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34713B - 一种考虑动态性能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调谐反馈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考虑动态性能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调谐反馈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34713B
CN107834713B CN201711117504.1A CN201711117504A CN107834713B CN 107834713 B CN107834713 B CN 107834713B CN 201711117504 A CN201711117504 A CN 201711117504A CN 107834713 B CN107834713 B CN 1078347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transmitting end
model
receiving end
differential equ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1750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34713A (zh
Inventor
周洪
陈诚
邓其军
胡文山
罗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WHU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WH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WHU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WHU
Priority to CN20171111750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347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347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347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347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347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8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concerning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调谐控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考虑动态性能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调谐反馈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耦合模理论和电路理论分析得到系统的发射端和接收端的相位非线性微分方程模型;利用小信号线性化方法,将相位非线性微分方程模型在系统谐振点附近线性化,并分析系统的闭环动态性能;以线性模型为被控对象,系统逆变电路输出电压的相位值为参考相位,分别利用系统工作在谐振状态时,发射端的相位值和发射端与接收端的相位差值为系统发射端和接收端控制回路的给定值,形成系统调谐闭环反馈控制回路。该控制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控制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始终工作在高传输效率与功率的工作状态,对失谐扰动有较好鲁棒性。

Description

一种考虑动态性能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调谐反馈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电能传输调谐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考虑动态性能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调谐反馈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许多领域中的应用解决了电能传输依靠金属介质的问题。作为一种特殊的无线电源,系统的传输效率和功率的稳定性都备受关注。但在实际应用中,系统的参数会随器件的制造精度、材料的发热和老化以及环境的干扰等因素影响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偏移。这种参数的偏移会使系统发生失谐,降低传输效率和功率。
为了使系统以较高传输效率和功率运行,并且保持较好稳定性,现有的文献提出了各种调谐技术,主要分为频率调谐和阻抗调谐。频率调谐主要控制系统的工作频率或变换器开关电路的驱动信号。阻抗调谐则主要通过调节电容阵列、可控电容和可控电感的等效输出阻抗。尽管这些方法均能实现系统的调谐,但大都是基于系统稳态性能分析,通过控制策略的迭代来实现的。对系统动态特性的考虑和分析少有涉及。其主要的缺点有:1)鲁棒性能较低;2)无法保证调谐过程中系统的稳定性,调谐过程中超调量过高会损坏系统的电子器件;3)调谐控制过程不连续,存在延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发射端与接收端进行调谐控制,使系统始终工作在谐振状态的方法。以保证较高的传输效率与功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考虑动态性能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调谐反馈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耦合模理论和电路理论分析得到系统的发射端和接收端的相位非线性微分方程模型;
步骤2、利用小信号线性化方法,将相位非线性微分方程模型在系统谐振点附近线性化,并分析系统的闭环动态性能;
步骤3、以线性模型为被控对象,系统逆变电路输出电压的相位值为参考相位,分别利用系统工作在谐振状态时,发射端的相位值和发射端与接收端的相位差值为系统发射端和接收端控制回路的给定值,形成系统调谐闭环反馈控制回路。
在上述的考虑动态性能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调谐反馈控制方法中,步骤1的实现具体包括:耦合模理论是利用模幅值与相位状态量分别描述系统发射端与接收端的电压和电流状态量;结合电路理论的电压电流微分方程模型,得到系统发射端和接收端的相位非线性微分方程模型。
在上述的考虑动态性能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调谐反馈控制方法中,步骤2的实现具体包括:小信号线性化方法是将系统的相位非线性模型在谐振点附近线性化;分析系统闭环动态性能是从闭环根轨迹和伯德图的角度分析系统的超调量、调节时间和稳态误差。
在上述的考虑动态性能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调谐反馈控制方法中,步骤3的实现具体包括:采用可控电容或电感为系统控制回路的执行器,通过Z-N法整定PI控制器参数,来调节可控电容或电感,从而使系统始终工作在谐振状态。
在上述的考虑动态性能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调谐反馈控制方法中,步骤3所述系统发射端和接收端的控制回路的给定值分别为发射端电流的相位值和发射端电流与接收端电流的相位差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控制系统在失谐扰动下始终工作在谐振状态,保证较高的传输效率与功率。能够快速准确的控制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始终工作在高传输效率与功率的工作状态,对失谐扰动有较好鲁棒性。保证了调谐过程中系统的稳定性,实现了调谐控制过程连续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典型两线圈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典型两线圈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主电路等效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典型两线圈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小信号线性模型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典型两线圈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小信号线性模型的开环伯德图曲线;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典型两线圈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小信号线性模型的闭环根轨迹曲线;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基于MTLAB—SIMULINK的仿真模型;
图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基于MTLAB—SIMULINK的仿真模型在发射端电容存在失谐扰动时传输效率对有控制和无控制的响应曲线;
图8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基于MTLAB—SIMULINK的仿真模型在发射端电容存在失谐扰动时发射端和接收端相位对有控制和无控制的响应曲线;
图9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基于MTLAB—SIMULINK的仿真模型在接收端电容存在失谐扰动时传输功率对有控制和无控制的响应曲线;
图10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基于MTLAB—SIMULINK的仿真模型在接收端电容存在失谐扰动时发射端和接收端相位对有控制和无控制的响应曲线;
图1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基于SIMSCAPE物理电路仿真工具的仿真模型;
图1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基于SIMSCAPE物理电路仿真工具的仿真模型在发射端电容存在失谐扰动时传输效率对有控制和无控制的响应曲线;
图1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基于SIMSCAPE物理电路仿真工具的仿真模型在发射端电容存在失谐扰动时发射端和接收端相位对有控制和无控制的响应曲线;
图1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基于SIMSCAPE物理电路仿真工具的仿真模型在接收端电容存在失谐扰动时传输功率对有控制和无控制的响应曲线;
图1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基于SIMSCAPE物理电路仿真工具的仿真模型在接收端电容存在失谐扰动时发射端和接收端相位对有控制和无控制的响应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在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能量传输效率和功率是最重要的性能。以两线圈系统为例,当系统发射端和接收端均工作在谐振状态时,此时系统获得最大传输效率,同时获得最大传输效率下的最大传输功率。通常情况下,系统的谐振状态与工作频率和谐振网络参数有关,当工作频率与系统发射端和接收端自然谐振频率一致时,系统发射端和接收端同时发生谐振。
为了保证较好的鲁棒性和动态性能,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对控制回路的设计非常重要,同时控制回路的幅频特性也需要合理的设计。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考虑动态性能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调谐反馈控制方法。结合耦合模理论和电路理论分析得到系统发射端和接收端的相位动态非线性模型。利用小信号线性化方法在系统谐振状态点对非线性模型进行线性化。以线性模型为被控对象,逆变电路输出电压的相位为参考,系统在谐振状态时发射端和发射端与接收端的相位差为给定值,利用受控电容或电感,在考虑系统动态性能的前提下通过PI控制器进行快速精确的调谐闭环反馈控制。具体包括:
1)利用耦合模理论和电路理论分析并得到系统的发射端和接收端的相位非线性微分方程模型;
2)利用小信号线性化方法,将相位非线性模型在系统谐振点附近线性化,分析系统的闭环动态性能;
3)以系统逆变电路输出电压的相位值为参考,分别利用系统工作在谐振状态时,发射端的相位值和发射端与接收端的相位差值为闭环反馈控制回路的给定值,通过PI控制器调节谐振网络中的可调电容或电感,从而控制系统在失谐扰动下始终工作在谐振状态。
而且,在1)中,耦合模理论是利用模幅值与相位状态量分别描述系统发射端与接收端的电压和电流状态量。结合电路理论的电压电流微分方程模型,得到系统发射端和接收端的相位非线性微分方程模型。
在2)中,小信号线性化是将系统的相位非线性模型在谐振点附近线性化;分析系统闭环动态性能是指从闭环根轨迹和伯德图的角度分析系统的超调量、调节时间和稳态误差等性能指标。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建模分析和控制器设计的对象为典型的两线圈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由主电路图和控制电路组成,其中主电路主要包括逆变电路、发射端与接收端、整流桥和负载。发射端和接收端电流电压的相位检测分别形成控制电路闭环反馈,通过并联可控电容实现系统动态调谐。系统两端的相位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共享。Rn、Ln、Cn分别代表线圈的等效串联电阻,线圈自感,补偿电容(n=1,2,1表示发射端,2表示接收端)。本实施例的调谐执行器可以选择可控电容或电感,以可控电容为调谐执行器对象,如图1所示Cnv为并联接入的可控电容。in为流经对应线圈的电流,vn为补偿电容两端的电压,M为两个线圈之间的互感。为便于实施参考起见,以下提供实施例的详细方案:
首先,对两线圈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各个部分进行电路分析,依据耦合模理论和电路理论,得到系统的相位非线性微分方程模型。
其次,将相位非线性模型在谐振点附近小信号线性化,并利用根轨迹中零极点的分布和伯德图中的幅频和相频特性,分析线性模型的闭环动态特性。
最后,通过分析系统谐振状态与发射端相位和发射端与接收端相位差的关系,以谐振状态时的系统发射端相位和发射端与接收端相位差为给定值,设计闭环反馈控制回路,调节并联可控电容,使系统在失谐干扰下保持谐振状态。
1、逆变电路等效
系统逆变电路的输出电压可等效为幅值为VI,初始相位为θs,角频率为ωs的交流电压源vab,表示为:
vab=VIcos(ωst+θs) (1)
2、整流电路等效
当系统接收端滤波电容Cf足够大时,整流桥和负载RL可等效为一个纯阻性的电阻Rcd,表示为:
Rcd=8RL2 (2)
3、等效电路分析
由式(1)和(2)可将图1中所示的系统结构示意图的主电路(不包括控制反馈回路)等效为如图2所示的等效电路。
利用电路理论,图2中等效电路的动态微分方程模型可以表示为:
Figure GDA0002399384100000071
4、耦合模幅值与相位描述
利用耦合模理论对耦合网络的幅值与相位描述可得:
Figure GDA0002399384100000072
其中,状态量
Figure GDA0002399384100000073
为系统谐振网络中的能量,状态量θn分别为发射端和接收端的相位。由于系统谐振网络中的能量主要以电荷的势能组成,因此式(4)可以用电压和电流表示为:
Figure GDA0002399384100000074
5、系统相位非线性微分方程模型
将式(5)代入系统动态微分方程模型(3)并化简,可得系统的相位非线性微分方程模型如下:
Figure GDA0002399384100000081
Figure GDA0002399384100000082
Figure GDA0002399384100000083
Figure GDA0002399384100000084
上述相位非线性微分方程模型由系统的谐振点模型和小信号模型组成。用状态空间可以表示为:
Figure GDA0002399384100000085
其中,x=[a1,θ1,a2,θ2]T为状态变量,y=[y1,y2]T为输出向量。u=[C1v,C2v]T,y1=θs1,y2=θ12
6、谐振点线性化
系统的线性小信号模型可通过将模型(7)的非线性部分在谐振点附近泰勒级数展开,并略去二阶以上导数项得到。其保留的一阶偏导项即为系统线性小信号模型,可视为谐振点附近的扰动,表示为:
Figure GDA0002399384100000091
其中x0为系统在谐振点的状态量,Δx为小信号量。由式(7)和式(8)可得系统的线性小信号模型为:
Figure GDA0002399384100000092
为进行系统动态性能分析和控制回路的具体设计,本实施例还对系统进行了有控制回路和无控制回路的系统传输效率和功率的对比分析。通过仿真分析,验证本实施例提出的方法在系统调谐控制中的科学性。
在本实施例中,仿真使用的系统参数如表1所示。
表1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各元件参数
Figure GDA0002399384100000093
令模型(7)的导数项为零可以求得系统在谐振点的状态量为:
x0=[0.239 -0.089 0.077 1.483]T (10)
将谐振点状态量代入模型(7)可得系统线性小信号模型的系数矩阵为:
Figure GDA0002399384100000101
对模型(9)拉普拉斯变换可得系统的线性传递函数模型为:
Figure GDA0002399384100000102
7、系统动态性能分析
由模型(12)可知系统是以C1v和C2v为输入,以y1=θs1,y2=θ12为输出的两输入量输出耦合系统。如图3所示为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从图3中可以看出,该实例系统为2回路耦合系统,即输入C1v和C2v通道相互之间存在耦合,因此需对系统的耦合度定量分析,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解耦设计。系统的相对增益矩阵可表示为:
Figure GDA0002399384100000103
其中,相对增益λij=Kij/K'ij。Kij和K’ij分别表示由uj到yi的开环增益和闭环增益。开环增益由开环伯德图分析得到,闭环增益则通过分析闭环根轨迹得到。如图4和图5所示,分别为系统的开环伯德图和闭环根轨迹图。
经计算系统的相对增益矩阵为:
Figure GDA0002399384100000111
矩阵Λ为对角占优矩阵,因此传递函数矩阵Gpij(s)的耦合作用可忽略不计,可以针对不同控制回路分别单独采用PI控制器直接控制。
保留系统传递函数矩阵Gpij(s)的主对角线的系统传递函数,将原系统可等效为:
Figure GDA0002399384100000112
从Gp11(s)和Gp22(s)的闭环根轨迹和开环伯德图还可以得到,等效后系统的动态性能如下:
①从闭环根轨迹曲线可知Gp11(s)和Gp22(s)的闭环零极点均分布在s平面左半侧,且由三对偶极子和一个主导极点组成;②传递函数Gp11(s)和Gp22(s)是闭环稳定的;③其超调量主要取决于主导极点的衰减率;④从闭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可知Gp11(s)和Gp22(s)表现出惯性特性。⑤调节时间分别为6.1×10-4s和7.8×10-5s;⑥设计控制器时可将传递函数等效为一阶惯性环节。
8、PI控制器设计
PI控制器的传递函数可表示为:
Figure GDA0002399384100000113
其中,n代表不同的控制回路。为了保证设计PI控制器后系统的稳定性,通过Ziegler-Nichols法,PI控制器的参数最终选择为:Kc1=0.4,Ti1=1.053×10-6,Kc2=0.4,Ti2=7.5×10-7
9、仿真验证
本实施例推导了系统的调谐非线性状态空间模型和线性小信号模型,并通过分析模型的动态性能,分别设计了电容调谐PI控制器。通过给系统发射端和接收端的补偿电容C1和C2注入阶跃扰动,可以模拟系统发射端和接收端因参数偏移而发生的失谐现象。假设可控电容C1v和C2v的变化范围足够大,则系统可通过PI控制器实现调谐控制。在仿真验证中本实施例将运用MTLAB—SIMULINK搭建系统的非线性状态空间模型和SIMSCAPE物理电路模型,分别对模型和控制器进行仿真验证。
(i)MTLAB—SIMULINK模型仿真验证
如图6所示为采用MTLAB—SIMULINK搭建的含PI控制器的以u=[C1v,C2v]T为输入,y1=θs1,y2=θ12为输出的系统非线性状态空间模型。
如图7和图8所示,分别为系统因接收端补偿电容C2由3.5ηF阶跃变化至3.44ηF导致失谐时,系统效率和相角差
Figure GDA0002399384100000126
和Δγ2在无控制和有控制时的响应曲线。在图7中,当t=0.01s失谐发生时,无控制系统的效率由79%降低为75%;有控制器时系统效率能稳定在79%左右。相应的,在图8中,无控制系统相角差
Figure GDA0002399384100000121
与Δγ2分别由-0.1rad降低为-0.5rad和由1.57rad降低到2.15rad;有控制系统相角差
Figure GDA0002399384100000122
与Δγ2能稳定在给定值-0.1rad和1.57rad左右。
如图9和图10所示,分别为系统因发射端补偿电容C1由3.5ηF阶跃变化至3.48ηF导致失谐时,系统功率和相角差
Figure GDA0002399384100000123
和Δγ1在无控制和有控制时的响应曲线。在图9中,当t=0.01s失谐发生时,无控制系统的功率由145W降低到65W;有控制时系统功率能稳定在145W左右。相应的,在图10中,无控制系统相角差
Figure GDA0002399384100000124
由-0.1rad增加到0.95ad,Δγ1则稳定在1.57rad左右;有控制器时系统相角差
Figure GDA0002399384100000125
与Δγ2均能稳定在-0.1rad和1.57rad左右。
(ii)SIMSCAPE物理电路模型仿真验证
SIMSCAPE物理电路仿真模型能反应实际物理电路的动态特性。图6为本实施例搭建的含PI控制器的WPT系统物理电路仿真模型。与在非线性状态空间模型中对系统失谐的模拟一致,通过注入阶跃扰动,可以模拟系统发射端和接收端的失谐现象。图12、图13、图14和图15分别为有控制和无控制的物理电路模型在接收端和发射端发生失谐扰动时的系统传输效率、功率和相位差响应曲线。与图8、图9、图10和图11相比较,物理电路模型的传输效率、功率和相位差在相同条件和控制器作用下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未详细阐述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
虽然以上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形或修改,而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Claims (5)

1.一种考虑动态性能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调谐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耦合模理论和电路理论分析得到系统的发射端和接收端的相位非线性微分方程模型;
步骤2、利用小信号线性化方法,将相位非线性微分方程模型在系统谐振点附近线性化,并分析系统的闭环动态性能;
相位非线性微分方程模型为:
1)、逆变电路等效;
系统逆变电路的输出电压可等效为幅值为VI,初始相位为θs,角频率为ωs的交流电压源vab,表示为:
vab=VIcos(ωst+θs) (1)
2)、整流电路等效;
当系统接收端滤波电容Cf足够大时,整流桥和负载RL可等效为一个纯阻性的电阻Rcd,表示为:
Rcd=8RL2 (2)
3)、等效电路分析;
利用电路理论,等效电路的动态微分方程模型可以表示为:
Figure FDA0002399384090000011
4)、耦合模幅值与相位描述;
利用耦合模理论对耦合网络的幅值与相位描述可得:
Figure FDA0002399384090000021
其中,状态量
Figure FDA0002399384090000027
为系统谐振网络中的能量,状态量θn分别为发射端和接收端的相位;系统谐振网络中的能量以电荷的势能组成,式(4)用电压和电流表示为:
Figure FDA0002399384090000022
5)、系统相位非线性微分方程模型;
将式(5)代入系统动态微分方程模型(3)并化简,可得系统的相位非线性微分方程模型如下:
Figure FDA0002399384090000023
Figure FDA0002399384090000024
Figure FDA0002399384090000025
Figure FDA0002399384090000026
上述相位非线性微分方程模型由系统的谐振点模型和小信号模型组成;用状态空间可以表示为:
Figure FDA0002399384090000031
其中,x=[a1,θ1,a2,θ2]T为状态变量,y=[y1,y2]T为输出向量;u=[C1v,C2v]T,y1=θs1,y2=θ12
步骤3、以系统的线性小信号模型为被控对象,系统逆变电路输出电压的相位值为参考相位,分别利用系统工作在谐振状态时,发射端的相位值和发射端与接收端的相位差值为系统发射端和接收端控制回路的给定值,形成系统调谐闭环反馈控制回路;
系统的线性小信号模型通过将式(7)的非线性部分在谐振点附近泰勒级数展开,并略去二阶以上导数项得到;其保留的一阶偏导项即为系统线性小信号模型,可视为谐振点附近的扰动,表示为:
Figure FDA0002399384090000032
其中x0为系统在谐振点的状态量,Δx为小信号量;由式(7)和式(8)可得系统的线性小信号模型为:
Figure FDA000239938409000003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动态性能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调谐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的实现具体包括:耦合模理论是利用模幅值与相位状态量分别描述系统发射端与接收端的电压和电流状态量;结合电路理论的电压电流微分方程模型,得到系统发射端和接收端的相位非线性微分方程模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动态性能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调谐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的实现具体包括:小信号线性化方法是将系统的相位非线性模型在谐振点附近线性化;分析系统闭环动态性能是从闭环根轨迹和伯德图的角度分析系统的超调量、调节时间和稳态误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动态性能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调谐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的实现具体包括:采用可控电容或电感为系统控制回路的执行器,通过Z-N法整定PI控制器参数,来调节可控电容或电感,从而使系统始终工作在谐振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动态性能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调谐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所述系统发射端和接收端的控制回路的给定值分别为发射端电流的相位值和发射端电流与接收端电流的相位差值。
CN201711117504.1A 2017-11-13 2017-11-13 一种考虑动态性能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调谐反馈控制方法 Active CN1078347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17504.1A CN107834713B (zh) 2017-11-13 2017-11-13 一种考虑动态性能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调谐反馈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17504.1A CN107834713B (zh) 2017-11-13 2017-11-13 一种考虑动态性能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调谐反馈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34713A CN107834713A (zh) 2018-03-23
CN107834713B true CN107834713B (zh) 2020-05-12

Family

ID=61655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17504.1A Active CN107834713B (zh) 2017-11-13 2017-11-13 一种考虑动态性能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调谐反馈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3471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369566A1 (en) * 2022-11-11 2024-05-15 Koninklijke Philips N.V.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45536A (zh) * 2018-08-24 2019-01-18 李建科 一种适用于双向近场电能传输的电路拓扑结构
CN110635577B (zh) * 2019-07-19 2023-02-10 武汉大学 一种大功率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非线性分析控制方法
CN111987812B (zh) * 2020-07-28 2022-12-09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面向串串补偿拓扑的无线充电系统动态调谐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6053A (zh) * 2008-06-04 2008-12-03 哈尔滨工业大学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装置
EP2346136A1 (en) * 2010-01-13 2011-07-20 Universität Duisburg-Essen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n alternating magnetic fiel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 effective power from an alternating magnetic field
CN103380561A (zh) * 2010-09-30 2013-10-30 英特尔公司 无线功率传递设备及其方法
CN203261134U (zh) * 2013-05-23 2013-10-30 东南大学 一种频率可调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CN105226839A (zh) * 2015-11-12 2016-01-06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其双侧自调谐方法
CN106852182A (zh) * 2014-11-07 2017-06-13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具有固定调谐和功率限制的可变距离无线功率传输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6053A (zh) * 2008-06-04 2008-12-03 哈尔滨工业大学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装置
EP2346136A1 (en) * 2010-01-13 2011-07-20 Universität Duisburg-Essen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n alternating magnetic fiel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 effective power from an alternating magnetic field
CN103380561A (zh) * 2010-09-30 2013-10-30 英特尔公司 无线功率传递设备及其方法
CN203261134U (zh) * 2013-05-23 2013-10-30 东南大学 一种频率可调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CN106852182A (zh) * 2014-11-07 2017-06-13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具有固定调谐和功率限制的可变距离无线功率传输系统
CN105226839A (zh) * 2015-11-12 2016-01-06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其双侧自调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最优ZVS控制策略研究;马凯雄等;《电力电子技术》;20151031;第49卷(第10期);第4-6及10页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369566A1 (en) * 2022-11-11 2024-05-15 Koninklijke Philips N.V.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WO2024099712A1 (en) 2022-11-11 2024-05-16 Koninklijke Philips N.V.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34713A (zh) 2018-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34713B (zh) 一种考虑动态性能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调谐反馈控制方法
Li et al. /spl mu/-synthesis for frequency uncertainty of the ICPT system
Yin et al. A systematic approach for load monitoring and power control i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s without any direct output measurement
CN103875146A (zh) 一种多用户信号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CN108695996A (zh) 基于Buck环节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滑模控制方法
CN105720701A (zh) 感应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及其自抗扰控制方法
Xia et al. Robust $\mu $-Synthesis Control of Dual LCL Type IPT System Considering Load and Mutual Inductance Uncertainty
Zheng et al. Adaptive frequency tracking control with fuzzy PI compound controller for magnetically coupled resonant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Liang et al. H∞ robust control for ICPT system with selected weighting function considering parameter perturbations
Ma et al.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via unified full-load discrete-time model
Huang et al. Multifrequency approximation and average modelling of an isolated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for dc microgrids
Swain et al. Robust H∞ output feedback control of bidirectional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systems
CN104795996A (zh) 一种用于两级dc/dc变换器的滑模控制方法
CN104993485B (zh) 一种并联混合型有源滤波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8249528A (zh) 基于最大效率追踪算法的无线输电控制方法
Mohammadian et al.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inductor coupling on intrinsic stability of Cuk converter
Zhang et al. Modeling and controller optimization for current-fed isolated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s
CN115313546B (zh) 基于gssa模型降阶分析的双侧lcc无线充电系统控制方法
Vinod et al. Primary side control strategies for battery charging regulation i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s for EV applications
CN116582010A (zh) 一种可编程交流电源的闭环反馈复合电路及控制方法
CN105033779A (zh) 超声加工系统的动态跟踪匹配装置
Li et al. Variable-inductor based tuning method for multiple-relay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in composite insulator
Wu et al. Design of efficient optimize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Zhang et al. Application of Sliding Mode Control with Leakage Loop Modulation in Dynamic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of Electric Vehicle
CN107666185B (zh) 基于反馈谐振式电源的并联-串联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