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09035B - 电源转接头 - Google Patents

电源转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09035B
CN107809035B CN201711248282.7A CN201711248282A CN107809035B CN 107809035 B CN107809035 B CN 107809035B CN 201711248282 A CN201711248282 A CN 201711248282A CN 107809035 B CN107809035 B CN 1078090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sliding
key
power adapter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4828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09035A (zh
Inventor
刘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Oul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u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ul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u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4828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090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09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90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090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90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0Means for supporting coupling part when not engag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6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连接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源转接头。该电源转接头,包括壳体、扣合于壳体上下两侧的顶壳和底壳、可移动地设置在壳体上以满足不同标准的多个插头组件以及设于壳体内的互锁组件;各插头组件包括插脚、固定在插脚上的滑套以及与滑套弹性连接的按键,壳体上设有供按键滑移的多条滑槽;处于按压状态下的按键从滑槽底端向上滑移至滑槽顶端时,相应的插脚穿过设于顶壳上的插脚槽,以从壳体内的无效位置移动到壳体外的有效位置,并通过互锁组件将其他插脚锁定在壳体内;壳体的内壁上设有多个止挡条,位于滑槽两端且处于回弹状态时的按键卡设在止挡条上。该电源转接头使用时操作过程简单,无需再另外设置一个解锁键,使用较为方便。

Description

电源转接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连接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转接头。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去国外旅行、商务出差等事务越来越繁琐,因此出国前经常需要携带一些相应的通讯设备或电器以方便出行,如笔记本电脑、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这些电子产品均为耗电产品,通常需要插接电源进行充电。由于目前世界各国的电源插座接口采用不同的标准,如有美式、英式、澳式及欧式等不同标准,往往需要准备各种不同型号的电源转接头以备使用,因此可满足不同国家标准的电源转接头应运而生。
目前电源转接头一般采用多个不同国家的插头组合而成,为了防止选用其中的一组插头时,其余各组插头同时伸出,通常会设置互锁组件,此外通常还会在电源转接头上另外设置一个解锁键以防止插头在某一固定状态下时意外伸出或缩回,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059849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转换插座,使用时需要至少同时按住两个操作按钮。对于这种电源转接头,用户在使用时通常需要先按住解锁键,然后再滑动需要使用的插头的滑动按钮,造成操作程序复杂,使用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转接头,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多国通用的电源转接头时通常需要先按住解锁键,然后再滑动需要使用的插头的滑动按钮,造成操作程序复杂,使用极为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提供的电源转接头,包括壳体、连接于所述壳体上下两侧的顶壳和底壳、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以满足不同标准的多个插头组件以及扣合于所述壳体内的互锁组件;各所述插头组件包括插脚、固定在所述插脚上的滑套以及与所述滑套弹性连接的按键,所述壳体上设有供按键滑移的多条滑槽;处于按压状态下的按键从所述滑槽底端向上滑移至所述滑槽顶端时,相应的插脚穿过设于所述顶壳上的插脚槽,以从所述壳体内的无效位置移动到壳体外的有效位置,并通过所述互锁组件将其他插脚锁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多个止挡条,位于所述滑槽两端且处于回弹状态时的按键卡设在所述止挡条上。
进一步地,所述互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多个插销、活动栓及锁定弹簧,所述锁定弹簧抵设在所述插销与底壳之间;所述滑套一端向下延伸有曲臂,所述按键位于所述滑槽底端时,所述曲臂抵压在所述插销上并压缩所示锁定弹簧;一所述按键向上滑移至所述滑槽顶端时,与所述按键对应的曲臂脱离对应的所述插销以使该插销弹出,并通过弹出的插销使各所述活动栓向远离该插销的两侧移动以挡住其他曲臂。
具体地,所述底壳上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插销和锁定弹簧的定位套,所述插销插设在所述定位套内并套设在所述锁定弹簧上。
进一步地,所述插销包括销体和沿所述销体一端向上延伸的呈尖状的销顶。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栓包括栓体和沿所述栓体两侧延伸的呈尖状的栓顶。
更进一步地,各所述插头组件还包括抵设于所述按键与滑套之间的一复位弹簧;所述按键包括按钮部及与所述按钮部固定连接的键体,所述键体滑设在所述滑套内,并在靠近所述按钮部的端部的位置凸设有第一限位挡块。
优选地,所述底壳内侧向上延伸有多块限位板,所述按键滑移至所述滑槽的顶端并处于回弹状态时,所述滑套支撑在所述限位板上。
优选地,所述按键靠近所述复位弹簧侧凸设有第二限位挡块,所述滑套上一侧设有供所述第二限位挡块向外突出的缺口槽,所述限位板上端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二限位块的限位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底壳内侧向上延伸有多个定位杆,所述滑套上设有供所述定位杆穿过的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内壁上与所述滑槽相对的一侧设有多根限位条,相邻的两所述限位条之间形成供所述滑套移动的轨道槽。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电源转接头,通过设置互锁组件以使每次只有单个的插头组件可以伸出壳体外,同时通过将按键弹性连接在滑套内,按压时按键可以沿滑槽上下移动,并通过在壳体的内壁上设置多个止挡条,可将处于回弹状态时的按键限制在滑槽两端,从而达到锁定插头组件位置的目的,上述操作过程简单,无需再另外设置一个解锁键,使用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源转接头的一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提供的电源转接头另一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提供的电源转接头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1提供的电源转接头的一方向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图1提供的电源转接头的壳体、底壳及插头组件的组合示意图;
图7是图1提供的电源转接头的底壳及插头组件的一方向组合示意图;
图8是图1提供的电源转接头的底壳及插头组件的另一方向组合示意图;
图9是图1提供的电源转接头的美规插头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图9提供的美规插头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1是图1提供的电源转接头的欧规插头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图11提供的美规插头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3是图1提供的电源转接头的澳规插头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4是图13提供的澳规插头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5是图1提供的电源转接头的英规插头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6是图15提供的英规插头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7是图1提供的电源转接头的壳体、底壳的一方向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18是图17提供的壳体、底壳的另一方向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1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源转接头在另一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20是图19提供的电源转接头中除掉顶壳之后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Figure BDA0001491134560000041
Figure BDA00014911345600000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考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源转接头,包括壳体1、分别扣合于壳体1上下两侧的顶壳2和底壳3,本实施例中壳体1和顶壳2及底壳3之间均是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如螺钉连接、卡接等方式,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壳体1与底壳3或者顶壳2之间设计成一体成型的结构。如图4至图16所示,该电源转接头还包括可移动地设置在壳体1上以满足不同标准的多个插头组件4a、4b、4c、4d以及设于壳体1内的互锁组件5,其中,各插头组件4a、4b、4c、4d包括插脚41a、41b、41c、41d、分别固定在插脚41a、41b、41c、41d上的滑套42a、42b、42c、42d以及分别与滑套42a、42b、42c、42d弹性连接的按键43a、43b、43c、43d,壳体1上设有供按键43a、43b、43c、43d滑移的多条滑槽11,各条滑槽根据插头组件4a、4b、4c、4d的国际通用标准来设置不同标准的长度。处于按压状态下的按键43a、43b、43c、43d从滑槽11底端向上滑移至滑槽11顶端时,相应的插脚41a、41b、41c、41d穿过设于顶壳2上的插脚槽21,以从壳体1内的无效位置移动到壳体1外的有效位置,并通过互锁组件5将其他插脚41a、41b、41c、41d锁定在壳体1内。壳体1的内壁上还设有多个止挡条12,位于滑槽11两端且处于回弹状态时的按键43a、43b、43c、43d将被卡设在止挡条12上,以达到限位固定插头组件4a、4b、4c、4d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无效位置”指的是插头组件4a、4b、4c、4d隐藏在壳体1内时插脚41a、41b、41c、41d的位置,如图1、图2及图6所示的状态;而“有效位置”则指的是插头组件4a、4b、4c、4d从所述上壳伸出并到达预设位置时插脚41a、41b、41c、41d的位置,该状态下可将该插头组件4a、4b、4c、4d连接在相应的插座上,如图19、图20所示的状态。还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满足不同标准的多个插头组件4a、4b、4c、4d指的是分别可以满足欧洲标准的欧规插头组件4a、满足美国标准的美规插头组件4b、满足澳大利亚标准的澳规插头组件4c以及满足英国标准的英国插头组件4d。当然,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国家的需要,设置满足不同国家标准的插头组件。
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通过设置互锁组件5以使每次只有单个的插头可以伸出壳体1外,同时通过将按键43a、43b、43c、43d分别弹性连接在滑套42a、42b、42c、42d内,按压时按键43a、43b、43c、43d可以上下移动,并通过在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多个止挡条12,可将处于回弹状态时的按键43a、43b、43c、43d分别限制在滑槽11两端,从而达到锁定插头位置的目的,上述操作过程简单,无需再另外设置一个解锁键,使用较为方便。具体而言,例如用户在使用该电源转接头时,若需要使用美式转接头,如图19至图20所示,只需要通过按压按键43b并滑动按键43b使该按键43b对应的插脚41b到达有效位置后,松开按键43b以使其回弹并卡设在止挡条12上即可锁定插脚41b的位置;同理,需要将插脚41b收回隐藏起来时,按压该按键43b并滑动至无效位置后松开按键43b,此时插脚41a、41c、41d将被锁定在壳体1内部。
该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底壳3上设置有多个插口的标准插座,以连接使用符合本国标准市用电压,如220V电器产品的插头。同时,在壳体1的一侧还设有三个USB接口13以供手机、IPAD等数码产品进行低压充电,特别地本实施例中还另外设置了一个USB TYPE-C接口14,以满足具有相应插头标准的电器设备使用。可以理解的是,作为该电源连接器的输出端,可以设计出满足不同标准的插座类型,以适应个性化的使用需求。
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互锁组件5包括设于壳体1内的多个插销51、活动栓52及锁定弹簧53,锁定弹簧53抵设在插销51与底壳3之间。滑套42a、42b、42c、42d一端向下分别延伸有曲臂44a、44b、44c、44d,按键43a、43b、43c、43d位于滑槽11底端时,曲臂44a、44b、44c、44d分别抵压在插销51上并压缩锁定弹簧53。举例来说,当其中一按键43b向上滑移至滑槽11顶端时,与按键43b对应的曲臂44b脱离对应的插销51,以使该插销51在锁定弹簧53的弹性势能的作用下自动弹出,并通过弹出的插销51使两边的各活动栓52向远离该插销51的两侧移动,从而可挡住其他曲臂44a、44c、44d。即以该弹出的插销51为中心,两侧的活动栓52向两边移动从而挡住曲臂44a、44c、44d,使其无法上移,从而达到互锁的目的。该结构的互锁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反应迅速且稳定可靠的特点。此外,通过左右滑移的活动栓52挡住其他曲臂44a、44c、44d,无需再通过常规的遮蔽滑槽11的方式达到互锁的目的,由于可将单个活动栓52的体积做得很小,因而在节省成本的同时,也节省了整个壳体1的内部空间,同时还可以保证较为稳定的互锁效果。本实施例中,还通过将活动栓52限位设置在压板54的下面,以使活动栓52尽量在水平方向移动,避免活动栓52出现上翘、卡死等异常故障导致互锁失效的现象。
如图3至图5所示,为了保证插销51的运动方向,防止锁定弹簧53出现偏斜、扭曲等异常现象,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源转接头在底壳3上设有用于容置插销51和锁定弹簧53的定位套32,插销51插设在定位套32内并套设在锁定弹簧53上。通过设置与该插销51相配的定位套32,可使锁定弹簧53和插销51均沿竖直方向运动,避免因为插销51移动方向出现偏差,从而导致插销51偏斜而顶在活动栓52底面上,致使插销51无法推动活动栓52向两侧移动,进而导致无法实现互锁的目的。
进一步地,如图3至图5所示,插销51包括销体511和沿销体511一端向上延伸的呈尖状的销顶512,例如可设置呈金字塔形、子弹头形、圆锥形、圆台形、楔形、球冠状或带斜缺的圆柱体状的销顶512,通过设置该结构的插销51,可以保证当两相邻的活动栓52之间的间隙设置得很小时,销顶512依然可以较为顺利地顶开活动栓52。通过将活动栓52之间的间隙设置得很小,可以避免插头组件4a、4b、4c、4d处于无效状态时,由于活动栓52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以致携带该电源转接头时其内部会产生较大异响的情况出现。本实施例中,销顶512优选呈圆台形,便于加工。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空间需要设置成其他形状的销顶512,以满足实际使用要求。此外,如图7所示,在活动栓52与对应的定位套52之间还设有支撑块55,支撑块55的上端面供活动栓52水平滑动;同时该支撑块55呈倒T型结构,在允许销顶512通过的同时,还可以限制销体511的通过,从而将插销51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以防止其脱离弹簧53。
更进一步地,如图3至图5所示,活动栓52包括栓体521和沿栓体521两侧延伸的呈尖状的栓顶522,例如可设置呈金字塔形、子弹头形、圆锥形、圆台形、楔形、球冠状或带斜缺的圆柱体状的销顶512,本实施例中设置成棱台形,从而相邻的两活动栓52在接触时可以形成一个大致呈锥形空间区域。可以理解的是,一方面,当插销51的销顶512向上移动时,其与活动栓52的接触面与水平方向成一定倾角,销顶512对于活动栓52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推力,由此使活动栓52向两侧水平方向移动;另一方面,当插销51在锁定弹簧53的弹力作用下向上移动时,两活动栓52之间的接触应力只需要控制在适当的水平,即可稳定地挡住插销51,以防锁定弹簧53的弹性冲量过大进而冲开活动栓52,导致互锁失效的情况出现。
本实施例中,如图6至图16所示,插头组件4a、4b、4c、4d还包括分别抵设于按键43a、43b、43c、43d与对应的滑套42a、42b、42c、42d之间的复位弹簧436,该按键43a、43b、43c、43d包括对应的按钮部431a、431b、431c、431d及分别与按钮部431a、431b、431c、431d固定连接的键体432a、432b、432c、432d,键体432a、432b、432c、432d分别滑设在滑套42a、42b、42c、42d内,并在靠近按钮部431a、431b、431c、431d的端部位置分别凸设有第一限位挡块433a、433b、433c、433d。松开按键43a、43b、43c、43d时,在复位弹簧436的作用下按键43a、43b、43c、43d上的第一限位挡块433a、433b、433c、433d可卡设在前述止挡条12两端。具体而言,在不施加外部作用力的情况下,当按键43a、43b、43c、43d相对应的按钮部431a、431b、431c、431d处于滑槽11的底端时,与之对应的第一限位挡块433a、433b、433c、433d卡设在止挡条12的底端;与此相对,当按钮部431a、431b、431c、431d其中一个处于滑槽11的顶端时,与之对应的第一限位挡块433a、433b、433c、433d卡设在该止挡条12的顶端。为了进一步提高插脚41a、41b、41c、41d在处于有效位置,即伸出状态时的稳度,避免出现倾斜或歪倒的情况,止挡条12对称地设置在滑槽11两侧,相应的第一限位挡块433a、433b、433c、433d也对称地布置在对应的按键43a、43b、43c、43d两侧以用于支撑各自相对应的插头组件4a、4b、4c、4d。
此外,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中,在止挡条12的上下两端的位置处,壳体1内壁上还凸设有支撑条121,该支撑条121的高度低于止挡条12的高度并与止挡条12一体成型,用于支撑处于滑槽11上下两端位置时的按键43a、43b、43c、43d,同时还可避免按键43a、43b、43c、43d使用过程中,由于复位弹簧436的瞬间冲击导致壳体1的内壁被键体432a、432b、432c、432d的端部直接撞击的情况出现。优选地,如图10、图12、图14及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在键体432a、432b、432c、432d靠近复位弹簧436一侧的端部分别凸设有突起437a、437b、437c、437d,复位弹簧436分别套设在该突起437a、437b、437c、437d上,从而可避免在按压按键43a、43b、43c、43d的过程中,复位弹簧436容易出现松脱的情况。
进一步地,如图17至18所示,为了使按键43a、43b、43c、43d滑移至滑槽11的顶端并处于回弹状态时,避免因为按键43a、43b、43c、43d仅在靠近滑槽11的一端固定支撑在壳体1上,而另一端处于悬空导致的插头组件4a、4b、4c、4d出现不平衡的现象,本实施例通过在底壳3内侧向上延伸有多块限位板33,并将滑套42a、42b、42c、42d支撑在限位板33上,从而可避免插脚41a、41b、41c、41d在插入外部插座内使用时,因为仅仅只有单边支撑的原因,导致其出现失稳、歪斜或松脱的异常情况。
本实施例中,如图9至图20所示,在按键43a、43b、43c、43d靠近复位弹簧436侧设有第二限位挡块434a、434b、434c、434d,滑套42a、42b、42c、42d上一侧设有供第二限位挡块434a、434b、434c、434d向外突出的对应的缺口槽423a、423b、423c、423d,限位板33上端设有用于支撑第二限位块的限位缺口331。通过在限位板33的上端一侧设置该限位缺口331,可使插头组件4a、4b、4c、4d在得到较好地支撑的同时,还可以防止插头组件4a、4b、4c、4d出现水平滑移的情况。
进一步地,如图9至图20所示,所示键体432b、432c、432d靠近所述按钮部431b、431c、431d一端向下延伸有导向部435b、435c、435d,该导向部435b、435c、435d与滑槽11相配合并嵌设在滑槽11内,当使用者滑动键体432b、432c、432d时,由于有该导向部435b、435c、435d的限制,按钮部431b、431c、431d不会因此出现左右晃动的情况。优选地,如图17所示,在所述壳体1外侧与按钮部431a、431b、431c、431d相接触的位置还设有钮槽,以更好地方便按钮部431a、431b、431c、431d在壳体1的外壁上滑移。
本实施例中,如图3及图9至图16所示,为了便于组装插头组件4a、4b、4c、4d,将滑套42a、42b、42c、42d分别设置成可扣合在一起的上套部421a、421b、421c、421d和对应的下套部422a、422b、422c、422d组成。同时,如图3及图20所示,本实施例将插脚41a、41b、41c、41d与对应的上套部421a、421b、421c、421d一体成型,在上套部421a、421b、421c、421d上还设有与插脚41a、41b、41c、41d对应的电性连接的连接片45a、45b、45c、45d。当插头组件4a、4b、4c、4d其中一个处于有效位置时,与之对应的连接片45a、45b、45c、45d则可插接在设于所述壳体1内的五金片9上,从而可以导通同样设置在壳体1内的PCB板10及保护开关8,该PCB板10可以用于将标准市用电压降低至可供常用数码产品充电的低压,而该保护开关8则是热保护型开关,可用于防止电流过大而致电源转接头烧毁的情况发生,同时该保护开关8因为电流过大自动断开后,随着温度降低又可自动连接上并重新使用,从而可以起到重复利用,不用再更换维修。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固定五金片9,还分别在两侧的五金片9上设有左五金压块91和右五金压块92。
如图3所示,为了导通设于底壳3上的插槽31及设于壳体1侧面的USB接口13和USBTYPE-C接口14,在壳体1内还设置有两根金属条101。进一步地,在插槽31、所述USB接口13及USB TYPE-C接口14的位置处还分别设有大保护门7和小保护门6,以避免外界误触碰到壳体1内部可导电的零部件。更进一步地,为了显示电源转接头是否处于工作状态,在顶壳2上还嵌设有一个透明的灯罩102。
如图6至图8所示,为了避免滑套42b、42c、42d在向上滑移时,对应的滑套42b、42c、42d因为两端施力不均衡,容易出现卡死在壳体1上的情况,本实施例中在底壳3内侧向上延伸有多个定位杆34。与此相对应,滑套42b、42c、42d上设有供定位杆34穿过的定位孔424b、424c、424d,由此滑套42b、42c、42d可以较为顺滑地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如图6及图17至图19所示,该电源转接头的壳体1上与滑槽11相对的一侧设有多根限位条15,相邻的两限位条15之间形成供滑套42a、42b、42c、42d移动的轨道槽16。通过设置多根限位条15,可使滑套42a、42b、42c、42d沿着固定的方向移动,避免其滑动时出现偏移的异常情况。
下面结合附图9至附图16,简单介绍本实施例中符合不同国家标准的插头组件4a、4b、4c、4d的结构组成。如图9及图10所示,该插头组件4b符合美国标准,属于美规插头组件,包括插脚41b、固定在插脚41b上的滑套42b、弹性连接在滑套42b内的按键43b及复位弹簧436。与此类似,如图11及图12所示,该插头组件4a符合欧洲标准,属于欧规插头组件,包括插脚41a、固定在插脚41a上的滑套42a、弹性连接在滑套42a内的按键43a及复位弹簧436,特别地,该插头组件4a还包括欧规套47,插脚41a伸缩于该欧规套47内。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由于针对欧规标准的插头组件4a另外设计了欧规套47,可以较好地起到导向作用,因而在该插头组件4a的滑套42a上并未设置定位孔,也未在按键43a上设置导向部。如图13至图14所示,该插头组件4c符合澳大利亚标准,属于澳规插头组件,包括插脚41c、固定在插脚41c上的滑套42c、弹性连接在滑套42c内的按键43c及复位弹簧436。如图15至图16所示,该插头组件4d符合英国标准,属于英规插头组件,包括插脚41d、固定在插脚41d上的滑套42d、弹性连接在滑套42d内的按键43d及复位弹簧436,特别地,在顶壳2上还铰接有一英规塑胶脚46,不使用时放置在顶壳2上的凹槽内,使用时旋出该英规塑胶脚46即可,如此可使得该电源转接头内部结构更紧凑,总体上缩小了电源转接头的体积,便于使用者携带,当然也可以将其设计成与其他插脚41a、41b、41c类似的普通的插脚结构,不使用时完全隐藏在壳体1内。在顶壳2内侧壁上还卡设有一英规压块48,用于支撑该英规塑胶脚46,从而避免英规塑胶脚46从顶壳上的凹槽落入到壳体1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电源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扣合于所述壳体上下两侧的顶壳和底壳、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以满足不同标准的多个插头组件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互锁组件;各所述插头组件包括插脚、固定在所述插脚上的滑套以及与所述滑套弹性连接的按键,所述壳体上设有供按键滑移的多条滑槽;处于按压状态下的按键从所述滑槽底端向上滑移至所述滑槽顶端时,相应的插脚穿过设于所述顶壳上的插脚槽,以从所述壳体内的无效位置移动到壳体外的有效位置,并通过所述互锁组件将其他插脚锁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多个止挡条,位于所述滑槽两端且处于回弹状态时的按键卡设在所述止挡条上;所述壳体和所述顶壳及所述底壳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所述互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多个插销、活动栓及锁定弹簧,所述锁定弹簧抵设在所述插销与底壳之间;所述滑套一端向下延伸有曲臂,所述按键位于所述滑槽底端时,所述曲臂抵压在所述插销上并压缩所示锁定弹簧;一所述按键向上滑移至所述滑槽顶端时,与所述按键对应的曲臂脱离对应的所述插销以使该插销弹出,并通过弹出的插销使各所述活动栓向远离该插销的两侧移动以挡住其他曲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上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插销和锁定弹簧的定位套,所述插销插设在所述定位套内并套设在所述锁定弹簧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包括销体和沿所述销体一端向上延伸的呈尖状的销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栓包括栓体和沿所述栓体两侧延伸的呈尖状的栓顶。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源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插头组件还包括抵设于所述按键与滑套之间的一复位弹簧;所述按键包括按钮部及与所述按钮部固定连接的键体,所述键体滑设在所述滑套内,并在靠近所述按钮部的端部的位置凸设有第一限位挡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内侧向上延伸有多块限位板,所述按键滑移至所述滑槽的顶端并处于回弹状态时,所述滑套支撑在所述限位板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靠近所述复位弹簧侧凸设有第二限位挡块,所述滑套上一侧设有供所述第二限位挡块向外突出的缺口槽,所述限位板上端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二限位挡块的限位缺口。
8.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源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内侧向上延伸有多个定位杆,所述滑套上设有供所述定位杆穿过的定位孔。
9.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源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与所述滑槽相对的一侧设有多根限位条,相邻的两所述限位条之间形成供所述滑套移动的轨道槽。
CN201711248282.7A 2017-12-01 2017-12-01 电源转接头 Active CN1078090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48282.7A CN107809035B (zh) 2017-12-01 2017-12-01 电源转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48282.7A CN107809035B (zh) 2017-12-01 2017-12-01 电源转接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09035A CN107809035A (zh) 2018-03-16
CN107809035B true CN107809035B (zh) 2023-04-07

Family

ID=61590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48282.7A Active CN107809035B (zh) 2017-12-01 2017-12-01 电源转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090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8143A (zh) * 2018-10-30 2018-12-18 深圳市欧力科技有限公司 电源转接头
CN109713538A (zh) * 2019-03-04 2019-05-03 深圳市欧力科技有限公司 电源转接头
CN116706631B (zh) * 2023-07-31 2023-12-22 珠海市钛芯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换插头
CN117013294B (zh) * 2023-10-08 2024-01-19 珠海市钛芯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换插座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83450Y (zh) * 2006-11-07 2007-11-28 东莞欧陆电子有限公司 多国型转接器
CN201234043Y (zh) * 2008-04-30 2009-05-06 宁波宝威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源转换插座
WO2009152632A1 (de) * 2008-06-17 2009-12-23 Walter Ruffner Mehrfachschiebestecker mit schieberverriegelung
CN105932503A (zh) * 2016-05-31 2016-09-07 东莞市万旅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转换插头
CN206059849U (zh) * 2016-08-30 2017-03-29 刘松 一种转换插座
CN207664341U (zh) * 2017-12-01 2018-07-27 深圳市欧力科技有限公司 电源转接头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83450Y (zh) * 2006-11-07 2007-11-28 东莞欧陆电子有限公司 多国型转接器
CN201234043Y (zh) * 2008-04-30 2009-05-06 宁波宝威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源转换插座
WO2009152632A1 (de) * 2008-06-17 2009-12-23 Walter Ruffner Mehrfachschiebestecker mit schieberverriegelung
CN105932503A (zh) * 2016-05-31 2016-09-07 东莞市万旅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转换插头
CN206059849U (zh) * 2016-08-30 2017-03-29 刘松 一种转换插座
CN207664341U (zh) * 2017-12-01 2018-07-27 深圳市欧力科技有限公司 电源转接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09035A (zh) 2018-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09035B (zh) 电源转接头
US779425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replaceable plug
CN110289532B (zh) 一种转换接头
CN204696360U (zh) 一种直插自锁式防爆电连接装置及其插头和插座
US6468111B1 (en) Electrical plug
CN207664341U (zh) 电源转接头
CN217903635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多功能插头
CN210985145U (zh) 一种多功能转接插头
CN209993778U (zh) 一种多国转换器
US6741473B2 (en) Structure industrial computer
CN110265818B (zh) 一种大电流连接器
CN110994309A (zh) 一种多功能转接插头
CN204517453U (zh) 多组插头可互换的充电装置
CN102377084A (zh) 插座总成及其制造方法
CN101901985A (zh) 自锁型电源插孔安全挡板装置
CN210272837U (zh) 一种可插脚互锁智能弹回的转换插座
CN220873896U (zh) 一种多国通用转换器
CN211789907U (zh) 一种多功能插座
CN211743601U (zh) 一种接地插脚可切换的插座转换头
CN217485803U (zh) 一种新型魔方插座
CN217934302U (zh) 防误触的电连接器
CN220963992U (zh) 一种电源转接头
CN213340807U (zh) 一种新型板对板自动对中大电流连接器
CN210468209U (zh) 一种电源插座的保护装置
US20190179380A1 (en) Direct-current power supply expansion car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