检测到针对该15个图片任一图片的选择操作时,该选择状态栏处于未激活状态(即不可使用状态),其显示颜色可以用灰色表示。若终端10在检测到针对该15个图片任一图片的点击操作时,该选择状态栏处于激活状态(即可使用状态),其显示颜色可以用其它颜色表示。终端10可以接收针对更多选项的点击操作。在终端接收到针对更多选项的点击操作时,可以显示至少三个菜单,如重命名文件、移入保险箱、查看详情,还可以显示菜单,如删除。如图8所示,终端10在检测到针对该15个图片至少两个图片的选择操作时,选择状态栏处于激活状态,终端10可以接收针对更多选项的点击操作。在终端接收到针对更多选项的点击操作时,可以显示一个菜单,如移入保险箱,还可以显示菜单,如删除。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该终端数据包括视频,则该预置的用户界面上可以显示分类后的视频的标识(如视频名称或者视频图标)。因此,该预置的用户界面可以为该视频文件管理视图下的界面。其中,该视频文件管理视图下的界面包括但不限于终端10在检测到终端用户对视频文件管理视图的点击操作时打开的,以便终端用户浏览该界面下的数据或者对该界面下的数据执行一定操作。如图9所示,该视频文件管理视图下的界面包括三个视频文件,其中,每一个视频文件显示有该视频文件的创建时间以及该视频文件的文件大小。其中,终端10可以采用与图5、图6相似的方式以删除相应的视频/视频集。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该终端数据包括音频,则该预置的用户界面上可以显示分类后的音频的标识。因此,该预置的用户界面可以为该音频文件管理视图下的界面。其中,该音频文件管理视图下的界面包括但不限于终端10在检测到终端用户对音频文件管理视图的点击操作时打开的,以便终端用户浏览该界面下的数据或者对该界面下的数据执行一定操作。如图10所示,该音频文件管理视图下的界面包括音乐文件夹、录音文件夹。该音乐文件夹包括3项音乐相关文件、该录音文件夹包括12项录音相关文件。在终端10检测到终端用户对该音乐文件夹的点击操作时,可以打开包括多个音乐文件的界面,从而对该界面下各个音乐名称所对应的音乐文件进行编辑。其中,每一个音频文件(录音相关文件及音乐相关文件)显示有该音频文件的创建时间以及该音频文件的文件大小。终端10可以显示包括多个音频文件的界面,如图10右图所示,该界面包括音乐一名字对应的音乐相关文件、音乐二名字对应的音乐相关文件、音乐三名字对应的音乐相关文件。其中,每一个音乐相关文件显示有该音乐相关文件的标识(至少包括该音乐相关文件的名称、该音乐相关文件的图标)、该音乐相关文件的创建时间、该音乐相关文件的文件大小。并可以对该界面上各个音乐相关文件的标识对应的音频/音频集进行编辑。其中,终端10可以采用与图5、图6相似的方式以删除相应的音频/音频集。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终端10需要在预置的用户界面查找对应的文件、可以获取由终端用户输入的关键字以搜索出对应的文件。如,终端10可以通过图2或图3所示的文件管理界面上的查询标识,根据终端用户输入的关键字对终端文件进行全局的搜索。再如,终端10还可以通过图9所示的视频文件管理视图下的界面上的查询标识或者视频选择界面上的查询标识,根据终端用户输入的关键字搜索查询的视频文件。又如,终端10还可以通过图10所示的音频文件管理视图下的界面上的查询标识或者音频选择界面(音乐选择界面或录音选择界面)上的查询标识,根据终端用户输入的关键字搜索查询的音频文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10通过文件管理界面上的查询标识,根据终端用户输入的关键字对终端文件进行全局的搜索,可以包括:终端10在接收到终端用户对文件管理界面上的查询标识的点击操作时,可以显示文件查询栏;该文件查询栏可以用于获取该终端用户输入的关键字;终端10获取该终端用户输入的关键字,并根据该关键字在终端数据中查询与该关键字相关的文件。其中,与该关键字相关的文件包括但不限于终端数据中数据的标识包括该关键字的文件或者文件夹、终端数据中数据的标识不包括该关键字,但是却与该关键字有联系的文件或者文件夹。如图11所示,若终端10获取的终端用户输入的关键字为蓝牙,则终端10根据该关键字“蓝牙”从终端数据中查询出的包含该关键字的文件有2项:蓝牙传输文档、蓝牙图片。该包含该关键字的文件显示有对应文件的创建时间以及对应文件的文件大小。终端10根据该关键字“蓝牙”从终端数据中查询出与该关键字相关的文件有3项:新建文件夹1、新建文件夹2、新建文件夹3。其中,显示出的3项新建文件夹均显示有对应新建文件夹的创建时间以及文件大小。若终端10获取的终端用户输入的关键字为需求,终端输出无搜索结果,即终端10根据该关键字“需求”未从终端数据中查询出包含该关键字的文件,也未从终端数据中查询出与该关键字相关的文件,即可表示该终端用户输入的关键字无效。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终端数据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者多项:音频、视频、文档、图片、安装包等类别的数据时,则该预置的用户界面上可以对应显示分类后的相应数据的标识。因此,该预置的用户界面还可以为第一界面。在该第一界面下显示的标识可以包括:来源信息属于预设的来源范围内的目标数据的显示标识(如表示该目标数据的显示图标以及显示名称)。其中,在该第二界面下显示的标识包括:来源信息不属于预设的来源范围内的目标数据的显示标识(如表示该目标数据的显示图标或者显示名称)。在该第一界面以及该第二界面定义了文件的显示方式以及文件夹的显示方式;其中,定义的文件的显示方式至少包括文件创建时间、文件大小,定义的文件夹的显示方式至少包括文件夹创建时间、文件数量;在该第一界面上定义的文件以及文件夹的显示方式还包括将该文件及该文件夹按照时间排序后显示。该第一界面以及该第二界面上定义的文件以及文件夹的显示方式还包括自动备注;该自动备注用于备注通过应用生成该文件的应用名称。
其中,该处于预设的来源范围内是指:由是终端用户创建的且存放在根目录的文件或文件夹,和/或通过目标设备拷贝在根目录的文件或文件夹,和/或是系统媒体文件夹,该系统媒体文件夹包括多个类别的文件夹和/或通过目标通信模块接收的文件及文件夹。其中,该目标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PC、OTG转接头、SD卡等设备。该多个类别的文件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意一项或者多项相册(DCIM)、文档(Documents)、下载(Download)、音乐(Music)、视频(Movies)、图片(Pictures)、录音(Recordings)。该目标通信模块包括但不限于无线通信模块,如蓝牙模块、Wi-Fi模块、应用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各类即时通信应用)等可以用于传输数据的模块。
例如,图12所示的最左边的界面为第一界面:我的文件界面,该我的文件界面上可以包括:多个文件管理视图下的文件夹、如DCIM相册、Movies视频、Music音乐,通过目标通信模块,如应用9以及应用8分别获取的数据5的文件夹以及数据6的文件夹,还可以包括终端用户在根目录下创建且存放在根目录下的会议记录文档,还可以包括终端用户拷贝在根目录下风景图片。其中,Movies视频文件夹显示的有该文件夹包括的文件数量:18个文件,以及该文件夹的创建时间:昨天下午10:10。会议记录文档显示的有该文档的创建时间:2017/05/31上午11:30,该文档的大小:1.15MB。再如,图12所示的最右边的界面为第二界面:应用文件界面,该第二界面可以包括文件夹1(文件夹名称:1),该文件夹1显示的有包括的文件数量:1项,以及该文件夹1的创建时间:2017年7月13日,相应地,该应用文件界面还可以包括其它文件及文件夹。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界面可以包括第二界面的标识。终端10可以在检测到针对所述第一界面包括的第二界面的标识的点击操作时,显示所述第二界面,从而可以实现该第一界面与第二界面的切换。如图12中间的界面所示,终端10可以检测到终端用户对“我的文件”的点击操作时,以下拉菜单的方式显示我的文件选项以及应用文件选项。终端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对应的选项以实现我的文件界面以及应用文件界面的切换。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终端10可以在检测到对该第三界面的标识的点击操作时,进入到第一界面,或者进入到第三界面。在检测到针对第三界面的第一分类标识或者第二分类标识的点击操作时,终端10可以显示该第一界面。其中,该第一分类标识可以为数据存储区域名称,如手机存储,或者为表示该数据存储区域的图标、该第二分类标识可以对应数据存储区域名称:SD卡,或者为表示该存储区域的图标。如图13所示,终端10在检测到终端用户对文件管理界面所有文件选项的点击操作时,可以显示该第三界面。终端在检测到对手机存储标识或者SD卡标识的点击操作时,可以默认打开第一界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目标管理模板可以作用于该预置的用户界面中任一个或者多个界面。该目标文件管理模板由于可以对终端数据进行配置,如对终端数据进行分类,并显示分类后的终端数据的标识。因此,可以理解为该目标文件管理模板可以对应设置有相应的规则(包括显示规则和/或分类规则),用于对终端数据进行配置,从而使得终端10可以按照该目标文件管理模板所指示的规则执行相应操作。其中,该目标文件管理模板所指示的规则,可以为终端10针对该目标文件管理模板设置的规则,每一个文件管理模板可以对应一个规则(包括显示规则和/或分类规则);或者,该目标文件管理模板所指示的规则还可以为终端10从预置的规则集合中选取的一个规则;或者,该目标文件管理模板所指示的规则还可以为电子设备20预置的一个规则。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规则可以与用户行为数据对应,例如该规则与用户行为数据包括的传输不同数据类型的数据的次数对应。该规则还可以与属性信息对应,如与属性信息包括的终端数据中各数据在指定时间范围内的使用频率对应。
该用户行为数据可以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者多项传输参数:每次传输数据时的数据类型、传输不同数据类型的数据的次数、传输各个类型的数据的终端数量。该属性信息可以包括使用信息属性和/或数据来源属性;该使用信息属性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者多项:终端数据中各个数据在指定时间范围内的使用频率、终端数据中各个数据在指定时间范围内的使用次数、终端数据中各个数据的使用时间,该数据来源属性至少包括来源于系统、来源于应用、通过应用得到的用户操作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目标文件管理模板所指示的规则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分类规则和/或显示规则。该终端10可以设有预置的分类规则集合以及预置的显示规则集合。其中,该分类规则可以用于指示终端10按照终端数据中各个数据的属性信息和/或终端的用户行为数据对各个数据(或者目标数据)进行分类。该显示规则用于指示终端10按照对应的显示方式将分类后的各个数据(或者目标数据)的标识显示出来。其中,预置的用户界面中的每一个界面可以对应一种文件及文件夹的显示方式。该显示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意一项或者多项:预置的用户界面中各界面的窗口和显示颜色、终端数据中各数据(或者目标数据)的标识(如名称、图标)、备注(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来源,如数据来源于的应用名称)以及批注(包括但不限于文件夹包括的文件数量、文件或者文件夹创建时间、文件大小、文件和文件夹的在对应界面下的排序方式)。即可以理解为,不同的分类规则以及显示规则均可以适用于终端数据中各个数据以及各个目标数据,其对于该终端数据中各个数据以及各个目标数据可以具有相同的约束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目标文件管理模板所指示的规则还可以包括目标规则,该目标规则可以用于对该各个数据的标识以及各个目标数据的标识进行分类,其对标识的分类方式可以是根据用户行为数据和/或使用信息进行分类,如根据使用信息属性分类。相应地,该预置的规则集合中可以包括该目标规则。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目标数据可以为筛选出的指定类型的数据。该指定类型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为根据显示策略的指示,从该终端10存储的终端数据中选取的数据,如数据来源属性在预置的来源属性范围内的数据。该目标数据还可以为终端用户设置的有用数据,或者为终端用户设置的关心数据,或者为确定的终端用户常用的数据,该常用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根据对应数据的使用频率判断该各个数据是否常用,如,若某数据的使用频率大于或者等于预置的使用频率阈值,则可以确定该某数据为常用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目标文件管理模板还可以为在接收到对所述文件管理模板集合的配置操作时,对根据该配置操作选择出初始文件管理模板进行编辑后得到的。或者,该目标文件管理模版还可以是未编辑的初始文件管理模板。其中,该对初始文件管理模板进行编辑可以包括对该初始文件管理模板对应的规则进行编辑,如对该初始文件管理模板对应的分类规则进行编辑,或者对该初始文件管理模板的显示规则进行编辑。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该初始文件管理模板的分类规则进行编辑,可以包括:将该初始文件管理模板的第一分类规则替换为该设置的第二分类规则。其中,该第一分类规则是根据该终端数据中各数据的类别进行编辑的;该第二分类规则是根据该终端数据中各数据的类别及使用频率进行编辑的。本发明可以通过替换该初始文件管理模板的分类规则,从而可以实现对终端数据的多种分类方式,有利于数据的管理。
举例来说,若初始文件管理模板为A模板,A模板的分类规则为按照终端数据中各数据的类别进行编辑,则在将终端数据中各数据进行分类后,依次得到音乐、相册等类别的数据。其中,音乐类位于第一位。若目标文件管理模板为编辑后的A模板,替换后的分类规则为按照终端数据中各数据的类别及使用频率进行编辑,得到音乐、相册等类别的数据。其中,相册类的数据位于第一位。显示规则按照A模板对应的显示规则,即将分类后的终端数据以相应类别显示标识,如相册图标进行显示。
其中,该分类规则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第一分类规则、第二分类规则,还可以包括其它分类规则,该其它规则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如下方式编辑的:根据终端数据中各个数据的类别以及终端数据中各个数据在指定时间范围内的使用次数进行编辑的,或者根据终端数据中各个数据的历史使用次数进行编辑的,或者根据终端数据中各个数据的生成时间进行编辑的,或者为根据终端数据中各个数据的类别及该终端数据中各个数据的生成时间进行编辑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对该初始文件管理模板的显示规则进行编辑,包括:将该初始文件管理模板的显示规则指示的第一显示颜色替换为设置的第二显示颜色。例如,若显示规则指示的第一显示颜色为蓝色,则可以将该蓝色替换为设置的第二显示颜色,如绿色。和/或,将该初始文件管理模板的显示规则指示的第一显示窗口替换为设置的第二显示窗口。例如,若显示规则指示的第一显示窗口的大小为正常比例,则可以将该第一显示窗口替换为大小为4:3的第二显示窗口。或者,终端10对第一显示窗口进行缩放,并可以将缩放后的第一显示窗口作为第二显示窗口。和/或,将该初始文件管理模板的显示规则指示的第一显示标识替换为设置的第二显示标识。假设该显示规则指示的第一显示标识为图标1,则可以将该图标1替换为第二显示图标,如图标2。本发明通过对该初始文件管理模板的显示规则进行编辑,有利于个性化目标文件管理模板的设置,可以使得通过目标文件管理模板得到的文件管理界面更加多样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10还可以在该分类后的终端数据的标识所显示的预置的用户界面,编辑该分类后的终端数据的标识的显示规则以及分类规则。换句话说,该终端10可以对初始文件管理模板的显示规则与分类规则进行编辑,以生成对应的目标文件管理模板,从而根据该目标管理模板所指示的显示规则与分类规则对该终端数据的标识以及终端数据进行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20为第二终端等带显示屏的终端时,该电子设备20可以基本实现终端10所具备的功能,如利用目标文件管理模板实现对电子设备20中的各个数据的管理。
终端10除了可以利用目标文件管理模板对终端数据进行分类显示与管理外,还可以通过电子设备20对终端数据进行分类显示与管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10可以生成一个显示消息,并将该显示消息发送至电子设备20,以指示该电子设备20按照目标规则对各个属性信息对应的数据标识进行分类,并在分类完成后在电子设备20的预置的用户界面上显示分类后的标识;该显示消息可以携带终端10得到的数据列表;该数据列表中包括该终端10存储的终端数据中的各个目标数据的标识以及该各个目标数据的属性信息。电子设备20可以在接收到该显示消息时,根据该显示消息的指示,按照前述目标规则对该各个属性信息对应的各个目标数据的标识进行分类。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终端10与电子设备20建立连接后,根据该电子设备20目标规则的指示可以在该电子设备20预置的用户界面中的第四界面,显示该终端10的第一界面上的文件及文件夹,还可以在该第四界面显示第二文件的文件夹。该第二文件的文件夹可以包括第二界面上的文件及文件夹。电子设备20若检测到针对应用文件夹的点击操作,则可以打开该第二文件的文件夹,并显示该电子设备20预置的用户界面的第五界面。如图14所示,在终端10与电子设备20建立连接后,电子设备20在预置的用户界面中的内部共享存储空间界面,显示终端10的第一界面上的文件夹,该文件夹包括:蓝牙文件夹、相册文件夹、视频文件夹、音乐文件夹、图片文件夹、录音文件夹、写材料_1文件夹、以及应用文件夹。在电子设备20检测到针对第二文件的文件夹,如图14所示的应用文件的文件夹的点击操作时,可以打开该应用文件的文件夹。并在该电子设备20上显示第五界面,如该应用文件界面,该界面可以包括文件夹1,还可以包括其它文件夹。其中,该应用文件界面定义了文件夹的显示方式,包括:自动备注,用以标注产生该文件夹的应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10可以生成一个显示消息,以指示终端10按照目标规则对各个属性信息对应的数据标识进行分类,并在分类完成后在电子设备的预置的用户界面上显示分类后的标识;该显示消息可以携带终端10得到的数据列表。
在一个实施例中,前述显示策略除了可以用于确定出目标数据外,还可以用于获取各个目标数据的属性信息以便终端10生成关于各个目标数据的属性信息以及各个目标数据的标识的数据列表。该获取的属性信息可以为获取的实用信息属性。该电子设备20可以从显示消息携带的数据列表中获取该各个目标数据的标识以及对应的属性信息,从而可以根据显示消息的指示,按照目标规则对各个目标数据的标识进行分类。例如,若获取的在该预置的用户界面中的第一界面显示的数据的标识包括蓝牙文件夹标识、相册文件夹标识、视频文件夹标识、音乐文件夹标识、图片文件夹标识、录音文件夹标识、写材料_1文件夹标识、应用文件的文件夹标识,获取的各个文件夹标识对应的属性信息分别为:使用频率25次/月、使用频率20次/月、使用频率10次/月、使用频率15次/月、使用频率3次/月、使用频率1次/月、使用频率8次/月,则在将图14所示的电子设备20的第四界面上显示的各个文件夹的标识按照目标规则的指示根据使用频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后,该电子设备20的第四界面上显示的文件夹的顺序参见图15,依次为:蓝牙文件夹标识、相册文件夹标识、音乐文件夹标识、电影文件夹标识、应用文件的文件夹标识、录音文件夹标识、写材料_1文件夹标识,通过显示的标识可以表示该显示的文件夹,例如,视频文件夹的名称以及图标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终端10需要对该电子设备20传输时,该终端10显示的预置的界面可以包括第六界面,该第六界面可以设有传输图片选项、传输文件选项、取消选项。在终端10检测到针对传输文件选项的点击操作时,该终端10可以显示预置的用户界面包括的第七界面,该第七界面包括第一界面的标识,第二界面的标识。终端10根据接收到的针对不同标识的点击操作,可以显示该标识对应的第一界面或者第二界面。其中,该第七界面定义了文件夹的显示方式,至少包括:文件夹数量、文件数量、文件夹大小,如第一界面的标识的文件夹(图16所示的我的文件的文件夹)显示的有:文件夹8个、文件50项、8GB。在终端10检测到针对传输图片选项的点击操作时,该终端10可以显示预置的用户界面包括的第八界面,该第八界面包括多个图片文件夹(可以称之为图片集)的标识(名称、图标)。终端10根据接收到的针对不同标识的点击操作,可以打开该文件夹,并显示该标识对应的文件夹下的界面。其中,该第五界面定义了图片文件夹的显示方式,至少包括:文件数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10或电子设备20可以利用获取的用户行为数据和/或属性信息构建一个分类模型,用于对与终端10相关的数据进行分类。与该终端10相关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与该终端10相关的目标应用,在该终端中与该目标应用相关的待分类数据。该目标应用为根据该终端10的当前地理位置以及该终端10的分类模型确定出的为该终端推送的应用。该推送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推送的属于至少一个应用类别的应用,或者指定类型的应用。该待分类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应用数据,即为通过应用生成或者获取的未分类数据,至少包括未分类文件或者文件夹。
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10可以在检测到地理位置发生变化时,根据当前地理位置和该分类模型从应用服务器中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并生成携带该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的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使用该终端10的用户是否安装该目标应用;在检测到该终端10安装该目标应用产生待分类数据时,根据该分类模型对该待分类数据进行分类,并生成分类结果,该分类结果用于指示该终端10将该待分类数据存储在相应类别下。
在一个实施例中,应用文件管理视图,如应用1文件管理视图,可以是在安装应用1产生待分类数据时,利用该分类模型对该待分类数据进行分类后,根据得到的分类结果将该应用1的待分类数据存储到应用1相关的文件夹下(包括但不限于应用1文件管理视图下),并在该文件管理界面显示应用1的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分类模型可以是在确定该终端10传输目标数据类型的数据的次数大于或者等于预置的传输次数阈值时,根据该目标数据类型以及该传输目标数据类型的数据的次数构建的。该目标数据类型可以为指定类型(或者指定数据类型)。该目标数据类型可以是被设置为有用或关心的类型,还可以是常用类型,还可以是得到对应数据的应用所属应用类别,该得到对应数据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应用生成或者获取对应数据。其中,该应用类别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意一项或者多项:照相美化类、社交通信类、网上购物类、金融理财类、新闻阅读类、教育学习类、旅游出行类、交通导航类。例如,若传输的目标数据类型的数据为图片1,该图片1为通过照相应用1拍摄得到的,该照相应用1属于照相美化类,则该图片1的目标数据类型就可以为照相美化类。除此之外,该目标数据类型还可以是对应数据的属性信息所属类别,该属性信息所属类别包括但不限于图片类、视频类、文档类、音乐类、其它类。例如,若传输的目标数据类型的数据为文档1,该文档1的属性信息为该文件的后缀为doc,则该文档1的目标数据类型就可以为文档类。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终端用户对该提示信息的确认信息以判定终端10是否安装该目标应用,若根据确认信息确定安装,则电子设备20可以获取安装文件以发送至终端进行安装。在该电子设备20不为应用服务器时,该安装文件可以电子设备20从应用服务器获取的。该地理位置变化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判定:在检测到该终端10发送的应用推送请求时,获取该终端10的当前地理位置;将该终端10的当前地理位置与该终端10的初始地理位置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该终端10的地理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10除了可以在检测到模板设置指令时,获取终端的用户数据以下载文件管理模板集合,地理位置变化作为一个触发条件,终端10还可以在检测到模版设置指令时,若终端10的地理位置发生变化,则可以根据当前地理位置和获取的终端的用户数据以下载文件管理模版集合,从而终端的地理位置为终端10推送模板以便进行数据分类管理。或者,可以在检测到地理位置发生变化时,重新对终端数据中各个数据(各个目标数据)进行分类,并显示各个数据(各个目标数据)的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地理位置变化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判定:在检测到该终端10发送的模板设置指令时,获取该终端10的当前地理位置;将该终端10的当前地理位置与该终端10的初始地理位置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该终端10的地理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该终端10的地理位置发生变化,则获取终端数据中的终端10已安装应用的应用标识;根据当前地理位置以及该分类模型,从该已安装应用的应用标识中确定出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该第一应用为在应用服务器中存在待更新版本的应用;根据该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获取该第一应用的更新数据,并将该更新数据发送至该终端10。通过分类模型可以确定出终端10需要更新的应用类型,再结合当前地理位置可以得出在属于该应用类型的应用中需要更新的第一应用,从而可以实现根据终端10当前地理位置实现对于终端10部分应用的更新,使得应用更新更具针对性以及灵活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目标应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选取:若根据当前地理位置和该分类模型从应用服务器获取了多个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评价参数值;从该多个应用中选取评价参数值大于或者等于预置评价参数阈值的应用作为初始应用;按照评价参数值对该初始应用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从该初始应用中选择出目标应用。其中,该评价参数值是根据:好评率、下载量、推荐指数中任意一种或多种参数计算得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评价参数值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加权该好评率、下载量、推荐指数中任意一种或多种参数得到的,例如,可以为该好评率设置权重w1、为该下载量设置权重w2,为推荐指数设置权重w3,该评价参数值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计算得到:xw1+yw2+zw3,其中x为好评率,y为下载量,z为推荐指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10的目标规则,还可以通过电子设备20进行调整。即,该目标规则对应的分类规则以及该目标规则对应的显示规则可以通过该电子设备20进行编辑。其中,对分类规则与显示规则的编辑的方式与前面提及的方式类似。
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数据的标识与终端数据的数据标识具有同等意思、各个数据的标识与各个数据的数据标识具有同等意思、各个目标数据的标识与各个目标的数据标识具有同等意思、目标数据的标识与目标的数据标识具有同等意思。在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终端数据可以理解为终端文件,该终端数据可以包括终端的各个文件以及文件夹。该文件夹中至少可以包括文件或者子文件夹。该文件以及文件夹还可以被对应称为文件数据以及文件夹数据。
可见,图1所示的实施例可以实现对终端中的终端数据的有效管理,可以结合用户操作习惯对终端数据进行分类,可以方便终端用户浏览查阅数据。
请参阅图17,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具体地,该方法可以包括:
S101、获取终端的用户行为数据,并根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构建分类模型。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分类模型可以用于根据该用户行为数据中的传输参数确定出应用类别,并选择出属于所述应用类别的至少一个应用以对通过该至少一个应用得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其中,该通过该至少一个应用得到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通过该至少一个应用得到的待分类数据。该至少一个应用可以包括目标应用,该目标应用可以为根据该终端的分类模型确定出的为该终端推送的应用。可选地,该目标应用可以为根据该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以及该终端的分类模型确定出的为该终端推送的应用。该推送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推送的属于至少一个应用类别的至少一个应用,或者为指定类型的至少一个应用。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属于至少一个应用类别可以理解为是指定类型/指定应用类别。该待分类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应用数据,即为通过应用生成或者获取的未分类数据,至少包括未分类文件数据或者文件夹数据。
可选地,服务器可以获取该用户行为数据中的至少一个传输参数,并在该传输参数满足预置的条件时,根据该至少一个传输参数构建分类模型,即根据该用户行为数据构建分类模型。其中,该传输参数包括但不限于获取的终端传输数据时的数据类型、统计的传输不同数据类型的数据的次数、传输各个类型的数据的终端数量。
进一步可选地,在该传输参数满足预置的条件时,根据该至少一个传输参数构建分类模型,可以包括:获取终端传输数据时的数据类型,并统计传输不同数据类型的数据的次数;若传输目标数据类型的数据的次数大于或者等于预置的传输次数阈值,则根据该目标数据类型以及该传输目标数据类型数据的次数构建分类模型。
其中,目标数据类型可以是得到对应数据的应用所属应用类别,该得到对应数据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应用生成或者获取对应数据。其中,该应用类别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意一项或者多项:照相美化类、社交通信类、网上购物类、金融理财类、新闻阅读类、教育学习类、旅游出行类、交通导航类。例如,若传输的目标数据类型的数据为图片1,该图片1为通过照相应用1拍摄得到的,该照相应用1属于照相美化类,则该图片1的目标数据类型就可以为照相美化类。
举例来说,若目标数据类型为社交通信类、教育学习类,传输即时通信应用类的数据的次数为40次,传输教育学习类的数据的次数为50次,预置的传输次数阈值为30次,则可以确定该40次大于30次,50次大于30次,并可以根据该目标数据类型以及传输该目标数据类型的数据的次数构建分类模型。该分类模型可以用于为该终端推送对应应用类别的分类应用,如社交通信类应用,教育学习类应用。
除此之外,该目标数据类型还可以是对应数据的属性信息所属类别,该属性信息所属类别包括但不限于图片类、视频类、文档类、音乐类、其它类。例如,若传输的目标数据类型的数据为文档1,该文档1的属性信息为该文件的后缀为doc,则该文档1的目标数据类型就可以为文档类。通过该对应数据的属性信息所属类别,则可以推断出得到该对应数据的应用所属应用类别。
举例来说,若目标数据类型为图片类,传输图片类的数据的次数为40次,传输图片类的数据的次数为50次,预置的传输次数阈值为30次,则可以确定50次大于30次,并可以根据该目标数据类型以及传输该目标数据类型的数据的次数构建分类模型。该分类模型可以用于为该终端推送对应应用类别的分类应用,如用于拍摄图片或者编辑图片的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际需求的不同或者建模方式的不同,目标数据类型可以是对应数据的应用所属类别,或者对应数据的属性信息所属类别。
S102、从应用服务器中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并生成携带所述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的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使用所述终端的用户是否安装所述目标应用,其中,所述目标应用是由所述分类模型从所述应用服务器中为所述终端筛选出的应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在从该应用服务器中获取该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之前,可以检测该终端的地理位置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则获取该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并根据该当前地理位置触发执行步骤S102。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检测该终端的地理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可以包括:在检测到该终端发送的应用推送请求时,获取该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将该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与该终端的初始地理位置进行比较,以判断该终端的地理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其中,该应用推送请求可以包括该终端的设备信息,用于请求服务器推送目标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中可以安装有定位装置,以便获取该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并且,终端可以将该当前地理位置发送至服务器。该服务器可以获取当前地理位置,并在获取该当前地理位置前,记录该终端的初始地理位置,从而可以将该初始地理位置与当前地理位置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该终端的地理位置是否发生变化。例如,若该终端的初始地理位置在中国,该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为美国,则在将该初始地理位置与该当前地理位置进行对比后,可以确定该终端的地理位置发生变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从应用服务器中获取该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可以包括:在检测到终端的地理位置发生变化时,可以根据当前地理位置和该分类模型从应用服务器中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例如,若该分类模型用于为该终端推送指定类型的应用如社交通信类应用,该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为美国,则可以根据该当前地理位置以及分类模型获取社交应用1的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社交应用2的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若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为中国,则可以根据该当前地理位置以及分类模型获取社交应用3的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该描述信息可以用于对应用进行简单描述,如用途、功能、版本等。
可选地,该根据当前地理位置和该分类模型从应用服务器中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包括:若根据当前地理位置和该分类模型从应用服务器获取了多个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评价参数值,则从该多个应用中选取评价参数值大于或者等于预置评价参数阈值的应用作为初始应用;按照评价参数值对该初始应用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从该初始应用中选择出目标应用,并获取该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其中,从应用服务器获取的多个应用的应用标识可以为在该当前地理位置,如在美国下载量超过预置的下载量阈值的指定类型应用的应用标识,和/或推荐指数超过预置的推荐指数阈值的指定类型应用的应用标识,和/或好评率超过预置的好评率预置的指定类型应用的应用标识。
举例来说,若该分类模型用于为该终端推送社交通信类应用,该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为美国,则可以根据该当前地理位置以及分类模型获取社交应用1的应用标识以及评价参数值、社交应用2的应用标识以及评价参数值、社交应用3的应用标识以及评价参数值、社交应用4的应用标识以及评价参数值、、社交应用5的应用标识以及评价参数值。假设社交应用1的评价参数值为Q1,社交应用2的评价参数值为Q2、社交应用3的评价参数值为Q3、社交应用4的评价参数值为Q4、社交应用5的评价参数值为Q5。其中,若预置的评级参数阈值为Q,其中大于Q的评价参数值有Q3、Q1,且Q3>Q1。则可以将社交应用3以及社交应用1作为初始应用。按照评级参数值的大小(如由大到小)对该各个评价参数值排序后得到排序结果:Q3、Q1;则根据该排序结果选取位于第一位的评价参数值Q3对应的社交应用3作为目标应用,并可以获取该社交应用3的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其中,根据需求也可以从初始应用中选取位于前n(n≥1)位的评价参数值对应的应用作为目标应用。
其中,该评价参数值是根据:好评率、下载量、推荐指数中任意一种或多种参数计算得到的。该好评率包括但不限于用百分数,如84%表示。该下载量包括但不限于用具体的数值表示,如5.4万,推荐指数包括但不限于用相应的分值表示,如4.8分。可以为该好评率设置权重w1、为该下载量设置权重w2,为推荐指数设置权重w3,该评价参数值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计算得到:xw1+yw2+zw3,其中x为好评率,y为下载量,z为推荐指数。若不利用好评率、下载量、推荐指数中任意一种或多种参数得到评价参数值,则可以将该参数对应的权重设置为0,如若不利用下载量得到评价参数值,则可以将该下载量y的权重w2设置为0。
可选地,服务器可以发送一个包含指定应用类别的请求/消息至应用服务器,以便应用服务器发送属于该指定应用类别的多个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对应的描述信息至该服务器。其中,该指定应用类别为根据用户行为数据确定的。例如,若目标数据类型为社交通信类,则指定应用类别为社交通信类。
可选地,服务器可以获取一份应用名单,该应用名单中可以包括多个类别的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对应的描述信息。并且,服务器可以根据从应用服务器中获取多个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对应的描述信息以对该应用名单进行更新。此时,若选择出的目标应用为应用名单上的应用,该服务器就可以从该应用表单上获取该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
可选地,服务器可以接收该用户根据该提示信息返回的确认信息;若该确认信息指示安装该目标应用,则获取该目标应用的安装文件,并将该安装文件发送至该终端以进行安装。
举例来说,服务器可以接收该用户根据该提示信息返回的确认信息;若该确认信息指示安装社交应用3,则获取社交应用3的安装文件,并将该安装文件发送至该终端以进行安装。其中,该安装文件可以从应用服务器中获取。
S103、在检测到所述终端中的所述目标应用产生待分类数据时,根据所述分类模型对所述待分类数据进行分类,并生成分类结果,所述分类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将所述待分类数据存储在相应类别下。
需要说明的是,该待分类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由目标应用产生的应用文件数据,以及包括该各个应用文件的文件夹数据等数据。该待分类数据可以为在安装该目标应用时产生的,还可以为在安装该目标应用后,在使用该目标应用的过程中产生的。
可选地,服务器可以获取该待分类数据中各个数据的数据标识,以便按照分类模型的指示,根据该待分类数据中各个数据的数据类型对各个数据的数据标识进行分类,并将分类结果发送至终端。例如,按照分类模型的指示,根据该待分类数据中各个数据的类别对该各个数据的数据标识进行分类,如将各个数据的数据标识分类至图片、视频、音乐、其它、全部等,并将分类结果发送至终端。该分类结果可以用于指示终端将该待分类数据中各个数据分类存储至图片、视频、音乐、其它、全部等目录下。该全部类别下可以包括该各个数据。
可选地,该根据该分类模型对该待分类数据进行分类,可以包括:将该待分类数据对应的标识显示在预置的文件管理界面中。例如,将该待分类数据中各个数据的类别,分别将该各个数据分类至图片、视频、音乐、其它、全部等。该全部类别下可以包括该各个数据。
可见,图17所示的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在终端地理位置发生变化时,根据该终端当前地理位置以及建立的分类模型,生成包括目标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的提示信息以提示终端安装该目标应用,在检测到终端安装该目标应用产生待分类数据时,还可以利用该分类模型对该待分类数据进行分类,从而生成分类结果以指示将该待分类数据存储至相应类别下,可以使得终端更加智能化,有利于对终端数据的管理。
请参阅图18,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具体地,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获取终端的用户行为数据,并根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构建分类模型。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分类模型可以用于对该终端相关数据进行分类。进一步地,该分类模型可以用于根据该用户行为数据中的传输参数确定出应用类别,并选择出属于所述应用类别的至少一个应用以对通过该至少一个应用得到的数据进行分类。该通过该至少一个应用得到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通过该至少一个应用得到的待分类数据。该至少一个应用可以包括目标应用,该目标应用可以为根据该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以及该终端的分类模型确定出的为该终端推送的应用。该推送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推送的属于至少一个应用类别的至少一个应用,或者为指定类型的至少一个应用。
因此,可以理解的是,该分类模型可以用于为该终端推送应用。可选地,分类模型可以是根据用户行为数据为该终端推送指定类型的应用。该指定类型是由该行为数据中的传输参数,如目标数据类型以及传输目标数据类型数据的次数确定的。该传输参数包括但不限于每次传输数据时,传输数据的数据类型、统计的传输不同数据类型的数据的次数、传输各个类型的数据的终端数量。其中,对于目标数据类型的描述详见图17所示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在此不做赘述。
例如,若传输的目标数据类型的数据为图片1,该图片1为通过照相应用1拍摄得到的,该照相应用1属于照相美化类,则该图片1的目标数据类型就可以为照相美化类。因此,该指定应用类型为照相美化类。
进一步可选地,服务器可以结合终端不同的地理位置,为终端推送该指定类型的应用。例如,若终端当前地理位置在中国,则服务器可以为该终端推送照相应用1,若终端当前地理位置在美国,则服务器可以为该终端推送照相应用2。
换个角度来讲,既然分类模型可以用于根据终端不同地理位置,使得终端可以下载安装对应指定类型的应用,那么该分类模型还可以用于根据终端不同地理位置,使得终端可以更新该指定类型的应用。例如,若终端当前地理位置在美国,若终端已安装照相应用1、照相应用2,则该分类模型可以用于在照相应用2存在待更新版本时,使得该照相应用2更新,而不会在该照相应用1存在待更新版本时更新照相应用1。
S202、若所述终端的地理位置发生变化,则获取终端已安装应用的应用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终端位置的变化,服务器需要结合终端当前地理位置以及分类模型来对该终端已安装应用中的部分应用进行更新,因此可以获取该终端已安装应用的应用标识以便执行步骤S203。
还需要说明的是,终端中可以安装有定位装置,以获取该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并且,终端可以将该当前地理位置发送至服务器。该服务器可以获取当前地理位置,并在获取该当前地理位置前,记录该终端的初始地理位置,从而可以将该初始地理位置与当前地理位置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该终端的地理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例如,若该终端的初始地理位置在中国,该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为美国,则在将该初始地理位置与该当前地理位置进行对比后,可以确定该终端的地理位置发生变化。
S203、根据当前地理位置以及所述分类模型,从所述已安装应用的应用标识中确定出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
其中,该第一应用为在应用服务器中存在待更新版本的应用。
可选地,根据该当前地理位置以及该分类模型,可以从该已安装的应用标识中确定出在该当前地理位置为该终端需要更新的应用的应用标识。该需要更新的应用的应用标识即可以理解为在应用服务器中存在待更新版本的应用的应用标识。
其中,服务器可以根据分类模型从已安装应用的应用标识中确定出指定类型应用的应用标识,并可以确定出该指定类型应用的应用标识中在当前地理位置可以推送的应用的应用标识,如在美国下载量超过预置的下载量阈值的指定类型应用的应用标识,和/或推荐指数超过预置的推荐指数阈值的指定类型应用的应用标识,和/或好评率超过预置的好评率预置的指定类型应用的应用标识。
进一步可选地,若该终端已安装应用的应用标识中包括服务器为该终端推送的应用的应用标识,则该服务器可以通过应用服务器查看该应用标识对应的应用是否存在待更新版本,并将存在待更新版本的应用作为第一应用。
举例来说,若终端已安装应用的应用标识包括:社交应用1、社交应用2、社交应用3、应用4、应用5、应用6,若在未结合地理位置及分类模型的情况下,确定出存在待更新版本的应用为社交应用1、社交应用2、社交应用3、应用6。若根据分类模型确定出指定类型应用为社交通信类应用,则可以从已安装应用中确定出社交应用1,社交应用2、社交应用3,假设当前地理位置为美国,则可以进一步筛选出在美国使用较多(如下载量超过预置的下载量阈值)的社交类应用包括:社交应用1,社交应用2,在服务器通过应用服务器查询到社交应用1存在更新版本时,可以将该社交应用1作为第一应用。
S204、根据所述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获取所述第一应用的更新数据,并将所述更新数据发送至所述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更新数据可以用于对该第一应用进行更新。
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器可以在已安装应用的应用标识中筛选出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后,获取该第一应用标识对应的第一应用的更新数据,并将该更新数据发送至终端,从而使得数据的更新更具针对性。
可见,图18所示的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结合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以及分类模型,从该终端的已安装应用的应用标识中少选出需要更新的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并将该第一应用的更新数据发送至终端,使得数据的更新更具针对性,在一定程度上只更新了必要的数据,节约了用户的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更新过程。
请参阅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装置可以用于图17-图18实施例所示的数据处理方法。其中,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模块100、分类生成模块200,还可以包括检测模块300、触发模块400、收发模块500、获取模块600、确定模块700、发送模块800。具体地,该装置可以包括:
处理模块100,用于获取终端的用户行为数据,并根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构建分类模型。
其中,该处理模块100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该分类模型用于对与该终端相关数据进行分类。进一步地,分类模型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中的传输参数确定出应用类别,并选择出属于所述应用类别的至少一个应用以对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应用得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其中,该通过该至少一个应用得到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通过该至少一个应用得到的待分类数据。该至少一个应用可以包括目标应用,该目标应用可以为根据该终端的分类模型确定出的为该终端推送的应用。可选地,该目标应用还可以为该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以及该终端的分类模型确定出的为该终端推送的应用。该推送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推送的属于至少一个应用类别的至少一个应用,或者指定类型的至少一个应用。该待分类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应用数据,即为通过应用生成或者获取的未分类数据,至少包括未分类文件数据或者文件夹数据。该用户行为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个传输参数:传输数据的数据类型、统计的传输不同数据类型的数据的次数、传输各个类型的数据的终端数量。
所述处理模块100,还用于从应用服务器中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并生成携带所述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的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使用所述终端的用户是否安装所述目标应用,其中,所述目标应用是由所述分类模型从所述应用服务器中为所述终端筛选出的应用。其中,该处理模块100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
分类生成模块200,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终端中的所述目标应用产生待分类数据时,根据所述分类模型对所述待分类数据进行分类,并生成分类结果,所述分类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将所述待分类数据存储在相应类别下。
其中,该分类生成模块200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该待分类数据包括但不限于通过该目标应用产生的应用文件数据,以及包括该各个应用文件的文件夹数据等数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检测模块300,用于检测所述终端的地理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其中,该检测模块300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触发模块400,用于如果所述检测模块300检测到发生变化,则根据所述当前地理位置触发处理模块100执行所述从应用服务器中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的步骤。其中,该触发模块400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收发模块500,用于发送提示信息至所述终端,并接收所述用户根据所述提示信息返回的确认信息。
该收发模块500,可以为通信接口,如标准的有线接口或者无线接口。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获取模块600,用于若所述确认信息指示安装所述目标应用,则获取所述目标应用的安装文件,并将所述安装文件发送至所述终端以进行安装。
该获取模块600可以为通信接口,如标准的有线接口或者无线接口。该获取模块600可以从应用服务器中获取该安装文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检测模块300,具体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终端发送的应用推送请求时,获取所述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将所述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与所述终端的初始地理位置进行比较,以判断所述终端的地理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中可以安装有定位装置,以便获取该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并且,终端可以将该当前地理位置发送至服务器。该服务器可以获取当前地理位置,并在获取该当前地理位置前,记录该终端的初始地理位置,从而可以将该初始地理位置与当前地理位置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该终端的地理位置是否发生变化。例如,若该终端的初始地理位置在中国,该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为美国,则在将该初始地理位置与该当前地理位置进行对比后,可以确定该终端的地理位置发生变化。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100获取终端的用户行为数据,并根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构建分类模型,具体用于获取终端传输数据时的数据类型,并统计所述终端传输不同数据类型的数据的次数;若确定所述终端传输目标数据类型的数据的次数大于或者等于预置的传输次数阈值,则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类型以及所述传输目标数据类型的数据的次数构建分类模型。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600,还用于若所述终端的地理位置发生变化,则获取终端已安装应用的应用标识。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确定模块700,根据当前地理位置以及所述分类模型,从所述已安装应用的应用标识中确定出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所述第一应用为在应用服务器中存在待更新版本的应用。该确定模块700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发送模块800,根据所述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获取所述第一应用的更新数据,并将所述更新数据发送至所述终端。该发送模块800可以为通信接口,如标准的有线接口或者无线接口。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100从应用服务器中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具体用于若根据所述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和所述分类模型从应用服务器获取了多个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评价参数值,则从所述多个应用中选取评价参数值大于或者等于预置评价参数阈值的应用作为初始应用;按照评价参数值对所述初始应用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从所述初始应用中选择出目标应用,并获取所述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其中,所述评价参数值是根据:好评率、下载量、推荐指数中任意一种或多种参数计算得到的。
其中,从应用服务器获取的多个应用的应用标识可以为在该当前地理位置,如在美国下载量超过预置的下载量阈值的指定类型应用的应用标识,和/或推荐指数超过预置的推荐指数阈值的指定类型应用的应用标识,和/或好评率超过预置的好评率预置的指定类型应用的应用标识。
可见,图19所示的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在终端地理位置发生变化时,根据该终端当前地理位置以及建立的分类模型,生成包括目标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的提示信息以提示终端安装该目标应用,在检测到终端安装该目标应用产生待分类数据时,还可以利用该分类模型对该待分类数据进行分类,从而生成分类结果以指示将该待分类数据存储至相应类别下,在智能化地确定出适合安装的应用后,可以对由该应用产生的待分类数据进行分类,方便了终端应用的管理。
请参阅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该服务器用于执行如本申请图17-图18实施例中所示的数据处理方法。具体地,如图2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服务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00、存储器3000等组件。可选地,该服务器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2000。其中,这些组件通过一条或多条总线4000进行通信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20中示出的服务器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它既可以是总线形结构,也可以是星型结构,还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其中:
处理器1000为服务器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服务器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000内的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000内的数据以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处理器1000可以由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简称IC)组成,例如可以由单颗封装的IC所组成,也可以由连接多颗相同功能或不同功能的封装IC而组成。举例来说,处理器1000可以仅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CPU),也可以是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图形处理器(Graphic Processing Unit,简称GPU)及各种控制芯片的组合。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CPU可以是单运算核心,也可以包括多运算核心。
该通信接口2000可以包括显示屏(如LCD),触摸屏等。可选地,该通信接口2000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
存储器3000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000、通信接口2000通过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000中的计算机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服务器的各项功能应用以及实现数据处理。存储器3000主要包括程序存储区和数据存储区,其中,程序存储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等;数据存储区可存储根据服务器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操作系统可以是Android系统、iOS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等等。
具体地,当本发明实施例的服务器用于执行如本申请图17-图18所示的文件管理方法时,处理器1000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000中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终端的用户行为数据,并根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构建分类模型;从应用服务器中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并生成携带所述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的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使用所述终端的用户是否安装所述目标应用,其中,所述目标应用是由所述分类模型从所述应用服务器中为所述终端筛选出的应用;
在检测到所述终端中的所述目标应用产生待分类数据时,根据所述分类模型对所述待分类数据进行分类,并生成分类结果,所述分类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将所述待分类数据存储在相应类别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000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000中的计算机程序执行所述从应用服务器中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之前,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检测所述终端的地理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如果发生变化,则根据所述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触发执行所述从应用服务器中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的步骤。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000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000中的计算机程序执行所述生成携带所述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的提示信息之后,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发送提示信息至所述终端,并接收所述用户根据所述提示信息返回的确认信息;
若所述确认信息指示安装所述目标应用,则获取所述目标应用的安装文件,并将所述安装文件发送至所述终端以进行安装。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000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000中的计算机程序执行所述检测所述终端的地理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在检测到所述终端发送的应用推送请求时,获取所述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
将所述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与所述终端的初始地理位置进行比较,以判断所述终端的地理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000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000中的计算机程序执行所述获取终端的用户行为数据,并根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构建分类模型,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终端传输数据时的数据类型,并统计所述终端传输不同数据类型的数据的次数;
若确定所述终端传输目标数据类型的数据的次数大于或者等于预置的传输次数阈值,则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类型以及所述传输目标数据类型的数据的次数构建分类模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000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000中的计算机程序,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若所述终端的地理位置发生变化,则获取终端已安装应用的应用标识;
根据当前地理位置以及所述分类模型,从所述已安装应用的应用标识中确定出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所述第一应用为在应用服务器中存在待更新版本的应用;
根据所述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获取所述第一应用的更新数据,并将所述更新数据发送至所述终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000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000中的计算机程序执行所述从应用服务器中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若根据所述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和所述分类模型从应用服务器获取了多个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评价参数值,则从所述多个应用中选取评价参数值大于或者等于预置评价参数阈值的应用作为初始应用;
按照评价参数值对所述初始应用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从所述初始应用中选择出目标应用,并获取所述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
其中,所述评价参数值是根据:好评率、下载量、推荐指数中任意一种或多种参数计算得到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000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图17-图18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再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了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000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图17-图18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可见,图20所示的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在终端地理位置发生变化时,根据该终端当前地理位置以及建立的分类模型,生成包括目标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的提示信息以提示终端安装该目标应用,在检测到终端安装该目标应用产生待分类数据时,还可以利用该分类模型对该待分类数据进行分类,从而生成分类结果以指示终端将该待分类数据存储至相应类别下,可以使得终端更加智能化,有利于对终端应用进行管理。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该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模块,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模块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终端的用户行为数据,并根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构建分类模型;
从应用服务器中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并生成携带所述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的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使用所述终端的用户是否安装所述目标应用,其中,所述目标应用是由所述分类模型从所述应用服务器中为所述终端筛选出的应用;
在检测到所述终端中的所述目标应用产生待分类数据后,根据所述分类模型对所述待分类数据进行分类,并生成分类结果,所述分类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将所述待分类数据存储在相应类别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应用服务器中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终端的地理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如果发生变化,则根据所述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触发执行所述从应用服务器中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携带所述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的提示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提示信息至所述终端,并接收所述用户根据所述提示信息返回的确认信息;
若所述确认信息指示安装所述目标应用,则获取所述目标应用的安装文件,并将所述安装文件发送至所述终端以进行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终端的地理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终端发送的应用推送请求时,获取所述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
将所述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与所述终端的初始地理位置进行比较,以判断所述终端的地理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终端的用户行为数据,并根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构建分类模型,包括:
获取终端传输数据时的数据类型,并统计所述终端传输不同数据类型的数据的次数;
若确定所述终端传输目标数据类型的数据的次数大于或者等于预置的传输次数阈值,则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类型以及所述传输目标数据类型的数据的次数构建分类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终端的地理位置发生变化,则获取终端已安装应用的应用标识;
根据当前地理位置以及所述分类模型,从所述已安装应用的应用标识中确定出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所述第一应用为在应用服务器中存在待更新版本的应用;
根据所述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获取所述第一应用的更新数据,并将所述更新数据发送至所述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应用服务器中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包括:
若根据所述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和所述分类模型从应用服务器获取了多个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评价参数值,则从所述多个应用中选取评价参数值大于或者等于预置评价参数阈值的应用作为初始应用;
按照评价参数值对所述初始应用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从所述初始应用中选择出目标应用,并获取所述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
其中,所述评价参数值是根据:好评率、下载量、推荐指数中任意一种或多种参数计算得到的。
8.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终端的用户行为数据,并根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构建分类模型;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从应用服务器中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并生成携带所述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的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使用所述终端的用户是否安装所述目标应用,其中,所述目标应用是由所述分类模型从所述应用服务器中为所述终端筛选出的应用;
分类生成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终端中的所述目标应用产生待分类数据时,根据所述分类模型对所述待分类数据进行分类,并生成分类结果,所述分类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将所述待分类数据存储在相应类别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终端的地理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触发模块,用于如果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发生变化,则根据所述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触发执行所述从应用服务器中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描述信息的步骤。
10.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应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代码,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10963550.7A 2017-10-17 2017-10-17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78445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63550.7A CN107844530B (zh) 2017-10-17 2017-10-17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63550.7A CN107844530B (zh) 2017-10-17 2017-10-17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44530A true CN107844530A (zh) 2018-03-27
CN107844530B CN107844530B (zh) 2021-11-05

Family

ID=61661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63550.7A Active CN107844530B (zh) 2017-10-17 2017-10-17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44530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4331A (zh) * 2018-05-15 2018-10-23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763908A (zh) * 2018-06-01 2018-11-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行为向量生成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770014A (zh) * 2018-07-10 2018-11-06 广东工业大学 网络服务器的计算评估方法、系统、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77573A (zh) * 2019-07-05 2019-10-25 北京树知道生态文化有限责任公司 内容存储、分享方法和装置
CN112685061A (zh) * 2020-12-28 2021-04-20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访问方法及装置
CN113111222A (zh) * 2021-03-26 2021-07-13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短视频模板的生成方法、装置、服务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14092043A (zh) * 2021-11-09 2022-02-25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管理平台、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2194A (zh) * 2013-08-02 2013-11-20 个信互动(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软件更新时推荐软件的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系统
CN104793980A (zh) * 2015-05-19 2015-07-22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更新通知方法及其装置
CN105183882A (zh) * 2015-09-23 2015-12-2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软件推荐方法和装置
CN105989110A (zh) * 2015-02-12 2016-10-0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推荐方法及应用推荐设备
CN106503025A (zh) * 2015-09-08 2017-03-15 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推荐方法和系统
CN106897062A (zh) * 2017-02-21 2017-06-2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分类的方法及网络通信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2194A (zh) * 2013-08-02 2013-11-20 个信互动(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软件更新时推荐软件的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系统
CN105989110A (zh) * 2015-02-12 2016-10-0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推荐方法及应用推荐设备
CN104793980A (zh) * 2015-05-19 2015-07-22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更新通知方法及其装置
CN106503025A (zh) * 2015-09-08 2017-03-15 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推荐方法和系统
CN105183882A (zh) * 2015-09-23 2015-12-2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软件推荐方法和装置
CN106897062A (zh) * 2017-02-21 2017-06-2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分类的方法及网络通信系统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4331A (zh) * 2018-05-15 2018-10-23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763908A (zh) * 2018-06-01 2018-11-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行为向量生成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763908B (zh) * 2018-06-01 2023-04-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行为向量生成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770014A (zh) * 2018-07-10 2018-11-06 广东工业大学 网络服务器的计算评估方法、系统、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770014B (zh) * 2018-07-10 2022-03-25 广东工业大学 网络服务器的计算评估方法、系统、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77573A (zh) * 2019-07-05 2019-10-25 北京树知道生态文化有限责任公司 内容存储、分享方法和装置
CN110377573B (zh) * 2019-07-05 2022-03-18 北京树知道生态文化有限责任公司 内容存储、分享方法和装置
CN112685061A (zh) * 2020-12-28 2021-04-20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访问方法及装置
CN113111222A (zh) * 2021-03-26 2021-07-13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短视频模板的生成方法、装置、服务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13111222B (zh) * 2021-03-26 2024-03-19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短视频模板的生成方法、装置、服务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14092043A (zh) * 2021-11-09 2022-02-25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管理平台、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44530B (zh) 2021-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44530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65945A (zh) 一种文件管理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29483A (zh) 一种分类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1256605B (zh) 企业权利框架
CN101165689B (zh) 文件管理设备和控制文件管理设备的方法
CN103838683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CN1945574B (zh) 一种在文档管理系统中创建文档活页夹的处理器
CN1862698B (zh)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生成装置及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7729485A (zh) 一种数据管理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213754A (zh) 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及数据处理方法
KR101720797B1 (ko) 트레이드 카드 서비스
US20080281776A1 (en) Interactive System For Creating, Organising, and Sharing One's Own Databank of Pictures Such as Photographs, Drawings, Art, Sketch, Iconography, Illustrations, Portraits, Paintings and Images
CN101211369A (zh) 内容显示方法、装置以及记录内容显示程序的记录介质
CN106991130A (zh) 一种文件处理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
CN105378728A (zh) 用于表示和操纵元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US2005016613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legal documents
CN103309648A (zh) 图形化制作软件的系统和方法
JP2002312404A (ja) 関係付け情報管理システム、関係付け情報管理用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03049168B (zh) 一种通信录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7016034A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KR101748245B1 (ko) 3d 프린팅 데이터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US20040201622A1 (en) Free-form routing of physical and electronic documents
JP5352225B2 (ja) データ再利用方法、データ再利用システム、データ再利用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再利用プログラム
KR101602940B1 (ko) 컴포넌트 구조를 이용하여 사이트의 제작을 지원하는 사이트 관리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1222166A (zh) 多人在线协同的设计素材共享与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