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38196A - 微张力减径机 - Google Patents

微张力减径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38196A
CN107838196A CN201710800425.4A CN201710800425A CN107838196A CN 107838196 A CN107838196 A CN 107838196A CN 201710800425 A CN201710800425 A CN 201710800425A CN 107838196 A CN107838196 A CN 1078381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ducing mill
mini
stretch
roll frame
redu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0042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玉
刘怀玉
石满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pengyuan Intelligent Equip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pengyuan Intelligent Equi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pengyuan Intelligent Equipmen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pengyuan Intelligent Equi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0042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38196A/zh
Publication of CN1078381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381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19/00Tube-rolling by rollers arranged outside the work and having their axes not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of the work
    • B21B19/02Tube-rolling by rollers arranged outside the work and having their axes not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of the work the axes of the rollers being arranged essentially diagonally to the axis of the work, e.g. "cross" tube-rolling ; Diescher mills, Stiefel disc piercers or Stiefel rotary piercers
    • B21B19/06Rolling hollow basic material, e.g. Assel mills
    • B21B19/10Finishing, e.g. smoothing, sizing, ree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张力减径机,涉及钛管定径的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减径机和第二减径机,且所述第一减径机和第二减径机沿钢管轧制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减径机的最大加工外径不小于所述第二减径机的最大加工外径。本发明提供的微张力减径机能够实现第一减径机和第二减径机同时进行轧制,能够适应钛合金的热塑性变形温度的特殊要求,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精度。在生产的过程中能够单独使用第一减径机或者第二减径机,这样结合经济适用性更强,产品规格范围涵盖大,产品加工成本低,产品的生产效率及市场适用性提高。

Description

微张力减径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钛管定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张力减径机。
背景技术
我国在高端钛及钛合金管制造技术方面,生产成本高、工艺流程长、产品质量差与附加值低的问题,通过研、产、用一体化研究,解决钛及钛合金无缝管材制造工艺-组织性能-抗腐蚀能力协同控制工艺技术难、制造成本高、产品质量与附加值低等难题,突破高强高耐蚀钛及钛合金管制造关键技术,通过采用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缩短工艺流程、提高成材率和生产效率以及残钛料回收再利用,形成高耐蚀钛及钛合金管材的低成本制造技术。并以此为基础,打造海洋工程用高耐蚀钛及钛合金管工业化制造成套技术及产业化平台。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科技技术的快速增长,钛及其合金产品在国防军事、海洋勘探、航天航空、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钛及其合金的型材生产工艺是确保钛及其合金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技术。
在热轧塑性成型领域定径工艺是最终产品质量的主要工序。
常规定径机机组在七机架、十二机架、十四机架、二十四机架等工艺模式,但是应用相同的系列机架要想实现多规格范围涵盖机架的成本是会相应提高的,应用十四架机架同系列机组搭配没有十四架两个规律系列的机架组合,产品规格范围涵盖的多,且相应的机架采购费用也会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微张力减径机,以缓解生产多规格的产品的设备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张力减径机,包括第一减径机和第二减径机,且所述第一减径机和第二减径机沿钢管轧制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第一减径机的最大加工外径不小于所述第二减径机的最大加工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减径机包括第一电机、第一减速机和第一轧辊机架;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减速机与所述第一轧辊机架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机座;所述第一轧辊机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机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减径机包括第二电机、第二减速机和第二轧辊机架;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减速机与所述第二轧辊机架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机座;所述第二轧辊机架设置在所述第二机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减径机的最大加工外径为670mm,所述第二减径机的最大加工外径为53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轧辊机架数量为7台。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轧辊机架数量为7台。
进一步地,还包括换辊装置,所述换辊装置包括第一换辊装置和第二换辊装置;所述第一换辊装置设置在第一减径机一侧;所述第二换辊装置设置在第二减径机一侧;
所述第一换辊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固定钩、第一安装板、第一滑动支架和第一油缸;
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钩,且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支架上,所述第一油缸与所述第一滑动支架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传送轨道和第二传送轨道;且所述第一传送轨道设置在所述第一减径机前端,所述第二传送轨道设置在所述第二减径机后端。
本发明提供的微张力减径机能够实现第一减径机和第二减径机同时进行轧制,能够适应钛合金的热塑性变形温度的特殊要求,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精度。
在生产的过程中能够单独使用第一减径机或者第二减径机,这样结合经济适用性更强,产品规格范围涵盖大,产品加工成本低,产品的生产效率及市场适用性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张力减径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微张力减径机的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微张力减径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微张力减径机的第一轧辊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第一轧辊机架的机架辊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第二电机;101-第一电机;102-第一减速机;200-第二减速机;300-第一机座;400-第二机座;500-轧制进口;600-轧制出口;700-第一轧辊机架;800-第二轧辊机架;900-第一换辊装置;110-第二换辊装置;120-第一支撑架;130-第一固定钩;140-第一安装板;150-第一滑动支架;160-第一油缸;170-第一传送轨道;180-第二传送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张力减径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微张力减径机的A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微张力减径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微张力减径机的第一轧辊机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第一轧辊机架的机架辊环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张力减径机,包括第一减径机和第二减径机,且所述第一减径机和第二减径机沿钢管轧制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第一减径机的最大加工外径不小于所述第二减径机的最大加工外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微张力减径机包括第一减径机和第二减径机,第一减径机和第二减径机均具有生产不同规格的产品的能力,实现微张力减工艺用来轧制钛合金等有色金属材料。
第一减径机能够单独使用,第二减径机也能够单独的使用;且第一减径机和第二减径机也能够配合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减径机和第二减径机沿钢管轧制方向依次设置,这样当单独使用第二减径机的时候,钢管也能够从第一减径机上经过;这样第二减径机的最大加工外径不能大于第一减径机的最大加工外径,这样钢管才能经过第一减径机后,在第二减径机上进行轧制。
钢管可以为一般指代的钢管,也可以指代钛合金钢管。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减径机包括第一电机101、第一减速机102和第一轧辊机架700;所述第一电机101通过第一减速机102与所述第一轧辊机架700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减径机包括第一电机101、第一减速机102和第一轧辊机架700,第一电机101通过第一减速机102与第一轧辊机架700连接。第一减径机包括多个第一电机101,每一个第一电机101连接一个第一减速机102,每个第一减速机102连接一个第一轧辊机架700,第一轧辊机架700用于钢管的轧制。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机座300;所述第一轧辊机架700设置在所述第一机座300上。
第一机座300上设置第一轧辊机架700;多个第一轧辊机架700依次设置在第一机座300上,第一机座300保证多个第一轧辊机架700安装的稳定;使钢管轧制的质量精确。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减径机包括第二电机100、第二减速机200和第二轧辊机架800;所述第二电机100通过第二减速机200与所述第二轧辊机架800连接。
第二减径机包括第二电机100、第二减速机200和第二轧辊机架800,第二电机100通过第二减速机200与第二轧辊机架800连接。第二减径机包括多个第二电机100,每一个第二电机100连接一个第二减速机200,每个第二减速机200连接一个第二轧辊机架800,第二轧辊机架800用于钢管的轧制。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机座400;所述第二轧辊机架800设置在所述第二机座400上。
第二机座400上设置第二轧辊机架800;多个第二轧辊机架800依次设置在第二机座400上,第二机座400保证多个第二轧辊机架800安装的稳定;使钢管轧制的质量精确。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减径机的最大加工外径为670mm,所述第二减径机的最大加工外径为53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减径机的最大加工外径为670mm,第二减径机的最大加工外径为530mm;这样微张力减径机能够生产两种产品的规格,产品规格由φ140-φ426mm,壁厚由特薄壁6mm-特厚壁120mm。在生产大规格的产品的时候,使用第一减径机,当生产小规格的产品的时候,使用第二减径机。
这样克服原有技术上的缺陷,改善了原有产品规格系列单一的问题,扩展了规格范围,增加了产品壁厚的规格,具备了能够压制有色金属的能力,尤其是在钛合金的轧制方面。
如图1、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轧辊机架700数量为7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轧辊机架700的数量为7台,7个第一轧辊机架700的第一减径机可单独应用实现大尺寸管件的轧制。
第一减径机的第一电机101驱动第一减速机102驱动第一轧辊机架700;每一第一电机101驱动一个第一减速机102,每一个第一减速机102驱动一个第一轧辊机架700。
如图1、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轧辊机架800数量为7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轧辊机架800的数量为7台,7个第二轧辊机架800的第二减径机可单独应用实现小尺寸管件的轧制。
第二减径机的第二电机100驱动第二减速机200驱动第二轧辊机架800;每一第二电机100驱动一个第二减速机200,每一个第二减速机200驱动一个第二轧辊机架800。
这样第一轧辊机架700和第二轧辊机架800的转速是可以单独调节的,这样实现了微张力的建立;同时,根据工艺需求搭配机架的应用数量5-14之间的其他架次。
第一减径机和第二减径机配合应用可实现十四机架的微张力减径生产,如此以来生产线所生产的产品规格涵盖了这两个机组的全部产品系列,且工艺制定严谨而灵活,经济快捷,将十四架双组合微张力减径机应用到了极致,在轧制钛合金时,能够更好的适应钛合金材料的热变形模量。同时也可实现对铌、锆、镍基合金等有色金属的轧制成型;也完全可以满足黑色金属的热塑成型。
在第二减径机轧制钢管的时候,由于第一减径机的设置,相比于仅有第二减径机轧制钢管的成本钢管的长度更长,可达到12m以上。
如图5所示,轧辊机架的机架辊环加宽,提升了机架的轧制力,具备了能够轧制有色金属的能力,尤其是在钛合金的轧制方面。
如图1、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还包括换辊装置,所述换辊装置包括第一换辊装置900和第二换辊装置110;所述第一换辊装置900设置在第一减径机一侧;所述第二换辊装置110设置在第二减径机一侧;
所述第一换辊装置900包括第一支撑架120、第一固定钩130、第一安装板140、第一滑动支架150和第一油缸160;
所述第一安装板14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钩130,且所述第一安装板140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支架150上,所述第一油缸160与所述第一滑动支架150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换辊装置,第一换辊装置900用于第一减径机的第一轧辊机架700的更换,第二换辊装置110用于第二减径机的第二轧辊机架800的更换。
第一换辊装置900的第一油缸160能够使第一滑动支架150运动,在第一滑动支架150上有第一安装板140,在第一安装板140上有多个第一固定钩130,第一固定钩130与第一轧辊机架700连接,通过第一油缸160的驱动,能够将第一轧辊机架700移动到第一支撑架120上。
当需要将第一支撑架120上的第一轧辊机架700安装在第一机座300上的时候,第一固定钩130与第一轧辊机架700连接,通过第一油缸160将第一轧辊机架700安装在第一机座300上。
第一油缸160一端与第一滑动支架150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
这样第一换辊装置900和第二换辊装置110能够实现第一轧辊机架700和第二轧辊机架800安装在第一机座300和第二机座400上,实现了第一轧辊机架700和第二轧辊机架800的更换。
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传送轨道170和第二传送轨道180;且所述第一传送轨道170设置在所述第一减径机前端,所述第二传送轨道180设置在所述第二减径机后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送轨道170上的待轧制钢管从微张力减径机的轧制进口500进入,钢管在微张力减径机轧制以后,从轧制出口600出去,经过第二传送轨道180输送走,从而实现了对钢管的微张力的减径。
本发明提供的微张力减径机能够实现第一减径机和第二减径机同时进行轧制,能够适应钛合金的热塑性变形温度的特殊要求,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精度。
在生产的过程中能够单独使用第一减径机或者第二减径机及第一减径机和第二减径机配合使用,这样结合经济适用性更强,产品规格范围涵盖大,产品加工成本低,产品的生产效率及市场适用性提高。
当第一减径机的最大加工外径为670mm,第二减径机的最大加工外径为530mm;这样微张力减径机能够生产两种产品的规格,产品规格由φ140-φ426mm,壁厚由特薄壁6mm-特厚壁120mm。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微张力减径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减径机和第二减径机,且所述第一减径机和第二减径机沿钢管轧制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第一减径机的最大加工外径不小于所述第二减径机的最大加工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张力减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径机包括第一电机、第一减速机和第一轧辊机架;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减速机与所述第一轧辊机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张力减径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机座;所述第一轧辊机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机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张力减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径机包括第二电机、第二减速机和第二轧辊机架;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减速机与所述第二轧辊机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张力减径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机座;所述第二轧辊机架设置在所述第二机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张力减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径机的最大加工外径为670mm,所述第二减径机的最大加工外径为530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张力减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轧辊机架数量为7台。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张力减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轧辊机架数量为7台。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张力减径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辊装置,所述换辊装置包括第一换辊装置和第二换辊装置;所述第一换辊装置设置在第一减径机一侧;所述第二换辊装置设置在第二减径机一侧;
所述第一换辊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固定钩、第一安装板、第一滑动支架和第一油缸;
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钩,且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支架上,所述第一油缸与所述第一滑动支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微张力减径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传送轨道和第二传送轨道;且所述第一传送轨道设置在所述第一减径机前端,所述第二传送轨道设置在所述第二减径机后端。
CN201710800425.4A 2017-09-07 2017-09-07 微张力减径机 Pending CN1078381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00425.4A CN107838196A (zh) 2017-09-07 2017-09-07 微张力减径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00425.4A CN107838196A (zh) 2017-09-07 2017-09-07 微张力减径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38196A true CN107838196A (zh) 2018-03-27

Family

ID=61682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00425.4A Pending CN107838196A (zh) 2017-09-07 2017-09-07 微张力减径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38196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49858A (en) * 1977-06-03 1978-12-27 Hitachi Ltd Controlling method for wall thickness of seamless pipe in rolling mill
JPS55103207A (en) * 1979-01-31 1980-08-07 Nippon Steel Corp Manufacture of seamless metallic pipe with small diameter
CN200948466Y (zh) * 2006-09-21 2007-09-19 太原市通泽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三辊定减径机的轧辊机架
CN201058343Y (zh) * 2007-06-13 2008-05-14 太原市通泽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无缝钢管定减径机组
CN202845437U (zh) * 2012-09-29 2013-04-03 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 微张力减径机组的孔型
CN105170658A (zh) * 2015-09-15 2015-12-23 鑫鹏源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定径机
CN207325591U (zh) * 2017-09-07 2018-05-08 鑫鹏源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微张力减径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49858A (en) * 1977-06-03 1978-12-27 Hitachi Ltd Controlling method for wall thickness of seamless pipe in rolling mill
JPS55103207A (en) * 1979-01-31 1980-08-07 Nippon Steel Corp Manufacture of seamless metallic pipe with small diameter
CN200948466Y (zh) * 2006-09-21 2007-09-19 太原市通泽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三辊定减径机的轧辊机架
CN201058343Y (zh) * 2007-06-13 2008-05-14 太原市通泽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无缝钢管定减径机组
CN202845437U (zh) * 2012-09-29 2013-04-03 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 微张力减径机组的孔型
CN105170658A (zh) * 2015-09-15 2015-12-23 鑫鹏源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定径机
CN207325591U (zh) * 2017-09-07 2018-05-08 鑫鹏源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微张力减径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43228B (zh) 一种提高两相钛合金大规格棒材强韧性的加工方法
Guo et al. Microstructure control techniques in primary hot working of titanium alloy bars: A review
CN103510030B (zh) 一种tc21钛合金大规格棒材的制备方法
CN104762576B (zh) Tc18钛合金全网篮组织中等规格超长棒材的制备方法
CN104232993B (zh) 一种高性能tc11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90751B (zh) 制备高合金化合金盘形锻件的3d整体锻造方法
CN102513479A (zh) 大直径细小等轴晶组织钛合金棒材生产工艺
CN103170797B (zh) 一种大直径高质量管坯或环坯的复合挤压制备方法
CN102773303A (zh) 一种铜镍合金大规格厚壁无缝管材制造工艺
CN100446884C (zh) 一种带内外法兰的大直径超长筒形件旋压加工方法
Yang et al. Physical simulation of interfacial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for hot compression bonding behavior in linear friction welded joints of GH4169 superalloy
CN106650112B (zh) 镍基合金管材热挤压工艺参数获取方法以及装置
CN106180254A (zh) 一种耐熔盐腐蚀镍钼铬合金无缝管的制备方法
CN103316916A (zh) 方管定方机及方管的生产方法
CN102397889B (zh) 一种gh4145合金管材的制备工艺
Zhang et al.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nickel-based superalloy with periodic thermal parameters during rotary tube piercing process
CN103143658B (zh) 轴承钢复杂异形截面环形件的辗轧成形方法
CN105441713A (zh) 一种钛合金无缝管及其制备方法
CN207325591U (zh) 微张力减径机
CN103100623B (zh) Tc17钛合金复杂异形截面环形件的辗轧成形方法
Zhang et al. Rec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n forming for large magnesium alloy components with high mechanical properties
Zhbankov et al. Forging of ingots without hot tops
CN107838196A (zh) 微张力减径机
CN104498692B (zh) 一种冷拔钢管芯模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89407A (zh) 一种提高厚规格带钢超快冷后温度控制精度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