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19499B - 无线网络中的调度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线网络中的调度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19499B
CN107819499B CN201610818960.8A CN201610818960A CN107819499B CN 107819499 B CN107819499 B CN 107819499B CN 201610818960 A CN201610818960 A CN 201610818960A CN 107819499 B CN107819499 B CN 1078194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scheduling
user equipment
paired
recommen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1896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19499A (zh
Inventor
蔡振浩
赵昆
张源
张勋勇
王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1896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194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19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194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194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194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2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e.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无线网络中的调度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多个用户设备的预编码矩阵索引和信道质量标识;基于所述预编码矩阵索引在预存的映射表中查询,所述映射表中包含多个推荐的预编码矩阵索引组,通过所述查询,获得每个所述用户设备的一个推荐的配对设备集合;基于接收到的信道质量标识,从每个用户设备的推荐的配对设备集合中为其选定配对设备,形成多个配对。

Description

无线网络中的调度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网络,尤其涉及其中用于调度的方法、装置和包括该装置的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追求更高的传输速率和频谱效率,LTE的演进(LTE-A)采用了多用户(MU)多入多出(MIMO)技术,希望借此达到其频谱效率与吞吐量的目标。由于信道的相关性,在MU-MIMO系统中,网络设备例如基站(eNodeB)可以用同一个时频资源服务来服务多个用户设备(UE),而不需要占用更多的频率或使用更高的发射功率。MU-MIMO技术在3GPP Release-9中得到了支持并在3GPP Release-10中得到了加强。
美国Sprint公司和中国移动针对下行链路提出的改进需要之一就是要设计一种适合实用又有竞争力的MU策略,来改进下行链路的吞吐量(throughput)。
多用户的吞吐量增益依赖于配对的用户设备所反馈的信道质量标识(CQI)和预编码矩阵索引(PMI)。一般而言,CQI值较高的配对可以得益于多用户吞吐量增益。然而配对的多个用户设备之间如果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则会导致明显的用户间干扰(IUI),进而劣化多用户吞吐量。因此,配对的用户设备间的IUI也被业内普遍认为是抑制下行链路的吞吐量进一步提升的主要瓶颈。于是,适当地选择用户设备来最小化IUI并最大化吞吐量,能够实现这一目的的算法被认为是MU-MIMO的关键要素。
贪婪搜索(greedy search)是MU-MIMO使用的一种基础的配对方法,每一次贪婪搜索都需要遍历所有的备选UE,其主要缺点包括:1)贪婪搜索通常用于在备选UE集合中搜索合适的配对UE,无论是其算法基本原理还是实现复杂度均不适用于产生最优的备选UE集合;2)如果备选的UE集合中的UE数量偏少,则配对所带来的增益将会很有限,甚至不存在;3)如果备选的UE集合中的UE数量偏多,则贪婪搜索会消耗大量时间和运算资源。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情况,本发明公开希望提供一种新的在无线网络的网络设备如基站中的调度方法、调度装置和网络设备。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多用户的配对方案用于对备选的配对UE的搜索以及对多用户和单用户调度模式间的选择性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无线网络的网络设备中的调度方法,包括:接收来自多个用户设备的预编码矩阵索引和信道质量标识;基于所述预编码矩阵索引在预存的映射表中查询,所述映射表中包含多个推荐的预编码矩阵索引组,通过所述查询,获得每个所述用户设备的一个推荐的配对设备集合;基于接收到的信道质量标识,从每个用户设备的推荐的配对设备集合中为其选定配对设备,形成多个配对。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信道质量标识,为所述多个用户设备分别估计单用户多入多出容量;基于所述信道质量标识,估计每个配对的多用户多入多出容量;为每个所述用户设备比较其单用户多入多出容量与相应的配对的多用户多入多出容量;基于所述比较结果,为每个用户设备确定对其进行单用户多入多出调度还是多用户多入多出调度。
可选地,其中,从每个用户设备的推荐的配对设备集合中为其选定配对设备,形成多个配对的步骤包括:针对每个用户设备,估计该用户设备与其的配对设备集合中的其他用户设备配对后的容量;将与该用户设备的配对后的容量最大的其他用户设备作为该用户设备的配对设备,与该用户设备形成一个配对。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生成所述映射表,其中包含了多个推荐的预编码矩阵索引组,每个推荐的预编码矩阵索引组中的预编码矩阵索引基本相互正交。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基于为每个用户设备确定的调度方式,生成调度序列。
可选地,该方法用于下行调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无线网络的网络设备中的调度装置,包括: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来自多个用户设备的预编码矩阵索引和信道质量标识;查询单元,配置为基于所述预编码矩阵索引在预存的映射表中查询,所述映射表中包含多个推荐的预编码矩阵索引组,通过所述查询,获得每个所述用户设备的一个推荐的配对设备集合;配对选择单元,配置为基于接收到的信道质量标识,从每个用户设备的推荐的配对设备集合中为其选定配对设备,形成多个配对。
可选地,该调度装置还包括:容量估计单元,配置为基于所述信道质量标识,为所述多个用户设备分别估计单用户多入多出容量;所述容量估计单元还配置为,基于所述信道质量标识,估计每个配对的多用户多入多出容量;比较单元,用于为每个所述用户设备比较其单用户多入多出容量与相应的配对的多用户多入多出容量;模式选择单元,配置为基于所述比较结果,为每个用户设备确定对其进行单用户多入多出调度还是多用户多入多出调度。
可选地,所述配对选择单元还配置为执行以下操作:针对每个用户设备,估计该用户设备与其的配对设备集合中的其他用户设备配对后的容量;将与该用户设备的配对后的容量最大的其他用户设备作为该用户设备的配对设备,与该用户设备形成一个配对。
可选地,该调度装置还包括:映射表生成单元,配置为生成所述映射表,其中包含了多个推荐的预编码矩阵索引组,每个推荐的预编码矩阵索引组中的预编码矩阵索引基本相互正交。
可选地,该调度装置还包括:调度序列生成单元,基于为每个用户设备确定的调度方式,生成调度序列。
可选地,该调度装置用于下行调度。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设备,例如基站,其中包括前述的调度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1)提供了可供查询的映射表,其中包含多个推荐的预编码矩阵索引组(或称“子集”),每个组中的预编码矩阵索引(下称PMI)之间基本正交,可以很快确定每个UE的备选的配对UE的集合,例如,基于3GPPRelease-10的两段码本中的[i1,i2]结构的PMI进行所述映射和查询;2)前述映射表可以预先生成并存储在二层(L2)调度装置处;3)UE的配对,以及多用户/单用户间的选择或者切换,均可在调度装置处独立进行,而配对的UE可以使用它们反馈的PMI来进行预编码而无需任何额外的正交队列(procession)如ZF,于是减小了实用中的信令开销(overhead)和通信复杂度;4)配对的多个UE实现了较小的IUI和较大的总体吞吐量增益;5)多用户配对和单用户/多用户调度模式间的选择性切换机制的适应性好,无需工程师手动查找和选择较佳的参数(例如阈值等);6)基于3GPP协议中定义的PMI上报的规则设计的这种在基站侧的MU-MIMO配对算法,通过查表就可以得到和目标UE零干扰的备选配对UE集合,给出该集合下搜索最优配对UE的调度策略,使得其对UE透明,使UE免于改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基站与用户设备间通信的简单示意图;
图2为配对UE实现的增益与干扰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配对UE实现的增益的示意图;
图4a为未经优化的单用户和多用户调度的吞吐量增益示意图;
图4b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实现的吞吐量增益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在无线网络的网络设备中进行调度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在无线网络的网络设备中进行调度的调度装置的模块化框图。
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被并发地或者同时被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另外,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和网络等仅为举例,其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计算机设备或网络如可适用于本发明,也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以内,并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后面所讨论的方法(其中的一些是通过流程图示出的)通常可以通过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施。当用软件、固件、中间件或微代码来实施时,用以实施必要任务的程序代码或代码段可以被存储在机器或者计算机可读介质(比如存储介质)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实施必要的任务。
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以及功能细节仅仅是代表性的,并且是用于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并且不应当被解释成仅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应当理解的是,虽然在这里可能使用了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个单元,但是这些单元不应当受这些术语限制。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将一个单元与另一个单元进行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背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第二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一单元。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其中一个或更多所列出的相关联项目的任意和所有组合。
应当理解的是,当一个单元被称为“连接”或者“耦合”到另一个单元时,其可以直接连接或者耦合到所述另一单元,或者可以存在一中间单元。与此相对,当一个单元被称为“直接连接”或“直接耦合”到另一单元时,则不存在一中间单元。应当按照类似的方式来解释被用于描述单元之间的关系的其他类似词语(例如“处于...之间”相比于“直接处于...之间”,“与...邻近”相比于“与...直接邻近”等等)。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不意图限制示例性实施例。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所指,否则,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项”还意图包括复数。还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规定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而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者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还应当提到的是,在一些替换实现方式中,所提到的功能/动作可以按照不同于附图中标示的顺序发生。举例来说,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动作,相继示出的两幅图实际上可以基本上同时执行或者有时可以按照相反的顺序来执行。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优化的MU-MIMO的用户设备的配对的解决方案,其实现只需要对调度装置进行复杂度很低的改动。这一解决方案对于TDD和FDD商用网络能提高吞吐量和频谱效率。并且,该解决方案适用于下行调度,也即,针对下行链路,适用于这些UE的配对选择和单/多用户调度模式的选择。
本发明公开的发明人发现,以阿尔卡特朗讯公司的基站为例,TM9的多用户配对选择主要基于UE报告的CQI和PMI。尽管调度装置还可以获得其它参数如接收强度(RI),UE速度及AOD,但是,它们多数情况下可以忽略,也即,CQI和PMI是最重要的两项用于MU-MIMO配对的输入参数。
图1为基站与用户设备间通信的简单示意图,示出网络设备(例如基站)01和三个用户设备02a、02b和02c。图示仅为简化,实际应用中,讨论的总的UE数量一般会更多。上下文中讨论的,正是这些UE(例如,K个)的上、下行调度时,如果进行用于MU-MIMO的配对,以及在SU-MIMO和MU-MIMO之间的优化选择/切换。
图2为配对UE实现的增益与干扰的示意图,其中,将配对UE的CSI(一种信道信息)投影到目标UE的正交的子空间,也即,配对UE的CISI可以分解为“目标UE的CSI”和“配对UE的CSI在目标UE零空间方向的投影”这两个正交的分量。不失一般性地,上下文中,我们为“目标用户设备/目标UE”选择“配对用户设备/配对UE”,在不致混淆的情况下,“目标用户设备/目标UE”可能也会简称为用户设备或UE。
本发明公开的发明人发现,来自配对UE的干扰会劣化目标UE的信干噪比(SINR),进而导致吞吐量降低。在配对UE的CSI的分量中,只有在目标UE零空间方向的投影才能对多用户的吞吐量(对目标UE和配对UE进行MU-MIMO调度所实现的吞吐量)作出贡献。由于子空间分解造成的能量损失,配对UE的CQI需经参数F进行修正。
于是,本发明公开的发明人总结出,MU-MIMO的总的吞吐量基本依赖于CQI和PMI,具体地:
1)配对的多用户的CQI较高时,有利于MU吞吐量的提高;
2)配对的多用户之间的相关性较高时,会提高IUI从而导致MU吞吐量下降;
3)配对的多用户间相互正交有利于最小化IUI。
于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有利地,提出可查询的映射表,在映射表中,为每个PMI呈现了与之正交的PMI的集合,而即将根据这个集合选出的配对UE也因此会和目标UE之间充分利用空间分离的收益。因此,通过优化的配对降低IUI,并提高整体的吞吐量。理论上来讲,这样选出的相互正交的UE间的干扰应该为零。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配对UE实现的增益的示意图。由图3可以看出,根据映射表中的正交的PMI为目标UE选出的配对UE与目标UE之间是相互正交的,且二者的IUI在理论上可以为零。根据实施例配对后的每对UE无需改动即可实现较高的CQI值,带来吞吐量的最大化。
接下来,参照图4a-4b研究上述的优化配对方式所可能带来的改进,以及现有技术中没有考虑和研究的另一个问题,即单用户MIMO调度与多用户MIMO调度之间的切换或选择问题。
图4a为未经优化的单用户和多用户调度的吞吐量增益示意图。其中,假定基于配对的MU-MIMO并未根据上述的优化方式来确定,于是,明显的IUI劣化了多用户吞吐量,以至于MU-MIMO并不能提供任何的吞吐量增益。
比照图4a,再来看图4b,这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实现的吞吐量增益的示意图。从图4b可见,根据上述优化的方式选择配对的UE以后,在高SINR的区域,MU-MIMO可以获得约20%的增益。不仅如此,观察图4b还会发现,在SINR的整个区间范围内,MU-MIMO的吞吐量并不必然高于SU-MIMO的吞吐量。鉴于此,本发明公开的发明人进一步总结出以下要点:
-MU-MIMO的优化配对,以及在单用户MIMO与多用户MIMO之间的优化选择都很重要,其中,多用户配对的方案往往决定了是否会存在MU-MIMO增益;
-选择单用户MIMO调度还是多用户MIMO调度则决定了在怎样的SINR区间上获得MU吞吐量增益。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在无线网络的网络设备中进行调度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5中,包括步骤S50,S52和S54。
在一个例子中,首先执行步骤S50,具体地,网络设备例如图1中的基站01,接收来自多个用户设备的预编码矩阵索引(PMI)和信道质量标识(CQI)。不失一般性地,假设共有K个UE,其中UEk的CQI和PMI分别表示为CQIk,PMIk
未示出地,基站01还进行SU-MIMO调度,并给出调度的SU-MIMO序列Φ={UE1,UE2,…,UEK}。
而后,进行MU-MIMO调度,具体地,进入步骤S52,其中,为目标UE,基于该目标UE的预编码矩阵索引在预存的映射表中查询,该映射表中包含多个推荐的预编码矩阵索引组,一个例子如表1-16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实际应用中,映射表不必体现为相互独立的多个表,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替代实现形式。
表1:用于MU-MIMO的包含推荐的备选配对集合的映射表-1
Figure BDA0001113367620000081
Figure BDA0001113367620000091
表2:用于MU-MIMO的包含推荐的备选配对集合的映射表-2
Figure BDA0001113367620000092
表3:用于MU-MIMO的包含推荐的备选配对集合的映射表-3
Figure BDA0001113367620000093
Figure BDA0001113367620000101
表4:用于MU-MIMO的包含推荐的备选配对集合的映射表-4
Figure BDA0001113367620000102
表5:用于MU-MIMO的包含推荐的备选配对集合的映射表-5
Figure BDA0001113367620000103
Figure BDA0001113367620000111
表6:用于MU-MIMO的包含推荐的备选配对集合的映射表-6
Figure BDA0001113367620000112
表7:用于MU-MIMO的包含推荐的备选配对集合的映射表-7
Figure BDA0001113367620000113
表8:用于MU-MIMO的包含推荐的备选配对集合的映射表-8
Figure BDA0001113367620000121
表9:用于MU-MIMO的包含推荐的备选配对集合的映射表-9
Figure BDA0001113367620000122
表10:用于MU-MIMO的包含推荐的备选配对集合的映射表-10
Figure BDA0001113367620000123
Figure BDA0001113367620000131
表11:用于MU-MIMO的包含推荐的备选配对集合的映射表-11
Figure BDA0001113367620000132
表12:用于MU-MIMO的包含推荐的备选配对集合的映射表-12
Figure BDA0001113367620000133
Figure BDA0001113367620000141
表13:用于MU-MIMO的包含推荐的备选配对集合的映射表-13
Figure BDA0001113367620000142
表14:用于MU-MIMO的包含推荐的备选配对集合的映射表-14
Figure BDA0001113367620000143
Figure BDA0001113367620000151
表15:用于MU-MIMO的包含推荐的备选配对集合的映射表-15
Figure BDA0001113367620000152
表16:用于MU-MIMO的包含推荐的备选配对集合的映射表-16
Figure BDA0001113367620000153
Figure BDA0001113367620000161
步骤S52中,将可以查到目标UE的PMI(例如,任一表中左侧作为搜索输入项的[i1,i2]组合)所对应的推荐的PMI索引组(或称集合、子集)。假设目标UE的PMI为[1,0],则应参照表2,对应于包含以下PMI的推荐的PMI组:[4,4];[4,5];[5,0];[5,1];[8,4];[8,5];[9,0];[9,1];[12,4];[12,5];[13,0];[13,1]。根据前述的思想,[1,0]与这些PMI分别基本正交,因此具有这个组中的PMI的其它UE潜在地可以被选为目标UE的配对UE并基本保证较低的IUI等优势。因此,步骤S52的查询可以获得目标UE的推荐的(备选的)配对设备集合,表示为Sk
接着,进入步骤S54,其中,基站01基于接收到的各个UE的CQI,从每个UE的推荐的配对设备集合中为其选定配对设备,最终形成多个配对。
具体地,步骤S54可以实现为(图中未示出):
针对每个用户设备,估计该用户设备与它的推荐的配对设备集合中的其他用户设备配对后的容量;
然后,将与该用户设备的配对后的容量最大的其他用户设备作为该用户设备的配对设备,与该用户设备形成一个配对。
如果用公式表示,则如式(1)所示:
式(1):
Figure BDA0001113367620000162
其中,
Figure BDA0001113367620000163
为用于容量估计的一层(L1)算法,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1113367620000164
至此,可以为每个目标UE选择出它的upair,形成步骤S54要获得的多组配对。多用户MIMO的调度准备工作完成。
接下来,再来讨论实施例中是如何进行单用户MIMO调度与多用户MIMO调度之间的选择或者切换的。
图中未示出地,基于所述信道质量标识,为所述多个用户设备分别估计单用户多入多出容量;基于所述信道质量标识,估计每个配对的多用户多入多出容量;为每个所述用户设备比较其单用户多入多出容量与相应的配对的多用户多入多出容量;基于所述比较结果,为每个用户设备确定对其进行单用户多入多出调度还是多用户多入多出调度。
以公式来表达如下:
如果
Figure BDA0001113367620000171
也即如果配对的多入多出容量小于目标UE即UEk的SU-MIIMO的容量,则选择Lk←{UEk},即为目标UE选择SU-MIMO调度。
相反,如果也即如果配对的多入多出容量大于目标UE的SU-MIIMO的容量,则选择Lk←{UEk∪un},即为目标UE选择MU-MIMO调度。
在一个例子中,单用户MIMO调度可以基于阿尔卡特朗讯的任何调度策略,例如,最大化容量策略,或者正比公平性(proportional fairness)策略,无须作额外的改动。根据3GPP TS 36.213 V11.2.0,来自UE的PMI报告具有[i1,i2]的形式,在其中的表7.2.4-1到表7.2.4-8中定义。
在一个例子中,基于正交策略定义上述的配对集合,并预先存储在调度装置中。
该方法的最后(图中未示出),基于为每个目标UE确定的调度方式(SU-MIMO调度或MU-MIMO调度),基站的调度装置生成更新后的调度序列。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在无线网络的网络设备中进行调度的调度装置的模块化框图。该调度装置6可以位于图1所示的基站01中。在一个例子中,包括接收单元60,查询单元62,配对选择单元64,容量估计单元66,比较单元68,模式选择单元610,映射表生成单元612,调度序列生成单元614。
在一个例子中,由接收单元60,接收来自多个用户设备的预编码矩阵索引(PMI)和信道质量标识(CQI)。不失一般性地,假设共有K个UE,其中UEk的CQI和PMI分别表示为CQIk,PMIk
基站01还进行SU-MIMO调度,并给出调度的SU-MIMO序列Φ={UE1,UE2,…,UEK},具体可以由调度序列生成单元614完成。
而后,调度装置6进行MU-MIMO调度,具体地,由查询单元62为目标UE,基于该目标UE的预编码矩阵索引在预存的映射表中查询,该映射表中包含多个推荐的预编码矩阵索引组,一个例子如表1-16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实际应用中,映射表不必体现为相互独立的多个表,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替代实现形式。
上述查询单元62,将可以查到目标UE的PMI(例如,任一表中左侧作为搜索输入项的[i1,i2]组合)所对应的推荐的PMI索引组(或称集合、子集)。假设目标UE的PMI为[1,0],则应参照表2,对应于包含以下PMI的推荐的PMI组:[4,4];[4,5];[5,0];[5,1];[8,4];[8,5];[9,0];[9,1];[12,4];[12,5];[13,0];[13,1]。根据前述的思想,[1,0]与这些PMI分别基本正交,因此具有这个组中的PMI的其它UE潜在地可以被选为目标UE的配对UE并基本保证较低的IUI等优势。因此,查询单元62的查询可以获得目标UE的推荐的(备选的)配对设备集合,表示为Sk
接着,查询结果提供给配对选择单元64,其中,配对选择单元64基于接收到的各个UE的CQI,从每个UE的推荐的配对设备集合中为其选定配对设备,最终形成多个配对。
具体地,配对选择单元64的功能可以实现为如下操作:
针对每个用户设备,估计该用户设备与它的推荐的配对设备集合中的其他用户设备配对后的容量;
然后,将与该用户设备的配对后的容量最大的其他用户设备作为该用户设备的配对设备,与该用户设备形成一个配对。
如果用公式表示,则如式(1)所示:
式(1):
Figure BDA0001113367620000181
其中,
Figure BDA0001113367620000182
为用于容量估计的一层(L1)算法,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1113367620000183
至此,可以为每个目标UE选择出它的upair,形成配对选择单元64要获得的多组配对。多用户MIMO的调度准备工作完成。
接下来,再来讨论实施例中是如何进行单用户MIMO调度与多用户MIMO调度之间的选择或者切换的。
由容量估计单元66基于所述信道质量标识,为所述多个用户设备分别估计单用户多入多出容量;再由比较单元68基于所述信道质量标识,估计每个配对的多用户多入多出容量;模式选择单元610为每个所述用户设备比较其单用户多入多出容量与相应的配对的多用户多入多出容量;模式选择单元610基于所述比较结果,为每个用户设备确定对其进行单用户多入多出调度还是多用户多入多出调度。
以公式来表达如下:
如果
Figure BDA0001113367620000191
也即如果配对的多入多出容量小于目标UE即UEk的SU-MIIMO的容量,则选择Lk←{UEk},即为目标UE选择SU-MIMO调度。
相反,如果也即如果配对的多入多出容量大于目标UE的SU-MIIMO的容量,则选择Lk←{UEk∪un},即为目标UE选择MU-MIMO调度。
在一个例子中,单用户MIMO调度可以基于阿尔卡特朗讯的任何调度策略,例如,最大化容量策略,或者正比公平性(proportional fairness)策略,无须作额外的改动。根据3GPP TS 36.213 V11.2.0,来自UE的PMI报告具有[i1,i2]的形式,在其中的表7.2.4-1到表7.2.4-8中定义。
在一个例子中,由映射表生成单元612基于正交策略定义上述的配对集合,并预先存储在调度装置6中。
调度序列生成单元614还基于为每个目标UE确定的调度方式(SU-MIMO调度或MU-MIMO调度),生成更新后的调度序列。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可以在软件和/或者软件与硬件的组合体中被实施,例如,本发明的各个装置可采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者任何其他类似硬件设备来实现。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软件程序可以通过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文所述步骤或功能。同样地,本发明的软件程序(包括相关的数据结构)可以被存储到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例如,RAM存储器、磁或者光驱动器或软磁盘及类似设备。另外,本发明的一些步骤或功能可采用硬件来实现,例如,作为与处理器配合从而执行各个步骤或功能的电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均应该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来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发明内。不应该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系统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以及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虽然前面特别示出并且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形式和细节方面可以有所变化。这里所寻求的保护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做了阐述。

Claims (11)

1.一种在无线网络的网络设备中的调度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多个用户设备的预编码矩阵索引和信道质量标识;
基于所述预编码矩阵索引在L2层预存的映射表中查询,所述映射表中包含多个推荐的预编码矩阵索引组,通过所述查询,获得每个所述用户设备的一个推荐的配对设备集合;
基于接收到的信道质量标识,从每个用户设备的推荐的配对设备集合中为其选定配对设备,形成多个配对;
其中,从每个用户设备的推荐的配对设备集合中为其选定配对设备,形成多个配对的操作包括:
针对每个用户设备,估计该用户设备与它的推荐的配对设备集合中的其他用户设备配对后的容量,将与该用户设备的配对后的容量最大的其他用户设备作为该用户设备的配对设备,与该用户设备形成一个配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基于所述信道质量标识,为所述多个用户设备分别估计单用户多入多出容量;
基于所述信道质量标识,估计每个配对的多用户多入多出容量;
为每个所述用户设备比较其单用户多入多出容量与相应的配对的多用户多入多出容量;
基于比较结果,为每个用户设备确定对其进行单用户多入多出调度还是多用户多入多出调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生成所述映射表,其中包含了多个推荐的预编码矩阵索引组,每个推荐的预编码矩阵索引组中的预编码矩阵索引基本相互正交。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为每个用户设备确定的调度方式,生成调度序列。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用于下行调度。
6.一种在无线网络的网络设备中的调度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来自多个用户设备的预编码矩阵索引和信道质量标识;
查询单元,配置为基于所述预编码矩阵索引在L2层预存的映射表中查询,所述映射表中包含多个推荐的预编码矩阵索引组,通过所述查询,获得每个所述用户设备的一个推荐的配对设备集合;
配对选择单元,配置为基于接收到的信道质量标识,从每个用户设备的推荐的配对设备集合中为其选定配对设备,形成多个配对;
其中,从每个用户设备的推荐的配对设备集合中为其选定配对设备,形成多个配对的操作包括:
针对每个用户设备,估计该用户设备与它的推荐的配对设备集合中的其他用户设备配对后的容量,将与该用户设备的配对后的容量最大的其他用户设备作为该用户设备的配对设备,与该用户设备形成一个配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度装置,其中,还包括:
容量估计单元,配置为基于所述信道质量标识,为所述多个用户设备分别估计单用户多入多出容量;
所述容量估计单元还配置为,基于所述信道质量标识,估计每个配对的多用户多入多出容量;
比较单元,用于为每个所述用户设备比较其单用户多入多出容量与相应的配对的多用户多入多出容量;
模式选择单元,配置为基于比较结果,为每个用户设备确定对其进行单用户多入多出调度还是多用户多入多出调度。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调度装置,其中,还包括:
映射表生成单元,配置为生成所述映射表,其中包含了多个推荐的预编码矩阵索引组,每个推荐的预编码矩阵索引组中的预编码矩阵索引基本相互正交。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调度装置,还包括:
调度序列生成单元,基于为每个用户设备确定的调度方式,生成调度序列。
10.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调度装置,其用于下行调度。
11.一种无线网络设备,其中包括如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调度装置。
CN201610818960.8A 2016-09-12 2016-09-12 无线网络中的调度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Active CN1078194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18960.8A CN107819499B (zh) 2016-09-12 2016-09-12 无线网络中的调度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18960.8A CN107819499B (zh) 2016-09-12 2016-09-12 无线网络中的调度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19499A CN107819499A (zh) 2018-03-20
CN107819499B true CN107819499B (zh) 2020-09-25

Family

ID=61601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18960.8A Active CN107819499B (zh) 2016-09-12 2016-09-12 无线网络中的调度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1949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6439A (zh) * 2007-08-31 2009-07-29 富士通株式会社 反馈装置、反馈方法、调度装置以及调度方法
CN102859919A (zh) * 2010-02-12 2013-01-02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mu-mimo的低开销pmi和cqi反馈和配对方案
CN103379652A (zh) * 2012-04-27 2013-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用户调度的用户配对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973350A (zh) * 2013-02-04 2014-08-06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传输模式的多用户配对方法
CN105763238A (zh) * 2016-05-06 2016-07-13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量化预编码的多用户mimo系统用户选择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94504A1 (en) * 2009-08-12 2011-08-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single-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su-mimo) and multi-user mimo (mu-mimo)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6439A (zh) * 2007-08-31 2009-07-29 富士通株式会社 反馈装置、反馈方法、调度装置以及调度方法
CN102859919A (zh) * 2010-02-12 2013-01-02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mu-mimo的低开销pmi和cqi反馈和配对方案
CN103379652A (zh) * 2012-04-27 2013-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用户调度的用户配对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973350A (zh) * 2013-02-04 2014-08-06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传输模式的多用户配对方法
CN105763238A (zh) * 2016-05-06 2016-07-13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量化预编码的多用户mimo系统用户选择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ompanion Subset Based PMI/CQI Feedback for LTE-A MU-MIMO;Research in Motion 等;《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60: R1-101104》;20100226;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19499A (zh) 2018-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63721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チャネル状態情報をフィードバックする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JP6317403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チャネル状態情報をフィードバックする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Zhang et al. Multi-mode transmission for the MIMO broadcast channel with imperfect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US9042476B2 (en) Methods and a device for multi-resolution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feedback
JP5745017B2 (ja) ワイヤレス通信ネットワーク中の複数ユーザのmimoのためのスケジューリング
US9408196B2 (en)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feeding back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US9319118B2 (en) Technology for CSI feedback in a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833829B1 (ko) 다중 셀 협력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를 보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4065564A1 (en) Method for feeding back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WO200912131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stage zero forcing beamform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6464319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针对3d mimo计算反馈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JP2015515761A (ja) チャネル状態情報フィードバック法およびユーザ機器
JP5218105B2 (ja) 基地局、及び基地局にて使用される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方法
EP2688221B1 (en) Enhanced Multi-User MIMO Scheduling
CN107819499B (zh) 无线网络中的调度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WO2014049416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downlink transmission between two cells
Lu et al. On the feedback enhancement and system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downlink MU-MIMO for 3GPP LTE-advanced
Thiele et al. Boosting 4G networks with spatial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under feedback constraints: a noncooperative downlink transmission scheme
Oshima et al. Adaptive interference admission control for layered partially nonorthogonal block diagonalization for base station cooperative MIMO
Liang et al. Interference-aware uplink transmission schemes for multicell MIMO system
Wu et al. User satisfaction based joint user selection and beamforming in TD-LTE-A downlin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