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44246A - 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44246A
CN107844246A CN201711174614.1A CN201711174614A CN107844246A CN 107844246 A CN107844246 A CN 107844246A CN 201711174614 A CN201711174614 A CN 201711174614A CN 107844246 A CN107844246 A CN 1078442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ignal strength
display screen
strength values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7461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44246B (zh
Inventor
张海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7461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442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442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442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442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442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所述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包括:信号发射器以第一功率发射第一探测信号;信号接收器根据所述第一探测信号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值;所述信号发射器以第二功率发射第二探测信号;所述信号接收器根据所述第二探测信号获取第二信号强度值;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计算第三信号强度值;根据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控制所述显示屏的状态。所述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分别控制信号发射器以第一功率、第二功率发射第一探测信号和第二探测信号,并分别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可以提高终端的显示屏状态控制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迅速发展,诸如智能手机等终端越来越普及,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设备。
当前,判断终端与外部物体之间的接近或远离状态,以控制终端熄屏或者亮屏,是终端中一项必须的功能。终端通常是利用一个红外发射器以及一个红外接收器来实现检测终端与外部物体之间的接近状态或远离状态。该红外发射器发出红外光线,经过阻挡物反射后形成反射光线,该红外接收器接收到该反射光线后,根据反射光线的强度值来判断该终端是接近还是远离阻挡物。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有一部分会直接通过终端内部的绕射进入到红外接收器中,使得该红外接收器检测到的信号存在一定的基础值,从而对终端的检测准确性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可以提高终端的显示屏状态控制的准确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中,所述终端包括显示屏和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包括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所述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信号发射器以第一功率发射第一探测信号;
所述信号接收器根据所述第一探测信号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值;
所述信号发射器以第二功率发射第二探测信号,所述第二功率大于所述第一功率;
所述信号接收器根据所述第二探测信号获取第二信号强度值;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计算第三信号强度值;
根据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控制所述显示屏的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屏状态控制装置,应用于终端中,所述终端包括显示屏和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包括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所述显示屏状态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信号发射器以第一功率发射第一探测信号;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信号接收器根据所述第一探测信号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值;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信号发射器以第二功率发射第二探测信号,所述第二功率大于所述第一功率;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信号接收器根据所述第二探测信号获取第二信号强度值;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计算第三信号强度值;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控制所述显示屏的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包括:信号发射器以第一功率发射第一探测信号;信号接收器根据所述第一探测信号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值;所述信号发射器以第二功率发射第二探测信号;所述信号接收器根据所述第二探测信号获取第二信号强度值;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计算第三信号强度值;根据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控制所述显示屏的状态。所述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分别控制信号发射器以第一功率、第二功率发射第一探测信号和第二探测信号,并分别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计算得到的第三信号强度值来控制显示屏的状态,可以减少终端内部的绕射信号对终端的检测造成的影响,从而可以提高终端的显示屏状态控制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面板组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面板组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面板组件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面板组件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面板组件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面板组件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的第二种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的第三种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的第四种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状态控制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状态控制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状态控制装置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状态控制装置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照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1000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1000例如为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电子装置。可以理解,终端1000包括但不限于本实施方式的示例。
该终端1000包括面板组件100以及壳体200。该面板组件100设置于该壳体200上并与之连接。可以理解,该终端1000还可以包括供受话器。对应地,该面板组件100的非显示区域100a开设有供受话器发出声音的开孔300,该终端1000还可以包括指纹识别模组400,该指纹识别模组400设置于该面板组件100的非显示区域100a。该面板组件100的显示区域100b可以用来显示画面或者供用户触摸操控等。
其中,面板组件100可以为触摸面板组件、面板组件或者具有其他功能的终端面板组件等等。
请参照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面板组件100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该面板组件100包括传感器模组11、盖板组件12以及控制电路13。该传感器模组11设置于该盖板组件12的内表面一侧,该传感器模组11与该盖板组件12间隔设置。该控制电路13与传感器模组11以及盖板组件12通信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控制电路13为主板,该传感器模组11固定设置于该主板上。
其中,该传感器模组11包括第一信号发射器111、第一信号接收器112以及第二信号接收器113。
信号发射器111用于向外发射信号。信号接收器112和信号接收器113用于接收外部物体反射的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模组11也可以只包括信号发射器111和信号接收器112。
上述信号可以为红外线、激光等光信号,也可以为超声波等声波信号。以下仅以该信号为光信号、信号发射器为光发射器、信号接收器为光接收器进行举例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光发射器111用于发射波长大于850nm的探测光线,例如红外光,其为红外发射器。例如,该第一光发射器111可以为发射红外线的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
对应地,该第一光接收器112可以为红外光接收器,用于接收探测光线经过阻挡物70反射之后形成的近光信号。该阻挡物70一般情况下为人脸,应用于用户在通话过程中,终端接近或远离脸部时的场景。
对应地,该第二光接收器113可以为红外光接收器,用于接收该探测光线经过阻挡物70反射之后形成的远光信号。
其中,该近光信号表示经过阻挡物反射后射入的光接收器距离该第一光发射器111距离较近,而该远光信号表示经过该阻挡物反射后射入的光接收器距离该第一光发射器111距离较远。
该第一光接收器112与第一光发射器111之间的距离小于该第二光接收器113与第一光发射器111之间的距离。因此,当该盖板组件12距离阻挡物较远时,该第二光接收器113的光强度变化检测更灵敏。当该盖板组件12距离阻挡物较近时,该第一光接收器112的光强度变化检测更灵敏。因此,在具体应用时,终端可以同时根据该第一光接收器112以及第二光接收器113接收到的反射光线的光强度值来判断该终端是远离还是靠近,可以极大地提高判断的准确性,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光发射器111以及第一光接收器112可以集成设置在一个第一集成芯片中,形成一个二合一芯片。当然,也可以分离设置成两个独立的芯片。
其中,该盖板组件12包括盖板121、设置于盖板121的内表面上的第一附着层122、以及设置于第一附着层122的远离该盖板121的一面的第二附着层123。该第一附着层122完全覆盖该第二附着层123。其中,该第一附着层122以及第二附着层123构成附着层。
该第一附着层122以及第二附着层123的设置以达到隐藏终端1000的内部结构件以及第二附着层123的效果。即使得用户在盖板121的外侧观察时,仅能看到第一附着层122,而不能看到第二附着层123。
其中,盖板121可以是透明玻璃盖板。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121可以是用诸如蓝宝石等材料制成的玻璃盖板。
其中,该附着层可以为油墨层,也可以为其他材料所形成的涂层。以下仅以附着层为油墨层、第一附着层为透光油墨层、第二附着层为遮光油墨层进行举例说明。
本实施例中,透光油墨层122为可以透光的油墨层,用于透过大部分光线。油墨层的透光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一般透光油墨层122的可见光(如波长为550nm的可见光)透过率在2%-10%之间、接近传感器的光信号(如波长为850nm的红外线)透过率大于或等于80%。
透光油墨层122可以包括若干层透光油墨子层1221。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该透光油墨层122具有3层透光油墨子层1221,每一透光油墨子层1221均为白色油墨喷涂或印刷形成。当然,白色油墨仅为举例,该透光油墨层122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美观需求设计成其他颜色。
可以理解地,透光油墨层122的颜色不同时,终端1000的外观颜色表现也是不同的。例如,当透光油墨层122为白色油墨时,终端1000的外观表现为白色,也即终端1000为白色机型。当透光油墨层122为金色油墨时,终端1000的外观表现为金色,也即终端1000为金色机型。
遮光油墨层123为可以遮光的油墨层,用于遮挡大部分光线。该遮光油墨层123可以为采用黑色油墨喷涂或印刷形成。遮光油墨层123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该第一区域对光线的透射率大于该第二区域对光线的透射率。该第一区域可以理解为透光区域,用于透过大部分光线。该第二区域可以理解为遮光区域,用于遮挡大部分光线。
其中,透光油墨层122覆盖该遮光油墨层123上的该第一区域。
其中,透光油墨层122对光线的透射率大于遮光油墨层123对光线的透射率。
上述透射率可以包括对红外线的透射率、对激光的透射率以及对可见光的透射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遮光油墨层123上开设有第一通光孔124以及第二通光孔125。该第一通光孔124和第二通光孔125用于透过光线。该第一通光孔124和第二通光孔125形成第一区域,遮光油墨层123上第一通光孔124和第二通光孔125之外的区域为第二区域。可以理解,该第一通光孔124以及第二通光孔125中还可以填充透光材料,该透光材料的颜色可以与透光油墨层122的颜色相同。其中,该第一通光孔124可以包括分离的第一光发射孔1241以及第一光接收孔1242。该第一光发射器111与该第一光发射孔1241相对,并通过该第一光发射孔1241向外发射探测光线。该第一光接收器112与该第一光接收孔1242相对,并通过该第一光接收孔1242接收该探测光线的反射光线。
该第二通光孔125与第二光接收器113相对,该第二光接收器113通过该第二通光孔125接收探测光线的反射光线。
其中,第一光发射孔1241、第一光接收孔1242以及第二通光孔125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例如,可以为圆形、矩形、圆角矩形等形状。本实施例为了提高第一光接收器112以及第二光接收器113接收光信号的能力,提升传感器的灵敏度,可以使得第一光接收孔1242以及第二通光孔125的开孔面积大于第一光发射孔1241的开孔面积。
可以理解地,如图3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通光孔124还可以为一个较大的孔,其同时供该第一光发射器111以及第一光接收器112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该控制电路13与第一光发射器111、第一光接收器112以及第二光接收器113通信连接,且该第一光发射器111、第一光接收器112以及第二光接收器113均固定设置于该主板上。
例如,当该面板组件100应用于手机上时,由于该第一光接收器112与该第二光接收器113距离第一光发射器111的距离不同,该第一光接收器112更接近该第一光发射器111,在该面板组件100距离阻挡物较近时,该第二光接收器113由于距离该第一光发射器111距离较远,其接收到的光线很少,光强度变化值随着距离变的变化不大。当该面板组件100距离阻挡物较远时,由于反射光线较弱,而第一光发射器111发射的光线由内部反射直接进入了第一光接收器112,该第一光接收器112接收到的光强度值的基础值较大,而该盖板距离阻挡物较远,反射光线的光强度值较小,因此该第一光接收器接收到的反射光线对于检测到的光强度变化不明显。该第二光接收器113距离该第一光发射器111的距离相对于第一光接收器112较远,因此,第一光发射器111发出的光线经内部反射进入该第二光接收器113的部分较少,其基础光强度值较小,而经过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进入该第二光接收器113后光强度变化相对较大。
在终端的通话过程中,该控制电路13控制该第一光发射器111发出探测光线,并根据第一光接收器112以及第二光接收器113接收到的反射光线的光强度值判断安装有该面板组件100的终端是靠近还是远离人脸。当判断远离人脸时控制盖板组件12亮屏,当判断靠近人脸时控制盖板组件12熄屏。
其中,当该第一光接收器113接收到的光强度值达到第一接近阈值或第二光接收器113接收到的光强度值达到第二接近阈值时,判断该终端靠近人脸。当该第一光接收器113接收到的光强度值达到第一远离阈值且第二光接收器113接收到的光强度值达到第二远离阈值时,判断该终端远离人脸。
参考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面板组件100的另一结构示意图。该面板组件100包括传感器模组21、盖板组件22以及控制电路23。该传感器模组21设置于该盖板组件22的内表面的一侧,该传感器模组21与该盖板组件22间隔设置。该控制电路23与传感器模组21以及盖板组件22通信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控制电路23为主板,该传感器模组21固定设置于该主板上。
其中,该传感器模组21包括第一光发射器211、第一光接收器212、第二光接收器213、第二光发射器214、第一环境亮度传感器215以及第二环境亮度传感器216。
可以理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模组21还可以包括电路板。该第一光发射器211、第一光接收器212、第二光接收器213、第二光发射器214、第一环境亮度传感器215以及第二环境亮度传感器216可以设置在该电路板上。
其中,该第一光发射器211以及第二光发射器214均用于发射波长大于850nm的不可见光,例如红外光。
第一光发射器211以及第二光发射器214均为红外光发射器。该第一光接收器212以及第二光接收器213均可以为红外光接收器。第一光接收器212用于接收探测光线经过阻挡物反射之后形成的近光信号。第二光接收器214用于接收探测光线经过阻挡物反射之后形成的远光信号。该第一光接收器212与第一光发射器211之间的距离小于该第二光接收器213与第一光发射器211之间的距离。其中,该近光信号表示经过阻挡物反射后射入的光接收器距离该第一光发射器211距离较近,而该远光信号表示经过该阻挡物反射后射入的光接收器距离该第一光发射器211距离较远。
该第一光接收器212与第一光发射器211之间的距离小于该第二光接收器213与第一光发射器211之间的距离。因此,当以该第一光发射器211作为探测光线发出者时,且当该面板组件100距离阻挡物较远时,该第二光接收器的光强度变化检测更灵敏;当该面板组件100距离阻挡物较近时,该第一光接收器的光强度变化检测更灵敏。当以该第二光发射器214作为探测光线发出者时,且当该面板组件100距离阻挡物较远时,该第二光接收器214的光强度变化检测更灵敏;当该面板组件100距离阻挡物较近时,该第一光接收器212的光强度变化检测更灵敏。
在本实施例中,该控制电路23可以选择该第一光发射器211以及第二光发射器214中的一个作为探测光线发出者,通常情况下,以该第一光发射器211作为探测光线的发出者,当控制电路23检测到该第一光发射器211出现异常或损坏时,则以第二光发射器214作为探测光线发出者。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光发射器211、第一光接收器212以及第一环境亮度传感器215可以集成设置在一个集成芯片上,形成一个三合一芯片。该第二光发射器214、第二光接收器213以及第二环境亮度传感器216可以集成设置在另一个集成芯片上,形成另一个三合一芯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传感器模组21可以只包括光发射器211、第一光接收器212、第二光接收器213以及环境亮度传感器216。该光发射器211、第一光接收器212、第二光接收器213以及环境亮度传感器216可以设置在电路板上。
光发射器211和第一光接收器212可以集成设置在一个集成芯片上,形成一个二合一芯片。第二光接收器213和环境亮度传感器216可以集成设置在另一个集成芯片上,形成另一个二合一芯片。上述两个二合一芯片可以间隔设置在电路板上。
该两个二合一芯片之间的距离在2毫米至12毫米之间。该距离为该两个二合一芯片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
该盖板组件22包括盖板221、设置于盖板221的内表面上的透光油墨层222、以及设置于透光油墨层222的远离该盖板221的一面的遮光油墨层223。其中,该透光油墨层122以及遮光油墨层123构成油墨层。
其中,该透光油墨层222可以包括多层透光油墨子层2221,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该透光油墨层222具有三层透光油墨子层2221,每一透光油墨子层2221均为白色油墨喷涂或印刷形成。当然,白色油墨仅为举例,该透光油墨层222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美观需求设计成其他颜色。
该遮光油墨层223可以为采用黑色油墨喷涂或印刷形成。遮光油墨层223上开设有第一通光孔224以及第二通光孔225。
本实施例中可以中位于遮光油墨层223上的透光油墨层222为可以透光的油墨层。油墨层的透光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一般透光油墨层222的可见光(如波长为550nm的可见光)透过率在2%-10%之间、接近传感器的光信号(如波长为850nm的红外线)透过率大于或等于80%。
其中,该第一通光孔224可以包括分离的第一光发射孔2241以及第一光接收孔2242。该第一光发射器211与该第一光发射孔2241相对,并通过该第一光发射孔2241向外发射探测光线。该第一光接收器212以及该第一环境亮度传感器215与该第一光接收孔2242相对,第一光接收器212通过该第一光接收孔2242接收该探测光线的反射光线,第一环境亮度传感器215通过该第一光接收孔2242检测环境光强度。
该第二通光孔225可以包括分离的第二光发射孔2251以及第二光接收孔2252。该第二光发射器214与该第二光发射孔2251相对,并通过该第二光发射孔2251向外发出探测光线。该第二光接收孔2252与该第二光接收器213以及第二环境亮度传感器216相对,该第二光接收器213通过该第二光接收孔2252接收探测光线的反射光线,该第二环境亮度传感器216通过该第二光接收孔2252检测环境光强度。
可以理解地,如图6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通光孔224还可以为一个较大的孔,其同时供该第一光发射器211、第一光接收器212以及第一环境亮度传感器215使用。
该第二通光孔225还可以为一个较大的孔,其同时供该第二光发射器214、第二光接收器213以及第二环境亮度传感器216使用。
以该面板组件100应用于手机上为例进行说明,正常情况下,该控制电路23选择该第一光发射器211作为探测光线的发出者,而该第二光发射器214不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盖板组件22可以只包括盖板221和设置于盖板221的内表面上的透光油墨层222。
其中,该透光油墨层222可以由特种油墨喷涂或印刷形成。例如,该特种油墨可以是红外线油墨(IR油墨)。IR油墨对红外线的透过率大于或等于80%,因此可以透过大部分红外线。IR油墨的外观表现为黑色油墨。
其中,可以在该透光油墨层222上与环境亮度传感器216对应的位置设置一功能区域,在该功能区域喷涂或印刷可供环境光透过的油墨。该功能区域用于使环境光通过,以使得环境亮度传感器216检测环境亮度。
本申请实施例还涉及一种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该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中。该终端包括显示屏和传感器模组。该传感器模组可以为接近传感器。该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根据终端与外部物体之间的距离状态来控制显示屏的状态。该距离状态包括远离状态和接近状态。显示屏的状态包括点亮和熄灭。
以下仅以所述传感器模组为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包括一个信号发射器和一个信号接收器为例,对所述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进行说明。其中,信号发射器可以是红外发射器,用于发射红外线;信号接收器可以是红外接收器,用于接收红外线。
如图8所示,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510,信号发射器以第一功率发射第一探测信号。
其中,终端可以在需要对显示屏的状态进行控制时,控制信号发射器以第一功率发射第一探测信号。例如,在终端处于语音通话状态时,对显示屏的状态进行控制。此时,当用户脸部贴近显示屏时,可以控制显示屏熄灭,以避免用户对显示屏造成误操作。当用户脸部远离显示屏时,控制显示屏点亮,以恢复显示屏的正常显示
其中,第一功率可以是较小的功率。终端可以通过控制信号发射器的电流来控制所述信号发射器的功率。例如,终端可以控制信号发射器的电流为10mA,此时所述信号发射器的功率即为第一功率。
第一探测信号为所述信号发射器以所述第一功率发射的探测信号。所述第一探测信号可以为红外线。信号发射器发射第一探测信号时,以朝向终端显示屏的方向向外发射探测信号。
S520,信号接收器根据所述第一探测信号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值。
其中,信号发射器发射第一探测信号后,信号接收器检测此时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值。此时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值即为第一信号强度值。
第一探测信号是信号发射器以第一功率发射的,即以较小功率发射的,第一探测信号在终端内部发生绕射,绕射信号直接进入到信号接收器中。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即为信号接收器此时接收到的绕射信号的强度。
实际应用中,由于终端的面板组件上可能会沾染灰尘或者油污等杂物,或者终端的面板组件上被贴上保护膜,从而导致面板组件上的传感器感光区域的透光性发生改变。而第一探测信号是信号发射器以第一功率发射的,即以较小功率发射的,可能造成第一探测信号全部在终端内部发生绕射,此时第一探测信号无法从面板组件上的传感器感光区域发射到外界。
其中,可以在终端的生产过程中,对终端进行调试,使得以所述第一功率发射的探测信号全部在终端内部发生绕射,也即在所述第一功率下,信号发射器发射的信号不能发射到外界。
S530,所述信号发射器以第二功率发射第二探测信号。
其中,信号接收器获取到第一信号强度值后,终端控制所述信号发射器以第二功率发射第二探测信号。所述第二功率为较大功率,所述第二功率大于所述第一功率。例如,终端可以控制信号发射器的电流为50mA,此时所述信号发射器的功率即为第二功率。
第二探测信号为所述信号发射器以所述第二功率发射的探测信号。所述第二探测信号可以为红外线。信号发射器发射第二探测信号时,以朝向终端显示屏的方向向外发射探测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信号发射器的工作电流可以为脉冲电流。终端可以先给所述信号发射器输入一个较小的脉冲电流,以发射第一探测信号;随后,给所述信号发射器输入一个较大的脉冲电流,以发射第二探测信号。从而,所述信号发射器发射所述第一探测信号和所述第二探测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很短,例如可以为5ms(毫秒)。
S540,所述信号接收器根据所述第二探测信号获取第二信号强度值。
其中,信号发射器发射第二探测信号后,信号接收器检测此时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值。此时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值即为第二信号强度值。
第二探测信号是信号发射器以第二功率发射的,即以较大功率发射的,第二探测信号的一部分在终端内部发生绕射,产生的绕射信号直接进入到信号接收器中。此外,所述第二探测信号的另外一部分通过终端面板组件的传感器感光区域发射到外界,经外部物体(例如,用户脸部)反射后形成反射信号,反射信号进入到信号接收器中。因此,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为信号接收器此时接收到的绕射信号的强度与外界反射信号的强度之和。
S550,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计算第三信号强度值。
其中,终端获取到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计算第三信号强度值。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为信号发射器发射到外界后,经外部物体(例如,用户脸部)反射所产生的反射信号的强度。
S560,根据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控制显示屏的状态。
其中,终端计算出第三信号强度值后,即可根据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控制显示屏的状态。例如,在终端处于语音通话状态时,对显示屏的状态进行控制。此时,当用户脸部贴近显示屏时,可以控制显示屏熄灭,以避免用户对显示屏造成误操作。当用户脸部远离显示屏时,控制显示屏点亮,以恢复显示屏的正常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步骤S520、信号接收器根据所述第一探测信号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值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S570,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值;
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不大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值,则所述信号发射器以第二功率发射第二探测信号。
信号接收器获取到第一信号强度值后,终端将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与预设信号强度值进行比较,以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值。
其中,预设信号强度值可以是预先设置在终端中的一个信号强度值。所述预设信号强度值表示信号发射器发射的探测信号是否通过终端面板组件发射到外界的分界点。例如,预设信号强度值可以为50。当信号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值不大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值,也即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值时,表示此时信号发射器发射的探测信号全部在终端内部发生绕射,探测信号没有发射到外界。当信号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值大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值时,表示此时信号发射器发射的探测信号有一部分在终端内部发生绕射,另外一部分发射到外界。
当判断出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不大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值,也即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值时,终端控制所述信号发射器以所述第二功率发射第二探测信号。当判断出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大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值时,终端可以终止流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步骤S550、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计算第三信号强度值,包括以下步骤:
S551,计算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与第一信号强度值的差值;
S552,将所述差值确定为第三信号强度值。
其中,终端获取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后,计算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与第一信号强度值的差值。由于第一信号强度值是信号发射器在较小功率下发射探测信号时,信号接收器获取到的信号强度值,而第二信号强度值是信号发射器在较大功率下发射探测信号时,信号接收器获取到的信号强度值,因此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是大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的,也即所述差值一定大于零。
随后,终端将计算得到的所述差值确定为第三信号强度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步骤S560、根据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控制显示屏的状态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S580,获取信号强度阈值;
步骤S560、根据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控制显示屏的状态,包括以下步骤:
S561,根据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和所述信号强度阈值控制所述显示屏的状态。
其中,终端计算得到第三信号强度值后,可以获取信号强度阈值。所述信号强度阈值可以是预先存储在终端中的一个信号强度值。所述信号强度阈值用于判断终端与外部物体之间处于接近状态还是远离状态,从而对终端显示屏的状态进行控制。
随后,终端根据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和所述信号强度阈值控制显示屏的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步骤S561、根据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和所述信号强度阈值控制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包括以下步骤:
S5611,当显示屏处于亮屏状态时,判断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
S5612,若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则控制所述显示屏熄灭。
其中,终端获取到的信号强度阈值包括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可以是高阈值。所述高阈值用于在显示屏处于亮屏状态时,触发控制显示屏熄灭。
终端的显示屏处于亮屏状态时,终端获取到所述第一阈值后,将计算得到的第三信号强度值与所述第一阈值进行比较,以判断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当判断出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说明终端与外部物体(例如,用户脸部)之间处于接近状态,此时控制显示屏熄灭。当判断出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时,说明终端与外部物体(例如,用户脸部)之间未处于接近状态,此时终端维持显示屏处于亮屏状态。
例如,第一阈值为243.9,终端获取到的第三信号强度值为400,则此时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则终端控制显示屏熄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步骤S561、根据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和所述信号强度阈值控制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包括以下步骤:
S5613,当显示屏处于熄屏状态时,判断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是否小于第二阈值;
S5614,若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则控制所述显示屏点亮。
其中,终端获取到的信号强度阈值包括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可以是低阈值。所述低阈值用于在显示屏处于熄屏状态时,触发控制显示屏点亮。对于处于相同外部环境中的同一部终端,所述低阈值小于上述高阈值。
终端的显示屏处于熄屏状态时,终端获取到所述第二阈值后,将计算得到的第三信号强度值与所述第二阈值进行比较,以判断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当判断出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说明终端与外部物体(例如,用户脸部)之间处于远离状态,此时控制显示屏点亮。当判断出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时,说明终端与外部物体(例如,用户脸部)之间未处于远离状态,此时终端维持显示屏处于熄屏状态。
例如,第二阈值为200,终端获取到的第三信号强度值为180,则此时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则终端控制显示屏点亮。
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包括:信号发射器以第一功率发射第一探测信号;信号接收器根据所述第一探测信号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值;所述信号发射器以第二功率发射第二探测信号;所述信号接收器根据所述第二探测信号获取第二信号强度值;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计算第三信号强度值;根据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控制所述显示屏的状态。所述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分别控制信号发射器以第一功率、第二功率发射第一探测信号和第二探测信号,并分别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计算得到的第三信号强度值来控制显示屏的状态,可以减少终端内部的绕射信号对终端的检测造成的影响,从而可以提高终端的显示屏状态控制的准确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涉及一种显示屏状态控制装置。该显示屏状态控制装置应用于终端中。该终端包括显示屏和传感器模组。该传感器模组可以为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包括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其中,信号发射器可以是红外发射器,用于发射红外线;信号接收器可以是红外接收器,用于接收红外线。
该显示屏状态控制装置根据终端与外部物体之间的距离状态来控制显示屏的状态。该距离状态包括远离状态和接近状态。显示屏的状态包括点亮和熄灭。
如图12所示,显示屏状态控制装置600包括:第一控制模块601、第二控制模块602、计算模块603以及第三控制模块604。
第一控制模块601,用于控制信号发射器以第一功率发射第一探测信号。
其中,第一控制模块601可以在需要对显示屏的状态进行控制时,控制信号发射器以第一功率发射第一探测信号。例如,在终端处于语音通话状态时,对显示屏的状态进行控制。此时,当用户脸部贴近显示屏时,可以控制显示屏熄灭,以避免用户对显示屏造成误操作。当用户脸部远离显示屏时,控制显示屏点亮,以恢复显示屏的正常显示
其中,第一功率可以是较小的功率。第一控制模块601可以通过控制信号发射器的电流来控制所述信号发射器的功率。例如,第一控制模块601可以控制信号发射器的电流为10mA,此时所述信号发射器的功率即为第一功率。
第一探测信号为所述信号发射器以所述第一功率发射的探测信号。所述第一探测信号可以为红外线。信号发射器发射第一探测信号时,以朝向终端显示屏的方向向外发射探测信号。
第二控制模块602,用于控制信号接收器根据所述第一探测信号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值。
其中,第一控制模块601控制信号发射器发射第一探测信号后,第二控制模块602控制信号接收器检测此时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值。此时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值即为第一信号强度值。
第一探测信号是信号发射器以第一功率发射的,即以较小功率发射的,第一探测信号在终端内部发生绕射,绕射信号直接进入到信号接收器中。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即为信号接收器此时接收到的绕射信号的强度。
实际应用中,由于终端的面板组件上可能会沾染灰尘或者油污等杂物,或者终端的面板组件上被贴上保护膜,从而导致面板组件上的传感器感光区域的透光性发生改变。而第一探测信号是信号发射器以第一功率发射的,即以较小功率发射的,可能造成第一探测信号全部在终端内部发生绕射,此时第一探测信号无法从面板组件上的传感器感光区域发射到外界。
其中,可以在终端的生产过程中,对终端进行调试,使得以所述第一功率发射的探测信号全部在终端内部发生绕射,也即在所述第一功率下,信号发射器发射的信号不能发射到外界。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601,还用于控制所述信号发射器以第二功率发射第二探测信号。
其中,第二控制模块602控制信号接收器获取到第一信号强度值后,第一控制模块601控制所述信号发射器以第二功率发射第二探测信号。所述第二功率为较大功率,所述第二功率大于所述第一功率。例如,第一控制模块601可以控制信号发射器的电流为50mA,此时所述信号发射器的功率即为第二功率。
第二探测信号为所述信号发射器以所述第二功率发射的探测信号。所述第二探测信号可以为红外线。信号发射器发射第二探测信号时,以朝向终端显示屏的方向向外发射探测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信号发射器的工作电流可以为脉冲电流。第一控制模块601可以控制先给所述信号发射器输入一个较小的脉冲电流,以发射第一探测信号;随后,给所述信号发射器输入一个较大的脉冲电流,以发射第二探测信号。从而,所述信号发射器发射所述第一探测信号和所述第二探测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很短,例如可以为5ms(毫秒)。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602,还用于控制所述信号接收器根据所述第二探测信号获取第二信号强度值。
其中,第一控制模块601控制信号发射器发射第二探测信号后,第二控制模块602控制信号接收器检测此时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值。此时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值即为第二信号强度值。
第二探测信号是信号发射器以第二功率发射的,即以较大功率发射的,第二探测信号的一部分在终端内部发生绕射,产生的绕射信号直接进入到信号接收器中。此外,所述第二探测信号的另外一部分通过终端面板组件的传感器感光区域发射到外界,经外部物体(例如,用户脸部)反射后形成反射信号,反射信号进入到信号接收器中。因此,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为信号接收器此时接收到的绕射信号的强度与外界反射信号的强度之和。
计算模块6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计算第三信号强度值。
其中,获取到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后,计算模块603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计算第三信号强度值。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为信号发射器发射到外界后,经外部物体(例如,用户脸部)反射所产生的反射信号的强度。
第三控制模块604,用于根据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控制显示屏的状态。
其中,计算模块603计算出第三信号强度值后,第三控制模块604即可根据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控制显示屏的状态。例如,在终端处于语音通话状态时,对显示屏的状态进行控制。此时,当用户脸部贴近显示屏时,可以控制显示屏熄灭,以避免用户对显示屏造成误操作。当用户脸部远离显示屏时,控制显示屏点亮,以恢复显示屏的正常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显示屏状态控制装置600还包括:
判断模块605,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值;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601,用于在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不大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值时,控制所述信号发射器以第二功率发射第二探测信号。
第二控制模块602控制信号接收器获取到第一信号强度值后,判断模块605将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与预设信号强度值进行比较,以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值。
其中,预设信号强度值可以是预先设置在终端中的一个信号强度值。所述预设信号强度值表示信号发射器发射的探测信号是否通过终端面板组件发射到外界的分界点。例如,预设信号强度值可以为50。当信号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值不大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值,也即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值时,表示此时信号发射器发射的探测信号全部在终端内部发生绕射,探测信号没有发射到外界。当信号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值大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值时,表示此时信号发射器发射的探测信号有一部分在终端内部发生绕射,另外一部分发射到外界。
当判断出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不大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值,也即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值时,第一控制模块601控制所述信号发射器以所述第二功率发射第二探测信号。当判断出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大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值时,可以终止流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计算模块603包括:计算子模块6031、确定子模块6032。
计算子模块6031,用于计算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与第一信号强度值的差值;
确定子模块6032,用于将所述差值确定为第三信号强度值。
其中,获取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后,计算子模块6031计算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与第一信号强度值的差值。由于第一信号强度值是信号发射器在较小功率下发射探测信号时,信号接收器获取到的信号强度值,而第二信号强度值是信号发射器在较大功率下发射探测信号时,信号接收器获取到的信号强度值,因此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是大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的,也即所述差值一定大于零。
随后,确定子模块6032将计算得到的所述差值确定为第三信号强度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显示屏状态控制装置600还包括:
获取模块606,用于获取信号强度阈值;
所述第三控制模块604,用于根据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和所述信号强度阈值控制所述显示屏的状态。
其中,计算模块603计算得到第三信号强度值后,获取模块606可以获取信号强度阈值。所述信号强度阈值可以是预先存储在终端中的一个信号强度值。所述信号强度阈值用于判断终端与外部物体之间处于接近状态还是远离状态,从而对终端显示屏的状态进行控制。
随后,第三控制模块604根据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和所述信号强度阈值控制显示屏的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控制模块604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当显示屏处于亮屏状态时,判断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
若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则控制所述显示屏熄灭。
其中,获取模块606获取到的信号强度阈值包括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可以是高阈值。所述高阈值用于在显示屏处于亮屏状态时,触发控制显示屏熄灭。
终端的显示屏处于亮屏状态时,获取模块606获取到所述第一阈值后,第三控制模块604将计算得到的第三信号强度值与所述第一阈值进行比较,以判断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当判断出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说明终端与外部物体(例如,用户脸部)之间处于接近状态,此时控制显示屏熄灭。当判断出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时,说明终端与外部物体(例如,用户脸部)之间未处于接近状态,此时终端维持显示屏处于亮屏状态。
例如,第一阈值为243.9,计算模块603获取到的第三信号强度值为400,则此时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则第三控制模块604控制显示屏熄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控制模块604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当显示屏处于熄屏状态时,判断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是否小于第二阈值;
若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则控制所述显示屏点亮。
其中,获取模块606获取到的信号强度阈值包括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可以是低阈值。所述低阈值用于在显示屏处于熄屏状态时,触发控制显示屏点亮。对于处于相同外部环境中的同一部终端,所述低阈值小于上述高阈值。
终端的显示屏处于熄屏状态时,获取模块606获取到所述第二阈值后,第三控制模块604将计算得到的第三信号强度值与所述第二阈值进行比较,以判断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当判断出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说明终端与外部物体(例如,用户脸部)之间处于远离状态,此时控制显示屏点亮。当判断出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时,说明终端与外部物体(例如,用户脸部)之间未处于远离状态,此时终端维持显示屏处于熄屏状态。
例如,第二阈值为200,计算模块603获取到的第三信号强度值为180,则此时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则第三控制模块604控制显示屏点亮。
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状态控制装置600,通过第一控制模块601控制信号发射器以第一功率发射第一探测信号;第二控制模块602控制信号接收器根据所述第一探测信号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值;所述第一控制模块601控制所述信号发射器以第二功率发射第二探测信号;所述第二控制模块602控制所述信号接收器根据所述第二探测信号获取第二信号强度值;计算模块603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计算第三信号强度值;第三控制模块604根据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控制所述显示屏的状态。所述显示屏状态控制装置,分别控制信号发射器以第一功率、第二功率发射第一探测信号和第二探测信号,并分别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计算得到的第三信号强度值来控制显示屏的状态,可以减少终端内部的绕射信号对终端的检测造成的影响,从而可以提高终端的显示屏状态控制的准确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如图16所示,终端700包括处理器701和存储器702。其中,处理器701与存储器702电性连接。
处理器701是终端7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调用存储在存储器702内的计算机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702内的数据,执行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终端进行整体监控。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700中的处理器701会按照如下的步骤,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计算机程序的进程对应的指令加载到存储器702中,并由处理器701来运行存储在存储器702中的计算机程序,从而实现各种功能:
信号发射器以第一功率发射第一探测信号;
信号接收器根据所述第一探测信号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值;
所述信号发射器以第二功率发射第二探测信号,所述第二功率大于所述第一功率;
所述信号接收器根据所述第二探测信号获取第二信号强度值;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计算第三信号强度值;
根据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控制所述显示屏的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接收器根据所述第一探测信号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值后,处理器701还执行以下步骤:
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值;
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不大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值,则所述信号发射器以第二功率发射第二探测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计算第三信号强度值时,处理器701执行以下步骤:
计算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与第一信号强度值的差值;
将所述差值确定为第三信号强度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控制所述显示屏的状态前,处理器701还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信号强度阈值;
根据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控制所述显示屏的状态时,处理器701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和所述信号强度阈值控制所述显示屏的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强度阈值包括第一阈值,根据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和所述信号强度阈值控制所述显示屏的状态时,处理器701执行以下步骤:
当所述显示屏处于亮屏状态时,判断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若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则控制所述显示屏熄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强度阈值包括第二阈值,根据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和所述信号强度阈值控制所述显示屏的状态时,处理器701执行以下步骤:
当所述显示屏处于熄屏状态时,判断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二阈值;
若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则控制所述显示屏点亮。
存储器702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存储器702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中包含有可在处理器中执行的指令。计算机程序可以组成各种功能模块。处理器701通过调用存储在存储器702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终端700还包括:射频电路703、显示屏704、控制电路705、输入单元706、音频电路707、传感器708以及电源709。其中,处理器701分别与射频电路703、显示屏704、控制电路705、输入单元706、音频电路707、传感器708以及电源709电性连接。
射频电路703用于收发射频信号,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设备或其他终端进行通信。
显示屏704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终端的各种图形用户接口,这些图形用户接口可以由图像、文本、图标、视频和其任意组合来构成。
控制电路705与显示屏704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显示屏704显示信息。
输入单元706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字符信息或用户特征信息(例如指纹),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其中,输入单元706可以包括指纹识别模组。
音频电路707可通过扬声器、传声器提供用户与终端之间的音频接口。
传感器708用于采集外部环境信息。传感器708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等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电源709用于给终端700的各个部件供电。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709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701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尽管图17中未示出,终端7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控制信号发射器以第一功率发射第一探测信号;信号接收器根据所述第一探测信号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值;所述信号发射器以第二功率发射第二探测信号;所述信号接收器根据所述第二探测信号获取第二信号强度值;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计算第三信号强度值;根据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控制所述显示屏的状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分别控制信号发射器以第一功率、第二功率发射第一探测信号和第二探测信号,并分别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计算得到的第三信号强度值来控制显示屏的状态,可以减少终端内部的绕射信号对终端的检测造成的影响,从而可以提高终端的显示屏状态控制的准确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所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中,所述终端包括显示屏和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包括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信号发射器以第一功率发射第一探测信号;
所述信号接收器根据所述第一探测信号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值;
所述信号发射器以第二功率发射第二探测信号,所述第二功率大于所述第一功率;
所述信号接收器根据所述第二探测信号获取第二信号强度值;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计算第三信号强度值;
根据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控制所述显示屏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器根据所述第一探测信号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值的步骤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值;
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不大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值,则所述信号发射器以第二功率发射第二探测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计算第三信号强度值的步骤包括:
计算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与第一信号强度值的差值;
将所述差值确定为第三信号强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控制所述显示屏的状态的步骤前,还包括:
获取信号强度阈值;
所述根据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控制所述显示屏的状态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和所述信号强度阈值控制所述显示屏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强度阈值包括第一阈值,所述根据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和所述信号强度阈值控制所述显示屏的状态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显示屏处于亮屏状态时,判断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若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则控制所述显示屏熄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强度阈值包括第二阈值,所述根据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和所述信号强度阈值控制所述显示屏的状态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显示屏处于熄屏状态时,判断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二阈值;
若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则控制所述显示屏点亮。
7.一种显示屏状态控制装置,应用于终端中,所述终端包括显示屏和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包括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状态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信号发射器以第一功率发射第一探测信号;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信号接收器根据所述第一探测信号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值;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信号发射器以第二功率发射第二探测信号,所述第二功率大于所述第一功率;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信号接收器根据所述第二探测信号获取第二信号强度值;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计算第三信号强度值;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控制所述显示屏的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屏状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值;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不大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值时,控制所述信号发射器以第二功率发射第二探测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屏状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包括:
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与第一信号强度值的差值;
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差值确定为第三信号强度值。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状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信号强度阈值;
所述第三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和所述信号强度阈值控制所述显示屏的状态。
11.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
12.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
CN201711174614.1A 2017-11-22 2017-11-22 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Active CN1078442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74614.1A CN107844246B (zh) 2017-11-22 2017-11-22 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74614.1A CN107844246B (zh) 2017-11-22 2017-11-22 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44246A true CN107844246A (zh) 2018-03-27
CN107844246B CN107844246B (zh) 2019-08-20

Family

ID=61680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74614.1A Active CN107844246B (zh) 2017-11-22 2017-11-22 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4424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00537A (zh) * 2018-04-23 2018-09-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接近传感器、人体遮挡判断方法、电子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1684A (zh) * 2011-06-24 2011-12-2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确定物体接近的方法及装置
CN103067939A (zh) * 2012-12-19 2013-04-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降低移动终端辐射的方法和装置
CN103945026A (zh) * 2014-03-27 2014-07-23 山东共达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5246045A (zh) * 2015-10-29 2016-01-1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用户位置变化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5976790A (zh) * 2016-06-20 2016-09-28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亮度调节装置及其电子设备
CN106210356A (zh) * 2016-09-07 2016-12-07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关闭终端屏幕的方法及装置
CN106598358A (zh) * 2016-12-06 2017-04-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接近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1684A (zh) * 2011-06-24 2011-12-2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确定物体接近的方法及装置
CN103067939A (zh) * 2012-12-19 2013-04-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降低移动终端辐射的方法和装置
CN103945026A (zh) * 2014-03-27 2014-07-23 山东共达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5246045A (zh) * 2015-10-29 2016-01-1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用户位置变化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5976790A (zh) * 2016-06-20 2016-09-28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亮度调节装置及其电子设备
CN106210356A (zh) * 2016-09-07 2016-12-07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关闭终端屏幕的方法及装置
CN106598358A (zh) * 2016-12-06 2017-04-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接近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00537A (zh) * 2018-04-23 2018-09-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接近传感器、人体遮挡判断方法、电子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44246B (zh) 2019-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50101B (zh) 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850982B (zh) 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968883A (zh) 距离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6850990B (zh) 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940633B (zh) 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6559423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10249613B (zh) 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6453726A (zh) 传感器组件及终端
CN106453725A (zh) 一种终端
CN206370853U (zh) 传感器组件及终端
CN106850898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6385511A (zh) 传感器模组、面板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7064948A (zh) 传感器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6385475A (zh) 一种传感器组件、盖板组件以及终端
CN107959752A (zh) 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7831901A (zh) 显示屏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6775076A (zh) 一种面板及移动终端
CN106444998A (zh) 一种面板、传感器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7909977A (zh) 显示屏组件、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7948354A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008765A (zh) 电子设备
CN107665081A (zh) 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7948420A (zh) 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6550072A (zh) 盖板组件及终端
CN206136063U (zh) 传感器模组、面板组件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