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35430A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以及图像编码解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以及图像编码解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35430A
CN107835430A CN201711163442.8A CN201711163442A CN107835430A CN 107835430 A CN107835430 A CN 107835430A CN 201711163442 A CN201711163442 A CN 201711163442A CN 107835430 A CN107835430 A CN 1078354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ao
context
coding
ma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6344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寺田健吾
柴原阳司
谷川京子
笹井寿郎
杉尾敏康
松延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 Patent Trust Inc
Original Assignee
Sun Patent Trust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 Patent Trust Inc filed Critical Sun Patent Trust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8354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354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Adaptive entropy coding, e.g. adaptive variable length coding [AVLC] or context adaptive binary arithmetic coding [CABA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9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coding techniqu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N19/10-H04N19/85, e.g. fractals
    • H04N19/91Entropy coding, e.g. variable length coding [VLC] or arithmetic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17Filters, e.g. for pre-processing or post-proces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 H04N19/17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the region being a block, e.g. a macroblo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8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 colour or a chrominance compon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7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syntax aspects related to video coding, e.g. related to compression standa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80Details of filtering 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e.g. for pixel interpolation
    • H04N19/82Details of filtering 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e.g. for pixel interpolation involving filtering within a prediction loo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3Selection of coding mode or of prediction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6Incoming video signal characteristics or proper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编码方法,包括:SAO处理步骤(S141),对处理对象块中包含的Y信号、Cb信号以及Cr信号进行SAO处理;第一标志编码步骤(S142),对第一标志(sao_merge_left_flag)进行算术编码,该第一标志表示对上述SAO处理的内容进行表示的SAO参数在上述处理对象块与左相邻块间是否相同;以及SAO参数编码步骤(S144),当上述处理对象块的SAO参数与上述左相邻块的SAO参数不同时(S143中为否),对上述处理对象块的SAO参数进行算术编码,在上述第一标志编码步骤中,用一个上下文对Y信号、Cb信号以及Cr信号所用的上述第一标志进行算术编码。

Description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 以及图像编码解码装置
本发明是本申请人于2012年05月25日提交的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380001841.8、发明名称为“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以及图像编码解码装置”这一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编码方法以及图像解码方法,特别涉及SAO(Sample AdaptiveOffset)参数的算术编码以及算术解码。
背景技术
近年来,数字影像设备的技术显著进步,对影像信号(按照时间序列顺序排列的多个动态图像图片)进行压缩编码,并将通过编码所获得的影像信号记录在DVD或硬盘等记录介质中或发布到网络上的机会变多了。作为图像编码标准,有H.264/AVC(MPEG-4AVC),但是作为下一代的标准规格,正在研究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规格(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Joint Collaborative Team on Video Coding(JCT-VC)of ITU-TSG16WP3and ISO/IEC JTC1/SC29/WG11 9th Meeting:Geneva,CH,27April-7May2012JCTVC-I1003,Title: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HEVC)text specificationdraft 7http://phenix.it-sudparis.eu/jct/doc_end_user/documents/9_Geneva/wg11/JCTVC-I1003-v2.zip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这种图像编码方法以及图像解码方法中,期望能够抑制编码效率的劣化并降低处理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编码方法以及图像解码方法,能够抑制编码效率的劣化并降低处理量。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图像编码方法,包括:SAO处理步骤,对处理对象块中包含的亮度信号、色差Cb信号以及色差Cr信号进行SAO(Sample AdaptiveOffset)处理;第一标志编码步骤,对第一标志进行算术编码,该第一标志表示对上述SAO处理的内容进行表示的SAO参数在上述处理对象块和与上述处理对象块左相邻的左相邻块间是否相同;第二标志编码步骤,对第二标志进行算术编码,该第二标志表示上述SAO参数在上述处理对象块和与上述处理对象块上相邻的上相邻块间是否相同;SAO参数编码步骤,当上述处理对象块的SAO参数与上述左相邻块以及上述上相邻块的SAO参数不同的情况下,对上述处理对象块的SAO参数进行算术编码,在上述第一标志编码步骤中,用一个第一上下文,对亮度信号、色差Cb信号以及色差Cr信号所用的上述第一标志进行算术编码,在上述第一标志编码步骤以及上述第二标志编码步骤中,使用相同的上下文决定方法,上述第一上下文使用在上述第一标志的算术编码中,第二上下文使用在上述第二标志的算术编码中,上述相同的上下文决定方法,使用在决定如下的第一上下文及第二上下文中,该第一上下文及第二上下文是相同图片中包含的亮度信号、色差Cb信号以及色差Cr信号共同使用的第一上下文及第二上下文,上述第一上下文在相同图片内的多个上述第一标志的编码中共同使用,上述第二上下文在相同图片内的多个上述第二标志的编码中共同使用,在上述SAO处理步骤中,将上述处理对象块中包含的各像素分类成多个种类中的一个种类,对上述各像素加上与所被分类的一个种类建立了对应的偏移值,上述SAO参数包含对种类的分类方法进行表示的信息和上述偏移值。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一种图像编码装置,包括:SAO处理部,对处理对象块中包含的亮度信号、色差Cb信号以及色差Cr信号进行SAO(Sample AdaptiveOffset)处理;第一标志编码部,对第一标志进行算术编码,该第一标志表示对上述SAO处理的内容进行表示的SAO参数在上述处理对象块和与上述处理对象块左相邻的左相邻块间是否相同;第二标志编码部,对第二标志进行算术编码,该第二标志表示上述SAO参数在上述处理对象块和与上述处理对象块上相邻的上相邻块间是否相同;SAO参数编码部,当上述处理对象块的SAO参数与上述左相邻块以及上述上相邻块的SAO参数不同的情况下,对上述处理对象块的SAO参数进行算术编码,在上述第一标志编码部中,用一个第一上下文,对亮度信号、色差Cb信号以及色差Cr信号所用的上述第一标志进行算术编码,在上述第一标志编码部以及上述第二标志编码部中,使用相同的上下文决定方法,上述第一上下文使用在上述第一标志的算术编码中,第二上下文使用在上述第二标志的算术编码中,上述相同的上下文决定方法,使用在决定如下的第一上下文及第二上下文中,该第一上下文及第二上下文是相同图片中包含的亮度信号、色差Cb信号以及色差Cr信号共同使用的第一上下文及第二上下文,上述第一上下文在相同图片内的多个上述第一标志的编码中共同使用,上述第二上下文在相同图片内的多个上述第二标志的编码中共同使用,上述SAO处理部,将上述处理对象块中包含的各像素分类成多个种类中的一个种类,对上述各像素加上与所被分类的一个种类建立了对应的偏移值,上述SAO参数包含对种类的分类方法进行表示的信息和上述偏移值。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图像编码方法,包括:SAO处理步骤,对处理对象块中包含的亮度信号、色差Cb信号以及色差Cr信号进行SAO(Sample AdaptiveOffset)处理;第一标志编码步骤,对第一标志进行算术编码,该第一标志表示对上述SAO处理的内容进行表示的SAO参数在上述处理对象块和与上述处理对象块左相邻的左相邻块间是否相同;以及SAO参数编码步骤,当上述处理对象块的SAO参数与上述左相邻块的SAO参数不同的情况下,对上述处理对象块的SAO参数进行算术编码,在上述第一标志编码步骤中,使用一个上下文,对亮度信号、色差Cb信号以及色差Cr信号所用的上述第一标志进行算术编码。
另外,这些整体或者具体的方式可以通过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者计算机可读取的CD-ROM等记录介质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以及记录介质的任意组合来实现。
发明效果
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图像编码方法以及图像解码方法,能够抑制编码效率的劣化并降低处理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图像编码装置的模块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图像编码处理的流程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SAO参数可变长度编码部的模块图。
图4是实施方式1的SAO参数可变长度编码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实施方式1的sao_merge_left_flag编码部的模块图。
图6是实施方式1的sao_merge_left_flag编码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实施方式1的图像编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图像编码方法的评价结果的图。
图9是实施方式2的图像解码装置的模块图。
图10是实施方式2的图像解码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实施方式2的SAO参数可变长度解码部的模块图。
图12是实施方式2的SAO参数可变长度解码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实施方式2的sao_merge_left_flag解码部的模块图。
图14是实施方式2的sao_merge_left_flag解码处理的流程图。
图15是实施方式2的图像解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16是实现内容分发服务的内容供给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图17是数字广播用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图18是表示电视机的结构例的模块图。
图19是表示对作为光盘的记录介质进行信息的读写的信息再现/记录部的结构例的模块图。
图20是表示作为光盘的记录介质的构造例的图。
图21A是表示便携电话的一例的图。
图21B是表示便携电话的结构例的模块图。
图22是表示复用数据的结构的图。
图23是示意地表示各流在复用数据中怎样被复用的图。
图24是更详细地表示在PES包序列中视频流怎样被保存的图。
图25是表示复用数据的TS包和源包的构造的图。
图26是表示PMT的数据结构的图。
图27是表示复用数据信息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28是表示流属性信息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29是表示识别影像数据的步骤的图。
图30是表示实现各实施方式的动态图像编码方法及动态图像解码方法的集成电路的结构例的模块图。
图31是表示切换驱动频率的结构的图。
图32是表示识别影像数据、切换驱动频率的步骤的图。
图33是表示将影像数据的标准与驱动频率建立了对应的查找表的一例的图。
图34A是表示将信号处理部的模块共用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34B是表示将信号处理部的模块共用的结构的另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发明的基础的知识)
关于以往的图像编码方法,本发明人发现发生了以下问题。
在当前的HEVC标准(非专利文献1)中,有被称为SAO(Sample Adaptive Offset)的处理。SAO处理是对于根据符号序列解码出的图像的各像素加上偏移值的处理。由此,能够更忠实地再现编码之前的原图像,并降低由编码引起的画质劣化。
此外,在HEVC标准的算术编码中,图像编码装置按照每个编码对象的信号来选择上下文。并且,对应于所选择的上下文来决定码元发生概率。
但是,本发明人发现,在以往的方法中,有如下问题,即,算术编码所使用的上下文的数量较多,为了保存上下文而必须准备大容量的存储器的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图像编码方法,包括:SAO处理步骤,对于处理对象块中包含的亮度信号、色差Cb信号以及色差Cr信号进行SAO(Sample AdaptiveOffset)处理;第一标志编码步骤,对第一标志进行算术编码,该第一标志表示对上述SAO处理的内容进行表示的SAO参数在上述处理对象块和与上述处理对象块左相邻的左相邻块间是否相等;以及SAO参数编码步骤,当上述处理对象块的SAO参数与上述左相邻块的SAO参数不同的情况下,对上述处理对象块的SAO参数进行算术编码,在上述第一标志编码步骤中,用一个上下文,对亮度信号、色差Cb信号以及色差Cr信号所用的上述第一标志进行算术编码。
由此,该图像编码方法用一个上下文,对亮度信号、色差Cb信号以及色差Cr信号所用的第一标志进行算术编码。由此,与用不同的上下文对亮度信号、色差Cb信号以及色差Cr信号所用的第一标志进行算术编码时相比,该图像编码方法能够减少所使用的上下文的数量,并降低处理量。这样,该图像编码方法能够抑制编码效率的低下,并降低处理量。
例如,可以是,上述图像编码方法还包括第二标志编码步骤,对第二标志进行算术编码,该第二标志表示上述SAO参数在上述处理对象块和与上述处理对象块上相邻的上相邻块间是否相同,在上述第一标志编码步骤以及上述第二标志编码步骤中,根据相同的上下文决定方法来决定在上述第一标志的算术编码中使用的上下文和在上述第二标志的算术编码中使用的上下文。
由此,该图像编码方法通过对于第一标志和第二标志使用相同的上下文决定方法,从而能够在第一标志和第二标志间共用电路。由此,能够实现图像编码装置的简化。
例如,可以是,在上述第一标志编码步骤中,用一个上下文来对上述亮度信号所用的第一标志即亮度第一标志、上述色差Cb信号所用的第一标志即Cb第一标志、上述色差Cr信号所用的第一标志即Cr第一标志进行算术编码。
例如,可以是,在上述第一标志编码步骤中,用一个上下文来对上述亮度信号、上述色差Cb信号以及上述色差Cr信号所用的单一的第一标志进行算术编码。
例如,可以是,在上述SAO处理步骤中,将上述处理对象块中包含的各像素分类成多个种类,对各像素加上与所被分类的种类建立了对应的偏移值,上述SAO参数包含对种类的分类方法进行表示的信息和对偏移值进行表示的信息。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图像解码方法,包括:第一标志解码步骤,对第一标志进行算术解码,该第一标志表示对SAO(Sample Adaptive Offset)处理的内容进行表示的SAO参数在处理对象块和与上述处理对象块左相邻的左相邻块间是否相等;SAO参数解码步骤,当通过上述第一标志表示出上述处理对象块的SAO参数与上述左相邻块的SAO参数不同的情况下,对上述处理对象块的SAO参数进行算术解码;以及SAO处理步骤,根据上述第一标志,使用通过算术解码而获得的上述处理对象块的SAO参数或上述左相邻块的SAO参数,来对于上述处理对象块中包含的亮度信号、色差Cb信号以及色差Cr信号进行SAO处理,在上述第一标志解码步骤中,用一个上下文,对亮度信号、色差Cb信号以及色差Cr信号所用的上述第一标志进行算术解码。
由此,该图像解码方法用一个上下文来对亮度信号、色差Cb信号以及色差Cr信号所用的第一标志进行算术解码。由此,与用不同的上下文对亮度信号、色差Cb信号以及色差Cr信号所用的第一标志进行算术解码的情况相比,该图像解码方法能够减少所使用的上下文的数量,并能够降低处理量。这样,该图像解码方法能够抑制编码效率的低下,并降低处理量。
例如,可以是,上述图像解码方法还包括:第二标志解码步骤,对第二标志进行算术解码,该第二标志表示上述SAO参数在上述处理对象块和与上述处理对象块上相邻的上相邻块间是否相同,在上述第一标志解码步骤以及上述第二标志解码步骤中,根据相同的上下文决定方法来决定在上述第一标志的算术解码中使用的上下文和在上述第二标志的算术解码中使用的上下文。
由此,该图像解码方法通过对于第一标志和第二标志使用相同的上下文决定方法,从而能够在第一标志和第二标志间共用电路。由此,能够实现图像解码装置的简化。
例如,可以是,在上述第一标志解码步骤中,用一个上下文来对上述亮度信号所用的第一标志即亮度第一标志、上述色差Cb信号所用的第一标志即Cb第一标志和上述色差Cr信号所用的第一标志即Cr第一标志进行算术解码。
例如,可以是,在上述第一标志解码步骤中,用一个上下文来对上述亮度信号、上述色差Cb信号以及上述色差Cr信号所用的单一的第一标志进行算术解码。
例如,可以是,在上述SAO处理步骤中,将上述处理对象块中包含的各像素分类成多个种类,对各像素加上与所被分类的种类建立了对应的偏移值,上述SAO参数包含对种类的分类方法进行表示的信息和对偏移值进行表示的信息。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图像编码装置,具备:控制电路;以及从上述控制电路能够访问的存储装置,上述控制电路执行以下步骤:SAO处理步骤,对处理对象块中包含的亮度信号、色差Cb信号以及色差Cr信号进行SAO(Sample Adaptive Offset)处理;第一标志编码步骤,对第一标志进行算术编码,该第一标志表示对上述SAO处理的内容进行表示的SAO参数在上述处理对象块和与上述处理对象块左相邻的左相邻块间是否相同;以及SAO参数编码步骤,当上述处理对象块的SAO参数与上述左相邻块的SAO参数不同的情况下,对上述处理对象块的SAO参数进行算术编码,在上述第一标志编码步骤中,用一个上下文,对亮度信号、色差Cb信号以及色差Cr信号所用的上述第一标志进行算术编码。
由此,该图像编码装置,用一个上下文对亮度信号、色差Cb信号以及色差Cr信号所用的第一标志进行算术编码。由此,与用不同的上下文对亮度信号、色差Cb信号以及色差Cr信号所用的第一标志进行算术编码的情况相比,该图像编码装置能够减少所使用的上下文的数量,并能够降低处理量。这样,该图像编码装置能够抑制编码效率的低下,并降低处理量。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图像解码装置,具备:控制电路;以及从上述控制电路能够访问的存储装置,上述控制电路执行以下步骤:第一标志解码步骤,对第一标志进行算术解码,该第一标志表示对SAO(Sample Adaptive Offset)处理的内容进行表示的SAO参数在处理对象块和与上述处理对象块左相邻的左相邻块间是否相同;SAO参数解码步骤,当通过上述第一标志表示出上述处理对象块的SAO参数与上述左相邻块的SAO参数不同的情况下,对上述处理对象块的SAO参数进行算术解码;以及SAO处理步骤,根据上述第一标志,用通过算术解码而获得的上述处理对象块的SAO参数或者上述左相邻块的SAO参数,对上述处理对象块中包含的亮度信号、色差Cb信号以及色差Cr信号进行SAO处理,在上述第一标志解码步骤中,用一个上下文,对亮度信号、色差Cb信号以及色差Cr信号所用的上述第一标志进行算术解码。
由此,该图像解码装置用一个上下文来对亮度信号、色差Cb信号以及色差Cr信号所用的第一标志进行算术解码。由此,与用不同的上下文对亮度信号、色差Cb信号以及色差Cr信号所用的第一标志进行算术解码的情况相比,该图像解码装置能够减少所使用的上下文的数量,并能够降低处理量。这样,该图像解码装置能够抑制编码效率的低下,并降低处理量。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图像编码解码装置具有:上述图像编码装置、上述图像解码装置。
另外,这些整体或者具体的方式可以通过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者计算机可读取的CD-ROM等记录介质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以及记录介质的任意组合来实现。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图像编码装置以及图像解码装置的实施方式。
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都只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例子。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数值、形状、材料、结构单元、结构单元的配置位置以及连接方式、步骤、步骤的顺序等只是一例,不意图限定本发明。此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的结构单元中的、未记载于表示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的结构单元作为任意的结构单元来说明。
(实施方式1)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图像编码装置的实施方式。
<整体结构>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编码装置100的结构的模块图。
图1所示的图像编码装置100通过对输入图像121进行编码来生成符号序列125(编码比特流)。该图像编码装置100具备:符号块分割部101、减法部102、变换部103、系数可变长度编码部104、逆变换部105、加法部106、帧存储器107、预测部108、SAO处理部109、SAO参数可变长度编码部110。
<动作(整体)>
接下来,参照图2来说明编码处理整体的流程。
(步骤S101)
符号块分割部101将输入图像121分割成符号块122,并将符号块122依次输出至减法部102以及预测部108。这时,符号块122的尺寸是可变的,符号块分割部101用输入图像121的特征将输入图像121分割成符号块122。例如,符号块122的最小尺寸是横4像素×纵4像素,最大尺寸是横32像素×纵32像素。
(步骤S102)
预测部108使用符号块122和保存在帧存储器107中的解码图像128,生成预测块129。
(步骤S103)
减法部102生成作为符号块122与预测块129的差分的差分块123。
(步骤S104)
变换部103将差分块123变换成频率系数124。
(步骤S105)
逆变换部105将频率系数124变换成像素数据,从而复原差分块126。
(步骤S106)
加法部106将复原出的差分块126与预测块129相加,从而生成解码块127。
(步骤S107)
SAO处理部109决定SAO参数131,根据决定后的SAO参数对解码块127的各像素加上SAO偏移值从而生成解码块130,并将作为加法结果的解码块130保存在帧存储器107中。
具体而言,SAO处理部109在偏移加法时将各像素分类成多个种类,对各像素加上与所被分类的种类对应的偏移值。该分类方法存在多个。SAO处理部109生成对所使用的分类方法进行表示的参数即sao_type_idx、对偏移值进行表示的sao_offset,来作为SAO参数131。此外,当这些SAO参数131与已经编码完的左侧的符号块的SAO参数131相同的情况下,SAO处理部109将表示该意思的sao_merge_left_flag设定为1。
(步骤S108)
SAO参数可变长度编码部110对SAO参数131进行可变长度编码,从而生成符号序列125。详细情况在下面说明。
(步骤S109)
系数可变长度编码部104对频率系数124进行可变长度编码,从而生成符号序列125。
(步骤S110)
重复步骤S102~步骤S109,直到编码对象图像内的全部符号块的编码完毕为止。
下面,详细说明SAO参数可变长度编码部110。
<SAO参数可变长度编码部110的结构>
图3是表示SAO参数可变长度编码部110的结构的模块图。如图3所示,SAO参数可变长度编码部110备有:sao_merge_left_flag编码部141、sao_type_idx编码部142、sao_offset编码部143。
<动作(可变长度编码)>
接下来,参照图4说明SAO参数可变长度编码处理(图2的S108)的流程。
(步骤S121)
sao_merge_left_flag编码部141对sao_merge_left_flag进行编码。另外,分别对于亮度成分Y(亮度信号)、色差成分Cb(色差Cb信号)以及色差成分Cr(色差Cr信号)执行步骤S121~步骤S124。即执行3次步骤S121~步骤S124。另外,以下也用Y、Cb以及Cr记述亮度成分Y、色差成分Cb以及色差成分Cr。
(步骤S122)
SAO参数可变长度编码部110判定sao_merge_left_flag是否为“1”,当sao_merge_left_flag为“1”时,不对sao_type_idx以及sao_offset进行编码,进入步骤S125。另一方面,当sao_merge_left_flag为“0”时,SAO参数可变长度编码部110进入步骤S123。
(步骤S123)
sao_type_idx编码部142对sao_type_idx进行编码。
(步骤S124)
sao_offset编码部143对sao_offset进行编码。
(步骤S125)
重复步骤S121~步骤S124直至Y、Cb以及Cr的SAO参数的编码完成为止。
下面,详细说明sao_merge_left_flag编码部141。
<sao_merge_left_flag编码部141的结构>
图5是表示sao_merge_left_flag编码部141的结构的模块图。如图5所示,sao_merge_left_flag编码部141具备:上下文切换部151、上下文0算术编码部152、上下文1算术编码部153。
<动作(sao_merge_left_flag编码)>
接下来,参照图6详细说明sao_merge_left_flag编码处理(图4的S121)。
(步骤S131)
上下文切换部151判定处理对象的sao_merge_left_flag是否为亮度成分Y的sao_merge_left_flag,如果处理对象的sao_merge_left_flag为亮度成分Y的sao_merge_left_flag则进入步骤S132,如果处理对象的sao_merge_left_flag为Cb或Cr的sao_merge_left_flag则进入步骤S133。
(步骤S132)
上下文0算术编码部152用上下文0对sao_merge_left_flag进行算术编码,从而生成符号序列。
(步骤S133)
上下文1算术编码部153用上下文1对sao_merge_left_flag进行算术编码,从而生成符号序列。在本实施方式中,sao_merge_left_flag编码部141用上下文0以及上下文1这两种上下文对sao_merge_left_flag进行算术编码。此外,sao_merge_left_flag编码部141对于亮度成分Y的sao_merge_left_flag以专用的方式使用上下文0,对于色差成分Cb的sao_merge_left_flag和色差成分Cr的sao_merge_left_flag以共用的方式使用上下文1。
<效果>
以上,在sao_merge_left_flag的算术编码中,本实施方式的图像编码装置100对于Cb和Cr的sao_merge_left_flag使用相同的上下文。由此,图像编码装置100能够削减上下文数量,并能够削减存储器尺寸。此外,Cb与Cr不需要上下文的切换,并且能够删除Cb与Cr的判定处理。另外,在当前的HEVC标准(非专利文献1)中,认为Cb与Cr的sao_merge_left_flag的码元发生概率(变为“1”的概率)不同,而使用不同的上下文。与此相对,本发明人通过实验发现Cb与Cr的sao_merge_left_flag是相关的,即使使上下文共用,编码效率也几乎不劣化。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图像编码装置100在Cb与Cr间使用共同的上下文,但也可以在Y、Cb以及Cr间使用共同的上下文。图7是在此情况下的图像编码装置100的图像编码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7所示,图像编码装置100分别对于处理对象块中包含的亮度信号、色差Cb信号以及色差Cr信号进行SAO处理(S141)。具体而言,图像编码装置100将处理对象块中包含的各像素分类成多个种类,对各像素加上与所被分类的种类建立了对应的偏移值。此外,SAO参数包含对种类的分类方法进行表示的信息(sao_type_idx)和对偏移值进行表示的信息(sao_offset)。此外,种类的分类方法例如可以是根据像素值的值来分类像素的能带偏移(band offset)方法、以及根据边缘方向分类像素的边缘偏移方法等。此外,sao_type_idx还可以表示是否进行SAO处理。
接下来,图像编码装置100对第一标志(sao_merge_left_flag)进行算术编码(S142),该第一标志表示对SAO处理的内容进行表示的SAO参数在处理对象块和与处理对象块左相邻的左相邻块间是否相同。这里,图像编码装置100使用一个上下文,对亮度信号、色差Cb信号以及色差Cr信号所用的第一标志进行算术编码。另外,上下文是指表示码元发生概率的表,并根据实际出现的码元来更新。
当处理对象块的SAO参数与左相邻块的SAO参数不同的情况下,即第一标志为“0”的情况下(S143中为否),图像编码装置100对处理对象块的SAO参数进行算术编码(S144)。
另一方面,当处理对象块的SAO参数与左相邻块的SAO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即第一标志为“1”的情况下(S143中为是),图像编码装置100不对处理对象块的SAO参数进行算术编码。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图像编码方法(在Cb以及Cr间使用共同的上下文的方法)以及在Y、Cb以及Cr间使用共同的上下文的方法(变形例1)的实验结果的图。实验条件基于HEVC标准化团体的共同实验条件。表示数值越大则编码效率越低,并且表示如果值为负则编码效率提高。如图8所示,可知,全部的值都为0.1%以下,并且即使通过使用共同的上下文来削减上下文数量,编码效率也几乎不降低。此外,可知,在变形例1中,一部分的值是-0.3%,编码效率提高。认为这是由于,使Y、Cb以及Cr的sao_merge_left_flag有关联所以码元发生概率在编码的早期阶段收敛在最合适的值。此外,通过在Y、Cb以及Cr间使用共同的上下文,由此能够削减是否为Y的判定处理,所以能够削减处理量。此外,还能够削减上下文的数量。
此外,并不限定于sao_merge_left_flag,对于向符号序列所赋予的其他的syntax,也可以应用本实施方式的方法或上述变形例1的方法。即,可以对于sao_merge_left_flag和其他的syntax使用共同的可变长度编码部。例如,图像编码装置100可以使用标志sao_merge_up_flag,该标志sao_merge_up_flag表示是否拷贝并使用相邻的上符号块的SAO参数,对于该标志在Cb以及Cr间使用共同的上下文或者在Y、Cb以及Cr间使用共同的上下文。这样,通过在sao_merge_up_flag与sao_merge_left_flag间统一算术编码时的上下文选择方法,由此不仅能够削减上下文,还能够实现在sao_merge_up_flag与sao_merge_left_flag间使用共同的可变长度编码部所带来的装置的简化。
即,图像编码装置100对第二标志(sao_merge_up_flag)进行算术编码,该第二标志表示对SAO处理的内容进行表示的SAO参数在处理对象块和与处理对象块上相邻的上相邻块间是否相同。此外,图像编码装置100根据相同的上下文决定方法决定在第一标志的算术编码中使用的上下文和在第二标志的算术编码中使用的上下文。这里,上下文决定方法例如是如上所述那样、在Cb以及Cr间使用共同的上下文的方法、或在Y、Cb以及Cr间使用共同的上下文的方法。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图像编码装置100使用表示分类类别的sao_type_idx和表示SAO偏移值的sao_offset作为SAO参数,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SAO参数还可以包含作为用于分类像素的辅助信息而使用的参数、以及表示sao_offset的符号(正负)位的sao_offset_sign的至少一个。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图像编码装置100按照每个符号块对SAO参数进行编码,但并不限定于此。图像编码装置100还可以以比符号块更小的单位对SAO参数进行编码,反过来还可以以连结多个符号块的单位对SAO参数进行编码。此外,图像编码装置100还可以不用对象符号块对SAO参数进行编码,而拷贝并使用其他的符号块的SAO参数。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符号块最大为32×32并且最小为4×4,但编码块的尺寸并不限定于此。此外,符号块还可以是固定尺寸。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记述了分别对于Y、Cb以及Cr生成单独的sao_merge_left_flag的例子。即,图像编码装置100用一个上下文对亮度信号所用的第一标志即亮度第一标志、色差Cb信号所用的第一标志即Cb第一标志、色差Cr信号所用的第一标志即Cr第一标志进行算术编码。与此相对,还可以对于Y、Cb以及Cr生成一个共同的sao_merge_left_flag。即使这样,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对于Y、Cb以及Cr的sao_merge_left_flag使用共同的(一个)上下文。即,图像编码装置100还可以用一个上下文对亮度信号、色差Cb信号以及色差Cr信号所用的单一的第一标志进行算术编码。
并且,还可以用软件来实现本实施方式中的处理。并且,还可以通过下载等来分发该软件。此外,还可以将该软件记录在CD-ROM等记录介质内来传播。另外,本说明书中的其他实施方式也符合该情况。
(实施方式2)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对由实施方式1的图像编码装置100生成的编码比特流进行解码的图像解码装置200。
<整体结构>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解码装置200的结构的模块图。
图9所示的图像解码装置200通过对符号序列221进行解码来生成解码图像225。这里符号序列221例如与由上述的图像编码装置100生成的符号序列125对应。该图像解码装置200具备:系数可变长度解码部201、逆变换部202、加法部203、解码块结合部204、帧存储器205、SAO参数可变长度解码部206、SAO处理部207。
<动作(整体)>
接下来,参照图10说明解码处理整体的流程。
(步骤S201)
SAO参数可变长度解码部206从符号序列221可变长度解码出SAO参数227。
(步骤S202)
系数可变长度解码部201对符号序列221进行可变长度解码,从而生成频率系数222,并向逆变换部202输出频率系数222。
(步骤S203)
逆变换部202将频率系数222变换成像素数据,从而生成差分块223。
(步骤S204)
加法部203使帧存储器205中保存的解码图像226与差分块223相加,从而生成解码块224。
(步骤S205)
SAO处理部207根据SAO参数227,将解码块224的各像素分类为各种类,并对各像素加上对应于种类的偏移值,从而生成解码块228。
(步骤S206)
重复步骤S201~步骤S205直至解码对象图像内的全部解码块的解码完成为止。
(步骤S207)
解码块结合部204通过结合多个解码块228来生成解码图像225,并且将解码图像225作为解码图像226保存在帧存储器205中。
下面,详细说明SAO参数可变长度解码部206。
<SAO参数可变长度解码部206的结构>
图11是表示SAO参数可变长度解码部206的结构的模块图。如图11所示,SAO参数可变长度解码部206具备:sao_merge_left_flag解码部241、sao_type_idx解码部242、sao_offset解码部243。
<动作(SAO参数可变长度解码)>
图12是表示SAO参数可变长度解码处理(图10的S201)的流程的图。图12所示的SAO参数可变长度解码处理只是将实施方式1的图4所示的SAO参数可变长度编码处理中的编码的部分变为解码。当sao_merge_left_flag为“1”的情况下,SAO参数可变长度解码部206不对sao_type_idx以及sao_offset进行解码,但拷贝已经解码完的左相邻的符号块的SAO参数并实施SAO处理。
(步骤S221)
sao_merge_left_flag解码部241对sao_merge_left_flag进行解码。另外,分别对于亮度成分Y、色差成分Cb以及色差成分Cr执行步骤S221~步骤S224。即执行3次步骤S221~步骤S224。
(步骤S222)
SAO参数可变长度解码部206判定sao_merge_left_flag是否为“1”,当sao_merge_left_flag为“1”的情况下,不对sao_type_idx以及sao_offset进行解码,而进入步骤S225。另一方面,当sao_merge_left_flag为“0”的情况下,SAO参数可变长度解码部206进入步骤S223。
(步骤S223)
sao_type_idx解码部242对sao_type_idx进行解码。
(步骤S224)
sao_offset解码部243对sao_offset进行解码。
(步骤S225)
重复步骤S221~步骤S224直至Y、Cb以及Cr的SAO参数的解码完成为止。
下面,详细说明sao_merge_left_flag解码部241。
<sao_merge_left_flag解码部241的结构>
图13是表示sao_merge_left_flag解码部241的结构的模块图。如图13所示,sao_merge_left_flag解码部241具备:上下文切换部251、上下文0算术解码部252、上下文1算术解码部253。
<动作(sao_merge_left_flag解码)>
图14是表示sao_merge_left_flag解码处理(图12的S221)的流程的图。图14所示的sao_merge_left_flag解码处理只是将实施方式1的图6所示的sao_merge_left_flag编码处理中的编码的部分变为解码。
(步骤S231)
上下文切换部251判定处理对象的sao_merge_left_flag是否为亮度成分Y的sao_merge_left_flag,如果处理对象的sao_merge_left_flag为亮度成分Y的sao_merge_left_flag则进入步骤S232,如果处理对象的sao_merge_left_flag为Cb或Cr的sao_merge_left_flag则进入步骤S233。
(步骤S232)
上下文0算术解码部252用上下文0对sao_merge_left_flag进行算术解码,从而生成符号序列。
(步骤S233)
上下文1算术解码部253用上下文1对sao_merge_left_flag进行算术解码,从而生成符号序列。在本实施方式中,sao_merge_left_flag解码部241用上下文0以及上下文1这两种上下文对sao_merge_left_flag进行算术解码。此外,sao_merge_left_flag解码部241对于亮度成分Y的sao_merge_left_flag以专用的方式使用上下文0,但对于色差成分Cb的sao_merge_left_flag和色差成分Cr的sao_merge_left_flag以共用的方式使用上下文1。
<效果>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解码装置200能够实现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的效果。
另外,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解码装置200,还可以应用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的变形例。
例如,在上述说明中,图像解码装置200在Cb和Cr间使用共同的上下文,但也可以在Y、Cb以及Cr间使用共同的上下文。图15是在此情况下的图像解码装置200的图像解码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5所示,图像解码装置200对第一标志(sao_merge_left_flag)进行算术解码(S241),该第一标志表示对SAO处理的内容进行表示的SAO参数在处理对象块和与处理对象块左相邻的左相邻块间是否相同。这里,图像解码装置200用一个上下文来对亮度信号、色差Cb信号以及色差Cr信号所用的第一标志进行算术解码。
当通过第一标志表示出处理对象块的SAO参数与左相邻块的SAO参数不同的情况下,即第一标志为“0”的情况下(S242中为否),图像解码装置200对处理对象块的SAO参数进行算术解码(S243)。
接下来,图像解码装置200根据第一标志,用通过算术解码而获得的处理对象块的SAO参数或左相邻块的SAO参数,分别对处理对象块中包含的亮度信号、色差Cb信号以及色差Cr信号进行SAO处理(S244)。具体而言,当第一标志为“0”的情况下,图像解码装置200使用通过算术解码而获得的处理对象块的SAO参数,当第二标志为“1”的情况下,使用左相邻块的SAO参数。此外,SAO参数包含对种类的分类方法进行表示的信息(sao_type_idx)和对偏移值进行表示的信息(sao_offset)。图像解码装置200使用以sao_type_idx所示的种类的分类方法,将对象块中包含的各像素分类成多个种类。并且,图像解码装置200对各像素加上与所被分类的种类建立了对应的偏移值。该偏移值是由sao_offset示出的。
另外,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图像解码装置200对第二标志(sao_merge_up_flag)进行算术解码,该第二标志表示对SAO处理的内容进行表示的SAO参数在处理对象块和与处理对象块上相邻的上相邻块间是否相同。在此情况下,图像解码装置200可以根据相同的上下文决定方法来决定在第一标志的算术解码中使用的上下文和在第二标志的算术解码中使用的上下文。
此外,图像解码装置200还可以用一个上下文对亮度信号所用的第一标志即亮度第一标志、色差Cb信号所用的第一标志即Cb第一标志、色差Cr信号所用的第一标志即Cr第一标志进行算术解码。
此外,图像解码装置200还可以用一个上下文对亮度信号、色差Cb信号以及色差Cr信号所用的单一的第一标志进行算术解码。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通常可以用MPU(微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等来实现各个功能块。此外,通常可以通过软件(程序)来实现各个功能块的处理,该软件记录在ROM等记录介质中。并且,还可以通过下载等来分发这种软件,还可以记录在CD-ROM等记录介质中来分发。另外,当然还可以通过硬件(专用电路)来实现各功能块。
此外,在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处理可以通过使用单一装置(系统)而集中处理来实现、或者通过使用多个装置而分散处理来实现。此外,执行上述程序的计算机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即,该计算机可以进行集中处理、或者也可以进行分散处理。
以上,说明了实施方式的图像编码装置以及图像解码装置,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的图像编码装置以及图像解码装置中包含的各处理部典型性地作为集成电路即LSI来实现。这些结构可以单独地形成1个芯片,也可以形成包含一部分或全部的1个芯片。
此外,集成电路化并不限定于LSI,还可以由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也可以利用在LSI制造后能够编程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或能够重构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或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由专用的硬件构成各结构单元,但也可以通过执行适用于各结构单元的软件程序来实现。还可以通过由CPU或处理器等程序执行部读出并执行硬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等的记录介质中记录的软件程序来实现各结构单元。
换言之,图像编码装置以及图像解码装置具备:控制电路(control circuitry)、与该控制电路电气地连接的(从该控制电路能够访问的)存储装置(storage)。控制电路包含专用的硬件以及程序执行部中的至少一个。此外,当控制电路包含程序执行部的情况下,存储装置存储由该程序执行部执行的软件程序。
进而,本发明可以是上述软件程序,也可以是记录了上述程序的非暂时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此外,显然上述程序可以通过因特网等传输介质来流通。
此外,上述所使用的数字全部是为了具体说明本发明而例示的,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例示的数字。
此外,模块图中的功能块的分割是一例,还可以将多个功能块作为一个功能块来实现、或将一个功能块分割为多个、或将一部分功能移到其他功能块。此外,还可以在单一的硬件或软件内并列或分时处理具有类似的功能的多个功能块的功能。
此外,执行上述的图像编码方法或图像解码方法中包含的步骤的顺序是用于具体说明本发明而例示的,也可以是上述以外的顺序。此外,上述步骤的一部分还可以与其他步骤同时(并列)执行。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式的图像编码装置以及图像解码装置,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对本实施方式实施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到的各种变形的方式、或者将不同实施方式中的结构单元组合而构筑的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式的范围内。
(实施方式3)
通过将用来实现上述各实施方式所示的动态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方法)或动态图像解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的结构的程序记录到存储介质中,能够将上述各实施方式所示的处理在独立的计算机系统中简单地实施。存储介质是磁盘、光盘、光磁盘、IC卡、半导体存储器等,只要是能够记录程序的介质就可以。
进而,这里说明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动态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方法)及动态图像解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的应用例和使用它的系统。该系统的特征在于,具有由使用图像编码方法的图像编码装置及使用图像解码方法的图像解码装置构成的图像编码解码装置。关于系统的其他结构,可以根据情况而适当变更。
图16是表示实现内容分发服务的内容供给系统ex100的整体结构的图。将通信服务的提供区划分为希望的大小,在各小区内分别设置有作为固定无线站的基站ex106、ex107、ex108、ex109、ex110。
该内容供给系统ex100在因特网ex101上经由因特网服务提供商ex102及电话网ex104、及基站ex107~ex110连接着计算机ex111、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ex112、照相机ex113、便携电话ex114、游戏机ex115等的各设备。
但是,内容供给系统ex100并不限定于图16那样的结构,也可以将某些要素组合连接。此外,也可以不经由作为固定无线站的基站ex107~ex110将各设备直接连接在电话网ex104上。此外,也可以将各设备经由近距离无线等直接相互连接。
照相机ex113是能够进行数字摄像机等的动态图像摄影的设备,照相机ex116是能够进行数字照相机等的静止图像摄影、动态图像摄影的设备。此外,便携电话ex114是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方式、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方式、W-CDMA(Wideband-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方式、或LTE(LongTerm Evolution)方式、HSPA(High Speed Packet Access)的便携电话机、或PHS(PersonalHandyphone System)等,是哪种都可以。
在内容供给系统ex100中,通过将照相机ex113等经由基站ex109、电话网ex104连接在流媒体服务器ex103上,能够进行现场转播等。在现场转播中,对用户使用照相机ex113摄影的内容(例如音乐会现场的影像等)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那样进行编码处理(即,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图像编码装置发挥作用),向流媒体服务器ex103发送。另一方面,流媒体服务器ex103将发送来的内容数据对有请求的客户端进行流分发。作为客户端,有能够将上述编码处理后的数据解码的计算机ex111、PDAex112、照相机ex113、便携电话ex114、游戏机ex115等。在接收到分发的数据的各设备中,将接收到的数据解码处理而再现(即,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图像解码装置发挥作用)。
另外,摄影的数据的编码处理既可以由照相机ex113进行,也可以由进行数据的发送处理的流媒体服务器ex103进行,也可以相互分担进行。同样,分发的数据的解码处理既可以由客户端进行,也可以由流媒体服务器ex103进行,也可以相互分担进行。此外,并不限于照相机ex113,也可以将由照相机ex116摄影的静止图像及/或动态图像数据经由计算机ex111向流媒体服务器ex103发送。此情况下的编码处理由照相机ex116、计算机ex111、流媒体服务器ex103的哪个进行都可以,也可以相互分担进行。
此外,这些编码解码处理一般在计算机ex111或各设备具有的LSIex500中处理。LSIex500既可以是单芯片,也可以是由多个芯片构成的结构。另外,也可以将动态图像编码解码用的软件装入到能够由计算机ex111等读取的某些记录介质(CD-ROM、软盘、硬盘等)中、使用该软件进行编码解码处理。进而,在便携电话ex114是带有照相机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由该照相机取得的动态图像数据发送。此时的动态图像数据是由便携电话ex114具有的LSIex500编码处理的数据。
此外,也可以是,流媒体服务器ex103是多个服务器或多个计算机,是将数据分散处理、记录、及分发的。
如以上这样,在内容供给系统ex100中,客户端能够接收编码的数据而再现。这样,在内容供给系统ex100中,客户端能够将用户发送的信息实时地接收、解码、再现,即使是没有特别的权利或设备的用户也能够实现个人广播。
另外,并不限定于内容供给系统ex100的例子,如图17所示,在数字广播用系统ex200中也能够装入上述实施方式的至少动态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装置)或动态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的某个。具体而言,在广播站ex201中,将对影像数据复用了音乐数据等而得到的复用数据经由电波向通信或广播卫星ex202传送。该影像数据是通过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动态图像编码方法编码后的数据(即,通过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图像编码装置编码后的数据)。接受到该数据的广播卫星ex202发出广播用的电波,能够对该电波进行卫星广播接收的家庭的天线ex204接收该电波,通过电视机(接收机)ex300或机顶盒(STB)ex217等的装置将接收到的复用数据解码并将其再现(即,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图像解码装置发挥作用)。
此外,也可以是,在将记录在DVD、BD等的记录介质ex215中的复用数据读取并解码、或将影像数据编码再根据情况与音乐信号复用而写入记录介质ex215中的读取器/记录器ex218中也能够安装上述各实施方式所示的动态图像解码装置或动态图像编码装置。在此情况下,可以将再现的影像信号显示在监视器ex219上,通过记录有复用数据的记录介质ex215在其他装置或系统中能够再现影像信号。此外,也可以是,在连接在有线电视用的线缆ex203或卫星/地面波广播的天线ex204上的机顶盒ex217内安装动态图像解码装置,将其用电视机的监视器ex219显示。此时,也可以不是在机顶盒、而在电视机内装入动态图像解码装置。
图18是表示使用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动态图像解码方法及动态图像编码方法的电视机(接收机)ex300的图。电视机ex300具备经由接收上述广播的天线ex204或线缆ex203等取得或者输出对影像数据复用了声音数据的复用数据的调谐器ex301、将接收到的复用数据解调或调制为向外部发送的编码数据的调制/解调部ex302、和将解调后的复用数据分离为影像数据、声音数据或将在信号处理部ex306中编码的影像数据、声音数据复用的复用/分离部ex303。
此外,电视机ex300具备:具有将声音数据、影像数据分别解码、或将各自的信息编码的声音信号处理部ex304和影像信号处理部ex305(即,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图像编码装置或图像解码装置发挥作用)的信号处理部ex306;具有将解码后的声音信号输出的扬声器ex307及显示解码后的影像信号的显示器等的显示部ex308的输出部ex309。进而,电视机ex300具备具有受理用户操作的输入的操作输入部ex312等的接口部ex317。进而,电视机ex300具有合并控制各部的控制部ex310、对各部供给电力的电源电路部ex311。接口部ex317也可以除了操作输入部ex312以外,还具有与读取器/记录器ex218等的外部设备连接的桥接部ex313、用来能够安装SD卡等的记录介质ex216的插槽部ex314、用来与硬盘等的外部记录介质连接的驱动器ex315、与电话网连接的调制解调器ex316等。另外,记录介质ex216是能够通过收存的非易失性/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元件电气地进行信息的记录的结构。电视机ex300的各部经由同步总线相互连接。
首先,对电视机ex300将通过天线ex204等从外部取得的复用数据解码、再现的结构进行说明。电视机ex300接受来自遥控器ex220等的用户操作,基于具有CPU等的控制部ex310的控制,将由调制/解调部ex302解调的复用数据用复用/分离部ex303分离。进而,电视机ex300将分离的声音数据用声音信号处理部ex304解码,将分离的影像数据用影像信号处理部ex305使用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解码方法解码。将解码后的声音信号、影像信号分别从输出部ex309朝向外部输出。在输出时,可以暂时将这些信号储存到缓冲器ex318、ex319等中,以使声音信号和影像信号同步再现。此外,电视机ex300也可以不是从广播等、而从磁/光盘、SD卡等的记录介质ex215、ex216读出编码的复用数据。接着,对电视机ex300将声音信号或影像信号编码、向外部发送或写入到记录介质等中的结构进行说明。电视机ex300接受来自遥控器ex220等的用户操作,基于控制部ex310的控制,由声音信号处理部ex304将声音信号编码,由影像信号处理部ex305将影像信号使用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编码方法编码。将编码后的声音信号、影像信号用复用/分离部ex303复用,向外部输出。在复用时,可以暂时将这些信号储存到缓冲器ex320、ex321等中,以使声音信号和影像信号同步再现。另外,缓冲器ex318、ex319、ex320、ex321既可以如图示那样具备多个,也可以是共用一个以上的缓冲器的结构。进而,在图示以外,也可以是,在例如调制/解调部ex302或复用/分离部ex303之间等也作为避免系统的上溢、下溢的缓冲部而在缓冲器中储存数据。
此外,电视机ex300除了从广播等或记录介质等取得声音数据、影像数据以外,也可以具备受理麦克风或照相机的AV输入的结构,对从它们中取得的数据进行编码处理。另外,这里,将电视机ex300作为能够进行上述编码处理、复用、及外部输出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不能进行这些处理,而是仅能够进行上述接收、解码处理、外部输出的结构。
此外,在由读取器/记录器ex218从记录介质将复用数据读出、或写入的情况下,上述解码处理或编码处理由电视机ex300、读取器/记录器ex218的哪个进行都可以,也可以是电视机ex300和读取器/记录器ex218相互分担进行。
作为一例,将从光盘进行数据的读入或写入的情况下的信息再现/记录部ex400的结构表示在图19中。信息再现/记录部ex400具备以下说明的单元ex401、ex402、ex403、ex404、ex405、ex406、ex407。光头ex401对作为光盘的记录介质ex215的记录面照射激光斑而写入信息,检测来自记录介质ex215的记录面的反射光而读入信息。调制记录部ex402电气地驱动内置在光头ex401中的半导体激光器,根据记录数据进行激光的调制。再现解调部ex403将由内置在光头ex401中的光检测器电气地检测到来自记录面的反射光而得到的再现信号放大,将记录在记录介质ex215中的信号成分分离并解调,再现所需要的信息。缓冲器ex404将用来记录到记录介质ex215中的信息及从记录介质ex215再现的信息暂时保持。盘马达ex405使记录介质ex215旋转。伺服控制部ex406一边控制盘马达ex405的旋转驱动一边使光头ex401移动到规定的信息轨道,进行激光斑的追踪处理。系统控制部ex407进行信息再现/记录部ex400整体的控制。上述的读出及写入的处理由系统控制部ex407利用保持在缓冲器ex404中的各种信息、此外根据需要而进行新的信息的生成、追加、并且一边使调制记录部ex402、再现解调部ex403、伺服控制部ex406协调动作、一边通过光头ex401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来实现。系统控制部ex407例如由微处理器构成,通过执行读出写入的程序来执行它们的处理。
以上,假设光头ex401照射激光斑而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使用近场光进行高密度的记录的结构。
在图20中表示作为光盘的记录介质ex215的示意图。在记录介质ex215的记录面上,以螺旋状形成有导引槽(沟),在信息轨道ex230中,预先通过沟的形状的变化而记录有表示盘上的绝对位置的地址信息。该地址信息包括用来确定作为记录数据的单位的记录块ex231的位置的信息,通过在进行记录及再现的装置中将信息轨道ex230再现而读取地址信息,能够确定记录块。此外,记录介质ex215包括数据记录区域ex233、内周区域ex232、外周区域ex234。为了记录用户数据而使用的区域是数据记录区域ex233,配置在比数据记录区域ex233靠内周或外周的内周区域ex232和外周区域ex234用于用户数据的记录以外的特定用途。信息再现/记录部ex400对这样的记录介质ex215的数据记录区域ex233进行编码的声音数据、影像数据或复用了这些数据的编码数据的读写。
以上,举1层的DVD、BD等的光盘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这些,也可以是多层构造、在表面以外也能够记录的光盘。此外,也可以是在盘的相同的地方使用不同波长的颜色的光记录信息、或从各种角度记录不同的信息的层等、进行多维的记录/再现的构造的光盘。
此外,在数字广播用系统ex200中,也可以由具有天线ex205的车ex210从卫星ex202等接收数据、在车ex210具有的车载导航仪ex211等的显示装置上再现动态图像。另外,车载导航仪ex211的结构可以考虑例如在图25所示的结构中添加GPS接收部的结构,在计算机ex111及便携电话ex114等中也可以考虑同样的结构。
图21A是表示使用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动态图像解码方法和动态图像编码方法的便携电话ex114的图。便携电话ex114具有由用来在与基站ex110之间收发电波的天线ex350、能够拍摄影像、静止图像的照相机部ex365、显示将由照相机部ex365摄影的影像、由天线ex350接收到的影像等解码后的数据的液晶显示器等的显示部ex358。便携电话ex114还具有包含操作键部ex366的主体部、用来进行声音输出的扬声器等的声音输出部ex357、用来进行声音输入的麦克风等的声音输入部ex356、保存拍摄到的影像、静止图像、录音的声音、或者接收到的影像、静止图像、邮件等的编码后的数据或者解码后的数据的存储器部ex367、或者作为与同样保存数据的记录介质之间的接口部的插槽部ex364。
进而,使用图21B对便携电话ex114的结构例进行说明。便携电话ex114对于合并控制具备显示部ex358及操作键部ex366的主体部的各部的主控制部ex360,将电源电路部ex361、操作输入控制部ex362、影像信号处理部ex355、照相机接口部ex363、LCD(Liquid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控制部ex359、调制/解调部ex352、复用/分离部ex353、声音信号处理部ex354、插槽部ex364、存储器部ex367经由总线ex370相互连接。
电源电路部ex361如果通过用户的操作使通话结束及电源键成为开启状态,则通过从电池组对各部供给电力,便携电话ex114起动为能够动作的状态。
便携电话ex114基于具有CPU、ROM及RAM等的主控制部ex360的控制,在语音通话模式时,将由声音输入部ex356集音的声音信号通过声音信号处理部ex354变换为数字声音信号,将其用调制/解调部ex352进行波谱扩散处理,由发送/接收部ex351实施数字模拟变换处理及频率变换处理后经由天线ex350发送。此外,便携电话ex114在语音通话模式时,将由天线ex350接收到的接收数据放大并实施频率变换处理及模拟数字变换处理,用调制/解调部ex352进行波谱逆扩散处理,通过声音信号处理部ex354变换为模拟声音数据后,将其经由声音输出部ex357输出。
进而,在数据通信模式时发送电子邮件的情况下,将通过主体部的操作键部ex366等的操作输入的电子邮件的文本数据经由操作输入控制部ex362向主控制部ex360送出。主控制部ex360将文本数据用调制/解调部ex352进行波谱扩散处理,由发送/接收部ex351实施数字模拟变换处理及频率变换处理后,经由天线ex350向基站ex110发送。在接收电子邮件的情况下,对接收到的数据执行上述处理的大致逆处理,并输出到显示部ex350。
在数据通信模式时,在发送影像、静止图像、或者影像和声音的情况下,影像信号处理部ex355将从照相机部ex365供给的影像信号通过上述各实施方式所示的动态图像编码方法进行压缩编码(即,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图像编码装置发挥作用),将编码后的影像数据送出至复用/分离部ex353。另外,声音信号处理部ex354对通过照相机部ex365拍摄影像、静止图像等的过程中用声音输入部ex356集音的声音信号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声音数据送出至复用/分离部ex353。
复用/分离部ex353通过规定的方式,对从影像信号处理部ex355供给的编码后的影像数据和从声音信号处理部ex354供给的编码后的声音数据进行复用,将其结果得到的复用数据用调制/解调部(调制/解调电路部)ex352进行波谱扩散处理,由发送/接收部ex351实施数字模拟变换处理及频率变换处理后,经由天线ex350发送。
在数据通信模式时接收到链接到主页等的动态图像文件的数据的情况下,或者接收到附加了影像或者声音的电子邮件的情况下,为了对经由天线ex350接收到的复用数据进行解码,复用/分离部ex353通过将复用数据分离,分为影像数据的比特流和声音数据的比特流,经由同步总线ex370将编码后的影像数据向影像信号处理部ex355供给,并将编码后的声音数据向声音信号处理部ex354供给。影像信号处理部ex355通过与上述各实施方式所示的动态图像编码方法相对应的动态图像解码方法进行解码,由此对影像信号进行解码(即,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图像解码装置发挥作用),经由LCD控制部ex359从显示部ex358显示例如链接到主页的动态图像文件中包含的影像、静止图像。另外,声音信号处理部ex354对声音信号进行解码,从声音输出部ex357输出声音。
此外,上述便携电话ex114等的终端与电视机ex300同样,除了具有编码器、解码器两者的收发型终端以外,还可以考虑只有编码器的发送终端、只有解码器的接收终端的3种安装形式。另外,在数字广播用系统ex200中,设为发送、接收在影像数据中复用了音乐数据等得到的复用数据而进行了说明,但除声音数据之外复用了与影像关联的字符数据等的数据也可以,不是复用数据而是影像数据本身也可以。
这样,将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的动态图像编码方法或动态图像解码方法用在上述哪种设备、系统中都可以,通过这样,能够得到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样的上述实施方式,能够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而进行各种变形或修正。
(实施方式4)
也可以通过将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动态图像编码方法或装置、与依据MPEG-2、MPEG4-AVC、VC-1等不同的标准的动态图像编码方法或装置根据需要而适当切换,来生成影像数据。
这里,在生成分别依据不同的标准的多个影像数据的情况下,在解码时,需要选择对应于各个标准的解码方法。但是,由于不能识别要解码的影像数据依据哪个标准,所以产生不能选择适当的解码方法的问题。
为了解决该问题,在影像数据中复用了声音数据等的复用数据采用包含表示影像数据依据哪个标准的识别信息的结构。以下,说明包括通过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动态图像编码方法或装置生成的影像数据在内的复用数据的具体的结构。复用数据是MPEG-2传输流形式的数字流。
图22是表示复用数据的结构的图。如图22所示,复用数据通过将视频流、音频流、演示图形流(PG)、交互图形流中的1个以上进行复用而得到。视频流表示电影的主影像及副影像,音频流(IG)表示电影的主声音部分和与该主声音混合的副声音,演示图形流表示电影的字幕。这里,所谓主影像,表示显示在画面上的通常的影像,所谓副影像,是在主影像中用较小的画面显示的影像。此外,交互图形流表示通过在画面上配置GUI部件而制作的对话画面。视频流通过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动态图像编码方法或装置、依据以往的MPEG-2、MPEG4-AVC、VC-1等标准的动态图像编码方法或装置编码。音频流由杜比AC-3、DolbyDigital Plus、MLP、DTS、DTS-HD、或线性PCM等的方式编码。
包含在复用数据中的各流通过PID被识别。例如,对在电影的影像中使用的视频流分配0x1011,对音频流分配0x1100到0x111F,对演示图形分配0x1200到0x121F,对交互图形流分配0x1400到0x141F,对在电影的副影像中使用的视频流分配0x1B00到0x1B1F,对与主声音混合的副声音中使用的音频流分配0x1A00到0x1A1F。
图23是示意地表示复用数据怎样被复用的图。首先,将由多个视频帧构成的视频流ex235、由多个音频帧构成的音频流ex238分别变换为PES包序列ex236及ex239,并变换为TS包ex237及ex240。同样,将演示图形流ex241及交互图形ex244的数据分别变换为PES包序列ex242及ex245,再变换为TS包ex243及ex246。复用数据ex247通过将这些TS包复用到1条流中而构成。
图24更详细地表示在PES包序列中怎样保存视频流。图24的第一段表示视频流的视频帧序列。第二段表示PES包序列。如图24的箭头yy1、yy2、yy3、yy4所示,视频流中的多个作为Video Presentation Unit的I图片、B图片、P图片按每个图片被分割并保存到PES包的有效载荷中。各PES包具有PES头,在PES头中,保存有作为图片的显示时刻的PTS(Presentation Time-Stamp)及作为图片的解码时刻的DTS(Decoding Time-Stamp)。
图25表示最终写入在复用数据中的TS包的形式。TS包是由具有识别流的PID等信息的4字节的TS头和保存数据的184字节的TS有效载荷构成的188字节固定长度的包,上述PES包被分割并保存到TS有效载荷中。在BD-ROM的情况下,对于TS包赋予4字节的TP_Extra_Header,构成192字节的源包,写入到复用数据中。在TP_Extra_Header中记载有ATS(Arrival_Time_Stamp)等信息。ATS表示该TS包向解码器的PID滤波器的转送开始时刻。在复用数据中,源包如图25下段所示排列,从复用数据的开头起递增的号码被称作SPN(源包号)。
此外,在复用数据所包含的TS包中,除了影像、声音、字幕等的各流以外,还有PAT(Program Association Table)、PMT(Program Map Table)、PCR(Program ClockReference)等。PAT表示在复用数据中使用的PMT的PID是什么,PAT自身的PID被登记为0。PMT具有复用数据所包含的影像、声音、字幕等的各流的PID、以及与各PID对应的流的属性信息,还具有关于复用数据的各种描述符。在描述符中,有指示许可/不许可复用数据的拷贝的拷贝控制信息等。PCR为了取得作为ATS的时间轴的ATC(Arrival Time Clock)与作为PTS及DTS的时间轴的STC(System Time Clock)的同步,拥有与该PCR包被转送至解码器的ATS对应的STC时间的信息。
图26是详细地说明PMT的数据构造的图。在PMT的开头,配置有记述了包含在该PMT中的数据的长度等的PMT头。在其后面,配置有多个关于复用数据的描述符。上述拷贝控制信息等被记载为描述符。在描述符之后,配置有多个关于包含在复用数据中的各流的流信息。流信息由记载有用来识别流的压缩编解码器的流类型、流的PID、流的属性信息(帧速率、纵横比等)的流描述符构成。流描述符存在复用数据中存在的流的数量。
在记录到记录介质等中的情况下,将上述复用数据与复用数据信息文件一起记录。
复用数据信息文件如图27所示,是复用数据的管理信息,与复用数据一对一地对应,由复用数据信息、流属性信息以及入口映射构成。
复用数据信息如图27所示,由系统速率、再现开始时刻、再现结束时刻构成。系统速率表示复用数据的向后述的系统目标解码器的PID滤波器的最大转送速率。包含在复用数据中的ATS的间隔设定为成为系统速率以下。再现开始时刻是复用数据的开头的视频帧的PTS,再现结束时刻设定为对复用数据的末端的视频帧的PTS加上1帧量的再现间隔的值。
流属性信息如图28所示,按每个PID登记有关于包含在复用数据中的各流的属性信息。属性信息具有按视频流、音频流、演示图形流、交互图形流而不同的信息。视频流属性信息具有该视频流由怎样的压缩编解码器压缩、构成视频流的各个图片数据的分辨率是多少、纵横比是多少、帧速率是多少等的信息。音频流属性信息具有该音频流由怎样的压缩编解码器压缩、包含在该音频流中的声道数是多少、对应于哪种语言、采样频率是多少等的信息。这些信息用于在播放器再现之前的解码器的初始化等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上述复用数据中的、包含在PMT中的流类型。此外,在记录介质中记录有复用数据的情况下,使用包含在复用数据信息中的视频流属性信息。具体而言,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示出的动态图像编码方法或装置中,设置如下步骤或单元,该步骤或单元对包含在PMT中的流类型、或视频流属性信息,设定表示是通过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动态图像编码方法或装置生成的影像数据的固有信息。通过该结构,能够识别通过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动态图像编码方法或装置生成的影像数据、和依据其他标准的影像数据。
此外,在图29中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动态图像解码方法的步骤。在步骤exS100中,从复用数据中取得包含在PMT中的流类型、或包含在复用数据信息中的视频流属性信息。接着,在步骤exS101中,判断流类型、或视频流属性信息是否表示是通过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动态图像编码方法或装置生成的复用数据。并且,在判断为流类型、或视频流属性信息是通过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动态图像编码方法或装置生成的复用数据情况下,在步骤exS102中,通过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动态图像解码方法进行解码。此外,在流类型、或视频流属性信息表示是依据以往的MPEG-2、MPEG4-AVC、VC-1等的标准的复用数据的情况下,在步骤exS103中,通过依据以往的标准的动态图像解码方法进行解码。
这样,通过在流类型、或视频流属性信息中设定新的固有值,在解码时能够判断是否能够通过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动态图像解码方法或装置解码。因而,在被输入了依据不同的标准的复用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够选择适当的解码方法或装置,所以能够不发生错误地进行解码。此外,将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动态图像编码方法或装置、或者动态图像解码方法或装置用在上述任何设备、系统中。
(实施方式5)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动态图像编码方法及装置、动态图像解码方法及装置典型地可以由作为集成电路的LSI实现。作为一例,在图30中表示1芯片化的LSIex500的结构。LSIex500具备以下说明的单元ex501、ex502、ex503、ex504、ex505、ex506、ex507、ex508、ex509,各单元经由总线ex510连接。电源电路部ex505通过在电源是开启状态的情况下对各部供给电力,起动为能够动作的状态。
例如在进行编码处理的情况下,LSIex500基于具有CPUex502、存储器控制器ex503、流控制器ex504、驱动频率控制部ex512等的控制部ex501的控制,通过AV I/Oex509从麦克风ex117及照相机ex113等输入AV信号。被输入的AV信号暂时储存在SDRAM等的外部的存储器ex511中。基于控制部ex501的控制,将储存的数据根据处理量及处理速度适当地分为多次等,向信号处理部ex507发送,在信号处理部ex507中进行声音信号的编码及/或影像信号的编码。这里,影像信号的编码处理是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编码处理。在信号处理部ex507中,还根据情况而进行将编码的声音数据和编码的影像数据复用等的处理,从流I/Oex506向外部输出。将该输出的比特流向基站ex107发送、或写入到记录介质ex215中。另外,在复用时,可以暂时将数据储存到缓冲器ex508中以使其同步。
另外,在上述中,设存储器ex511为LSIex500的外部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包含在LSIex500的内部中的结构。缓冲器ex508也并不限定于一个,也可以具备多个缓冲器。此外,LSIex500既可以形成1个芯片,也可以形成多个芯片。
此外,在上述中,假设控制部ex510具有CPUex502、存储器控制器ex503、流控制器ex504、驱动频率控制部ex512等,但控制部ex510的结构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是信号处理部ex507还具备CPU的结构。通过在信号处理部ex507的内部中也设置CPU,能够进一步提高处理速度。此外,作为其他例,也可以是CPUex502具备信号处理部ex507、或作为信号处理部ex507的一部分的例如声音信号处理部的结构。在这样的情况下,控制部ex501为具备具有信号处理部ex507或其一部分的CPUex502的结构。
另外,这里设为LSI,但根据集成度的差异,也有称作IC、系统LSI、超级(super)LSI、特级(ultra)LSI的情况。
此外,集成电路化的方法并不限定于LSI,也可以由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实现。也可以利用在LSI制造后能够编程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或能够重构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及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这种可编程逻辑器件,典型性地,载入或出存储器等读入软件或构成硬件的程序,从而能够执行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动态图像编码方法、或动态图像解码方法。
进而,如果因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或派生的其他技术而出现代替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则当然也可以使用该技术进行功能模块的集成化。有可能是生物技术的应用等。
(实施方式6)
在将通过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动态图像编码方法或装置生成的影像数据解码的情况下,考虑到与将依据以往的MPEG-2、MPEG4-AVC、VC-1等标准的影像数据的情况相比处理量会增加。因此,在LSIex500中,需要设定为比将依据以往的标准的影像数据解码时的CPUex502的驱动频率更高的驱动频率。但是,如果将驱动频率设得高,则发生消耗电力变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该问题,电视机ex300、LSIex500等的动态图像解码装置采用识别影像数据依据哪个标准、并根据标准切换驱动频率的结构。图3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结构ex800。驱动频率切换部ex803在影像数据是通过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动态图像编码方法或装置生成的情况下,将驱动频率设定得高。并且,对执行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动态图像解码方法的解码处理部ex801指示将影像数据解码。另一方面,在影像数据是依据以往的标准的影像数据的情况下,与影像数据是通过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动态图像编码方法或装置生成的数据的情况相比,将驱动频率设定得低。并且,对依据以往的标准的解码处理部ex802指示将影像数据解码。
更具体地讲,驱动频率切换部ex803由图30的CPUex502和驱动频率控制部ex512构成。此外,执行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动态图像解码方法的解码处理部ex801、以及依据以往的标准的解码处理部ex802对应于图30的信号处理部ex507。CPUex502识别影像数据依据哪个标准。并且,基于来自CPUex502的信号,驱动频率控制部ex512设定驱动频率。此外,基于来自CPUex502的信号,信号处理部ex507进行影像数据的解码。这里,可以考虑在影像数据的识别中使用例如在实施方式4中记载的识别信息。关于识别信息,并不限定于在实施方式4中记载的信息,只要是能够识别影像数据依据哪个标准的信息就可以。例如,在基于识别影像数据利用于电视机还是利用于盘等的外部信号,来能够识别影像数据依据哪个标准的情况下,也可以基于这样的外部信号进行识别。此外,CPUex502的驱动频率的选择例如可以考虑如图33所示的将影像数据的标准与驱动频率建立对应的查找表进行。将查找表预先保存到缓冲器ex508、或LSI的内部存储器中,CPUex502通过参照该查找表,能够选择驱动频率。
图32表示实施本实施方式的方法的步骤。首先,在步骤exS200中,在信号处理部ex507中,从复用数据中取得识别信息。接着,在步骤exS201中,在CPUex502中,基于识别信息识别影像数据是否是通过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编码方法或装置生成的数据。在影像数据是通过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编码方法或装置生成的数据的情况下,在步骤exS202中,CPUex502向驱动频率控制部ex512发送将驱动频率设定得高的信号。并且,在驱动频率控制部ex512中设定为高的驱动频率。另一方面,在表示是依据以往的MPEG-2、MPEG4-AVC、VC-1等的标准的影像数据的情况下,在步骤exS203中,CPUex502向驱动频率控制部ex512发送将驱动频率设定得低的信号。并且,在驱动频率控制部ex512中,设定为与影像数据是通过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编码方法或装置生成的数据的情况相比更低的驱动频率。
进而,通过与驱动频率的切换连动而变更对LSIex500或包括LSIex500的装置施加的电压,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节电效果。例如,在将驱动频率设定得低的情况下,随之,可以考虑与将驱动频率设定得高的情况相比,将对LSIex500或包括LSIex500的装置施加的电压设定得低。
此外,驱动频率的设定方法只要是在解码时的处理量大的情况下将驱动频率设定得高、在解码时的处理量小的情况下将驱动频率设定得低就可以,并不限定于上述的设定方法。例如,可以考虑在将依据MPEG4-AVC标准的影像数据解码的处理量大于将通过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动态图像编码方法或装置生成的影像数据解码的处理量的情况下,与上述的情况相反地进行驱动频率的设定。
进而,驱动频率的设定方法并不限定于使驱动频率低的结构。例如,也可以考虑在识别信息是通过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动态图像编码方法或装置生成的影像数据的情况下,将对LSIex500或包括LSIex500的装置施加的电压设定得高,在表示是依据以往的MPEG-2、MPEG4-AVC、VC-1等的标准的影像数据的情况下,将对LSIex500或包括LSIex500的装置施加的电压设定得低。此外,作为另一例,也可以考虑在识别信息表示是通过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动态图像编码方法或装置生成的影像数据的情况下,不使CPUex502的驱动停止,在表示是依据以往的MPEG-2、MPEG4-AVC、VC-1等的标准的影像数据的情况下,由于在处理中有富余,所以使CPUex502的驱动暂停。也可以考虑在识别信息表示是通过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动态图像编码方法或装置生成的影像数据的情况下,也只要在处理中有富余则使CPUex502的驱动暂停。这里情况下,可以考虑与表示是依据以往的MPEG-2、MPEG4-AVC、VC-1等的标准的影像数据的情况相比,将停止时间设定得短。
这样,根据影像数据所依据的标准来切换驱动频率,由此能够实现节电化。此外,在使用电池来驱动LSIex500或包括LSIex500的装置的情况下,能够随着节电而延长电池的寿命。
(实施方式7)
在电视机、便携电话等上述的设备、系统中,有时被输入依据不同的标准的多个影像数据。这样,为了使得在被输入了依据不同的标准的多个影像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够解码,LSIex500的信号处理部ex507需要对应于多个标准。但是,如果单独使用对应于各个标准的信号处理部ex507,则发生LSIex500的电路规模变大、此外成本增加的问题。
为了解决该问题,采用将用来执行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动态图像解码方法的解码处理部、和依据以往的MPEG-2、MPEG4-AVC、VC-1等的标准的解码处理部一部分共用的结构。图34A的ex900表示该结构例。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动态图像解码方法和依据MPEG4-AVC标准的动态图像解码方法在熵编码、逆量化、解块滤波器、运动补偿等的处理中有一部分处理内容共同。可以考虑如下结构:关于共同的处理内容,共用对应于MPEG4-AVC标准的解码处理部ex902,关于不对应于MPEG4-AVC标准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特有的其他的处理内容,使用专用的解码处理部ex901。特别是,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在熵解码方面具有特征,因此可以考虑例如对于熵解码使用专用的解码处理部ex901,对于除此之外的逆量化、解块滤波器、运动补偿中的某一个或者全部的处理,共用解码处理部。关于解码处理部的共用,也可以是如下结构:关于共同的处理内容,共用用来执行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动态图像解码方法的解码处理部,关于MPEG4-AVC标准所特有的处理内容,使用专用的解码处理部。
此外,用图34B的ex1000表示将处理一部分共用的另一例。在该例中,采用使用与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特有的处理内容对应的专用的解码处理部ex1001、和与其他的以往标准所特有的处理内容对应的专用的解码处理部ex1002、和与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动态图像解码方法和其他的以往标准的动态图像解码方法中共同的处理内容对应的共用的解码处理部ex1003的结构。这里,专用的解码处理部ex1001、ex1002并不一定是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或者其他的以往标准所特有的处理内容而特殊化的,可以是能够执行其他的通用处理的结构。此外,也能够由LSIex500安装本实施方式的结构。
这样,对于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动态图像解码方法和以往的标准的动态图像解码方法中共同的处理内容,共用解码处理部,由此能够减小LSI的电路规模并且降低成本。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以及图像解码装置。此外,本发明能够利用于具备图像编码装置的、电视机、数字视频记录机、车辆导航仪、便携电话、数字照相机、以及数字视频照相机等的高分辨率的信息显示设备或摄影设备。
附图标记说明
100 图像编码装置
101 符号块分割部
102 减法部
103 变换部
104 系数可变长度编码部
105,202 逆变换部
106,203 加法部
107,205 帧存储器
108 预测部
109,207SAO 处理部
110SAO 参数可变长度编码部
121 输入图像
122 符号块
123,126,223 差分块
124,222 频率系数
125,221 符号序列
127,130,224,228 解码块
128,225,226 解码图像
129 预测块
131,227SAO 参数
141sao_merge_left_flag 编码部
142sao_type_idx 编码部
143sao_offset 编码部
151,251 上下文切换部
152 上下文0算术编码部
153 上下文1算术编码部
200 图像解码装置
201 系数可变长度解码部
204 解码块结合部
206SAO 参数可变长度解码部
241sao_merge_left_flag 解码部
242sao_type_idx 解码部
243sao_offset 解码部
252 上下文0算术解码部
253 上下文1算术解码部

Claims (2)

1.一种图像编码方法,包括:
SAO处理步骤,对处理对象块中包含的亮度信号、色差Cb信号以及色差Cr信号进行SAO样点自适应补偿处理;
第一标志编码步骤,对第一标志进行算术编码,该第一标志表示对上述SAO处理的内容进行表示的SAO参数在上述处理对象块和与上述处理对象块左相邻的左相邻块间是否相同;
第二标志编码步骤,对第二标志进行算术编码,该第二标志表示上述SAO参数在上述处理对象块和与上述处理对象块上相邻的上相邻块间是否相同;
SAO参数编码步骤,当上述处理对象块的SAO参数与上述左相邻块以及上述上相邻块的SAO参数不同的情况下,对上述处理对象块的SAO参数进行算术编码,
在上述第一标志编码步骤中,用一个第一上下文,对亮度信号、色差Cb信号以及色差Cr信号所用的上述第一标志进行算术编码,
在上述第一标志编码步骤以及上述第二标志编码步骤中,使用相同的上下文决定方法,上述第一上下文使用在上述第一标志的算术编码中,第二上下文使用在上述第二标志的算术编码中,
上述相同的上下文决定方法,用于决定如下的第一上下文及第二上下文,该第一上下文及第二上下文是相同图片中包含的亮度信号、色差Cb信号以及色差Cr信号共同使用的第一上下文及第二上下文,
上述第一上下文在相同图片内的多个上述第一标志的编码中共同使用,
上述第二上下文在相同图片内的多个上述第二标志的编码中共同使用,
在上述SAO处理步骤中,
将上述处理对象块中包含的各像素分类成多个种类中的一个种类,
对上述各像素加上与所被分类的一个种类对应的偏移值,
上述SAO参数包含对种类的分类方法进行表示的信息和上述偏移值。
2.一种图像编码装置,包括:
SAO处理部,对处理对象块中包含的亮度信号、色差Cb信号以及色差Cr信号进行SAO样点自适应补偿处理;
第一标志编码部,对第一标志进行算术编码,该第一标志表示对上述SAO处理的内容进行表示的SAO参数在上述处理对象块和与上述处理对象块左相邻的左相邻块间是否相同;
第二标志编码部,对第二标志进行算术编码,该第二标志表示上述SAO参数在上述处理对象块和与上述处理对象块上相邻的上相邻块间是否相同;
SAO参数编码部,当上述处理对象块的SAO参数与上述左相邻块以及上述上相邻块的SAO参数不同的情况下,对上述处理对象块的SAO参数进行算术编码,
在上述第一标志编码部中,用一个第一上下文,对亮度信号、色差Cb信号以及色差Cr信号所用的上述第一标志进行算术编码,
在上述第一标志编码部以及上述第二标志编码部中,使用相同的上下文决定方法,上述第一上下文使用在上述第一标志的算术编码中,第二上下文使用在上述第二标志的算术编码中,
上述相同的上下文决定方法,用于决定如下的第一上下文及第二上下文,该第一上下文及第二上下文是相同图片中包含的亮度信号、色差Cb信号以及色差Cr信号共同使用的第一上下文及第二上下文,
上述第一上下文在相同图片内的多个上述第一标志的编码中共同使用,
上述第二上下文在相同图片内的多个上述第二标志的编码中共同使用,
上述SAO处理部,
将上述处理对象块中包含的各像素分类成多个种类中的一个种类,
对上述各像素加上与所被分类的一个种类对应的偏移值,
上述SAO参数包含对种类的分类方法进行表示的信息和上述偏移值。
CN201711163442.8A 2012-05-25 2013-05-20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以及图像编码解码装置 Pending CN10783543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51719P 2012-05-25 2012-05-25
US61/651,719 2012-05-25
CN201380001841.8A CN103636221B (zh) 2012-05-25 2013-05-20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以及图像编码解码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1841.8A Division CN103636221B (zh) 2012-05-25 2013-05-20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以及图像编码解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35430A true CN107835430A (zh) 2018-03-23

Family

ID=4962346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1841.8A Active CN103636221B (zh) 2012-05-25 2013-05-20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以及图像编码解码装置
CN201711163442.8A Pending CN107835430A (zh) 2012-05-25 2013-05-20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以及图像编码解码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1841.8A Active CN103636221B (zh) 2012-05-25 2013-05-20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以及图像编码解码装置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3) US9143779B2 (zh)
EP (1) EP2858355A4 (zh)
JP (2) JP6176614B2 (zh)
KR (1) KR101920519B1 (zh)
CN (2) CN103636221B (zh)
AU (1) AU2013264331B2 (zh)
BR (1) BR112013033830A2 (zh)
MX (1) MX2013014738A (zh)
MY (1) MY166729A (zh)
RU (1) RU2616166C2 (zh)
TW (1) TWI580265B (zh)
WO (1) WO20131757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08170B2 (en) * 2011-05-10 2015-04-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Offset type and coefficients signaling method for sample adaptive offset
MX2013014738A (es) * 2012-05-25 2014-07-16 Panasonic Ip Corp America Metodo de codificacion de imagenes, metodo de decodificacion de imagenes, aparato de codificacion de imagenes, aparato de decodificacion de imagenes y aparato de codificacion y decodificacion de imagenes.
KR101638720B1 (ko) * 2012-05-29 2016-07-20 미디어텍 인크. 샘플 어댑티브 오프셋 정보를 부호화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DK3297284T3 (da) * 2012-06-11 2019-09-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ndkodning og afkodning af videoer, der deler sao-parametre, ifølge en farvekomponent
GB2509563A (en) * 2013-01-04 2014-07-09 Canon Kk Encoding or decoding a scalable video sequence using inferred SAO parameters
US9877024B2 (en) * 2015-03-06 2018-01-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 complexity sample adaptive offset (SAO) coding
EP3310055A4 (en) * 2015-06-09 2018-06-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mage encoding/de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8070723A1 (ko) * 2016-10-11 2018-04-19 엘지전자(주) 영상의 부호화/복호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GB2574425A (en) * 2018-06-05 2019-12-11 Canon Kk Video coding and decoding
US11140418B2 (en) * 2018-07-17 2021-10-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Block-based adaptive loop filter design and signaling
US11228763B2 (en) 2019-12-26 2022-01-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idual coding to support both lossy and lossless coding
JP2021158633A (ja) * 2020-03-30 2021-10-07 Kddi株式会社 画像復号装置、画像復号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01051B2 (ja) * 1995-07-04 2005-09-28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情報再生装置
US20040067045A1 (en) * 2002-07-31 2004-04-08 Kazuo Kuroda Information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recording medium,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US7379608B2 (en) * 2003-12-04 2008-05-27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oe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Arithmetic coding for transforming video and picture data units
CN100438629C (zh) * 2005-09-19 2008-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编码处理中的环路滤波方法
DE602007008730D1 (de) * 2006-07-13 2010-10-07 Qualcomm Inc Videokodierung mit feinkörniger skalierbarkeit anhand von zyklisch ausgerichteten fragmenten
CN101212676B (zh) * 2006-12-29 2010-06-02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高效并行cabac解码方法及其装置
KR101375668B1 (ko) * 2008-03-17 2014-03-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변환 계수의 부호화, 복호화 방법 및 장치
JP4868046B2 (ja) * 2009-08-31 2012-02-01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12025215A1 (en) * 2010-08-23 2012-03-01 Panasonic Corporation Adaptive golomb codes to code filter coefficients
US8913666B2 (en) * 2010-10-01 2014-12-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tropy coding coefficients using a joint context model
KR20190069613A (ko) * 2011-02-10 2019-06-19 벨로스 미디어 인터내셔널 리미티드 화상 처리 장치 및 화상 처리 방법
JP5763210B2 (ja) * 2011-04-21 2015-08-12 メディアテック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改良されたループ型フィルタリング処理のための方法と装置
CN107277539B (zh) * 2011-05-27 2020-11-06 寰发股份有限公司 减少用于上下文自适应熵解码中的行缓存的方法及装置
SG11201403069SA (en) * 2011-12-22 2014-08-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Video encoding method using offset adjustment according to classification of pixels by maximum encoding units and apparatus thereof, and video de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of
US9549176B2 (en) * 2012-04-06 2017-01-17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ignaling sample adaptive offset (SAO) parameters
MX2013014738A (es) * 2012-05-25 2014-07-16 Panasonic Ip Corp America Metodo de codificacion de imagenes, metodo de decodificacion de imagenes, aparato de codificacion de imagenes, aparato de decodificacion de imagenes y aparato de codificacion y decodificacion de imagenes.
KR101638720B1 (ko) * 2012-05-29 2016-07-20 미디어텍 인크. 샘플 어댑티브 오프셋 정보를 부호화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AU2012203828B2 (en) * 2012-06-28 2015-12-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a sample adaptive offset data of encoded video data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ENJAMIN BROSS: "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 (HEVC) text specification draft 7", 《JOINT COLLABORATIVE TEAM ON VIDEO CODING (JCT-VC) OF ITU-T SG16 WP3 AND ISO/IEC JTC1/SC29/WG11 9TH MEETING: GENEVA, CH, 27 APRIL – 7 MAY 2012 JCTVC-I1003_D0》 *
CHIH-WEI HSU等: "Non-CE1: Decoupling SAO on/off from SAO type with neighbor-based contexts", 《JOINT COLLABORATIVE TEAM ON VIDEO CODING (JCT-VC) OF ITU-T SG16 WP3 AND ISO/IEC JTC1/SC29/WG11 9TH MEETING: GENEVA, CH, 27 APRIL – 7 MAY 2012,JCTVC-I0199I-0199》 *
KOOHYAR MINOO 等: "Non-CE1: Coding of SAO merge left and merge up", 《JOINT COLLABORATIVE TEAM ON VIDEO CODING (JCT-VC) OF ITU-T SG 16 WP 3 AND ISO/IEC JTC 1/SC 29/WG 11 9TH MEETING: GENEVA, CH, 27 APRIL – 7 MAY 2012,JCTVC-I0507 》 *
ROBERTO R. OSORIO 等: "High-Throughput Architecture for H.264/AVC CABAC Compression System",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 *
YU-JEN CHEN等: "ARCHITECTURE DESIGN OF FINE GRAIN SNR SCALABLE ENCODER WITH CABAC FOR H.264/AVC SCALABLE EXTENSION", 《JOURNAL OF SIGNAL PROCESSNIG SYSTEM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920519B1 (ko) 2018-11-20
JP6176614B2 (ja) 2017-08-09
CN103636221B (zh) 2017-11-17
TW201401888A (zh) 2014-01-01
KR20150016064A (ko) 2015-02-11
BR112013033830A2 (pt) 2017-02-14
US9866830B2 (en) 2018-01-09
US20180077412A1 (en) 2018-03-15
AU2013264331A1 (en) 2014-01-23
US20130322518A1 (en) 2013-12-05
MY166729A (en) 2018-07-18
US10341652B2 (en) 2019-07-02
CN103636221A (zh) 2014-03-12
JP2017201820A (ja) 2017-11-09
US20150365665A1 (en) 2015-12-17
US9143779B2 (en) 2015-09-22
AU2013264331B2 (en) 2016-07-14
JP6384690B2 (ja) 2018-09-05
TWI580265B (zh) 2017-04-21
JPWO2013175756A1 (ja) 2016-01-12
RU2616166C2 (ru) 2017-04-12
EP2858355A4 (en) 2016-11-16
MX2013014738A (es) 2014-07-16
EP2858355A1 (en) 2015-04-08
RU2013158403A (ru) 2016-07-20
WO2013175756A1 (ja) 2013-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04225B (zh)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及图像编码解码装置
CN103688539B (zh)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和图像编码解码装置
CN103650498B (zh) 运动图像解码方法及运动图像解码装置
CN103636221B (zh)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以及图像编码解码装置
CN103609110B (zh) 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装置及图像编码解码装置
CN104025598B (zh)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
CN103348680B (zh)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解码装置
CN103636209B (zh) 图像解码方法和图像解码装置
CN103650511B (zh) 运动图像解码方法及运动图像解码装置
CN103339937B (zh)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图像解码装置以及图像编解码装置
CN107087189B (zh) 图像编码方法及图像编码装置
CN103621088B (zh) 图像解码方法和图像解码装置
CN103563373B (zh) 图像编码方法及图像编码装置
CN106851269A (zh) 图像解码方法及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及装置、编解码装置
CN106878732A (zh) 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装置
CN103650500B (zh)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图像解码装置及图像编码解码装置
CN103636226B (zh)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和图像编码解码装置
CN107105246A (zh) 图像编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装置
CN107197263A (zh) 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装置
CN105592317B (zh) 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装置
CN107426575A (zh) 影像编码方法、装置及影像解码方法、装置
CN105284110B (zh) 图像编码方法及图像编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