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09704B - 振膜组件及受话器 - Google Patents

振膜组件及受话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09704B
CN107809704B CN201710901215.4A CN201710901215A CN107809704B CN 107809704 B CN107809704 B CN 107809704B CN 201710901215 A CN201710901215 A CN 201710901215A CN 107809704 B CN107809704 B CN 1078097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ng
film
hole
vibrating piece
yo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0121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09704A (zh
Inventor
陈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verwi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ellsing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ellsing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ellsing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0121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097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097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97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097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97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16Mounting or tensioning of diaphragms or cones
    • H04R7/18Mounting or tensioning of diaphragms or cones at the periph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25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4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centering of coil
    • H04R9/046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喇叭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振膜组件及受话器,所述振膜组件包括:圆筒支架、薄膜、振片和密封圈,所述薄膜固定于所述圆筒支架的一端,并且所述薄膜覆盖圆筒支架一端的开口,所述薄膜背向所述圆筒支架的一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振片为圆形薄片,其固定于所述薄膜背向所述圆筒支架的一表面,并且所述凹槽环绕所述振片;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凹槽内,并且所述密封圈部分凸出于所述凹槽。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简化振膜组件的结构设计,并且将振片设计成圆形,提高了动铁的声压输出,从而提高了受话器的性能。

Description

振膜组件及受话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喇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振膜组件及具有此振膜组件的受话器。
【背景技术】
动铁喇叭作为高端的声学原件,由于生产成本较高导致其在价格敏感的消费电子市场表现差强人意,如何改善生产工艺,产品设计,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降低市场售价,使其能在消费电子市场大放异彩是从业者致力解决的。一般来讲,动铁喇叭的设计和生产是以喇叭外形尺寸(决定了喇叭的声学性能)和阻抗来区分的,也就是说,同样尺寸的动铁喇叭会对应若干种不同的阻抗(由音圈的,线材,圈数和线径决定)来满足不同的应用场合。由于目前铁芯与下盖设计的接触面均为平面,导致这两部分接合时的定位困难,需要作业员手工辅助定位,其技术方案是:将下盖放入定位制具,在制具左侧安装阻挡器,用于限位铁芯位置,而后由作业员手动按压铁芯,再使用电阻焊接机将两者焊接在一起。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存在以下问题:传统的受话器中振膜组件结构较为复杂,不利于拆卸和安装;并且由于振片的面积有限,导致振膜组件的声压输出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结构精简并且声压输出高的振膜组件及具有此振膜组件的受话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振膜组件,包括:圆筒支架、薄膜、振片和密封圈,所述薄膜固定于所述圆筒支架的一端,并且所述薄膜覆盖圆筒支架一端的开口,所述薄膜背向所述圆筒支架的一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振片为圆形薄片,其固定于所述薄膜背向所述圆筒支架的一表面,并且所述凹槽环绕所述振片;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凹槽内,并且所述密封圈部分凸出于所述凹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振片与所述薄膜热压成型在一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受话器,包括:动铁单元、连接杆、外壳以及以上所述的振膜组件,所述动铁单元、所述振膜组件和所述连接杆均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动铁单元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所述振膜组件连接;所述动铁单元通过所述连接杆带动所述振膜组件振动,所述振膜组件振动发出声音,从而实现所述受话器发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振片包括振片本体和设置于所述振片本体中央处的振片固定孔,所述薄膜的中央处设置有薄膜通孔,所述振片固定孔与所述薄膜通孔对齐,并且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振片固定孔和所述薄膜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振片还包括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振片本体,并且所述安装柱共有三个,环绕于所述振片固定孔;所述安装柱另一端面向所述振片固定孔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一卡块嵌入所述卡槽,并且三个所述安装柱环绕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柱另一端背向所述振片固定孔的另一侧面设置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卡住所述薄膜通孔的边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受话器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上盖和底板,所述底板设置有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上盖包括顶板和自所述顶板的边缘向下延伸的侧板,所述侧板远离所述顶板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相固定,所述底板、所述顶板和所述侧板围成收容空间,所述圆筒支架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且所述顶板的内表面与所述密封圈抵接,所述圆筒支架远离所述薄膜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相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铁单元包括簧片和马达,所述簧片安装于所述马达;所述马达包括U型轭铁、第一磁铁、第二磁铁、平板轭铁、线圈、线圈骨架、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U型轭铁、所述第一磁铁、所述第二磁铁、所述线圈、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均组装于所述线圈骨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圈骨架包括主体部、固定于主体部的绕线部、振动孔和固定孔,振动孔贯穿主体部和绕线部,固定孔贯穿主体部和绕线部;所述簧片包括振动部、固定部以及连接部,所述振动部和所述固定部分别固定于所述连接部的两端,所述振动部、所述固定部以及所述连接部围成的形状为U形,所述振动部插入所述振动孔内,所述固定部插入所述固定孔,并且固定于所述固定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U型轭铁包括轭铁主体、第一轭铁臂和第二轭铁臂,所述第一轭铁臂和所述第二轭铁臂分别固定于所述轭铁主体的两端,并且所述轭铁主体、所述第一轭铁臂和所述第二轭铁臂围成的形状为U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振膜组件包括:圆筒支架、薄膜、振片和密封圈,所述薄膜固定于所述圆筒支架的一端,并且所述薄膜覆盖圆筒支架一端的开口,所述薄膜背向所述圆筒支架的一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振片为圆形薄片,其固定于所述薄膜背向所述圆筒支架的一表面,并且所述凹槽环绕所述振片;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凹槽内,并且所述密封圈部分凸出于所述凹槽。基于上述结构,简化了振膜组件的结构设计,并且将振片设计成圆形提高了动铁的声压输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受话器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受话器的分解图;
图3为图2所示受话器中动铁单元的分解图;
图4为图3所示动铁单元中马达的分解图;
图5为图4所示马达中线圈骨架的立体图;
图6为图3所示动铁单元中簧片的立体图;
图7为图2所示受话器中动铁单元的立体图;
图8为图3所示动铁单元中马达的立体图;
图9为图3所示动铁单元中马达的剖视图;
图10为图2所示受话器中振膜组件及连接杆的立体图;
图11为图10所示受话器中振膜组件及连接杆的分解图;
图12为图11所示振膜组件中振片的立体图;
图13为图12所示振膜组件中振片的剖视图;
图14为图11所示的受话器中连接杆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受话器1,包括动铁单元10、振膜组件20、连接杆30以及外壳40,动铁单元10、振膜组件20和连接杆30均设置于外壳40内,其中,连接杆30的一端与动铁单元10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振膜组件20连接,动铁单元10通过连接杆30带动振膜组件20振动,振膜组件20振动发出声音,从而实现受话器1发音。
如图3和图4所示,上述动铁单元10包括簧片101和马达102,马达102包括U型轭铁1021、第一磁铁1022、第二磁铁1023、平板轭铁1024、线圈1025、线圈骨架1026、第一端子1027和第二端子1028,U型轭铁1021、第一磁铁1022、第二磁铁1023、线圈1025、第一端子1027和第二端子1028均组装于线圈骨架1026。
如图5所示,上述线圈骨架1026包括主体部1026a、固定于主体部1026a的绕线部1026b、振动孔1026c和固定孔1026d,振动孔1026c贯穿主体部1026a和绕线部1026b,固定孔1026d贯穿主体部1026a和绕线部1026b,在一些实施例中,振动孔1026c和固定孔1026d平行设置。主体部1026a还设置第一卡孔1026e、第二卡孔1026f、第三卡孔1026g和第四卡孔1026h,第一卡孔1026e和第二卡孔1026f位于振动孔1026c的两侧,第三卡孔1026g和第四卡孔1026h位于第一卡孔1026e和第二卡孔1026f的两侧,并且第一卡孔1026e、第二卡孔1026f、第三卡孔1026g和第四卡孔1026h均与振动孔1026c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卡孔1026g的侧壁凸起有多个第一卡接部(图未示),多个第一卡接部由第三卡孔1026g一端开口往另一端开口排布,并且多个第一卡接部并行设置,同样的,第四卡孔1026h的侧壁也凸起有多个第二卡接部(图未示),多个第二卡接部由第四卡孔1026h一端开口往另一端开口排布,并且多个第二卡接部并行设置。进一步的,第三卡孔1026g截面的面积由靠近振动孔1026c的一端往靠近固定孔1026d的另一端逐渐减小,第四卡孔1026h截面的面积由靠近振动孔1026c的一端往靠近固定孔1026d的另一端逐渐减小。
如图6和图7所示,上述簧片101包括振动部1011、固定部1012以及连接部1013,振动部1011和固定部1012分别固定于连接部1013的两端,振动部1011、固定部1012以及连接部1013围成的形状为U形,振动部1011插入振动孔1026c内,固定部1012插入固定孔1026d,并且固定于固定孔1026d内。需要说明的是:振动部1011的面积小于振动孔1026c截面的面积,以使当振动部1011收容于振动孔1026c时,振动部1011与振动孔1026c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以使振动部1011可以振动孔1026c内振动。
可以理解的是,振动部1011、固定部1012以及连接部1013之间除了围成U形之外,振动部1011、固定部1012以及连接部1013也可以围成其它形状,此处不一一赘述。另外,振动部1011、固定部1012以及连接部1013也可以为一体成型的。
如图8和图9所示,上述U型轭铁1021包括轭铁主体1021a、第一轭铁臂1021b和第二轭铁臂1021c,第一轭铁臂1021b和第二轭铁臂1021c分别固定于轭铁主体1021a的两端,并且轭铁主体1021a、第一轭铁臂1021b和第二轭铁臂1021c围成的形状为U型。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轭铁主体1021a、第一轭铁臂1021b和第二轭铁臂1021c可为一体成型的。第一磁铁1022固定于轭铁主体1021a,并且第一磁铁1022位于U型轭铁1021的U型槽的底部。第一轭铁臂1021b从第一卡孔1026e一端的开口插入第一卡孔1026e内,第一轭铁臂1021b与第一卡孔1026e卡接,第二轭铁臂1021c从第二卡孔1026f一端的开口插入第二卡孔1026f内,第二轭铁臂1021c与第二卡孔1026f卡接,从而实现U型轭铁1021与线圈骨架1026卡接,并且第一磁铁1022被U型轭铁1021压在线圈骨架1026。另外,第一磁铁1022也会压住固定部1012,使得固定部1012更牢固地固定于固定孔1026d内。
再次参阅图8和图9,上述第二磁铁1023固定于平板轭铁1024,平板轭铁1024和第二磁铁1023组合后设置于设置于主体部1026a,并且第一磁铁1022位于振动孔1026c的上方,第一磁铁1022和第二磁铁1023组成磁场,振动部1011位于该磁场内。进一步的,平板轭铁1024盖合第一卡孔1026e和第二卡孔1026f另一端的开口,并且平板轭铁1024与第一轭铁臂1021b和第二轭铁臂1021c焊接固定。
再次参阅图4和图5,第一端子1027设置有第一凸起部(图未示),第二端子1028设置有第二凸起部(图未示),第一端子1027插入第三卡孔1026g内,并且第一卡接部与第一凸起部卡接,实现第一端子1027固定于第三卡孔1026g内,第二端子1028插入第四卡孔1026h内,并且第四卡接部与第二凸起卡接,实现第二端子1028固定于第四卡孔1026h内。
上述线圈1025缠绕于绕线部1026b,并且线圈102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子1027和第二端子1028连接。
请参阅图10和图11,振膜组件20包括圆筒支架201、薄膜202、振片203以及密封圈204,薄膜202固定于圆筒支架201的一端,并且薄膜202覆盖圆筒支架201一端的开口,振片203固定于薄膜202背向圆筒支架201的一表面,薄膜202背向圆筒支架201的一表面设置有环绕振片203的凹槽。密封圈204设置于凹槽,并且密封圈204部分凸出凹槽。动铁单元10收容于圆筒支架201内,连接杆30的一端与振动部1011连接,并且另一端穿过薄膜202之后与振片203相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振片203与所述薄膜202热压成型在一起。
如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振片203呈圆形薄板状,包括振片本体2031、设置于所述振片本体2031中央处的振片固定孔2032、环绕于所述振片固定孔2032的接触部2033和安装柱2034。所述振片固定孔2032为一圆形通孔。所述接触部2033面向所述薄膜202的表面为向外凸起的圆锥面,其背向所述薄膜202的另一表面为向内凹陷的圆锥面。所述安装柱2034共有三个,其一端固定于所述接触部2033面向所述薄膜202的表面,并环绕于所述振片固定孔2032。所述安装柱2034另一端面向所述振片固定孔2032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卡块(图未标示),其背向所述振片固定孔2032的另一侧面设置有第二卡块(图未标示)。所述薄膜202的中央处设置有薄膜通孔(图未标示),所述振片203固定于所述薄膜202时,所述振片固定孔2032与所述薄膜通孔对齐。所述安装柱2034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薄膜通孔,并且所述第二卡块卡住所述薄膜通孔的边缘。
如图14所示,所述连接杆30另一端的侧面设置有卡槽31,所述卡槽31的形状大小与所述第一卡块相适配。所述卡槽31共有三个,其设置于与所述第一卡块相对应位置。所述连接杆30的另一端插入所述振片固定孔2032,并且所述第一卡块嵌入所述卡槽31。
在对所述振膜组件20和连接杆30进行组装时,先将所述连接杆30的另一端插入所述振片固定孔2032。在此过程中,所述安装柱2034的另一端因受到所述连接杆30的挤压,而向远离所述振片固定孔2032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三个所述安装柱2034的另一端彼此远离。待所述连接杆30插入所述振片固定孔2032至一定位置时,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卡槽31对齐,并且所述第一卡块嵌入所述卡槽31,从而阻止所述连接杆30的另一端从所述振片固定孔2032内脱离。然后将所述连接杆30和振片203安装至所述薄膜202,所述连接杆30以及所述安装柱2034均穿过所述薄膜通孔,所述安装柱2034被所述薄膜通孔的内表面裹住,以阻止三个所述安装柱2034的另一端彼此远离,从而可以进一步防止所述连接杆30的另一端从所述振片固定孔2032内脱离。所述第二卡块卡住所述薄膜通孔的边缘,可防止所述振片203与所述薄膜202分离。基于上述结构,由于所述安装柱2034被所述薄膜通孔的内表面裹住,可彻底阻止三个所述安装柱2034的另一端彼此远离。所述第一卡块无法从所述卡槽31内出来,从而使得所述连接杆30与所述振片203固定牢固。这样的结构不仅可以使得所述振膜组件20和连接杆30的连接牢固,并使得所述振膜组件20和连接杆30的安装方便快捷。
再次参阅图2及图4,外壳40包括上盖401和底板402,底板402设置有第一开孔(未标示)和第二开孔(未标示),上盖401包括顶板(未标示)和自顶板的边缘向下延伸的侧板(未标示),侧板远离顶板的一端与底板402相固定,底板402、顶板和侧板围成收容空间(未标示),圆筒支架201收容于收容空间内,并且顶板的内表面与密封圈204抵接,圆筒支架201远离薄膜202的一端与底板402相抵接,第一端子1027的一端从第一开孔穿出,第二端子1028的一端从第二开孔穿出。进一步的,顶板还设置有发声口,当动铁单元10通电后,振动部1011振动,并且通过所述连接杆30传递的振动部1011的振动至薄膜202和振片203,薄膜202和振片203同步振动,从而影响振片203周围的空气振动,从而产生声音,并且声音通过发声口传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振膜组件包括:圆筒支架、薄膜、振片和密封圈,所述薄膜固定于所述圆筒支架的一端,并且所述薄膜覆盖圆筒支架一端的开口,所述薄膜背向所述圆筒支架的一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振片为圆形薄片,其固定于所述薄膜背向所述圆筒支架的一表面,并且所述凹槽环绕所述振片;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凹槽内,并且所述密封圈部分凸出于所述凹槽。基于上述结构,简化了振膜组件的结构设计,并且将振片设计成圆形提高了动铁的声压输出,从而提高了具有该振膜组件的受话器的性能。另外,由于增设有密封圈,使得该振膜组件的密封性相比于现有技术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不作为对本发明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方式,均视为本发明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振膜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圆筒支架;
薄膜,固定于所述圆筒支架的一端,并且所述薄膜覆盖圆筒支架一端的开口,所述薄膜背向所述圆筒支架的一表面设置有凹槽;
振片,为圆形薄片,其固定于所述薄膜背向所述圆筒支架的一表面,并且所述凹槽环绕所述振片;所述振片包括振片本体、设置于所述振片本体中央处的振片固定孔、环绕于所述振片固定孔的接触部和安装柱;所述接触部面向所述薄膜的表面为向外凸起的圆锥面,其背向所述薄膜的另一表面为向内凹陷的圆锥面;
密封圈,位于所述凹槽内,并且所述密封圈部分凸出于所述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膜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片与所述薄膜热压成型在一起。
3.一种受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动铁单元、连接杆、外壳以及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振膜组件,所述动铁单元、所述振膜组件和所述连接杆均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动铁单元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所述振膜组件连接;所述动铁单元通过所述连接杆带动所述振膜组件振动,所述振膜组件振动发出声音,从而实现所述受话器发音。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片包括振片本体和设置于所述振片本体中央处的振片固定孔,所述薄膜的中央处设置有薄膜通孔,所述振片固定孔与所述薄膜通孔对齐,并且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振片固定孔和所述薄膜通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片还包括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振片本体,并且所述安装柱共有三个,环绕于所述振片固定孔;
所述安装柱另一端面向所述振片固定孔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一卡块嵌入所述卡槽,并且三个所述安装柱环绕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
6.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柱另一端背向所述振片固定孔的另一侧面设置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卡住所述薄膜通孔的边缘。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话器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上盖和底板,所述底板设置有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上盖包括顶板和自所述顶板的边缘向下延伸的侧板,所述侧板远离所述顶板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相固定,所述底板、所述顶板和所述侧板围成收容空间,所述圆筒支架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且所述顶板的内表面与所述密封圈抵接,所述圆筒支架远离所述薄膜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相抵接。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铁单元包括簧片和马达,所述簧片安装于所述马达;
所述马达包括U型轭铁、第一磁铁、第二磁铁、平板轭铁、线圈、线圈骨架、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U型轭铁、所述第一磁铁、所述第二磁铁、所述线圈、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均组装于所述线圈骨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骨架包括主体部、固定于主体部的绕线部、振动孔和固定孔,振动孔贯穿主体部和绕线部,固定孔贯穿主体部和绕线部;
所述簧片包括振动部、固定部以及连接部,所述振动部和所述固定部分别固定于所述连接部的两端,所述振动部、所述固定部以及所述连接部围成的形状为U形,所述振动部插入所述振动孔内,所述固定部插入所述固定孔,并且固定于所述固定孔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U型轭铁包括轭铁主体、第一轭铁臂和第二轭铁臂,所述第一轭铁臂和所述第二轭铁臂分别固定于所述轭铁主体的两端,并且所述轭铁主体、所述第一轭铁臂和所述第二轭铁臂围成的形状为U型。
CN201710901215.4A 2017-09-28 2017-09-28 振膜组件及受话器 Active CN1078097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01215.4A CN107809704B (zh) 2017-09-28 2017-09-28 振膜组件及受话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01215.4A CN107809704B (zh) 2017-09-28 2017-09-28 振膜组件及受话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09704A CN107809704A (zh) 2018-03-16
CN107809704B true CN107809704B (zh) 2020-08-04

Family

ID=61584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01215.4A Active CN107809704B (zh) 2017-09-28 2017-09-28 振膜组件及受话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097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49694B (zh) * 2018-03-27 2024-03-08 南京声动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振膜及受话器
CN108347682A (zh) * 2018-03-28 2018-07-31 深圳倍声声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枢结构
CN110248295B (zh) * 2019-06-27 2021-02-19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7025A (zh) * 2014-12-31 2015-04-08 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 新型小体积受话器
CN104581580A (zh) * 2014-12-31 2015-04-29 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改良型结构的受话器
CN204442680U (zh) * 2014-12-31 2015-07-01 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 新型动铁单元及包括它的受话器
CN205336517U (zh) * 2016-01-11 2016-06-22 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无源辐射器及音箱装置
CN206402435U (zh) * 2016-11-29 2017-08-11 深圳倍声声学技术有限公司 动铁受话器
CN207166752U (zh) * 2017-09-28 2018-03-30 深圳倍声声学技术有限公司 振膜组件及受话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7025A (zh) * 2014-12-31 2015-04-08 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 新型小体积受话器
CN104581580A (zh) * 2014-12-31 2015-04-29 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改良型结构的受话器
CN204442680U (zh) * 2014-12-31 2015-07-01 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 新型动铁单元及包括它的受话器
CN205336517U (zh) * 2016-01-11 2016-06-22 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无源辐射器及音箱装置
CN206402435U (zh) * 2016-11-29 2017-08-11 深圳倍声声学技术有限公司 动铁受话器
CN207166752U (zh) * 2017-09-28 2018-03-30 深圳倍声声学技术有限公司 振膜组件及受话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09704A (zh) 2018-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80867B2 (ja) スピーカーフレーム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スピーカー
US8290201B2 (en) Speaker
CN107809704B (zh) 振膜组件及受话器
JP6142410B2 (ja) 低音特性と音圧を向上させた超薄型スピーカーユニット及びスピーカーユニットが組み立てられたボード
JP5087573B2 (ja) スピー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0848843B2 (en) Speaker box
US10827242B2 (en) Speaker assembly
CN107222818B (zh) 声电转换装置及音频设备
US10820113B2 (en) Speaker
WO2016179995A1 (zh) 振动扬声器
US20150036862A1 (en) Sounder module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KR101060864B1 (ko) 전기음향변환기
JP2013055396A (ja) ダイナミックマイクロホンユニットおよびダイナミックマイクロホン
KR100691150B1 (ko) 진동 엑츄에이터
KR101494847B1 (ko) 밸런스드 아마추어 유닛 및 그 제조방법
JP7117669B2 (ja) スピーカ、および、スピーカの製造方法
CN114745640A (zh) 音频设备
CN210868157U (zh) 一种受话器
CN106454664B (zh) 磁铁组件及其组装方法及动铁式受话器、扬声器
CN115065917A (zh) 发声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4466288A (zh) 扬声器和电子设备
CN209964294U (zh) 一种骨传导振子扬声器
CN210093500U (zh) 发声器件
CN108337587B (zh) 一种适用于自动化装配的受话器及其制作方法
KR20040107014A (ko) 스피커용 리드 단자 일체형 댐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13

Address after: 518000 No.3 Factory, Qiaotou Fuqiao Industrial Zone, Fuyong Town,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EVERWI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2nd floor, building 25, Zhiheng Industrial Park, nantouguankou 2nd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BELLSING ACOUSTIC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